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推荐17篇)

2023-03-11 08:15:02教案设计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推荐17篇)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

陆建龙

一. 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动物过冬》这篇课文,谁还记得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指名)

1. 黄莺飞到南方去过冬;

2. 啄木鸟不怕冷,仍在森林里捉虫;

3. 青蛙钻到泥洞里冬眠;

4. 小蚂蚁准备好过冬的粮食,在家里过冬。

二. 问题情境

除了刚才讲的,你们还想了解其他动物过冬的方式吗?

1.我想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2.我想知道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我想了解动物过冬的一些趣闻;

……

三. 上网查询

1.看样子你们想了解的东西还真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直接上INTERNET去搜索、去了解一下你最需要的动物过冬的资料。不过网上的资料实在太丰富了,而我们的时间又非常有限,为了更好地学习,谁能说说我们上网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要注意看得速度要快;2、要找你最需要、最感兴趣的资料;3、遇到不懂的生字和词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你们讲的很好,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打开桌面的INDEX文件,点击相应的网址,寻找你最需要的资料吧。时间为五分钟。

3.学生上网查询。

4.反馈:都找到了吗?

(1、有没有你最需要的资料;2、你找到了关于什么动物过冬的资料;你的这个资料是在哪个网站里找到的。)

四. 下载整理

1. 既然你们都找到了自己最需要的资料,现在

不妨把他们下载下来,并仔细地读读下载的内容,把它读正确、读通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互相帮助解决。

2. 学生下载并出声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3. 反馈。

4. 学生互读。

5. 加题目。

6. 反馈:你加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加?

五. 交流反馈

1. 小朋友们学得不错,可是我们许多同学还不

知道你了解的动物到底是怎样过冬的,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吗?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交流准备。

3. 全班交流。

六. 规范美化

1.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真是大开眼界,不过,

如果我们把下载的资料再做进一步的修改和整理或许会更好一些。你们会做吗?

2. 学生电脑操作。

3. 全班反馈交流。

七. 小节提高

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八. 拓展延伸

实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还可以继续上网,了解更多的动物过冬的方式。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2

之三

奔牛实验小学 陈东勤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有关小动物过冬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动物过冬》。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学生答后,板贴三个小动物的图片。

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阅读课文。

【复习导入,自然简洁。】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讲了什么?

2、自读第2自然段。用“因为……所以……”概括段意。

3、小结。第1、2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好朋友。冬天到了,它们就商量怎么过冬。

【控制了这两个自然段的教学节奏是对的。】

三、学习3—7自然段。

过渡: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准备怎么过冬呢?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1、自读,同桌讨论。

2、检查交流,并逐一进行讨论。

⑴小燕子准备怎么过冬的?

讨论后,小结。冬天,小燕子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像小燕子这样的鸟儿,叫候鸟。

小燕子马上要去春暖花开的南方了。它要离开自己的好朋友时,心情怎么样?自由读,指名读。

你还知道哪些鸟儿,也像小燕子一样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吗?

【这一步的教学,节奏感很强。知识的拓展,结合得很好。】

⑵青蛙不能像小燕子那样,飞到南方去。那它准备怎么过冬的?

讨论后,告诉学生:动物冬眠是它们安全过冬、保护自己的一种好方式。你还知道什么小动物,也像小青蛙一样冬眠吗?

青蛙不到南方去。它吃得饱饱的,钻到地下去,长长的睡大觉,真舒服呀!谁来读一读青蛙说的话?

【这一步教学,结构有所变化,显得不呆板。】

(3)冬天了,小蜜蜂没有花蜜采了,它怎么过冬的呢?

这真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呀!指名读小蜜蜂的话。

3、填空。

冬天到了,小燕子过冬。小青蛙。小蜜蜂。

4、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练习朗读,指名读。

【这一段的教学,采用了“总—分—总”的教学思路。采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是恰当的。】

四、学习最后1自然段。

1、引读。(师):“它们”——“商量……(生读),(师):“约定”—“第二年……(生读)

2、启发想象。请小朋友想一想,它们会怎么约定呢?

【如果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启发想象可以简略。】

五、总结全文。

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虽然是好朋友,但是它们的过冬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积极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很多的奥秘。

【学生阅读课文后,一定要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认识。这样也能使教学有一定的力度。】

六、作业。

1、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读一读它们说的话。小小组分角色朗读、表演。

2、收集有关小动物过冬的资料。

【这篇课文是科学童话。科学童话的教学,首先要弄清故事的情节,然后启发学生理解童话故事所介绍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归纳一定要正确,要力求避免错误。】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3

一、情境导入

1、嘘,小朋友,现在教室里一点声音都没有,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现在教室里的气氛吗?

(生:教室里非常安静; 教室里安静极了; 教室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师评:你表达得恰当极了; 你比喻得真生动。)

2、现在,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33课《动物过冬》,快速找找,课文里说什么地方静悄悄的?(树林里)

二、学习第一段

1、是呀,有一天,一只小蚂蚁肚子饿了,来到树林里找吃的,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出示图片)

2、请你读读这句话。(出示第二句话)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满地是落叶说明现在已经进入初冬了;动物们都不见了……)

(师评:你真会思考; 你的理解能力真强)

3、可是,“我”两个月前来这里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呀。

(出示夏天图)我们看,谁来说说那时侯树林里怎么样呢?

(师评:哦,多么生机勃勃呀; 多热闹的树林呀)

4、(返回冬天图)如今,树林里却静悄悄的,你有疑问吗?(生: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

你和小蚂蚁想到一块儿去了。(出示第三句话)

5、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读这句话好吗?(齐读)

三、学习第二段

1、小蚂蚁带着奇怪的心情,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咦?刚才还是静悄悄的一片,现在一下子不知从哪儿发出的声音(课件演示)课文用了哪个词连接?(忽然)

2、小蚂蚁抬头一看,原来是——?(是啄木鸟正在给一棵大树治病)

3、小蚂蚁正纳闷着呢,正想找个人问问,解开刚才心中的疑团。我们来听听他们之间的对话,边听边想,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

(课件演示)

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2次)

请同桌小朋友合作,分角色来读读小蚂蚁和啄木鸟之间的对话,边读边体会你读懂了什么?

a、哪一组来读读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出示句子)

你们读懂了什么?(生:小蚂蚁很有礼貌; 小蚂蚁很奇怪; 从啄木鸟的话中读懂了黄莺、燕子到南方去过冬……)

(师评:你真行; 老师真欣赏你; 你真聪明)

再请几组来读读。

师小结:是呀,像黄莺、燕子那样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天再回来,这样的鸟,我们称它们为“候鸟”。

(板书:黄莺、燕子 到南方过冬 候鸟)

b、谁愿意来读读第2次对话(出示句子)

你们读懂了什么?(生:啄木鸟不怕冷,不到南方过冬,它继续留在树林里给大树治病)

再请几组读读。(师评:多勇敢的啄木鸟呀; 你是一只多么富有责任心的大树呀)

师小结:像啄木鸟那样不怕冷,不到南方去过冬,留下来继续在树林里消灭害虫,我们把它称为“留鸟”。

(板书:不怕冷 留在树林里消灭害虫 留鸟)

5、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小蚂蚁和啄木鸟之间的对话,老师读旁白,女同学扮演小蚂蚁,男同学扮演啄木鸟。

四、学习第三段

1、小蚂蚁的疑团总算解开了,他不知不觉来到了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正在挖洞。(出示图片)

2、哎呀,真奇怪,这么冷的天,青蛙忙着挖什么洞呀?于是,小蚂蚁问:

师;青蛙,你为什么挖洞呀?(师指着某一个学生问,多问几个)

生:我要冬眠了。整个冬天……

师:青蛙,什么叫冬眠呀?

生:冬眠就是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不动,要到明年春天再出来。(出示这句话)

师:对呀,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里,冬眠是动物不吃不动,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生理现象。(看录象)

(板书:青蛙 冬眠 睡在洞里 不吃不动)

师:青蛙哥哥,你慢慢挖吧,我们明年春天再见!

3、好,让我们再来分角色朗读这一段,老师读旁白,女同学继续扮演小蚂蚁,男同学扮演小青蛙。

五、学习第四段

1、哎,朋友们有的到南方去过冬了,有的不怕冷,继续留在树林里消灭害虫,还有的要冬眠了,而我怎么办呢?(出示图片)

2、你们说,小蚂蚁该怎么办呢?(准备过冬的粮食)

(板书:小蚂蚁 准备粮食)

那小蚂蚁的家在哪儿?

它的粮食是什么?

它在洞里过冬,那他与青蛙一样吗?

(师评: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看来你平时很爱看课外书是吗?)

六、总结

小朋友,动物过冬的方式真是各不相同,有的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有的不怕冷,留下来继续工作,有的要冬眠,还有的准备些粮食,在洞里过冬。

(板书:连线 动物过冬)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念念:

出示:

冬天到,雪花飘, 小青蛙,要冬眠,

黄莺、燕子南方住。 睡在洞里香又甜。

啄木鸟,不怕冷, 小蚂蚁,急匆匆,

消灭害虫保树林。 准备粮食过寒冬。

七、拓展知识

1、小朋友,课前,老师要小朋友去搜集资料,找找还有其他动物是怎么过冬的,你能来说说吗?

2、学课文讲:(出示句式)

小蚂蚁来到( ),看见( )。小蚂蚁问:“( )?”( )说:“( )。”

3、小朋友,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像课文中这样的小故事,我们说也说不完,你还想知道其他有关动物知识的话,老师可以推荐你几本好书,你们可以从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动脑筋爷爷》、《少年科学》、《有趣的动物》、《中国动物故事集》、《十万个为什么》,如果家里有电脑,你还可以登入这些网站:

中国科普博览

野生动物之家

科普

自然之谜

动物百科

动物世界

课外百科知识库

中国公众科技网: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幼儿能大胆选择并讲述选择的理由。

3、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教学准备:

操作卡人手一份、小动物图片若干、课件、投影仪、枕头、沙包、南方标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1、(放映幻灯片)”图片上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冬天)”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冷)”冬天我们是怎样过冬的?”(穿棉衣、开空调、取暖器、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2、”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幼儿讲述)总结:动物过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冬眠过冬,储食过冬,南飞过冬等,分别解释。

二、幼儿操作(放映幻灯片)”这里有几个动物,我们来认识一下(蚂蚁、松鼠、天鹅、燕子、熊、乌龟),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些动物分别是怎样过冬的?想好之后把这些小动物贴到操作卡中,在操作的时候想一想你选择的理由。”

三、讲评1、”请你拿好你的操作卡,来讲一讲你的选择”(投影仪中展示)”你为什么认为这个动物是这样过冬的?”(幼儿讲述)2、总结:(放映幻灯片)熊和乌龟都是冬眠过冬的,因为他们在冬天来临之前吃大量的食物,整个冬天他们就可以睡觉,不吃东西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动物像蛇、青蛙、蝙蝠、刺猬都是冬眠的动物;蚂蚁和松鼠是在自己的洞里过冬的,因为冬天出去找食会很冷,所以提前把整个冬天的粮食准备好过冬,还有兔子、小蜜蜂都是储食过冬的;因为天冬天的时候南方比较暖和,所以天鹅和燕子会选择南飞过冬,除了天鹅和燕子会南飞过冬,还有很多候鸟会南飞,像杜鹃、大雁、黄鹂、丹顶鹤,他们都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四、看录像“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吧!”(播放课件)五、游戏的方式巩固知识介绍玩法:枕头、沙包、南方标记分别是三种过冬方式:冬眠用枕头表示,储食用沙包表示,南飞用箭头表示,幼儿随意挑选一张动物图片,然后选择相应的过冬方式。

六、结束活动教学延伸1、 在操作区中投放操作卡和动物图片。

2、 在科学区中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5

姬老师这节课是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遵循新的语文教学标准设计安排教学活动的。

整个教学活动突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一”。

一、创设氛围贯穿一个情境。全课始终围绕着“到大森林里的动物王国去玩,了解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这一情境而展开。课的开始,教师戴上动物头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我们与动物关系非常密切,渲染了课堂气氛。随后,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形象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绪、情感带入了动物过冬的神秘世界。学生带着想知道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到课文中找答案,很自然地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之中。学生了解了课内知识后,教师又用“动物王国中还有很多动物呢,斑马阿姨只记录了几个动物的过冬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朋友的过冬方法吗?”这样的语言,把学生的视野又带入了课外更广阔的动物世界。此时,学生仿佛置身于动物的王国里,随后,学生兴致极高地模仿着各种动物进行对话交流。教学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一个情境,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感到这不是在严肃的课堂里学习,而是在充满乐趣的动物王国里畅游。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了愉悦的情感。

二、能力训练突出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本课内容非常浅显,动物过冬的方法都是通过小动物间对话交谈的方式交待的,学生只要通过读书就能获得这方面的知识。这类科普知识的小文章,很容易上成自然常识课,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掌握动物过冬的方法这一知识点上。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新课程改革把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低年级语言训练的一个重点。为此,姬老师把本课教学重点定位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上。这项训练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课内训练——基本训练。组织学生先按照原文想象动物说话时的神态、表情,模仿动物进行朗读的训练。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分角色进

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要求(有礼貌交谈,说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动物过冬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个环节课外训练——提高训练。在这一环节,首先组织学生拓展交流各种小动物的过冬方法,然后,让学生遵循课文中小动物对话的框架,自己组织语言说清某一小动物的过冬方法,随后,同桌间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课内外知识两个训练环节的安排,遵循了学生能力形成由低到高的规律,体现了能力培养的渐进性。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基本掌握了口语交际的方法,并具有了进行简单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促进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

《标准》在前言的基础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语文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姬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多处给学生留有发展的空间。

1、教学内容开放。教学不局限于教材内容,适当补充教材中没有而生活中学生知道的一些动物过冬的知识,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课外知识。

2、思维空间开放。学生在想象课文中小动物说话时的神态、表情、声音、动作方面,不受任何限制与约束,大胆地去想象、去创造。在拓展课外训练方面,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加开放,在不违背动物过冬方法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所想去说,按自己的创意去表现,按自己的优势去发挥。

3、拓展知识空间开放。在拓展不同动物过冬方法这一知识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了解不同动物过冬的方法。课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知识的空间。

4、评价标准开放。教师坚持以评价促发展的原则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特别是对口语交际训练过程的评价,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师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注重张扬个性,对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出众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敢于追求与众不同,敢于标新立异。

四、学习方式体现一种结合。

即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在课内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课外知识拓展、能力提高训练两个环节中,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个体活动的基础上,带着自学自练的收获,再在小组内或同桌间进行分工训练、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的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面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五、人文教育渗透一种思想。

教学中,无论是教师与学生谈话时的语气、表情、声调,还是学生模仿动物对话时的合作、演练,都渗透了尊重别人、文明处事、礼貌交谈的思想教育,给学生以人文思想的启蒙教育。

总之,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在游戏中欢畅,在情趣中漫谈,在快乐中体验,在自主中思考,在合作中演练,在参与中发展。教师的角色是参与游戏,引导训练,驾驭课堂,服务学生。◆

上一篇 → 摘自网站。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6

今天,我说的《动物过冬》是浙教版六年制第三册中的课文,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一、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现在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正是能体现上面理念的一个好例子。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小蚂蚁、燕子、啄木鸟、黄莺和青蛙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蚂蚁找不到朋友,觉得奇怪。第二自然段写啄木鸟告诉小蚂蚁、黄莺、燕子到南方过冬,它自己继续消灭害虫。第3自然段写青蛙准备冬眠。第4自然段写小蚂蚁准备过冬的粮食。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的方式。

4、会在课外查找有关动物过冬方式的资料。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用三课时来完成。

我这里选的是第一课时。这课时要学的是第1、2自然段,为此我制定了以下3个子目标:(1)学会生字“周、静、悄、忽、消”,理解词语“静悄悄”“忽然”“四周”“声音”“消灭”。(2)会正确朗读课文。(3)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欣赏一些有关候鸟的图片,并能自己查找一些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及资料。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并随文理解“静悄悄”“忽然”等词语意思。教学的难点是“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这个词句及第二自然段中啄木鸟与蚂蚁的对话的理解及朗读训练。

三、教学方法

在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伟大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别林斯基语)无疑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自然也就更应该讲究方法。根据新课程推出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我选择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下作简略介绍。

(一)以题统文法设计。

讲读不仅从课题入手,而且始终抓住课题,统摄全文,使讲读精要,条理清楚,环节紧凑,学生理会深切。

(二)诵读法设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

(三)直观法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现代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冬天的树林”、啄木鸟与小蚂蚁的图片,啄木鸟啄树的声音等感性材料,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四)表演法设计。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分角色表演,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培养表演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五)文本扩展法设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从而学生的思维。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学生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因此,我在课后设计了学生搜集资料,小组汇报的形式,这样做一者准备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二者也是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合作学习方式具体地运用。

四、教学基本流程:

每一次学习新的课文,课题其实早已被学生所熟知。所以虽然在设计时我也曾想过多种方式来揭题,最终我还是采用了直接揭题的方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直奔主题,又符合当时的情境,因为学生早就知道他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是《动物过冬》。

在出示了课题以后,我让学生对课题进行了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注重探索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抓课题进行质疑是低年级学生可以尝试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方式?)。问题出来以后,我就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探究的主题即“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时,我利用课件,先出现一只小蚂蚁,向学生介绍“大家看,谁来啦?――这是一只好奇又好问的小蚂蚁,它来到树木里发现了什么?”然后出示树林图,让学生说变化,随机出示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让学生读读并教学生字“静”,词语“静悄悄”,并进行朗读指导。满意以后过渡:“小蚂蚁发现树林里静悄悄的,他会怎么想?”并随机出示句子“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进行朗读训练。课件在教学当中真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课件上的一个个句子的出现,使朗读的重点与难点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学习第2自然时,老师过渡:“树林里静悄悄的,朋友们都上哪儿去呢?小蚂蚁正在想时,听到了(课件:出示“笃笃笃”的声音),大家看,谁来了?”自然的过渡衔接,把大家带到了这个童话的情境中。学生在老师的稍微点拨下读(1-2句),接着老师设计了“忽然”的词意理解,设计一个语境接下半句:“有一天,我在马路走着走着,忽然________。”让学生大面积地进行说话训练。回到文本时重点理解“喊”字,并抓住喊字进行对话训练。为了增强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我运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自由练读,男女分角色,同桌对话,师生对话、评价,再分角色带上头饰表演读等等。本教学片断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把语文训练与学生自我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先让学生读中体验,把自己置身于角色之中,然后再加以适当的点拨,抓住提示语“喊”,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这样,学生读书是靠自己去读懂,在读中自己领悟语感,而不是靠教师讲懂。

在多次的读以后,我问:“听了啄木鸟的话,小蚂蚁明白了什么?”学生就会把自己读书所体会到的东西一一作出陈述,这时我介绍候鸟、留鸟的一点知识,并向学生展示我在网络上查找到的候鸟的图片。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图片展示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使学生引起对动物过冬方式的兴趣,激发查找资料的愿望。所以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查找动物过冬知识及资料的作业。

五、板书设计:

因为这篇科普知识,简单易懂,内容上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东西。在本节课中,除了几个词语,其它的基本上在课件上演示,我板演的就是几个要重点理解的词语:“静悄悄、忽然”。◆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2. 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习性的兴趣。

3. 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说出几种常见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活动难点:知道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

活动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若干、小动物头饰、动物过冬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活动"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冬天我们是怎样过冬的?那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呢?"

二、听故事,了解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一)了解冬眠过冬和加厚毛皮过冬

1.出示小熊和小青蛙睡觉的PPT。

2.教师提出问题,小动物怎么都要睡觉呀?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3.解释什么是冬眠。

思考:蛇为什么要聚在一起冬眠?

4.课件出示小羊,提问:小羊是怎么过冬的呢?还有哪些动物要像小羊那样需要在冬天加厚皮毛过冬的呢?

(二)观看视频,了解另外三种过冬的方式

三、操作活动,了解更多的动物是如何过冬的幼儿小组合作,将小动物图片与它们过冬五种方式匹配,粘贴在小动物过冬的背景图上。

四、结束部分

(一)拍手游戏小动物怎样过冬,幼儿佩戴头饰表演。

(二)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动物过冬的五种方式。

活动延伸

进一步探索小动物过冬的一些方式。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中讲的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学会汉字“晨、池、岸、春、粮”。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11课《动物过冬》。(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从课题大家一定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动物过冬的事,那么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6页。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小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看拼音。

2.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动笔画出后面生字表中的6个生字,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过冬的事?有几个自然段?

三、逐段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第1自然段)

(1)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共有几句话?

(2)指名说说每句话都写的什么。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问:最后一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为什么?(指名试读)

(4)小结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想想这段主要谁和谁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边读边用笔画出答案。(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①小蚂蚁看见了谁?说了什么?(板书:燕子、杜鹃、黄鹂)

②喜鹊是怎么回答的?从喜鹊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到南方去)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教师提示:燕子、杜鹃、黄鹂这们是一种候鸟,天冷了,它们到南方过冬,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又飞回来了)

③小蚂蚁又说了什么?喜鹊又是怎么回答的?(板书:留在当地)

④教师指导朗读,分角色读。(小蚂蚁的话要读得天真,好奇。喜鹊的话可以读得平静、和气)

(2)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第2自然段,这段主要写小蚂蚁和小喜鹊的对话,我们从中知道了燕子、杜鹃、黄鹂去南方过冬。喜鹊留在北方过冬。下面我们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来自学第3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板书:青蛙 冬眠)

(2)指名读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什么是“冬眠”。

(3)指名说说“冬眠”和“睡觉”有什么不同?

(4)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对话的语气。

(5)小结第3自然段内容。

4.学习第4自然段。(齐读第4自然段)

(1)想想小蚂蚁是怎样过冬的?(板书:蚂蚁准备食物)

(2)小结第4自然段。

四、看板书总结全文

1.课文中讲了哪些动物过冬的事?

2.教师小结。(略)

第2课时

一、导言

同学齐读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动物过冬的事?

2.你还知道别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请讲给同学们听。

二、学习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晨、池、春、食”要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食”字最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成捺。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晨”上小下大,下部应宽。

“春”撇捺要伸放,中横稍宽,其余紧束。

“粮”左右靠紧,右捺伸展。

“食”上部撇捺宽,下部窄长。

4.完成课文后的第3题。

三、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四、指导学生阅读《课外阅读》中《小花狗找朋友》一文

五、总结

附:板书设计

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去)

动物过冬 喜鹊 (留在当地)

青蛙 (冬眠)

蚂蚁 (准备食物)◆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9

今天,我说的《动物过冬》是浙教版六年制第三册中的课文,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一、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现在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正是能体现上面理念的一个好例子。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小蚂蚁、燕子、啄木鸟、黄莺和青蛙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蚂蚁找不到朋友,觉得奇怪。第二自然段写啄木鸟告诉小蚂蚁、黄莺、燕子到南方过冬,它自己继续消灭害虫。第3自然段写青蛙准备冬眠。第4自然段写小蚂蚁准备过冬的粮食。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的方式。

4、会在课外查找有关动物过冬方式的资料。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用三课时来完成。

我这里选的是第一课时。这课时要学的是第1、2自然段,为此我制定了以下3个子目标:(1)学会生字“周、静、悄、忽、消”,理解词语“静悄悄”“忽然”“四周”“声音”“消灭”。(2)会正确朗读课文。(3)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欣赏一些有关候鸟的图片,并能自己查找一些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及资料。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并随文理解“静悄悄”“忽然”等词语意思。教学的难点是“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这个词句及第二自然段中啄木鸟与蚂蚁的对话的理解及朗读训练。

三、教学方法

在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伟大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别林斯基语)无疑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自然也就更应该讲究方法。根据新课程推出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我选择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下作简略介绍。

(一)以题统文法设计。

讲读不仅从课题入手,而且始终抓住课题,统摄全文,使讲读精要,条理清楚,环节紧凑,学生理会深切。

(二)诵读法设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

(三)直观法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现代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冬天的树林”、啄木鸟与小蚂蚁的图片,啄木鸟啄树的声音等感性材料,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四)表演法设计。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分角色表演,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培养表演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五)文本扩展法设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爱好,从而学生的思维。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学生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因此,我在课后设计了学生搜集资料,小组汇报的形式,这样做一者准备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二者也是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合作学习方式具体地运用。

四、教学基本流程:

每一次学习新的课文,课题其实早已被学生所熟知。所以虽然在设计时我也曾想过多种方式来揭题,最终我还是采用了直接揭题的方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直奔主题,又符合当时的情境,因为学生早就知道他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是《动物过冬》。

在出示了课题以后,我让学生对课题进行了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注重探索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抓课题进行质疑是低年级学生可以尝试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方式?)。问题出来以后,我就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探究的主题即“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请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时,我利用课件,先出现一只小蚂蚁,向学生介绍“大家看,谁来啦?――这是一只好奇又好问的小蚂蚁,它来到树木里发现了什么?”然后出示树林图,让学生说变化,随机出示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让学生读读并教学生字“静”,词语“静悄悄”,并进行朗读指导。满意以后过渡:“小蚂蚁发现树林里静悄悄的,他会怎么想?”并随机出示句子“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进行朗读训练。课件在教学当中真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课件上的一个个句子的出现,使朗读的重点与难点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学习第2自然时,老师过渡:“树林里静悄悄的,朋友们都上哪儿去呢?小蚂蚁正在想时,听到了(课件:出示“笃笃笃”的声音),大家看,谁来了?”自然的过渡衔接,把大家带到了这个童话的情境中。学生在老师的稍微点拨下读(1-2句),接着老师设计了“忽然”的词意理解,设计一个语境接下半句:“有一天,我在马路走着走着,忽然________。”让学生大面积地进行说话训练。回到文本时重点理解“喊”字,并抓住喊字进行对话训练。为了增强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我运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自由练读,男女分角色,同桌对话,师生对话、评价,再分角色带上头饰表演读等等。本教学片断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把语文训练与学生自我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先让学生读中体验,把自己置身于角色之中,然后再加以适当的点拨,抓住提示语“喊”,进行分角色表演,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这样,学生读书是靠自己去读懂,在读中自己领悟语感,而不是靠教师讲懂。

在多次的读以后,我问:“听了啄木鸟的话,小蚂蚁明白了什么?”学生就会把自己读书所体会到的东西一一作出陈述,这时我介绍候鸟、留鸟的一点知识,并向学生展示我在网络上查找到的候鸟的图片。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图片展示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使学生引起对动物过冬方式的兴趣,激发查找资料的愿望。所以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查找动物过冬知识及资料的作业。

五、板书设计:

因为这篇科普知识,简单易懂,内容上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东西。在本节课中,除了几个词语,其它的基本上在课件上演示,我板演的就是几个要重点理解的词语:“静悄悄、忽然”。◆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0

大班综合活动《动物过冬》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综合活动《动物过冬》,这是幼儿园建构式课题《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 说教材

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动物们不怕冷吗?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在进行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以“动物过冬”为切入吕,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欲望,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大班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教育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以及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究,从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结合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

幼儿已有过冬的经验。

2、和家长一起收集动物过冬的图书、资料。

3、动物过冬的课件。

4、操作卡四张,动物图片若干,自制拼图四份。

二、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电教法、讨论法、观察法、启发提问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快乐中习得经验,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乐于探索的习惯。

三、 说活动过程

1、以音乐活动引题: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啊,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暖和暖和身体吧!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做运动等方式抵御寒冷,那么动物朋友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2、出示课件,让幼儿自主学习,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问:里面介绍了哪些动物?幼儿回答后点出课件。提问: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回答并对其相应的过冬方式进行归类

。如蚂蚁和蜜蜂一样是通过储存粮食躲藏在洞里过冬的。幼儿思维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了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激发了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从而也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3、幼儿再次通过课件加深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后,出示操作卡让幼儿说出其对应过冬方式的动物。正如新《纲要》所指出:“语言教育应该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本环节通过操作卡的出现,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而且加深对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

四、 游戏互动:我也来当小动物

1、学一学:教师出示操作卡,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来表现其过冬的方式。

2、幼儿手持动物图片,找到动物过冬方式相似的伙伴后,送他们到过冬的地方。

这样的游戏,不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体现了幼儿合作的精神,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 活动延伸

1、益智游戏《拼图》:幼儿自由结伴拼出动物图片后,送其到相应的过冬地方,通过这一环节拓展幼儿思维。

2、在图书角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供幼儿查阅,提高幼儿教育的阅读能力。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1

之三

安广小学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中讲的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学会汉字“晨、池、岸、春、粮”。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11课《动物过冬》。(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从课题大家一定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动物过冬的事,那么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6页。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小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看拼音。

2.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动笔画出后面生字表中的6个生字,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过冬的事?有几个自然段?

三、逐段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第1自然段)

(1)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共有几句话?

(2)指名说说每句话都写的什么。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问:最后一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为什么?(指名试读)

(4)小结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这段主要谁和谁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边读边用笔画出答案。(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①小蚂蚁看见了谁?说了什么?(板书:燕子、杜鹃、黄鹂)

②喜鹊是怎么回答的?从喜鹊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到南方去)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教师提示:燕子、杜鹃、黄鹂这们是一种候鸟,天冷了,它们到南方过冬,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又飞回来了)

③小蚂蚁又说了什么?喜鹊又是怎么回答的?(板书:留在当地)

④教师指导朗读,分角色读。(小蚂蚁的话要读得天真,好奇。喜鹊的话可以读得平静、和气)

(2)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第2自然段,这段主要写小蚂蚁和小喜鹊的对话,我们从中知道了燕子、杜鹃、黄鹂去南方过冬。喜鹊留在北方过冬。下面我们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来自学第3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板书:青蛙 冬眠)

(2)指名读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什么是“冬眠”。

(3)指名说说“冬眠”和“睡觉”有什么不同?

(4)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对话的语气。

(5)小结第3自然段内容。

4.学习第4自然段。(齐读第4自然段)

(1)想想小蚂蚁是怎样过冬的?(板书:蚂蚁准备食物)

(2)小结第4自然段。

四、看板书总结全文

1.课文中讲了哪些动物过冬的事?

2.教师小结。(略)

第2课时

一、导言

同学齐读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动物过冬的事?

2.你还知道别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请讲给同学们听。

二、学习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晨、池、春、食”要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食”字最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成捺。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晨”上小下大,下部应宽。

“春”撇捺要伸放,中横稍宽,其余紧束。

“粮”左右靠紧,右捺伸展。

“食”上部撇捺宽,下部窄长。

4.完成课文后的第3题。

三、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四、指导学生阅读《课外阅读》中《小花狗找朋友》一文

五、总结

附:板书设计

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去)

动物过冬 喜鹊 (留在当地)

青蛙 (冬眠)

蚂蚁 (准备食物)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2

之四

作者:刘颖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能力目标:会用自己的话正确表达黄莺、燕子、啄木鸟、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情感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了解自然,探究自热的热情。

重点:理解课文,能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指导学生用各种不同形式内化课文语言。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动物过冬,让我随着小蚂蚁一起去看看动物们都是怎样过冬的。

2、创设情境

①师:这是一个初冬的早晨,小蚂蚁为到树林里找吃的你瞧,(点击课件)它看到了什么?

②谁来读读这个句子(点击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

③指导朗读该句(引导读好“满地”“静悄悄”)

④师引:寒冷的冬天使小树林变得寂静、萧条,那你们想不不看看以前的小树林是怎样的呢?

⑤提出要求:A、仔细看,都看到什么?B、用心听你觉得听到了什么?C、好好闻一闻,你能感受到什么?

⑥生发散说

过渡:这么热闹的树林怎么今天就变得静悄悄了呢?朋友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二、感知文本,初步了解课文2、3、4小节

1、自由朗读2、3、4段,想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然后把你觉得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教师邀请能力较弱的4位同学一起学习。

3、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师随机板书

燕子到南方

啄木鸟不怕冷工作

青蛙冬眠

小蚂蚁备好粮在家

(2)质疑板书

①师随机解决较简单问题

②根据提问点击出两个主干问题?

A、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而啄木鸟却要留在树林里?

B、青蛙是怎样冬眠的?

三、拓展文本、表演诵读2、3自然段

1、带着这两个问题再去读读2、3小节,读完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2、汇报

(1)小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而啄木鸟却要留在树林里?

(2)指名说——(你是从文中哪句话知道的?)

(3)点击出示小蚂蚁和啄木鸟的对话匡

(4)指导朗读小读小蚂蚁懂礼貌的语气和啄木鸟勇敢、坚实的语气

3、模拟情境

(1)小朋友如果小蚂蚁没碰到啄木鸟它就不知道燕子它们去哪了,那该有多着急呀,如果你是小燕子你会用什么办法告诉小蚂蚁你去了南方,让它别担心?

(2)生发散说

(3)师生选择打电话形式表演

(3)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进行表演

(4)指名表演

4、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师:刚才我们在读读演演中已经知道了小燕子和在树林里,现在咱们再一起随小蚂蚁去看看青蛙是怎样冬眠的?

指名说

(3)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第3小节表演出来

A、一个人讲故事的形式

B、两人以直接对话形式

C、打小伙伴分角色表演

②生自由选择一种方式练

③指名表演

四、课外延深,拓展阅读

过渡:今天这节课咱们在读读演演之中,学到了有关动物过冬的常识。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让你们回家阅读的材料,谁能来说说,通过阅读你还知道了哪些有关动物过冬的常识?

指名说

你们还想知道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

其实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也很想知道,让我们课后去书上、网上找找,去问问老师、爸爸、妈妈、还可以在今年冬天观察一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3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了解各种动物过冬的方式。

2.学习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索经验。

重点难点: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了解各种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说明:

动物过冬的方式作为一种知识对幼儿的发展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幼儿怎样获得这些知识。因此本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获取知识的能力上。

活动准备:

1.饲养一些动物如乌龟、兔子、鸟、鱼等。

2.准备纸、笔让幼儿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讨论:冬天来了有什么感受?人怎么渡过寒冷的冬天?

(2)提问:动物怎么过冬?说明

回答这个问题必然会涉及具体的动物,如狗怎么过冬?鱼怎么过冬?凡是没有得出正确答案的幼儿或答案不一致的,教师可将想应的图片贴在教室里,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有关的书籍和图片。

2.通过探索活动是幼儿自主的,即由幼儿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探索,用什么方式探索。

3.通过表达活动提高幼儿的表征能力。

说明:

探索要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索成果,如用图画或语言(由教师或家长记录幼儿口述的内容)。然后让幼儿将答案贴在相应动物的周围。

4.通过交流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获取知识的方式。

说明:

交流活动以讲述为主,让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成果和探索经过。

5.通过相互提问引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4

一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用“一边……一边……”说句子、写句子。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常识,懂得一些动物过冬的科学道理,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5、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怎样过冬的常识。

2、了解动物过冬的科学道理。

四、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五、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交流。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请来了许多小客人(卡片)看都有谁?(学生读动物的名称)

2、知道请它们来干什么吗? 它们是来告诉我们它们是怎么过冬的(出示课题)。你们高兴吗?(用高兴地语气读一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或者你最想问什么?(学生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是怎样过冬的?为什么它们过冬的方式不一样呢?┉)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答案吧?,还不快快打开书,一边预习课文,一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分别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蚂蚁、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

没有解决的问题就留在黑板上,等一下咱们小组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下面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些小动物和大家见面,证明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1、学习第一段。

(出示I课件)看谁来了?一只又好奇又好问的小蚂蚁来了,它来到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

从这些变化中它感觉到了什么?(秋天过去了,冬天到来了)

它心里会想什么呢?(朋友到哪去了呢?)

朗读指导重点: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中体会小蚂蚁当时的心情和语气。

2、学习第二段。

(出示课件)当小蚂蚁感到奇怪时突然听到了一阵叫声,听!谁又来了?(喜鹊)

让它告诉我们它是怎么过冬的吧!

边看图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

(这么冷清的地方,小蚂蚁见到喜鹊心里多高兴啊!它一定会很有礼貌的大声地向喜鹊询问)生读小蚂蚁的问话,。

(喜鹊听到小蚂蚁这么有礼貌,于是很乐意地大声地对小蚂蚁说)生读喜鹊的回答。

喜鹊告诉了蚂蚁什么?——在燕子、杜鹃、黄鹂旁边板书:飞到南方(了解“候鸟”和“迁徙”)

(小蚂蚁心里想朋友们都走了,它真舍不得喜鹊走啊,于是又向喜鹊问道)生再读小蚂蚁的问话。

(喜鹊一听就知道小蚂蚁舍不得自己走,心里乐滋滋地,于是高兴地大声地回答道)生读喜鹊的回答。

男女生分角色比赛读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它们过冬方式是一样的?(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小组学习第三段。

(1)、学习方法及要求提示:

A、同桌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蚂蚁的对话。

B、青蛙告诉我们它是怎么过冬的?

C、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冬眠?还有什么想问的?

(2)、汇报学习情况。

提示1: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过冬的?(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板书:冬眠

提示2: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既不怕风,又不怕雪,暖暖和和的,真舒服。)

(3)、再读本段。

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

指名读——小组竞赛读——齐读

(四)、读第四段。

1、小蚂蚁又是怎样准备过冬?

2、思考:蚂蚁和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小蚂蚁过冬方式是一样的?

(五)、回读课文,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今天我们请来的小客人一共有几个,它们有几种过冬方式?(迁徙、冬眠等)

教师总结:冬天到了,不同的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喜鹊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青蛙和蚂蚁告诉我们它们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拓展并联系生活实际。

现在谁告诉我们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1、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孩子们真聪明,掌握的知识真丰富,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动物它们过冬的方式也很有趣,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动物的又是怎样过冬的。

2、出示课件及资料(展示动物过冬的课外知识。)

小结:外面的世界非常精彩、我们要从课内走向课外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3、编童话故事。

小蚂蚁又往森林里走去,它又遇见了谁?它们会说些什么,其它小动物又会告诉小蚂蚁是怎样过冬的?请回家编一个简短的故事的,看谁编得好!

(七)、板书 设计(略)。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能分角色朗读课问。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常识。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过冬的科学常识。

重难点解析:

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基本上没有难懂的词句。有些词语的意思,课文本身就解释了。例如“冬眠”,课文利用青蛙的话说“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冬天再出来。”这就是“冬眠”。只要多读几遍课文,学生就能理解。

“天冷了,他们到南方过冬去了,明年才回来呢。”“天冷了”,是候鸟南飞的原因,因为南方暖和,等到第二年春天暖和了,他们再飞回北方。

“青蛙一边说,一边用脚刨土,议会就刨好了一个洞。”可让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体会“一边…一边”就是同时做两个动作,为用“一边…一边”进行造句打基础。

根据这篇课文对话较多的特点,要指导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小蚂蚁的问话较多,要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喜鹊和青蛙的话,要用耐心和亲切的语气读。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内容,体会感情。

习题配备:

1、发动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生活的资料,进行互相交流,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2、用“一边…一边”写几句话。◆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6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照样子组成词语。

洞(树洞)(山洞)

食( )( ) 舒( )( )

睡( )( ) 静( )( )

周( )( ) 整( )( )

三、读句子,写句子。

青蛙一边说,一边用脚刨土。

( )一边( ),一边( )。

参考答案:

一、周围 安静 忽然 大喊 燕子 睡眠 舒服 粮食

二、粮食 食物 舒服 舒适

睡着 睡觉 安静 静静

四周 周围 整体 工整

三、小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动物过冬》活动课教学设计 篇17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动物怎样过冬的故事。课文以小蚂蚁找朋友为主线,分别讲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以及青蛙的过冬方式。最后点到小蚂蚁也在准备过冬的粮食。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情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配有三幅图画,图画反映的是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常识。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或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周、梢、睡、舒、食”是翘舌音,“静、粮”是后鼻音。“食”的本音是二声,在“粮食”一词中读轻声。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舒:左边是“舍”,右边是“予”不是“矛”,不要多写一撇。

“周、梢、备、静、眠、粮、食”几个字,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识记字形。

2?写字教学。

睡:右边的“垂”笔顺是垂。注意最后一笔是短横。

粮:第六画是“点”,不要写成“捺”。

食:上半部的“人”要盖住下面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燕:笔画较多,结构较复杂,要着重指导。可以用“廿(niàn)字头,黑字尾,北字中间夹个口”来帮助记忆。

(三)词句教学

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基本上没有难懂的词句。有些词语的意思,课文本身就解释了。例如“冬眠”,课文里用青蛙的话说“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来。”这就是“冬眠”。只要多读几遍课文,学生就能理解。

“天冷了,他们到南方过冬去了,明年才回来呢。”“天冷了”是候鸟南飞的原因,因为南方暖和,等到第二年春天暖和了,它们再飞回北方。

“青蛙一边说,一边用脚刨土,一会儿就刨好了一个洞。”可让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体会“一边……一边……”就是同时做两个动作,为用“一边……一边……”进行造句打基础。

(四)朗读指导

根据这篇课文对话较多的特点,要指导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小蚂蚁的问话较多,要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喜鹊和青蛙的话,要用耐心、亲切的语气读。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内容,体会感情。

(五)练习提示

课后第三题是用生字组词语的扩词练习,要鼓励学生口头多组一些词语,然后选两个写下来。

“睡”可组成“睡觉、睡眠、睡衣、午睡”等;

“周”可组成“周围、周到、周密、四周”等;

“食”可组成“食物、食品、粮食、月食”等;

“舒”可组成“舒服、舒心、舒展”等;

“备”可组成“准备、备课、备用”等;

“静”可组成“安静、平静、清静、静悄悄”等。

第四题是造句练习。先让学生读例句,体会“一边……一边……”就是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再让学生口头造句,造正确了,再写下来。

(六)扩展活动

发动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生活的资料,举办一个“可爱的动物”报告会,进行互相交流,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初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的是哪几种动物的过冬方法。

(二)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注意正音。

(三)带着问题细读课文。

出示问题:这几种动物各是怎样过冬的?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四)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角色对话的神态、表情及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布置扩展活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