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荔枝》(推荐17篇)

2023-03-28 07:10:01教案设计

《荔枝》(推荐17篇)

《荔枝》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筋脉、剥开、妥帖、慰藉、报偿、遗憾、弥补、馋嘴、一辈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筋脉、剥开、妥帖、慰藉、报偿、遗憾、弥补、馋嘴、一辈子。

2.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吃哪些水果?

2.随生说板书

3.本文作者以此为题,是否真的在写?

4.如果写水果,应该写哪些内容?

二、预习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

2.从预习和课后思考题中提问题。

三、全班交流

1.从10个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交流要注意的问题。

2.质疑。

四、细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让学生注意听,再模仿反复朗读。

2.琢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把前面问题去粗取精,找出能够概括文章大意的线索性问题。

①本课主要写的是什么?分几个层次写的?

②母亲临终前为什么舍不得吃一颗?

③课文中描写细致的地方,讨论一下,体会到了什么?

④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3.精读自学,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1.指名朗读。

2.回顾重要问题及重点句子。

二、重点阅读

1.学生根据问题,找出段落,读后评议。

2.从重点句中体会思想

作文最后说“而今,依旧年年红。”先体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引指学生体会而今,虽然年年红,可是母亲却再也看不见了,体会作者思母之情。)

三、归纳中心

赞扬母子之间深厚情谊。

四、布置作业

按照你的理解,写几句课文后作者没有说出的话。

教案二点评

课文围绕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在预习中、课后思考题中找出问题,在独立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情况下,抓重点词句理解,教师适时点拨,解决疑难——作者借表达母亲的疼爱之情。最后借助课文最后一句话归纳总结,赞扬母子之间的深厚情谊。

《荔枝》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一种什么水果?圆圆身子紫色壳,甜中带酸汁多多。疙疙瘩瘩虽难看,果中皇后不虚传。

2、对,这就是我们同学们最喜欢吃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3、请你谈一谈,课文可能会写什么内容?你对课文的作者有哪些了解呢?

4、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资料。(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

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

剥开:b1o,不能读成b#。

慰籍:ji8,不能读成j@。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分析字形结构,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时令:季节。

不消:不需要;不用;用不了。

容:允许;让。“还没容我从书包里……”就是“还没让我从书包里……”。

纹络:本课指果皮上的花纹。

昂贵:价格很高。

玲珑剔透:本指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本课指小而好看。

不经意:不注意,不留神。本课指母亲的动作非常自然,似乎是无意识地做的。

阔别重逢:久别重逢。

慰藉:安慰。

遗憾:本课指给自己留下的惋惜之情。

痛楚:悲痛。

(2)请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我”在母亲快70岁的时候,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

(2)“我”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的沙果。

(3)看到“我”买回的,喜欢的母亲竟然高兴得像一个孩子。

(4)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我”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尴尬,维护了“我”的自尊心。

(5)喜爱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给“我”吃。

(6)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7)至今,依旧年年红。

3、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思考:本课表现的是什么?(母亲对儿孙的爱)。

(1)为此,课文着重讲了几件事?

第一件,我”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的沙果。

第二件,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儿子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

第三件,喜爱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给儿子吃。

第四件,在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2)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我给母亲买。

第二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我”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尴尬,维护了“我”的自尊心。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喜爱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给“我”吃。

第四段:(第六段)“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第五段:(第七段)至今,依旧年年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会理解母亲对儿孙的爱,并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内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母亲对儿孙的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什么会买?这来的容易吗?

(这种生长在南国的水果当时在北京很少见到,价钱贵,我的收入又低。但我想到70岁的老母亲至今没有尝过,下定决心买了一斤,孝顺母亲,让母亲高兴。)

2、感情朗读,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重点讲读第二至四段。

1、指名读第二至四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自读后小组讨论,哪些地方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3、讨论、交流。

(1)“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这句话意在说明,对母亲来说,她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要孩子高兴,哪怕有时是装出的高兴,她都觉得是很大的安慰。

(2)“母亲一见,脸立刻沉了下来。”这是说,母亲生气了。为什么生气呢?联系上文“居家过日子,老人就这样一辈子过来了”,可见,母亲是怪儿子大手大脚。

4、老师范读,指导朗读。

(母爱太伟大了!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这段?)

5、自由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学习课文第五段。

自读第五段,思考:本课的结尾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感情,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可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深入体会。补充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想象“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学生作出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只要基本表达出了思念母亲之情,就应予以肯定。下面的补充仅供教师参考。

而今,依旧年年红。三年来,每当上市,望着它那红红的皮,想到它那白白的肉,我的脑际就浮现出了母亲手心托着,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的场面,心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可言说的痛苦,眼里流下了无限思念的泪水。

五、总结、扩展

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选作题。

附:板书设计:

《荔枝》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筋脉、剥开、妥帖、慰藉、报偿、遗憾、弥补、馋嘴、一辈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筋脉、剥开、妥帖、慰藉、报偿、遗憾、弥补、馋嘴、一辈子。

2.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吃哪些水果?

2.随生说板书

3.本文作者以此为题,是否真的在写?

4.如果写水果,应该写哪些内容?

二、预习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

2.从预习和课后思考题中提问题。

三、全班交流

1.从10个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交流要注意的问题。

2.质疑。

四、细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让学生注意听,再模仿反复朗读。

2.琢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把前面问题去粗取精,找出能够概括文章大意的线索性问题。

①本课主要写的是什么?分几个层次写的?

②母亲临终前为什么舍不得吃一颗?

③课文中描写细致的地方,讨论一下,体会到了什么?

④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3.精读自学,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1.指名朗读。

2.回顾重要问题及重点句子。

二、重点阅读

1.学生根据问题,找出段落,读后评议。

2.从重点句中体会思想

作文最后说“而今,依旧年年红。”先体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引指学生体会而今,虽然年年红,可是母亲却再也看不见了,体会作者思母之情。)

三、归纳中心

赞扬母子之间深厚情谊。

四、布置作业

按照你的理解,写几句课文后作者没有说出的话。

教案二点评

课文围绕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在预习中、课后思考题中找出问题,在独立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情况下,抓重点词句理解,教师适时点拨,解决疑难——作者借表达母亲的疼爱之情。最后借助课文最后一句话归纳总结,赞扬母子之间的深厚情谊。

《荔枝》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筋脉、剥开、妥帖、慰藉、报偿、遗憾、弥补、馋嘴、一辈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筋脉、剥开、妥帖、慰藉、报偿、遗憾、弥补、馋嘴、一辈子。

2.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吃哪些水果?

2.随生说板书

3.本文作者以此为题,是否真的在写?

4.如果写水果,应该写哪些内容?

二、预习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

2.从预习和课后思考题中提问题。

三、全班交流

1.从10个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交流要注意的问题。

2.质疑。

四、细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让学生注意听,再模仿反复朗读。

2.琢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把前面问题去粗取精,找出能够概括文章大意的线索性问题。

①本课主要写的是什么?分几个层次写的?

②母亲临终前为什么舍不得吃一颗?

③课文中描写细致的地方,讨论一下,体会到了什么?

④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3.精读自学,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

1.指名朗读。

2.回顾重要问题及重点句子。

二、重点阅读

1.学生根据问题,找出段落,读后评议。

2.从重点句中体会思想

作文最后说“而今,依旧年年红。”先体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引指学生体会而今,虽然年年红,可是母亲却再也看不见了,体会作者思母之情。)

三、归纳中心

赞扬母子之间深厚情谊。

四、布置作业

按照你的理解,写几句课文后作者没有说出的话。

教案二点评

课文围绕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事,反映了母亲对儿子的深厚的爱,表达了“我”深切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通过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在预习中、课后思考题中找出问题,在独立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情况下,抓重点词句理解,教师适时点拨,解决疑难——作者借表达母亲的疼爱之情。最后借助课文最后一句话归纳总结,赞扬母子之间的深厚情谊。

《荔枝》 篇5

课文简析

《荔枝》是新选入的一篇文章,作者肖复兴。乍看题目,文章似要介绍荔枝,细读会发现,作者是在通过第一次买荔枝、与母亲吃荔枝以及母亲临终前为母亲买荔枝等几个细节的回忆,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十分重视朗读,要还朗读以正当的地位,而不能仅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荔枝》一文,文不甚深,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说,作者要传达的意图也不难体会,况且,孩子们已储备了相当的能力与经验。因此,可完全采取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教学思路

一、初步感知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

2.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深入阅读

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1.细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北大荒在什么地方?你能讲讲有关北大荒的一些故事吗?

课文不是在写荔枝,而是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的话外之音吗?

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了些什么?

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

3.展示讨论成果,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贴于教室墙壁上,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讲述(或轮流讲)。这一过程相当重要,也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讲解,引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学习某些生字,纠正学生理解中的某些偏差等等。 三、朗读悟情

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四、读后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五、课外引伸

1.可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最好,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

《荔枝》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一种什么水果?圆圆身子紫色壳,甜中带酸汁多多。疙疙瘩瘩虽难看,果中皇后不虚传。

2、对,这就是我们同学们最喜欢吃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3、请你谈一谈,课文可能会写什么内容?你对课文的作者有哪些了解呢?

4、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资料。(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

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

剥开:b1o,不能读成b#。

慰籍:ji8,不能读成j@。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分析字形结构,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时令:季节。

不消:不需要;不用;用不了。

容:允许;让。“还没容我从书包里……”就是“还没让我从书包里……”。

纹络:本课指果皮上的花纹。

昂贵:价格很高。

玲珑剔透:本指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本课指小而好看。

不经意:不注意,不留神。本课指母亲的动作非常自然,似乎是无意识地做的。

阔别重逢:久别重逢。

慰藉:安慰。

遗憾:本课指给自己留下的惋惜之情。

痛楚:悲痛。

(2)请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我”在母亲快70岁的时候,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

(2)“我”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的沙果。

(3)看到“我”买回的,喜欢的母亲竟然高兴得像一个孩子。

(4)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我”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尴尬,维护了“我”的自尊心。

(5)喜爱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给“我”吃。

(6)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7)至今,依旧年年红。

3、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思考:本课表现的是什么?(母亲对儿孙的爱)。

(1)为此,课文着重讲了几件事?

第一件,我”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的沙果。

第二件,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儿子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

第三件,喜爱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给儿子吃。

第四件,在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2)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我给母亲买。

第二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我”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尴尬,维护了“我”的自尊心。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喜爱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给“我”吃。

第四段:(第六段)“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第五段:(第七段)至今,依旧年年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会理解母亲对儿孙的爱,并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内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母亲对儿孙的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什么会买?这来的容易吗?

(这种生长在南国的水果当时在北京很少见到,价钱贵,我的收入又低。但我想到70岁的老母亲至今没有尝过,下定决心买了一斤,孝顺母亲,让母亲高兴。)

2、感情朗读,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重点讲读第二至四段。

1、指名读第二至四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自读后小组讨论,哪些地方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3、讨论、交流。

(1)“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这句话意在说明,对母亲来说,她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要孩子高兴,哪怕有时是装出的高兴,她都觉得是很大的安慰。

(2)“母亲一见,脸立刻沉了下来。”这是说,母亲生气了。为什么生气呢?联系上文“居家过日子,老人就这样一辈子过来了”,可见,母亲是怪儿子大手大脚。

4、老师范读,指导朗读。

(母爱太伟大了!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这段?)

5、自由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学习课文第五段。

自读第五段,思考:本课的结尾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感情,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可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深入体会。补充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想象“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学生作出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只要基本表达出了思念母亲之情,就应予以肯定。下面的补充仅供教师参考。

而今,依旧年年红。三年来,每当上市,望着它那红红的皮,想到它那白白的肉,我的脑际就浮现出了母亲手心托着,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的场面,心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可言说的痛苦,眼里流下了无限思念的泪水。

五、总结、扩展

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选作题。

附:板书设计:

《荔枝》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一种什么水果?圆圆身子紫色壳,甜中带酸汁多多。疙疙瘩瘩虽难看,果中皇后不虚传。

2、对,这就是我们同学们最喜欢吃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3、请你谈一谈,课文可能会写什么内容?你对课文的作者有哪些了解呢?

4、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资料。(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

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

剥开:b1o,不能读成b#。

慰籍:ji8,不能读成j@。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分析字形结构,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时令:季节。

不消:不需要;不用;用不了。

容:允许;让。“还没容我从书包里……”就是“还没让我从书包里……”。

纹络:本课指果皮上的花纹。

昂贵:价格很高。

玲珑剔透:本指器物精巧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本课指小而好看。

不经意:不注意,不留神。本课指母亲的动作非常自然,似乎是无意识地做的。

阔别重逢:久别重逢。

慰藉:安慰。

遗憾:本课指给自己留下的惋惜之情。

痛楚:悲痛。

(2)请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我”在母亲快70岁的时候,第一次给母亲买回了她从未尝过的。

(2)“我”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的沙果。

(3)看到“我”买回的,喜欢的母亲竟然高兴得像一个孩子。

(4)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我”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尴尬,维护了“我”的自尊心。

(5)喜爱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给“我”吃。

(6)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7)至今,依旧年年红。

3、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思考:本课表现的是什么?(母亲对儿孙的爱)。

(1)为此,课文着重讲了几件事?

第一件,我”一回到家,母亲便端出一盘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的沙果。

第二件,当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儿子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

第三件,喜爱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给儿子吃。

第四件,在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2)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我给母亲买。

第二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客人来家,面对两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水果“我”不知所措时,母亲是那样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尴尬,维护了“我”的自尊心。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喜爱的母亲,每次都把大个的给“我”吃。

第四段:(第六段)“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都给她心爱的小孙子吃了。

第五段:(第七段)至今,依旧年年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会理解母亲对儿孙的爱,并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内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母亲对儿孙的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什么会买?这来的容易吗?

(这种生长在南国的水果当时在北京很少见到,价钱贵,我的收入又低。但我想到70岁的老母亲至今没有尝过,下定决心买了一斤,孝顺母亲,让母亲高兴。)

2、感情朗读,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重点讲读第二至四段。

1、指名读第二至四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自读后小组讨论,哪些地方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3、讨论、交流。

(1)“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这句话意在说明,对母亲来说,她对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只要孩子高兴,哪怕有时是装出的高兴,她都觉得是很大的安慰。

(2)“母亲一见,脸立刻沉了下来。”这是说,母亲生气了。为什么生气呢?联系上文“居家过日子,老人就这样一辈子过来了”,可见,母亲是怪儿子大手大脚。

4、老师范读,指导朗读。

(母爱太伟大了!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这段?)

5、自由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学习课文第五段。

自读第五段,思考:本课的结尾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感情,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可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深入体会。补充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想象“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学生作出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只要基本表达出了思念母亲之情,就应予以肯定。下面的补充仅供教师参考。

而今,依旧年年红。三年来,每当上市,望着它那红红的皮,想到它那白白的肉,我的脑际就浮现出了母亲手心托着,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的场面,心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可言说的痛苦,眼里流下了无限思念的泪水。

五、总结、扩展

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选作题。

附:板书设计:

《荔枝》 篇8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育学点

1. 认识“挪、谋、辈、脉、剥、妥、贴、籍、偿、馋”10个生字及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自主学习能力

2.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尊敬老人、孝顺父母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了解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 学法引导

自主学习法。

三、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二) 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三) 疑点

作者借怎样表达出母亲的疼爱子女之情。

(四) 解决办法

通过学生看课题问题,再在预习中、课后思考题中找出问题。在独立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情况下,抓重点词句,教师适时点拨,解决疑难。

四、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提出的问题写成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引出课题,从课题中提出问题。

2.从预习和课后问题中归纳问题。

3.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4.结合重点语句,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5.总结归纳。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引出课题

1. 同学们喜欢吃哪些水果?

2. 随便生说板书。

3. 本文作者以此为题,是否真的在写?

4. 如果写水果,应该写哪些内容?

(二) 明确问题

1. 根据课题提问题。

2. 从预习和课后思考中提问题。

3. 归纳问题

(三) 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找出生词、新词。

(1) 课文生词:

清晰(qīng xī) 突兀(tū wù) 玲珑剔透(líng lóng tī tòu) 虚荣(xū róng)

妥贴(tuǒ tiē) 慰藉(wèi jiè) 遗憾(yíhàn)

(2)辨多音字: xiǎn (朝鲜) mēng (蒙着)

舍 shě (舍不得) 鲜 蒙

shè (宿舍) xiān (新鲜) méng (蒙古)

(3)近反义词:

①近义词:孤零零——孤单单 滋味——味道 清晰——清楚 鲜明——鲜亮

妥贴——稳妥 延续——连续 依旧——依然 珍贵——宝贵

②反义词:便宜——昂贵 清晰——模糊 喜欢——讨厌

2. 细读课文。

(1) 听录音范读,让学生注意听,再模仿反复朗读。

(2) 琢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把前面问题去粗取精,找出能够概括文章大意的线索性问题。

① 本课主要写的是什么?分几个层次写的?

② 母亲临终前为什么舍不得吃一颗?

③ 课文中描写细致的地方,讨论一下,体会到了什么?

④ 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3. 精读自学,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全文。

1. 指名朗读。

2. 回顾重要问题及重点句子。

(二) 析读指导

1.学生根据问题,找出段落,读后评议。

课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我第一次吃是28岁的时候,想到母亲快70岁的人了,从没吃过,我想让母亲尝尝新。

第二段(第2~4自然段):讲母亲买的是处理的沙果,我为母亲买来昂贵的,母亲沉着脸,但还是高兴地、小心翼翼地剥,第一次尝,见客人来时,母亲端走了沙果,将留给了客人。

第三段(5~7自然段):讲母亲很喜欢吃,但舍不得吃。母亲临终前吃的水灵灵的实际上是给了她心爱的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第四段(第8自然段):讲依旧年年红,表达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2.整理问题答案。

我 贵,咬牙买(让母亲尝鲜) (给了孙子)

母亲 沙果(长疤,烂、洗) 对比 小心翼翼 爱怜 喜欢吃 舍不得

3.从重点句中体会思想。

作文最生说“而今,依旧年年红”,先体会作者饱含的感情。

(指引学生体会 而今,虽然年年红,可是母亲却再也看不见了。体会作者思母之情。)

(三) 归纳中心

课文记叙了母亲喜欢吃,但居家过日子,从没吃过。作者在母亲临终前特意买了母亲喜欢吃的,但母亲舍不得吃一颗,而给孙子吃的事情,赞美了母亲勤俭持家善良忠厚的人品,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荔枝》 篇9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构思技巧;通过对平常事物的体察,引发出富于哲理的思考,并以生动的画面烘托跌宕的情思,从而表现出歌颂新生活及其创造者的中心思想。

3.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作者是如何赞美蜜蜂的?又如何转而歌颂劳动人民的?

分析:首先通过写蜂蜜来间接赞美蜜蜂,如“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更多的是直接赞蜜蜂,如“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通过上述语句,歌颂了劳动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忘我劳动的高贵品质和崭新的精神面貌。

那么,作者为何说蜜蜂是“渺小”,却又是“高尚”的呢?这是否矛盾?不矛盾。“渺小”是指蜜蜂的形体而言,“高尚”指蜜蜂的品质。即“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作者通过视点转移的办法来完成两个事物的衔接。当我们参观“养蜂大厦”,赞颂蜜蜂,为蜜蜂的可贵精神激动不已时,作者又将视线移向远方,“透过荔枝树林”展现出田野广阔的现实情景:“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这样自然地由蜂写到了人。

这里作者抓住了人和蜂之间的共同点,赞美蜜蜂,也是歌颂广大劳动人民。蜜蜂在酿蜜,给人们带来清香、甘甜,农民“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中,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给人们带来“极好的东西”。这里作者采用点睛之笔,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作者在结尾处写自己在梦中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就表现了作者向小蜜蜂学习,向劳动人民学习,为社会,为他人辛勤、忘我地工作的强烈愿望,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分析:文章的题目叫,但是,并不是本文着重描写的对象。作者从此生发开来,立意在赞颂酿造这的蜜蜂,进而自然联系社会生活,道出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全文的线索是“蜜蜂——荔枝、——蜜蜂”。文章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蜜蜂写起,先交代出“我”对蜜蜂的感受和印象:由于小时候被蜜蜂笺过,所以不大喜欢它。作者最终是赞颂蜜蜂、但开始时却表示自己不喜欢蜜蜂,这一开端是出人意料的。这也就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引人入胜。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一开端又是合情合理的。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就是“用生活本身的形式再现生活”。作者决定把自己对蜜蜂的认识过程告诉读者,使读者同自己一道经历一下生活的曲折和认识的变化,一起感受,一起前进。

第二部分(2~5自然段):文章的背景是从化温泉,在这里出现的是“黑黝黝的小山”似的荔枝树。写荔枝树的密,是为下文忙得那蜜峰“忘记早晚”作衬。在这一部分,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有了初步的转变,由“总不大喜欢”到“动了情”,由“总不怎么舒服”到“想去看看”。这种思想感情的初变,是由于“我”吃到了,在此,作者充分发挥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宕开笔锋,从我想吃荔枝,但来得不是时候,吃不到荔枝,领略不到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境界,到失望之际,吃到了。的香甜,使作者想到了酿造此蜜的蜜峰。由此将放出的“风筝”又收了回来,回到文章的主旨上。仔细品味,这段看似离题很远的文字其实是紧紧扣题的——吃蜜赞蜂,顺理成章。

第三部分(6~18自然段):写荔枝林中访蜂场,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我”由吃蜜动了情,为寻求生活的真谛,进而要去看看蜜蜂。这既是作者感情的推进,也是文章结构上的一个过渡。作者先描绘了“我”参观养蜂场的情景,一进养蜂场,就见到了“出出进进,飞去飞来”的蜜蜂,“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是以人生来比蜜蜂,它包含着对蜜蜂的赞美,这一部分几乎全是叙事,其中大半是录写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然而依然不减诗情。深入蜜蜂生活,谈论蜜蜂的劳动,抒写自己对这小小生灵的情思。散文的笔是在画自然界的这一小生灵,但是,笔意却落在“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上。有了前面的走马看蜂、走笔画蜂,才使后面的“沉吟”有所依托,并且具有形象的魅力。“我”的“沉吟”,点出了诗眼所在:“酿造生活的蜜”。

第四部分(第19自然段):只有一个单行:“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意思是显然的,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参与“生活的蜜”的“酿造”,“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的愿望。

3.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

(1)富于诗的意境。

意境无非是意与境、情与景的契合物。散文意境营造方式的不同,是因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不同。一般来说,大致分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和即事抒怀四种。其中,“以物喻人”和“借景抒情”最为普通,也最为重要。以物喻人的散文,在形成和开拓意境时,往往采用“双线式”结构。这是因为,既然是“喻”,就有本体和喻体,两两相伴,或行或止,或沉或浮,文章的意境也就得以形成并逐层得到开拓了。比如,喻体是蜜蜂,在文章中是明线;本体是劳动人民,在文章中是暗线。双线平行发展,直至文章结尾,暗线才与明线汇合,文章戛然而止。但是,这种“平行”,并非几何学中的“平行”,它们在文中多次:相互撞击。每次相击,都在“物”与“人”相喻的中介物蜂蜜(生活)上。这成为读者开启深远意境的钥匙。

是否可以说,“以物喻人”的散文的意境是本体与喻体的双线相“击”所成,其意境有较虽的模糊性,供读者补充、想象再造的余地很大,从而使人读来觉得余味无穷。

本文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有自己新鲜的诗的意境。这种意境是通过作者饱满的、探索生活的底蕴的内在情思表现出来的。作者没有向人们论述各种生活哲理,而是从“我”的眼前实景,展开想象,使自己主观的感情色彩与被反映的客观物象的特征取得和谐的统一,把读者从这一重境界引向另一重境界,去玩味,去联想,去感受,去作结论,去领会其中的生活哲理,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深刻感人的意境不是随便就可以写出来的,它靠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和驾驭各种表现技巧的能力。取材虽广,却不能杂乱,它必须统一于中心思想之下。只有这样,文章的意境才能展示出来。在这方面是很注意的。经过作者的“再三剪裁”,精心构思,材料都与蜜蜂相关,与劳动相联,被“歌颂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幸福”这一主题所串通。

先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从化温泉“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还有像汪洋大海似的一片荔枝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青山绿水画”!在这饱含作者情思的背景里,蜜蜂“忙得忘记早晚”,勤劳地采花酿蜜。它热爱劳动,大公无私;然而它只能活六个月。蜜蜂把它短暂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人类。对此,作者抑制不住地抒发了赞美之情:“多可爱的小生灵啊2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作者把意和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炼出了这样感人至深的诗意。但作者的本意还不止于此。他看到了正在劳动的农民,这时,蜜峰的采花酿蜜,农民的劳动和那“青山绿水画”的背景交织在一起,从而把作品的意境推向了新的高度,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理:我们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的。我们的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2)感情变化的描写。

人的爱憎感情都是有缘由的,这缘由主要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杨朔在中具体地描写了“我”对蜜蜂从缺乏认识到获得认识,从不理解到完全理解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合情合理地表现了“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图示来描绘它的大体轮廓:口尝蜜蜂劳动成果→眼见蜜蜂劳动情景→耳闻养蜂人对蜜蜂劳动和精神的介绍→心感蜜蜂伟大高尚→联想劳动人民→梦中身变小蜜蜂。

这个图示表明:作者以“我”对蜜蜂的认识发展为基础,逐步地、合理地表现了“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

同时,作者突发奇想,寓比喻于无形之中。写从化温泉:“四围是山,怀抱着一潭春水”。“怀抱着”几个字,多么形象隽永。写蜜蜂采花:“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好一片欢乐而紧张的繁忙景象,这不正像人类在春秋两季耕种、收获的大忙场景吗?描写:“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这种无形的比喻是很高妙的。

(3)富有情趣的语言。

首先,叙述蕴藉着情意。文章一开头就将人们引入那并不惹人注目的一角:“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先激起感情的波澜,然后以充满童心的文笔,从容地叙述儿时一段回忆,天真、纯净而自然,隐含着作者对蜜蜂感情的转变。出人意料,引人入胜。其次,描写极为朴实。作者对养蜂场的勾勒,仅数语,却情景逼真:“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诗情浓郁的生活画面,加上“成群结队”“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四个短语组成的句子,不加修饰,自然而具体地表现出蜜蜂酿蜜时的繁忙景象,令人有身在其中之感。特别是末尾一句点晴的议论,包含着许多动人的东西,叫人心驰神往。

的语言特色之一是选字用词贴切、准确,表现力强。作者描写对蜜蜂的感情变化十分注意用词的分寸感。例如文章开头写“我”儿时对蜜蜂的感情是“不大喜欢”“不怎么舒服”,为什么不用“讨厌、憎恨、不喜欢、不舒服”之类的近义词呢?这就是为了在后边能更令人信服地写出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不大喜欢”“不怎么舒服”在表现对蜜蜂不喜欢的感情上,程度要比那几个词轻一些,感情转变的幅度自然也就小一些。用这两个词可以使后面写的感情转变显得更加自然可信。

语言特点之二是句式的灵活多变。如文中几个直接赞美蜜蜂的句式,极尽变化之微妙。如:“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会觉得”这是直接肯定的语气,吐露出作者的联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这是推测,然而又是以委婉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说不定”实质上是肯定,这是深情的感叹,意义的推进,作者已由“觉得”而情动于中了。

(4)浅中有深、淡中有味的风格。

杨朔的文章就好像是一个学识渊深而健谈的人摆家常一样,浅中有深,淡中有味;表面轻松自如,内里充实深刻;娓娓动人,平易亲切,寓深厚于平淡之中。就是从平淡入手,而逐渐引人入胜的。先说一件儿时的趣事,既把要说的主要话题引出来了,又引起了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下文也都如此,看起来语不惊人,没有什么强刺激的、豪华的词语,从容安静,但是情趣不断,滋味可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蜜蜂是画家的爱物”,但是咏赞蜜蜂的文学作品也很不少。今天我们学习的杨朔的散文就是其中的一篇。作者赋予蜜蜂本能的活动以人生重要的哲理,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本篇的精髓,也是作者高尚的心灵独白,学习时请同学们认真体会。

板书:杨朔

(二)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教学卡片、投影片均可)。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它们的写法。

蜇了一下啖黑黝黝蠕动掐花沸沸扬扬倚着不辞辛苦

疙瘩提防糟蹋插秧渺小嘤嘤嗡嗡酿造朔

学生完成后明确。依次为:zh=dnyurqifiycgdBdtBchmioyngwngningshu

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

黑黝黝幻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嘤嘤嗡嗡沸沸扬扬蠕动稀罕提防渺小

高尚小生灵

对以上词语的理解请参照有关资料和工具书,答案略。

(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让学生默读课文。默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对小蜜蜂的思想感情前后有哪些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略。

讨论后明确。要点: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过程是:从总不大喜欢,到想去看看蜜蜂,赞赏蜜蜂,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是因事而发的。因为小时候被蜜蜂蜇过而不大喜欢蜜蜂。因为看到了茂密的荔枝树,喝到了香甜的,才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因为参观了“养蜂大厦”,看到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最爱劳动,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却有限;从来不争,不计较什么,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夜不辞辛苦……),于是“不禁一颤”,发出了“多可爱的小生灵啊”的由衷赞叹。因为看到了在水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联想到香甜的和勤劳的蜜蜂,认识到劳动人民正在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着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进而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以表达自己喜爱蜜蜂,热爱生活,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思想感情。由此不难看出,文章是以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表现中心思想的。

板书:

不大喜欢→想去看看→由衷赞叹→梦中变作蜜蜂——线索

(五)讨论:根据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大意。

讨论后明确:

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可以把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从回忆小时被蜜蜂蜇引出不大喜欢蜜蜂;第二部分(2~5段):喝了香甜的,想去看看蜜蜂;第三部分(6~17段):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赞赏蜜蜂,“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第四部分(18~19段):赞美劳动人民,表达了学习蜜蜂的愿望。

(六)布置讨论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简要发言提纲,以备讨论时发言。

1.作者先后写了荔枝林的茂密、荔枝果的鲜美、的甜香、蜜蜂的辛勤、农民的劳动。从结构上看,这几者的关系是什么?这和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关系?

2.作者开头提到对蜜蜂“总不大喜欢”,为什么结尾却说“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开头和结尾是矛盾的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3.怎样理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4.本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为什么标题却用?这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5.课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中心的?

(七)就上面所布置的思考题进行讨论。

1.作者先后写了荔枝林的茂密、荔枝果的鲜美、的甜香、蜜蜂的辛勤、农民的劳动。从结构上看,这几者的关系是什么?这和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又是什么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从结构上看,这几者有个层层铺垫的关系。写荔枝树的茂密,想到吃荔枝果,然而还不到荔枝的成熟季节,于是喝了清香甘美的;由的甜香想到参观养蜂场,了解到蜜蜂的辛勤。由蜜蜂的辛勤联系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又是引出后者的条件。写荔枝林、,为写蜜蜂作铺垫,写蜜蜂又为写田野中正在劳动的农民作铺垫。

结构是为内容服务的。层层铺垫,正是为赞美蜜蜂,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这样,不但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而且使得作者讴歌劳动人民的中心得以充分的表现。

板书:林茂、蜜甜→蜜蜂勤劳→农民忘我

2.作者开头提到对蜜蜂“总不大喜欢”,为什么结尾却说“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开头和结尾是矛盾的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作者开头对蜜蜂不大喜欢,喝了,看到了蜜蜂的劳动,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后,就情愿做一只小蜜蜂,可见甜美的新生活,以及新生活的创造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有多么强大的感染力。

这样写并不矛盾,而是一种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不仅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而且使感情变化的线索更加鲜明、突出,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3.怎样理解“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讨论后明确要点:“渺小”是从蜜蜂是个小生灵,生命短暂来说的。“高尚”是指它勤无私的美德,它对人类的贡献来说的。

4.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第17段。

5.本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为什么标题却用?这个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以作标题,一是因为喝了香甜的,才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即由引出叙述的中心。二还包含着这样的意思:香甜的是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晶;社会主义生活像一样甜美,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是我国的劳动人民。

6.课文要表现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中心的?

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要点: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香甜和蜜蜂无私奉献的赞美,讴歌社会主义新生活,讴歌为它付出辛勤劳动的普通劳动者,并表达自己愿意成为一名为新生活献身的普通劳动者的愿望。借物抒情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特点。写的甜美,令人想到生活的幸福,由“蜜”的甜美,想到它的酿造者——蜜蜂的辛勤,由蜜蜂想到“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最后写到自己也愿变成一只蜜蜂。这样,作者借对物的层层赞美,水到渠成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

借物抒情是本文表现中心的一个基本方法。除此以外,还应注意到生动形象的语言所起的巨大作用。没有又浓又翠的青山绿水画,就引不出如同小山一样重叠起伏的幻景,也就很难表现出与“感情上疙疙瘩瘩”迥然相异的惊喜之情,而的甜美也就很难产生对读者的巨大感染力。没有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的笔触,就很难使读者和作者一道去分享生活的乐趣,很难使“生活都是甜的”这一点睛之笔不知不觉地渗入读者心田,并产生共鸣。至于写蜜蜂的繁忙令人肃然起敬,写蜜蜂的寿限扣人心弦,写水田农民的叠加画面使读者进入悠远清新的意境,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本文中心的表现也都是举足轻重的,应当在朗读中反复体会。

板书:

歌颂甜美的生活→歌颂生活的创造者→愿做生活的创造者→中心

7.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第18段。

8.小结。

杨朔是一位有影响有成就的优秀散文家。他的散文独具特色。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的散文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常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他的散文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具有艺术魅力。

观察事物是写作的基本功。“看、问、想”是观察的基本方法。如作者在参观养蜂场的过程中:看到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的沸沸扬扬的情景,想到“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新生活呢”。又如,文中几次写“我就问道”,“我又问道,“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我不禁一颤”(想到)等等。

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通过对平常事物的体察,引发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9.布置作业。

对周围某一事物认真观察之后,写一篇观察随笔,观察时注意反复思索,引发出一点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字数为500左右即可。

【板书设计】

荔枝蜜

不大喜欢→想去看看→由衷赞叹→梦中变作蜜蜂

(感情变化)→线索

林茂、蜜甜→蜜蜂勤劳→农民忘我

↓↓↓

歌颂新生活→歌颂创造者→愿做创造者

(借物抒情)——中心

二、有争议的问题。

关于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要篇幅是写蜜蜂,但有趣的是文章的展开和归结都落在“我”的感受上。“我”对蜜蜂的情感变化:“厌蜂——看蜂——赞蜂——变蜂”构成全文的情感线索。因而文章全篇突出强调的本不是蜜蜂(劳动人民)的精神,而是“我”在其精神的感召下思想感情所发生的本质变化,这一情感变化才是文章叙写的侧重点。因而,描述“我”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变化或思想转变才是的真正主题。

作为一个亲身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艺工作者,一个有心为人民创作的革命作家,杨朔较早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思想上与劳动人民的差距。早在1949年,他就坦率地写下《我的改造》。他说,影响接近群众的“真正要害却在于我的思想”。自以为“搞文艺不同凡响”,对工农群众“心里多少有点自大”。在1953年一篇谈创作心境的文章中,他说得更明白:“爱是不能装假的。我有过这方面的痛苦,起初,我也到工农兵当中去,想写他们,可是我并不喜欢他们,我去了,搜集搜集故事,掉头而去,对他们漠不关心。但在生活里,在斗争里,我见到他们精神的高贵,行动的可敬,我的思想感情在党的教育下也慢慢得到改造,于是我自自然然地爱上他们了。”可见,杨朔在创作之前对劳动人民的认识确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感情上由不融洽到融洽的转变过程。

因此,反映在作品中我们就不能说“厌蜂”仅只是艺术手法上的欲扬先抑,更不能说“变蜂”是一笔带过的做作之笔,应该说全文的主题正是靠它们来体现的。

我们还可以说,散文的感情基调不仅属于杨朔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

新中国成立头十年,由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全面系统的贯彻,加之当时文艺界主要领导人如郭沫若、茅盾等的提倡,深入工农、深入生活、转变思想成为中国文坛的主旋律,许多作家到工厂到农村长期落户。这个时代是知识分子与工农兵合为一体的时代,杨朔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与工农相结合中的感情变化做出真实的记录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自己也说:“我从思索中得来的东西,往往就是我将来写作的主题。”杨朔这种拿“主题做条主线”的创作方法恰好证明了中“我”的“厌蜂——看蜂——赞蜂——变蜂”的感情变化过程正是“与主题有关的生活”,是主题之所在。到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归纳的主题:作者通过“我”对蜜蜂前后迥异的感情变化的叙写,描画了“我”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与劳动人民相结合过程中思想转变的心灵轨迹,表达出一代知识分子渴望与劳动人民化为一体的情怀。“我”的思想历程是一代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缩影。

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出处。

这句诗出自苏拭《吃荔枝》(又名《惠州一绝》),原诗是这样的: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苏轼对荔枝的无限赞叹。杨朔引用这两句诗,意在借以赞美荔枝这种佳果。

来自:中基网

《荔枝》 篇10

曾几何时,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板书渐渐逝去,几乎销声匿迹……。记得,开学初教《荔枝》一文时,本想用录音机朗读全文引入新课的教学。恰巧那天停电,计划泡汤,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下“范读”呢?于是,我手捧课本摇头摆脑,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抬眼一瞥,连“不法分子”今天也乖巧多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我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报得三春晖”的感恩之情,再看看我的学生,有的还沉浸在母爱的温馨之中,有的睁得大大的眼睛还噙着泪花,有的用小手正拭着眼边的泪水……多感人的一幕啊,真是不曾预约的精彩!比以往任何一节新课的导入效果都好。我心旌不禁一颤:好一个范读,以情激情;好一个范读,引领孩子们全身心地走进文本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之中。

我激动不已,今天这节课收获太大了。我怀旧,我感悟——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范读!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努力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我追寻,我反思——教师的范读确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美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归来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

1、教师的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师精彩的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学生稚嫩的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阅读,没有感情的投入,是得不到回报的,或回报甚微!这情感的投入,情感的熏陶,无疑为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的范读能更有效地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记得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的,他说:“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感情基调。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3、教师的范读能读出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倘若能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在学生读文前或当学生读得不尽人意时,处于“愤,悱”之时,教师范读一番,将会是事半功倍。在上优美抒情的课文时,教师更应用情用心地读,把孩子们带入尽善尽美之中。如阅读《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有这样一个自然段:“索溪像是一个从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在我抒情地范读后,学生也“蹦跳而出”、“缠绕”着,“撅着屁股”、“赌着气”地读起来了,读的有声有色,美极了!这样,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如临其境,不但读出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有效地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范读是那么原始,那么简单,“走点老路”返朴归真。别担心!兴许语文阅读教学本该如此!

《荔枝》 篇11

教学目的:

1、了解序、认识荔枝

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

1、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2、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引入 有家里开水果店的吗?有喜欢吃荔枝的吗?

请一位吃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介绍好不好?

其实很多的诗文里都写过荔枝?(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苏轼的《惠州一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流露出对荔枝的的喜爱;杜牧《过华清宫》中嘲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国力民力特快专运鲜荔枝进宫,却也可见鲜荔枝的的难得)

2、激发兴趣 出示新鲜的荔枝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天,鲜荔枝已不只是皇室贡品,我们蓬安也可以买到,跟我们那位同学的介绍的一样,红色、圆形、味道鲜美同学们想尝一尝这果中珍品吗?不过老师有个条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完成的学习目标后再请大家吃,好吗?大家有信心吗?

3、引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板书课时少写一个“序”字让学生发现并且强调不可少这是一种文体(一)、介绍白居易及序[演示幻灯二]

二、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演示幻灯一]基本目标:

1、了解序认识荔枝

2、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提高目标:

背诵课文

三、围绕目标学习

(二)、朗读

一遍

范读(字词)

弄清字词[演示幻灯三] 在书上划出重点注释来

缯(z ng) 绡(xi o) 醴(l ) 酪(l o) 华(hu )

二遍

自读(翻译)

结合注释和实物疏通文意,小组内交流,教师答疑,找一位同学到展示台给大家剥荔枝并加以介绍。

强调朵(展示葡萄串)大略如彼,其实过之,图、书盖为不识者及识而不及一二三者云

[演示幻灯四]学生齐读译文

三遍

抽读(想象)

其余同学闭上眼睛想象有关荔枝的画面

同学们听得认真,想得出神同桌交流一下闭上眼睛出现的画面。

老师的脑子里也有幅画,请看[演示幻灯五]以后大家要多进行这种训练。以提高我们的想象能力。

四遍

读画(创作)

分成两个组愿意画画的同学为 一组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荔枝图》不必面面俱到,一枝一叶,一花一果都可以,有愿意上来画的吗?其余同学为一组快速读课文十遍,划出重点字句来。看谁先成!将学生的画展示

小结:画得真不错,即使白老先生在世也会颔首赞道:后生可畏。

学生读出划的重点词句

小结:划得也不错

通过上面的阅读我们已经心中有树——荔枝树,接下来 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短文写作上的正些妙处。

(三)、思考讨论

1、学生质疑,互相讨论,师巡视答疑(同学们四个同学为一组可以自已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全班一起来)时间5分钟

有问题吗?

2、刚才同学们讨论很认真解决了不少问题接下来老师再强调下作者在写作顺序和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围绕目标质疑,重点提示并让学生理解[演示幻灯四]

(1)、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文章第一部分各句的说明对象?

全文共两段第二段介绍写作目的

第一段具体介绍荔枝,刚才划横线的重点词句就是作者的说明对象,都有哪些方面呢?

(2)、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说明的顺序。(体会清晰的条理)[演示幻灯五]

在对荔枝进行介绍的时候,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摄影技巧,

首先是一个远镜头群山起做一片葱茏,这就是荔枝的产地(生长的环境)

接着镜头推进,枝叶繁茂的荔枝树开花结果。先从整体上介绍树形,再从细处介绍树叶、花朵、果实。同时又按照冬春秋的时间顺序

然后一个特写镜头定格在果实上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层层剥开荔枝依次介绍了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最后来一个花絮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荔枝离开本枝以后的变化

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以及时间先后的顺序,遵循了荔枝的生长规律及其固有特色。本文是一幅画上的的题词,又似一篇植物标本说明。

(3)、后面加点的是作者所作的比喻,闭上书填出来[演示幻灯六]

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文章主要采用哪种方法来说明荔枝的?有什么作用?(体会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

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比喻呢?唐代交通不发达,很多人只听说过而没有见过或品尝过荔枝,作者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设喻。用帷盖、桂、橘、丹、葡萄、枇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十种可感知的美好的东西使人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每个比喻与荔枝本身的特点贴近,使人如见其形,如品其味。同时这些比喻已远远地超出了画面荔枝的生长,味道,离开树枝后的变化再加上“--如--”的句式反复出现,使文章语言简洁,但极富表现力,给我们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3)、善设波澜、曲折起伏;总括句“大略如彼,其实过之”是对前面介绍的小结,却让人产生“荔枝不过如此”的心理,“其实过之”又化实为虚。用模糊的语言,激发我们去想象荔枝的美;紧接着陡转直下,讲荔枝的不易保鲜:“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语气急促让人遗憾,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对鲜荔枝的向往之情。全文仅百多字却一波三折,让人叫好

(4)、有详有略、主次分明;

这篇具有说明性质的小品,作者通过对荔枝的习性及其特点的细致观察,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仅用百余字就展现了荔枝特有的风姿,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四)、归纳总结:

1、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2、善用比喻、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 力

3、善设波澜、曲折起伏

4、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五)、指导背诵

(六)、练习运用

1、背诵课文

2、用所学的方法介绍自己所熟悉的一种植物或水果(做在课堂练笔上)

四、小结学习文章的方法

朗读、思考讨论、归纳总结、练习运用

五、小结本节课的学习

这堂课我对同学们的表现很满意,因此下课后请大家品尝荔枝,以示谢意!大家对老师的要求和建议欢迎大家课后直接与我交流或者通过电话8950172通过网上邮箱跟我联系。

附:板书设计

荔枝图序

白居易

一、朗读

二、思考讨论

三、归纳总结

四、练习运用

四川省蓬安县利溪初级中学校

王天伦

《荔枝》 篇12

之三

作者:王丽萍

《荔枝》是新选入的一篇文章,作者肖复兴。乍看题目,文章似要介绍荔枝,细读会发现,作者是在通过第一次买荔枝、与母亲吃荔枝以及母亲临终前为母亲买荔枝等几个细节的回忆,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十分重视朗读,要还朗读以正当的地位,而不能仅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荔枝》一文,文不甚深,对于高年级同学来说,作者要传达的意图也不难体会,况且,孩子们已储备了相当的能力与经验。因此,可完全采取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教学思路

一、初步感知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

2.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深入阅读

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1.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北大荒在什么地方?你能讲讲有关北大荒的一些故事吗?课文不是在写荔枝,而是在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你能说说“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的话外之音吗?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

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

3.展示讨论成果,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贴于教室墙壁上,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讲述(或轮流讲)。这一过程相当重要,也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讲解,引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学习某些生字,纠正学生理解中的某引起偏差等等。

三、朗读悟情

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四、读后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五、课外引伸

1.可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最好,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

《荔枝》 篇13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运用打比方来介绍荔枝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按照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杜牧《过华清宫》中的诗句,杨贵妃喂吃到新鲜的荔枝,不远千里从广东快马加鞭运送荔枝到长安来,苏东坡也曾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从古至今就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水果。

(出示荔枝图片)

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但荔枝不易保鲜,在唐朝时期,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帷 枇杷 绡 瓤 醴酪

2. 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字音和停顿。

3. 跟读课文,熟悉文章朗读方式。

4. 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达到熟练程度。

三、结合预习,理解内容

译文: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团团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还是青色的;花像菊花,春天开放;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绸;膜如紫色的绸缎;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像甜酒和奶酪。大致就是那样,它的实际情况比它还要详细。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变颜色,两天香变了,三天味变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离去了。

公元820年的夏天,南宾(四川省忠县)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指导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上,借助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指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

二、思考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荔枝的?请根据屏幕上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回答。(投影展示明确: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树叶、花、果实及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荔枝的保鲜)

根据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体会清晰的条理,学习说明的方法。明确:由外到内,如在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时,先说朵,再依次说到壳、膜、瓤肉、浆液等;从整体到局部,如开头从树的形状依次说到树的叶、花、果实等

2. 本文说明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明确: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突出重点,且可以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

3.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

(明确:作比较,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运用了打比方,如:瓤肉莹白如冰雪。)

4.哪几个句子用了比喻?为什么用比喻?

(唐代交通不发达,很多人只听说过而没有见过或品尝过荔枝,作者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设喻。用帷盖、桂、橘、丹、葡萄、枇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十种可感知的美好的东西使人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每个比喻与荔枝本身的特点贴近,使人如见其形,如品其味。语言简洁,但极富表现力,给我们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总结写作特点:

1. 巧用比喻作者用人们较为熟知的事物来打比方,使读者能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比喻贴切形象,对比鲜明生动,使人如睹其形,如观其色,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可触可感。

2. 层次分明作者开篇以“荔枝”二了总领点题,统领全文。紧扣“荔枝”二字,从其形、色、香、味诸方面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地介绍说明了荔枝的特点。

3. 详略得当 作者坚荔枝的形、色、香、味介绍较为说尽,而对其产地,其色、香、味随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作画的时间及作画者,还有作序的目的等介绍则一笔带过,显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四、拓展训练

1. 全班齐读课文打比方的句子,并展现其它常见水果,利用课文句式“叶如桂,冬青……浆液甘酸如醴酪”写一种水果,尽量形象逼真。

2.交流作品。

板书设计:

荔枝图序 树形(帷盖)叶 桂

华(花)橘

实 丹

朵 葡萄

核 枇杷

壳 红缯

膜 紫绡

肉 冰雪

浆液 醴酪

课后反思

《荔枝图序》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介绍荔枝的一篇文言文。章短小精悍,我根据教学大纲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序”,认识荔枝。2、夯实基础,准确掌握重点字、词、句的翻译。3、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学会赏析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作用。4、理解逻辑顺序的写作方法,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系列困难,比如:

1、北方农村的孩子基本没见过荔枝,更不用说品尝过了。面对这一问题,我在课余时间组织全班学生去多媒体教室欣赏了一组荔枝的图片,让学生们对荔枝有个初步了解,这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2、七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很少接触说明文,他们对说文明的基本知识并不十分熟悉。所以在课堂上,我按照荔枝的“产地——树形——叶——花——果实 ——核——壳——膜——瓤肉——浆液——色、香、味”的写作顺序来讲解课文、书写板书,这既介绍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逻辑顺序,又便于学生们记忆背诵课文。

3、学习运用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是整个课程的难点。于是我安排学生们进行模仿写作,这一方面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作者语言的准确和优美,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荔枝图序》共用两课时,我感觉学生接受很好,大部分同学能叙述出文章主要内容并当堂背诵课文,这说明了学生真正理解了这篇文章。

说课稿

一、说教材

目标:

一)单元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花之君子”,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观察并描写植物的顺序及方法,学会抓住事物 的生活习性、形态用途特征,尝试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

二)本课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并学习《芙蕖》与《荔枝图序》两篇古代说明文中有关文章的直观可感性、层 ;次井然的写法(重点之一)

2、品评积累古代精美文章,完成背诵(重点之二);

3、理解说明性文章的“知趣”特点,了解其运用比喻、拟人、类别、数字等各种说明武器的情 。况;引导学生对家乡土特产(植物)进行尝试性写作训练(拓展目标)

二、说教法

教程: 《荔枝图序》通过分类、定义、比喻、互文等手法,工笔细描,将荔枝介绍得栩栩如生,层

一) 次井然,色彩丰富,直观可感,非常适合于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点当堂完成“背诵”—这一主 要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二)导入: ,讲明山野水果—荔枝因

1、首先使用杜甫《过华清宫》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皇家标记、贵族身份而声名鹊起、备受世人青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

2、用一代文豪苏轼绍圣二年在惠州第一次吃了荔枝,终生念念不忘: “愿同荔枝社,长作鸡黍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极言喜枝为先驱…”极尽赞美, 、 欢,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荔枝和文章产生神往之情;

3、荔枝以其可目、可口而魅力无限。那么,在大诗人白居易的笔下又当如何呢?(显示课题, 简介作者)

三)导读:

1、放课件范读全文,学生正音断句(开启字幕、朗读全文); )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了解大意,思考问题(开启字幕“思考①②”;

3、师生探讨(说明内容,说明顺序)

4、师生研读(解释全文): ; 团团:圆圆;帷盖:围幔和车盖;青:绿;华:通“花” 荣:生长,开花;实:果实;朵:一朵,一挂,一串; 彼:那,那些;尽:全,都;去:离开,消失; 图:画画;书之:题写序文

5、学生尝试背诵(课件播放)

1)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图文联系;

2)学生看图自由背诵;

3)师生共同齐声背诵;

6、结构分析(课件演示):学生快速整理笔记,依据结构提纲尝试背诵;

7、写作启迪(课件演示):略讲说明文语言的一般特点(准确、科学)和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条 理);

8、课外练笔:强调科学性、条理性、生动性;

9、探究学习(可以省略):吹毛求疵—荔枝产地

三、说学生

学情: 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八年级比较差的 2 班作为组内训练课的教学班级。原因有三:

1、二班是差班, 选择二班可以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文章直观可感,描写生动形象,便于当堂背诵;而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3、二班是第二课时的教学,通过一班的教学可以调整 改进教学环节。 实践证明:我的选择和策略是正确的。二班同学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发,93%的同学当 “哀兵必胜”的兵法还得深入钻研运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提升中堂完成了背诵。看来, 差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一大遗憾是“探究学习”环节很被动,平时对学生的思维拓展训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荔枝》 篇14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记叙和抒情紧密结合,从而表现和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的过程和倾注了一腔深情的原因,加深同学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教学难点:

(一)作者意在赞美蜜蜂从而赞美劳动人民,为什么又花了很多笔墨描写荔枝林、荔枝果、荔枝蜜?

(二)参观养蜂场,是以什么为顺序展开描写的。

二、教学重点:

(一)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形散而神不散;

(二)记事和抒情的紧密结合。

三、布置课前预习:

(一)指定一些生字、生词要同学注音、注释;

(二)作者对蜜蜂看法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在阅读思考过程中把书上有关的语句用铅笔划出来;

(三)作者赞颂蜜蜂有何用意?请引述课文有关的语句谈谈你的看法。

(四)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在预习的基础上理清全文线索并分段;分析第一、第二段解决教学的难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

《荔枝蜜》(板书),这是一篇出色的散文,作者杨朔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象蜜蜂那样辛勤,给我们“酿造了很多象蜜一样香甜的抒情散文”。可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作家,在十年内乱中受到了残酷的迫害,于一九六八年八月三日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终年才五十五岁。粉碎“四人帮”后新编的《杨朔散文选》已出版。

二、生字注音:

出示小黑板、请同学注音。教师领读正音后集体读。板书的生字是:

掐(qiā)蜇(zhē)黝(yǒu)

啖(dàn)嘤(yīng)蠕(rú)

褐(hè)酿(niàng)颤(chàn)

下列词释义:(书上没有注释的,查字典解决)

环抱黑黝黝幻景嘤嘤嗡嗡蠕蠕

倚着(yǐ)糟塌疙疙瘩瘩沸沸扬扬

三、检查预习课文的情况,引导学生清理全文的线索,初步了解全文的结构:

(一)问:作者对蜜蜂看法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要引导学生准确地引述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

教师归纳后板书:

①不大喜欢蜜蜂

②想去看看蜜蜂

③赞赏蜜蜂

④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二)教师进一步阐释,作者是以自己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描写、安排结构的。分段时要考虑到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全文可分为四个段落: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第二段包括2至3自然段,第三段从第6自然段起至“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止,最后两个自然段是第四段。

在对全文概貌有了初步了解后,还要进一步去理解各个段落写些什么,怎样为表现全文的中心思想服务。怎样读懂各个段落呢?要弄清它的层次,读懂一些重要的语句。

四、讲读分析第一段。

(一)指定一位同学朗读。要求其他同学听朗读后思考讨论:先前作者为什么“总不大喜欢”蜜蜂。请用概括的语言说说原因。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因为小时候被蜇。

(二)进一步分析几个词语,理清段落的层次。

1.一开始,叙述一个事实: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原物叫人喜爱,&127;这是个判断。问:可是为什么“叫人喜爱”前边加上“往往”?“往往”是什么意思呢?&127;“往往”是“常常”“常常”并非“全部”。如果去掉“往往”,&127;全句的意思就变成任何花鸟草虫都叫人喜爱。这种说法就不准确、欠客观,过于绝对化。

2.既然上得画的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顺着这个意思写下来,应该是“我也喜爱蜜蜂”,可是,作者说出了个相反的意思:“不大喜欢”。问:哪一个字起了这个转折的作用?“却”。去掉“却”字,转不出这个不合一般情理的意思。可见,这个虚词的语法作用很重要。

3.为什么不大喜欢?小时候被蜇。被蜇后不是恨死它而只是“不大喜欢”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大人告诉我“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因而可怜它、原谅它了。不过感情上还没有完全转过来,还是“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五、讲读分析第二大段:

(一)问:从“总不大喜欢”变为“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部分是理解上的难点,如果同学说的很杂乱、不准确。要引导同学去理解各个自然段的重点,如果答得很简要——吃了香甜的荔枝蜜,也要进一步提出“为何要写荔枝林、荔枝果”,体会作者写作的意图。)同学讨论后教师归纳:直接的原因是喝了香甜的荔枝蜜。吃蜜想蜂,动了情,因而想去看看。

那为什么还要写荔枝林的茂盛、荔枝果的鲜美呢?①这是从作者的生活实际出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几天,首先看到的是林。由林想到果。可是吃不上果,而吃果蜜正是时侯。这样层层写来,曲折而又环环相扣。②这样写还体现了作者的严密构思;写荔枝林茂盛,是为蜜蜂酿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果的鲜美,是为写荔枝蜜的香甜作了渲染;果是那样鲜美,&127;采它的花粉酿成蜜必定香甜。

(二)进一步引导同学体会这三个自然段的语句和写法:

1.请一同学朗读第2自然段,听读后请同学思考讨论:为什么把荔枝林写成“黑黝黝的小山”?答后教师阐释:因为到的时间是在晚上而且是阴天。这样写,更能突出荔枝林的茂密。

2.请一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听读后请同学思考讨论:怎样写荔枝果的鲜美?答后教师阐释:作者先叙述自己对荔枝的看法,用“也许”,是可能而不肯定,语气较婉转,避免主观、强加于人,其次,引述苏东坡的词句作证明。最后写自己吃不上的惋惜心情。问: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作者这种心情呢?“偏偏”,“等不及”。惋惜了情深、想吃之意就更切。事实是吃不上,这就为喝蜜动情作了充分的渲染。

3.请一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听读后请同学思考讨论:从哪些方法来介绍荔枝蜜?讨论后教师归纳:先写蜜蜂采花粉的繁忙,次写荔枝蜜的特点,最后从闻到、吃到、想到各个方面写蜜的香甜,如同水到渠成。作者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这是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一次大变化。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大段,流畅朗读第二大段。

2.口答:为什么写荔枝蜜香甜之前要先写荔枝林的茂盛和荔枝果的鲜美?

3.预习第三、四段并思考:

①作者以什么为顺序写参观养蜂场的经过?

②作者赞颂蜜蜂的用意何在?

4.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字:

mì(蜜)蜂mì(密)得不透缝

一kē(颗)荔枝一kē(棵)荔枝树

zhòng(重)要chóng(重)复

tí(提)倡dī(提)防

diào(调)查tiáo(调)上一杯

5.给加黑词注上多种读音:

①中看zhòng(zhōng)

②不透缝fèng(féng)

③大约得三个月děi(dé,de)

④最恶wù(è,ě,wū)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最后两大段;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一、请一同学背诵第1自然段。

二、讲解分析第三大段。

(一)从“不大喜欢”到“动了情”想去看看。看了以后怎么样呢?请一位同学朗读“我不禁一颤”的段落。这里写了四句话,头一句,作者直接抒发了感情,认为它“多可爱”;为什么“可爱”?二、三两句从蜜蜂和人的关系上说明。第四句又进一步赞颂它“多么高尚”的品德。此时,作者已把蜜蜂人格化了。

(二)作者到底看到些什么,怎会产生感情上的飞跃?请同学默读一遍,说说作者参观“养蜂大厦”的顺序。讨论后教师归纳:由远及近,先外后内。

(三)参观“养蜂大厦”,直接写蜜蜂的有哪些语句,请划出来,并概括说明这些语句说明什么。请一同学朗读写“养蜂大厦”的两个自然段。听后讨论,教师归纳:“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工蜂都愿意用采的花精供养”蜂王。这些语句说明它们辛勤、无私。

(四)接着写作者的三次发问,老梁的三次作答,更具体写了蜜蜂的生活特性。其中这些语句是很动人的:“老梁说: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五)小结,先写自己所见,再写自己的所闻,因而很自然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为蜜蜂唱赞歌:形体虽“渺小”,品格却无比“高尚”。

三、讲解分析第四段:

(一)作者在赞美蜜蜂的时候,已经把蜜蜂人格化了。如“都愿意”啊,“从来不争”啊,“也不计较什么”啊,“对人无所求”啊,“不是为自己”、&127;“而是为人类”啊等等。为什么呢?原来作者写蜜蜂,其实也是在写劳动人民。&127;劳动人民的品质在蜜蜂身上得到表现,蜜蜂的形象就是劳动人民的化身。&127;作者怎样进一步来表现心中这一想法呢?教师朗读结尾两段,最后分析、归纳,这是一个简单的画面,&127;但很明朗:

(二)作者的梦境,是作者心中强烈愿望的表现。它的含意很深:不仅在赞颂蜜蜂——劳动人民,而且表示要加入到劳动人民的行列中来。

四、全文总结。

从整理全文的材料入手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

问:全文具体记叙了几个材料?

小时被蜜蜂蜇过的经历;到广东从化看到的荔枝林的茂密,想起荔枝果鲜美,尝到荔枝蜜的香甜;参观了“养蜂大厦”,了解了蜂蜜的生活特征;看到农民们在水田里辛勤地劳动。这些材料似乎零散而且不很相干。但作者怎样组织起来,使之成为完整而严密的整体?表现怎样的中心?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中心思想:本文写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热情赞颂蜜蜂,进而盛赞为建设新生活而辛勤劳动的我国劳动人民。并表达作者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愿望。

五、课堂练习:

1.辨字组词:

(1).掐陷滔蹈(2).嘤婴樱(3).沸拂佛(4).蠕孺儒缨

2.当场熟读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六、课外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开头一段和结尾三个自然段。

2.口答“思考和练习二”。

3.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五”。

4.写一篇短文。题目是:我爱

要求象课文那样以物喻人,写出物的特点,也写出“我爱”它的感情;字数约500字。

附板书设计:

内容

1.不大喜欢蜜蜂:(抒)

小时候被蜇。(叙)

2.想去看看蜜蜂:(抒)

喝了香甜的荔枝蜜(叙)

3.赞美蜜蜂:(抒)

劳动辛勤,品格高尚(叙)

4.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抒)

农民也象蜜蜂一样的辛勤、无私(叙)

写作特点

1.以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贯串全文。

2.记叙抒情紧密结合。

《荔枝》 篇15

教学目标1、认识科学小品的一般特点。2、分析本文综合运用引资料、插图、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3、认识科学小品的文学美;丰富科学知识,了解普通物品中的文化价值。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文学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交流式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一、导入二、整体感知三、细读课文问1:同学们:你们都吃过荔枝吧!味道怎样想必大家都能用“甜”或“又酸又甜”等词来形容,有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为我们作一番介绍吗?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荔枝。问2:他说得准确吗?为什么?(展示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浏览课文,完毕后,以小组形式讨论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 标题给我们提供了荔枝的几点信息?这一标题有何创意? 2、 作者认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里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甘酸浆液如醴酪”的话对吗?明确:1、⑴标题给我们提供了三点信息: 产地 南州——泛指我国南方。 成熟期 六月——阳历七月。 颜色 丹——红色。 ⑵以诗为题,新颖,同时也很有概括力(荔枝的重要信息)。2、 白居易的话有对有错 壳如红缯——错(粗糙) 膜如紫绡——错(误作) 瓤肉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甘酸浆液如醴酪——对问3:文中还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荔枝的有关知识?学生回答:荔枝表皮粗糙,红色,肉甜不够准确。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学生回答:扣住说明文单元要求,对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进行一次轻松的检验。调动原有的积累,让说得好的同学有成就感。顺藤摸瓜,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注释的好习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文本的主动性,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外部形态外壳:块状裂片、粗糙 颜色:深红色、紫色 形状: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 果实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内部结构内膜:白、薄 肉: 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 核(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无核花期 二月初到四月初 长 生长产地 我国 习性 喜温暖问4:文中除了有这些知识,还多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作用?概述后讨论以上问题。作用:说明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作用:说明荔枝的膜的轻薄 作用: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作用:突出苏轼对荔枝的喜爱问5:用了哪些典故?请同学们一起来找找比喻句:问6:有何作用?①说明荔枝颜色红的特点②说明荔枝成片林的绚丽美景问7:总观全文,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讨论探究学生参照注释:答案可能为: 1还引了不少诗文, 如《荔枝图序》如《咏荔枝膜》如《过华清宫绝句》如《惠州一绝》2运用典故①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兼程送荔枝②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③文徵明说顾氏种活荔枝事3比喻①绛囊、红星、珊瑚珠②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理解诗句,解决重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后文品味语言作准备。四、归纳总结:五、品味语言:六、作业(一) 说明顺序:由表及里 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二)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配插图、列数字、引资料等问7: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小品的一般特点)教师点评:明确:①科学的准确性②文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学生活动学生分别找出相应的例子。学生自由发言,如用语准确,有分寸;增加对荔枝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有点趣味……写一篇介绍某种水果的说明文。上升一些理性认识附板书设计:第一部分(1-10) 生态 (主)(次) 第二部分 (11-14) 生产产地 我国 二千多年 果谱 十三种 三十二个品种 移植 成都、福建生长北限 产销 大力发展 满足需要实虚二段 形态 (表)(里) 三段 果实一段 引子 存疑 探讨 激起兴趣外壳 粗糙 有龟裂片 颜色 深红或紫色 果实 蒂部大 顶端小 心脏形 卵圆形 大小 轻重 挂化壳膜 白色薄膜 果肉 白色半透明 甜微酸 贮运 不耐贮藏 不利运输 果核 长圆 光滑 棕褐色 果花 二月、四月 绿白色 小、多

《荔枝》 篇16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识记文中字词和诗句

二、预习内容

1、关于作者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1901~1988,浙江海宁人。早在30年代,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出版《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的有《生物学碎锦》。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2、识记字词和诗句

红缯 紫绡 醴酪 龟裂 蒂部 渣滓 贮藏 兼程 祠堂 萌蘖 幅员广阔

咏荔枝膜

徐勃

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白玉薄笼妖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

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

惠州绝句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简要概括文章各段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巩固掌握文中字词和诗句

2、学习说明事物的顺序和方法

3、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说明顺序和方法,品味语言特点

二、学习过程

(一)文本探究

1、给文章划分层次结构,并指出文章的说明顺序

2、本文出色地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3、准确简洁是说明性文字最基本的特点,请在文章中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文字。

4、读下面一段文字,与课文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摘自《辞海》

5、课文主要采用那些方法来增添文学情趣的?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诵读诵读,并举例分析。

(二)、反思总结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点

(三)、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注音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逼真(bí zhēn):极像真的 b. 绚丽 (xún lì):灿烂美丽

c. 渣滓(zhā zi):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d. 兼程(jin chéng):同时赶路。

2、选出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 ( )

a. 醴酪(lào) 贮藏(zhù) 紫绡(xiāo) 萌蘖(miè)

b. 红缯(céng) 祠堂(cí) 莹白(yíng) 宠幸(chǒng)

c. 龟裂(guī) 渣滓(zǐ) 耀眼(yào) 绚丽(xuàn)

d. 壳面(ké) 记载(zǎi) 绛囊(xiáng) 混和(hùn)

3、选出对加黑字解释正确的一组 ( )

a. 紫绡 (生丝织的绸子) 红缯 (古代丝织品的统称)

兼程 (既走水路又走陆路) 萌蘖 (生芽,发芽)

b. 醴酪(甜酒) 日啖三百颗(品尝)

一骑红尘(跑得飞快的马) 阙下(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c. 密移造化出闽山 (自然,天然) 果树志 (文字记录)

绛囊 (深红色) 蒂部 (瓜、果与茎、枝相连的把儿)

d. 飞焰欲横天 (横布于天边) 宠幸 (幸运)

山顶千门次第开 (第二次) 浑圆 (全,满)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文化内涵 映入眼帘 更足珍惜 b. 幅圆广阔 不了了之 钻牛角尖

c. 施以极刑 晶莹透明 蜚生中外 d. 蜜源植物 因地致宜 不耐贮藏

5、为下段文字空缺处选出正确的标点: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①移植宣和殿②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③禁御新栽荔枝丹④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

①②③④

a,。”,。”

b,”。,”,

c,”。,”。[

d。。’;”。

6、限制性词语的恰当运用,可增强说明的科学性,指出下面表达科学的一句:( )

a.海洋是人类食物的大仓库,海洋植物是营养丰富的食物。

b.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共有十三种。

c.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

d.成熟的荔枝,壳是深红色或紫色。

课后练习与提高

请利用下面的资料,运用本文最具特色的说明方法,起个好题目,写一段富有文学情趣的介绍石榴的说明文字。然后读一读,同学间交流评价。 (不少于300字)

1.燃灯疑夜火,辖珠胜早梅。——梁元帝《咏石榴》

2.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天。——白居易《山石榴》

3.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岛之名果……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馨香流溢……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潘岳《安石榴赋》

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蜂窠,有黄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色,亦有洁白如雪者。——《事类合聚》

南州六月荔枝丹学案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文本探究

1、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10段),分三个层次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

第一层是第1段,以小学学习《荔枝图序》向老师质疑为引子,引出“荔枝”这个话题。

第二层是第2~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外壳、颜色、果形、大小)。

第三层是第6~10段,主要写荔枝的果实(膜、肉、核、花)。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荔枝果实,采用由外向内的说明顺序。

第二部分(第11段~14段),主要介绍荔枝生产的有关情况。

从全文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

2、运用打比方的方法,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动。如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把稀奇的荔枝品种比作“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

运用列数据的方法,使得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等等。

运用举实例的方法,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应该指出,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二十多处,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比如引用古诗文,引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给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

3、第12段,“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一句,加“现在知道的”就比较客观,因为“13种”仅是从目前发现的文献来判断,将来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那就不止13种了。如第13段,“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用推测的语气,实际上是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能不能发生还不一定。如第14段,“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不是任何一个地区都能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盛产荔枝的地区”圈定的范围较小,有条件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约数的运用上,如“一年开花两次”、“大约重60克”、“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达四五十克”等等。

语言的科学性还表现在语言的周密上,如“成熟的荔枝,大多数……紫色”中的“大多数”、“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径三四厘米”中的“通常”、“荔枝的肉的细胞壁特别薄,……一般都不留渣滓”中的“一般”、“荔枝晒干或烘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中的“完全”,……

4、参考语段的语言风格是简洁准确,课文的语言风格除了简洁准确外还有浓厚的文学气息。

5、本文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上。从标题开始,相继引用了陈辉、郭明章、邓萧、徐勃、杜牧、苏轼等诗人的诗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此外,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生动形象,凸现文采。 另外,本文的题目也极富文学气息。

(二)、反思总结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点

由内到外 打比方 准确简洁

由主到次 列数据 形象生动

举实例 诗意盎然

引用

(三)、当堂检测

1、c a逼真(bī zhēn) b绚丽(xuān lì)d兼程(jiān chéng)一天走两天的路

2、c a萌蘖(niè)b红缯(zéng) d绛囊(jiàng)

3、c a兼程 (一天走两天的路)b一骑红尘(一人一马为一骑)d山顶千门次第开 (依次)

4、a b幅员辽阔c蜚声中外d因地制宜

5、c

6、c

a海洋是人类食物的大仓库,很多海洋植物是营养丰富的食物。

b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

d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荔枝》 篇17

《荔枝》是一篇充满浓浓亲情的经典美文,作者肖复兴用深情的笔墨通过荔枝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歌颂。文章中许多生动,细腻的情节,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隐藏在本文中,需要读者有一双锐利的慧眼去发现。《荔枝》一文中,作者描写了很多让人过目不忘,浮想连翩的情景,如母亲尝荔枝的情景,母亲端走沙果让客人吃荔枝,临终前我给母亲买荔枝等,字里行间充盈着至真至纯的亲情。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述这些,不只是在告诉我们母亲爱吃荔枝,儿子给母亲买荔枝,而是借荔枝表达对人间真情的歌颂与赞美,要让这些活灵活现的生活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融合并提升,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捕捉。

教学伊始,我要求同学们熟读课文,通过整体感知后,需要对重点的词句进行品读,进行深层次的情感挖掘,让学生自主发现,寻找印象最深刻的或感受最深的句子细强口味,并在全班交流,深入探究,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如:

①“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首先,要求学生仔细读这段文字,思考主要写了什么,体例到什么。学生基本上能抓重点词、句体会到“母亲喜爱荔枝,舍不得吃”这层意思。接下来我进一步追问:“母亲捧着剥好的的荔枝,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马上打开了思路,有的说,他想到了荔枝为什么长得这么好;有的说,她想到了荔枝多贵呀,这孩子还舍得给妈买;说到这儿,同学自然而然地领悟到了捧在妈妈手里的不是荔枝,是儿子一颗孝顺的心,妈妈对荔枝的爱怜就是对儿子孝心的珍爱。

教师在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时,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人物的内心深处,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文本更深层次的对话。

②“一盘沙果伤痕累累……那般自然,妥贴”

学生在谈到这部分时,大多体会到母亲厚道、善良,其实隐藏在后面的是母亲深受儿子的心,因为她看出了儿子当时的尴尬处境,强烈的自尊心正面临着伤害,做不经意地端走了沙果,摆上了荔枝,这一举动不着痕迹地维护了儿子的自尊,慷深处的理解与支持才是最深的爱。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拨开眼前的迷雾,让学生紧紧抓住“我”与母亲的内心活动展开想象,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去揣摩,去体味,学生很容易明白了摆在客人面前的荔枝就是母亲给儿子的自尊、自信,这是更深一层的爱!

进行结尾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带有荔枝图片的课文最后一段,插放歌曲《懂你》,深情朗诵)“当得知母亲临终前,把她最爱吃的荔枝全部给了小孙子时,作者因自己的粗心而悔恨;因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而惋惜;更为失去母爱而痛楚,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望着这如期而至、鲜红鲜红的荔枝,作者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内心的情感一下子被推向了高潮,他们畅所欲言,真正走进了作者内心,将儿子的遗憾、痛楚、伤感、怀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浓缩在“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中复杂的情绪在学生头脑中活化成了一个个优美的画面,学生、作者、教师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伟大、真挚的亲情感动着每一个人。

虽然这节课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我却得到了一个启迪:只有关注细节的教学才会是成功的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