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名人事迹集锦1000字
你是否记得“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出自谁之口?你又可否记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在写谁?没错!正是鲁迅先生。他是我最崇拜的人。今天文秘帮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鲁迅名人事迹,接下来随着文秘帮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鲁迅名人事迹1
八达岭上一堵斑驳的城墙,站在透蓝如洗的天空下,伫立在青色的莽原上,久久停驻。
莽原上的草,烧不尽,岁月的荣枯磨灭不了它们,一季又一季,它们青葱在漫山遍野,翠绿在石缝边,古道旁,就像先生一样。
自从先生东渡日本求学,就走上了他人生的坚守之路。
先生坐在学校一片沉寂的礼堂,前面的幕布上在投放电影,虽然有电影里的人声,可是对于先生来说,是死寂的。幕布上,俄国人在残忍地屠杀中国人,一群国人拖着丑陋的长辫,麻木地观看,拍手……先生的目光凝固了,怎能这样?不,不!应有新的精神和生活!先生坚定了忧国忧民的心,他要把国人从麻木中拯救!
后来啊,先生坐上了一条没有归路的船。
月色正浓的夜,潺潺的水在脚底船周流淌。先生不眠,站在宽宽的甲板上,听见了哗哗的水声,船边还泛起白沫,他想,一生与故乡故人,就这么越行越远了,幼时与友人的亲密已鞭长莫及,万恶的封建礼教挖了一条深深的鸿沟,让他们天涯两隔,冥冥中,海边碧绿的沙地,离他越来越远……不,不,面对这一切先生怎能麻木!对,要有新的精神,新的生活,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时光漂流到一个弥漫着白色恐怖的时代。
国民党在国内大肆围剿“共匪”。那个大雪飘满世界角落的冬天。先生收到一封信和一束文稿,署名方_志敏——那是一封凝聚着共产党人鲜血的信,米汤写就的文字上,承载了太多的重量。先生谨慎地将信收在自己身边,承担起了一份重量,没有什么,他担得起。在他的生命垂危,巨星即将陨落的时刻,先生将信交给了共产党。他守住了!
其实先生并没有必要以近乎生命的代价来坚守,他什么都不缺,他有娇妻爱子,他有富足的生活,但是先生更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他不只为生活。
先生坐在伸出两个枝丫下的藤椅上,穿着长衫,留着一字胡,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用一生去坚守这目光的含义:国家不能贫弱,国民不能麻木,要有新的精神与生活!
先生坚守住了忧国忧民的心与人格。他把部分坚守成了那城墙,那草,在心中最美的地方,灵动而永恒。世界记住了先生的名字——鲁迅!
鲁迅名人事迹2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鲁迅名人事迹3
我泡上一杯清茗,在豆大的灯光下,坐在书桌旁回忆着我与鲁迅先生的故事。我细品着清茗,才知道鲁迅先生也像这茶一样,品过之后,仍留有淡淡的清香,继而,细细品过之后,才发现,鲁迅先生这个伟大的人更是品不尽了……
闻茶香:故事中的故事
我细细闻了闻茶香,清新,引人深思。初识鲁迅,还是在初中课本上。黑白照片中的他,身着长衫,目光坚毅,严肃。我似乎看到了有什么东西在他目光深处,久久的燃烧着,永不熄灭。
我试图以一个初一学生的身份,在难懂的文章中前行,几遍下来,我依稀地看到了那时黑暗的社会,和他辛辣的讽刺,像一把刀子,正中要害。先生把他炽热的爱国之情,化作浓浓的墨,倾泻在纸上,愈发愈引人深思,也让我这个学生皱紧眉头,细细思索着。
我好奇地向老师请教愿与鲁迅的更多信息,好像嗅到了茶的清香,急不可耐的要常常茶水的滋味,老师只给我讲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末了,老师只是笑笑,意味深长的说:“足矣,鲁迅先生这个人,要慢慢品味。”。我有点一头雾水,静下来,思考着那个故事。也许,他知道,唯有医治好人的灵魂才能救国吧,没有灵魂的人,只是无异于行尸走肉罢了。时光流逝,中华魂,永远不应丢下。
第一口,略苦,留有余香:时间的故事
第一口下来,有点茶叶的苦涩,久了,唇留清香。“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老师用鲁迅的名言严厉的对我们这些磨蹭的学生说。我低下头,心里涩涩的,好像刚被鲁迅先生批评过一样,在我的印象中,鲁迅是一个惜时如金,如命的人呀!我下定决心,不再浪费时间。
我望着电脑,坚定地走开,继续写作业。在睡梦中,我咬咬牙,在微凉的清晨中,早早去上学。在午后的阳光下,我孜孜不倦的背书……很苦,但是,在一切的苦涩之后,我总算换来满意的成绩,是鲁迅,告诉了我时间的宝贵。他告诉我们,哪里有天才?他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读书上了。
鲁迅先生,是爱国作家,更是我人生的导师。苦涩之后,茶的余香,满口近是,清新,让人振奋。
细品:走进鲁迅的童年
细细品味,满口近是浓香,让人回味无穷。无意间,我在家里发现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随着鲁迅的记忆,来到了他的童年,带着纯真的梦幻。我们走进百草园,逗弄班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里捕鸟,天真烂漫。我们来到鲁镇,掘蚯蚓,月夜行船,看社戏,偷毛豆,无拘无束。让我看到了另一个鲁迅,纯真,欢乐。
然而,它又是一个严肃的战士,用锋利的笔,为祖国而写。用炽热的爱国心,报答祖国。
不尽的清香
不知不觉地,一杯茶品近了,但是,余香是不尽的,永远用它固有的清香,飘在我的心中。也许,鲁迅先生像茶,这又细细品,才尝到他的滋味,也许我们用一生的时间也无法品读出他最真实,伟大的情操,真情操,我与鲁迅的故事也会越来越多,说不完道不尽。
在灯光下,回忆着几例我与鲁迅的故事,细品清茗,我要在这青春的大好年华里,像鲁迅一样,爱着这片生我养我的祖国,要像鲁迅先生一样,报答这片曾经苦难的土地。
鲁迅名人事迹4
鲁迅于1881年八月初三出生。1886年入私塾,从叔祖周玉田先生初诵《鉴略》。其五六岁时,大人都称 鲁迅为“胡羊尾巴”。
赞扬鲁迅小而灵活。1892年正月,鲁迅12岁时,往三味书屋跟从寿镜吾先生读书。在塾中,喜欢趁空余时间描画,并搜集图画。在上学时,鲁迅因给父亲买药而迟到被先生批评,后来他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时刻提醒自己,从此再没有迟到。鲁迅外公家在安桥头,聚族而居。1893三月鲁迅曾祖母去世,鲁迅祖父从北京回到家。秋,祖父因为科场舞弊案犯事下狱,父亲周伯宜公又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当铺及药店间很多年。1896年九月初六日父亲伯宜去世,时年三十七。父亲去世后,家境越发艰难。1898年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1898年4月,18岁的鲁迅考入该学堂的轮机班就读,同年11月因不满该校乌烟瘴气的校风,愤而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课余阅读译本新书,尤其喜欢小说,有时候会外出骑马。1920年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这一年1月至3月间,鲁迅先生撰有名诗《自题小像》。1920年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在日本学习期间,接受了革命(revolution)思想,故取笔名鲁迅(Lution),以表达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局面的决心。课余喜欢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其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1920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
1920年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去世,年六十八。1920年八月,往仙台入医科专门学校肄业。1920年六月回家,与朱安女士结婚。同月,再次去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弃医从文。1920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因为预算不够而没有印刷,后来为《河南》杂志撰文。1920年师从章太炎先生炳麟,为“光复会”会员,并与周作人一起翻译国外小说。1920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1920年八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鲁迅名人事迹5
我心目中一直崇拜一个人,他就是闻名中外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他弃医从文,写下了许多著作!我崇拜鲁迅,因为少年鲁迅是苦难的,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困难。
曾经鲁迅家里是非常富有的!可是由于家中发生变故,家道中落。十二岁那年,父亲得了重病。鲁迅不得不把家中的财物那去当铺换钱,再用钱去药店抓药,所以经常迟到,被打手心,但他每天坚持去读书。
有一天,鲁迅又迟到啦!寿老先生拿着戒尺走到鲁迅面前严厉地说:“你怎么又迟到了?”鲁迅伸出手说:“你打吧!先生,我会改的,”寿老先生拿起戒尺打下去,可是戒尺在空中停留了几秒钟,最后还是没打去。鲁迅回到座位,暗暗地下定决心:以后我绝对不能迟到了。第二天早晨,桌子的右上角出现了一个“字”,那是鲁迅用小刀刻的。“早”字也深深地刻在鲁迅的心里。
在某个夜晚,天气异常寒冷,鲁迅一读书就读到半夜。他为了忍耐寒冷,在嘴里放了一个辣椒,直到辣得自己满头大汗,这样,自己体内就会有一些热量。他就用这种办法驱赶寒冷。有时,鲁迅竟读书读得废寝忘食。
少年鲁迅,是我学习的榜样!在世界上,许多人都成了家喻户晓的杰出人物。大家都很向往他们,很崇拜他们,他们创造出了许多奇迹,也开辟了许多科学道路。他们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个名人都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某些人看来,他们只是轻而易举地得来“名人”这个称号。可是,他们都是通过发奋读书、刻苦学习,才取得了成就。
鲁迅就是通过发奋读书,最终才成为了我国的文学家。对,我也要学习他这种学习态度,他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如饥似渴地读书,现在,祖国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优越的条件,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好好读书。
鲁迅先生的书伴着我懵懂的少年时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跟随先生去嬉戏,体验一下冬日捕鸟的乐趣,再和小伙伴们一齐到鲁镇去观看那精彩的“社戏”,尝尝那香喷喷的罗汉豆,一齐感受那纯真无邪的童年趣事,一同分享那段美丽的童年时光。
这就是我最崇拜的名人——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