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琵琶行》同步练习(推荐14篇)

2023-04-10 15:07:01教案设计

《琵琶行》同步练习(推荐14篇)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1

1.下列词语中加粗体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 六玄(yāo)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d.江浸月(jīn) 呕哑(yā) 嘲哳(zhā)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曲罢悯然 钿头银蓖 连篇累牍 口诵心唯b.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c.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3.下列句子中加粗体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b.歌以赠之 歌:歌唱。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d.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7.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8.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9.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11.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12~13题。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13.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白居易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有人评论这首诗中的“景”和“情”全由第三句关联,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各至[注]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在唐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本诗写诗人冬至时节客居邯郸驿,孤寂思家,诗人是怎样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的三、四两句加以赏析。【参考答案】1.c(a.“憔”应读为“qiáo”。b.“贾”应读为“gǔ”。d.“浸”应读为“jìn”。)2.a(b.“徒”应为“徙”。c.“崖”应为“涯”。d.“翻”应为“反”。)3.d(a.畅快。b.作歌。c.字。)4.a(b.老大:年纪大了。c.去来:去了以后。d.掩泣:掩面哭泣。)5.b(a.突出:突然爆发出。c.整理。d.以前。)6.c(“相逢何必曾相识”本身的意思与语境不合。)7.a(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贝/江心/秋月白。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8.c(“别有”句表达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是听众内心的愁思和怨恨。)9.c(abd三种说法均与原诗不合。)10.c(a.“衬托……昂扬”说法不当。b.“衬托……成功”说法不当。d“衬托……凄凉”说法不当。)11.d(“惨”是悲伤的意思,而不是悲惨之义。)12.c(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13.b(“广阔的想像空间”应为“悠然不尽的无穷韵味”。)14.同意。本句携景入情,朋友刚刚出发,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诗人便想到“日暮片帆何处泊”,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前三句饱涵感情,非常含蓄,末句卒章显志。朋友别离,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这样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15.诗的三、四两句,正面表现诗人思家,诗人深刻思念家人,但在诗中却想像家里人怎样想念自己。诗人想像家中人是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说了什么,未加点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一片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此诗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

上一篇:《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下一篇:《琵琶行》能力训练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2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瑟(sè) 迁谪(zhé)b.慢捻(niǎn) 霓裳(ní) 六幺(yāo) 嘈嘈(cáo)c.幽咽(yè)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xī)d.收拨(bō) 裂帛(bó) 钿头(diàn) 银蓖(bì)2.选出加黑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①明年秋 2委身为贾人妇事实 3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6整顿衣裳起敛容 7恬然自安 8因为长句 9暮去朝来颜色故 10曲终收拨当心画a.1256 b.2347 c.1389 d.459103.选出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 )4.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d.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恨”。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阅读下面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6~7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酒杯长精神。6.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弃置”一词点明了被贬之意,流露着怨愤之情。b.第三句的意思是,时光不会倒流,怀念旧时岁月也只能是念念《思旧赋》而已。c.第四句借回乡情景的想像,表明自己被贬时间太久和还京途中恍如隔世的感觉。d.末尾点明“席上”“酬赠”之题意,表达了要从痛苦中走出的决心。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将漫长凄苦的贬谪生活高度浓缩,抒情委婉细腻,极富感染力。b.三、四两句接连用典,言简意丰,含蓄地表达了思念、怨愤与无奈之情。c.五、六两句以“沉舟”、“病树” 自喻,展示了生活的哲理。d.全诗前半部伤感低沉,后半部开朗昂扬,情思跌宕,和谐完整,沉郁中更见豪放。8.对下面《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一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a.第一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b.第二句写辛渐即将登舟北归,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中,孤寂之感油然而生。c.三、四句是作者以冰壶赠勉,寄望于友人日后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d.全诗既有“即景生情、情蕴景中”的特点。又有“深厚有余,优柔舒缓”的独特风格。答案与提示1.c 2.b 4.b 5.b(提示:比喻)6.b 7.a(提示:直接描写,并非委婉细腻)8.c(提示:实指诗人自己)

上一篇:《琵琶行》教案3

下一篇:《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2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3

郑月明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怀,领会白居易诗歌的深远影响与意义。

2、学习诗歌中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的美质。

教学重点:

1、提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含,体会作品情意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2、通过朗读体会诗歌。

3、理解《琵琶行》,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方法;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内含。

教学过程:

一、作品提示。

1、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琵琶行》上一篇七言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曲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先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2、琵琶:弹拨乐器。相传在秦代,百姓因“苦长城之役”,“弦鼗(tao)而鼓之”。“鼗”,小鼓,如同今天的拨浪鼓。弦,名词做动词用,意即配上三条弦,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时,琵琶种类繁多,成为弹拨乐器的总称。本篇中琵琶女所弹奏的,是从“丝绸之路”传达室进的“曲项琵琶”,梨形、曲项、四弦,下腹共鸣性强。

3、行:一种体裁,因与“歌”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性质的歌辞。

二、预习思考。

1、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学生: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3、概括各段的大意。

学生: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各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研读课文。

1、学生划出叙述景物环境的句子,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学生:“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荻花秋瑟瑟。”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受秋凉袭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忧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再次出现做好了准备。其它如: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明月江水寒”

“黄芦苦竹绕宅生”等。

2、找出写人物的形象的句子,并对人物进行分析。

琵琶女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报琵琶半遮面”,叙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经常吟咏的名句。它的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此时此境的复杂心理活动,还暗示出她无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沉吟”道貌岸然明回想往事学生的心情。“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既写动作表情,也写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是京城女”等句子,诗人转述歌女自叙,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的冷落寂寞形成对对照,道貌岸然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诗人形象

送客时的离别愁绪,听歌女演奏和自叙时感情共鸣,对远离京城环境的不适,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独饮,这些叙述无不是诗人心曲的流露,直让人为诗人无故被贬黯然泪下,生出一腔怨恨。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熟读课文,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段落。

理清全文结构图,分析其感情线索。

[1]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4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三首诗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领会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二、学习三首诗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教学设想

一、重点和难点:揭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含,体会作品情意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二、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鉴赏作品的知识;讲析和点拨相结合,重视朗读这一教学环节,通过播放录音或录像等教学手段指导朗读。

三、教学时数 四教时。(可视情况增加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体味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高贵思想;了解运用夸张、想象和神话传说进行创作所形成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唐朝诗人创作的诗歌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课文所选的三首唐诗,都是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名篇。通过学习,我们将再一次体会到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位伟大诗人丰富的感情和理想,以及他们的高超的艺术风格。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李白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板书)

指导预习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补充注音:瀛yíng 暝míng 澹dàn 鸾luán 悸jì 恍huǎng

②补充解释:梦游:梦中游历。 吟:本指吟咏作诗,后来成为一种古诗体裁名称。李白另有《梁父吟》、《江山吟》等。

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信:实在,的确。 壁:直立的山石,诗中的;“半壁”指半山腰。 澹澹:波浪起伏或流水迂回状。 霓:虹的一种,古时把内侧的主虹颜色鲜明的称虹,外侧的副虹颜色暗淡的称霓。 来下:下来,为配合韵脚而颠倒词序。 如麻:言其极多。 开心颜:心情愉悦,面露笑容。颜,面容;心,心情。

③思考题:第一、全文共三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三段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注意诗中夸张、想象和神话传说的运用,体会其含义和作用。

研习新课

1.作者和作品提示。阅读注解①,教师补充:李白一直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他喝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五岳寻仙,浪迹山水,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色彩。传说他母亲“梦长庚星而诞”,又说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在人们心里李白并没有死去,只是去追赶他所喜欢的月亮了。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李白并非人们所想象传说的那般风流倜傥。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政治上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2.学生讨论、回答第一预习题——诗的主要内容。第一段:写天姥山的雄奇壮丽,点出入梦之由。从瀛洲入笔,从虚衬实,给天姥山胜景染上一层神奇色彩。为梦境的展开镀上一层色调,暗含着一个“梦”字。第二段:写梦游过程。起句承上启下,度入梦境,不露痕迹。梦中所历,从谧静幽美的湖月到奇丽壮观的海日,从万转千折的山径到令人战慄的层巅,从山景幻入仙境,目眩神迷,惊讶莫测。展示了一幅气象万千的梦游图景。第三段:慨叹述志,归到“留别”题面,揭明主旨,是梦境的延伸。

全文紧扣“梦游”二字,浑然一体。内容如图示:

(括号中的文字让学生填写)

3.朗读全文,结合课文练习思考3、4两小题,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

诗人描绘梦游图景,并非为了追求虚空的幻想。梦中游历,正折射出诗人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古来万事东流水”包含了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浪迹山水,寻仙问道,是为了心灵的抚慰。当然,这首诗的意味远非“苦闷”二字可以概括,诗篇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恍若天外飞来之笔,痛快淋漓的一吐对权贵的憎恨和蔑视,诗人豪放不羁的形象如立纸上。主题被点亮了,意境拓展升华了。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诗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支撑相互解释的。”读至此,再体会一、二两段,我们心里豁然开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体现了诗人所羡慕的人格形象吗?富丽堂皇,超脱尘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吗?抒情主人公最后发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为梦中图景心旌激荡的结果吗?我们知道了,诗人对壮丽奇伟的崇高美的向往,正是因为人生征程的激情的驱动,虽然有苦闷,但洋溢着热情!诗歌也由此气势流注,奔放飘逸,形成了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诗,开启了一个更高远,更强大的世界,展示出新的远景。”(狄尔泰,《存在哲学》)

4.讨论第二预习题。明确运用夸张、想象、神话传说等手法进行创作的作用。

夸张、想象、神话传说是李白作诗常用的手法,它一方面形成了李白诗歌令人称奇的形象美,另一方面寄托了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从而创造了诗歌新奇的艺术境界。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使本非名山大川的天姥山显得雄奇、高大、壮丽、奇特,寄托了作者对壮丽山川的热烈向往之情。

“飞度”、“送”、“著”、“登”、“见”、“闻”、“迷”、“倚”、“惊”等梦中的行动感受,无不被想象激活,此时,诗歌的语言已经不仅仅是传达观念和感情的媒介,而是一个梦游者的千般姿态,万种风情。金碧辉煌、光耀夺目的神仙世界,更是作者借助想象,把不同时地的不同物象进行建构和幻化的结果。梦境中的一切有李白长期漫游经历过的千山万壑的印象,有古代传说和屈原诗歌的启发和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印迹。都借助想象凝聚一起,形成了气象万千的诗的美妙的空间,生动地展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

神话传说的运用,使自然和历史文化背景融合一体,诗歌的空间更广阔了,那个多少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仙境,正和我们眼前的世界形成鲜明的对照。它使人联想到诗人的追求,延续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足迹。

最后总结:夸张、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带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

5.播放录像,指导朗读。

这首诗形式错落,屈伸自如,语言富有自然节奏感,朗读的应有意识地注意语感流动,把握语言的节奏、音调、情态和诗人感情的巧妙配合。如“天姥连天向天横”,一句中用三个“天”字,很能加强气势。主体是七言,夹用几句五言,就足以使诗的节律灵活多变,足以显示那种轻快、欢愉的心情,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等。在诗的情景、节奏到了紧张、急迫时,就改用四言。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无不声情一致,情随声出。写洞天之中的幻景,形象既取材于《楚辞·九歌》,语言也就出现以“兮”字为特征的骚体句法。诗,通常多为两句配合,双句押韵。本诗基本如此,但结尾时却出现“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三句全押以单数配合的特殊情况。这种形式上的不平衡,也正好用以显示诗人内心情绪的激动不平。全诗有两句用九字句:一是“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恰好借长句表现神仙纷至沓来的景象,句中用了“之”、“兮”、“而”等虚词,又使节奏舒缓;另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用以表达诗人毅然不顾的昂扬态势。

布置练习:

1.解释加黑词语:

梦游天姥吟留别 势拔五岳掩赤城

迷花倚石忽已暝 忽魂悸以魄动

失向来之烟霞 使我不得开颜

2.完成课文“思考和练习”一,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痛苦和他的深沉的忧思;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二、了解从现实生活中精选材料。通过对环境和细节的叙述、描写来刻画形象、抒发思想感情,领会杜诗的沉郁风格。

教学内容和步骤

作者生平提示: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诗作。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4年,杜甫幼时好友严武再镇蜀州,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指导预习,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1.补充注音: 坳ào 兀wù

2.补充注释:

歌:古诗体裁之一,通称“歌行(杂)体”。宋朝严羽《沧浪诗话·诗体》:“《风雅颂》(指《诗经》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杜诗中这种“即事名篇”的“歌行杂体”诗很多,如《楠树为风雨所拔歌》、《徐卿二子歌》、《戏题画山水图歌》及《兵车行》、《丽人行》、《剑器行》等。

江郊:江边野外。公然:明目张胆,毫无顾忌地。

定:停止。庐:村居小屋。

3.思考问题(板书)

①诗人怎样写秋风破屋,连夜遭雨的惨状?写这些有何作用?

②诗中树立了什么样的诗人自我形象?

③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研习新课

一、讲读第一段。结合预习思考问题①讲析。

1.这一段句法参差,杂以独句,“号”、“茅”、“郊”、“梢”、“坳”古代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读音宏畅,连贯而下,极有力地写出了狂风骤至破屋飞茅的情状。前二句起势迅猛,笔力豪劲。“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又以“八月秋高”催助,读之如闻秋风咆哮,席天盖地而来。“卷”写出秋风破屋之势,“三重”点出受害严重。后三句追写风吹茅草。秋风,呼啸腾踊,茅草,七零八落,四处飘飞,不可收拾。至此,我们恍若已置身于秋风破屋的环境中。朗读时注意声音高低、节奏。

2.这一段叙述描写,没有直接写诗人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却受到了感情力量的震憾,请同学讲一讲隐含在这一节文字中的感情。

明确:这一段写出了诗人沉重悲痛的心情。诗人的心仿佛被卷起的茅草拉牵得阵阵疼痛,焦急万分。通过写环境来表达作者心情,感情隐含在语言之中,这是诗歌的常用方法,我们应当仔细体会。

二、讲读第二段:学生阅读,教师讲析。

1.如果说第一段叙述了“我”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那么这一段则转向写“我”“怎么样。”前三句从南村群童的恶行入笔,实在是写自己老而无力的感慨。九字句,“忍”、“公然”这些句法字眼,极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的愤懑。后三句,接应“老而无力”,运用两个细节准确鲜明地刻划了诗人此情此景中的自我形象。这一段仍然饱含感情,读来令人摧肠。“力”、“贼”、“得”、“息”都是仄声,短促而不能延长,朗读时应注意体会其声情。

2.根据一、二两段,请同学们对人物形象和场面进行合理想象,口头讲述,要求运用细节。

提示:秋风呼啸,一个衣衫单薄破旧、头发花白、(联系“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干瘦的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边野外,他的老伴也在一边黯然垂泪。老人追赶着飘落的茅草,想捡回一些,等风定后修盖。可突然跑来一群顽皮的孩子,他们看着这个外乡来的老人,像是有意要欺负他,哗啦一声拥上来,抱着茅草就往竹林中跑,消失了,无影无踪。老人焦急万分地呼喊着,气得身子直发抖,可又有什么用呢?终于,老人感到唇焦口燥,四肢无力。他慢慢地走回家门口,看着被风吹得破落不堪的屋顶,倚杖叹息不已,无可奈何,焦愤使他阵阵隐痛。

三、讲读第三段。

这一段写连夜遭雨的惨状。开头两句,饱蘸浓墨,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诗人的痛苦也仿佛和墨云夜色一起弥漫。忽然,诗人由眼前的处境想起了自己多年失意穷困的生活,想起了多年战乱的苦痛经历,不禁彻夜难眠。这一节点明历史背景,写得沉重浓郁,令人追思,给我们许多想象的余地。这一夜,诗人一定想得很多,如果拍电影此处可运用闪回镜头来表现。请同学设计几组镜头。

[1][2][3]下一页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5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琵琶行》,我打算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鉴赏重点:养成诵读涵泳的习惯,记诵有代表性的诗篇及名句;能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认识唐诗的杰出成就,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能感受诗的意境和形象,品味语言,领略作品的表现力,注重审美体验。通过这一单元学习提高鉴赏评价古诗的能力。《琵琶行》一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欣赏作者以形象比喻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 情感目标: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

3. 能力目标: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重点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四)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

二.学情介绍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说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课前先说一段开场白:白乐天去世,唐宣宗写悼诗吊之曰: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宪宗李忱敬仰白居易的人品,又倾慕他的诗才,想拜他为相,后因他年事已高,且又多病只好作罢。“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中的“长恨曲”和“琵琶篇”分别指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和《琵琶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琵琶行》,看看这首诗有何魅力让“胡儿能吟”又让皇帝极力称赞?

(二)分析课文

《高中语文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本梗概,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1、听课文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内容?

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

2、下面我讲讲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文章主要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我就从这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问题教学法”,他认为这个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展能力的提高。在对课文的分析中,我主要才用了这个方法。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板书 三奏:独自弹 应邀弹

感言和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这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悲凉哀怨)

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然后我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2.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3.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4.这一部分琵琶女音乐的基调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c,侧面烘托的手法。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让学生自己品味通过侧面描写烘托音乐的感人。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板书:三感:情相触 情相通

情相融

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学生在文中不难找到。

在第一次感悟中可以让学生回答怎样的问题,a,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声音时的心情吗?b,你从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c,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节,是文章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解文章主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文章。在这里我打算问这样几个问题:a,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心情?b,诗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c,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一部分阐明了文章的主题。诗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华和遭遇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板书(主题)

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要学生回答: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3、到这里全文的分析结束,下面我讲讲文章的小结。

全文结束后,设计提问:诗人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遇之时便已经听出了音乐中的情感?(过渡到白居易的处境)

学生分组讨论,交换意见。最后我总结:

a、 白居易的身份:被贬的官员,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这一点与琵琶女的“不得志”有相似之处。

b、 秋天,“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落寞。

小结: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赠之。

(三)总结本诗写作特色

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本诗的写作特点,并请学生找出例句加以说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板书归纳:

(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衬虚实相生。情绪表现波澜起伏,过渡自然。

(2)情景交融。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3)音乐描写出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

(四)拓展延伸

旨在延伸教材内容,拓展课题研究,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这类文章的能力,选取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诗文,分小组讨论它们和《琵琶行》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五)作业

让学生背诵第二段,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五.说板书设计

琵琶行

白居易

三奏 三感

独自弹 —— 情相触

应邀弹 —— 情相通

感言和 —— 情相融

主题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心情悲凉哀伤 直接表达 醉不成欢惨将别

环境烘托 枫叶荻花秋瑟瑟 别时茫茫江浸月

声中之情: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别有幽愁暗恨生”

乐曲旋律:婉转流畅 沉咽凝滞 间歇停顿 激越雄壮

我认为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直观,既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又突出了明暗两条线索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学生把握这篇课文的重点。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6

下面是文秘帮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琵琶行》说课稿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本诗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的叙事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

1、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欣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g

2、古人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二、说学情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三、说教法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适合学生审美的特定情境,培养学生接纳美的胸襟。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我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元和十年,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篇课文。

(二)分析课文

《高中语文教学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本梗概,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1、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声中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内容?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语、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

2、下面我讲讲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文章主要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我就从这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问题教学法”,他认为这个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展能力的提高。在对课文的分析中,我主要才用了这个方法。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这是对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

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此部分。然后我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一部分琵琶女音乐的基调是怎样的?

2、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

3、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4、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这几个问题。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侧面烘托的手法。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

第三次演奏,在最后一节,让学生自己品味通过侧面描写烘托音乐的感人。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座桥梁。桥的这边站着读者,桥的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座桥,读者与作者见面,不久见面,并与作者的观点相契合。”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体会作者的“三感”来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内涵。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

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学生在文中不难找到。

第一次感悟问题:你从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琴声时怎样的心情?

这两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通过环境描写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节,是文章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解文章主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文章。在这里我打算问这样几个问题:a,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心情?b,诗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c,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一部分阐明了文章的主题,重点分析诗人和琵琶女的四个相似点:都是从京城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都是才华横溢、怀才不遇的人,都有从荣至衰的遭遇,都怀有满腹的“幽愁暗恨”。两个形象心灵沟通,爱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要学生回答: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三) 在理清课文结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本诗的写作特点,并请学生找出例句加以说明,以加深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板书归纳:(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寸虚实相生。情绪表现波澜起伏,过渡自然(2)情景交融。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3)音乐描写出色。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

(四)课外延伸

旨在延伸教材内容,拓展课题研究,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这类文章的能力,选取白居易的《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等诗文,分小组讨论它们和《琵琶行》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五)作业

让学生背诵全文,初步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播放琵琶曲《春江秋月夜》让学生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7

预习学案

【目标设置】1 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积累基础知识

2 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一、给划线字注音

湓浦口 ( )贾人() 荻 花()霓裳()六幺()

二、填写下列写月的名句

1、醉不成欢惨将别, 。

2、东船西舫悄无言, 。

3、 ,往往取酒还独倾。

4、来去江口守空船, 。

三、一词多义

言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命遂命酒()

命曰《琵琶行》()

为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音乐耳暂明()

泣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四、古今异义

因为古义

今义

老大古义

今义

向前古义

今义

五、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遂命酒( )

商人重利轻离别()

理解感悟

1、 把序文与诗中对应的诗句找出来。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照应第()段,内容( )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照应第( )段,内容()

“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照应第 ()段,内容()

2、前两段有两处侧面烘托的笔法,分别是哪句话?有什么作用?

课内探究学案

【目标设置】1.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2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第一课时

(一)速读全诗,整体把握,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阅读诗序思考:白居易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2)读p25注释③、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第二课时

1、齐读首句至“犹抱琵琶半遮面”。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2、重点分析“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所展示的琵琶女的内心及作者当时的心情。

3、在众人的千呼万唤中她终于露了半张脸,迟迟不肯出场的琵琶女演奏了什么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根据其演奏过程划分出不同阶段。

4鉴赏具体描写部分

琵琶女的演奏可谓精彩绝伦,诗人的描写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如此难以描摹的音乐诗人是如何做到描写的这么成功的?

思考讨论:所写音乐的具体特点,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

诗句特点手法

【课后练习与提高】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京官谪官恨

音乐(琵琶声)。

4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第二课时

1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2(1)琵琶女:羞怯。(2)作者:急切。

3转轴调音 未成曲调先有情 大家风范 出手不凡

听者感受 弦弦掩抑声声思 抑郁不止 诉说心事

交代指法曲目 指法娴熟 演奏名曲

4诗句 特点 手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浊重轻细 急促清脆 叠音拟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婉转流利 比喻摹声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幽咽冷涩 低沉暂歇 比喻摹声

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愁恨暗生 回味无穷 感受烘托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激越雄壮 震撼人心 比喻摹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鸦雀无声 绕梁不绝 环境烘托

课外拓展与提高

参考答案: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2)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8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第二诗段,以串讲为主。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示:字词正音:

湓pén(江名)贾gǔ(商人)思sì(名词,思绪)嘈cáo(声音粗重)

舫fǎng(船)虾蟆hámó钿diàn(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篦bì(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呕哑ōuyā(象声词,乐声嘈杂)嘲哳zhāozhā(象声词,声音细碎)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提示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三、词的相关知识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四、课文分析鉴赏

元和十年(9),予左迁(10)九江郡(11)司马(1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13),

降职为秋天(我)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14)。问其人,本长安倡女(15),

邻船的人那琴声地发出京城乐曲的声调原来是歌女

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16),年长色衰,委身(1)为贾人(2)妇。遂

过向乐师年龄增长,容颜衰老嫁给作妻子(我)就

命酒(3),使快(4)弹数曲。曲罢悯然(5),自叙少小

叫(手下人)摆酒畅快弹奏几支曲子弹完(她现出)忧郁的样子述说年轻

时欢乐事,今漂沦(6)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7)二年,

事情漂泊沦落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辗转迁徙各地京官外调(已有)

恬然(8)自安,感(于)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

自己觉得安然(却)被这人的话感动了才觉得被贬谪的失意之情因此写了

长句(9),歌(10)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11),命(12)曰《琵琶行》。

(这首)七言诗作歌并送(给)他共字命名叫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浔阳江头(13)夜送客,枫叶荻(14)花秋瑟瑟。

晚上,在边秋风下,响瑟瑟

第一层: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悲凉的气氛。

主人(16)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17)。

白居易陪走上酒杯(却)没有(助兴的)音乐

醉不成欢惨(18)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酒)欢乐悲伤分别(看到江面)月影映在江里

分析:"主人下马"与"客在船"是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

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形象说明诗人此时的哀愁就象那茫茫江水一样无边无际,此时的心绪就象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零乱。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然听到面(飘来)琴声回去(也)出发

分析: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第三层: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

第一诗段: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寻声暗(19)问弹者谁?琵琶声停语欲迟(20)。

顺着轻声询问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20)重开宴。

把船移近那船她上菜拿回盏新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声声(她)才(走)(却)还着遮住半边脸

分析:"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第一层: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

转轴拨弦(22)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动琴动琴(调音)三声两声没弹奏(就)含深

弦弦掩抑(23)声声思(24),似诉平生不得志。

(一)低沉抑郁(的乐声)(一)愁思好倾一能

低眉信手(25)续续(26)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着头随连续拨伤心的事情

分析: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

轻拢慢捻抹复挑,(27)初为《霓裳(1)》后《六么(2)》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先弹奏弹奏

分析: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

大弦(3)嘈嘈(4)如急雨,小弦(5)切切(6)如私语。

粗如同(降临的)急雨细在低声私语

分析: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嘈嘈、切切,象声词,采用对比手法。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7)

交错间杂弹奏(好象)在里

分析: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来概括音乐的美。

间关莺语花底滑(8),幽咽(9)泉流冰下难(10)。

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宛转流利像冰下泉水幽幽咽咽冷涩艰难

分析:"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幽咽",见杜甫《石壕吏》"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是诗人想象中听到的声音。其特点:如泣如咽,似断似续。

冰泉冷涩弦凝绝(11),凝绝不通声暂歇。

像冰下的泉流寒冷滞涩,弦声渐缓似要断绝凝结不通弦声暂时停歇

分析: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另一种产生这时琴

分析: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有声无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12)

突然破裂溅射爆发齐鸣

分析:形容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当心画,(13)四弦一声(14)如裂帛。

乐曲终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划一下四根琴弦响象撕裂绸帛

画通划

分析: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船静悄悄话声只看见一轮秋月淡白

分析: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

第三层:听众的反映。

为什么演奏完毕,要添上这两句?

1、为了突出音乐效果。

"悄无言"比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或喝彩声更好,这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最好的艺术反应,在大段的直接描写之后,续以这两句精练而意味深长的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是画龙点睛之笔。

2、为了深化诗歌的意境。

它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总之余音绕梁,不绝如缕。这两句诗里,情和景,意和景,悲怆的乐曲和凄清的画面都融为一体,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第二诗段: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第二课时

一、课前背诵引入

二、课文鉴赏分析

1、听读课文

2、分析课文

沉吟(15)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16)。

片刻把拨子放插琴弦之中理现出正容

第一层:过渡句,琵琶女由弹奏结束到准备自叙时的动作和神情。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17)下住。

说(她)子居住

[1][2]下一页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9

田守凤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不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听“曲”(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1学生讨论

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比较欣赏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作者邮箱: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10

知识掌握

1.白居易,字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________诗人。他倡导“________”运动,主张“________,________”。著有《________》。

2.《琵琶行》 中表现琵琶女和作者自己不幸身世和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作侧面描写。

4.“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

a.以景色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

b.以听众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

c.以景色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以听众的静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能力提高

1.《琵琶行》序言中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一句,与这句话相呼应的一项是

[ ]

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b.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c.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琵琶行》序言中有“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写作动机。对诗人的写作动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是为了排遣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

b.是为了抒发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c.既是为了表达对琵琶女悲惨遭遇的同情,又是为了抒发自己与琵琶女共有的“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d.以上三种都不是,写此诗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引起的灵感的触发。

3.下列几组中最能体现“歌行体”的主要特点的一组是

(1)篇幅较长

(2)篇幅较短

(3)音节、格律有严格规定

(4)句法往往长短参差,富于变化

(5)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6)讲究对仗、声调和韵律

[ ]

a.(2)(3)(4)(6)

b.(1)(3)(4)(6)

c.(1)(4)(5)

d.(1)(3)(5)

4.阅读下面的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

a.前两句着力描绘水色与光影的变幻,写得绮丽缤纷,“铺”字化静为动。

b.诗人触目所见,将色彩、形体及光影三者的动荡变幻集于一身,活画出秋日暮江既明艳又朦胧的独特的美。

c.三、四句所见所感,诗人巧妙地选择了线条、形体、色泽三者交替描绘的笔法,饱含深情地赞叹了夜景的美丽,尤其是“可怜”一词和两个比拟句,不纯写景,而是情寓景中,工致入画,余味无穷。

d.白居易现存七百六十五首五、七言绝句,数量之多,唐人无出其右,但其中写景传情之上乘佳作,确乎太少了,但这首绝句却不失为白氏五、七绝中的力作。《唐宋诗醇》评之曰,“写景奇丽,是一幅暮色秋江图。”

延伸拓展

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二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还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据,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唐诗也一样,李白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李杜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诗人了。

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的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1.从第一段看,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包括哪两个方面?试分别写在下面: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2.第二段提到“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其中“核心”指的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

3.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美学思想新潮流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影响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白居易认为“诗言志”是诗歌的本质。

b.白居易的美学思想合理因素多,但也有偏激之处。

c.李白、杜甫的诗与白居易的诗主旨完全不同。

d.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的都不是现实主义的诗歌。

e.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特别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乐天 香山居士 现实主义 新乐府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氏长庆集》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主人忘归客不发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江州司马青衫湿

4.c

【能力提高】

1.b 2.c 3.c 4.c

【延伸拓展】

1.①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②这种“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诗言志”决定的。

2.儒家传统美学思想

3.①突出强调诗歇的抒情作用

②统治者应允许并鼓励老百姓抒发喜怒哀乐之情

③批评梁陈以来诗歌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

4.c、e

上一篇:《琵琶行》能力训练

下一篇:琵琶行(并序)·课后练习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11

一 基本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琵琶行》是一篇情感充沛的美文,通过诵读和学案导学的方法,学生会体会到文章的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二 教材教法分析

《琵琶行》是第三模块第二单元的文章。教学本单元有一个要求就是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审美方面说,审美对象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没有情感真空的形式美,也没有不用包装的情感美。诵读是体会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可以使作者和读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学生通过学案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为理解作者情感做准备,通过问题的设置,把握诗人的情感线索和结构线索。

三 教学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教学感受诗人的情感美

2利用学习学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诗歌的整体美

3通过语言品味领悟形象美

教学重点

进入诗歌情境,感受诗人情感

四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后附学案)

第一部分 导入:总结上节课所学,由琵琶声入手,伴随着琵琶声一起走进诗人和琵琶女的情感世界。 诵读课文第一段感受第一次的琵琶声应该是怎样的?(学案)

第二部分 重点解读琵琶声

1诵读第二段,把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依据旋律的变化分成四段乐曲,体会每一段乐曲中演奏者的情感,并说出思考过程。(学案)

分成四部乐曲

序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悲凉伤感

第一乐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欢乐愉快

第二乐曲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幽愁暗恨

第三乐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悲愤不平

2找同学示范朗读第三段,思考琵琶女的情感变化和琵琶女身世遭遇是如何对应的?(用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再次解读琵琶女的演奏)(学案)

琵琶女的情感 琵琶女的身世

悲凉伤感 深夜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欢乐愉快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幽愁暗恨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故。

悲愤不平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寒。

琵琶声表达出演奏者的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是演奏者身世遭遇的写照。

第三部分 解读青衫泪

齐读第四段,把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和诗人身世遭遇进行对照,理解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时理解塑造琵琶女和诗人两个形象的现实意义。(学案)

琵琶女 诗人

京城女 ------- 身份 ------- 京城官

色艺双全 ------- 昔日 ------- 才权并重

独守空船 ------- 今日 ------- 谪居卧病

受侮辱的艺人形象 受排挤的知识分子形象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青衫泪因怜人悲己的两重感情交融在一起积累沉淀而成,这泪水既是对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重利薄情、重色轻才的控诉。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总结出本文的行文思路。把握诗人的行文思路,有利于充分把握诗人情感,更有利于课文的背诵。

三次琵琶声:先是诗人送客听到第一次琵琶声,第二次请出琵琶女为自己弹奏一曲,弹奏结束后琵琶女又说了自己的身世经历,诗人被琵琶女的身世感动,也叙述了自己的经历,第三次再请琵琶女弹奏,为她翻作《琵琶行》。

每段之间都有对应 。 第二段演奏依据旋律的变化分成四段乐曲,每一段乐曲表达琵琶女不同的情感对应着第三段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的变化,琵琶女的遭遇又是和第四段诗人的遭遇相对应的。

第五部分 作业

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不少于100字)写在作业本上。

五 板书设计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怜人悲己 ︱

琵琶声 ←→ 琵琶女的身世 —— 诗人的身世 —— 青衫泪

学案

附:《琵琶行》学案

一 课前准备

1白居易生平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父季庚,做过彭城县令,徐州、襄州别贺。

白居易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 县尉的堂兄。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 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 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贞元十六年(800),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十八年(802),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 称“元白”。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惩恶赏善,举贤任 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但不久,王、韦等被贬,改革失败。他的建议未及采用,写有《寓意》等诗表示惋惜。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 篇,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所提治理方案,是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 这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今陕西周至),作《观刈麦》,《长恨歌》。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次年授左拾遗。五年,改 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在儒家“兼济”思想的指导下,他不怕得罪权贵近□,连续上书论事,如《奏请加德音中节目》、 《论制科人状》、《论于□裴均状》、《论和籴状》、《奏阌乡县禁囚状》等,都是关系国家治乱、人民生活的重要文件。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补察 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但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 忌恨与打击。

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 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在这之前,他已经 看到朝廷的种种黑暗,萌生过及早抽身的念头。经过这次打击,思想更从“兼济”急遽转向“独善”,决心要做到“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 题》);“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但他并没有辞官归隐,而是选择了一条“吏隐”的道路,一边挂着闲职,一边在庐山盖起草堂,与僧 朋道侣交游,以求知足保和,与世无忤。与之相适应,描写闲静恬淡境界、抒发个人情感的闲适诗和感伤诗,便开始多起来,而前期那种战斗性强烈的讽谕诗则比较 少见了。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 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 郡中士民涕泣相送。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

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 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 利行船。两年后病终。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

2 熟读课文(至少两遍)

二 课堂练习

1朗读第一段,在文中找到第一次提到琵琶声的的句子,并考虑诗人在什么情境下听到的琵琶声?想象此时的琵琶声应该是什么样的?

2朗读读第二段,把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依据旋律的变化分成四段乐曲,体会每一段乐曲中演奏者的情感,并说出思考过程。

3朗读第三段,思考琵琶女的情感变化和琵琶女身世遭遇是如何对应的?

4朗读读第四段,把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和诗人身世遭遇进行对照,理解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时理解塑造琵琶女和诗人两个形象的现实意义。

三 课后拓展

《琵琶行》《李凭箜篌行》中的音乐异趣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摹写音乐,同中有异。白居易和李贺两位名家都善于化无形的音乐为有形的可感的物象,以声喻声,借助一系 列比喻唤起读者对乐声的联想和想象,再造听觉形象,令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琵琶行》写音乐:“大弦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 珠落玉盘。”将音乐声比之于急雨、私语、大小珍珠坠落玉盘的音响,这音乐何等美妙,诗中还运用“间关莺语”、“幽咽泉流”喻曲调流转和凝涩,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喻曲调高亢雄壮激越。描写声音,淋漓尽致。李贺也用比喻正 面描写李凭弹奏箜篌的音乐美:“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乐声清脆铿锵,如同那昆仑山美玉碎裂的声音;乐声舒缓悠扬,就像那凤凰喈喈和唱;又是 如此惨淡凄凉,像那残荷泣露,含着无限忧伤;乐声又是如此明丽欢畅,就像那春兰吐蕊,送来阵阵芳香。这样写,把无形的音乐变得具象可感,令人联想翩翩,美 意绵绵。

但同中有异。白诗的比喻,用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作比方,是现实主义写法,李贺之比喻,“昆山玉碎”之昆山,出产美玉,是个充满神话色 彩的遥远之地,凤凰是古代传说中之百鸟之王,芙蓉、香兰则浸染着《楚辞》情调,再加上拟人手法的运用,就使诗句充满瑰丽想象,散发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两诗在音乐上都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就侧面描写而言,白居易是通过写自己的心灵感受来点染出音乐的情调和色彩。“未成曲调先有情”、“说 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声”等诗句穿插于歌女弹奏前、续续弹、间歇、高潮时,如草蛇灰线,一情贯之。侧面描写自己的感受,以表现琵琶女弹奏音乐中 饱含的凄凉悲苦愁恨之情,引起诗人共鸣,从而暗扣“同是天涯沦落人”之心境。而李贺则用景、物和人的不同表现心态情状来烘托李凭的高妙的音乐魅力。如写 景,“空山凝云颓不流”、“十二门前融冷光”——凝云欲雨;“石破天惊逗秋雨”——秋雨骤降;“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骤雨已歇。诗人巧 妙地借一场秋雨来烘托李凭出神入化的箜篌艺术。如写人,李凭的箜篌声可以使“江娥啼竹素女愁”,可以使“吴质不眠倚桂树”。乐声初起写“江娥”、“素 女”;一曲既终,写吴质。这些神话人物,都是诗化了的听众,通过写这些神话人物的感受,来写出李凭箜篌艺术的神奇魅力。可见,李诗有的是奇特瑰丽的想象, 从这一点上看,两诗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的不同。

诗的结构,匠心独具。白诗采 用了双线结构,一明一暗,严谨缜密。以歌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写琵琶女月夜弹奏→凄凉话身世苦→却坐促弦声凄凄。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诗人月下听乐,闻琵 琶声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为君翻作琵琶行,泪湿青衫。双线交织,汇合在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明线从具体形象上反映主题,暗线则 从事物的本质上来揭示主旨。

一实一虚,虚实相生,社会的变乱、政治的衰微,十分明显地反映在朝野。白诗,叙事与抒情同时进行,琵琶女自述身世,由此展开的 歌女前后半生的不同的对照描写。抒情穿插其间,脉络分明,由“听”到“思”到“感”到“联想”,这样一条抒情线,既推动着全诗的叙事情节的不断发展,而且 不断暗示着诗的主题,升华着诗的内容。从美学的角度看,如果单纯写歌女身世,虽然主干突出,但缺少枝叶巧生、虬龙盘旋的变化。而双线结构,使整个叙事既汇 合又交叉,从而拓展了诗的意境,丰富了诗的内容,增加了美的意蕴,若隐若现,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李贺的诗以一场秋雨的生发消歇为线 索,明写凝云欲雨,气侯转暖,秋雨骤作,云消雨歇、明月复出的天气变化,暗写初弹、续弹、高潮、曲终,尾声的演奏过程。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诗句跳脱而意 境完整,手法隐蔽而形象鲜明。诗人着力渲染演奏的环境气氛,借写外界天气和诗化听众情绪的变化,来突出箜篌之声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描写以乐 声与天籁和鸣交响为景、以演奏者与听众心的交流为情的意境,这样的构思匠心独具。可见,两诗结构虽然一是双线,一是单线,但都能注意到明暗虚实的变化,构 思巧妙,富有创意。

思想内容,角度各异。白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XX年), 当时作者任江州司马。《旧唐书》记载:元和十年,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在京城长安刺死了力主削藩的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丞裴度,时任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立 即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当时恶其僭越言事,贬为江州司马。诗前小序“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表明了其创作动机。全 诗抒发了诗人天涯沦落之恨,诗人将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自身无辜被贬的沦落之感融合为一。诚如《唐宋诗醇》所评:“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 有同病相怜之意焉。”然而,琵琶女的艺术形象所蕴含的典型意义也是不容低估的,对世俗的重色轻才,商人的重利轻情作了讽谕,对歌女的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厚的 同情,表现了社会的阴暗面。这就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创作主张,艺术创作指向现实人生。而李诗是一首描写箜篌演奏的诗,诗人 以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艺术形象,传神地再现了演奏者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是音乐家李凭箜篌艺术的形象记录,艺术创作有指向艺术之倾向。

两诗皆是唐代音乐诗的极品、神品,皆具很高的审美价值。从总体看,白诗表现为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李诗表现为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白诗在题材开拓上较李诗更深远,语言上,李诗辞采瑰丽,想象奇谲,极富创意,独树一帜,非白诗所有。

六 对教与学实施情况的反思

以前我关注更多是如何把教学设计得更加巧妙,讲课的内容如何充实,而对学生体验不够重视,总是希望他们掌握的更多一些,和老师配合的更好一些,考虑他们真正能够接受的少。这节课利用课堂诵读,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效果比较好。学案让学生有目的而学,有重点学习,并且有利于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课前学案的作者介绍为学习《琵琶行》做了准备,课后拓展扩展了学生知识面,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问题的设置紧扣文章,带着问题解读文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质疑的意识不增强。课堂是学生体验的过程,诵读法和学案导学法充分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12

天上的云

教学目的和要求:1:仔细品味诗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2: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学生品味诗的艺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1:白居易简介(略);

2: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过程中音乐旋律与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找出与小序内容对应的部分并朗读,教师做讲解。

4:找出琵琶女三次演奏的句子并朗读。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听到琴声(第一段);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第二段);

第三次(明写):感言促弹(略写)(第五段)。

5:赏析第二段并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婉转流畅--沉咽凝滞--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

(1)身世共鸣:琵琶女被无情的岁月抛弃而诗人被上层社会抛弃:

(2)音乐共鸣:琵琶弹奏出神入化,听者如痴如醉;

(3)文化共鸣:白居易将自己 与琵琶女放在平等的地位且“与我心有戚戚焉”是难能可贵的。

7:回味课本中引用霍松林对第二段的赏析。

8:课后比较欣赏乐曲。(李贺〈〈李凭箜篌引〉〉)

作者邮箱:

[1]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13

木禾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37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2 时 41 分 02 秒

总发贴数: 13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楼 主]

大致思路是这样的:

一、用知音故事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放配乐朗诵;

2、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4、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音乐)

5、全诗写了几次音乐?三次。哪三次?

6、哪次写得最精彩?第二次

三、诵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二节

2、诵读指导:哪些诗句应该怎么读才能准确传达感情?(生发言,试读,师小结)

3、自由朗读

4、请一生读,点评

5、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诗人是用哪些手法来摹声传情的?

比喻,以声喻声,以形写声;叠词,双声叠韵词;侧面烘托。

6、声能传情,琵琶女的乐声在诉说着什么?我们能否从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她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变化轨迹?

7、师小结过渡:琵琶女一曲弹奏,尽诉胸中幽怨,悲愤的曲调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玩弄的悲剧形象。她是一个不幸的女子,但幸运的是碰到了知音----诗人。白居易为她的遭遇发出了沉重的叹息,最后竟至泪湿青衫。诗人为何而洒泪?(结合全诗来谈)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悲从中来。

8、再来品读第二节。

我是一名从教不久的青年教师,有幸得到了一个到市里参赛的机会,我很珍惜。但备课却不是很顺,还要用多媒体。有几点困惑:1、导入后的读课文时间会很长,不读或读几节恐又不完整,怎样处理?2、重点讲第二节能否照顾全篇?3、诵读怎样一以贯之比较好?4、这个教学设计落实了教学目标没有:理解“同是天下。。。。。”的内涵;感知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5、最后作怎样的迁移引申,掀起高潮?6、我看了不少课件,幻灯片很多,内容也很多,我觉得不一定要把问题和答案都展示出来,而应该是最精要的东西。是不是这样?

还有很多问题,先就这些求教于各位前辈。希望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被引导、被帮助。谢谢!

编辑 2004/06/08 07:16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1521 字节]

昆仑青衫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98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4 时 42 分 52 秒

总发贴数: 7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2 楼]

不知道是否是初稿的原因 感觉没什么新意 知识点和内容很空 特别是有些问题的设置 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抛砖引玉 但感觉你的问题大多是投石问路 是为了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表演而设 太简单了 当然年轻老师都希望课堂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不想给学生太多的发挥机会 因为这样可能会使经验不足的自己不知道怎么应付 但藏拙的同时你也失去了出彩的机会

记得我在学校实习的时候 为了上穆旦的《赞美》备了两次课 备课的资料很多 但问题最大在不知道学生的深浅如何 第一次是用的大学现代文学课的资料 结果深度是有了 但试讲时我自己都觉得讲不下去了 可能叫一个大一的学生来都听不懂我讲的是什么 重点在哪里 可以说是讲座而不是讲课 所以我第二次备课为了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我觉得以提问为主 引导学生学习 所以如何设置问题成了关键 我的问题最后和你的差不多 都以简单为主 问题都很死 答案一般就是2选一 目的不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 而是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反而怕问题问的复杂 自己不好把握 被学生问倒就不好了 但结果那次上课我还是遇到了最不想遇到的事 我问一个学生穆旦的诗美吗 我想一个正常的上过几年课的学生的惯性回答一定是美 那个学生的答案也正如我所料 我接着再问它美在哪里 你能说说你爱这诗的理由吗 本来以为学生至少会拣几段东西或理由来敷衍 结果却。。。。。。从他嘴里冒出一句“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的答案 下面一阵哄笑 我当时就无语了 只好请他坐下 再接着按自己准备好的教案讲 回避了这个问题 后来我的指导老师下来给我说其实我的问题还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的 特别是那个学生的回答 可以说在很多赛课中都很难出现 是一个很好的亮点 如果把握应答好了 是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氛围的 但我为了安全上完这堂课 却失去了这个机会 后来那个知道老师还笑着说如果是他遇到这个问题 就会用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来叫那个同学继续回答 让他避无可避

我说这么多 其实就是为了说明一堂好的课是需要师生互动的 我看你的教案 看来是一个问一个答 好象有互动交流 但只是一种假象 其实主动权还是紧紧被你握在手里 你为什么不给学生几个出彩的机会呢 因为你怕这是赛课 很重要 不能出一点错误 所以什么你都考虑到了 但这堂课也死了 要知道思想的交流是要碰撞才能迸发出火花的 这种碰撞绝不是可以人造出来的 教案实际上就是你一个人在想象中先编导出来的一部独角戏 如果你太依赖教案 那么也就扼杀了学生学习的权利 所以要真正上好一堂课不是有了一本好教案就能达到的 它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多积累思考 厚积薄发 用自己的的思想去激发学生的思想 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思想的老师是不能上出一堂真正属于自己和学生的课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很反对上公开课 不是说赛课这种形式不好 而是在下面评判我们上课好坏与否的根本就是局外人 他们怎么能真正明白真正的好坏之分呢

在我看来有时一堂错误百出的课比一堂看来很完美的课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什么能比纠正老师错误还要有趣的事呢 呵呵 我喜欢平凡中的真实 说得不好 请原谅 我7月就要去学校报到了 也应该属于年轻老师中的一员吧 希望大家互相学习

编辑 删除 2004/06/08 08:57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3002 字节]

东方雪 头衔: 独行客

勋章:

门派: 不二法门

信息:

威望: 0

魅力:

经验:

现金: 1078 瑞文币

存款: 205640 瑞文币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江苏

在线: 638 时 11 分 52 秒

总发贴数: 4652 篇

精华贴数: 2 篇

注册日期: 2003/09/20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3 楼]

应该说,这样的内容已经算是备课充实设计合理了。好话不多说,课例里更多的是建议和批评,因为我想说说我的想法。

一。导入:“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上一句是——

二。内容解析

这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谁是天涯沦落人呢?为什么说“沦落”呢?

三、赏析

1。两个毫无因缘联系的人相见恨晚,因音乐成为知音,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神奇的音乐?划出你欣赏哪些句子,仔细品味。

2。大家归纳一下,怎样写好音乐(声音)?

四、现场写作

听一支琵琶曲,用100字左右写下你感受的内容。交流。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编辑 删除 2004/06/09 01:38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496 字节]

边城 头衔: 总版主

勋章:

信息:

威望: +5

魅力:

经验:

现金: 11584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湖南长沙

在线: 165 时 48 分 27 秒

总发贴数: 1038 篇

精华贴数: 2 篇

注册日期: 2003/09/27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4 楼]

如果教学目标是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那么你的设计是有问题的。

东方的修改就体现了教学重点。

教案设计可以以一个问题为基点,然后涉及全文。

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开始,分析作者如何得出这句话的,在什么情形下得出的。这个问题可以抛出来,让学生讨论,回答,最后自己总结。

接下来分析第二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欣赏,挑出最令自己满意的句子,朗读并分析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哪怕学生只说了一句话,也就成功了。

全文朗读恐怕没有必要,我觉得朗读可以穿插在文章的分析过程中。比如作者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可以把此前几句和此后几句读读。分析第二段,可以学生读读,老师读读。

总之,朗读的处理是很灵活的。注意合理分配朗诵时间。

第二楼的说得好,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提出来,不要怕学生提问,如果学生提的问是你没有准备的,不要慌,可以把问题又抛给学生,要学生讨论回答,在学生的回答中,找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如此就行了。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编辑 删除 2004/06/09 09:14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968 字节]

木禾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37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2 时 41 分 02 秒

总发贴数: 13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5 楼]

深表谢意。能得到大家的关心,真的很开心。前两天高考才监考完,又忙着准备课,焦头烂额。我也是昨天才到这里来,有些操作不是很熟悉,见谅。

编辑 删除 2004/06/09 10:11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136 字节]

烟鬼猫 头衔: 黑滓泥

门派: 男人三十

信息:

威望: +3

魅力:

经验:

现金: 31113 瑞文币

存款: 16196 瑞文币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江苏苏州

在线: 187 时 29 分 22 秒

总发贴数: 1258 篇

精华贴数: 4 篇

注册日期: 2003/10/04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qq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6 楼]

1、人物形象的分析我认为没有必要。

2、重点可以放在分析第二节,音乐的描写和音乐的效果上。

3、古诗中音乐描写方法,较有名的可以参照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竹影扫阶尘不动

日沉潭底水无痕

编辑 删除 2004/06/09 03:25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192 字节]

木禾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37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2 时 41 分 02 秒

总发贴数: 13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7 楼]

我把教案给指导老师看了,他说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还是在后面讲,因为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分析音乐描写手法删掉,避免内容的多杂,一节课容量太大。重点放在诵读和分析情感上。老师们以为如何呢?能否给我更细的建议?拜托!

编辑 删除 2004/06/09 11:46p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214 字节]

华山混剑

信息:

威望: +99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3 瑞文币

存款: 2291 瑞文币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64 时 58 分 21 秒

总发贴数: 845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3/10/12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8 楼]

指导老师比较了解你,听他的一般不会有错。

我想问的,你准备把诵读和分析情感作为重点,这本身就是问题。诵读是手段,分析情感是目标,诵读可以加深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不过这首诗的情感是不是要一节课来分析,还是可以商榷的。

混剑无形,混蛋无心。

编辑 删除 2004/06/10 00:04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214 字节]

木禾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经验:

现金: 1037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保密

在线: 02 时 41 分 02 秒

总发贴数: 13 篇

精华贴数: 0 篇

注册日期: 2004/06/08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9 楼]

感谢您的指点,能否说得更明确些?

编辑 删除 2004/06/10 00:20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章共 32 字节]

边城 头衔: 总版主

勋章:

信息:

威望: +5

魅力:

经验:

现金: 11584 瑞文币

存款: 没开户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湖南长沙

在线: 165 时 48 分 27 秒

总发贴数: 1038 篇

精华贴数: 2 篇

注册日期: 2003/09/27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第 10 楼]

如果是我,我会专门一节课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但是一定要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我想这是高二的课文,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了,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揣摩情感的。

看上去这个分析这句,那个分析那句,但是还是有好处。

可以参考若曦上《无题》的实录,让学生找找不懂的字词,然后找找弄不懂的句子,读读,并由学生自己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情感。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认识

《琵琶行》同步练习 篇14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怀,领会白居易诗歌的深远影响与意义。

2、学习诗歌中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的美质。

教学重点:

1、提示诗歌形象和语言的内含,体会作品情意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2、通过朗读体会诗歌。

3、理解《琵琶行》,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方法;领会天涯沦落的感伤和内含。

教学过程:

一、作品提示。

1、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琵琶行》上一篇七言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曲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中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先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2、琵琶:弹拨乐器。相传在秦代,百姓因“苦长城之役”,“弦鼗(tao)而鼓之”。“鼗”,小鼓,如同今天的拨浪鼓。弦,名词做动词用,意即配上三条弦,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时,琵琶种类繁多,成为弹拨乐器的总称。本篇中琵琶女所弹奏的,是从“丝绸之路”传达室进的“曲项琵琶”,梨形、曲项、四弦,下腹共鸣性强。

3、行:一种体裁,因与“歌”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性质的歌辞。

二、预习思考。

1、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学生: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3、概括各段的大意。

学生: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各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研读课文。

1、学生划出叙述景物环境的句子,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学生:“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荻花秋瑟瑟。”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受秋凉袭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忧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再次出现做好了准备。其它如: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明月江水寒”

“黄芦苦竹绕宅生”等。

2、找出写人物的形象的句子,并对人物进行分析。

琵琶女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报琵琶半遮面”,叙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经常吟咏的名句。它的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此时此境的复杂心理活动,还暗示出她无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沉吟”道貌岸然明回想往事学生的心情。“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既写动作表情,也写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是京城女”等句子,诗人转述歌女自叙,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的冷落寂寞形成对对照,道貌岸然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诗人形象

送客时的离别愁绪,听歌女演奏和自叙时感情共鸣,对远离京城环境的不适,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独饮,这些叙述无不是诗人心曲的流露,直让人为诗人无故被贬黯然泪下,生出一腔怨恨。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熟读课文,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段落。

理清全文结构图,分析其感情线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