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推荐6篇)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篇1
复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高尔基-苏联-《海燕》《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魏巍——《我的老师》—《谁是最可爱的人》
脱脱——元代——《赵普》-《宋史》
二、字音字形字音:发绺( ) 两颊( ) 诅咒( ) 踱( )步 地窖 赫( )然 窘迫 踌( )躇( ) 摩挲 颓( )唐 抖擞( ) 揩( )油 虐待 恣( )情 剔透 遗孀( ) 聘( )用 牛犊 遴( )选 轩然大波 萦系( )( ) 抉择 勘( )察 笨拙( )字形:弓弦-炫耀 即使-既然 后悔-教诲 跻身-拥挤多音多义:颤抖-寒颤 提问-提防 调动-调节 模样-一模一样 恶毒-厌恶-恶心 盛放-盛开负荷-荷花三、词语积累1.教师引导学生识记课文注解中的词语2.教师强调注意的词语:颓唐:精神萎靡 恣情:放纵感情 诅咒:咒骂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轩然大波:比喻打的纠纷或风潮。四、古文阅读《赵普》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注解,一边读课文,一边疏通文意。2.词类活用碎裂奏牍掷地(使动用法 使……碎裂)2.古今异义词龌龊( )( ):古义: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颜色: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3.一词多义乃:(1)太祖乃悟( ) (2)见渔人,乃大惊( )虽:(1)虽多忌克( ) (2)虽乘奔御风( )以:跪而拾之以归( ) (2)乃以瓦布之( ) (3)虽乘奔御风(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解释词语a、阖户启箧( ) b、卒用其人( )c、普少习吏事( )d、寡学术( ) 碎裂奏牍掷地( ) e、既薨( )f、读之竟日( )5.用原文语句填空文中写赵普刻苦读书的语句是: 晚年手不释卷 ;表现他精力旺盛的语句是: 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表明赵普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篇2
第一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现代诗歌的考查点主要有:
1.品味新诗语言的含蓄、精炼;
2.理解新诗运用的表达技巧如:联想、想象、象征、对比、托物言志等手法;
3.把握诗的主题或诗人的思想感情;
4.初步学会鉴赏诗;
5.体味诗含蓄、深刻的意蕴。
教学重点:进行适当的比较阅读,认识这些诗歌的具体内容、感情意蕴、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巩固:(以自行复习、小组检查两种形式)
1.各课生字词。 2.文学常识。
3.重点句子理解。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4.诗歌主题。
5.学习检测。
第二课时
当堂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一代天娇(jiāo) 陈吉思汗(chén) 绿茵(yīn) 留滞(zhì)
b.还看今朝(huán) 弥足珍贵(mí) 蒙胧(méng) 丝缕(lǚ)
c.淅淅沥沥(xī) 润如油膏(hāo) 颤动(zhàn) 蓑笠(suō)
d.银波微漾(yàng) 引吭高歌(háng) 嗒然(tà) 昏晕(yūn)
2.下列词语解释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
a.惟余:只剩下 秦皇:指秦始皇嬴政 射雕:比喻善射
b.留滞:停留不流通 风流人物: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c.妖娆:娇艳美好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弯弓:拉弓
d.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 须:等到 俱:都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雨说,我来了,我来 四月的大地。
②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 ,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
③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 了。
a.探访 犹疑 解除 b.探询 疑惑 解除
c.探询 犹疑 解决 d.探访 疑惑 解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b.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的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5.下面的诗句朗诵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当我临近你们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d.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6.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萌芽于先秦,问世于唐代,繁荣于明清;而中国古典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几个阶段。宋元话本中就有对联出现,《三国演义》中的对联约有373副之多。
a.而明清的章回小说,正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
b.明清的章回小说里也有对联出现
c.更有胜者—明清的章回小说,可谓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
d.可是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里却不能见到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
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含20字)。(4分)
据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中共中央中国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13日在北京宣布,大陆有关方面将进一步为中国台湾居民入出境提供便利;对在高等院校就读的中国台湾学生按照大陆学生标准同等收费;并逐步放宽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的条件。
答:
8.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思艺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在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她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陈思艺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她。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妈妈写几句开导的话。妈妈说:二、阅读理解(50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30题。
(一)沁园春雪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a 。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b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c ,还看今朝。
9.填写出文中所缺少词句。(3分)
a. (1分)
b. (1分)
c. (1分)
10.下列各句中不是对偶修辞的一句是( )(2分)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c.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1.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2分)
答:上阕写 ,用了
的表达方式;下阕写 ,用了 的表达方式。
12.下阕第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在上文的写景与下文的抒情之间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3.上阕写景中,所选的景物有哪些?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物?(3分)
答:
14.文中画线的句子“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写的是虚景,有人评价说这与毛泽东追求真理的人生观不符。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分)
答:
15.词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相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
答:
(二)《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由此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www.
17.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3分)
18.第④段中“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分)
19.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 ,“瘦马”比喻 。(2分)
20、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请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原有条件的?(2分)
(三)别让委屈再版
陈之藩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每星期有作文课。国文教师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语外,还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当堂唱名发还。如名次排在后面,显得非常难堪,于是大家对作文都很努力。我本来就喜欢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发还时,常是名字在前几名之中。
一次作文,题目是“北风”还是“春风”我已记不清了,作完后自己很得意。当时觉得下星期发还时,我一定是在前几名之中。没有想到,不仅前几名没有我,甚至中间也没有,而是排在最后一个。我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下了课,去问国文老师?老师说:“这不像你这个小学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么杂志上的。”我惊讶得不得了。我说:“确实是我作的。”老师说:“你不可能作这么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说你不是抄的,拿出证明来!”我反抗也无从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场。
小时候的多少事情,现在儿乎都忘了,惟独这次所受的委屈,总是记得清清楚楚。
事情竟然无独有偶,我在大学三年级时,又出现了一次类似的事。那是考交流电路的课,有一道最低还是最高劝率的问题,教授所讲过的是用微积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我在考试时,嫌那个方法麻烦,竟异想天开?用几何作圆,利用切线的关系,找出答案来。那一次考试,我又是很得意,却没有想列这一题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说我不会微积分;而这个几何方法呢,一定是从别处抄来的。于是我在小学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时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国当了教授,又遇到一次类似的事,不过我扮演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的角色。
有一个美国学生提交一篇学期论文。当作期末考试。我翻来覆去地看他这篇论文,发现不仅风格清新,而且创新满纸,令人不能相信是一个大学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怀疑他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问题就这么极端:如果是抄来的,只有给不及格;如果不是抄来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图书馆查了两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无类似的东西却不得要领。于是请教一位同事,问他该怎么办。
我这位同事对我提出的问题,倒显得有些惊异。他说:“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学生是抄来的,你就不能说他是抄来的。你的学生并没有义务去证明他不是抄来的,这是罗马法的精神。文明与野蛮的分际,就在这么细微的差别上。我觉得这是常识,你却觉得这是个问题,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亏同事提醒,否则,那种委屈又会再版。
听了这一番教训后,我倒没什么惭愧的感觉.而是想起中国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须有与想当然的故事。
(文章的标题及内容有改动)
注:[国文]旧时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吧”,后用来表示凭空捏造。
21.本文写了三件事,请任选一件事,用—句话简要概括其内容。(2分)
答:
22.本文围绕中心选取了三个“类似的事”作为材料;三个材料的“类似”点是: 。(2分)
23.第二件事中,“于是我在小学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这里,“再版”一词的意思是: (2分)
24.第三件事中,当了教授的“我”对学生作业(论文)的处理是很慎重的,这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2分)
答:
25.在如何看待学生作业的问题上,国外那位同事的认识是很高的。他是从什么高度来谈论的。(2分)
答:
26.你受到过与“我”做学生时类似的委屈吗?如果受到过,请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和后来的认识;如果没有,请给老师们提一两点有关的建议。(2分)
答:
(四)
⑴ XX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4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5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⑵ 几天以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⑶ “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⑷ 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暗无天日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⑸ “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⑹ “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⑺ 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 地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⑻ 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⑼ 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的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子,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⑽ 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摔倒在大刘的怀里。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 。”
⑾ 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⑿ 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⒀ 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⒁ 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⒂ 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27.第5段画线句“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联系上下文,队员们“恐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7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4分)
(1) “轮到大刘了,他________地喝了两大口水……”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______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第10段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2分)
根据文意,写出郭教授叮嘱的内容:
30.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d 2.d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3.a 4.d 应该为“事半功倍” 5.c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6.a 7.方便台胞 大陆再开三道门
8.妈妈说参考:孩子,这次考得不好,你的心情我理解,你的基础好,不应灰心,关键是要找准原因,集中精力学习,妈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
9.填写出文中所缺少词句。
a.欲与天公试比高(1分)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分) c.数风流人物(1分)
10.下列各句中不是对偶修辞的一句是( b )(2分)
11.(2分)答:上阕写祖国壮丽的山河之景,抒发壮志豪情,用了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
下阕写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12.(2分)答:承上启下的作用
13.(3分)答:黄河、长城等。因为这些景物是北国的代表、是祖国的代表,并且景物有雄伟的气魄,与全词开阔的意境相符。
14.(2分)答:不正确。这样写是为了直抒胸臆地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15.(2分)答:不同。评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用的是“稍”“略”,而对成吉思汗,则是:“只识弯弓射大雕”,表现了作者对只懂得武治而不懂得文治的人的批评。
(二)
16.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17..(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8.(1)外部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材,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
(2)自身先天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
19.外部条件,或成长的环境;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人。
20.例:我从小体质不好,体育成绩很差,但我不气不馁,寻找一切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今的我身强体健,在体育中考时三项成绩均获得了满分。
(三)
21.第一件;我读小学时写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师说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第二件:我读大学时用几何作图法解答求功率问题的考题,教授说我不懂微积分,还说是抄的。第三件:我当教授时怀疑学生的一篇好论文是抄的,二是查资料并请教同事,寻求解决办法。(大意如此即可。任选一件作答,若答了两件或三件,则只评排在最前的一件。
22.老师怀疑学生的创新能力(或答:老师怀疑学生的作业。可答:怀疑学生)(大意如此即可)
23.某种现象再次发生(或答:某种现象重得出现)
24.翻来覆去地看学生的论文,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向同事请教处理办法。(意对即可)
25.从罗马法精神的高度(或答:从文明与野蛮的分际的高度。或答:从法律的高度。)
26.无固定答案。(合情合理即可;谈感受要真切,提建议要注意“有关”。)
(四)
27.没有找到水。
28.(1)猛(“拼命”、“毫不客气”等)突出大刘鲁莽直率。
(2)轻轻(“缓缓”、“慢慢”等)突出教授沉着冷静,顾全大局。
29.要求:符合情境,与水囊、走出沙漠相关。
30.要点:(1)给人以战胜死亡、走出沙漠的勇气和信心(给人以生的希望)
(2)激励人们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阴。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2、植物根、茎、叶的作用。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给出的谜语猜出谜底和说出有关的知识。
2、通过展示发现植物的生长规律。
3、小组活动复习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2、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提高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植物的生命器官。
【教学难点】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试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我知道我们三(1)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谜语?
生:异口同声想。
师:请看大屏幕这个谜语是:尖尖叶子,火红小花,姑娘用它,染红指甲。(打一植物)猜猜看这是什么?
生:凤仙花。
师:对是凤仙花,想一想凤仙花还有哪些名字呢?
生1指甲花。
生2芨芨草。
生3急性子、别碰我。
师:关于凤仙花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汇报。
师:刚才有同学说知道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是什么?出示媒体。
凤仙花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什么?投影出示。
学生跟着画面说出相应的内容。
二、多种形式,回顾旧知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想不起来可以看书。(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播种的方法,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植物根、茎、叶的作用等等。
师: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呢?咱们来个知识比赛好不好?
生:好!
师:第一项比赛是判断题。
请看比赛要求:投影出示:温馨提示:1、试卷每人一份,2、老师说开始时才能答题,3、最先完成的交给老师,4、其他同学交给小组长5、最先完成全对加上20分其他同学全对每人加上10分,分数最高的那组获胜。
师:比赛要求看明白了吗?请各组小组长来领试卷。
判断:
1、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
2、植物都是用种子繁衍后代的。( )
3、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是以种子开始的。( )
4、所有植物的种子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5、植物的根只是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6、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接受更多阳光。( )
7、凤仙花是一种常见的木本植物,( )
8、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
9、植物的茎能从上向下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
1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师:好,开始!
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谁是第一回合的冠军呢?展示第一个同学做的题。集体订正。
指名说出错题,学生帮忙解决。
师:刚才某某小组第一名大家不要灰心我们继续比赛。第二项比赛是简答题。
媒体显示题目: 1、播种方法2、植物的根的作用3、植物叶的作用4、植物茎的作用。温馨提示:1、给你一会时间朗读下面问题,2每组1号先背1号背完叫其他组的组员背,3、会背的给小组加上10分不会的请小组成员帮忙会背加上5分,小组成员不会其他组可以站起帮忙,会背的给她那组加上10分。最后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
学生比赛。评出名次。
三、总结拓展,再激兴趣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植物的生长变化这单元的有关知识,对学过的内容又加深了认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老师为你们自豪。老师遇到了难题想请大家帮忙,大家愿意吗?
出示:
1、植物体内的水为什么会向上输送?
2、植物的种植方法有哪些?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篇4
Unit 1
1.请问,你有没有CD 唱机?
2.我有一本英汉词典和几本汉英词典。
3.那些书架上现在摆着很多VCD。
4.我刚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5.他过去常常花很多钱买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不是吗?
6.书给我们知识还带给我快乐。
7.他走几步,思考一会 ,然后带着书离开。
8.下个星期我要去北京。
9.第2天他忘记把书还给图书管理员了。
10.你还没有找到那本借来的书吗 ? 没有。
11.我已经到处都找了,但我还是没有找到。
12.很可能有人会在校园里找到了书签,迟早会归还的。
13.更糟糕的是,如果我不能按时归还的话,我将要为那些不见的书赔钱。
14.当他蹋进草地的时候,他看到一张10圆的钞票躺在地上。
15.那个图书管理员想到一个好主意,能够帮助我找回丢失的书。
16.你出过国吗? 从来没有。
17.你能不能想到其他的办法来鼓励外国人来中国旅游。
18.让我在电脑上找找看谁拿走了它。
19.我难过的拾起那盘录象带。那是我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啊。
20.你有没有别的颜色啊?对不起,我们没有其他的颜色。
21.她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
22.你要的书我没有,但是让我看看能不能想点别的办法。
23.作为一个妇女,她发现很难得到好的报酬。
24.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的经验。
25.那个11岁大的女孩没能游过那条50米宽的大河。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篇5
初一历史 第10课 第13课 淄川二中初一级部 历史 导学案 no.5
课题复习第一单元(1.2.3课)课型复习课学 习 过 程二次备课
学习
目标1.记住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工具的制造,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
2.记住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工业畜牧业的情况
3.记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及尧舜禹的禅让
主备人孙菁华2. 记住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工业.畜牧业的情况
背诵同步训练第4页的“知识梳理”,完成下面的表格
原始居民距今时间生活区域劳动工具农作物房屋样式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检测:
完成同步训练第5页的“选择题”、 第6页的“识图题”接着校正错误。估计难度不大
3.记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及尧舜禹的禅让
结合课本的图片进行记忆和复述
检测:
完成同步训练第10页的“选择题”, 第11页的“识图题”接着校正错误。估计2题难度稍大
图解“原始社会的解体”
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单元测试一》
预习第5课
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
炎帝和黄帝备课
时间
难点尧舜禹的禅让上课
时间
学 习 过 程二次备课
直接进入主题,使学生清晰的明确本届课程的内容,.
1.记住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工具的制造,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
背诵同步训练第1页的“知识梳理”,完成下面的表格
项目北京人山顶洞人
生活时期
体质特征
劳动工具
取火方式
生产活动
社会组织
思想观念
检测:
完成同步训练第2页的“选择题”,接着校正错误。
估计5题难度稍大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篇6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一、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二、提高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能熟练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四、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复习重点:
提高语文应试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复习方法:
学生在自主中与同学合作地完成。
一、掌握一些生字词
《风筝》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瘦弱。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诀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惊惶:惊慌。
虐杀:虐待人而致死。宽恕:宽容饶恕。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忆读书》
悬念:持念,惦记。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无聊:这里是精神无所寄托的意思。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现痛苦的声音。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行文。自已: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山中避雨》
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趋,小步急走。寂寥:寂静空旷。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尤,责怪。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这里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工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发出。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煞费苦心:费尽心机。
滑稽:(语言、动作)引人发笑。
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恶作剧:指戏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六神无主: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奸笑:阴险的笑。
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言简意赅: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乳臭未干:奶腥气还没有去掉。指人年幼或年幼无知。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大动肝火:大发脾气。
二、知道一点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1900~1999),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等。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号称“中国漫画之父”。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三、课文内容梳理
《风筝》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他已忘却,“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忆读书》全文为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读书好。这一部分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⑴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发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⑵能扩大知识面。
⑶对写作有帮助。
⑷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二部分:多读书。涉猎古今中外。
第三部分:读好书。要会比较挑选。
《山中避雨》第一段:记叙山中避雨于小茶店。
第二段:记叙心情的转变:由扫兴而感趣味。
第三段:记叙茶博士的琴声难以解闷而向他借琴。
第四段:记叙作者学琴经过及琴声使苦雨荒山活跃起来。
第五段:抒发自己的体悟作结。
课文按作者所记内容的因果联系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⑴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⑵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⑶给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脚注。
第二部分:写“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⑴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
⑵使报纸销量大增。
⑶使周围的人对作者刮目相看。
四、积累一批优美的语句或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1.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因而“久经逝去的春天”与“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不相矛盾。
2. 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趣味。”这句话如何理解?
这次作者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环境与往日截然不同,有一种天然之美。人物除作者和两个女孩外,都是山村中的年轻人,大家素不相识,是琴声、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一起,有一种和谐之美。大家的歌唱都是发自内心,感情十分真挚,有一种真挚之美。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有一种氛围之美。以上种种趣味之中,最主要是作者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是作者以往没有体会过的。所以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滋味。
五、理解各篇文章的主题
《风筝》本文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也表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疾,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
《忆读书》课文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展开,其中“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可从四个方面来看:⑴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⑵读书能扩大知识面。⑶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⑷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山中避雨》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告诉我们音乐的感染力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加和谐。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本文通过撰文讽刺希金斯投河、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以及挖苦一个新来外乡人这三件事,叙述了作者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它们发表在报纸的同一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而且使这一期的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作者刮目相看。
六、学习一种妙想
《风筝》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的段落,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在内容上作用相同吗?
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起到了前后呼应,使结构完整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开头由北京的春天写起,写了北京春天中“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引起对故乡的“风筝时节”的回忆,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时奠定了怀念的感情基调。结尾一段是对风筝事件的总结,有总结全文的作用。与此同时,字里行间里表明了自己深深的自责。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
叔叔外出,让“我”编一期周报,“我”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讽刺和《汉尼巴尔周报》对立的一家报纸编辑希金斯,这件事写得很详细,文章标题、插图内容及“我”当时的心理状态,都有交你。第二件事情,是撰文讽刺两位名人,概述,一笔带过。第三件事是讽刺新来的外乡人——一个雇工裁缝,起因、经过,甚至原文都写出来了。三件事情,两详一略,疏密有致,重点突出。“我”的这次尝试,产生了很大反响,文章一一道来,使我们从而面了解到作者语言的讽刺力量,读来妙趣横生。
七、重温一个阅读语段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笋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4)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概括这段选文的内容。
2.用横线画出选文第(1)(2)段中景物描写的语句,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2)段中的加点词语“荡漾”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4.选文第(3)段的画线句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弟弟怎样的感情?
5.你说弟弟知道哥哥讨厌风筝吗?为什么他还要做风筝呢?
6.选文第(4)段中,加点词“傲然走出”写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7.想像一下,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弟弟,想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参考答案1.由冬天在北京看到放风筝,回忆起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风筝的事情。2.第(1)段环境描写渲染肃杀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第(2)段写故乡放风筝时春天的温和,与严冬的肃杀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出对往事的回忆。3.“荡漾”用得好。因为这里的春天指小时候故乡的天空中飞荡风筝的春天,现在看到冬天北京天空的风筝,就联想到故乡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世界,所以用荡漾。4.神态、动作,表现弟弟的天真活泼和对风筝的喜爱之情。5. 知道。因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6.写出“我”当时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弄坏小兄弟风筝为胜利的骄傲心理。7.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