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推荐15篇)

2023-03-16 10:48:01教案设计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推荐15篇)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1

我是以“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家的墙上为什么挂着那杆猎枪”展开教学,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 一是这把猎枪是为老人自己而挂。这篇文章述说的故事,学生一读就知道这是斯杰潘老人的经历,是一篇精彩的故事,学生读上一遍就能够完整叙述。再读课文,老师引领学生思考,就会发现这位老人曾经非常喜欢打猎,尤其文中的“打野鸭遇到天鹅”就足以看出这位老人曾经打死过一些动物。我引导学生反复读“人在湖边转悠了好半天,一无所获,感到十分扫兴。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克哩!’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天鹅”学生完全可以读出老人遇到天鹅的惊喜之情。学生继续读着故事,可以发现老人从此改变了,因为老人看到老天鹅为了天鹅群的生存,顽强地用自己的身体扑打冰面,破冰寻找食物,这种生存方式感动了老人,让老人永远地放下了猎枪,这位老人不是扔掉猎枪,而是在自家的墙上高高的挂起猎枪,这是警醒自己,告诫自己。斯杰潘老人,每天看到枪,其实就是欣赏着老天鹅给予他的震撼。 二是这把猎枪是为老人的家人而挂。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想到这一点。因为老人的这把猎枪已经挂了30多年,老人的周边一定有着亲人,比如儿孙等,因为老人*打猎为生为了整个家庭的生存,因为老人多年的打猎一定会有着亲朋好友……他们看到这个不该挂着的枪,一定要寻问,老人也一定会讲述着精彩的故事。这一步的教学,我是引导学生扮演其子孙、兄弟姐妺,由一位“老人”讲述着精彩的故事。如此训练,学生不仅有着身临其境之感,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老天鹅给予人的那种精神力量。 三是这把猎枪是为来老人家做客的人而挂。这篇文章是章廷桦访俄罗斯期间,到贝加尔湖斯杰潘老人家做客后写下的。很明显,这把猎枪是为客人所挂。作者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同学们在老师再次引导下,很容易明白作者是如何写这篇文章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课堂上,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让我感动,他们说自己感觉到了老天鹅带头破冰是一个世界奇迹,这则故事是很难听到的,这则故事是感人的……我想这种感人刺激了作者产生了灵感,拿起笔写了起来。学生明白了这一写作过程,其实也是对自己过去习作的一个反思,是一次对未来习作的指导。过去我常说“写作其实就是作者灵感的解读”,我们引导学生写作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产生灵感,解读灵感,从这一篇文章中,学生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灵感,看出作者是如何记录自己的灵感,思考自己的灵感,学生获得此法,自然也会乐在其中。。 四是这把猎枪是为世人所挂。这个观点,是同学们进一步思考的生成。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孩子创造性的语言激起了我的生成,于是我说到:“是的!我们都没有见过这位老人,我们今天所读到的就是这篇小文章,但从这简短的文字中,我们每一位都能够想像到那一情境,那种美丽,那种感动,那种神奇的力量,那种永远放弃打猎的精神世界。我们学习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理解万物之生命,就是让我们与世界万物为友,就是让我们把这个精彩故事传下去,传给世人。”上完这一课后,我与一些老师讨论这一生成,有的老师认为这样引导,是不是太深了?我在课堂上,由上面三步引下来,在学生反复大声朗读的状态下思考下来,五年级的孩子没有那种困惑,他们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亲戚、小弟弟、小妺妺听。学习语文的过程,当学生能够产生这种传递感了,我觉得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一篇文章的价值才算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想这样学习,孩子们会拥有这份精神世界的。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2

教学要求:

知识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过程方法

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平分秋色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到"天鹅",我们不禁会联想到那只可爱的丑小鸭?想起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天鹅的故事》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却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二、自学质疑

1、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2)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在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在交流时提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三、点拨新授

1、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说说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自己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天鹅的故事》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读着课文,那一幕幕情景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次次让我们激动,让我们从心底里感觉到天鹅们的那种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2、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这样一个有关天鹅的故事,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给"我"听的。再读一读,看看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我"结识了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并到他家作客。

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斯杰潘老人向"我"讲述一群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

第二部分,我们又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它分为四层: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叙述了事情的起因。

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叙述了由于湖面结冰,无法捕食,所以天鹅们在讨论生存大计。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五、六、七自然段为第三层,叙述了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其他天鹅在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也加入了破冰工作,最后取得了破冰的成功。这是故事的继续发展和高潮部分。

第八自然段为第四层,这是故事的尾声,写了斯杰潘老人被刚才的情景感染了,对天鹅产生了喜爱和敬佩之情。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准备下节课全班交流。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问题。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分段读课文。

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

2、讨论:(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点拨新授

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

(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

(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

(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这群天鹅怎样?(团结)

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

(3)指导读

4、指导复述

(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第1小组第5小节;第2小组第6节(1~4句)第3小组第6小节(5~6句)第4小组第7小节自行准备,可加上动作。

(2)指名复述。

5、精读第8小节

(1)同学们,我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感受一定更深,找出来读读。

指名读,出示:“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2)讨论: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呢?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6、小练笔:(二选一)

(1)读了《天鹅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也被感动了,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

(2)天鹅破冰的经过,课文写得很精彩,也很感人。假如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来记叙这件事呢?请根据课文,以天鹅的身份来改写这篇课文,写出当时的情景。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3

仪征实小 丁雪飞 丁宏喜

一、导入

1、指名分段读课文,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

2、讨论:(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

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

(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

(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

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

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

(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

这群天鹅怎样?(团结)

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

(3)指导读

三、复述

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

第1小组第5小节;第2小组第6节(1~4句)第3小组第6小节(5~6句)第4小组第7小节自行准备,可加上动作。

2、指名复述。

四、精读第8小节

1、同学们,我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感受一定更深,找出来读读。

指名读,出示:

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2、讨论: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呢?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3、再读第8小节,提示“深情”。

4、欣赏全文。

板书:

天鹅的故事

勇敢 团结

腾空而起

端 重重扑打 挂

齐心 欢快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4

一.教学目标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学习第(5—7)自然段,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文字,图片。

四.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天鹅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

2、回忆:天鹅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评:书不读熟不开讲。对这样情满全篇的文章,初读必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究、质疑、交流,对文本获得鸟瞰式的全景图。]

二、自学思考

1、明确要求: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用( )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也许有些词语最先映入你的眼帘、最先打动你的心,就在词语下面画上“△△”符号,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三、精读感悟

(一)老天鹅破冰的场面

1、课件出示:为什么这一自然段令你感动?

突然,一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不过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着冰面。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2次,第3次……

(1)、老天鹅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与坚硬的冰面相撞击,不疼吗?(疼)它怕不怕?(不怕)这叫什么?(勇敢)

(2)、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撞击着冰面,可是冰并没有碎,它又是怎么做的?(学生接读)

(3)、镜子般的冰面仅仅被撞得颤动起来,可是仍然没有碎,它又是怎样做的?(学生接读)

2、体会“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1)学生演示天鹅的“腾空而起”和“重重地扑打”,提示要表现出力度。

(2)口语交际:上节课资料介绍,冬天,贝尔加湖的冰层一般有1米厚。比划一下,一米大概有多厚?现在是早春的寒潮,假设冰层是冬天的一半,那也有多厚?(学生比划)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天鹅为什么还要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着冰面呢?请你来替老天鹅当一次代言人吧!

——老天鹅啊老天鹅,你像石头似的扑打冰面,难道真是钢铁之躯,就不怕那钻心的疼痛和刺骨的寒冷吗?(多么坚强的老天鹅!)

——老天鹅啊老天鹅,以你的威望完全可以命令年轻天鹅行动,何苦要自己忍受这般苦痛?(多么无私的老天鹅!)

——老天鹅啊老天鹅,难道你就没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白羽、斑斑血迹?(多么勇敢,不怕牺牲的的勇士啊!)

(3)朗读:(分行朗读)在你们的解读中,老天鹅的行动简直就是一首诗,是世界上最壮丽的篇章!谁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老天鹅

腾空而起

利用下落的冲力

像石头似的

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

重重地扑打着冰面

第1次、第2次,第3次……

师:面对这样一只舍身为群,以血肉之躯为武器的老天鹅,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敬重地称它为——破冰勇士!

3、比喻句:“像石头似的”

(1)课件出示图片及圣桑的名曲《天鹅》,感受天鹅的美丽、高贵、典雅。

(2)天鹅是美丽优雅的,我们通常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石头?(坚硬!)

(3)把这么美丽的天鹅比喻成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合适吗?

(4)联系上学期学过的《麻雀》:“一只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你有什么体会?(老天鹅的品格坚强像石头;天鹅笔直落下,姿态像石头;天鹅虽然怕疼,但它一声不吭,就像一块石头;摔下的力量很大,像石头。)

4、好一只勇敢顽强的老天鹅!导读第5自然段:

冰面没有破,怎么办?

冰面还是没有破,第二次再用力!

冰面已经被震得颤动起来了,第三次,继续!指名读——齐读。

5、过渡:还有哪些场面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二)群鹅破冰的场面

1、动人的画面还在继续——教师朗读: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面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

2、还不快来帮忙吗——出示:

这时,有几个天鹅来帮忙了,它们跟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一起,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很快,整群天鹅,大约有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

2、这就是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你的耳边回旋着什么声音?(冰层开裂声、扑打声、天鹅的叫声……)

教师分行引读:湖面上不时传来了阵阵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3、这群天鹅都以血肉之躯为武器进行破冰,你感受到他们具有什么精神?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吗?(齐心、团结)这是一个多么悲壮而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啊!“破冰勇士”这个称号仅仅属于老天鹅吗?

4、过渡:还有哪些场面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三)群鹅欢呼场面

1 、出示:

它们在水里高兴地游来游去,捕食着鱼虾,还不时地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噜——克噜!’

2、面对这样的变化,天鹅们的心情怎么样?谁能把高兴、自豪、激动读出来?3、展开想象: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天鹅的心情吧!(天鹅叫声)如果他们有人类的语言,他们会欢呼什么?

(四)老人挂枪禁猎

1、 师:这么可爱的天鹅,这么感人的集体,谁还忍心伤害它们?所以斯杰潘当时离它们才30多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却——

2、斯杰潘老人深情地说“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指名读)填空:

因为(),我们深情地赞叹:“多么可爱的鸟儿啊!”

四、激情回味,探讨课题

1、师述:天鹅们以血肉之躯战胜了困难,多么令敬佩,让我们一起再来细细地回味天鹅破冰的过程。(媒体出示文章主要内容,师生共读。)

2、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给故事找个更恰当、更精彩的题目。

3、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天鹅们凭着勇敢和顽强战胜了困难,重新幸福地生活在美丽的天鹅湖湖上。这个故事是一位猎人在打猎时亲眼目睹的,本来他是想举枪射击这群天鹅的,但看到天鹅破冰的情景后,他放下了手中的猎枪,并把它永远挂在了墙上。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并搜集其它动物感人的故事。

五、回环整合,深化体验

1、写感受: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可以对天鹅说,对斯杰潘老人说,对自己说,对他人说……把你最深的感受写下来。

2、写后交流。

3、师:这么感人的故事,在斯杰潘老人的心里铭记了30年之久,可见感人至深!让这份感动长驻你我心间,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齐读题目)。

提高题

★同学们,学了课文,你一定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你有哪些话想对老天鹅说,想对众天鹅说,想对其他人说,请拿起你的笔,把你心灵中流淌出的话语写下来吧!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5

教学要求:

知识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过程方法

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平分秋色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到\'天鹅\',我们不禁会联想到那只可爱的丑小鸭?想起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天鹅的故事》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却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二、自学质疑

1、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2)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在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在交流时提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三、点拨新授

1、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说说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自己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天鹅的故事》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读着课文,那一幕幕情景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次次让我们激动,让我们从心底里感觉到天鹅们的那种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2、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这样一个有关天鹅的故事,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给\'我\'听的。再读一读,看看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我\'结识了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并到他家作客。

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斯杰潘老人向\'我\'讲述一群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

第二部分,我们又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它分为四层: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叙述了事情的起因。

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叙述了由于湖面结冰,无法捕食,所以天鹅们在讨论生存大计。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五、六、七自然段为第三层,叙述了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其他天鹅在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也加入了破冰工作,最后取得了破冰的成功。这是故事的继续发展和高潮部分。

第八自然段为第四层,这是故事的尾声,写了斯杰潘老人被刚才的情景感染了,对天鹅产生了喜爱和敬佩之情。

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准备下节课全班交流。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问题。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分段读课文。

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

2、讨论:(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点拨新授

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

(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

(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

(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这群天鹅怎样?(团结)

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

(3)指导读

4、指导复述

(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第1小组第5小节;第2小组第6节(1~4句)第3小组第6小节(5~6句)第4小组第7小节自行准备,可加上动作。

(2)指名复述。

5、精读第8小节

(1)同学们,我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感受一定更深,找出来读读。

指名读,出示:“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2)讨论: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呢?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6、小练笔:(二选一)

(1)读了《天鹅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也被感动了,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

(2)天鹅破冰的经过,课文写得很精彩,也很感人。假如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来记叙这件事呢?请根据课文,以天鹅的身份来改写这篇课文,写出当时的情景。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6

教材简析:

本文主要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全文共分三段,文字优美,令人深思,给人启迪,指导学习课文时,重点在指导阅读理解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欣赏迷人的身姿,感知动人的故事,品悟感人的精神,教育学生爱鸟护鸟,重视保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读准有关生字的读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3、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复述,并且学习课文的写法完成片段的仿写。

教学重难点:学习第(5—7)自然段,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文字投影,图片投影,录音带。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读通课文,理清脉络,完成字词的仿影描红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谁能说说在你的印象中天鹅是一种怎么样的鸟?

2、揭示课题:天鹅的故事 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文讲了有关天鹅的什么故事呢?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同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有关天鹅的什么故事?

2、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习:

a、读词语

好奇 湖畔 胸脯 颤动沼泽塌陷边缘结束

俄罗斯 寒潮 降临一无所获 转悠 清脆窟窿 激动人心

b、分自然段个别读课文,涉机纠正读音。

c、用简短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课文主要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

三、再读课文

1、帮助学生理清楚课文的层次:

课文哪些部分是写老天鹅带领天鹅群用身体破冰的?其它部分写的是什么?

一(1)写俄罗斯老人请我到他家做客。

二(2-7)写俄罗斯老人给我讲一群天鹅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场面。

三(8)写老人再也没用过猎枪的原因。

2、让学生根据课文质疑

四、学习生字

1、提醒注意点

2、学生仿影描红

五、布置作业:

1、习字册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

2.讨论交流。(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 精读领悟第(5——7)自然段

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小节?哪些词句?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课文,找出来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待会儿交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一) 第5自然段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1、 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

a、“胸脯和翅膀”老天鹅是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b、“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的力量更大。)

指导读这个词语。

c、事实证明,老天鹅的这一举动,力量是巨大的,从哪儿看出来?(石头似的、沉重、颤动)

点拨:“石头似的”真的是石头吗?

指导读“重重、扑打、沉重、颤动”

d、老天鹅可是血肉之躯,痛不痛,他怕不怕,可冰面还没有碎,怎么办?学生再读

可冰面仍然没有破裂,怎么办?学生再读

如果依然没有破裂,怎么办呢?再来

啊,真难,现在仅仅是颤动了一下,又没破裂——(再来一次)这叫顽强!e、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出了一个窟窿,这是一只顽强的老天鹅,顽强的破冰勇士。老天鹅这样做是以什么为代价的?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板书:勇敢)他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板书:奉献)

f、师范读,生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在我们的脑海里慢慢地放映这只老天鹅接二连三撞击冰面的镜头。

g、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顽强精神!我们目睹了这一幕,没有理由不读好它,大家读。

(二)第6自然段

1、 面对这样舍已为人,以血肉之躯为武器的老天鹅,你想对它说什么?此时此刻,我们都想给这只老天鹅冠以一个美称,那就是——(破冰勇士)“勇士”就是——勇敢的战士

2、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水面——。

3、为什么说老天鹅是顽强的“破冰勇士”?(冰面上沾着老天鹅的片片羽毛,洒下了老天鹅的斑斑血迹。)

4、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老天鹅壮举,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5、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也证实了这一点。指名读。

6、出示插图,这是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7、带着自己的理解读给同学听,看能不能打动他。

8、齐读,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9、每只天鹅都以血肉之躯为武器,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拼搏)你觉得这群天鹅怎样?(板书:团结)

(三)第7自然段

1、导读: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就好像——,所有的天鹅——。它们——,不时——。

2、文中三次出现了天鹅的叫声,前两处在哪儿?各表示什么意思?这里胜利的欢呼“克噜——克哩——克哩”中你听懂了些什么?

4、齐读第(5—7)自然段。

三、精读领悟第8自然段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触动一定更大,找出来读读。

2.正为打猎一无所获感到扫兴的斯杰潘见了这感人的场面,有什么变化?他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4.齐读第8小节,“深情”地

四、 配乐赏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总结课文,迁移写作。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根据自由组合的小组形式展示朗读技艺,集体评分。

二、指导复述

1、一群天鹅在老天鹅的带领下破冰的场面是最感人的,能不能把这个过程复述下来。

2、指导:老天鹅(腾空而起 像石头 重重扑打镜子般的冰面颤动)

其它天鹅(呆呆看着……齐心欢快昂首挺胸游动捕食欢呼)

3、指导学生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的语句。

三、指导习作迁移

1、你看到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或者你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吗?交流

2、要侧重于写人物的动作。

板书设计:天鹅的故事

勇敢 奉献

团结 拼搏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7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5—7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导读课文时,重在指导学生会阅读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2、复述课文

教前准备:有关天鹅的图片、天鹅破冰场景图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天鹅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

2、谈话激趣。

谁能说说天鹅是什么样的鸟?出示图片。师简介。天鹅会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指导

1、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三、理清课文脉络。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天鹅用身体破冰的故事?

2、讨论交流,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

2、(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

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

(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

(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

(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这群天鹅怎样?(团结)

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

(3)指导读

三、复述

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复述。

四、精读第8小节

1、同学们,我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感受一定更深,找出来读读。

指名读,出示:

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2、讨论: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呢?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3、再读第8小节,提示“深情”。

五、精读课文本1—4自然段。

1、说说故事是由什么引起的。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共有几句话,试着给这段话分层。

3、指导朗读课文本1—4自然段。

六、欣赏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8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看到"天鹅",我们不禁会联想到那只可爱的丑小鸭?想起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天鹅的故事》不是一个童话故事,但却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读一读课文《天鹅的故事》,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天鹅的故事》主要向我们讲述了在贝加尔湖畔,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破冰行动的感召下,全部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而又感人的场面。读着课文,那一幕幕情景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次次让我们激动,让我们从心底里感觉到天鹅们的那种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这样一个有关天鹅的故事,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给"我"听的。再读一读,看看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我"结识了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并到他家作客。

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斯杰潘老人向"我"讲述一群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

第二部分,我们又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它分为四层: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叙述了事情的起因。

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叙述了由于湖面结冰,无法捕食,所以天鹅们在讨论生存大计。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五、六、七自然段为第三层,叙述了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其他天鹅在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也加入了破冰工作,最后取得了破冰的成功。这是故事的继续发展和高潮部分。

第八自然段为第四层,这是故事的尾声,写了斯杰潘老人被刚才的情景感染了,对天鹅产生了喜爱和敬佩之情。

读了课文第二部分,你觉得哪一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是不是课文的第五、六、七自然段?这几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它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那感人的一幕。同学们要认真地读一读。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精彩片断(一)点评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把"老天鹅"比作"石头",形象地写出了天鹅向

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下冲的力量之大和义无返顾。

可是它没有飞走,而是

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写冰面都颤动了,突出了老天鹅撞击的力量之大

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

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

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

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用省略号点出了撞击的次数之多

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

,第三次……"

【欣赏】

读着这一段,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只老天鹅不断地张开翅膀,腾空而起,然后重重地扑打着冰面……整个情景是那么的惊心动魄。老天鹅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感到震撼。

课文一开始就用"可是而是"等词,造成一波三折之势,扣人心弦。紧接着用"像石头似的"这一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老天鹅扑打冰面的样子,表现了老天鹅的毫不畏惧和坚定的信念。"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更是以"镜子般"与"颤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形象地写出了冰面的变化,衬托出了老天鹅撞击冰面的力量之大。最后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一句,极写出了老天鹅撞击冰面的次数之多,是不停地,一次又一次。

整个一段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但却通过对老天鹅撞冰时的一系列动作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老天鹅的勇敢和奉献,简洁而动人。

精彩片断(二)点评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用身体去撞冰,这是多么的难

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以想象,"呆呆地"形象地写

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出了别的天鹅被老天鹅的举动惊住了。

只听到'嚓--嚓--'冰层

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有层次地写出了冰面的变化,

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从侧面写出了老天鹅是在不停地扑打。

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

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

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这里写出了参加破冰的天

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鹅越来越多,从反面衬托出了

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老天鹅行动的感召力之巨大。

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

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把天鹅的声音比作劳动的号

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子,形象地写出了破冰场面的热闹。

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

来阵阵'克噜--克哩-

-克哩'的叫声,就像那

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

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

加油!'"

【欣赏】

课文先通过对别的天鹅"惊住呆呆"的神情的描写,反映出了老天鹅破冰举动的巨大震撼力,渲染了整个场面的气氛。

然后运用"只听到接着终于"等词,点出了冰面的变化,由"一条小缝"、"又裂开一条小缝",到"塌陷出现一个小的冰窟窿",再到"冰面在慢慢扩大"。冰面的一点一点的变化,强烈地衬托出了老天鹅扑打的力量之大,以及扑打的次数之多,是连续不断地扑打。这就鲜明地点出了它是一位真正的"破冰勇士"。

最后,以天鹅们逐渐加入破冰的工作,进一步突出表现了老天鹅破冰举动所产生的感召力之巨大。"那样齐心那样欢快迅速扩大"以及运用比喻来写天鹅的叫声,渲染了整个破冰的场面,表现出了天鹅们团结拼搏的精神。

以上一段,由面到点再到面,把整个场面的气氛、变化,描写得细致而富有感染力。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比喻

习作时,为了使描写能够生动而具体,或者为了使句子的表现力更强,有时我们常常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把它叫做比喻,或者叫打比方。

像课文中的这样几句话就运用了比喻的方法:

1、"(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2、"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第一句把老天鹅比作石头,形象地写出了老天鹅落下的情景,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老天鹅扑打冰面之举的壮烈;第二句则是把天鹅的叫声比作劳动的号子,形象地写出了整群天鹅破冰时热闹的情景和气氛。如果不打比方,这样写"(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没有刚才那样生动而形象了。

再读一读以上两个比喻句,你还会发现它们都用到了"像"。这个"像"是比喻句的一种标志,我们把它叫做比喻词。除了"像"以外,还有"如?quot;、"好像"、"像……一样"、"像……似的"、"是"等等。

当然,运用比喻时,不一定要用比喻词。如课文中"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这两句也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前者把"冰面"比作"镜子",后者则把"老天鹅"比作"破冰勇士",但它们都没有用到比喻词。

现在,你对比喻了解了吗?知道它的好处了吧!的确,运用比喻,能使我们写的句子更具体、更形象,能给我们的习作增加亮色。在习作时,你也可以尝试着用一用,但得注意比喻要恰当哦。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读了《天鹅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也被感动了,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2、天鹅破冰的经过,课文写得很精彩,也很感人。假如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来记叙这件事呢?请根据课文,以天鹅的身份来改写这篇课文,写出当时的情景。

附:课后练习4提示:

①"破冰勇士"指的是老天鹅;因为老天鹅是用身体和翅膀去扑打冰面,而且是不停地在扑打,所以说它很顽强。

②因为老人目睹了天鹅们为了生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身体英勇破冰的劳动场面,这情景让老人感动了,使他从心底里喜爱上了天鹅,所以他没有开枪,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五、万花筒

相关资料

1、天鹅:鸟,形状想鹅而体形较大,全身白色,上嘴分黄色和黑色两部分,脚和尾部短,脚黑色,有蹼。生活在海滨或湖边,善飞,吃植物、昆虫。

2、贝加尔湖:

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中国古称"北海",曾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主要活动地区,汉代的苏武牧羊即在此地。

贝加尔湖狭长弯曲,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处79.4千米,好似弯弯的月亮镶嵌在东西伯利亚翠绿的崇山峻岭之中。贝加尔湖面积约3150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8位。它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科学家们曾作过假设:若无其他河流注人贝加尔湖,而以安加拉河目前的年平均流量流出,需4o年才能把贝加尔湖水流干;若全世界的主要河流均向贝加尔湖注入,则约需1年时间才能灌满,该湖的水可供50亿人饮用半个世纪。河口中间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圆石,在滚滚洪流中,巨石似翻滚游动,气势宏伟,是湖区的一个奇特景观。

贝加尔湖动植物品种和数量很多,在不同深度共有1200多种动物,在水面或接近水面有约600种植物,其中四分之三是贝加尔湖特有的品种,是世界其他湖泊无法比拟的。尤其使科学家们感兴趣的是生物的古老性。约有50种鱼,分属7科,最多的是杜父鱼科的25种杜父鱼。大麻哈鱼捕获量很大。唯一的哺乳动物是贝加尔海豹。有一种贝加尔特产湖鱼,名叫胎生贝湖鱼,属胎生贝湖鱼科,由母鱼直接产下仔鱼。贝加尔湖有320多种鸟。许多淡水生物在西伯利亚其他江河湖泊找不到踪迹。贝加尔湖是淡水湖,但湖里却生活着许许多多地道的海洋生物。如海豹、海螺、海锦、龙虾等。贝加尔湖底还有l~15米高像丛林似的海锦,这在其他湖泊里是找不到的,奇形怪状的龙虾就藏在这个"丛林"里。而一般鲟鱼都生活在沿海,贝加尔湖的鲟鱼却已经完全变成淡水鱼了。在欧洲的典型湖泊中,通常只有几种端足类动物(虾状甲壳动物)和扁虫,而贝加尔湖却有200多种端足动物和80多种扁虫。不仅数量多,有些种类还十分奇特引人。如最近发现的一些端足类动物呈杂色斑驳,与环境色彩混为一体;同时,还有人在湖中捕到体长达38厘米的巨扁虫。

贝加尔湖的野生动物,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数淡水海豹了。它数量特别多,喜欢成群结队活动。如今,每年仍可捕获近5000头。但是,贝加尔湖海豹是怎样来到这个湖中定居的,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个谜。一年中,贝加尔湖面尽管有5个月封冻约90厘米厚,冬季气温平均零下38摄氏度。但阳光却能透过冰层将热能输入湖水,形成"温室效应",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温,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各类水生物提供了食物,促进水生物发育成长。

贝加尔湖中的海豹数量已经从1994年的10.4万头锐减到目前的6.7万头。如不采取切实的保护性措施,5~7年后贝加尔湖海豹家族中的环斑海豹将濒临灭绝。海豹数量锐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工业污染,特别是贝加尔纸浆造纸联合企业对湖水的污染,致使动物中毒、免疫力下降;二是偷猎行为,猎杀一头海豹平均伤及三头,受伤的海豹大多活不了多久就会死亡。此外,猎杀者往往不择手段地猎杀幼小海豹,致使海豹群体的构成老化。

贝加尔湖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俄罗斯的主要渔场之一。湖区附近还有采矿、纤维加工、造纸、造船、捕鱼和木材等工业。由于工业的发展,贝加尔湖一度受到污染,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活动的害处,并着手纠正。该湖已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和自然保护名录。美丽富饶的贝加尔湖,在世人心中,一直藏着神奇色彩!

--资料来源于网上

3、词语提示:

①候鸟:随季节的变更而迁徙的鸟。如杜鹃、家燕、鸿雁等。

②沼泽地:水草茂盛的泥泞地带。

③一无所获:获,捉住、擒住。这里指什么动物也没有捉住。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9

《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破冰的壮举。作者为我们再现了老天鹅聪明、勇敢、顽强,为拯救同伴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以及天鹅们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的品性。这篇课文包含着浓浓的人文精神,应该让学生受到人文的熏陶,因此在教学中要多方位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激qing、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设计理念:阅读是个体精神对象化的过程。阅读中,只有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感知、触摸和揣摩、品味语言文字,才有可能与文本对话、共鸣、分享,才有可能使个体精神得以投射或提升。因此,在教学中以读解文,以情促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用读、述、想、品、赏、写等感性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亲近文本,用心阅读,在语言文字中生成情景,生成体验,生成智慧和思想。同时,倡导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抒发情感、喷涌真情,使语文实践与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从而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过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品读老天鹅带头破冰及全体天鹅热火朝天破冰的场面。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揭示课题。

1、揭题: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天鹅的故事》(生齐读课题)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从天鹅的叫声引入新课。

(点评:文中多次出现天鹅的叫声:清脆的啼叫声、劳动的号子声、胜利的欢呼声。声外有音,言外有意。以此作为线索,作为发散点,导入新课。为后面循声读文,比较、体验、建构,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做好铺垫。)

(二)抓住重点,品读课文。

1、轻声读读课文五、六自然段,想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读后交流。

2、默读第五、六自然段,想想课文中的哪些词、哪些句子,甚至哪些标点让你感动。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自己最感动的地方。

3、汇报交流,文本引读与学生朗读指导。

画面一:老天鹅破冰

1、老人深情的描述一定深深地吸引了你,谁愿意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给大伙说说。

教师紧紧扣住“胸脯和翅膀”“腾空而起”“石头似的”发表见解,相机作如下点拨:

(1)“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一下子腾空而起说明老天鹅很果断,毫不迟疑。飞得高,积聚落下的力量才能把冰面撞裂,老天鹅多有智慧啊!)谁来飞得果断些,飞得高些!谁来读?谁能飞得更高些,更快些!

(2)“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3)“石头似的”:天鹅是美丽优雅的,那么石头是怎样的呢?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石头?(坚硬!)把这么美丽的天鹅比喻成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合适吗?(天鹅的品格硬。天鹅笔直落下,像石头。石头不怕疼,天鹅怕疼啊,但他一声不吭,就像一块石头。摔下的力量很大像石头。)你怎么知道摔下的力量很大,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强烈的求生欲望,对天鹅群体的责任,使他忘记了疼痛,全力一击!能读出力量来吗?指名读。冰面没有破,怎么办?再用力!冰面已经被震得颤动起来了,继续!

(4)补充介绍:据有关资料介绍,贝尔加湖的冰层在冬天可达 1米!即使在初春,至少也有一、二十厘米厚。这样厚的冰层也为之颤动,果然是“沉重的一击”。

(点评:直奔重点段,以“情”为切入点,披文入情,深入语言文字体会,抓重点词体会并活化老天鹅的形象,深切感受文章的“情”,领悟其中的“理”。)

2、练读。

第一层朗读指导:品读本段重点词之后。

第二层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动手表演体会之后。

第三层朗读指导:引导学生相信老天鹅一次次扑打冰面的惨状以及走进它此时内心之后。

结合思考问题:

(1)经历了一次重重的扑打,此时,你仿佛看到了老天鹅的什么样子?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又是怎样扑打冰面的?

(2)假如此刻,你就是这一只老天鹅,我想问:老天鹅啊老天鹅,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点评: 从开掘内心体验的角度入手,走进老天鹅的内心世界,体验老天鹅的心情,感悟其舍生忘死、奉献和牺牲的精神。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注重个体体验的差异和多样,使朗读与悟情有机融为一体,使读真正发自内心。)

3、老天鹅一边在顽强的破冰,一边可能还会不停地叫?学生对文本进行补充。

(点评:学生想象老天鹅的叫声,想象与文本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对生命的渴望、敬重和珍爱的感悟。)

4、完成板书,感受老天鹅的样子

画面二:群鹅破冰

1、这位勇敢顽强,有着强烈生存愿望的破冰勇士不仅打动了你,更打动了谁?(别的天鹅)

(出示句子)

2、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天鹅?

学生交流。

3、她们破冰是那么齐心,那么欢快。下面老师读这段话。你们可以看着屏幕上的插图,一边听,一边想像,让凝固的画面活动起来,像电影一样;也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默默地想……

4、学生交流想象,结合练习喊号子。

(点评: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通过反复品读,凭借语言文字想象群鹅破冰时的壮观场面,透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同时,抓天鹅叫声,反复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在读中获得熏陶、洗礼和升华。)

画面三:群鹅欢呼

过渡:在破冰勇士的努力下,(示屏幕)一起读第7自然段。

1 、从天鹅们的欢呼声中,你听出了什么?如果他们有人类的语言,他们会欢呼什么?

学生想象说话。

2、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声声天鹅的叫声。(教师指挥学生分排读“克噜——克哩——克哩”,达成此起彼伏效果)

(评点: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是紧密相连的。引导学生依托文本,抓住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克哩!”,通过想象课文情境,联系上下文,多种形式的品读引燃学生的情感点,成为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情感、内化语言的情感纽带,力求体现“语文教学语文味”。)

(三)深化主题,感悟生命。

1、这是一群顽强拼搏的天鹅,这是一群渴求生存,有着强烈生命意识的天鹅,多令人震撼、触动心灵的场景啊。怪不得斯杰盘老人称他们是(屏幕示)——多么可爱的鸟儿啊!

2、你能理解斯杰潘的举动吗?

学生讨论。

3、是的,无论鸟儿还是人类都拥有生命,都拥有高贵的精神,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人类应该爱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

4、假如有那么一天,天鹅们看到这支挂在墙上的猎枪,相信它们也会“克噜——克哩”的叫呢(指板书),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

5、天鹅的叫声仿佛就是一首歌颂和命运抗争的英雄们的赞歌。天鹅的叫声回荡在那广袤的俄罗斯上空,回荡在那遥远的贝加尔湖畔,也回荡在我们每个同学的耳畔。当你耳旁响起鸟的叫声,你会想到什么?学生联系生活体会。

(点评:通过感悟老人的举动,学生不仅有着身临其境之感,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老天鹅给予人的那种精神力量。)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这么感人的故事,我们应该讲给周围的人听听,(课件示)把你的感动分给别人就变为了两份感动,三份感动。

2、课后最后一题作业:你见过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的场面吗?想一想,再写下来。

3、推荐阅读:屠格涅夫的《麻雀》;叶圣陶的《小蚬的回家》)沈石溪的《动物故事情感系列》相信阅读会让你们的心中拥有更多份感动!

(点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语文的学习终究要落脚在“文”字上。紧扣“生命”,着重通过拓展延伸语文文本的方式,力求学生能对“生命”的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无论是分享天鹅的故事,还是拓展阅读链接,都着力于“生命的意义”。这样的设计不仅仅使学生从文本中得到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的启示,更激荡起学生强烈的“生命意识”————团结、合作、奉献等等,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生命”的种子。)

板书设计:

16 天鹅的故事(尊重生命 和谐相处)

破冰勇士

克噜——克哩——克哩!!!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秦琳娜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10

教学背景:

《天鹅的故事》是上海市二期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齐心协力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故事。课文以天鹅的啼叫声贯穿,描述了三幅画面:一开始交代由于反常的天气变化使湖面再次上冻,致使一群北归的天鹅陷入绝境;在危急关头,一只老天鹅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扑打冰面,众天鹅在它的感召下同心协力砸破冰层;最后终于摆脱了危机,众天鹅共祝胜利。文章赞扬了老天鹅奋不顾身、顽强坚韧的品质,也写出了众天鹅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带着问题进行思考。

(一)谈话引入

1知道天鹅这种动物吗?学生交流。

出示图片:天鹅生活于湖泊与沼泽,通常是数十只至数百只在一起成群活动。主要吃水里植物,是一种非常温顺的国家保护动物。

2今天,我们将看见天鹅的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

(二)整体感知

1师: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一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朗读,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并即时正音。

2听,“克噜——克哩!”天鹅们在湖上啼叫着,课文多处描写了天鹅的啼叫,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想想他们为什么啼叫?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句子:指名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次啼叫,在我们听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对天鹅来说,却大不一样。要读好这些句子,我们就应该了解,天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啼叫声,让我们再一次阅读课文,体会这叫声中的含义。

(三)理解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2节。

寒潮突然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这意味着天鹅将失去食物,面临生存危机。“克噜——克哩!”天鹅们怎样地啼叫着?(着急、悲伤)

2正在这,出现了这样一幅情景。

媒体播放:老天鹅破冰

出示课文第3、4节,指名朗读,边听边思:在你眼中,那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胸脯扑打(奋不顾身)冰层塌陷出现冰窟窿

指导朗读第3小节。

引读第4节。边读边思考,回答。

“别的天鹅似乎怔住了。“怔住”是什么意思;其他不明白什么?

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咯吱——’,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现在,你就是天鹅群里的一只天鹅,看着老天鹅如此奋不顾身的破冰行动,你会想些什么?

学生交流。

说话联系:湖面上到处都是“克噜——克哩——克哩”的啼叫声,他们还会说些什么?

板书:投入。比较“投入”“加入”。

指导朗读句子。

(四)总结

当天鹅欢快地在水面上捕食时,我们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克噜——克哩——克哩!”那一声声啼叫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想一想,把它写下来。

教学反思:

刚跨入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分析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始终处于局部的范围,在整体阅读上稍有欠缺,我抓住课文的主线,深入阅读课文,在课上要多加训练,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完整,联系前后文思考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巧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写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请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已经暂时变成了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此时思考问题就必须要与该情境的节奏相吻合,不能任意拖延时间。如:在学习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撞击冰面时,教师用语言把学生带入情景,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天鹅群中的一只,说说你眼中的老天鹅,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这样,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也是敏捷的。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带着问题进行思考。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1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的智慧出在学生的指尖上。直立行走、用手劳动是人类进化的标志,“动脑又动手,才会有创造”。语文课堂,理应让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然而,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公开课、观摩课,往往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样的语文课堂是热闹有余而静思不足,多的是小手如林、议论纷纷,少的是潜心默读、圈圈写写。“写”,成了被语文课堂遗忘的角落,成了课堂之外的功课。“写”,怎样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设计了三个以“写”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板块,颇有收获。

[情境描述]

板块一:

师:刚才同学们自学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通读顺了课文,很了不起!一个故事,一般都有起因、经过、结果。斯杰潘老人给我讲的这个关于天鹅的故事,你能不能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写出来呢?

[学生静静地阅读、概括。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师:同学们写得很投入!现在谁愿意来读一读自己概括的故事?

生:[教师将学生写的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起因:有一天,突然寒潮降临。经过:老天鹅和一群天鹅破冰的事情。结果:斯杰潘老人背着枪走了。

师:[边点评边帮学生修改]你写了三句话,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清楚。老师也有三句话:一是删去“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词,三句话就连贯了。二是“寒潮”与“突然”调换一下位子,删去“的事情”。三是故事还没结果:老人走了,天鹅呢?不见了![生笑。]再听听别人的看法,把结果改一改,好吗?

生:寒潮突然降临,湖面被冻住了。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敲打湖面,使湖面破裂。最终,他们成功了。

师:这是结了冰的湖面,改成“敲打冰面、冰面破裂”更恰当些,你赞成吗?[生点头。]

生:老师,我觉得“敲打冰面”不恰当,天鹅是用身体扑打冰面的。

师:你比老师用词更准确!改!

生:老师,天鹅是一次又一次用身体扑打冰面的。

师:多重要啊!加!

生:不是一只天鹅扑打冰面的,有很多天鹅一起扑打的。

师:多好的建议啊!这句话添在哪儿呢?

生:添在使湖面……使冰面破裂前面。改成:后来,一群天鹅齐心协力来破冰。

师:“齐心协力”用得妙!请你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寒潮突然降临,湖面被冻住了。一只老天鹅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后来一群天鹅齐心协力来破冰。最终,他们成功了。

师:你看,这样一修改,故事就清楚、明白了。 谁还想来交流?

生:寒潮突然降临,湖面结了冰,天鹅没有吃的了。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破冰,后来其它天鹅一起破冰找吃的。最后,他们有吃的了。

师:没吃的,找吃的,有吃的。[生笑。]这就是起因、经过、结果!“没吃的”才破冰!你抓得准!当然,最好不要老想着用这个“吃的”。[生大笑。]现在,老师建议大家把自己概括的内容仔细读一读、改一改,注意:要学会吸取别人的长处,把好词好句“偷过来”!

[学生快速进行修改,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生修改。]

生:寒潮突然降临,湖面结了冰,天鹅没有食物吃。一只老天鹅带领一群天鹅用自己的身体一次又一次地扑打冰面,冰面终于破裂了。天鹅们快活地捕食着鱼虾。

师:看,修改一下就是不一样。“带领”这个词用得特别好,突出了老天鹅。

生:湖面结了冰,天鹅群没有了食物。一只老天鹅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撞击冰面,其它天鹅也齐心协力,破开了冰冻的湖面,找到了食物。

师:有两个词用得好![生不约而同地答:奋不顾身、齐心协力。]

板块二:

师:刚才同学们朗读了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段落,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确,一只老天鹅破冰、一群天鹅破冰这三个段落写得感人至深。感人至深的文章需要静心体会,尤其是对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动的词句,最好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词、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将自己的感受写在词句边上。

[学生潜心读书、写感受,教师巡视并作个别点拨。]

师:同学们学得是那样专心,老师很感动。谁愿意第一个交流?

生:我读到老天鹅“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句时,感受到老天鹅很坚强,有一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师:你能从中读出老天鹅的精神来,了不起!对这个句子,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我读到这里,心想:老天鹅的胸脯和翅膀是肉长的,砸在这坚硬的冰面上,肯定很痛,也可能会受内伤。但是,为了找到食物,为了能够活下去,老天鹅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往冰面上砸,这是多么伟大啊!

师:你是在用自己的心来体会的,所以很真切!

生:我觉得“像石头似的”这个比喻写得好,让人感受到了老天鹅很硬。

师:“硬”在哪里?再往深处想一想!

生:“硬”在老天鹅很有勇气,很勇敢。

师:所以,老人称它是“破冰勇士”!

生:“硬”在老天鹅有顽强的意志,它一次又一次地扑打,不停止。

师:说得好!所以,老人又称它是“顽强的破冰勇士”!一般地讲,我们总是将静态的比喻成动态的、平凡的比喻成美丽的。这么美丽的天鹅,却比喻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打得好吗?

生:老天鹅从空中笔直地扑下来,就像石头一样。

生:石头不会感觉疼痛的,老天鹅是不怕痛,不怕受伤,连吭都不吭一声。

生:像石头一样落下来,表示力量大。

生:这样一比喻,让人更加敬佩老天鹅了。

师:同学们这样说,这个比方打得真妥帖,真形象!现在再来朗读,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学生继续交流……]

板块三:

师:[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学生先默读,在文中标出自己想问的问题。]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斯杰潘老人?

生:你离天鹅这么近,为什么没有开枪,却把枪挂在肩头走了?

生:你为什么悄悄地离开了?

生: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把枪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生:老人说到这里为什么停住了?

师:你往下再读一句话,这个问题可以提得更深刻些。

生:老人为什么深情地说?

师:这个问题就有价值了!

生:课文中老人赞叹天鹅是勇敢的鸟儿,为什么却说是“多么可爱的鸟儿”?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哪个问题最重要,是核心问题?

生: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把枪挂在肩头,而且一直挂在墙上?

师:好!我们就来思考这个问题。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课文、深入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看谁思考得深刻。

[学生潜心思考、书写答案。然后进行交流。]

生:老人从天鹅破冰中看到了他们的勇敢,有着团结合作的精神,心里很受感动。心想:我们人类也不一定会有这样的精神。所以,他放弃了打猎。

师:勇敢、团结的精神感动了他。概括得好!

生:斯杰潘老人看到小动物生存这么不容易,人类还要伤害它们,觉得太残忍了。要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啊!我们应该保护他们才对啊!

师:保护野生动物!你将来做环保局长挺称职![生笑]

生:他体会到生命是很重要的。不仅是天鹅珍惜生命,许许多多的动物,包括人,都那样珍惜生命。它们为了生存,可以做任何危险的事情。

师:所有的动物都会本能地珍爱着自己的生命。你写得太深刻了,像个哲学家!

生:老人看到了天鹅破冰的动人一幕,有感而发:天鹅为了求生,奋力破冰。不仅仅是天鹅,所有的动物都是一样的,遇到困境都会不顾自己的安危去寻找求生之路。

师:动物为了求生,在关键时刻会爆发出令我们人类惊叹的壮举。写得多好!

生:老人知道了动物也有爱心的,也会团结互助的。我们应该不再伤害动物,不再乱砍树木,不再破坏大自然,那该多么美好啊!所以,他把猎枪挂在墙上,每次看到时就给自己一个警告。

师:三个“不再”排列得多整齐!给人以警醒!

师:老师读完课文,是怎么思考的呢?这里有四个答案,你们猜猜看,哪一个是薛老师写的?(1)斯杰潘老人认为天鹅是一群可爱的鸟儿,不能打,人类应该自觉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2)老天鹅不惜用自己的身体为天鹅群打开生存之门的壮举,深深地感动了斯杰潘老人,使他不忍心伤害他们。(3)斯杰潘老人看到了天鹅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无比英勇和团结,具有人类一样的精神和品格,内心受到很大的震撼。(4)斯杰潘老人从天鹅在危难时表现出来的壮举中,感受到了天鹅那样的鸟儿也闪现出生命的光辉、闪现出生命的美,为自己曾经伤害过它们而感到惭愧、自责,从此放弃了猎枪。

[教学心语]

“写”是一种表达方式,需要学生专心阅读、潜心思考、静心书写,因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思考、书写的时间。匆匆而就,所表达的就难免肤浅、草率,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写”的训练活动,要做到三个“有”。

1、有的。每次安排“写”的训练,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本课中三次写,第一次是为概括故事而写,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第二次是为感悟课文而写,写自己的感受是为了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更加真切地进行感情朗读;第三次是为理解表达而写,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写出自己的见解来。这样的写,既有利于学生渐入学习佳境,又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因为写的机会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均等的,人人都能得到训练、得到提高、得到发展。较之“说”,有三个优点:一是消除了部分优秀学生的话语霸权,避免了课堂上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学生听讲的弊端;二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对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入,表达得更加有序、严密;三是通过书面的展示,给学生和教师进行评点、修改留下了空间,而说话训练,少不留神,学生的发言就从耳边溜走了,想帮学生订正都没有了凭借。

2、有法。写的训练,不能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简单重复,不能是学生已有表达水平的简单再现,应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写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写的方法的指导,一是有意识地让学生积极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等,逐步掌握一般的表达方法和规律;二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别人思考角度、思想内容的独到之处,开阔写的思路、丰富写的内容。在三次写的训练中,我有意识地通过评点,引领学生发觉别人表达中的好词好句,并移植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技巧;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学独到的见解,并引用到自己的文中来,加深自己的认识。这样的写,学生就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长进、提高,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3、有情。一是要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写只是让学生“如愿以偿”的一个过程,写得要适时。比如,第三次写前,我让学生对问题思考一分钟,学生纷纷举手,争着发言。我偏偏不让他们说,而让他们写下来,并比一比:看谁写得深刻、独到!这时的写,就水到渠成,满足了他们发表自己看法的愿望。二是要让学生写真情实感,不能写空话、套话。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写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比如第二次写,学生在阅读“天鹅破冰”的动人情景后,的确有所感悟,此时让学生写,就不觉得为难了。

当然,写的训练要适时、适度,真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扎扎实实、活活泼泼。让学习的智慧从学生的指尖上流出来吧,那是课堂最美的风景!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12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9

预约了精彩的课堂——听《天鹅的故事》

说来惭愧,拜师很久了,却还没去听过师傅的课。大概我真的不是一个称职的徒弟,今天还是第一次听,所以下课后匆匆拿了听课记录就直奔电化教室。

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缓解了上课前的紧张气氛,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间距离。让学生在享受过后带着一份愉悦的心情走近课堂,在外面也曾听过其他老师用这样的方法开始自己的课堂教学。

在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指出了老师作为引导者的重要性。丰富而又带有诱惑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而王水丽老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是让我最有感触的。当然,在之前王老师第一次指导我《九寨沟》的时候就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当面对真实的课堂教学时,更是深有感触——教学用语是需要与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对学生回答后的评价、每一个环节的衔接和情节上的铺设、渲染,都是看得出是精心设计过的。面对诗般美好的煽情语言,学生的情感也被带动了起来,跟随老师的引领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好象舍不得破坏这情景样地,从而创设出属于师生共同的情感空间。用我们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只有老师先进入角色了才能使学生也进入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王老师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重点部分的解读,目标的明确和针对性很强,教学到位。特别是那种逐渐深入的教学方法清晰可见,例如在教学重点时直奔重点段落——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自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哪一处地方让你最感动的。读后指名回答,归结到老天鹅的撞击冰面动作上,抓住“腾空而起”这词让学生体会这天鹅飞中除了是高的是快的,更包含了一份果断,读出高、快、果断,此时朗读“腾空而起”,学生一个接一个有了明显的层进,对比也出来了。老天鹅如此飞是为了那沉重一击,是像石头那样的一击,生活中天鹅图片的出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感受天鹅原来是美丽、幽雅、柔美的,与石头的坚硬是格格不入的,而此时要向石头那样击打冰面,加入讲解这贝加尔湖面的厚度,击打下也许……也许……也许……,让学生通过说表达后果的严重,从读到说,感悟自然就出来了。接着第一次问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天鹅,明显和没有读前来说是一次飞跃。在没有得到老师自己写好的用词时,一句“老师给它一个词——勇敢坚强”来衔接过去。通过读——说——悟——再读的形式,学生的感情和理解都得到了升华。接着以动作一次、两次……的重复中师生替换读、解中再次去体会这是一只怎样的天鹅,比上一次的感悟更深刻。一场激情澎湃的老天鹅“破冰”悲壮情景,此时播放贝加尔湖上的音乐,与悲壮的景观达成了和谐统一而又延伸开去,配乐读就更有那种氛围了。老师的组织和引导者的身份体现出的同时,也让我感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文秘帮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都很好的运用进去了。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我们关注的是全体学生,可在平时的教学中,似乎很容易被忽视,只关注了部分学生。王老师在课上让学生朗读、回答时全面关注,让没有举手或是没有回答过问题的学生读句子,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因为不敢举手的剧本都是没有自信或是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关注的重点,一般都是平时提醒,王老师在学生写字时以“我又发现我们四(3)班同学一个优点……”来提醒学生书写姿势要端正,大概这就是批评与表扬的艺术所在吧。

这些就是我作为一个新老师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在每次的学习中希望自己都能有收获,不断的进步。

逸羽 发表

/oblog/more.asp?name=lovenil&id=1037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13

师导入并引导学生读课文中三至七自然段文字。

师:在心里面读天鹅是怎么摆脱困境的?

生:学生默默地读课文。

师:怎样摆脱?

生:把冰面撞碎的。

师:撞碎这个次换一个次会更好的,击破冰面。先看第五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老天鹅破冰的句子。

生边读边画

师:你能找到吗

我们一起看两个句子

师:请同学们用心去品味?能感受到什么?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第三次”

生:老天鹅敢于尝试

生:为了生存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师:是哪两个词语呢,请大家有和着重号将其标出来。

生标。

师:找那两个

生:腾空而起、扑打

师:板书腾空而起、扑打

生:读第一个词

师:你能想像吗?

生:一下子飞

师:注意这个腾空而起,这个词原来与马有关,引申为。老天鹅是怎么样的飞上天空。写出来奋力高飞的样子,一起读。

生:读

师:多么的用力呀

生:生大声读

师:又是怎么扑打在冰面的。读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体会到什么?

生:体会到老天鹅求生的欲望非常强烈、生:石头体会,老天鹅坚强,撞击自己是很疼的。

师:你理解的太透彻了,表扬他

师:一生不吭,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带着你的感受读。

生读

师:谁还有其他感受

生:撞破的冰面

师: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生:读这一句

师:这些词语是有些联系的,正是有了腾空而起,重重的冰面上,镜子一样的冰面变得颤动起来的。阅读时注意词语的之间的联系。我们一起再读第一句话,看看之间的联系。

生读这一段前两句

师:不要断了,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文章写的好,你们读的同样的好。仅仅靠这一次扑打是不会破坏冰面的。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你体会到什么?

生:老天鹅无数次撞击冰面。

师:你已经体会到了。

师:心中只有一个信心,求生。

生:看到老天鹅的流血。没有吭一声。

师:忍受着,这是多么伟大的老天鹅,称作它为顽强的破坏勇士。师板书。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生朗读。

师:目读此情此境,其他天鹅是怎么做的,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所有的天鹅参加了破坏活动中。

生:镜子的冰面已经被天鹅击破了很大的面积

师:作者是怎么样描写这个破冰的场面。请读第六自然段,请画出破冰的句子。

生:生默读。

师:师板书“众天鹅”

师:天鹅是怎样的破冰的,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读

师:你找的对,读得好,有补充的吗

生:大约百十来只投入破冰工作

师:这些词都是描写天鹅破冰的画面的。

生:读第七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这些句子,看到这些画面,在破冰的时候是那样的

生:齐心

师:那样的

生:欢快

师:破冰勇士仅仅属于老天鹅一个吗

生:属于整群天鹅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画面,想到哪些,把其写在课文插图旁边吧。

生:学生写。

师:好的,很多学生写好了。先交流一下

生:我选择一个词,坚持不懈。

师:多好啊

生:众人拾柴火焰高

生:众心齐泰山移

师:深深打动你

生:有志者事境成

师:让我们一起为这群天鹅加油

生:兄弟们加油,齐心干呀,加油

师:指导学生“克噜_克哩_克哩”

再读这三段文字,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这一段其实是教给孩子如何具体地描写一个场面]

生:体会到天生折齐心协力的。

师:中齐心协力的结果

生:我体会齐心与努力

生:是他们努力的结果

师:再来仔细读一读。这些变化容易吗?

生:众天鹅的疼痛换来的

生:众天鹅的心血换来的

师: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读来之不易的胜利。

师生同读[师读学生读]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快乐

生:高兴,找到了自己的实物

生:震撼了

生齐读这些高兴欢呼的声音

生:一首的成功的歌

生:胜利之歌

师:这就是天鹅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你想到了什么、拿起笔将其写在纸上吧!

生:胜利的成果来的多么不容易

生:用自己的身体去破冰

生:我想到这些天鹅为了生存下去。

推荐课外读物。

用《麻雀》的一个故事。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14

一、直奔主题:

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天鹅的故事》中出现了三次天鹅的叫声。请你快速地找出这三次天鹅叫,想想这三次天鹅叫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又表达了天鹅怎样的情感呢?

(生速读)

生:第一次是“克噜——克哩”,是在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天鹅们着急、失望的情感。

师:(相机板书:“克噜——克哩”)第一次叫声,其实就是故事的——。

生(齐):起因。

生:第二次是在一只老天鹅带领天鹅群破冰的情况下出现的,是激动人心的。

师:(相机板书:“克噜——克哩——克哩”)第二次叫声,其实就是故事的——

生(齐):经过。

生:第三次是在破冰成功后,是胜利的欢呼。

师:(相机板书: “克噜——克哩——克哩”)第三次叫声,是故事的——

生(齐):结果。

二、精读感悟:

师:在这三次叫声中,最能感动你们的是哪一次?

生(齐声而又激动地):第二次!

师:也就是文章的第?节到第?节——

生(齐):第五和第六节!

师:请你在这两个段落中,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或字词,然后读给同桌听,用心读出你的感受。

生(自由朗读,圈画后有感情地和同桌互读。)

生:我最感动的是“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句写出了老天鹅为了同伴的生存,奋不顾身地破冰的情景。

师:你愿意把你的这份感动读给大家听吗?

生(有感情地读)。

师:多好的朗读呀,多深刻的理解啊,我相信在危急的关头你也会是那只老天鹅,为了同伴的生存挺身而出,是吧?

生(用力地点头。)

师:和他的感动是同一处地方的同学请举手。

生(大部分举手)

师: (出示小黑板)“老天鹅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这句中,哪一个词语深深感动了你?

生:“重重”这个词深深感动了我,从这个词中我看出老天鹅把自己的疼痛、生死完全抛开了。

师:太了不起了,从一个词就品出了老天鹅的精神,你真是会读书啊!

生:感动我的也是“重重”,我觉得这个词写出了老天鹅英勇破冰的决心。

师:太感动了。

生:我感动的是“像石头似的”。

师:抓得好啊!“石头”这个词为什么会深深地感动你呢?

生:我觉得这个“石头”写出了老天鹅不顾身体的疼痛,勇敢破冰的精神。

师:理解得多透彻啊,石头是没有生命的,是不知道疼痛的,老天鹅知道吗?

生:知道,但老天鹅没有怕疼。

师:即使痛,他也不吭一声,就像一块——

生:石头!

师:是啊,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请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再次深情地读。

师:天鹅们,来!站起来,请你们展开双翅——腾空而起——尽量高一点,来,重重地扑打——

生(伸出双手,高高举起,重重地扑打桌面。有几个同学痛得直吹手。)师:这样重重地扑打,痛吗?

生(齐):痛!

师:那老天鹅为什么还要这要——重重地扑打下去?

生:只有重重地扑打,才能把镜子般的冰面打破!

生:只有重重地扑打,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师:请你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生:(再次深情地读)

师:然而以生命付出的代价也只是使冰面颤动而已,这分明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啊,可是这只老天鹅是不是这样想的?

生:不是!

师:它第二次——

生(激动地齐读):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师:这哪里是一只天鹅呀,分明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

生(整齐而激昂地):勇士!

师:老天鹅头晕了,眼冒金星了,但它还是拍拍翅膀,艰难地站起来,第三次——

生(更深情地):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师:那么第四次、第五次呢?请你们拿出纸和笔来,写一写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吧!(配乐:《命运交响曲》)

(生激动地写,师巡视,请写得好的站起来。)

生:老天鹅头昏眼花了,但它还是坚强地站起来,再次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师:多么坚强的破冰勇士啊!

生:老天鹅的翅膀折了,腹部流出了鲜血,但它还是坚持着,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再一次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生:老天鹅实在没有力气了,但它还是不愿放弃,它对自己说:坚持!坚持!于是,它又顽强地站了起来!

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生:老天鹅奄奄一息了,但它想到它一个人的牺牲却可以换来一大群天鹅的生存,一股神奇的力量促使它又顽强地站起来!

师: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只!

生:老天鹅倒下了,经过前三次的重重扑打,它再也站不起来了,但是,它喘了口气,挣扎了一下,还是……

师:还是勇敢地站起来,是吗?破冰尚未成功,天鹅仍需努力!

师:这是怎样一种伟大的精神?这又是怎样一种高尚的情操?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把此时的心情通过这句话的朗读表达出来吧!

生(激动地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读)。

师:除了老天鹅破冰的情景,还有什么地方也深深地打动了你?来读一读,好吗?

生:“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我被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天鹅群在老天鹅的感动下,都加入了破冰工作。

生:我最感动的是“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它们齐心协力破冰,水面不断扩大,它们马上就有食物吃了!

师:是啊,团结就是力量!在这样一个团队面前,死神也怯步了!

生:我感动的是“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起,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师:那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啊,来,亲爱的天鹅们,让我们一起来为同伴加加油吧!

生(激动,充满信心地齐读):克噜——克哩——克哩

师:那你们会读这三次叫声了吗?

生:会!(看板书齐读)

文本解读——猎枪为谁而挂?——《天鹅的故事》教学思考 篇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感悟、理解。

3.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的段落。

4.借助课文具体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品读感悟,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板书:天鹅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听——它们来了。(课件:播放天鹅的声音及图片。)那一池清澈的湖水映着天鹅洁白的羽毛,细长的脖子构成了身体最美的曲线,见过它们的人都禁不住称赞,这美丽的天鹅,这美丽的生灵!

师:那么这篇课文又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美丽的故事,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师:注意,读课文的时候只有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意思。(生自读课文。)

二、理解词语,体会情感

师:读完了?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从这一排开始。(课件出示词语,生齐读。)

师:哪个词让你感觉到与众不同?

生:似乎和似的。

师:为什么与众不同?

生:因为这两个字相同但读音不同。

师:还有哪两个词与众不同?

生:“克噜—克哩”和“嚓嚓”。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是天鹅的叫声。

师:那是对天鹅声音的模拟。

师: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它传递着天鹅们什么样的意思?谁来读第一段?(生读课文。)

师:“克噜—克哩”的啼叫在传达着什么意思呢?

生:它在诉说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师:天鹅们什么心情啊?

生:着急。

师:那你着急地读一读。(生读。)

师:还有什么样的心情?

生:难过、伤心。

师:我们再看看第2段又传递着什么意思?(生读课文。)

师:这段的第一处“克噜—克哩”又传达着天鹅们的什么意图呢?

生:这是传达着劳动号子,兄弟们,加油!齐心干呀!加油!

师: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谁来读一读?(师指名读。)

师:本段的第二处又传递着什么意思呢?

生:它们在胜利地欢呼。

师: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的意思不同,朗读的声调高低长短也不同。

师:课文当中不仅有两个拟声词,还有两个词组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自然环境,是什么词?

生:寒潮突降和冰封湖面。

师:我们到课文中看一看,谁能读读这段话。(生读课文。)

师:如果你就是那只从南方千里迢迢飞回来的候鸟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很冷的感觉。

师:你能带着冷的感觉读一读吗?(生读。)

师:此时虽然是艳阳高照,但我们却感觉到了一丝寒冷,这就是词语的温度。联系上下文你会感受到词语的温度,你也会体会词语背后藏着的情感,这也是语言的魅力。透过这些词语我们似乎触摸到了这个美丽的故事,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再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故事?

三、归纳内容,习得方法

师:(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概括地说一说吗?(生逐段读课文。)

生:(很着急地快速地说。)一年春天早早地来到了天鹅湖。候鸟都从南方飞来了,可是寒潮突降,北风呼啸,候鸟都飞走了,有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凭着自己的团结把冰面撞开了。

师:别着急,慢慢说话。从他的发言中我找到了几个词语,你能把这几个词语连起来说段话吗?(课件出示:寒潮突降、冰封湖面、腾空而起、齐心破冰。)

生:有一年,寒潮突降冰封湖面,有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和天鹅们齐心破冰的故事。

师:瞧!抓住重点词语概括课文内容要清楚简洁得多,不用浪费那么多力气。(这篇课文就讲述了有一年,寒潮突降冰封湖面,有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和天鹅们齐心破冰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那么这篇故事哪里打动了你?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感受形象

1.初步体会老天鹅的形象——勇敢坚强。

师:哪个句子打动了你,读读看?

生: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又是第二次、第三次……

师:这一段话也打动了我,因为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有些词语使我不禁心动。有没有词语让你心动,为什么?

生:胸脯和翅膀。因为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砸向冰面时会很疼。甚至会折断翅膀。

师:还有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一次、两次、三次……因为我看到了老天鹅一次又一次地扑向冰面,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师:是啊!老天鹅用胸脯和翅膀像石头似的砸向冰面。在我们的印象中,石头是硬的,胸脯和翅膀却是——

生:柔软的。

师:石头砸向冰面的时候不会疼,而胸脯和翅膀却会——

生:很疼。

生:会流血。

生:会折断。

师:当老天鹅一次次把自己当成石头砸向冰面的时候,它一定是准备好了——

生:忍受。

师:甚至是死亡!

师:这些鲜红的字就像老天鹅洁白的羽毛上渗出的血痕,让我们看之不忍,读之心痛。让我们轻声地带着不忍和心痛读读这段话。

师: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老天鹅?

生:坚强勇敢的老天鹅。

2.进一步体会老天鹅的形象——无私奉献。

师:别的天鹅看见老天鹅的举动似乎都惊住了,它们为何惊住了?

生:那是因为它们看到老天鹅很了不起。

师:它们为什么称老天鹅为破冰的勇士?

生:因为老天鹅为了子孙后代能生存下去,什么都不怕。

师:这时它们在心中说着什么?

生:老天鹅真勇敢。

生:老天鹅真坚强。

师:老天鹅这样做值得吗?

生:值得。它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同伴们生存 的机会。

师:现在你看到的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呢?

生:我看到了一只舍己为人的天鹅。

生:我看到了一只善良的老天鹅。

生:我看到了一只无私奉献的老天鹅。

师:是啊!它就像一个勇士似的,为了同伴的生存而无私奉献着。

3.通过其他天鹅的行动感受老天鹅的形象。

师:瞧!这份感动在我们心中流淌着,像一股春潮,更像一根火柴擦燃了每只天鹅的内心。它们也来帮忙了。(师范读课文第三段。)

师:在其他天鹅当中有没有人偷懒?

生:没有!

师:有没有人旁观?

生:没有!

师:有没有人逃跑?

生:没有!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天鹅们的齐心和团结。(师生合作读第三段。)

师:它们为什么这么团结?

生:因为它们看到老天鹅那么勇敢。

师:是啊!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

师:它们为什么那么欢快?

生:因为它们看到了老天鹅的无私奉献。

师:此时我们的眼前有一幅画,什么样的画?

生:我看到了整群天鹅。它们齐心合力地为了生存在撞击着冰面,冰面上有它们的片片白羽。

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兄弟们呀,加油!齐心干呀,加油!

生:我听到了,“克噜—克哩”的啼叫声。

生:我仿佛听到了它们扑打冰面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冰面裂开的嚓嚓声。

师:你听,一只小天鹅在喊着劳动的号子——

生:兄弟们呀,加油! 师:我们还隐隐约约地听到老天鹅也在喊着——

生:兄弟们呀,加油!

评析:

王老师的这节课,用一个“巧”字来评价是很恰当的。

巧在学习方法的渗透——自然巧妙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并运用词语“寒潮突降、冰封湖面、腾空而起、齐心破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巧在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对课文的理解水到渠成;如对三次“克噜—克哩”的引读处理。

巧在对朗读形式的设计——朗读教学的设计自然巧妙、润物无声,巧妙地把课文片段变换成一首小诗,引导三个层次的反复朗读体会天鹅精神,这个环节值得称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