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1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充分展现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统一,彰显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肝胆许国终不悔。回顾黄大年同志的人生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始终以祖国的需要为最高追求;他是一个目光高远的科学家,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创新创造;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教育者,始终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培养凝聚高端人才;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始终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鞠躬尽瘁。斯人已逝,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炽热情怀。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安逸生活,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洪流。黄大年同志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必将感染和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实现强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创新创造、不懈追赶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他在科研上始终是一个被追赶者,回国后,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在所从事的领域“开疆拓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男儿自以身许国”,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感受到了以身许国的义不容辞和义无反顾,为我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共筑中国梦树立了榜样。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他常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德,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黄大年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分夺秒推动科研进展、人才培养,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上躬身前行。他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奉献给了他所钟情的事业。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带动性和感召力,必将激励和鞭策我们不忘初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中砥砺前行。
教师学习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2
教育部授予黄大年老师为全国优秀教师时,我对这样一位身处同一座城市、在学界举足轻重的老师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每条消息与报道我都认真阅读,透过文字,我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报国心切、矢志不渝的当代中国科学家的形象。这次,我更是仔细聆听了在座领导与老师们对黄老师的讲述与评价。先生的风骨、爱国的担当、对学生的热爱、对事业的专注,越发令人动容和钦佩。作为刚刚步入自然科学研究的晚辈与后生,我一定会以黄大年老师为榜样,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勤勉刻苦,努力钻研,回报社会。
一是学习黄大年老师至诚报国,以爱国之心绚烂生命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从黄老师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赤子之心。“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们只有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把个人梦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个体奋斗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人生才能实现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非凡意义。
二是学习黄大年老师矢志奋斗,以创新之志勇攀科研高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黄老师带领团队参照国际最高水平、瞄准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弯道超车”的重点,用5年实现了50年的技术飞跃。黄老师启发我们这些科研新手,运用系统思维合理安排攻关,秉持融合理念拓展作业面,在碰撞中寻求突破,在差异中做大增量,通过交叉融合带来“化学反应”与“裂变进程”,从而释放出无尽的创新空间。采取更为开放共享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深度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充分利用全球的学术创新资源,“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科研创新。
三是学习黄大年老师甘为人梯,以育才之情标注生命高度。黄老师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提升着人生的厚度、生命的`高度。作为师范大学的学生,更当以黄老师为标杆,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情操,夯实学识根基,深化仁爱之心。花落春未了,薪尽火相传。黄老师等众多科学家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们开创了伟大的事业,更是树立了一种信念,让我们这些后辈不断追随,任时代轮转,初心不改。
黄大年老师在他的入党志愿书中写道:“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愿意追随黄大年老师的足迹,做一朵投入民族复兴建设洪流中的小小浪花,不负时代,永不停歇。
教师学习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3
修齐治平、兼济天下,共产党人历来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这是一种自家而国、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心灵感触与人生追求。2009年,优秀共产党员、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在结束了18年的海外漂泊后,毅然放弃优越条件选择回国,为了科学事业后继有人,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了国家重要领域尖端技术的发展,他不计名利、殚精竭虑。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很多人评价他为“纯粹的知识分子”“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有一句话:“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一个人应该怎样爱国、怎样报国,如何把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黄大年的“家国情怀”为我们树立了价值航标和光辉榜样。
在黄大年短暂的58年生命历程中,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始终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这是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到的内容,既是人生夙愿,也是真实写照。
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我们学习黄大年,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拒绝精致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爱国转化为实干担当的不竭动力;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勇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鞠躬尽瘁、不计得失,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担负起职业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教师学习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4
黄大年的精神境界,让人想起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的“自燃型”的人。稻盛和夫说,物质可分三类:只要点火就会燃烧的可燃性物质;即使点火也不能燃烧的不燃性物质;靠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性物质。人也一样,要想成事,必须靠自我燃烧,因为热情和激情是成事的基本品质。只有自身刻苦努力,并用热情和激情感染周围的人,才能带领团队不断开拓进取。
“自燃型”的人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内心始终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永远保持一股坚韧的拼劲和干劲,在干事创业的路上,总是能够做到披荆斩棘、勇往无前。作为科学家的黄大年,正是这种“自燃型”的人。无论是搞科学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黄大年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自己,照亮了我国科学事业,擎起了学子们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黄大年将自己所追求的科学事业与对祖国深厚的爱紧紧的连在了一起。面对重重困难和阻挠,黄大年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更加坚定要回到祖国的决心。心怀强烈的爱国责任感,黄大年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奉献给我国科学研究事业,让我国在某些科学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这一切都离不开黄大年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奉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黄大年有几个特别的绰号,“另类科学家”“科研疯子”“拼命黄郎”,无论哪一个绰号,都是黄大年的真实写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勇于创新,面对困难永不放弃,才有了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的重大成果。同样是干事创业,而黄大年却能把科研这项事业干的淋漓尽致,可谓是“自燃型”人才的模范典型。
“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投身科研事业,助力祖国强盛,这就是黄大年的梦想。正是因为对祖国深厚的爱,迫切希望祖国能够繁荣昌盛,注定了黄大年为科学事业奉献一生,舍生忘我、无私无畏。他常说,“我有一身本领,想尽快教给学生”。他深知中国要不断走向强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培养人才刻不容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相比理论知识,黄大年身上无私奉献、全情投入、攻坚克难的“自燃”精神更值得学子们争相学习。
斯人虽去,精神永存,黄大年的“自燃”精神将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继承遗志、燃烧激情、实现梦想。黄大年为祖国奉献终生的炽热情怀,像一颗种子,播撒在无数人身边,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在中华大地“茁壮成长”。黄大年的“自燃”精神将指引无数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
教师学习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5
著名物理学家黄大年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学习黄大年,要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要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更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
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他在英国旅居了18年,但英国毕竟不是中国,身处的那片土地不是他的祖国,他的心中依然牵挂着并且关注着中国。于是,在听到祖国的召唤后,他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这才是他的国家,才是他热切盼望的土地。
黄大年同志的归国,开启了国内深地探测关键装备攻关研究的新时代。黄大年是满载着荣誉归来的,可回国后他并没有享受安逸,而是投入大量精力到工作中去,并组建了全国优秀科研人员团队。因为他知道,他是带着责任与使命回来的。他致力攻关的“航空重力梯度仪”在国家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可是西方对中国却实行最为严格的禁运和封锁,一切都只能依靠中国自身。5年间,黄大年从不放弃任何努力,他的项目也因此汇集了数百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2016年6月,黄大年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的“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项目”通过了评审验收,中国用5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的路程。国际地球物理界为之惊叹:中国进入“深地时代”!
报效祖国才是最大的成功。当我们去评价成功的时候,一些人可能更看重个人的得失。黄大年同志则认为,作为高端科技人员,应该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报效祖国更有价值。对于“为什么回来”这个问题,他给出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情结”,是因为他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块土地。我们国家从一个大国向一个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很多像黄大年同志这样充满爱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回来参与建设。黄大年同志对祖国充满信心,也更希望祖国越来越好,所以他回来了。回国后的黄大年,正如《人民日报》所评价的,“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回国7年的时间中,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出差,每天都工作到凌晨1、2点。这份坚持,这份毅力,究竟是为了什么?不仅是一名科学家对科学的崇高追求,更是一名中国人对建设国家的炽热之爱。
2016年11月29日,黄大年晕倒在飞机上,手里还死死攥着笔记本电脑。他醒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个人危难之际,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国家利益,这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其中又饱含了对祖国多么深厚的感情?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途中,正是一位又一位像黄大年同志这样优秀的科学家,我们才不断追赶并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垄断”。这些科学家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为中国的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不应被我们遗忘。他们是爱国的典范,也应被我们铭记。
教师学习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6
黄大年祖国至上、忠于人民的炽热情怀,他创新创造、赶超一流的可贵担当,他以德施教、甘为人梯的高尚风范,他无私忘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让社会各界为之动容、为之鼓舞、为之敬仰。
他是一个具有极其强烈的报国理想和报国冲动的人,他恨不得国家在军工、在一些敏感的战略学科昼夜间就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我都能够很深刻地感受到他这种迫切的心情,他是我所见过的对国家科学事业、对国家繁荣富强最衷心的科学家。
作为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教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争分夺秒,抢占技术高地。他将身躯铺架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道路上,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科技报国的典范。
黄老师始终精心守护着矢志报国的纯粹之情,把个人的生命和所热爱的科研事业、所热爱的吉大母校、所热爱的中华故土紧密相连,他的至诚至爱之心、至纯至粹之情令人钦佩。我为国家有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和振奋。
大年所做的一切都永远不会被忘记,他的理想和精神,包括他已经开创的事业都会后继有人。在大年精神的激励之下,我一定要努力工作,把最好的青春献给党和人民,把毕生所学都教授给我的学生。
黄大年为祖国奉献终生的炽热情怀,像一颗种子,播撒在无数人身边;他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像一把火炬,传递在科研工作者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他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高尚情操,像一支蜡烛,照亮了青年学子的心。他一生的追求,将是我们所有人毕生的夙愿。要以他的精神为鞭策,努力学习,学习党的知识,钻研业务,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黄大年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对祖国的忠诚与感恩是他精神价值的核心。这种使命与担当精神和拳拳爱国之情将激励和鼓舞更多人砥砺前行。作为高校教师,我要将他的精神传播出去,引领更多青年学子,也要学习大年教授的为师风范,不但授之以道,育之以德,还要甘为人梯,爱生如子,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宛若一部有血有肉且酣畅淋漓的教科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爱国之情,每一篇都抒发了强国之志,每一章都印证了报国之行。作为高校老师,我要号召全校学生向黄大年同志学习,传承其澎湃的爱国情感,赓续其坚定的理想信念。
教师学习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7
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我社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既是对黄大年同志一生事迹和崇高精神的高度概括,更是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望和要求。
黄大年同志的偶像是邓稼先。2009年,他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工作。“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用一生定义了什么是高尚的灵魂,诠释了学者如何为人民、为国家、为天下苍生立命。黄大年同志教书育人、敢为人先。黄大年同志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璞玉。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用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教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黄大年同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黄大年同志功勋卓著,所取得的系列成果攻克了技术瓶颈,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践行科技报国的典范,以他的能力和贡献完全可以申报院士。但是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的他,自己并不是院士。同事劝他抓紧申报,他却说:“时间有限,先把事情做好。”他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奉献了全部心血和力量,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境界。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精神,就要求我们要时刻不忘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把党中央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探索新时期社会治理的新境界;学习黄大年通知的先进事迹,就要求我们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将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作为自己工作的导向和方向;学习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就要求我们勤于学习,研究社情、民意,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