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敬业与乐业(推荐15篇)

2023-04-11 10:09:01教案设计

敬业与乐业(推荐15篇)

敬业与乐业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重点)

2、学习论证方法,积累经典语句、格言。(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作品简介

三、 检查预习

四、 整体感知

1、提出论点:要敬业和乐业(1-2)

2、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论述敬业的重要(3-4)

论述乐业的重要(5-6)

3.勉励人们要敬业和乐业。(7)

五、探究:

1、在第一段找出中心论点。

2、读3-4段:

1)什么叫“敬业”?

2)为什么要“敬业”?

3)怎样做才算敬业?

3、读5-6段

1)为什么要乐业?

2)怎样做才算乐业?

六、找出文中的论证方法,并谈谈其作用。

1)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 3)引用论证; 4)对比论证

七、作业:1、课后练习;2、《新学案》;3、蓝天白云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议论文思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做)

(引论) (本论) (结论)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总)

第二部分: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分)

第一层:论“敬业”的重要。

第二层:论“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总)

敬业与乐业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六段。

2.选用随堂练习。

敬业与乐业 篇3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悔,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的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的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见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见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成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的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羡慕我,我不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做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哭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敬业与乐业 篇4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

李金贵

课题敬业与乐业课时1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要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初步读懂文章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

一、解题,介绍作者,

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梁启超先生字卓如,别号有任公、沧江、中国之新民及饮冰室主人等。广东省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注意者,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的文章被成为“新文体”。文编《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四、布置作业: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反面论述。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第8段,论述“要乐业”。第9段,归结全文。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李金贵

课题敬业与乐业课时2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要点

1、分析文章的观点和材料是如何统一的。

2、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总结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

一、粗读全文,然后提问

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的统一的。

2.要求学生能根据论据找出论点,根据论点找出论据,从而认识课文中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二、读议课文第二部分课文第二部分共分三层。

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这是确立全文论点的基础。第2段,共3句话,第1句和第2句是转折关系,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这是提出本层的分论点,第3句和1、2两句是因果关系,说出先谈“有业”的原因。第3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课文先引两句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然后再简单评述。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3段形成对照。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属事实论据。第5段是作者的具体论述。有了第3、4两段的对照,本段作者的说理就显得十分自然。文中的两个“简直”以及“彻底”“万不能”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态度,具有不容置辩的力量。本段结尾处限定论述范围,转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论,又不致使人误解。

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第6段,先开门见山提出本层中心,显得眉目清楚。然后分三层展开论述:①先解“敬”字含义,引朱子的话来解释。②再讲为什么可敬,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③赞美敬业的人。第7段,以设问的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里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述,也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述,尤其是引一位法国学者的著述,以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的行为,把“敬业”解释得十分形象具体。

第三层(第8段),论述“要乐业”。这一层先从反驳“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与“乐”的不同态度展开论述。论述了怎样理解“苦”,指出应当从“苦”中找出“乐”,批评了“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再具体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

三、结合本文总结,启发学生思考本文各部分论证思路列表分析(见板书)(表中序号为课文段序号)四、总结归纳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课文论据丰富多样,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所引的各种事例,有的详细叙述,有的简略提及,最简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哪些该详,哪些该略,全看论证的需要而定。这类论据是使论点令人信服的基本依据,所以必须真实可信,充分确凿。第二类是理论论据,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论、俗语格言等,因为提出言论的这些名人有一定的权威性,俗语格言被人们普遍认可,所以这类论据也就有比较强的说服力了。五、布置作业

附录:板书设计:(一)(二)

教后记

敬业与乐业 篇5

课题 敬业与乐业 课时 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 小黑板

教学内容要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初步读懂文章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解题,介绍作者,

导入新课: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梁启超先生字卓如,别号有任公、沧江、中国之新民及饮冰室主人等。广东省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注意者,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的文章被成为“新文体”。文编《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四、布置作业: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反面论述。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第8段,论述“要乐业”。第9段,归结全文。

课题 敬业与乐业 课时 2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 小黑板

教学内容要点

1、分析文章的观点和材料是如何统一的。

2、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总结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注

一、粗读全文,然后提问

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的统一的。

2.要求学生能根据论据找出论点,根据论点找出论据,从而认识课文中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二、读议课文第二部分课文第二部分共分三层。

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这是确立全文论点的基础。第2段,共3句话,第1句和第2句是转折关系,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这是提出本层的分论点,第3句和1、2两句是蚬?叵担?党鱿忍浮坝幸怠钡脑?颉5?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课文先引两句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然后再简单评述。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3段形成对照。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属事实论据。第5段是作者的具体论述。有了第3、4两段的对照,本段作者的说理就显得十分自然。文中的两个“简直”以及“彻底”“万不能”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态度,具有不容置辩的力量。本段结尾处限定论述范围,转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论,又不致使人误解。

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第6段,先开门见山提出本层中心,显得眉目清楚。然后分三层展开论述:①先解“敬”字含义,引朱子的话来解释。②再讲为什么可敬,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③赞美敬业的人。第7段,以设问的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里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述,也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述,尤其是引一位法国学者的著述,以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的行为,把“敬业”解释得十分形象具体。

第三层(第8段),论述“要乐业”。这一层先从反驳“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与“乐”的不同态度展开论述。论述了怎样理解“苦”,指出应当从“苦”中找出“乐”,批评了“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再具体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

三、结合本文总结,启发学生思考本文各部分论证思路列表分析(见板书)(表中序号为课文段序号)四、总结归纳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课文论据丰富多样,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所引的各种事例,有的详细叙述,有的简略提及,最简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哪些该详,哪些该略,全看论证的需要而定。这类论据是使论点令人信服的基本依据,所以必须真实可信,充分确凿。第二类是理论论据,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论、俗语格言等,因为提出言论的这些名人有一定的权威性,俗语格言被人们普遍认可,所以这类论据也就有比较强的说服力了。五、布置作业

敬业与乐业 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

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正音、义

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7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的论述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2、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3、4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次。

思考:⑴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⑵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3段作者阐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情,“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说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4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朗读第5、6段,论述了“乐业”的重要,是第二部分的第2层。

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5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事例,说明要“从劳动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第6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四、小结

第二部分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算是敬业。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第6段

3、探究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书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朗读第7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做事情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和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1、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几条

⑴“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⑵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⑷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⑹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⑽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⑿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⒂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资料卡片类别:编号:题目:作者:出处:内容摘要:

四、小结

1、中心思想: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⑴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

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⑵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全篇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意化深为浅。

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背书第6段

敬业与乐业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总——分一总”的结构。

2.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学会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结构安排。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从文章结构人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议论文的方法,理解本文举例论证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同学们,我们做学生的总希望自己学习最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梁启超先生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敬业与乐业》。

2.介绍作者。

(1)让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有《饮冰室合集》。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作者做到这一点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旁鹜亵渎骈进强聒不舍

明确:(让两位同学分别解释、注音,其他同学纠正。)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4.文章运用了几种论据?运用事实论据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文章中作者做到了吗?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明确:(文章运用了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两种。)

(做到了。作者列举的事实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很具典型性、代表性。)

5.研读赏析,课文第三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4。)

①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②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简述一下文中所指。

③谈谈你是怎样理解“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

④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观点:要敬业。第一层:“第一要……便是敬”。

什么是敬。第二层:“业有什么……没有什么分别拣择。”什么是敬业。第三层:“总之,……第一等人。”敬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文中指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从儒家礼仪方面来诠释“敬”字,而造成的“冗杂、琐碎、深奥、繁琐”。

③一方面,劳动是人为了获取生活资料,为了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因为劳动,才使得生活有意义。

④不矛盾。这两种说法角度不同。)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还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粱启超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 (本论) (结论)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论“敬业”的重要。

第二层:论“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总------------------分-----------------总

敬业与乐业 篇8

敬业与乐业

.《敬业与乐业》教案 4-6

.《敬业与乐业》教案 1-3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重点分析及知识点

.《敬业与乐业》备课资料及练习

.《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

.《敬业与乐业》自主学习方案

敬业与乐业·自学评估

敬业与乐业·课后练习

敬业与乐业·同步训练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4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3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2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1

敬业与乐业 篇9

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解读梁启超的

东台市城北中学 夏凌翔

一文的作者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勤奋著述,至死不辍,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1922年,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八十二年了,但他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怎样才能把学习生活当作一件乐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启超先生的一文仔细领会吧。

这篇讲演词的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作者从《礼记》中的“敬业乐群”和《老子》中的“安其居,乐其业”这两句话来断章取义提练出了“敬业、乐业”四个字,提出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一中心论点,可谓是水到渠成。那么何谓“敬业”与“乐业”呢?

阅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所谓“敬业”便是责任心,具体讲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来,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实实在在,把事做得圆满。所谓“乐业”,即是有趣,具体讲就是能从劳作中,找出快乐,领略出趣味,对自己的职业乐于做下去。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想过这些?有没有这样去做呢?我想,你们在读了这篇文章后,一定会做得更好。

敬业与乐业有什么关系呢?作者曾经说过:“凡欲成就一事业者,必然责任心与兴味心两者俱备。”这句话有力地说明了敬业与乐业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有“敬”必有“乐”,有“乐”定有“敬”,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毫不畏惧,越难越要鼓起勇气,你只要一层层的往里面追,往里面钻,没有任何杂念,你一定会被吸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就会对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愈加感受到你所做的是正确的,一定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敬业”与“乐业”的表现。正如作者在《学问之趣味》中所说的:“兴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那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如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呢?作者在文中第3小节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同时列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两件事作对比,从学理上解剖“职业没有高下”,提出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说法。在第4小节中引用《庄子》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曾文正说的“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等话语,列举“当木匠”与“当政治家”,当“挑粪的”与“当军人”的事例,提出了“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的说法,让我们懂得了若要敬业,便应当尊重职业的神圣,无视职业的贵贱,对于各种职业都要做好,将全副精力集中到做事上,一点不旁骛,一定要做得圆满。只有这样,才做到了敬业,才可能做“天下间第一等人”。

在论证如何做到“乐业”这一点上,作者同样是运用引用和举例的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专心把职业做下去,身入其中看他的变化、进展,自觉亲切有味;第二,从奋斗、刻苦中增加快乐;第三,与同业竞胜而得到快感;第四,专心工作,可把游思、妄想杜绝,省却烦闷。这样便是做到了“乐业”。

我想,同学们在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一定颇有收获,让我们记住作者的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你们定会走向美好、灿烂的明天。

通讯地址:江苏省东台市城北中学

邮编:224200联系电话:0515—5212479

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近代思想家、学者,维新运动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的文化巨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著名导师。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人,1890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在1898年一起领导了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勤奋著述,至死不辍,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关于题目:

题目中的“敬业”从《礼记》中的“敬业乐群”化用而来,“乐业”是从《老子》里的“安其居,乐其业” 提练而出,用作者的话说,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所谓“敬业”就是忠于自己的工作,将全副精力集中在工作上,一点不旁骛。所谓“乐业”,是能从劳作中找出快乐,领略出趣味,对自己的职业乐于做下去。作者认为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3、关于讲演目的:

1922年,梁启超先生应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邀请,向该校的学生致讲演辞,由于讲演的对象都是有志投身社会工作,为就业作准备而入学的学生,因此作者便用与职业有关的题材,以“敬业与乐业”为题发表演说,借以慰勉该校的学生,将来能“敬业乐业”,各尽自己的力量贡献社会,同时也从职业中享受到乐趣。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八十二年了,但他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检 测 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旁骛( ) 老聃( ) 佝偻( ) 承蜩( )

骈进( ) 亵渎( ) 强聒不舍( )

二、解释加点字及词语

1、不二法门

2、主一无适

3、旁骛

4、强聒不舍

三、补全下列语句

1、安其居,__________。(《老子》)

2、虽__________,__________,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乃凝于神。(《庄子》)

4、____________________,不愿乎其外。(《中庸》)

四、填空

1、的作者是__________,它是近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领袖之一,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广东新会人。其著作编为《______________》。

2、《老子》中的“安其居,乐其业”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的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补全横线上的语句。

2、解释句子: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倘能身入其中”一句中“倘”的意思是__________,“其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__。

4、写出选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自己的学习,谈谈选文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一、给加点字注音

旁骛(wù) 老聃(dān) 佝偻(gōulóu) 承蜩(tiáo)

骈进(pián) 亵渎(xièdú) 强聒不舍(qiǎngguō)

二、解释加点字及词语

1、 法门:佛教徒称修行者所入之门,引申为途径。不二法门:佛家用语,意即惟一的途径。

2、适:朝别的路上去。主一无适:专心于一件事,一点也不向别处分心。

3、骛:马乱跑。旁骛:不专心。

4、聒:喧扰;舍:舍弃、放弃。强聒不舍:硬要啰嗦个不停。

三、补全下列语句

1、乐其业; 2、天地之大,万物之多; 3、用志不分; 4、素其位而行

四、填空

1、梁启超;思想家;学者;维新运动;卓如;任公;饮冰室主人;《饮冰室合集》。

2、使人民安居乐业;安居乐业;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五、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他这个人啊,用功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如此而已。

3、如果;代前文中的“一件职业”。

4、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5、略。

敬业与乐业 篇10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课文主旨,了解作者的人生观,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2.积累文中用以论证论点的大量经典格言警句,体会演讲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

3.理清文章论证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材料证明观点的,掌握讲道理、举例子两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能够鼓足干劲工作并懂得什么是汗水和疲劳的人,才会理解欢乐的感情”,他告诉我们工作要有一种执着的敬业精神,要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类创造财富为快乐。今天我们就学习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有关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写作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八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以过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文章题目点明了演讲的论题。其中“业”并不是局限于狭义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限于正式的课主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字词)。

2.理解课文层次:

(1)巩固复习议论文三要素、基本结构:

板书: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概括内容: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开头总起全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先论述“有业”,再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最后总结全篇。

第一部分(第1段):释题,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3.课文内容研读: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为什么作者先在文首交代论题的来源?有必要吗?

在文首进行说明,可避免听者把论题和古籍中的语句原意混淆,又显示了演讲的趣味性。同时提出论题来由,也便于揭示全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演讲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2)讲演的目的是“敬业与乐业”,为什么梁启超在论证论点之前先说“有业”的问题?他是怎样介绍“有业”的必要的?

“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基础,对“待业”的态度,决定能否“敬业”、“乐业”。

先引用孔子的话,再用事例证明,然后用自己的话从反面论证了“有业”的必要。

(3)如何理解文中的“业”:

对“业”的理解,不应局限于职业成人的工作,可以指学生的学习,课外活动等,可以指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术研究,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四、归纳总结

1.结构条理清晰:

课文开头提出论点,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必要性,末尾总结全篇,提出希望。

2.论证方法的多样性:

道理论证使演讲富有说服力。举例论证使演讲词具体生动,吸引听众。

3.语言浅显通俗。

五、课堂训练

1.精读6.7段,思考下列问题:

(1)文段中引用了谁得名言?说说表达了什么意思?文中首句有何作用?

引用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是专注于某一项工作就是敬业。名言有性。语言简洁而深刻,指导作用大,用在文中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文中举了什么事例?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把当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项职业进行对比,指出职业无高下贵贱之分,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事例论据能充实议论内容,有力地证明观点。

2.文中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点拨:本题考查我们读后的感悟,应结合文中主要观点,讨论我们应以何种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谈谈本文的主旨以及作者的价值观。

教学指南

敬业与乐业•重点分析

一、作品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第3~4段),论述敬业的重要。

第二层(第5~6段)论述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二、关于语言

本文语言表达具有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色。如第四段中,作者在举例比较英、法两国的国民性质,在对比英、法两国人在公事房里头的表现和走路时的注意力之后说:“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句中“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这些语句则必不可少,体现了语言的周密和准确。因为如果直接说“这些话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就仿佛作者完全肯定了那位法国学者书中的话,语言表达显得欠周密。加上这么十来个字,讲演的逻辑性就更强了。

敬业与乐业•知识点

一、词语积累

旁骛(wù)亵渎(xièdú)衔着(xián)层累(lěi)

骈进(pián)强聒不舍(qiángguō)

二、作家作品

梁启超(1873~1929年),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革命”。早年所作议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三、课文简析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敬业与乐业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

2.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

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揣摩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行文特点。

情感目标

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教学媒体

多媒体CAI课件、摄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拟用两课时完成阅读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

投影: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xièdú):轻慢,不敬。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看法的语句有: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2.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学生再读全文,思考: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4.学生合作研讨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2)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1)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3)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演讲词文体特色。

四、布置作业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第二课时

一、组织学生分组针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展开讨论。

分组及提示:

一组:结构

1.下笔立论(开门见山)

首段即点出文题出处及题旨

2.层次分明

引论→论有业的必要→论敬业→论乐业→总结

3.首尾呼应

文末呼应首段(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结论:结构严谨

二组:论证方法

1.归纳法:推理方法的一种,根据多个情况,如名人言行,设例等,概括找出共通点,推论出一个结论。

例子1:孔子说“无所用心”“言不及义”及百丈禅师说“不做事”都是指没有职业,没有不断劳作的人。

结论1:儒家和佛门都主张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例子2:木匠、政治、挑粪的及军人各本份去工作。

结论2:职业无分高下,只要克己尽责,替社会做事,对社会有价值,都是可敬。

2.演绎法:推理方法的一种,根据一般已知的原理(大前提)推论出个别情况(小前提),从而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

大前提:凡正当职业都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都是可敬的。

小前提:当大总统是正当职业,拉黄包车是正当职业。

结论:当大总统及拉黄包车都是神圣的职业,都是可敬的,没有高下之分。

3.正反举例论述(对比)

论述人生必须有业时,正面引用百丈禅师的格言及事例,再反面引用孔子斥责懒人的话。

论述敬业时,正面引用孔子和庄子的语例,再加上作者的设例;反面引用曾文正的语例及英法国民的事例。

好处:正反两面同时出现,内容充实,使论点突,出减少反驳机会,增强说服力。

4.引用例证

引证法(包括语例、名言、谚语)

例证法(包括事例、设例)

好处:言之有据,加强说服力,帮助说明道理。(作者于引用古语后,加以解释,这可令听众明白作者的用意。)

三组:语言特色

1.多用设问句

好处:制造悬念,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从质疑到释疑,加深对主题的影响。

2.多用反问句

好处:加强说话的气势,把原来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和不容置辩。

二、活动与探究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1.梁启超作为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的“戊戌变法”。请课外收集有关这次历史运动的史料,并作出客观的评价。

2.学习了课文《敬业与乐业》,你有哪些心得体会?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敬业与乐业 篇12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积累警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新课

由本人梁姓引入作者梁启超。学生读页下注。

二、一读文章,读通文意

要求: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主要谈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三、二读文章,读出精彩

1、文章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灵,或者给你的启发最大?

2、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你最喜欢哪些?给大家5分钟,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背诵最多的句子。

四、三读文章,联系生活

1、我的邻居经常对他的小孩说这样的话:“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扫大街去!”请同学们运用文章中作者的语言来批判这种观点。穿插杜鲁门当选总统时,记者采访其母亲时说的一些话。

2、现在有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泡网吧,打游戏。梁启超在文章中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并且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理由。请你也参照这种写法,说说学习是有趣味的,劝诫这些同学。动笔写一写。

五、四读文章,读出自己

谈谈读了这文章,自己有何收获。

六、五读文章,质疑问难

敬业与乐业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

2.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

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揣摩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行文特点。

情感目标

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教学媒体

多媒体CAI课件、摄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拟用两课时完成阅读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

梁启超(1873~1920xx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xx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

投影: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xièdú):轻慢,不敬。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看法的语句有: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2.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3.学生再读全文,思考: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2)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淡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的境界和价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4.学生合作研讨

(1)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2)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1)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2)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3)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演讲词文体特色。

四、布置作业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第二课时

一、组织学生分组针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展开讨论。

分组及提示:

一组:结构

1.下笔立论(开门见山)

首段即点出文题出处及题旨

2.层次分明

引论→论有业的必要→论敬业→论乐业→总结

3.首尾呼应

文末呼应首段(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结论:结构严谨

二组:论证方法

1.归纳法:推理方法的一种,根据多个情况,如名人言行,设例等,概括找出共通点,推论出一个结论。

例子1:孔子说“无所用心”“言不及义”及百丈禅师说“不做事”都是指没有职业,没有不断劳作的人。

结论1:儒家和佛门都主张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例子2:木匠、政治、挑粪的及军人各本份去工作。

结论2:职业无分高下,只要克己尽责,替社会做事,对社会有价值,都是可敬。

2.演绎法:推理方法的一种,根据一般已知的原理(大前提)推论出个别情况(小前提),从而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

大前提:凡正当职业都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都是可敬的。

小前提:当大总统是正当职业,拉黄包车是正当职业。

结论:当大总统及拉黄包车都是神圣的职业,都是可敬的,没有高下之分。

3.正反举例论述(对比)

论述人生必须有业时,正面引用百丈禅师的格言及事例,再反面引用孔子斥责懒人的话。

论述敬业时,正面引用孔子和庄子的语例,再加上作者的设例;反面引用曾文正的语例及英法国民的事例。

好处:正反两面同时出现,内容充实,使论点突,出减少反驳机会,增强说服力。

4.引用例证

引证法(包括语例、名言、谚语)

例证法(包括事例、设例)

好处:言之有据,加强说服力,帮助说明道理。(作者于引用古语后,加以解释,这可令听众明白作者的用意。)

三组:语言特色

1.多用设问句

好处:制造悬念,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从质疑到释疑,加深对主题的影响。

2.多用反问句

好处:加强说话的气势,把原来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和不容置辩。

二、活动与探究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1.梁启超作为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的“戊戌变法”。请课外收集有关这次历史运动的史料,并作出客观的评价。

2.学习了课文《敬业与乐业》,你有哪些心得体会?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敬业与乐业 篇14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理解“引经据典”的论证方法,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4、体会演讲稿的的语言特色。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导入:

自古至今,从中到外,有许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着无限的热爱的人,比如,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对职业精益求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

再比如,诺贝尔,全心研究炸药,一次,发生了爆炸炸死了他的父亲和弟弟,他从爆炸的烟雾中跳出来,还高兴的喊“我成功了……”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跨越障碍

给加粗的字注音:

旁骛 亵渎 强聒不舍 佝偻 承蜩

三、整体感知

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1、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1、本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2、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

2、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2、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9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观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8):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自读解疑

1、自读2~5自然段,并结合课文渗透议论文相关知识。

思考: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有业(论点)

人为什么应该有业?作者是如何证明这个问题的?(论证)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道理论据)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的故事。(事实论据)

2、自读6~7自然段思考: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敬业?

⑴ 一点也不旁骛就是敬。

⑵ 为什么要敬业?

① 人生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②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就是功德,不劳作就是罪恶。

⑶ 怎样做才算敬业?

──的就是忠实,忠实从心里上发出来就是敬。

凡作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是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视做生命的事和他交换。

3、自读第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凡职业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是有的。”

作者写“要乐业”的思路是怎样的?

⑴ 变化进展千姿百态;

奋斗中快乐的分量加增;

因为竞争而得快乐;

省得无限闲烦恼。

⑵ 孔子的语言行为,堪称“乐业”的楷模

思路:提出错误的观点──反驳错误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观点──讲道理做引用进行论证。

⑶ 拓展:

你能举出“乐业”的例子吗?试讲出故事﹝学生自己根据积累讲出故事互相交流﹞

4、小结文章的思想内容:

作者在文中先后谈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如此?”

点拨: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文章的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此基础上,要对所做的事情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要皱着眉头,满腹牢骚的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摆事实、讲道理、作引用

五、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

“说敬业”。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

示例:看,那位清洁工,她每天默默地来回打扫街道,脏了自己却干净了别人。她,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我说:

六、巩固新知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第6段。

3、探究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

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

二、研读揣摩

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谈谈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或者找出相应的事实对这些观点进行证明。

1、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几条:

⑴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⑵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⑷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⑸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⑹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⑺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⑻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⑽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⑿ 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⒂ 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从这些观点中,找出能够统领全文的中心论点,说出理由。

⑴ 题目的要求。

⑵ 内容围绕的重点。

2、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

1、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2、悟敬业:

对于学生来说,敬学即敬业。一个学生,专注无旁骛地搞好学习,就是敬业。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为什么要专注无旁骛地投入到学习当中?逐条列举,注意条理。

示例:

⑴ 学习专注才会日有所进。

⑵ 无旁骛才能有所专。

⑶ 专注方可心静。

我说:

三、品味语言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四、梳理回顾

1、中心思想: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⑴ 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

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⑵ 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全篇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意化深为浅。

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体验探讨

1、目前有许多下岗工人,无所事事,靠打麻将度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2、社会上有一种人叫“息爷“,专靠一时暴富以后,把钱借贷出去或存入银行,靠吃利息过日子,其他什么有意义的事也不做,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讲点理由。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有业:做人之根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敬业:于人生最为重要有利(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乐业:生活的更高境界(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总结全文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敬业与乐业 篇15

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重。下面是文秘帮小编为你整理的《敬业与乐业》议论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敬业与乐业》议论文阅读原文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予,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敬业与乐业》议论文阅读题目

1.选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2分)

3.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3分)

4.“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 (2分)

《敬业与乐业》议论文阅读答案

1.我们要敬业(2分)

2.道理论据。(1分)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意近即可)(1分)

3.不好。(1分)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使论证内容不全面,论证过程不严密。(1分)

4.示例:扫大街的清洁工人,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不嫌弃这种又苦又累的职业,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重。(举例正确1分,评价合理1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