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锄禾》教学案例(推荐16篇)

2023-02-22 13:42:01教案设计

《锄禾》教学案例(推荐16篇)

《锄禾》教学案例 篇1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认识偏旁“皿”;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从中受到教育,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读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吗?

生自由发言

2.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挂图,问:图上画着什么?画着怎样的情景?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3.生谈感受。

4. 师小结:小朋友的感受都特别深,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首古诗。 揭示课题《锄禾》。板书课题,读题。

5.生试着说“锄禾”含义。师简单阐述,“锄禾”是为禾苗锄草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并用手指课文。

2.师:想不想像他读那么好呢,那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合作学习,互相帮助认识不认识的生字。

3.师:现在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小组内合作读课文,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

4.反馈读:.指名个别学生读—听录音读—小组赛读—齐读。

三、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说说你理解读懂了那些句子。

2.生发言。

2.师小结:这首诗告诉我们烈日当空,农民挥汗锄禾,我们应该珍惜粮食,每一粒都来得不容易。

3.齐读课文。

四、认读生字。

1.教师拼读生字,学生跟读。

2.师: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小组内拼读生字,其他组员注意纠正,会读的小朋友帮助不会读的小朋友。

3.交流识字小窍门,说说如何更快地记住生字。

4.生字开花游戏,给生字组词。

5.开火车认读生字。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感受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一粒饭就是一滴汗啊,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另外我们也认识了9个生字宝宝,收获特别大。

六、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锄禾》教学反思:

《锄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14单元的一首古诗,唐朝诗人李绅所作的《悯农二首》中的一首。全诗共四句,语言朴实无华,但却道出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表达作者热爱劳动人民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读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作者的用意,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没有反思的课堂算不上完整的教学,《锄禾》这节课中我较满意的地方是:采用插图以及多张照片,让学生对农民的劳动有所了解。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农活,自然也无法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利用插图及几组图片,可以较形象地展示劳动场面,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而图案的形象性也符合低年级的形象思维。另外不管是读课文还是识字环节,我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多次采用,较大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有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人读,小组赛读,齐读等形式,让课堂书声琅琅,以多读来品味课文,理解课文。

课堂中不足的地方:

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太熟悉其合作方法,有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没有注意听组员朗读,在今后教学中应多练习,并应向学生明确提出合作方法。

2.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听课漫不经心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方面探索,想有经验的老师讨教经验。

3.识字游戏较简单,应多采用一些新颖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教学简单却又艰难,需要不断去摸索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不断去发现有效整顿课堂的方式。

《锄禾》教学案例 篇2

一、预设目标

1、 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读写“锄禾”“辛苦”等词。会用“辛苦”写句子。

2、 会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 会背诵、默写课文。

4、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并且能转换成儿童的语言。

教学难点:“餐”的字形,“日当午”的意思。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 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字底,理解“锄禾”“辛苦”“日当午”等词的意思。

2、 培养学生正确看图,了解图意的能力;图文结合,理解诗的意思。

3、 背诵古诗。

(二)教学过程

1、 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课件点击,出现一幅中午炎热的情景,特写一个火辣辣的太阳。)

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画着这样的情景?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课件点击,出现小朋友中午吃饭、午睡及农民锄禾的画面。)进行对比。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锄禾》。教师边板书边教学“锄”:注意读准翘舌音,想想为什么是金字旁?请一位小朋友做个锄地的动作。说说“锄禾”是什么意思?

2、 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背诵已不是难点,重点放在对古诗的理解上)

(1)看看图,读读诗,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自由练习——指名说并评议——同桌说——四人小组讨论

(2)说说全诗的意思。提示:☆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话。

如: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伯伯在地里给禾苗锄草。

可以让学生找找,诗中的哪一句与图的内容是对应的?板书:锄禾日当午

理解:“日当午”是什么意思?

☆ 从哪里可以看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汗滴禾下土”

☆ 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碗中的饭)(全、都)

3、 朗读指导。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4、指名背诵,比赛谁读得有感情。提出疑义。

5、齐背古诗。

6、学习生字:

盘:认识“皿”字底。

餐:(字形分析是重点)上下结构,上半要书空记形。

皆:口诀“上比下白皆都是”。

辛:立+十=辛,立下一横要长一些。

7、 固生字、生词,卡片抽读。

8、练习。

(1) 抄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个并组词。

(2) 抄写句子: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农民在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农民脸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滴在泥土里。

(3)抄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预设目标

1、 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农民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品德和习惯。

2、 进一步用完整、通顺的语句说说古诗的意思。

3、 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扩词:

锄——锄头锄草锄禾

餐——早餐午餐晚餐

辛——辛苦辛劳辛勤

(3)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给禾苗锄草松土。( )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

(4)默写古诗比赛:四人小组开火车,每人一句,比谁写得又对又好。

2、 进一步理解诗意。

(1)教师描述情景,学生说诗句。

(2)教师说诗句,学生说诗意。

(3)四人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 诗意升华,行为指导。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2)辨析:

A、小明盛饭盛得满满的,吃不完就剩下。 ( )

B、阳阳吃饭时,掉了许多饭粒。 ( )

C、课间点心吃不完,趁老师不注意,扔进垃圾桶。 ( )

D、丁丁帮妈妈淘米时,把掉下来的米都一粒一粒捡起来。 ( )

4、 巩固练习

(1)用“辛苦”造句。

(2)默写《锄禾》。

(3)比一比,组词。

锄( ) 滴( ) 粒( ) 盘( )

助( ) 摘( ) 位( ) 盆( )

(4)把古诗《锄禾》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锄禾》教学案例 篇3

1.导言,诱发动机。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吃饭,你们知道做饭的米面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答后总结)对啦,我们做饭用的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那么,农民劳动是怎样辛苦呢?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板书课题)

2.范读,激起情感。

《锄禾》这首诗,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通俗,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朴实。通过教师情绪饱满的范读,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始,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

3.识字,结合课文。

本课7个生字:当、汗、滴、盘、粒、辛、苦,这些字都比较容易掌握,可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重点点拨。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并适当扩词。

4.串讲,理解内容。

《锄禾》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到的第二首古诗,学生对诗的词语和内容不易理解。因此,要采取逐句讲读的方法,边读全诗,边讲句子,边释词语,注意讲清古代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关系:

禾——禾苗,日——太阳,当——正当,

午——中午,汗——汗水,土——泥土,

知——知道,盘——盘子,中——里面,

5.看图,启发想象。

《锄禾》这首诗配有一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插图集中描绘了一位农民一手握着锄头,一手拿着着毛巾拭汗,抬头望那当空烈日的情景。教学时,可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

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做什么?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他在说什么?农民从播种到收获要付出多少辛勤劳动才换来粮食。

6.朗读,感受形象。

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含意深长是古诗的特点。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陶冶。教师可出示抄有课文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按下面的停顿和重音朗读全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畅谈,联系实际。

有些儿童并不知道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随便丢掉,不知爱惜。通过畅谈讨论,引导学生摆出浪费粮食的现象,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做一个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

《锄禾》教学案例 篇4

《锄禾》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由一幅图画、一首古诗、9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和5个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锄禾》这首古诗既要求学生背诵,又要求学生理解诗意,开始理解古代作品的语言。用听读的方法认识9个生字,“锄、盘、餐、皆”由学生看查字表的拼音认识。5个学会的生字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习书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9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书写生字,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学情分析:《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

教学构想: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通过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复习、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通过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师生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巩固识字: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师:开到我们这里来。

师:UU—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同时播放《劳动最光荣》歌曲)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好你们看:

1、课件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课件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课件出示“汗”:

(1)这个生字朋友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课件演示“汗”的书写笔顺)。

(2)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到横中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坚,竖要直,这样“汗”字才漂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一本写得好的,一本写得不好的)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给写得不好的学生以鼓励)。

3、课件出示“知”:

(1)又来了一个生字朋友,他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

(2)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写右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小撇写到横中线,写了短横写长横,再写长撇和小点,右边的“口”字方又小。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学生自己先来评价,再让其他小评委评价。

4、课件出示“午、禾”;

(1)请“小老师”带大家书空。

(2)课件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学生自己来写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样,把生字写漂亮。

(3)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教师及时指导。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组评出“小小书法家”,进行展示。

四、拼字游戏:

生字朋友看大家这么聪明,想和我们来玩拼字游戏,你们愿意吗?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笔画的卡片请每组小朋友来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课件演示五个生字朋友,教师进行总结

课后小记:学生游戏中掌握了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课件的演示,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认真书写生字。“午、禾”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效果较好。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有实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写字。

《锄禾》教学案例 篇5

(一)解诗题

师: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背了这么多古诗了,今天,唐代的一位大诗人李绅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锄禾》

指名读题,齐读

师:其实题目中还藏着一个故事呢:从前,有个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地,不久,绿油油的禾苗长出来了,特别让人喜爱,可是,这时周围的杂草也跟着张起来了,快把禾苗的营养吃光了。如果你是农民伯伯,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给杂草点药水

生:我会把那些杂草用锄头弄掉

师:是呀,在古时候用锄头给禾苗锄草就叫“锄禾”

(二)学诗文

师出示插图,小朋友,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一个农民伯伯在给禾苗锄草

师:也就是指题目

生:锄禾

生:我看到了太阳火辣辣的,很热

师:要知道,此时正是太阳当头照的时候,也就是中午的时候,诗的第一行就告诉我们了,谁来读一读

指导朗读“锄禾日当午”

师:这么热,农民伯伯怎么样了

生:他热得把衣服脱了

生:我看到他头上的汗水都在往下掉

师:看,一滴一滴都滴到禾苗的泥土中去了,引读-汗滴禾下土

指导朗读“汗滴禾下土”

师:小朋友,这么热的天气,你们会在哪里

生:我可能在吹空调呢

生:我可能在家里一边吃冷饮,一边吹电扇

师:小朋友这么舒服,可是农民伯伯却冒着这么大的太阳给禾苗锄草,他们真的是

生:很辛苦

师:他们这么辛苦,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们吃饭时要把饭全吃了,不能倒掉

生:我们不能浪费粮食

生:还要把菜全吃了

师:是呀(指诗的第二句)有谁指导我们盘中的粮食是哪里来的?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谁来读好它

指导朗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小朋友,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让我们看着课文的插图,再来读读这首诗

教学小记:这首诗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还没教他们就都会背了,可是要让他们真正理解诗中的的意思就不那么简单了。课上,我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结合诗句让生体会。古诗的题目就像是诗的眼睛,如何解,不能平白的解释,一年级的学生是不感兴趣的,于是我在题目中穿插了一个故事,在故事中解题,发现学生不但兴趣浓,而且马上就记住了。接着就是诗的教学,我主要是让生先通过看图对农民民种地有一个整体认识,体会种地的辛苦,然后再来联系实际,想象在这么热的天气里你会在哪里?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更能进一步体会,就能更好地为朗读服务。有了前面的铺陈,当接着问那你此时想到了什么时?学生都说到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一粒米,这也是我要达到的目的。我觉得古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不必每个字讲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诗中包含的含义,学生毕竟还小,如果一字一字去解释,不但学生没劲,也破坏的诗的本质。

《锄禾》教学案例 篇6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懂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每个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

一幅彩色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很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了,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锄禾》

二、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认真看书,然后在书上划出生字来,指名读生字。

三、讲读课文:

(一)板书: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1.讲解字意:

锄: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

禾:指禾苗或庄稼。

日:太阳。

当: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午:中午。

2.请同学们讲解上述字的意思。

3.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

(参考: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4.理解字意:

滴:滴到的意思。

5.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

(参考: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

(二)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中午,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农民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擦汗,在田间给禾苗锄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三)板书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理解字意:

盘:盘子

餐:饭食

皆:都的意思

2.第2句诗的意思:

(提示:可以让同学自己来说。)

(参考: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四)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2~3人)

(五)指名背诵全诗。

四、小结: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同情。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指名3~5人。

二、学习生字:

(一)辅导学习:

dāng当

1.分析字形、上边“当”,下边“彐”。

2.组词:当中、当时。

3.指导书写:

pán盘

1.分析字形:上下结构,上边“舟”,下边“皿”

2.组词:盘子一盘菜

3.指导书写:

(二)自学生字:

wǔ午 hàn汗 lì粒 xín辛 kǔ苦

要求:分析字形结构并组出词语来,然后自己在田格里各写一个。

(三)读词语

当中 当时 中午 下午 汗水 盘子 米粒 辛苦

苦瓜 饭粒 汗珠 一粒米

(四)组词练习:

汗( ) 午( ) 粒( ) 苦( )

(五)读读作者写的另一首诗,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之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教学案例 篇7

由于日常的积累,学生早已经可以背出30多首古诗,《锄禾》更是不在话下。于是,我改变了备课中的步骤,以学生的自学、小组学习为教学的主要方式:

1、评选“古诗大王”,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一开始,我就告诉学生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在将近一年中已经背了很多古诗了,今天我们就要开展评选“古诗大王”的活动,形式上我采取了接龙的形式,接不出下句的则被淘汰。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2、讨论诗句意思,进入古诗意境

当评选出“古诗大王”后,我这样导入:“看着小朋友背出了这么多的古诗,王老师相信在我们班中一定能有‘小李白’‘小杜甫’出现,古诗虽然只有几十个字,但包含的内容却很多很多,就像《锄禾》,我们已经能背得很熟练了,但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诗句的意思,在理解诗句的前提下,再读诗句,自己划分节奏重音,指名上黑板划分,指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

3、连环画创作,深化主题

学生读出感情后,我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给一句诗配上一幅画,四个人就是一本小小的连环画,画面下面再配上有关的语句。

完成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连环画解说,有一组小朋友是这样描述的:

生1:在一个夏天的中午,太阳照着大地,农民伯伯正在禾苗地里锄草。

生2:因为天气太热了,农民伯伯的汗水都流到了地里。

生3:我的画中是一家三口,他们正坐在饭桌前吃着香喷喷的米饭。

生4:因为我们知道了每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所以小女孩吃饭时一粒米饭都没有掉出来。

课后,举行连环画展,评选最佳创作奖。

《锄禾》教学案例 篇8

《锄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五单元的课文,它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理念:

??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以识字、写字和朗读为重点,通过师生平等互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自己的朗读实践中读懂课文,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设计思路:

??一、对话互动,披情入文

??学习本课前,发挥学校地处农村的优势,布置学生留心自己的爸爸、妈妈或邻居的劳作情景,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导入新课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让学生的心弦对话交流中被拨起。教师趁机引导:小朋友们,劳动是一件辛苦而又多么有意义的事啊。唐代诗人李绅就写了一首关于劳动的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这么一来,整堂课就在师生、生生对话中铺开,达到以情入文的效果。

??二、以读引路,整体感知

??1、生自主选择方法读古诗。可自己拼读;可同桌互读;也可小组合作读。

??2、指导学生读准古诗。为了避免朗读时的枯燥无味,我采用了老师参与读、抽查学生或小组、接受老师挑战等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在一种融洽充满竞争的氛围中读书,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三、合作参与,多样识字

??1、培养语感,听读识字

??充分利用小学生听力强的心理特点,采用“听读识字”的方法。即教师边朗读古诗,边分别在诗中相应位置贴上10个需要认读的字,以此引起学生注意生字。而后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每个生字,然后教师再范读。经过反复听读,学生已对字的认识有了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读文中识字,识字后又读文。这样后又读文。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2、拓展思维,想中识字

??即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后,仔细观察每个字,想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而后在小组里商量讨论。如编顺口溜:孙悟空按住牛魔王的头(午);利用偏旁记:“汗、滴”;用组词的方法记:“盘、辛、苦”;用联想识记法:天气真好,小字弟弟高兴地上山腰练倒立(当)。

??3、自主参与,游戏识字

??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学生不仅感到有趣,而且印象特别深刻。因此,识字中我让学生做游戏“我当小老师”。即让学生按照老师平时的教学方法教生字,其中渗透组词的训练。如:“请大家跟我读‘午’,‘中午’的‘午’。”用这种方法识记字形,趣味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兼而有之,很有吸引力。

??四、品读感悟,自主学文

??1、看一看,蕴情入诗

??学生观看课件画面,教师描述:中午,火红火红的太阳公公坐在家门口高兴地欣赏着天下美景,可风伯伯受不了了,浑身发热,赶紧躲起来。此时,一位老爷爷正在密密的庄稼地里一下一下地锄着草,满头的汗水像下雨似的从他脸上滴下来。小朋友们,看到老爷爷这么辛苦,你们想说什么、做什么呢?

待学生畅所欲言后,让他们带着对老爷爷的感情,把全诗朗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读一读,体会诗意

??在学生还沉浸在对老爷爷产生的不同情感中时,鼓励学生自己推荐自己上台朗读,让其他学生当小评委,评选出“小诗人”,教师适时给予奖励。

??3、演一演,感悟诗境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表情。如:“锄禾”可作劳作状;“汗滴”可引申为擦汗状,表示流了很多汗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出诗中的意境。

??4、背一背,内化诗情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古诗,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指导书写,展示自我

??在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后,转入书写个别生字的教学。教学中,教师对难记的字进行范写,学生发现字的笔顺,而较容易的字则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

??练写后,又引导学生在别人的本子上各写一个字,相互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评选出“小小书法家”上台书写,而后让全班学生美美地读读“小小书法家”写的漂亮字。这样,既避免了写字的单调乏味,又有效地提高写字质量。

??课后,可布置学生把《锄禾》背诵给家人听,并学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延伸课文。

点评:

??本课设计的最大特点在于师生对话互动,力图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即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展开各自的生命活力。其表征是互动,交应是互惠。在互动中,师生双方重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学生方式;在互惠中,师生双方实现了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与收获,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上课伊始,教师以对话形式拨动学生的心弦,在读文、识字、书写中激发学生合作参与的热情,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同时体现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与幼儿园的衔接。在师生对话互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充实、有滋有味。

《锄禾》教学案例 篇9

《锄禾》教学反思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动的情景,能够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

因为是农村小学,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让学生回家观察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的情景,在上课的时候将自己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可自己拼读、可同桌互读、也可小组合作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并鼓励学生自己上台朗读,让其他学生当小评委,评选出“小诗人”,教师适时给予奖励。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表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出诗中的意境。并适时播放轻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古诗,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锄禾》教学反思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我为学生的古诗学习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情境教学实践中,也早已证明通过图画、摄影、音乐等多种手段,再现教材的情境,能提供给孩子们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认识,把学生较快地带入“智力发展区”,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本课选用的古诗《锄禾》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我为学生制作了反映古诗内容的幻灯片,提供给学生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背景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古诗有一个很好的感知。

设计本课教学时,最大特点在于师生对话互动,力图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即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展开各自的生命活力。其表征是互动,交应是互惠。在互动中,师生双方重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学生方式;在互惠中,师生双方实现了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与收获,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上课伊始,教师以对话形式拨动学生的心弦,在读文、识字、书写中激发学生合作参与的热情,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师生对话互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充实、有滋有味。

从这次的古诗教学之后,我充分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相结合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并因次想到是不是可以为学生的古诗的学习和积累创造一个更为丰富的信息库。新大纲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如果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取和应用的具有多种外部表征的信息库。将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资料,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典故趣事、学习任务、检测目标等等,通过图片、文字、音像等形式收录,并通过程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计算机所供信息加以选择吸收、加工处理,计算机又帮助校正掌握,从而使学生真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学习理解古诗,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锄禾》教学反思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本课教学时,最大特点在于师生对话互动,力图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即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展开各自的生命活力。其表征是互动,交应是互惠。在互动中,师生双方重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学生方式;在互惠中,师生双方实现了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与收获,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上课伊始,教师以对话形式拨动学生的心弦,在读文、识字、书写中激发学生合作参与的热情,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师生对话互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充实、有滋有味。

《锄禾》教学案例 篇10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一首古诗。引导学生读懂诗句,知道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是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是教学重点。下面谈三点教学设想。

一.看图联想,启发学生由“感知”引发“感动”

教学本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从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诵读诗句和教师的讲述中来认识、感知,而应通过启发想象、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过程,达到“扣开心扉,感到不已”的程度。为此,课堂教学在“师生谈话,板书课题”之后,可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插图或挂图,想想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按“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顺序概述图意。在学生按这样的顺序叙述以后,可让学生变换顺序口述,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之后,要求学生认真朗读诗句。

教学开头的两行诗句,可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①看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仔细看图(这位古代农民头发花白、衣着破烂、瘦骨如柴、频频擦汗),使学生从图象中认识到这是“一位古代穷苦老农”。

②学词——教师有意突出“日当午、滴、禾下土”等词,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③读句——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④联想——通过启发谈话,唤起学生的回忆,再现其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展开联想,深切感受在烈日暴晒下在地里锄禾的古代穷苦农民的艰辛。接着,要求学生表情朗读前二行诗句,让学生那激动的情感有以声传情,一吐为快的机会。

⑤说句——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而连贯地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以上的训练设计目的有二:

①落实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二年级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看图或观察事物以后,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②优化学习过程。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易于操作的训练程序,使学习过程呈有序状态。

二.读句悟法,引导学生从“学会”体验“会学”

教学前二行诗句之后,可运用“元认知”原理,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两行诗句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再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然后,遵循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刚刚获得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后两行诗句上,使学生半独立地从“看图”中加深形象感染;从“学词”中(重点理解盘、餐、粒粒、皆等词语)理解词义、明晰概念,扫清理解诗句的障碍;从“读句”中锻炼表情朗读,在情感驱动下再次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以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的思想感情;从“说句”中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这样的训练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

这里应特别注意的,一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在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时,要注意删繁就简,突出关键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出易于操作的几个学习步骤;二是针对当今幼童不怎么懂得爱惜粮食(包括其他劳动成果)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不仅要明爱惜粮食之理,更要行爱惜粮食之实,真正做到明理导行。

三.读说写背,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措施之一,就是落实课后练习和保证课堂上学生“练”的时间。课后练习既规定了教与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为质量评估提供最化目标。课堂上保证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学生当堂巩固知识,并逐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课课后有三道练习题:

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读”和“说”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2.读一读,再抄下来(要求学生读、写四个字和由这四个字组成的四个词,本题体现了口头与书面并重、学字与学词结合,务必安排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

3.背诵课文(是口头训练和培养记忆能力的重点题)。当然,还应重视本课6个生字的读认写记。

下面就课后练习1和3两题,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读、说、背”的训练。先谈“读”的训练。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让学生读出重音、停顿和节拍。下面标出的供参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再谈“说”和“背”的训练。实质上“读”是“说”和“背”的基础和前提,而“说”和“背”则是“读”的延伸和巩固。指导学生“读、说、背”可按“读一行说一行,读一句说一句;读全首说全诗背全诗”的步骤进行。这种“化整为零,积零成整”的训练形式更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接受,更有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锄禾》教学案例 篇11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本课教学时,最大特点在于师生对话互动,力图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即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展开各自的生命活力。其表征是互动,交应是互惠。在互动中,师生双方重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学生方式;在互惠中,师生双方实现了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与收获,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上课伊始,教师以对话形式拨动学生的心弦,在读文、识字、书写中激发学生合作参与的热情,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师生对话互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充实、有滋有味。

《锄禾》教学案例 篇12

《锄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五单元的课文,它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理念:

??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以识字、写字和朗读为重点,通过师生平等互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自己的朗读实践中读懂课文,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设计思路:

??一、对话互动,披情入文

??学习本课前,发挥学校地处农村的优势,布置学生留心自己的爸爸、妈妈或邻居的劳作情景,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导入新课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让学生的心弦对话交流中被拨起。教师趁机引导:小朋友们,劳动是一件辛苦而又多么有意义的事啊。唐代诗人李绅就写了一首关于劳动的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这么一来,整堂课就在师生、生生对话中铺开,达到以情入文的效果。

??二、以读引路,整体感知

??1、生自主选择方法读古诗。可自己拼读;可同桌互读;也可小组合作读。

??2、指导学生读准古诗。为了避免朗读时的枯燥无味,我采用了老师参与读、抽查学生或小组、接受老师挑战等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在一种融洽充满竞争的氛围中读书,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三、合作参与,多样识字

??1、培养语感,听读识字

??充分利用小学生听力强的心理特点,采用“听读识字”的方法。即教师边朗读古诗,边分别在诗中相应位置贴上10个需要认读的字,以此引起学生注意生字。而后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每个生字,然后教师再范读。经过反复听读,学生已对字的认识有了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读文中识字,识字后又读文。这样后又读文。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2、拓展思维,想中识字

??即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后,仔细观察每个字,想想用什么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而后在小组里商量讨论。如编顺口溜:孙悟空按住牛魔王的头(午);利用偏旁记:“汗、滴”;用组词的方法记:“盘、辛、苦”;用联想识记法:天气真好,小字弟弟高兴地上山腰练倒立(当)。

??3、自主参与,游戏识字

??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学生不仅感到有趣,而且印象特别深刻。因此,识字中我让学生做游戏“我当小老师”。即让学生按照老师平时的教学方法教生字,其中渗透组词的训练。如:“请大家跟我读‘午’,‘中午’的‘午’。”用这种方法识记字形,趣味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兼而有之,很有吸引力。

??四、品读感悟,自主学文

??1、看一看,蕴情入诗

??学生观看课件画面,教师描述:中午,火红火红的太阳公公坐在家门口高兴地欣赏着天下美景,可风伯伯受不了了,浑身发热,赶紧躲起来。此时,一位老爷爷正在密密的庄稼地里一下一下地锄着草,满头的汗水像下雨似的从他脸上滴下来。小朋友们,看到老爷爷这么辛苦,你们想说什么、做什么呢?

待学生畅所欲言后,让他们带着对老爷爷的感情,把全诗朗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读一读,体会诗意

??在学生还沉浸在对老爷爷产生的不同情感中时,鼓励学生自己推荐自己上台朗读,让其他学生当小评委,评选出“小诗人”,教师适时给予奖励。

??3、演一演,感悟诗境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表情。如:“锄禾”可作劳作状;“汗滴”可引申为擦汗状,表示流了很多汗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悟出诗中的意境。

??4、背一背,内化诗情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背诵古诗,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指导书写,展示自我

??在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后,转入书写个别生字的教学。教学中,教师对难记的字进行范写,学生发现字的笔顺,而较容易的字则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

??练写后,又引导学生在别人的本子上各写一个字,相互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评选出“小小书法家”上台书写,而后让全班学生美美地读读“小小书法家”写的漂亮字。这样,既避免了写字的单调乏味,又有效地提高写字质量。

??课后,可布置学生把《锄禾》背诵给家人听,并学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延伸课文。

点评:

??本课设计的最大特点在于师生对话互动,力图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即师生交往,共同发展,展开各自的生命活力。其表征是互动,交应是互惠。在互动中,师生双方重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学生方式;在互惠中,师生双方实现了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与收获,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上课伊始,教师以对话形式拨动学生的心弦,在读文、识字、书写中激发学生合作参与的热情,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同时体现了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与幼儿园的衔接。在师生对话互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充实、有滋有味。

《锄禾》教学案例 篇13

锄禾 教学设计 小语教案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一首古诗。引导学生读懂诗句,知道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是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是教学重点。下面谈三点教学设想。

一.看图联想,启发学生由“感知”引发“感动”

教学本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从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诵读诗句和教师的讲述中来认识、感知,而应通过启发想象、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过程,达到“扣开心扉,感到不已”的程度。为此,课堂教学在“师生谈话,板书课题”之后,可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插图或挂图,想想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按“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顺序概述图意。在学生按这样的顺序叙述以后,可让学生变换顺序口述,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之后,要求学生认真朗读诗句。

教学开头的两行诗句,可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①看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特点仔细看图(这位古代农民头发花白、衣着破烂、瘦骨如柴、频频擦汗),使学生从图象中认识到这是“一位古代穷苦老农”。

②学词——教师有意突出“日当午、滴、禾下土”等词,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③读句——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同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④联想——通过启发谈话,唤起学生的回忆,再现其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展开联想,深切感受在烈日暴晒下在地里锄禾的古代穷苦农民的艰辛。接着,要求学生表情朗读前二行诗句,让学生那激动的情感有以声传情,一吐为快的机会。

⑤说句——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而连贯地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以上的训练设计目的有二:

①落实大纲要求。大纲要求二年级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看图或观察事物以后,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②优化学习过程。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易于操作的训练程序,使学习过程呈有序状态。

二.读句悟法,引导学生从“学会”体验“会学”

教学前二行诗句之后,可运用“元认知”原理,引导学生就“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两行诗句的?”反省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师再从中点拨,让学生产生顿悟,然后,遵循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刚刚获得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学习后两行诗句上,使学生半独立地从“看图”中加深形象感染;从“学词”中(重点理解盘、餐、粒粒、皆等词语)理解词义、明晰概念,扫清理解诗句的障碍;从“读句”中锻炼表情朗读,在情感驱动下再次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以及作者同情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的思想感情;从“说句”中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这样的训练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体验从“学会”转向“会学”的乐趣。

这里应特别注意的,一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在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时,要注意删繁就简,突出关键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出易于操作的几个学习步骤;二是针对当今幼童不怎么懂得爱惜粮食(包括其他劳动成果)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不仅要明爱惜粮食之理,更要行爱惜粮食之实,真正做到明理导行。

三.读说写背,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措施之一,就是落实课后练习和保证课堂上学生“练”的时间。课后练习既规定了教与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为质量评估提供最化目标。课堂上保证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学生当堂巩固知识,并逐渐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课课后有三道练习题:

1.读课文,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读”和“说”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2.读一读,再抄下来(要求学生读、写四个字和由这四个字组成的四个词,本题体现了口头与书面并重、学字与学词结合,务必安排时间让学生当堂完成)。

3.背诵课文(是口头训练和培养记忆能力的重点题)。当然,还应重视本课6个生字的读认写记。

下面就课后练习1和3两题,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读、说、背”的训练。先谈“读”的训练。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让学生读出重音、停顿和节拍。下面标出的供参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再谈“说”和“背”的训练。实质上“读”是“说”和“背”的基础和前提,而“说”和“背”则是“读”的延伸和巩固。指导学生“读、说、背”可按“读一行说一行,读一句说一句;读全首说全诗背全诗”的步骤进行。这种“化整为零,积零成整”的训练形式更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接受,更有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锄禾》教学案例 篇14

一、 周学习内容:《锄禾》和《小母鸡种稻子》.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认识生字17个,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 2. 积累:(1)学习两篇课文,体会劳动的辛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会用“愿意”造句。 三、周学科融合:本单元主要通过学习来体会劳动的辛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四、 周学情分析:本单元两篇课文都与劳动有关,学生通过学习来培养学生们的劳动精神。

《锄禾》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锄禾》是唐朝诗人李绅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及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领读,设疑等 学生学法 齐读,分组读,讨论等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通过学习全诗,体会劳动的辛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2.积累目标:指导学生学生学习5个生字,注意字的笔顺。 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理解诗歌内容,达到熟读成诵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利用插图学习古诗。 3. 细读感悟点:(1)学习拼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可根据拼音练习读。(2)教师示范读。 (3)反复练读,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等形式。 (4)进行识字教学。 3.能力训练点:拼读练习,巩固诗歌。 4.拓展延伸点:学习《悯农》并积累劳动名言 板书设计 锄禾 锄禾( )( )( ), 汗滴( )( )( ) 谁知( )( )( ) ( )( )皆辛苦。 课后反思

《小母鸡种稻子》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篇课文通过小母鸡种稻子一事赞扬了它勤劳、不怕苦的精神。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领读,讲解等。 学生学法 小组学习,分角色朗读等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学习课文内容,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 2.积累目标:培养阅读习惯,会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生字目标:学认8个生字,会用“愿意”造句。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试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2.细读感悟点: 第一步学习并背诵课文。采取同桌互读,小组赛读,分角色读等形式。 第二步,借助拼音学习生字,练习组词。 第三步,理解课文内容。 3.能力训练点:进行分角色朗读。 4.拓展延伸点:练习借助拼音读故事。 板书设计 《小母鸡种稻子》 小母鸡 勤劳 小鸭 小猫 懒惰 小猪

《锄禾》教学案例 篇15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一幅图画、一首古诗、9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和5个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锄禾》这首古诗既要求学生背诵,又要求学生理解诗意,开始理解古代作品的语言。用听读的方法认识9个生字,“锄、盘、餐、皆”由学生看查字表的拼音认识。5个学会的生字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习书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9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能力目标: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认识“吃、求、通、饭、识”五个生字。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书写生字,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学情分析:

《锄禾》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

教学构想: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通过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摘苹果”游戏复习、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通过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师生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巩固识字: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师:开到我们这里来。

师:呜呜—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同时播放《劳动最光荣》歌曲)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三、写字: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好你们看:

1、课件出示“当”:

(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课件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

2、课件出示“汗”:

(1)这个生字朋友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课件演示“汗”的书写笔顺)。

(2)分析结构,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才能把字写漂亮,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到横中线,四笔写得是短横,五笔写得是长横,六笔写坚,竖要直,这样“汗”字才漂亮。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对比展示,一本写得好的,一本写得不好的)请“小评委”说说自己的意见,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给写得不好的学生以鼓励)。

3、课件出示“知”:

(1)又来了一个生字朋友,他是谁?学生跟生字朋友书空。

(2)指名说说在写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写右半部分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边写边说儿歌:小撇写到横中线,写了短横写长横,再写长撇和小点,右边的“口”字方又小。

(4)学生独立练习书写,书写后进行自我评价(自己觉得自己写得好就奖给自己一颗小红星)。

(5)指名展示:请学生自己先来评价,再让其他小评委评价。

4、课件出示“午、禾”;

(1)请“小老师”带大家书空。

(2)课件再播放“生字朋友”的要求:请学生自己来写字,一定要看清生字的模样,把生字写漂亮。

(3)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教师及时指导。

(4)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组评出“小小书法家”,进行展示。

四、拼字游戏:

生字朋友看大家这么聪明,想和我们来玩拼字游戏,你们愿意吗?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些字和笔画的卡片请每组小朋友来拼一拼,看能拼成哪些字。(请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拼字)

五、课件演示五个生字朋友,教师进行总结

课后小记:

学生游戏中掌握了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课件的演示,学生能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认真书写生字。“午、禾”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写字,效果较好。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有实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写字。

《锄禾》教学案例 篇16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26

《锄禾》教案

20 古诗两首

【感谢您浏览文秘帮!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网址是www.wenmibang.com】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20 古诗两首

锄禾

日当午汗滴辛苦

盘中餐 粒粒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 汗滴 盘中餐 辛苦 提问:你从诗中哪些词体会到“辛苦”?

4、挖掘“谁”这个词的含义,渗透人文教育。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感谢您浏览文秘帮!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网址是www.wenmibang.com】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描红、仿影、临写。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转载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