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推荐16篇)

2023-02-22 23:18:01教案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推荐16篇)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1

教学设想:

《乌鸦喝水》是国标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则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乌鸦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却喝不着,第二自然段讲乌鸦想出了办法,第三自然段讲乌鸦利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内容,有助于学生读书领悟。

高万同老师在《谈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中指出,起步阶段的阅读教学要把培养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应激发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不让一个学生成为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当一个有口无心的假读书郎。为此,我首先以第1自然段为引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鸦喝不到水”这一情况,然后就让他们围绕课题,大胆猜想事情的最后结果,从而找出矛盾焦点,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激起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朗读、背诵课文,领会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读通、读懂、读好课文。一个巧妙的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现了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课改思想。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打开了记忆的仓库,激活了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学生凭借这些“背景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尽情描绘课文语言所描写的情景,再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把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活生生的形象。运用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完成了对课文的“再创造”。

“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既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运用实验等直观教学化静为动,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奥妙,避免了抽象繁琐的讲解。

陆桴亭说:“人性中皆有悟……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在阅读教学中应为学生留出时间,留出空间,创造条件让他们去自读自悟,而为师的,只在一边旁敲侧击,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导入(创造性地指图(1)讲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只乌鸦很口渴,到处找水喝。找呀,找呀,它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乌鸦喝水》的故事。

2、出示课题并齐读

3、出示并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刚才老师的介绍,看看你从中了解了什么?

(2)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3)大堂交流

①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抓住“到处”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四处找水的情景,(睁大你的千里眼,竖起你顺风耳,乌鸦会到哪些地方找水,边找还边说着什么,想一想,说一说再来演一演)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焦急的心情。并指导朗读第一句]

【通过学生的“听”、“说”和“演”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从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并为指导课本剧表演埋下伏笔。】

②乌鸦找到了水,可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所以喝不着水。(抓住“可是”引导学生了解乌鸦发现水的惊喜和喝不到水的无奈,并指导朗读第2、3两句)。

③乌鸦开始想办法了。(指点:怎么办呢?这是乌鸦思考时的自言自语。并指导读好这一句。)

4、小结朗读第一自然段。(举行朗读背诵擂台赛)

【直接引用课文第一自然段导入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在听--读--说--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课文学会阅读,完成内化,积累语言。这是国标本编者意图的体现。】

二、大胆猜想,动手实验,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过渡

(1)乌鸦找到了水,可是因为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太小,所以喝不着水。

(2)再读课题,猜想课文既然以“乌鸦喝水”为题,那事情结果?——必定是乌鸦喝到了水。

(3)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乌鸦是怎样克服难题喝到水的?或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才喝到了水?)

【大胆猜测找到矛盾焦点,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2、指名读第2自然段猜想:石子——办法(用一句话说清两者关系即乌鸦怎样利用小石子喝到了水。)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3自然段

(2)讨论:乌鸦是怎样利用这许多小石子喝到水的呢?

(3)交流

4、实物演示,突破难点

(1)指名表演演示,其余学生观察:乌鸦怎能样把小石子放进瓶里,水又是怎样升高的?(一个一个;渐渐)

(2)交流,并指导用“渐渐”说话(出示“读读说说”中的例句并完成填空。)

(3)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着。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根据一定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实验,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另外,一个巧妙的追问,挖掘了课文的思想内涵,表现了语文课程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课改理念。】

9、指导表情朗读,背诵2、3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要表现乌鸦想出办法后的兴奋,第三自然段前文表现乌鸦的艰辛后文则要读出乌鸦如愿以偿的欢欣。)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指导课本剧表演

1、齐声朗读全文

2、回忆第一自然段第1句话我们是如何来再现当时场面的?(为人物加上动作,语言,神情等,尤其是语言,可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第二自然段用上“这么多小石子……有办法了!”第3自然段用上“一个、两个、三个……”“多甜的水啊!”等)

3、两人合作,一个戴上头饰表演课本剧一个给予指导而后交换。

【高万同老师说: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天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与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虽然他们说不清楚,但一心想表现,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

四、推翻条件,引出问题小论坛中比创新

小论坛:

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分小组讨论

大堂交流(比谁的点子更多谁的方法更合理。)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练读生字并组词

2、学生看笔顺图并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3、师生共议书写要点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继续准备课本剧表演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乌鸦是怎样喝水的。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动脑筋克服困难。

3.学会生字词,能区别“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办法”和“用法”的不同意思。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hēzhǎo

渴了喝水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喝:用嘴喝,所以是口字旁。

2.看第一幅图,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可是喝不到水)板书其中生字,并读一读。怎么办呢?注意“怎”是平舌音。结合课文内容说词义。没有办法时自己问自己,也是自己在想办法。

3.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乌鸦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认读生字词。

páng xǔ bàn fǎ

旁边许多办法

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理解词义。旁边:石子在瓶子的旁边。

许多:很多。

办法:乌鸦看见石子,就想出怎么做能喝到水。

4.看第二、三幅图,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认读生字。

gāo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

三、图文对照,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讲读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看写了什么?

(一只乌鸦口渴了,找水喝)

2.理解词语“到处找水喝”写出了什么?

(口渴得很,急着找水喝,可水不容易找,去了好多地方去找水。)

3.指导学生读第一段,要读出乌鸦找水的急切心情,把“到处”突出来。

讲读第二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图,谈第二段写了什么?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可喝不着水。)

2.结合图,说说为什么喝不到瓶里的水?

(瓶里的水只有半瓶,瓶子是细脖的,口很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所以喝不着水。)

3.结合上文,理解“怎么办呢?”

(乌鸦找到水很不容易,找到了又喝不着,它在问自己,说明它在动脑想办法)

4.指导学生朗读。

(要读出乌鸦先是看见水很高兴,可喝不着又很着急,最后一句要轻而慢,表示思考)

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读后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

2.回答问题:乌鸦是怎样想出办法来的?

(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3.指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大家想,乌鸦想出办法时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应怎样读?(速度稍快)学生读后给予指导,然后再读。

讲读第四自然段。

1.看二、三幅图,读第四段,想想这一段说的什么。(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就喝着水了)

2.理解“把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看图说出意思。(说明乌鸦放了一个又放一个,放了许多个小石子。)

3.“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这句话什么意思?

(因为石子占了水的地方,一个一个石子往瓶里放,水是一点点升上来的,水升到瓶口时,乌鸦就喝着水了。)

4.指导学生朗读。

“水渐渐升高了”应怎样读?(读得要慢)

“乌鸦就喝着水”,要读出轻松的语气来。

四、看图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乌鸦喝着水的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讲故事,讲清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

3.指导生字书字,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组织朗读后的评议。重点句子教师适当范读。

二、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讲时可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如:乌鸦口渴得怎样?都到哪里去找水?乌鸦看见小石子时怎么想的?喝着水后高兴得怎样?)

三、分析生字字形,指导书写。每个生字词抄写两遍。

四、完成课后第二题,先让学生选词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然后比较“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用法”和“办法”的区别。

作业:1.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准备默写生字词。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乌鸦用什么方法(怎样)喝到水的。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来解决。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乌鸦、喝水、口渴、到处、看见、瓶子、怎么办、找”等词语。区别“渴、喝”的字形和字义,会用“看见”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

1.从课后的训练题入手,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就用课后的训练题1揭示教学目标,重点学习课文第二、四小节。

2.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理解,指导朗读,读出语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读,在读中加深理解。

3.有目的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加强训练。

4.背诵课文的训练层次清楚。从看投影背诵到看板书的词语背诵到独立背诵,由形象到抽象;从一节一节背诵到全体背诵,由个别到全体。这样训练扎实到位。

本课建议安排三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看图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投影片,问:图上画了什么鸟?

2.教学生字“乌鸦”。

3.乌鸦要干什么?教学生字“喝”。

(l)“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2)右下部分看笔顺指导书空。

3. 齐读课题。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听课文录音。

2.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

(2)给每小节编号;

(3)指名读,每人读一节,正音。

3.乌鸦喝到水了吗?

三、教学第一节。

1.指名读。思考:乌鸦为什么到处找水?

2.教学生字“渴”。

(1)读准字音;

(2)为什么是“氵”旁?

(3)读卡片,分清“渴”和“喝”。

3.轻声读第一句。问:乌鸦口渴得怎么样?从哪个词看乌鸦口非常渴?

4.教学生字“找”。

(1)读准翘舌音;(2)谁找什么?

5.指导读第一节。小结。

四、教学第二至四节。

1.出示投影片。(书上图1和图3)

(1)问:乌鸦到处找水,找到了吗?喝着了吗?

(2)师:瓶子里有水,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着?后来,它想了什么办法才喝到水的呢?(不要回答。)

2.课文哪一节写乌鸦找到了水却没喝着?学第二节。(1)听录音,看第二节,有几句话?

(2)指名每人读一句,思考:哪一句写乌鸦找到了水?(3)出示第一句。

①教学生字“瓶”,读准后鼻音;

②乌鸦找到了水,心情怎么样?它会想些什么?

③朗读第一句,读出高兴的语气。

(4)指名读第二句。

①问:乌鸦喝到水了吗?

②边读边思考:瓶子里有水,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板书)③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是瓶高,口小,水不多,书上为什么要用上“很、又、也”?

④出示投影(四个瓶子)找找乌鸦看见的是哪个瓶子,为什么?⑤练习说话:要是瓶子怎么样乌鸦就可能喝到水了?

⑥指导读第二句,读好“很、又、也”。

⑦这一句的开头用了一个什么词?为什么要用上“可是”呢?读出语气来。

(5)乌鸦喝不着水,心里怎么样?书上哪句话写乌鸦心里着急?出示第三句。学习生字“怎、呢”,“呢”读轻声。

(6)有感情地读第三节。

(7)背诵第二节。

①看投影背;

②看板书背;

③独立背。

3.学习第三节。

(l)乌鸦喝水遇到了困难,你们说说该怎么办?(2)听录音,问:乌鸦想出办法了吗?

(3)齐读第三节,读出高兴的语气。

4.学习第四节。

(1)轻声读,然后看录像说说乌鸦想了什么办法。(2)再看录像,看清乌鸦是怎样放石子的?瓶子里的水会怎么样?然后讨论并板书。

(3)三看录像,看时,把乌鸦的动作“衔、放”说出来,水升高的“升”也说出来。

(4)指导朗读,“一个一个”、“慢慢”读得慢,最后一句读出非常高兴的语气。

(5)指导背诵。

五、总结全文。

1.听录音读课文。

2.说说:开始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后来它想了什么办法才喝到了水?

3.你认为这是一只怎么样的乌鸦?

六、课堂练习。1.选字填空。

2.背诵全文。

3.用“看见”练习说话。

4.听写词语和句子。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重难点:理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课前准备:实验用的器具、玩具“乌鸦”或图片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

1、(出示玩具“乌鸦”)看,谁认识这只鸟?

(出示生词“乌鸦”)谁认识这个词?

教学“乌鸦”

2、谁能很有礼貌地跟乌鸦朋友打声招呼?

3、揭题《乌鸦喝水》,教学“喝”。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

二、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解决;

读通句子,感觉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取长补短。

3、指明逐节朗读。

师:你想对朗读的同学提一点什么建议?

师:朗读的同学,你们能接受他们的建议吗?

师: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朗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能超过他们?

4、随机指导读准“着”、“喝”、“渴”、“渐”的字音。

5、选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再读课文,结合插图,想想刚才同学们向乌鸦提的问题,你哪些已经读懂了?或标出还不能读懂的地方。

三、解疑、识字、读文、感悟

1、继续质疑。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想请教大家吗?

2、解疑。

你已经读懂了哪些问题?是从课文的哪一处领悟到的?

快帮乌鸦来告诉大家。

3、随机解决重要的知识点。

1)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特别想喝水?

理解“到处”------表演、体会(会怎么想、怎么说)------指导朗读第一句。

教学“渴”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喝不到水”的原因。

指导朗读“怎么办”。

3)实验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同时理解词语“渐渐”。

指导完成读读说说。

指导朗读,特别是“一个一个”、“渐渐”及喝到水时的心情。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也可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

2、总结全文,谁能用三句话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两句话呢?一句话呢?

3、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它。

五、指导背诵。

六、课本剧表演。

七、巩固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形式要多样,要生动活泼,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选卡片填空。

八、指导书写。

九、扩展活动

1、除了小石子,还能用什么也能使瓶子里的水升高?回家试一试,验证一下。

2、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水不多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了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投影片,瓶子,小石子。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以读代讲,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谈话导入:老师曾经给同学们讲过关于乌鸦的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小乌鸦爱妈妈,乌鸦反哺的故事)

2、乌鸦不仅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还十分聪明可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

4、对老师的朗读做以评价,为生的自读自悟做好准备。

5、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6、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然后汇报。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练读课文,认为给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习三个独体字“石、可、办”注意“办”字的两个点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1、探究活动。

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实验。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渐渐”一词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好。同时也可随学生说的进行演示。

三、识字写字

1、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会认的和要求会写的字,连词勾划,再读一读。

2、指导”喝、渴“两个字的区分。

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3、小结:我们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办法学习其它生字吗?

4、学生汇报。

四、写字指导。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

(法、找、许)

3、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注重识字、朗读,同时还要“让学生喜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

教学目标

1.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体悟乌鸦喝水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3.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文本基础上,适当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教学准备

瓶子、小石子、乌鸦头饰、词卡、课件、课外读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播放乌鸦飞行动画。板书:“乌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画“乌鸦”与汉字“乌鸦”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2.你们听过哪些关于乌鸦的故事?

3.引入课题:乌鸦喝水。联系字形字义识记“喝”。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乌鸦的外形,形象地记忆“乌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再由“乌鸦”一词联系到有关“乌鸦”的故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达到从旧知到新知的牵引过渡。】

二、激趣引文

1.读题激趣质疑:同学们,你们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

2.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读课文吗?如果碰上生字该怎么办?

三、读文反馈

1.在读文中你遇到了哪些难识记的生字词?说出来,大家一齐想想办法。(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本课的多音字及叠词、轻声音节。如“喝不着、渐渐、小石子、一个一个地”等。)

2.师生互动猜词游戏,考查字词识记效果。

(学生根据出示的词语,以动作演示,教师根据学生动作猜出词语。)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知识积累都不一样,因此,让每个孩子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识的生字,可以更好地尊重每个孩子的认知,也可以更好地实践以学定教的原则。游戏活动的设置,师生全员参与互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朗读感悟

1.同学们,现在生字宝宝和词语宝宝都玩累了,咱们让他们“回家”吧。刚才老师接到电话,说有四个词语宝宝连自己的家都忘了,你们愿不愿意做警察叔叔,帮他们找到家呢?看谁的速度最快!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课文中带有以上词语的四个重点句。

3.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悟乌鸦找水过程中的心情。

灯片一: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1.初读:谁找到了“口渴”的家?试着读一读。

2.体会: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乌鸦的什么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在学生理解“口渴”“到处”的基础上,借机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等。)

3.朗读表演: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谁愿意上台表演读?

灯片二:

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初读:谁能找到“喝不着”的家?试着一读。

2.理解:你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乌鸦遇上麻烦──瓶口小、水不多)

(乌鸦心情很难过,很失望,很苦恼……)

3.说一说,读一读: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乌鸦此时此刻的心情。(比赛读,评点读)

4.创设情境:如果是你,喝不到水会怎么办?

(引导学生理解乌鸦知难不退,不怕困难的精神)

灯片二: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1.学生自悟。(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及感情、表情、动作手势等方面理解)

2.指导读:

①模仿读: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鼓励模仿)

②挑战读:还有谁向老师挑战?(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朗读)

3.体会:从读中体会到什么?(乌鸦聪明、智慧;乌鸦喝着水的高兴心情)

4.演示:谁能把乌鸦喝水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出示瓶子和小石子)

5.发现:同学们在演示中发现了什么?(理解“渐渐”并运用“渐渐”一词说话)

6.赞美: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教师扮演乌鸦在课堂上飞舞,学生以赞美的语气与乌鸦交谈)

7.儿歌:同学们,老师学了这个故事以后,渐渐地喜欢上了这只乌鸦,我还为它写了一首歌呢!(教师出示儿歌,学生拍手朗诵)

乌鸦乌鸦本领大,肯动脑筋想办法。

一个一个石子放,困难再大也不怕。

8.思维拓展:同学们,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那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生活体验,说出一些可行的办法。

【设计意图:识字与阅读的结合: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既巩固了字词的识记效果,也巧妙地与课文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一个一个地、渐渐),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遇难不让、聪明能干、肯动脑筋的精神,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五、课后延伸

1.读一读:读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举行读书汇报会。

2.试一试:当瓶子中的水很浅很浅时,乌鸦用这种办法能喝到水吗?

【设计意图:新课标主张语文阅读应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乌鸦渴水》是一篇传统教材,教师应启发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实验,敢于怀疑,学会更为客观地认识事物。】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3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鸟的乐园一课我们认识了许多鸟类朋友,其中有一位鸟类朋友:虽然他长得又黑又丑,但是,它既能捕捉害虫又能孝顺妈妈。你还记得吗?(乌鸦)板书乌鸦这节课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板书乌鸦喝水你看它来了。看课件,师范读

二.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1、你们还想见到小乌鸦吗?想那你必须完成小乌鸦交给你们的任务:第一会认11个字。第二能写好两个字你们有信心吗?有

2、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指导把课文读准确,并圈出要求认识的字。

3、同学们,你们圈好了吗?请你把它读给同桌听一听,如果发现谁读错了音,一定要帮他纠正呀!

4、瞧,你们圈出来的字都跳到了大屏幕上来了,我们来拼读一下。谁愿意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5、摘掉这些字宝宝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吗

(1)自己先试着读一读,然后老师找同学读。

(2)师指名读

6、你们想和这些字宝宝成为朋友吗?那你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把他们记住。先把你的好办法和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告诉大家。

7、谁能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1)【喝和渴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还可以用儿歌有口喝喝喝,见水渴渴渴】板书:编儿歌

扩词

(2)【处 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外字变一笔记住它】组词用处组词说话

(3)【瓶 可以用并+瓦=瓶】扩词 板书:加一加

还有哪位同学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本课的其他的字。

(4)【办可以用力+两点】

这两点加在什么位置?

(5)【办的孪生姐妹你认识吗?出示办为扩词因为“办法”用“办法”说一句话。还有哪位同学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其他的字?

(6)【进可以用“井”+“辶” 这个字的反义词是什么?这个进可不是远近的近,远近的近是“斤”+“辶”这个进是前进的进,进入的进。它的反义词是出或者是退,做动作,利用反义词来记生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板书:反义词】还有哪位同学用反义词的方法记住了本课其他生字?

(7)【法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去+氵这也是加—加的方法】扩词,说话

(8)【快—慢】扩词,说话。太阳慢慢从东方升起来

(9)【在这句话里还有一个本课的生字“升”你是怎样记住他的?你要做这个动作,一起做向上升,动作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升的反义词是什么?降。扩词:说话我们学校每周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板书:做动作】

你是怎样记住旁的?傍去“亻 ”这是减一减的方法【板书:减一减】

你有办法记住它吗?(衔)为了你们能更好的记住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行的左右两部分吵架啦,他们谁也不理谁。这时,“钅”字走到了他们中间,帮他们和解,告诉他们要团结友爱。于是,他们就手拉手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字朋友——衔。这种记忆生字的方法叫编故事。【板书:编故事】 扩词说话

小结:恭喜大家已经顺利的完成了小乌鸦叫给你们的第一个任务,那你们有信心完成第二个任务,把字写漂亮吗?

9、下面我们就学写两个字“处和进”

(1)首先我们来观察处字,想想这个字是什么结构。

(2)想想写好这个字的关键一笔是什么?“捺”写的怎么样?并要托起上面的“卜”。

小结:一般情况下半包围的字的外面的部分写得要伸展。

(3)观察笔顺

①生书空

②师范写,生注意这个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③生写

④展评。同桌拿给大家看一看

⑷我们再学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进”想一想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是什么?

①观察笔顺

②生书空

③师范写

④生写字

⑤展评

三.回归课文,再现生字

同学们,你们已经胜利地完成了小乌鸦交给你们的两项任务,小乌鸦说到做到,马上就和你们再次见面了,他和字宝宝们已经在课文中等着你们了把书打开翻倒54页

1、读一读课文,你还认识他们吗?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谁愿意读课文。1,2,3,4,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读音是否正确,是否有丢字加字的现象。【生读后师纠正】

3、齐读课文

总结:这篇课文你们读得既准确又流利,从中可以看出你们和本课的生字宝宝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小乌鸦都在为你们之间的真挚友谊鼓掌呢!

四、变换环境,巩固识字。

1、它们跑到一首儿歌中你还认识他们吗?

(1)先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老师找同学读。

(2)谁愿意读?这么多,那每个人读一句,接读儿歌。

(3)让我们轻松一下,一边拍手一边齐读儿歌。课件

现在,时间不早了,小乌鸦要回家了,它说:下节课它还会带着新的任务和你们一起学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喝小乌鸦说再见吧!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4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乌鸦喝水》是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就地取材,想办法喝到小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内容生动有趣,通俗简洁,适合儿童朗读和讲述.学习本文不仅要学习一些生字和新词,更要引导学生感悟到乌鸦的聪明能干,从中受到启发.

这篇童话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从中丰富语文积累,感悟到乌鸦的聪明,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应突出以读为主,以读促思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能用"渐渐"一词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乌鸦的聪明能干,明白遇到问题时,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逐步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点: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认识到乌鸦的聪明能干,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1,放大的文意图;2,生字卡片,小水瓶,小石子等有关材料.3,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如: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程序:

一,引入本课

1,谈话:出示乌鸦图.同学们,你们认识乌鸦吗 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 (板书课题)

2,活动: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解决字音的问题.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汇报

a,利用字卡,互相指读生字,适当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

b,多形式读文.(如同桌互读,男女生读,分段指读,小组齐读等.)有重点地指出难点字的读音.如"怎,找,旁等.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情,同时引导学生评价.

c,利用放大的插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根据理解说出每幅图的意思.

d,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

4,继续学习下边文章

1),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来体会乌鸦喝到水,想办法的心情.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结合看图,理解乌鸦喝着水的原因.指导朗读"怎么办呢 " 启发学生想象,说说乌鸦会想什么办法.

2),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并要求学生思考:乌鸦想出什么办法 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小结: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事物,一边想办法的.

3),利用第二幅图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要求学生看清楚水是怎么升高的. 要求学生讲出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书上是怎么写瓶子里的水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并用"渐渐"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①第一句用坚定的语气读"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②"水渐渐升高"要读得慢.③"乌鸦就喝着水了"要用轻松的语气朗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四,讨论: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发展学生思维.

1,出示课后思考提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表达看法.教师拿出准备的头饰(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启发思考:如果我们是这些个小动物,我们会怎样帮助小乌鸦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合作想出来的办法,表演出来.

3,汇报表演,互相评价.

五,背诵,多形式的背诵,促进学生的积累.

采取小组比赛或分段合作等形式,练习把课文背诵下来,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写字

1,引导学生在"我会写"中,再认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如:谜语法,比较法,编顺口溜等.

2,自选生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学生书写展示,组织互相评议.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找,石等.

教学参考:

到处:各处,处处.

渐渐:表示程度和数量逐步增减.慢慢,一点儿一点儿的.

故事:《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巢里.一天,巢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巢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巢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一直到了严寒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巢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大乌鸦想:" 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结果,巢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课前准备】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让学生留意观察或做一做:一只装满白开水或饮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会怎么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⑴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⑵“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⑷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⑸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⑴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⑵“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业读第二句?

⑷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⑸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⑴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⑵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⑶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⑷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⑸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⑹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课前准备: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让学生留意观察或做一做:一只装满白开水或饮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会怎么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2)“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4)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5)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2)“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3)乌鸦看见一个瓶 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业读第二句?

(4)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5)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1)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3)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4)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7

【教学目标】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动脑筋想办法的乌鸦

【教学重难点】理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指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乌鸦的表情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用的器具等

【教学流程】

一、讲故事激趣导入,质疑

1、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2、它既然这么聪明,谁愿意很有礼貌地跟乌鸦朋友打声招呼?

3、故意出错比较区分“喝”和“渴”字。

(板书:乌鸦渴水。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嘴)

4、再次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第二遍,想办法将课文读通顺;还有时间就读第三遍。

2、指明逐节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朗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能超过他们?)

师(实时提问)

三、复习生字。

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乌鸦口渴找水喝水瓶子石头办法怎么办渐渐

2、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找”字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句

1、理解“到处”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特别想喝水?他为什么口那么渴呢?

2、表演、体会(怎么想、怎么说)

3、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读。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焦急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句

1、体会读。小乌鸦接受森林记者的采访,谈谈此时的心情。那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句话吗?

2、齐读

(三)学习三、四句

正当乌鸦准备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喝水时,这时发生了什么?

1、你从课文中的哪句话读出来的?(板书: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

2、「出示课件(三个瓶子)找找乌鸦看见的是哪个瓶子,为什么?」

3、练习说话:既然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要是瓶子怎么样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4、体会读。生再次当小乌鸦,接受森林记者的采访,谈谈喝不着水的心情

5、指导朗读“怎么办呢”书上哪句话写乌鸦心里着急?学用笔标记下来。

(四)学习六、七句

1、学生帮乌鸦想办法。鼓励学生拓宽思维、大胆想象。

2、读课文看看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板书:放石子---喝着了)

乌鸦把小石子________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______升高,乌鸦就喝喝着水了。

3、结合动画理解“一个一个”。

4、学生做实验并讲解理解渐渐。

5、用“渐渐”说话。

齐读课文。

6、师范读,生评价总结

7、学生感悟读这两句话。

五、进入角色,演诵课文。

(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着。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1、齐读全文

2、配音乐做动作

3、进入角色,结合动作背诵课文

4、配头饰和服装表演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七、总结。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喝不着———喝着了

动脑筋想办法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8

《乌鸦喝水》是《伊索寓言》中一个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只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人们遇到困难要运用智慧、认真思考才能让问题迎刃而解的道理,那么乌鸦喝水的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文秘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 "口渴、到处、渐渐"等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渐渐"一词。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鸦在"找水喝"到"喝着水"这一过程中心情的变化。能简单地复述故事并懂得遇到困难应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朗读、感悟课文。

2.明白遇到困难应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装有半瓶水的透明)瓶子,石子,以乌鸦图片、水瓶图片为背景的生字卡片。

设计理念:

精心创设实践活动,以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 谈话导课:(展示课件)今天早上,老师经过街心公园,认识了几只小鸟,它们知道一(2)班的小朋友很棒,都想来和大家交朋友。瞧,它们来了!(随机展示"黄雀、孔雀、金丝雀、乌鸦、丹顶鹤、红嘴蓝鹊"六种小鸟图片)鼓励孩子们谈谈:"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老师说最喜欢"乌鸦",原因是什么?学完《乌鸦喝水》这篇课文,自然就能知道答案。(随机板贴以乌鸦图片、水瓶图片为背景的课题"乌鸦喝"卡片)孩子们书空,老师在黑板上继续写"水",齐读课题。

2.复习检测。 (课件出示字词卡片) 开火车认读。

3. 区分"渴""喝". 指导孩子们说出"喝水用口,口渴需要水。"来进行区别,接着课件出示练习口头填空课文原句"一只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来巩固区分"渴""喝".

【设计意图】: 由于一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上课时注意力易分散,上课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形式带领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字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情境再现,朗读感悟

(一)、自由读文,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出现的有关"喝"的短语,学生展示交流。(师相机板书: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

(二)、师点拨:

1、"口渴"的教学。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口渴"时的感受。

2、"到处"的教学。 学生观看乌鸦飞来飞去找水喝的动画,想一想:

乌鸦为了找水,飞过了哪些地方呢?谁能演一演"乌鸦到处找水喝"?

3、朗读指导。 乌鸦找了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该怎么读呢?请打开书,

把课文的"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读一读。要求学生学学乌鸦的动作、表情,边飞边读。(师评价、鼓励) 乌鸦终于找到了一瓶水,你们看,(课件)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这只口渴的乌鸦,你会说什么呢?心情怎样?抽学生以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句。(学生评价)

4、虽然乌鸦找到了水,可是乌鸦却喝不着水,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请勾出来。

5、(播放乌鸦看到水,找到瓶子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瓶子及瓶里水的多少,并用手指当乌鸦嘴伸向课前准备的装有水的透明瓶子,来感受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6、此时,乌鸦的心情怎样?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7、齐读第一自然段。(师评价)

(三)、学习第二、三段:

1. 小乌鸦没有被困难吓倒,它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 全班交流。

3. 学生观看乌鸦放石子的图片,思考:乌鸦是怎么放石子 的?(理解"一个一个地"的含义)我们也学着乌鸦的样子试一试。请大家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4.师生合作做实验。(实验前老师用彩笔把瓶子里水的位置 作个记号)

5.交流。 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吗?书上是用哪个词来描述的?(渐渐)

6.说话训练: 你能用"渐渐"一词说一句话吗?紧接在老师发的练习纸上写一写。(老师随机强调坐姿和写字姿势)

7.朗读指导。 (强调许多、一个一个、渐渐、喝着水了)

8.有感情地齐读二、三自然段。(师评价)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通过图片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朗读感悟课文。

三、合作讨论,拓展思维。

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为什么?(师相机板书: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2.乌鸦的这个办法好吗?要是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办?引出《伊索寓言》中关于《乌鸦喝水》的原文:"小乌鸦往刚刚去过的那条干枯的河流飞去叼石子,来来回回的跑了不知道多少次才把瓶子填满。"(引导孩子们讲出乌鸦的坚持不懈,并随机板书。)

3.课间热身:全体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边做动作边唱儿歌:乌鸦乌鸦本事大,肯动脑筋想办法。一个一个石子放,困难再大也不怕。

4.学生讨论交流: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还有什么办法喝到水呢?

师小结: 乌鸦聪明,同学们更聪明,通过认真读书,积极开动脑筋,不但弄明白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而且,就是瓶子旁边没有石子的情况下,也为乌鸦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今天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做实验,讨论讨论,看看到底哪一种方法最好呢?明天与小朋友们交流。

【设计意图】: 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既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探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四、串讲故事,积累语言。

1.课文有趣吗?请学生结合课件展示的《乌鸦喝水》连环画,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2.学生自己试讲。

3.同桌互讲。

4.推荐同桌上台表演讲。(播放乌鸦找水全过程的连环画图片)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既是一个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条理的过程,又是一个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阅读教材所创设的良好环境,正确地识字,在识字中理解文意的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

1.课外延伸:《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第65页《猴子捕鱼》

2、对比讨论交流:把《乌鸦喝水》里的"乌鸦"和这里的"猴子"互相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问题:这是一只( )的猴子。为什么?

六、总结。

课件展示:以"乌鸦"的语气向同学们寄语:我希望小朋友们能像我一样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一个聪明的好学生!

鼓励孩子们谈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 这一盘点,使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使学生一课有一得,天天有进步。

七、课后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故事新编:在瓶子旁边没有石子的情况下乌鸦是怎么想办法喝到水的。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水

(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设计意图】: 板书是课文精华的体现,设计时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体现文章的思路,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感悟到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的反思

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虽然很简单,但转而变成一个科学活动之后,却让我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一开始内容的选择,到后来目标的制定,再到环节的不断调整,可以说是一个不断突破、不断蜕变的过程。

首先是教材的理解与挖掘:如何从数学这个角度挖掘有价值的东西成了活动的第一步,体积、空间、容积等知识点很多,但适合中班幼儿的可能就是最初的感知和形象的理解,所以各种操作活动贯穿始终,孩子或借助个别操作的方式或通过小组合作形式不断地让孩子观察、感知、理解物体体积与所占空间之间的关系。

其次是环节的设置与安排,试教时我让幼儿直接用果冻盒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然后制作记录表,总结规律,但是这样一来误差比较大,因为果冻盒是圆性的、板栗、冬枣之类的食物的形状也是不规则的,加大了测量的难度,所以重新调整思路,将乌鸦喝水这一游戏前置,由乌鸦喝水这个现象引发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在看一看、比一比、扔一扔的过程中,建构和整合已有的经验,并借助水这个载体,有效地减小了操作的误差,最后再通过给乌鸦送礼物这个游戏,将前面整合的经验迁移到过去中,实现由观察、到操作、到运用这样一个逐渐深入逐步递进的过程。

再次是科学活动语言的组织,因为科学活动的特点是严谨与缜密,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非常的精炼与简洁,但是试教下来,孩子的操作情况与预设有很大的差别,我的指令发不精确,所以孩子不能正确的去操作,后来仔细的斟酌每个环节中的每一句话,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尽量让语言通俗、简练、明确,就像之后的操作活动,强调与突出了最快之后,孩子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可以说教案在不断的修正,思路也在不断地在开阔,活动虽然还有很多遗憾的地方,但是取与舍之间很多东西都获得了提升,这是孩子能体验的,更是作为执教者的我所收获的!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9

【简介】

《乌鸦喝水》是“手和脑”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培养学生做事要善于动手和动脑,因为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针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

【学习者分析】

1、六、七岁孩子的思维还仅仅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他们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在这个时期如果注意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是非常有力的,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2、通过前一段的教学,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懂得在小组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但是小组合作时组里发言的同学比较集中,只有那么一两个同学经常发言,而有的同学在组里却不爱说话,小组里出现一言堂的现象。

【教学、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教学媒体】课件“衔”的演示,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难懂的词语。实验用品:瓶子,小石子。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适合的,细长的瓶子,(可以是可乐瓶等和小石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理念交流课外知识,导入学习1、通过观察,说说小乌鸦的样子。

2、朗读课题。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小乌鸦的样子。尤其是突出乌鸦的嘴长,但根部却有一些粗这一特点。

2、板书课题。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也可以通过问别人来解决困难。

2、小组内读课文。

(可以先在小组内分工,每人读一段,再开始朗读,朗读时注意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朗读。

4、评价同学朗读情况。(标准:是否准确)1、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读音。

2、巡视小组朗读情况。

3、组织好学生评价朗读。

教师重点指导:

①“口渴”的“渴”和“喝水”的“喝”要注意读正确。

②“想了一想”一词要连读。

③指导同学按“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起来,放到瓶子里。”的停顿读好这句话。1、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利用拼音读课文。

2、评价能力的培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己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可以用一句话来说,也可以把全篇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讲一讲。)1、指导学生想想课文 讲了什么事?

2、指导学生可详细或简略说。培养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能力。质疑,深入体会文章内容1、自己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画上“?”。

2、小组交流问题,对于较容易的问题同组就可以解答,仍然不懂的可以提出来。

3、全班讨论,提出问题。(可以分别就课文内容和课文中不明白的词语提出问题。)

4、同学探究问题。

⑴先找到可以解答问题的段落,再读一读,讲一讲。

⑵小组合作解决难点。

①先自己准备好实验用品,并说一说用的是什么样的瓶子。

②小组分工好后,做实验,并注意观察瓶子里水的变化。

5、理解课文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读出“乌鸦着急”和“乌鸦高兴”的语气。1、引导孩子说一说读了课文有哪些问题。

2、对于词语方面的问题及时解决。像“许多、到处”可让学生联系实际去体会。

“衔”字通过让学生看课件,直观感受,加以体会。

3、对于学生提出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可以组织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

4、组织学生做实验来突破“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这一难点。

⑴让孩子拿出带来的实验用品,看看是否符合课文中的要求。

⑵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关注孩子们做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如学生是否一个一个放石子。学生是否观察瓶子里水的变化。

5、指导学生理解后有感情朗读课文。

1、培养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3、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在阅读时的个体差异。

4、扩展学生的自然学科知识,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发散思维1、学生想象,找出更多的办法。

2、分析这些办法的可行性,选出最佳办法。

3、体会小乌鸦非常聪明。1、为学生创设情境,你是小乌鸦,你会怎么解决问题呢?

2、思想陶冶,让学生以爱动脑,勤思考为荣。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切实可行的办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10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弄清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

2、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只要肯开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懂得遇到困难,只在肯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

教具准备:乌鸦头饰 水瓶 石子 幻灯片三张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瞧,老师在黑板写一个字(事先板书“乌”加拼音),你们能够读出来吗?【认、读、释、读】,小朋友们瞧仔细了,老师开始变魔术了,这是什么字呢?(生:鸟)。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们介绍一种鸟(拿出头饰),你们看,它是谁?我们把它的名字写到黑板上去(板书:鸦),请小朋友大声地把它的名字叫三遍吧。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关乌鸦的童话故事(板书:喝水)【认、拼、读】。

二、新课

1、师:小朋友们想听这个故事吗?

生:想,那就快快拿出课本,翻到122页第18课(板书122),认真地听老师读一读吧。师:这个故事好听吗?

生:好听,那你们自己也去读一读吧,边读边标出自然段,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最仔细,能够回答这两个问题(投影出示:1、乌鸦为什么找水早饭?2、乌鸦喝着水是用了个什么办法?)

2、汇报学习情况

(1)指名回答问题:(板书:找水的)相机投影出示第1段。【齐读】标出“到处”带领理解“到处”(它到过哪些地方)?我们请一个能干的朋友上台用运用表演乌鸦到处找水喝的样子。让我们大家看一看吧!【体会着急心情】。

(2)最后它找到水了吗?【找到了】哪个自然段说它找到了水?(引出第2自然段,投影出示段和图),引读“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乌鸦可高兴哪!可是【标可是】乌鸦马上喝着水吗?[板书:喝不着],那乌鸦喝水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呢?(生:水不多,瓶口小)。那谁能用上“用……所以……”回答乌鸦喝不到水的问题(相机板书)。那怎么办呢?乌鸦着急吗?(带领学生用急切的语气读出第2自然段)。

(3)结果乌鸦喝着水了吗?(板书:喝着了)。那乌鸦喝着水是用了什么办法?(相机带出:3、4段),边读边理解重点,词语、想办法、一颗一颗、渐渐。

(4)乌鸦观察其仔细善于动脑筋,主能干的小朋友把乌鸦的办法上台表演给同学看。

3、这么想想办法的乌鸦真值得我们学习(板书:想办法,用红笔板书),我们用一首歌曲来夸夸乌鸦吧!(播放歌曲)。

三、探究

1、乌鸦用自己的办法喝着水,那么你能用什么新的办法让乌鸦喝着水?(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

3、肯定学生的想法

4、小结:在困难面前多动脑筋,仔细观察,总会想出办法的。

四、课外阅读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乌鸦兄弟》,故事中的乌鸦和课文中的可不一样哟!

1、说故事

2、小结:故事中的乌鸦真是太懒了,不动手,不动脑,结果冻僵了。

五、总结

1、还是课文中的这只乌鸦(梳理板书:画出中问线)最能干、最聪明,真值得我们学习。

2、齐读课文

板书:

18 乌鸦喝水

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了

说课: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比较直观、易于接受的投影,录音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围绕乌鸦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了这一清晰教学思路来灌输,尤其是让学生上台演示乌鸦喝到水的办法。更直观的让学生懂得这个办法,另外,我用故事《乌鸦兄弟》教育学生要向课文中的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想办法。

课后反思:

由于本人多年没上语文课了,心里难免有些紧张,教学中还不是很进入状态,缺少了点往日的激情,又因这一内容是本册教材中最后单元课文,一年级拼音教学刚结束不久,担心学习在朗读方面卡壳,所以整堂课没能训练到学生的朗读,这一点在今后教学中一定会注意。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11

【课前透视】

《乌鸦喝水》是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就地取材,想办法喝到小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内容生动有趣,通俗简洁,适合儿童朗读和讲述。学习本文不仅要学习一些生字和新词,更要引导学生感悟到乌鸦的聪明能干,从中受到启发。

这篇童话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从中丰富语文积累,感悟到乌鸦的聪明,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应突出以读为主,以读促思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能用“渐渐”一词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乌鸦的聪明能干,明白遇到问题时,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逐步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点】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认识到乌鸦的聪明能干,并从中受到启发。

【课前准备】

1、放大的文意图或投影片

2、生字卡片、小水瓶、小石子等有关材料。

3、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如: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

出示乌鸦图。同学们,你们认识乌鸦吗?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

2、活动:

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一、导入(感知课文内容,识记生字,培养读书习惯。)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解决字音的问题。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思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读书。其中最关键的是坚持和突出每次读书活动的目的性引导,让学生真正读有所得,读有所悟。

二、汇报(多形式读文,反馈自读效果,促进阅读理解。)

1、利用字卡,互相指读生字,适当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

2、多形式读文。(如同桌互读、男女生读、分段指读、小组齐读等。)

有重点地指出难点字的读音。如“怎、找、旁等。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情,同时引导学生评价。

3、利用放大的插图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根据理解说出每幅图的意思。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

思路: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多形式的朗读和读书和评价的结合,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检测和巩固了学生的读书成果,把读书活动落到了实处。

三、写字(巩固识字,提高写字水平。)

1、引导学生在“我会写”中,再认生字,交流识字记字方法。如:谜语法、比较法、编顺口溜等。

2、自选生字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学生书写展示,组织互相评议。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找、石等。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承接上节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深入读书,现在就让我们走近那只聪明的乌鸦吧!

二、精读(图文对照,以读促思,引发感悟。)

1、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来体会乌鸦喝不着水,想办法的心情。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结合看图,理解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指导朗读“怎么办呢?” 启发学生想象,说说乌鸦会想什么办法。

2、引导学生再看第一幅图,并要求学生思考:乌鸦想出什么办法?这个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小结: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事物,一边想办法的。

3、利用第二幅图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让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要求学生看清楚水是怎么升高的。要求学生讲出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书上是怎么写瓶子里的水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并用“渐渐”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⑴第一句用坚定的语气读“一个一个地放在瓶子里”。

⑵“水渐渐升高”要读得慢。

⑶“乌鸦就喝着水了”要用轻松的语气朗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试着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思路:读书是语文学习和根本,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到了乌鸦的聪明能干。从中受到启发。

三、讨论(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发展学生思维。)

1、出示课后思考提示: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表达看法。

思路:这个问题既在课文之中,又延伸了课文之外,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活动(引导学生想象情境,练习说话,拓展思维。)

1、教师拿出准备的头饰(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启发思考:如果我们是这些个小动物,我们会怎样帮助小乌鸦呢?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合作想出来的办法,表演出来。

3、汇报表演,互相评价。

思路:动物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表演的形式也是他们最愿参与的,活动赋予的内容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讨论交流促进相互间的合作与沟通,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角色表演、参与评价等综合能力,体现大语文的观念。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勤于思考,乐于助人的教育影响。

五、背诵(多形式的背诵,促进学生的积累。)

采取小组比赛或分段合作等形式,练习把课文背诵下来,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词语解释】

到处:各处、处处。

渐渐:表示程度和数量逐步增减。慢慢,一点儿一点儿的。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12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乌鸦是怎样喝水的。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动脑筋克服困难。

3、学会生字词,能区别“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办法”和“用法”的不同意思。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言:

谁见过乌鸦,说说它是什么样子?

乌鸦虽然样子不美,歌声不悦耳,可它很聪明,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中的乌鸦就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二、指导看图:

大家先一幅一幅仔细看,再把三幅图连起来看,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乌鸦看见瓶子有水,可是喝不着,它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它就喝着水了。)

三、读课文:

图的内容是这样的,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1、同学自己轻声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逐段对照图,朗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图:

1、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写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上词

kěhēzhǎo

渴了喝水找水

让学生注意“找”是卷舌音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喝:用嘴喝,所以是口字旁。

2、看第一幅图,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乌鸦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可是喝不到水)板书其中生字,并读一读。怎么办呢?注意“怎”是平舌音。结合课文内容说词义。没有办法时自己问自己,也是自己在想办法。

3、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写了什么?(乌鸦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认读生字词。

páng xǔ bàn fǎ

旁边许多办法

结合生活实际或课文理解词义。旁边:石子在瓶子的旁边。

许多:很多。

办法:乌鸦看见石子,就想出怎么做能喝到水。

4、看第二、三幅图,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把石子一个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认读生字。

gāo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

三、图文对照,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讲读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看写了什么?

一只乌鸦口渴了,找水喝

2、理解词语“到处找水喝”写出了什么?

口渴得很,急着找水喝,可水不容易找,去了好多地方去找水。

3、指导学生读第一段,要读出乌鸦找水的急切心情,把“到处”突出来。

讲读第二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图,谈第二段写了什么?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可喝不着水。)

2、结合图,说说为什么喝不到瓶里的水?

瓶里的水只有半瓶,瓶子是细脖的,口很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所以喝不着水。

3、结合上文,理解“怎么办呢?”

乌鸦找到水很不容易,找到了又喝不着,它在问自己,说明它在动脑想办法。

4、指导学生朗读。

要读出乌鸦先是看见水很高兴,可喝不着又很着急,最后一句要轻而慢,表示思考。

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读后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

2、回答问题:乌鸦是怎样想出办法来的?

(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3、指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大家想,乌鸦想出办法时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应怎样读?(速度稍快)学生读后给予指导,然后再读。

讲读第四自然段。

1、看二、三幅图,读第四段,想想这一段说的什么。(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就喝着水了)

2、理解“把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看图说出意思。(说明乌鸦放了一个又放一个,放了许多个小石子。)

3、“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这句话什么意思?

(因为石子占了水的地方,一个一个石子往瓶里放,水是一点点升上来的,水升到瓶口时,乌鸦就喝着水了。)

4、指导学生朗读。

“水渐渐升高了”应怎样读?(读得要慢)

“乌鸦就喝着水”,要读出轻松的语气来。

四、看图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乌鸦喝着水的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讲故事,讲清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

3、指导生字书字,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1、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组织朗读后的评议。

重点句子教师适当范读。

2、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讲时可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如:乌鸦口渴得怎样?都到哪里去找水?乌鸦看见小石子时怎么想的?喝着水后高兴得怎样?)

3、分析生字字形,指导书写。每个生字词抄写两遍。

4、完成课后第二题,先让学生选词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然后比较“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用法”和“办法”的区别。

5、作业:

⑴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⑵准备默写生字词。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13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学生大多听过。设计理念

创设实践活动,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学习目标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在“找朋友”的拍手游戏中巩固认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读课题,质疑,梳理问题。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读1-3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4.4人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会问,在疑中加强读,使其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初步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学生自我评价朗读。

【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多读中悟得读的方法,在多读中悟情。]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办法。

2.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学生自我评价。

7.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学会背诵的技巧。

【注意让学生自己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等,引导学生学会巧背。]

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六、复习巩固。

1.看谁读得最快。

(1)乌鸦口渴要喝水。

(2)瓶口小,水不多,可是乌鸦还是想出办法喝着了水。

(3)夏天到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识字是低段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在课前以游戏、词卡形式复习,在课后把学过的字放进旬子里,既巩固认字,同时又积累了语言,这样反复再现,强化记忆。]

2.看谁写得最好。

ke ban fa zhao板书设计

19 乌鸦喝水

水不多 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课后反思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学生自我评价。

7.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学会背诵的技巧。

【注意让学生自己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等,引导学生学会巧背。】

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六、复习巩固。

1.看谁读得最快。

(1)乌鸦口渴要喝水。

(2)瓶口小,水不多,可是乌鸦还是想出办法喝着了水。

(3)夏天到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识字是低段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在课前以游戏、词卡形式复习,在课后把学过的字放进旬子里,既巩固认字,同时又积累了语言,这样反复再现,强化记忆。】

2.看谁写得最好。

ke ban fa zhao板书设计

19 乌鸦喝水

水不多 口又小──喝不着

放石子──喝着

课后反思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14

课题 乌鸦喝水 课型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4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13生字,学会8个生字,认识部首“户”。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朗读、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重点难点 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学习环境 多媒体在电教室的使用 教学策略分析 《乌鸦喝水》选自《伊索索寓言》,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脑”、动“手”喝到水的经过,向我们展示了一只可爱的乌鸦。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能给人以启迪。教学这一课,将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体会动手和用脑的乐趣,激发创造的热情。

教学过程

学习环境 教师指导 学习活动 备注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词语: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乌鸦喝水。(齐读)乌鸦喝水的词语,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请小朋友来读词语。 同学们读词语 出示幻灯片 新授: a、过渡:通过第1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指着板书)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到底找到水了吗?老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听边想想。 b、⑴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⑵问:乌鸦找到水了吗?(齐答)喝到水了吗?(齐答) ⑶我们来读读课文。(自己读)找一找哪节写了乌鸦找到水,可是喝不到水。开始。 ⑷你找得最快,请你来说,是哪一节?(第2节) c、学习第2节。 ⑴真聪明,找对了。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地读读第2节,你是从哪句话里知道乌鸦找到了水?开始。 ⑵轻声读——交流 ⑶谁来说?把句子读一读。(指名读句子) ①对了,乌鸦看见了一个什么?(齐答)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怎么样? 愿意把第1句读给王老师听的小朋友一起来读第1句话。 ②用“看见”说话。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那么你看见了什么?(指名每一组4——6号的小朋友说。) 你看见了××,××怎么样?(指名1——3号说)谁也愿意向他学习说一说。 ⑷①课文里的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它可高兴了,可是(出示多媒体图象)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它喝不着。(学习第2句) ②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在3号组长的带领下读读第2句句子,并讨论一下,找找词儿说说乌鸦怎么会喝不着水的?开始。 ③小组自学——讨论 交流:老师这里有四个瓶子,找找哪个是乌鸦找的瓶子?(因为,模拟多媒体点出高、小、不多。)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在你们桌子上的瓶子和乌鸦,是不是因为这样而喝不到水?小组观察,请哪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来说说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指名2人) ④如果瓶子怎么样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说说看。 δ 如果瓶子不高,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⑤可是,现在(出示多媒体图)(指名说)(瓶子……、瓶口……、里边的水……,它喝不着。)乌鸦遇到的困难可真(多),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读一读。(指名每组派1个代表来读。2对)大家一起来试试,读读第2句。(齐读)(看图) ⑸可是瓶子很高、瓶口又小、里边的水也不多,乌鸦喝不着,它心情怎么样?(很着急)对呀,可着急了,请小朋友自由找伙伴把第3句读一读,读出乌鸦很着急。 ①自由找伙伴②指名2对③齐读 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第2节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d、学习第3节和第4节。 ⑴是呀,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替小乌鸦出个主意?怎样才能让乌鸦喝到水?(指名说,边说边出示方法)大家想的办法真多,我们的小乌鸦也想出了办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⑵播放多媒体,师读课文第3、4节。 ⑶老师这里有道填空题,请小朋友在3号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课文第3、4节。想想乌鸦的办法是什么,怎么填? 出示:“乌鸦看见_____,于是,它把_____” ①小组自学。 ②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读读读课文第3、4节? ③请一组派代表来说——齐说。 ⑷点出:“一个一个地”,乌鸦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衔石子?在你们的桌子上有2个瓶子和一些小石子,请你们在1号组长的带领下,动手试一试乌鸦的办法,边做边观察边想。 ①乌鸦一个一个地把小石子衔来放到瓶子里,会怎么样呢?(水会慢慢升高) ②乌鸦喝到水了吗? 动手做——交流 小结:是呀,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心里怎么样?(很高兴) 请小朋友和王师来合作读课文第3、4节。 师生合作读(注意一个一个地、慢慢地,读得又轻又慢)——学生连起来一起读课文第3、4节。 ⑸刚才你们也为乌鸦出了许多主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主意更好?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乌鸦的办法很省力,还能喝到瓶子里全部的水。所以,你觉得这只乌鸦怎么样? 3、总结全文: a、是呀,这是一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小乌鸦。让我们 重温一下乌鸦聪明的办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b、朗读全文 c、总结:这是一只爱动脑筋、聪明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也要向这只乌鸦学习,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困难,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同学们听录音 学生回答 播放多媒体录象及录音。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15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乌 鸦”等9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背诵课文。

2 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生字卡片,小石子,瓶子,磁铁,红墨水,水。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乌鸦图片)看看它是谁?(乌鸦)再来观察一下它长什么样子。(黑色的羽毛,尖尖的嘴)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请小朋友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就去拼读一下。

师:现在老师就要看看刚才小朋友们有没有认真了。(出示幻灯片)

1 认读“我会认”(加拼音)的字。

2 去掉拼音读。

3 单个出现,开火车认读。

师:小朋友们真棒,你们认识了这些字,老师就要请你们帮个忙了。我这里有几对兄弟,哥哥在家很着急,因为弟弟贪玩,忘了回家的路了,现在那位热心的小朋友来帮忙把迷路的弟弟送回家呢。

师:你们观察一下这几对兄弟长得像吗?

生:像。

师:是不是一模一样呢?

生:不是。

师:那么再看一下他们哪里不同,怎样才能记住他们?

生1:渴和喝偏旁不同。渴了最需要水,所以三点水就认渴。喝是用嘴,所以口字旁就认喝。

生2:为和办两点的位置不一样。

生3:石和右的撇不一样长。

生4:鸟比乌多了一点。乌鸦太黑了,黑得眼睛都被遮住了,所以没有点的认乌,有点的认鸟。

三 范读课文,了解故事: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小朋友们边听边观察图片,等下起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

生:聪明,可爱。

四 细读感悟:

1 朗读第1段:

师:那位小朋友来给我们读下第一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乌鸦的心情有没有什么变化?

生1:朗读第一段。

生2 :有变化。乌鸦找水心里很着急,看见水就很高兴,喝不着时它又伤心了。

师:回答得真好,那么你能根据乌鸦的心情和第一段的内容,自编几个动作吗?你们先演给同桌看下。

师:现在谁愿意上来,戴着小乌鸦的头饰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再上来位同学读下第一段,给他旁别。

生:(上台表演)

2朗读第2段:

师:小朋友们,小乌鸦看见许多小石子,怎么就能想出办法呢?两颗小石子行吗?许多大石块儿行吗?

生:都不行。两颗小石子水还是不够高,大石块儿乌鸦叼不起来。

3 朗读第3段:

师:乌鸦到底想到什么办法了呢?请大家齐读第三段。

师:小石子放进水里会有什么变化,水真的会升高吗?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实验,大家仔细观察。(分六人小组,合作完成小实验。)

学生交流

师:那么从刚才的实验中,你是否明白渐渐的意思?

生:慢慢。

师: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 渐渐 ——————————————————。

4 师: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们,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生1:用吸管。

生2:请其它动物朋友帮忙。

生3:挖个小洞。

六 总结

小朋友们,乌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动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像它一样,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七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乌鸦急着找水喝

喝不着水 想办法喝水

喝着水了

课后反思:

《乌鸦喝水》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它主要讲的是乌鸦口渴急着找水,找到水却喝不着,最后想到把小石子放进瓶子的办法终于喝着水了。

在讲解本课时,我主要是运用了朗读、表演、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了解故事,在游戏中区别容易混淆的字,在表演中体会乌鸦的心情,在实验中体验懂得真理的快乐,最后再用拓展延伸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这样一节课下来,我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课堂上学生表现也比较活跃,但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不足,那就是课堂秩序没控制好,学生在表演时也没有进入角色。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6- 篇16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能用“渐渐”一词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乌鸦的聪明能干,明白遇到问题时,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逐步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后,认识到乌鸦的聪明能干,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小水瓶、小石子等有关材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1.数量词,开火车展示。

2.课前小主持讲乌鸦反哺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引入本课

(板书课题)在课题中解决生字“喝”,做动作让学生形象识字生字。

同学们,你们认识乌鸦吗?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

三、小组合作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2、汇报读课文(先后两组同学上台展示,其他同学可提出意见)

四、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结合课前小研究的前两项,拿出生字卡片,和组内同学交流预习成果。(利用字卡,互相指读生字,适当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

要求:1.认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结构和偏旁,交流识字方法。

2.给生字口头组词。

3.交流需提醒的字音和字形。

(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倾听,并作补充)

五、同学们在预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呢?在这些问题中,你自己民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请同学结合课前小研究的第三、第四项内容,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已解决的问题,向同学请教自己的疑问。

预设可能存在的疑问:

1.“到处”是什么意思?

2.乌鸦找到水了吗?

3.乌鸦喝水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4.乌鸦怎么想到办法的?

5.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

(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自己的疑问)

六、乌鸦的这个办法能喝到水吗?让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一下。

组织实验的环节:1.收拾书、文具盒,拿出水瓶和石子。

2.拿出彩笔在瓶中水面的地方作标记。

3.打开瓶盖,攥起小拳头,这是乌鸦的头,伸出拇指、食指,这是乌鸦的嘴巴。乌鸦叼起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入瓶子里。(边说边操作)

提醒注意观察水面的变化,能喝着水了,实验就成功了,请坐端正。(动手操作,解决“渐渐”一词的意思。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这个词说话。)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

七、拓展:

请想一想,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

水不多 瓶口小 → 喝不着

动脑筋↓想办法

看 想 一个一个放 水升高 → 喝着水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教师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的识记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孩子们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自己学习生字就不那么困难了。在教学《乌鸦喝水》这节课时,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认字、写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将 “办”与“为”,对比学习来识记生字,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了字形。“喝”和“渴”利用形象的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字意,帮助区分形近字,利用偏旁识记生字。学生兴趣极高,不爱发言的孩子也勇敢的举起手,机会瞬间即逝,及时的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到了识字的乐趣。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看乌鸦是怎样想办法喝着水的,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衔来,学生光凭借感官是不够的,借助教具的演示,学生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并动手操作。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比枯燥无味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验证了乌鸦做法的正确性,培养了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

在这课堂上存在几点不足,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接再厉。学生回答不准确时,给予学生的引导不太到位。课堂评价语单一,课堂上的各个环节过渡不自然等问题。课堂驾驭能力需要再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