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学案(推荐12篇)
《陈情表》学案 篇1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学习时数:三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对照注释,翻译全文。
2.相关知识介绍
①李密,字令伯,武阳人,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蜀亡,晋武帝多次召他为官,以故脱辞。祖母死后征为尚书郎,转汉中太守。后免官回乡,度过晚年。
②西晋王朝初年,武帝为了安抚、吸引蜀汉的士族倾心于晋朝,对蜀汉的旧臣采取了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到京城洛阳任职。晋武帝立太子,下诏聘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是亡蜀降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另一方面做为亡国之臣,忧于司马氏集团的内部矛盾,顾虑多多,所以他要坚辞。可若不应诏,又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难免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写了这篇《陈情表》,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真情可鉴,晋武帝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比较优厚的待遇。待刘氏死后,服丧期满,李密才出仕晋朝。
③《文选》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世称《昭明文选》。《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人言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检查预习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门衰祚薄 日薄西山 茕茕孑立 床蓐
猥以贱微 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 犹蒙矜育 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 终鲜兄弟 除臣洗马 刘病日笃 更相为命
2.学生朗读全文,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三、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言知识。
1.找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并把你认为重要的其它词语整理在空白处。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③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④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⑤而刘夙婴疾病 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⑦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⑧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⑩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⑾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⑿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⒀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⒁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⒃谨拜表以闻
⒄无以至今日 ⒅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3.辨析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①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②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臣欲奉诏奔驰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⑦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⑧臣之辛苦
4.指出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③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④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⑤臣具以表闻 ⑥则以刘病日笃
⑦猥以微贱,当待东宫 ⑧历职郎署
⑨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⑩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⑾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⑿谨拜表以闻
5.一词多义
舅夺母志 保卒余年
博闻强识 卒成帝业
志 寻向所志 卒 五万兵难卒合
项脊轩志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门衰祚薄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厚古薄今
戍卒叫,函谷举 犹蒙矜育
举一反三 矜 不矜名节
举世闻名 愿陛下矜悯愚诚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臣具以表闻
得复见将军于此 臣以供养无主
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以 谨拜表以闻
急于星火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吾祖死于是 猥以微贱,当待东宫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余船以次俱进
6.指出下列句式类型
①臣具以表闻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③今臣亡国贱俘 ④而刘夙婴疾病
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⑥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⑦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⑧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1、2段。
二、文本研读
1.文章题为“陈情表”,思考:本文作者陈了什么样的“情”?
2. 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
3.文章第一段的陈述?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有何作用?
4.第二段交待事态的紧迫和自己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5.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下位置行不行?说明你的理由。
6.合作探究:为什么作者以奉养祖母为由就能够得到皇帝允许可以不出来应聘呢?
第三课时
课堂能力检测巩固及讲评
《陈情表》课堂能力检测
命题、校对:刘霞 .3.1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 责臣逋(bǔ)慢 犹蒙衿(jīn)育 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茕茕孑立(qióng) 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ó) 门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为命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晚有儿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日薄西山:靠近
c.寻蒙国恩:不久 听臣微志:听从
d.刘病日笃:病重 夙婴疾病:缠绕
4.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生孩六,慈父见背 ②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c.①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②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②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
5.下列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进退:取消句子独立性
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
6.与例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c.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 d.圣朝以孝治天下
7.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实为狼狈 d.举臣秀才
8.填空: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至于成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无祖母,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
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崇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翼。
选择题答题栏
姓名 成绩
附参考答案:
1.a(b责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2.b
3.c (听:准许) 4.b 5.a 6.a
7.c(a成立:成人自立;b告诉:申诉;d秀才:优秀人才)
8.①零丁孤苦 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②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9.①既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门户衰败,福气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没有任何近亲,在内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慰问。
②我本想接受皇帝的旨意马上去京,可是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苟且顺从私情,向上官申诉却不被允许。我简直是进退维谷,实在狼狈。
③现在我是个亡国的俘虏,是最微贱最鄙陋的,过分地蒙受朝廷的破格提拔,恩宠优厚,怎么敢徘徊逗留、犹疑不决,有什么非分的企图呢?
.
附参考答案:
1.a(b责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2.b
3.c (听:准许) 4.b 5.a 6.a
7.c(a成立:成人自立;b告诉:申诉;d秀才:优秀人才)
8.①零丁孤苦 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②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9.①既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门户衰败,福气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没有任何近亲,在内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慰问。
②我本想接受皇帝的旨意马上去京,可是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苟且顺从私情,向上官申诉却不被允许。我简直是进退维谷,实在狼狈。
③现在我是个亡国的俘虏,是最微贱最鄙陋的,过分地蒙受朝廷的破格提拔,恩宠优厚,怎么敢徘徊逗留、犹疑不决,有什么非分的企图呢?
《陈情表》学案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2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 (板书)
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4、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习过程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
巩固本文所学内容。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晋武帝(司马炎)
陈情表 ↑
李密
一、“陈侍汤药,未曾废离” 难离之情
二、“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为难之情
三、“更相为命,不敢废远” 相依之情
四、“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忠爱之情
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比如说今天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会板写在右边。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
每节课上完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教学中的失误。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
谢谢大家!
《陈情表》学案 篇3
1、一读课文,弄清字词的读音。然后点击以下网址,先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疏通本文文字,弄清大意:
2、朗读课文第一段,看《“人性”与“奴性”之间的“陈情”》一文。
3、学生讨论: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如答不出,可登陆下述网页,看看老师的看法:
4、分组朗诵课文2-4,讨论交流疑难,理清全文思路,弄清: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如弄不清,可参阅“《陈情表》赏析”:
5、背诵或默写全文:输入电脑中(老师巡视或通过“监控”了解情况)
6、探讨分析艺术特色及本文的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详见《明师对话》中的“学法指南篇”)。
7、口语训练:设置情境,由学生自选一则作答,直接在网页上留言。考察婉曲的言辞技巧。具体内容请看相关网址:
8、布置作业:结合课后练习三,谈谈对传统孝道的看法。可参考任继俞的《谈谈孝道》:
或
[1]
《陈情表》学案 篇4
陈 情 表 作者:李密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学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设想
教材、教法分析
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诉自己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境况,申诉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因而申诉什么、如何申诉就成了文章的重点。本文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令人读之怅然。教学中要把握这个写作特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说理逻辑性很强,可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来进行体会,并注意文章前后内容的照应,注意整体把握,读出层次,读出感情。最后落实到文本来看“孝”字,联系现实谈“孝”字,吸纳文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
教学方法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媒体设计
投影或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字。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
(解说:可请学生对“孝”字小议一二,以活跃思维,加强感性认识,为阅读本文和解决课后练习三作准备。)
二、解题
1、出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卷三十七。
2、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解说:解题可先停留在题上,弄清“表”的意思,然后由点拨“陈情”直接过渡到文章内容,而将有关作者和背景知识穿插在课文内容品析中,以便于记忆。)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对照注释,自由诵读全文,自行圈点加注。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②内容与形式梳理。
范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
内容梳理:
“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陈”的内容:夙遭闵凶;更相为命;不能废远;愿乞终养。(或: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结构梳理: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或以情动人)。
(解说:以宽泛的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本文写作的内容及意图,感受“情”的魅力。内容、形式梳理可制作成投影片。)
2、具体研习1~2段
①自由诵读第1段。
a.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
(抓住本段的纲)下面哪些内容属于“闵凶”?
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b.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解说:把握作者陈述思路,以便于理解、品味和记忆)
提示: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语言简洁,寥寥数语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横的方面:外、内
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c.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
相依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
凄苦: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
作用:生动地表现其孤苦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d.开头以“险畔”“闵凶”备述孤苦,作用是什么?
提示:层层叙述,极言凄苦,落在“未曾废离”上,为表主旨蓄势。
(解说:教师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参照课文回答,回答同时即解释重点字词句,为词语理解创造语境,不孤立地、割裂地、僵硬地解释、记忆。在回答的同时引用、整理、理解、诵读、记忆,并将品味穿插其中。部分提示可制作投影片。)
②自由诵读第2段。
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提示:二层。第一层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时间顺序)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赴命”(就职)?(采追加问的方式)
提示:
表时间:逮、前、后、寻(解释“逮”和“寻”,积累相关词语)。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提示: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职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解说:将词句理解、内容探究、语言品味及背诵记忆融合起来,做到读在口中,感在心中,记在脑中。因此穿插在讨论中的朗读必不可少,朗读也成为本课训练的重点。)
3、课堂小结
文章简洁生动、真挚朴实。写自己的遭遇和对祖母的感情,如倾吐肺腑,没有一点藻饰、做作或夸张,于朴实中见至真、至美、至善。语言形式,骈散交用,多用四字短语表情达意。思路清晰,语言机智得体,内涵丰富,惟多读方能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列出“陈情”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背诵。
2、与第1段“未曾废离”照应的地方有哪几处?可见作者的什么感情?
(解说:作业1为识记之用;2为进一步熟悉下文,体察感情。)
《陈情表》学案 篇6
【学习目标】
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相关的特殊文言句式。
3、积累课内写作素材。
一、知识回顾
(一)文学常识
作者李密,________(朝代)时人,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任太子洗马。他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直至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至汉中太守。
(二)实词含义
1、臣以险衅
2、夙遭闵凶
3、慈父见背
4、舅夺母志
5、祖母刘愍臣孤弱
6、终鲜兄弟
7、门衰祚薄
8、晚有儿息
9、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0、茕茕孑立
11、形影相吊
12、而刘夙婴疾病
13、拜臣郎中
14、除臣洗马
15、猥以微贱
16、当侍东宫
17、臣具以表闻
18、责臣逋慢
19、则刘病日笃
20、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21、且臣少仕伪朝
22、历职郎署
23、不矜名节
24、过蒙拔擢
25、但以刘日薄西山
26、臣之辛苦
27、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三)虚词用法
1、臣以险衅
2、逮奉圣朝
3、寻蒙国恩
4、急于星火
5、则刘病日笃
6、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四)课内外名句
1、江流有声,断岸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后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一日看见尽长安花。(《登科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4、子曰:“知者乐水,___________。知者动,仁者静。”(《论语》)
5、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礼之用,_________。(《论语》)
7、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辛弃疾《菩萨蛮》)
8、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9、子曰:质胜文则野,___________,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10、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六)翻译训练
1、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迁移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梁孝王①武者,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梁孝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入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梁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②,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乃辞归国。
其夏四月,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属于道,覆按于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③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于梁王。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既至关,茅兰说王,使乘布车,从两骑入,匿于长公主园。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太后泣曰:“帝杀吾子!”景帝忧恐。于是梁王伏斧质于阙下,谢罪,然后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然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然亦僭矣。
(《史记•梁孝王世家》)
注释:①梁孝王:名武,封为梁王,谥号孝王。②义格:建议被阻遏。“义”通“议”。③二千石:指下文的梁相轩丘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睢阳城七十里 广:扩大
b.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拟:类似
c.上由此怨望于梁王 望:怨恨
d.故能植其财货 植:培植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反映梁孝王僭越本分的一组是(3分)
①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
②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
③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④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⑤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⑥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景帝和梁孝王一起喝酒时曾从容对梁孝王承诺:自己死后将帝位传给梁孝王。梁孝王谢恩推辞,虽然知道皇帝说的不是真心诚意的话,内心还是十分高兴的。
b.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后留在京城,出入游玩一如皇帝待遇,其属官只要登记之后,便可如朝廷宦官一样出入宫禁。
c.梁孝王再次进京时,在茅兰的劝说下,他轻装简行,跟在使者后面入城,并且没有马上去见皇帝,而是躲藏进长公主府中暂避风头。
d.梁孝王因怨恨袁盎等人阻止了立他为太子的事,派人去刺杀了袁盎等大臣。皇上怀疑是梁孝王所为,追捕凶手,果然发现是梁孝王指使的。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遣使冠盖相属于道,覆按于梁,捕公孙诡、羊胜。(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能力提升----课内写作素材积累
提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使对方信服。李密是前朝遗臣,拒任当朝的官,难免令皇帝猜疑,幸而他的一篇《陈情表》,写得入理入清,如“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使皇帝也不得不赞叹他的孝心。(可用于“情与理”、“说话艺术”等话题)
《陈情表》学案 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读方法设计: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采取多种方法反复诵读;对难于理解的段落,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策略,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获取新知。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时数:3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
2、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温习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体会烛之武、邹忌、触龙的劝说技巧,并和同学讨论李密陈情的婉曲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
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投影《出师表—李密》,学生会以为老师错了,教师解释)《出师表》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一表真名世”,初中学过的诸葛亮的这篇文章的确是名世、传世之作。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投影显示“陈情”二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读后大屏幕显示易读错字音。
终鲜(xi僴)兄弟期功强(qi僴g)近常在床蓐(r?/font>)猥(w噄)以微贱岂敢盘桓(hu俷)庶刘侥(ji僶)幸
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学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引同学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
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三、分析课文(一)
1、齐读第一段。
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4、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总摄作用
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5、学生对照投影试背第一段。
四、结束语: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
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赏析李密婉曲的言辞技巧;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看你还咋说?”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二)
1、学生齐读第二段。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教师分条投影)
3、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4、情以动人,理以喻人。
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
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稍顿,待学生说出“晓之以理”后)“喻之以孝道之大义“。
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学们针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研究、讨论并作出解答。(投影问题,逐条解决)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
区区不能废远。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
5)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
5、教师范读第四段。
6、教师串讲:(可以参照教学用书中黄岳洲先生的赏析文字,主要是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
7、经过李密的一番婉曲凄切的陈情,晋武帝览表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学生阅读课后练习中《古文观止》的评语)
四、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五、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整理本课的语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分组背诵全文。
二、分析艺术特色:
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
2、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
3、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
4、陈辞婉曲,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三、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1、一词多义:(略)
2、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通假现象:闵,零丁,蓐
4、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修辞方式:比喻,婉曲,对偶
6、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四、口语训练:学生设置情境,稍微思考后由学生作答。主要考察婉曲的言辞技巧。(例如:一学生家长因家庭经济拮据,让成绩较好的儿子退学,亲人劝说无效。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劝说,怎样说服家长?)
五、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三,谈谈对传统孝道的看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立场、观点深入探讨。
六、结束本文学习。
附:网络教室教学设想
1、一读课文,弄清字词的读音。然后点击以下网址,先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疏通本文文字,弄清大意:
2、朗读课文第一段,看《“人性”与“奴性”之间的“陈情”》一文。
3、学生讨论: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如答不出,可登陆下述网页,看看老师的看法:
4、分组朗诵课文2-4,讨论交流疑难,理清全文思路,弄清: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如弄不清,可参阅“《陈情表》赏析”:
5、背诵或默写全文:输入电脑中(老师巡视或通过“监控”了解情况)
6、探讨分析艺术特色及本文的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详见《明师对话》中的“学法指南篇”)。
7、口语训练:设置情境,由学生自选一则作答,直接在网页上留言。考察婉曲的言辞技巧。具体内容请看相关网址:
8、布置作业:结合课后练习三,谈谈对传统孝道的看法。可参考任继俞的《谈谈孝道》:
或
[1]
《陈情表》学案 篇8
课题: 《陈情表》学案导学教学设计区(县)、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姓名 郑宁宁课题及教学内容的分析:本文的主旨,是向皇帝申诉自己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境况,申诉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因而申诉什么、如何申诉就成了文章的重点。本文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令人读之怅然。教学中要把握这个写作特点,加强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另外,本文说理逻辑性很强,可通过理清文章的思路来进行体会,并留意文章前后内容的照应,留意整体把握,读出层次,读出感情。落实文本来看“孝”字,联系现实中的 “孝”,吸纳文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在学习此文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去一步步解开文中的各个“情与理”, 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学习目标:1、学习文言知识,体会作者的苦情、亲情、忠情。2、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语言特色3、结合实际生活,理解“孝”的含义。学习重点与难点: 1、学习本文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学习方法:诵读、点拨、合作交流探究学习资源:互联网、多媒体幻灯片、书籍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一、课前小提示1、作者,李密,一名 字 , 代, 家2、释题:(1)出处: (2)“陈情表”中的“陈”为 的意思,“情”为 的意思,“表”为 ,又称 ,例如《出师表》。3、背景: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以孝著称,受举荐,曾仕蜀汉为郎中和尚书郎,曾多次出使东吴。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二、诵读中落实基础知识教师范读第一段, 帮助学生解决其尚未圆满解决的疑惑。三、走近文本,体味情感,挖掘内涵1、 根据课堂中生成因素,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对“情与理”的逐层深入分析。
根据学案中的背景提示,充分预习文本,并自我扫清文本中设计的文字障碍
1.同学诵读其他段,在诵读中寻疑惑,并在学案的“疑问”横线出写出疑惑点2.小组自由诵读,合作解决疑惑,并落实下列知识点 (1) 正字音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期功强近 茕茕孑立 常在床蓐 除臣洗马 猥以贱微 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犹蒙矜育 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 日薄西山 更相为命注意以下列通假词并解释闵: 零丁: 蓐:虚词“以”的用法臣以险衅( ) 猥以微贱( )臣具以表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 但以刘日薄西山( )无以至今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拜表以闻( )以下属于什么句式而刘夙婴疾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保夕:
结草衔环:
(一)自由诵读并思考:1、李密为何要向皇帝陈情?(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2、陈的是什么“情”,即所陈的“情”分几个层次? 3、怎样陈的“情”,即作者面对两难的境地,用什么方法让皇帝接受他的请求? (二)小组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文中四段中的一段,思考如下问题 1.用什么“情”打动人2.用什么“理”来明人
3.所选文段中,哪句最能引起你的共鸣,理由。
四、自我深情诵读本文,体味“孝”道。
五. 实践运用 倘若老师想让你当班干部,而你又不想接受这个任务,如何“陈情”,写一篇《陈情表》。自主导学辅助提示:第一段:奏诉早年家庭不幸,祖孙相依为命。(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思考分析: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四大不幸……
第二段:禀诉祖母供养无主,实诉奉诏进退两难。(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思考分析: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晋对李陈情李对晋察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举臣拜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除臣责臣刘病日笃告诉不许进退两难催臣第三段:坦陈经历态度,以求皇帝体恤。 ( 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思考分析:1、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 2、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 )( )(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第四段:陈表乞养祖母,先尽孝后尽忠。 (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1、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2、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合情合理合法不幸的家境——未曾废离(陈情依据)两难的处境——忠孝难全(博取同情)不仕的理由 ——克尽孝道(表明心迹)“两难”的解决——先孝后忠(提出要求)语言特色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对 偶 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比 喻 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成 语: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知识点自学辅助: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1.导语的使用是为了引入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章能有如此威力,让人落泪。激发其阅读兴趣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课下注释,工具书,学案等疏通文本,扫清文字障碍。
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诵读中扫清文本障碍,落实文言基础知识。利用学案中的提示,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养成文言文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体味情感。检测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进行写作训练自主导学辅助提示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们梳理思路,启发对“情与理”的深入思考,能在适当的辅助下,独立完成文本的深入学习。附: 《陈情表》学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文言知识,体会作者的苦情、亲情、忠情。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语言特色3、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理解“孝”的含义。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本文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教学方法:1、诵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点拨:通过教师点拨使文言知识加以落实3、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一、课前小提示1、作者,李密,一名 字 , 代, 家2、释题:(1)出处: (2)“陈情表”中的“陈”为 的意思,“情”为 的意思,“表”为 ,又称 ,例如《出师表》。3、背景: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以孝著称,受举荐,曾仕蜀汉为郎中和尚书郎,曾多次出使东吴。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二、诵读中落实基础知识1、教师范读第一段,同学诵读其他段,在诵读中寻疑惑2、小组自由诵读,合作解决疑惑,并落实下列知识点 (1) 正字音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期功强近 茕茕孑立 常在床蓐 除臣洗马 猥以贱微 生当陨首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犹蒙矜育 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 日薄西山更相为命gēng 注意以下列通假词并解释闵:零丁:蓐:虚词“以”的用法臣以险衅( ) 猥以微贱( )臣具以表闻( )圣朝以孝治天下( ) 但以刘日薄西山( )无以至今日(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拜表以闻( )以下属于什么句式而刘夙婴疾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保夕:
结草衔环:(2)知识点疑惑处疑惑处: 1 2 3 4 5 三、走近文本,体味情感,挖掘内涵 (一)自由诵读并思考: 1、李密为何要向皇帝陈情?(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2、陈的是什么“情”,即所陈的“情”分几个层次? 3、怎样陈的“情”,即作者面对进退两难的境地,用什么方法让皇帝接受其请求的呢? (二)小组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文中四段中的一段,思考如下问题2、 用什么“情”打动人3、 用什么“理”来明人4、 所选文段中,哪句最能引起你的共鸣,理由。四、自我深情诵读本文,体味“孝”道。自主导学辅助提示:第一段:奏诉早年家庭不幸,祖孙相依为命。(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思考分析: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1 2 四大不幸 3 4 第二段:禀诉祖母供养无主,实诉奉诏进退两难。(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思考分析: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晋对李陈情李对晋察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举臣拜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除臣责臣刘病日笃告诉不许进退两难催臣第三段:坦陈经历态度,以求皇帝体恤。 ( 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思考分析:1、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 2、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 )( )(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第四段:陈表乞养祖母,先尽孝后尽忠。 (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1、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2、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合情合理合法不幸的家境 ————未曾废离(陈情依据)两难的处境 ————忠孝难全(博取同情)不仕的理由 ————克尽孝道(表明心迹)“两难”的解决————先孝后忠(提出要求)语言特色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对 偶 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比 喻 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成 语: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陈情表》学案 篇9
陈情表”是臣子向君主陈述情怀、表明心曲的一种文体。臣子向皇上表达忠心和为国效命的诚意,要动之以情;要帝王接受自己的请求,又要从其心理需求出发晓之以理。小编在此整理了《陈情表》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陈情表 (元末明初)简祖英
①臣祖英九岁失怙①,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用世,以酬罔极之恩,臣之志也。向叨食元祿,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山强寇②,剽掠广城,一门妻女,死节五人;而老母陈氏,为所拘囚。臣祖英隐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国③也多矣。
②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土效顺,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寇,悉婴铁锁,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④,寄以民社⑤,此正臣殒首效命之秋也。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
③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④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注释】①失怙:死了父亲。 ②三山强寇:指元末起兵于三山(今佛山)的邵宗愚割据武装,被何左丞所灭。 ③石苞殉国:石指石奢,苞指赵苞。石奢:楚昭王相,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自刎而死。赵苞:鲜卑侵略汉国,把汉将赵苞的母亲置于阵前,赵苞仍按时进击,他母亲和妻子都被鲜卑杀害,赵苞随后呕血而死。④甄录:甄别录用。 ⑤民社:此指地方官。
《陈情表》阅读题目:
24.本文借鉴了蜀汉末西晋初 (填人名)的《陈情表》。(1分)
25.第1段用了“石苞殉国”的典故,对其分析不恰当是( )(2分)
A.陈述隐忍苟活的惭愧。B.表明忠孝难全的矛盾。
C.解释食元俸禄的原因。D.表达家国兼爱的情怀。
26.对2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乌哺情思,陛下之赐”,表达对明朝饶恕自己罪过的感恩。
B.“母子离散复完”、“罪戾已深”,旨在说明不就任的原因。
C.“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深切表达对不孝罪过的惭愧。
D.“殒首效命之秋也”,表达死后也要为朝廷奔走效命的忠心。
27.分析第3段是怎样说理的。(4分)
28.“表”起先只用于“陈情”,以第4段为例说明这种“表”的特点。(3分)
《陈情表》参考答案:
24.1分李密 (李虔,字令伯)
25.2分C
26.3分B
27.4分
【答案示例】本段先摆出圣朝“以孝道治天下”、“以仁心怀运人”的大道理,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写法,举如“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的历史和“匹夫无有不获之愿”的普遮事实;在这个前提下指出自己曾侍奉元朝陷母于危境的不孝之举及“母年愈耄、孤苦特甚”的现实情况;最后希望皇上收回成命。这样,本段的说理,逻辑严密,有礼有节。(4分)
28.3分
“陈情表”是臣子向君主陈述情怀、表明心曲的一种文体。臣子向皇上表达忠心和为国效命的诚意,要动之以情;要帝王接受自己的请求,又要从其心理需求出发晓之以理。本段先把自己的年龄与母亲对比,说明尽孝时日短尽忠时日长。以“西山之日已薄”喻母亲生命衰落,既打动皇上,又言自己报效圣朝有日,“人子”之私与“圣朝”之道兼顾,道理显豁。同时,整散结合的句式,使语意凝练又感情热切,使陈情鞠尽其意,增加了说服力和抒情性。
按以下三个方猫评分:内容上的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要是动之以情);形式上的特点
(对比比喻的手法、骈散结合的句式);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
《陈情表》学案 篇10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2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 (板书)
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4、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习过程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
巩固本文所学内容。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晋武帝(司马炎)
陈情表 ↑
李密
一、“陈侍汤药,未曾废离” 难离之情
二、“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为难之情
三、“更相为命,不敢废远” 相依之情
四、“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忠爱之情
??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比如说今天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会板写在右边。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
?每节课上完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教学中的失误。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
??谢谢大家!
《陈情表》学案 篇11
一、关于作者与背景
李密,晋初散文家,字令伯,四川彭山县人。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二、能力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 责臣逋(bǔ)慢 犹蒙衿(jīn)育 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ó) 门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为命
2、下列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两项( )( )
A、晚有儿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废离:停止
C、寻蒙国恩:寻找 除臣洗马:授与官职
D、刘病日笃:病重 不衿名节:自夸
E、日薄西山:靠近 听臣微志:听从
F、夙婴疾病:缠绕 供养无主:主持
3、下列红色“以”解释完全相同的两项( )( )
A、臣具以表闻 B、猥以微贱
C、但以刘日薄西山 D、圣朝以孝治天下
4、下列红色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进退:取独
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
5、下列红色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 D、举臣秀才 E、实为狼狈
6、填空: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至于成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无祖母,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者富贵而名摩①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①摩:通“磨”。
7、下列表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 )
A、古代富贵而名字磨灭的人数不胜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被人所知。
B、《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吕览》《说难》《孤愤》《诗》都是圣人抒发愤懑之作。
C、周文王等人都是因为现实的不如意,为发泄抑郁不平之气而著书,希望能再次受到重用。
D、“思垂空文以自见”一句的意思是想留下文章来表现自己的思想。“空文”,是与具体的功业相对而言。
附参考答案:
1、A(B责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 D、逮(dài)奉圣朝)
2、CE(寻蒙国恩:不久;听臣微志:准许)
3、AD都是“用”(B、猥以微贱:凭借;C、但以刘日薄西山:因为)
4、A、急于星火:比
5、E(A、至于成立:成人自立;B、则告诉不许:申诉; C、臣之辛苦:辛酸和苦楚; D、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6、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7、C.“希望能再次受到重用”原文没此意。
妹妹
高二(7)班 杨娴静
“我一看就知道杨雅没在好好学!每次我下班一回来,她就赶紧向我汇报:‘妈,我今天背什么什么了……,怎么样,给你背吧!’——明明知道我听不懂!”妈妈一边叠衣服一边忿忿地向我报怨。
我背对着她,飞速地敲着键盘,想像着古灵精怪的老妹若听到这些后脸上应呈现的令我愉悦的表情。
由于我非常企盼看到,便打算在晚饭后散步回家的路上慢慢讲给她听。但她反应比我快,率先建议:“嗯~亲爱的,”我警觉地转过头,“干吗?”“别紧张啊!呵呵。我们先别回去,先运动运动再说,怎么样?”
“你行了,招吧,怎么了?”我一向喜欢果断地揭穿她。
她急促转过涨红的脸,对视一会,终于心虚了笑了笑:“不是,主要吧……我就有点怵我娘,”语气开始流畅“你不知道啊?!我觉得她脸上就写了俩字——作业!所以吧,每天她一下班,我就赶紧向她汇报,我今天干嘛干嘛了……”她仍滔滔不绝,我笑地快要死去……
亲爱的(老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啊!
二
“哈哈哈……我给你们讲个笑话啊!有一次我们班一男生送我好朋友一瓶冰红茶,我正听随身听,以为他送我的呢!……哈哈,结果我就把它喝了!”
她几乎是喊出最后一个字,然后就哑然了——她已笑不出声了——闭眼张嘴,拼却最后一点气力——我了解,那是她在歇斯底里的情况下登峰造极的状态——她已经笑的快昏死过去了。
电梯里还有两个人,木然地看着她,心里充满了问号——“这有什么可笑的?”
等她有点缓过来时,我皱着眉问她,“你没事吧?……干嘛这么兴奋啊?”
“因为…因…为,我不极度兴奋就会极度哀伤!”她显然还没从至High的境界缓回来,断断续续地大喊道,“亲爱的,你更喜欢我哪一种啊?”
“……”我需要时间。
认真思索了一番后,我严肃的告诉她:“你还是离我远一点吧。”
“……”
三
“看!那有只猫!”我惊呀。
“黑的耶……看是不是‘四蹄踏雪’?”
“嗯…不是…但是它通身乌黑,一根尾巴倒是雪白雪白的……”
“哦……‘雪里拖枪’!”
“雪里拖枪?”听者迅速转头。
“真生动啊!黑猫拖着一支还沾着雪花的长枪……画面感强!一个拖字更用的好!妙啊!……是哪位大侠的创作?”
“我编的。”
[评语] 杨娴静同学这篇随笔看似信笔写来,毫无章法,实为大家之笔,几个动作及几组对话就将“妹妹”的形象刻画得生动入微,跃然纸上。文章开头入题快,以情境开头,又以情境结尾,行文简洁,干脆利落毫无赘言,妙哉!
《陈情表》学案 篇12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一、 文体介绍: “表”,意义同“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李密和他的《陈情表》:三、课文预习1. 给加粗字注音: 险衅( )祚薄( )茕茕孑立( )床蓐( )拔擢( ) 优渥( )猥劣( )陨首( )希冀( )逋慢( ) 2. 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③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课堂展示】1、 虚词2、 实词3、古今异义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③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当堂训练】1. 一词多义理解 ① 言 a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c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 d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e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f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g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h 静言思之 ② 志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b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 《齐谐》者,志怪者也 e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f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 ③ 期 a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 与老人期,后何也 c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骥骜 d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e 期年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课堂测试】1.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险衅(xìn)祚薄(zuò)床蓐(rù)茕茕孑立(qióng)b、洗马(xǐ) 逋慢(bū) 拔擢(zhuó) 终鲜兄弟(xiǎn)c、优渥(wò) 期功(qī) 闵凶(mǐn) 逮奉圣朝(dài)d、伪朝(wěi) 矜悯(jīn) 郎署(shǔ) 猥以微贱(wèi)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 b.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c.察臣孝廉 察:考察。 d.形影相吊 吊:安慰。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成立成立:成人,能自立。 b.沐浴清化 沐浴:蒙受润泽。c.拜臣郎中 郎中:医生的古称。 d.岂敢盘桓 盘桓:徘徊、逗留。4.下列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b.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课后作业】(一)必做题抄写、翻译并背诵课文第一段(二)选做题阅读下文,翻译划线句子。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选自《旧唐书•良吏列传》)注:牸(zì)牛:雌牛。1. 元武县与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2. 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3. 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第二课时【预习指导】分析归纳 1. 本段哪些写到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2. 作者自己对朝廷恩遇抱着怎样的感情? 3. 作者怎样巧妙推脱任职? 【课堂展示】1.虚词2.实词3.古今异义: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 词类活用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当堂训练① 朝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b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e 朝辞白帝彩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f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 ② 后 a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 天子之妃曰后 c 求太监后 d 子路从而后 e 后遂无问津者 f 恐前后受其敌 g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 辞 a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c 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朝辞白帝彩云间 ④ 于 a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c 不拘于时,学于余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限时检测】1.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未尝废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不矜名节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课后作业】(一)必做题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2、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愿陛下矜悯愚诚,_________ ,________,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________。(二)选做题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写一个“亲情”片段,要求使用恰当的描写。
第三课时【预习指导】第三段分析归纳 1. 本段作者间接地阐释了自己的治国纲领,其内容是什么?2.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治国之道?第四段分析归纳1. 本段交代了全文写作目的,是什么? 2. 作者简单地表明了其理由是什么?课堂展示1.虚词2.实词3.古今异义①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②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随堂练习】1.下列加粗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进退: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2.下列所选成语中“是”的含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a.是可忍,孰不可忍 b.唯命是从 c.是非曲直 d.实事求是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未尝废离 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悯愚诚 a.两个“废”字同,两个“矜”字不同 b.两个“废”字同,两个“矜”字同c.两个“废”字不同,两个“矜”字同 d.两个“废”字不同,两“矜”字不同4.下列加粗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 d.实为狼狈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限时检测】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xìn) 夙(sù)遭闵凶 门衰祚(zuò)薄 日薄(bó)西山 b.茕茕(qióng)孑立 床蓐(rù) 猥(wěi)以微贱 生当陨(yǔn)首 c.责臣逋(bū)慢 犹蒙矜(jīn)育 过蒙拨擢(zhuó)宠命优渥(wò)d.期(qī)功强近 终鲜(xiǎ n)兄弟 除臣洗(xǐ)马 刘病日笃(dǔ)2.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晚有儿息:子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未曾废离:停止c.寻蒙国恩:寻找除臣洗马:授与官职 d.刘病日笃:病重不矜名节:自夸3.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借鉴)d.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夙 夙遭闵凶 夙兴以求,夜寐以思b.区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c.见 慈父见背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d.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 薄田五十顷5.下列各句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供养无主, b. 但以刘日薄西山 但愿长醉不愿醒c.且臣少仕伪朝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课后作业】(一)必做【背诵课文】(二)选做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 请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