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5篇
面对汹汹疫情,一群群医疗战士前赴后继。有关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该怎么写的呢?下面文秘帮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篇1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ICU配N95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56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1个培训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2月24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疫情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10楼下到1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来,便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10楼和电梯里都是污染区。等电梯时感觉很漫长,电梯上到3楼停一下,在8楼又停。饱受煎熬的她感觉没法呼吸,终于等到电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钟,但她还是坚持按顺序脱防护服、鞋子、护目镜、外层口罩,每一个步骤完了都进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时,董芳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疫情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可怕的感觉?”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有关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篇2
在抗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站在污染区和清洁区的边界,把医务人员武装得严严实实送进病房,而且还要负责把他们从污染区安全地接回来。他们就是院感医生,被医务人员亲切地称作“安全守护神”。
娄昊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2月4日随队到武汉后,就一直在承担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一线医生的感染防控工作。
穿防护服难,脱防护服更难。因为从污染区出来,所有的防护都已经被污染,医护人员需要在不接触污染面的情况下脱掉防护设备。这也是他最紧张的时刻。
医护人员一天四个交接班——凌晨2点,早上8点,下午2点,晚上8点。每次交接班,娄昊都要跟着上班的人去方舱指导穿防护服,然后指导下班的人脱防护服,只有在交接班的间隙才能回到酒店休息一会。
从第一天起,娄昊每天四次往返方舱,从未缺席。已是深夜,娄昊又要和几名医护人员前往方舱医院交接班。出发前他通过我们的镜头,代表院感人向一线战友们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有关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篇3
她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是新临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层党员干部。值农历新春佳节,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葛巍书记就一直带领社区人员在一线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没时间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是简单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紧张,她每天在所管的辖区里不知道要走上几个来回,对居民一遍一遍的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的。因一直处在一线,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儿子送到奶奶家,儿子也才10岁,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葛书记,红了眼眶。此时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儿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诉她,此时社区的居民很需要她。挂了电话,葛书记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当中。
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奔波在各小区的“战场”上,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武汉返新人员名单,她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走进疑似人员的家中,事无巨细的询问情况,亲自给他们量体温,讲述在家隔离重要注意事项,每天必进入疑似人员家中,仔细掌握情况。有些居家隔离人员急需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时,主动帮助购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社区防疫工作站点上,她的身影从未消失过,主动发放宣传单,主动送出爱心口罩,主动排查所有疑似人员信息。
有关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篇4
1月24日,宜尚酒店上海虹桥机场会展中心店,响应政府征召,成为了待观察人员指定入住酒店。
这天是除夕,宜尚酒店上海虹桥机场会展中心店长唐丽正在厨房,和厨师讨论晚上组织个火锅,让过年不能回家、坚守在岗位的大伙,可以吃边看个春晚。
吃啥还没讨论完,长宁区文化旅游局的陈科长来电话,告知唐丽:需要征收酒店,做为集中观察湖北籍人员的观察点。
“他开始没说什么,问了酒店的基本情况:房间数、入住情况等”。唐丽当时心想:“正说着过年生意不好,生意就找上门了”,心里还偷偷乐着呢!
“这太突然,我都惊了!”,店总唐丽这样回忆——网络上、微信群中,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关于武汉的各种报道,已经铺天盖地,外界对湖北人员已经在严查管控。
唐丽立即联系了酒店业主,陈文传先生。陈先生在了解详情后,非常支持这项工作。并交代唐丽,既要配合好政府的工作,也要保证自己员工的安全。
第二天,大年初一的早会。唐丽召集目前在岗的13名员工开会,把酒店的决定告知大家。同时征求意见,可自愿选择去留。有11位员工选择了留下,选择与唐丽一起并肩作战。
在这个特殊时期,唐丽心里也打鼓。但在接到电话的时候,她就坚定了一个念头:做为一个公民,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
在接待前,酒店就和长宁区疾控中心、管辖派出所、辖区医院等,一起开会,讨论了接待事项及人员配备的问题。
但是正式接待的时候,却发现人员和物资都严重缺乏。当天就只来了1个医生、1个疾控中心给车辆消毒的人员,物资也有很多无法到位。
从开始接待至今,唐丽每天带着11位员工,照顾共134位进行隔离的客人和医护人员。
唐丽每天都很忙,同时,她要面临生命安全风险,还要面临酒店服务人员、防护物资的紧缺状况,以及运营成本的压力。
员工们除了酒店的日常工作,还要去给各个楼层回收垃圾,进行依照医护人员的指示,严格的卫生清理。特殊时期所有员工都是身兼多职。
即使这样,每天她都要亲自去各个楼层,给隔离客人送餐、分餐。这种要上前线,和感染风险面对面打交道的事,唐丽要和员工们站在一起。
“每次遇上困难与压力了,她都是和我私下沟通,生怕影响了客人与员工的情绪与状态”,负责该区的区总程咏说起,都不禁泪目。
身处疫情防控的一线,除了要服务、照顾好评客人,更要保护好自己。为了确保每位店员的安全,唐丽每天都要定时给大家测量体温,安排大家喝中药,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截至目前,在医护人员、唐丽和全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下,已有两批入住隔离的客人,确认健康,离开酒店。
有关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事迹篇5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让正值新春佳节的大江南北进入了严峻的抗“疫”之战。疫情动态不仅时刻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也开启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阻击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东昌里社区青年团员志愿者周梓煜,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战“疫”,自觉充当防疫工作的“宣传员”和“战斗员”,带上红袖筒、拿起测温枪、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协助社区做好疫情网格化防控工作。
他曾说:“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为抗疫战线的一枚螺丝钉,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认真,耐心细致,热情大方,忠于职守,谱写了优秀团员的时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现,得到社区居民和党群服务中心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周梓煜的家长对于他坚持志愿服务的行为也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在此次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中,父母的支持更坚定了周梓煜奋战的信心和勇气。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在这场“战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是他在寒风中扎根社区,不厌其烦劝导居民减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旧坚守,不知疲惫测量居民体温,他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这些日子,感谢有你相伴。正是一个小小的“我”,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我们”,为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们点赞。
“你好,我是一名大学生,想申请当一名志愿者。”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名大学生掷地有声的请战书。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返乡在家的大学生王文静,没有宅在家里,而是主动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来,自此在防疫一线中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土地。
返乡大学生王文静,现就读于西安培华学院,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本来她可以像其他学生一样放假在家,足不出户,但她怀揣着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利用学习后的闲暇时间,主动找到当地的北安社区,承担起了社区信息录入工作,积极主动投身到社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她在疫情防控期间,负责对返隆人员、居民入户排查表和对隔离人员进行体温信息录入工作。
“隔离不隔心”。在此期间,她还跟随社区干部走家入户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所需物品,为儿童送去书籍。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排查,发放防控宣传单页,粘贴隔离通知单,提醒社区居民戴好口罩、减少外出,不要到人员密集场所,加强个人防护。王文静工作积极细致,对内信息录入,对外宣传排查,不仅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还得到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的一致好评。
年轻的大学生王文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致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