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推荐13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1
一、启发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得到什么结果?
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预习课文知道的。
师: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生:伽利略。
师:今天,我们通过这课的学习,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这个结论?
二、默读课文引路
1、按课后作业第2题给课文分几段?
2、哪一题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自然段?
3、哪一题揭示了全文的线索?
三、讲解课文导学
1、课文难点释疑:
师:伽利略的怀疑有根据吗?课文中怎么说的?
生:他的怀疑有根据。课文中这样说的……(略)
师:这段话中的两个“如果……就……”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伽利略通过假设推出两个结论,也就是两点根据。
师:第一个结论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结论的意思是:1磅重的铁球拖住了10磅重的铁球,使捆在一起的两个铁球落下的速度减慢。
师:为什么会减慢呢?请说具体一点。
生:……(没有回答)
师:(用两个铁球边演示边解释)因为1磅重的铁球拖住的力是向上拽的,就等于10磅重的铁球减轻了1磅重量。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减轻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这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10-1=9,9<10,还可以用图来表示:??
第二种假设与第一种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种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
师:那么得出的结论有什么不同?
生:落下的速度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师:用图可以这样表示: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
生:(上黑板书写)10+1=11,11>10
师:能仿照第一个结论说说道理吗?
生:因为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铁球本身的重量就增加了1磅。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增加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师:你对这两个结论有什么看法?
生:两个结论正好相反,是矛盾的,说不通。
2、课文重点设境: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插图,对照课文第四段的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塔下的人们在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的沸腾场面。
生: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
生:大家会把帽子抛向空中。
生:有人会吹起口哨。
生:许多人会互相拥抱。
生:人们会跳起欢乐的舞蹈。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想象有根据吗?
生:我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外国人就是这样。
生:我在电视台播放的体育节目里,看到外国的足球迷就是这样。
生:外国的书籍里描写的也是这样。
师:看来同学们的根据很多。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站在54.5米高的塔顶上的伽利略此时此刻会怎样呢?
生:他会激动地跳起来,挥动双臂。
生:他会大声地喊:“我成功了!……”
生:他肯定会热泪盈眶。
生:他可能会飞跑下塔,来到人群中间。
师:同学们想象得多么具体。现在,我们也来进行一次公开试验,亲身体验一下好吗?谁愿意当伽利略,请上讲台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进入角色。(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公开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伽利略”要注意两个铁球同一高度同时脱手,“塔下的观众”要身临其境。现在开始,一、二、三!
生:啊!……(“塔下的观众”的呼喊声异常热烈)
生:我成功了!(“伽利略”兴奋地站在凳子上举起双臂)
3、总结课文铺导:
师:(挂出小黑板)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生:本文叙述了青年时代的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铁球的轻重不同,落下的速度也不同”这句话产生了怀疑,通过分析和试验,并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验证,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表现了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坚持科学实践的精神。
师:这道填空题中,哪些话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生:(小黑板画出)本文叙述了……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
师:没有画线的部分是什么?
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是作者表达的感情。
师:看了这道填空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生:觉得跟中心思想差不多,但不完全一样。
师:哪一部分不完全一样?
生:“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可以简炼一点。
师:你试一试行吗?
生:本文叙述了青年时代的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并通过分析和多次试验,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
师:说得不错。只要像伽利略那样善于思考,多加练习,就能把中心思想概括好。
【点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敢于破除迷信、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然而,要使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精神,为生活在今日中国的儿童所深深感动和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章老师根据本文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章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要求,设计教法
学生在接受学习任务前,章老师就明确宣布:学习这课,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结论。由于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章老师又针对本文的特点,别出心裁地把“习题训练法”和“情境提示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课后的习题为纲,充分利用形象,创造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章老师时而发问,时而实物演示,时而板演图示,时而自读课文,时而分角色表演,时而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情绪高昂,学习效率很高。
三、精讲多练,点拨疑难
对于未学过物理知识的小学生来说,“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便是本课的重点,而“亚里斯多德推出两个互为相反的结论”则成了学生迷惑不解的疑难问题。章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包办代替地满堂灌,而是以深入浅出的点拨释疑、精讲多练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了突破重、难点,他除了实物演示,还运用图示、简单的算式和学生熟悉的数学语言来加深理解。在让学生上台进行实物演示练习时,他又巧妙地把大家引入创设的情境之中,进入角色,变成课文中的人物,展开想象的翅膀,使重、难点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迎刃而解。
四、教给学法,培养能力
章老师重视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中,不论是习题训练,入情入境,还是板演图示,实物演示,他总是先作示范,讲清知识教给方法,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模仿着学。再针对重、难点给以帮助、指点,起到扶的作用,最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学,形成了由教到扶再到放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智能步步提高,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章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犹如一位高明的教练领着一批运动员进行训练。在他的引导、指点下,学生能紧紧围绕老师提出的教学要求快乐地动脑、动口、动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章老师在“导”字上下的功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2
【教学目标】
1、练习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思路
2、准确概括中心思想。
3、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通过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准确地概括中心思想。
2、难点:指导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领悟中心。
3、关键:将领悟表达的方法与理解课文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运用归并法练习分段,理清课文条理
1、回忆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打开书迅速浏览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2、哪些自然段的内容相近?将它们归并在一起,然后划分段落。
3、交流讨论分段情况。
4、小结:
课文先讲伽利略是一位善于动脑,敢于探索的人,再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接着讲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最后讲伽利略经过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说错了。
三、准确概括中心思想
1、投影:
课文最后一句话。
⑴指名读一读
⑵原先大家是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的?
⑶伽利略在将要做公开试验时,大家是怎样看待他的?(有表情地读)
⑷当伽利略站在高54.5米的比萨斜塔上,让大家惊讶地发现亚里士多德这句让人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话竟是错误的;使大家明白权威的话也不一定全都对的时候,我们也对伽利略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你敬佩伽利略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出示小黑板,口头填空)
4、投影中心思想,齐读。
四、领悟课文是怎样表达中心的
1、请同学们思考:
围绕中心,课文重点写了哪几段?(三、四段)
引导理解:重点写第三段,突出伽利略不盲目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重点写第四段,突出了伽利略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2、课文第二、五自然段与中心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自然段突出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迷信,更加衬托出伽利略的勇敢,坚持真理。)
3、小结: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中心来写,使我们对伽利略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师也深深的被他的勇敢无畏,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打动了。正因为他善于思考,勇于追求真理,他才能成为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第一人,他才能发现月球的秘密、木星的四颗卫星、太阳的黑子,他才能证明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学了这篇课文,你从伽利略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我们怀着对伽利略深深的敬意,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
六、课堂练习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3
我准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对本课时教学进行系统设计,重视教学过程,努力把教学内容、设计理论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融为一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可视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做出修正。
一、激qing导入新课
教师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感染学生,以情入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用亲切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谈: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伽俐略的故事?请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分自然段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以课文为出发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可用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如:这位同学读得好极了!谁能和他读得一样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尝试独立阅读理解。
3、质疑问难,集体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尝试,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对问题尝试解决。这既是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又是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学生要提高就需要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而这个创造学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索,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不管学生提什么问题,也不管学生想回答谁提的问题,只要愿意回答,也不需要举手,直接站起来说就行。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的有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如理解字词方面;有些问题要在讲读课文过程中解决。如:(1)伽俐略提出疑问的根据是什么?(2)伽俐略是怎样想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错的?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还有的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如: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工具书或上网查询,或向亲朋好友咨询,学生从这里学到一个学习方法:课内没有的知识要到课外去找,主动去解决问题。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多媒体出示重点句: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提问:读了这几句话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再集体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这种多向动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精心组织指导,讲究指导的内容、时机和方式。
集体讨论时,教师板书:
如果那么两个不同的结论怎么解释?
2、伽俐略用什么方法向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错的?人们在他实验前有什么表现?找出有关语句。学生自学,小组内解决问题。
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哪怕学生表达得不很准确。也不要再去从头到位的讲,只做引导启发即可。教师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实验时的情景怎样呢?自己找出有关内容。
请学生模仿伽俐略上讲台表演。学生手拿铁球,
踩在板凳上大声朗诵:"伽俐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同时按照要求去做,全体学生也会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这时,课堂气氛必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相机引导:人们除了欢呼以外,会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这样打开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他们想象的场所,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使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激qing四溢。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发展。
4、多媒体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讨论。
正是教师正确的指导,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远胜过了教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对学生来说,收获尽在过程中。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4
语文教学中网络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习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是,兴趣并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发展起来的。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强,而多媒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借助多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转化。例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借助多媒体出示了一幅比萨斜塔的大幅图画,同时说道:“你们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你们谁
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那样,也在这座铁塔上给我们做做这个试验?”这时学生看到真切的画面,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让学生读词句解释,然后死记硬背。这样,不仅使教学形式变得单调枯燥,而且学生对词句理解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不但花很多时间、精力,而且效果不佳。例如:教学第二环节时,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被人们奉为真理,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却对此话产生了怀疑,提出了两点疑问。书上用了一大段枯燥的文字叙述出来,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根据课本叙述的内容,设计了cai课件,并演示给学生看,使他们通过多媒体,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不正确的,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三、创设教学情境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许多事物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情绪进入课堂,情绪又具有很强的情境性。
例如:教学第三个环节时,先让一位学生上台扮演伽利略,我说:“大家请看青年数学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过一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并请伽利略操作课件,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把自己放到事件中去,“入境”地学习。同时还进行“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说什么?”的口语交际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与学习对象相关的原有认识,帮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实践证明: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向,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听觉能力、视觉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得到强化,是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伯什么事;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2、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内初步交流。
4、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学生自主读书)
5、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2、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一)结合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填空,并说明理由。
(二)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三)集体主,引导结合重点语段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都是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15岁时就对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众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关于思考。
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都是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往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个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快。图示法等)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不是妄下结论。
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在当时,众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教师引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面对众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B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试验。(出增示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 是愚蠢的行为)
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公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从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镒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4 描写恰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三、推荐课外阅读《世界上下五千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6
这一课的教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课要忌花哨,重实效,简简单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我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在这一点上还给学生流了预习作业,让学生查找搜集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资料,并在班上交流。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在学习中,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这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好,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安排了教学步骤,学生对整个教学的思路也和清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说话练习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我设计说话题目是: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解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想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不容易理解,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另外,整堂课想下来还是我说的较多,而学生说的太少,可能是怕教学完成不了吧,这也是我在课堂中常常犯的错误,我想“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真正做课堂上的主人,而老师只去引导就好。有时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也会出乎意料。”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执教:李卫东授课班级:昌乐小学四年3班 实录与简评:张惠平 课前交流: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学校),谁教你们。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与思考 一、演示,揭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体会严谨的思考 三、质疑提升,感悟严谨的表达 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老师手里有两个球,大球代表10磅重的铁球,小球代表1磅重的铁球。猜想一下,如果同时扔下,会怎样? 演示(同时着地) 揭示课题。读题:强调什么? 这是很普通的物理想象,可是1590年,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亚历十多德对铁球落地的现象是怎么说的? 透过这个事例,他想说什么? 读,强调他的观点。(指导读出重音,读出观点) 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当时人们怎样? 板书: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不是一般的相信,当作不容许的真理。 责备:是一般的建议吗?谁来读出责备的语气。(指导:谁能读得比她好?齐读)这叫什么? 对亚里士多德的话,大家信奉不疑。当时有位年轻的数学家,叫(伽利略)。他做了什么? 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话开始提出(怀疑),然后还进行(试验) 板书:伽利略 怀疑——试验——公开试验 在读,就要(板书:品读),他怎么思考,怎么试验,要把他读出来。(课件:伽利略想的一段) 他想什么? 小结:一个事实得出两个结论。这合理吗? 因而产生怀疑 伽利略怎么从一个事实中推导出两个结论呢?为什么……她怎么思考的?请同学到前面那着球解释一下。 这个铁球快这个慢,是谁告诉你的? 谁在来说第二个结论。 两个铁球重量不一样,速度不一样,是谁的道理? 要强调哪个词?(快和慢) 伽利略用他的观点思考时,是不是确定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不是)理由 小结:如果…强调这是一个假设;强调当时确信不是正确的;强调当时的思考很谨慎。这就是当时严谨的科学的思考态度。 学了这篇课文,你会不会用这种思考方法描述他的思考。你就是伽利略,你是如何想如何演示这个过程的。 伽利略的科学的思考,所以提出怀疑,不是盲目怀疑。所以课文中的这段话很严谨。读,体会严谨的思考。 你觉得你和上课前的杜相比,还一样吗? 全文有一句话写试验 读这句话,你在品什么?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 反复和许多次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你怎么理解? 引导:反复就是重复吗?( 对)把课文中的反复换成重复,读一读,感觉一样吗? 指导:反复与重复的区别 想象:第二次做会和第一次做有什么不一样? 指导读 伽利略进行公开试验。在实验前人们有许多说法。读 伽利略做试验,课文写得很简单。读。 (讲实验过程)结果底下的人怎么样? 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读“原来……也不都是对的“)表达了什么意思。 “全都“强调的是什么?对多还是错多。 指导读书品读的方法。 伽利略是怀疑……如果你碰到书中有错,你敢不敢提出来?(敢)用事实说话。 (课件:亚里士多德的话)假如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一定是10磅重的先着地吗?(高度10倍以上,高处的界定是模糊的,怎么说清楚)) 小结:用严谨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楚。 同时着地 生读课题。读出不同的体会 指名读。生读相关段落,语音不准,提建议再读 两个铁球中的先着地。 指名读亚里士多德的话 齐读。(再指导,强调发音和读出观点,学生有进步) 信奉 指名读。 1太温柔。2 有进步 3 责备,语气比较硬 齐读。 先思考。 读思考的一段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作了许多次实验…… 齐读“试验“一段。 齐读 1 从一个…… 读“……这怎么解释呢?齐读,指名读。 上台说:一个被拖着所以慢一点,一个拖着所以快一点。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推导过程(假设的结论) 1 伽利略。2 亚里士多德 (拿着铁球说。)两个铁球,重的先着地……(模拟演示这个结论) 亚里士多德 读伽利略的推导一段。 生答:不是,是一种假设。如果…… 读:读出不同的感受,强调不同的词 反复读如果这一段 同位练说 指名说。生1 :假如把两个铁球当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假如分开看……一个事实就得出了两个结论,所以就怀疑。 齐读 不一样 指名读 生回答(说的是试验的结果) 生2:反复做试验 生3:反复作了许多次实验 生4:许多次强调次数多,反复强调同样 生读书。 生4 :不一样,反复就是重重复复的 生5 :重复就是各种情况相同,反复可能情况不相同 学生:重量可能不一样(说了许多重量)老师:不同重量做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这就是反复,不是重复。 齐读。“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没有关系。 指名读“……事实会让他丢尽了脸 齐读公开试验一段。 读最后一段 生1: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也不全对 (老师再读,强调全都) 生2:…… 生3: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有对的也有错的,但对得多,错得少 生1:不可能一定是他先着地,不可能一定是10倍。(依据?答不出来) 生2:没有说是同一高度。 生3:同时从同一高度…… 指导读,读出意思,读出感受,训练语感。可以看到学生的进步。 通过多次读体会人物的思考过程,体会科学的思考态度。 通过换词语读书,体会反复与重复的不同 通过想象:体会反复与重复的不同,精彩 思考:教学目标指向语感的训练,通过读、品、悟体会严谨的思考态度,感悟严谨的表达方法。学生从开始的读不出来到后来的自觉表达,进步很明显,目标达成度高。整堂课体现了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比较小。生本的学生长于说,弱于读,语感比较弱,但领悟能力很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8
教学目标:
认识3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伽利略 辩论 信奉 违背 一磅 拴住 拖着 宣布 固执 比萨城 解释 胆大妄为"等词语.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能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了解他们的一些重要贡献或成就.初步感知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第一课时
谈话揭题(初步感知伽利略的伟大)
1.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
指名读"伽利略".
指导书写 "略".
2.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读题提醒这里的多音字"着"的读音,表示接触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把课文读通.能干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要求:
(1)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完成填空: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相同条件下,重的铁球先着地"的结论产生(疑问),并当众(试验),证明了(铁球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中还有这些多音字,你能读准它们吗
着地 更正 的确 胆大妄为
(2)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自己试一试:
伽利略 辩论 信奉
违背 一磅 拴住
拖着 宣布 固执
比萨城 解释 胆大妄为
能将第一组词响亮,准确地读出来,你敢挑战吗
能将四组词语都响亮,准确地读出来吗 谁来挑战
同桌两人互读,帮同学纠正错误.
拿起你的笔将你觉得难写的字动手写一写.同位互相检查,请学生出来黑板写.
(3)指导"释,辩"的字形(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到丝线扎小辫.)
(4)交流填空题.
三,再读课文
1.学生简介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结论产生了怀疑.那亚里士多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2.补充亚里士多德的资料,感受他的伟大.
3.师小结:
正因为亚里士多德这么伟大,所以,人们把他看成是真理的化身.(板书:真理)现在,就请你再读读课文,找找看,课文中还有哪几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
4.(随机出示4个句子)指导:
(1)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2)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 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
(3)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4)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5.什么叫"信奉" 他和"相信"有什么区别 举事例让学生明白怀着崇敬的,敬仰的甚至是虔诚的心情,这就是"信奉".从这几句话的哪些词看出什么是人们十分信奉亚里士多德的 随机解释"违背,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的意思.
6. 因此,当亚里士多德凭着"自信的直觉",提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后,在这2000多年来大家从没有怀疑过,也没想过怀疑,认为这就是真理,因为大家实在是太崇拜他了.可是,在2000多年后,居然有这么一个不知死活的年轻教授居然敢质疑他们心中的偶像,你认为,当时人们的心情会怎么样把这种感情放进去读读这几句话
7.为什么人们认为伽利略胆大妄为呢 除了因为亚里士多德知识很渊博,人们很崇拜他以外,还因为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不容许有其他的声音的出现的,否则就会被视为异端,会惹来杀身之祸的.我们从布鲁诺身上就可以知道了.
补充当时布鲁诺因坚持真理"日心说"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
6.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质疑权威,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和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且不说试验能否成功,就凭他这样的做法,你想对他说什么 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个角色写一写.
旁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戚朋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己写,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
(3)小结.
四.留下悬念,启发思考
伽利略又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他成功了吗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试验
亚里士多德=真理
扎实,灵动的第一课时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案例分析
第一课时该如何上 上到什么程度是我工作以来一直存在的疑惑.但是又无从学习,因为无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展示课,几乎没有人会执教第一课时,思考再三,要么就是他们觉得上第一课时没有什么意思,要么就是觉得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办法,于是第一课时被人们忽视了.由于得不到重视,所以在第一课时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让第一课时不是过"胖",就是过于简单.
一,背景与主题
这个学期我要到区里参加青年教师语文阅读教学竞赛,要求上的是精读课文的第一课时,而且上哪一课,只能提早一周才知道,同时上课的学生也只是在上课前15分钟才开始知道上哪一课.老实说,这个任务让我头痛不已.任教这么多年来,我从没上过第一课时的公开课,也极少听过第一课时的公开课.第一课时该如何上 第一课时它的定位究竟如何呢为此,我看了不少的书,也查找了不少的资料.经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课时教学应当如何上呢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朱作仁教授提出课堂教学要三实:真实,朴实,扎实.这些观念给我们以启迪,扎实,有效读通读顺课文并进行有效地识字,应当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追求.帮助学生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同时,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心声,文意.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要解决初读和识字正音的问题,解决怎样让学生一步步读出兴趣,读出疑问.
如何让让第一课时的初读教学变得扎实有效呢 下面,我就以我在这次比赛中上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第一课时为例,讲讲我对如何上好第一课时的一些看法.
二.案例描述
(一)揭示课题的艺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灵魂"和"眼睛",抓住了课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和线索,关注揭题这一教学细节,精心设计,巧妙揭题,能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形成一种阅读期待效应,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开课,我注意一开始就激发学生情感,感染学生,以情入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用亲切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谈: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伽俐略的故事 请学生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识写的艺术
许多教学前辈都强调:第一课时,还是应该紧抓字词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学写好生字新词,为第二课时做准备.我想, 这应当是我们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目标,如果简单地理解,第一课时的重头戏是读书,写字,而其中识字写字的训练在第一课时又尤为突出.
传统的字词教学老师总是一块黑板挂出来,学生个别读,齐读就完事了.学习学得没味道,不用心,等于没学.我们不妨也变变方法,教学《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 12个生字词的时候,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1.第一组词响亮,准确地读出来,你敢挑战吗 能将四组词语都响亮,准确地读出来吗 谁来挑战改变传统单一的一个个认读生字的方法,根据学生爱挑战,不服输的心理设计此环节,使"读"充满了诱惑.2.两人互读,帮同学纠正错误.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读词的机会,得到识字的机会. 3.对于一些表达情感的字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 4.拿起你的笔将你觉得难写的字动手写一写. 过去,老师总是不放心学生,喜欢给予学生提醒,这个字同学要注意了,不能怎样怎样写,而应该怎样写,这样的指导往往效果相反,上课越是强调的字,学生偏偏多写错的.老师的提醒加深了孩子对错误写法的印象,犯错的几率当然高了.将老师说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静静地动手写一写,效果会更好.
(三)过渡铺垫的艺术
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的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个环节好比是一粒粒珍珠,而过渡性语言则是连贯珍珠之间的红线,缺少这条红线,再好的珍珠也组成不了美丽的项链.在第一课时,这种过渡铺垫更多地体现在与第二课时的有效衔接上.
1.铺情感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习时有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大脑的工作,能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更好发挥.因此,要使学生更深入地走进课文,必须做好情感,心理上的准备.要激发学生的欲望,需要,使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对下一课时的学习产生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亢奋状态.只有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心理需要,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成功.
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体会到当时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我补充了亚里士多德的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他的伟大.正因为亚里士多德这么伟大,所以,人们把他看成是真理的化身.然后,我抓住了文章的四个重点句子:(1)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2)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 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3)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4)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然后我再抓住"信奉"这个关键词语,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体会,从而让学生深深地领悟到在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把亚里斯多德的话当作真理,因为他是两千年前的大哲学家.那时,伽利略仅仅是一名数学教授,他和亚里士多德的声望悬殊太大了.此时,我又补充了时布鲁诺因坚持真理"日心说"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这时,学生更加认识到伽利略勇于追求真理,敢于破除迷信的精神是多么可贵.最后,我再补充了一个想象性的写话练习: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质疑权威,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和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且不说试验能否成功,就凭他这样的做法,你想对他说什么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个角色写一写.旁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戚朋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这一系列层层深入的铺垫,学生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伽利略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为下一课时学习伽利略力排众议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打下了一个很好的情感铺垫.
2.铺知识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一定要把所要用到的旧知识掌握好,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一般来说,学生对旧知识掌握得越扎实,理解得越透彻,新知识接受起来就越快,越好.因此,在进入第二课时学习之前,一定要使学生把第一课时所学知识和感性材料巩固好,这样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并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顺利地联想出旧知识,顺利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得到运用,为获得正迁移创造条件.
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中,我反复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这对下一课时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办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知识铺垫.
3.铺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指的就是迁移运用.句子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篇课文的句子不可能句句都教,这就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课文中心紧密相关的,学生较难理解的句子,通过阅读,思考,达到理解句意,发展思维,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句子教学中要让学生达到顺"势"迁移,熟练运用,必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循序渐进.
在第一课时中,我就抓住了人们把亚里士多德看作是真理的化身的四个重点句子来深入体会.在教学中我为了使学生体会当时研究科学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推崇程度,我紧紧抓住"信奉"一词,并请同学比较"信奉"与"相信"这两个词的区别,并让学生从这四个句子中找出关键的词语来体会"信奉"这个词语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随机学习了"违背,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的意思,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已经到了奉若神明的程度了,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盲目迷信,这才叫"信奉".最后,再让学生回顾我们刚才学习关键句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原来可以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领会句子的深刻含义.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再找出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与关键词有联系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对关键词的表达作用.最后师生共同品析词句,从而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这一个过程意味着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句子所表达的情境中去了,而句子教学自始至终成为一种扎扎实实的语感训练,即反复领悟关键词.弄懂了就会感到有趣,学会了就会产生喜悦.这种有趣和喜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样的句子教学,学生便会养成品析词句的良好习惯,这将终生受用.
(四)结尾的艺术
"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想,给人更多的艺术享受.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教师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例如在第一课时的结束时,我就抛下了这一个话题"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和阻挠,伽利略又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他成功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以此来引起学生细读的欲望,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蓄足气势.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三.案例分析
在这个比赛的过程中,我对如何上好第一课时已经有了自己一定的认识,我认为要上好第一课时,应该要尽量做到"唤起阅读期待,有效初读文本,落实字词目标,设置阅读悬念"这四个板块.我们称其为24字秘诀.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至关重要.为此,课的开始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教师激qing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读自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真正做到"课亦始,趣亦生".
(二)有效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第一课时,我们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读通,读准,读顺这一教学目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放手让学生试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于永正老师的"书不读熟不开讲",说的就是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流畅.读的形式要有选择,要多种多样,可以有朗朗书声,也可以静静默读,还可以带着问题阅读.在试读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中动笔,画出生字新词,难读句段,并通过交流提供解决的办法.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难读处回读,反复读,要指导读,示范读,以期达到正确,通畅的初读效果.
(三)学习字词,交流感知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字词教学是第一课时的要务,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把识字学词抓细抓实.
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标志,缺少或显得不足就一定不是好课.语文课中写字环节的一般步骤是"读字音,观察笔画结构—→示范书写,讲解要领—→仿写练习,展示评议".
(四)切入重点,设置悬念
语文教学强调从整体入手.第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初步认识.在有效初读后,对话交流,抒发感受,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适时切入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引导学生读悟.然后在高潮处,在疑难处,在矛盾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这样既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达到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的目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课不是第二课时的专利,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心中有课标,有科学的教学观,正确的课时观,第一课时同样能够上得扎实灵动,异彩纷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9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赵飞华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敢于破除迷信、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然而,要使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精神,为生活在今日中国的儿童所深深感动和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我觉得本科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是:一是把握要求,设计教法。学生在接受学习任务前,我就明确宣布:学习21课,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结论。由于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我又针对本文的特点,别出心裁地把“习题训练法”和“情境提示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课后的习题为纲,充分利用形象,创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二是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我时而发问,时而实物演示,时而板演图示,时而自读课文,时而分角色表演,时而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充分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情绪高昂,学习效率很高造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辽宁省大连市五四路小学崔秀华
我在教小学课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经常激励学生像伽利略那样质疑解疑,我时常这样发问:“你们能不能学学伽利略,做做伽利略?”。
“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我接着发问:“同学们能不能谈谈应该怎样学伽利略,做伽利略?”思考了片刻,学生翟月蓦地站起来说:“既要像老师您常说的那样,不唯师是听,唯课本是从,敢于向权威挑战;又要像伽利略那样,学会创新性地提出疑难问题,并学会创新性地解决疑难问题。”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把她平时预习发现的课文中有毛病的句子提出来,并发表修改意见,让老师同学评议。她说:“课文中‘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这个句子,‘反复’与‘许多次’,都表示试验的次数多,意思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老师,您认为是吗?”我一愣:哎呀,你怎么提这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便引发同学讨论:“大家的看法呢?”话音刚落,学生便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赞同她的看法,有的却说:“‘反复’,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做试验,做了一回又一回;‘许多次’,是指每回试验做了一次又一次,意思不重复。”两种矛盾的意见争持了好久,都下不了结论。这时,她忽然转过话题问我:“老师,这两种意见,哪个正确?”一下把问题推到了我身上。
我想:说翟月的意见正确吧,这篇课文入编了好几年,已经过编者或专家反复审核过。说她的看法错误吧,这两个词从词义来说,确实重复呀!不删怎行?我首先肯定她敢于提出疑问,像伽利略那样有创新精神,并夸她是班上的“伽利略”;同时回答道:因为句子用“反复”和“许多次”是为了体现伽利略试验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一种强调的写法,意思不算重复。回答结束,我说,我的看法也不一定对,希望同学们查查字典,或问问其他老师、同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文教局教研室高静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语文数学应该是开放式的教学。开放教材、开放课堂呈现形式,解放老师和学生,形成大语文观。现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的值得推广的好的方面总结一下:
一、开放教材
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如:让孩子们课前搜集:
1、伽利略的资料。
2、不唯书,不唯师,敢于挑战权威的人和事。
3、搜集:
物体下落速度究竟和什么有关的知识。这些信息有目的是孩子感性趣的,有的是学生的问题,也有老师的精心策划目的是为了拓宽学习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二、开放课堂呈现形式
提倡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学习结果,用不同方法理解课文,如:
1、联系上下文。
2、抓重点词句。
3、图文结合
4、画图法。
5、引用资料
6、换位。
7、感朗读。
8、表演等等。
尊重孩子的多元感受,让孩子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资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中心小学陈琦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难点我抛给学生让小组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事先我也以学生的角度,曾绞尽脑汁地想,也曾请教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得出要理解这段话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
1、画图法。
2、抓住关键词。
没想到在交流汇报时,不经意的我看到学生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竟告诉我,他们小组采用列算式来理解:(10+1)>10快;10-1<10慢,这样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这是语数学科间多么巧妙的结合啊!他们在讲述过程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句句在理,这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更惊奇的喜悦还在后头,黄丹丹同学告诉我:“我觉得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太复杂了,只要这样理解既简单又明了,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那么当10磅重铁球落地时,1磅重的铁球还悬在半空中,这显然是不可能。可见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这种理解是那样的通俗易懂,让我难以置信,此时此刻我深深的领悟到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10
一、导入揭题
1.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伟人,他就是伽利略(出示伽利略头像)——(出示伽利略介绍文字)难怪人们说他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2.(出示句子)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1)谁想来读读这句话?(指名学生读1——2个)
(2)老师听出来了,你特意强调了“伟大”这个词,听起来很舒服!谁还想读一读?(指名学生读1个)
3.师:他读书的时候同学们都称他为辩论家。(出示年轻时候的伽利略头像)
(出示文字):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1)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辩论家”呢?(点红辩论家)
口才好的人、思维很敏捷的人、很聪明的人……
(2)师:是啊,能说会道,口才很好的人,我们可以称他为“辩论家”,所以,你看辩字的中间是个言字旁(“辩”显蓝)。
4.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谁想来介绍一下伽利略?(指名读)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伽利略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出示课题)
5.师:谁能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读——注意“着地”的读音——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师:这个故事就在我们的课本里,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120页,用你们自己平时习惯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咱们鹿山小学的同学读书习惯非常好,不少同学边读边在书上做了很多了读书符号,老师忍不住想夸奖大家。咱们先读到这里吧。来看看大屏幕。
(1)(出示词语)伽利略 意大利 亚里士多德 希腊 比萨城
师:这是一些外国的人名和地名,你能读吗?(指名读)
读外国的人名和地名是有讲究的,你要把它连起来读才好听。谁再来试试?
(2)师:这些是本课的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能读吗?(出示词语)
辩论家 信奉 违背 10磅 拴住 拖住 解释 宣布 固执
师:同学们,磅是英美国家的重量单位,一磅等于453.6克。(点红“磅”)所以10磅就是4536克。
(3)(出示词语)不容更改 胆大妄为
a谁能读读这两个词语?
b这是两个值得我们积累的四字词语,看老师写在黑板上。(师板书)
师:更改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都知道,容在这里是容——老师告诉大家是容许的意思,那么不容更改就是不容许更改。“妄”是一个生字,比较难写,来,拿出手指,我们一起来书空一下。妄字上面部分是个亡,下面部分是个女。
c请你也像老师那样在课文的空白地方写一写这两个词。相信你一定比老师写得还要好。写得快的同学可以在课文中找到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课文中不容更改的真理是谁的真理?(亚里士多德)
2.亚里士多德是个怎样的人物呢?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生自由读)
3.(出示第二自然段)师:这么长的一段话,哪个同学能把它读正确?(指名学生读,读正确为止)
4.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亚里士多德是个怎样的人物?
a回答得好。(师:看来,你们思考问题的习惯非常好,能在这么长的一段话中捕捉到其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b回答得不好。(师:我们读书要讲究方法,长长的一段话,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某个词,某个句子来思考。请你再好好读读这段话,相信一定会有一些特别的词语跳进你的眼睛里。)
反馈:
(1)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点红“信奉”)
①师:同学们,“奉”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出示:①恭敬地用手捧着 ②献给 ③接受 ④信仰、崇拜 ⑤供养、伺候)你觉得在这里应该选第几种解释?那现在你明白“信奉”是什么意思了吗?
相信到了崇拜的地步、把他看作了一种信仰……
②师:而且崇拜他的还是一些——(生接:研究科学的人——点红“研究科学的人”)是啊,连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何况是普通的百姓呢。
(2)亚里士多德是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点红“两千多年前”)
师:从这个“两千多年前”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历史悠久
生:人们很崇拜亚里士多德,过去了两千多年,人们还认为他的话是不同更改的真理。
师:是的,人们崇拜了他两千多年,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人们对他的崇拜?
(3)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
师:同学们,你猜想一下,“谁”指哪些人?(点红“谁”)
生:大人、小孩、有地位的人、将军、总统……
师:是啊,总之不管是谁,只要怀疑亚里士多德,就会受到人们的责备。
师:这就是人们责备的话(出示: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这个句子有连续的两个问号,要读好它,可不容易,谁想来试试?(指名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亚里士多德在你心中的地位。你还能读?(指名读)
师:看来,亚里士多德在你心目中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
师:同学们,当普通老百姓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就会这样责备他—— 当皇室贵族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还是会这样责备他—— 甚至当国王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仍旧会这样责备他——
(4)插入亚里士多德的资料(黑屏打字出示)
①师:同学们,亚里士多德不久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其实他还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出示资料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成就)
②现在,你对亚里士多德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③(出示第二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了。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④师:是啊,这条不容更改的真理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提出来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师:同学们,文中的这条不容更改的真理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哪一条真理?(板书?)
2.出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初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1)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2)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呢?(板书?)
因为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人们都很崇拜亚里士多德。
(3)师:很好,但是,仅仅是因为亚里士多德提出,人们才觉得不容更改吗?
同学们,我们来看人们认为10磅的铁球重,那么1磅的铁球就——你能填一个反义词吗?
(出示)10磅的铁球(重)
1磅的铁球( )
(4)师:因为10磅的铁球重,所以人们认为它就落得——因为1磅的铁球轻,所以人们认为它就落得——你能填一组反义词吗?
出示:因为10磅的铁球(重),所以它落得( )。
因为1磅的铁球(轻),所以它落得()。
(5)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你们看,轻的东西,重的东西(师拿出课本和一张纸片实验)看见了什么?你说,你说,你说—
师总结:正因为人们这种习以为常的思维,再加上是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人物提出的理论,所以人们就认为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
(6)对于这样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产生了什么疑问?(板书?)
(出示)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中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①同学们,这段话很长,而且比较难懂,你至少要好好读三遍才能读懂。读完三次你还没读懂的话可以再读多几次。(生自由读)
②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读正确——齐读)
③三次读下来,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你读懂了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结论。
(出示)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中的铁球慢。
师:加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出示)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④根据刚才同学说的我们用图示再来直观地看一看。(师图示)
四、总结延伸
师: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伽利略对这条不容更改的真理又会有怎样胆大妄为的举动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11
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标出音节,要求把字音读准确。
2.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3.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信奉胆大妄为固执惊讶宣布
4.查阅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7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对比品读,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品读表现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语段,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设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交流:“赠名言”
师: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可以说,这些言语是集“万千精华于一身”,不停地唤醒着许多沉睡的心灵。孩子们,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感怀至深,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现场来交流?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
1.以课前交流做引渡,教师也赠送学生一则名人名言: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1)指名朗读后交流自己从这句名言可以触摸到作者大致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实践……
(2)揭示名言作者: 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俐略。(多媒体出示伽利略画像和名字)
(3)引导学生交流从课外收集到的关于伽利略的成就资料。(要求语言简练)
(4)课件出示:伽俐略一生的辉煌成就(简表)
师: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
2.紧扣“经典”,走进文本。
师:孩子们,要真正读懂伽利略,光凭这则名言是远远不够的,伽利略能这样说,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可以借助于各种文学作品,在充满情味的语言文字中去逐渐丰满伽俐略伟大的形象。这堂课,不如就让我们先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经典实验,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个科学家吧!这个实验就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一举成功的——
教师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正音“着” (zháo))
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那么,伽利略通过这个实验所要追求的真理是什么?这个实验是怎样产生而进行的?带着种种的疑问,赶快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初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觉得有确定不了正确读音的字立即查字典求证。(教师巡回指导,特别留意学生的多音字朗读情况。)
2.用“剧本串联”的方式抽查朗读,随机正音。
(1)师:刚才同学们都很专注地读了这个故事,现在我们不妨请3个孩子来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吧!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剧本,是不是可以分成这样的三幕,请看——
第一幕:“辩论家” 伽利略
第二幕:“思想家” 伽利略
第三幕:“实践家” 伽利略
就请讲故事的孩子自主决定怎样分配自然段,其余的孩子认真聆听,将他们读错的语句用记号标在书上,等他们读完了,再来帮他们纠正。
(2)3个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聆听辨析。读后互动评议交流,互相学习。(特别融入多音字辨析:胆大妄为 更改 的确 着地 当作)
小结:刚才同学们也像伽利略一样,不断地在追求真理哦!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辨析的耳朵,那么你们的眼睛善于辨析吗?
(3)形近字辨析:辩 辨 辫(鼓励学生发现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辨别、书写。)
3.教师引导学生在正音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默读全文,并思考: 课件再次出示伽利略的名言:“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师:目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好几遍故事了,那么你们能不能从这件典型的事情中找一找,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具体是什么?“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又具体指什么?请用横线划下来。
三、对比品读,赏析“伽利略”。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典型事件自主寻求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和“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各指什么?(教师巡回)
2.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并感悟:
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融入亚里士多德的简单介绍:最博学的人、古代圣人等)
(1)指名学生释疑,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后概括:(填空)
两个人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 )?” 亚里士多德认为:“( )。” 伽利略则认为:“( )。”
(2)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渡:在17世纪的意大利,当时并没有人相信伽俐略说的话,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读读课文第二段,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
课件出示: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什么是“信奉”?
*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展开想象,你预感到伽利略当时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3.伽利略会惧怕这些困难吗?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去一步步证实自己的真理的?下节课我们将与伽利略相聚在比萨斜塔,一起见证这段了不起的历史!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词语,能够正确听写。
2.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同时进一步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伽利略“质疑——试验——公开试验”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通过情感朗读,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复习巩固,引渡新课。
1.教师复述第1课时重点学习的内容,边复述边组织学生听写词语:(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合作听写,形成下面的板书。其余学生听写在本子上。)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信 奉 胆大妄为 固执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伽利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畅谈感受,教师随即引渡:是啊,伽利略在人们如此的责备与漫骂中,在当时那么多的人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背景之下,他依然恪守着这样的信念:读)
课件出示名言:
“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
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那么,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学生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用波浪线划下来。
二、品读经典,感受心灵。
1.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划句,教师巡回了解学生自主的阅读理解情况。
2.师生合作交流,梳理归纳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指名学生读句,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根据同伴所读的句子概括板书。)
亚里士多德 —————— 伽利略
信 奉 质疑 胆大妄为 固 执
试验
公开试验
3.品读经典,扣问心灵。
(1)质疑中感悟心灵
a、(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权威)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我觉得不错啊,很好理解啊!有什么问题吗?
b、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请一学生先读)可以算一算,画一画,他得出了哪两种结果:
(1)______
(2)______
c、把你的研究成果四人小组交流一下——指名说,(说得这么好,请你也读读这一段话,让我们回味一下怎么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才提出这样的问题。
d、你知道你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怀疑,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吗?
(2)试验中感悟心灵
a、既然他什么都不怕,那怎么解决这个疑问?(试验)
哪位同学读读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
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
做一次试验不是就够了吗,干吗反复做许多次?
你估计做了几次?
b.想象:
当伽利略第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也许会想:是我( ),还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也许是我( ),也许是( )?
当他第( )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他想:肯定是我( )!肯定是( )!
是啊,他考虑的那样周密,又是那样的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认真求实的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家。
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1)公开试验中感悟心灵
25岁的年轻教授向学生宣布实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
a.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时候的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还会经历怎样的重重困难?扩写“公开试验”。
b. 集体交流,在赏析同伴的想象作品中边积累描写人物的方法,边感受伽利略的勇敢和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c.想象表演:当所有的人看见两个铁球真的同时落地时,他们有什么样的反应?(结合课文语句并展开想象表演)
d.拓展资料:《伽利略的女儿》中所描述的实验后伽利略的遭遇。
三、总结提升,深化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最后的句子: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于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
出示课件: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原来亚里士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a)能不能把原句(第1句)改为第2句?为什么?
(“像…这样…”不能删:因为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还有其他伟人,所有人,如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老师、父母,尽管知识比我们丰富,懂得多,说的话有时也不一定全对)。
2.朗读练习
3.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4.让我们永远记住伽利略,记住伽利略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如刚走进这个经典的故事之前我们读到的——读
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板书设计:
亚里士多德 ——————
伽利略:信 奉 质疑 胆大妄为 固 执
试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1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断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实验小学徐曙光
巧用别字妙笔生花
【教例】
师:同学们对课文第五、六自然段的内容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生:“胆大妄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师:(教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下这个词,并故意将“妄”写成“忘”字。)
生:老师把“妄”字写错了。这里应是“女”字底的“妄”,不是“心”字底的“忘”。
师:老师写错了吗这里为什么用“女”字底的“妄”,而不是“心”字底的“忘”呢大家查查字典,说说理由。
生:“女”字底的“妄”是“乱,荒诞不合理”的意思,“心”字底的“忘”是“忘记”的意思。
生:“胆大妄为”的意思是“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所以这里应该用“女”字底的“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老师的确写错了。由此可见,老师也有错误的时候。(教师在黑板上把“忘”改成“妄”)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刚才给老师提出的写错别字的事例,你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生:我们不能盲目相信有权威的人,不能盲目迷信我们所崇拜的人,要敢于向他们提出疑问。
生:我们还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或者试验,得出科学的答案。
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教例】
师出示句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直到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时,大家才明白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师:那么在伽利略公开试验之前人们是怎样的。
生:在伽利略公开试验之前,人们信奉亚里斯多德这位古代哲学家,把他说的话当成不容更改的真理。
生:人们不相信伽利略,直到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即将公开试验前,还有人说他胆大妄为。
师:伽利略正是在顶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做了公开试验,用事实证明亚里斯多德的话是错误的。那么,原句能不能改成“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斯多德这位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请同学们再读读。
(生读)
生:不能这样改。如果这样改,就只是说亚里斯多德一个人说的话不是全对的。而原句中有“像……这样……”。它告诉我们,并不只是亚里斯里德一个人说的话不是全对的,而是所有的大哲学家说的话都不是全对的。
师:难道只有哲学家说的话有错。
生:不仅是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名人说的话都可能有错。我们应该像伽利略那样敢于提出疑问,并且用事实证明自己的看法。当然,这需要科学的思维和巨大的勇气。
师:谁能将这句话的意思再说一遍。
生:这句话是说,直到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时大家才明白,像亚里斯多德这样伟大的人物,尽管知识丰富、才思敏捷,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
【评析】
这是课文中一句很重要的话。教者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了句意,认识到即使伟大的人物也可能说错话,培养了学生的辩证观点;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到伽利略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13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伯什么事;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2、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内初步交流。
4、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学生自主读书)
5、把你认为自己读得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 新课
1、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2、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一) 结合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填空,并说明理由。
(二) 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三) 集体主,引导结合重点语段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都是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15岁时就对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众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关于思考。
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都是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个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快。图示法等)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不是妄下结论。
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在当时,众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只追求真理(教师引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面对众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B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的试验。(出增示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公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从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4 描写恰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