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推荐16篇)

2023-03-05 10:54:02教案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推荐16篇)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1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六

一、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入课文。

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学生自由发言。(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3)

1、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么?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狗、马)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三、教学第二段(4-10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小松鼠怎么说的呢?屏幕显示松鼠的话,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句子,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老师把找到的句子一个一个放在对应的图片下面。)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二)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1、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2、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么?发最佳表演奖。(敢于花时间)

3、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四、学习第三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情朗读。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都对。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3、分角色朗读全文。(可师生,或生生)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自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2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49

《青蛙看海》公开课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2、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苍鹰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海吗?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不光我们喜欢,有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齐读:青蛙看海

二、初读课文。

1、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打开书,边看书边听录音。

2、自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课文有几个小节?做记号。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指导重点段落和句子。

(1)“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怎么上得去呢?”

a、认识这种提示语在中间的说话格式。

b、青蛙说的话较长,指名多人读。

(2)“是啊,……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认识这种提示语在后面的说话格式。

(3)知道第5小节、第8小节的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4)出示第11小节,指名多人练习读。

三、学习生字。

1、小朋友,青蛙看到大海了吗?青蛙真不简单啊,瞧,这山多高啊,一朵朵白云在山腰间飘荡。白云姐姐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呢?想看吗?

指名学生翻开白云图片,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2、小青蛙能登上高山,你们能吗?这些生字离开了拼音你还能认识吗?师逐个翻开“高山”上的词语卡片,齐读。

3、如果你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就能登上高山了。

(1)回忆我们学过的记生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去偏旁、儿歌、猜谜语”等。

(2)自由识记生字,并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识字方法。

(1)“喝”与“渴”编顺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2)猜谜语: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3)“级、极、吸”比较,组词语。

(4)登:学习“登字头”,书空。

(5)展:分部件识记,出示苍鹰的图片:多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啊!看图在桌上练习写写这个字。

5、巩固练习:找朋友的游戏。

级 极 年( ) 好( )了 上( ) 高( )南( )

升( ) 一( ) ( )小 北( ) 忙( )了

(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卡片 “级 极”)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登:关键要写好哪两笔?手势提醒学生上面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2、善:横画比较多,横与横之间要紧凑,间距差不多。

3、展:里面的一部分要冲出包围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图画(山、白云、乌龟、苍鹰)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看海》这个故事。

二、学习1-3小节。

1、(贴青蛙图片)看,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猜猜看,它在想什么?

2、是啊,青蛙是多么渴望能看到大海啊!这时一只苍鹰飞来,为青蛙指明了方向。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认真读一读(1、2、3)三个小节,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儿。

学生自由练习读。

3、他们说了些什么?我想请两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谁来读苍鹰的话?青蛙的话谁想读?其余的小朋友边听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呢?

学生读。

4、指名回答: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呢?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那会是一座怎样的山?师随机在黑板上简笔画。

现在老师就是青蛙,你是苍鹰,请你将那座山指给我看看。指导、评议。

5、青蛙看了看这座山,忍不住——引说:吸了口凉气。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小节: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 (用红色显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小朋友,“吸了口凉气”是什么样儿?学生表演,请演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做给大家看看。

(2) 青蛙为什么吸了口凉气啊? 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高山、白云”:小朋友看,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要高几十倍呢。瞧,这座山已经冲入了云层,就连白云呀,也漂浮在半山腰了。老师不由得想到了首诗----引说: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登这么高的山,对于青蛙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难怪它要——(引说)吸了口凉气呢!

(3)那青蛙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小朋友,青蛙能不能不登上这座山去看海?我们来听听,苍鹰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三、学习4-12小节。

1、过渡:青蛙一心想要去看海,可是这座山又高又陡,青蛙既没有一双——(引说)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哎,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了,青蛙是多么——指名回答。是啊,它非常伤心、难受、失望,都快要哭了!

2、就在这时,一只小松鼠跳出来(贴小松鼠的图片),帮助、鼓励它,和它一起登上了山顶,看(播放课件)。

3、青蛙登上山顶的过程,课文的4-11小节写得非常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我们刚才看到的情景,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练习读。

4、指名分角色读:青蛙是怎样登上山顶的呢?这次我想请三个小朋友来读给大家听。

(1)读“你想看海吗?”时,师:呀,这只松鼠真热情,你再说一次。

(2)“是啊,……我上不去。”师:青蛙,你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情?再试试。

(3)“这有什么难的!”师:青蛙,你还像刚才那样失望吗?现在怎么样?学生一起来说说。

5、还有谁想来试一试吗?同桌练习读。

6、现在我就是松鼠,(老师戴上头饰),哪只小青蛙想上来?

(1)指名一人跟老师配合表演,一直演到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这时老师说:小朋友们,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配乐,师:一级,两级,三级,四级……,继续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顶了。)

(2)音乐停,老师喘着气说:真是累坏了,小朋友,我们在平地上才跳了这么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青蛙登这么高的山,(手势)会怎么样?

(3)是啊,青蛙就更累,更辛苦了,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出示句子: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①指名读。

②小朋友想一想:青蛙渴成什么样儿了?累成什么样儿了?

老师用动作和语言提示学生想象练说:跳啊跳啊,它口干了,喉咙口就像有一把火在燃烧,它……跳了几级,它的腿又酸又疼,它……跳啊跳啊,它的手脚磨破了皮,鲜血直往下流,它……忽然它一不小心跌倒了……跳啊跳啊,它累得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它……

③我相信有了刚才的体会,这句话你们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7、小朋友,既然青蛙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我们就劝劝它,回去吧,不爬高山了,不去看大海了,回去吧?

为什么呀?

8、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去看大海吧,快看(老师演示),青蛙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

⑥让我们一起来开心地宣布(出示句子,学生读):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同时黑板画大海)

7、小青蛙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四、总结延伸。

1、提升:小朋友们,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终于成功地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大海,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这真是——(指名说)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练习3里面学过了一句古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延伸:有一只乌龟,长期生活在小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非常羡慕,也想去看看,可是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小青蛙们,请你想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它,好吗?

3、总结:小朋友们,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能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指导书写剩下的生字,要写得正确、美观。

2、复习巩固生字词,学会正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听写生字、词语。

教学准备:看拼音写词语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卡片,组词语。

2、指名书空“登、善、展”。

三、书写生字。

1、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吸、级----右边都是先写横折折撇

双----双胞胎差不多,左边是点右边是捺

喝----右下竖折的竖要伸展到框外

2、指导学生观察“苍、失”的字形特点,自由练写。

四、课堂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苍( ) 夫( ) 喝( ) 极( )

枪( ) 失( ) 渴( ) 级( )

2、看拼音写词语。

苍天 苍老 白发苍苍 登山 登高远望 一双手

善良 善于 双目失明 消失 大吃大喝 开展

展现 呼吸 能歌善舞 伸展 一级台阶 阶级

草丛 凉气 不知不觉 失望 举世无双 善跑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3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朗读感悟,角色体验等形式,并创设一定的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读、演、说、悟”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让学生懂得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通过学习懂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小青蛙和相关图片,并在黑板上画山。

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复习词语、整体感知

3、点击失望,揭登山难

4、演读结合,体会道理

5、激发想象,升华主题

6、迁移拓展,实践明理

7、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揭示课题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他有个梦想,特别

想见到大海!那我们今天就和小青蛙一起去实现它看海的梦想。

板书:青蛙看海

生书空。

齐读课题。

二、复习词语、整体感知

1、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谁还记得它们?

出示词语:青蛙 登山 看大海

苍鹰 指路 展翅飞翔

松鼠 善于 跳石阶

1)指名读词串

2)加快速度读

3)拍打节奏读

刚才我们一起开心地复习完了词语,那小青蛙到底是怎么看到大海的呢?相信你一定会在这个动画中找到答案的,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仔细听,爱学习的小朋友一定是最认真的。点击动画

动画片看完了,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他的梦想是?师贴图:青蛙;板画:大海

问题一:青蛙是怎么见到大海的?

问题二:谁帮助了他?(苍鹰、松鼠)

老师板画:一座山。

三、 点击失望,揭示登山之难

学习(1·3)自然段

过渡:通过你们的回答,老师知道了,要想看到大海必须要登上这座山。小青蛙想去看大海,苍鹰说了什么?

学生活动:指名读苍鹰的话。

★你认为飞行高手苍鹰登上山顶容易吗?

指名读

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让我们一起来告诉青蛙,齐读。

★那青蛙是不是也很容易就上去了?

你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

指导朗读

★那这么高的山,你能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一下吗?

引导学生说《东方明珠》天顶蓝天,脚踩大地,比巨人还要大,还要高。老师也送两个词:高耸入云 直插云霄 等

这山这么高,怪不得青蛙说——齐读“天啊,这么高的山!”读之前最好加上动作“吸了口凉气”。

(这个部分旨在让学生理解山非常高,并感受到青蛙此刻胆怯的心里。可以从学生朗读时的表情来感受、可以从孩子朗读的语气来感受,可以从孩子朗读时的动作来感受)

★那青蛙还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登上山呢?

出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谁有有力的翅膀?

2、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呢?

指导朗读

★那能不能不登这座山,有没有别的路可以去看海呢?

指名读苍鹰说的话。

问:苍鹰的意思就是——出示:如果不登上山顶,就( )。

引导学生直接说:不能看到大海。

所以青蛙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让我们一起来来告诉小青蛙:——如果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

此时小青蛙是什么心情?板书(失望)

那就让老师来当那只指路的苍鹰,你们来当那只失望的没有信心的小青蛙,来读一读她们的对话。

出示苍鹰和小青蛙的对话。(师生分角色朗读)

过渡:就在小青蛙感到很失望的时候,谁来了?小松鼠是怎么帮助它的呢?

四、演读结合,体会道理

(一)学习4·10自然段。

1、请同座位一人当小松鼠,一人当小青蛙,读一读它们的对话,就是我们画出来的句子。(读一读4·10)

指名一组同座读。

那我来当小松鼠,谁来做小青蛙?我们俩来对话。(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重点指导: “这有什么难的!”

2、原来小青蛙以为很难,现在为什么不难了呢?

小结:是啊,山是那么的高,对小青蛙来说,一下子到山顶当然很难;而这石阶不高,一下就跳上去了,所以不难。小青蛙你们现在有点信心了吗?

重点指导朗读: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谁来当小松鼠,鼓励鼓励小青蛙?

如果加上动作,小青蛙一定会更有信心的。

生表演读。加上大拇指。

多给它一些鼓励,小青蛙的信心就更足了。我们一起来鼓励小青蛙。

板书:自信

下面请男同学当小青蛙,女同学当小松鼠,我们再来读一读它们的对话。(这里引导学生做动作)

(二)学习第11自然段

过渡:小松鼠带着小青蛙跳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来让我们一起往上跳,小青蛙们起立。听老师喊口令:

一二跳跳跳,三四跳跳跳,来一起坚持,跳跳跳,再来往上跳跳跳~~

小青蛙:哦哟!好滑啊!我差点摔倒,脚扭伤了。

1、小青蛙现在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

是啊,要登上那么高的山,路上肯定会有很多危险,更多的困难,那我们回去吧?不爬了。

山好高啊,小青蛙们,我们继续跳跳跳,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引说:小青蛙累了~,渴了~;气喘吁吁了吧!然后再接着跳跳跳,再次引读小青蛙累了~,渴了~;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青蛙们加油,加油!跳跳跳,再坚持坚持,胜利就在眼前;再次引读:小青蛙累了~,渴了~。不知不觉~

2、直接出示: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此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那就让我们一起激动地高兴地读一读“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3、出示:大海的图片

看到大海,小青蛙你觉得大海怎么样?指名说。出示:啊!大海真啊!

五、激发想象,升华主题

1、终于看到大海了,小青蛙你想对你身边的好朋友小松鼠说些什么?

指名说。

(感谢小松鼠的话)

2、这是刚才小松鼠的话,老师也把它送给你们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六、迁移拓展,实践明理

有只可爱的小乌龟,也长期生活在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羡慕极了,也想去看看,一路爬呀爬呀,感觉又累又渴,速度越来越慢,看着那么高的山,有点想放弃了,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会怎么鼓励小乌龟呢?

小结:你们都是一只乐于助人的小松鼠。我们一起读“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同时也别忘记了当你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一定要真诚的感谢别人。

七、指导写字:

过渡:今天这只可爱的小青蛙,为我们带来了哪两个字呢?

出示生字:登 善 齐读。

那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她们呢?

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范写。

学生练习描红就行。

在书写时提醒学生书空,学生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4

一.导入

师:(放音乐)听到什么?揭题[青蛙],你们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

生:略

述:它们生活在哪里,就看到哪里的景色,它们看到小池、湖泊、稻田。可从没看过大海。有一只住在湖泊边的小青蛙,它非常想看大海。[看海]。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那我们来读这个故事。

二、理清文章脉络。

(一读)

师: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

生:读故事

师:青蛙看到了大海了吗?它在哪儿看到的?

生:湖边的青蛙在山顶上看到了大海。

师:如果把湖、山、大海在黑板上画出来,你们看它们各画在哪儿呢?

(一生上黑板指方位。师画湖、山、海。贴青蛙)

师:这个故事中,除了有青蛙,还有?(贴图)它们在青蛙能不能看到大海这个问题上看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

(二读)

师:它们各有什么看法呢?再读读课文,不仅要了解看法,还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检查读书情况:指读(随机)

师:它们各有什么看法?

生:[看不到][看不到][一定能看到]

三、学习课文第1段

师:述:课文是怎么告诉我们苍鹰和青蛙的这种看法的呢?自己读读苍鹰和青蛙的活动?一会儿,老师要从你们的读中听出它们的看法来。自读。

检查指导朗读。指读1-4节。

第一自然段.师:登山容易吗?△谁容易?(苍鹰)

第二自然段.师:山高吗?△怎么上得去呢?就是——(上不去)。

第三自然段.师:山高吗?△哪儿看出?--“是”。对连苍鹰都认为这山高。怎么能看到?就是指——

第四自然段.师:青蛙为什么失望?

生:①鹰飞走了,②自己没有…翅膀③山太高了。④很想看大海的愿望不能实现了。

师:读这句,(读后小结)读出了苍鹰和青蛙在青蛙看海问题上的看法。

师生合作读书,师: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把苍蝇和青蛙的活动连起来读一读。

四、学习课文第2段

师:松鼠的看法完全不同。它认为青蛙----一定能看到大海。青蛙确实看到了大海,当然,这是在松鼠的帮助下。(贴松鼠)(松鼠就是让它“跳”“台阶”。)

师:下面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松鼠和青蛙的活动。看看松鼠是怎么帮助青蛙登山的?

①自读。△读完了?△读出感情啦?△读出什么感情了?△这部分中感情很丰富,有变化。你们都读出来了吗?再读读吧!

②再读(自读、同座位分角色读)

③指名分角色读:松鼠、青蛙。其它叙述部分。

重点指导第11段的学习。

师:登山容易吗?-不容易。出?第11段。谁能读出不容易。自读指路:

师:怎么这里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台阶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句子。

这两个句子中都有“不知不觉”?比较一下。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台阶……)

(星期天,我想去书店买书,可不知不觉到了学校。)

①行动与目的不符。无意中进行的,注意力不集中。

②有目标的。但出于太投入,注意力太集中,完全沉浸在跳台阶中,没有注意山有多高,已经忘我了。

师:小小的青蛙竟然能跳到山顶。你看到了它们的成绩,想起什么?

师:青蛙原来会跳吗?(会)这是它自身的条件。(板书:自身条件)

师:山上原来有台阶吗?(有)原有(板书:自然条件)

师:青蛙会跳,山上有台阶。这两个条件原先就存在,那为什么青蛙在遇到松鼠之前?不能登上山顶呢?好好想想。

师:还不知道用跳台阶的方法。①它不会利用自身条件和自然条件

师:松鼠到底给了青蛙什么帮助?

生:①教了这登山的方法②帮助它找可利用条件③陪伴它实践④鼓励它给?)

师:总结:青蛙就是在松鼠的帮助下,充分利用了自身条件和自然条件照样不怕?勇往直前,才登上了山顶。人也是这样,会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人才是聪明人。才是有毅力的人,这样的人才可以在逆境中求生存,可以化险为夷。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创造出奇迹。看,奇迹发生了。五、最后一段。

师:读“啊!”感叹什么?

生:(……)

述:感叹众多,有激动,兴奋,感激,满足,赞叹百感交集汇在一个字上“啊”!

师:青蛙经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你们有愿望想实现吗?那该怎么办呢?想想?

生:(略)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5

教材: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三册

设计理念及思路:

1. 在本课的教学中,读演结合,通过学生的精读和自演以及教师精到

指导,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

2.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其主动阅读的愿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表演、情境的创设等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读懂了课文,受到了启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能分角色表演4——11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以演促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感悟,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教学准备:两只小青蛙的图片、一只松鼠图片。课前带小朋友练习跳100下。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任老师先请小朋友们看图片。(放大海的图片欣赏)说说你感觉大海怎么样?是啊 ,有只小青蛙他呀也很想去看看大海,可是它碰到了一座高高的大山(老师板画高山),但是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青蛙最后看到了大海,那么它是怎样登山这么高的山,看到大海的呢?今天任老师继续带小朋友走进《青蛙看海》这个童话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教学设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要不断的培养、引导孩子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里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也在此。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再把登山的难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在课文中品读文字,寻找答案。)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1---3节课文。

1.小朋友先自己有滋有味地读读,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结合学生的交流,分别抓住关键句,指导学生的感情朗读。

(1)在苍鹰的眼中,它觉得这座山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诺!只要登山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指导读好一个叹词”诺!”和一对关联词”只要......就......”

通过学生的精读体会苍鹰飞跃高山的轻而易举.

(2)这么高的山,在青蛙的眼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交流: 学生甲:“青蛙很惊讶。”老师:“哪里看出来的?”指导读好“天哪,这么高的山!”

学生乙:”我觉得青蛙认为山很高很高.”老师:”你能读出来吗?”

学生丙:”从这个感叹号可以看出青蛙很惊讶.”老师:你能读读吗?”

学生丁:“这里还有一个动作也表现了青蛙的惊讶,就是青蛙吸了口凉气.”老师:”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请学生做做这个动作,体会青蛙的惊讶)。

(3)出示第二节内容。

(4)你还能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交流:学生:青蛙很难过。老师:哪里看出来?

学生:我从这句话 “我没有一双象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看出来的.

老师: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把反问的语气改成了肯定的语气)

老师:谁再来读出青蛙的难过。(指导学生的朗读)

老师:那么谁有有力的翅膀?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是啊 ,我们的青蛙既没有——————,也没有————————,所以他很难过。

那再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体会青蛙是难过。齐读第二小节。

(5)老师:听了青蛙的话,苍鹰又对他说了什么?

交流:学生回答,出示苍鹰的话.老师:谁能说说这句反问句的意思?(学生,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 )老师:换句话说:你只有......才能......(引导学生说出反问句的第二层意思)

老师:男生们来演演苍鹰,读好它的话.

4.指导1—3节的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好人物的感情。

(教学设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学生要喜欢阅读,要感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溶入角色,把自己想象成是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后,学生的朗读兴趣也会更浓厚。再让他们来表演朗读体会苍鹰和青蛙的不同感情。再通过老师对学生不同的读来精心点评,不断的鼓励,学生一定会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同时也能在更好的朗读中来把握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感情变化。)

过渡:哎!如果不登上那座山,就看不到大海,此时的小青蛙怎么样?

( 学生:难过、失望。)

学习第4---8小节内容。

1、老师:是啊。当我们的希望没有实现,落空的时候就变成了失望。板书:失望。

2、我们来读读这个词语。

3、老师:当我们的青蛙很失望的时候,谁来拉?小松鼠来做什么?他是怎么样帮助青蛙的呢?我们先来看他们俩的对话。

出示内容(第四到第十小节)。

4、看看他们一共说了几次话.同桌两人先分角色读读第一次对话。

5、师生分角色朗读。

6、你从老师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青蛙很难过,很失望。

7、谁能比老师读的更难过,更失望。

8、现在想读青蛙的读青蛙,想读松鼠的读松鼠。老师读旁白。

9.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俩的第二次对话。

1、还是请同桌先分角色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松鼠,你为什么一边说还要一边跳上一个台阶啊?

学生:我想示范给他看。

老师:跳上一个台阶这对青蛙来说难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不难,我从”这有什么难的!”看出来的.

老师:那你能读读吗?(学生读后,老师做点评)

4、我们再请一组同学来表演读。

5、老师:当松鼠看到青蛙跳上了一步,松鼠就热情地鼓励他,谁来做松鼠鼓励青蛙一下。指导读好“再跳一下。”

6、师:来再热情的鼓励小青蛙一下。指导读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的。”

7、松鼠你们为什么要用上“一定”这个词语?

学生:因为小松鼠对青蛙充满了信心,这也是对他的鼓励。

8、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松鼠?

9、全班分角色朗读。

10、再分角色表演一下。进一步体会童话人物的感情。

过渡:听了松鼠的话,是啊。青蛙又充满了希望。板书:希望。那么青蛙会怎么做呢?

(教学设想:演读此段,以读为主,以演为辅,通过表演促使学生朗读课文,又通过表演检查学生是否读懂课文,演、读结合,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青蛙为了看海而付出的努力,受到启发。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年龄特点。设计读读、动动的类似游戏的。但是有目的的表演会让学生们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也会活跃不少。)

学习第11小节内容。

1.学生:他会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2、老师:如果照这样的鼓励:再跳一下,再跳一下。。。我们的课永远上不完,看看书上是怎么样把这个重复的过程说简单的?

学生:就这样。

3、老师:今天早晨老师也和小朋友跳了一百下台阶,来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说。

4、老师:青蛙跳的怎么样?谁来读读。

5、老师:早上我们在跳的过程中有的小朋友放弃了。青蛙有没有放弃?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课文内容。第11节。

6、小朋友读读课文,或回想我们上节课看的动画。他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累了,就。。。。。。他们休息了一会,还会。。。。。

渴了,就。。。。。。喝点山泉后,还会。。。。。。。

此时,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青蛙?

学生:坚持、勇敢。

7、老师:是啊 ,这只青蛙真勇敢,真棒,让我们一起来为他加油,我们来倒计时。(老师在黑板上演示青蛙和松鼠到达山顶的情形,最后贴好动物图)

8、老师:啊,。到达山顶了,心情怎么样?

学生:开心、高兴、兴奋、兴高采烈。。。

老师:是啊,青蛙和松鼠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板书:喜悦。

老师:当小松鼠帮青蛙完成了心愿,青蛙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青蛙会说些什么?(鼓励学生练习说话)

9、指导读好这一节。

(教学设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也要求,老师要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这里事先让学生们练习跳100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青蛙登山的艰难,感受青蛙的不放弃,坚持不懈地跳完所有台阶的毅力,让学生由此生起对青蛙的敬佩之情,也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升华。从而培养他们的这种遇事学青蛙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过渡:老师:到达山顶,往下看,看到了什么样的大海?

学习第12小节。

1、 图片再次欣赏,体会大海的美。

2、读好12小节。

3.这里有个词和“出现”意思差不多。学习“展现”。

4、再来美美地读读12小节。

三、老师小结全文:

我们书本上的青蛙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也希望小朋友们今后在生活、或是学习中要象青蛙一样勇敢的去克服困难,相信你不断努力,你也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的,你也会获得成功的。老师要送你们两句话。

(出示两句话:读读)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千里之行,于足下。”

四、朗读全文。

老师:让我们带着敬佩的感情去朗读全文。男生做青蛙,女生做小松鼠,老师做苍鹰,旁白一起读。

五、学习生字

学习“登”和:“善”

1.齐读。

2.分析字型。教儿歌记忆:“善:一只羊,两点藏,长横加口真善良。”

“登:横撇加点,两撇加捺,一个小豆豆底下藏。”

3.学生说说这两个字写的时候哪里需要注意的。

4.老师范写。

5.学生描红

6.口头组词。

六、课外拓展,延伸主题。

青蛙看完大海回来后,小蚂蚁、小乌龟、小蜗牛三个小动物也想去看大海,可是也觉得这山太高了,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把它写下来。请小朋友们下课后想想,我们下节课交流。

(教学设想:在这里设计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更好的把努力克服困难的要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也是一个留给学生更多思考余地,更多练习说话的机会。同时课标准上也说,要让孩子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6

教学模式:

(1)激情导课——创设情境,重在激发学习动机;

(2)民主导学——熟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习字词;

(3)检测导结——强化生字的识记,课文知识点的掌握。

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提倡一些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希望学生始终处于探索和发展的状态,通过观察、质疑、思考、联系生活,主动认识生字,学习课文,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登字头,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顶点。

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写汉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顶点。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登、善、展“,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登、善、展“。

学习过程:课前准备:师:书、生字本、铅笔盒整齐地摆放在书桌上。准备好了吗?用行动来告诉老师。

一、激情导课

1、猜谜语:

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长长舌头阔嘴巴,水塘边上叫呱呱,游泳跳高好本领,专吃害虫人人夸。打一动物(青蛙)(随机出示幻灯片:青蛙图片)

2、导入、揭示课题:

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青蛙看海》

抬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9、青蛙看海(强调字要一笔一划认真写)

写好后,齐读课题。

3、据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青蛙看到海了吗?青蛙是怎么看到海的?……)

过渡:这些问题老师也想知道,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民主导学

1、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圈出的生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分钟时间你能读几遍就读几遍。(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认读生字词:

(1)、小青蛙想要看大海,必须登上高山。我们要想读顺课文,必须先把山中的生字词都认识了,记住了。(出示幻灯片)

hē dēng jiē jí

喝 登 石阶 一级一级

shàn shī xī

善跑 失望 吸了口凉气

cāngyīng shuāng zhǎn

苍鹰 一双 展翅

qī na lèi xiē

长期 天哪 累了 歇一会儿

(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出:第一行:绿线的字

第二行:本课的人物除了青蛙、松鼠,还有谁?

第三行:已经爬到半山腰了,继续努力。

第四行:非常好,最后一个高度。)

反复认读、指名读。

(2)有拼音的帮助我们读得很熟练,去掉拼音是否也能顺利登上山顶呢?(齐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测。)

3、认识了生字词,我们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一会检查。

(学生读书)

4、检测课文朗读情况,随机识记部分生字,理解字义。

这篇课文共有12个自然段,老师要请很多同学读。看书读书姿势正确。(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1)、第一自然段:“诺,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学习生字“登”(出示幻灯片:登)认识偏旁:登字头。借助课后摆笔画记住它的笔顺。

引导:仔细看,其实这个字的字形本身就是登山的过程,从下往上一直攀登到山顶。

学生扩词。

(2)、第二自然段:面对高山,小小的青蛙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认识生字“吸”(板书),理解“倒吸了一口凉气”。

学习生字“双”你可以说“一双”什么?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指导读青蛙的话,重点学习生字“善”怎么记?(出示幻灯片:善)借助字谜: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善跑”你知道意思吗?(学生理解:特别能跑,擅长跑步)

(3)、第三自然段: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看课文插图,理解“展翅”,学习生字“展”。识记,扩词:伸展……(出示苍鹰展翅图和展)

(4)、依次读第四、五、六、七、八、九、十自然段。在读第五和第八自然段时让学生知道分别是谁说的话。

(5)、第十一自然段:重点读:累了……,渴了……

你瞧:青蛙为了看海付出了多少辛苦啊,终于到达了山顶,好高兴啊!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初步引导学生体会青蛙为自己的目标付出了艰辛)

学习生字“级”,和“吸”作比较。

过渡:小青蛙经过自己的努力登上山顶看到了大海,我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

三、检测导结

1、我们刚才看到课题想知道的问题解决了吗?

检测:(出示幻灯片)

青蛙长期生活在 ,很想看看 。苍鹰告诉他:“只有 ,才能看到大海。”在 的帮助下,青蛙 往上跳,终于 山顶,看到了大海。

2、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教师示范“登、善、展”。

引导学生观察占格、描红、临帖。(注意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9、青蛙看海

登善展双

吸级

五、教学反思:

“随文识字”之我见

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随文识字”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识字教学方法,针对本课我谈谈对“随文识字”的一点粗浅理解。

“随文识字”是根据人的记忆规律,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把朗读和识字融为一体,在朗读中识字,在识字中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多次地和生字见面,将课文中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学生对生字也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

根据此:设计本课时我分如下步骤:

一、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利用幻灯片,感知字形;

首先让学生借助音节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所要学的生字。接着教师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幻灯片,让学生练习读准字音,同时识记字形。再去掉音节,让学生认读生字,进一步识记字形。

二、细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生字新词;

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以后,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这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如理解“善跑”一词,就可让学生借助生活实践理解。

三、讲读之后,分析字形;

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方法要灵活,如结构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字谜记忆法、直观记忆法等,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我讨论,自我发现。

四、复习巩固,扩展训练,培养兴趣。

学生识字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拓展训练的形式,如辩字组词、一字多组、一词多填、部件构字、字词听写、改正错字、编字谜儿歌、游戏活动等。

总之,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探索,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学生就一定会牢固地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有信心,并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难点是在读课文时懂得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话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你觉得大海怎样?(出示大海图)

2、看,一望无边的大海,海水是那么的蓝,那么的清澈。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画面,使学生感情升华,渴望看大海,从而理解文中青蛙想看大海的渴望。)

(二)赛赛,演演,精读感悟

1、大海真美呀!小朋友,你们想去看大海吗?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一只小青蛙它也想去看大海,哪谁知道它为什么要去看大海?(出示句子:)“什么叫长期”?哪个小朋友来当这只小青蛙,把这句话读一读。(你读得真棒!老师听出你这只小青蛙很想看大海。)

2、小青蛙出了主意,它怎么说呢?你从哪儿找到的?相机出示老鹰的话,指导朗读。“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要看到大海,必须要有一个条件。(登上那座高山)对于老鹰来说,登上这座山困难吗?为什么?谁来做老鹰把这句话读一读。。下面我们用“只要------就------”练习说话。

出示:只要今天不下雨,我们就去---------------。

只要-------------,就能取得好成绩。

只要-------------,就-----------------。

3、对于老鹰来说,登上高山很容易。那么,青蛙对登上高山有没有信心?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1)指名读青蛙说的话,体会他当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①“天哪,这么高的山!”你能换个说法,意思不变。(青蛙觉得这个任务真难。)

②是呀,这么高的山,看上去多可怕呀!多吓人呀!怪不得青蛙被吓得吸了一口凉气。

③青蛙为什么认为自己上不去?

出示:“没有……也没有……怎么……?”

比较:没有翅膀-————,怎么------?

没有翅膀---------------,我上不去。

(第一个句子有力,强调。第一句是反问句,反问句读起来比较有力,反问句不用回答,因为答案就在句子里。)

④是呀,如果地球上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我们怎么生存下去?这只青蛙没有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善跑的长腿,它怎么登上这么高的山呢?怪不得它没有信心。谁来学一学可怜的青蛙,把第二自然段朗读一下?

4.那这山能不能不过呢?为什么?你从哪儿知道?

相机出示老鹰的话,指导朗读。“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老鹰讲的话有几句?第一句是什么意思?(老鹰比较实事求是的说,对青蛙来说,这山太高了。)第二句话也是一个反问句,它的答案就藏在句中。

出示:两个句子,哪个正确?

①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能看到大海。

②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

那么,这座山如果不过,就看不见大海, 这时,青蛙又会怎么想?

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板书:失望)

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谁能帮帮这只失望的青蛙呢?他可是一点儿都没信心了呀!正在它伤心难过的时候谁来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小松鼠怎么说?谁来读一读?谁再有礼貌些。小青蛙怎样回答?

6.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登上山顶的呢?接下去的故事老师想请大家表演出来。

7、分角色练读

(1)不过,要想演好故事,先得把书读好。首先,我们来找找松鼠和青蛙的对话。请大家在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用————划松鼠的话。用﹏ 划出青蛙的话。

(2)讨论找到的话,并练习读一读。

(好,同桌的两位同学可以商量一下,一人当青蛙,一人当松鼠,仔细地读读课文的第4-10节。 分角色练读对话。

(3) 为什么松鼠对青蛙说“你一定能看到大海”?(用“只要 ,就。”的句式说话。)

青蛙一再试跳,完全能跳上台阶。松鼠鼓励的话,坚定了青蛙的信心。因为它看出青蛙坚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跳,它就可以看出大海,它就可以看出大海。

8、分角色表演

(1)指名分角色表演。

(2)评议:演得好的是哪些地方?不好的是哪里?

(3) 再指名一对表演。(有没有进步?)

师: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还记得昨天的活动————跳楼梯吗?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9、大家都知道,这座山高耸入云,不知比我们的楼房要高出多少倍?那台阶也不知有几百级,还是几千级?你想想,它们在攀登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10、出示第11自然段,找一找在攀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①级一级往上跳。(多不容易呀)

②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看图说说它们怎样克服困难的?

(歇一会儿说明休息时间短,喝点说明数量少,只顾跳台阶,说明它们不怕苦。)

出示句子: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台阶,登上了山顶。

就这样,它们跳完了台阶,登上了山顶。

这两句话,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

“不知不觉”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说明青蛙和松鼠在攀登中不觉得累,不觉得苦。)

11、通过艰难的攀登,青蛙跟着松鼠终于登上山顶,站在了它梦寐以求的大海面前。(出示大海图)如果你是小青蛙,大海就在你的眼前,你会想说什么呢?松鼠又会说什么呢?你想,这时的青蛙心情如何呢?谁来读一读第12 段。

指导朗读12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感悟全文。

1、(多媒体显示动画)小朋友们今天上课很认真,下面,老师要奖励大家看一段动画片。不过,这段动画片只有图象,没有声音,还得请大家来当一当配音演员。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都对。

3、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志者事竞成。)

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送给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8

童话故事《青蛙看海》讲了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在青蛙实现愿望的过程中,有两个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是苍鹰,他给青蛙指出了看海的方法,二是松鼠,他引导青蛙一步步登上山顶,最终使青蛙实现了看海的愿望。

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

二、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花费了一番心思:

1、以生活体验情境。这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我设计了“青蛙跳”的活动,学生当时跳完以后个个累得叫苦连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有的直喘气,还有的跳不动了。看的出来学生对此感受是深刻的。这样,学生就会联系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学生们有的说有的说想吐,有的说累死了,还有的说脚好痛好酸。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美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山的高大雄伟和海的壮阔美丽,当时学生看的时候眼睛睁大了,还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看完后让他们谈一谈感觉,学生不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还争相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由此看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感受粗浅的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遗憾之处:

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有信心,并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借助文本和学习过程,体会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课文,体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三、课前准备:利用早锻炼时间,带学生跳一跳楼梯,老师仿效文中的松鼠,逐步引导鼓励,帮助学生体验文中情境,丰富内心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

我们学习的这只小青蛙与其它的不一样,它不甘心寂寞,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是什么呢? 一心想看到大海,你从哪里知道的?

(一)研究“看到海了吗”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青蛙看到海了吗?

2、青蛙看到海了吗?从哪儿读懂的?

( 出示这句话): 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3、 说说“它们”是谁?

4、指导学生看插图,说说青蛙看到大海后的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的?

(二)研究“怎样看海”

1、看到了大海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因为不容易呀,他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其它的小青蛙做不到的事情,它做到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所以他很高兴)

2、抓住学生的回答来研究青蛙的“不容易”

3、这对于青蛙来说是件容易的事情吗?——不容易。从哪里看出来不容易?

(要上高山,山又高,青蛙的自身条件不好,爬山的过程不容易)

4、学生交流——

要点1:山高.“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理解“吸了口凉气"(教师画简笔画,先画低一点的,问学生:够高了吗?估计学生回答:不高。教师逐步加高,画到高耸入云,陡峭的山,从视觉上帮助学生找到惊讶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补充词语“高耸入云” 指导读好这句话。

要点2:没有翅膀,没有长腿。 出示句子进行了比较:

“我没有……也没有……”理解这句话

要点3:青蛙想去看海没有别的办法,

③苍鹰说得多轻松啊!对苍鹰来说,登山看海是一件( )的事,因为( )。对青蛙来说,登山看海是一件( )的事,因为它说:“我没有().(引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看海对于一只青蛙来说,真的是遇到了大困难。

面对高山,此时此刻这只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

6、这只失望的小青蛙心里一定很难过,怎样读才能让人体会到它的这种心情呢?和你的同桌分角色练读课文,读得好的,请你表扬他;不够的地方,请你帮他提点改进的意见。 指名读

7、小结: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意思是说,师傅给你指一条路,接下来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就这样,苍鹰给青蛙指明了路,就飞走了。

是呀,看海真的不容易,有这么高的山要面对,还从哪里看出来青蛙看到大海不容易呢? 学生回答。

8、爬山的过程也很艰难,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弱小的小家伙是怎么爬上这么高的山呢?

(1)、读4——12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线条画出青蛙和松鼠的话。

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关注他们能否分清两个角色的对话。

(2)、师生分角色练读4——10自然段,理清角色间的对话,并在练习中指导有感情地读,并引导学生借助标点体会感情。

①这有什么难的!这不难。比较两句话语气、标点的不同,想想刚才我们跳的第一个台阶,练习朗读。

②再跳一下!又是一个感叹号!只有四个字,如果你是松鼠,会怎么说这四个字?

③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小青蛙听了松鼠的鼓励,心情会怎么样?

(三)、学习10、11自然段

1、课中律动: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这只想看大海的青蛙,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的登上这座高山吧!(学生随着旋律一步一步,接连不断地原地跳。)

2、师不断鼓励:加油!小青蛙不要停,继续跳!离山顶已经越来越近了……

3.你感到怎么样?(指名学生说)

4.这么累,我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不行)为什么呀?(真是好样的,个个都是有毅力的青蛙,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把我说服了,我听你们的,坚持到底吧!)(板书:坚持)

5、书上的小青蛙累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句子),请你读读找找?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6. 除了累和渴,青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是怎么克服的的呢?

7.是的,他们遇到困难都没放弃而是,继续往上跳,快看,他们快要到山顶了,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生齐:加油!加油!)

8.师引读: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登上了山顶。”

9、师:这时,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实现了它的愿望,实现了它的梦想,此时它们的心情怎样?

10、让我们一起开心的说吧: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11、 你现在能明白小青蛙和小松鼠为什么这样高兴吗? (小青蛙因为通过努力终于实现愿望所以高兴,小松鼠因为能帮助小青蛙而感到高兴。)

12、小组讨论,想象填空:

13. 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青蛙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揉了揉酸痛的腿:说:“( )”松鼠望着青蛙,( )地说:“( )”

青蛙此时最想说些什么?

14、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各有各的说法。青蛙真是好样的,在朋友的指点帮助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圆了看海梦。

四、升华拓展,内化语言。

再次默读课文,你想对哪个小动物说点什么呢?

3、小朋友,学习也得这样啊。老师送句话给你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板书: 9 青蛙看海

愿望 遇到困难 坚持 实现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九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 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评议、想象,使学生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 直接导入 释题激趣

1、板书课题:9、青蛙看海。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课题旁边做上记号。归纳成:青蛙为什么要去看海?青蛙要到哪里去看海?青蛙是怎样去看海的?青蛙看到的海是什么样的?

3、过渡:让我们一起认真读书,边读边想,自己来解决这些问号吧!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要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自己能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指名带读下列词语。正音后,再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苍鹰 登山 吸气 双手 善于 展翅 失望 一级 喝水 石阶

去拼音后再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问:课文有几个小节?(12个)教师示范读课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课文的自然段数。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集体评议。

(4)交流:你可以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呢?

3、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仔细看插图,再对照课文想一想:每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4、检查:依次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最好能用上课文里的话。

5、学生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

(2)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3、指导分析结构。

左右结构——吸、双、阶、级、喝。

上下结构——苍、登。

半包围结构——展。

1、 学习新偏旁:“登字头”。集体书空。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6、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7、课堂上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 出示图片 引入课文

1、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

2、学生自由发言。

二、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3自然段)

1、一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

(1)(投影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

(2)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 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

(1)(投影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

(2)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吗?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3)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狗、马)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1) 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 学生自由交流。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4-10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1、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小松鼠怎么说的呢?

(1) 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2) 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

(1) 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自然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2) 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二)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1、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2、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3、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吗?发最佳表演奖。

4、问: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归纳: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2自然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

(1) (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情朗读。

(2) 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

(3) 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

(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巩固 回忆课文

1、抽读本课的生字词。

2、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3、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深化主旨

1、请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对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什么帮助?

2、教师总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那么,有一天,我们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让我们一起从现在、从自己做起吧!

板书设计:

9 青蛙看海

苍鹰 松鼠

只要……就能…… 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不过,你不……怎么能…… 再试一下

展翅飞走了 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课堂作业设计:

一、 比一比。

从 ( ) 吸 ( ) 已 ( ) 喝 ( )

丛 ( ) 级 ( ) 己 ( ) 渴 ( )

二、一字开花。

展 ( ) ( ) ( ) 登 ( ) ( ) ( )

善 ( ) ( ) ( ) 苍 ( ) ( ) ( )

三、造句。

失望——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11

作者:全柳芳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01

关于《青蛙看海》的价值取向的思考

全柳芳

这是小学语文国标本教材(苏教版)中的一篇课文。我曾上过,也听过好几个老师的研讨课,对文本的价值取向各不相同:

观点1:这是一篇引导孩子辨别真假朋友的文章。故事中,面对小青蛙想看海的愿望,苍鹰只是告诉它:“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而且强调一定要登上那座山才能实现目标。面对小青蛙的无奈,它却拍拍翅膀飞走了;而小松鼠却不一样,它不但帮助小青蛙找到登上山顶的方法,还一直陪在它的身边,鼓励、帮助它。教者在上面这样的文本解读以后,将文本的价值取向为“象松鼠这样无论什么风雨,总是陪着你一起走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这一点上。

观点2:文本中,小青蛙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坚持一级一级的往上跳,不停止、不退缩,坚持到底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文本就是要通过这个故事让读者明白:要实现理想,必须付之努力,具备持之以恒的毅力。

观点3:文本中,将小青蛙实现理想过程中两个朋友不同的帮助形式进行了描述。旨在告诉大家:在你遇到困难时,要珍视来自不同朋友给予的不同形式的帮助;在你获得成功时,别忘了向朋友表示你的感谢。

观点4:这篇文章的教学应把握好第二节。小青蛙说:它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是登不上那座高山的。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小青蛙觉得自己没有有利的条件,登上山顶的信心不足。而后文,在小松鼠的帮助下,它发现自己可以蹦跳。只要一级一级的往上跳,它就能获得成功。因为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小青蛙便满怀信心的登上山顶,实现美好的愿望。从而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和特长,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充分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

……

正可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老师认为,教学就是要这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符合新课改允许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倡导个性化阅读的思想。

实际上,语文教学不止是“雾里看花”,她还要求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审美意义,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过程、生命过程、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告诉我们:“教师在与文本对话中也要注意有独特的发现,你解读到多少深度就能给学生多大的阅读、思维空间。”因此,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深刻,把握文本的实质,充分发掘教材中对孩子的精神发展最有帮助的教学价值。在引导体会教学价值时,教者不能跟着感觉走,凭着主观判断,觉得这个观点行,那种想法也好,随便学生怎么想都是一个“对”。这样的教学,会让孩子被眼前的“迷眼乱花”搞糊涂了,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判断,更别说在人生观、世界观方面有什么引领了。

语文阅读教学要丰富师生双方的精神世界,就一定要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多种途径反复触摸文本,感知其中的内容,体验丰富的情感,更要产生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依靠文本,给师生提供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经历、情感,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他们的人生。这样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理智的挑战和教学的智慧的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多角度的去触摸文本的精神世界: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从语言的角度去把握,更重要的是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孩子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会怎么理解文本的价值?怎样把握才能真正引领孩子走进正确、获益最大的精神世界?”这应该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在钻研教材、与文本积极对话中经常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应发掘教材中对孩子最有价值的闪光点展开、深入教学,即”掘好一口井”。如果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均能如此,“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同构共生的精神家园”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套话了!

——此文发表于《小学语文研究》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自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1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开想象——《青蛙看海》教学谈

作者:奚红转贴自:转载点击数:97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展开想象

——《青蛙看海》教学谈

《青蛙看海》讲了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课文以生动活泼的小动物故事吸引着学生,以文中小青蛙为了实现理想不怕困难的精神强烈地激励着学生,以小松鼠乐于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感染着学生,是小学生爱不释手的一篇童话故事。在教学时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本着现代语文大教育观,我们认为,语文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是主体的课堂,活动的课堂。要提高课堂质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活动方式的选择。怎样的活动方式才是真正符合儿童本性的呢?

通过实践,我们感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兴趣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爱语文,学语文的兴趣,并逐步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根据课文的需要,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身边角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儿童对教材中的角色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教学《青蛙看海》一课,创设了“青蛙登山”的情境。同学们戴上头饰,扮演“松鼠”、扮演“小青蛙”,在“松鼠”的带领下,“小青蛙”一级一级往山顶跳。学生的表演欲望被激起来了,情不自禁地按自己表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表白,去操作,去裁决,合情合理的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在指导对话中我试着把学生推向文中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表现。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小青蛙登山的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人与文融合在一起,情感得到了升华。

2、有效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凸显语文本质(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抓住文秘帮的本质,落实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教学中以读为主,通过反复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熏陶学生的情感。此外,词句训练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展开。初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文中词语“一级一级”、“不知不觉”……的意思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如教学“善跑”时让学生说,哪些动物是善跑的?学生回答:1、鸵鸟是善跑的,跑得比地铁还要快。2、猎豹是善跑的,跑得比风还要快。3、森林之王狮子是善跑的,因为它们捕食斑马等猎物,要有强劲有力的双腿和飞快的速度。还有,清挖渴望看到大海,大海是什么样的?出示填空:(

)的大海,让学生练习。学生回答:蔚蓝的大海、湛蓝的大海、一望无边的大海、一望无际的大海、广阔的大海、美丽的大海……这些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于课堂,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尊重学生的体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习枯燥乏味,学生易疲劳。为了避免这类现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分角色读、演一演等,使课堂气氛保持活跃,结构有张有弛。其中多媒体起到了明显的优化课堂的作用。《青蛙看海》是看图学文,加之二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因此,课文插图、重点语言训练都借助多体展示。随着讲解,多媒体出示的“高山”、“大海”,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一经图示,则一目了然。既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原文,还发挥了激发情感、入情入景、指导朗读的功效。尤其在教学“松鼠帮助青蛙登山看海”时,设计了课文动画。多媒体声、情、画并茂的演示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刺激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听听、看看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有了感性认识,再读读课文,就不难想象松鼠帮助青蛙的情景,体会出青蛙由失望到又充满希望的心情变化。

教学中还强调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点拨,如朗读指导。“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谢地朗读课文”是第一学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朗读训练也是本课教学的重中之中。在指导朗读对话时,引导学生首先分角色朗读,然后评价同学的朗读。有的学生评价说,松鼠的话“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读得好,读出了小松鼠对青蛙的鼓励,青蛙听了,失望的心情立刻烟消云散了。评价过后,让学生再试着读一读,这样层层点拨,学生慢慢就读出味来了。

4、展开想象,课堂得到延伸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认为,阅读教学不是教师通过教材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教师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我没有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灌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它注重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而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

学生在理解品读完课文后,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弘扬个性发展、激发想象的创新平台:“登上了山顶,青蛙会说些什么?”这时,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感谢你,小松鼠,使你帮助我实现了我的愿望”有的说:“谢谢你,小松树,是你让我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有的说“大海清澈、明净,多么美丽呀!”还有的说“大海这么美呀,我要让我的小伙伴也来看大海”……那么小松鼠又会说什么呢?有的学生的回答令人拍手叫好:“是靠你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才登上了山顶。”学生的想象自然贴切,突出了课文的主题。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知识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而充满浓厚的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奚红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读通课文。

对策: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在课文中逐步理解词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边说老师边在题目上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读课文,每人读3个自然段。别人在读时要仔细听,有读得不对的帮助指出,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巡视)

2、谁来试试?指名读课文,指点读准“登上、喏、天哪、苍鹰”。

三、配音解读

1、现在你们能回答刚才提的问题了吗?

2、相机用简笔画板书。

3、你想来看看苍鹰是怎样指点青蛙的吗?(画面没有声音)

4、你觉得动画片少了什么?你愿意为它配音吗?

5、研究如何才能配好音。

6、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配音,同桌合作。

7、指名表演,让学生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请配得好的同学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相机出示高山的画面或图片,让学生体会山高,青蛙因此望而却步。练读青蛙的话)

8、小结:青蛙虽然受到苍鹰的指点,但对登上高山完全没有信心,那它是怎样登上山顶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认读所有生字

2、出示生字:“登、苍、善、展、失”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3、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4、书空笔顺,交流写时的注意点。

五、布置作业:

在习字册上写好新学的5个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教学重点: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教学难点:是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青蛙看海》,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和词语,(出示小黑板:青蛙苍鹰登上松鼠一级一级石阶到达展现)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1)开火车读词语

(2)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词,简单地说说吗?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大海,苍鹰告诉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后来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级一级地登上了台阶,到达了山顶终于看到大海)。

2、师: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苍鹰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

二、精读1、2、3自然段。

1、小朋友,请你们读一读1、2、3小节,找一找:青蛙想看大海,苍鹰跟它说了些什么?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说说什么意思。

2、请小朋友看图,是的,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前面那座山,你们看看,青蛙看到的是一座怎样的山呢?(高)

3、师:对,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青蛙面对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是怎么说呢?(出示语段:“天哪,这么高的山!”

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的去呢?”)谁来学着小青蛙的样子来读一读(圈点提示语)这句话呢?(学生演示)为什么这么演呢?(吓住了)我們一起來学着小青蛙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4、青蛙为什么这么害怕?这么没有信心被吓住了呢?(山高)还有呢?再往下读读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青蛙的理由吗?小结:是啊,还因为自己太小了,太弱了。

5、青蛙面对高山,想到自身的弱点有点失望了,这时苍鹰告诉它什么呢?“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小黑板出示苍鹰说的话)小朋友,苍鹰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请你们多读几遍再来说好吗?(学生自由读这句话再交流)(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须要登上山顶。)苍鹰再次告诉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这座山不可,我么一起来读读苍鹰的话好吗?语气强烈一点。

过渡: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青蛙更失望了。那青蛙有没有登上山顶?又是在谁的帮助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呢?(指名回答)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4—11自然段找找有关语句把它画下来,与同桌说说。

三、精读4~~11自然段

1、读后交流,(你么找到了哪些句子呢?)教师贴句:

“你想看海吗?”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再试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师:小朋友找得真全,原来小松鼠就是这样来帮助青蛙的呀!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体会体会好吗?

2、读句体会。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时候,就去关心地问它“你想看海吗?”谁来读读这句话?(你真关心小青蛙)师:看来小松鼠很关心这只青蛙,就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地问一问这只小青蛙吧!(齐读这句话)

(2)、小青蛙是怎样说的呢?(“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你能体会出当时小青蛙的心情吗?师:看来这时的青蛙是一只失望的小青蛙,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呢?(指名读)谁愿意来做做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来问一问、答一答?

小结:你们读的真好!我也感受到了青蛙的失望,松鼠的关心,我们也来像他们一样来把这个对话读一读。

(3)、听了小青蛙的话,松鼠又是怎样引导小青蛙的呢?(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谁来做这只小松鼠,来引导小青蛙读好这句话呢?(评价:真不错,你读出了关心小青蛙的语气;你引导小青蛙还很耐心呢!)我们都来做做小松鼠耐心的引导小青蛙好吗?(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小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贴图演示)青蛙听了小松鼠的话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贴句)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预备——跳!)

觉得怎样?(容易)对呀!这下子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嗯,信心十足)谁能赛过他?我们一起来有信心地一读青蛙的话。小青蛙轻而易举就跟着松鼠也跳上去了。(贴图演示)板书:跳上一级

(4)、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导的?“再试一下!”谁来读?想再试一下吗?那就让我们再来跳上一级。(大家一起跳)青蛙在松鼠的指引下又跳上了一级。板书:又跳上一级

(5)、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了一级,松鼠再一次鼓励小青蛙。(“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你读出了什么?(相信他)让我们给他更多的鼓励来读读。(齐读这句话)

小结:小松鼠可真会帮助人,在它的鼓励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满了信心。你们想演一演吗?请找你的好朋友练习一下。指名上台表演。你们表演的真好!你真是一只爱帮助人的小松鼠,你也不错,对登山充满了信心。(贴星)

3、就这样小青蛙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板书:一级一级跳)

你们愿意学着小青蛙和松鼠一起来登山吗?(大家一起在原地跳)师:努力,继续努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师:你们觉得怎样?(累)那请你把这句话来读一下,把累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听你读这句话我也觉得好累呀!

(2)、登山那么劳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呢?(渴了喝点山泉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歇一会儿,顾不得休息,更多时间在登山,喝点山泉水,顾不上多喝几口,不断向上登。)

(3)、拓展练习:你们想想,他们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做呢?(自由说说)

师:是啊,为了登上山顶看到大海,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喝,一个劲儿往上登。我们再读读好好体会一下,就这样,青蛙和松鼠认准了目标,什么困难也不怕,坚持向上攀登。

(4)、好了,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让我们倒计时,一起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到啦!此时此刻,引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板书: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个别读,集体读)让我们一起来祝贺青蛙和松鼠吧!再次朗读这句话。

4、进行想象说话

(1)、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大海一望无边,蓝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会说些什么呢?(1、感谢松鼠;2、肯定自己)

(2)、学生交流后总结揭示中心:

是呀,青蛙坚持不懈,一级一级的攀登。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这正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齐读)这是一句名言,你们还知道哪些名言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吗?(1、有志者事竟成。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努力是成功之母。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登、级、喝

2、指读,说说记的方法(认识新部首)

3、示范写,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小故事在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作业。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指读黑板上的生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①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②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①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②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较难记

2、指导写法。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三、 作业。

1、组词。

及( ) 旋( )

级( ) 放( )

2、读一读,再抄写。课后练习

3、填空。

完成练习

课前思考:

本文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导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课文言近旨远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观察想象。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训练,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汉字的经验和方法,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形成了初步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姿势。他们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演读更受他们欢迎。他们想象丰富、爱好画画、乐于表演,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但他们的问题意识不强,虽然他们也能围绕某一内容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但往往不能独立的、主动地提出问题。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深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内容。

2、对学生进行四能训练,即读、说、画、想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喜爱阅读,在乐读中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难点:朗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活动让学生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将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和促使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这三者紧密结合,将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在浓郁的情境中,通过活动、朗读、想象、说话等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矛盾冲突中,引导学生领悟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14

《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主要讲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识记生字“登”“吸”“级”,认识偏旁“登字头”。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道理。教学难点是: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体验情境。这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课前,我在体育老师的配合下设计了“青蛙跳”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跳学校那栋五层教学楼的台阶。学生当时跳完以后个个累得叫苦连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有的直喘气,还有的在三楼就停下来跳不动了。看的出来学生对此感受是深刻的。这样,上课时学生都会联系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学生们有的说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有的说想吐,还有的说脚好痛好酸。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以表演感受情境。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松鼠(老师)带着青蛙(学生)来到了山脚下,不畏辛苦地一级一级地登上山顶,最后终于看到了大海。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读了课文后进行的,属巩固性的实践活动。表演后,伴随着热烈的情绪,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体会出登上山顶要*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这样才能成功。

3.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美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山的高大雄伟和海的壮阔美丽,当时学生看的时候眼睛睁大了,还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看完后让他们谈一谈感觉,学生不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还争相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由此看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感受粗浅的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遗憾之处:

1.第二自然段小青蛙的话表现了它对登山的担心害怕的心理,教学中,我觉得自己指导学生练读得还不够充分,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2.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15

说教材

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它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全文共12个自然段,分两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讲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须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而青蛙对自己是否能登上高山没有信心。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讲了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课文言近旨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课文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形象鲜明生动,插图再现了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想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贴图、青蛙头饰

说教法、学法

一、情境创设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情境是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因素。给学生创设一个与课文相符的情境,在黑板上贴图,让学生在表演中再现情境,在朗读中发展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唤醒学生真挚的感情。感悟语言文字以“情”为后盾,学生学得自主,学得轻松。

二、导读法

“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感情,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学生的自主探究贯彻课堂的实在。

三、体验感悟法

学生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和文中的角色同体验,共感悟。

四、想象法

利用文中空白处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文章最后让学生想象青蛙和松鼠会说些什么,锻炼说写能力,并从中领悟到深刻的道理。

五、评价激励法

有人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课堂上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交流,教师的评价应充满着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不管是教师语言、动作还是一个小小的表情,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投入、学得愉快。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青蛙

屏显:青蛙在池塘边。你们认识它吗?(板书:青蛙)

2、谁能说一说青蛙一般生活在哪里?(池塘、湖边)

●青蛙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这样设计,可以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有一天清晨起床,它忽然听到一种声音。

屏显:动画大海

那是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蓝天下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碧波荡漾,许多海鸥在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板书:海)

4、听到海浪声,青蛙就产生了一个愿望,想看看大海。(补齐板书:看)

齐读课题:青蛙看海

5、它能实现愿望,看到大海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就让我们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导读,首先要导之以趣,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和情感,使学生具有最佳阅读心境。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自由读文。

现在我们来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

2、谁愿意站起来读课文?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及难读的句子。

3、检查字词:游戏读词

苍鹰松鼠长期一双台阶

善跑展翅吸气失望喝水

一级一级歇一会儿

●充分体现低年级识字的重点,真正体现寓识于读、以读促读。通过自由朗读、分节朗读及纠正字音,是学生真正把课文读好,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4、再次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贴图:青蛙、苍鹰、松鼠图

它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想不想知道?谁愿意为我们读课文?

三、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内容。(1—3自然段)

⑴指名读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⑵读后交流:

a、青蛙对登上高山有没有信心(信心不足),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b、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吸了口凉气”说明什么?(被困难吓住了)

(相机贴图:高山、大海)

c、“怎么上得去呢?”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说法吗?

●通过变换句式和语气,是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句意。了解青蛙要实现愿望就必须付出艰辛,努力登上山顶,除此之外,是没有捷径的。

▲相机出示:

这是外在的客观困难。

这是青蛙自身条件的局限。

▲相机指导朗读

d、这山能不能不过呢?为什么?

▲相机指导朗读苍鹰的话。

(3)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男女生分角色读)

●学生对语文教材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努力为他们创设学习的最佳情境,在交流、探究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深”或拓宽。

2、学习第二部分内容。(4—12自然段)

(1)同桌合作读。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

相机出示

天哪,这么高的山!

a、让学生体会到青蛙的自信。

b、体会松鼠的话语中蕴涵的关心、启发诱导及激励。以及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2)指名分角色朗读,再次深入体会青蛙在松鼠关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有信心”的变化过程。

3、学习第11自然段。

①课中律动:体会青蛙上山的艰难。

过渡语:同学们,青蛙跟着松鼠开始登山了,你们想不想也来登山呀?好,让我们也来跟它们一起跳。

(播放登山时的旋律,请三—四名学生戴头饰扮青蛙,一步一步接连不停往前跳,其他学生青蛙叫)

②学生谈感受,在体验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结合课文有感情地读)

●课堂上,学生扮演青蛙,将文中的形象和实际感觉联系已积累的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内心体验,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在这种毫无拘束的学习氛围中充分体验角色的内在情感。抓住课堂上的最佳时机来指导朗读、感悟,体现教师一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一切都在“演”中生成、体验,在“读”中感悟、深华。

4、学习第12自然段。

(1)经过千辛万苦,它们终于跳到山顶,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多媒体出示大海的画面。)

你们看,蓝天下,沧海茫茫,无边无际,烟波浩淼,摇漾着那一种翠绿色,那种翠色美得让人目眩神驰,澄澈得又无以复加,映射着一片翠蓝色的天,美丽如画。整个海面如一块巨大的翡翠,直连到天边。

(2)你们觉得大海怎么样?(指名说)

你能读好最后一句话吗?

(3)想象练说:青蛙看到此情此景太高兴了,它会对松鼠会说些什么?松鼠会对青蛙说什么呢?苍鹰飞过来会说什么呢?

●教师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引读、表演读、分角色朗读),去体味课文的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这样的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教师还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与课文相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帮助学生在读中理解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锻炼说写能力,同时获得情感的体验,提高审美的情趣。

五、总结全文

1、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学生说)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2、合作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上为赛课教学内容★

六、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看笔顺图自学生字,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3、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4、交流书写注意点。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在教学生字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字型,记忆笔顺,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及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七、巩固练习

1、扩词。

善展

级苍

2、比一比,再组词。

喝吸夫苍

渴级失枪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生字,正确运用生字,丰富词汇。

八、拓展积累

1、小小的蚂蚁、爬得慢吞吞的蜗牛和乌龟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羡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请你想一句话,送给你喜欢的小动物。(指名说)

2、课后排练课本剧或收集有关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话寓言,在全班交流。

●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九、板书设计

9 青蛙看海

想看海→努力登山→看到海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篇16

指导/柳州市弯塘路小学/莫雪莲

《青蛙观海》这篇课文主要讲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识记生字“登”“吸”“级”,认识偏旁“登字头”。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道理。教学难点是: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终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1.以生活体验情境。这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课前,我在体育老师的配合下设计了“青蛙跳”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跳学校那栋五层教学楼的台阶。学生当时跳完以后个个累得叫苦连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有的直喘气,还有的在三楼就停下来跳不动了。看的出来学生对此感受是深刻的。这样,上课时学生都会联系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学生们有的说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有的说想吐,还有的说脚好痛好酸。可见,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以表演感受情境。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松鼠(老师)带着青蛙(学生)来到了山脚下,不畏辛苦地一级一级地登上山顶,最后终于看到了大海。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表演是在熟读了课文后进行的,属巩固性的实践活动。表演后,伴随着热烈的情绪,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也体会出登上山顶要靠不懈地努力,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走,这样才能成功。

3.画面再现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精美的画面和恰当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山的高大雄伟和海的壮阔美丽,当时学生看的时候眼睛睁大了,还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看完后让他们谈一谈感觉,学生不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还争相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由此看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感受粗浅的低年级学生,不仅眼里有语言文字,还有相对应的形象画面,“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

三.遗憾之处:

1.第二自然段小青蛙的话表现了它对登山的担心害怕的心理,教学中,我觉得自己指导学生练读得还不够充分,对教学效果略有影响。

2.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