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心得体会内容页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范文推荐7篇

2023-01-12 10:00:02心得体会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1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一书,通过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一幕幕亲切感人的场景,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就具有的坚定信念、为民情怀、改革思维、开放意识、务实作风和责任担当。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研读、融会贯通,并学以致用,真正把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奋力推动省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不断解放思想,增强推动改革开放的胆识和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坚持“敢”字当头、不等不靠,在解放思想上做文章、找路子,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破解了当时正定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这些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充满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对现在石家庄的发展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我们要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弯道超车的奋斗目标,加快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也必须拆掉束缚思想的“围墙”,坚决克服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出路,向开放要活力。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切实跳出石家庄、跳出河北、放眼全国、放眼未来看石家庄,敢于和强的比、和快的争,各项工作都要向先进城市对标,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力。

厚植为民情怀,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始终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深入学习研读这本书,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的真挚为民情怀,更加自觉地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急难愁盼”问题,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弘扬实干精神,切实把各项事业抓出成效抓出彩。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带领县委一班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为我们更好地实干实政提供了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用心追随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的光辉足迹,以干字当头、实字托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要坚持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姿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城市更新、生态治理、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抓推进、促落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2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俗语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就是每一个封建士大夫所应该推崇的,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干部,更应该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当成自己责任之内,应该办好的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闲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虎功”。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群众生产生活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要千方百计加以解决,能解决的要抓紧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在日后时刻关心,尽力去解决。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

党员干部要深入结合“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实践活动,把理论学习教育转化成日常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在行动中。在工作中真抓实干,主动把群众的需求掌握好、应下来,要把涉及到居民的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处理好,解决好。同时要保持尽最大能力做好的进取精神,不因事难而推诿,不因事小而不为,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干,把群众的难事变成易事,把民生的痛点变成民生的亮点,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发展成幸福的起点。

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身兼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付出,甚至是“受苦受难”。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只有我们扑下身子,深入群众,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的把群众工作做好。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只要是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共产党人就要义无反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为人民服务,把人民放在心上,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而言,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从来不是一句放在理论和文案中的空话,作为基层的干部,作为一名青年干部,坚持“在人民中间来寻找我的价值”,“渴望尽自己的微薄力量,亲手为他们做一些实在事情”。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3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实施“十一五”规划,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推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促进和谐吉林建设,须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和创造。对我们每个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来说,面临的最直接考验,就是如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而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开创吉林大业。

一、要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影响群众思想行为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多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平等意识强烈。表现对利益分配和社会现象存有相当强烈的“公平”要求,许多人为“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奋争;二是利益取向多元。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人们更加渴求改革开放带来更多的物质利益和更高的精神享受;三是民主意识增强。对事业发展、政府决策、社会管理、领导行为等不再漠然视之,而是积极主动参与,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四是趋众心理明显。在表达利益诉求上,有呼之则应之,而且有很强的聚合效应。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我们有些干部的群众观念逐渐淡漠了,不学习做群众工作,不愿意做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甚至不敢做群众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成为当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省以来群众来信来访同比上升26.5%,分析个中原由,一些地方和部门确实存在群众工作薄弱的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认清新形势下组织、宣传、服务和教育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常思“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切实把群众工作作为党执政实践中的重要课题,紧紧抓在手上,高度重视和加强群众工作。

二、要在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上下功夫

群众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功,也不可哄骗愚弄,关键是动真情、靠实做、求实效。这就要求我们,一要了解民情,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实情,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群众工作被动的地方去打开局面。我们常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重要的是为什么要深入,深入下去做什么,通过深入达到什么目的。如果深入者不受教育、老百姓不获收益,那么这种深入实际是花架子、玩虚功。二要多谋民利。坚定不移地把经济搞上去,把社会事业发展好,让广大群众不断地得到实惠。对群众关注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益事业、民主权益、治安稳定以及吃穿住行等问题,要时刻关心、百倍努力,千方百计争取办好。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手,力争每年办几件大事、实事、好事,让群众每年有个新盼头,以此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理解。三要凝聚民心,关键是解决好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感情问题。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群众对领导干部越信任,一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容易解决。领导干部的凝聚力,决不是由地位和权力册封的,而是靠领导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去实现的。四要理顺民意。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是领导者同等重要的责任。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应该首先考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同时也不可无原则地去迁就某些落后的思想情绪。要切实坚持对党的事业与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对社会长远发展与群众眼前利益负责的一致性,对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与教育引导群众的一致性。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努力保护好、凝聚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4

只有面对面,才能手拉手,只有手拉手,才能心贴心。今年,我州新一届领导班子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在全州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举全州之力,全面推动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一直好评,本人也从中获得了不少的知识和经验。

一、执政为民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坚实基础,执政为民的是我们党的生命之基。

历史告诉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也只能归于人民并造福于人民。只要我们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群众就会义无反顾地支持我们、配合我们。近年来,我州实行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农村低保面的扩大等一系列农村优惠政策的实现,给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党委、政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决心和力度。赢得了广大干群的一种好评。

二、真挚的感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条件。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工作就是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动员群众、团结带领群众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的过程。我们要拜人民为师,要常怀敬畏之心问政于民,常怀关爱之心问需于民,常怀谦逊之心问计于民。要紧紧依靠群、相信群众、服务群众、心系群众、情暖群众,这样才能真正让群众的心在田间地块边涌动,让和顺氛围在党群干群中长存。

三、过硬的工作本领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光喊口号是不行的。面对当前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要求,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群众工作本领,总结运用以往好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灵活运用各种办法和手段,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支群众工作本领扎实、过硬的干部队伍。全体干部要切实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特别是基层干部、一线干部把身子沉到底,把脚板踏实,切实为民办事,面对困难大、矛盾多、协调难的群众性工作,要不缩、不推、不避,一门心思扑上去,提高自身宣传、发动、服务、引导群众的本领,增强调解、沟通能力,把群众工作做好。

四、群众满意的标准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本目标。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衡量我们党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尺。如果一件工作做得很漂亮、很完美,却没有给群众带来任何好处和实惠,没有让群众满意,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件毫无意义的工作。因此,无论做任务事,都要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要考虑群众会不会拥护、会不会赞成、会不会满意,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让群众满意,就要求我们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参与作为第一路径,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幸福作为第一追求。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观念,凡对人民群众有利的,克服困难也要干成、干好、干出成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舍小家,顾大家,为构筑干群一家亲、民族大团结尽我所能,为构建和谐甘孜、平安甘孜,幸福甘孜尽一份责任。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5

最近,组织发了一套书。这两天读了一本《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读过之后,最大的感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真正与群众在一起,才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整整40年前,一个不满29岁的年轻人,主动要求从北京的中央机关到一个河北的18线小城市任职。他的解释是:“在北京,在中央机关,在领导身边高度有了、视野宽了、信息多了,可离社会、人民群众以及火热的社会实践却有点远了,不接地气了。只有到基层去,到群众身边去,才能真正为他们做一些实事儿。”

虽然是个18线小城,毕竟也是个城市;他还是副书记、书记,也是个挺大的官儿。

读书过程中,一直有一个非常有画面感的镜头,在脑海里闪耀。一个年轻的大个,穿一身旧军装,骑一辆二八大自行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到一个公社大门口,或者一户百姓家中。这好像我们小时候过门走亲戚的镜头,可这是当时的县委(副)书记。

农业大户家、科技能手家、文学作家家、致富能手家、困难户家……都有这辆自行车和这个穿军装大个的身影。他的到来不是光带着问候“辛苦啦!”“好好干”来的,而是带个问题“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来的,带走的是问题,下次来带回的是解决了的问题。

走村串户还是太慢了,受众面太小了,那就在县城大集上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一切可以走进群众的方法,都是他的工作方法。

一个县城、一个乡镇、一个村庄、一个单位,领导经常深入群众,带着诚意去,带着问题回,带着解决问题再去,带着成绩和问题回……再去再回,再去再回……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看起来是行动上的事儿,实际上是思想上的事儿。当前,“嘴上把群众放在心里,心里把群众放在嘴上”的现象比比皆是。只有亲自“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不是层层过滤来的“群众”,才能真正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6

读了刚刚出版的《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回味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的光辉足迹,我首先想到的是毛主席说过的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的事迹,是在扎根群众中汲取营养,在服务群众中彰显价值的生动展现,也是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正定的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教材、工作的原动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为民情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从政伊始就是这样实践的。为百姓吃饱肚子,他勇于担当、顶住压力减征购,实事求是反映人民心声;为乡亲致富,他不断找寻让群众生活好起来、富起来的路子,解决群众卖奶难、卖菜难的问题;为了正定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小学校舍破败发火,要求每个村庄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试点推行改造连茅圈,从细微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也正是他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实践源头,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正所谓“不忘初心,为了人民”。

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检验政法工作和平安建设工作的标准,近年来,我县始终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围绕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深化平安建设。近日,县委政法委又主导制定了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法队伍建设规范性文件,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加强政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考核的指标棒,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坚持政法姓党,执法为民。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履职正定的第一天开始,就“渴望尽自己的微薄力量,亲手为他们做一点实在事情”,“真刀真枪干一场”。他“敢抓、敢管、敢于负责”,将人才对经济的发展作用处于关键位置,制定“人才九条”,招天下英才;在文化事业上,打破轻视教育文化的顽固思想;在农业上,更是强调战略眼光,在全省率先推行大包干,使正定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走出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新路。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成功,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秉持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从实践中总结的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工作作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的改革思想、担当意识和务实作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迎查准备中,县委政法委将384项任务逐一梳理,并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坚持重点突破、全面开花,典型引路、总体提升。最近,我们修订完善了平安乡村建设和县直部门平安建设考核评价办法,正在全面梳理并健全社会治理工作机制,传导压力、激发动力,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正定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重点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将继承习近平总书记的担当精神和务实作风,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激情燃烧的正定大地,干出“正定作风”,展现“正定精神”,创出“正定经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把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一来一去”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领导途径和工作方法。习近平在正定期间,带领县委、县政府“一班人”,不慕虚名、不图虚功,踏踏实实地干了许多影响长远的好事、实事。1000多个日日夜夜,无一日虚度,无一刻停留——发展商品经济、内外招贤纳士、全力发展农业、大力投资文教。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十分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大兴调研之风,刹住不正之风,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和为民服务能力,也正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上,我们必须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正定实际,立足本职工作,为正定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最近,县委政法委主导制定了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加强社区治理体系的意见,通过完善“两会一约”、建立“四级四站”、深化网格化管理和六位一体建设,努力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探索一条有正定特色的社会治理道路,为招商选资、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为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和正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就要牢记嘱托,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冷暖放在首位,满怀激情去践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书记身上宝贵的政治品质,不断增强担当意识,不断克服畏难思想,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理清思路,埋头苦干,为建设现代化正定,冲刺全国百强县付出更大的努力!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心得体会7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既要继承以往的成功经验,也必须正视新情况、新问题、创新观念、创新方式。

干部与群众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特别是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往往都会涉及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从工作方法上讲,就是要求我们同群众打成一片,努力提高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群众对干部越信任,一些矛盾和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主要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

要解决好干部和群众关系的问题一要主动工作,干部在群众的矛盾中一般来说处于主要方面,在干部和群众的矛盾中,如果干部方面是错误的,干部是主要矛盾方面。如果群众方面是错误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干部。在于干部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没有到位,在于领导的工作措施不适应于群众。因此,干部要想方设法去做好教育和转化工作。二要将心比心,群众也好,干部也好,人的感情都是一样的,并不是群众的感情可以简单一点,群众的需求可以降低一点,要将心比心,要获得群众的信任,主要靠平时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好群众工作。

总之要做好群众工作,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要到较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局面。

第一、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知民之怨。困难的地方,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工作推不开的地方,要么条件艰苦,群众生活困难。要么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对干部作风有意见,要么少数干部确实侵害了群众的合法利益,导致群众有意见,如果不能很好地理顺群众情绪,任凭怨气发展,极易造成群众上访,危害社会稳定。作为干部面对这些情况,决不能回避矛盾,怕见群众,更不能一味压制,而应该及时深入第一线,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让他们诉诉苦、吐吐怨,把心窝子的话说给你听,这样才能摸清情况,知道群众的怨在何处,解决问题起来才能心里有底,有的放矢。

第二、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晓民之盼。干部要善于从困难的地方察觉出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从群众言辞激烈的意见中过滤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真诚盼望,从工作推不开的地方觉察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领悟群众对党风建设所寄予的厚望,把群众的意见、呼声整理出来,作为施行政策的回音壁,使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制订更加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来。

第三、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解民之难。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当群众在困难时,干部要做他们的主心骨,领导干部要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取舍标准,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当一个地方工作推不开时,干部要把更多的关爱倾注于群众,体察他们的苦衷,充分尊重群众的志愿,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一件件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