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师 说》学案(推荐4篇)

2023-04-15 08:49:01教案设计

《师 说》学案(推荐4篇)

《师 说》学案 篇1

学习要点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重点语句解析

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判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是依靠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在主语后面用助词“者”字,以表示提顿(待解释),在句末用助词“也”字,以表示肯定的语气,组成“a者,b也”的常用格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谓语是“所以”和“传道”、“受业”、“解惑”三个动宾词组组成的名词性结构,即“所”字结构。“所以”在这里表示跟行为有关的人。“以”当用讲,“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可以译作“(是)用来传授道理、讲解学业、解答疑惑的人”。“所以”的这种用法又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以”当“用”讲,“所以”即“用来……的地方”。)“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以”当“因”讲,“所以”即“……的原因”。)“所”字结构之所以是名词性的,是因为它以定语的身分代替了中心词。在这里,中心词省略了;若要补出来,可用“者”来代替(参看本篇第六句的说明)。

二、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解析:课本的注释是:“哪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庸,岂、哪。知,识别。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个注释虽然把意思说清楚了,由于是近于意译,结构关系未能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单句,动词“知”的主语“吾”承前省略了,“知”的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它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即作“知”宾语。“于吾”作“生”的补语;“于”作“比”讲,介绍比较的对象。这句话按结构可以译作:〔我〕哪里追究他们的生年比我先出生还是后出生呢?

象这样的句子,中学生是比较难于理解的。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意思,单照课本注释串讲一下显然不够,最好是通过句法分析,即通过成分划分来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方能事半功倍。至于介词“于”字作“比”讲,介绍比较对象的句子,可以举过去已学过的如“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来加深印象,本课后面还有“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可以进一步巩固。

古汉语中放在句首的“夫”(读fú)字,本为指示代词,指紧接着提到的事情,作“那”、“那个”讲,不过指示性很轻,可以看作发语词。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睢不辱命》)

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判断句。主语和谓语都由“所“字结构来充当,两者的不同仅在“道“字和“师“字的一字之差。

“所”字是结构助词,它的作用是放在动词(或主谓结构中动词)的前面,表示这个动词(或主谓结构)是作定语,用来修饰那个中心词的。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所共传”是定语,修饰中心词“宝”。如果中心词省略了,原来作定语的“所•动”结构就起了以偏代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一般把它叫做“所”字结构。如“所当无不披靡。”(《冯婉贞》)“所当”指所抵挡之敌人。“所”字结构既然相当于名词,因此,它的前面还可以带上定语,成为“名+之+所•动”式,本句就是。“所存”等于“所存之处”。“道”是“所存”的定语,“之”字表示这种关系。但译成白话,这个“之”字可以不译出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按结构可以译为:道理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意思是:道在什么地方,老师也在什么地方;或什么地方有道,什么地方就有老师。相同的句法如“日知其所亡。”(《乐羊子妻》)“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第一句里,“其”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彼之”即“他(们)的”,或“名词+之”。“所亡”(“亡”同“无”)指代“所无之事”,即所不知道的东西。第二句里,“余”是“所得”的定语。“所得”即所得之理。

四、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解析:“师道之不传”是主语,谓语是“久”字,这个“久”字本是“传”的状语,“师道久不传矣”,今为突出“久”的意思,而将它移到谓语的位置上,借以加强“久”字的分量。句末语气助词“矣”字表示对上述现象的肯定,可以讲作“了”;句中语气助词“也”字放在主语后面,作用是略作停顿,以缓宕语气,可以讲作“啊”。前面说过,“之”是结构助词,置于主语谓语之间,作用是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只作句子的一个成分),因而也就表示了未完的语气。这样用的“之”字,一般可以不译出。下面是带“之”字的主谓词组作句子成分的例子:“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作主语。)“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作宾语。)“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全句的主语是“欲人之无惑”,“人之无惑”作“欲”的宾语。)

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解析:对比关系二重复句,第二层都是转折关系先分析分号前的这一部分(分号后的这一部分结构相同)。“古之圣人”是主语,“其出人也远矣”是谓语。这谓语本身也是个主谓结构,“其出人也”是主语,“远矣”是谓语。“其出人也”的本身又是个主谓结构,“其”(等于“彼之”)是主语,“出人也”是谓语。——这个句子,结构上包孕了三个主谓结构,一层套一层;三个主谓结构分别处在三个层次之中,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值得注意的。

“其出人也远矣”的“其”指“古之圣人”。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说“古之圣人之出人也远矣”,而要采取现在的形式,把“古之圣人”提到句子头上,然后用“其”字复指一下呢?这是因为下一分句“犹且从师而问焉”也要以“古之圣人”为主语,采取现在的形式,让“古之圣人”一开始就处在主语的位置上,既可避免重复“古之圣人”,又可以使得“古之圣人”地位突出,并跟“今之众人”进行对比。

“其出人也远矣”,结构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相同,可参看那一句的说明。这个分句原是从“古之圣人远出人矣”转换来的,为了强调“远”的语意,就把它从状语的位置挪到谓语上(谓语提供新的信息),同时通过“其”字,把“古之圣人出人”改为“其出人也”(等于“彼之出人也”,是一个以“出人”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作主语)。经过这一番改造,句子表达的重点就分别突出来了。“出人”是“出于人”的省略,意思是“高出于众人”。成语有“出类拔萃”。下句的“下圣人”是“下于圣人”的省略,意思是低于圣人,比圣人低。

“耻学于师”,“耻”是动词,这里是意动用法,以“学于师”为宾语,意思是以学于师为耻,把向老师学习当作可耻的事。读的时候,“学于师”最好连续:耻——学于师。

这个句子的另一种分析法是:把“古之圣人”看作“其”的同位,即“其”复指“古之圣人”,“古之圣人”和“其”同位作主语。

六、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单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是个名词性词组。“所以”的作用,前面已经说明,“所”同介词“以”结合后再同动词或动宾词组组成“所以•动”结构,用来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处所,相关的对象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方法等。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意思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这里,“所以•动”所修饰的中心词“原因”,原来是介词“以”的宾语。介词照例要带个宾语,这里“以”后没有出现宾语,就是因为这个宾语已经转为“所以•动”修饰的中心词了。有时中心词不直接出现,一般用“者”字来代;若连“者”字也省了,我们就得按意思加以补足才明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这里,根据“以”当“因”讲,应补出中心词“原因”。“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这里,根据“以”当“用”讲,补出中心词“办法”;“所以距子”,即用来抵挡你的办法。“愚人之所以为愚”结构相同。

“其皆出于此乎”,“其”是副词,表示测度的语气,作“大概”讲。“其”字作为语气副词,可以表示多种语气,完全由句子而定。如“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其”表测度,可以讲作“大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其”表命令,比较委婉,可以译“可”、“应该”。)“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表示反问,相当于现在的“可”、“又”。)“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其”表示反诘,可作“难道”讲。)

七、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解析:这一句,问题出在“其智”的“其”字上。有的课本注释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有的课本注释为“君子”,似乎都可以。课本干脆只注“君子不齿”和一个“乃”字,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

我们认为“其”作“君子+之”讲为妥,理由是:(一)作者无疑是站在“君子”的立场说话的,“反不能及”才是他认为“可怪”,这里“反”和“不能”分明是针对“君子”说的。如果一定要把“其”作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那么,解释这一句时“乃”字之前仍须补上“君子”,意思才能明确,这岂不是故意多绕弯路!关于作者立场的表现,下边引一例,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设规矩,陈绳墨,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荀子•儒效》)说“君子不如工人”不说“工人胜于君子”,这是因为荀子也自命为“君子”呀!(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虽在语法上是主语,在逻辑上是“君子不齿”的宾语。“其”承“君子”而言君子之智,从逻辑思路上看较顺,从句法上看离所代者则较近。

最后说说“巫”和“医”之间要不要用顿号的问题。在唐代,“巫”和“医”应该已有区别,但民间是不是分得那么清楚就难说了。韩愈当然是个熟读《论语》的人,“巫医”两字,会不会正是沿用《子路篇》中的“巫医”呢?(“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我们认为很可能。要知道,那个“巫医”是个双音词,实际上指的是医生。再从“乐师”“百工”来看,“巫医”也以不作两个词看为宜。(“百工”是一种总名称,《考工记,总叙》:“国有六职,百工居其一焉。”“百工”作为一个名词,犹如“百姓”“百戏”。)

八、术业有专攻

解析:什么是“术”和“业”?作者认为这两者是区别于“道”的,所以一则说“先后”,另一则说“专攻”。“术”是方法,包括技能、技巧。《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帝王之术,指统治国家之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吾问养树,得养人之术。”(养人之术,指治民之法)韩愈是看不起“术”的。他在《送孟东野序》中认为孟轲等人是“以道鸣也”,而孙子、张仪、苏秦等人是“以其术鸣”。因此,“术”在本文应理解为技术、专业才能。“业”是学业,主要指书本知识的学问,也就是“受(授)业”的“业”。本文中“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说明“书”(书本知识)和“句读”知识正属于“业”的范围。当然,“业”的具体内容不是别的,正是作者在《进学解》中借一个太学生之口说出的“文艺之文”“百家之编”之类的东西。

本文论证方法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一段中,作者选用三组事例进行对比论证:先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纵向对比,接着是自身对子和对己在句读和解惑方面的对比,最后是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横向对比。三个方面的例子,比较全面地论证了从师的两种态度——一种是不耻相师,一种是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观点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反馈练习

一、基础知识

l.下列划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

b.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聃(rán)

c.阿谀(yú) 授之书(sòu) 蟠(fán)

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

2.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5.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圣人无常师 b.余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6.默写。

(l)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如是而已。

(2)师者, 。

(3)是故无贵无贱, , , 。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9.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0.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1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12.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c 6.略 7.a 8.d 9.c 10.d 11.b 12.d

《师 说》学案 篇2

《师 说》学案

学习要点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重点语句解析

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判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是依靠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在主语后面用助词“者”字,以表示提顿(待解释),在句末用助词“也”字,以表示肯定的语气,组成“a者,b也”的常用格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谓语是“所以”和“传道”、“受业”、“解惑”三个动宾词组组成的名词性结构,即“所”字结构。“所以”在这里表示跟行为有关的人。“以”当用讲,“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可以译作“(是)用来传授道理、讲解学业、解答疑惑的人”。“所以”的这种用法又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以”当“用”讲,“所以”即“用来……的地方”。)“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以”当“因”讲,“所以”即“……的原因”。)“所”字结构之所以是名词性的,是因为它以定语的身分代替了中心词。在这里,中心词省略了;若要补出来,可用“者”来代替(参看本篇第六句的说明)。

二、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解析:课本的注释是:“哪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庸,岂、哪。知,识别。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个注释虽然把意思说清楚了,由于是近于意译,结构关系未能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单句,动词“知”的主语“吾”承前省略了,“知”的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它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即作“知”宾语。“于吾”作“生”的补语;“于”作“比”讲,介绍比较的对象。这句话按结构可以译作:〔我〕哪里追究他们的生年比我先出生还是后出生呢?

象这样的句子,中学生是比较难于理解的。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意思,单照课本注释串讲一下显然不够,最好是通过句法分析,即通过成分划分来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方能事半功倍。至于介词“于”字作“比”讲,介绍比较对象的句子,可以举过去已学过的如“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来加深印象,本课后面还有“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可以进一步巩固。

古汉语中放在句首的“夫”(读fú)字,本为指示代词,指紧接着提到的事情,作“那”、“那个”讲,不过指示性很轻,可以看作发语词。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睢不辱命》)

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判断句。主语和谓语都由“所“字结构来充当,两者的不同仅在“道“字和“师“字的一字之差。

“所”字是结构助词,它的作用是放在动词(或主谓结构中动词)的前面,表示这个动词(或主谓结构)是作定语,用来修饰那个中心词的。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所共传”是定语,修饰中心词“宝”。如果中心词省略了,原来作定语的“所•动”结构就起了以偏代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一般把它叫做“所”字结构。如“所当无不披靡。”(《冯婉贞》)“所当”指所抵挡之敌人。“所”字结构既然相当于名词,因此,它的前面还可以带上定语,成为“名+之+所•动”式,本句就是。“所存”等于“所存之处”。“道”是“所存”的定语,“之”字表示这种关系。但译成白话,这个“之”字可以不译出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按结构可以译为:道理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意思是:道在什么地方,老师也在什么地方;或什么地方有道,什么地方就有老师。相同的句法如“日知其所亡。”(《乐羊子妻》)“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第一句里,“其”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彼之”即“他(们)的”,或“名词+之”。“所亡”(“亡”同“无”)指代“所无之事”,即所不知道的东西。第二句里,“余”是“所得”的定语。“所得”即所得之理。

四、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解析:“师道之不传”是主语,谓语是“久”字,这个“久”字本是“传”的状语,“师道久不传矣”,今为突出“久”的意思,而将它移到谓语的位置上,借以加强“久”字的分量。句末语气助词“矣”字表示对上述现象的肯定,可以讲作“了”;句中语气助词“也”字放在主语后面,作用是略作停顿,以缓宕语气,可以讲作“啊”。前面说过,“之”是结构助词,置于主语谓语之间,作用是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只作句子的一个成分),因而也就表示了未完的语气。这样用的“之”字,一般可以不译出。下面是带“之”字的主谓词组作句子成分的例子:“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作主语。)“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作宾语。)“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全句的主语是“欲人之无惑”,“人之无惑”作“欲”的宾语。)

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解析:对比关系二重复句,第二层都是转折关系先分析分号前的这一部分(分号后的这一部分结构相同)。“古之圣人”是主语,“其出人也远矣”是谓语。这谓语本身也是个主谓结构,“其出人也”是主语,“远矣”是谓语。“其出人也”的本身又是个主谓结构,“其”(等于“彼之”)是主语,“出人也”是谓语。——这个句子,结构上包孕了三个主谓结构,一层套一层;三个主谓结构分别处在三个层次之中,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值得注意的。

“其出人也远矣”的“其”指“古之圣人”。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说“古之圣人之出人也远矣”,而要采取现在的形式,把“古之圣人”提到句子头上,然后用“其”字复指一下呢?这是因为下一分句“犹且从师而问焉”也要以“古之圣人”为主语,采取现在的形式,让“古之圣人”一开始就处在主语的位置上,既可避免重复“古之圣人”,又可以使得“古之圣人”地位突出,并跟“今之众人”进行对比。

“其出人也远矣”,结构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相同,可参看那一句的说明。这个分句原是从“古之圣人远出人矣”转换来的,为了强调“远”的语意,就把它从状语的位置挪到谓语上(谓语提供新的信息),同时通过“其”字,把“古之圣人出人”改为“其出人也”(等于“彼之出人也”,是一个以“出人”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作主语)。经过这一番改造,句子表达的重点就分别突出来了。“出人”是“出于人”的省略,意思是“高出于众人”。成语有“出类拔萃”。下句的“下圣人”是“下于圣人”的省略,意思是低于圣人,比圣人低。

“耻学于师”,“耻”是动词,这里是意动用法,以“学于师”为宾语,意思是以学于师为耻,把向老师学习当作可耻的事。读的时候,“学于师”最好连续:耻——学于师。

这个句子的另一种分析法是:把“古之圣人”看作“其”的同位,即“其”复指“古之圣人”,“古之圣人”和“其”同位作主语。

六、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单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是个名词性词组。“所以”的作用,前面已经说明,“所”同介词“以”结合后再同动词或动宾词组组成“所以•动”结构,用来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处所,相关的对象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方法等。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意思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这里,“所以•动”所修饰的中心词“原因”,原来是介词“以”的宾语。介词照例要带个宾语,这里“以”后没有出现宾语,就是因为这个宾语已经转为“所以•动”修饰的中心词了。有时中心词不直接出现,一般用“者”字来代;若连“者”字也省了,我们就得按意思加以补足才明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这里,根据“以”当“因”讲,应补出中心词“原因”。“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这里,根据“以”当“用”讲,补出中心词“办法”;“所以距子”,即用来抵挡你的办法。“愚人之所以为愚”结构相同。

“其皆出于此乎”,“其”是副词,表示测度的语气,作“大概”讲。“其”字作为语气副词,可以表示多种语气,完全由句子而定。如“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其”表测度,可以讲作“大概”。)“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其”表命令,比较委婉,可以译“可”、“应该”。)“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表示反问,相当于现在的“可”、“又”。)“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其”表示反诘,可作“难道”讲。)

七、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解析:这一句,问题出在“其智”的“其”字上。有的课本注释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有的课本注释为“君子”,似乎都可以。课本干脆只注“君子不齿”和一个“乃”字,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

我们认为“其”作“君子+之”讲为妥,理由是:(一)作者无疑是站在“君子”的立场说话的,“反不能及”才是他认为“可怪”,这里“反”和“不能”分明是针对“君子”说的。如果一定要把“其”作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那么,解释这一句时“乃”字之前仍须补上“君子”,意思才能明确,这岂不是故意多绕弯路!关于作者立场的表现,下边引一例,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设规矩,陈绳墨,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荀子•儒效》)说“君子不如工人”不说“工人胜于君子”,这是因为荀子也自命为“君子”呀!(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虽在语法上是主语,在逻辑上是“君子不齿”的宾语。“其”承“君子”而言君子之智,从逻辑思路上看较顺,从句法上看离所代者则较近。

最后说说“巫”和“医”之间要不要用顿号的问题。在唐代,“巫”和“医”应该已有区别,但民间是不是分得那么清楚就难说了。韩愈当然是个熟读《论语》的人,“巫医”两字,会不会正是沿用《子路篇》中的“巫医”呢?(“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我们认为很可能。要知道,那个“巫医”是个双音词,实际上指的是医生。再从“乐师”“百工”来看,“巫医”也以不作两个词看为宜。(“百工”是一种总名称,《考工记,总叙》:“国有六职,百工居其一焉。”“百工”作为一个名词,犹如“百姓”“百戏”。)

八、术业有专攻

解析:什么是“术”和“业”?作者认为这两者是区别于“道”的,所以一则说“先后”,另一则说“专攻”。“术”是方法,包括技能、技巧。《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帝王之术,指统治国家之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吾问养树,得养人之术。”(养人之术,指治民之法)韩愈是看不起“术”的。他在《送孟东野序》中认为孟轲等人是“以道鸣也”,而孙子、张仪、苏秦等人是“以其术鸣”。因此,“术”在本文应理解为技术、专业才能。“业”是学业,主要指书本知识的学问,也就是“受(授)业”的“业”。本文中“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说明“书”(书本知识)和“句读”知识正属于“业”的范围。当然,“业”的具体内容不是别的,正是作者在《进学解》中借一个太学生之口说出的“文艺之文”“百家之编”之类的东西。

本文论证方法

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一段中,作者选用三组事例进行对比论证:先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纵向对比,接着是自身对子和对己在句读和解惑方面的对比,最后是士大夫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横向对比。三个方面的例子,比较全面地论证了从师的两种态度——一种是不耻相师,一种是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观点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反馈练习

一、基础知识

l.下列划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

b.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聃(rán)

c.阿谀(yú) 授之书(sòu) 蟠(fán)

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

2.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5.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圣人无常师 b.余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6.默写。

(l)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如是而已。

(2)师者, 。

(3)是故无贵无贱, , , 。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9.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0.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1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

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

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

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

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12.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

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

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二)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3.抄写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并为其加上标点符号。

14.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

①仆道不笃

②人益不事师

③因抗颜而为师

④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⑤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

⑥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15.翻译下列句子

①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译: 。

②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译: 。

16.本语段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唐王朝 的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c 6.略 7.a 8.d 9.c 10.d 11.b 12.d

13.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4.①专、深厚 ②从师 ③指态度严正不屈 ④就 ⑤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 ⑥冒犯 学生

15.略

16.例证 师道衰落

《师 说》学案 篇3

湖南双峰县第六中学(417707)龚勇军

【作者及背景】

作者韩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背景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话中可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这种不怕时人耻笑,敢于反抗流俗不良风气,批驳错误观点,建立新的师道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关于题目】

“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是议论体裁的一种。

“师说”——即“说师”,解释为“说说(议议)有关老师的问题”。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特色讲解】

1、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本文第二段写得很精彩,运用的三组对比:

(1)纵比:古之圣人才智多,犹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而耻学于师。

(2)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大遗。

(3)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通过这三组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违背常理,而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2、引用论证,无可辩驳。本文第三段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比前文笼统的说“古之圣人”更加可信,而且用封建社会的圣人证明“学必有师”“有道即师”,这就把论敌置于无可争辩的地步。

3、看似闲笔,实为论据。本文最后一段,寥寥数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说明写作缘起,实际上远非如此,韩愈是借对李蟠的夸赞:“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来再一次证明“学必有师”的重要性。

4、语言表达,气势飞动。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1.对下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益:更。辄:就。犯:冒犯。

b.暇:空闲。挈挈:孤独。而东:到东边去。

c.仆:我。恒:常。幸:庆幸。

d.被:披。已:已经。吾子:我的儿子。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3.对“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仅(我)会遭到(世俗)责怪,也会因此使你受到非议。

b.不仅我会病的,你也会病的。

c.不仅见到他会生病,也会见到你病的。

d.不仅仅(他)会遭到(世俗)责怪,你也会遭到责怪。

【答案讲解】

1.d 2.a b 3.a

作者邮箱:

[1]

《师 说》学案 篇4

【教学目的】

理解: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鉴赏:认识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难点)

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反复论证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积累:学习并掌握“传”、“师”、“从”等多义词,以及部分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方法】

串讲、讨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讲读第一段。

【教学步骤】

复习旧课:齐背《滕王阁序》

讲读新课

1、导入

先秦散文(言文一致、古文)──汉赋、散文──魏晋骈文──唐宋古文运动(代表作)

〖板书课题〗 师说 (谈谈从师的道理。说,一种文体。)

2、关于作者(见注及提示)

古文运动的主张:

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那样憙言之有物憘,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丽文章;

②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憙唯陈言之务去。”憘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经过韩、柳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

3、讲读课文

①译 ②分层 ③概括层意

〖板书〗 ┌传道受业解惑┐

┌必要性“古之学者必有师”│(因果论证)│

一、阐述从师的道理│ (为什么) └否则惑之不解┘

(中心论点) └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怎么样)(以什么人为师)

4、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二段。

【教学步骤】

1、齐背第一段,点名解词。

2、讲读第二段

①生读 ②生译 ③分层 ④说层意

〖板书〗 结果

┌今昔对比 圣益圣,愚益愚(错误态度)

二、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父子对比 小学而大遗 (错误认识)

└贵践对比 其智反不能及 (错误行为)

(对比论证·反证)

〖小结〗

本段根据第一段的论述,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从批判反面现象中阐发第一段提出的论点。

在这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君子”。

本段中有哪些句子与第一段中的文句前后呼应?

“古之圣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彼童子之师……”──“传道受业解惑”

“位卑则足羞……”──“无贵无践,无长无少……”

3、背诵本段

4、抽查小测

解释加点的字:

耻学于师 圣益圣 从师 师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三、四段,总结全文,完成习题。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背诵一、二段。

2、讲读三、四段

①译 ②读 ③析

第三段:

〖板书〗三、举例宣扬从师的好风气 (例证、引证、因果论证)

问:本段例子非常典型,理由何在?

例: “圣人无常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照应:

第一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 “无贵无践……”

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有一石三鸟的作用。

第四段:

【板书】四、交代作文原因,激励后学

问:本段附记性质,与中心是否有关?

“不拘于时”(与“士大夫之族”相反)

“学于余” (从师学习)

“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

3、总结

写作特点:

①见提示┌整散结合,气势雄壮

②语 言│一个意思,多种句式(二段三层对比后的议论句)

└运用顶真,气势通畅(师、惑、吾、师)

4、讨论问题

怎样认识作者讲的从师的道理?

┌首次明确老师职责

精华│强调学而知之 (否定“生而知之”,唯物思想)

└择师标准突破等级观念

┌厚古薄今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糟粕│

└轻视劳动人民 (阶级偏见)

一说,“君子不耻”中的“君子”,指士大夫之族,非作者自己。“其可怪也欤”,是对“君子”的讽刺,非自己感到奇怪。

道:儒家之道。业:六艺经传之业。──与今不同。

5、完成习题。

6、背诵全文。

【补充资料】

关于韩愈的思想及其散文

韩愈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二十五岁成进士,二十九岁始登上仕途,他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数度遭贬。曾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尚书为正职、侍郎为副职)、吏部侍郎。卒年57岁。

韩愈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政治上提倡仁政,反对官吏对人民的搜括,要求朝廷宽免赋税徭役,表现了他关心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是他政治思想中的进步的一面。他热烈地提倡儒家正统思想,这是和他的政治思想适应的。但他也宣扬了儒家学说中的封建伦理观念,维护封建制度,这当然也是错误的。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超越历史,具有我们当今的思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韩愈的思想还有矛盾的一面,他努力维护“道统”,但往往又不自觉地破坏了“道统”。他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具有现实性和战斗性的思想。他认为一切文辞、一切道,都是不同时代不平现实环境的产物,那么,所谓古文,就不仅是传道的工具,而且也是鸣不平、反映现实的工具。这一思想对他的散文成就是有重大的影响的。当他从现实社会生活出发来观察问题,他就自然地突破了陈腐的儒家正统思想的羁绊,因而他的创作和理论出就放射了动人的光辉。

韩愈的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清代人编选的《古文观止》(共240多篇,而韩愈一人就选了24篇,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的散文作家中独占鳌头。(其次为苏轼17篇;《史记》14篇;欧阳修13篇;柳宗元11篇。)其重要作品除《师说》外,其余的简介于下:

《原毁》: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责当时社会人情丑恶淡薄,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

名句: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严格而详尽) (宽容而简约)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详尽,苛刻) (低廉寡少)

《杂说四》(《马说》):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比喻贤才难遇知己,“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寄寓了他对自己遭遇的深深不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进学解》以自嘲为自夸,用反语讽刺当时社会的庸俗腐败,表现了一个有理想的士大夫在现实中不能妥协的精神。

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焚膏继晷 补苴罅漏 回狂澜于既倒 含英咀华

舍屈聱牙 动辄得咎

《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的嘴,对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场丑恶,作了尽情的刻画和揭露。此文描摹庸俗大官僚和官场丑态,令人啼笑皆非。叙述用对比法,流畅而有气势。苏轼很欣赏它,夸张地认为是唐代第一篇文章。

《蓝田县丞厅壁记》实际是为“种学绩文”(勤学能文)的崔立之鸣不平,同时也揭露了腐朽的官僚制度他还在许多书信里,为自己或朋友鸣不平,实际也是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提出了控诉和抗议。

《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文)记述许远、张巡、南霁云等死守睢阳英勇抗敌的事变绘声绘色,可歌可泣。

《祭十二郎文》(抒情散文)是前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名篇。文章结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悼念亡侄 的悲痛,感情真实,恰如长歌当哭,动人哀感。

韩愈散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他是我国古代运用语言的巨匠之一,他的散文语言有简练、准确、生动、鲜明的特点,词汇丰富而句式灵活多变。他新创的精炼的语句,有不少已经成为成语,至今还在人们的口头流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