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推荐17篇)
蝶恋花 篇1
柳永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柳永词语言上的特点。
2.理解词中的“春愁”所表现的情感。
3.领悟和学习词中蕴涵的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 【课文提示】1.柳永,原名柳三变,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2.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柳词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对后来的通俗文学有一定影响。他的创作成就是:大量创制慢词;白描见长;铺叙情景;吸收口语。 3.《蝶恋花》词牌名,取自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又称《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黄金缕》《江如练》等。前、后片各五句,共60字;前、后片均于第1、3、4、5句押仄韵。【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伫zhù黯àn阑lán【朗读课文】【课文分析】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首怀人词。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景抒情,千回百折,构思巧妙。上片,写登楼伫望,春愁油然而生。用倚楼、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高,极目遥远。“伫倚”,可见其凭栏之久,情怀之深。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不说“春愁”生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产生,不入俗套,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草色”句,写主人公所见之景。“无言”句,既是徒然“伫倚”的感慨,也是不见伊人的叹息。“无言”二字,胜千言万语,似有无穷无尽思绪难于言表。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痛饮狂歌,强作欢乐而仍觉“无味”;最终愿意为“春愁”憔悴无悔,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拟把”三句,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是强作欢乐,仍觉“无味”,即无聊和空虚。可见春愁浓深、刻骨,无法排遣。“衣带”两句,以健笔写柔情。“终不悔”,表现主人公坚毅性格与执著的态度,使词境升华。至此,作者才透露“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挥之不去,是因为他不想摆脱这种“春愁”,甚至心甘情愿被“春愁”折磨,即使憔悴伶仃,也决不后悔。近代学者王国维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成“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第二境。”另外两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妙在紧扣“春愁”,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字里行间透露一些消息,曲径通幽,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给人荡气回肠的感觉,有很强的感染力。词中最能表现主人公主要情绪的词语就是“春愁”。表现愁苦无法排遣的句子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词中表现了主人公对思念无怨无悔的句子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词人常常借景抒情。词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及其表达作用是:“伫倚危楼风细细”,以美景衬托孤寂之春愁。“草色烟光残照里”,渲染孤寂忧愁之氛围。全词成功地刻画一个情深志坚的男子形象,心理描写十分细腻。尤其是最后两句,画龙点睛地揭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第二课时【朗读课文】【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1.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①伫倚危楼风细细(久立)(倚靠)(高)②望极春愁(极目远望)③黯黯生天际(沮丧忧伤)(边)④无言谁会凭阑意(理解)⑤拟把疏狂图一醉(打算)⑥强乐还无味(勉强)⑦为伊消得人憔悴(值得)2. 词中最能表现主人公主要情绪的词语是哪个?表现愁苦无法排遣的句子是哪个?3. 词中哪个句子表现了主人公对思念无怨无悔?4. 分别概括上下片的内容。5.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6.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7. 近代学者王国维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成“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第二境。”请你写出另外两种境界。8. 词人常常借景抒情。从词中找两个描写景物的句子,写出它们的表达作用。【拓展学习】朗读柳永的《曲玉管》,回答问题。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慿,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1. 这首词属于小令,还是中调,或者长调? 这首词有一百多字,属于长调。2. 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的慢词。3. 这首词的叠字在写景抒情方面有什么作用?中片四种叠字使情景交织,融成一片。从叠字中我们能体会词人深沉的情感。“杳杳”接前片末三字“忍凝眸”而来;“盈盈”表现出对所思之人的爱怜;“冉冉”体现杳无音信时的惆怅;“思悠悠”总结段意,与“忍凝眸”照应,写出相思之情无穷无尽,难以排遣,并引出后片的大段铺叙。由此可见,这首词的叠字意象鲜明,具有强烈的情感。
蝶恋花 篇2
晏殊
教学目标:
1. 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3. 通过吟咏,了解古诗文赏析的一般方法和术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古人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
二、 关于词人:
晏殊p62注释⑥
太平宰相,一生平顺,仕途坦荡。然而也逃不过普通人的聚散离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他的[蝶恋花]。
三、 诵读全词
1. 对照注释,注音
2. 听读录音
3. 齐读
四、 炼字析文,感悟意象:
1. 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
明确:提示抓关键词 “离别苦” 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
2. 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菊、兰、轻寒、燕子、明月
3. 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
明确:菊愁兰泣 和词人一样痛苦 以悲景写悲情 烘托
燕子双飞 月明到晓 不能体会我的愁绪 以乐景写悲愁 反衬 一夜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 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
明确:“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看不见
“寄彩笺” “知何处” 寄无所踪 “满目山河空念远”
5. 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苦?(注意与词中前语的对应关系)
明确:凋 使……凋零 使碧树一夜凋去,写风的劲厉肃杀
独 与上阕“燕子双飞”映衬 写孤独无依
望尽 与碧树凋尽呼应 境界一跃为广阔
山长水阔 渺茫无着落,写了悠远辽阔的境界。
6. 前人说这首词上阕“情致深婉”,下阕“寥廓高远”,通过我们的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紧扣词句中的用字,意境营造,阐述情感,体会词的风味转换。
请学生讨论交流,上、下阕分别小结。
五、 小结:
1. 齐读本词,上阕低沉婉转,下阕开阔畅达,试用声音充分体现。
2. 你对赏析诗歌有什么心得。
六、 延伸作业
试赏析苏轼[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总被无情恼。
蝶恋花 篇3
【教学目标】
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
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式】研习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见教材p64注⑥。补充:谥元献。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三、文本研习:
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机杼相类。
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
: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以上抒写的只是忧伤低迴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5、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四、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做“学习与评价”是的有关练习。
蝶恋花 篇4
《蝶恋花·别范南伯》是南宋词人杨炎正的作品,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离情。上片写惜别。春江水满,离愁千万。弱柳系船,留君不住。因而闻橹声更增添离愁。下片设想别后情景。回望送别之处,惟见乱山重叠,故人安在!全词抒写离愁别绪,细腻委婉,工巧别致。小编在这里整理了《蝶恋花·别范南伯》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蝶恋花·别范南伯
宋·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艣。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释】①刬地:依旧,还是。此处作“一派”讲。②鸣艣:艣同‘橹’,鸣艣,指划船的橹摇动时所发出的声音。③南徐:州名。即今江苏镇江市。
《蝶恋花·别范南伯》阅读题目:
1.首句“离恨做成春夜雨”以春江东流,来写离愁滔滔不绝,近于李后主的“ ”句意。(2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5分)
《蝶恋花·别范南伯》参考答案:
1.(2分)首句“离恨做成春夜雨”以春江东流,来写离愁滔滔不绝,近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5分)上片实写惜别。春江水满,离愁千万。弱柳系船,留君不住。因而闻橹声更增添离愁。下片虚写设想别后情景。回望送别之处,惟见乱山重叠,故人安在!虚实结合,抒写诗人心中既为朋友离去的而产生的离愁别绪,又有对朋友一路风波之劳和前程坎坷难卜的担忧。
《蝶恋花·别范南伯》赏析
《蝶恋花·别范南伯》是南宋词人杨炎正的作品,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离情。上片写惜别。春江水满,离愁千万。弱柳系船,留君不住。因而闻橹声更增添离愁。下片设想别后情景。回望送别之处,惟见乱山重叠,故人安在!全词抒写离愁别绪,细腻委婉,工巧别致。
杨氏的这首送别词,虽非上乘之作,但写得幽畅婉曲,颇有特色。词的发端便直言离恨:“离恨做成春夜雨。”与好朋友春夜话别,无尽的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那绵绵春雨就像绵绵友情。“添得”二句进一步写一场春雨,使春江水涨,浩浩荡荡,一派东流去。以春江东流,来写离愁滔滔不绝,近于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意。
“弱柳”两句写弱柳系不住船,表示尽管盛情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登船离去。王安石有《题朱郎中白都庄》诗曰:“藜杖听鸣艣。”眼看着船儿渐去渐远,耳听那越来越小的橹声,心中既为朋友离去而怅惘,有一种“人去一城空”的失落感;又有对朋友一路风波之劳和前程坎坷难卜的担忧。“为君愁绝”中一个“绝”字,饱含这无限深情。
下片“君到”三句写朋友要去的目的地。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如果你想寻春,依旧是当年我们曾走过的那条路。话语下面隐藏的意思是:本是当年你我结伴同行,而今只有你形单影只,一个人独自踏青了。路依旧而人不同,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深藏在字里行间。
结尾“后夜”两句是悬想别后友人思己,回望之时,已是有无数乱山遮隔。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宋词中屡见。下片首称“君”,故“独怜”下亦有一“君”字存在。又因是由词人悬想而出,故“乱山遮隔”之感,亦彼此同之。
蝶恋花 篇5
范成大的《蝶恋花》是一首田园词,他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想知道这首《蝶恋花》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吗?下面由文秘帮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蝶恋花范成大的古诗词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蝶恋花范成大的古诗词阅读材料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①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②尝面③收新茧。
【注】 ①夷犹:犹豫迟疑。②看看:即将。③面: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
蝶恋花范成大的古诗词阅读题目(1)简要分析“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一句的妙处。
(2)这首词与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主旨是否相同?请概括表述。
蝶恋花范成大的古诗词阅读答案(1)“画舫夷犹湾百转”一句将画舫拟人化,它为“湾百转”而迟疑犹豫、行动缓慢,其实是写作者在船中的心情,把船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流连美景不急于行舟的情感。“横塘塔近依前远”作者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如此美景,令人喜爱留连。由此细腻地表现出作者并不急于到塔边,对远近并不在意的心情,此时更使他欣悦的倒是一路好景致。这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自己盎然兴趣。全词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
(2)不完全相同。虽然都有对田园农家生活的热爱,但这首词侧重写江南水乡舟行所见之景和农事的井然有序,表达了作者对田园农家生活的赞美与向往。陆游的诗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表达了农家的盛情和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同时蕴含哲理——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蝶恋花范成大的古诗词阅读翻译及赏析译文
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
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家很贱,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合皆,读了令人心醉。
词的上片向读者讲述了一幅早春水乡的五彩画面。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一篙”,是指水的深度,“池涨一篙深。”“添水面”,有两重意思,一是水面上涨二是水满后面积也大了。“鹅儿”,小鹅,黄中透绿,与嫩草色相似。“绿”,就是“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样的色调。春水涨满,一直浸润到岸边的芳草;芳草、鹅儿在微风中活泼泼地抖动、游动,那嫩嫩、和谐的色调,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微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河岸,吹绿了河水。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画舫”,彩船。“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江南水乡河渠纵横,湾道也多。作者乘彩船往横塘方向游去,河道曲折多湾画舫缓慢行进。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这就象俗语所说“望山走倒马”,那水面上的小鹅,其实,作者并不急于到塔边,所以对远近并不在意,此时更使他欣悦的倒是一路好景致。便很令人疼爱留连。这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自己盎然兴趣。全词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
词的下片写到农事,视野更加开阔了。如此写,既与上片紧密相联,又避免了重复。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江国”,水乡。“寒”指水冷。旱地早已种植或翻耕了,水田要晚些,江南农谚曰:“清明浸种(稻种),谷雨下秧。”所以“耕遍”正是时候。着一“才”字,这不紧不慢的节奏见出农事的轻松,农作的井然有序。“村北村南”耕过的水田,一片连着一片,真是“村南村北皆春水”、“绿遍山原白满川”,一派水乡风光现于读者面前,虽然农事紧张或更可说繁重,但农民们各得其乐,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秀麦”,出穗扬花的麦子。“面”当为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现代农村仍有此俗。这两句是写高地上景象,虽然水稻刚刚下种,但漫冈遍野的麦子拔穗了,蚕眠,桑叶也便宜了,农桑丰收在望。所以下面写道:“看看尝面收新茧”。“看看”,即将之意,透着津津乐道、喜迎丰收的神情。下片写田园,写农事,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认同感、满足感。
本词是一首田园词,体现了田地间春意盎然的一幕,笔调清新愉悦,将景物与农事描写得自然连贯,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长期向往之情,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词作。
蝶恋花 篇6
苏轼这首《蝶恋花·暮春》表现了暮春的哪些特点?《蝶恋花·暮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下面由文秘帮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蝶恋花暮春苏轼古诗词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蝶恋花暮春苏轼古诗词阅读材料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 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蝶恋花暮春苏轼古诗词阅读题目(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
(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
(3).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4分)
蝶恋花暮春苏轼古诗词阅读答案(1).堕花;老柳;开过花的樱桃
(2).虚写(或想像)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2分)
(3).点或破(2分);突出了青山的高峻(2分,言之成理即可)
蝶恋花暮春苏轼古诗词阅读赏析《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词是写给东坡老友李公择的送别词,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该词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
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这是一首送别词。
簌簌无风花自亸,写暮春花谢,点送公择的时节。暮春落花是古诗词常写之景,但东坡却又翻出新意: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好一份安闲自在的情态。接着写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点出园林寂寞,人亦寂寞。
白居易戏答和其《别柳枝》绝句诗,有柳老春深日又斜一句,这里借用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节,所谓柳老就是春老。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东坡这期间另有《送笋芍药与公择》诗说道: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芍药,樱桃,同时皆尽,而这个时候老朋友又将远行了。花木荣枯与朋侪聚散,都是很自然的事,但一时俱至,却还是让人难以接受。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两人在寂寞园林之中话别,相对无言时,却见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横云之变态。此时彼此都是满怀心事,可是又不忍打破这份静默。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照坐之坐,点出话别之题旨。
路尽河回千转舵:送者在岸上已走到路尽;行者在舟中却见舵已转。河回二字居中,相关前后。船一转舵,不复望见;路尽岸上人亦送到河曲处为止。岸上之路至此尽头了,是送行送到这里就算送到尽头了。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这一句是作者想象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这两句,便见作者对行人神驰心系之情。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上句用《楚辞招魂》中天帝遣巫阳招屈原离散之魂的典故,表达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东坡与公择因反对新法离开京城出守外郡,情怀郁闷,已历数年,每思还朝,有所作为,但局面转变,未见朕兆,他们四方流荡,似无了期,所以有飞魂之叹。飞魂与楚些是倒装,求其语反而意奇。我思君处君思我,采用回文,有恳切浓至的情思,也是对前面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的深情想象的一个照应。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
蝶恋花 篇7
阅读理解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等几方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语言的四种基本技能之一的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下这篇蝶恋花出塞阅读答案及赏析是由文秘帮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蝶恋花出塞阅读答案及赏析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蝶恋花出塞阅读答案及赏析,仅供参考:
21.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21.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解析】“今古河山无定据”指古往今来,大好河山并没有一定属于谁的准则。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诗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诗的深沉雄浑的格调。诗歌以议论开篇,其作用在结构上是引领全文;在内容上是奠定了全词的格调,或揭示主旨。
22.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22.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22.【命题透视】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能力。
【解析】画线句在全词的结尾,以写景来抒情,其表现手法往往是以景结情;再看这两句特点,一问一答,所以答案为“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再看最后一句“深山夕照深秋雨”,全句写景,却没有一个动词,与“枯藤老树昏鸦”的表现手法相同,属于名词(意象)叠加,将无限的深情隐含于无言的景物当中,含婉深致,耐人寻味。
【附诗歌欣赏】
此词为容若侍从康熙皇帝出塞之作。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诗哲式思考,奠定了全诗的深沉雄浑的格调。起句抒古今兴亡之感,同情人民罹战祸之悲惨,与“一将功成万骨枯”同一襟抱,气概豪雄,仿佛苏辛。“画角” 两句是诗人出塞时眼前所见之景,通过“画角”“牧马”意象的捕捉,传达了边塞特有的雄壮、紧张、激昂场景。高亢的号角声,牧马频繁地来往,极言出巡的辛苦,内心亦实有难言之隐。“满目”二句,就直接写出丹枫吹老,无人可语,一片真情,动人心弦。此两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情绪又是一转,词人不只看到了眼前荒凉艰苦的边地环境,也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人生无常的荒诞感。
下阙“从前”句词人由眼前的边塞展开联想,追想边地上发生过的恩怨情恨。“幽怨无数”,更深一层,既包括征人在外怀念闺中思妇,也写到闺中思妇怀念战场上征人的死活存亡。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句承下阙首句,以点代面,从王昭君的边塞“幽怨”入笔,传达词人的慨叹。末两句用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笔调,写自己的幽怨。“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共用四个“深”字,说明对夕照也生愁,对秋雨也生愁,这种无数幽怨,正如李后主所谓“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此词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有抒情,有议论,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此词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色是,点面结合,借用典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词人所精选的意象,组成了一幅既壮阔悠远又凄清怅惘的意境,传达了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其中,词人最特别的思想情感就是作为一个年轻有为的贵族,对江山无常、人生意义的思考。
【附诗歌翻译】
古往今来,大好河山并没有一定属于谁的准则。在高亢的号角声中,征骑频繁地来来往往。满眼所见边塞之景一片荒凉死寂,我可以与谁交流这种复杂的感受呢?深秋的寒风已把枫树的叶子也吹红了。在边地上,往昔郁结于心的愁恨应该有无数个。在战事频仍中,王昭君孤身出塞和亲,黄昏时分踏着小路走向昭君墓。王昭君对边地的无限深情到底有何等地深沉呢?边地深山的落日无言地散发出余晖,深秋时节的冷雨无声地飘飞。
蝶恋花 篇8
陆游的这首《蝶恋花》表现了对抗金前线戎马生活的怀念,和对抗敌重任无人可以托付的感叹。下面由文秘帮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材料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官而作。
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题目(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答案14、(1)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
(2)①作者被罢官即将回家,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2分)②借用汉代扬雄作《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2分)(4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所表达的情感1分)
蝶恋花陆游的古诗词阅读赏析在一片秋天景色的旅途上,他看到桐树叶子在早晨飘落,又听到吟蛩[蟋蟀]在夜间鸣叫。这些标志秋光的落叶和虫鸣,更加勾起了他旅途的心事。 “旅思”,旅途的愁绪。他遥望通向京城临安的道路,觉得它分外暗淡。这里作者用唐代都城长安(当时在金占领下)借指南宋京城临安。“黯[àn]”是暗淡的意思。这不仅是写实,也还有象征的意味。因为这时他在主和派排挤下被罢了官,从此远离朝廷,也就更难以实现他抗金报国的理想了。
这时涌上他心头的,不是对官职的眷恋,而是那一段最不寻常的战斗经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南郑,他曾经“横戈盘马”,亲临前线。回想起来,至今还是那么令人神往。“戈”古代一种长柄武器。“盘”是回旋的意思。最使他念念不忘的是前线的大散关和渭水清流。在渭河上,他曾雪夜强渡;在大散关,他曾守关拒敌。在这两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现在,他多么想知道,那大散关和渭河,是不是仍然同他在前线时一样啊!看,他的所谓旅愁,不是哀叹岁月,也不是感伤劳苦,他是在系念着关系国家命运的前线,怀念着那实现他崇高理想的地方。这是一种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的旅愁。 《蝶恋花 桐叶晨飘》诗意图
当他在怀念前线的时候,罢官的现实还迫使他思考以下的问题:“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陆游的家乡山阴地接杭州湾,临江近海。“江海轻舟”,驶往江海的小船,这里用来代表驶往家乡的小船。“具”是具备。这三句意思说,今天已经有了回乡的小船,意味着已经罢了官,可以回乡退隐了,然而,那对付金兵、收复失地的军事韬略和计划,却没有人可以托付,使他难以放心啊。原来,陆游不仅是诗人、词人,他还熟知军事,在南郑前线任职时,曾经向川陕安抚使(边防军事机关的长官)王炎提出过恢复中原的进军策略,由于朝廷的苟且偷安,他的北伐之志一直未能实现。所以,我们对他“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的心情,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想到这里,他的感情不由得从慨叹转为激愤。遭遇的相似,使他想起了西汉著名词赋家扬雄。扬雄曾经写《长杨赋》讽谏汉成帝游猎于长杨宫。他很有才华,但一直未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陆游回顾自己一片爱国赤诚而终于不为朝廷所用,他以难以遏止的气愤之词来结束作品:“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如果早就料到(信)我这一生始终不会被了解,任用(不遇),我当初又何必象扬雄写(草)《长杨赋》那样忠心耿耿地献计献策呢!
蝶恋花 篇9
《蝶恋花·闻莺有感》在用词上亦十分工细。“暖日明花草”的“明”字,既写了日光明媚,又兼示花草艳丽。“流莺”的“流”字,暗示了节序的流转变迁。下面是文秘帮小编为你整理的《蝶恋花•闻莺有感 段克己》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闻莺有感 段克己》诗词阅读原文
蝶恋花•闻莺有感 段克己①
鹈鴂一声春色晓。蝴蝶双飞,暖日明花草。花底笙歌犹未了,流莺又复催春老。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
【注】①段克己,金末元初词人。金亡,避乱龙门山中,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词作多写子金亡后,为金词中“清劲能树骨”者。②鹈鴂:即杜鹃,鸣于春晓,有“杜鹃啼血”的说法。③桧:柏树的一种,即圆柏。
《蝶恋花•闻莺有感 段克己》诗词阅读题目
8.词的上片借景抒情,结合巧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词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蝶恋花•闻莺有感 段克己》诗词阅读答案
8.杜聃在春晓鸣叫,略含一种伤春悄绪.(1分》阳光明媚,绿草花木充满生机,蝴媒翩翩起舞,但花下笙歌一曲未完,流莺便声声催着春天离去。(2分)春光易逝,传达出对春光的留恋,寄托词人对故国的怀念。(2分)
9.这一句运用象征的手法,以老桧耐霜自励岁寒之节.农现了作者坚贞不二的高尚悄操(3分)词的上片以暮春景物起兴,寓情于景,表达暮春时节,自身年逝的无尽伤感.而结尾两句使得词中的情感不至于流于感伤.且有一种向上之意,提升全词格调。〈3分)
《蝶恋花•闻莺有感 段克己》诗词阅读鉴赏
鹈鴂又名杜鹃,多鸣于盛春时,其鸣悲,所谓“杜鹃啼血”。鹈鴂鸣于春晓时刻,暗示一种伤春情绪,首句即为全词定下淡淡哀愁的基调。
蝴蝶双飞,春光明媚,药草繁茂,人们在花丛中笙歌宴饮,正是一派欢愉景象。可是在这美好的时刻,流莺飞来了。这流迁的鸟是在催春归去(老)呢,此时此刻,多愁善感的诗人得到的竟是这样的感受。
下阕是这种伤春情绪的进一步深经。枝上残花,兆示残春已露倪。这时“飞絮”又是那样无情,好像故意撩人愁思。这里“飞絮”形象是从贺铸《青玉案》词“一川烟草、满城飞絮”化来,贺词以飞絮设喻,描摹愁之乱、之多、难以排遣;这里则是拟人化,好像飞絮故意引逗人的春愁。有所本而有所变,是中国传统诗歌写作的一大特点。最后两句则是点睛之笔,是全诗情绪的转折、升华。桧树又名桧柏,是松柏的一种,这里取其高洁之意。在世俗的春光扰攘之中,只有老桧树洒脱超然,春来春去,世人没有注意它,它那常青的节操也没什么影响。至此,诗的内涵骤然丰富了、深刻了,也更显示了作者的观察力。
这词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上阕言,大好春光中,流莺正在催春归去。下阕言,当人们为春之流逝烦恼时,老桧却超然物外。作者就将这种生活中的矛盾繁锐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具有探求精神的伤春情绪。
蝶恋花 篇10
蝶 恋 花 作者:柳永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2002/12/17
蝶恋花 篇11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词的主题,是抒发作者不得志与少知音的牢骚情怀,下面是文秘帮小编为你整理的《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诗词阅读原文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①
辛弃疾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②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注]①雨岩:地名,在江西永丰县西博山中。石浪:雨岩的一块巨石,长三十余丈,状甚怪;篇末石龙指此。②湘累:指屈原。冤屈而死叫累,屈原是投湖南汨罗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诗词阅读题目8.本词在表达艺术上成功地学习了屈原抒发政治感愤的手法,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6分)
9.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下阕具体词句进行分析。(5分)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诗词阅读答案8.作者运用比兴寄托、象征的表现手法,用屈原使用过的香草美人来自比自喻,曲折有致地表达了自己难觅志同道合的伙伴、壮志未酬的满腹的幽愤。(2分)上阕中作者连用兰佩芳菲,蛾眉空好,宝琴弦断等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来表明自己虽有高尚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却长期闲置,无用武之地,且知音寥寥,无人理解自己的悲剧性境遇。(3分)下阕中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二句,用芳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现的可悲处境。(2分)
9.全词抒发了词人自感虚度年华、政治失意、理想难以实现而又知音难觅的痛楚之情。(2分)具体的,下阕冉冉句感慨年华已逝,虚度此生。(1分)水满何处二句,用汀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理想难以实现的可悲处境。(1分)结尾二句,再次诉说在人世难寻知音的苦恼,于是只得在大醉之后唤起屈原同唱失意之歌。(1分)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诗词鉴赏本词作于作者隐居信州(上饶)带湖别墅前期。生活上的孤独感和政治上的失意感促使词人经常离开带湖去上饶的群山之中寻幽探胜,以开释愁怀,转移精力,然而独游山水时的幽寂空虚又使他时时跌回到更加孤独和失意的深渊中。此词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的产物。
上阕,写自己多年来受打击、受压抑和缺少政治知音的处境。作者连用兰佩芳菲、蛾眉空好、宝瑟弦断这三个极富象征意义的词,来表明自己虽有高尚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干,却遭受南宋朝廷当权的主和派的嫉妒和排挤,长期投闲置散,无用武之地,而且知音寥寥,无人理解自己。不如意的处境使他首先想到的是萧条异代不同时的千古知音屈原,所以开头三句就化用屈原《离骚》与杜甫《佳人》诗意来表达自己与之相类的幽怨之怀。《离骚》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又云:纫秋兰以为佩。作者也满怀深情地采撷兰花为佩,以显示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操守;《离骚》云: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佳人》云: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作者也在无人的空谷自怨蛾眉巧而招嫉。屈原、杜甫、辛弃疾同样生活在一种国家不幸、小人横行的黑暗时代里。在那样的环境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他们都遭到中伤毁谤,难于在人世存身。如果要保持高洁,不向恶势力低头屈服,就必然会遭到更大的打击和非难。因正直而遭打击,因遭打击而生怨,这只是上阕的第一层意思。
因为,遭到群小打击,还不是最可悲的事。最可悲的是寻遍天下,知音稀少,似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抗战主张。这是处在那个不能发现人民力量的时代的一切爱国士大夫和将领们的共同悲剧。年辈早于作者的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小重山》词的结尾感叹说: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此词上阕最后二句即用岳飞之意,以宝瑟清音,弹得弦断也无人会意为喻,表达了与岳飞同样的怨抑之情。这是上阕的第二层意思,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层意思。通过这样两个层次的抒写,作者不得志和无知音的悲剧性遭遇充分地展现出来了。
词的下阕,承上阕牢骚之意而把抒情的意蕴进一步深化,感叹自己虚度此生,不能再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下阕头一句,化用《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两句,意极沉痛。接下来水满汀州,何处寻芳草二句,用芳洲水涨,芳草难觅喻示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结尾二句: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可算全篇的最后一个层次。其用意在于呼应开篇空谷无人之境界,再次诉说在人世难寻知音的苦恼。可以看出,词人大醉之中唤起屈原来一起唱歌,表明人世无同调,只得求之于冥冥之中的千载冤魂,这显然是催人泪下的失意哀歌,是千载同悲的凄厉之歌。然而就连这幻想之中想求得异代知音共歌舞的场面最终也不能长久,在阵阵松风中,东方破晓,词人酒醒梦消,一下子又跌回到现实世界中。词的最末一句以景结情,更加浓了全篇的幽婉沉郁的气氛。
艺术手法
这首词的主题,是抒发辛弃疾不得志与少知音的惆怅情怀。但是作者并不是直接说出自己的心事,而是通过比兴的手法,以香草美人自喻,曲折有致地表达出满腹的悲愤。此词不尚铺陈,专用比兴,托意高远,意象深婉,是一篇韵味悠长的抒情短章。
稼轩词,广泛地吸取了前人的文学成果,得于屈原作品者尤多。作者那坚韧执着往而不返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屈原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极为相似;在词的表达上,作者也成功地学习了屈原借香草美人抒发政治感慨的手法,写出了一首首《离骚》似的优美词章。此阕虽非稼轩词中的名篇,但也是深得屈赋神髓的佳作。
蝶恋花 篇12
李清照的这首《蝶恋花》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的思妇形象。下面由文秘帮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蝶恋花李清照的古诗词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蝶恋花李清照的古诗词阅读材料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氺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注: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时寄语姐妹所作。
⑵昌乐馆:昌乐县驿馆,故址在今山东昌乐西北十里。
⑶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印斋本自注云:别作泪搵征衣脂粉暖。满:同漫。
⑷阳关:这里指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人乐,曰《阳关曲》,亦称《阳关》。苏轼论《阳关三迭》唱法云: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四叠阳关》盖按苏轼之言推之,或者第一句也叠,故称四叠。究竟如何叠法,说法不一。宋刘仙伦《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
⑸萧萧:一作潇潇。孤馆:孤独寂寞的旅馆。宋周邦彦《绕佛阁》: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⑹方寸:即方寸地,指人的心。《三国志诸葛亮传》(徐庶)云: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宋孔平仲《大风发长芦诗》:纷然方寸乱,魂干久不集。
蝶恋花李清照的古诗词阅读题目1.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4分)
2.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4分)
蝶恋花李清照的古诗词阅读答案1.乱,即心绪纷乱。乱字真切传种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的复杂心情,一噌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
2.(1)词人抓住姐妹送别的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的姐妹离别情。(答挥泪送别的场景描写也得分。)
(2)融情入景,潇潇微雨的景物描写中,融人了姐妹间绵绵的深情。
(3)人道山长水又断,一语双关。既绘出令人黯然神伤的景色,又流露出对姐妹情意被离别无情隔断的痛苦。
蝶恋花李清照的古诗词阅读赏析此词一开头就写她想念家中姊妹想得厉害,以至珠泪涟涟,浸湿身上罗衣,并且连脸上的脂粉也冲落下来沾满了罗衣;这时,她不由得想起了家中姊妹送她出行时,一遍遍吟唱《阳关曲》时的情景。《阳关曲》,又名《渭城曲》。唐代著名诗人兼音乐家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歌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至阳关句,反复歌之,所以李清照称四叠阳关。如今,这长长的山路已将亲人隔于两地了,她孤身一人在这异地的旅馆中,听着这凄苦的萧萧雨声,心里无比忧伤,竟使自己的心绪全乱了,乱得忘记了姊妹们送她时,饯行宴上酒杯斟得是浅还是满。不管多么想念,亲人已经别于两地了,只好靠鸿雁来传递音信吧。好在东莱是个实实在在的地方,不像蓬莱仙山那样遥远飘渺,可望而不可即。蓬莱,指蓬莱山,也称医壶,古人传说与方丈、瀛洲并为海上三神山,都在渤海中,世人不能登及,所以说它远。
这是一首开阖纵横的小令,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到了她的笑下变成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的激情,极夸张,却又极亲切、真挚。通首写惜别心情一层比一层深入,但煞拍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出人意料地作宽解语,能放能收,小令词能用这种变化莫测的手法是很不容易的,这就是所谓善方情者不尽情。
蝶恋花 篇13
蝶 恋 花 作者:欧阳修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庭院十分深远到底深有几许?杨柳被罩住雾烟,象重重帘幕无法指数。豪家贵人的车马挤满游冶之处,楼高却看不见章台去路。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势很猛,风刮很大,正是三月春暮,拟用门关住黄昏,却无法把春天留住。满含泪眼问问春花,春花却不答语,零乱的落花已经飘飞过秋千去。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2002/12/17
蝶恋花 篇14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是北宋词人赵令畤创作的一首春日怀人词。下面是文秘帮小编为你整理的《蝶恋花》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诗词阅读原文蝶恋花
[宋]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①。斜阳只与黄昏近。
注:①横波、秋一寸:皆指眼目。
《蝶恋花》诗词阅读题目(1)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结句“斜阳只与黄昏近”。
《蝶恋花》诗词阅读答案(1)参考答案:词的上片重在伤春,以“飞絮落花”等晚春景象,触发伤春情怀。下片重在怀人,以“蝶去莺飞”抒孤独之感,“望断”极写倚楼盼望来信而终归失望之情。
解析:读懂就能准确分析,上片以写景为主,而且是晚春之景,感伤的情怀已蕴其中;下片怀人,但所思之人毫无音信,孤独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2)参考答案:借景抒情。眼见日光西斜,黄昏将至,满腹的愁绪至夜深人静之时愈将深重。此句以景结情,委婉抒写了因伤春、怀人而生发的绵绵愁恨。
解析:以景结情的写法,悲伤之景蕴含了不尽悲伤之情。结合语句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蝶恋花》诗词鉴赏词的上片以惜花托出别恨,起首三句描绘春深花落景象。所谓“卷絮风头”,可参看章质夫咏絮词的形容:“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昔人又多以飞絮落花作为寒意将尽的晚春季节的特色,如“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下面“坠粉飘香”等等,进一步形象地刻绘了花儿的飘谢,斜风过处,但见落英纷纷,清芬沁人,真如小晏词所云:“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这些虽说是写晚春景色,而惜春之意也蕴含其中。
“新酒”两句。转而直接抒情,情感的内涵由惜春转向怀人,并通过以酒遣愁的细节强化这种情感。“又添”两字,加强语气,径直道出因怀人而中酒频仍。“残酒困”,是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生发而来。全句与”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意思接近。”不减“两字,作一回旋。虽说所思远道,只能以酒消愁,而离恨却并不因为分别时间久长而稍有减退。这样,语气更显得委婉,而语意也深入了一层。
词的下片,因音问断绝而更增暮愁过片三句,极写孤独之感,不惟无人可问,连蝴蝶儿、黄莺儿也都飞往别处,只剩下自己独倚高楼,凝望碧水。双鱼,指书信。古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小晏《留春令》曰:“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前者以碧水兴起双鱼,引出倚楼盼望来书而终归失望之情。后者从流水声中联想当年倚楼怀人泪滴入水的景象;一是盼而不得,一为忆而弥悲,都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意。
结末两句,抒写了因怀人,伤春而生发的绵绵愁恨。横波,指美目。李白诗云:“昔为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秋一寸”,也指目,李贺诗有“一双瞳人剪秋水”之句。“恼乱”犹言撩乱,黄昏景色撩乱她的眼目,更触动了她的愁绪。沈际飞云:“斜阳目,各有其境,不必相同。一云‘却照深深院’,一云‘只送平波远’,一云‘只与黄昏近’,句句沁入毛孔皆透。”“斜阳却照深深院”,是说午梦酒醒,但见小院深深,春色已尽,只有斜阳一片,徘徊不去。“斜阳只送平波远”写行人乘舟去远,唯见一抹残阳,映照平波,悠悠而逝。两者都是以夕照下的景色衬托离愁。而“只与黄昏近”是接上面“恼乱”句而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眼见白昼将尽,长夜即至,送春滋味,念远情怀,此处不说愁恨而愁恨自见。
王灼《碧鸡漫志》云:“赵德麟、李方叔皆东坡客,其气味殊不近,赵婉而李俊,各有所长。”的确,赵氏之词以清丽婉转见长,此词正体现了这一风格。
蝶恋花 篇15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下面是文秘帮小编为你整理的《蝶恋花•春景》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春景》诗词阅读原文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途中。
《蝶恋花•春景》诗词阅读题目(1)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3分)
(2)本词蕴含丰富的情感,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分析。(4分)
《蝶恋花•春景》诗词阅读答案(1)“褪”既写花的掉落,也写花的颜色的消退,写出了花儿凋零的情景。点明时在暮春。曾经的灿烂炫目已逝去,抒发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
[3分,“写出花儿凋零的情景”“点明时在暮春”“抒发惜春伤春之情”各1分。意思答对即可。]
(2)①惜春之情。作者在上阕描摹了杏花凋零、柳絮飘飞的暮春之景,寄寓了面对春归的伤逝之情。
②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情。春天将逝,但美景未必难觅,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寄托了作者追寻美好事物的旷达之情。
③多情不被理解的惆怅。下阕的“佳人”不知“墙外行人”谛听自己笑声的深情,行人的“多情”却遇到佳人的“无情”,这正反映了作者不被理解的惆怅。
[4分,点明一种情感1分,对应分析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写“宦海浮沉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对韶光流逝的惋惜”也可。]
《蝶恋花•春景》诗词鉴赏这首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擅婉约,这首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人们仍用“何处无芳草”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这首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花草蒙拾》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同时指出这首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开头一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这是说,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只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竞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对此,他并没回答。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蝶恋花 篇16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由赵令畤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篇《蝶恋花》有什么不同?下面由文秘帮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蝶恋花赵令畤的古诗词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蝶恋花赵令畤的古诗词阅读材料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①。
尽日沉烟香一缕②,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③。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④。
【注释】
① 止:犹只。② 沉烟:点燃的沉香。③ 宿酒:昨蜍所饮的酒。 恼:撩惹。恼破:恼煞,极尽烦恼。④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蝶恋花赵令畤的古诗词阅读题目8、结合词意,简要赏析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两句。(5分)
9、全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蝶恋花赵令畤的古诗词阅读答案8、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多少?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被这清明时节的细雨(打落)。(2分)这两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2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雨打花落、春之将逝的感伤之情。(1分)
9、(1)感叹青春将逝之情(答惜春伤春之情亦可)。如啼痕止恨清明雨,借写清明雨打落红杏,含蓄地表达对美好的时光易逝的嗟叹。(2)孤独寂寞之情。如人在深深处,写主人公一个人在深闺闲居,尽日沉烟香一缕写整日对着一缕袅袅沉香出神。(3)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如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主人公只好空对屏风怅望,而小巧的画屏上画的正是爱人所去的西江之路。(感情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每点2分,共6分)
蝶恋花赵令畤的古诗词阅读翻译及赏析译文
想要减掉罗衣,可是寒气还没有退去。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在深闺中闲居。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多少?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被这清明时节的细雨(打落)。
终日无聊闷坐,看着沉香的轻烟一缕。昨夜喝闷酒而大醉,今早醒来得太迟。被惜春的情怀所困,心中充满了愁绪,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我泪眼凄迷,呆呆地望着小巧的屏风,那上面画的是遥远的西江的水路。
赏析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由赵令畤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写春日闺中怀人。语言婉约清丽,情致柔各缠绵,意境蕴藉含蓄;结尾馀韵不尽,神味久远,深得好评。本词写闺人的伤春怀远之情,用语简练,清超绝俗。
这首抒写闺中怀人之情的词,语不多,情无限,写得清超绝俗,澹雅疏秀,别具一格。
上片首句写冬春之交闺客佳人欲减罗衣,却又踌躇起来,因为她感到此时寒意犹未消去,暗示了女主人公因气候变化无常而最难将息的心情。不卷珠帘,人深深处。虽未直接说出闺中人的心绪,却画出一位佳人惆怅自怜之态,使人隐隐感受到她心中的愁闷。蝶恋花·感怀 阅读答案附赏析蝶恋花·密州上元 阅读答案附赏析蝶恋花·春景 阅读答案附赏析蝶恋花·小雨初晴迥晚照 阅读答案附赏析蝶恋花·尽日惊风吹木叶 阅读答案附赏析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 阅读答案附赏析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欧阳修)欧阳修:蝶恋花蝶恋花(柳永)蝶恋花(晏几道)晏几道:蝶恋花蝶恋花(苏轼)蝶恋花(晏殊)蝶恋花(赵令畤)赵令畤:蝶恋花蝶恋花(周邦彦)蝶恋花(贺铸)蝶恋花 阅读答案蝶恋花 桐叶晨飘 阅读答案蝶恋花 暮春 阅读答案
以下两句点明女主人公愁闷的表层原因清明时节的连绵春雨。这场雨,不仅使气候寒未去,欲减罗衣不能,更重要的,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雨打花枝,落红无数!所以,帘虽未卷,而女主人公十分关切庭院中的花儿,迫不及待地问询:红杏枝头花几许?当然,不消问,她也料到娇艳的杏花定然会遭到的命运了。她仿佛看到那枝头稀稀拉拉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像啼哭一样,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呢!当然花儿哪有悲与恨,只不过是人的感情折射而已。但从其情绪之强烈程度看,闺中人因此而啼哭而憎恨,看来不像是一般伤春、惜花的意绪了。词是中女主人公之止恨清明雨,当别有感恨。人世间有许多人和事有如花儿般的美好,结果却被一场无情风雨破坏了。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这两句词实是颇富有象征意味的。
词之上片,将女主人公惜花伤春的意绪表达得颇为动人。
过片三句,转写闺中人内心极度的凄寂和苦闷。尽日沉烟香一缕,她终日对首一缕袅袅香烟出神,深闺之寂寞冷清和人的百无聊赖可想而知。尽日,即李清照所说愁永昼也。尽日苦坐愁城,无法排遣,唯有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可见恨深酒多,以致一时难醒了,而醒来仍然是空对沉烟香一缕而已,此种境遇何等难挨!恼破春情绪,关合上片惜花恨雨,极力渲染出一个愁字。
结尾两句点出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深层原因佳人怀人心事。飞燕又将归信误,她多么希望燕子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如史达祖笔下那便忘了,天涯芳信的双燕,非常令人失望。于是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小屏风上西江路,淡烟流水的画屏上画的正是通往西江之路,回想当初心爱之人正是从这水路远去的!歇拍写出了闺人佳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读之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一咏三叹。
《草堂诗余正集》评此词结句曰:末路情景,若近若远,低徊不能去。这一评语,极为准确,精炼地概括出此词含蓄蕴藉、语婉意深的风格。
蝶恋花 篇17
这首《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由作者为王国维所写。想知道描写了什么意境?来《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里找找答案吧。下面由文秘帮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蝶恋花王国维的古诗词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蝶恋花王国维的古诗词阅读材料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蝶恋花王国维的古诗词阅读题目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蝶恋花”是词牌,双调共60字,上下阙格律一致,压仄声韵。
B.王国维,古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著作《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认为“境界”乃词中胜境。
C.“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一般要唱三遍。作者匆匆送别,一曲阳关还没唱完就上路了,车轮渐行渐远渐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了一分对前途的迷茫。
D、“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是虚写,暗含抒情的意味。芳草象征青春,车辙象征着离别,用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E、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词。“人间第一耽离别”的耽与《诗经-卫风-氓》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的意思相同,都指“沉迷”,词人告诫大家勿要沉陷在离别之情中不能自拔。
15.本词通篇透着无奈之情,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表现出哪几种无奈?(6分)
蝶恋花王国维的古诗词阅读答案14.C3分, A2分,B1分,选D、E不得分(B项王国维是近代学者。D项“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是实写,其中暗含一些“理”的成分。本词中芳草象征青春,车辙象征着离别,一个“换尽”,一个“依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无奈。E项“耽”指沉溺、迷恋;在此处指停留、拖延、延误的含义。词人感叹人生漂浮无定,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离别。)
15.①离别匆忙,想留而不得的无奈。一曲阳关还没唱完就上路了,车轮声越来越远,很快消失,再无痕迹。(2分)②人生无常,世事变幻难料的无奈。芳草有荣有枯,离别的车辙依旧随处可见,皆是人生无奈。(2分)③难以言说的无奈。人世间种种生离死别,有的不可说,有的说也无用,徒增感慨与悲伤。(2分)
蝶恋花王国维的古诗词阅读翻译及赏析译文
满地凝结着寒霜,像似覆上一层白雪。人们站立在风中话别,路边的马对着残月不断嘶鸣。别时,《阳关》一曲犹未唱完,游人就已经渐行渐远。咿轧的车声伴随着歌声哽噎。
春去秋来,路边的芳草已经枯黄。道路上深深的车辙依旧没有变化。独自感叹人生的漂浮无定。人世间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离别。
赏析
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静安曾奔父丧南归故里。这期间所写的诗词充满着悲凉的情调。本词写离别时的情景,残月出门,西风瘦马,词人不幸的遭遇加上他忧郁的天性,使他更感到人生的虚幻了。
满地凝结着寒霜,浓得像覆上一层白雪。人们立在西风中话别,瘦马也向着残月不断悲鸣。送别时,《阳关》一曲犹未奏完,离人就已出发了。咿轧的车声仿佛应和着歌声,在痛苦地呜咽。天涯芳草青青的颜色已换作枯黄,可是,陌头上深深的车辙依旧是我来时的模样。三句为前人未道之语。静安于是年春跟随罗振玉入京,数月后即奔丧回里。来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无常。这虚浮无定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说呢?在人间最令伤心的事莫过于离别了。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静安先生也善于化古意成佳句,此阙词尽是表达江淹《别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