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推荐16篇)
《赤壁赋》 篇1
赤壁赋[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苏轼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儒、道、佛思想集于一身,《赤壁赋》是其代表作,本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先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辩论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愤懑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从形式上看,本篇又是文赋的典范,既自由疏放,灵动有致,又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多读,由浅入深地读,比较着读,读出韵味,读出旨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默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并通过质疑和交流扫除字句障碍;(2)通过朗读、背诵,了解文赋的文体特点;(3)拓展阅读,在联系比较中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 . 新旧联系,导入新课
1 .投影张之洞题黄冈东坡故居对联
五年间谪宦栖迟,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哪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还是公游戏文章。
——黄冈东坡故居联
2 .老师扣联中“此”字发问:“此”为何也?[黄州即今天的黄冈]然后回顾《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出《赤壁赋》。
3、教师启发谈话: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要数“赤壁三咏”——二赋加一词。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念奴娇》词,同学们,让我们再作一次深情回眸——齐背。因为这首词,念奴娇词牌可以不叫念奴娇而叫“大江东去”或“酹江月”。这首大江东去词在词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从此一个声音悠远地响了起来——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壮景仿佛还在我们面前,那人生如梦的浩叹仿佛还在我们耳边,让我们带着这些温馨的记忆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 新旧联系,激情导入。老师带有感情的解说,既使学生了解了文学常识,又引发了其阅读的欲望。 )
二.默读圈点,疏理课文
1 .学生默读,圈点,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句障碍,把握各段大意,标出有疑难的问题。
2 .投影下表,检查自读效果
词语
认读
壬戌 窈窕 桂棹 和之 袅袅 幽壑 嫠妇 愀然 缪 舳舻
酾酒 横槊 扁舟 匏樽 蜉蝣 消长 尽藏 肴核 枕藉
通假
辨别
1. 举酒属客:
2. 冯虚御风:
成语
知记
1. 余音袅袅:
2. 遗世独立:
3. 正襟危坐:
4. 羽化登仙:
5. 杯盘狼藉:
6. 不绝如缕:
7.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翻译
句子
1. 舞幽壑之潜蛟:
2. 泣孤舟之嫠妇:
3. 渔樵于江渚之上:
4. 侣鱼虾而友麋鹿:
5. 渺沧海之一粟:
归纳
段意
1 .
2 .
3 .
4 .
5 .
3 .学生就其他字句质疑,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解疑。
4 .指名朗读全文,要求读准、读顺。老师扼要点评。
(自学课文,整理字句,疏通文章,解决疑难。通过阅读独立思考,相互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指导诵读,体味赋的特点
1 、美读指导:
(①朗读时,韵脚要交代明白,要响亮到位,使之同声相应,一贯而下。②整句是靠内容上的互补,形式上的反复来强化表达效果的,朗读时不能将文气读断,要读得前者呼后者应,似断实连。③层次内部读紧凑,层次之间停顿要适度。④体会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轻畸重,暴高暴底。)
2 、以第一节为例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诵读背诵 5 分钟。
(2)学生举手背诵,并谈背诵策略。
(3)老师相机指导:
• 抓韵脚。本节有 4 个韵脚:间、天、然、仙。
•记句式。本节多为整句,整整两两结合读,反复读,加强整体印象,做到背起上句就能自然带出下句。另外,注意散落在整句与整句之间的散句,注意它们的句数、位置。
• 理思路。前文点明时、人、地、事,后主要写泛舟情景。
(4)投影背诵提示(单线为散句,双线为骈句,小字为韵脚),学生试着背诵。
—— —— ——。==。—— ==。—— ==间。 ==天。 ==然。 ==仙。
3 、学生用所学方法指导逐节背诵其他部分,老师检查。相关内容提示如下:
第2节:① 韵脚:慕、诉、缕、妇
② 句式:散句多,注意意义关系
③ 思路:乐→歌→和→声
第3节:① 韵脚:有五组: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粟(入声韵),穷、终、风。
② 句式:多整句,要读连贯
③ 思路:诗、地→曹公→自身→悲从中来
第4节:① 韵脚:往、长,瞬、尽,主、取,月、竭、色、适。
② 句式:多散句
③ 思路:水与月→变与不变→共适清风明月
第5节:① 韵脚:酌、藉、白。
② 句式:整散结合
• 思路:喜→酌→尽→枕
4 、小结这篇赋在语言形式的特点
(句式——多整句却整散结合,灵动有致。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句与句之间,
还体现在节与节之间,每节在句式上各有侧重。用韵——常用韵却似出无意,如出天籁。这是一篇抒情或哲理小赋,叫文赋或散赋,它不像汉代的大赋那样宏篇巨制,繁缛富丽,它突破了声韵句式的严格限制,像散文那样自由挥写,所以广义上它可以列入散文范畴,它是苏轼散文的典范。难关唐庚有这样的评价:“ 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生不可得也。”)
(熟读成诵,抓住文本特点:骈散结合,韵脚更替。以读来感知文章的音韵之美,以读来理解思想领会情感。)
四.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1 .将《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比较,寻找思想内容上的异同,然后交流。
(参考:大致有“四同”:都是吟咏赤壁夜景,都联想三国英雄的豪迈,都与他们自身比照,都有人生短暂之叹。大致有“三异”:词写壮美之景,文写静美之景;词写成功的英雄,文写失败的英雄;词仅限于“江月永恒,人生如梦”的浩叹,而文有“物与我皆无尽”的超越,文更达观、更乐观。当然,同与异,只是相对而言或大致说来,其实往往同中有异,或者似异实同。如:写周郎,志满意得,写曹操,落荒而逃,看起来不同,但两者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大江永恒,江月永恒,自然永恒。)
2 .将《赤壁赋》主客对答部分与屈原《渔父》比较。
(1)学生读《渔父》,借助注解和释文读通材料。
(2)思考:《渔父》和《赤壁赋》各包含几种人生态度?都是用什么形式表达的?
屈原:深思高举,横而不流《渔父》渔父(言):和光同尘,随波逐流对话渔父(行)置身事外,随遁江湖《赤壁赋》客:吾生之须臾对话长江之无穷苏轼:物与我皆无尽共适清风明月
(3)老师小结:
有位西方哲人说过:所谓思想,就是自己和自己打架。两文中心部分都采用对话体写成。“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古文鉴赏辞典》)“歌舞丛中征战里,渔翁都是过来人。”(《桃花扇》)但不一定恰巧被屈原碰到。所以,渔父其人也许并不存在,他只是作为一种处世态度在屈原脑子里闪现徘徊,与另一种处世态度回旋,交锋。这是和光同尘、“虚与委蛇”的老庄哲学与直道事人的儒家思想的短兵相接。最后,执着的屈原,“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屈原战胜了,他守住自己的阵地。《赤壁赋》则完全是苏轼人生苦闷与参透超脱的内心独白。“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日常的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发抒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古文鉴赏辞典》)其中包含着老庄的物我为一的超脱,但又不乏屈原的影子,譬如类似楚辞的歌咏,香草美人的意象,就连对话体这种形式也与屈原的《渔父》一脉相承。所以不妨说,文中的苏轼是庄子与屈子的糅合——屈子+ 庄子 = 苏子。
(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五.课外阅读写作
1 .老师列出阅读篇目
① 《后赤壁赋》 ② 苏轼评传 ③ 诗词名篇
2 .读后写随笔:《东坡印象》,字数不限。
3 .课上交流。
附:
渔父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
何不 饣甫其糟而歠其醨 ?
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
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
不复与言。
屈原遭到了放逐,
在沅江边游荡。
他沿江行走吟哦,
面容憔悴,
模样枯瘦。
渔父见了向他问道:
“您不是三闾大夫么?
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
屈原说:
“全社会都肮脏只有我干净,
大家都醉了只有我清醒,
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
“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
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
世上的人都肮脏,
何不搅混泥水扬起浊波?
大家都醉了,
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
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
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
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
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
怎能让清白无比的身体,
沾染上污秽不堪的外物?
我宁愿跳到湘江里,
葬身于江鱼腹中。
怎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
蒙上世俗的灰尘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
摇起船桨动身离去。
唱道:
“沧浪之水清又清啊,
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
沧浪之水浊又浊啊,
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便远去了,
不再同屈原说话。
[ 评析 ]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的特色:
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在以上教学设计中,抓住本文是词赋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美读,熟读成诵。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的读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读来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2、注重培养学生比较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上教学设计中有两处比较阅读:《赤壁赋》与《赤壁怀古》内容之比较,《赤壁赋》与《渔父》之比较。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合作交流,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切实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的能力。
《赤壁赋》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2.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3.深入挖掘文章深层的悲
导入新课:“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不仅有文学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
写作背景:苏轼被贬黄州以后经常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其后,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指导诵读:注意感情流露
文本探究:
在充分预习并能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提示: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文本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初步接触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亮点透视
??1?结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体悟“赋”的语言特点。
提示:这段文字是充满诗意的神奇之笔,充分体现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赋仍保留且发展了铺张排比、讲究词采、骈散结合等赋的传统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乐之情历历在目。
??2?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看看本文“体物”部分具有怎样的特点,“写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林语堂对苏轼有过非常有趣的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读了本文,说说你对林语堂这段话的认识。
提示:本文写游玩之乐,际遇之悲,解脱之情,字里行间跳跃着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身影,读这篇旷世佳作,我们不能满足于从字句之表象中寻找一种朦胧的感觉,而应从更广、更深的层次了解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态志趣。
??4?清代方苞读到《赤壁赋》时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鬯遂也。”意思是说苏轼此文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没费什么气力,实际却匠心独运,思路缜密。细读此文,品评文章的结构艺术。
?提示:“结构”往往反映出笔者的功力,表现着作者的创新能力。作为赋体游记,在结构上较之普通散文,还是有所区别的。阅读本文,仔细体会作者组织材料、剪裁写作内容的艺术。
??5?运用自己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评价苏轼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提示: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倾向,而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消极因素。阅读本文后还可参阅有关资料,对苏轼的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1]
《赤壁赋》 篇3
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作者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翩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l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或见:
二、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三、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五、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六、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七、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八、学习第四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八、学习第五段并思考: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吕”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c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提示:“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九、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十、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十一、阅读《赤壁赋》赏析(资料网址:)
附内容结构表: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附:网络教室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
1、读课文,弄清字词的读音。录音资料网址:
2、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疏通本文文字,弄清大意。参考资料网址:
二、合作学习
1、课文内容赏析,参考资料网址:
2、艺术鉴赏,手法概括
三、深入探究
1、文言知识归纳,详见《明师对话》中《赤壁赋》的“学法指南篇”。
2、比较柳宗元和苏轼受贬后的不同态度。参考资料网址及书目:
参考资料网址:
参读书目:
??(1)《中国文学史》。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古文鉴赏大词典》。
??(4)《柳宗元传》。
??(5)《中国文学批评史》。
比较后写成文章,或书面或发电子文档到我邮箱或发送到我的网页“互动天地”,网址:
[1]
《赤壁赋》 篇4
苏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诵读要领,熟读并背诵全文。
2.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如“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渺渺兮余怀”等句子。
3.积累文中有生命力的四字短语,如“清风徐来,白露横江,如泣如诉,月明星稀,一叶扁舟,沧海一粟等。
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3.体会本文用语巧妙,极富哲理的语言特点。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理解文章所含的人生态度和语言的哲理意义。
2.学习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3.把握文章主旨,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体会苏轼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比较法。通过比较鉴别相似的文章,相关的文章,更好的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讨论法。讨论法既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又可在讨论中辨析疑难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诵读要领。
3.总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感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们在初中刚学过苏轼的作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题材相同的精美散文,领略他散文的独特风格。
二.解题
1.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中进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被贬官,先后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官。御使李定等摘其托讽诗中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谛朝廷,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上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开词中豪放一派,对后代有深远影响。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想象丰富,成就卓越,因而有“浑涵光芒,雄视百代”的称誉。
2.文体介绍及写作背景。
⑴赋:一种富有文采韵节,散文与诗歌结合,可以咏屋写志抒情的文体。
⑵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三年后,他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著名的词《赤壁怀古》和前后。作者借黄州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怀。
三.重难点解决过程
1.听读。多媒体显示苏轼所游之地----黄州城外的赤壁,同时放录音。学生注意诵读的停顿,延长,体会其中的节奏。
2.诵读指导。
⑴“以文为赋”是这篇赋的一大特点,它不是以整句形式写的骈文,而是骈散结合,注重声韵美。诵读时应注意句间的停顿,延长和节奏,同时还注意叙述句的平缓语调,描写句的意境把握,抒情句的感情韵味。
⑵找出每段中+押韵句的韵脚。如第一自然段的“间,天,然,仙”。
3.齐读。学生齐读课文,读时体会音韵,注意押韵句。
4.默读。要求学生对照注解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正音,疏通文意。
注意下列句子的意义。
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荡荡地像在天空里乘风浮游。
⑵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飘飘然像脱离人世而独自一个人。羽化登仙:成了神仙而飞升仙境
⑶渺渺兮余怀:我的怀想,多么渺远。望美人兮天一方:遥望所思慕的人,你在那很远的地方。
⑷寄蜉蝣于天地:个人生命短暂,像蜉蝣一样寄生于广阔永恒的天地之间。
⑸“挟飞仙”两句:意为拉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间遨游,抱着明月长久存在下去。
5.理清文章思路。
提问:本文构思缜密,形散神聚,表现了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请具体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
明确:这篇赋主要通过主客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在失意之中对人生的见解。开头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作者于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见的月白风清,天水相连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对此景象的感受。
其次写在优美的景色中“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客有吹洞萧者”,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使长期过着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为主客对话作好了铺垫。
接着以苏子愀然问客,引出一场关于人生意义的论辩。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他陷入苦闷而又希望摆脱苦闷的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心情。
第四段,文章以“苏子曰”引出的一段话,是针对上文“客曰”反映的悲苦心情而言的,这正表达了作者要求摆脱悲苦思想的愿望。“苏子曰”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神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
最后,客人转悲为喜,以醉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作结,一方面写出了“清风,明月,江上”之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欲借酒力以消除胸中块垒之情。
感情梳理:
1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2段: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的悲凉萧声。
3段:主客问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6.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主客对话,尽量读出其心情,意境。
7.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本课时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借景抒发自己官场失意及豁达乐观的情怀,进而排遣心中的苦闷。通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五.作业
1.熟读并尽量背诵全文。2.思考作者因何而乐,而又因何而悲,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背诵。
2.具体研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检查背诵
1.学生齐背全文。
2.抽查背诵。
二.重难点解决过程
1.研习第一段。
⑴学生齐读第一段。
⑵提问: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并说明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乐”情的?
多媒体显示月夜赤壁的画面,配以《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
学生感受画面意境,并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讨论借景抒“乐”情的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作者通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写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清风轻拂人面,将上风平浪静,这是写将面之景。游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放声地诵明月之诗,愉快地歌窈窕之章。不久月亮也出来助兴,作者的视线又由江面转入天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徘徊可说是神来之笔,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漫漫升起,却又不忍匆匆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又似在看人间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互为风景。透过月光又看到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的游人自然心旷神怡,任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飘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于何处;多么飘逸啊,好象人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了仙境。作者由景自然过渡到人的感受上,痛快淋漓地描绘出要飞升成仙的情景,情中有景,景情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笔势流畅,多处用典却不着堆砌之痕。
⑶教师指导背诵要领。本段可分为三层,首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其次是景物描写,最后是抒发感受,突出游人之乐。
⑷师生齐背第一段。抽两名学生默写写景句。
板书: 把酒 遗世
游→ → 之乐
诵诗 羽化
2.研习第二段。
⑴指定一名学生朗读。
⑵学生默读后设疑:第一段写了“乐”情后,本段为何又转入写悲情?
师生讨论明确:本段是过渡段。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之情往往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扣舷而歌之”就是写照。作者不仅歌“窈窕之章”,还歌“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一般认为是君王,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分忧,冉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天地自然界的浩渺的赞美之了引出对人世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接客人箫声的悲凉反映出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借助夸张,想象,比喻等手法,把洞箫那种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连读者也不由得悲伤起来。
⑶学生齐背第二段。
3.研习第三段。
⑴指定背诵。
⑵提问:客人因何而悲?
讨论明确:如:“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感叹千古英雄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有志无为者。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无穷永恒。
作者在本段借主客问答,抒发感慨,用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来说像曹操那样的志得意满,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历史人物尚且随“大讲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不可长久,这是客人消极思想的反映,他认为自己与苏子不被重用,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只是过着渔父樵夫的生活,鱼虾作伴,麋鹿为友,划着小船,举杯相劝。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短促得如同永恒天地之间仅能活短暂时刻的蜉蝣,渺小得如同大海中的一粒米。于是客人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悲情自然显现出来。
⑶提问:以前学过的诗句中有那些诗句体现了英雄成为历史沉积的感叹?
明确: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研习第四段。
⑴女生齐读。
⑵问:针对客人的悲哀,苏子作了怎样的回答?阐述了自己的什么观点?
明确:苏子与客人泛舟于江上,置身于天地之间,这是第一段开头有点明,此时苏子借眼前之景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引出作者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于江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借用孔子的话来说明江水不舍昼夜的滔滔流着,因此可说是“未尝往也”,又是不变的;对于月亮,作者认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是说月亮有时圆缺,是变的,但他的圆缺却是周而复始地更替,是磨消长也又是不变的,因此作者自然得出了自己关于天地人生的哲理认识,即变与不变是两种不同认识。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可以一样永存,又何必“羡长江之无穷”而“哀吾生之须臾”呢?对于自然美景我们就达观地看待,而不该让美景空再见叹息,所以作者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只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自然万物可以为我享用,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置身如此美妙的景色中,自然令人心旷神怡,超然于俗事之外,这样就使主客的心境由“悲”转“乐”。
⑶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5.研究第五段。
提问:客人在苏子哲理了地阐明世间变与不变的道理之后有何反映?
明确:“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说明客人被苏子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去愁颜。这次比开始的乐更加欢快,主客之间不免又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并且“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一枕好梦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也收尾了。而主客夜游的神仙浪漫的场景却印在了人们脑海里,苏子关于宇宙人生的哲理还使人不时地回味,苏子受错后的豁达,超脱还令人羡慕不已……
三.指导背诵
1.学生齐读全文。
2.找出文章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
①、描写月:a.b.c.②、议论月:a.b.c.d.③、文中的对仗句:a.b.c.d.e.
④、文中还用的四字短语。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水光接天 羽化等仙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 酾酒横江 一世之雄 一叶扁舟 沧海一粟 取之无尽 用之无竭 杯盘狼藉 横槊赋诗
四.课堂小结
本课时重点突破课文的具体内容,即对文章作了具体仔细地讨论,分析,理清了作者的感情思路,并初步理解了苏子豁达超俗的思想特点,为下一步鉴赏课文铺设了道路,也为背诵全文提供了巧妙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讨论的艺术手法。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检查背诵。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3.理解文章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4.学习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5.通过对比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继续检查背诵
二.鉴赏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提问:文章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是通过写景,抒情,议论表现出来的,试具体分析。
明确:本文围绕江月之景与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故事把写景,抒情和议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一段重点是景物描写,作者把冰清玉洁的明月和浩瀚无边的江水相接时天地浑然一片的景致描写到极至,给人苍茫,辽阔,飘飘然如升入仙界之感,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自然心旷神怡,“乐”情满怀,同时为下文的抒情议论的展开打下了基础。第二段重在抒情,承上文之景描写“泛舟”的欢快心情。面对如此美景,主客之间自然少不了饮酒作歌,“乐”借酒,歌助兴,酒歌又可增添“乐”趣。然而,作者当时遭受贬谪,心情并表示十分愉快的,“望美人兮天一方”就体现了这种思想,也就是说,在“乐 ”中自然融入了作者的悲情,何况客人又吹起了洞箫,“其声呜呜然”凄切哀婉,连潜藏在洞壑中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使独处孤舟的寡妇也不由得哀哀哭泣。客人如此哀伤的洞箫声,更增加了“悲”情,为下文主客问答铺设了道路。第三四段则重在议论,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来阐述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道理。我们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也不必哀伤曹操虽一世之雄,而今却了无踪迹。只有这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享用的。至此,主客之间的理性思辩与感情体验都得到了升华,自然又“洗盏更酌”,欢乐无限了。
2.提问:苏子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是什么?揣摩条纹体味作者的乐观情怀。
明确:通过赤壁之游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即“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作者本来有远大的抱负,在激烈的朋党竞争中屡遭贬斥,并入狱,对于如此不公命运,他并没有灰心丧气,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排遣心中块垒,表现出了坦荡,旷达及强烈的生活信念,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环境,条件,而是把理论的反复辩白和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抽象的观点形象性和感染力,把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在一起,给读者以艺术享受,令读者对文中的乐观豁达有了更深的体会。
3.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本文作为一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诗的特质和情韵等特点,又不拘泥于赋的固定形式,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体现了“以文为赋”的特点。一方面用了赋体传统的对话手法,韵文和对偶句式,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如第一段的“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羽化而登仙”的韵文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等对偶句几主客问答的对话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另一方面有突破了传统手法,章法结构和语言格式,注入了更多的散文因素,其造语而多有变化,用典而不拘故实,写景而富于想象,使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不拘一格。一篇几百字的短文能够如此波澜起伏,环换相扣,体现了作者巧妙的7和高超的艺术手腕,又可看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解放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色调。
三.对比鉴赏
1.《念奴娇》词与此篇是同期之作,同材之作,请同学们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明确:不同:①体裁不同。②景物描写不尽相同尽管都写将月,但“大江东去”词写的是长江的非凡气魄,勾勒“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三国古战场特定的险要地形,体现了作者的豪放情怀。此文描写清风与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幽美辽阔的美景,自然美景与优美的音乐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③思想感情有异。此作借咏史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结尾的思想较为消极,虽然有“一樽还酹江月”豪情,却没有摆脱“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空幻与悲哀。此文作者将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将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通过“变”与“不变”的哲理思辩显示了豁达乐观的情怀。
四.德育渗透
提问:学习本文有何收获和启迪?对作者的思想有何认识?
明确:1。“望美人兮天一方”写出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朝廷政治的关心,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而不甘沉沦含有积极因素。2。通过主客问答,论辩,阐明了世界万物的“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即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也不必哀叹人生的短暂,应乐观地对待人生。3。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借游山玩水,随遇而安来排遣心中苦闷与不满的看似超然物外实则无可奈何,软弱无力的生活态度。这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五.总结(略)
七.布置作业
《赤壁赋》 篇5
湖南娄底蓝圃学校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四、朗读课文
1、听录音
2、学生朗读,正音正句
3、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溯(sù)流光
幽壑(hè)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洗盏更(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尽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è)
五、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
六、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总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事
举洒诵诗
遗世独立,
情
羽化登仙
三、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乐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事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悲
四、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五、学习第四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五段并思考: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3、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哀)
主客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主(乐)
(苏子)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三、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先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间天然仙 第二段桨光方慕诉缕妇
第三段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粟穷终风
第四段往长 瞬尽主取月色竭适
第五段酌藉白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附1:苏轼乌台诗案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附2: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怕谁?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赤壁赋》 篇6
赤壁赋
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情感的波澜起伏;
2、感悟作者泛舟赤壁而流露的情怀。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以“美读”为桥梁进入文章意境,体会情感的波澜起伏;接着以“望”字为立足点进一步“悟读”,从而理解作者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曾说过:“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心声。
二、美读——聆听心声
1、教师带感情范读全文(配乐配图)
师:这是一篇文赋,既有诗歌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之致,老师希望能通过范读全文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传达给大家,请同学们在诵读技巧处理及音乐转换中体验一下。
2、思考:作者在泛舟赤壁时内心翻起了怎样的情感波澜?
3、美读以体会感情(让我们在美读中具体体验一下情感流淌的方向。)
(1)师: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寥寥几笔便简洁明快地描绘出赤壁的秋江月色。
①哪几句话是景物描写?江面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边诵边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爽平静——怡然自得)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瀚无边——疏朗开阔)
(月出)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泛舟秋江的心情?(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徘徊)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析:“诵”、“歌”: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凌”:任凭一叶扁舟凌越万顷秋江,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豪迈激越。(强化此心境:“浩浩乎”、“飘飘乎”)
③全班配乐朗诵,体验情景交融(乐曲《高山流水》)
平静——愉悦——豪迈
(2)师:此情此景令人陶醉,禁不住快乐地扣舷而歌,却引出了一曲洞箫,幽咽悲凉(“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如何描写?
动情处……余音不绝,缭绕江面……使人如闻其声,也要凄然落泪……
诵读指导: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学生判断重读字)(指名带感情吟诵,配乐《佛上殿》)
(3)①师:一股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共赏清风明月,泛舟万顷秋江,此乃人生一大乐事,究竟是什么触动了“客”的心弦,从而吹出如此哀怨的乐曲?
触景伤怀:赤壁江月——三国赤壁故事——一代枭雄曹操
②指名诵读塑造曹操形象的语句(注意感情的跌宕)
师:你觉得哪句话最具感染力,能传达内心感慨?
指导: 固一世——之雄也, (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
而今安——在——哉? (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亦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
全班诵读体会
③师: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反观微不足道的生命,“客”不免发出怎样的感慨?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人生须臾,登仙乏术,无限空虚怅惘无处倾诉,只好借箫声托付给冷清悲风,情感至此已落入低谷,似乎已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
④师:是不是情感再也无法回升?苏子的哪一句话透露出“柳暗花明”之所在?
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在宇宙间生生不息)
师:有“哀”才有“羡”,无“羡”自然也就没必要去“哀”了,至此似乎豁然开朗,最后开怀尽兴,尽得“共适”之趣。
4、小结:情感流淌的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摇曳多姿。至此,我们已聆听到苏轼(主客)心声,要真正走进文章境界,除了“聆听”外,还得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悟读——理解心声
1、思考:掀起情感波澜,触发主客对答的源头在哪里?还记得幽咽悲凉的洞箫声因何而起吗?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执着的希望
难免有失望
师:“望穿秋水”,望的是什么?你听到歌者的心里话了吗?
“美人”——圣主贤臣、美好理想 “渺渺兮”——深沉的情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歌者复杂深沉的情怀无心流露,借助客人的箫声传达,高山流水遇知音,
而引发了主客问答(借助“水”和“月”)
2、披文以理解心声
(1)讨论:主客思考宇宙人生的分歧在哪里?(“变”与“不变”)
各自如何借助“水”和“月”喻理?
分析:(客)由眼前所见长江、月亮——人生与宇宙对照;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永恒、人事沧桑。
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变”)
(主)还是拾取眼前的“水”和“月”说起
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逝,但始终源源不绝;月亮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而月亮仍是千古不变那个月亮。
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超然物外,功名富贵、荣辱得失如过眼云烟,精神自由。(“不变”)
(客)托悲于风,叹息有志无为。
(主)“无穷”江月为“吾生”所享用,“明月清风不用一钱买”,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白发渔樵……)——“客”也解脱忧愁。
板书: 吾生须臾
(客) ——人事沧桑(变)——托悲于风
长江无穷
望——水、月
逝者如水
(主) ——物我无尽(不变)——共适江月
盈虚者如月
(2)师:我们有幸听取了主客间一场关于宇宙人生问题的对答,实际上主客对话均作者一人的内心独白(借主客问答以抒情写志乃赋的常用手法)
①这意味着什么?是苏轼怎样的心情写照?
波澜起伏的是苏轼一人的矛盾心情,人事沧桑、物我无尽均是苏轼一人探求的结果。
②你是否理解苏轼在贬谪逆境中寻求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并非完全的超脱,难免有志无为的苦闷,而又力求在自然美景中超脱,在自然规律中追求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精神境界(老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物图卷中又一个显赫的名字。
(3)师:也许在以“望”为立足点感悟文章在“水”和“月”中融会的“理”和“情”后,我们方真正理解苏轼泛舟赤壁时的心声(共鸣)。
诵读:带着“我理解”的心态诵读第四段,加深领悟。(配乐《渔樵问答》)
四、拓展:结合你学过的诗文,谈谈对中国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看法。
《赤壁赋》 篇7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知识点
一、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缪,通“缭”, 缭绕)
二、古今异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常隐喻君王;今译:指美貌的女子)
三、一词多义
歌:扣舷而歌之(唱)
倚歌而和之(曲调)
之:耳得之而为声(它)
惟江上之清风(的)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望: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纵一苇之所如(往)
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当于“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当于“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于: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末语气助词)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怎么)
且焉置土石(哪里)
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这样)
四、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
4、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5、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使•••起舞)
6、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用法,使•••哭泣)
五、特殊句式
1、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句)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定语后置句)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赤壁赋》 篇8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 “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题)
二、简介“赋”的体裁特点
三、简介苏东坡及其在黄州的生活经历
四、指导诵读
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诵读中可根据以下要求,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
昌苍郎
东空雄
鹿属栗
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
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举酒属(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ān)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五、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讨论题:
(1)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讨论提示:
(1)清风、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欢畅,其“乐”之甚。
(2)“怨”“慕”“泣”“诉”---“哀”“凄切婉转”。
(3)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4)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 。(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2.齐读课文,体会其语言特点。
(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二、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自读《后》,结合“练习”第四题,指导学生将和《后》进行比较阅读。
提示: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影;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
《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李扶九评语:“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归,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庄子则,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
以上两段从同与不同两方面分析了两赋的特点,李评较详。
林西仲评语:“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见《古文笔法百篇》)这里说的是两赋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至于两赋的高下,前人也有评论,元代文学家虞集说:“陆上衡(陆机,晋文学家,著有《文赋》)云:‘赋体物(体味研究事物)而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未有道主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园学古剥》无独有偶,据黄州的同志说:“陈毅同志生前参观黄州‘东坡赤壁’中的‘二赋堂’时,对后赋备加赞赏,认为后赋超过前赋,看来这后赋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写得含蓄、深沉,比前赋由议论‘化妆’的主客问答或许略高一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见《东坡文论丛》,第39页)
探究活动
前、后中的修辞及其比较
前、后中,有相当多修辞辞格的运用,使得两篇作品意象更加鲜明,描写更为深刻。其中所用的修辞方法计有:譬喻、设问、对偶、象征等等。请针对这些辞格在文章中运用的情形,及其与全篇的关系,加以比较。
参考书目
《古赋辩体‧宋体》,(元)祝尧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初版,台北市:中国台湾商务,1983。
《欧阳修苏轼辞赋之比较研究》,陈韵竹著,初版,台北市:文史哲,1984。
《修辞学》,沈谦,修订版,台北县:空大,1995。
《苏轼文集》,(宋)苏轼、孔凡礼点校,初版,北京:新华书店,1986。
《赋与骈文》,简宗梧,初版,台北市:中国台湾书店,1998。
《第三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立政治大学文学院 编缉,初版,台北市:政大中文系,1996。
《兴大中文学报》,初版,台中:兴大中文,1993。
《历代辞赋鉴赏辞典》,霍旭东、赵呈元、阿芷主编,初版,安徽‧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赋学》,张正体、张婷婷着,初版,台北市:中国台湾学生书局,1982。
参考论文
《苏轼“前、后”心灵境界之探讨》,张学波,《兴大中文学报》, 1993。
《从“变”到“化”──谈中“一”与“二”的问题》,何寄澎,《第三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古赋与文赋刍论》,万光治,《第三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赤壁赋》 篇9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 “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题)
二、简介“赋”的体裁特点
三、简介苏东坡及其在黄州的生活经历
四、指导诵读
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诵读中可根据以下要求,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
昌苍郎
东空雄
鹿属栗
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
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举酒属(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ān)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五、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讨论题:
(1)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讨论提示:
(1)清风、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欢畅,其“乐”之甚。
(2)“怨”“慕”“泣”“诉”---“哀”“凄切婉转”。
(3)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4)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 。(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2.齐读课文,体会其语言特点。
(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二、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自读《后》,结合“练习”第四题,指导学生将和《后》进行比较阅读。
提示: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影;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
《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李扶九评语:“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归,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庄子则,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
以上两段从同与不同两方面分析了两赋的特点,李评较详。
林西仲评语:“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见《古文笔法百篇》)这里说的是两赋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至于两赋的高下,前人也有评论,元代文学家虞集说:“陆上衡(陆机,晋文学家,著有《文赋》)云:‘赋体物(体味研究事物)而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未有道主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园学古剥》无独有偶,据黄州的同志说:“陈毅同志生前参观黄州‘东坡赤壁’中的‘二赋堂’时,对后赋备加赞赏,认为后赋超过前赋,看来这后赋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写得含蓄、深沉,比前赋由议论‘化妆’的主客问答或许略高一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见《东坡文论丛》,第39页)
第 1 2 页
《赤壁赋》 篇10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 “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4. 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题)
二、简介“赋”的体裁特点
三、简介苏东坡及其在黄州的生活经历
四、指导诵读
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诵读中可根据以下要求,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1)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
昌苍郎
东空雄
鹿属栗
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
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现代汉语语音来读,有些字今天已不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变化了的缘故,在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至于其间发展演变的规律怎样,那是音韵学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向学生交代一下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举酒属(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ān)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五、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研习课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讨论题:
(1)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
(2)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哪些?
(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讨论提示:
(1)清风、江水、明月美好景色,泛舟者心情欢畅,其“乐”之甚。
(2)“怨”“慕”“泣”“诉”---“哀”“凄切婉转”。
(3)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名悦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4)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 。(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苦。)
2.齐读课文,体会其语言特点。
(1)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二、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自读《后》,结合“练习”第四题,指导学生将和《后》进行比较阅读。
提示: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影;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
《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李扶九评语:“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归,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庄子则,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
以上两段从同与不同两方面分析了两赋的特点,李评较详。
林西仲评语:“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见《古文笔法百篇》)这里说的是两赋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至于两赋的高下,前人也有评论,元代文学家虞集说:“陆上衡(陆机,晋文学家,著有《文赋》)云:‘赋体物(体味研究事物)而浏亮(清晰明亮)。’坡公前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未有道主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道园学古剥》无独有偶,据黄州的同志说:“陈毅同志生前参观黄州‘东坡赤壁’中的‘二赋堂’时,对后赋备加赞赏,认为后赋超过前赋,看来这后赋更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写得含蓄、深沉,比前赋由议论‘化妆’的主客问答或许略高一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见《东坡文论丛》,第39页)
探究活动
前、后中的修辞及其比较
前、后中,有相当多修辞辞格的运用,使得两篇作品意象更加鲜明,描写更为深刻。其中所用的修辞方法计有:譬喻、设问、对偶、象征等等。请针对这些辞格在文章中运用的情形,及其与全篇的关系,加以比较。
参考书目
《古赋辩体‧宋体》,(元)祝尧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初版,台北市:中国台湾商务,1983。
《欧阳修苏轼辞赋之比较研究》,陈韵竹著,初版,台北市:文史哲,1984。
《修辞学》,沈谦,修订版,台北县:空大,1995。
《苏轼文集》,(宋)苏轼、孔凡礼点校,初版,北京:新华书店,1986。
《赋与骈文》,简宗梧,初版,台北市:中国台湾书店,1998。
《第三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政治大学文学院 编缉,初版,台北市:政大中文系,1996。
《兴大中文学报》,初版,台中:兴大中文,1993。
《历代辞赋鉴赏辞典》,霍旭东、赵呈元、阿芷主编,初版,安徽‧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赋学》,张正体、张婷婷着,初版,台北市:中国台湾学生书局,1982。
参考论文
《苏轼“前、后”心灵境界之探讨》,张学波,《兴大中文学报》, 1993。
《从“变”到“化”──谈中“一”与“二”的问题》,何寄澎,《第三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古赋与文赋刍论》,万光治,《第三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
《赤壁赋》 篇11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知识点
一、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缪,通“缭”, 缭绕)
二、古今异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常隐喻君王;今译:指美貌的女子)
三、一词多义
歌:扣舷而歌之(唱)
倚歌而和之(曲调)
之:耳得之而为声(它)
惟江上之清风(的)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望: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纵一苇之所如(往)
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当于“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当于“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在)
于: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句末语气助词)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怎么)
且焉置土石(哪里)
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这样)
四、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攻占,向东进军)
4、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5、舞幽壑之潜蛟(使动用法,使•••起舞)
6、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用法,使•••哭泣)
五、特殊句式
1、月出于东山之上(状语后置句)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定语后置句)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赤壁赋》 篇12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后。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教学过程
预习,我所了解的苏轼
(一)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四)学习第一段
1抽读第一段,正音。
2全体朗读一遍。
3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学习第二段
1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六)小结两段
(七)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①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学生自读三遍。
3组织背诵。
①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八)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写景抒情
乐悲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赤壁赋》 篇13
学习建议
分析作者豪放旷达的心态,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体味诗歌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把握诗歌景、理、情的有机融合
特别关注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及写法:
船舷(xián) 桂棹(zhào)兮兰桨 溯(sù)流光 酾(shī)酒 槊(shuò) 冯(píng)虚御风 一叶扁(piān)舟
重难点合作探究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我的思路: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能力步步高
积累与运用
一 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举酒属(zhǔ)客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 倚歌而和(hè)之 桂棹(zhào)兮兰桨
c 泣孤舟之嫠(lí)妇 酾(shī)酒临江
d 江渚(zhǔ)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cáng)也
二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正襟危坐 杯盘狼藉 苍海一粟 孤苦零丁
b 一叶扁舟 不绝如缕 凄侧动人 形单影只
c 乐观旷达 余音袅袅 感人肺腑 抑扬顿挫
d 潜移墨化 肝胆照人 犀角独怪 如泣如诉
理解与鉴赏
一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蒙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乎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相谬 通“缭”,盘绕
b 酾酒临江 滤酒
c 物各有主 主宰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用
2、 与例句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例: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a 危如累卵
b 邦有道,危言危行
c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d 转危为安
3、 对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苏子愀然 ②何为其然也 ③郁乎苍苍 ④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a 两个“然”字相同,两个“乎”字不同
b 两个“然”字相同,两个“乎”字相同
c 两个“然”字不同,两个“乎”字不同
d 两个“然”字不同,两个“乎”字相同
4、 下列叙述不符合上文意思的一项( )
a 作者在文中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自己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
b 主人的回答,借用了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由眼前的水与月,阐述了一套自然界的“变与不变”的道理。末尾,表现出苏轼心胸之中豁达超然的一面。
c 作者善于把抽象的哲理用形象化、抒情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d 文章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写得波澜起伏。
二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亦。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距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1 这是苏轼《后赤壁赋》中的一段。前赋写的景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农历的“七月既望”当是-------------天;后赋写的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应是----------------之景。
2前赋写月下泛舟,到“东方之既白”,人始终没有离开江上之舟,而本赋中所写行踪是由-----------到-------------,再-------------(用文中原话填写)
3 前赋的情感、议论始终围绕江、月而发,本段则写了一只白鹤自东而西,擦船而过的虚幻故事,使我们自然想起了前赋中“浩浩乎---------,--------------;---------------,----------------------。
拓展与创新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赤壁赋》 篇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赤壁赋》 篇15
一、 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 教学课时:
四课时
四、 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后。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 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马上就要产生。”
《前》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二) 作者与文体
1.关于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米:米芾。蔡:蔡襄)
元丰5年写的“两赋一词”是:
《前》、《后》、《念奴娇·赤壁之战》
3.关于“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
“赋”着力于铺阵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都是文赋的佳作。
板书课文题目
(三)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
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四) 学习第一段
1抽读第一段,正音。
2全体朗读一遍。
3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 学习第二段
1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小结两段
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①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学生自读三遍。
3 组织背诵。
①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六) 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写景抒情
乐悲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第三、四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一、 二两段大意如下:
第1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二)指导学生翻译第三、四、五自然段:
难词难句提示:
(三)概括第3~5自然段大意:
第3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4段写作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对生活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5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四)鉴赏重点
1.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前》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前(节选)苏轼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子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四组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且夫天地之间
C.抱明月而长终D.不知东方之既白
而又何羡乎?目遇之而成色
2、对文中划线的四句话的翻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确实是一代英雄。
B.“哀吾生之须臾”:哀叹我们人生短暂。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是有规律是,不应消极。
D.“不知东方之既白”: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3、对文中“客”与“苏子”的观点转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高度称赞了曹操这样的英雄,委婉都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伤感。
B.客人大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苦恼和无可奈何。
C.苏子的思想则较为积极,水长流,月永生,宇宙和人生都是永恒的。
D.苏子还认为,只要投人大自然,能及时捕捉造化的各种美,人生就是幸福快乐的了。
4、对本文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主客对答实际上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客的观点代表了苏轼的生活苦恼,主的观点则代表了苏轼的超脱领悟,
B.本文即是一篇抒情小赋,而就其内涵来说,更是一篇哲理小赋,包含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C.看得出作者苏轼这时对人生的看法还是积极乐观旷达的,是能够融入大自然并享受大自然的。
D.不论是从文体角度还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比较,本文和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很为接近。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略)
《赤壁赋》 篇16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 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四、朗读课文
1、 听录音
2、 学生朗读,正音正句
3、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溯(sù)流光
幽壑(hè)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洗盏更(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尽 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è)
五、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
六、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指名朗读课文
二、 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总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 事
举洒诵诗
遗世独立,
情
羽化登仙
三、 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乐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 事 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悲
四、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五、 学习第四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五段并思考: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3、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 (哀)
主客 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 主 (乐)
(苏子)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三、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先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昌 苍 郎东 空 雄鹿 属 粟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主 取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附1: 苏轼乌台诗案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附2: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怕谁?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