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推荐14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语句赏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
★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马图书法,激趣引读
1、马图书法
教师展示有关马的各种书法作品并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①看了这些书法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更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
2、激趣引读
下面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教师: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是富有情感和人性的生灵,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用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人格化的描写,给这些“朋友”画像,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十分感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去感受被赋予了人性光彩的马儿吧。
二、检查预习(掌握生难字词)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
窥伺kuīsì 项鬣liè 阔绰chuò 观瞻zhān 遒劲qiú 庇荫bìyìn
相觑qù 呵斥chì 辔头pèi 犷野guǎng 剽悍piāohàn
2、辨析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斑斓 遒劲 羞愧 呵斥 鞍鞯 凝结 苍苍莽莽
捆绑 观瞻 犷野 颚骨 疮痍 妒忌 耀眼刺目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剽悍:勇猛、强健。
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疮痍:创伤。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遒劲:雄健有力。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
石破天惊: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有情朗读:
①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
②学生个别朗读比赛,其他同学适当加以朗读评价。
2、整体感知:
①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
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吗?
概括——(家马:“驯良”、 野马:“自由奔放”)
③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家马: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
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这些马的遭遇如何?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为什么?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②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不是,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
(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③“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讨论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的悲哀。
④“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天然野生)
野马: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既不受约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美德:天性绝不凶猛,“只是豪迈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美”, “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有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而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2、赏读品味:
请同学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并加以赏读品味,特别要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描写的语句。
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赏读感受。)
四、揣摩体会,对比描写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2、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很丑吗?说说你的看法。
(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但作者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很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
3、请用对比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班级交流。
五、体验拓展,互动释疑
1、体验拓展:
①你认为人工与天然究竟哪种更美?(可不局限于有关马的探讨。)
②在你看来,家马的驯良是天性的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驯良”的。
③ 在你看来,我们该不该驯化动物呢?
④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呢?
⑤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可各抒己见,可从不同的角度评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2、拓展延伸:
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段),并写好自己的感受。
②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并作读书摘记。
③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不少于300字。
附:板书
家马:驯良——同情作比较,
野马:自由——欣赏突出事物的特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2
目标
★感受天然之马与驯养之马的特点。(重点)
★体验作者对两种马的情感。
★理解征服中的得失两难。(难点)
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法国作家布封的一篇的科学小品《马》。
二、解读
(一)幻灯出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齐读)
(二)幻灯出示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两句描写马的眼睛的句子
1、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御人的颜色。
2、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
(三)解读一
幻灯出示: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
问题呈现:
1、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抓住词语细读)
2、拥有这样一双眼睛的马是怎样的马?
3、对这样的马,作者心怀怎样的情感?
(四)解读二
幻灯出示: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
问题呈现:
1、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2、是什么让马的眼睛发生了变化?(人类的征服、人类的欲望、人类的需要……)
3、人类的征服还让马发生了哪些变化?(总结性追问:这样的马是怎样的马?)
4、对这样的马,作者心怀怎样的情感?(布封:如今我们极少看见天然状态的马了!)
5、对人类这样的征服,作者如何评价?
(总结性追问:以这样的情感作出这样的评价,你认为合理吗?)
背景介入:凭着他的智慧,许多动物被驯养,被驾驭,被制服,被迫着永远服从他了;凭着他的劳动,沼泽被疏干,江河被防治,险滩急流被消灭,森林被开发,荒原被耕作;凭着他的由科学产生出来的技术,海洋被横渡,高山被跨越,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个个新大陆被发现,千千万万孤立的陆地都置于他的掌握之中;总之,今天大地的全部面目都打上了人力的印记……大自然之所以能够全面发展,之所以能逐步达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样完善,这样辉煌,都完全是借助于我们的双手。
三、拓展
征服与守护常常矛盾,陷入两难的境地。当人类征服了高贵而剽悍的马,人类获得了闪烁人性光辉与洋溢人格魅力的马,同时失去了马原始的野性。获得与失去常常并行,有些时候我们只能发一声叹息,道一声无奈。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能通过关键句子的把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能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细读品味,从而理解“马”的形象和。
通过比较、思考、讨论,能理解“自由”的,初步形成尊重天性、崇尚自由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早上咱们做了预习,从头到尾读过一次的同学请举手,从头到尾读过两次的同学请举手,从头到尾把段落序号标号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的做法很棒!很对!因为,今天这篇课文可不一般哦,它是被人们公认的写马写得的一篇文章;今天这位作者,被称之为与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马的世界,去领悟天才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二、感受自由
1.文中写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分别是什么马?请用尽可能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分别在课文的哪几段?
明确:驯养之马(家马) 天然之马(野马)
2.作者更喜欢那种马?哪一句话直接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请找出文中的语句作为依据。
明确: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3.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这是一种____之美?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分析。
生:自由之美、奔放之美、团结之美、协调之美……
师:这些美都是天然之马所固有的,所以,这是一种天性之美,自由之美。
集体朗读——(注意语气——赞美,语调——轻快)
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
三、受尽束缚
1.这就是天然之马的美,美得自由,美得奔放、美得自豪、美得高贵。难怪作者说:人类所曾做到的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
豪迈而剽悍的野马被人类给征服了,它变成了什么马呢?请结合课文前两段内容,从用途上说一说。
野马——战马、(赛马)、役马、宠马
2.征服后,它又是一种怎样的马?请对这两段的关键词进行圈点勾画,来说说——“一种可____的马”?
生:役马——可怜、
师重点引导细读,并作出改动
原文——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
改文——嘴巴被衔铁勒得歪在一边,腹侧留下好多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好多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打穿了。
(讨论后,要求带着重要朗读)
生:宠马——可悲(可笑)(可耻)
师引导——丧失自我,成了主人手中的万物。
生:战马——可敬(可怜)(可叹)
师:对主人而言固然可敬,但对自身而言显得可怜。
3.适时介入资料——臧克家《老马》 全班学生朗读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这就是人工驯养的马,这就是一辈子在人工驯养下的老马,他的身体受到了——?(束缚、摧残)他的精神显得——?(麻木、不自由),好可怜的马!
四、回归自然
1.同学们,此时,老师突然想到,我们有必要赶紧放开这些被人驯养的家马,放掉手中的缰绳,松开他们身上的束缚,卸下他们背上的鞍辔,放开它们,让它们重回自然中。我想,这或许可以让它们在自然界寻找到久违的自由和天性……
2.学生讨论,能,不能,要求结合文中相关句子说说。教师适时做好评价。
五、思考原因
1.介入《肖申克的救赎》影视片段,思考:老布自由了吗?既然自由了他又为何自杀?难道是疯了?
2.学生思考发言,共同探讨“自由”的,形成“真正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的共识。
3.介入“狱友”的话:“老布没疯,他只是体制化了。起先你狠它,后来你习惯它,到最后你离不开它------”——长期的束缚,使其丧失了精神的上的天性和自由。家马如此,老布也如此;动物如此,人也如此。
六、结课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明白了《马》这篇作品的真正好处,作者其实在通过马来写——人,其实,马只是一个比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匹马,我们都有野马的天性,但我们或许都正受到某种束缚,怎样才能不丧失自我的天性和自由呢?布封没有讲,但他用自己的行动作了解答:(学生齐读)
布封的时代是一个神学时代,人们的思想被挟制在不自由的空间里……
在“离经叛道”的声音中出版《自然史》……
在风格趋同的文坛中发出“风格即是个人”的声音……
让我们与布封一样,与野马一般——尊重天性、崇尚自由!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4
[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重点)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课时]
一课时
[设想]
自学为主,师辅导点拨
一、生自学
1、着重于生字词的注音及解释
先疏通课文,然后查词典
2、结合基础训练,拓展
3、试着做“研讨与练习”
二、师辅导
1、作家作品
2、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
第一部分(第1——2段)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第3——5段)天然野生的马
3、特性(从课文中找)
4、对比 另外七种动物
通过比较突出地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5、讨论 你更欣赏哪种马
6、讨论 人与马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
人呢?
7、质疑“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三、总结 科学小品 优美散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5
[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重点)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课时]
一课时
[设想]
自学为主,师辅导点拨
一、生自学
1、着重于生字词的注音及解释
先疏通课文,然后查词典
2、结合基础训练,拓展
3、试着做“研讨与练习”
二、师辅导
1、作家作品
2、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
第一部分(第1——2段)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第3——5段)天然野生的马
3、特性(从课文中找)
4、对比 另外七种动物
通过比较突出地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5、讨论 你更欣赏哪种马
6、讨论 人与马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
人呢?
7、质疑“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三、总结 科学小品 优美散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语句赏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
★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马图书法,激趣引读
1、马图书法
教师展示有关马的各种书法作品并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①看了这些书法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更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
2、激趣引读
下面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教师: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是富有情感和人性的生灵,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用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人格化的描写,给这些“朋友”画像,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十分感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去感受被赋予了人性光彩的马儿吧。
二、检查预习(掌握生难字词)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
窥伺kuīsì 项鬣liè 阔绰chuò 观瞻zhān 遒劲qiú 庇荫bìyìn
相觑qù 呵斥chì 辔头pèi 犷野guǎng 剽悍piāohàn
2、辨析下列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斑斓 遒劲 羞愧 呵斥 鞍鞯 凝结 苍苍莽莽
捆绑 观瞻 犷野 颚骨 疮痍 妒忌 耀眼刺目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剽悍:勇猛、强健。
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疮痍:创伤。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遒劲:雄健有力。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
石破天惊: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有情朗读:
①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
②学生个别朗读比赛,其他同学适当加以朗读评价。
2、整体感知:
①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
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吗?
概括——(家马:“驯良”、 野马:“自由奔放”)
③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家马: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
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这些马的遭遇如何?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为什么?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②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不是,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
(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③“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讨论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的悲哀。
④“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天然野生)
野马: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既不受约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美德:天性绝不凶猛,“只是豪迈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美”, “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有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而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2、赏读品味:
请同学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并加以赏读品味,特别要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描写的语句。
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赏读感受。)
四、揣摩体会,对比描写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2、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很丑吗?说说你的看法。
(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但作者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很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
3、请用对比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班级交流。
五、体验拓展,互动释疑
1、体验拓展:
①你认为人工与天然究竟哪种更美?(可不局限于有关马的探讨。)
②在你看来,家马的驯良是天性的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驯良”的。
③ 在你看来,我们该不该驯化动物呢?
④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呢?
⑤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可各抒己见,可从不同的角度评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2、拓展延伸:
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段),并写好自己的感受。
②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并作读书摘记。
③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不少于300字。
附:板书
家马:驯良——同情作比较,
野马:自由——欣赏突出事物的特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7
《马》的教学设计
衢州市实验学校 陈沈芬
文本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五种不同的形象,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工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里,惯用人性化的笔触去描摹动物,所以,他的作品大都具有人格化的这一写作手法,本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
设计理念
对于小品文,我们不仅要通过阅读理清文章的思路,而且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品味。所以,设计初读,学生就知道作者介绍的马的类型,紧接着让学生默读,在品味散文化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各种马的性格,然后从中体会作者对各种马的思想感情。
应该说,做到这一步就基本完成了本文的教学任务,但我觉得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马的特点谈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比较新颖的环节,就是让学生针对“假如我是一匹马,我愿意做什么马”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既是对文本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主要步骤:
一、导入新课
提起马,我想大家脑海里肯定有非常鲜明的印象,那我们就先来欣赏一下马的风姿,然后请同学们谈谈感受。(教师播放马的图片)
(学生谈感受,)
的确,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马留给我们的印象或是飒爽英姿,或驰骋疆场,或雄姿英发,或勇猛剽悍,即使年已衰老,但仍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马的风姿。(课件展示课题)
二、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文章写了哪几种马?
(此设计在于让学生能从初读中概括出马的类型,为下文分析奠定基础)
2、默读课文,分别找出各种马的特点。
(此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区分出不同类型的马的性格,有鲜明的印象感知)
3、从作者的描绘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对各种马分别持怎样的态度?(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这一问题较之先前的两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仔细的阅读就可以发现答案,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这个问题解决了,文章的主旨就显而易见了)
三、探究研讨
作者将各种马都描绘得各具特色,真是五彩纷呈,假如再有依次选择的机会,让你做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
请用句式“我愿意做 马,因为 。”
学生在讲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做必要的评论,对合理的价值观可进行肯定,对有消极思想的应即使加以疏导纠正。教师的评论可参考:
“难道你没看到,大战前,几乎每位战士都会情不自禁的对他的战马喃喃自语,诉说些肝胆相照的话,战马那时的姿态是那么的高贵;当战斗结束,若战士荣归,战马生还,战士总会对战马表示一番友好”
“在某些人身上,不也留下了劳动的痕迹吗?你看那手上的老茧,腱上的死肉疙瘩等等”
……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种马的基础上,结合生活进行思考,谈谈自己的价值观,既围绕文本生发,又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能畅所欲言,学有所用。)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精彩,但事实上,你们并不能去做马,所以,只能说你们愿意做像 马一样的人,其实这就是将马当作人来讲述,而我们的作家布封之所以将马写得栩栩如生,这正是把人的思想浸入到马身上的缘故。在布封的笔下,马已被赋予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所以,与其说作者赞美野马,不如说作者赞美有着野马一般美质美德美貌的人。
自古文人相惜,作家梁晓声就曾写过《假如我为马》这样一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是的,我如果在对生命形式进行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课件展示)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这段话。(生齐读)
五、作业布置
请你选择周围事物为对象,以“假如我是 ”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板书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8
《马》教学设计
执教:大桥中学
余继宏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积累优美词句。
2、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4、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自然的关系。
教学理念:
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出不同观点,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动物喜爱之情,并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增强保护生命的群体意识。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CAI播放乐曲《骏马奔驰保边疆》)
师:亲爱的同学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踏上快乐的语文之旅吧!
师:从这美妙的乐曲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奔驰的骏马……)
师:是的,这旋律不仅让我想起了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云朵下那纵情奔驰的骏马……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马吗?
师:其实自古以来,马就是人类最忠实而高贵的朋友,战场上有它们无所畏惧的身影,旅途中有它们不辞劳苦的足迹。它们默默无闻的见证着的历史,可是,试问人类自己,我们对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让我们随着布封先生一起走进马的世界。去探寻动物王国的灵性之美。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作者简介。
师:提到布封,大家熟悉吗?(CAI展示作者简介)
师:要说布封,那我们就不能不提《自然史》,这位法国的博物学家用了40年的时间著成的巨作。在他在作品中提到: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人才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然而作为科学家的布封颇爱诋毁,作为文学家他却又受到普遍欢迎,因为他写的自然史语言形象,笔锋细腻而富有感情。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科学小品《马》便是其中的一篇精典之作。
2、把握课文内容。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从这篇课文里知道些什么?
师:带着这些疑惑,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不过,在读课文以前,老师很想知道你们预习的怎么样了?(CAI展示生字词,让会读的同学自由的站起来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组合,然后按照你们自己喜欢的形式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几个问题:(CAI展示阅读思考)
小组内讨论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把讨论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抽同学答问题1)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两种马的特点,请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的读出来!(学生自由读)刚才大家读的是布封先生向我们介绍的马的特点,下面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来一次眼睛的动步之旅!(CAI展示“形形色色的马”)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两种马的特点吗? (抽同学答问题3)
师:不管是温顺的家马还是不羁的野马,它们在外表比别的动物比起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身材高大而匀称优美)所以啊,生活中我们往往把年轻俊朗的男子称作“白马王子”呢?
师:看来马的确颇受人们的青睐?但我们的布封先生对于这两种不同的马却有着不同的态度。下面我们来合作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CAI展示两种马的对比图片)
师:你认为布封对这两种马分别寄予了什么感情?你喜欢哪一种马?为什么?
3、延伸拓展。
师:是啊,不仅是你们喜欢马,其实自古以来,马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游记》中白龙马一路忠心护主;三国时赤兔马英勇救主;马也因此而成了众多艺术家笔下的宠儿。今天,让们再次踏着清脆的马蹄声,再次走进马的世界!(CAI展示与马有关的)
(展示绘画作品中的马《八骏图》等)
师:这是著名的画马大师徐悲鸿的《八骏图》,我们且不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评价这幅画,单以一颗爱马者的心来看,你觉得,这位画马大师向我们展示了一群什么样的马?
(CAI展示马救主人片断)
师:大家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吗?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
(CAI展示文学作品中的马)
师:同学们齐读一遍,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
小游戏:与马有关的成语接龙。
(CAI展示:与马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三、体验与反思。
师:还记得赤兔马在关羽败走麦城时以死殉主的悲壮,也难忘的卢马一跃三丈跨檀溪的神奇。而如今,人类带给动物又是什么呢?(CAI展示捕杀动物图片)
师:你们看到了一种什么现象?对于这样的一些人,我们应该对他们说点什么?
四、小结
师:世界在变,人类在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但不管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永远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来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灵,那么我相信,刚才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悲剧就不会再重演,人类和动物之间,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最后我衷心祝愿大家事事马到功成,天天龙马精神,处处一马平川,将来成为一匹脱颖而出的“千里马”!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布封。
3、安排一个学生准备书法作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书法作品:学生用小篆和隶书写的“马”及教师用楷书在黑板上写的“马”。
要求学生说出三个“马”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语:时代不同,“马”的写法也不同,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马 马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三、交流研讨
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能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四、重点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读二、三段
1、自读读二、三段,发现问题。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力求在小组内解决问题。3、班上交流,重点研讨以下几句:
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2)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4)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媚妍而已。
(二)深层探究
1、请同学介绍布封情况,明确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要求点到为止)
2、小组内讨论: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实际是借对两种马的描述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态度?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两个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实为文质俱美之文。
五、延伸拓展
用多媒体展示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学生齐读。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六、作业
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语句(段),作点评(完成在资料卡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布封的马为我们展示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是驯良与自由。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两种马的生活片段。
二、延伸、拓展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2、请同学谈自己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响)。
3、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例问题:
1)家马的驯良的天性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并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2)人类对马的驯化,如果给马带来了痛苦,那么请联系人类发展的历史谈谈人类该不该驯化动物?
3)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
讨论结果略。
三、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导入语: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书,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不仅让我们受到诸多启发,而且在语言上、行文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摘录在资料卡的语句,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要注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人格化的描写。
2、再读课文,了解对比的运用及其作用。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概述: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3、用对比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重点刻画其外貌,字数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写作片段。
四、作业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任选五个词语造句。
2、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作读书札记(一周内完成)。
[附]板书:
家马:驯良——同情 作比较,
野马:自由——欣赏 突出事物的特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10
《马》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课文《马》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全文可分两部分,第1、2节写人类驯养的马,第3、4、5节写天然野生的马。通过对比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的不同生存状况。
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①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②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
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
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布封。
3、安排一个学生准备书法作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书法作品:学生用小篆和隶书写的“马”及教师用楷书在黑板上写的“马”。
要求学生说出三个“马”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语:时代不同,“马”的写法也不同,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马 马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三、交流研讨
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能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四、重点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读二、三段
1、自读读二、三段,发现问题。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力求在小组内解决问题。3、班上交流,重点研讨以下几句:
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2)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4)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媚妍而已。
(二)深层探究
1、请同学介绍布封情况,明确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要求点到为止)
2、小组内讨论: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实际是借对两种马的描述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态度?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两个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实为文质俱美之文。
五、延伸拓展
用多媒体展示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学生齐读。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六、作业
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语句(段),作点评(完成在资料卡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布封的马为我们展示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是驯良与自由。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两种马的生活片段。
二、延伸、拓展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2、请同学谈自己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响)。
3、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例问题:
1)家马的驯良的天性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并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2)人类对马的驯化,如果给马带来了痛苦,那么请联系人类发展的历史谈谈人类该不该驯化动物?
3)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
讨论结果略。
三、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导入语: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书,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不仅让我们受到诸多启发,而且在语言上、行文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摘录在资料卡的语句,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要注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人格化的描写。
2、再读课文,了解对比的运用及其作用。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概述: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3、用对比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重点刻画其外貌,字数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写作片段。
四、作业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任选五个词语造句。
2、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作读书札记(一周内完成)。
[附]板书:
家马:驯良——同情 作比较,
野马:自由——欣赏 突出事物的特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语句赏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马图书法,激趣引读
1、马图书法:
教师展示有关马的各种书法作品并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①看了这些书法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更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
2、激趣引读:
教师: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是富有情感和人性的生灵,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用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人格化的描写,给这些“朋友”画像,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十分感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去感受被赋予了人性光彩的马儿吧。
下面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有情朗读:
①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
②学生个别朗读比赛,其他同学适当加以朗读评价。
2、整体感知:
①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吗?
(家马:“驯良”、 野马:“自由奔放”)
③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②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
③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④“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讨论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
2、赏读品味:
请同学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并加以赏读品味,特别要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描写的语句。
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赏读感受。)
四、揣摩体会,对比描写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2、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很丑吗?说说你的看法。
(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但作者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很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
3、请用对比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班级交流。
五、体验拓展,互动释疑
1、体验拓展:
①你认为人工与天然究竟哪种更美?(可不局限于有关马的探讨。)
②在你看来,家马的驯良是天性的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驯良”的。
③ 在你看来,我们该不该驯化动物呢?
④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呢?
⑤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可各抒己见,可从不同的角度评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2、拓展延伸:
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段),并写好自己的感受。
②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并作读书摘记。
③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不少于300字。
板书:
家马:驯良——同情 作比较,
野马:自由——欣赏 突出事物的特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12
桐乡六中 高惠芬
学情分析:在学生对马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对马的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把握生字词;掌握对比的描写手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积累优美词句;掌握对比描写
教学活动:
一、 兴趣式导入
课前先做一个知识积累训练,请同学讲一讲有“马”字的成语: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马不停蹄等。
二、 观察图片,说说它们的不同点。
前者是被人类驯服、被束缚的马;后者是自由的、野生的。
三、 整体感知课文
1、 自由朗读课文,生字词疏通
2、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问题设计:读完课文,你脑中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生存状态的马?
【明确:①(1~2)人类驯养的马; ②(3~5)天然野生的马】
四、合作研讨
问题设计:
1、 这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各有哪些特点?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
【明确:①勇毅、驯良、被奴役、当玩物 ②美质、美德、美貌】
2、 你比较喜欢哪一种马,说说理由。(鼓励学生个性体验)
3、 课文在描写野马的美貌时,为什么要与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文中还有哪些对比?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学一学,写一写)
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与许多其他的动物作了对比。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下猫或其他小动物。100字左右。
六、小结语
马是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让我们也成为马的朋友,放他们纵横驰骋!
七、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我国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
作者邮箱: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
1、在朗读中积累优美词句。
2、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4、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自然的关系。
教学理念:
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出不同观点,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动物喜爱之情,并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增强保护生命的群体意识。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CAI播放乐曲《骏马奔驰保边疆》)
师:亲爱的同学们,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一起踏上快乐的语文之旅吧!
师:从这美妙的乐曲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奔驰的骏马……)
师:是的,这旋律不仅让我想起了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云朵下那纵情奔驰的骏马……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马吗?
师:其实自古以来,马就是人类最忠实而高贵的朋友,战场上有它们无所畏惧的身影,旅途中有它们不辞劳苦的足迹。它们默默无闻的见证着的历史,可是,试问人类自己,我们对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让我们随着布封先生一起走进马的世界。去探寻动物王国的灵性之美。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作者简介。
师:提到布封,大家熟悉吗?(CAI展示作者简介)
师:要说布封,那我们就不能不提《自然史》,这位法国的博物学家用了40年的时间著成的巨作。在他在作品中提到:宇宙里没有上帝的位置,人才是自然界的中心,决定他周围的一切。然而作为科学家的布封颇爱诋毁,作为文学家他却又受到普遍欢迎,因为他写的自然史语言形象,笔锋细腻而富有感情。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科学小品《马》便是其中的一篇精典之作。
2、把握课文内容。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从这篇课文里知道些什么?
师:带着这些疑惑,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不过,在读课文以前,老师很想知道你们预习的怎么样了?(CAI展示生字词,让会读的同学自由的站起来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组合,然后按照你们自己喜欢的形式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几个问题:(CAI展示阅读思考)
小组内讨论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把讨论结果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抽同学答问题1)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两种马的特点,请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的读出来!(学生自由读)刚才大家读的是布封先生向我们介绍的马的特点,下面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来一次眼睛的动步之旅!(CAI展示“形形色色的马”)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两种马的特点吗? (抽同学答问题3)
师:不管是温顺的家马还是不羁的野马,它们在外表比别的动物比起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身材高大而匀称优美)所以啊,生活中我们往往把年轻俊朗的男子称作“白马王子”呢?
师:看来马的确颇受人们的青睐?但我们的布封先生对于这两种不同的马却有着不同的态度。下面我们来合作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CAI展示两种马的对比图片)
师:你认为布封对这两种马分别寄予了什么感情?你喜欢哪一种马?为什么?
3、延伸拓展。
师:是啊,不仅是你们喜欢马,其实自古以来,马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游记》中白龙马一路忠心护主;三国时赤兔马英勇救主;马也因此而成了众多艺术家笔下的宠儿。今天,让们再次踏着清脆的马蹄声,再次走进马的世界!(CAI展示与马有关的)
(展示绘画作品中的马《八骏图》等)
师:这是的画马大师徐悲鸿的《八骏图》,我们且不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评价这幅画,单以一颗爱马者的心来看,你觉得,这位画马大师向我们展示了一群什么样的马?
(CAI展示马救主人片断)
师:大家知道这是个什么故事吗?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
(CAI展示文学作品中的马)
师:同学们齐读一遍,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
小游戏:与马有关的成语接龙。
(CAI展示:与马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三、体验与反思。
师:还记得赤兔马在关羽败走麦城时以死殉主的悲壮,也难忘的卢马一跃三丈跨檀溪的神奇。而如今,人类带给动物又是什么呢?(CAI展示捕杀动物图片)
师:你们看到了一种什么现象?对于这样的一些人,我们应该对他们说点什么?
四、小结
师:世界在变,人类在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但不管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永远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来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灵,那么我相信,刚才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悲剧就不会再重演,人类和动物之间,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最后我衷心祝愿大家事事马到功成,天天龙马精神,处处一马平川,将来成为一匹脱颖而出的“千里马”!
小学四年级语文《马》教学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语句赏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发表个人见解的习惯。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马图书法,激趣引读
1、马图书法:
教师展示有关马的各种书法作品并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①看了这些书法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更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
2、激趣引读:
教师: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是富有情感和人性的生灵,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用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人格化的描写,给这些“朋友”画像,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十分感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去感受被赋予了人性光彩的马儿吧。
下面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呢?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有情朗读:
①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
②学生个别朗读比赛,其他同学适当加以朗读评价。
2、整体感知:
①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吗?
(家马:“驯良”、 野马:“自由奔放”)
③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合作探究:
①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悲哀的堕落。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
②马原本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从不为己争斗。
美貌:在所有的动物中,马“身材高大又最匀称、最优美”,有高贵姿态。
③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④“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
讨论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
2、赏读品味:
请同学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并加以赏读品味,特别要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描写的语句。
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赏读感受。)
四、揣摩体会,对比描写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2、文章在写马的美貌时,与其他动物作了对比,你认为其他动物真的很丑吗?说说你的看法。
(运用对比描写,更能突出马的美貌。但作者把马与其他动物作比较时,态度是不很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美丑。)
3、请用对比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班级交流。
五、体验拓展,互动释疑
1、体验拓展:
①你认为人工与天然究竟哪种更美?(可不局限于有关马的探讨。)
②在你看来,家马的驯良是天性的吗?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是如何看待“驯良”的。
③ 在你看来,我们该不该驯化动物呢?
④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呢?
⑤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
(可各抒己见,可从不同的角度评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
2、拓展延伸:
①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段),并写好自己的感受。
②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并作读书摘记。
③用对比描写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不少于300字。
板书:
家马:驯良——同情 作比较,
野马:自由——欣赏 突出事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