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醉翁亭记》八下(推荐16篇)

2023-04-04 13:37:01教案设计

《醉翁亭记》八下(推荐16篇)

《醉翁亭记》八下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手法。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拥有豁达的胸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疏通文意,理清结构思路,把握文章中心。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作业情况。

二、赏析课文

景美(一)美点寻踪

这是一篇令人陶醉的美文,景美,情美。文中有哪些写景的语句?请概括一下这些优美的画面。

山水相映之美——先写山再写泉最后写亭,由远而近,有面到点,逐层展开。

朝暮变化之美——用“出、开、归、暝”这些动词表现山间景象晦明变化。

四季变幻之美——展现各季节怎样的景象?(指名生读出文中的句子)这里有个成语是什么?(水落石出)指名学生造句。

明确:写山水之美是写亭的清幽环境,为解释亭名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从而定下了写景抒情的基调。写朝暮、四时不同景色,为衬托“乐亦无穷”。表达了寄情山水,热爱祖国河山之情。可见太守心情是快乐的,这是有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情美(二)乐点寻踪

请找出文中含“乐”字的句子,并思考作者写了哪几种乐?

看谁找得快,找得准,找得多。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明确:这里有五种乐——1、山水之乐——得之心

2、宴酣之乐——醉也是乐,与民同乐

3、禽鸟之乐——游人离

4、游人之乐——生活安定富足

5、太守之乐——自我陶醉

三、探究活动

1、“太守之乐”乐什么?太守看到其乐融融的景象,滁州治理得好,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这是太守的政绩。同时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情怀。

2、这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本文是作者被贬到滁州写的,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所以乐中含悲,但作者未消沉颓唐,这是他的旷达情怀。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不让不良情绪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正如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与乐的关系如何?《鸿门宴》中有个类似意思的俗语叫什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用一字概括。(乐)

四、课堂练习:

1、《鸿门宴》中有个俗语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与这文章中哪一句意思相同?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请以“当我们面对挫折和不幸时---------”开头,作一番即兴演讲。

五、总结全文

这篇游记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六、板书设计

二十一、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相映之美

朝暮变化之美

景美

四季变幻之美

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情美禽鸟之乐

游人之乐

太守之乐

《醉翁亭记》八下 篇2

知识掌握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琅琊( ) 岩穴暝( ) 饮少辄( )醉、野蔌( ) 伛偻( )( )提携 觥( )筹交错 树林阴翳( )

2.加粗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图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d.颓然乎其间也:醉醺醺的样子

3.填空。

①《醉翁亭记》作者( ),是( )朝( )家、( )家。他自号( ),又号( )。这篇文章选自《 》。

②《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和( )自然结合。

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代在散文方面有成就的八位名家( )、( )、( )、( )、( )、( )、( )和曾巩。

④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

a.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能力提高

1.下列句子中“也”字表达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d.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纵横散乱,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3.下面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水落而石出者②云归而岩穴暝③佳木秀而繁阴④山间之朝暮也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⑥风霜高洁⑦山间之四时也⑧晦明变化者⑨野芳发而幽香

[ ]

a.⑤②⑦⑨③⑥①⑧④

b.⑨③⑥①⑦⑤②⑧④

c.⑨③⑥①⑧④⑤②⑦

d.⑤②⑧④⑨③⑥①⑦

4.下面各句中“而”字应重读的一句是

[ ]

a.朝而往,暮而归。

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延伸拓展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皇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指欧阳修)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1.选出加粗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

a.安此丰年之乐 安于畎亩衣食

b.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朝而往,暮而归

c.幸生无事之时也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d.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翻译句子。

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________

②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子游也。________

3.文段中点明了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所写景物与《醉翁亭记》中描写的景物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

5.本文段选自欧阳修的《丰乐亭记》,结合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要以“丰乐亭”来命名。________

6.从文段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了与《醉翁亭记》一文相同的政治理想,就是:________(不超过5个字)。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略

2.b

3.(1)欧阳修 宋 文学家 史学家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集

(2)乐 写景 抒情

(3)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轼 苏辙

4.b

【能力提高】

1.c

2.a

3.d

4.d

[延伸拓展]

答案:1.d 2.①喜欢滁州地方偏僻而政事简略,又爱这里的人习惯于安适清闲。②又幸好当地百姓为他们获得丰收的年景而高兴,因而爱和我一同游玩。 3.夫宣上因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4.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5.因为当地百姓获得丰收,生活和美快乐,作者又与民同乐,所以以此命名。 6.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八下 篇3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

一、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二、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三、背诵全文。

第一课时

熟读全文,疏通全文大意。重点放在朗诵上。

一、简介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二、读课文。

1、 正音

滁(chu) 壑(he) 琅琊(langya)潺(chan)

酿(niang)僧(seng)辄(zhe)霏(fei)

暝(ming)朝(zhao)而往伛偻(yu)(lv)

洌(lie)蔌(su)射者中(zhong)弈(yi)

觥筹(gong)翳(yi)

2、学生放声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

三、疏通全文大意。可先给学生译文,但不需细讲,只了解大概即可。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跟宾客们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看吧,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散发着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浓荫遍地;西风起,霜露降,天空显得空阔明亮;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酒水清,各式各样的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是说有人弹琴奏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然而,鸟儿只懂得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第二课时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讲解文中字词,逐段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阅读这篇课文,要抓住“乐”这条主线,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一、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第一段。

1.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鸟瞰全景,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2.解释加点词语,学生质疑。

林壑尤美(尤其)蔚然而深秀者(幽深)名之者谁

(给……命名)

⒊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

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4.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

4.背诵此段。

二、按上述步骤,学生自读第二段,教师点拨。

要点:

2.炼字:开、归、暝、发、秀、高、洁、落、出、乐。

3.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分三层

解说: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4.背诵此段。

三、研读第三段。

1. 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

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

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

2.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3.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

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

⒋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⒌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⒍背诵此段。

四、独立阅读第四段。

1、先朗读(勾划出山间夕照的起止句),后分析,再背诵。

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3、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第三课时

一、背诵课文。

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强记。

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尽量不死背。如第一段,共11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诵,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二、由学生自己边背边理清文章脉络。

(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

(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

(4).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

三、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四、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四、课后作业

写一篇说理文,谈对“与民同乐”的理解。字数:600字。

《醉翁亭记》八下 篇4

《醉翁亭记》学习要点〔一〕

本文作者写作技巧很高,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景物描写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写景还是记游,都使人感受到山间景色的优美和人们游宴的快乐,还使人感到它蕴含着作者官场失意的抑郁心情,和他愿意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这些内容的理解,是从对文章的字、词、句、篇章的阅读理解入手的,但不能仅凭简单的表面文章去理解,而要联系作者和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从作者角度去设想、去挖掘。

首先默读课文全部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再通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环滁()琅玡()林壑()辄醉()

穴暝()伛偻()酒冽()山肴()

野蔌()觥筹()阴翳()

2、通假字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二、解词

名之者谁名:命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以……为乐。

饮少辄醉辄:总是,就。

太守谓谁谓:是

学习本文

1、学习第一段,这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第一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玡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号“醉翁”、怡情山水的太守定的。

2、第一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玡山,接着写琅玡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

3、文章第二段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本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 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4、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这样是为写“太守宴”创造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实际上是借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

在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

“太守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6、本文是怎样把记叙、写景、抒情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一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醉翁亭记》学习要点〔二〕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第一家,其散文纾徐委曲、条达疏畅、垂范后世。 传统名篇《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与游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乐情景,以及亭外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在官场失意之后,寄情于山水的心情和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

首先默读课文全部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再通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环滁(chú) 琅玡(láng yá) 林壑(hè)

辄醉(zhé) 林霏(fēi) 阴翳(yì)

伛偻(yǔ lǚ) 酒冽(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觥筹(gōng)

二、补充释词

山行:沿着山走。

晦明:有时暗有时亮。

名:命名,名词作动词用。“名之者谁?”

已而:不久,副词。

乐:以……为乐。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乐其乐。”

学习本文,明确线索,概括大意,写出内容提纲。

全文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

第二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

第三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

第四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

学习课文,思考问题。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

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

(1)亭之概况(环境、亭名由来),抒发“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2)亭之美景(自然美:朝暮图、四时景),“乐亦无穷”;(人情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太守醉)照应“乐亦无穷”。

(3)游亭之乐(游人去,禽鸟乐;大守乐其乐——与民同乐)(主旨)

2、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3、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写“太守宴”创造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4、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5、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字,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测试

1、下列加红的字注音或字形上有误的一组是()

a、环滁(chú) 林壑(hè) 琅玡(yá)

b、潺潺(chán)瞑(míng) 觥(gōng)筹交错

c、山肴(yáo) 野蔌(sù) 阴翳(yì)

d、晦(huì)明 宴酣(gān)颓(tuī)然

2、下列四句中有一句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请选出这一句()

a、野芳发而幽香 b、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c、溪深而鱼肥 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的词语解释不对的一项

3、()

a、翼然临于泉上(面对)

b、波澜不惊(起,动)

c、河曲智叟亡以应(同“无”,当“没有”讲)

d、树林阴翳(遮盖)

4、()

a、委而去之(放弃)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思)

c、苍颜白发(脸色苍老)

d、饮少辄醉(就)

5、()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做太守)

c、连月不开(放晴)

d、太守谓谁?(所谓)

参考答案

1、d

解析:对生字词的注音和书写,一要注意书下的注释,二要勤查字典,多记忆,多积累,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d项中“酣”应该读hān,“颓”应该读二声。

2、d

解析:对文言虚词的识记,也要注意积累。例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可译成“却、但是”。abc中的“而”表示并列,只有d句中的“而”表示转折。

3、a

解析:对文言实词的识记,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二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a句中的“临”在这里是“靠近”的意思。

4、b

解析:“意”在这里是“情趣”的意思。

5、d

解析:“谓”在这里是“是”的意思。

中考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政治家、文学家。

b、欧阳修,北宋人,号六一居士,晚年自号“醉翁”。

c、“记”,是指记载、描写事物的一类文章。

d、欧阳修与《醉翁亭记》里的太守并非一人,因为文中的太守“苍颜白发”“年又最高”。

解析:文学常识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记忆,有关作者的字号以及年龄、朝代可能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因而要特别细心,可以卡片形式积累。

答案:c

2、在横线上依照注音写出原课文的汉字。

(1)林______(hè)尤美 (2)水声______(chán chán)(3)有亭________(yì)然

(4)饮少_____(zhé)醉 (5)________(yǔ lǚ)(6)山_____(yáo)野____(sù)

(7)______(gōng chóu)交错 (8)________(tuí)然 (9)树林阴______(yì)

(10)_______(lú líng) (11)泉香而酒______(liè)(12)云归而岩穴______(míng)

解析:要准确把握文言生字的字形,一要靠平时的积累,二要有重点的记忆。

答案:壑潺潺翼辄伛偻肴蔌觥筹颓翳庐陵冽暝

3、选出加红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野芳发而幽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b、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韦编三绝

c、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溪深而鱼肥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解析:词义的掌握,要注意总结。一词多义的词语及一些虚词的用法往往比较麻烦,可采用做卡片的形式日积月累。

答案:a是词义不同,c和d属用法不同,答案为b。

课外拓展

诗情画意,秀丽多姿

——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他的《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优美的意境。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 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里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就益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另一番风光。这样,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有泉,则亭台增趣。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且辉映生色,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其二,朝暮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日上东山,阳光奔泻大地。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示出清新翠绿的颜色。而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暗。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根据不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 其三,四季变幻之美。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展开去,描写了四季的景物变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确是传神笔致。作者在这里仍然细心地选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加以描绘。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随四季变换,景物自有不同,各有其境界在,出现了四幅画面,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同时,四幅画面又是互相映衬的,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

其四,动静对比之美。散文写景绘境最忌呆板单调,一样景物,一种笔致,一式情态,又有何意趣?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时时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再说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残阳息于山头是其静,人影移散,纷纷暮归是其动。静的景和动的人彼此映衬。最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有唱有憩,有动有静。“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由于作者多方面进行对比,使散文的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致。

精巧的结构。散文,顾名思义,要散,但散并非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乱。《醉翁亭记》结构上的精巧之处,值得我们努力学习。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山风貌,可谓匠心独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山”,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不平不直,九曲回肠。先用概描,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进,带出“西南诸峰”。再着一“望”字,视线集中于琅山。用毕视觉,跟后就用听觉,“水声潺潺”,于是酿泉入画。尔后,用一“回”字,着一“转”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进入卷面。作者在用笔时,好像围野狩猎,逐渐圈小区域。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写,便使“亭”非比寻常;如此用笔,便使“文”不同凡响。再如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这样,太守之乐就在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颠,显示出主观感受和体验的高人一筹。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 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起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

出色的语言。《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

《醉翁亭记》还留下了推敲文句的文苑佳话,为人们所传诵。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写道:“欧公(按:指欧阳修)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有人买得他的《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周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朱子语类大全》卷一百三十九)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齐工稳。

单句成对的有“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

双句成对的,有“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这样,读来顿觉舌端润畅;听来,倍感声声清朗,具有音乐的节奏感和回环美。

欧阳修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他一扫唐五代文坛浮艳艰涩的流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这篇《醉翁亭记》就是他的文学主张的最好的艺术实践。

上一篇:《醉翁亭记》教学设计7(附教学实录片段)

下一篇:《醉翁亭记》教学设计7

《醉翁亭记》八下 篇5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对偶句的特点及作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以“乐”为线索贯穿全篇的结构特点。

3、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内容

1、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解决生字词。

2、 ⑴ 作者及作品介绍: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指定学生回答: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位?)

⑵作背景简介:作者当时被贬,遭到打击,心情依然乐观。

⑶“记”古代一种文体,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⑷ 全文线索:“乐”

3、课文分析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名字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⑴ 自然环境

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

总领写景的句子:环滁皆山也

⑵亭名的由来及醉翁的乐趣

现在还用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⑶ 教师指出重点词语,学生朗诵课文。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⑴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⑵ 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⑶总结全段的句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⑷指出本段中的对偶句。(学生回答)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

⑴ 四层(一句一层):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核心)

⑵学生指出对偶句,教师分析其特点及作用。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

⑶前后照应:本段最后一句与第一段中的哪一句照应?(学生讨论回答)

第四段: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

⑴ 禽鸟鸣林的乐趣

游人的乐趣

太守的乐趣(最高的境界)

⑵ 前后照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与“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相照应。

2、中心归纳:本文以“乐”字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岁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回答)

3、课外拓展

⑴你对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持什么态度?

⑵作者身处逆境,心情依然乐观的处世态度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 处理课后练习题

四 板书设计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及名字的由来 与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与四时之景 民

醉翁亭记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 同

第四段: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 乐

上一篇:《醉翁亭记》学习要点

下一篇:《醉翁亭记》(第2课时)教案

《醉翁亭记》八下 篇6

教学目的:

一背诵全文。

二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同时能够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能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拟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熟读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阅读提示”,了解作者欧阳修和本文写作背景;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二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教师提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方法:出示卡片或小黑板。

滁壑琅琊潺

酿僧辄霏

暝朝而往伛偻

洌蔌射者中弈

觥筹翳

△学生试读课文。

要求:放声读书。

△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请一位学生读书,集体纠正读音。

(或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

[说明]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是为了熟悉课文内容。以上学生已经听读了两遍,自己读了两遍,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了一些。本文语言浅易,熟读利于疏通全文大意。

三疏通全文大意。

△二人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善于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二人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学生们都解决不了时,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林壑尤美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4)山间之朝暮也。

(5)山间之四时也。

(6)歌于途

(7)行者

(8)临溪而渔

(9)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10)杂然而前陈者

(11)起坐而喧哗者

(12)已而夕阳在山

(1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说明]学生阅读中遇到问题,由谁来解决呢?同学之间相互启发,自己解决最好。必要时,教师点拨或讲解。学习是学生的事,教师尽可能调动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果能如此,久而久之,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会增强。

△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出声音。

四再读课文。

齐读,或各自放声读。

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

布置作业:

一熟读全文

二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二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

一读课文。

集体读或个人读。

二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讨论问题。

最终明确:乐。

△文中写出了谁“乐”?

最终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最终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最终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写的“乐”的主要内涵。最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当讲解也是必要的。但不必发挥得过多,点到为止。

三背诵课文。

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强记。

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尽量不死背。第一段,共11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诵,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说明]有前边熟读的基础,加上本文语言琅琅上口,学生能够比较快地背下来。若课上时间不够,教师选其中一段,指导背诵,为的是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另外,一段中如何分层,不是本课教学重点,提出将相关内容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为方便起见;只要学生容易背下来,一段中怎样“分层”不必较真。

布置作业:

一背诵全文。

二完成课后练习六。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跟宾客们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看吧,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散发着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浓荫遍地;西风起,霜露降,天空显得空阔明亮;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酒水清,各式各样的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是说有人弹琴奏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然而,鸟儿只懂得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总体说明】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限于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之我们以上的认识,便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选自黄岳洲主编:《新编中学语文教案》)

《醉翁亭记》八下 篇7

[教例简述]

课始,教师定向:这节课的任务是进一步理解课文写法和内容,并背诵全文:方法是师生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段意,明写法,在此中穿插背诵训练。

教例实施:

教师:大家能不能从描写、记叙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

(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

(点出亭——亭外景——亭中宴——离亭归)

大家刚才议论的第二种说法的每一层中都含有“亭”字,能不能都含有“乐”字呢?

(总写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醉归之乐)

(总写山水之乐——赏景之乐——与民同乐——自知其乐)

能不能都含有“醉”字呢?

(醉翁之意在山水——醉于山间朝暮四时——醉于升平之乐——醉在内心深知的乐趣)

有不能都含有“醉翁”、“乐”呢?

(醉翁喜山水之乐——醉翁爱赏景之乐——醉翁乐与民同乐——醉翁自知醉翁之乐)

咱们换个说法。能不能从记叙的顺序上突破一下?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件顺序-叙议结合顺序)

教师:我还从影视拍摄的角度赏析了课文,现在也让你们欣赏一下。

课文的脉络是:

一个大远景镜头———组空镜关——一个长镜关——一个全景镜头

(学生极有兴趣地倾听)

教师:请你各自选出以一种说法,并根据它来协助自己背诵课文,用时6—10分钟。(学生背诵)

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每一段落的内部层次。把它们清理出来,指导背诵就更有依据。我先说第一段,你们分组介绍第二、三、四段。

(一、山—水—亭—名—太守)

(二、朝—暮—春—夏—秋—冬)

(三、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四、太守归—游人去—禽鸟乐,从人乐,太守乐)

教师:请大家根据以上线条再背诵课文,用时8分钟。

教师:下面再布置一个探索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做:结合课后练习一以及我们对课文一、三两段的分析,谈谈文中的照应。

[评析]

这是一节美妙的“线条”课。

课中设计了那么多的兴奋点: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要求,让同学们反复地梳理课文的脉络。

众多的兴奋点之中有着一事实上的逻辑联系:从“亭”到“乐”到“醉”到“醉翁之乐”,重点突出而又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严密的逻辑性中又点缀有趣味性:教师空插进来的“大远景”“特写”、“空镜头”、“长镜头”、“全景镜头”、“蒙太奇”无疑地会使每个孩子全神贯注。

逻辑性再现了教师清晰的思路,趣味性表现了教师的丰富知识,然而这节课中还突现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优良技艺——科学性。丰富的立体的多侧面的分层次的理解训练,在理解训练中完成了背诵任务,都生动地表明了这一点。

像一篇好的散文有着丰富的内蕴一样,除开“教学”这个表象,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能给我们不少的启迪,这其中的“隐含信息”,就留给大家咀嚼吧。

《醉翁亭记》八下 篇8

教学目的:

一背诵全文。

二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同时能够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能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拟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熟读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阅读提示”,了解作者欧阳修和本文写作背景;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二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教师提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方法:出示卡片或小黑板。

滁壑琅琊潺

酿僧辄霏

暝朝而往伛偻

洌蔌射者中弈

觥筹翳

△学生试读课文。

要求:放声读书。

△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请一位学生读书,集体纠正读音。

(或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

[说明]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是为了熟悉课文内容。以上学生已经听读了两遍,自己读了两遍,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了一些。本文语言浅易,熟读利于疏通全文大意。

三疏通全文大意。

△二人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善于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二人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学生们都解决不了时,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林壑尤美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4)山间之朝暮也。

(5)山间之四时也。

(6)歌于途

(7)行者

(8)临溪而渔

(9)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10)杂然而前陈者

(11)起坐而喧哗者

(12)已而夕阳在山

(1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说明]学生阅读中遇到问题,由谁来解决呢?同学之间相互启发,自己解决最好。必要时,教师点拨或讲解。学习是学生的事,教师尽可能调动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果能如此,久而久之,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会增强。

△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出声音。

四再读课文。

齐读,或各自放声读。

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

布置作业:

一熟读全文

二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二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

一读课文。

集体读或个人读。

二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讨论问题。

最终明确:乐。

△文中写出了谁“乐”?

最终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最终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最终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写的“乐”的主要内涵。最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适当讲解也是必要的。但不必发挥得过多,点到为止。

三背诵课文。

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强记。

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尽量不死背。第一段,共11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诵,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说明]有前边熟读的基础,加上本文语言琅琅上口,学生能够比较快地背下来。若课上时间不够,教师选其中一段,指导背诵,为的是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另外,一段中如何分层,不是本课教学重点,提出将相关内容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为方便起见;只要学生容易背下来,一段中怎样“分层”不必较真。

布置作业:

一背诵全文。

二完成课后练习六。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峰峦,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远看一片郁郁苍苍,显得幽深秀丽的,那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跟宾客们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

看吧,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散发着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浓荫遍地;西风起,霜露降,天空显得空阔明亮;水位下落,石头显露出来——这就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回答,老老小小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酒水清,各式各样的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这是太守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是说有人弹琴奏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纵横散乱,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然而,鸟儿只懂得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们的乐趣;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总体说明】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限于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之我们以上的认识,便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选自黄岳洲主编:《新编中学语文教案》)

《醉翁亭记》八下 篇9

一、填空题。

1、本文选自《》,作者,他是时著名的

家,家。作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是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3、文中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

。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4、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5、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

的两种人是,《桃花源记》中则是用“”来指代。

二、选择题。

1、下面“之”的意义与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b、四时之景不同。

c、醉翁之意不在酒。d、禽鸟知山林之乐。

2、下面句子中“也”表达的语气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a、环滁皆山也。

b、名之者谁?太守自慰也。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文中写景的主要作用是()

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

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

c、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4、文中有十处写“乐”,其作用是()

a、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与“醉”字互为表里。

b、写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题。

c、写出当地百姓与太守的愉快生活,表达了作者的理想。

d、以写乐来烘托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三、解释下列画线词。

1、临溪而渔()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3、泉香而酒洌()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朝而往,暮而归()而不知人之乐()

4、而乐亦无穷也()游人去而禽鸟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四、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伛偻()()觥筹()山肴野蔌()

林壑()阴翳()饮少辄醉()

五、先解释画线字,再翻译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最能说明醉翁亭命名之意的一句话是:

2、写出出自本文段的两个成语:、。

3、下列句“然”字的解释有别于其他三句的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吴广以为然。

c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d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4、下列各句画线字全能作“都”“全部”解释的一项是()

①环滁皆山也。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百废具兴。④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⑤问所从来,具答之。⑥村中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⑦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a①③⑥⑦b①②⑤⑦

c②④⑥⑦d②③④⑥

5、本段文字可分为两层,用“‖”在原文中标出,并简要归纳层意。

6、介绍醉翁亭,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其中的哪两句与文章脉络关系最为密切?

《醉翁亭记》八下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认识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

二、难点、重点分析

1.第1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分析:第1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琊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号“醉翁”、情怡山水的太守定的。

2.这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分析:这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琊山,接着写琅琊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

3第2段包含几层意思?

分析: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若夫日出……四时也。”写山间朝暮、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②“朝而往……无穷也。”写太守来此,无论春夏秋冬,都能欣赏“山水之乐”,其乐趣无穷无尽。

4本段描写山!司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分析:本段描写山;司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靠开,云归而岩穴瞑”;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5第3段包含几层意思?

分析:本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至于……滁人游也”描写滁州百姓来此游山赏景一路上的欢快情景。②“临溪而渔……太守醉也。”描写太守与众宾客在此食野味,品冽酒,戏射下棋的“宴酣之乐”。

6.这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分析:上段写太守观赏四时不同之景“而乐亦无穷”,写了太守之乐的一因。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欧阳修在滁州写的另一文《丰乐亭记》中有言:“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7.这个结束段写了两个重要内容,是什么?

分析:这两个重要内容是:①太守自有为人所不知之乐,此即第3段所写的观赏山间四时之景之乐,尤其是第4段所写的见到滁人游山、与众宾客宴酣之乐。这个内容是全文主旨所在。②太守就是庐陵的欧阳修。篇末点出文中主人公太守即文章作者本人,至此,读者可知本文并非泛写山水,虚拟故事,而实乃欧阳修谪居滁州的生活、思想的写照。

8.这篇文章抒写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怀?

分析: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醉翁亭记》是脍炙人口的一篇古文。为了有助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先把作者和有关本文写作的情况作个简略的介绍。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询、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醉翁亭记》,对欧文的风貌也可窥见一斑。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称得上是位饱学之土。他一生对我国的文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讲读第1段

1.结构剖析

【板书设计】

2.重点句解释。

①环滁皆山也。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讲读第2、3段

1.结构剖析。

【板书设计】

2.重点句解释。

①若天日出……山间之朝暮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山间之四时也。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至于负者……往来而不绝者。

⑤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四)讲读第4段。

1.结构剖析。

【板书设计】

(五)讨论问题。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的。

2.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含义?

①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实际上是借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

②在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

③“太守之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4.本文怎样把记叙写景抒情结合起来的?

5本文语言有何特色?

《醉翁亭记》八下 篇11

〔一〕

本文作者写作技巧很高,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景物描写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写景还是记游,都使人感受到山间景色的优美和人们游宴的快乐,还使人感到它蕴含着作者官场失意的抑郁心情,和他愿意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这些内容的理解,是从对文章的字、词、句、篇章的阅读理解入手的,但不能仅凭简单的表面文章去理解,而要联系作者和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从作者角度去设想、去挖掘。

首先默读课文全部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再通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环滁( ) 琅玡( ) 林壑( ) 辄醉( )

穴暝( ) 伛偻( ) 酒冽( ) 山肴( )

野蔌( ) 觥筹( ) 阴翳( )

2、通假字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二、解词

名之者谁 名:命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以……为乐。

饮少辄醉 辄:总是,就。

太守谓谁 谓:是

学习本文

1、学习第一段,这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第一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玡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号“醉翁”、怡情山水的太守定的。

2、第一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玡山,接着写琅玡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

3、文章第二段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本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 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4、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这样是为写“太守宴”创造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实际上是借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

在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

“太守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6、本文是怎样把记叙、写景、抒情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一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二〕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第一家,其散文纾徐委曲、条达疏畅、垂范后世。 传统名篇《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与游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乐情景,以及亭外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在官场失意之后,寄情于山水的心情和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

首先默读课文全部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再通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环滁(chú) 琅玡(láng yá) 林壑(hè)

辄醉(zhé) 林霏(fēi) 阴翳(yì)

伛偻(yǔ lǚ) 酒冽(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 觥筹(gōng)

二、补充释词

山行:沿着山走。

晦明:有时暗有时亮。

名:命名,名词作动词用。“名之者谁?”

已而:不久,副词。

乐:以……为乐。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乐其乐。”

学习本文,明确线索,概括大意,写出内容提纲。

全文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

第二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

第三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

第四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

学习课文,思考问题。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

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

(1)亭之概况(环境、亭名由来),抒发“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2)亭之美景(自然美:朝暮图、四时景),“乐亦无穷”;(人情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太守醉)照应“乐亦无穷”。

(3)游亭之乐(游人去,禽鸟乐;大守乐其乐——与民同乐)(主旨)

2、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3、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写“太守宴”创造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4、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5、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字,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测试

1、下列加红的字注音或字形上有误的一组是( )

A、环滁(chú) 林壑(hè) 琅玡(yá)

B、潺潺(chán) 瞑(míng) 觥(gōng)筹交错

C、山肴(yáo) 野蔌(sù) 阴翳(yì)

D、晦(huì)明 宴酣(gān) 颓(tuī)然

2、下列四句中有一句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请选出这一句( )

A、野芳发而幽香 B、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C、溪深而鱼肥 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的词语解释不对的一项

3、( )

A、翼然临于泉上(面对)

B、波澜不惊(起,动)

C、河曲智叟亡以应(同“无”,当“没有”讲)

D、树林阴翳(遮盖)

4、( )

A、委而去之(放弃)

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思)

C、苍颜白发(脸色苍老)

D、饮少辄醉(就)

5、(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做太守)

C、连月不开(放晴)

D、太守谓谁?(所谓)

参考答案

1、D

解析:对生字词的注音和书写,一要注意书下的注释,二要勤查字典,多记忆,多积累,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D项中“酣”应该读hān,“颓”应该读二声。

2、D

解析:对文言虚词的识记,也要注意积累。例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可译成“却、但是”。ABC中的“而”表示并列,只有D句中的“而”表示转折。

3、A

解析:对文言实词的识记,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二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A句中的“临”在这里是“靠近”的意思。

4、B

解析:“意”在这里是“情趣”的意思。

5、D

解析:“谓”在这里是“是”的意思。

中 考 解 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字永叔,政治家、文学家。

B、欧阳修,北宋人,号六一居士,晚年自号“醉翁”。

C、“记”,是指记载、描写事物的一类文章。

D、欧阳修与《醉翁亭记》里的太守并非一人,因为文中的太守“苍颜白发”“年又最高”。

解析:文学常识要靠平时的积累和记忆,有关作者的字号以及年龄、朝代可能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因而要特别细心,可以卡片形式积累。

答案:C

2、在横线上依照注音写出原课文的汉字。

(1)林______(hè)尤美 (2)水声______(chán chán) (3)有亭________(yì)然

(4)饮少_____(zhé)醉 (5)________(yǔ lǚ) (6)山_____(yáo)野____(sù)

(7)______(gōng chóu)交错 (8)________(tuí)然 (9)树林阴______(yì)

(10)_______(lú líng) (11)泉香而酒______(liè) (12)云归而岩穴______(míng)

解析:要准确把握文言生字的字形,一要靠平时的积累,二要有重点的记忆。

答案:壑 潺潺 翼 辄 伛偻 肴 蔌 觥筹 颓 翳 庐陵 冽 暝

3、选出加红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野芳发而幽香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B、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韦编三绝

C、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溪深而鱼肥 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解析:词义的掌握,要注意总结。一词多义的词语及一些虚词的用法往往比较麻烦,可采用做卡片的形式日积月累。

答案:A是词义不同,C和D属用法不同,答案为B。

课外拓展

诗情画意,秀丽多姿

——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他的《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优美的意境。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 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里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就益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另一番风光。这样,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有泉,则亭台增趣。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且辉映生色,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其二,朝暮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日上东山,阳光奔泻大地。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示出清新翠绿的颜色。而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暗。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根据不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 其三,四季变幻之美。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展开去,描写了四季的景物变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确是传神笔致。作者在这里仍然细心地选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加以描绘。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随四季变换,景物自有不同,各有其境界在,出现了四幅画面,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同时,四幅画面又是互相映衬的,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

其四,动静对比之美。散文写景绘境最忌呆板单调,一样景物,一种笔致,一式情态,又有何意趣?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时时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再说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残阳息于山头是其静,人影移散,纷纷暮归是其动。静的景和动的人彼此映衬。最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有唱有憩,有动有静。“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由于作者多方面进行对比,使散文的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致。

精巧的结构。散文,顾名思义,要散,但散并非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乱。《醉翁亭记》结构上的精巧之处,值得我们努力学习。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山风貌,可谓匠心独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山”,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不平不直,九曲回肠。先用概描,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进,带出“西南诸峰”。再着一“望”字,视线集中于琅山。用毕视觉,跟后就用听觉,“水声潺潺”,于是酿泉入画。尔后,用一“回”字,着一“转”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进入卷面。作者在用笔时,好像围野狩猎,逐渐圈小区域。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写,便使“亭”非比寻常;如此用笔,便使“文”不同凡响。再如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这样,太守之乐就在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颠,显示出主观感受和体验的高人一筹。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 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起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

出色的语言。《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

《醉翁亭记》还留下了推敲文句的文苑佳话,为人们所传诵。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写道:“欧公(按:指欧阳修)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有人买得他的《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周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朱子语类大全》卷一百三十九)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齐工稳。

单句成对的有“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

双句成对的,有“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这样,读来顿觉舌端润畅;听来,倍感声声清朗,具有音乐的节奏感和回环美。

欧阳修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他一扫唐五代文坛浮艳艰涩的流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这篇《醉翁亭记》就是他的文学主张的最好的艺术实践。

(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醉翁亭记》八下 篇1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pgn0155.txt/pgn>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文段中加粗词语,错误的一项是(文言词语要掌握!)

[ ]

a.霏:雾气

b.暝:昏暗

c.阴:绿阴

d.洁:清洁

2.对文段中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文意要清楚!)

[ ]

a.“日出而林霏开”是早晨之景。

b.“云归而岩穴暝”是傍晚之景。

c.“野芳发而幽香”是春天之景。

d.“水落而石出者”是秋天之景。

(2001年广州市中考试题)

思路分析与详解

1.d

“风霜高洁”中的“洁”是洁白的意思,而不是清洁的意思。

2.d

“水落而石出者”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而不是秋天的景色。

上一篇:《醉翁亭记》导学练讲学稿

下一篇:《醉翁亭记》课堂训练

《醉翁亭记》八下 篇13

教学要点:

1、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

2、写作背景

3、出处:

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

1、生字:

2、重点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⑨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三、朗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点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第一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滁州的地理特点?“环滁皆山也。”

②西南诸峰的特点?“林壑尤美”

③琅琊山的特点?“蔚然而深秀”

④亭的位置?“临于泉上”

⑤“来饮于此”中“此”指?醉翁亭

⑥自号醉翁的原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⑦划分层次?

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

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

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

5、小结:

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②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5、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三、第三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酒宴上陈列的东西?

②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③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④划分层次?1、滁人游山之乐(……游也。)

2、众宾宴饮之乐(……欢也。)

3、太守宴醉之乐(……醉也。)

5、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四、第四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学生串译。

3、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②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③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4、小结: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第三课时

总结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总结全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北宋)

何谓“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乐在赏山水(二)

乐在与众人醉(三)

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醉能同其乐”)(四)

(以乐掩其郁)“醉翁”主旨——→与民同乐

二、艺术特点:

1、结构严谨巧妙。

以“乐”贯穿全篇,并层层推进,前后照应。

用不同的虚词过渡,层次分明。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3、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

三、完成课后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醉翁亭记》教案5

教学要点:

1、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 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 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2、 写作背景3、出处: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

1、生字:2、重点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⑨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三、朗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点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第一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山也。”

②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

③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

④亭的位置? “临于泉上”

⑤“来饮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

⑥自号醉翁的原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⑦划分层次?

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

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

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

5、 小结:

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②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5、 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三、第三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酒宴上陈列的东西?

②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③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④划分层次? 1、滁人游山之乐 (……游也。)

2、众宾宴饮之乐 (……欢也。)

3、太守宴醉之乐 (……醉也。)

5、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四、第四段:

1、 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 学生串译。

3、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②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③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4、 小结: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第三课时

总结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总结全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北宋) 何谓“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乐在赏山水(二)

乐在与众人醉(三)

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醉能同其乐”)(四)

(以乐掩其郁)“醉翁”主旨——→与民同乐 二、艺术特点:

1、结构严谨巧妙。

以“乐”贯穿全篇,并层层推进,前后照应。

用不同的虚词过渡,层次分明。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3、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

三、完成课后练习。

《醉翁亭记》八下 篇14

教学设想: 作为初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翻译问题,因此课前预习要求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翻译好课文。课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解释难句,不多费时。采用“旅游赏景”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用自主参与教学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课内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2、探寻古人足迹,感受祖国美丽山水风光和灿烂的文化。 3、掌握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教学设计: 1、采用“旅游赏景”的形式。 2、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要求: 作为初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翻译问题,因此课前预习要求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翻译好课文。材料准备: 1、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2、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思想。 3、滁州地理环境的图文介绍。教学实录片段:师:同学们,欢迎乘坐旅游班车。今日我们要随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到滁州旅游。现趁班车行驶的时间,我请导游为大家介绍我们的目的地。生:滁州,地处安徽省东部,是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她有秀美绮丽的自然风光。生:滁州还有丰富的人文古迹,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唐宋文人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等曾先后在此作官,其他诗人如苏轼、王安石等也曾到此游览,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师:不知那位同学记得他们写的诗?生:《醉翁亭记》。生:还有《滁州西涧》。师:对!谁来背诵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生:《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师:很好。同学们,我们现已到达滁州。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的行程?生:(播放琅琊山旅游景区示意图及相关风景片。)滁州——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师:刚才介绍了滁州总体情况,现在请同学来介绍我们所见到的滁州的地理特点,以及琅琊山的风光。 生: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师:谁来解释? 生:鸟瞰滁州四周都是山。其中最著名的是西郊的琅琊山。群峰连绵,树林阴翳,草木茂盛,山谷深邃。远望去,又幽深又俊秀,生:琅琊山自古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它是天然的植物园,1985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森林公园,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琅琊山不但林壑优美,风景如画,而且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全山现已发现从唐到明朝的摩崖石刻300多处,及多处亭台楼阁。师: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醉翁亭,请同学们好好观察,描述醉翁亭的位置、造型。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它位于琅琊山深处,醉翁泉上。生:(播放醉翁亭图像)醉翁亭的造型古朴美观,有飞檐翘角,全亭共有十六根立柱,周围设有栏杆,侧旁刻有“醉翁亭”三个巨大的篆字。师:刚才我们游览了醉翁亭,俗话说饮水思源,那我们知道“醉翁亭”这亭子的来历吗?生:这亭子的建造者是山上的智仙和尚,取名的是当时的太守欧阳修。师:我们经常到各地旅游,如何把我们在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呢?《醉翁亭记》这篇课文就是很好的示范。现在我们来分析作者是如何展开描写的。生:文中第一、二段以描写为主,描绘了琅琊山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第三、四段以记叙为主,叙述人物游山玩水的情景,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师: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生:写景主要突出“美”的特点。笔下所绘山、林、泉、亭,无处不美;四时朝暮变幻,无时不美。师:作者写景时是按什么循序展开的?生:作者写景是按由远而近,由静到动展开的。师:叙事时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生:(播放“宾客宴”的画面)写了滁人游、宾客宴、禽鸟归、太守醉等内容。其中“太守醉”是核心。师:怎么理解“醉翁”这个形象?生:文中“醉翁”是欧阳修有意塑造的自我形象。师:我们又如何理解他“醉”这个现象?生:从“饮少则醉”来看,作者并不胜酒力,而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看出欧阳修之醉并不在酒,而在于山水秀美,百姓安居乐业。师: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字概括?生:可以用“乐”字概括。师:本文在山水风光的描绘,游人活动的叙述中抒发了个人情感,抒情贯穿全文始终。作者是如何写“乐”的?生:全篇共用了十个“乐”字。第一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首次出现“乐”字,与结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形成首尾呼应;“然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则进一步抒发情感。师作者借游山玩水表现了怎样的感情?:生:表现了欧阳修寄情于山水以排遣郁闷的复杂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师:作者为什么要寄情于山水,从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当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当时的滁州偏僻贫穷,作者为政以宽,以自己的政绩和才能,使滁州政通人和,人民乐于山野之间,欧阳修也常与民众同游。师:今天,我们随着欧阳修游览了滁州,观赏了琅琊山优美的风光,探寻了古人足迹,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希望同学们今后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成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教学后记 一、新颖求异,激发兴趣。《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欧阳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画卷,抒发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如何上好这一课呢?回想起来,以前上这一课时,都是按“读——译——析——背”这一路子,其实也不单这一课,绝大部分文言文都是这样上的,就像输入了电脑程序的生产线,一成不变,总是按部就班。也因为这样,语文教学引起了很多争异,外界的争议倒罢了,关键的是学生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下变得沉默不语,原有的学习积极性、兴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退、泯灭了。学生没有积极性学习起来就不自觉,教学效果也就出不来。其实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难激发,关键是教师如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因此上《醉翁亭记》这一课时我抓住它是游记性散文这一特点,从“游”字上做文章。让老师成为导游,学生成为游客,把课上成“旅游课”,使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中。“旅游课”这崭新的课型一提出立即吸引了学生。学生都有好奇心,因此一有新事物出现,他们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精神也会为之一振。兴趣来了,热情也就高了。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声画同步,并且介绍一些课外相关知识,这样既能让学生增长见识,也能让他们保持新鲜感 二、探究多种授课形式。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一点就是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让他们常有新鲜感。要有新课型,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敢于抛开原有的旧模式,熟套子,虽然这样会给老师带来不少麻烦,增加不少备课时间,但只有这样才能从语文低谷中走出来,开创教育的新局面。其次要有创新思维。语文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少课文涉及到其他学科,因此我们在备课是要考虑到这一点,开动脑筋,找出课文的特点,构思出不同的授课形式。第三是要培养创新能力。把课上得一成不变往往是缺乏这种能力的表现。现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我们要掌握这一技术手段,这样可让我们掌握多方面信息,使我们在备课时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灵感。上这课时我就从互联网上查到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一些图像的运用使学生对知识不但有理性认识,也有感性认识。 三、做学生探索路上的引路人。我们在上课时常强调统一答案,久而久之,很多学生误认为只要我在课堂上抄好了笔记,考试前背熟答案就行了,因此不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唯标准答案是听”,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求知欲、探索能力,最终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现在,我们要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努力增强他们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在学习中,我们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探索,敢于求异,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权威。在课堂上,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放开学生的手脚,激励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论。不少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为在课堂上能“舌战群雄”,自然会在课前做足准备功夫。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激发思维,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把知识迁移转化,最终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曾红坚 女 ,1971年出生。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第一中学教师。从教15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不少作品获得省市奖励。

上一篇:《醉翁亭记》课堂实录

下一篇:《醉翁亭记》学习要点

《醉翁亭记》八下 篇15

教学要点:

1、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 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 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2、 写作背景:

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但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

3、 出处: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文忠是他的谥号。

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

1、生字:

chú hè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é

滁壑 琅 琊 潺 酿 辄

fēi míng huì yǔ lǚ lièyáo

霏 暝 晦 伛 偻 洌 肴

sù hān yì gōng chóu yì

蔌 酣 弈 觥 筹 翳

2、重点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⑨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三、朗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点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第一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山也。”

②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

③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

④亭的位置? “临于泉上”

⑤“来饮于此”中“此”指? 醉翁亭

⑥自号醉翁的原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⑦划分层次?

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

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

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

5、 小结:

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②春夏秋冬景色?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③“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5、 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三、第三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酒宴上陈列的东西?

②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③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④划分层次? 1、滁人游山之乐 (……游也。)

2、众宾宴饮之乐 (……欢也。)

3、太守宴醉之乐 (……醉也。)

5、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四、第四段:

1、 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 学生串译。

3、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①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②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③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4、 小结: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第三课时

总结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总结全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北宋)

何谓“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乐在赏山水(二)

乐在与众人醉(三)

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醉能同其乐”)(四)

(以乐掩其郁)“醉翁”主旨——→与民同乐

二、艺术特点:

1、结构严谨巧妙。

以“乐”贯穿全篇,并层层推进,前后照应。

用不同的虚词过渡,层次分明。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3、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

三、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小结:

《醉翁亭记》八下 篇16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写的一篇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因参与范仲淹等政治改革失败被贬滁州知州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笔者在研读这篇课文后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一、在句子的翻译上应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古文中的句子表达习惯与白话文常常不一样,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遗憾的是教材中的几个注释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这一点,让读者总觉得别扭。

⑴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这里有两个句子,第一句不难译成: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问题出在对第二句的“太守自谓也”翻译上,想必教材的编写者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在p132(人教版初语第五册,下同)注释④中翻译成: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笔者查阅了好几种教参,对此翻译莫不如此。

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这种翻译前言不答后语。因为原句问的是“名之者谁?”意思是说“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自然应回答是哪一个人才合乎情理。再者也只有回答是哪一个人才能与前一个句子的意思相连。所以笔者认为这里应译成:是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也更符合原文的意思。

因此整个句子应译成: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字的人是谁?是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

⑵风霜高洁……

乍一看这一句是个主谓词组,主语是“风霜”(而“风霜”又是一个并列式词语),谓语是“高洁”。仔细一想,就发现不对头了。因为“风”可以“高”却很难“洁”,“霜”能够“洁”又怎能“高”?根据常理,应是“风高霜洁”才是。这一点教材在p132注释14倒是注明了——“就是风高霜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为什么会这样理解,教材并没有注明。我想只要用事实常理来作依据,就不难理解。

⑶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这一句众教参均大致译为:面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那个人,是太守喝醉了。此句实际上与第一例是大同小异,都要回答出是哪个具体的人才合乎常理,否则就是答非所问。所以根据句意应译为:面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那个人,是喝醉了酒的太守。

二、注意互文修辞格的运用。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古汉语里出现得较多,也是古汉语流传下来的一种古老的修辞。在人教版初语新教材第一册p152是这样定义的:“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义互相交错、补充。”并举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例加以说明。在《醉翁亭记》这篇文章里,共有两处这样的修辞手法。

⑴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遗憾的是笔者查阅的数种教参和学习辅导书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甚至只字未提。(如:《最新初中语文教案与作业设计初三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四轮全优学案初三语文上》,延边大学出版社。)它们统统把这一句译为: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树下休息……。显然这是多么地不合逻辑事理啊!试想:难道只有背东西的人才会在途中歌唱,行人才会在树下休息吗?事实情况是:那些背东西的人在途中歌唱,走累了也会在树下休息;而那些爬山的人因为琅琊山景色优美,也会心情分外愉快而在途中歌唱,他们爬累了也需要在树下休息啊!再对照一下“互文”的定义,就很容易发现这是一个“互文”修辞格。只不过上文里省去了下文里将要出现的词“休于树”,而下文里省去了上文里已经出现的词“歌于途”罢了。如果把它补充完整应是“负者歌于途休于树,行者歌于途休于树”。据此应译成如下才合乎事理:至于背东西的人和行人,有的在途中歌唱,有的在树下休息。

⑵泉香而酒洌。

此句如根据原句顺序来理解,就是泉水香,美酒清澈。众所周知,水是无色无味的,哪来的香气呢?自然这里也是使用了“互文”修辞格,其上文省去了“洌”,下文省去了“香”,补充完整应是“泉酒香洌”(“而”表示并列,无实义)。再根据常理就不难译作:泉水清澈,美酒飘香。遗憾的是上面两例,教材均未提及。

三、注意古今成语的意义不同。

原文中一共出现了4个现在一直还在沿有的成语,但古今意义已大相径庭。这4个成语分别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前呼后应和觥筹交错。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②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③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④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授课提纲

教学目的

一、 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二、 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色,并复习巩固骈散结合的句法。

教学设想

一、 安排两课时。

二、 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利用注释及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意,课内根据学生实际释难句。

三、 用自主参与教学法,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教师解疑释难,减少讲解和分析。

四、 加强背诵指导,力求课堂内能背诵部分段落。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 了解欧阳修的主要经历及其多方面的成就。

二、 在诵读中初步体会“也”和“而”的语气。

三、 疏通文字,了解文章大意。

四、 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色。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一、 明确写景的方式及作用,理解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二、 复习巩固对“骈句”的理解。

三、 背诵课文,在背诵中进一步体会“也”和“而”的语气。

第一课时授课提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投影醉1

二、 引导参与

(一) 结合课前作业的评讲,巩固学生自学的成果

1、 作者介绍,投影醉2(由学生讲,教师补充)

2、诵读

(1) 抽一学生朗读,其余学生仔细听,读完后学生再作评议。评的标准: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对了节奏,是否在“也”字后有较大的停顿,“而”的轻重语气是否读出。

(2) 听范读

2、 疏通文字,释难词、难句。可以由学生提出,也可由教师发问(投影字词题醉3),主要针对注释上没有作注释的词句作解答,巩固学生自学成果。

3、 齐声诵读描写醉翁亭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的句子。

(二) 问题探究,用课文中的句子作答,边讨论边作结构图投影醉4

三、 就结构图示作归纳小结,并投影醉5,展示强调教学目标

四、 布置第二课时作业(投影醉6)

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课始,教师定向:这节课的任务是进一步理解课文写法和内容,并背诵全文:方法是师生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段意,明写法,在此中穿插背诵训练。

教例实施:

教师:大家能不能从描写、记叙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

(亭外山水风光——山中朝暮四时——亭下官民同乐——宴后太守醉归)

(点出亭——亭外景——亭中宴——离亭归)

大家刚才议论的第二种说法的每一层中都含有“亭”字,能不能都含有“乐”字呢?

(总写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醉归之乐)

(总写山水之乐——赏景之乐——与民同乐——自知其乐)

能不能都含有“醉”字呢?

(醉翁之意在山水——醉于山间朝暮四时——醉于升平之乐——醉在内心深知的乐趣)

有不能都含有“醉翁”、“乐”呢?

(醉翁喜山水之乐——醉翁爱赏景之乐——醉翁乐与民同乐——醉翁自知醉翁之乐)

咱们换个说法。能不能从记叙的顺序上突破一下?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件顺序-叙议结合顺序)

教师:我还从影视拍摄的角度赏析了课文,现在也让你们欣赏一下。

课文的脉络是:

一个大远景镜头———组空镜关——一个长镜关——一个全景镜头

(学生极有兴趣地倾听)

教师:请你各自选出以一种说法,并根据它来协助自己背诵课文,用时6—10分钟。(学生背诵)

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每一段落的内部层次。把它们清理出来,指导背诵就更有依据。我先说第一段,你们分组介绍第二、三、四段。

(一、山—水—亭—名—太守)

(二、朝—暮—春—夏—秋—冬)

(三、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四、太守归—游人去—禽鸟乐,从人乐,太守乐)

教师:请大家根据以上线条再背诵课文,用时8分钟。

教师:下面再布置一个探索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做:结合课后练习一以及我们对课文一、三两段的分析,谈谈文中的照应。

[评析]

这是一节美妙的“线条”课。

课中设计了那么多的兴奋点: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要求,让同学们反复地梳理课文的脉络。

众多的兴奋点之中有着一事实上的逻辑联系:从“亭”到“乐”到“醉”到“醉翁之乐”,重点突出而又能让学生理解透彻。

严密的逻辑性中又点缀有趣味性:教师空插进来的“大远景”“特写”、“空镜头”、“长镜头”、“全景镜头”、“蒙太奇”无疑地会使每个孩子全神贯注。

逻辑性再现了教师清晰的思路,趣味性表现了教师的丰富知识,然而这节课中还突现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优良技艺——科学性。丰富的立体的多侧面的分层次的理解训练,在理解训练中完成了背诵任务,都生动地表明了这一点。

像一篇好的散文有着丰富的内蕴一样,除开“教学”这个表象,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能给我们不少的启迪,这其中的“隐含信息”,就留给大家咀嚼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