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勾践灭吴教案(推荐5篇)

2023-04-21 06:36:01教案设计

勾践灭吴教案(推荐5篇)

勾践灭吴教案 篇1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与其奋斗成功的具体缘由,理解文种、申胥的忠贤报国之志。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饿最后两段。

3、课中的特本殊句式归类

(1)判断句

夫吴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此寡人之罪也(省略介词于)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昔者之战也……寡人之罪也

(2)省略句

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省略动宾短语“之”。之——指代文种)

(与之成)不可!(省主语——与越国订立盟约)

纳之(于)太宰喜否(省略介词于)

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

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勾践)无不甫(之)也(省略主语与宾语)

员闻之,陆人居(于)陆,水人居(于)水(省介词)

省量词,例:女子十七(岁)不嫁,丈夫二十(岁)不取2:一(条)犬,一(头)豚

(3)倒装句

A介宾短语后置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乃号令于三军

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

B.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本课虚词用法归类

1、之

代词,他,它。例:吾与之共越国之政。:三江环之。

助词,的。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此则寡人之罪也

助词,取消主谓间的独立性,不译。例: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若水之不归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何后之有?

2、其

代词,他的,他们的。例:执其手而与之谋。: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代词,他。例: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代词,自己的。 例: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指示代词,那些。例:其必士。

副词,同“岂”,难道。例: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3 、于

介词:在。例: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遂使之行成于吴。

“于是”属介宾短语作补语,“在这种局面”

4、以

连词,而,表目的,可译为“以致”、“导致”、“用来”。

例: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5、而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执其手而与之谋。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

例: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6、已

助词,同“矣‘,了。例:虽悔之,亦无及已。

副词,已经,例:今已服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

一、导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恨,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板书课题)

二、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

1、关于《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一般的看法是,《国语》有一个成书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它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采择有多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关于本文时代背景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地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木隽李(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而是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中原的鲁、邾等国,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声色,扰乱农工,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倡优,疏远了拾遗补阙、劝善规过的大臣,所以通达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施肥不分,苟且偷安。勾践、鲁哀公十六年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保卫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

三、指名分别朗读课文,正音释词。

(一)正音:会稽(kuàijī) 浠(chī)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 句(gōu)无 鄞(yǐn)地名,在今浙江宁波。 喜否(pǐ)人名,即伯喜否 。疾疹(chēn)患病的人。无不脯(fǔ)也

(二)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四、齐声诵读课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简要概括其内容。

明确: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一至二自然段),卧薪尝胆(第三至四自然段),胜而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五、讲读第一部分

(一)学生自译此部分,解答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处。

难词难句解析: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之上。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乃(于是、就)号令三军(古时军队大多氛围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也泛指军队。)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使动用法,使之撤退)吴者,吾与之共知(动词,主管、管理)越国之政(朝政、政权)

贾人夏则资(动词,积蓄,储备。文中是早作准备之意)皮,旱则资舟,水(用作动词,发大水)则资车,以(目的连词,来)待乏(物质匮乏的时候)也。

夫虽(即使)无四方之忧,然(转折连词,然而、但是)谋臣与爪牙(指勇猛的将士)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今君王既(已经)栖于会稽之上,然后(这样以后)乃求谋臣,无乃后(晚)乎?(无乃……乎:固定句式,岂不是……吗?表反问的句式)

苟(如果)得闻子大夫(即大夫,子是加在人名或官名之前的尊敬之词)之言,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后,即有什么晚的)

遂使之行成(求和,成,和)于吴

子胥谏曰:“不可(与之成)!”省略句

10、夫上(高)党(所、处、地)之国,我攻而胜之

11、喜否闻古之伐国者,服(使动词,使服从)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讲和)而去(使动词,使离开)之

(二)讨论: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越王勾践和吴王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

(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

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吴月两国是世代的仇敌;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国不能并存;吴国占据中原无利可图,而占据越地则得益非浅。)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王与之成而去)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

补充练习

【基础知识训练】

下面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后乎:没有你的后代吧。

B.成而去之:达成协议以后离开。

C.纳宦其子:由公家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

D.庙礼之: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分析:A项错了,“无乃“相当于”只怕“。表推测,应改为”恐怕太迟了吧。“

下面带点词的用法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

B.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C.吾不能居其地 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D.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勾践既呼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分析:A项的两个“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B项的两个“之”都是助词,连接定中结构;C项的两个“其”字都是第三人称代词;D项的“其”一个是语气副词,表诘问,译为“难道”,另一个是第三人称代词。

3、下列句中没有通家字的一项是( )

A.虽悔之,亦无及已

B.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C.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D.令仕者无取老妇。

E.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4、下列括号里补出的词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勾践)遂使行成于吴。

B.(吴)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

C.(勾践)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D.(民)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分析:D项有错,应补出的是“勾践”,意思是勾践哭着埋葬百姓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儿子死了一样伤心。这表现他非常关心百姓的死活。

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果行,国人皆劝 劝君更尽一杯酒

C。遂使之行成于吴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其师。

D。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下列各句中对“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B。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

C。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了解)

D。孰为汝多知乎? (通“智”)

7、下面对于课文的意思概括不朱雀的一项是( )

A.勾践被吴国的军队打得退到会稽山时,虚心听取大夫文种的意见,并派他去吴国讲和。

B.伍子胥进谏吴王夫差,不可与越国讲和,太宰授首越国的美女,劝夫差与越国讲和。

C.勾践决心更改治国之政,一面讨好麻痹吴国,一面鼓励百姓休养生息,重视贤人,终于做到国富民强。

D.国家父兄认为越国十几年的克制已经够了,要求对吴国报仇,勾践马上答应了他们。

分析:国之父兄要求对吴国报仇雪耻时,勾践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继续检讨自己的罪过。在 大家的一再请求下才答应了,并要求大家旅进旅退,同心协力。

【延伸阅读训练】

甲、《左传》(选)

吴王夫差败越与夫椒,报木隽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盾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喜否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郇,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忌(原字为“其”字头,“心”字底)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壹(浇的弟弟),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泊,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思考题

1.从《勾践灭吴》中找出与本文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与《勾践灭吴》相比,伍员还提出哪些包括与越议和的道理?

请结合课文与本文,根据显示,谈谈你对“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夫吴之与越仇,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之无所移。有吴 则无越,有越则无吴。(3)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一。2、通过类比举例,把夏少康比作勾践,从历史的角度证明除害必须彻底,放虎归山,贻害无穷。分析勾践的为人,证明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是吴国最危险的敌人。与越议和是违背天意主张仇敌,而处在蛮夷之间助长仇敌则难成霸业。3、这句话体现的是勾践对“以民为本”思想的认识与实践,也是越国反败为胜,灭吴复仇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现在不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那么我们终将成为落伍者和失败者。因此,我们的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体察民意,与百姓同甘共苦,采取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才能富民强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乙、《史记》(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月:“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思考题:

从《勾践灭吴》一文中找出与本段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请根据范蠡的对答,分析该任务的形象。

请谈一谈你对勾践“卧薪尝胆”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非其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2)送往者,迎来者。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2、范蠡是一个军事才能突出,既有自知之明,又能知人之才,胸襟开阔,一心为国的忠臣。3、吴越之战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典故是“卧薪尝胆”,勾践的这一举动,是对自己的鞭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勾践是一个不为失败 所压垮,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同强大的敌人抗争的有道明君。这个典故后来演变为家喻户晓的成语,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读第二、三部分;概括评析人物形象;归纳全文中心与写作特点;拓展阅读。

一、讲评练习

二]、讲读第二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勾践说于国人曰shui 劝说

寡人不知其(自己)力之不足也,而(却)又与大国执雠(结仇),以(导致,以致)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改变治国政策)【省略句】。

吊忧者(慰问)

去民之所恶(厌恶)

然后卑(恭卑)事(服事)夫差

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名词用作使动词,“使……为宦)士三百人于(到)吴

四方之民归(归附)之,若(像什么一样)水之归也

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二三子”,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你们”“诸位”“各位”等)夫妇以蕃(生息,繁殖)

其达(明智达理)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漂亮的衣服穿,让他们吃饱饭。)

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礼,礼遇)

(二)讨论:

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提示: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不食,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三、讲读第三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昔者(从前)夫差耻(侮辱、羞辱;另解:原为形容词,现作使动词,“使吾君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克制)矣,请报(报仇)之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怎么能不知道羞耻呢)请姑(暂时)无庸(用)战!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请允许我们再打一战)

勾践既许之,乃致(招致,召集)其众而誓之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思想行为)之少耻(缺少知耻的精神)也

今寡人将助(帮助,顺应)天灭之。吾不与(赞成)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同进同退,旅;俱)。

如此,则有常(规定的)刑 就会有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果行(果断地这样做(伐吴)),国人皆劝(劝勉鼓励)

(二)讨论: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因为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 根本原因是勾践忍辱负重,全国同仇敌忾。具体而言:勾践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民心所向,才能无敌于天下,因此,他能够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与百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于是,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勾践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坚持反攻复国的目标,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终于复仇雪耻。勾践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2、越国灭吴经过了哪几次战争?(明确:三次,即课文最后一句: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四、总结全文

(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亡吴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本文塑造了一组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他们的思想性格特点。

(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否喜: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分析本文详略取舍上的特点。(提问:文章标题为“勾践灭吴”,那么,全文的重点是否在于“灭吴”之战?)

(明确: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叙述语言古朴简明,点到即止,绝无赘言;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旁征博引,巧譬善喻;人物对话曲折尽情,起到了推进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人物语言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兵败国危以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士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退吴,便与他一道分享国家权力。再如文种作为治乱之贤臣,忠心耿耿,才敢于对勾践提出批评。而伍子胥、老谋深算,富有远见,才会入木三分地剖析不可与越国议和的理由。)

(二)拓展阅读:换一种眼光解读《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中的军事家们是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的?

1、美人计 如第三自然段:越人饰 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效果:缔结和约,吴国撤军。

美人计讲解: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纬4。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分析: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用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个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否喜,是符合形势需要的。美女西施也在此时被送给了吴王夫差,目的是求得媾和,获得喘息之机。

2、苦肉计 如第四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效果:骗取了夫差的信任。

苦肉计讲解: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意蒙之吉,顺以馔也。

分析: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吴王夫差放松对勾践的警惕。很显然,勾践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据史料记载,勾践在吴王夫差得病时,曾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以了解病情,骗取信任。此后不久,勾践便得以释放,回到越国。

历史上应用苦肉计的著名战例有要离断臂刺庆忌、周瑜打黄盖等。

暗渡陈仓之计 如第3~5自然段:越王勾践一方面卑事夫差,另一方面在国内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终于具备了与吴国抗衡的实力。

分析:此计原文为: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馔。《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形式,渡陈仓是目的,示敌以假象,暗行秘密之实是本计 的要旨。越王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才识是他的真正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制造了大量要在加来海峡登陆的假象,以吸引德军的注意力,把德军大量兵力牵制在挪威,为诺曼底登陆创造了重要条件,一举改变了欧洲战局。

趁火打劫计 如第二自然段:伍子胥劝谏吴王的一段话,客观地分析了吴越地理状况和军事形势,力劝吴王夫差抓住有利时机,一举灭亡越国,以绝后患。可惜吴王夫差拒不纳谏,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分析:伍子胥向吴王的建议是典型的“趁火打劫”计,即利用敌方遭受危难之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此计原文为:“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原按为:“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本文所述史实即包含趁火打劫的经典范例:越王勾践不断积蓄力量,乘吴国遭受自然灾害,螃蟹、稻谷都绝种时计划攻取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去黄池与各诸侯会盟,国内空虚之际,一举攻吴,大获全胜。

小结:从本文可见,三十六计之间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运用计谋的关键是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创造制胜条件

[1][2]下一页

勾践灭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4.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审视勾践等人物。

教学重点:

1.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等。

2.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审视勾践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介绍《国语》及历史背景,讲析前三段。

一、 导入新课:

老师摘录了蒲松龄是一幅有名的对联,希望与大家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与春秋时期哪位著名人物有关?对,越王勾践。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勾践灭吴》的主人公。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89页。

二、介绍《国语》:

师:《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请同学们看一下注释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约八国的史实,“国”就是指周王朝和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这部书记载各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所以称之为《国语》。《国语》的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三、介绍历史背景:

在进入课文的学习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元前496年,越王允长去世,吴王阖闾趁着越王允常之子勾践刚刚继位,进攻越国,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5000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恨,灭掉吴国的故事。那么勾践是如何“十年磨一剑”雪洗前耻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进入课文的学习。

四、讲析课文前三段。

1、正音

栖(qī)于 会(kuài)稽 贾(ɡǔ)人 资絺(chī)蓑(suō)笠 暴(pù)露

请更(ɡēnɡ)所恶(wù) 宦(huàn)士 鄞(yín)蕃(fán)豚(tún) 饩(xì)

政(zhēng)疾疹(chèn)餔(bǔ)歠(chuò) 衣(yì) 囿(yòu) 没(mò)

2.讲析第一段:求谋臣、文种定计、与吴求和。

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重点字词: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退守。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明确: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乃:于是、就。三军:古时军队大多分为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指全军。退:使动用法,使……撤退。知:管理。资:积蓄,储备。以:目的连词,用来。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然:转折连词,不过、但是。爪牙:古今异义字,古:勇猛的将士 。今:走狗、党羽。不可不养而择也:而,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然后:这样之后;然,指示代词,这样。无乃后乎?:特殊句式“无乃……乎?”,恐怕……吧?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后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其:指代文种。行成:离去前往吴国,并与吴国达成协议。子大夫:即大夫,子是加在人名或官名之前的尊敬之词。何后之有?: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句,有何后。遂:终于。行成:求和。

大夫种是怎样论述为政必须“求谋臣”的道理的?

明确: “臣闻之……无乃后乎?”

文种以比喻说理的手法,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

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段主要写了(为了保存奄奄一息的越国)勾践退守会稽山后求谋臣定计、与吴求和。

3、讲析第二段:(勾践责己请更:对内体恤民情、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于吴。)

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勾践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下来学习第二段。同学们对照注释看一下文段,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的回答第二自然段中勾践做了哪些事?

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些重点字词:(幻灯片显示):

其:指代说话人自己。而:连词,表转折,却。 以:连词,表因果,以致

中原:古(原野)今(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请更:请①:请你允许我做某事,此例较常见。请②:请你做某事。(治国策略)【省略句】

然后:然,代词,这样,这样之后。卑事:卑下地侍奉。宦:做帝王的仆隶。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简要概括一下这一段勾践主要做了哪些事?有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没有的话老师就点将了哦!××同学你来说一下。

点评明确:回答得非常全面。勾践首先是把战败的责任归于自己向国民请罪并表希望改变治国策略,对内关心百姓,安抚国民,对外则卑事夫差、宦士于吴。

思考: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从卑事夫差、宦士于吴这些举措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付吴国勾践在这里运用“苦肉计——暗渡陈仓”越王勾践卑事夫差,骗取了夫差的信任。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而他的真正目的是?争取时间休养生息,富国强兵,这是缓兵之计。

4、讲析第三段

为了复国,勾践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我们接下来看,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对照注释阅读第三自然段。我们来点一下这一段的重点字词:

至:到达。 乃:于是,就。誓:告诫。之:代词,指代后面说的话。归:归附。

二三子: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你们”。丈夫:古(男子的通称)今(女子的配偶) 与:提供。释:减免。洁、美、饱:使动用法,使之洁、美、饱。其:第三人称代词,那些。庙礼: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礼待。

通假字: 1、南至于句无(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

3、令壮者无取老妇(娶) 4、将免者以告(娩)

5、三年释其政(征) 6、而摩厉之于义(磨砺)

7、无不餔出(哺) 8、无不歠之(啜)

为了复国,勾践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请同学们来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明确:鼓励生育、优生优育、减免赋税、爱民如子、关心弱势群体、广纳贤才、身体力行。勾践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达到了休养生息、民富国强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出处:

《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五、结课

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样的反应?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听同学们回去做好预习,把课后练习做一下。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析4、5段,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启示。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勾践灭吴》的前面三段,了解了勾践为存国、复国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越国日渐民富国强。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样的反应?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

二、讲析第四段:国之父兄请战,勾践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最后两段。

面对越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国人有怎么样的反应?

明确: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重点字词:耻: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节:克制。请报之:请②:请你做某事。

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

勾践答应了吗?(明确:没有。) 安与知耻?:哪里还知道什么是羞耻呢?

国之父兄是否就放弃了?(没有)这一次国之父兄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亲:敬爱。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请复战:请①:请你允许我做某事,此例较常见。(请允许我们再打一战)

勾践这次答应了吗?(答应了,勾践既许之。)

既:副词,……之后。

既然勾践已经答应与吴国一战了,那么他在战前做了什么准备呢?

其众之不足: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衣:名词作动词,穿。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欲:赞成。

(明确:召集民众,对吴国作分析,表明这是助天灭吴是正义之战。同时还严明军纪,赏罚分明)

三、讲析第五段。

果行(果断地这样做),国人皆劝(劝勉、鼓励)。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

(明确: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能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难道不应该为他效死吗?)是故:因此。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万众一心的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屡战屡胜,终于灭掉吴国。

本文的题目是《勾践灭吴》。可是我们发现作者把笔墨放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有多少呢?(明确、很少,只用了一句话概括灭吴的战果)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明确:重点写了勾践战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段:存国——求贤定计,与吴求和。

第2、3段:复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第4、5段——灭吴: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四、拓展延伸

作者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勾践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我们来分析一下勾践的人物形象,同学们认为勾践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明确:败而不馁,能屈能伸,城府很深,知人善任,性格坚忍,善于团结人民富国强兵的政治家形象。

从勾践身上,同学们得到了那哪些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蛮对挫折和困难,要生不见败不馁,不轻言放弃,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士兵突击》“不抛弃,不放弃”。

五、讲解课后练习,结课。

在勾践身上同学们都收获了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胜不骄败不馁,取得更高的成就。下面我们来看课后练习。……下课

知: 复: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1、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感觉 2、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又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反复

4、孰为汝多知乎?通“智”,知识

既: 劝:

1、既而儿醒,大啼。不久 1、果行,国人皆劝。劝勉

2、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2、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说

3、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遂: 当:

1、自杀未遂。成功 1、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2、登轼而望之…遂逐其师。于是、就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正值、正当

3、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4、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应当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将

勾 践 之 困, 会 嵇 也 喟 然 叹 曰:“ 吾 终 于 此 乎 ?”吴既 赦 越, 越 王 勾 践 反 国 。乃 苦 身 焦 思, 置 胆 于 坐。 坐 卧 即 仰 胆, 饮 食 亦 尝 胆 也。 曰:“女 忘 会 嵇 之 耻 邪 ?”身 自 耕 作, 夫 人 自 织, 食 不 加 肉 ,衣 不 重 采, 折 节 下 贤 人, 厚遇 宾 客 ,振 贫 吊 死, 与 百 姓 同 其 劳。(卧薪尝胆)

六、板书设计

存国 勾践求贤,文种定计,赴吴求和

鼓励生育

减免赋税

勾践 复国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爱民如子

广招贤才

身体力行

灭吴 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勾践灭吴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 解《国语》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 握文言词“知”、“复”、“既”、“劝”、“遂”、“当”在本文中的用法。

3. 掌握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语。

2. 培养直译课文的基本能力。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国语》。

参见P59注释。

辨析:编年体——以年代为编写的序列。国别体——以不同的国家为编写序列。

补充:盖文王拘而演(演,演驿,推广。周文王拘于羑Yǒu里,将《周易》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周易》;仲尼厄(厄,困厄。仲尼周游列国,到处碰壁。)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厥,乃,才)有《国语》;孙子膑(刖刑,古时砍掉脚的一种酷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传,流传。吕不韦是秦始皇时的相国,使其门客作《吕览》。始皇十年,以罪免职,后又奉命迁蜀,这时《吕氏春秋》才得以流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多次以书干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作《说难》、《孤愤》,传到秦国,秦始皇看了很喜欢,因派兵急攻韩,得韩非。韩非至秦后,被李斯等所谗,下狱死。);《诗》三百篇,大底(大致)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

《勾践灭吴》被称为《国语》的压卷之作。

二、介绍背景。

春秋末期,吴越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在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攻越国,勾践只得退守会稽山,此时的勾践,总共只剩下了5000人。

本文叙述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重点注意下面这字的读音:

会稽kuìjī 仇雠chóu 苑 囿yòu 暴pù露

四、疏通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管理。如:知政、知县。我和他们共国管理越国的政事。

2. 贾人夏则资皮——贾,古时的商人者称商,坐者称贾。如:商旅不行。资,积蓄,储备。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

3. 无乃后乎——无乃……乎,是文言固定句式之一。译作:恐怕……吧。

4. 何后之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

5. 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终于。(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派文种动身出使吴国并达成了协议。

五、疏通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民无所移——百姓没有地方迁移。

2. 将不可改于是——将不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这种局面上。是,这。(此“于是”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 不可失也已——千万不能够失去。也已,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有两个或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一般只译后一个即可。(例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4. 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动用法,使……臣服。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使之臣服就可以了。

5.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用法,使……离去。夫差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六、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练习二(知、复、既)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旧课。

1. 检查作业

答案:知(1 知道; 2感到、觉得; 3主持 ; 4通“智”)

复(1繁复; 2再; 3 恢复。)

既(1不久; 2已经; 3 既然。)

二、疏通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其,自己,自己的。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以致,导致。以致百姓的白骨裸露于原野。

3.寡人请更——更,更改,改变。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的策略。(也有人说是指改正错误)

3. 宦士三百人于吴——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隶。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做动词用,译作:让……做帝王的仆隶。

三、疏通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通假字: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三年释其征。(征,通“政”。) 令孤子、寡妇、疾疹(疹,通“疢”。)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无不餔也。(餔,通“哺”。)

无不歠也。(歠,通“啜”。)

2. 重点句:

①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吃饱。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美丽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

②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庙堂。这里作状语用,释作“在庙堂上”。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宴享,以示尊重。

四、疏通第五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通假字: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 亿有三千(有,通“又”。)

2. 重点句:

①如寡人者,安与知耻?——与,语助词。知,感到,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怎么知道耻辱?

②勾践既许之。——既,……以后。勾践终于答应了。

③如此,则有常刑。——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翻译全文。

五、布置作业。

1. 练习二之“既”、“劝”、“遂”、“当”。

2. 熟读课文。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作业检查。

答案:劝(1 劝勉 2 劝说不) 遂(1 成功 2于是 3终于)

当(1 掌管 2 面对 3 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 4阻挡,把守 6 将)

二、疏通第六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孰是君也——是,这,这个。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啊。

翻译全文。

三、简析课文。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 勾践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复兴越国的?

◎外交上:折节忍辱,屈膝求和。

◎内政上:鼓励生育,壮大国力;轻徭薄赋,笼络百姓;广招贤才,休养生息;艰苦朴素,身为民先。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简直是老虎将半身虎皮相许于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范蠡说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算是看穿了越王的本质。

面对文种的批评,他不但不恼火,反而亲热地“执其手而与之谋”。为达目的他送美女。

这些事情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勾践复国雪耻的决心和意志。

2. 勾践的人物形象。

越王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

3. 你喜欢这一人物形象吗?

(略)

四、知识总结。

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1. 词义的扩大。如:“江”本专指长江,后成为河流的通称。“河”

本专指黄河,后成为河流的通名。

2. 词义的缩小。如:“谷”本是谷物的通称,现在在南方专指稻

谷,在北方专指小米。(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新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中的“舅”古时有两个意思:“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丈夫的父亲”;“姑”也有两个意思:“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和“丈夫的母亲”。现在都只有一个意思了。)

3.词义的转移。如:“诛”,开始时指责备,例如成语“口诛笔伐”。后来成了“杀戮”的意思。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见识浅

薄,无贬义,现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了

练习:比较下列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不同:

①乃号令三军。(古:传布命令。 今:下达的命令。)

②大夫种进对曰。(古:古代官职。 今:对医生的称呼。)

③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武士。 今:坏人的帮凶或党羽。)

④以暴露百姓于中原。(古:在野外受日晒雨淋之苦。 今:隐蔽的东西露出来)

⑤将不可改于是。(古:介宾短语,在这方面。 今:连词。)

⑥生丈夫,二壶酒。(古:男子。 今:成年男子或女子的配偶。)

⑦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古:离开。 今:前往。)

⑧果行,国人皆劝。(古:劝勉,鼓励。 今:劝说。)

五、完成作业。

[1]

勾践灭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

教学难点

1.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

2.体会本文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特点]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介绍有关背景。

3.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清出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屋曾有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事如何在失败中崛起,终于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

二、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先让学生看课文62页的介绍)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国语》是继《左传》之后的又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国语》中的“国“,指的是周王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的意思。因为这部书是人物语言记载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所以称作《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而且是第一部分国记言的国别史。它所记载的言论史实,上起于西周的周穆王(公元前947年),下止于战国初期的鲁悼公(公元前453年),全书分为八部分:即《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共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

虽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三、背景介绍

《勾践灭吴》记述了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大败之后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所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的故事。

四、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生字:栖(qī) 絺(chī) 譬(pǐ) 雠( chǒn) 嚭(pǐ) 赦(she) 鄞(yín) 蕃(fān) 饩(xì)

(2)多音字:贾(gǔ)人 爪(zhǎo)牙 疹(chēn)疾疹 衣(yì)非其夫人之所识则不衣

(3)通假字:“餔” 通 “哺” 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

“有”通“又” 例句: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三千

(4)异体字:“已”同“矣” 例句:虽悔之,亦无及已

“句”同“勾” 例句: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取”同“娶” 例句:令壮者无取老妇

“免”同“娩” 例句: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政”同“征” 例句: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歠”同“啜” 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的读音)

2.再读课文,指导诵读,理清思路,简析文章。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1)勾践之言要读得沉稳、坚定、语速适中,因它虽兵败栖于会稽,事急求谋臣,但紧张而不慌乱,实为将帅风度。

(2)大夫种临危不乱,挺身而出,进见勾践。所言责备之中又可见忠贞和自负,要读出来。

(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节奏感很强,“夏、冬、旱、水”要用重音读。

(4)“无乃后乎?”是大夫钟对勾践的提醒,要读出责备之中的忠诚之意。“何后之有?”虽是反问句却要读出诚恳的纳谏之意。

(范读,学生齐读)

提问:本段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段以简练的笔法写出越国兵败退守会稽之后,君臣执手相谋的情景。

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

(1)本段主要记叙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言辞。勾践派大夫钟使吴,以求和解,伍子胥坚决反对,他的进谏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要读得从容不迫,抑扬顿挫,尤其是“不可!”和“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句要读得恳切、坚决而有力量。

(大夫钟之言要以谦卑恭顺之语气增添吴王夫差的骄矜之气。

(齐读,指名一学生读,读后点出不足之处)

提问:大夫钟赴吴求和,吴国君臣的态度如何?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吴国忠臣伍子胥反对和解,力谏吴王夫差。认为“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吴国佞臣太宰嚭贪财好色,为越开脱,以“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之,又何求焉?”站在越国的利益上,谏夫差同意和解。而夫差不听忠臣之谏,轻信太宰嚭之言,与越国和解。

(齐读一、二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资料显示(一)(投影或多媒体)

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共21卷,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八国之事。

2.《国语》是通过______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学生回答:《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国语》是通过记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资料显示(二)(投影或多媒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2.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4.遂使之行成于吴

学生回答:“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的“栖”应为“退守”之意。“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中的“昆”为“兄”之意。“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中的“贾人”为“商人”,“资”为“储备”,“絺”为“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遂使之行成于吴”句中的“行”为“赴吴”,“成”为“讲和”。

资料显示(三)(投影或多媒体)

1.大夫钟是如何论述为政必须先求谋臣的道理的?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2.对于越国的求和,子胥、太宰嚭的态度如何?结局如何?

学生回答:大夫钟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日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时。越王勾践退守会稽之后干的第一件是求谋臣。

对于越国的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太宰嚭贪财好色,为越开脱,吴王夫差听信了太宰嚭。

二、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

从第二自然段中可知:大夫钟略施小计,贿赂了吴国佞臣太宰嚭,吴王夫差听信太宰嚭之言,与越国订立了盟约,为勾践的报仇雪耻创造了条件。为了复国,勾践是如何做的呢?

1.学习三、四自然段

(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1)“勾践说于国人曰”中“说”读shuō.“去民之所恶”中的“恶”读è,当作“不好”讲。“南至于句无”句的“句”读gōu,同“勾”。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中的“衣”读yì,是动词,当“穿”讲。“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中的“将”读jiāng,当“将要”讲。

(2)“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以上句分四层意思,以分号为界,分号处要略作停顿。重音应放在加点的词语下面。又例“葬/死者”句“葬”字后也应有短暂的停顿。

(3)“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句在“之”字后要略作停顿。应译为:一定哭泣着埋葬他们,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句在“脂”字后要略作停顿。

(4)“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句注意句中停顿的准确。

(5)第三、四自然段看称锤炼语言的典范,字约义丰,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一一相应,读时注意其节奏和抑扬顿挫。

提问:为了复国,勾践对内外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关心百姓,鼓励生育,减免徭役,广招贤才,休养生息;卑事夫差。“十年不收于民,民俱有三年之食。”说明十年的养精蓄锐,使越国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勾践复仇的条件已完全具备。

(齐读第五、六自然段)

诵读指导: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句要注意句中停顿,“耻”字要重读。

(2)“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一要注意句中停顿,二要读出忠诚可信之情,三要注意反问句的语气。

(3)“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句中的“衣”是动词,当作“穿”讲,应读yì。“有”通“又要读准字音,注意“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后的停顿。

(4)第五自然段记述的是君民的对话,越国父兄再三请战,情绪激昂,越王勾践谦逊、果断,侃侃而谈,有理有据。读时要注意以上方面的表达。语速适中,语调要激昂、高涨。尤其是“请报之”“请复战!”句要读出“国之父兄”摩拳擦掌的急切心情。

(5)“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虽为反问句,却表达了越国百姓对勾践的一片忠心。因此,既要读出反问语气,又要读得诚信可见。

(指名一位学生读,齐读,教师再加以指导)

提问:第五、六自然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越国军民、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提问: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归纳。

明确:①越王勾践能在失败中崛起,卧薪尝胆、发奋图强;②越国君臣的精诚团结;③越王勾践在国内外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④吴王夫差的见识短浅,不听忠言。

(齐读五、六自然段)

教师小结:最后两段,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形象地表现了越国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地情景。“国之父兄请曰……其有敢不尽力乎?请复战!”国民群情激愤,主动请战;“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这场景既动人,又深化了主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谁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再次齐读五、六自然段,尝试背诵)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与文种执手相谋 十年图强

勾践 派文种求和于吴 医治创伤

(栖于会稽之后) 实施富国强兵之策

举灭吴国 结果

三、全文小结

《勾践灭吴》一文一波三折,简练精彩,朴实无华而又余味无穷。先写君臣执手相谋,再写大夫钟使吴求和,又写勾践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兵之策,最后写越国终灭吴国。再作者的笔下,越王勾践深沉而丰满,他有胆有识,他胸怀大志,他处世不惊,他知人善任,他不忘国耻,他关心百姓。大夫文种忠于越国,机智过人。而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又是通过巧妙传神的辞令表现出来的。

(再次齐读课文,欣赏本文的人物形象描写于表现技巧)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二、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提问:“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中“以待乏也”句是否有省略的成分?

明确:“以待乏也”是个省略句,可以理解为“以(之)待乏也”。“之”代指“皮、絺、舟、车”等物。

省略句在文言文中常见:

又如“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句应为“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译为现代汉语应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再如“寡人请更”句应为“寡人请更(之)”,“更”为动词,当作“改变”讲,“改变”之后应连带一宾语为“治国政策”。此句译成现代汉语应是: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比较常见,类型较多而复杂,可分为四种类型。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聊斋志异•促织》)

(1)教师讲解:“公赐之食,( )食舍肉”应译为:郑庄公赐给颖考叔酒食,(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此句省略了主语。

(2)“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应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后两个分句( )里省略了谓语“鼓”。

(3)“壁上小虫忽跃落( )襟袖间”应译为:墙上的小虫忽然跳到衣袖上。“襟袖间”前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到”。

以上可知,省略句的类型可分为: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

提问:“无乃后乎”中的“无乃”应如何理解?

明确:“无乃后乎?”是古汉语中一种固定句式。副词“无”“乃”连用,与语气词“乎”呼应,表示对某种情况加以揣测,语气委婉。可译为:“恐怕太晚了吧”。又例“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殽之战》),可译为“远方的国家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提问:“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中的“去之”该如何理解?

明确:“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中的“去之”应理解为“使之去”。为古汉语中使动用法,全句应译为:“夫差和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去之”即夫差发出的动作,“之”代指“文种”,“去之”为“使之去”。

又例“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应译为: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国君再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耻”原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表使动。

使动用法除了上述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外,还有名词的使动用法。例:“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摧残梅树,使梅树损伤为职业来求得钱财。“病”原为名词,在此句中带了“梅”这一宾语,因而活用为使动词。

[1]

勾践灭吴教案 篇5

ybck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1.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常被广大青少年引用。这个故事和成语密切相关,导

入课文可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成语是什么,并让他们简单介绍这个成语故事。这样做可以调

动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本文记叙了吴越兴亡的历史,有必要对背景加以介绍,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势不两立。吴国依靠伍子胥、武的计谋,往西攻破强大的楚国,往北威慑到齐、晋两国,往南攻打越国。越王勾践领兵迎击,在姑苏山打败吴军,击伤了吴王阖庐的脚大趾。吴军撤退,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死了你的父亲吗?”夫差答说:“不敢忘记。”当天夜里,阖庐死去。夫差立为吴王后,任伯嚭为太宰,演习战斗射技,三年后攻打越国,在夫椒山打败越军。

3.要注重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整体感知课文。可根据沉重的预习情况,试着让同学们简单议论一下,课文记叙了吴越兴亡的历史,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可启发诱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相教育。

4.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是诵读。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意思是说,读得多了、熟了,就能增强语感,逐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的语言规律,从而自己也就会写诗了。文言文也是如此。

所谓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诵读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读准字音。第二,读清句读。第三,读出语气。

文章要让学生自己读,学生阅读文言文存在着种种障碍,更要多读才能领会。当然提倡学生自己阅读,并不排斥教师的必要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精读部分章节。

5.剖析分析步骤和要点。

(1)结构层次

第一段 勾践总结经验,文种进谏。

第二段 越王委曲求和,吴国态度不一。

第三段 勾践深刻反省,礼贤下士。

第四段 勾践内修法政,奖励增殖,磨砺士人,善待人民。

第五段 明耻教战,上下一心。

第六段 国仇敌忾,战胜吴国。

(2)人物形象:

勾践:忍辱负重,善于总结经验;礼贤下士,能够团结国内各种力量;深谋善政,在战

略上英明决策。

夫差:亲小人,远贤臣,骄傲轻敌,刚愎自用。

(3)重要字、词

实词:知、资、吊、致、蕃、报、旅、劝、勉、水人、广运、二三子、孺子、匹夫、常赏

虚词:无乃、苟、已、其

(4)重要文言句式:

①宾语前置 例:何后之有?

②判断句 例: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③省略句 例:于是葬死者

(5)词类活用:

①使支用法 例: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②名词作状语 例:必庙礼之。

指点迷津

1.创设语境,导入课堂。

本文牵涉到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哪位同学能讲述一个他们的故事?看谁讲的语言准确

、生动活泼。如:说成语故事,讲历史人物,谈背景知识,把同学们带入一个特殊意境,从

而引起学习本文的兴趣。本文牵涉到的历史人物很多,如:孙武、伍子胥、西施、勾践等。

2.训练学生朗读课文。要揣摩人物的思想性格,读出语气。如:

找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在读准字音,读清句子的基础上,揣摩人物的思想性格,读出

语气。要在语气上体现伍子胥的深谋远虑、忠心耿耿;体现出太宰嚭的阴险狡诈、卑劣无耻。

3.精读某些段落,领会文章语言特点。

4.贯穿启发诱导式教学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5.补充和本文相关的文章,加以比较阅读。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课文第一段提问:大夫种的建议可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是什么?

答案提示:未雨绸缪

2.课文第二段提问:子胥进谏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对于越国求和,子胥与太宰嚭各是什么态度?

答案提示:

类比推理。子胥认为不可。太宰嚭认为可以。

讨论题目之一:子胥和太宰嚭的态度不一致,孰是孰非?

答案提示:

子胥为吴国长远计,太宰嚭为个人谋私利。

3.课文第三段提问:(勾践)葬死者,问伤者,养生才;吊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

者,迎来者;这样做的用意何在?

答案提示:团结国内各种力量。

4.课文第四段提问:勾践为鼓励人口增殖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适龄、适时婚姻,奖励生育。

5.课文第五段提问:越人坚持请战的理由是什么?用现代汉语表达。讨论题目之二:说

一说越人为什么愿为国君卖命。

答案提示:越国人,像受戴父母一样受戴国君,像孩子思报父母之仇一样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首有敢不尽力的吗?

讨论题目之二提示:越王治国有方,爱民如子,下下一心。

6.课文第六段提问:越人为什么取胜,取胜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提示:同仇敌忾。勾践治国有方。

7.阅读下文,结合课文作比较阅读。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钗践乃以兵五千人栖于会稽山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于宰嚭计,与越平。其后五年,吴王闻齐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不可。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能用人,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腹心之疾,齐犹疥癣耳,而王不先越,乃务伐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与邹、鲁之君会以归,益疏子胥之言。其后四年,吴将复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受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王信用嚭之计。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盘庚》曰:‘古人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吧。’是商所以兴也。愿王释齐而先越,不然,将悔之无及也已。”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谓其子曰:“吾谏王,王不我用,吾今见吴之灭矣,女与吾俱亡,无为也。”乃属其子于齐鲍氏,而归报吴王。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胥为人,刚暴少恩,其怨望猜贼,为祸也深。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计谋不用,乃反怨望。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徼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字胥谏不用,因辍,佯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臣使人微伺之,基使齐也,乃属其子于鲍氏。夫人臣内不得意,外交诸侯,自以先王谋臣,今不用,常怏怏,愿王蚤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曰:“嗟乎,谗臣宰嚭为乱,王顾反诛我。我令若父霸,又若立时,诸子弟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立,欲分吴国与我,我顾不敢当,然若之何听谗臣杀长者?”乃告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氛吾眼著之吴东门,以观越寇之灭吴也。”乃自刺杀。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乃为立祠于江上,因名曰胥山。后十余年,越袭吴,吴王还与战,不胜,使大夫行成于越,不许,吴王将死,曰:“事故以不用子胥之言至于此,令死者无知则已,死者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