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工作计划内容页

某村遍访贫困户计划工作计划推荐3篇

2023-01-13 07:30:01工作计划

第一篇:某村遍访贫困户计划工作计划

一、基本概况

西山后村位于文登区米山镇西部,全村263户、630人,党员35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展路径,促进资源利用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资产滚动收益最大化,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广大群众收入,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先后荣获“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旅游扶贫村”“山东省文明村”“山东省传统村落”“山东省森林村居”“威海市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威海市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村”“威海市乡村振兴示范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二、党建引领

2014年,西山后村被确定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班子软弱涣散,村集体负债30多万元。米山镇党委深刻认识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首先要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好班子,否则村里的各项工作都难以开展,脱贫攻坚更无从谈起。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党员聚力,不断夯实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从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入手,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通过深入走访村民,了解到在外经营塑料厂的村民于建福同志能力强、素质好,是村干部的合适人选。在镇党委的动员下,于建福同志回村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在镇党委的指导帮助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三、具体做法

(一)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精准“造血”

2016年上级给予米山镇西山后、南郑格、南崮头、新发庄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每村3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西山后村党支部通过到南方考察,结合母猪河畔沙质土壤的优势,决定上红心火龙果项目。虽然有30万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但想要成规模、见效益,这些资金远远不够。为此,镇党委牵头整合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120万元的扶贫资金集中建设,经逐户征求贫困户意见、村级民主评议、公开公示、镇党委审核等程序形成项目方案。在建设过程中,西山后村党支部书记于建福同志拿出290万元积蓄给村集体使用。最终,成功建起了20个冬暖大棚,并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了威海市特秀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运营。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每个大棚包括火龙果苗、地面附着物等设施在内总价值30多万元,为每个贫困村确权一个红心火龙果大棚,然后出租给威海市特秀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每年分别给予每个贫困村3万元的收益。

西山后村在20个冬暖大棚的基础上,规划设计了一个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050亩的综合性园区。2016年,新建特秀山拓展训练基地,高空断桥、空中单杆、合力桥、毕业墙等多种设备齐全,聘请专业的教练进行日常管理,可同时为100余名学员提供吃、管、训、教一条龙服务。2017年,西山后村又充分利用4个村的扶贫资金,采取与2016年同样的模式,按照生态园的统一规划,4个贫困村通过公开采购的方式购买建设用沙,每村确权1.1万方,建成滑沙滑草项目。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2018年西山后村党支部吸引客商黄来裕教授和本地行业协会入驻园区,建设占地1000平方米的“两岸一家亲凤梨馆”,设立凤梨酥加工制作等体验式工厂,并探索黑小麦、红薯等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准备打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产品加工三位一体的产业架构,实现精准扶贫与农业休闲旅游的结合。市派第一书记孙鹏超到村任职后,积极帮助引进拓展训练项目、吸引社会参观团队,并争取派出单位帮扶资金支持生态园建设。大学生村官孙海琳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从事城市规划的经验,编制了“一中心一中轴三片区”的村庄整体规划,节省了数十万元的规划咨询费。

搞建设快,选项目难。每年西山后村都用大量的时间制定发展策略、研究产业项目。短短五年的时间,已经建成十几个项目,年收入200万元——虽然这些收入不多,却是曾经贫穷的村庄不敢想的事情,真正实现了产业“造血”。

(二)抓住监管运营,用改革“活血”

扶贫项目往往建起来快,长期管起来难,西山后村党支部通过“基地领办、集体、股份经营”的方式,壮大扶贫基地规模,同时开展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促扶贫基地规模扩大化、运营规范化、收益长效化。

一是扩大基地规模,集体发展、合作经营。按照“基地领办”的思路,推行股份制改革,通过村民购股、集体参股等方式实现了集体购股、合作社入股、生态园集资,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确保“集体发展、合作经营”。2017年在上级指导下,西山后村党支部配合镇党委开展了生态园的公司股份制改革,经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后,镇、村集体投资以及外来资金全部量化确股,根据各个投资方的投资金额比重设置股份,按照股份进行分红。其中,四个省定贫困村投资额共计248万元;西山后村村民合作社投资额263万元,米山镇19个经济薄弱村补助资金入股190万元,保障扶贫资金股份占比的同时增加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占股比例,进一步扩大了产业项目的受益面。

二是科学规范运营,注册公司、专业管理。为了实现扶贫项目管理科学化、收益长效化,注册成立公司、聘用专门的财务和管理人员,建立起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村党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园区的整体监管和运营工作,在项目建设、人员招聘、账目管理中发挥作用。

三是确保扶贫收益,扶贫优先、长效分红。为了更好地保证扶贫项目具有稳定的收益,通过公司章程确定了扶贫村、村集体、其他入股资金的收益分配顺序,以正规化的方式优先保障了扶贫项目利润分配,确保项目收益首先用于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实现扶贫工作稳定推进。

四、取得成效

一是就地务工、拉动就业。要想让“贫困户”真正脱贫,就必须提升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在生态园的建设和运营中,西山后村党支部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提供建筑工程、农业管理、治安管理等就业岗位,优先录用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提供长期雇佣岗位20多个,其中贫困户2人,每人每年增收2万多元;季节性用工岗位近100个,其中贫困人口20多人,每人年增收5000元。通过雇佣村民循环务工就业这种方式,有效缓解了贫困人口务工问题,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脱贫。

二是扶贫分红,精准增收。村党支部坚持把带动群众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方向,积极带动村民和周边村集体双增收,共享发展成果。将周边4个省定贫困村和19个经济薄弱村专项资金和补交党费补助资金入股生态园,按照出资占比进行收益分配,建立“资金整合、投资入股、分红返利”的集体经济兜底保障机制,走出了一条“基地领办、辐射发展”的新路子。基地仅2018年就为四个省定贫困村分红24.85万元,为威海科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股份分红共计26.8万元,为19个经济薄弱村分红19万元,形成了强有力的带动效应。

三是借力金融、信贷帮扶。借助文登区扶贫办推广“富民农户贷”这一政策,特秀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申请富民生产贷800万元,在助推企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全区160户贫困户、全镇5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有效借助金融手段,运用信贷帮扶的方式,拓宽了贫困户增收的渠道。

四是改善民生,普惠兜底。为了实现贫困村“五通十有”,西山后村党支部整合政策性扶贫资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硬化村路2.5万平方米、通水改电260户、整治连村河道,以往村庄南北互不来往的局面得到转变,更是解决了汛期的防洪压力,实现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在2019年,西山后村党支部新建门球场和日间照料中心,目前为49名老人免费提供一日三餐,缓解村内老年人餐饮、洗浴等难题,村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高。

五、经验启示

西山后村可以在短短几年内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走上致富的路子,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一是得益于建设了一个坚强有力的支部班子,选出一个好的带头人,带领村集体及村民脱贫致富;二是得益于发改、旅游、团委等行业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各项资金政策得以在园区汇集,项目种类、规模逐年扩增,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三是得益于建立了“四权”分置的管理模式,建立权责清晰、可持续运营的长效管理机制。下一步,西山后村还要继续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努力打造成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第二篇:某村遍访贫困户计划工作计划

按照镇党委要求,水平村对照镇落实中央巡视组对我省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立即开展摸排,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坚决把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巡视整改部署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村“两委”第一时间成立了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组长,村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任副组长,其他村“两委”干部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由村委委员、扶贫专干具体负责中央巡视整改工作。

(二)细化整改方案。认真对照镇巡视问题清单,进行摸排,建立了《水平村落实中央巡视组对安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清单》,制定了《水平村落实中央巡视组对我省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明确了13条问题的总体任务。逐一明确了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二、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我村13条问题,已整改完成,4月20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不够深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脱贫攻坚工作还有差距。

1.村“两委”学习扶贫相关政策措施不及时、不充分

村“两委”每月组织学习一次习近平关于扶贫相关论述;每次镇召开扶贫会议后,及时召开村“两委”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

2.村“两委”干部、帮扶干部对扶贫政策理论理解不充分

印发镇扶贫工作群推送的“脱贫早餐”;先后组织村“两委”学习领会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补助政策、家庭签约医生政策,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对扶贫政策理论的理解。

(二)把握“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不够,未坚持量力而行。

3.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100%,部分外出人员无法履约,且加大基层工作量

对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接受履约服务能力进行全面摸排:

已签约132人;未签约38人,其中:长期外出30人、死亡1人、不愿签约4人,其他原因3人,说明原因:外嫁2人,清退1人。针对贫困户接受履约服务能力情况,进行签约,解决外出贫困人口签约后无法履约问题。

4.已脱贫户房屋存在安全隐患

组织对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进行摸排;其中C级和D级户六户房屋已于2019.6.20启动,对房屋为B级的五户,不在危房改造补助政策范围内的户,协调镇财政进行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得到保障。基本完成。

5.部分贫困户饮井水,存在安全隐患

对村内贫困户饮水安全进行排查;有61户饮用自来水,水质安全,另10户未安装自来水的贫困户已于6月18号取水样去检测,检测结果还未出来,对因饮用井水的户,进行水质监测,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不够有力

6.一线教师参与帮扶贫困户,时间、精力有限,难以保证精准帮扶效果

组织摸排村内一线教师参与帮扶,教师共9人帮扶25户,上报镇扶贫办;根据镇扶贫工作站提供新帮扶责任人,由县卫健委8人帮扶33户替换一线教师参与结对帮扶贫困户;每户贫困户都指定一名村干部作为帮扶联系人,协同帮扶责任人开展帮扶工作。

7.部分贫困户家庭室内外环境较差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对贫困户家前屋后、村主要干道、河流水塘进行集中整治;结合每月帮扶工作,帮扶责任人和村干部入户带领贫困户整理房前屋后、室内外卫生。

8.盲目追求产业覆盖率,忽略贫困户实际产业发展能力

对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力进行摸底排查;具备发展能力的有47户,不具备发展能力的有24户,目前已发展种养殖业39户,为根据贫困户实际产业发展能力,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合适的产业,严格贫困户种养业补助申报程序,按照实际情况帮助申报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补助。

9.户用光伏电站运行维护不及时

对村内户用光伏电站进行自验,目前没有发现不合格的光伏用户,若查出发电不正常的光伏电站;我村全联系光伏公司及时上门检修户用光伏电站;帮扶干部结合每月走访帮扶,检查户用光伏电站发电情况。

10.部分贫困户政策知晓程度不高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向贫困户发放政策汇编;结合“五级书记遍访扶贫对象”、结对帮扶等工作,加强对贫困户政策宣传,尤其是贫困户应享受的政策进行宣传。

11.未脱贫户存在害怕脱贫脱政策,不愿意脱贫

结合“五级书记遍访”和帮扶人每月帮扶工作宣传脱贫不脱政策。

(四)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12.“五级书记遍访扶贫对象”活动开展不及时、不主动

制定村书记“五级书记遍访扶贫对象”活动计划,每年度对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至少走访一遍。结合每月扶贫重点工作,村书记坚持每月走访扶贫对象了;

(五)举一反三不够,整改机制不健全

13.扶贫档案管理不规范

村扶贫专干参加县扶贫办组织的“春季攻势”培训班,集中培训2天,提高业务水平。

按照县32号文件精神规范扶贫档案管理,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对村级扶贫档案、户档案以及扶贫手册进行整改。

三、下步整改工作打算

(一)持续抓好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相关重要论述作为必修课,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最高的政治要求和最大的政治责任,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充分用好“三会一课”平台,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强化理论学习,切实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从严从实整改,村两委针对反馈问题,逐项逐条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重点任务、阶段任务和长期任务。从个别问题中查找共性问题,着力补齐短板、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如期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三)村支部定期向镇党委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专项巡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整改全过程的跟踪督办,持续盯住不放。

第三篇:某村遍访贫困户计划工作计划

按照县委整改工作方案要求,我局共负责9条整改措施,其中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5条,主题教育检视问题3条,成效考核指出问题1条。截至5月8日,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共完成5条整改措施:计划4月底前完成的1条整改措施,有1条完成;计划5月底前完成的3条整改措施,有3条完成;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的1条整改措施,有1条完成立行立改、正在持续推进。

对照《县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方案》所列问题清单,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领导班子会布置整改工作。结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学习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思想意识,形成上下一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在整改工作落实上,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机关各股长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以党组名义下发了《县水利局关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成效考核指出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县水利局党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工作方案》等文件,局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实际,认真查找问题,剖析原因,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和问题清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整改工作。同时,依托局效能办开展跟踪督查,对整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形成了从严从快落实,不折不扣整改的工作氛围。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一、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还存在不足

(一)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抓整改还有一定差距

(1)专项巡视反馈的为在“点”上得到了较好解决,但一些深层次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和推动解决不够。

(2)推进疫情影响产生的问题全面清零,深入落实我县关于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20条措施,有力有序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整改情况:一是疫情期间,帮扶干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了摸排,保障了贫困户正常生活。二是加强了对农村饮水的安全监管,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三是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累计购买贫困户鸡鸭506.5斤,牛肉130斤,猪肉390斤,干笋50斤,小龙虾200斤。

(3)推行“遇困即扶”防贫机制。落实市推行的“一套排查识别标准和程序、一套应急救助办法、一套及时帮扶措施、一套组织保障体系”的四个一防贫工作机制,对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意外人身伤害等天灾人祸突发事件,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无法或即将无法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农户,立即启动临时救助、扶贫保险、生产帮扶等应急救助和及时帮扶工作,切实减少致贫返贫风险。

整改情况:加强与贫困户的交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监管,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二、落实整改监督责任还有一定差距

(一)对巡视整改整治责任的监督还不够实

(1)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建立问题反馈和沟通会商机制,主动与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沟通整改工作情况,强化整改监督。

整改情况:一是党组班子加强理论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等进行集中学习,提高了对脱贫攻坚整改工作的认识。二是加强了与县纪委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沟通联系,召开专门会议对整改工作进行汇报,强化了整改监督,同时,联合对全县贫困户饮水情况进行了暗访。

(二)日常监督、执纪问责仍存在薄弱环节

(2)加强“十大扶贫工程”主责部门内部的情况通报工作,形成监督合力。

整改情况: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向溧江、七琴、麦斜、界埠镇等4个乡镇印发了《关于加快2019年度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建设的通知》,督促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突出问题整改还不够到位

(一)有的短板不得不够扎实

(1)依据省水利厅、扶贫办、卫健委《关于开展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大排查和动态清零的通知》,认真按时做好贫困人口安全饮水水质检测评定工作,完成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大排查,并完成整改。

整改情况:一是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启动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大排查和清零行动,建立覆盖全县的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台账清、情况明,不遗漏一人。二是积极协同县疾控中心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送检水样666份进行检测。

(2)加快完成“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扫尾任务。

整改情况:一是联合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进度进行了督查,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各乡镇进行了反馈,并以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快2019年度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建设的通知》(干农饮字〔2020〕2号)。通知中明确所有未开工和未完工项目必须在5月10前完工,逾期未完工或验收不合格的,一律取消该工程资金奖补计划,由县水利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对该计划奖补资金调剂使用。二是联合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组成县级验收组,加快2019年已完工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的竣工验收。到目前,已完成大洋洲、溧江、城上、神政桥、金川、沂江等农饮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3)加强暗访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新增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整改情况:4月21日起,我局组织由业务股室和局效能办组成的暗访督查组,采取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的方式,对全县13个乡镇共抽取了1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其饮水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暗访,并形成了脱贫攻坚农村贫困户饮水安全明查暗访调查报告。

(4)加强宣传力度,4月底前,开展饮用水安全知识健康教育。

整改情况:4月29日,在进行了一期农村饮水安全知识宣传,有效提高了当地群众的饮水安全知识。

下步,我们将继续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推进农村贫困户饮水安全明查暗访常态化,抓好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和销号,协同做好水质检测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护体制机制,实现工程“有人建、有人管、有水喝”的长效目标,实现工程长久高效运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