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说课稿(推荐8篇)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绘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句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描绘、赞美我们伟大祖国壮丽河山的。
本课我安排3个课时教学,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年段特点、课文的内容、特点以及课后思考与练习,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3、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披文入情,在读中赏,在品中读,直至熟读成诵。
学法迁移。学法:一找、二品、三读。“找”:找中心句;“品”:描写云雾特点的词句; “读”:有感情地朗读以至背诵。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细细去欣赏那神奇美丽的庐山云雾。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画出来。(板书:千姿百态)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要求学生边读边看课文插图,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的语句,)
a、品读。
b、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庐山云雾还像什么?(板书:像……像……像……像……)
3、了解“总起分述”的写法。(第三课时练习仿写)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这千姿百态的云雾的喜爱之情;熟读背诵。
5、总结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方法:找、品、读。
【以上教学,重点有意识地加强在读中感悟方法的指导,也就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指导: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让学生细细品、慢慢嚼,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思想感情的,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
(二)用以上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学后汇报交流:
1、“找”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板书:瞬息万变。)。
2、“品”云雾“瞬息万变”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瞬息万变” (由学生板书:变成……变成……)
3、“读”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这段教学给学生留下略读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运用学法自主探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每篇课文留下略读时间都是富有实效的选择。】
(三)作业设计
1、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优美词语,抄在“采集本”上。
2、朗读、练习背诵。
【目的在于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五、说板书设计
庐 山 的 云 雾
(总起) (分述)
千姿百态 像……像……像……像……
瞬息万变 变成…… 变成 ……
【此板书设计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表现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景象;具有启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对总起分述的构段方法一目了然地展示出来。】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篇2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如东县掘港小学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来自于苏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文以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方式描写了祖国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是能够积极思考,勤于动脑,有乐于思考、质疑的习惯!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创新能力方面的表现还不足,比如说想像力不够丰富、在感情朗读的时候,不能够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等!
针对以上的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以下几点:
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学会背诵!
2、 学会本课生字表中的十个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词语只读不写!并且根据相应的文本环境去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学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 让孩子通过文本的阅读认识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体会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让孩子通过文本的阅读认识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体会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法
针对本文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播放庐山云雾的秀美风光,同时在欣赏美景之时,用相对柔缓的音乐作为背景衬托。这种用图画展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教师的语言描绘情境的方法,深深的撼动了孩子的心灵、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进一步认识了解庐山云雾的兴趣!
2、 阅读指导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讲读代替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阅读。在学习过程中,我引领学生通过初读、精读、活读来把课文读短、读细、读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
3、 信息搜集法: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本课预习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回去搜集有关庐山云雾的资料。这样不仅可以在阅读文本时进行比较,更是培养了学生在搜集信息之后处理信息和同学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对于教材的分析、教法的提出,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一)交流信息,揭题导入(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三)精读感悟,品读课文(四)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交流信息,揭题导入
新课伊始,我会问孩子们:“课前大家都搜集到了很多关于庐山云雾的资料了吧!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孩子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互相交流! 在语文课上交流信息,既增强了学生对庐山云雾的认识,架设起文本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又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享。
在介绍完资料之后,我随即板书课题《庐山的云雾》,让学生齐读课题,并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个课题有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的!让学生自由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文本,带着迫切想解决问题的执着开始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学生即将带着疑问走进文本的阅读!(默读)
在让孩子读课文的时候,要提出阅读的要求:1、读通读顺句子,读的过程中做到“三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2、在读的过程中,完成生字的认读,理解相关词语的知识;3、初步整体掌握课文的内容!
接着让学生通过交流互议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1,2-3,4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品读课文
在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细。在分析文本第二部分内容的时候,直截了当的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庐山云雾有什么特点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的二、三小节,从中圈划中描写云雾特点的关键词语!(体现了新课程中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从而更亲近文本!)
在这两段文本的交流中,我引领学生着重地抓住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思路,相机教学!
分析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抓住“千姿百态”这个词语,让孩子自己从文中来找读描写云雾千姿百态的语句!从而了解到为了描写云雾的千姿百态,作者按照“山顶——山腰——山谷”的顺序,依次用比喻联想等方法描写了云雾的千姿百态!
此时可以利用文本中的插图来让孩子进一步走入文本:进一步理解它像茫茫大海、像巨大的天幕!
在看图结束之后,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其他形态的特点,配上柔缓的音乐,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他们感受到云雾的姿态很多的时候,可以让他们顺着这样的思路,自己展开想像,想想还可能会有什么形态呢?
当分析第三自然段的时候,主要抓住“瞬息万变”这个词语,可以小组合作学习,来了解它是如何瞬息万变的!在孩子们汇报学习成果的时候,要抓住 “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来了解云雾变化很多!抓住“刚刚、转眼间、明明是、还没有完全看清楚”来体会云雾变化时间很短!抓住“……”来了解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的情况很多,具体有什么呢?可以让给学生大胆想像的空间,让他们的智慧在想像的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就要适时的进行对文本的阅读指导,为了体现阅读的自主性,可以让孩子在阅读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热衷地方式来读一读!可以采取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听读等方式 !在文本的学习之中,给足时间让孩子在读中体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具体分析完这两部分之后,带领孩子们来看这两部分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知道这是总分的写作方法!在平常的作文当中经常会运用到这样的方法!由此给出一定的范围(运动会上,同学们的表现;春暖花开的时候,校园花圃里的花的形态),从两个题材中选择一个让学生们去讨论怎么运用这样的写作方法!课堂上教者也可以在孩子们充分地说后,花时间让孩子们动笔写写,加深对这种方法的运用!
在课文最后一小节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孩子明白流连忘返的意思!并让孩子试着举例说出什么时候会流连忘返呢?从而为接下来让孩子学会用“流连忘返”造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在孩子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对话之后,我会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如果你当时在庐山,见到了这样的云雾,你会说些什么呢?在此环节中,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时的课堂气氛也会达到很高潮!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便会在口中滔滔不绝的说出来,学生的情感将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四:板书设计
千姿百态
3、庐山的云雾 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向淑娟,来自湖南省永顺县高坪小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14课《庐山的云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敬请多多指教!
一、说教材: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文章层次分明、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着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的原则,我将本课设计为两课时,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将第二课时作为教学重点来说,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练习仿写。
2、过程与方法:
①、抓住重点词句,想象、了解庐山的云雾。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②、激发学生观察、描绘云雾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庐山云雾的神奇、变幻多端。
2、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练习仿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范文,适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教材特点,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自读自悟法、迁移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教学中运用媒体播放庐山云雾的秀美风光,并在欣赏美景之时,用相对柔缓的音乐作为背景衬托。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自读自悟法:
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采用了自由读、分组读、导读等多种朗读形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披文悟意,入情入境,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让他们在品中读,在读中赏,读出意境,读出美感,直至熟读成诵,从而使“生成”更精彩!
3、迁移教学法:
由于三年级学生对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将采用 “导学—一自主学习”的学法迁移,带着学生学习理解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这样学生不但从语言文字中得以训练,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感知庐山美
首先出示一幅幅风光奇丽、云雾飘渺的庐山图,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听,然后点出“在众多的景物中,数庐山的云雾最神奇了!”,从而引出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出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梳理了文章的内容,又为后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1、要求学生迅速朗读,并思考: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庐山的云雾?
2、找到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再次要求学生去品读,找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两个特点,达到了整体感知的效果。
(三)、精读课文 品读感悟
1、导学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②、齐读中心句,联系情境,理解“千姿百态”的意思。
找出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描写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的语句。让学生初步了解“总分”结构写法。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教师范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姿态品读课文。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评价语渗透朗读技巧,促进学生朗读。如有学生选择“白色绒帽”这种姿态,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白色绒帽在哪儿?你看白色绒帽戴在山顶上,多美啊!”;如选择了“一条条玉带”,就引导学生通过换词,感受玉带的美,并提问:将文中的“缠绕”改为“笼罩”行吗?通过换词,学生不仅体会到用词的准确,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玉带的飘逸;如选择“茫茫的大海”,教师问:“看到茫茫的大海,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无边无际和壮观,几位学生读后,教师趁热打铁问:“还有谁也想读出大海的壮观?”学生在倾听中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学生得到了朗读技巧的指导,从而读得更出色。在朗读指导中我还注重了评价的指导性,在评价中进行朗读技巧的渗透。
④、说话练习:
抓住“千姿百态”和“省略号”,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姿态还有很多,文中的四种姿态只是个例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
2、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采用了学法迁移,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段落:
①、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检查自学的情况,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补充。
③、抓住“瞬息万变”这个词,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变化还有很多,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动笔练习仿写。
④、运用造句理解“流连忘返”。
⑤、同学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形成积淀
在这一环节,我通过播放庐山云雾的秀美风光,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惊叹于庐山云雾之美,充分流露出发自内心的领悟与赞美。乐声不断、美景相随,教师引导,使学生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口中滔滔不绝的说出来,学生的情感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五)、总结全文 升华情感
总结贵在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结束语:“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美丽的庐山增添了神秘色彩,有机会我们也去领略一下。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咱们有机会也可以去感受祖国的美好河山。”使学生充满向往,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它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它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频道,是发挥叙述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桥梁。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14、庐 山 的 云 雾
千姿百态: 像绒帽 像玉带
是大海 是天幕 热爱大自然
神秘的云雾 瞬息万变: 眼前的—刚刚是—转眼间 热爱祖国山河
明明是—还没等—又变成
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此板书设计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表现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静态美和“瞬息万变”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庐山云雾、对祖国壮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初步设想,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艺术,把课堂变成一个乐园,一个熔炉,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会为此而努力,永不懈怠!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篇4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中的课文,这是 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无比热爱的美好情感。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具体写庐山的两个特点,第二自然段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三自然段写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两个自然段都采用了相同的写法,先概括介绍庐山云雾的一个特点,接着进行具体描述。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流连往返。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课文有以下四个教学要求: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3、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4、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我在执教第一课时时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初步感受庐山云雾奇幻美丽的特点。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逐幅出示一组庐山风光的图片,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来赞美它们,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的秀丽风光,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猜猜这么美的地方在哪,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在初读课文时,我出示这样一张幻灯片:
用你最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 联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哪些生字词。
3、 思考: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先指名读,再让学生按要求去读课文。这是让学生读通课文,通过自学学会部分生字词,总体感知课文。检查自学情况时,先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再出示所有的生字词,开火车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说说他读懂的生字词的意思,没说准确的就做个记号,待会儿再解决;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庐山云雾的特点,并告诉他们: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说它变幻无常。
第二次读课文时,我出示这样一张幻灯片:
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 理解几个难懂的生字词的意思。
2、 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一句或几句话,读给其他同学听。
先指名读,再让学生按要求去读课文。这是让学生解决剩下的部分生字词,通过朗读,初步感知庐山云雾奇幻美丽的特点。检查学习效果时,对没解释清楚的生字词,我补充讲解;学生读得好的,及时给予鼓励。
接下来,第三遍读课文,让全体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朗读全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在下课前五分钟时,出示生字,从间架结构方面指导学生写字。作业为:每个生字写两遍。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选自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的课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比喻和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忘返。文章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情境的“形态美”和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情境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二)、课时安排:全文共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文中的字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导学第二、三段,体会庐山的特点,掌握运用“总——分”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目标:
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文的联系,所处的 位和作用,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初步认识“总——分”的段式。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词语、课文。
(五)、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二、说教法:
1、这一部分内容分别描绘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都是运用形象的修辞手法,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来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所以,我采用了“导学——自主学习”的学法迁移,使学生不但从语言文字中得以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直观教学法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易于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手段。所以,我选用了幻灯机等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使学生入情入境,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又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3、为了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朗读”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段内容不但描绘得情境美,而且语言也美,运用入情入境的朗读,能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领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说学法:
最终的教育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会“渔”比会“鱼”更来得重要。在新的课改理念下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所以,得法的学习方法指导,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把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
根据课文分别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我运用了“读课文——找特点——说感受——感情朗读——写法指导——尝试背诵”的方法导读“千姿百态”的内容,然后学法迁移,学习“瞬息万变”的内容。这样,学生有法可循,乐于去学,既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又学会了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了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请同学们说一说。
庐山的景色 ,那里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给它 。
2、总体概括了对庐山总的感受怎样?
【通过学生的回答,反馈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信息,了解学生在学新知识前所具备的前提。】
(二)、诵读学文,体验感悟:
1、导学第二自然段:
①、默读学文,这个自然段写出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
②、为了介绍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作者又是怎样从那些方位具体的来进行描写的呢?
③、此时的作者身在庐山之上,感受如何呢?说说你最喜欢此时庐山上那个方位上的景色?为什么?用自己的情感,读出你的喜爱来?(个别读,评比读,集体读。)
④、小组合作探究,引领学生领会作者描绘庐山云雾时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总——分”的段落结构,比喻、拟人的运用。)
⑤、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背诵。
⑥、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的方法:读课文——找特点——谈感受——感情朗读——写法指导——尝试背诵。
【以上教学体现了教师的“导学”特点,使学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又初步领会了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从中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2、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运用学法迁移自主学习本自然段。
②、检查自学的情况,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补充。
3、过渡学习最后一段: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我们置身其中感受了“美丽”吗?如果老师让你们马上离开!你们愿意吗?(教师相机引导体会“流连忘返”)
4、为什么庐山的云雾能够让人流连忘返呢?(师生共同对全文“内容和写作手法”进行总结。)
5、正因为庐山云雾的如此秀丽!所以,古往今来就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前去欣赏。诗人李白和苏轼就分别留下了《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的千古绝句。(师生共同欣赏)
四、作业延伸:其实在咱们的祖国,像“庐山云雾”这样美丽的景色,就如同撒满夜空的星星一样多。说说你见到的美丽景色,并仿照“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下来。
五、说教学评价:在本课的教学中,课堂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和表达为主线”的原则。既展开了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感悟到了庐山云雾的美,又让学生展开了思维,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六、说板书设计:
本文的板书层次明,结构清楚,主要讲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形态美和“瞬息万变”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庐山的云雾、对祖国壮丽河山深深的热爱之情。(附:板书)
千姿百态
3、庐山的云雾 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
总 分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写景课文。本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忘返。文章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情境的“形态美”和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情境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二)、课时安排:全文共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课时:导学第二、三段,体会庐山的特点,掌握运用“总——分”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目标:
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文的联系,所处的 位和作用,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3、初步认识“总——分”的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遣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五)、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图片。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易于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手段。因为本班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我选用了幻灯机等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入情入境,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又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2、这一部分内容分别描绘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都是运用形象的修辞手法,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来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基于学生对修辞手法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导学——自主学习”的学法迁移,带着学生学习理解第二小节,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小节,这样学生不但从语言文字中得以训练,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为了体会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朗读”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段内容不但描绘得情境美,而且语言也美,因此,我采用指名读,男女生读,分组读等方式,入情入境地指导朗读,能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领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请同学们说一说。
【回顾旧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诵读学文,体验感悟:
1、导学第二自然段:
①、自渎课文,找出中心句。
②、齐读中心句,默读学文,这个自然段写出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
③、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
④、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
⑤、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点出“总分”结构写法。
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2、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运用学法迁移自主学习本自然段。
②、检查自学的情况,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补充。
3、过渡学习最后一段:
①、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我们置身其中感受了“美丽”吗?如果老师让你们马上离开!你们愿意吗?(教师相机引导体会“流连忘返”)
②、为什么庐山的云雾能够让人流连忘返呢?指导用“留连忘返”造句。
4、总结全文
①、配乐朗读全文
②、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③、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以上教学体现了教师的“导学”特点,使学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又初步领会了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并从中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四、说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评价手册》
五、说教学评价:
在本课的教学中,课堂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和表达为主线”的原则。既展开了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感悟到了庐山云雾的美,又让学生展开了思维,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六、说板书设计:
本文的板书层次明,结构清楚,主要讲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形态美和“瞬息万变”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庐山的云雾、对祖国壮丽河山深深的热爱之情。(附:板书)
千姿百态
庐山的云雾 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庐山的云雾》是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全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山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第四自然段再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所写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流连忘返”造句,能背诵课文。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一处景物。
本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因此我把”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掌握一种构段方式写出一处景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说”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在上一册课文中,学生已接触过”总分”这种构段方式,及”比喻”这种表现手法。
本文教学要求学生勤动脑、动手、会与别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学生普遍读书不注意感情朗读或掌握不够。也没养成与人交流探索的习惯。还有就是学生很少出远门,根本不知庐山云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要画出不同姿态的云雾也不容易。
三、说教学方法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
四、说学法
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本篇课文教学我让学生通过”读、思、画”感悟庐山美及文章的语言美。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讲读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本课。首先第一课时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以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二课重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分为四步:
(一)、谈话导入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下面让我们细细品味。”接着板书课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理解全篇课文的内容。
(二)、精读感悟
1、精读第1自然段
首先指名学生读这一自然段,可能学生读的时候,感情把握不准,教师相应指导,接着提问:”在庐山众多景物中,作者最喜爱的是云雾,你从哪里读出这点来?”学生不难答出(更,神秘)教师提醒在朗读时应突出”更,神秘”两个词,同时板书:神秘的云雾。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领悟词语,进入文章的意境:
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们看,在山上游览,似乎……漫步山道……此时,你们会感觉自己就像……“让学生做出伸手摸云雾、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样子。使学生充分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这时用导语过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学习:“庐山云雾如此神奇美丽,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请看第2自然段。”
2、精读第2自然段
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阅读并不是被动地接爱,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问题: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在下面画”______”。
(2)。文章哪个词说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
(3)。找出比喻句,比喻句中拿什么比作什么?
这样使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动口动笔的习惯。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千姿百态。接着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千姿百态的?请用笔画出来。”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像绒帽,像玉带,是大海,是天幕。
然后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先总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接着具体描述如何”千次姿百态”,这种构段方式叫”总分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绘画不同姿态的云雾,使他们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及文章语言的美。指名一两个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在下面画。通过直观画面使他们理解”笼罩、缠绕、弥漫、遮挡”等词语。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引入下一段的学习:“庐山的云雾还有一个特点,请看第3自然段。”
3、精读第3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结构与第2自然段相同,我让学生自学为主。辅以引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要求他们找出:
(1)中心句
(2)庐山云雾的特点。具体怎么写?
(3)比喻句,拿什么比作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瞬息万变: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又变成
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
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读完后,教师小结:正因为庐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游客们舍不得回来了。(并板书:流连忘返)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你能说一个令你流连忘返的地方吗?指名学生说说。至此,教学目标2已完成。
(三)、总结
总结贵在升华。我这样设计结束语:”庐山的云雾变幻莫测,是庐山的一绝,有机会我们可以去领略一下。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咱们有兴趣可以去领略一下祖国的美好河山。”使学生充满向往,激起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完成了教学目标3。
(四)、练习
读写结合,寓写作指导于阅读教学之中,是许多教师认为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本册教材训练的重点。因此我布置了此道练习:
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围绕”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写一段话。
最后说板书: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法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整个板书我努力做到简洁明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篇8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展示目标:(2分钟)
学会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请在5分钟内完成):
a、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练习组词。
b、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文中的10个词语。
c、自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10分钟):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及时正音。
b、说说你懂得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四、朗读课文,讨论课文大意。(8分钟)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五、课堂作业(15分钟)
1、抄写生字。
2、练习感情朗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3、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目标:(2分钟)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出示教学目标: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会庐山云雾的奇丽。
二、指导自学
(一)、精读课文第一节:(4分钟)
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出示自学指导一)
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什么?
2、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3、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到吗?试着读一读。
(二)指导学习第二小节:(出示自学指导二)(6分钟)
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画出相关的句子。
3、找出比喻句,说一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划——品——读
(三)、精读课文第三小节:(出示自学指导三)(5分钟)
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
想一想:这小节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变化又快又多)
3、自读,找出描写云雾变化快变化多的句子。?
4、想像一下,庐山的云雾还可以变成什么?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哪个词语说明此时的作者忘记了回家?这时你想说什么?
(五)、知识拓展(2分钟)
出示关于庐山的相关图片。
三、拓展运用,我是小导游。(6分钟)
1、同桌互相练习向游客介绍庐山的云雾。
2、谁来当小导游,向我们介绍你眼中的庐山云雾?
四、课堂作业。(15分钟)
1、朗读、练习背诵课文。
2、仿照第2、3小节的写法,围绕“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写一段话。
3、让我们来当小画家,把庐山云雾画下来。
五、说板书设计:本文的板书主要抓住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形态美和“瞬息万变”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庐山的云雾、对祖国壮丽河山深深的热爱之情。
(附:板书)
千姿百态
14、庐山的云雾 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