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习作1》教学设计(推荐16篇)

2023-03-17 14:25:01教案设计

《习作1》教学设计(推荐16篇)

《习作1》教学设计 篇1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05

《习作2》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阅读教师批改过的一篇习作,读懂教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了的意见,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2、读懂本次习作的要求,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誉在自己的作文本。

3、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2、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投影出示拔河情景的图片,同时播放拔河现场的录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2、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3、教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就这次比赛写了一篇《拔河》的作文,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他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投影出示《拔河》的内容,学生边朗读边找了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教师的修改意见,比较教师批语和学生的汇报。

4、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教师的修改意见,比较教师批语和学生汇报的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要求。

5、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

三、再读课文,明确写作方法

1、学生默读全文,本篇作文如何修改诃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批注。

2、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组织交流。

3、教师点拔:定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学生再次欣赏拔河的录音,重点讨论第5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5、师生共同结:在这篇习作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气氛,还必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四、学生修改,最后誉抄。

1、学生作文,力求做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2、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3、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比较,从中讨论受益。

4、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誉抄

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一、小结

1. 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

2. 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 优秀片断。

3. 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 优秀片断。

4. 总结此次习作的主要问题。

二、指导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2、组织交流。

3、提问:(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4、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三、尝试修改

教师巡视修改情况。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更多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文秘帮首页>>>>>>www.wenmibang.com

《习作1》教学设计 篇2

设计思路

一、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为学校广播站或黑板报写一篇报道。

二、学科融合,开发资源

在这次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和体育教师进行协作,请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次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比赛之前,教师要做精心的布置,在比赛过程之中,要让学生搞清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以便在写作中进行准确的表达。这里需要注意-点,比赛中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比赛,不要刻意进行相关的习作指导,要把整个比赛过程都作为本次习作教学的资源来看待。

作前准备

习作之前,与体育课老师共同策划一次体育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等。请体育老师讲清比赛的规则和相关的专业术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比赛的过程,特别是对比赛的结果一定要记清。

导写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张老师听说咱们班昨天下午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他很关心这件事。他建议我让同学们把这件事写下来,准备在校广播站播出,以此来号召更多的班级、同学加入有意义的体育锻炼之中。你们有兴趣吗?另外,咱们班的黑板报也急需要三篇“新闻稿”。你想试试看吗?(板书:新互闻报道)

二、质疑――例文引路

1.大家知道这篇文章该怎么写吗?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放谈”,对于乏学生中所谈的一些错误观点,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并将某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当作下一步教学的一种资源。)

2.有人说我把昨天比赛的整个过程详细地记述下来,有人说我选择一两个人物重点写写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有人说我准备着重写写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广播站的张老师预计到同学们会这样来写“新闻报道”,因此他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新闻报道”的例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篇“新闻报道”,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

出示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离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新闻报道”的写法。

3.自主交流:说说这则体育新闻报道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

师生讨论:

要点之一:这则报道的题目长,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来了。

要点之二:报道的开头,就交待了争夺冠亚军决赛的结果,接下来才写比赛的大体经过,最后又补充了获得第三、四名的学校。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这是“新闻报道”,人们最关心的是事情的结果。知道了结果,才会寻根问底,了解细节。

4.补充例文:课前,许多同学搜集了不少有关体育方面的“新闻报道”,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在学生的交流中,加深对“新闻报道”的感性认识。)

5.现在,请你想一想如果我们就写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这篇“新闻报道”该怎样来写呢?

师生讨论:

第一、题目要醒目。一篇报道的题目可长可短,但一定要醒目,要能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概括出来,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目光。

第二、内容要清楚。一篇报道通常首先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接着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过程;若是有必要,在报道的最后再交待与本次比赛或活动有关的问题,点明意义。

第三、语言要简洁。报道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它的语言应简洁并且规范,一般不需要展开描写、抒情、议论,只要实事求是地把事情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就行了。

三、写作—由说到写

1.口述报道:请你根据“新闻报道”的要求,自由说说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

2.指名学生口述。

3.围绕“新闻报道”的要求,师生简评。

4.鼓励学生认真构思,仔细推敲,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

四、交流—推荐发表

1.四人小组逐篇交流,推荐优秀习作准备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推荐优秀习作给学校广播站或班级黑板报。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新闻报道”的写作,今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若是发现了值得报道的事情,就可以自觉地拿起笔来,给学校的广播站、班级黑板报,甚至各种报纸踊跃投稿!

习作点评

我校六(3)班拔河比赛激烈精彩第四小组以智取胜

林梦溪

昨天下午第三节课,在我校塑胶跑道上,六(3)班的四支拔河参赛队,经过四十分钟的激烈角逐,第四小组最终以智取胜,获得冠军。

这次比赛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各队选取十位选手。比赛在体育老师的哨声中拉开了帷幕。第一轮比赛,第一小组凭借着队员的身高和体重优势,轻松战胜了第二小组,进入了决赛。第四小组则凭借着自己的团结一致,十人拧成一股绳,战胜了实力不菲的第三小组,也进入了决赛。

扣人心弦的决赛开始了,第一小组和第四小组双方队员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还没等哨声吹响,两支队伍就较上了劲。第一回合的较量,由于第一小组站位好,步伐稳,取得了第一局的胜利。第二局的较量更加激烈,双方在中线区域内来会“拉锯”。第四小组耐力更强,经过长时间的僵持之后,突然发力,一举获胜。决胜的第三局,第一小组把身强体壮的大力士全安排在前力一,而第四小组却把自己的“重兵”埋伏在后方,双方不仅在斗勇,而且在斗智。结果第四小组两胜一负,以智取胜。赛后,体育老师作了简短小结。这拔河比赛在下课铃声中圆满地结束了!

简评:

这则“体育新闻报道”开篇以凝练的文字,把时间、地点、人物、比赛结果介绍得清清楚楚。在报道的第三自然段中,习作者对决胜局的三场比赛的记述,用词准确,要言不烦。特别是“拉锯”“重兵”等词语的传神使用,使得报道这种体裁的文章,在庄重之中不失活泼。

《习作1》教学设计 篇3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326

(223800)江苏省宿豫区实验小学 朱秀玲作前辅导: 世上最可敬的是老师,他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世上最可亲的是老师,他们哺育花朵,滋润幼苗。当一名老师,是很多同学心中最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学当一回小老师,实现自己的理想,体验其中的滋味。 1、内容要真实。有的同学可能已当过小老师,如教邻居小朋友的“拼音”、“数学”、“画画”等,那就回忆一下过程。如果没有当过,那就试着当一回小老师。可以在学校里纠正小同学不正确的写字姿势、眼保健操动作,可以在家里教小伙伴古诗、做小制作,还可以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你的“学生”,教他们游戏、唱歌等。总之,你可以自由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地点”和“教学对象”。只要有了真实的体验,就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2、条理要清楚。这是一篇写事的习作,应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当小老师的经过。可先写在什么情况下当小老师的及当时的心情,然后重点写你是“怎样教”的,把教的过程写清楚。 在写的过程中,参考书上例文,做到仿中有创,并融入自己的真实感情,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具体,让习作洋溢自己的童真童趣。例文:我当了一回小老师 江苏省宿豫区实验小学四(2)班 朱 杰 星期四的下午,朱老师说:“同学们,我跟一年级老师商量好了,请你们到他们班当回小老师,纠正小同学不正确的写字姿势。”话音刚落,全班沸腾起来,个个欣喜若狂,都想当回老师,过过瘾。 “丁零零……”上课铃声响了。我们第一组的几个“小老师”兴高采烈地走进一(2)班教室,小组长陆野清了清嗓子说:“各位同学,这节课我们来教大家正确的写字姿势,现在请同学们抄写第15课生字。”说罢,就听见教室里响起“沙沙”的写字声。我们仔细地观察每位同学的姿势。我发现有的胸口紧挨着课桌,有的拿笔姿势不对,还有的写字时用脚踢前面同学的板凳。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拉长声音说:“同学们,写字的时候要‘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还要做到‘三个一’。你们跟我做一遍。”我做了个示范给他们看。这些小同学还真听话,马上做了标准的姿势给我们欣赏。我们高兴地点点头。于是,他们又接着写。这次明显好多了。可好景不长,有的同学又“旧病复发”了。我走到一个小同学跟前说:“你歪着头,趴在桌上写字,这怎么行呢?长此以往,你就成了小‘老头’喽,还会成为‘四只眼’呢!”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那位小同学马上把腰挺直了。二十分钟的写字课结束了,我在回来的路上想:“一年级的同学真淘气,当他们的老师真难啊!不过,我感觉当老师的滋味真爽!”点评:小作者能紧紧围绕习作要求,介绍当小老师的经过。开头先写当小老师的原因及心情,而后按“先观察——全体纠正——学生再写——个别指导”的顺序,具体叙述“怎样教”的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尾抓住了“我”的心理活动来写,流露出做老师“真难”的真切感受和童趣。(荐评教师:朱秀玲)(小灵通:0527—8135236 e-mail:)

(文秘帮 www.文秘帮.com友情提醒:查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

此文转载

《习作1》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语文书里的一个故事有顺序地记叙完整,要能写出具体完整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搜集和整合资料的过程,打开思维,拓展思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把故事完整有顺序地记叙下来。

教学准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真的熟悉手中的语文书吗?翻开印刷精美的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富有教益的课文,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中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课文中,如发生在《负荆请罪》之前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有的藏在成语中,如“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典故,还有的是一些课文的背景故事,如读《半截蜡烛》了解二次世界大战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前的故事……要想找到它们,你就得多读书,再去查阅资料,相信你能从语文书中找到不少故事。你可以写写找到的故事,作为对语文书的资料补充,也可以写写你读了故事之后受到的启示,还可以写写你在找故事时发生的故事…… 请各位同学拿出准备好的语文书,准备谈自己最喜欢的故事。

2、师生交流,整体了解学生喜欢的课文。

二、明确写作要求

1、出示要求:写出语文书的一个故事

(1)写一个语文书里的故事。

(2)把故事写完整。

(3)要有顺序地写。

(4)要有合理的想象。

(5)不允许抄袭。

(6)也可以写一写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2、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故事。

3、重点介绍一篇故事:《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4、谈这篇文章的改写方法。

三、确定故事,撰写草稿。

1、每个学生确定自己要写的故事。

2、谈构思和提纲。

3、撰写草稿,老师指导。

四、研究草稿。

1、研究草稿中出现的问题,现场指导。

2、学生修改。

3、誊写。

板书设计:

习作7 语文书中的故事

藏在成语中、课文中的故事

读守故事的所思所想所悟

教学反思

我个别指导学生作文时,学生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到底什么是作文啊?”他们很困惑。第一次作文,我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其实学生的作文是在练习实践中逐步提高的,不能操之过急。其二在作文前缺少铺垫,其实一开学就应该指导学生参加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课余活动,让他们记录下来;下课有意识的跟学生进行谈话,了解熟悉他们的课余生活,这样上起习作指导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三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习作水平和课标的习作要求,用平常心来看待学会的习作。

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

翻开语文书,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画,映入眼帘。但是,还有许多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你发现了吗?

《生命的林子》背后就隐藏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玄奘小时候的故事。传说玄奘小时候被方丈收养在寺里,从小就有慈悲之心。有一天,小玄奘念完经,方丈便吩咐他去砍柴。小玄奘兴致勃勃地去砍柴,好不容易砍了好大一捆柴,心里美滋滋的:“方丈一定会奖励我的!”他掂一掂身上沉重的柴,大步流星地往回走。这时,一位头戴斗笠,身着马甲,腰里别着一把砍柴的斧子的樵夫走了过来,手上还拎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小玄奘挡住了他:“这位失主,我用柴来换您的鱼行么?”樵夫挺纳闷的:“小和尚,你要鱼干什么?哦!我知道了,你是想沾沾腥。好,好,给你!”小玄奘高兴极了,拎了鱼兴冲冲地往山下跑。可能是小玄奘跑得太快了,一下子就撞倒了樵夫,樵夫望着玄奘欢蹦着远去的背影,腰了摇头,叹了一口气。玄奘并没有吃那条鱼,他把鱼放进了池塘里,看着鱼自由自在的样子,他开心地笑了。没想到,这一幕碰巧被方丈看见了。玄奘低着头,一幅甘于受罚的样子。方丈抚摸着玄奘的头,说:“好孩子,我不罚你了!”

玄奘那么小,就那么有爱心,就算牺牲自己也不怕。这不正是他成为名僧的缘由吗?

《习作1》教学设计 篇5

【习作要求】

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

【习作指导】

写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写信要符合书信格式。信的开头写称呼,要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信的正文另起一行,每段开头空两格。要先写问候的话,再把要说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写,最好每件写一段。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上“祝你健康”等祝福的话。最后写上名字和日期。名字写在右下方,前面可以写上“弟”“妹”等称呼。日期写在名字的下一行。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别忘了一定写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把信封好,贴上邮票,信就可以寄出去了。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教学课时:两课时

同学们,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学的来信,信中讲述了你们对近一段时间通过网络学习、电话学习、收看空中课堂等学习方式的感受和体会,有的同学还通过这封信表达了你们对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的敬意,对学校提供的这些学习条件的感谢,对老师的关心、惦念等,这些都让老师们很感动。我们感到,同学们确实在不断成长、成熟,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对于书信的书写格式和要求还不够清楚,今天我们就对“如何写书信”进行一次辅导。

书信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书信,就是我们平常经常用的亲友之间联系工作,商量事情,交流情感,询问生活情况的书信;另一类是专用书信,例如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等。今天我们只讲一般书信的写法。

书信有固定的格式,请看这封信:

亲爱的奶奶:

好久没给您写信了。您近来身体好吗?叔叔、婶婶好吗?

叔叔来信说,您经常念叨着我。奶奶,我已经上四年级了,更懂事了。昨天,爸爸不在家,妈妈下班回来忙着烧菜做饭,我见妈妈忙不过来,就帮妈妈洗菜、切菜。妈妈夸我说:“我的小学长大了!”奶奶,您说我是不是长大了?

冬天到了,爸爸妈妈要我告诉您,天冷要注意身体,穿得暖和些,下雪最好别出去。奶奶,您可一定记住呀!

祝奶奶

身体健康!

小雪

11月30日

从这封信我们可以看出,书信由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五部分组成。

1、对方的姓名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处。为了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亲热,可以在称呼前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语。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里。正文从第二行空两个格写起,下一行再顶格写。如果要写的事情很多,可以分段写,每段的起行都要空两个格。一般是先写问候的话,这封信中先向奶奶问好,再问叔叔婶婶好。然后写要说的事。如果是回信,要提一下已经收到对方的来信,然后再写自己要回答和告诉对方的内容。

3、祝语: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进步”等。习惯上是把“此致”“祝你”紧接着正文写,“敬礼”“进步”等再另起一行顶格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祝你”,下一行顶格写“敬礼”“进步”等。

4、署名和日期:写在结尾下一行靠右处。如果是写给自己亲属的信,只写名字,不必写姓,前面还可以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孙女”“学生”等。在署名的后边或下方写上写信的日期。

写信要求书写端正,这不仅为了达到写信的目的,也是对收信人礼貌的表现。

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

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

紧接一行写日期。

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与方格一些距离开始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在最后一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是不是对书信的写法了解得更清楚了呢?有问题可通过打电话或上网与老师联系。

《习作1》教学设计 篇6

之一

佚名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大量查阅材料,以便充分而详尽地获取材料,对于查阅得来的有关资料,按书上所提问题的顺序写下来。

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习作指示”,讨论交流,明确这是介绍菊花有关知识的作文,不能写成看菊展的参观记或是菊花的状物作文。

3.要提醒学生不要罗列资料,而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和特点比较鲜明的作重点介绍,其他的则应略写。

[教学要求]

1.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2.运用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逐步养成查阅资料、观察事物的习惯。

3.在实实在在的训练过程中,学习将查询的资料与观察所得整理成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难点:指导学生将查得的资料,有选择地、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作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查找资料

2.作菊花幻灯片或图片。

[指导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金秋时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五彩纷呈的菊花把秋天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姿,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去参观菊展,漫步在菊花的海洋中,看着千姿百态的菊花争奇斗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菊花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令我们自豪的是,菊花的故乡就在我们中国。今天,我们好好地了解一下菊花,写一写菊花。

二.组织讨论,明确写法

1.自由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2.同桌讨论交流:本次习作要写什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作文?

3.师引导学生归纳写作要求:

(1)查阅资料,弄清菊花原产于哪个国家,人们根据花瓣、花型把它分成多少类、多少型?你认识几种菊花?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的花瓣、花型有什么特点?

(2)按上面问题的顺序写。

(3)选择自己熟悉的菊花写,要有详有略。

三.指导观察图片

1.出示:银针、苍龙爪;狮子须、紫矛、金绣球、鸳鸯菊等几种菊花图片。

2.观察思考: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和姿态怎样?

3.同学们还认识哪些菊花,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

三.交流查阅资料情况。

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哪些关于菊花的知识?

2.阅读。教师将关于菊花的参考资料印发给学生阅读。

菊花,原产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栽培名花之一。传至国外后用为世界著名花卉。菊花以扦插繁殖为主,亦可嫁接,育种可用种子繁殖。菊花的品种多达数千种。1982年中国菊花学术讨论会将菊花分为5类30型,5类即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畸瓣类和桂瓣类。花型也多种多样,有宽带型、荷花型、莲花型、球型、松针型、垂丝型等。

3.讨论。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菊花的哪些知识?

五、练习说话

1.按问题的顺序,说说你对菊花的了解。

2.同桌互说。

3.指名学生说,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说好菊花瓣、花型的特点。

六、学生写稿,教师巡回辅导,指导学生准确用词

七、评讲

1.指名学生谈自己的习作,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并给予评点。

2.学生对照习作要求,修改习作。

八、誊写

《习作1》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美味写下来,突出它的色、香、味、形。

2、能在叙述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心理体验。

3、通过互动,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完整地听完别人的介绍,并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无论你走到哪,总能品尝到当地的独具风味的菜肴。比如说: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柳州的螺蛳粉等,是否有垂涎三尺的感觉?

二、范例引用

1、开门见山,“著名”一词道出了鸭血粉丝汤的名气不小。

2、描写鸭血粉丝汤的“看相”好,运用了数量词、形容词、表示颜色的词写出其的“看相”,令人垂涎三尺。

3、写鸭血粉丝汤的做法,“按顺序,配料清”。

4、品尝鸭血粉丝汤,动作描写十分细致,如“吸进、舔、咀嚼、品尝”等,将品尝描写得形象逼真。

5、吃鸭血粉丝汤的一次经历,使文章添趣不少。

三、创设情境,介绍美味

1、模拟在饭店吃饭前的场景,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介绍:喜欢的美味佳肴的色香味形

评价:听了他的介绍,我看见有人的口水直流三千尺,有人目瞪口呆,你觉得他的介绍哪些地方吸引你?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

2、模拟在饭店吃饭后的场景

这道菜的味道真不错!我真想自己试着做一做,行吗?

口头练说:制作说明书(包括制作原料、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集体评议

四、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你品尝后有何感受?

提示:表达的感受形式不一,可写一首小诗、可写一段广告词、也可引用前人的评价等。

五、关注细节,充满情趣

1、你是怎么品尝这道美味的?有没有听说过关于它的传说?只有写出其中的一些细节,习作才会生动,充满情趣。

2、你一定非常喜欢自己介绍的这道美味吧!把你与这道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六、个人习作,表达体验

《习作1》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要求】:

1.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2.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

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课前准备】:

1.课本插图投影片。

2.例文录音。

3.带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记录或拍摄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草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草——高矮颜色(板书)

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花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花——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

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四、迁移仿作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

2.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示。

(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摄的角度,说说为什么画这些、拍这些。

(4)学生评议,说图意。

(5)指导学生写稻田。

a 幻灯投影稻田图片: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呀?

b 学生自由练说。

c 指名从不同角度说。

d 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一望无际颗粒饱满

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非常壮观。

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骄傲的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强壮!

(6)写好图上其它的景物,丰富习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他们的表情如何?那轰隆隆响着的应该是收割机吧!我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簿里好吗?

(7)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

(8)指名说,评议。

(9)学生写草稿,师生评议。

(10)学生誊写习作,自主展示绘画、摄影作品和习作。

板书设计

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颜色

野花——颜色名字

蝴蝶、蚂蚱——动作

《习作1》教学设计 篇9

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怎样选择材料,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习惯。

2、学习写板报稿。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板报稿的要求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弄清板报稿与平时的记叙文的区别,让学生按照板报稿的格式,写清要写的要素,并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明确写作内容。

板报稿一般要写出哪些内容?

让我们先研究例文《和书籍交朋友》:本文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写?都交代了哪些要素?(活动时间、场所、人物、活动情况、活动方法、意义……)这些要素就是写板报稿必须交代清楚的,也就是板报稿要写的内容。

二、区别比较,突破难点,学习写法。

根据习作要求:写报道做到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把内容写具体,标题要醒目,末尾要署名。

怎样把板报稿的内容写得乘法而不失具体呢?

研究例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地方写得具体?与记叙文有什么区别?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板报稿与记叙文的区别就在于:板报稿并不需要仔细刻画人物,细致地描写事情每一步的经过,也不需要很多华丽的辞藻,精心的修饰,只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开展活动的情况,结果,意义……因此,篇幅短小。

再以《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自然段为例,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一事例怎样做到简洁而又具体的?通过研究,学生可以发现,这一节重点写了作者看到的水滴石穿的现象和形成的原因,写现象时只重点写了石头、石上小洞的样子。作者看到什么写什么,没有过多的修饰,很细致地描绘,语句十分简洁。

通过这两篇例文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本次习作的写作方法和要求,知道板报稿在结构、语言上的特点,并根据这一要求习作。

在习作中,命题也是一个难点。怎样才能做到标题醒目?可以要求学生先想清楚要写的内容,再根据内容进行概括,用词语或简练的语句来确定命题。

三、习作要求,练说练写

明确了习作要求,就可以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你准备写什么活动或事情?准备怎样写?在口述的基础上练写。不过,在说或写的时候,一定要对照习作要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写完后再命题,写完后在右下角署名。

这三步教学过程,要紧扣住教学难点重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明确习作要求,并按照要求,完成板报稿。

四、学生练写。

学生练习写作,完成初稿,教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

《习作1》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再现自己的真实交际情境,选取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材料,具体描述人物,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2.训练学生根据习作要求修改作文的能力。

前教学

本 次习作的前一个星期,向全班学生公布汇编《家乡名人谱》的计划。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利用课余深入社会生活,寻找、了解或拜访地方上(身边)的"名人",并 做好活动记录。有条件的,可以拍摄图片或录像,然后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活动经历和感受。选择"名人"最突出的事迹进行简要概括,形成文字介绍资料,并配上图 片(照片),制成图文并茂的"名人档案卡",为汇编《家乡名人谱》作材料准备。

制作"名人档案卡"内容要求除基本情况外,还要介绍清楚"名人"的职业及在哪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教学过程

一、激活表象联系,明确习作指向

(一)明确习作内容与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6》,并通过问题启发:读了《习作6》,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引导学生发表对这次习作内容和要求的看法,着重谈谈自己对名人的理解,自己心目中的"名人"有哪些。

(二)讨论交流,确定写作对象

1. 导语提示,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联系:前一段时间,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途径,走访了家乡的一些"名人",并制作了"名人档案卡",有的还拍摄了 有价值的影像资料。据了解,大家做得都很出色。现在大家可以相互欣赏"名人档案卡",分享劳动成果,然后各自根据"档案卡"资料,简要介绍自己心目中的" 名人"。

(介绍要求:①介绍清楚"名人"的职业及突出成就;②介绍不拘形式,可用图片(录像)展示,也可绘声绘色模拟演示;③选取一个访谈片段,但内容必须简要且最令人感动或你最想让别人了解的。)

2.小组内交流和介绍。

①先相互传阅"档案卡",再依次作简要介绍。

②每组推选1人,准备在班内展示介绍。

3.班内交流和介绍。

(各组代表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和介绍,教师相机引导评议介绍情况,并作适当提示和小结,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初步领悟描述人物的基本要领。对访谈式介绍,注意引导对言语神情的评议;对资料影像展示介绍,注意引导对内容的评议……)

二、寓导于练,强化习得

(一)由练说导向练写

1.引导学生将介绍的内容写下来。

(要求:要进一步把"名人"的事例介绍具体,尽量能够再现交际中经历的情境,让人感到真实鲜活,印象深刻。)

2.练习前引导学生结合范文,进一步领悟细致刻画人物的要领,使学生求其法而不拘其格。(特别提示:①注意对人物的神情、语气、语调、动作的描述;②通过人物举止行为进行想象和联想。)

(二)学生按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作品,修改完善

1.引导自改。启发学生对照习作要求,把自己练写的片段认真读几遍,把文章改得更完善些。学生自改时,除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外,注意引导学生就是否抓住"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材料反映人物的品质或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与补充。

2.自由组合,互阅习作,互相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或建议。

3.展示评改。

①鼓励学生自荐或互荐习作,再依次展示评改。

②投影展示学生习作。先让作者朗读自己的作品,再让全班学生边读边思考该篇习作的精彩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从事例选择、语言描述、介绍方法等方面进行评议。)

③全班互动,展开评价或建议。

④教师根据习作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片段,通过投影展示,全班评改。引导学生加强体验,增强习作技能,训练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三、提升素养,构思完篇

1.引导学生梳理练习心得。懂得如何通过具体事例细致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按《习作6》要求,起草成文。要求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把最想让别人了解的"名人"事迹,完整地有条理地介绍出来。可以选一件事写出来,还可以选几件事,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写出来。

后教学预案--指导学生汇编《家乡名人谱》

1.样稿选萃。(略)

2.启发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习作,分批介绍"名人谱",如板报专辑,橱窗专栏系列报道等。

3.按照展示需要,指导学生搞好美编及版式设计。

4.练习给专辑、专栏、报道添加导语,深化学生的习作技能。

《习作1》教学设计 篇11

石桥铺小学 易思佳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突显学生作文的“真实”和“真情”。

设计目的

针对学生作文中叙事空洞,感情牵强附会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的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想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记事真实,抒情真挚;使学生的作文在“真”与“情”这一层面有所突破。

内容

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教学目的

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过程

一、导入习作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可以写如何体会父母的爱;可以写一写意见或建议;可以写自己的心理话。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如,写信;给自己的习作绘制插图;附上照片;在习作前给爸爸妈妈写几句话等)。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三、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1.请你提起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他们不在家时,发生的影响最深的事和你的感受,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把真实的事写具体,把心里的感受写下来,把你相对他们的说的话也可以写下来。

2.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四、品──评析例文,交流真情

1.师读例文。

2.小小组评析。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事情表达具体,有没有抒发你的真实感情。

五、延伸课外

1.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 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 王林)

《习作1》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

让学生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人,查阅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地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3、解主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讨论交流。

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

2、交流讨论。

小结:

⑴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的干、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⑴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

⑵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

⑶小结: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

第二课时

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

习作题目:自定。

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一、读写迁移,运用写法

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

⑴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产品?

⑵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⑶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

⑷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慰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六、佳作欣赏。

《习作1》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要求:

1、学习书信,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能正确写书信。

2、了解家乡的迷人的风光和古老的风俗,学着向别人介绍。

3、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介绍能抓住特点,有条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书信,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能正确写书信。

2、能用介绍的口吻来说出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书信,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能正确写书信。

2、细读范文,学习介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习作要求

1、谈话:今天,我们要来学写书信。(板书:书信)

2、书信是应用文的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谁来说说,你对书信了解了多少?

二、学习书信的格式

1、阅读习作3,了解书信的正确格式。

2、学生交流,师板书:

书信的组成——称呼、问候的话、正文、祝语、署名和日期。

书信的格式——

①称呼:根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平时怎么称呼在信中就怎么写。称呼长辈时要用敬称,且称呼要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上冒号。

②问候的话:简单地对收信人或收信人、收信人的家人表示问候,如:身体、工作、学习、家庭等方面。如果是回信,还要写明来信已收到,并适当回答来信问题。写的时候要另起一行空两个字的位置。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部分,讲明写信人要对收信人讲的话。如写的内容太多,要分段写。

④祝语: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和具体情况,写上表示祝愿、勉励或敬意的祝颂语,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等。写“此致敬礼”,“此致”可紧接正文之后,也可换行空两格写,“敬礼”则一定要另起一行顶格写。“祝你健康”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⑤署名和日期:署名,在结尾的下一行的后半行写上自称和名字,如“儿某某”等。要注意,自称一般对长辈写信时才用,对于同辈可不用,如熟悉的人姓名中的姓亦可省略。对于晚辈,一般只写自称不写名字。日期,一般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后半行,要写清年月日,以便查考。

3、再读范文,从中找出上述五个内容,强化格式。

4、教师出示书信格式图:(略)

三、细读书信的正文,学习介绍的方法

1、自由读正文,思考:作者介绍了家乡的哪些方面?

2、交流讨论。

3、教师提出要求:

介绍时要注重语境、语体色彩、措辞要得体。

四、提出学生习作要求

请你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

五、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家乡迷人风光和古老风俗的资料。

六、学生自由习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能正确写书信。

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介绍能抓住特点,有条理。

教学过程

一、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

1、同桌交换,互相检查书信格式

2、交流学生中错误的书信格式,相机指导修改,强化正确格式

二、讲评、指导书信的内容

1、指名朗读学生习作(好、中、差各一位)

2、指导修改:

(1)听了他的作文,你知道他介绍的是家乡的哪一个方面?

(2)他是怎样介绍的?你认为好在哪里?不足之处有哪些?

(3)与他类似的这方面,你是怎样介绍的?

(教师在指名学生回答时,相机纠正学生语言上的一些错误)

3、小组合作,互改习作。

三、学生自读自改习作后誊写。

《习作1》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理念:本次习作处在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位置,在习作序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上个学期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较复杂的单幅图的看图写话(如第五册习作3),为多幅图写话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次习作既有对过去看图写话的巩固复习,又有新的要求和跨度,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语文学习规律。无论是单幅图,还是连贯情节的多幅图,其提供的只是一个或几个凝固的瞬间,更多内隐的信息则需要根据孩子们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合理的想象把它们呈现出来。因此,本课的教学,要着重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合理想象,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刻地理解画面外显的意义,还能够深入地发掘画面内隐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培养,思维得以发展,灵性得以生发。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趣

1、同学们,上个学期咱们写了不少作文,其中哪一次作文你觉得最有趣?(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习作的成功体验和美好印象,同时引出“摆玩具,编故事”的话题)

2、是呀,摆玩具编故事可真好玩,咱们同学编的故事也很有趣,有……有……也有……还有……太多了,全都留在老师的脑子里。今天呀,咱们再来玩一玩编故事的作文游戏,好不好?咱们换个花样,不摆玩具了,咱们看图编故事,怎么样?

二、剖析例文,领悟方法

过渡:好!响亮的回答,闪亮的眼睛,都在告诉我:你们跃跃欲试了!别急,要想故事编得好,先把方法学到手。咱们先来看一位叫段秋霞的小朋友她是怎样看图编故事的,看看谁最聪明最会学,从中取得真经。

1、观察图画,明确图意。

(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学生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动脑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图上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图中的蜜蜂、蝴蝶、鲜花以及人物的穿着、动作、神态进行观察,弄清图意,言之有据。)

(2)同法指导观察其余3幅图。(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前一幅图中没有出现的事物,注意画面的变化,如出现了哪些新的人物,地点有什么变化等,从而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

(3)引导学生把4幅图连起来看,想一想,这几幅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图文对照,讨论明法。

(1)自由读文:图画的意思我们看明白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段秋霞小朋友是怎样编这个故事的。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脱棉衣》这个故事,然后再对照这几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2)讨论交流。(着重落实文后的几个思考题,如:作者是怎么分段写的?哪些话是画面上没有的?读了这篇作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有仔细聆听学生的发言,从中捕捉相关信息,并将之放大,加以强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看图习作的两大要领:观察和想象。)

(3)教师小结:看图编故事,“看”是关键,只有看细致了,看清楚了,看明白了,在“编”的时候,才能够把画面的内容给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在“看”的时候,还要学会“想”,要根据画面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展开合理想象,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画面的真实、完整的意思。

三、迁移运用,编述故事。

1、观察画面:下面我们就试着用学到的方法来编一编猴哥的故事。首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3幅图,先把每幅图的意思看明白,然后再连起来重看一遍,使整个故事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2、汇报交流:这3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每幅图分别讲了什么意思?(教师要着重引领学生看清人物的穿着以及柱子上的字句,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要引导学生留意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此外,还需点引学生抓住图中的景物,去想象公园美丽的景象,尤其要抓住“太阳的笑脸”去想象隐含的意义。)

3、编述故事:指名练说,组织评议。(引导学生围绕“他们说的好在哪里?”“他们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认为他们说的有不足的地方吗?你有什么建议吗?”等问题进行评议,并于双向互动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说的内容。)

4、动笔写故事。

5、指名朗读自己编写的故事,进行简单评议。

四、自主选择,编写故事。

1、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精彩,可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法一一欣赏,请大家回去以后把你们编写的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做修改,抄正在作文本上。

2、如果你还想写书上的第二组图,或者自己找来几幅连贯的图写,那就更好了。下节作文课,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谁编的故事生动、具体、有趣,好吗?

《习作1》教学设计 篇15

之一

内蒙古 丛智芳设计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品析;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教师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习作1》教学设计 篇16

之一

佚名

训练内容:元旦期间,大家少不了走亲串友,少不了和家人、同学一起玩。这学期快结束了,回忆这学期的学习生活,更有许多值得写的事,如帮助别人的事,取得成功的事,使自己后悔的事,幼稚可笑的事。选择一件事写下来,要求叙事清楚,重点突出。

作文题目:一件值得写的事

教学目标:

一、能读懂《写春联》,感知内容,体会写法。

二、能做到叙事清楚,重点突出。

三、能写出值得写的原因,并从中建立道德观念、产生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四、能激发习作兴趣,鼓励学生自由地说,生动地写。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读懂《写春联》,把握本次教学的要求。学生,复习第十册习作《记一件难忘的事》,课前每个学生写三件本学期经历的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元旦期间,大家少不了走亲串友,免不了和家人、同学一起玩。这学期快结束了,回忆这学期的学习生活,更有许多值得写的事,如帮助别人的事,取得成功的事,使自己后悔的事,幼稚可笑的事。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2、学生回忆、自由地练说。

二、比较发现,明确要求

1、今天,请同学们把它写下来,与别人分享,题目是《一件值得写的事》。

2、学生自读思考: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3、讨论明确。(1)有一定的价值。(2)叙事清楚,重点突出。

4、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件值得写的事》和《记一件难忘的事》相比较,共同点在哪儿?不同点在哪儿。

5、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共同点:所记的都是事,且都只要写“一件”事,不是几件事。不同点:前者侧重于“难忘”,印象特别深刻,在时间上一般离现在较远,但仍然记得十分清楚,值得回味。而后者侧重于“值得写”,必须是对自己、对别人都有教育意义的,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个启示。)

三、回顾生活,选择材料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学期中,有哪些值得写的事?你准备写哪件事?并说清楚写这件事的原因。

2、学生思考,并参加交流。

3、师生评价是否符合写作要求。教师根据事情对学生相机地进行思想教育。若学生谈了要写同学助人为乐时,教师及时指出:“这件事选得好,反映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一鲜明的中心思想。”为学生的选材点明思想意义,同时赞扬高尚的道德行为,在学生心灵中树立美好的形象。若学生谈到要写和邻居家发生的事时,教师指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宽厚为怀……”并鼓励学生:“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大家都会原谅你的。”这样的点拨,深中肯綮,学生会领悟到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4、学生确定写作的内容,编写作提纲。

四、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有一位小作者也写了一件值得写的事——《写春联》,写得具体、生动,重点突出,字里行间还透出节日的欢快!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她成功的秘诀。

2、学生轻读例文,思考练习。

(1)《写春联》的起因是_________,经过是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

(2)“连眉毛尖尖上都是笑”和哪句相呼应?有什么好处?

(3)文章重点写了“对话”,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

(4)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

3、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应当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抓住重点——值得写的原因,详细地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注意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五、运用写法,独立创作

1、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写法,结合自己的感受,把刚才确定的内容写下来。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相互修改。

六、推荐发表,展示风采

1、小组推荐佳作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赏析,教师对共性问题再作指导,并抓住积极因素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对写做错事的同学,既从写法上评论,又从思想上评论。比如对写《悔不该……》的同学,教师应说:“一个人应该有诚实的美德。现在你能把这件事写出来,说明你还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2、学生再次修改。

3、教师推荐优秀作文至各报刊、杂志发表。

教学设计评析:

作文教学不单是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的训练,同时也是思想认识和道德品格的训练。通过作文的训练,不仅要使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使他们在作文过程中建立道德观念、产生道德情感,从而在生活实践中规范道德行为。本课设计遵循叶老“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的教学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坚持文品和人品的结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在指导审题中,引导学生明确习作目的。抓住“值得写”这个题眼,启发学生确定文章的内容。教师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做了适时的、恰当的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这篇作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件事来“赞扬一种精神”或“说明一个道理”,“吸取一个教训,”“给人一个启示”。确定了育人的导向,把学生的写作动机引向认识事理的轨道,增强了他们认识事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在指导选材时,注意把握德育契机。在指导选材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行为性质和认识趋向,相机渗透思想教育,既体现了作文的要求,也提出了做人的原则。

第三,在评改草稿中,强化德育效果。教师在评论草稿时,既从写法上评论,又从思想上评论。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怎样认识事物,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认识的直接流露;行如其人,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听其言观其行,及时端正学生的认识,强化德育效果,使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事物能力同步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