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事迹材料内容页

孙家栋的事迹和精神推荐五篇

2023-01-13 16:12:01事迹材料

孙家栋的事迹和精神(篇1)

作为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从事空间技术研究50余年,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从中国第一颗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这位中国航天的“大总师”带领着中国航天人书写和见证了我国航天历史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本期节目通过戏剧演绎的方式,讲述了孙家栋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证和参与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非凡篇章。此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慧、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将共同讲述孙家栋的航天人生。

几千年来,我们对头顶的那轮明月,从未停止想象与神往。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孙家栋担任首任总设计师。当时,他与栾恩杰、欧阳自远被人们称为探月铁三角。回忆起10多年前,嫦娥一号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开始绕月飞行的时刻,欧阳自远难掩激动:“我和孙家栋拥抱着,被这件事情振奋得我只会说‘绕起来了’四个字,中国终于实现了,而且一次就达到自己的目标。”杨慧与孙家栋共事多年,节目现场,她也用更多鲜活细节,勾勒出孙家栋日常的工作状态。

除此之外,节目组还将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为观众展示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珍贵物品——《东方红》乐曲的录音胶带复制件、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月球土壤样本,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孙家栋亲历过的那些峥嵘岁月。

把“共和国勋章”献给老伴

年过九旬坚持推老伴在公园散步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是孙家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而生活中的孙家栋又是什么样的?本期节目邀请到孙家栋外孙女王丹妮,分享孙家栋晚年的感人瞬间。

在王丹妮的印象中,姥爷孙家栋和蔼可亲,和姥姥魏素萍在一起的时候,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2019年家庭合影时,孙家栋还特地把“共和国勋章”挂到老伴的胸前,“应该是姥爷觉得他的荣誉,背后都有姥姥的付出,姥姥一直都挺被我姥爷宠爱的”。

值得期待的是,王丹妮还带来了一段亲自拍摄的视频。画面中,孙家栋小心翼翼地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伴,在公园里散步。“姥姥会指挥姥爷说往这边走、往那边走,然后姥爷就会乖乖地推着她往前,可能这就是他们俩享受自己二人世界的时光了”,王丹妮说。

如今,孙家栋虽已93岁高龄,仍心系祖国航天未来,北京市八一学校小卫星团队的同学们就曾得到他的指导。节目最后,这群新一代航天爱好者也在视频连线中,向大家展示最新研究成果,表达立志逐梦苍穹的决心。

孙家栋的事迹和精神(篇2)

与我国许多爱国科学家一样,孙家栋的兴趣爱好,以及每一次改变专业与研究方向,都是围绕祖国的需要而进行的。他常常说道:“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29年,孙家栋生于中国辽宁省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在中、小学里,他的各科成绩都十分优秀。1942年,他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那时的最大愿望是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将来可以去修大桥,实业救国,但中途却因日本侵略中国而“失学”。

几年后,孙家栋考入国民政府的锦州大学。由于时局动荡,当时在锦州上学的青年学子们有不少人跟随国民党溃败的军队撤向关内、天津以及北平。但是孙家栋却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了中国,于是决定逆向而行,先转道沈阳,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当时已经解放的哈尔滨,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专修俄文。

1950年的元宵节,因等待晚餐自己爱吃的红烧肉,在饭桌上听到了校领导宣布的新中国空军的招人启事。不满21岁的孙家栋当即填报了从军申请,当晚他便登上了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的列车去报到。1950年1月,孙家栋正式成为一名身着蓝军装、头戴制式帽的军人,他当时可能没想到,贪馋也会贪出个锦绣前程。

1951年9月,孙家栋因成绩优异,入选中国第一批留苏空军学员,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并以全优的成绩获得了学校的最高奖——一枚纯金质的斯大林头像奖章。

1958 年,孙家栋学成回国,这位学了七年航空理论的高才生,却因为国家需要被安排去搞导弹研究,虽然当时想不通,但一打听同时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的同事,有学力学的、数学的、化学的、纺织的、文史的,就是没有学导弹理论的。自己所学的航空理论,还算与导弹专业离得最近。

于是,祖国需要,我就去做吧,孙家栋没有更多的想法,与同事们一头扎进了导弹研制的相关工作中,并且这一做就做了9年。1967年,中国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担任院长。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

这一年孙家栋37岁。已是五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他,再次放弃自己熟悉的知识,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时候想法也很简单,叫去就去吧”,他再次选择了服从祖国需要。而且,从此为我国的发射卫星这项崇高事业一干就是50年。

孙家栋的事迹和精神(篇3)

当孙家栋他们接受导弹研制任务时,中苏关系还很友好,苏联提供图纸、资料和专家帮助中国。谁知好景不长,中苏关系突然变冷,仅一个晚上,苏联专家就带着资料全部撤走了。

看着做到半截,即将完成的导弹,孙家栋等专家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但这个事情也刺激、教育了他们,并充分认识到:搞“两弹一星”,必须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你不是把图纸资料等都拿走了吗?好,我们自己想办法搞。孙家栋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人,你是压不倒的!”

孙家栋的这番话鼓舞了同行们的斗志,并且在他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时得到了验证。因为在没有资料、经验、专家的情况下,研制“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卫星,当时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多颗外国卫星上天已成事实,给他们造成非常大的外部压力,但孙家栋率领科研组的同事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忘我的战斗中。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不少研究项目虽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如何把这些零散的项目整合成一个卫星放上天,却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当时不到40岁的孙家栋身上有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他在全面了解和分析卫星研制情况的基础上,跑了两个多月,详细考察了各部门有特长的技术骨干,而后从中选出了18名航天干将。

在孙家栋等大批航天科研人员的努力下,1970年4月24日21时34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升空以后,我国航天科学家们偿到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甜头,而孙家栋的名字也就常常和中国卫星事业的首次连在一起。1971年3月中国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成功,他为技术负责人;1975年,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1984年,第一颗同步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两次孙家栋都是总设计师。1986年4月,他还担任中国第二代卫星“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中巴合作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的总设计师。

以孙家栋为代表的科学家们,通过他们自己的拼搏努力,逐步壮大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并且为祖国争了光。

孙家栋的事迹和精神(篇4)

除了担任上述重任而外,孙家栋还是中国北斗导航卫星、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等的总工程师。在他与同事们的艰苦努力下,中国北斗在最后时刻终于拿到了进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的“入场券”、“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月任务。

面对这些巨大成就,孙家栋感叹道:“我们曾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巨人’不仅不让我们站,而且还卡我们、压我们。在事实面前,我们终于醒悟过来了。靠别人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拼搏努力,让我们自己也成为‘巨人’,让中国的航天也成为‘巨人’!”

总之,被誉为中国航天“大总师”的孙家栋院士,用自己从事航天工作60年的经历,证实了一个道理,即:只有靠自己去拼搏努力,才能让我们中国的航天也成为“巨人”。他的事迹感人至深,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发愤图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而竭尽全力。

孙家栋的事迹和精神(篇5)

作为一名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卓越奉献的功勋人物,在单元剧的短篇创作上带给主创人员不少挑战,剧本创作时间长达一年,前后易稿十余次。杨文军表示:“其实一开始心里不是特别有底,写科学家比较难写,因为优秀的科学家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沉默寡言,不太爱多说自己,你怎么能挖掘出他的一些非同寻常的一些精神特质,是特别不容易的。”

该剧不仅展现出了在当时生活条件中科研工作的不易,也从时间、技术等方面贯穿出实现中国“航天梦”的任务艰巨,在荧屏传递出以孙家栋为代表的“航天人”勇于接受挑战、敢于承担责任、为国家甘于奉献的奉献精神。

剧本构建时,为了能让孙家栋的荧屏呈现更加有血有肉,感情更真实接地气,特地强化了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开始一幕中,少年时的孙家栋脱下棉衣在屋顶上勾糖吃;看待导弹和人造卫星,孙家栋也会把它们比作高高在上的糖;在日常工作中也爱喝浓度特别高的糖水。在困难和波折面前,孙家栋对糖的执着恰恰彰显着他为实现梦想勇攀高峰的血肉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