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推荐13篇)

2023-04-08 16:13:01教案设计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推荐13篇)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1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许多困难?你是勇敢地克服它,还是畏惧逃避呢?

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名字叫《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这则寓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愚公毕力平险,移去两座大山的故事。故事的内容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很有启发意义。

一、1、出示教学目标

2、首先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听,完后举手纠正。

3、出示小黑板,给课文中生字注音。

4、范读课文。

5、学生齐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

二、1、我提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把它列出来,大家一齐说,我来写。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人物表,同学们看,这个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且:将近)

那么,这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叟:)

那么,遗男呢?(龀:)

这么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让他去吗?

(孀妻、遗男)

三、1、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五人:愚公、荷担者三夫、遗男)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好,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则故事写了一个什么事情?————移山。为什么要移山?原因:画山。)

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

3、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看看他们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文章中有两个人物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看是谁呀?

愚公妻————智叟

请同学们读一下两人的话,我们来比较一下,看他们的语气、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是完全一样?

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慧!”你太不聪明了!

他的妻子说了吗?

智叟和愚公妻是怎么称呼愚公的?

君————汝(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平辈之间)

尊敬轻视、看不起

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语含关心、担心。

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语含一种讽刺、挖苦的意味。连山上的一棵小草也不能动。

其妻———献疑智叟————笑而止(讥笑、嘲笑/制止)

同学们看,我们本来还以为他们态度上差不多的,但仔细一分析比较,

差别就明显了。

4、对移山有拥护的,也有反对的,那么愚公的举动是不是很笨呢?

移山的目的明确、周密的计划、移山之利

(有远见、深谋远虑、为了子孙造福)不笨!

愚公移山的决心

对智叟的有力反驳

一学生读愚公语

智叟反应:亡以应哑口无言无言以对理屈词穷

(全体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愚公移山的决心以及他的行动,说明他很聪明,正是他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天神害怕,天帝感动,移去了两座大山,面前出现了一条通衢大道。

而智叟他自以为聪明,不干实事,自以为聪明,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愚。

(全体学生齐读课文。)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年来宝贵精神财富。

小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我们都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健康发展。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明确的目的笑而止讽刺

周密的计划愚公智叟挖苦

移山之利汝蔑视

献疑关心担心

三夫、遗男其妻君尊敬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2

一石击起千层浪——《愚公移山》教学案例

一、引言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基本理念。

《愚公移山》属于传统篇目,但它出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与理念统摄下的新教材上,教学设计是否该有一点新的突破呢?

而且,学生学习文言文或多或少存在畏难或倦怠情绪,能否找到一种办法唤起学生学习该文的兴趣和热情?

二、背景

在理解并接受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认识到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切入口后,我校较早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我班是尝试这种学习方式的主阵地。而我作为活动指导教师,为了将研究性学习长期开展和深入研究下去,结合我校教学实践,决定在教学《愚公移山》时作一些突破,尝试应用“辩论”激活语文教学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也熟悉了它的流程和关键环节:一是学生发现问题,确定辩题;二是自主探源,搜集证据;三是表达见解,交流合作;四是获得认识,写出成果。

所谓“辩论式教学”就是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辩题采用“正反”两方比赛,相互交流信息,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并以此来体验个人成就感的一种教学方法。“辩论式教学”既体现全面性、全体性,又体现差异性。它的精髓是: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他们对问题充满浓厚兴趣和满腔激情。教师积极创造出一种支持开放性探源学习的环境,既是学生探源时的学习伙伴,也是最终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指导者。

三、教学流程

我在执教《愚公移山》最后一课时,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学生:“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争着回答问题。

a生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愚公移山’的意思, 面对困难,必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还要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勇气。”

b生说:“我们应该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c生说:“愚公雇用童工,违法。”

d生说:“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在‘愚公移山’中,愚公‘聚家而谋’后,得到‘杂然相许’,愚公从家中选出‘荷担者三夫’,以及邻人孀妻之遗男,为移山不遗余力而‘毕力平险’,结果操蛇之神‘惧其不已’而‘帝感其诚’,就命夸娥氏二子背走这两座大山的。可见,移山一事情,靠的并非愚公一人的力量,而是团结的力量。”

……,(以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说得都挺好的。)

突然,e学生站起来说:“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不同意向愚公学习,认为愚公这样代代挖山不止的做法不值得学习。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他可以搬家,或开山辟路,或靠山吃山发展经济。干嘛非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费这么大的力气挖山呢?”

f生接着说:“是呀,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挖隧道不就行了吗?

g生说:“愚公就是愚,他的行动表明他的思想古板,做事不愿多动脑筋……”

听了这些学生的发言后,学生们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愚公愚不愚。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下周语文小活动,就根据你们提出的问题举行一场“愚公愚不愚”的辩论赛,请同学利用这段时间搜集证据作好准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资料。”

( 辩题提出来,给学生一段时间准备。他们查找资料、收集证据,架起课内外知识的桥梁。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了兴趣的、全身心投入地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所产生的效果即: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广度、深度、渠道及对学生思想行为品质的影响远远大与平时的一节课。这是把空洞的定量作业变活、把乏味的思想教育变成生动的好办法。在辩论前,学生事先必须得把这篇古文读懂。所以说为辩论会所做的准备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自主学习,探究求知的方式。学生搜集的资料涉及面广,有的学生搜集的资料达到整整一本子。在这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轮到下周语文小活动时,我简单引言:“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殊的语文课,‘愚公移山’辩论赛现在开始。”一语落地,群情激越,纷纷发言。

正方先说:“愚公不愚,在几千年前,愚公就要移山,不顾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坚信人定胜天,最终成功,这是如今许多人都不具有的韧劲与毅力,值得我们今天学习。”

反方马上就有人提出意见:“愚公的精神可嘉,我们一定要学习,可是,他的做法却不可取,行为不妥,我们不可学之,移山是最原始,也是最笨的方法。他可以像如今愚公村的人民,将太行-王屋开辟成旅游点也不错嘛。”

反方:“愚公年年月月率子子孙孙挖山不止,但仅靠一族之力,何年何月才能挖掉万仞高山?再一想,愚公真会有无穷尽的子孙?大概作者也认识到这是巨大工程,搬来神仙相助。想想,若无神助,愚公能成功吗?”

紧接着,正方反驳:“愚公移山贵在精神。愚公觉得两座山挡住道了,为方便大众,他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移开山道。连神灵都被感动,搬走了大山。如果愚公当时空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恒心和毅力,那么移山都是空谈。愚公以实例告诉我们:信念+信心+恒心=成功。”

正方有生补充说:“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事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去实践,坚持不懈,百天如一日地去做。迎难而上,困难便会迎刃而解。”

反方:“请问对方辩友,是搬一座山容易,还是搬一个家容易呢?假设能把山移走,请问又怎么处理那些沙石呢?难道像愚公自己说的那样,把沙石运到渤海吗?且不算运输工具的落后,路途遥远带来的麻烦,单是把这么大一座山放入海里,试问水位的上升对海岸上的生态环境回造成什么影响?又会伤害多少无辜的小鱼?还有那些原本在山上生活的小生灵,它们的家没有了,你打算让它们住在哪里?”

还有一些反方辩手的说法更“强硬”:“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这一种害人害己的表现方式吗?难道对方辩友希望为了成就愚公一个人的名誉、为了让愚公一个人千古流传而害了那么多的可爱的小生灵吗?”

反方:“对方辩友也明白,愚公这一辈想成功地移山是不可能了。可是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发展,谁能保证愚公的子孙就一定会按他的愿望来做呢?也许他们不同意呢,那时愚公还能控制他们的思想吗?”

反方:“中国改革开放,引进先进的技术,吸收外资,就是要利用别国的先进的东西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如果一味地如愚公那样,自力更生,何时能赶上乃至超过世界!又哪来我们今天的生活!”

反方:“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每当遇到难题而百思不得其解时,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地苦思苦想呢,还是请教一下他人,以快捷的方式搬走‘大山’的技巧,求得正确的方法?答案不言自明。”

反方:“我方认为愚公的做法与当今社会讲究‘效率’的精神相违背。把家搬到山外去,不就没有了‘出入之迂’的困难么?如果他们搬家,不但出入的问题解决了,本来用于移山的劳动力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如开垦良田,种植果木等,收效不是更大吗?”

正方:“《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这些同学的立论偏离了‘寓言’的本来特性。寓言是一种‘托其事’而‘寓其理’的特殊文体,它的目的是说‘理’,为了把‘理’说得有趣、传神,故事托附于一些荒诞的在现实中根本没有的‘事’来表现:‘事’的虚假性是显而易见的,用不着反说。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恰恰是所寓之理。有的同学说‘愚公与其移山不如搬家’,实际上是就‘事’论‘事’,只是说愚公做这件‘事’不对,而把其中深刻的道理弃于一旁了,这是典型的思维逻辑上的错误。”

正方:“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 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 ‘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诚,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2003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非典’。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

学生们事先有了充分准备,辩论时几乎都能够侃侃而谈,有的言笑晏晏,有的争得面红耳赤。我看见思想与见识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飞舞、碰撞。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起,很多同学却浑然未觉,我请同学在课后再好好研究和辩论,在进行辩论后,要求学生把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交上来。

四、教学效果自评

由于教学设计反常规,出乎学生的意料,所以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效果明显,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各个同学各抒己见,这堂课的气氛始终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学相比,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兴趣极强,对课文挖掘深度远远超过平时。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当然,总有个别学生,不管老师采用何种教法,他都无动于衷,懒于思考,拒绝参与辩论。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对策,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尝试。辩论出现冷场时如何合理调控,在这方面今后还需多加努力。

五、收获与反思

(一)、辩论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质疑、争辩……。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追求真、善、美,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辩论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张扬个性,不唯师、不唯高。辩论会中,学生支持哪方面观点都行。我们先不管学生的观点对不对、论据是否充分。单就他们那种多角度、立体地、独立地思考问题的方式,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的敢于挑战的精神,就足以让我们欣慰了。

(四)、辩论,不仅给学生各抒己见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要想有力地反驳对方,必须要认真听取对方的观点和证明其观点的论据。更需要迅速分析思考,迅速地找出对方的疏漏之处即“抓小辫子”才结合自己的资料加以反驳。这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要比我们平时一问一答更加立竿见影。辩论会上学生那铿锵有力、咄咄逼人的辩词频频出现。有的学生甚至能一连说出十来个反问句,大有不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不罢休之感。而每每此时这些同学总能得到来自双方辩手的掌声,这对他们又是极大的鼓励。他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认同,互相接纳,培养了合作精神。

(五)、下节课我上另一个平行班,在疏通文句,理解文章大意后,我仍旧问学生:“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竟然没一个学生持反方意见。于是我引导:“愚公移山,的确显示了他的坚韧不拔,但事情要多角度想,不移山行吗?请同学设想更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眼中的惊讶、困惑、新奇、兴味等种种反应告诉我,他们的探究兴趣已经萌发! 不少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跃跃欲试。由此我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预设的教学流程只能参考,不能死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机智处理。这一点是值得自我肯定的。

“辩论式教学”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索未知的教学方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尤其值得研究的一种教学艺术,如何使这门艺术更精湛,臻于完美,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究,去实践……

上一篇:《愚公移山》教案(ab案)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案(含课时练习)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3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示例2(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文学常识

1.简介有关寓言的知识。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非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中有不少此类作品,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2.简介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太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一百三十四则,题材较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二、阅读分析(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本段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即写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的特点和本来的地理位置。为愚公移山之难设伏,以此反衬愚公移山的决心很大,其精神可嘉。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方(见方,指面积)

仞(古代以六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河,黄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

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部分,写愚公移山,得到全家人和遗男的支持帮助。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同:惩(苦于) 汝(你,文中作“你们”之义)

许(赞许) 易(交换)

曾(乃,并)此(换牙)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指——直 反——返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虚词:且: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副词,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诸:(兼词,之于)

以:(介词,凭)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句式。习惯句式。(“如……何”,其意思是“把……怎么样”。)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写愚公面对智史的嘲笑,理直气壮地驳斥智史的观点。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彻(通)苦(愁)匮(尽)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惠——慧 亡—一无

本段应掌握的修辞手法:顶针(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6.学习第四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结局,写愚公移山之举感动了无地,他在神的帮助下,实现了移山的愿望,照应了上文。“不已”照应了上文愚公对智叟说的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照应了第一段的内容。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盾——措,放置。

三、随堂练习(略)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愚公人物形象)

1.愚公为何移山?

其原因是愚公“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为何坚信一定能把大山搬走?

愚公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他懂得“子子孙孙无穷匾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即人力目前来看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是无穷尽的;而自然条件在一定时间内甚至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大山搬走;自然是能够被征服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愚公这种移山的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3.愚公“愚”、智叟“智”吗?

愚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智空对移山是“笑而止之”,在他看来,自然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两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谁聪明谁愚蠢,愚公、智良二人命名的深长意味蕴含其中。

小结:文章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了愚公的形象,成功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的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4.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一样吗?这两个人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找出描写两人的语言,朗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比较。

(1)两个人对愚公的称谓一样吗?

其妻称愚公为“君”,言语间表达的是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称愚公为“汝”,言语间流露出对愚公的轻视态度。

(2)两人说话时所采用的句式相同吗?

其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里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两句诗句式相同,但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讲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意味,“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她不反对愚公移山。智史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显出十足的轻蔑,“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强烈,毫无掩饰地讥笑愚公。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妻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智叟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3)两人所说的话哪一句最不相同?

其妻说“且焉置土石”,提出了土石放哪里的疑问;而智叟开口则说“甚矣,汝之不惠”,他用一个倒装句,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其妻对自己丈夫移山之事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忧,智叟对愚公移山之事全然否定,对愚公十分轻视。

二、难点分析

对京城氏之于“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在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

三、难点分析

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四、总结、扩展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脸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

讨论一,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讨论二,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健,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实事求是”的,其实不然。寓言是生活中某些普遍道理的反映。

这篇寓言所要说明的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说愚公不愚,就是因为愚公懂得这个道理,并决心将它付诸实践,不怕困难,挖山不止;如果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么?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是某些人害怕困难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l.熟读课文,背诵“河曲智叟止之曰……亡以应”一段。

2.完成课后练习。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4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万仞()箕畚()孀妻()匮乏()始龀()

2.连词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部分之间的关系,指出下列连词所表示的关系。

⑴面山而居。而:

⑵聚室而谋。而:

⑶河曲智叟笑而止之。而:

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而: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惩山北之塞(塞:)

⑵杂然相许(杂然:)

⑶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

⑷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

⑸惧其不已也(已:)

⑹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4.理解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5.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指通豫南通,意为。

⑵始一反焉通,意为。

⑶汝之不惠通,意为。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意为。

⑸一厝朔东通,意为。

6.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

a、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b、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

c、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d、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⑴文言文中,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⑵“河阳”应理解为河的北岸。()

⑶“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⑷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

读选文,回答问题:(2005年扬州试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惩山北之塞(惩:)

②杂然相许(许:)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b、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c、其:其妻献疑曰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d、之:投诸渤海之尾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子。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11.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第二部分:

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2005年山东高青试题)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或谓之曰(或:)

(2)以子之长(以:)

13.翻译划线句。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第三部分:

1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005年四川广安试题)

a、沙尘暴从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经河北,到达京津。

b、春天来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九寨沟的盎然生机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c、考场内学生们沙沙地答着题,考场外家长们无时不在期盼着自己的孩子满面春风地走出来。

d、看到一个个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忘我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16.名著阅读。(2005年福州课改区试题)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填对四处即可)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酒店结识(母夜*);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夺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2)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

17.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对“叶(绿叶、红叶、落叶……)”进行想像描写。(灵活表达,写一句即可)(2005年福建龙岩试题)

[示例]对“花”的想像描写:

例①:你是大地的微笑。例②:天边的彩霞怎么跑到地面玩耍来啦?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5

[教例简述]

课型设计:分析、讨论课。课时一节。

教学线条设计:抓住“平险”这个短词引发教学内容,重点分析讨论课文写作技巧和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

教学的警示语:注意,《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

教学过程如下:

预备动作:同学们,《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其发生的原因,请大家想想并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能起引发故事的作用:(“平险”——愚公的一个想法和举措,引发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步骤一:分析讨论故事的写作技巧。

1、愚公要“平险”,“险”在哪里?(找出故事的背景)。为什么要“平险”?(故事的开端)“平险”是如何进行的?(这是故事的结局)。围绕着“平险”表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是(故事的人物;进行分类。)

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人物对话。)有两次对话显现了故事的曲折和波澜,能否找出来?(顺势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平险”的态度是否相同以及这两个人物的故事情节中的作用,穿插表情背诵愚公与智叟的对话。)

3、故事中还有一个生动的细节。(顺势分析“遗男”在故事中的作用。)

步骤二:分析讨论愚公的人物形象: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1)正确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的抱负。)

(2)鲜明对比——智叟(重点分析愚公与智叟的对话。认识:愚公深明查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

(3)侧面烘托——山高、路远,操蛇之神惧、帝感其诚(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学生概括愚公形象的特点。

再概括《愚公移山》的主题。教师点示: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评析]

这个教案的设计是很细心的。

它首先注意到了力避教学的误区,甚至写了一条“教学警示语”。

原来,不少的人忽略了“寓言”特点,淡漠了寓言常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或其它生物,将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寄寓于故事中的特点,不带领学生去正确的捕捉《愚公移山》的寓意,反而设置一些“是不是蛮干”、“决策是否正确”、“为什么不考虑搬家”、“要不要科学办事”之类“化虚为实”的问题引发课堂讨论,结果偏移了教学与教育的线条,无谓地花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其次,教学主线饱满而且清晰。

教师创造性地抓住“平险”这个短语,成功地串起了课文的艺术特点分析和人物形象分析,两次分析的“活动”量很足但又不失之过难,问题虽然不多然而却很讲究问题出现的层次性,特别是对愚公形象的分析,不仅仅只是注意到细腻,而且更注意到准确——从人与自然斗争的角度表现“人定胜天”的思想,从所做事情的公益性正义性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特点,我们说此教例很准确地掌握了分析的“入射角”。

此教例也引起我们一个有趣的回味:为什么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黔之驴》、《愚公移山》等诸多寓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忽视《愚公移山》的寓言特点呢?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6

[教学目的]

1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寓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

3.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4.要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5.联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古为今用,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难点: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高峡”,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三、 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四 再读课文。 读好停顿。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返)

汝之不惠 (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无)

一厝朔东 (厝——措)

无陇断焉 (陇——垄)

六 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检查课文掌握情况。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7

曾有一位哲人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要向学生“灌水”,而是要“点火”,只有这样教育才有意义。

《愚公移山》一文我共上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翻译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分析文章的主题。上第二课时时,我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愚公“移山”的创举的感想。当时,学生发言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有的说“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学生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还有学生说“愚公有点强人所难的,他的子孙也许根本就不想这样做,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了子孙的身上,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在读解《愚公移山》这一文本时,教师又不应该带有太多的情绪与结论,要让学生读解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让学生朗读寓言的最后一部分,然后提出愚公的行为为什么会“帝感其诚”的问题,让学生再带着问题“回炉”全文,进行思考。学生从文中找到了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难,进而思考到愚公如此做的决心之大,具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而这些正是感动上帝的原因所在。然后我又顺势问他们“智叟为什么要反对他的这种做法呢?”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他比较自私,有的说他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

就在这时,我针对他们的观点请出一位学生作出总结:愚公移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更重要的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他的这种利他主义、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而这也正是这则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

课上到这里,学生们能真正地理解了愚公移山的真谛,而这些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我在此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给学生头脑中“点燃一把火”是如此的重要。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8

教学内容:

《愚公移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直插云霄”“痴心妄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概括课文大意,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

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1)、同学们请齐读课题;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篇寓言故事。师发问:“愚公”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说出:愚蠢的人)

(2)、读完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答,师肯定)

2、那么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到底愚不愚呢?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理解词

1、初读课文

师: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大家的疑问,在课文中会找到答案。

请同学们打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老师要提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用笔圈出来查查字典,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请教。

认识生字(出示课件)

师:这是本课的生字,谁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认读。

师:去掉拼音还能读出来吗?(出示课件)通过认读生字老师看出大家的自学能力都很强,这一点老师要表扬你们。真棒。

解决词语(课件)

师:现在同学们看这些词语,当中一定有你们已经解决的,还有你们不理解的。(理解词语)

体会人物特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师:课题叫愚公移山,他为什么要移山?(板书:出行不便)

师:想一想,课文当中都出现了那些人物?他们对愚公想要移山这件事都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回答课文中的人物:愚公、子孙们 、妻子、智叟、寡妇家的孩子、

3、重点(一):师问:愚公的妻子同意移山这件事吗?她是怎么说的。指学生读人物的话(出示课件)

师:听了妻子的话,你觉得他是不同意吗?(总结出妻子是在关心愚公)

师:愚公的妻子是个非常心细得人,把事情想得很周到,他说出了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人少、石头土块多没地方放)

师:愚公是怎样回答妻子的?(生读课文),师说明:这说明愚公对移山这件事已是下定决心,移山不改。

师:同学们再读一遍注意读出愚公坚定信心语气。

师:两山高耸土石量十分大,不填入渤海就难以堆放。移山以填海是的选择。(板书:准备移山)

重点(二):师:课文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智叟,同学们,从智叟这个名字你想到什么?(智是智慧的意思)(聪明的老人)

这个聪明的老人他同意愚公移山这件事吗?生齐:不同意。(板书:困难重重)

师:从哪里能看出他不同意,他做了什么?又说了什么?(学生读智叟说的话)(出示课件)

分析重点字词,体会智叟的盛气凌人,和嘲笑愚公的做法。

学生读文字。读出智叟盛气凌人的感觉。

愚公是怎样回答智叟的,学生读文字。(板书:困难重重)

师:这句话是愚公对智叟嘲笑的回答,也是愚公决心移山不改的宣言,显现出他的信心与气势。愚公用“子”与“孙”的绵延,表明生生不息精神世代相传,我虽肉体不在,但我的精神永远不灭。

4、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念感到了谁?结果怎样,谁来读课文?(板书:成功移山)

5、有感情朗读整篇课文。

6、分角色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四、概括全文,体会精神:

1、师:回顾整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故事中的愚公具有怎样的精神?

生:不怕困难、为达目的努力奋斗、锲而不舍、努力克服困难(相机板书)

2、总结归纳:这则寓言题目为“愚公移山”,其中对愚公并没有讽刺的意味,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智叟的智就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有智慧,实则愚笨,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要有愚公移山那种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

板书设计: 出行不便

准备移山 坚定信念

14.愚公移山 不怕困难

困难重重 锲而不舍

成功移山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9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创意、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三、教学创意:

创意一: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的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在“学法体验”中向学生介绍若干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创意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激励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及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体验。教学难点是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课型定为学法体验课。

五、教法学法: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六、教学程序:

教学版块之一:同学们进行读诵体验。(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1、 导入。请一个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课文学习(1分钟)。

2、 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听朗读后的师生互动探讨。(3分钟)

(1) 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2) 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 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钟)

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

同学们发言。

同学们与老师的对话可能有:从有大山写到山被背走,从大山阻塞写到无垄断,从愚公移山的想法写到愚公移山的行动,从开始移山写到移山结束,从人的移山写到神的帮助,从愚公移山的远大理想写到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

4、 参看课下注释,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翻译课文、记住文下注释里的文言词。(共7分钟)

首先鼓励学生回忆翻译的原则: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流畅,雅——优美生动。

翻译方法指导:(2分钟)

(1) 加。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 改。如“仞”现在已经不作长度单位运用,可改为意思相近的词“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5分钟)

教学板块之二:学生进行“发现体验”(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文章的主题写法、进行探讨。并且给每个自然段或情节标上小标题。

1、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围绕这么两个问题交流:本段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么作用?

师生的互动交流可能有: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暗示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 “本”字的作用在于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县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为后面写愚公精神作了铺垫。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包含哪几层意思?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原因,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目的,老愚公领着家人投入开山除障的行动,运上搬石的艰巨劳作,邻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们一同干起来……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其妻献疑”衬托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小孩子“跳往助之”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也有烘托的作用。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朗读第三段。思考:智叟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的话有什么用意?愚公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愚公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 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视聪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为了加强其嘲讽之意,他还用了个倒装句;智叟之言说是在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无力除之,

却要去挖出掘石。出言不逊的智叟,自视聪明,傲慢待人,其实是个识陋智拙,胸狭见短之人。通过智叟的言行,更加突出愚公的伟大。

愚公首先斥责智叟自视聪明,然后用子孙后代是“无穷匮”的道理驳斥,令智叟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愚公的这些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的宏远,心愿的挚诚,意志的坚定,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有战胜自然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愚公开山平险意志坚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鼓励学生加段落小标题。

朗读第四段,提问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

让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样作结有三个好处:①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感动。②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如此作结,既富于想象,又寓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5、进一步明确主旨的3分钟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辨证的看问题:明确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教学版块之三:同学们进行“学法体验”(8分钟)

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1、多次概括法——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几次概括。

文序把握法——找出表现文章顺序的关键字或句子,迅速理出文章脉络。

画面标题法——从文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精美的片段,然后给它“命名”。

请各位同学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尝试,并进行课中交流活动。有的同学如果认为自己还有更好的读课文的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准备来配合各学法补充的内容有:

多次概括法:

① 壮举

② 移山传说

③ 艰巨的任务与微弱的力量

④ 远大的理想,坚韧的毅力

⑤ 愚公不愚

⑥ 智叟不智

⑦ 永不放弃

⑧ 感天动地移山情

⑨ 艰辛的移山,曲折的情节……

文序把握法

文章先制造悬念,然后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第一部分(1)写山高大与原来的位置。

第二部分(2-3)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部分(4)移山的结果

画面标题法:

第二段:愚氏开山运石 或 毕力平险

如第一段:高大的山

第三段:“愚”“智”之辩 或 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第四段:神力相助 或 理想成现实

教学版块之四:师生小结后布置课后作业。(2分钟)

选作一题发挥想象,将课文有关内容改写成片段作文:

1、 在家庭会议上

2、 愚公智叟辩难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10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创意、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三、教学创意:

创意一: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的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在“学法体验”中向学生介绍若干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创意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激励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及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体验。教学难点是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课型定为学法体验课。

五、教法学法: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六、教学程序:

教学版块之一:同学们进行读诵体验。(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1、 导入。请一个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课文学习(1分钟)。

2、 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听朗读后的师生互动探讨。(3分钟)

(1) 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2) 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 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钟)

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

同学们发言。

同学们与老师的对话可能有:从有大山写到山被背走,从大山阻塞写到无垄断,从愚公移山的想法写到愚公移山的行动,从开始移山写到移山结束,从人的移山写到神的帮助,从愚公移山的远大理想写到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

4、 参看课下注释,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翻译课文、记住文下注释里的文言词。(共7分钟)

首先鼓励学生回忆翻译的原则: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流畅,雅——优美生动。

翻译方法指导:(2分钟)

(1) 加。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 改。如“仞”现在已经不作长度单位运用,可改为意思相近的词“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5分钟)

教学板块之二:学生进行“发现体验”(1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文章的主题写法、进行探讨。并且给每个自然段或情节标上小标题。

1、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围绕这么两个问题交流:本段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么作用?

师生的互动交流可能有: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暗示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 “本”字的作用在于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县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为后面写愚公精神作了铺垫。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包含哪几层意思?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原因,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目的,老愚公领着家人投入开山除障的行动,运上搬石的艰巨劳作,邻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们一同干起来……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其妻献疑”衬托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小孩子“跳往助之”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也有烘托的作用。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朗读第三段。思考:智叟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的话有什么用意?愚公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愚公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 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视聪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为了加强其嘲讽之意,他还用了个倒装句;智叟之言说是在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无力除之,

却要去挖出掘石。出言不逊的智叟,自视聪明,傲慢待人,其实是个识陋智拙,胸狭见短之人。通过智叟的言行,更加突出愚公的伟大。

愚公首先斥责智叟自视聪明,然后用子孙后代是“无穷匮”的道理驳斥,令智叟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愚公的这些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的宏远,心愿的挚诚,意志的坚定,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有战胜自然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愚公开山平险意志坚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鼓励学生加段落小标题。

朗读第四段,提问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

让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样作结有三个好处:①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感动。②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如此作结,既富于想象,又寓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5、进一步明确主旨的3分钟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辨证的看问题:明确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教学版块之三:同学们进行“学法体验”(8分钟)

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1、多次概括法——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几次概括。

文序把握法——找出表现文章顺序的关键字或句子,迅速理出文章脉络。

画面标题法——从文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精美的片段,然后给它“命名”。

请各位同学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尝试,并进行课中交流活动。有的同学如果认为自己还有更好的读课文的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准备来配合各学法补充的内容有:

多次概括法:

① 壮举

② 移山传说

③ 艰巨的任务与微弱的力量

④ 远大的理想,坚韧的毅力

⑤ 愚公不愚

⑥ 智叟不智

⑦ 永不放弃

⑧ 感天动地移山情

⑨ 艰辛的移山,曲折的情节……

文序把握法

文章先制造悬念,然后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第一部分(1)写山高大与原来的位置。

第二部分(2-3)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部分(4)移山的结果

画面标题法:

第二段:愚氏开山运石 或 毕力平险

如第一段:高大的山

第三段:“愚”“智”之辩 或 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第四段:神力相助 或 理想成现实

教学版块之四:师生小结后布置课后作业。(2分钟)

选作一题发挥想象,将课文有关内容改写成片段作文:

1、 在家庭会议上

2、 愚公智叟辩难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11

以钱梦龙创造的字词教学方式解决了《愚公移山》一文的字词;

讨论:以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愚不愚?

学生对愚公的行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智叟才是明智的;有人认为愚公的精神是可嘉的,但做法是愚蠢的;更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人的落后正是信奉了愚公移山的愚蠢精神……

因势利导,让学生下一节课以辩论的形式讨论“愚公究竟愚不愚”这个问题,到时大家根据所持观点将位置分成相对而坐的两个阵营,进行正反方大辩论。

课堂上正方(愚公不愚)与反方(愚公实愚)的第一回合交锋的摘要:

正方:(先以课本语句为所,从愚公移山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论述了“愚公不愚”的观点)。反方:愚公之愚,在于有勇无谋,不识变通。他一碰到二山问题,考虑还不周,就决心要把二山移走。愚公他虽有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他缺少了灵活性,不思变通。倘若他当初选择的是搬家而不是移山,那他只需把家搬迁,易地而居,二山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又何劳子子孙孙都为愚公的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糟蹋了他们的一生。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三岁小孩;子孙之难,无穷匮也。反方:从古至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愚公一样,做事不考虑长远利益,他们都不曾考虑对不对、值不值。就像有一些人一样,决心要把“森林问题”铲除。于是,世世代代都在坚持不懈地砍树伐林,终于,得到了上天的怜悯,上天赐予了我们“特大洪灾”。试想,如果这些樵夫没有砍那么多的树,就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洪灾可就没有那么严重了。这都是前人的愚,给我们带来的难。反方: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的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惟有那些愚蠢而勤快的人不可用。因为愚蠢通常会使他们走错方向,而方向错了,他们的勤快岂不是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反方:如今,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时代,那些愚公式的人都会因无助于或少助于社会而被淘汰。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考虑“移山”好还是“搬家”好。这才是智者,更是适者。正方:……

如我所预料,反方由于找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一篇获奖作文,一下子就占据了场上主动,而把老老实实依据课文,认为课文讲得不错的正方同学打了个措手不及。辩论出现了一边倒的倾向,似乎大家已经完成了这场辩论。

分发下事先准备的一道文言加标点练习(前一段是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后一段是我预测论辩赛的情况而作,为方便阅读,下面都已加上了标点):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

在纠正标点并进行朗读之后,辩论继续进行,这时正反方的力量又起了一个大逆转,原先认为自己无懈可击的反方阵营中产生了相当一部分“倒戈相向”的起义者,而本来以为自己已必败无疑的正方又看到了一片光明。并据此把对方原来提出来的盘山公路、高架索道都纳入了“移山派”的“方法论”中……

最终的临时性结论是:“愚公不愚”,我们应该以新的方法来完成愚公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理想,并学习他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就这样,通过辩论,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寓言故事重新正了名。而随之而来生成的新的问题是: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的行为那些只是愚蠢之“愚”,那些才是“愚公之愚”呢?在“固执”与“执着”之间,我们走的究竟是哪一条道路呢?

一段改变我知识观的文字:

从整体而言,语文课本知识是陈旧的、贫乏的,有的是脱离实际的(汉语语法知识)。正因为课本知识这种不如人意的善,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知识所能引起的惊异、好奇、求知欲、挑战性、征服欲、欣喜、认同等心理反应不足,动机、兴趣、焦虑感、满足感四个基本的学习心理条件,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支持度或满足度,客观上一般不高,换言之,这一知识群本身(在未被教学加工时)的认知含量尚不足以提供各种‘支持’‘灌’的功能。”(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4期,方武《课本对语言课程知识的建构》,引号内文字引自区培民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7页)

这让我觉得知识应该是客观的、理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只是知识的功能而已。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但不知具体错在何处,请网友们指点迷津。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12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 chen 叟(sou)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导语

《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 革命的胜利。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请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 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

四、小结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3课《愚公移山》 篇13

教学目的:

一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二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设想:

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安排三教时(包括课内自读。如自读放在课外进行,只需要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解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二学生自读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四)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堂课,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下一节课提出。

二学生自读。教师板书要特别注意的词语(见“教学目的一”),学生边读边在这些词语下加着重号。教师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三布置作业: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人物分析。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二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落实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自读:

(一)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仞、惩、塞、迂、荷、箕畚、龀、匮、亡(,同“无”)、厝(,同“措”)

(二)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最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二)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及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同“岂”,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贱的称呼。

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提问: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学生找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2.提问: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学生找出“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教师总结:上面我们比较了除愚公以外的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现在我们把课文中的有关部分再朗读一遍。学生朗读(从文章开头读到“其如土石何”)。

3.布置思考题:愚公是坚决主张移山的,有人就说他笨。“愚公”这个名字本身也表明他是个“笨老头”。请大家课外再认真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愚公到底笨不笨?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人物分析: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二这则寓言的深刻教育意义。

三继续学习和巩固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一)提问: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

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移山之利。

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二)提问: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的取名所寓有的深意。“叟”是老人的意思。

(三)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二课堂练习:

(一)学生齐读全文,要求: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立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刻寓意。

(二)指定一个学生口译第3自然段,如有误译,共同订正。

(三)发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示和深刻教育。

三布置作业:

(一)背诵全文。

(二)结合作文教学,写《老愚公的故事》(不是翻译)。

(三)“思考和练习三”(适当补充内容)。

附教学参考资料:

1.《文言文的语言分析·愚公移山》,(南通师专中文科《科学与研究》丛书之一,张拱贵、黄岳洲著。)

2.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见《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

(饶杰腾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