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推荐16篇)

2023-04-17 16:04:02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推荐16篇)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1

20xx年10月,正是深秋季节,我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故都的秋》。听课老师认为这节课比较成功,其中的两个片断尤其精彩,细细分析,我发现这两个精彩的片断都来自比较法的运用。

片段一:

师:看来,写文章选景和选修饰语一定要和作者感情谐调起来。就像秋色,作者喜欢蓝白紫黑的颜色,原来是因为心中落寞悲凉啊。下面我们以第三段中的一个片段为例,品味一下文中的修饰语。

(师配乐读:“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师:大家自由读读。

(在音乐声中,生自由读)

师:这段描写也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时学的一段关于喝茶的描写,我非常喜欢,是周作人的:“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旧梦。”大家读读,然后告诉我周作人的心情和文中的一样吗?为什么?

(在音乐声中,生自由读)

生1:原文中的房子是“破”的,说明作者故意找了个破房子,这一切都因为心中落寞。而周作人喝茶的房子则是“瓦屋纸窗”,说明他很闲——悠闲。

生2:周作人喝的茶是“清泉绿茶”,用的陶瓷茶具是“素雅的”,说明他很潇洒。郁达夫喝的茶是“浓”的,我觉得是因为他没事可干,所以喝茶,把茶泡得浓一些更有味。

师:请别急着坐下——茶泡得浓时是什么味?

生2:苦。

师:继续说。

生2:喝苦茶,说明他内心也是苦涩的。

生3:郁达夫应该是一个人喝茶,而且还数日光,“静”对蓝朵,他很孤寂。而周作人是“同二三人共饮”,说明他很清闲。

片段二:

师:我想起几个同学在课前提出的一个同样的问题:文中唯一的对话部分与作者悲凉感情有关系吗?不如这样,我们就品第一句,我把原句改一下,大家把改句和原句读读。然后再请同学个读。

(生自由读改句“啊,天终于凉了!”和原句“唉,天可真凉了——”)

生:“啊,天终于凉了!”“唉,天可真凉了——” (生笑)

师:有什么区别吗?

生:改后的句子感情好像很期盼秋凉,而原句好像有一种惆怅惋惜之情。

师:你的感觉是对的,原句的惆怅惋惜正是一种悲凉之情。下面,我来读读这两句,大家再来体会体会这里面的区别:“啊,天终于凉了!”“唉,天可真凉了——” (生大笑,热烈鼓掌)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课堂上,当需要加深学生印象的时候,当学生有疑惑的时候,比较法都是一种值得一用的方法。

品味到第三段语言时,我很自然地引用了周作人的一段关于“喝茶”的著名描写,该描写和原文第三段都谈到了喝茶,也都谈到了屋子,但修饰语不同,感情亦不同。可以说,这段描写和第三段的比较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情与景关系的认识,还训练了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分析得很细,连原文中很难看出的“孤寂”都分析了出来。另外,此处也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良好的文学修养,如果教师不知道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这段著名的描写,则此处也就没有了精彩的比较。可见,教师要不断读书——语文教师一定要读文学书籍——来充实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给教师的建议》)徐思源老师也说:“‘无形’的备课,其实就是教师长期的学习修炼,是一个不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品位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学》XX年第10期)教师只有不断地读书,才能在上课运用相关资料时能信手拈来。

第二处比较是关于对话描写的。当学生提到看不出文中对话的悲凉感情时,我采用了诵读比较的方法。我出示了一个改后的句子:“啊,天终于凉了!”此句中的期盼和原文的惋惜惆怅明显不一样,学生通过诵读比较,马上感觉到了原文的感情。在这次比较中,我采用的诵读方式也是多样的:学生个读、学生自由读、教师精彩的范读轮番上阵。总之,比较法的娴熟运用使这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值得一提的是,此处化用了费颖老师的《风景可以从不同的窗口看到》中的设计,费老师这篇文章发表在《语文学习》XX年第9期上,而《语文学习》又是我每月必看的几本中文核心期刊之一,我的阅读又一次给了我帮助。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语文教师的第一课外阅读是语文专业报刊。”(《余映潮讲语文》)的确,语文老师应该多看的语文专业报刊,与时俱进,吸取最新的养料。

精彩,从比较开始;而比较法的娴熟运用,又源于平时的读书。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2

嘉善高级中学 卫中英

一、 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 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 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 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 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 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 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 恬静 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 深邃 “悲凉”——落寞 衰落 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 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3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摘自:《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

《故都的秋》教案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唐惠忠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于“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1、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2、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3、有人在秋日里徘徊,耳目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想到的是“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一场秋雨过后,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朗读课文3--11段,注意:宜慢不宜快,应认真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思

想感情。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的总领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

如果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2、 课文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画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呢?

明确:主要是刻画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这是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的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虽然写到“红”,却是“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4、小结: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

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

5、我们不妨归纳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明确: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6、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部分还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以南国之秋的“慢”“润”“淡”来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色彩浓重,味道醇厚。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热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到数段文字背出来。2、思考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揣摩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描写

二、诵读第12段,找出中心句并探讨本段的作用

三、讨论三个问题

1、本文描写秋景,是以什么为序的?

2、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板书: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3、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1)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2)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迹。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2、完成《课课练》;3、预习下文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4

指导思想:贯彻“三主”思想,即:以学生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读棗讨论棗点拨式

教学重点:散文的形和神

教学媒体: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导语设计

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播放录音带〈〈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

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对,北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首先请全班同学朗读全文;

读罢全文,你们觉得郁达夫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的?请用一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教学设想:

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读一、二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棗清、润、悲凉

南国的秋棗慢、润、淡

教学设想: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在文段中找到。

读第三~第十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为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答:即不是以时间为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教学设想:

(1)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2)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3)为了方便学生的讨论,可在讨论前出示本课投景胶片之一:

秋花棗色

秋槐棗形

秋蝉棗声

秋雨棗味

秋果棗实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的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关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第一,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术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二: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旧中国时代气质的抑郁善感;

(3)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2)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选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四)读第十二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答:应该是:足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教学设想: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岐,可提出几句站学生进行辩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五)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级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辩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2)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这间的相似点就是“味”。

(3)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三:

三、结语设计

1.教师播放《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后几句: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那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

2.郁达夫在《故郁的秋》中给我描绘的故都的秋味也是如大碗茶的香味一样传遍天涯!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 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 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 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主要是刻划了五种景况: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4.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熟读成诵

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背出来。

附:板书设计

故 都 的 秋 读懂客观现实

郁 达 夫 体会思想感情

秋 院

(主观、客观)----清、静 秋 槐

秋 蝉

(主 观)----悲 凉 秋 雨

秋 果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6

郁达夫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时数: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板书: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全身心投入地读这篇课文。

三.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

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 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4.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6.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心中有秋,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四.总结:

在比较中理解重点和难点

在阅读《故都的秋》一文时,我们不妨从文章的“文眼”、“感情基调”、“选材立意”等方面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比较,这样不仅可以重温旧知识,而且能较好地理解《故都的秋》一文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之一:“文眼”的理解:通过《荷塘月色》的学习,我们已经道了该文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不管是文章的构思,还是材料的安排,或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它的统领下有不紊地展开的,它是该文的核心所在,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牛鼻子”。与之相同,《故都的秋》第一小节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不管是在文章的结构方面,都无可置疑地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神”之所在。因此,可以明确地认定它是该文的“文眼”。

重点之二:感情基调的把握。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我们已经明确,朱自清“这几天”之所以“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面对腐败的社会现实,作者“心里是一团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由此可见,“不满现实,并幻想超脱现实”构成了该文的感情基调。同样,郁达夫写作《故都的秋》那段时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的心情也非常苦闷。本来,郁达夫一家于1933年4月从上海迁居杭州,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威胁,想找一个宁静安谧的地方。然而,迁居杭州以后,他的心境并非因此而宁静,有时甚至充满矛盾和痛苦,心中郁积着巨大的苦闷。1933年8月18日,他曾在一首诗的后面写道:“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为此,他将寄情山水作为治疗内心烦恼和郁闷的良方。由此可知,“内心苦闷”并力图排解苦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写于1934年的《故都的秋》一文的感情基调。

重点之三:也是阅读本文的难点:选材和立意的研究。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荷塘月色》一文的选材和立意。作者在突出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以后,先是“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信步来到荷塘边,并对“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作了一番尽情的描写。很显然,作者此时“忽然”想起荷塘,并不是因为他对荷塘有看特别深厚的感情,特别深厚的感情,也不是特地为了对“素雅”、“恬静”、“朦胧”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深情的赞美,而只是想借“今晚的荷塘”来排遣内心的烦闷。当这一努力失败后,作者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其实这是作者为排遣内心的苦闷再次所作的努力,结果是再一次失败了。这样的选材,这样的构思,深刻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充分体现了作者力图寻找解脱但又无能为力的心迹。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先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对“故都的秋”作了归纳,接着,作者分别选取了能体现这三个方面特点的景物如“蓝色、白色、粉红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声”和“透着浓浓凉意的秋雨”等作了描绘。作者之所以要着力描写故都这些带有“清静感”和“悲凉感”的景物,而不去描绘火一般的香山红叶和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其主要目的恐怕正是想借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寂寞与忧思,而并非像有些参考资料上笼统所说的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等等,在这一点上,《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作者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明乎此,本文的立意也就不难明确了。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7

设计:叶绿红

指导思想:贯彻“三主”思想,即:以学生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读棗讨论棗点拨式

教学重点:散文的形和神

教学媒体: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导语设计

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播放录音带〈〈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

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对,北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首先请全班同学朗读全文;

读罢全文,你们觉得郁达夫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的?请用一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教学设想:

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读一、二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棗清、润、悲凉

南国的秋棗慢、润、淡

教学设想: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在文段中找到。

读第三~第十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为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答:即不是以时间为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教学设想:

(1)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2)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3)为了方便学生的讨论,可在讨论前出示本课投景胶片之一:

秋花棗色

秋槐棗形

秋蝉棗声

秋雨棗味

秋果棗实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的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关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第一,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术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二: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旧中国时代气质的抑郁善感;

(3)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2)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选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四)读第十二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答:应该是:足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教学设想: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岐,可提出几句站学生进行辩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五)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级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辩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2)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这间的相似点就是“味”。

(3)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三:

三、结语设计

1.教师播放《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后几句: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那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

2.郁达夫在《故郁的秋》中给我描绘的故都的秋味也是如大碗茶的香味一样传遍天涯!

附:《故都的秋》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8

刘方池

我说课的题目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出自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一篇。

一、 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2、 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3)德育目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四、媒体设计教学思路:

贯彻“三主”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图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掌握欣赏散文的规律和原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五、教学过程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教学准备: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2、配以相应的图片,增强感性认识,加深记忆。如人名与图片的关系。3、文字介绍,开阔视野,增进了解。4、总评: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关于秋的景色图片和诗文 展示几幅关于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感受。1、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具体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2、学生回忆关于秋的诗文,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3、图片画面优美,形象直观,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在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教师展示教学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

整体感知 听朗读录音 1、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学生可以跟读,提示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2、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好的诵读、美读能将学生带入故都特有的意境之中。3、来自网上下载,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控制,使用方便。另一个设计思路是制成FLASH朗读课件,声音配以不断变换的画面,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加吸引学生,直观感受也更加强烈,但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因此我只使用了声音文件。4、显示思考题,节省时间,使学生在听读时有更强的针对性。

设疑讨论,鉴赏品味 讲解新课:重点赏析第一幅画:秋晨院落。提供图片。让学生从色彩、声音的角度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谈画面给人的感受。设疑: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静吗?如果改换一下,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设计意图:1、形象直观,视觉感更强。易于展开联想,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迅速抓住景物的特征。2、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层层设疑。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析鉴赏散文的思路: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以情驭景。学会了初步的分析方法,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进入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下一阶段的阅读实践中去。

口语训练:6、其余四幅画面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品味揣摩语言,自选角度,可以从色彩、声音的角度、可以从触觉的角度,也可以从秋光、秋姿、秋味等角度 1、形象直观,视觉感更强。易于展开联想,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3、通过欣赏语言,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作家的独特心境、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设疑: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为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设计意图:(1)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2)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解决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教学重点。

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展示几幅北京的名胜图片 1、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易于展开讨论。2、完成教学能力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难点。3、因为学生事先对作家已经有所了解,也可上网查找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重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拓展,感受人文精神: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于你心有戚戚焉吗? 1、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发扬教学民主。意见基本一致。2、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探究作业:1、《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2、郁达夫人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任选其一。1、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力争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2、从课程论角度来看,学校教育既要重视显性课程,也不能忽略隐性课程,只有在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学生在"潜移"中受到教育,在"默化"中发展个性。开发和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实际上是开设了一门隐性课程。3、从当前教育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精神核心,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郁达夫先生是革命烈士,杰出的爱国主义作家,尽管他生活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勤俭品质、率真个性、文学特征等特征在当代依然有其生命力,正是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发和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体现素质教育的特色。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 交融,浑然一体。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不但是学习散文的重要方法,也是欣赏散文的重要规律。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9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故都的秋》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于是他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3、时代背景: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应该说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运用提供的朗读素材进行跟读、自读、情读(有感情的朗读)、变读(对原录音材料在朗读中处理不好的地方进行调整美化),注意语速、节奏,尤其要符合作者的感情。

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 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2)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滕王阁序》、《天净沙·秋思》、《琵琶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居秋暝》等文字资料,再显示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3)、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4)、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5)、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声、秋色、秋味。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6)、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7)、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8)、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教师点明: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9)、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五、预期效果: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教学设想。同时,我以为优秀的作品应具有无限的张力,等待我们去发现、挖掘甚至是重新的建构,学生应该借此写一篇有质量的“个性化作文”,为丰富我们所承担的中央教科所课题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上习、评价文章,仿写散文。

六、辅助手段:

学生借助课件中的录像等媒体体验作者的情思。朗读水平低的同学可以借助录音一步步的跟读甚至是反复听读;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可以放弃听读,也可以去研究专家的朗读。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10

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教学目的:1.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借

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2.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评讲

教学构思:以作者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教学重点:散文的“形”与“神”

教学难点:散文的景与情

教学媒体: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

教学时数: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及内容:

导语设计

师:历代名家对秋都特别的钟爱,描写秋的佳作数不胜数,同学们能说一说吗?

生:“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对。这是王维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那,还有别的吗?

生:(沉默)

师:那我们看看名家对秋的评价是如何的?

(从计机中调出已准备的材料。如下:)

佳句: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棗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棗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棗杜甫《登高》

……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暝》

……

师:这些佳作中既有颂秋又有悲秋,既有描写萧瑟凄凉,又有刻画絢丽多彩。那

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请翻开课本P250。

师:上课之前,老师已经把自读题给出,让同学们作了充分准备。下面,以自读

题为依据,欣赏分析课文。

(弹出自读题,如下:)

完成课后练习2,并根据练习思考下列题目:

1.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

2.在课文的第1、2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觉。

3.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请同学们根据想象力分别把景色画出来。然后,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故都的秋景多种多样,作者为何只选取上述秋景描绘呢?试从主客观分析。

5.课文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意图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7.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部分

师:翻开课后练习2,请一位同学结合练习2来完成第一部分“总起”。

生:①处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和向往;②处写南国之秋不能让人满足。北国之

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想饱尝一尝”;而南国之秋的特点是

“慢”、“润”、“淡”,作者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作者运

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从这,同学们能回答练习1吗?

生(齐答):“味”,即“清”、“静”、“悲凉”。

师(点头表示满意)(弹出板书,如下)

①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

总起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

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第二部分

师:写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绘表达的?要是同学们写秋,会如何描绘呢?现在,分

析课文的第二部分。下面请五位同学尽情发挥画艺

(五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图)

师: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什么?

生: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情况;秋蝉的残声;秋雨及雨

后话秋凉的场面;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

师:说对了。

五位同学都画好了。请每位同学结合练习3来介绍秋景图。

生甲:这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图,有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这些景物都给人清凉疏朗的感觉,尤其是蓝色的牵牛花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营造出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

师(投以赞赏的目光)

生乙:这是槐树的落蕊图。作者借助“槐蕊”写出秋的“寂静”。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扫地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作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生丙:这是秋蝉的残声图,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每刻都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

生丁:这是秋雨及后话秋凉的场面图,作者精心细描了一幅秋雨图,“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来一阵冷风”。而且着重表现秋雨过后,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言谈神情,听到悠长悠长、平平仄仄京调,一缕乡愁,一缕寂寞的悲凉,油然而生。

生戊:这是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图。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

师:这五位同学都画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绘的景象都表达出来。作者分别从色、

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

特点的体现。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那么,同学们能回答练习7吗?

生(参差不齐回答):“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

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

“清”、“静”、“悲凉”。

师:同学们把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与景的呢?哪个同

学能结合练习4说一下?

生:作者通过“清”、“静”、“悲凉”这共同点来处理,景是故都固有的自然景象,情

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跟他的处境有关。这样,就决定了作者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

什么样的情。

师:很好。同学们可结合“预习提示”来体会。

在这部分的最后,作者再次通过文学现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话是棗

生(齐答):“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

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师:(点头)(弹出板书,如下)

记叙①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

“清”②秋槐蕊

“静”③秋蝉

“悲凉”④秋雨

⑤秋枣

议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深化)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第三部分

师: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醉倒了我们,然而却先醉倒

作者自己。他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哪个同学能回答练习5?

生:作者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运用对比来形象地比喻两者之味的

不同,说明了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

师:回答得很好。既然运用了比喻,哪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

生:本体是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喻体是黄酒与百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

犬与骆驼,相似点是“味”。

师:回答得很正确,作者的意图正是如此。最后,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再

次与前文呼应。

第四部分

师(弹出全文结构图,如下)

故都的秋

1、总起①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

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

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分写记叙①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

“清”②秋槐蕊

“静”③秋蝉

“悲凉”④秋雨

⑤秋枣

议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

(深化)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3、总括①南国的秋的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对比呼应)

②直抒对故都的秋无比眷恋之情(呼应)

师:全文学习完了,同学们定能回答练习6?

生(齐答):颂秋。

师:嗯!虽然全文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但是作者通过对这些普通的花草和普通景

象的信手勾勒,传达出作者心目中最美好的秋味,正如一曲悲凉的颂歌。如此写

秋,看似平淡,实则秋味更足,意境更深。学习了这文,同学们要把这种技巧活

用到做文章中。

结语设计

师:这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我们就结合音乐《秋思》一起来齐声朗读这“一曲悲凉

的颂歌”。

生(齐声朗读)

课堂教学结束

设计者:李凤英

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系别:中文系

班级:九七五班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11

张 世 程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通过欣赏性阅读,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并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结。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扣住文眼,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

教学准备

① 课文配乐朗诵及《秋意》排箫演奏曲录音,②秋天风光录像,③PowerPoint课件,④多媒体播放设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提问谈话,简介作者,导入课题

1.引导谈话:

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中国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

中国历代诗文写“秋”,似乎总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或者“秋风秋雨愁煞人”,凄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秋词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则把秋色写得生机勃勃:“万类霜天竞自由”。

而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样一番情致……

2.作者简介(PowerPoint幻灯片播放):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领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坦荡热情的鲜明风格。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掩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引导学生从解题入手,初步欣赏,整体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调和文化味

1.解题引入:

本篇写于30年代。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北平。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就题目提出问题,引入整体感受:

本篇写了故都的秋怎样的景致?有着怎样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样体现郁达夫散文艺术的特点的?

3.听赏配乐朗诵,用心体会,然后自由交流初步的整体感受。

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悲凉忧郁的情绪基调、浓郁隽永的文化意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点,尽情畅谈。

三、指导学生扣住文眼,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许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统摄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本篇正是这样,请找出来。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

(1)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

——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平常景物: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②落蕊轻扫,③秋蝉残鸣,④都市闲人,⑤胜日秋果(结合板书)

(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存疑)。

——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第2课时

四、指导深入品读鉴赏,体会作家的主观感受和情趣

1. 结合朗读,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1)介绍写作背景,理解“悲凉”:

揣摩·评说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结合练习二)

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清”“静”是大多数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写得出来的,未必见得奇妙,“悲凉”与秋之“清”“静”有联系而并无必然联系,这种“悲凉”,更多的是他的主观感受,恐怕也只有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而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体验得到,才表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评说,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读写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底下,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那种忧郁个人遭际也由于时代风云带来的特有的“悲凉”笼罩全篇。

结合指导品读片段(结合练习四)

①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这些写景写人的片段和语句,细腻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

2. 作家执著地钟爱并且赞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还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写,找出来加以体会。

——开头两段与结尾两段,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道之浓和深,表达不可遏止的强烈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而且首尾照应,回环往复,写得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3. 渲染气氛,带着美好感情配乐朗诵

先播放排箫演奏曲《秋梦》,并通过PowerPoint课件或录像伴放秋意画面,渲染悲凉气氛,诱导学生尽量贴近作者的心灵,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朗读时要求在伴放音乐的感染下,读得舒缓、深厚、沉静,声情并茂,尽可能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那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渗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些优美的精警句段,要细细品味,最好能熟读成诵。

①“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如果改为“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和悲凉”,意思一点儿也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中开头定下了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②排比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排比兼对比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似乎轻巧随意,信手拈来,却颇显文采地抒写对北国之秋独特的深情。

③“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之一的零头。”

作家对北国之秋是如此的钟情,爱得如此的深和执著,简直动人心魄,也耐人寻味。

五、 引导进一步读赏、并作比较阅读,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国的赏秋文化

1.品读课文,感受人文精神

提问·讨论·小结

作家所观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随处可见的平常景物,他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释疑)

(1)审美眼光与平民意识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难点突破:体会引用“都市闲人”的对话的用意

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穿这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咬着烟管”的举止,“缓慢悠闲”的声调,不难品出一个“闲”字;从彼此的叹答中,让我们感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彼此在这种强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作者用这种京腔京调的平民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深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决定的独特的审美眼光。

(2)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郁达夫深受中国文化的浸润,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专用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结合朗读体会)。一篇写景散文连通历史人文——从故都的秋色里体味中国的历史人文与“秋”的深远关系,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2.比较鉴赏,体会表达的感悟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并感受赏秋文化与故都情结

(1)指导朗读欣赏欧阳修《秋声赋》(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谢中书书》(课后所附),比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郁达夫散文的文化气息,并从而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赏秋文化。

(2)指导课后阅读老舍散文《想北平》,比较二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抒写故都情结及体现人文观照上的异同。

[附]板书设计

通过PowerPoint幻灯片,随以上教学步骤播放。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12

一、案例由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观念有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师与学生许多时候会处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思维,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原理。

二、教学活动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但由于作家写作此文时正是乱离时代,作家本人又具有忧郁多情的特点,所以本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漠漠的感伤。文化底蕴十分淡薄的中学生读起来未免隔膜,难以体味文章的妙处。我在教学此文时,尽量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品味感悟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合作学习,自由讨论:

本文以写景见长,“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是文章的重要特点。因此,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第3……11自然段,具体感知景物“清静悲凉”的特点。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大学习组,大组内又以六人为一小组,每组推出中心发言人,接着,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组,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标出呈现色彩的景物,划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第二组,开动脑筋联想想象,“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看看郁达夫带领我们游览了那些景点?给每幅图景题一个恰切的名字。

然后,各小组同学对面而坐,一边读一边勾画圈点讨论,我则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流意见。

第二步,交流成果,互相促进:

讨论时间持续了十多分钟,各个小组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好了发言准备。我让各小组依次发言,中心发言人都能以“我们一致认为”或“我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等等作为陈词的开头,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组没有陈述详备,其余各小组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第三步,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学生的感知虽然丰富,但还肤浅,大多停留在写景表层,不能深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之妙。“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一组,准确地勾画出了呈现秋色传递秋声的词语,也感知到了秋雨中的风声,人声里的秋色,甚至还读懂了作家用冷色为主调,以声响衬寂静的手法,可是,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北国的槐树”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这故都的秋景是郁达夫先生眼里心里的秋景,并不是故都客观景物的真实描绘,“以情驭景”这一难点迎刃而解。“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一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是“题画面”,所题的名大多是“秋花图”“秋槐图”“秋果图”等客观景物的再现,未能体现“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我点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给自己住的怡红院题名时颇有深义,园里海棠芭蕉,红绿映衬,别人题‘崇光泛彩’‘蕉鹤’,他却题‘红香绿玉’‘香’与‘玉’历来都用来称指美丽的女子,这个名字就蕴涵着贾宝玉对天下女儿的怜惜与爱护。我们从你们的命名中看得出作家的情感或是品位吗?失去了人的活动,再美的景致也会黯然失色啊”。这时,一个学生马上把秋花图改成了“静对蓝朵”,并解释说:“这个画面以蓝色这种冷色为主,忧郁而悲凉,‘静对’是人的活动,表现对蓝朵的爱,又让人联想到人的孤独与感伤”。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为这个学生的认知与感悟骄傲,同时向大家承认这是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一个好题名。

第四步,教师参与,平等交流:

以前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活动总是受老师的掌控,教师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设置好的问题中来,步步引诱学生说出与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成功。以板书为例,要是学生与老师意见相左,老说不出老师想要的那个词,老师就会反复诱导,来回纠缠,弄得师生都筋疲力尽,往往收效甚微。

在这个课堂中,我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我说:“同学们从两种不同的途径,感知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景物特色,体味了本篇‘人景合一’‘主客观一体’的写作技巧。学了本文,也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让我也来发表发表意见,好吗?”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我接着说:“老师用了两副对联来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参考:

叶底花间冷冷秋色,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日影月影柳影冷清。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13

嘉善高级中学 卫中英

一、 教材分析 1、 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 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 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 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 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www.wenmibang.com),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 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 教学过程(www.wenmibang.com) 1、 教学目标:(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 恬静 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 深邃 “悲凉”——落寞 衰落 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 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14

一、教材分析1、单元教学要求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2、文章特点《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二、学情介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三、教法、学法《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1、朗读感受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2、设疑讨论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1)表现手法阅读指导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2)品味揣摩语言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15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情怀。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美好的感情来。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指导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缘情托景,情景浑然一体。

阅读实践(学生活动为主)

以情驭景,主要是选景。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他追求“清”“静”,心头笼罩淡淡的“悲凉”(可借助《预习提示》及注解一理解)正因为如此,作者所观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他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他也不写。由于情的驱使,他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感受的载体:清晨院子所见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等。感情与之融为一体。

以情显景,主要是绘景。如第一幅画,院里的景象:住----一椽破屋(一座大厦);泡----一碗浓茶(一杯香茗);看----碧绿的天色(火红的日出);听----训鸽的飞声(喜鹊的叫声)。比较可见,作者所选景物突出的特征是清、静、悲凉。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其次,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1)学习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品味揣摩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教学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

制作幻灯片(古代有关秋的诗句)

4、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王维《山居秋暝》

欧阳修《秋声赋》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学生通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朗读)“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落萧条

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

3-11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

教师明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

秋槐的落蕊(4)

秋蝉的残鸣(5)

秋雨的凉意(6-10)

秋枣的色彩(11)

分别从不同的感觉品味揣摩:

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

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凄凉哀惋的。

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

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

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3、“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

感受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故都的秋》公开课创新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 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重庆四十九中学 夏永

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引入:

1、 题意讲解

" 故都 " 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 " 故都 "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静、悲凉。

" 秋 " 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 " 秋 " 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2、关于作者及其背景

本文是郁达夫 1934 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左右)

1、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说明?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清”——清闲 恬静安谧

“静”——细腻 幽远 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 衰弱 萧条

2、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文章的基调。“清净”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从结构上说这种对秋的概括的说法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

3、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也写了南国之秋,那么,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

分小组讨论,选取一名发言。

与这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在写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个词:“慢”、“润”、“淡”。 这个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此处可用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

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并体会课文的“清、静、悲凉”的意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复习引入——散文的有关知识

二、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这种清净又悲凉的“故都的秋”都集中体现在哪些地方?作者用什么样的景物来表现这种沉静、悲凉的心绪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学生讨论并阐述其感受最深的一部分。

讨论后分析:(1)、3 段:作者为什么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这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面着力去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

(2)、第 3 句中 " 即使……就是……也…… " 这样的句式,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它的色味特别浓烈。

(3)、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明确:作者笔下的秋景, " 屋 " 和 " 壁腰 " 都是 " 破" 的。

明确: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 " 秋 " 的特色,用反衬的手法 "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 突出北平秋晨 " 静 " 的特点,牵牛花 " 以蓝色或白色为佳 "," 日光 " 本是暖色调 , 但在作者笔下却是 " 漏 " 的。

秋晨天空 秋之牵牛花

4 段:槐树落蕊而知秋

此处点明“细腻”、“清闲”、“落寞”三词。体现文章选择“落蕊”来综合体现“清”、“静”、“悲凉”之特点。

5 段:秋蝉残鸣而报秋。

6 、7 、8 、9 、10 段:秋雨淋人人知秋

11段:枣树秋色之奇观

2、除以上叙述描写了秋景外,作者还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写秋。 哪里是集中的议论部分?

明确:第1 2 段。

3、本段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末尾两段从结构上看是总说(总括)部分。

4、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味。

5、为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明确:比喻。不是对比或类比。(学生旁注在书上)

6、全文结构图示看投影。

7、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着在叙述和描写上述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明确: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8、引申思考:你认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 " 清 " 、 " 静 " 、 " 悲凉 " 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作者取材时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与作者当时思想苦闷、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有关。

三、小结和作业: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挚爱之情。

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表现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用的材料往往是零散的。文中作者感官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连在了一起;文中作者思路所及而笔触点到的,有南北不同景点之秋色,以及中外文人和其作品,

它们之间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材料组织也不讲求时间的和空间的顺序。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 的秋的“清”、“静”和“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 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这就是“缘 情写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课外作业: 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家乡的——》的散文。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 客观实境 秋景的描绘 秋味

静 (五种) 故都秋之美

悲凉——主观情感 秋关系议论 沉郁、寡淡 心绪

形散而神不散

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