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怀》优秀教案范文(推荐8篇)

2023-01-27 19:24:01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怀》优秀教案范文(推荐8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怀》优秀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 疲惫 龟裂 攥”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体验、想像等手段体会母亲的慈祥和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4、感悟独特的语言现象,以及表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句,激发情感

1.课件出示:《牵挂》片断,在温婉如丝藤般的小提琴声中,学生静静欣赏。

2、一生深情诵读。

师深情述说:她就是母亲,她就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

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怀。

3.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慈母情深。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失魂落魄 疲惫 龟裂 攥 一听水果罐头

“龟裂”多音字,图片理解;“攥”读音,意思。“听”是量词。

3、概括主要内容。

用上“失魂落魄”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受家境

1、从理解“失魂落魄”切入,想象我“失魂落魄”的样子。板书:失魂落魄

2、读1——4段,感受家境的贫穷。

重点学习句子:(1)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通过“从来没有一次”和“这么多钱”的反复,体会一元多钱对我家来说很珍贵。)板书:穷

补充介绍当时一元钱可以买的生活用品。

玉米 11.5斤×0.087元/斤=1.00元(供应价)

鸡蛋 10个×0.10元/个=1.00元

鲤鱼 5斤×0.20元/斤=1.00元

梭子蟹4.35斤×0.23元/斤=1.00元

酱油 10斤×0.10元/斤=1.00元

牛肉 3.33斤×0.30元/斤=1.00元

豆油 1.15斤×0.87元/斤=1.00元

花生油 1.16斤×0.86元/斤=1.00元

作业本16本,普通铅笔33支,橡皮50枚。

(2)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理解“吃进肚子里了”)

3、虽然家境贫寒,却阻挡不了我热爱书的热情,读句子。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2)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四、研读课文,锁定形象

1、所以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打算要钱,(出示句子: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是什么让我连为之“失魂落魄”的《青年近卫军》也不要了?读课文5—29小节,划出相关的语句。反复读一读,把体会写在句子旁边。

2、预设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②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③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3、反复品读重点句子,了解描写方法,领会个中情感,感受母亲之苦。

第一层次:凭语言的直觉感知,让学生读出母亲来。

(1)这句话在描写母亲的什么?

(2)读着读着,出现在你面前的那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啊?

第二层次:通过重点词语的想象感悟,立足真实体验,读出母亲的劳苦、疲惫„„

(1)锁定重点:

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疲惫的眼神,褐色的口罩,立刻„„

(2)重点感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表达上的作用。

●同学们,这句话通常可以这么说: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但在这里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你想过吗?(出示句子)

●学生反复咀嚼,悟出句子中所包含的情感——作者目睹母亲艰辛工作后的非常心痛,非常吃惊,非常愧疚„„

●小结:从这句话中能读出那么多的“非常”都是因为这反复的“我的母亲”在起作用。

●指导朗读

(3)迁移学习反复句子的表达作用

●出示: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再次感悟“立刻”反复的作用。

4、读对话,从母亲的语言感受形象

出示17——29小节,师生分角色朗读。说说从母亲的语言又感受到了什么?(急着工作赚钱,给孩子买书毫不犹豫,通情达理)

五、品读语言,感悟情怀。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怀》优秀教案范文 篇2

1. 教学目标

1. 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借助字典、 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

3. 通过重点句段体会母亲挣钱的辛苦,感受母爱的深沉。体会课文表现母亲的深情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这篇课文,重难点是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母亲的深情,体会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进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简介作者。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中国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交流预习感受:课文主要讲什么?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a. 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b. 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

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母亲的深情,体会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怀》优秀教案范文 篇3

一、播放视频导入

看完视频你想说点什么?

二、板书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阅读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

四、自学指导(一)

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分钟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

六、出示自学指导(二)

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画出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句子,并思考其工作环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

(3分钟后,比一比谁说得好!)

(1)、找出相关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对母亲的描写,表达了我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七、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

八、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作者笔下的母亲是这样的伟大,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请大家看这些图片。

九、用“心灵”对话

此刻,你肯定有很多话要跟你的妈妈诉说,那么,用你的心,告诉妈妈,你有多感激她,感激她给了你生命;感激她给了你关爱;感激她陪伴你走过的每一天。

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把你最真挚的感情融进去,相信你的感激会让你的妈妈觉得:我的孩子长大了。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怀》优秀教案范文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 疲惫 龟裂 攥”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体验、想像等手段体会母亲的慈祥和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4、感悟独特的语言现象,以及表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句,激发情感

1.课件出示:《牵挂》片断,在温婉如丝藤般的小提琴声中,学生静静欣赏。

2、一生深情诵读。

师深情述说:她就是母亲,她就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

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怀。

3.学生深情地齐读课题——慈母情深。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失魂落魄 疲惫 龟裂 攥 一听水果罐头

“龟裂”多音字,图片理解;“攥”读音,意思。“听”是量词。

3、概括主要内容。

用上“失魂落魄”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受家境

1、从理解“失魂落魄”切入,想象我“失魂落魄”的样子。板书:失魂落魄

2、读1——4段,感受家境的贫穷。

重点学习句子:(1)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通过“从来没有一次”和“这么多钱”的反复,体会一元多钱对我家来说很珍贵。)板书:穷

补充介绍当时一元钱可以买的生活用品。

玉米 11.5斤×0.087元/斤=1.00元(供应价)

鸡蛋 10个×0.10元/个=1.00元

鲤鱼 5斤×0.20元/斤=1.00元

梭子蟹4.35斤×0.23元/斤=1.00元

酱油 10斤×0.10元/斤=1.00元

牛肉 3.33斤×0.30元/斤=1.00元

豆油 1.15斤×0.87元/斤=1.00元

花生油 1.16斤×0.86元/斤=1.00元

作业本16本,普通铅笔33支,橡皮50枚。

(2)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理解“吃进肚子里了”)

3、虽然家境贫寒,却阻挡不了我热爱书的热情,读句子。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2)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四、研读课文,锁定形象

1、所以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打算要钱,(出示句子: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是什么让我连为之“失魂落魄”的《青年近卫军》也不要了?读课文5—29小节,划出相关的语句。反复读一读,把体会写在句子旁边。

2、预设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②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③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3、反复品读重点句子,了解描写方法,领会个中情感,感受母亲之苦。

第一层次:凭语言的直觉感知,让学生读出母亲来。

(1)这句话在描写母亲的什么?

(2)读着读着,出现在你面前的那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啊?

第二层次:通过重点词语的想象感悟,立足真实体验,读出母亲的劳苦、疲惫„„

(1)锁定重点:

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疲惫的眼神,褐色的口罩,立刻„„

(2)重点感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表达上的作用。

●同学们,这句话通常可以这么说: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但在这里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你想过吗?(出示句子)

●学生反复咀嚼,悟出句子中所包含的情感——作者目睹母亲艰辛工作后的非常心痛,非常吃惊,非常愧疚„„

●小结:从这句话中能读出那么多的“非常”都是因为这反复的“我的母亲”在起作用。

●指导朗读

(3)迁移学习反复句子的表达作用

●出示: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再次感悟“立刻”反复的作用。

4、读对话,从母亲的语言感受形象

出示17——29小节,师生分角色朗读。说说从母亲的语言又感受到了什么?(急着工作赚钱,给孩子买书毫不犹豫,通情达理)

五、品读语言,感悟情怀。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怀》优秀教案范文 篇5

1. 教学目标

1. 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借助字典、 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

3. 通过重点句段体会母亲挣钱的辛苦,感受母爱的深沉。体会课文表现母亲的深情的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这篇课文,重难点是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母亲的深情,体会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进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简介作者。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中国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交流预习感受:课文主要讲什么?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a. 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b. 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

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母亲的深情,体会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怀》优秀教案范文 篇6

《慈母情怀》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慈母情怀》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教学目标是抓住人物描写的重点语句,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在阅读中“批文以入情”。《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名作,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不顾同事的劝说,毫不犹豫地拿钱给“我”买课外书的故事,从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与敬爱之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虽然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生活与文中的作者描写有很大差距,但这并不影响课文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因为爱,自古以来就是相通的,无论何时、何地、何人。

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本着“简简单单学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语文教学观,以“情”为经,以“言”为纬,紧扣文章的语言,入情,悟情,抒情,让学生通过自主感悟, 平等对话,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情感与语言中和谐共振,感悟慈母的情深,从而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个:

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诵读文中描写母亲言行的句段,感受作者潜词造句的精妙。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其教学重点为: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本篇课文写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毛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在课前,我与学生有二十分钟的了解交流时间,已将写作背景,作者的家庭情况作了个简单的介绍,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高年级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创设情境、以读代讲、想象感悟、指导点拨等教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围绕课题中的“情深”,设计了以下四个版块进行教学:

一、整体感知,激发深情。

二、研读课文,感悟深情。

三、读写结合,回应深情。

四、移情拓展,升华深情。

在第一版块我设置了两个小目标,在引导学生读题时,我目的是让学生找到本课学习的一个感情基调,低沉的,深情的,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情,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安排了一个小练习进行检测,意在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感知,并学会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词语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在这一练习中,我还通过让学生想象,联系生活等方法来复活词语“震耳欲聋”和“龟裂”的本来面目,拓展文本之外的画面。之所以选择这两个词语,一是因为这两个词语是我三维目标中的一个知识目标,同时我在研读文本的时候,我觉得这两个词语可以凸显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工作强度的辛苦,它可以让母亲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更丰满。

第二版块是我今天教学的重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标也强调老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站在这样的基点上,我遵循了略读课文“详中有略,略中求精”的原则,抓住“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中体会人物特点”的要点,在备课时我预设捕捉了三个镜头,想以第一个镜头为捕捉重点。以此作为这篇略读课文的单线训练内容,而其他如儿子对母亲的感激,心情的变化则不去一一强调,以节省略读教学的宝贵时间,实现了“长文短教”。

在本环节我还有意渗透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那就是朗读不仅读出文字的表面,还要读出文字后的内容,让文字有画面感,可以传情达意。我还想告诉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读了又读,要读占螯头,要抓住文本中关键词句,感人镜头进行感悟品味。在这一教学环节,我抓住几个重点语段,以读为本,让学生在默读、齐读、比较读、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增进体验,升华情感,丰富了文本内涵,凸显了情感体验阅读方法无可替代功能。从而让学生感受了母亲挣钱的辛苦和塞钱的爽快,学生脑海中母亲的形象越来越清晰,“情深”两字自会烙在学生心间。

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阅读链接了一小段梁晓声《母亲》这篇小说中的文字。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在课堂上进行阅读链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更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在第三版块,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凸显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 ,协调发展。“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只有在“写”中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而“写”也只有在“读”中才得以发展。今天在课堂上我想已经不是孩子们在代替梁晓声表达了,而是他们在表达自己对慈母的一片心声了。也许今天学生笔下的文字是稚嫩的,生涩的,但我相信那一刻他们笔下流泻的文字是真诚的,那一刻,浓浓的慈母情,深深的爱母情,洋溢课堂,课堂成了学生宣泄情感的场所,做到这一点,我就很满足了。

第四版块,移情拓展,升华深情。梁晓声说过: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 爱心”, 它一定是从对自己父母的体恤开始形成的。在这一环节,我让孩子充分展示自我,让他们把从课本中理解到的母爱和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说出来,加深认识,增强体验,实现真情共鸣。并教育学生从小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不管我们的父母是贫穷还是富裕,美丽还是普通,但他们对子女的爱是一样的。板书设计我想用几条蓝色的波浪线象征大海,以比喻母爱情深似海。

这堂课的教学,让我感慨颇多。让我感觉仿佛是同学生一起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感觉到了生活的温馨、美好,和对母亲的眷恋和无限感激。最后,我想说,在备课时,我一直牢记着“情感”、“知识”、“方法”这三个词。我一直在担心,我的这堂课会是一节语文味很浓的课吗?这节课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情感的课堂吗?这节课会是个对话开放的课堂吗?由于本人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不足,这堂课上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请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多批评指点,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不断地去提高和完善自己。谢谢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怀》优秀教案范文 篇7

第一次试教时发现学生通过简单的对比后,得出文中母亲爱得深沉、伟大、壮烈的结论。当时,我突然有种“空虚和害怕”的感觉。试想,当我们把母爱理解得如此坚硬的时候,母亲是否已经远离我们?母亲不在是一个生活中的具体真实存在;母爱也不再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母爱被空化、泛化、伪化。于是再次细细品读文本。“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终于对母爱有了重新的认识:瘦弱但坚强,辛苦却忙碌,贫穷但不吝啬。作者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语言和事例来体现着母爱的意味深长。在这里,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给儿子如何才能无憾人生。文中四句那么朴实而又简单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的母亲。“瘦弱的、疲惫的、龟裂的、忙碌的”体现着母亲的付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就这一句话,为儿子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大爱无形呀!

叶嘉莹教授说“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可贵的还在能掌握作品中流露的作者隐意识中的某种心灵和感情本质,从而自其中得到感发。”所以,在感悟文本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抓住能以点带面的“文眼”后,用“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三个关键句分别与“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对比。对比感悟,对比读,反复读。一层层的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慈母的形象淋漓尽致,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打上烙印,由此学生的生成一点一点地加深,最后引出母爱究竟是什么。将家庭境况,母亲的艰辛与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希望放在一个矛盾却又和谐的教学背景下教学,让学生反复地,用各种形式去读,不管是分角色,还是个人读或是齐读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一种无痕的指导,不露声色地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中人物对话。学生内心感情的涌动在老师的鼓舞下变成了读和说,使整堂课充满了生气与激情。

但是当我们读书时,总停留在人家的感动中,没有和自己的感情和心灵的对照,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同样在上课时,老师与学生的认识不协调时,也失去了这节课的意义。如何让课堂更和谐,如何让师生的和谐从表面转化为实际,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编分享的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怀》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教师们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小学五年级语文《慈母情怀》优秀教案范文 篇8

选择这样的文本,初衷也许是仅仅出自于自己的感动和对作者喜爱。所以初次备课也仅仅在关注“母爱”。

第一次试教时发现学生通过简单的对比后,得出文中母亲爱得深沉、伟大、壮烈的结论。当时,我突然有种“空虚和害怕”的感觉。试想,当我们把母爱理解得如此坚硬的时候,母亲是否已经远离我们?母亲不在是一个生活中的具体真实存在;母爱也不再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母爱被空化、泛化、伪化。于是再次细细品读文本。“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终于对母爱有了重新的认识:瘦弱但坚强,辛苦却忙碌,贫穷但不吝啬。

作者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语言和事例来体现着母爱的意味深长。在这里,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给儿子如何才能无憾人生。文中四句那么朴实而又简单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的母亲。“瘦弱的、疲惫的、龟裂的、忙碌的”体现着母亲的付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就这一句话,为儿子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大爱无形呀!

叶嘉莹教授说“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可贵的还在能掌握作品中流露的作者隐意识中的某种心灵和感情本质,从而自其中得到感发。”所以,在感悟文本的时候更注重的是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抓住能以点带面的“文眼”后,用“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这三个关键句分别与“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对比。对比感悟,对比读,反复读。一层层的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慈母的形象淋漓尽致,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打上烙印,由此学生的生成一点一点地加深,最后引出母爱究竟是什么。将家庭境况,母亲的艰辛与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希望放在一个矛盾却又和谐的教学背景下教学,让学生反复地,用各种形式去读,不管是分角色,还是个人读或是齐读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样一种无痕的指导,不露声色地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中人物对话。学生内心感情的涌动在老师的鼓舞下变成了读和说,使整堂课充满了生气与激情。

但是当我们读书时,总停留在人家的感动中,没有和自己的感情和心灵的对照,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同样在上课时,老师与学生的认识不协调时,也失去了这节课的意义。如何让课堂更和谐,如何让师生的和谐从表面转化为实际,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