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兵车行(推荐14篇)

2023-04-17 17:54:01教案设计

兵车行(推荐14篇)

兵车行 篇1

邓浩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杜甫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杜甫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诵读、鉴赏。

教学重点:诗意。

教学难点:诗意。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出示诗歌——

《全唐诗》卷216_11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诵读提示——(先范读;再指导;再范读;再生读)

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l·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土,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王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本段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话,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二、整体感知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但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粑”——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通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其一》中他写道:“君己富士境,开边一何多。”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三、鉴赏要点

l·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 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桥之则三,合则为一。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土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妃”“未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进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花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渲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2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橡檬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3.名句赏析

(l)“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颗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作业:背诵该诗;

完成练习册该课内容;

兵车行 篇2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体会诗歌意蕴含蓄的特点。

2.了解七言古诗的有关知识。

3.学习诗人“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学习障碍】

1.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2.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及内容。

【学习策略】

一、作者溯源法

1.杜甫思想的历史根源。

有关资料:

杜甫是一个“儒家者流”,有诗为证:

如早年的诗《奉赠鲜于京兆》中“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如《奉赠韦左丞文》中“纫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如晚年多自称“腐儒”,《江汉》一诗中写道“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因年已老大,有时也自称“老儒”,如《出江陵南浦》一诗中的“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忆昔》中“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等。

杜甫为什么能以一个“儒家者流”成为伟大的作家呢?

①儒家思想虽然属于封建思想体系,但其中不乏“入世”主张“有为”的积极因素。杜甫在他的人生态度上正是接受了儒家这一精神,很有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性。

②儒家学说虽然主张“尊王”和“忠君”,但同时也主张“爱民”,反对暴君“独夫”,提倡“民为邦本”“民为贵”,这些思想对杜甫都有很大的影响。

③杜甫不仅继承了儒家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还批判了儒家思想中落后的一面,他敢于正视现实、批评现实,也要求改变现实。在任何穷困的情况下,他都没有停止他的呐喊。

2.杜甫的几种进步思想。

①人道主义的思想。这是杜甫的基本思想。在杜甫一生中,大而对于国家人民,小而对于妻子、弟妹、朋友,一直到犬、马、鸡、鱼、虫等物类,都无不贯穿着这一思想。如《病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②热爱祖国的思想。他经常关心祖国的命运,歌颂祖国的大好山川,在很多诗中都有所体现。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等。

③热爱人民的思想。在《江月》《登楼》《赴奉先咏怀》等诗中都有所体现。

④热爱劳动的思想。第一,他不轻视体力劳动;第二,他不轻视体力劳动者。如在《暮春题瀼西草屋》《信行远修水筒》等诗中都有所体现。

⑤无贵、无富的幻想。由于艰难生活的亲身感受,由于生活经验的丰富,杜甫到了晚年,对社会现实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如《述怀》中写道“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证明,就是:没有“朱门酒肉臭”也就没有“路有冻死骨”。

3.杜甫的诗为何称为“诗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存诗一千四百多首,纵观他的篇什,能以时间为序,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体现历史的面貌。杜诗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对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杜诗的伟大还在于他那博大的思想内容和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的完美结合,因而风韵独步,后人无法比拟。

4.李白、杜甫风格的差别。

李白、杜甫生活在同一时代,都经历了唐帝国的鼎盛期和安史之乱。然而李白师承道家艺术精神,形式上注重自由的民歌样式,充满出世的思想内容。杜甫秉承儒家艺术精神,形式上讲求格律的严谨,充满现实的思想内容。二人如两山对峙,雄踞诗坛。

二、背景溯源法

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但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写道:“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三、咏诵解读法

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1.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士,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本段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语,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四、知识梳理法

1.生字词注释

辚辚(línlín):车轮转动声。

干(ɡān)云霄:干,冲。

荆杞(qǐ):荆棘和杞柳。

啾啾(jiūjiū):凄厉的哭叫声。

2.通假字

耶娘妻子走相送耶,通“爷”,读yé,父亲。

3.一词多义

信 信知生男恶 确实。

皆明智而忠信 语言真实,引申为诚实,讲信用。

忌不自信 相信,信任。

今行而无信 信物,凭证。

自可断来信 使者,送信的人。

信耗莫通 消息,书信。

低眉信手续续弹 任意,随便。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shēn。

4.词类活用

或从十五北防治 名词作状语,向北。

便至四十西营田 名词作状语,向西。

长者虽有问 动词作名词,问题。

5.特殊句式

(1)被动句

行人但云点行频 (意念上的被动句)

被驱不异犬与鸡

(2)倒装句

未休关西卒 (谓语前置)

(3)省略句

去时里正与裹头 (介词“与”后省略宾语“之”)

或从十五北防河 (省略介词“于”,防于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省略介词“于”,营于田)

禾生陇亩无东西 (省略介词“于”,生于陇亩)

【研究性学习】

鉴赏示例(郑庆笃)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扣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一个普通的“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接着,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接着以一个15岁出征,40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作例,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像,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长者”,是征夫对诗人的尊称。“役夫”是士卒自称。“县官”指唐王朝。“长者”二句透露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桎梏,但是压是压不住的,下句就终究引发出诉苦之词。敢怒而不敢言,而后又终于说出来,这样一阖一开,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这几句写的是眼前时事。因为“未休关西卒”,大量的壮丁才被征发。而“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诗人接着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是“开边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摧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这篇叙事诗,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第一段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渲染铺垫;而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则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辉映,互相补充。同时,情节的发展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随着叙述,句型、韵脚不断变化,三、五、七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用韵上,全诗八个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起伏,声情并茂。再次,是在叙述中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如在大段代人叙言中,穿插“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和“君不见”“君不闻”等语,不仅避免了冗长平板,还不断提示,惊醒读者,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还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最后,采用了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是杜诗中运用口语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这些民歌手法的运用,给诗增添了明快而亲切的感染力。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同步达纲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1.下列篇目哪些是杜甫所做?

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望庐山瀑布》

③《饮中八仙歌》

④《望岳》

⑤《春望》

⑥《北征》

⑦《示儿》

⑧《琵琶行》

2.“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下列哪些篇目不属于乐府体?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长恨歌》

③《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丽人行》

⑤《春夜喜雨》

⑥《赠汪伦》

⑦《江畔独步寻花》

⑧《彭衙行》

3.下列诗句,哪个与其他不同?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厥。

③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

④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⑤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

4.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车辚辚”。辚辚,众车声。《诗经•秦风•车鄰》:“有车鄰鄰。”

B.“马萧萧”。萧萧,马鸣声。《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C.“行人弓箭各在腰”。行人,即路人。

D.“耶娘妻子走相送”。“耶娘”即“爷娘”,妻子指妻子儿女。

5.“干”字大致有五种意义:A.树干;B.冒犯、冲犯;C.水边,河岸;D.与“湿”相对;e.求取。将合适的意思分别填入下列各题后的括号里。

A.哭声直上干云霄。( ) B.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

C.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 D.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

E.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二、阅读下文,完成6~11题。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6.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

B.“裹头”,古代男子留长发,十五岁用头巾束发。

C.“边庭”,边疆。庭,旧时屋前空地。边疆大多是空地,故称“边庭”。

D.“武皇”,指汉武帝。诗中抨击汉武帝为开拓边疆不惜穷兵黩武的事情。

7.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但云点行频 但,但是,表转折关系。

B.或从十五北防河 或,或许,表推测。

C.况复秦兵耐苦战 况复,更何况。

D.信知生男恶 信,相信。

8.杜甫在《前出塞•其一》中言“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与本文段的 意思相近,都有批评之意。

9.本文段的诗眼是 ,这是造成民不聊生的直接原因。

10.“穷年忧黎元,叹息肠中热”,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是杜甫诗歌内容的一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这个特色的一项是( )

A.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B.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C.吁嗟乎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D.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11.连年的战争,为人民带来无尽无止的灾难。沉重的赋税、劳动力的短缺等因素直接造成了农村经济的破产。杜甫面对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发出了一声声呐喊。下面诗句中不属于其政治主张的一项是( )

A.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 B.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

C.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D.众僚宜洁白,万役但平均。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③④⑤⑥ 2.⑤⑥⑦

3.③(叹自己,其余皆为叹民生)

4.C

5.A(b) B(e) C(c) D(a) E(d)

二、6.D 7.C

8.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9.点行频 10.D 11.C

兵车行 篇3

教案示例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

二、简介背景

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一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

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 一 。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来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进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劳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探究活动

从看歌行体语言的音乐性

??研究思路提示:

??(1)从押韵上研究:共用八韵,四平四仄,互相调换。一押萧韵,二押真韵,三押纸韵,四押齐韵,五押问韵,六押质韵,七押皓韵,八押尤韵。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

??(2)从声调上研究:摹声叠词和顶真手法。

??(3)从句式上研究:开头三字句、七字句,音调铿锵,错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诉转为愤恨。句式由短变长,表现语言急促。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3)《怎样合辙押韵》,北京出版社。

兵车行 篇4

人教版《语文》(必修)第五册

杜甫

标认知目标杜甫诗意。

能力目标诵读、鉴赏。

情感目标杜甫的品质。

教学

重点诗意。

教学

难点诗意。

教学

方法鉴赏。

教学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导入

新课以杜甫与李白的思想对比而导入新课。

诵读提示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

1、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土,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王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本段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话,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在范读与学生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整体感知《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但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粑”——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通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其一》中他写道:“君己富士境,开边一何多。”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作业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导入

新课考察背诵而导入新课。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1、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颗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鉴赏要点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桥之则三,合则为一。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土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妃”“未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进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花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渲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橡檬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作业课后第二题。

第三课时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导入

新课直接导入。

拓展延伸

伸1.“耶娘妻子走相送”(《兵车行》),“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为杜甫的诗,同有“妻子”之语,意思是否一样呢?

??

2.第一段“惨别”撼人心魄,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

?

3.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4.《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

5.《兵车行》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

??6.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

?1、在古汉语中,“妻子”是两个单音节词,指老婆和儿女,“子”读重音;现代汉语中,“妻子”专指配偶,“子”读轻声。在《兵车行》中,确实可解释为老婆和儿女;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妻子”应理解为偏义复词,即单取“妻”之义,因杜甫的“子”其时年纪尚小,尚不知“愁”。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杜甫五十一岁,可是他的儿子年龄却小。上元二年(76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的“娇儿恶卧踏里裂”,亦可知他的孩子较小。

2、诗一开头,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多少人被征发,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只写了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多么具体而又形象。这个“不见”,更“见”得“行人”之众多,送行者之众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住读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3、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骋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4、先说一下“行”。“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了“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此外,诗人还采用了民歌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诗的最后还采用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给诗增添了感染力。

5、《兵车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这首叙事诗,无论是第1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阖,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写为第2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第2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6、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课堂小结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从课文的注释看,诗人的描述是有事实基础的,但诗人的反映又不局限于几件历史事实,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概括地反映了更多更深的东西。诗中借役夫之口道出“点行频”,也就是说不是一时一地或一人一次所经历的事,否则,“二百州”“千村万落”“边庭流血成海水”的广阔图景就反映不出来。连年战争、连年征兵,用兵时间之长,服役地域之广,尽由“行人”口中道出,这便是诗人的艺术概括。惟其如此,才能把唐玄宗穷兵黩武,开边不已的扩张战争,给国家、人民(包括少数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强烈地集中地反映出来,这是其一。其二,在艺术概括的反映中,诗人并非冷眼旁观,纯客观地转述见闻。诗人对所述事件的态度、感情也不是通过他直接出面议论或抒情来表现的,而是通过下列几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一是表现在对事件、人物和场景的选择和描述上,如诗的开头不是欢乐的出征,而是凄惨的诀别;二是在此基础上对人物的肯定或否定:役夫由“吞”而“吐”,不敢“吐”而不得不“吐”,语语辛酸,字字血泪,作者是同情役夫的;三是在结构安排及句式节奏的处理上,强调突出某些内容,使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诗人的感情。如诗中有些内容的前后呼应,五言七言的交错运用,都是为渲染战争造成的灾难,强调突出役夫们的怨恨激愤。所以说诗人饱含深情地叙事,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诗人的深情,鲜明而强烈地显示了诗人对穷兵黩武政策的谴责和抨击,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深同情和关切。

作业课后练习

兵车行 篇5

教案示例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

二、简介背景

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一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

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 一 。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来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进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劳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探究活动

从看歌行体语言的音乐性

??研究思路提示:

??(1)从押韵上研究:共用八韵,四平四仄,互相调换。一押萧韵,二押真韵,三押纸韵,四押齐韵,五押问韵,六押质韵,七押皓韵,八押尤韵。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

??(2)从声调上研究:摹声叠词和顶真手法。

??(3)从句式上研究:开头三字句、七字句,音调铿锵,错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诉转为愤恨。句式由短变长,表现语言急促。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3)《怎样合辙押韵》,北京出版社。

兵车行 篇6

导学新概念]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 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资料显示屏]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诗人。关心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大计,在诗人说来是一种不可阻止的、自觉的要求。诗,在杜甫的手里,不仅是抒发感情、摹写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预时事、指责国政乃至评论军事策略的手段。(《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403页)

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

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元稹)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 ……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录自《唐诗鉴赏辞典·诗体诗律词语简释》,上海辞书出版社1519页)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设计:"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 ,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

教学设计

一、导入(见导语设计)

二、简介背景,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江淹《别赋》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设计B

比较阅读

比较和李白《古风·其十九》两首诗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研究性阅读

杜甫在长安十年,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使他的创作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日益鲜明。

结合的学习,研读杜甫同时期写的《前出塞》《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体会杜诗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提示:《前出塞》写天宝末年歌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丽人行》作于天宝十二载春,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五言诗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十月、十一月间。这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正游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其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传到长安,然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显示出社会动乱的端倪。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揭露了贫富的悬殊。

设计C

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跟杜甫的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参考答案]

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说明:如将第一、二层合并或将第三层再分为三小层,也可以。

三幅画面是:①羽檄飞驰,喧呼救边;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十分看重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教案2

一、课文悟读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从课文的注释看,诗人的描述是有事实基础的,但诗人的反映又不局限于几件历史事实,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概括地反映了更多更深的东西。诗中借役夫之口道出"点行频",也就是说不是一时一地或一人一次所经历的事,否则,"二百州千村万落边庭流血成海水"的广阔图景就反映不出来。连年战争、连年征兵,用兵时间之长,服役地域之广,尽由"行人"口中道出,这便是诗人的艺术概括。惟其如此,才能把唐玄宗穷兵黩武,开边不已的扩张战争,给国家、人民(包括少数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强烈地集中地反映出来,这是其一。其二,在艺术概括的反映中,诗人并非冷眼旁观,纯客观地转述见闻。诗人对所述事件的态度、感情也不是通过他直接出面议论或抒情来表现的,而是通过下列几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一是表现在对事件、人物和场景的选择和描述上,如诗的开头不是欢乐的出征,而是凄惨的诀别;二是在此基础上对人物的肯定或否定:役夫由"吞"而"吐",不敢"吐"而不得不"吐",语语辛酸,字字血泪,作者是同情役夫的;三是在结构安排及句式节奏的处理上,强调突出某些内容,使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诗人的感情。如诗中有些内容的前后呼应,五言七言的交错运用,都是为渲染战争造成的灾难,强调突出役夫们的怨恨激愤。所以说诗人饱含深情地叙事,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诗人的深情,鲜明而强烈地显示了诗人对穷兵黩武政策的谴责和抨击,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深同情和关切。

二、亮点探究

1."耶娘妻子走相送","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为杜甫的诗,同有"妻子"之语,意思是否一样呢?

探究学习:在古汉语中,"妻子"是两个单音节词,指老婆和儿女,"子"读重音;现代汉语中,"妻子"专指配偶,"子"读轻声。在中,确实可解释为老婆和儿女;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妻子"应理解为偏义复词,即单取"妻"之义,因杜甫的"子"其时年纪尚小,尚不知"愁"。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杜甫五十一岁,可是他的儿子年龄却小。上元二年(76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的"娇儿恶卧踏里裂",亦可知他的孩子较小。由此可知,循文探意,具备古今语言文字知识是必要的,但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2.第一段"惨别"撼人心魄,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探究学习:诗一开头,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多少人被征发,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只写了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多么具体而又形象。这个"不见",更"见"得"行人"之众多,送行者之众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住渎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3.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聘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4.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探究学习:先说一下"行"。"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了"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此外,诗人还采用了民歌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诗的最后还采用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给诗增添了感染力。

5.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探究学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这首叙事诗,无论是第1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闽,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写为第2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第2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6.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

探究学习: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三、选题设计

1.读,深刻思考: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为"诗圣"?

研究方法:

(1)读史了解杜甫其人:早年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到京就选,"举进士不第,困于长安"。求官失败,父亲又死,家庭困难到"衣不盖体,尝寄食于人"的境地。

(2)读史了解时代背景:天宝年间,大唐帝国日趋衰落,可是统治者仍旧不断对外侵略;天宝十年,杨国忠派御史到处抓人,送到军中;军队由长安渭水咸阳桥开出,出现一幅惨绝人寰的画面。

(3)杜甫思想心态分析:觉醒:由个人趋向社会,由浪漫趋向现实;目标:暴露社会罪恶,反映民生疾苦;价值:是信史,是实录,标志着杜诗"光芒万丈"的现实主义起点。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语录摘编:《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手,持中;中,正也。"可见"史"是一种执笔记事而中正不阿的人。

2.从看歌行体语言的音乐性。

研究方法:

(1)从押韵上研究:共用八韵,四平四仄,互相调换。一押萧韵,二押真韵,三押纸韵,四押齐韵,五押问韵,六押质韵,七押皓韵,八押尤韵。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

(2)从声调上研究:摹声叠词和顶真手法。

(3)从句式上研究:开头三字句、七字句,音调铿锵,错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诉转为愤恨。句式由短变长,表现语言急促。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3)《怎样合辙押韵》,北京出版社。

《杜甫诗五首》教案1

一、课文悟读

《客至》

《客至》之所以写得这么欢快无比,是因为"喜崔明府相过"。所以诗一开始就描写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可爱的白鸥天天飞来的欢乐氛围。但也可以这样理解:平日无客,少有人迹,屋舍南北都是春水,所以整日所见只有白鸥。于是颔联顺理成章地写到了花径不扫,蓬门未开。颈联不写宾主之间的寒暄与叙旧,可见两人关系的亲密。写自己餐桌上的接待物,实话实说,没有虚文俗套,可见宾主之随和。尾联却忽转别意,写自己想邀邻翁过来喝酒。前借白鸥引客,后让邻翁陪客,构思可谓绝妙;不写餐桌上畅饮的热烈情景,而留着让读者去想像,去补充,去回味。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融和。首联中的"细微"等字,与"官应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单身影相应。"危独"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凄凉孤独,与"飘飘天地一沙鸥"相呼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同时,"星垂平野阔",不仅展现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广阔浩渺,还让人联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正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单身影;"月涌大江流",不仅展现了长江奔腾雄浑的气势,还让人联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珀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阁夜》

《阁夜》作于一个大雪初霁的寒夜。旅居在夔州西阁的诗人,寒宵辗转,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了国家的动乱、百姓的痛苦,以及自己的贫病飘零,于是写下了此诗。诗中星河的摇动暗寓着社会的动荡。在这动荡不安的环境中,诗人回家无期,乡书不至,不胜"催短景"之悲,于是聊作宽解之词。这种看似轻松的自慰其实蕴涵着深深的悲痛与忧愤。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可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想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语的巧妙。洞庭湖愈壮阔明朗,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久久低回。诗人凭轩远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却也是高大的。他那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着我们。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二、亮点探究

1.《客至》尾联忽转别意,写自己想邀邻翁过来喝酒,突然撇开客人不提,"顾左右而言他",这样写是不是离题了?

探究学习:表面上看是把客人撇开了,可仔细一想,却发现这是在进一步写客人,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这种写法既巧妙,又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回味不尽。所以这种忽转别意不是离题,倒是别开生面,别有情趣。

2.《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探究学习:王昭君有倾城倾国之貌却无人省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暗寓自己的不幸。古人对此有多家点评。黄叔灿《唐诗箴注》云:"此咏明妃以自悲。"郭曾祈《读杜札记》云:,"琵琶胡语,怨恨谁论?亦隐寓知音寥落之感。"佚名《杜诗言志》云:"此第三首,则专咏明妃之事,无一字及于己怀,乃吾正谓此为少陵自咏己怀,非咏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不可明言,只以托之千载琵琶;而少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以托之明妃。通篇只重写'怨恨'二字,乃所以写明妃,即所以写己怀也。"

3.同样是咏叹王昭君,杜甫写了《咏怀古迹(其三)》,李白则写了《王昭君》,试作比较阅读,说说杜诗在风格上与李白有怎样的不同。

王昭君(二首选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塞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探究学习: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李白和杜甫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基本上能体现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李诗飘逸,杜诗沉郁。两人都对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同情,但杜诗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这一步,还表达了沉郁怨愤之情。诗一开始,就似有千钧之力,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势,以致古人说:"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李诗第二联是"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而杜诗则更沉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一"字,一个"独"字,将王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最后两联,两诗都写出了凄婉的氛围,而杜诗中因为用了"空归月夜魂千载分明"等语,就显得更加的孤愤悲壮。因此弘历在《唐宋诗醇》中忍不住赞叹:"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坡,明珠走盘,咏明妃者此为第一。"

4.对于《阁夜》中的抒情,喻守真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20世纪40年代出版)说:"杜老之诗,随处关系国事民生,虽,在极小的题目,也能发出极大的感慨来,诗人多感,杜老尤甚。读了此等诗,觉得无病的呻吟,未免多费笔墨啊!"对这个评价你如何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学习:这样的评价虽然新颖,但有失偏颇。只要了解了诗人的写作背景,理解了作者此时此刻的思想和情感,就会明白,这是历经磨难的作者在特定的流浪背景下发出的感慨,决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5.对于《登岳阳楼》中颔联的景物描写,喻守真在其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中这样评论:"诗人写景状物,往往喜欢夸大形容,因此就不免有牵强失真的地方。本诗颔联就犯此病。照地理上讲,洞庭湖四周均为楚地,那(哪)能说是与吴分界之处。乾坤日夜浮,倘用来咏大海,那还相当,若咏洞庭,未免不称。后人虽加以曲解,究与事理未当。"你怎样看待他的评价?说说你的理解。

探究学习:这种评价未免太"现实主义"了,若都要与事理相当,那么文学作品就不能有夸张,就不能有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等极富渲染力的诗句了。事实上,凡是能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能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能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像的,就应该是好的夸张。同时,从阅读时间上说,经得起读者的推敲和时间的考验的,能流传到今天并且仍然脍炙人口的,就证明它是名句,说明它的夸张是用得成功的。

6.以往人们常把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进行比较,明代胡应鳞认为杜甫的骨力超过李白,于龙友则认为"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那么你的看法呢?还有人将王维《汉江临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拿来和他们两人比,你的看法又怎样呢?请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探究学习: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各有特色,不能简单地以孰优孰劣来评判。杜诗用字凝练,注重推敲;李诗流转自然,不事雕饰。杜诗沉郁,给人更多的是力度感;李诗飘逸,给人更多的是动态感。杜诗此联与整首诗顿挫苍雄的风格一致;而李诗此联也与整首诗的明快清雄一致。应该说两人各有特色,各尽其妙。所以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王维的诗则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由于他精通美术和音乐,又信仰佛教,所以他的诗充满了朦胧含蓄之美,充满了娴静、恬淡之情,充满了诗情画意,清新秀美,让人遐思不尽。与杜甫的沉郁苍雄、李白的飘逸豪放又不一样。他们各显其美,在唐诗这个绚丽多彩的百花园中各以自己的独特风格争奇斗艳,焕发着自己独有的生命活力。

三、选题设计

1.杜甫与李白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广泛阅读杜甫和李白两人的作品来比较他们的不同诗风,同时通过阅读历代评论家对他们两人不同诗风的评价,增进或调整自己的认识。

参读书目:

(1)《杜甫全集》。

(2)《李白全集》。

(3)秦似《杜甫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

(4)毛水清《李白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

(5)燕白《简论李白和杜甫》,四川人民出版社。

(6)宋代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7)裴斐主编《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

(8)《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9)《李白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0)《唐诗选注》,北京出版社。

(11)喻守真编注《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

(12)《唐诗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3)日本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编《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江苏古藉出版社。

(14)清代洪迈《容斋随笔》,中国世界语出版社。

2.杜甫与李白的交往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两人写给对方或怀念对方的诗歌以及后人的评论史料,具体了解两位唐代诗坛泰斗的深厚情谊。

参读书目:

杜甫谈及李白诗篇共有15首,主要有:《赠李白(二首)》《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饮中八仙歌》《梦李白(二首)》《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等。

李白言及杜甫的诗有4首,但可信的有二:《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其他:

(1)秦似《杜甫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

(2)毛水清《李白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

(3)《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4)《李白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5)宋代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

3.杜甫流浪踪迹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杜甫本人的诗歌以及后人的研究史料,具体了解杜甫始于安史之乱的离乱不安而后一路流浪直至病死在漂泊途中的船上的苦难历程。

4.王昭君出塞原因探究。

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不同的史书及文学作品,了解王昭君出塞的不同说法,并作出自己较合理的判断。

兵车行 篇7

人教版《语文》(必修)第五册

杜甫

标 认知目标 杜甫诗意。

能力目标 诵读、鉴赏。

情感目标 杜甫的品质。

教学

重点 诗意。

教学

难点 诗意。

教学

方法 鉴赏。

教学

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新课 以杜甫与李白的思想对比而导入新课。

诵读提示 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

1、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土,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王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本段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话,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在范读与学生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整体感知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但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粑”——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通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其一》中他写道:“君己富士境,开边一何多。”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作业 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新课 考察背诵而导入新课。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1、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颗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鉴赏要点 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桥之则三,合则为一。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土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妃”“未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进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花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渲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橡檬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作业 课后第二题。

第三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新课 直接导入。

拓展延伸

伸 1.“耶娘妻子走相送”(《兵车行》),“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为杜甫的诗,同有“妻子”之语,意思是否一样呢?

??

2.第一段“惨别”撼人心魄,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

?

3.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4.《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

5.《兵车行》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

??6.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

? 1、在古汉语中,“妻子”是两个单音节词,指老婆和儿女,“子”读重音;现代汉语中,“妻子”专指配偶,“子”读轻声。在《兵车行》中,确实可解释为老婆和儿女;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妻子”应理解为偏义复词,即单取“妻”之义,因杜甫的“子”其时年纪尚小,尚不知“愁”。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杜甫五十一岁,可是他的儿子年龄却小。上元二年(76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的“娇儿恶卧踏里裂”,亦可知他的孩子较小。

2、诗一开头,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多少人被征发,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只写了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多么具体而又形象。这个“不见”,更“见”得“行人”之众多,送行者之众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住读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3、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骋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4、先说一下“行”。“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了“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此外,诗人还采用了民歌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诗的最后还采用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给诗增添了感染力。

5、《兵车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这首叙事诗,无论是第1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阖,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写为第2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第2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6、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课堂小结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从课文的注释看,诗人的描述是有事实基础的,但诗人的反映又不局限于几件历史事实,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概括地反映了更多更深的东西。诗中借役夫之口道出“点行频”,也就是说不是一时一地或一人一次所经历的事,否则,“二百州”“千村万落”“边庭流血成海水”的广阔图景就反映不出来。连年战争、连年征兵,用兵时间之长,服役地域之广,尽由“行人”口中道出,这便是诗人的艺术概括。惟其如此,才能把唐玄宗穷兵黩武,开边不已的扩张战争,给国家、人民(包括少数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强烈地集中地反映出来,这是其一。其二,在艺术概括的反映中,诗人并非冷眼旁观,纯客观地转述见闻。诗人对所述事件的态度、感情也不是通过他直接出面议论或抒情来表现的,而是通过下列几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一是表现在对事件、人物和场景的选择和描述上,如诗的开头不是欢乐的出征,而是凄惨的诀别;二是在此基础上对人物的肯定或否定:役夫由“吞”而“吐”,不敢“吐”而不得不“吐”,语语辛酸,字字血泪,作者是同情役夫的;三是在结构安排及句式节奏的处理上,强调突出某些内容,使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诗人的感情。如诗中有些内容的前后呼应,五言七言的交错运用,都是为渲染战争造成的灾难,强调突出役夫们的怨恨激愤。所以说诗人饱含深情地叙事,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诗人的深情,鲜明而强烈地显示了诗人对穷兵黩武政策的谴责和抨击,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深同情和关切。

作业 课后练习

[1]

兵车行 篇8

文/冯 伟

[导学新概念]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资料显示屏]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诗人。关心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大计,在诗人说来是一种不可阻止的、自觉的要求。诗,在杜甫的手里,不仅是抒发感情、摹写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预时事、指责国政乃至评论军事策略的手段。(《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403页)?

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元稹)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录自《唐诗鉴赏辞典·诗体诗律词语简释》,上海辞书出版社1519页)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设计:“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

?教学设计

?一、导入(见导语设计)

?二、简介背景,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江淹《别赋》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设计B

?比较阅读

?比较和李白《古风·其十九》两首诗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研究性阅读

?杜甫在长安十年,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使他的创作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日益鲜明。

?结合的学习,研读杜甫同时期写的《前出塞》《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体会杜诗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提示:《前出塞》写天宝末年歌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丽人行》作于天宝十二载春,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五言诗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十月、十一月间。这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正游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其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传到长安,然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显示出社会动乱的端倪。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揭露了贫富的悬殊。

?设计C

?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参考答案]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说明:如将第一、二层合并或将第三层再分为三小层,也可以。

?2?三幅画面是:①羽檄飞驰,喧呼救边;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战士出征,亲人送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十分看重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兵车行 篇9

兵 车 行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杜甫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杜甫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诵读、鉴赏。

教学重点:诗意。

教学难点:诗意。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出示诗歌——

《全唐诗》卷216_11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诵读提示——(先范读;再指导;再范读;再生读)

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l·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土,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王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本段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话,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二、整体感知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但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粑”——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通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其一》中他写道:“君己富士境,开边一何多。”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三、鉴赏要点

l·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 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桥之则三,合则为一。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土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妃”“未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进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花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渲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2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橡檬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3.名句赏析

(l)“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颗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作业:背诵该诗;

完成练习册该课内容;

预习《齐桓晋文之事》。

兵车行 篇10

[导学新概念]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学习,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

?[资料显示屏]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政治诗人。关心社会时事,关心国家大计,在诗人说来是一种不可阻止的、自觉的要求。诗,在杜甫的手里,不仅是抒发感情、摹写物象的工具,而且也是干预时事、指责国政乃至评论军事策略的手段。(《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403页)?

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元稹)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录自《唐诗鉴赏辞典·诗体诗律词语简释》,上海辞书出版社1519页)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导语设计:“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

?教学设计

?一、导入(见导语设计)

?二、简介背景,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江淹《别赋》说:“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设计B

?比较阅读

?比较和李白《古风·其十九》两首诗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研究性阅读

?杜甫在长安十年,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使他的创作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日益鲜明。

?结合的学习,研读杜甫同时期写的《前出塞》《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体会杜诗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提示:《前出塞》写天宝末年歌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丽人行》作于天宝十二载春,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五言诗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十月、十一月间。这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正游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其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传到长安,然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显示出社会动乱的端倪。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揭露了贫富的悬殊。

?设计C

?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

?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

?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参考答案]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说明:如将第一、二层合并或将第三层再分为三小层,也可以。

?2?三幅画面是:①羽檄飞驰,喧呼救边;②京城安定,四海清平;③战士出征,亲人送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了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十分看重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兵车行 篇11

一、课文悟读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从课文的注释看,诗人的描述是有事实基础的,但诗人的反映又不局限于几件历史事实,而是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概括地反映了更多更深的东西。诗中借役夫之口道出“点行频”,也就是说不是一时一地或一人一次所经历的事,否则,“二百州”“千村万落”“边庭流血成海水”的广阔图景就反映不出来。连年战争、连年征兵,用兵时间之长,服役地域之广,尽由“行人”口中道出,这便是诗人的艺术概括。惟其如此,才能把唐玄宗穷兵黩武,开边不已的扩张战争,给国家、人民(包括少数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强烈地集中地反映出来,这是其一。其二,在艺术概括的反映中,诗人并非冷眼旁观,纯客观地转述见闻。诗人对所述事件的态度、感情也不是通过他直接出面议论或抒情来表现的,而是通过下列几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一是表现在对事件、人物和场景的选择和描述上,如诗的开头不是欢乐的出征,而是凄惨的诀别;二是在此基础上对人物的肯定或否定:役夫由“吞”而“吐”,不敢“吐”而不得不“吐”,语语辛酸,字字血泪,作者是同情役夫的;三是在结构安排及句式节奏的处理上,强调突出某些内容,使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诗人的感情。如诗中有些内容的前后呼应,五言七言的交错运用,都是为渲染战争造成的灾难,强调突出役夫们的怨恨激愤。所以说诗人饱含深情地叙事,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诗人的深情,鲜明而强烈地显示了诗人对穷兵黩武政策的谴责和抨击,表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深同情和关切。

二、亮点探究

1.“耶娘妻子走相送”(),“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为杜甫的诗,同有“妻子”之语,意思是否一样呢?

探究学习:在古汉语中,“妻子”是两个单音节词,指老婆和儿女,“子”读重音;现代汉语中,“妻子”专指配偶,“子”读轻声。在中,确实可解释为老婆和儿女;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里,“妻子”应理解为偏义复词,即单取“妻”之义,因杜甫的“子”其时年纪尚小,尚不知“愁”。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杜甫五十一岁,可是他的儿子年龄却小。上元二年(76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的“娇儿恶卧踏里裂”,亦可知他的孩子较小。由此可知,循文探意,具备古今语言文字知识是必要的,但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2.第一段“惨别”撼人心魄,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探究学习:诗一开头,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多少人被征发,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只写了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多么具体而又形象。这个“不见”,更“见”得“行人”之众多,送行者之众多了。更妙的是,接下去诗人从视觉转而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衣)、顿(足)、拦(道)、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住渎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3.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聘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4.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探究学习:先说一下“行”。“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了“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此外,诗人还采用了民歌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诗的最后还采用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给诗增添了感染力。

5.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探究学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这首叙事诗,无论是第1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闽,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写为第2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第2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6.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

探究学习: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三、选题设计

1.读,深刻思考: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为“诗圣”?

研究方法:

(1)读史了解杜甫其人:早年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到京就选,“举进士不第,困于长安”。求官失败,父亲又死,家庭困难到“衣不盖体,尝寄食于人”的境地。

(2)读史了解时代背景:天宝年间,大唐帝国日趋衰落,可是统治者仍旧不断对外侵略;天宝十年,杨国忠派御史到处抓人,送到军中;军队由长安渭水咸阳桥开出,出现一幅惨绝人寰的画面。

(3)杜甫思想心态分析:觉醒:由个人趋向社会,由浪漫趋向现实;目标:暴露社会罪恶,反映民生疾苦;价值:是信史,是实录,标志着杜诗“光芒万丈”的现实主义起点。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语录摘编:《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手,持中;中,正也。”可见“史”是一种执笔记事而中正不阿的人。

2.从看歌行体语言的音乐性。

研究方法:

(1)从押韵上研究:共用八韵,四平四仄,互相调换。一押萧韵,二押真韵,三押纸韵,四押齐韵,五押问韵,六押质韵,七押皓韵,八押尤韵。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

(2)从声调上研究:摹声叠词和顶真手法。

(3)从句式上研究:开头三字句、七字句,音调铿锵,错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诉转为愤恨。句式由短变长,表现语言急促。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3)《怎样合辙押韵》,北京出版社。

兵车行 篇12

16 兵车行①

杜甫

杜甫自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住在都城长安。仕途的失意,生活的贫困,使他开始正视现实,对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认识逐渐加深。从此,反映人民的疾苦成了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写下不少传世名篇,《兵车行》就是其中之一。这首诗在广阔的背景上再现了时代的苦难,并深刻地揭示了苦难的根源。学习时要仔细品味诗人激越、深沉的感情,领会诗的结构艺术和运用细节的技巧。

课文 注释 练习

课文:

车辚辚②,马萧萧③,行人④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⑤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⑦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⑧。或从十五北防河⑨,便至四十西营田10。去时里正与裹头11,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12流血成海水,武皇13开边14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15,千村万落生荆杞16。→

注释:

①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当时唐王朝对西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天宝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古城名,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一役,死数万人。十载(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进攻南诏(辖境主要在今云南省),军大败,死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行者哭声震野。这首诗就是据上述情况写的。这是一首乐府诗。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②〔辚辚(línlín)〕车轮转动声。

③〔萧萧〕马嘶叫声。

④〔行人〕指出征战士。

⑤〔耶娘妻子〕父、母、妻子、儿女。耶,同“爷”,父亲。

⑥〔咸阳桥〕即便桥,汉武帝所建,唐代称咸阳桥。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

⑦〔干(gān)〕冲。

⑧〔点行频〕频繁地征调壮丁。点行,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

⑨〔防河〕在黄河西面驻防。当时吐蕃经常侵扰黄河以西的地区,唐王朝每年秋季都要在这里集结大批部队,防御它的进攻。

10〔营田〕即屯田,利用士兵和农民垦荒以取得军队的给养或税粮。

11〔裹头〕古代男子留长发,十五岁用头巾束发。这里的意思是,出征者年龄很小,不会束发,故里正代为束发。

12〔边庭〕边疆。庭,旧时屋前空地。边疆大多是空地,故称“边庭”。

13〔武皇〕原指汉武帝,这里借指唐玄宗。唐人诗歌中好以“汉”代“唐”,下文“汉家”也是指唐王朝。

14〔开边〕用武力扩张领土。

15〔山东二百州〕指函谷关以东的州。山东,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统称“山东”。二百州,这是举整数而言。《十道四蕃志》:“关以东七道,凡二百一十七州。”

16〔荆杞(qǐ)〕荆棘和杞柳。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①无东西②。况复秦兵耐苦战③,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④虽有问,役夫敢申恨⑤?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⑥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⑦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⑧,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⑨,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10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11。

①〔陇亩〕耕地。陇,同“垄”,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上面种植农作物。

②〔无东西〕不分东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齐。

③〔况复秦兵耐苦战〕更何况关中兵能经受艰苦的战斗。况复,更何况。秦兵,关中兵,即这次出征的士兵。下文“关西卒”,也指关中兵。

④〔长者〕即上文“道旁过者”,这是“行人”对他的敬称。

⑤〔役夫敢申恨〕我怎么敢申诉怨恨呢。役夫,行役之人,这是“行人”的自称。敢,“岂敢”的省文,怎么敢。申,诉说。

⑥〔县官〕官府。古代指天子,因为畿内县就是国都,王者官天下,故称“县官”。又指朝廷,这里引申为官府。

⑦〔信知〕确实知道。

⑧〔比邻〕邻居。《周礼·族师》:“五家为比。”又,《遂人》:“五家为邻。”

⑨〔青海头〕青海湖边。青海,就是现在青海省境内的青海湖,唐开国后经常在这里与吐蕃交战。

10〔烦冤〕烦躁愤懑。

11〔啾啾(jiū jiū)〕凄厉的哭叫声。

练习:

一 参考下面的提示,背诵这首诗。

提示:这首诗颇有一些名句,如“牵衣”二句、“去时”二句、“生女”二句等。在初步熟悉全诗大意后,要努力记住这些名句,再把它们同上下文联结起来,有助于较快地成诵。

二 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回答下面的问题,体会诗的结构艺术。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2?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的句子。

3?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三 紧扣加点词语,分析下面诗句的含义。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四 Δ试将这首诗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见《语文读本》第三册)

兵车行 篇13

教案示例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

二、简介背景

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一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

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 一 。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来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进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劳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探究活动

从看歌行体语言的音乐性

??研究思路提示:

??(1)从押韵上研究:共用八韵,四平四仄,互相调换。一押萧韵,二押真韵,三押纸韵,四押齐韵,五押问韵,六押质韵,七押皓韵,八押尤韵。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

??(2)从声调上研究:摹声叠词和顶真手法。

??(3)从句式上研究:开头三字句、七字句,音调铿锵,错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诉转为愤恨。句式由短变长,表现语言急促。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3)《怎样合辙押韵》,北京出版社。

兵车行 篇14

邓浩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杜甫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杜甫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诵读、鉴赏。

教学重点:诗意。

教学难点:诗意。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出示诗歌——

《全唐诗》卷216_11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诵读提示——(先范读;再指导;再范读;再生读)

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l·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土,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王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本段可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话,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二、整体感知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但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粑”——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通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其一》中他写道:“君己富士境,开边一何多。”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三、鉴赏要点

l·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 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桥之则三,合则为一。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土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妃”“未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进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花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渲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2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橡檬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3.名句赏析

(l)“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柬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颗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作业:背诵该诗;

完成练习册该课内容;

[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