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奥伊达的理想(推荐4篇)

2023-04-09 20:51:02教案设计

奥伊达的理想(推荐4篇)

奥伊达的理想 篇1

这篇小说生动地记叙了奥伊达在追求理想中成长的几桩趣事,塑造了一个既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又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的儿童形象,艺术地展示了当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父母及社会提出如何教育孩子这一社会问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字注音。 歧视(qí) 脸颊(jiá) 唬(hǔ) 募捐(mù) 舷窗(xián) 狡黠(xiá) 挑衅(xìn) 钦佩(qīn) 哽咽(yè) 2.形近字 ┏嫌(xián)嫌弃 ┏募(mù)募捐 ┏溜(liū)溜冰 ┣谦(qiān)谦虚 ┣暮(mù)暮色 ┗遛(liù)遛街 ┣歉(qiàn)道歉 ┣墓(mù)坟墓 ┗赚(zhuàn)赚钱 ┗幕(mù)幕布 3.多音字 ┏(hé)平和 ┏(shā)煞车 ┏(xīng)兴盛 ┏(ké)贝壳 ┃(hè)应和 煞┫ 兴┫ 壳┫ 和┫(hú)和了 ┗(shà)煞费苦心 ┗(xìng)兴趣 ┗(qiào)地壳 ┃(huó)和面 ┗(huò)和药 4.词语解释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阴阳怪气】(性格、言行等)乖僻,跟一般人不同。 【声嘶力竭】嗓子喊哑,力气用尽。形容拼命叫喊,呼号。 【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歧 视】不平等地看待。 【怒气冲天】形容非常愤怒。 【 唬 】虚张声势、夸大事实来吓唬或蒙混人。 【壮 举】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 【大名鼎鼎】名气很大。 【募 捐】募集捐款或物品。 【煞有介事】像真有那么一会事似的。 【舷 窗】飞机两侧,密闭的窗子。 【露 马 脚】比喻隐藏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多用作“露马脚” 。 【郑重其事】形容态度严肃认真。 【挑 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钦 佩】敬重佩服。 【悉 心】用尽所有的精力。 5.文学常识真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国)作家。本文的主人公__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儿童形象。 (2)主人公的名字是____________取的,在这之前,爸爸叫他____________,妈妈叫他____________。 (3)文章在叙述过程中是按____________的顺序,分别经历了这样的几件事:幼小时,____________;小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学时,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凯瑟琳.奥尼尔 澳大利亚 奥伊达 天真聪慧 独立自主 执著追求 (2)他自己 拜伦 杰克逊 (3)成长 给自己取名字 看电影买票 去北极探险 做有爱心的公民 二、课文学习 1.作者回顾 【明确】本文作者是凯瑟琳.奥尼尔,澳大利亚作家。本文选自《外国儿童文学名作导读本.小说卷》。文中的主人公是奥伊达,小说生动地记叙了奥伊达在追求理想中成长的几件事情,塑造了一个天真聪慧、独立自主、执著追求的儿童形象。奥伊达的理想启发人们应如何做好父母。 2.奥伊达的理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他始终不懈的追求是什么? 【明确】奥伊达的理想经历了许多变化。很小的时候,就坚持自己取名;上小学时,最大的理想是不要特权;之后,又想只身去北极探险,成为未来的一名探险家;上中学后,在父母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首先应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公民。变化的原因是奥伊达有着一种不懈追求的精神。奥伊达的理想几经变化,但他始终不变的追求是“独立、自主、创新”。 3.“事实上,他一出生,他的爸爸妈妈就为他取名字这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说说自己的观点。 【明确】奥伊达的爸爸热爱文学,就叫他“拜伦”,妈妈喜欢大明星,就叫他“杰克逊”,可见他一出生,父母都把他作为自己的全部希望,这充分体现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事实上,名字一方面是个符号,另一方面大多也确实都寄托着父辈殷切的希望,而且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特殊的名字。作为我们本人,应该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苦用心,力争名如其人。但父母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下一代。 4.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有73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9):故事的开端,写小时候的奥伊达不用父母取的名字,坚持为自己取名为“奥伊达”。 第二部分(10-23):情节的发展,写上小学时,奥伊达不要特权,坚持父母为自己买电影票。 第三部分(24-60):情节的高潮,写奥伊达混上去瑞典的飞机,去北极探险,虽没成功,可在父母、同学的眼中,成了未来的探险家。 第三部分(61-73):情节的结局,写奥伊达在父母的启发下,懂得了做人首先应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公民,并获得了真正选择上的自由。 (2)结构图: ┏ 给自己取名——开端(幼小) ┓ 奥伊达的理想┫ 看电影买票——发展(小学) ┣ 理想有弹性 ┃ 去北极探险——高潮(小学) ┃ 切莫定终身 ┗ 做有爱心公民——结局(中学)┛ 三、深入探究 1. 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围绕中心,选材精当。 文章较好地选择奥伊达成长过程中的几件小事,塑造了奥伊达独特的个性,为表达中心作好了铺垫。 (2)轻喜剧的笔法。 这种写法主要是用在奥伊达形象的塑造上,如开头的取名字,及后面的争取不要特权,要买电影票,和去北极探险等一系列的细节,表面上看过于夸张,甚至引人发笑,但正是这种笔法,才更符合奥伊达的年龄,更能突出他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性,使得奥伊达这一儿童形象更真实、更自然、更丰富。 (3)语言富有童趣,能从孩子的言行、心理等角度来刻画人物。 (4)对次要人物的塑造较成功。 奥伊达的父母开始对孩子寄予无限的希望,他们的爱从成年人的角度,是脱离了孩子需要的一种宠爱。后来从那份帐单上发现了他们的爱错位,于是借助回帐单这种巧妙的方式向奥伊达传达一种真诚的爱,最终转变为一种成功的教育。这就塑造了一对重感情而又理智的父母形象。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明确】奥伊达: 小说的主要人物。文章按照他的成长经历,选择了几个细节:给自己取名、看电影买票、去北极探险、做有爱心公民来塑造他的形象,从中我们看到:这是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但同时不乏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性的儿童形象。奥伊达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奥伊达的爸爸妈妈: 这是一对既平常又很特别的父母。孩子刚出生时,他们同其他父母一样,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在爸爸的心中,他是“拜伦”,在妈妈的心中,他是“杰克逊”。当孩子提出要为自己买电影票,妈妈哄,爸爸唬,拗不过后,又只好给他买。这种不听从便顺从的做法是当今太多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方法。当奥伊达成了探险“名人”之后他们又都认为,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决心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他们就是这样,寄希望于儿子,深爱自己的儿子,但他们的爱都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所给予的爱,是脱离了孩子需要的爱,是一种宠爱。这种爱是几乎所以的父母爱子的那种方式。 特别之处在于,奥伊达的父母从儿子给他们的那份帐单上发现了他们爱的错位,于是能够借助回帐单这种巧妙的方式给予儿子一种真正的爱,一种成功的教育。这是我们今天多数做父母的所不能做到的。他们启发着人们如何做好父母。 3.如何理解文章第61段一句话:“后来,奥伊达上了中学……同时也多多少少帮父母做些家务”? 【明确】奥伊达虽有去北极的壮举,但他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以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壮举”也被人遗忘。其实他有着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性格,如写他“一唱歌就跑调”,“功课不是最出色”,这表明奥伊达完全是一个常人。作者没有把人物架空起来,没有把人物写成另类,因此,让读者感到符合生活现实。 四、课内阅读 后来,奥伊达上了中学,他的“探险壮举”也渐渐被人遗忘。他自己也和一般的澳大利亚男孩子一样喜欢球类运动,特别是足球;还喜欢流行歌曲和摇滚乐,但他自己一唱歌就跑调。他的功课不是最出色,但还过得去。在家里,奥伊达也像别的孩子一样不希望父母过分多管,同时也多多少少帮父母做些家务。 有一次,奥伊达发现自己的球鞋坏了,需要买双新的。他不愿意直接开口去向父母要钱,因为他前不久刚刚让父母给他买了一副新的网球拍。 奥伊达挖空心思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吃早餐的时候,他把一张账单递给妈妈。帐单上面写着: 妈妈欠奥伊达 倒垃圾费 1澳元 跑腿费 2澳元 园艺费 2澳元 擦车费 1澳元 总计: 6澳元 妈妈看完帐单,随手放入口袋中,但什么话也没说。奥伊达心里七上八下的。 第二天,也是吃早餐的时候,奥伊达发现桌上放着6澳元,但下面玉着另一张帐单,上面写着: 奥伊达欠妈妈 抚育费 0澳元 一日三餐 0澳元 日常穿戴 0澳元 旅游,购书 磁带、录像带等 0澳元 生病时悉心照顾 0澳元 总计: o澳元 奥伊达看完,羞愧得满脸通红。他走到妈妈身后,轻轻把6澳元放回妈妈口袋中,哽咽着说:“妈妈,我错了。” 妈妈把奥伊达搂进怀中,脸上也淌着泪珠:“奥伊达,亲爱的。以前爸爸妈妈都搞错了。我们首先应该让你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 “我会做到的,”奥伊达感到,自己以前老嫌爸爸妈妈罗嗦是多么不应该。 “至于你以后的职业,我想,你自己会选择好的,”妈妈望望刚刚走进餐厅的爸爸,又望望奥伊达。 “是啊,我们没有权力给你确定你以后做什么。以前我们大糊涂啊,”爸爸高声附和道。 奥伊达懂事地点点头。他知道,很快他就会长大,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虽然他还不明白他会在这些方面做些什么,就像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给自己取名“奥伊达”一样,但他很轻松,很快活,因为他有了选择的自由。 1.奥伊达给妈妈的帐单与第一段哪一句话相呼应? 2.对奥伊达的作法妈妈作何反应?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达到没有?为什么? 3.这件事表现出奥伊达和爸爸妈妈各自怎样的特点? 4.通过帐单的事件,爸爸和妈妈思想上都有新的认识,请概括出两点来? 5.奥伊达最终还不明白自己的理想将是什么,但还轻松愉快,为什么? 6.通过上述语段并结合全文,你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比确立理想还重要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与“在家里,奥伊达也像别的孩子一样不希望父母过分多管,同时也多多少少帮父母做些家务”相呼应。 2.妈妈在第二天早晨也给奥伊达一个帐单,并给他6澳元。她想让奥伊达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她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奥伊达看完后非常羞愧,向妈妈承认了错误。 3.表现了奥伊达的聪明、狡黠、单纯。表现奥伊达的爸爸、妈妈教子有方。 4.(1)首先让他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2)以后的职业让他自己选择。 5.他有了选择的自由。 6.要有爱心。

奥伊达的理想 篇2

教学重点:通过对情节的分析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教学难点:了解小说提出的家庭教育这一主题。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的结构:小说以奥伊达的成长为线索,记叙了他在追求理想中的几桩趣事。第一部分:(1——9)写奥伊达小时候坚持给自己取名。(故事的开端)第二部分:(10——23)写上小学时,奥伊达不要特权,坚持要父母为自己买电影票。(故事的发展)第三部分:(24——60)写奥伊达混上飞机去探险。(故事的高潮)第四部分:(61——末)在父母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道理,并获得了真正的选择的自由。(故事的结局)二、人物形象分析:1、奥伊达:具有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儿童的天性,又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的精神。2、奥伊达的父母:对孩子过分宠爱,对孩子给予很高期望,但不能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从自己的意愿角度培养孩子;知错能改,并用巧妙的方式教育了孩子,是既重感情又理智的父母。三、小说的主题:小说生动地记叙了奥伊达在追求理想中的几件趣事,塑造了一个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又具有独立自主和执著追求精神的儿童形象,艺术地展示了当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父母及社会提出如何教育孩子这一社会主题。四、总结写作特点:1、人物个性鲜明,无论是奥伊达还是父母,性格的刻画都很鲜明。2、选择生活中的细小事情,体现人物的性格。3、略带夸张的轻喜剧写法,引人发笑,既符合人物年龄特点,又吸引读者思考。

奥伊达的理想 篇3

奥伊达的理想

凯瑟琳 •奥尼尔

一、教学目标

总目标:让学生明白儿童小说构思的特点,培养鉴赏儿童小说的能力。

具体目标

1、明白本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和主题

2、体味轻讽和夸张在小说中的作用。

3、咀嚼本小说的语言。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1、这篇小说贴近学生生活,线索清楚,阅读上不会有大障碍。让学生阅读全文,顺手划出字词。

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3、 理解儿童文学(小说)的特点,分组畅谈对奥依达的印象和理解。

二、活动流程

1、速读全文。

2、划出字词。注音解释。

正音

1、瘸腿()唬()舷窗()狡黠( )撅()煞有介事()

2、多音多义字

着陆( )一着棋( )着火( )沿着( )

哽咽( )咽喉( )咽气( )

露出马脚( )露馅儿( )

一圈( )猪圈( )

挑衅()挑三拣四( )

解释

声嘶力竭——

大名鼎鼎——

连绵起伏——

煞有介事——

3、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一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小说以奥伊达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故事,展开情节。

讨论归纳: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写小时候奥伊达不用父母取的名字,坚持为自己取名

“奥伊达”。

第二部分,发展,(从“奥伊达上小学的时候”到“自己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

写上小学时,奥伊达不要特权,坚持要父母为自己买电影票。

第三部分,高潮,(从“以后好长一段时间”到“男孩奥伊达的冒险经过”。)

写奥伊达混上去瑞典的飞机,去北极探险,成功,可在父母、同学的眼中,成了未来的探险家。

第四部分,结局,(从“后来,奥伊达上了中学”到结尾。)

写奥伊达在父母的启发教育下,懂得了做人首先应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公民,并获得了真正的选择上的自由。

讨论交流二:分组畅谈对奥依达的印象和理解。

提示:儿童小说的特点。儿童小说除了一般小说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己的特点,即反映儿童成长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和性格,儿童小说要欢欣明快,生动形象,幽默有趣。本小说就符合这样的特点。本文用轻喜剧的笔法,塑造了奥伊达这个儿童形象。

4、归纳总结:

奥伊达,小说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但同时又不乏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天性的儿童形象。作者用轻喜剧的手法,生动刻画了奥伊达的儿童心理和性格特征。

一、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的具体表现:很小的时候,就坚持自己取名;上小学时,最大的理想是不要特权,即坚决放弃小孩可以不买票的特权;之后,又想只身去北极探险,成为未来的一名探险家。

二、天真、顽皮、好奇、聪慧的表现:坚持为自己取名,可为什么想出这个稀奇古怪的名字,他并不知道,为了放弃“特权”,他无论如何要父母买电影票,可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成熟的孩子竟然“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他想尽办法去北极探险,这种冒险行为竟然发生在一个“搞不清楚,到底先有地图还是先有探险家”、去北极探险“主要是觉得冰天雪地的北极总归要比澳大利亚好玩”的孩子身上。特别是为了给自己买一双新鞋,竟然想出了要母亲为自己平日干的零活付劳务费的方法。这一系列细节让读者感觉奥伊达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是那么可爱,同时又是那么真实、自然、有趣。

这几件小事在常人看来是很平常的,甚至是可笑的,但却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对一个 成长中的儿童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独特的。独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执著以及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奥伊达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心理特征和性格,既是独特的,又反映了儿童们普遍的心理和性格,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三、活动延伸

1、 课外阅读一篇儿童小说,体味儿童文学(小说)的特点。

2、 抄写字词

3、 思考:(1)什么是幽默?本小说在刻画奥伊达和其父母时用了那些幽默的方式?

(2)奥依达父母的教育方法,你有怎样的个性看法?你对当今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又有何看法?

第二课

一、活动流程

1、 讨论上课思考题

(1):什么是幽默?

幽默是智慧的表现。

它是用一种轻松、有趣、乃至荒诞的形式表达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感以及社会生活的方式。幽默的特点:表现的东西看似离奇古怪、哭笑不得,实则兴味盎然、妙趣横生,让人回味久远。

这种表达,通常是通过悖谬的方式,即表现出人们目的与行为,手段、过程与结果的矛盾,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等等,让人发出会心的笑,并在笑中体味其中的寓意哲理。

幽默往往和童心连在一起的。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往往更具有天然的幽默感,童真的乐趣。而好的儿童小说,也往往是要表现孩子们的这个特点的。

儿童小说里如何表达幽默呢?常见的方法是:

一是童年情态和童言稚语的描摹。如上一课,我们把握奥伊达形象时已经知道了一些。(还可以再分析探险情节中的一些儿童心态和行为加以证明。)

二是“一惊一乍”的事件或突发事件的表现。

如本文取名字的情节。

读104页到106页第三行有关文字。

思考:本小说在刻画奥伊达和其父母时是怎样运用幽默方式的?

讨论。

归纳。

奥伊达的爸爸、妈妈,这是一对既平常又特别爱儿子的父母。对刚出生的儿子,他们同其他父母一样,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可他们的方式却与别人不同。在爸爸的世界里,儿子是小“拜伦”,未来的大诗人;而在妈妈的心目中,儿子是“小杰克逊”,明天的超级名星。为给奥伊达取一个表明自己希望的名字,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达成协议,各喊各的,互不干涉。爱和美好的愿望,让爸爸妈妈有了超乎常理的行为,可结果呢,奥伊达的伙伴无所适从,不能理解,奥伊达本人也很苦恼,最后不得不声嘶力竭地给自己取了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奇怪的是,这个结果爸爸妈妈竟然接受了它,而且大加赞扬它。这又不得不让奥伊达纳闷。

取名字的情节,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了父母美好的愿望与离奇言行之间的矛盾冲突,让人发出会心的笑意,同时也让人回味这些妙趣横生的情节中的深意:望子成龙成凤,愿望固然是好的,但必须合乎常理,顺乎自然,切不可以家长的主观愿望强加孩子。

文章中描写这些愿望与言行悖谬的情节,或者说惹人发笑的情节比比皆是。如当奥伊达提出要为自己买电影票时,妈妈哄他,爸爸唬他,因为在他们眼中,小奥伊达是个孩子,可当觉得拗不过奥伊达时,只好又暂时屈从于他,为他买回了电影票。这种不听/从便/顺从的做法是当今太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采取的方法。当奥伊达成了探险“名人”之后,爸爸妈妈又都认为,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决定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他们就是这样,寄希望于儿子,深爱着儿子,但他们的爱都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所给予的爱,是脱离孩子需要的爱,是一种宠爱,甚至错爱,因而往往表现得离奇夸张,让人发笑。当然,这种爱是几乎天下所有父母爱子的那种方式。

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仅善意的表达了奥伊达父母在目的与行为方式方法上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们的觉悟。当奥伊达的父母从儿子给他们那份账单上发现了他们爱的错位时,于是能够借助回账单这种巧妙的方式给予奥伊达一种真正的爱,一种成功的教育。这是我们今天多数做父母的所不能做到的。

所以说,这篇小说的成功在于,不但塑造了奥伊达这一典型的儿童形象,同时还塑造了一对重感情而又理智的父母形象,启发人们应如何做好父母。

2讨论问题(2)

对奥依达父母的教育方法,你有怎样的个性看法?你对当今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又有何看法?(如果这题来不及讨论,或可以写篇250字左右的小作,或开一个演讲辩论会也可。)

分组讨论

总结归纳评讲。

三、 活动延伸

1、 继续进行课上的问题(2)

2、 继续阅读中文儿童文学中的名篇佳作。

3、 自己创作一篇童话、寓言或者儿童小说。500字左右。

附:板书1 儿童小说的特点

反映儿童心理特点和性格,欢欣明快,生动形象,幽默有趣。

板书2 幽默和童心在一起

幽默:用轻松、有趣、乃至荒诞的形式表达情感以及生活的方式。

特点:看似离奇古怪、哭笑不得,实则兴味盎然、妙趣横生

悖谬:目的与行为,手段、过程与结果,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矛盾,让人笑,在笑中体味。

奥伊达的理想 篇4

作者:凯瑟林·奥尼尔

奥伊达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他倒不是嫌原来的名字不好,而是因为六岁之前他一直没有固定的名字。事实上,他一出生,她的爸爸妈妈就为给他取名字这件事争得面红耳赤。爸爸热爱文学,坚持要给儿子取名“拜伦”。可妈妈说:“我才不要我儿子学那个瘸腿的英国诗人。我的儿子将来要当大明星的。我们还是叫他‘杰克逊’。”爸爸一听就火冒三丈:“不就是那个阴阳怪气的美国歌星吗,多庸俗!不行,我得叫我儿子‘拜伦’!”妈妈当然不会退让,俩人争了半天没有结果,只好达成协议:各喊各的,互不干涉。

于是,在爸爸的世界中,儿子是小“拜伦”,未来的大诗人。而在妈妈的世界中,儿子是小“杰克逊”,明天的超级歌星。可怜的儿子总算聪明,在费了许多心思琢磨之后,终于搞明白那深沉的男中音和尖细的女高音喊的名字虽然听起来不大一样,但都是指的他。一开始,他觉得这样很好玩。不管是谁叫他,叫哪个名字,他都乐呵呵的。后来,他会说活走路了,也能和别的小孩们一起玩耍了,他就开始生气了。人家的小孩都干干脆脆地介绍自己:“我叫彼得”,“我叫玛丽”,“我是安妮”,“叫我拉瑞好啦”。可他必须很费劲地解释:“我爸爸叫我拜伦;我妈妈叫我杰克逊。”小朋友们便不知所措了:“那我们该叫你什么呀?”

“这个,我也不知道。要不,你们喜欢哪个就叫哪个吧,”他觉得有两个名字真麻烦。

“可这两个名字我都不喜欢,”那个叫拉瑞的男孩直率他说。

“你还是叫你爸爸妈妈重新给你取个名字吧,”安妮好心地劝他。

于是,小男孩心事重重地回家去了。他刚一进门,就听到爸爸在喊他:“噢,我的小拜伦,玩得好吗?”还没等他回答,妈妈的声音马上传了过来:“啊,是我的杰克逊,快过来让妈妈亲亲!”

小男孩突然感到这一切都是那么可恨。他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我讨厌你们!我不是拜伦,我也不是杰克逊。我是奥伊达!对,奥伊达。你们以后不许再叫别的名字!”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跑回自己的房间,趴在床上哭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想出这么个稀奇古怪的名字,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不是会接受它。弄得不好,以后他会有三个名字。

可奇怪的是,从此以后,爸爸妈妈真的都叫他“奥伊达”了。爸爸还说:“‘奥伊达’确实好听,有诗意;我儿子将来肯定会胜过拜伦。”妈妈则说:“‘奥伊达’这名字很少见;我儿子以后要当大明星,是应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奥伊达本人却一点都不知道自己长大以后到底要干什么。

奥伊达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教育学生,人和人之间要平等,歧视别人或者享有特权都是不公正的。奥伊达很喜欢这种道理。

有一天,爸爸妈妈带奥伊达去看电影。进电影院的时候,奥伊达突然发现爸爸妈妈手里都有票,就他没有拿票。奥伊达觉得大人们又在歧视小孩,马上满脸严肃地向爸爸抗议:“我也要票!”

“儿子,一米以下的小孩是不需要买票的,”爸爸笑嘻嘻他说。

“凭什么不需要买票,”奥伊达昂起头怒气冲冲地问爸爸妈妈。

“这是你们小孩的特权,奥伊达,”妈妈吻吻他的脸颊说。

“我不要特权,我要票!”奥伊达顿时感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公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买票,反对这种不公平。于是,他更加大声地嚷嚷着要买票。

爸爸火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电影票有什么好玩的,非要买!”

奥伊达根本不理会这些。他认定自己是在争取公平待遇,坚持不懈地站在那里喊着要票。

妈妈哄他,爸爸唬他,都没有用。奥伊达死死抱住电影院门口的一根柱子,不肯挪步。

爸爸妈妈都无奈地看着对方。这次,他们真的觉得儿子太不像话了。连旁边的人都认为奥伊达在无理取闹,用责备的眼光望望这个一丁点大的小男孩。准也不明白,小不点这么折腾着要买电影票是干什么。

后来,爸爸见奥伊达实在不肯听他们的话,只好对妈妈说:“我去看看售票厅有没有票了,我们俩的票可都是提前预订的。”

“也只好这样了,”妈妈叹口气说,“都怪我们把他宠坏了。”

总算幸运,爸爸很快买了一张票回来了。他把票塞到奥伊达手中:“这下满意了吧?宝贝儿子!”

奥伊达欢天喜地接过票,然后举着票,神情严肃地走进放映厅。整个晚上,奥伊达都在为自己的壮举感到自豪;当然,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是坐在爸爸的膝盖上看完电影的。

此后好长一段时间奥伊达非常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当上大法官。他看了许多与大法官有关的书和电影、电视。当然,他没有把这么远大的理想告诉父母亲。他觉得,这是自己的秘密,不应该让任何人知道。

可是,后来奥伊达自己都把当法官的事忘了。奥伊达一家住在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墨尔本。奥伊达上小学后,每逢假期爸爸妈妈就带他去全国各地游玩。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奥伊达参观游览了澳大利亚的主要风景胜地。他看到了大名鼎鼎的悉尼歌剧院,心里却一直搞不明白这座美丽的建筑物到底是什么形状——它像蓝蓝的海面上的一页页白帆,又像一簇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贝壳,或者说,还有点像切开的桔子瓣。他在黄金海岸晒日光浴,在大堡礁游泳。当然也爬过蓝山,在艾尔斯岩石旁边照过相。奥伊达觉得,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有这么多令人惊叹的事物。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去艾尔斯岩石的路途中看到的景象。奥伊达坐在汽车中向窗外望去,只见火红的山脉连绵起伏,四周浅黄色的沙土上生长着一些他从未见过的植物。旅行回来后,奥伊达常常盯着自己在岩石边拍的照片好奇地想:“不知道我们没有去的那些地方离艾尔斯岩石远不远。那里到底有些什么?”

于是,奥伊达开始对介绍地理和探险家的书感兴趣。他搞不清楚,到底是先有地图,还是先有探险家。他只知道,土著人没有地图,但他们一直在澳大利亚生活;而第一批白人是看了地图才从英国乘船来到澳大利亚的。奥伊达也有些失望,因为探险家们已经到过澳大利亚的绝大部分地区。从介绍澳大利亚的书中,奥伊达发现,自己要想在澳洲探险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奥伊达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探险目标。很快,他就看中了冰天雪地的北极。虽然,不少探险家都已经去过北极,但那里还有许多有待人们去发现的东西。可是,怎么才能去北极呢?奥伊达犯了愁。

奥伊达知道,去北极探险需要很大一笔路费,而他的零花钱加起来也不到五十块澳元。如果去募捐,那就会惊动父母,而且也不见得能募到很多钱。他的好朋友们都和他一样只有几个零花钱,根本帮不上忙。

有一天,奥伊达忽然想起,那次看电影爸爸妈妈就告诉他儿童不需要买票,前几次坐火车、坐飞机他有没有买票就不知道了,因为爸爸妈妈怕他再闹,告诉他票都是爸爸一人拿着。不管怎么样,奥伊达可以去飞机场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混上去瑞典首都斯得哥尔摩或者去挪威首都奥斯陆的飞机,然后,要是能到其中的一个地方,再想办法去北极。

那天早晨,奥伊达像往常一样坐着妈妈开的车去上学,但他的书包中多了两件东西,一架玩具望远镜和一只指南针。奥伊达觉得,这两件东西最能体现探险精神。至于别的东西,奥伊达认为,带了反而麻烦,而且他也不知道到底应该带些什么。那四十几块澳元自然是要随身带着的;虽然钱不多,但至少还可以抵挡一阵。

吃完中饭,奥伊达背着书包偷偷溜到路边,叫来一辆出租车。司机疑惑不解地望着眼前这个小不点:“怎么啦,孩子?不会是逃学吧?”

“不是逃学,是去机场接人,”奥伊达煞有介事他说。

“好吧,上车吧,”司机笑着说。

很快,飞机场到了。奥伊达付了车费,身上就只剩下二十多块钱了。他没有多想,径直往大厅走去。使他失望的是,荧光牌上一直没有显出去“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的航班。奥伊达急得直跺脚,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荧光牌。可是荧光牌上就是没有“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而欧洲其它主要国家的首都却都频繁地出现。

“真可恶!连去哥本哈根的飞机都有,可就是没有我想去的地方的飞机,”奥伊达在心里大叫倒霉,可转念一想,“实在不行,就坐去哥本哈根的飞机,到了丹麦再想办法。反正,丹麦和挪威、瑞典都挨得很近。”

于是,奥伊达三步两步跑到正在托运行李的人群旁边,仔细分辨出哪些人是去哥本哈根的,然后跟在那些人后面顺利地通过海关和安全检查,登上了飞机。奥伊达在经济舱找了个非常舒服的座位,系好安全带,美滋滋地等飞机起飞,把他送到哥本哈根。

飞行途中,奥伊达先是激动兴奋:他很快就要实现自己的探险梦了!以后,他会成为大名鼎鼎的“探险家奥伊达”!将来,地球上还会有用他的名字“奥伊达”命名的地方。过了一阵,奥伊达有点累了,就开始看机窗外的蓝天白云。他便幻想,在北极可以看到全世界最纯净、最蔚蓝的天空,最洁白的云朵。这么看着想着,奥伊达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奥伊达才醒过来。他惊喜地发现,飞机已经降落。于是,他解开安全带背起书包向机舱出口走去。

一位漂亮的空中小姐迎上来,微笑着问奥伊达:“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亲爱的?”

奥伊达也朝她笑笑:“没什么,谢谢,我要下飞机啦,下次再会。”

“你要去哪里?”

“哥本哈根。”

“还没到呢。这是飞机临时着落。这里是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什么?还没到哥本哈根?”奥伊达急了。

“ 没有。哎,你怎么一个人?你的爸爸妈妈呢?”空姐突然觉得有些不大对劲。

“我……我是一个人出来的,去哥本哈根看望姨妈,”奥伊达吞吞吐吐他说。

空姐皱起眉头,转身向另外两名空姐走去,奥伊达局促不安地站在那里,心里直恨自己怎么这么笨。飞机起飞后,奥伊达怕露出“马脚”,一直不敢和别的乘客说话。可现在,他这么糊里糊涂地以为目的地已经到了,肯定会把事情搞糟。

果然,空姐们很快就查明,飞机上多了一名小乘客。她们又气又急,赶紧把奥伊达叫去。

“你叫什么名字,小淘气?”一位空姐问。

奥伊达看看她,没有说话。他很清楚,她们一知道他的名字,肯定会把他送回澳大利亚,这样,他的探险计划也就实现不了。

于是,无论空姐们怎么哄怎么骗,奥伊达就是不开口,空姐们无可奈何地耸着肩。后来,她们交头接耳嘀咕了一阵,然后,郑重其事地对奥伊达说:“既然你不肯告诉我们名字,我们只好把飞机停在这儿了。大家都去不成哥本哈根。”

“那不行,”奥伊达一听便急得跳了起来,“你们一定要把我送到哥本哈根。哪怕……我把名字告诉你们。”

“那好啊。不过,你还得告诉我们你要去哥本哈根干什么。”空姐狡黠地眨眨眼睛。

“好吧,”奥伊达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然后把他的名字,以及他的北极探险计划都告诉了空姐们。

空姐们一边听一边惊讶地互相交换眼色。她们望着眼前这个又淘气又可爱的小男孩,一时真不知该怎么办好。

“好啦,我都告诉你们啦。你们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奥伊达噘着嘴挑衅他说。

空姐们,还有闻讯走来的机长都笑着点头。

后来,奥伊达当然是到了哥本哈根。但他没有去成奥斯陆和斯德哥尔摩。丹麦航空公司安排他在哥本哈根住了几天。公司还派人带奥伊达在哥本哈根逛了一圈,但明确告诉奥伊达,他太小了,根本不能去北极探险,那样太危险。当然,他们也忘不了摸摸垂头丧气的奥伊达的卷发,鼓励他长大了再去北极探险。

再后来,奥伊达就被丹麦航空公司送回墨尔本了。这回,奥伊达坐的可是公务舱;在飞机场,奥伊达还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机场等候奥伊达回国的,不光有奥伊达的爸爸妈妈,还有他的好朋友和学校的老师,甚至还有新闻记者。这时,奥伊达才明白,自己虽然没有去成北极,但已经成了名人,因为丹麦航空公司把奥伊达混进飞机的事捅了出去,结果世界各地都纷纷报道了十岁澳洲男孩奥伊达的冒险经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奥伊达自然成了英雄。爸爸妈妈都认为,他们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在学校,奥伊达成了“未来的探险家”。女孩子们经常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男孩子们更是要奥伊达和他们一起讨论新的探险目标。一开始,奥伊达很得意,觉得自己确实很了不起。但过了两个多月,奥伊达便有些厌烦。他常常望着爸爸妈妈给他买的成堆的有关探险的书和录像带发呆,耳边还会响起老师同学们鼓励他继续“探险”的活语。奥伊达真不明白,当初自己怎么会喜欢上这个现在大家都关心的课题。他不知道别的人为什么这么爱提“探险”;反正,那个时候他主要是觉得冰天雪地的北极总归要比澳大利亚好玩。

后来,奥伊达上了中学,他的“探险壮举”也渐渐被人遗忘。他自己也和一般的澳大利亚男孩子一样喜欢球类运动,特别是足球;还喜欢流行歌曲和摇滚乐,但他自己一唱歌就跑调。他的功课不是最出色,但还过得去。在家里,奥伊达也像别的孩子一样不希望父母过分多管,同时也多多少少帮父母做些家务。

有一次,奥伊达发现自己的球鞋坏了,需要买双新的。他不愿意直接开口去向父母要钱,因为他前不久刚刚让父母给他买了一副新的网球拍。

奥伊达挖空心思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吃早餐的时候,他把一张账单递给妈妈。帐单上面写着:

妈妈欠奥伊达

倒垃圾费 1澳元

跑腿费 2澳元

园艺费 2澳元

擦车费 1澳元

总计: 6澳元

妈妈看完帐单,随手放入口袋中,但什么话也没说。奥伊达心里七上八下的。

第二天,也是吃早餐的时候,奥伊达发现桌上放着6澳元,但下面玉着另一张帐单,上面写着:

奥伊达欠妈妈

抚育费 0澳元

一日三餐 0澳元

日常穿戴 0澳元

旅游,购书

磁带、录像带等 0澳元

生病时悉心照顾 0澳元

总计: O澳元

奥伊达看完,羞愧得满脸通红。他走到妈妈身后,轻轻把6澳元放回妈妈口袋中,哽咽着说:“妈妈,我错了。”

妈妈把奥伊达搂进怀中,脸上也淌着泪珠:“奥伊达,亲爱的。以前爸爸妈妈都搞错了。我们首先应该让你成为一名有爱心的公民。”

“我会做到的,”奥伊达感到,自己以前老嫌爸爸妈妈罗嗦是多么不应该。

“至于你以后的职业,我想,你自己会选择好的,”妈妈望望刚刚走进餐厅的爸爸,又望望奥伊达。

“是啊,我们没有权力给你确定你以后做什么。以前我们太糊涂啊,”爸爸高声附和道。

奥伊达懂事地点点头。他知道,很快他就会长大,上大学,找工作,成家立业。虽然他还不明白他会在这些方面做些什么,就像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给自己取名“奥伊达”一样,但他很轻松,很快活,因为他有了选择的自由。

倪卫平 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