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少年王冕》评课(推荐17篇)

2023-03-24 09:03:01教案设计

《少年王冕》评课(推荐17篇)

《少年王冕》评课 篇1

有幸聆听了顾老师教学的《少年王冕》一课,收获良多。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顾老师将课文分成了两个个相关的故事——《王冕孝母》、《王冕学画》。

在《王冕孝母》的故事中,顾老师由点到面,从王冕的那句“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到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以及两个“舍不得”让学生联系实际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冕对母亲的孝顺,同时也不忘学习的精神。最后,请学生用讲故事的方法将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

第二个故事《王冕学画》中,那一段雨后美景图初看在课文当中显得有些突兀,是否和课文主题脱离呢?我去年在教五年级的时候就有这个困惑。作者写这干什么呢?一个人的行为是由环境和性格互相作用决定的。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爱美,追求美,在美的事物的刺激下去绘画美,记录美,有了这周边环境的引发,人物的行为才变得真实。课文写的是少年王冕的成长史。从七岁到十七岁,这个少年知识越来越丰富,品德修养越来越高,生活能力越来越强,承担责任的能力越来越强,有一条没有变: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爱美,追求美,为美好的生活不断努力的生活态度。那么这个环境描写仅仅只是写了他学画的契机吗?顾老师是如何巧妙地处理的呢?

实录:

1.课文中除了写了很多的王冕孝敬母亲的故事之外,还写到哪些事例?读书、学画。

2.课文中王冕学画这个事例写到非常具体,如果我们把跟学画有关的内容单独提取出来,也可以变成一个独立的故事。请一位同学读读这个《王冕学画》的故事。其他同学跟着默读。读完了,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你。

3.读后讨论:

(1)为什么这个故事开头要写大段的美景?(交代起因)

没有这场雨,王冕无法发现这么美的景色,也不可能走出学画的第一步。

这段美景既然这么重要,那就让我们赶紧读一读,把它记在心里吧。

王冕是个懂事,同时又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如果没有这种美德,他就无法发现雨后的美景,也无法开始作画。在这里,学生明白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王冕通过他的勤奋好学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让学生体会王冕和他母亲过着温馨而幸福的日子,这都是王冕的勤奋好学的结果,其实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告诉学生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整节课就在王冕和他母亲过着幸福的日子中结束,学生的反映也不错。所以我觉得顾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学生是有所收获的。

《少年王冕》评课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通过品读自悟重点词句,学习王冕身上的优良品质。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重点:感受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小结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王冕是元代有名的画家、诗人。伟大的人物其少年时代往往也有他的特别之处。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初步感受到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走进少年王冕的世界,深入地去体会课文语言文字向我们传递的情感,去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

二、深入读文,交流感受。

1、提出学习目标(师生交流)。

指导学生读“孝敬母亲、勤奋好学”,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学生深入地默读课文,重点句子做上记号,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写体会。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学生学习交流)

2、交流阅读感受(老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

▲学习王冕孝敬母亲的重点词句。

①、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通过问:你为什么读得这样轻松,不慌不忙?或者,你为什么读得这样响亮,充满感情?等这样的问题,学生感悟到王冕安慰、体谅、理解母亲的一片孝心,孝心之中还有好学之心。(板书:弃学放牛、不忘读书)

②、交流学习这一句:“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抓重点词“总舍不得”,谈体会,指导感情朗读。(板书:留鱼肉孝母)

▲品读王冕勤奋好学的词句。

①、学习这一句。“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生读这一句,谈感受。(板书:省钱买书读)

师引导:每天早上饿着肚子也要省钱买书读,这就是勤奋好学的王冕!学生情感朗读这一句。

师总结提升:舍不得吃好的,都留给母亲;舍不得花一点儿钱,要学习。这两个舍不得,份量是何等重啊!来,让我们齐声赞美王冕的孝顺、勤学。男、女生分读重点句子。

过渡:十岁的王冕渐渐长成了十三、四岁的少年,他读了不少书,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你又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王冕勤奋好学呢?

②、学习王冕细心观察到的自然美景的相关句子。(课件展示美荷图和相关句子。)“一阵大雨过后……荷叶上的水珠晶莹透露亮。”

学生自由读书感觉雨后景色的美,指名读这段话。

师评价引导:真的,好美的自然之景。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王冕为什么能够发现如此美丽的景色?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王冕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观察,热爱学习的孩子。谁再来读大自然这本书,美美地读一读王冕细心观察到的美景?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假如你也看到这幅美景,你会怎么做呢?

的确,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感动了王冕,热爱学习的他立志学画荷花。齐读自信而又好学的王冕的话:“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③下定了决心,王冕开始学画。学习重点句子,“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这句话。抓住“三个月”,“精神、形态、颜色”等来谈体会。(板书:立志画荷有成)指导感情朗读。

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理解“高手”,提升:就是这样的高手,他画的荷花,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再读这句话(生齐读)。高手就是这样刻苦努力、勤奋学习成长起来的。

三、感悟写话

这里,有一个填空,试试看,谁是描写的高手?

王冕是画荷花的高手,他画的荷花简直就是真的。

你们出神入化的想像,你们精彩的描绘,使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王冕画荷花的勤奋,感受到了他画的荷花神奇的风姿。来,我们一起读:“起初……”

王冕卖画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板书:得钱买物敬母。)

四、谈话总结

少年的王冕就这样有滋有味地生活着,他这样地孝敬母亲,又是这样地勤奋好学,作为同是少年的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少年的王冕以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呢?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古人古事呢?老师推荐你们课后阅读《儒林外史》,相信你们一定会大有收获。

《少年王冕》评课 篇3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7

《少年王冕》教学后记

查找更多相关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文秘帮www.wenmibang.com

学完课文,两点感受最深:

1在课文第6段中,讲了王冕用了三个月时间学画荷花,但没有具体写王冕是怎样学画,于是我安排了一次小练笔,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王冕在这三个月中是怎样学画的,一阵沙沙的写字声后,学生交流了:“白天,王冕仔细观察荷花,把荷花的形态熟记于心,晚上回家就在油灯下回忆荷花的样子,然后画下来。母亲让他早点休息,但王冕依然没有在油灯下刻苦的构线,涂色……”有的同学写到:“王冕开始画得很不好,他想放弃,但他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事情,我一定要坚持。经过努力,他画的荷花越来越好。”……通过练笔,学生更深刻地体悟到王冕的刻苦好学。

2学完了课文,我说:“同学们,王冕的孝敬母亲、刻苦好学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同学们内心肯定有很多感触,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吗?”同学们发言踊跃。最后我总结道:“同学们,王冕的家境如此贫困,但他在逆境中刻苦勤学,最后成为一位大画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非常懂事,对母亲非常孝顺。我想,当我们还在抱怨父母对自己照顾不周的时候,还在对父母挑三拣四的时候,当我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当我们作业没有认真完成的时候,当我们成绩大踏步地退步的时候,当我们每天捧起父母为我们准备的丰盛的晚餐的时候,当我们穿起漂亮衣服的时候,当我们拿着父母给我们的零花钱乱买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当在坐的每一位同学想到我们优越的生活条件是由父母创造的时候,想到我们拥有如此优越的学习条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听完我的话,教室里一片沉寂,我想,我的话至少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起了一片涟漪,或许会对他们今后的行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吧?

《少年王冕》评课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王冕人物形象。体会文本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

2、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儒林外史》作品作者简介,指名检查预习情况。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逝,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2、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3、正音:耽误晶莹贴补孝敬明媚隔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说说王冕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

2、学习第1-2自然段

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家境的贫寒?

②“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心里不好受,但仍十分体谅母亲的难处,很懂事)

3、分角色指名朗读1—2 人/次。

4、学习3-4自然段

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王冕很孝敬母亲?指名说。明确:母亲疼爱、关怀儿子;王冕孝敬母亲。

三、指导生字的书写

四、小结及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二、复习导入

1、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2、指名说

3、王冕在秦家放牛一放就是三四年,不知不觉中读了不少的书,也懂得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老师范读第五自然段。

二、正课

1、师范读第五自然段。

2、再默读这一部分,边读边做批注。说说王冕在湖边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3、指名说。感受

4、读中品味赏析:

在阳光的照耀下,地上的“红”、“青”、“紫”、“绿”与天上的“黑”、“白”遥相呼应,色彩对比异常的强烈。湖边山上、树上景色鲜明有别,景物错落有致。尤其是湖里花苞“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宛如艺术的特写。一连串动词的准确描写运用,把整个景物描摹得动态十足,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少年王冕面对如此美景产生了美妙的想象,不禁心里想道——

4、齐读“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5、读六、七自然段。体会王冕坚持学画的毅力,感受他画荷花的绝妙之处。

三、朗读指导

四、小结及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24、少年王冕

孝敬画荷花

母亲——王冕——画家

疼爱勤学苦练

文本解读:

《少年王冕》这篇课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候如何孝敬寡母、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通过学习课文,要让学生体会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本课按时间线索记叙了王冕七岁父亲去世,靠母读书,家境贫寒;十岁替人放牛,却仍不忘读书学习;十三四岁边放牛、边学画;十七八岁终成为“画荷花的高手”,离开秦家,在家绘画读书,仍不忘孝敬母亲的故事。赞美了王冕勤奋学习、孝敬长辈的美好品质。

整体构想:

《少年王冕》第五自然段,把雨后湖面的美丽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湖里的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犹如艺术特写,会让人联想到雨后荷花的样子十分美丽。王冕正是因为看了这美丽的荷花之后才产生了画荷花的愿望,后来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画家。在教学时,可以“荷花美,爱荷花”为主要线索,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中实现词句的训练和语言的积累。

学情分析:

《少年王冕》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先分层理解、再联系全文体会人物特点。十岁时,母亲为生活所迫,让他去放牛,王冕说在学堂“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还说他依旧可以“带几本书去读”等,一个孝顺母亲、热爱学习的小王冕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接着,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学画的经过,从另一方面凸现了他奋发自强的毅力。在品读时,只有联系全文,才能全面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其形象真实、丰满起来。

《少年王冕》评课 篇5

新课程如同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生机。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指出:“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互动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的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的互动,可以充分实现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人文性、育人性,以达到陶冶学生性灵,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目的。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形式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现就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少年王冕》,来谈谈我个人在课堂互动方面的感想。设计教案时我力争体现如下理念:一、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在问题中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动;二、重视朗读情境的创设,在多样性的朗读感悟中实现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互动;三、重视思想情感的感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实现学生情感的互动。

因此,我主要遵循以上理念来设计这堂课。

一、在逐层的问题中,实现互动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不应该让教师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应该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此时,问题是显得如此重要。

课文描写少年王冕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刻画人物的人格魅力:一是他的孝顺母亲,二是他的勤奋好学。对此,我做如下设计:

在教授这一课的一开始,我是从文本出发,在母亲对王冕说的一段话中,让学生思考母亲当时的心情如何;再让学生感悟面对母亲的决定,王冕是如何回答的;在他的回答中让学生思考王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而在这一层层的问题中揭示少年王冕对母亲的孝顺,从这一点出发,再回到文本,让学生找表示王冕孝顺这一方面的语句,从而来更加深入地感悟他的孝顺。另一方面,我以一个贴近学生想象思考的问题:一般的孩子等牛吃饱了你觉得他会做什么?来引出王冕是如何做的,从中你感受到王冕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逐步地感悟王冕的勤奋好学,清晰地呈现少年王冕的形象。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是要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

二、在多样的朗读中,实现互动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于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光看,光理解,光分析,不读,是不会有真正的体验和感受的。要学得充实,学得深刻,课堂上多样的读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学新大纲也明确指出:“朗读是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因此,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我都设计了多样性的朗读。个别读,齐读,男女生分读,师生配合读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感悟文中所要传达的、学生需要理解的感情。如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母亲的不舍与无奈,在读中体会王冕的懂事孝顺,在读中体会王冕的勤奋好学,在读中体会王冕的善于观察,在读中体会王冕的自信,等等。因此,整堂课,通过朗读,学生从文本中清晰地感受少年王冕的形象,认识到他的孝顺懂事,体悟到他的勤奋好学,从而对照自己,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产生敬意,促使自己也向王冕靠拢,达到让学生在这种读的互动中,悟情,品味王冕的人格魅力,达到文本和学生互动的效果。

三、在情感的体验中,实现互动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因此在对课文情感的深入感悟中,我主要让学生把自己放在课文情景中,人性相通,人情相通,学生内心将有什么样的感受,把文本内容和自身实际联系起来,也就能很好的达到这种情感上的互动了。因此,我在学了课文的内容之后,以:“作为同时少年的你们,此时有什么话想对王冕说”这样一个问题来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达到一种情感上的互动。

理想课堂是学生的梦想之旅,在这里,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赢得效率;在这里,他们学会朗读,学会感受,不断地生长梦想,满怀激情地与书本拥抱;在这里,他们敞开心灵,放飞梦想,畅所欲言。教学,从互动开始!

《少年王冕》评课 篇6

一、看拼音写词语:

耽误、秦朝、晶莹透亮、明媚、载着、(隔壁、贴补、牵挂、孝敬——这些是课后练习2中要求抄写的词语)

二、选择正确的字音:

腌鱼、积攒、供他读书(供不起、供你两顿饭)、闷得慌、闷热、载着(后几个也可作为多音字组词来考查)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耽误、年成、积攒、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晶莹透亮、争先恐后

四、加标点:

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 心里想道 古人说 人在画图中 真是一点不错 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 把这荷花画下来

五、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这一课后练习的考查一般是以“按课文内容填空”的形式出现的,不知道是否超纲)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冕是________(朝代)人,我们曾经在课外学过他的诗______。本文是根据______写的_______有关回目改写的。

2、母亲让王冕放弃读书,去给人家放牛,王冕却说:“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谈谈你的看法。(课后练习4)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能说明这种顺序的几个关键句)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课后练习5)

《少年王冕》评课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的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3、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析,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母亲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课,谈谈对王冕的初步认识。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勤奋好学,孝敬母亲) 板书

二、品悟言行,感受王冕的孝心和好学之心。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2—4自然段,找找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用笔划一划

2.交流感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

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你能读懂王冕说这话的用意吗?(导:他是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吗)

请你们再好好读读这段话,用心体会你读懂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2)交流,相机点拨。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想要宽慰母亲,不想要母亲内疚

“这样可以补贴些家用”分担母亲的辛苦,才十岁的孩子就想要挣钱贴补家用这样懂事,真不简单

“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王冕体谅理解母亲的一片孝心,孝心之中还有好学之心

(体谅母亲,孝敬母亲,又不忘勤奋学习的王冕。)

(3)如果请你们来当一回王冕,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跟母亲说?

(通过换位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王冕安慰、体谅、理解母亲的一片孝心,并且孝心之中还有好学之心。)

课文的2—4自然段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了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

出示: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他总舍不得吃……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

交流点拨。

(1)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

a.透过“陪伴”一词你能够想象哪些温馨的画面呢?(傍晚回到家,看到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做着针线活,王冕会怎么做呢?)

b.当王冕捧着用荷叶包的腌鱼腊肉喜滋滋地回家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c.“偷空”让我们感受到了王冕对于读书的热爱

d.“积攒一两个月”同学们,当我们想要看课外书的时候你的父母总会买来一大摞,因为他们觉得那是你热爱读书的表现,而王冕要看几本“旧书”却要积攒上一两个月的时间,由此可见,王冕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呀!

(2)师小结:舍不得吃好东西,都留给母亲;舍不得花一点钱,都是为学习。这两个舍不得,体现王冕的一片孝心和好学之心,份量是何等重啊!来,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

3.解读人物的精神品质,我们就要像这样透过人物的言行,读到人物的心里去。

三、潜心涵咏,体会王冕细心观察、刻苦学画的品质。

过渡:正是因为勤奋好学,王冕后来成为元代有名的画家和诗人。大家静下心来默读课文5、6两个自然段,想想主要写了什么?

(写了王冕刻苦学画荷花)

1.我们先来看看王冕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湖边看到一幅怎样的美景:

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的感受吗?

(美不胜收,心旷神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罗丹说: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相信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请同学们看看图,读读文,同桌互相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夏日雨后荷塘的美?

a.“镶”色彩对比分明而又显得和谐精致

b.“透”阳光冲破阻碍直射下来那灿烂的光辉让人心情舒畅

c.“洗”给人一种洁白纯净的感觉

d.“晶莹透亮”水珠经过阳光的照射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像钻石一样闪亮,多美呀!

e.“荷叶姿态”你能不能想象湖里的十来枝荷花有的……有的……(有的婀娜的开着,有的羞涩的打着朵儿,而花苞上的雨水点点,荷叶上的滴滴水珠,正如一粒粒的明珠,给荷叶增添了无穷的色彩,真是别有一番景致呀!)

f.“青翠欲滴”绿的快要留下来一样

师小结:山上青色、紫色、绿色,还有天空的蓝色、云彩的黑色、白色,这么多斑斓的颜色让我们感受到了夏日荷塘的蓬勃生机。怪不得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让我们到这幅美丽的画图中好好体味一下吧,你能把这幅自然画卷的美丽读出来吗?

2.如果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置身于如此美景之中,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我们平常人看到这福美景也许只会感慨一番,就像少年王冕心里想的――(出示)然而,王冕不同于其他人之处就在于他转念又想——)

3.王冕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的?请同学们迅速地读读第六自然段,谈谈你的理解?(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正是因为王冕的勤奋学习,才使他懂得了“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

4.质疑:通过努力,王冕成为了一个画荷花的高手,改变了贫穷的命运。这看似偶然的奇迹般的经历,真的是一种偶然,一种巧合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王冕的勤奋好学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也让他更好地孝敬母亲。

四、配乐朗读,融入情境想象写话。

1.师配乐朗读:就这样,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他每天……

2.母亲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发挥想象,写一小段话。

3.交流评议。

五、总结全文,布置课后作业和指导课后阅读。

少年王冕就这样有滋有味地生活着,一边侍奉母亲,一边勤奋作画、读书。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呢?还会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发生呢?课后收集一下王冕的故事,你肯定会有所发现。

作业:

1、背熟第5自然段。

2、搜寻有关王冕的故事。

3、摹仿第5自然段写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24 少年王冕

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

教学反思:在执教本堂课时我抓住王冕的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展开我的教学,由于本文较长,我采取了长文短教的方法,由点到面,从王冕的那句“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到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以及两个“舍不得”让学生联系实际深切地体会到了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教会了学生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解读人物的精神品质要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读到人物的内心里去,最后我像叙述故事一样告诉学生王冕通过他的勤奋好学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让学生体会王冕和他母亲过着温馨而幸福的日子,这都是王冕的勤奋好学的结果,其实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告诉学生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整节课就在王冕和他母亲过着幸福的日子中结束,学生的反映也不错。

在教学中最让我头痛的是第五自然段景物的描写,我觉得这和我这节课的主题——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是不怎么相关的,所以怎么处理这段,我想了好久,最终决定把这段美丽的文字变成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过程,让学生好好的品位这幅“夏日雨后美景图”,在感悟完语言文字后我就可以引读王冕的“心里想道”以及“随后转念以想”,这样处理后就产生了一个大的问题:这段文字要好好品读积累的话至少要占用十分钟的时间,这么长时间的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是不是太浪费了?我苦思冥想还是没想到什么更好的方案,就这样去上了,上完后评课,许多老教师、给了我建议:在学生积累完语言后我可以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这段文字很美,但似乎和我们的主题——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是不相关的,可不可以删掉,让学生再次和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从而感悟正是因为王冕的勤奋好学,读了不少书,才让他明白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为他自己努力刻苦画荷花最终成为了以个画荷花的高手提供了可能,这样就和我教学的主题之一……王冕的勤奋好学挂上钩,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在写作时要学会取舍,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的指导。

《少年王冕》评课 篇8

一、 我阅读,我快乐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 )着白云。阳光( )出来了,( )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 ),(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 ),荷叶上水珠(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完成练习。

(2)画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词,然后再仿写几个词语。

____ ____ ____ ____

二、 我感悟,我表达

请同学们以“王冕画画非常刻苦”为总起句,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同桌交流一下。

三、 我思考,我发现

《少年王冕》选字吴敬梓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你从课文中的少年王冕身上学到了————— ——————的美好品德。

四、 我积累,我丰富。(推荐阅读)

1、 摘录文中描写雨后美景的句子。

2、课后阅读《儒林外史》,了解王冕的其他故事。

《少年王冕》评课 篇9

一、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人物故事。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名著”,让我们享受了一次“文化大餐”。本文改编自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第一回,改编为课文后尽管着眼点与原文有所改变,但对于少年王冕勤奋好学、孝顺懂事的形象刻画是一致的。本篇课文文字较多,内容丰富,却层次清晰。作者精心设计了一条线索:七岁(父亲去世,靠母读书)——十岁(遵从母命,秦家放牛)——十三四岁(一边放牛,一边学画)——十七八岁(离开秦家,绘画读书)。课文虽写了王冕前后相距10年的生活经历,但作者能巧作安排,详略得当,集中笔墨突出了“辍学放牛”与“立志学画”这两部分,使人物更加丰满,个性更加鲜明。

本文节选自小说, 学生对于此类文章大都比较重情节,关注故事内容,人物经历,而对于如何刻画人物形象,文章语言比较容易忽视。文章有三个“特写镜头”:1、在自家,母亲跟王冕谈心;2、在秦家,秦家人与王冕说话;3、在绿草地,王冕看着、想着。第一个“特写镜头”话似平淡,但母慈子孝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在人物的细微的语言中充分彰显出来。第三个“特写镜头”描写得最细腻,留心会发现在秦家人的话中也有一句对七泖湖环境的描写,作者为什么煞有介事地安排两次描写呢?那就是突出:景还是那样的景,只是看景的人出发点不同,心境不同,看到的景色自然会有差异。再来看看王冕和美景的“邂逅”,小王冕是在一阵大雨后,浑身被雨水淋湿的情况下看到的景象。这个命运坎坷的少年王冕为什么能品味出大自然的天工巧夺呢?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小王冕是一个对生活热爱的人,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乐观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到大自然的美,而这样的人无疑就是生活的强者。而且这湖光山色与王冕的磊落也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二、说教学目标

纵观本单元,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的阅读既要“博览”,又要学会筛选,要“去粗留精”。进入第三学段后,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较多具有个性化,因此教师除了继续加强“双基”教学外,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体验,享受阅读的愉悦,就像蜜蜂那样采得“百花”,方能酿出“甜蜜”来!在对教材仔细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根据本单元的特点、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特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的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美好人格。

3、在无形中激发起学生走进名人,阅读名人的好奇心,开阔阅读的视野,积淀厚重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是: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美好人格。

教学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文章集中笔墨突出了“辍学放牛”与“立志学画”这两部分,课的伊始,迅速呈现课的主旨,开门见山,提纲挈领,将全文分成两个板块进行教学,将学生引向课文的深入。由语言文字材料构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从古到今,“读”一直是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因为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表达。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读中悟情法”,突出“读”的训练,把“读”贯穿全文,坚持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读中理解,理解中读”,做到与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前与课堂中组织学生搜集、阅读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合中的内容,以及王冕的相关信息,把课外与课内进行有机整合,使我们的课变得“充实”“厚实”起来,更使王冕的人物形象凸现。

四、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导入,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用王冕笔下的梅花图、荷花图让学生饱一下眼福,顺藤摸瓜引出王冕并简介王冕,今天我们学习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中第一回合改编成的《少年王冕》。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初读,拿成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感悟。因此我通过:

1、轻声自由读,通过自由放声读,同桌相互听读等环节,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段联系读:让学生逐段默读,边读边找出“七岁时”、“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等词语这些词句,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领会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同时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详写与略写相结合”是这篇小说的显著特点之一,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将理解“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是合适的。课文写了王冕前后相距10年的生活经历,详写了王冕几岁,略写了几岁,哪几岁没写?为什么要详写10岁和14岁?我想学生略讨论,应认为详写10岁是因为王冕在10岁上因家境贫困而辍学,详写14岁,是因为王冕在这一年学会了画画,人生有了改变。

(三)走入文本,读中悟情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课应该着力于养成和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①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关注”文本的言语表达。这也是语文课堂的“教眼”。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地方着手抓“教眼”,走入文本,读中悟情。

第一个“特写镜头”:

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到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本书去读呢。”

在王冕回答母亲的话中,前后是有矛盾的。前面讲“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后面却还提到“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可见,王冕的闷得慌实在只是一个安慰母亲的理由,他并不是真的在学堂里闷得慌。正好相反,从“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就足以看出王冕其实是个好学的孩子。再联系下文,从后面的一些描写,如:“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zǎn)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fàn)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不知不觉三四个年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这些语句,无一不是在向读者说明:王冕是个多么勤奋好学的孩子,这样一个抓住任何机会,一有空闲就读书的好孩子,怎么会在学堂里闷得慌呢?唯一的解释就是:王冕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理解母亲的苦衷,所以在痛苦地答应母亲辍学去放牛的时候,还想着用这样一个理由去安慰自己的母亲,减轻母亲的心理压力,这是一个多么懂事、乖巧的好孩子!

虽说“言为心声”,但有些话心里想的,嘴上却不能说出来。王冕对母亲说的这番话看上去很简单,但心里远比嘴上复杂得多。把第一、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象一下,王冕当时心里怎么想的?填空:听了母亲的话,王冕心想: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填写提示语,并指导朗读(脸含笑意,故作轻松……)

[设计意图:作者的创作情感融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补白,走进了文本,触摸了王冕的内心,仔细体察生活,调动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学生真正理解文本背后的意思,深刻地感受到了王冕一颗难能可贵的孝心。]

“羔羊犹跪足,慈鸦尚反哺,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当然文中还有许多句子饱含王冕的一番孝心,王冕浓浓的孝心天地可鉴。

第三个“特写镜头”:

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这是使王冕陶醉其中美妙绝伦的雨后景色,是激发王冕学画欲望的精彩景物描写。前文中对七泖湖的景点也作了描写,是出自秦家人说的话,意思就是那里十分阴凉,水量充沛,非常适合放牛。而这段景物描写,有序,有“色”,有情,把雨后天空、湖水、青山、绿树、荷花等景物写得如诗似画,清新美丽,读来令人如在画中,陶醉不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难怪王冕当时也被这景色所迷醉,并激发了他开始创作的欲望,由此一发而不可收,终成画荷高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与于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试着一点一滴地试着对学生渗透语文素养感念。

预设1:播放雨后景色。看到如此美妙的景色,你有一种什么感觉?想到哪些好词好句来形容?(江山似锦,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身临其境、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见……)文章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谁能从文字中发现美,并用朗读来表现美。(板书并作简笔画)指导发现写景顺序,并指导背诵。

预设2: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有了自信,王冕又是靠什么成功的?(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交流: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神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①(出示插图)填空:王冕是个画荷花的高手,他画的荷花

②看着这位惟妙惟肖的荷花,我仿佛看见三个月来王冕。(创设情境:清晨、深夜、烈日炎炎时、狂风暴雨中……)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语言的积累与发展,对王冕刻苦学画、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在这一课堂实践中都得以落实。

(四)、课外拓展,丰满人物

有时因为改编后篇幅长短的控制,有些比较精彩的细节描写被改编者或删除或简略了,或改写成比较通俗易懂的意思,但这样一改,有时就逊色许多,因此在这样的地方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原文中学习,品味精妙的语言描写:

如: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原著:到了十七八岁,不在秦家了。每日画几笔画,读古人的诗文,渐渐不愁衣食,母亲心里欢喜。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著花明柳媚的时节,乘一辆牛车载了母亲,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著鞭子,口里唱著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著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

《中国历史名人传》中说“王冕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这段描写,实在是原著精神的精妙体现,王冕的为人倾向已隐隐约约地露出,只可惜被删改。从王冕的戴高帽,穿阔衣,架牛车,唱歌谣,被人笑而不在意,形象地刻画出王冕那种远离尘世、清高脱俗、嵌崎磊落的品行。这才是儒家代表的典型风范。

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适当选取上述部分内容,予以补充和延伸,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内涵更加丰富,也激发起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总之,从文本之内,走向文本之外,这两个阶段对于研读文本将起着莫大的功用,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深入钻研和探索。

五、作业:

1.推荐阅读《儒林外史》。

2.小练笔: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想象一下,他们会看到一幅什么样的景色?母子俩会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练笔是对文本体验的深化过程。〕

六、板书设计

辍学放牛

24、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

立志学画

《少年王冕》评课 篇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挂图,课前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1,师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有名人物——(板课):少年王冕

2,师生相互补充介绍王冕,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王冕: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著有《竹斋集》.

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书中刻划了各类士人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师:本文选自古典小说,语言风格较现在有些不同,同学们在预习中有什么困难吗

2,师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困难.

3,出示生字,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5,自由再读课文,思考:我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6,交流,疏通.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故事

2,交流:

三个时间段:"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

3,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分段,引导概括大意.

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

二(2~4)王冕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给人家放牛.

三(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奋发图强,刻苦学画,终有所成.

四(7)十七八岁时,王冕每日作画读诗,从此家境转机,不愁衣食.

4,练习用段意串连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从中,我了解了哪些信息

2,交流:

3,齐读课文.

五,练习书写生字

《少年王冕》评课 篇11

教材简析:

本文叙述了王冕少年时家境贫寒,但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终成“画荷高手”的故事,展现了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24课第133—137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节。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品质。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有名的人物——王冕。(板书)

师:你了解这个人物吗?请了解的学生谈一谈。

师:王冕是一个成就很高的诗人,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诗;他更是一名成就很高的画家,尤其以画梅花著称;他不仅是一个文人,还是个武士,他研究过兵法、剑术。他是元朝那个时代的“全才”。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少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板书“少年”)

2、生齐读课题。

(点评:如何导入把握好开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先从好汉林冲谈起,然后为学生介绍另一名有名的人物,这能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师:课文主要讲述了王冕少年时代的故事。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他少年时代的什么事?

2、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3、师检查生字的朗读情况,投影显示生字词。

王冕 耽误 贴补 高手 孝敬 牵挂

隔壁 明媚 晶莹 荷花 争先恐后

4、师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适时纠音。形式可多样化。

5、师:通过刚刚的朗读,谁能从投影显示的这些词语中选择一些词简单地说说故事的内容?指名说。

6、师:是的,文章主要讲了两个小故事,也就是写了王冕的两件事,一是辍学放牛;(板书)二是学画荷花。(板书)

(点评:这部分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和了解文章内容。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读能有效地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朗读课文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比如说分角色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让学生讲故事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去了解课文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他们去复述课文、了解课文。)

三、精读感悟

(一)、“辍学放牛”事件

1、师:少年王冕辍学放牛、学画荷花,从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我们先来看看“辍学放牛”事件,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母亲和王冕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师:谁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评价,师再指名读。

3、师生交流。

师:从母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家境不好,让王冕不上学也是无可奈何的……

4、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母亲的内心,体验母亲的情感!

生齐读。

5、师:王冕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师:俗话说,“言为心声”。一般说来,嘴里说的,就是心里想的。但是有时候,嘴里说的又并不是心里想的,需要我们仔细分辨。王冕是不是真的觉得在学堂里闷得慌?是不是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

生:不是。

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从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生:他很懂事、孝顺……

生:他还很好学!

师:多么懂事好学的孩子啊!谁能读好他的话?指名读。

6、分角色朗读对话,要读出情感,读出母亲的无奈、王冕的孝顺好学!

7、师:第二天一早,母亲便同王冕来到隔壁秦家。秦家人牵出一头水牛来,交给王冕,指着门外说,“……”。生齐读秦家人的话。

师:从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秦老对王冕的同情、关心与爱护……

师: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生齐读母亲的话。

师:从母亲的话中,又可以体会到什么?

生:母亲对王冕的关怀、疼爱与心里的无奈……

8、师:母亲走了,王冕在秦家是怎么做的?指名读课文。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王冕的好学、勤奋与孝顺……(板书)

(点评:“辍学放牛”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关键是要从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性格。在这部分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体会母亲和王冕的情感特点,然后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去读出他们应有的情感。王冕和母亲在秦家说的话以及秦老的话可以一概而过,不需要展开来讲。关键是王冕在秦家的所做能反映出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要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把握。)

(二)、“学画荷花”事件

1、师:王冕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他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幅景象,让他感觉自己是“人在画图中”,这是为什么呢?是怎样的一幅画让他有这种感觉呢?一起来看(出示课件)。王冕坐在池塘边上,他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他看到池塘里有很多漂亮的荷花。

生:他还看到了荷叶上有水珠……

师: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生:很美,很漂亮……

师:课文中是怎么描述的呢?用笔画下来。

2、指名读美景:“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3、师:从王冕给我们的美景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很美,特别是景物的颜色,有黑的,红的,还有青的,紫的等等。

生:我也发现它很美,特别是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师:是的,荷花的确非常美。谁再来读读这句描写荷花的句子?头脑中想想刚刚的画面!

指名读。

4、师: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谁带给我们的?

生:王冕!

师: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生:善于观察!(板书)

5、师:这么美的一幅图画,相信已经深深地留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我们来试一试!出示填空的练习。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 。阳光透出来了, 。山上 , ;山下 ,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 。湖里有 ,花苞上 ,荷叶上 。

6、师:这样的画面,王冕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生齐读王冕的话。

师:他随后转念又想,“……”。生齐读。

师: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说明了什么?

生: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

师:是啊,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自此以后,王冕……

生齐读课文第六节。

7、师:王冕是怎样学画荷花的?自己动手写一写!(师出示填空练习,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话!)

起初画得不好,但王冕 。当 时,他 ……三个月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神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是真的,有的 ,有的 ……真是 !

8、师生交流。

9、师:王冕成功了!他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王冕得了钱,……师引读。从中你对王冕有怎样的认识?

生:孝顺,想着母亲。

10、师:慢慢的,王冕长大了,他做了些什么?

生齐读第七节。

师:读到这里,你想对王冕说些什么?

生:王冕,你是好样的!

生:王冕,我要向你学习!……

(点评:这部分中,王冕在雨后看到的美景也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重点。课文要求背诵,所以要先让学生理解,让他们自己看图说话,对图画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再让他们看看文中是怎么描述这幅画的。结合文中内容,再加上刚刚自己的描述,学生就很容易识记了,这时,我再出示关于这幅画的填空设计,学生参照习题就可以说出图画的内容了,之后要背诵也就不难了。另一个重点就是王冕的学画过程。他很好学,可是他是如何画好荷花的?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以及画出来的荷花什么样子等等,加深对王冕人物性格的认识。最后就是让学生说说这样的一个王冕,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

四、总结拓展

1、师:这篇课文学完了,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师生交流:文章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的。

对人物的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极为细腻传神。

2、师:王冕不仅是个孝顺、爱读书的孩子,还是一个画荷高手。从一个家境贫寒的放牛娃,到一个“画荷高手”,少年王冕的成功,真是富有传奇色彩!你知道中年王冕的事情吗?想了解老年王冕吗?老师建议大家去看看《儒林外史》,开篇第一回写得就是王冕!读了以后,你就会对王冕这个人物有更多的了解了!

(点评:课文学完了,适时地总结一下文章的结构特点、写作特点等,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写作也有好处。文中只是记述了少年王冕的事迹,在这里,提带一下中年王冕和老年王冕,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展他们的课外知识。)

板书设计:

24 少年王冕

辍 学 放 牛

(孝顺、好学、善于观察……)的王冕

学 画 荷 花

《少年王冕》评课 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的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

2、技能: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对策: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品悟人物语言理解母亲“无奈”

过渡: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这一年王冕十岁了,一天……

1、相机出示:“一天母亲把他叫到……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1)、自由读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

(4)、出示:“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去放牛。’”

①指名口头填一填

②引读

2、提问: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看出母亲确实是无可奈何,非常不忍心的?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学生交流

[人物语言最能体现出人物性格和心理,紧扣语言文字从读到议到填再到读,这样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理解母亲无可奈何的心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紧扣重点事例体会王冕“好学”

过渡:母亲无奈之下让小王冕去放牛,小王冕是怎么回答的?

1、相机出示“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心里倒快活些……”

2、设问:不读书,小王冕真的感到快活吗?

3、自由读课文

思考:从哪几件事中可以看出当时王冕并不是真的快活,其实他是很想读书的?

4、学生交流

●版块一

(1)、相机出示“每天给的点心钱…………在柳树阴下看书。”

①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②学生交流

(2)、小结:小王冕想买一本书可真不容易啊!

(3)、指导朗读

[抓住“舍不得”、“积攒”等重点词语,让学生认真细致地“咬文嚼字”,从语言文字中感悟王冕买书的不易,从而认识到王冕是个好学的少年。]

●版块二

(1)、相机出示第五、六自然段

(2)、自由读找找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非常想读书?

(3)、学生交流

①相机出示“天下哪有学不会…………画几笔?”

a、比较句子: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我也来自己画几笔。

b、指导朗读

②相机出示第六自然段学生交流

a、从“攒钱”“托人”等词中体会王冕好学

b、引导学生从“起初……三个月之后……”中体会王冕坚持不懈的好学精神。

相机指导朗读

c、提问: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冕画得好?

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

d、师小结

●版块三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王冕能学画也是一个偶然,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1)、我们也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情景(听录音)

(2)、学生自读,想象

(3)、指导朗读

(4)、指导背诵

(5)、提问:是不是每个人见到这么美的景色都会把它画下来呢?

学生交流,师相机总结

[抓住重点段落,紧扣关键词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揣摩中,领悟人物性格特点。这样既是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主人公的优良品质的熏陶。]

三、抓住关键语句感悟王冕“孝顺”

过渡:生活的贫困使王冕不得不放弃了上学堂读书,不读书他真的快活吗?

1、出示第二自然段

2、提问:当时他为什么还说快活?

3、学生交流

4、提问:王冕是个孝顺的孩子,课文哪些也写到了?

速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

(1)、学生交流

(2)、齐读句子

四、巧设关键问题学生情感升华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2、总结全文

《少年王冕》评课 篇13

教材简析

叙述了王冕少年时家境贫寒,但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终成“画荷高手”故事。展现王冕的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五个生字,两条2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交流资料:老师布置大家回去搜集王冕的相关资料,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王冕的相关资料。

3.总结导入:一个家境贫寒的放牛娃,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刻苦好学,成了画荷花的高手,其实他还是一个成就很高的诗人,为后人留下了300多首好诗,尤其以画梅花著称,我们曾背诵过他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叫《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夸人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他还研究过兵法、剑术,还练习过篆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一下少年时的王冕。齐读课题。

二、质疑

通过课前学习和咱们对课文的预习,有没有什么问题?(王冕真的不想上学了吗?他读书懂得了哪些道理?母亲为什么高兴?……)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

2.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板书:孝敬母亲勤奋好学

四、自读自悟

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将重点词句画出来,可以在旁边简单地写写体会。

五、合作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㈠感悟孝敬母亲

孝敬母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哪里能体会出他孝敬母亲呢?随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段落。

⑴课件出示句子: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①自由读

②他真的不想进学堂了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体谅母亲的难处,安慰母亲)王冕说出这样的话是事出有因的。

③随机出示母亲的的话:“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1)指名读这段话:从母亲的话中,你能体会到母亲什么样的心情?(难过、无奈、愧疚、歉意)哪些词特别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只靠这点实在只好……)

2)“耽误”是什么意思?母亲为什么说不是我要耽误你

3)“年成不好”意味着什么?“这几年的年成不好”又意味着什么?(引:一个没有丈夫的女人,她的日子有多么苦,没有人能想象得出。更何况连老天爷都不帮助她!)这句话只有七个字,却却包含了多少的辛酸和无奈啊!谁来读读这七个字?

4)“这点钱”和“这些钱”有什么区别?(母亲白天在田里辛勤劳动,晚上还要做针线活。可是能挣到的钱实在太少了!不要说供小王冕读书,甚至连饭也快吃不饱了!)读这句话。

5)去掉“实在”这个词行不行?(一个女人只能用她柔弱的肩膀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她真的是无能为力了!)读。王冕母亲的话不长,但却字字含泪,句句辛酸。

④再读小王冕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引读

1)小王冕听着母亲的话,仿佛看到了家庭中遭受天灾,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艰难!所以他说——

2)小王冕想到了母亲的无可奈何,他决心为母亲分忧,所以面对母亲的愧疚,他只能露出快活的笑容说——

⑤他的母亲也并不是狠心要儿子回家来挣钱,她也实在是无可奈何,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董事的孩子,一个孝顺长辈的王冕。

⑵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也写出了王冕的孝顺懂事?

出示: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⑶课件出示句子: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理解“舍不得”谈体会。

①舍不得。(要知道放牛娃的王冕这年才十岁,正是长身体的年龄,他需要营养,可是他却把这仅有的一点腌鱼腊肉给了母亲!)

②谁来读一读这句

⑷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一开始,王冕挣的钱也并不多,可他想到的却是母亲,母亲!他从来没有忘记年轻守寡的母亲为他付出的一切!他要用自己的一切来回报母亲。)读。

⑸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①理解“欢喜”

②母亲心里为什么而高兴?

㈡感悟勤奋好学

⑴过渡:勤奋成就未来,王冕是怎样勤奋好学的呢?

⑵出示: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①谈体会,谈理解。“舍不得”“偷空”

②师引导:每天早上饿着肚子也要省钱买书读,这就是勤奋好学的王冕!学生情感朗读这一句。

③齐读,体会王冕这种勤奋好学的品质。

⑶就这样王冕边放牛边读书,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你觉得他明白了哪些道理?读第五自然段。

①他学会了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他观察到一副怎样的美景?

②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a.理解。画面色彩丰富:黑、白、红、青、绿

景物错落有致:天空、山坡、湖里

动态描写:镶、透、照、洗、缭绕、掩映

b.读

c.想不想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景色?看图,出示图

d.读了课文,欣赏了图画,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美不胜收、美轮美奂、惟妙惟肖……)

e.把这种美出来,配乐读

f.背诵这段话。想不想把这美丽的景色永远记在脑子里?

③从大家的读和背中,我看出大家和王冕一样被这美景陶醉了,沉醉于美景中的王冕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引读(王冕)心里想道——随后转念又想——

a.的确,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感动了王冕,热爱学习的他立志学画荷花。齐读自信而又好学的王冕的话:“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b.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换个说法?

c.你又想到了哪些句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心动不如行动”,王冕又是怎么做的呢

d.从这句话中让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一个自信的王冕)

④在以后的日子里,王冕是如何来学画荷花的呢?教师引读课文第六小节。

a.出示: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b.交流:那荷花画得简直栩栩如生,你知道王冕在这三个月里付出了多大的辛苦吗?

c.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

王冕白天边放牛边观察荷花,晚上他。

当放牛的小伙伴来找王冕玩时,他却说:“。”

走进王冕的卧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

d.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配乐朗读)乡里人见他……

师:他已经成为诸暨一带画荷花的高手,大家都争先恐后拿钱来买。

(继续配乐朗读)到了十七八岁,王冕……

e.小结:王冕就是这样不怕困难,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高手就是这样刻苦努力、勤奋学习成长起来的。

六、总结升华

⑴少年的王冕就这样有滋有味地生活着,他这样地孝敬母亲,又是这样地勤奋好学,同是少年的你们,此时此刻,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⑵激情拓展:一个家境贫寒的放牛娃,如此的孝顺、如此的好学,竟然成了“画荷花的高手”!少年王冕的成功,真是富有传奇色彩!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又会是怎样的呢?那请打开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去走进被称为儒林楷模,学者榜样的王冕吧!

七、课外延伸

⑴继续背诵课文第五段。

⑵推荐阅读《儒林外史》

板书设计:

少年王冕

孝敬母亲勤奋好学

《少年王冕》评课 篇14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同学们,昨天的语文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读)少年王冕。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王冕的哪几件事?(随机板书:2—4节放牛5—6节学画)

二、重点学习“放牛”语段(2—4节),体会人物语言的言下之意,感受少年王冕的孝顺懂事。

1、指名读课文2—4小节。

a、一生读第2节。

⑴这里的“耽误”指的是什么?

⑵不是母亲要耽误王冕,那为什么母亲还要让王冕不上学而去放牛呢?听了母亲的话,王冕说了些什么?请你继续读。

b、一生读第3节。

⑴(生读完秦家说的话后)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秦家人说的话,你从话中能知道些什么?

王冕要去放牛的地方,有清澈的七泖湖,有粗壮的垂杨柳,从后面的课文我们还可以知道,这里还有山,有荷花。这是个有山有水,有树有花的地方,这样一个地方与王冕后来成为画家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暂时不用回答。

⑵(生接着读完了第3节)这里有个细节,母亲“替王冕理理衣服”,你从中看出什么?这不禁让我们想趣了一首诗——(师引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处处都要小心”,小心什么?

“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这么爱儿子的母亲,却要儿子早出晚归,按照常理,应该是迟出早归才好,太阳晒屁股了再出去,太阳要落山了赶快回来。这个母亲岂不是很奇怪?

c、一生读第4节。

2、重点揣摩人物语言。

a、2、3、4节,写母亲让王冕离开学堂去给秦家人放牛。这一年王冕多大?10岁,我们今天正好读三四年级,王冕却不能读书要去放牛了。他的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谁再来读母亲的这段话,找找理由。

⑴出示: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指导学生读好“只靠、实在、只好”等词语。

⑵交流理由。

如果不是你父亲死得早,如果不是这几年年成不好,如果母亲可以多挣一些钱,母亲也绝不会让10岁的小王冕去给人家放牛的。母亲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无可奈何)。

⑶把“无可奈何”带进去,一起再读母亲的话。

b、少年王冕理解母亲的心吗?他听懂母亲的话了吗?谁来读王冕说的话?王冕的话很有味道,它就像一杯茶,茶要细细品才能品出茶的芳香,王冕的话也要细细品味,才能嚼出话中之意。让我们来一起听,好好品。

⑴出示: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指名读。

⑵交流“闷得慌”之假话。

①“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说明爱读书。

再联系以下句子感受王冕的爱读书:

②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舍不得花”就没有点心,没有点心就会挨饿。为了买几本旧书,小王冕要饿多少天肚子?这需要多大的意志和毅力啊,换作我们,也能做到吗?

宁可挨饿几十天,也要去买书,哪怕只能买几本旧书。这么爱读书的王冕,却对母亲说——引读王冕的话。

看来,王冕说“在学堂里也闷得慌”是假话,你从中看出王冕是个怎样的人?(板书:懂事孝顺)

⑶交流“闷得慌”之真话。

①我和同学们一样,一开始也觉得王冕说的是假话,但我读着读着,想着想着,又觉得王冕说的也可能就是真话。请同学们再看看王冕说的话,想一想王冕是不是确实可能说的真话?

我提醒大家一下,王冕说去给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他快活的原因是什么?

②交流可能说的是真话的原因。

重要原因:“贴补些家用”,他不忍心母亲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

联系下文句子理解王冕对母亲的孝敬: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对于家里几乎穷得揭不开锅的王冕家,腌鱼腊肉对王冕来说简直就是山珍海味,是多么诱人的美味佳肴啊,但王冕却——总舍不得吃。什么叫总舍不得?

这么孝顺的王冕,他能忍心让母亲一个人挣钱养家,而自己却安心地在学堂里读书吗?

次要原因:“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学堂里不能满足他读书学习的欲望,他想自由地多读一些书。

3、小结:从母亲的话中,我们感受到了母亲的无可奈何和对儿子深深的关爱;从王冕的话中,不管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我们都看到了一个懂事孝顺的少年。看来,文中人物的语言真的好比一壶茶,需要我们用心品味。

三、重点学习“学画”语段(5、6小节),感受王冕的勤奋刻苦、天资聪慧。

1、少年王冕在秦家放牛,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王冕明白了哪些道理?(要善于观察、留心生活;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人穷志不短;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使生活再艰苦,美也永远陪伴在你的身边……)这与他学画有关系吗?

2、学习写景的语句。

⑴出示: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指名读,读出美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⑵作者为什么能够把景色写得这么美?不仅因为颜色美丽,还因为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的?你能看出是什么顺序吗?

(顺序:从高到低,由远而近,时间先后,先次后主)

⑶正因为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写得如此美丽。一起读!

3、雨后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王冕,没有画工画画,他决定自己学画。他画得怎么样?

⑴出示: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聪慧、坚持不懈、艰苦努力、刻苦勤奋等)

师板书:刻苦勤奋

⑶填空:王冕学画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白天放牛时,,晚上回到家,;天空刚露出黎明的曙光,,万家灯火已熄灭的深夜,……

4、你觉得这段话里,有没有王冕后来成为著名画家的奥秘?(师法自然,不畏困难,勇于尝试,对美的感受及表达的愿望等)

四、欣赏诗画,拓展延伸。

1、赏墨梅图,背《墨梅》诗,观王冕印。

2、背诵第5自然段。

3、课后阅读《儒林外史》第一回,了解小说中的王冕其人。

《少年王冕》评课 篇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

3、感受文中景色描写的优美,并揣摩体会作者景色描写的顺序。

4、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重难点: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析,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谈对王冕的初认识,导入本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少年王冕》。(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少年王冕,并让学生齐读课文的题目)

2、同学们,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少年王冕的哪两件事呢?

(教师板书:弃学放牛、自学画荷)

3、那么,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孝顺母亲、勤奋刻苦)

二、品悟言行,感受王冕孝顺母亲,勤奋刻苦。

过渡: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再次走入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位,来感悟这位少年的高尚品质。

(1)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字、词、或者句子中你体会到了王冕的孝顺母亲、勤奋刻苦的好品质了呢?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或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

(2)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况。

(3)好的,同学们,刚才大家学得都很认真,那么,谁先来交流一下呢?

出示一: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学生交流王冕的话

a、你是从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了王冕孝顺母亲的呢?(闷得慌、贴补家用)

b、你能读懂王冕说“闷得慌”这话的用意吗?(导:他是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吗?意见可以是2种,理由很重要。)

c、王冕是体谅母亲才说出这样的话,那么母亲就舍得王冕弃学放牛吗?

(1)(不舍得)那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

(2)从母亲的话中,你感受到母亲的心情怎样?(无可奈何、伤心……)

(3)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种心情的呢?(只靠 这点 实在 只好……)

d、母亲的话虽然不多,但字字心酸、句句含泪啊!难怪孝顺的王冕会说出这样的话语。那么面对母亲的无奈与悲伤,他在讲这句话时的语气或神态是怎么样的呢?(教师出示:王冕————地说)说说你的理由?并然回答的学生练习朗读。

e、读的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二: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这段对话如果学生说到就出示交流一下,只要注意这个“一一答应”就可以,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一带而过。)

过渡:你还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体会到王冕的孝顺母亲、勤奋刻苦了呢?

出示三: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1、指名学生交流。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王冕的孝顺母亲、学习勤奋刻苦的呢?

(1)抓住 “陪伴”“总”“舍不得吃”,体会王冕的一片孝心。

(2)抓住“舍不得花”来体会王冕的好学之心,尤其“一两个月”要好好品位:每天的点心钱,王冕不舍得花,就是每天早上不吃早饭啊,一二天不吃可以,但王冕是一两个月不吃啊,为什么?可见……另外舍不得花钱买点心,那他舍得花的又是什么呢?

舍不得吃好东西,都留给母亲;舍不得花一点钱,都是为学习。这两个舍不得,份量是何等重啊!来,让我们齐声赞美王冕的这一片孝子之心和好学之心。

三、潜心涵咏,体会王冕细心观察、刻苦学画。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关注“弃学放牛”这个典型事例感悟到王冕孝顺母亲,勤奋刻苦的品质,现在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学画荷”这个典型事例上来,说到画荷,我们就不得不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1、请同学们认真轻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王冕怎么会想到自学画荷的呢?

2.谁来说说看,王冕怎么会想到自学画荷的呢?

3、(学生如果回答到“人在画图中,那么就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画)哦,原来是这样。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冕见到的那处优美的风景:

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1)谁愿意来把这段景色描写来读一读?

(2)这幅图画中有哪些美丽的景物深深吸引了你呢?为什么?(教师在听了学生的交流之后,可以用:天上的云朵真奇异;山上的色彩真丰富;山下的树木真葱茏;湖里的荷花真晶莹等语句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另外当学生交流到一句的时候把方位的词语点出来)

(3)同学们,景色由远及近,由上到下,五彩斑斓,湖里的荷花更是晶莹透亮,真没啊!让我们一起来伴随着音乐通过朗读来展现它的美。

(4)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你会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它呢?

是啊!连我们都沉醉在这美景中了,但身处美景中的少年王冕却产生了这样的想法:(王冕)心里想道……随后转念又想……

4、王冕是这样想的,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们默读第6小节,想想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出示: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者画荷花。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有大长进,那荷花的精神、神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乡里人见他画得好,竟拿钱来买。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1)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学生可以多维交流,不拘泥语刻苦二字,例如“三个月之后,便有大长进”不仅看出他的刻苦,也可以看出他的聪慧;也可以说看到了一个画荷花的高手,从“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等可以看出……

(2)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孝顺母亲的王冕,还看到了一个学画荷花刻苦的王冕。那么在他练习画荷花的这三个月里,王冕究竟付出了怎样不懈的努力呢?请你们展开想象,完成下面的小练笔:

出示:少年王冕自学画荷非常刻苦:

遇到困难时,王冕———————;

受到讥笑时,王冕———————;

得到夸奖时,王冕———————;

……

(3)谁先来交流一下(教师点评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王冕是勤奋的;这个王冕是刻苦的:这个王冕是……)

(4)通过努力,王冕终于成为了一个画荷花的高手,改变了贫穷的命运。他的成功不是一种偶然,不是一种巧合,正如他所想的那样: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对于王冕的成功你有什么话要说,或者你又会联想到哪些名言警句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四、配乐朗读,融入情境,学完最后一段。

1.对啊,就是靠着王冕的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王冕改变了家里贫穷的命运,后来生活越来越好,就这样,(时间多就读,不多就不读。我们一起来朗读):

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2.母子俩过着幸福的生活!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一位勤奋刻苦,孝顺母亲的王冕。那么文章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这种品质的呢?

3、对啊,所以今后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应该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教师板书:典型事例)并通过对事件中人物的言行心理的描写来(教师板书:言行心理)表现人物,这样你的作文就会生动起来了。

五、总结全文,布置课后作业和指导课后阅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少年王冕》,他孝顺母亲、勤奋刻苦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倾心,画荷花高超的技艺使我们佩服,然而,成年后的王冕还成为一位有名的诗人。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完成以下作业,来对王冕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出示:1、搜寻有关王冕的故事或古诗,在班级里开展一次:“讲故事、诵古诗”的比赛。

2、有感情地熟读课文并能够背熟第5自然段。

板书设计:

(典型事例)

弃学放牛

少年王冕 孝顺母亲、勤奋刻苦……

自学话荷

《少年王冕》评课 篇16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5

一、看拼音,写词语。

dān wù jīng yíng tiē bǔ qīng cuìyù dī

( ) ( ) ( ) (

)

gé bì xiào jìng qiān guà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 ( ) ( ) (

)

二、结合课文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1、母亲让王冕放弃读书,去给人家放牛,王冕却说:“我在学堂里也闷

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他真的嫌在学堂里学习枯燥无味,不想读书?你的看法呢?

2、文中哪些语句深切地写出王冕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3、从文中对王冕的描绘中,我们发现王冕是个 、

的人。

4、课文选自《 》第一回,作者 。课文讲述了少年

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 。他又善于观察

,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赞扬了王冕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

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 ,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

,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 镶着

。阳光 ,照得 。山上 ,

;山下 , 。树枝像

,绿得

。湖里有十来枝 ,花苞上 ,荷叶上

水珠

,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道‘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

1、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写的。

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3、看到这样的美景,王冕想到古人说的“人在画图中”,你读了以后,

想到哪一句古诗来形容呢?

四、成语积累。

1、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 、 、 、

2、表现优美风景的 、 、 、

3、表现热爱祖国的 、 、 、

4、描写场面的 、 、 、

五、读一读,背一背。

墨 梅(·王 冕) 白 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冰雪林中著此身,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同桃李混芳尘。

不要人夸颜色好, 忽然一夜清香发,

只留清气满乾坤。 散作乾坤万里春。

六、苏东坡称赞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和文中人在画图中的意思相近,请写出一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 。

, 。

查找更多相关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文秘帮www.wenmibang.com

《少年王冕》评课 篇1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并背诵第5小节。

2.讨论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咱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画,好吗?

(课件1、2、3:出示王冕的画)

师:你们知道这些画是谁画的吗?

生:王冕。

师:对,是王冕。王冕是元代有名的画家、诗人。伟大人物的少年时代往往有他的特别之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冕》,去感受王冕的独特魅力。(课件4: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一)复习第一自然段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第一小节,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小节。

师:好!从这小节中我们知道了,原来王冕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从小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师:三个年头过去了,这天,母亲把王冕叫到面前,对他说------

师: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读母亲说的话,边读边想:“母亲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心里会怎样想呢?”

生:母亲的心里一定很难过,很伤心,很自责,很愧疚。她想:“自己仅有的一个儿子都不能让他好好读书,还要让他去别人家放牛受苦,我真是对不起自己的儿子。”

生:母亲的心里一定是无可奈何的。他想:“连生计都难以维持,哪里还有钱供儿子读书?真是没有办法,苦了儿子呀。”

师: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师:母亲迫于无奈让王冕去放牛,小王冕是怎么回答的?

师:谁来读读王冕的话?(生读)

师:小王冕,你是哭丧着脸说这句话的吗?你是用沉重的语气对母亲说的吗?

生:不是,很高兴,很轻松。

师:哦,看来王冕是真的觉得在学堂里“也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是吗?

生:不是

师:老师倒奇怪了,王冕都面临失学了,他应该很难受,很痛苦才是啊,怎么还这么轻松,这么高兴呢?

生:王冕这是在安慰母亲,让母亲宽心

师:王冕想不想上学?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虽然很想上学读书,但是母亲也太不容易了,我不能让母亲为难,我要安慰她。

师:一个多么懂事的王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孝敬父母

师:现在请女同学读母亲的话,男同学读王冕的话,女同学读出深深的无奈,男同学要读出王冕的心声。

师:小小年纪,就知道母亲辛苦,真不简单。王冕感动了秦家人,秦家人牵出一头水牛,交给王冕,指着门外说————(引读)

师:男生一起读

师:母亲对善良的秦家人很是感激,但看着自己的儿子毕竟才10岁,心中有万般无奈和不舍,她替王冕理了理衣服,柔声叮咛————(引读)

师:女生齐

师:母亲牵挂什么?

生:儿子在秦家过的好不好,吃不吃得饱,会不会挨打……

师:你从这牵挂中感受到什么?

生:牵挂是一种伟大的母爱。

师:难怪人们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王冕让母亲放心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白天……晚上……总……包……看书

师:在生活十分清苦的家庭里,腌鱼腊肉对王冕来说是——

生:美味佳肴,山珍海味

师:王冕拿到这些是怎么想的?

生:舍不得吃,孝敬父母。

师:秦家给的点心钱,王冕舍不得花,为的是?(买玩具,玩游戏?)

生:买书

师:他不是乱花钱,而是买书学习,难道他不觉得饿吗?他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读书能当饭吃吗?

生:书是精神粮食,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读书可以让人明白很多道理,读书能净化人的灵魂,让人变得更加高尚……

师:说到这,你想到哪些名言?

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生: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生: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

师:王冕当时只有10岁,就能省吃俭用,买书学习,从这我们可以看出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勤奋好学

师:让我们一起齐声赞美王冕的孝顺、勤奋、读……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师:王冕酷爱读书,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幅景象,让他感觉自己是“人在画图中”,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幅景象很美。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呢?请看

(课件5~11:视频)

师:你喜欢这幅美景吗?课文是怎怎样描写的呢?在书上找出来并画一画吧!

(课件12:转眼间,阴云密布。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的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上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师:是这段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生齐读。)

师:欣赏了这幅美景,读了这段美文,你认为这幅奇妙的景色美在哪儿?

生:美在颜色(黑白青紫绿)

师:五颜六色的,让人感到这简直就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这幅景象还美在哪儿?

生:美在姿态……

师:这景象是多么的娇美可爱。你能读出这雨后景色的美丽吗?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吧!(生齐读)

师:读得真美!这么美的一段话要是能成为自己的,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那该多好啊!

师:会背了吗?让我们再次来欣赏一下这幅美景,自己在下面自由的试着背背看吧!(课件13)

师:谁来试试看?(两生)一起来吧!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感到这景色可真美呀!我们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眼前的这美景是谁带给我们的?

生:王冕。

师:王冕为什么能够发现如此美丽的景色?

生:善于观察

师:是呀,处处留心皆学问,王冕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观察,热爱学习的孩子。

师:这么美妙的景色,王冕不仅看得入了迷,他产生了什么想法?

生:王冕心里想:“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课件14: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师: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你能意思不变,换个说法吗?

生: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我也来自己画几笔。

师:是呀,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不会画,可以学,画不好,可以练。从这句话中,你觉得王冕怎么样?

生:自信积极上进。

师: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名言?

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师:自信积极上进的王冕立志要把荷花画下来,他是怎样学画画的?

生: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

师:后来他成功了吗?

生: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师: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

师:荷花的精神指什么?

生:荷花长的生机勃勃、亭亭玉立的样子……

师:想想看,王冕画的荷花都是什么样的?

生:它们有的……有的……有的……(荷叶,花……)

师:同学们说的真美,王冕为什么能把荷花画的如此形象逼真,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生:善于观察

师:是的,观察细致,使王冕对荷花的颜色、形态了如指掌。

生: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

师: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提高了王冕表现荷花的能力。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师:王冕终于成了画荷花的高手,王冕成功了。有句话“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也能给人带来财富。”王冕画画挣了些钱,十七八岁,他离开秦家又怎样生活?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

生:王冕依然勤奋好学,孝顺母亲。

师:王冕从小孝顺母亲,勤奋好学,善于观察,从小立志,又是那么自信、积极进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画好荷花而坚持不懈的努力。难怪人们说:“王冕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课件15)

三、角色体验

师:学了这篇课文,老师相信,少年王冕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生说)

四、课外延伸

师:少年王冕以他独有的人格魅力使我们倾心。那么成年后的王冕呢?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古人古事,同学们想知道吗?老师推荐你们课后阅读《儒林外史》这本书,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这本书中明白很多道理,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也一定受益匪浅,写篇读后感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