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推荐14篇)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1
四川成都郫县一中 李国栋
设计意图:
文本中十次出现“血”字,这激起了教者想从一个全新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想法。基于这一点,我采取专题形式,从文本三个核心元素(血、红字、罪与罚)出发去实施教学,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含量进行了较为深透的挖掘。
第一课时
一、导语,了解课文背景
1、鲁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 ,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和繁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一页页洒满了先驱者鲜血的历史。(大屏幕显示一滴滴逐渐放大的鲜血)。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沉痛和敬仰的心去回顾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流血惨案---1926.3.18惨案。
2、了解课文背景(3。18事件的概况)(见教材45页注释①)
对于这一事件,许多有良知的作家都曾撰文批露,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写的《悼念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记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二、整体把握课文
1、对于这篇文章,大家预习过了,我想先请几位同学谈谈初读感受。
2、许广平先生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血,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3、我也有一段话来表明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一篇以血祭血的文章,先生之悲愤忧虑全在文中十处血语上。”今天,我想通过课文这十处写血的文句来引导大家对全文做一个把握,先请大家用笔勾画出文中十处写血的语句。
4、按课文顺序给十处写血的语句归类,分析内在逻辑关联。
鲜血
第一、二部分------------------血
( 交代写作缘由:记念流血者) 淡红的血色①②
血痕
第三、四、五部分--------喋血
(遇难的实况---“罪” ) 血污
血痕
第六、七部分---------------血战
(总结教训----“罚” ) 淡红的血色③
三、具体研习课文
1、学生默读第一、二部分,揣摩作者感情。
记念死者------悲痛
痛斥论客------悲哀
⑴写作缘由 控诉当局-------愤怒 “悲愤”
激励猛士-------哀痛
唤醒庸人--------悲哀
⑵学生诵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三段、第二部分第一段,提问讨论:“鲜血”为何变成了“淡红”?(血的颜色为什么减淡?)
2、速读课文三、四、五部分,刘和珍等人的喋血情况怎样?
血痕(罪证)
喋血 抨击当局杀人
血污(罪证)
3、学习第六、七部分(罚)
⑴总结历史教训:不赞成徒手请愿,大量的流血牺牲只换来极少的成果。
⑵提问:淡红的血色怎么又“纵使洗成绯红”?苟活者又为何只看见淡红的血色?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节课目标
1、探讨两个疑问:见上⑵ 。 鲜血----淡红----绯红----淡红
2、研究几个重点文段的语言。
二、讨论
1、“鲜血”为何变成了“淡红的血色”?
2、“淡红的血色”怎么又洗成“绯红”,最后还是“淡红”?
提示:①联系语境
②关注行文逻辑
明确:烈士鲜血虽为庸人随着时间淡忘,但鲜血不会白流,也应当有其影响和意义,人们会逐渐明白烈士之死的意义。在先生看来,这样的牺牲又是不值得的,它最终还是归于“淡红”。
三、具体探究重点文段的深层含义。
1、第一部分第三段
2、第二部分第一段
3、第四部分最后一段
四、小结
1、情感线索 主题思想
2、先生的“孤愤”和“救世婆心”。
五、课外延伸阅读和作业
1、课外阅读《读本》中记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
2、写一篇学习心得。
六、让我们在本课结束时,齐声朗诵陶渊明的《挽歌》来寄托我们对烈士的感怀和哀悼之情吧。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历史上这滴殷红的血。
附陶潜《挽歌》(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硗。马为仰天鸣,风为白萧条。幽室一已闭,前年不复朝。前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共山阿。
[ 李国栋,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近30篇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
通联地址:四川成都郫县一中语文组 611730 电话:500]
作者邮箱: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2
四川成都郫县一中 李国栋
设计意图:
文本中十次出现“血”字,这激起了教者想从一个全新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想法。基于这一点,我采取专题形式,从文本三个核心元素(血、红字、罪与罚)出发去实施教学,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含量进行了较为深透的挖掘。
第一课时
一、导语,了解课文背景
1、鲁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 ,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和繁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一页页洒满了先驱者鲜血的历史。(大屏幕显示一滴滴逐渐放大的鲜血)。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沉痛和敬仰的心去回顾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流血惨案---1926.3.18惨案。
2、了解课文背景(3。18事件的概况)(见教材45页注释①)
对于这一事件,许多有良知的作家都曾撰文批露,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写的《悼念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记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二、整体把握课文
1、对于这篇文章,大家预习过了,我想先请几位同学谈谈初读感受。
2、许广平先生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血,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3、我也有一段话来表明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一篇以血祭血的文章,先生之悲愤忧虑全在文中十处血语上。”今天,我想通过课文这十处写血的文句来引导大家对全文做一个把握,先请大家用笔勾画出文中十处写血的语句。
4、按课文顺序给十处写血的语句归类,分析内在逻辑关联。
鲜血
第一、二部分------------------血
( 交代写作缘由:记念流血者) 淡红的血色①②
血痕
第三、四、五部分--------喋血
(遇难的实况---“罪” ) 血污
血痕
第六、七部分---------------血战
(总结教训----“罚” ) 淡红的血色③
三、具体研习课文
1、学生默读第一、二部分,揣摩作者感情。
记念死者------悲痛
痛斥论客------悲哀
⑴写作缘由 控诉当局-------愤怒 “悲愤”
激励猛士-------哀痛
唤醒庸人--------悲哀
⑵学生诵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三段、第二部分第一段,提问讨论:“鲜血”为何变成了“淡红”?(血的颜色为什么减淡?)
2、速读课文三、四、五部分,刘和珍等人的喋血情况怎样?
血痕(罪证)
喋血 抨击当局杀人
血污(罪证)
3、学习第六、七部分(罚)
⑴总结历史教训:不赞成徒手请愿,大量的流血牺牲只换来极少的成果。
⑵提问:淡红的血色怎么又“纵使洗成绯红”?苟活者又为何只看见淡红的血色?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节课目标
1、探讨两个疑问:见上⑵ 。 鲜血----淡红----绯红----淡红
2、研究几个重点文段的语言。
二、讨论
1、“鲜血”为何变成了“淡红的血色”?
2、“淡红的血色”怎么又洗成“绯红”,最后还是“淡红”?
提示:①联系语境
②关注行文逻辑
明确:烈士鲜血虽为庸人随着时间淡忘,但鲜血不会白流,也应当有其影响和意义,人们会逐渐明白烈士之死的意义。在先生看来,这样的牺牲又是不值得的,它最终还是归于“淡红”。
三、具体探究重点文段的深层含义。
1、第一部分第三段
2、第二部分第一段
3、第四部分最后一段
四、小结
1、情感线索 主题思想
2、先生的“孤愤”和“救世婆心”。
五、课外延伸阅读和作业
1、课外阅读《读本》中记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
2、写一篇学习心得。
六、让我们在本课结束时,齐声朗诵陶渊明的《挽歌》来寄托我们对烈士的感怀和哀悼之情吧。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历史上这滴殷红的血。
附陶潜《挽歌》(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硗。马为仰天鸣,风为白萧条。幽室一已闭,前年不复朝。前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共山阿。
[ 李国栋,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近30篇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
通联地址:四川成都郫县一中语文组 611730 电话:500]
作者邮箱:
[1]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3
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巫红涛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旧教材的选文,但教学要求与旧教材完全不同,重点在理清思路,因此教学方法与重点应体现出新教材的特点。
作为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本文阅读理解难度较高。原因有二:一是写作背景离学生太远,学生难有真切感受;二是鲁迅的语言很简练但含意很深刻,有时又曲折达意,这对于社会经验尚浅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它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是较为困难的。但虽然如此,基于本课教学的新要求,讲解课文内容不作教学重点,可采用学生提问,老师答疑等方式来解决词句理解问题。另外,还可通过提供较丰富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尽量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2、把握全文思路及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3、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策略】
1、整体略读,把握整体思路。
2、局部精读,细细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
【教学媒体】
1、投影机。
2、有关当年学生运动的影片片段。
3、印发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及鲁迅的《无花的蔷薇二》。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略读全文,解决难读难懂的字、词、句。
2、为文章7个小节分层次。
二、导入
1、回顾鲁迅作品。
2、解题:
“记”──纪
(以此让学生了解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有着当时时代的烙印,不宜作为现代规范语言的标准。)
三、介绍背景
1、注解一。
2、介绍刘和珍及“北师大事件”。
3、介绍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和鲁迅《无花蔷薇二》。
(注:介绍背景目的是设置一个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能在此情景和氛围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因此,可采用图片、电影片段和朗诵等感染学生。)
三、复习理清思路的方法
1、分段,概括各段大意。
2、了解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段落与表现中心的关系。
(注:此方法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已有所总结,这里是进行复习。)
四、检查预习
(目的:理清课文的整体思路。)
提问: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几个部分?理由是什么?
明确:一、二∕三、四、五∕六、七
纪念缘由→追忆→意义
五、进一步理清思路和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设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找出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
提问:
1、纪念刘和珍的缘由是什么?有这些原因为什么却说无话可说?
2、无话可说又为什么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3、追忆刘和珍抓住什么特点来写?为什么?
4、第四、五节都写了“3.18”惨案,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从第六、七节看,鲁迅对“3.18”的态度是怎样的?
(注: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思路并板书出来。)
(板书见后)
六、布置作业
精读课文,将难以理解的词句找出来。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一课要点
二、理解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提问:从文章各部分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沉痛悼念交积悲愤控诉。
第二部分:深情缅怀交积无情揭露。
第三部分:深沉思索。
通过一些关联词语体会作者如何将悲愤感情交积在一起组成线索贯穿全文。
(补充板书。)
三、明确局部思路
分析第四节,让学生点出引领思路的关联词语,从而理清作者是如何逐步深入地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惊闻噩耗→颇为怀疑→证明是事实→之后更有诽谤和流言,难以置信→发出在沉默中爆发的号召。
四、学生提问,老师答疑,解决疑难
五、解决练习
【附板书】
纪念缘由写的必要程君正告沉痛悼念(悲)
预定莽原
无话可说洋溢—艰于悲愤控诉(愤)
↓阴险—悲哀
目的猛士:直面正视──正面讴歌(悲)
庸人:偷生忘却──含蓄批评
追忆刘和珍不屈、反抗深情缅怀(悲)
微笑、温和
忧虑、泣下
惨案经过棍棒虐杀──惨象无情揭露(愤)
↓受人利用──流言
惨案细节欣然前往热烈赞颂(悲愤)
从容转辗
意义教训至多:意义寥寥思索(痛)
至少:浸渍人心
意义中国女子是以为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
真的猛士:奋然前行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学习鲁迅,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章风格。
教学重难点:
在一个特殊背景下,如伺把握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和思想性格的相互关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似乎认为她死得不值得。他为什么反对请愿?他不但攻击段政府,憎恨散布流言的反动文人,甚至讽刺庸人的生活观,作者为什么会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写进这样多的内容?需要让学生全面了解鲁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研读法。整体阅读,整体感知,了解作者的思想;抓关键语句,揣摩品味,理清作者感情的发展。
教学设计:
预习:
1.预习课文,读两遍,选出你认为重要的段落或语句背诵。
2.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三一八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当年有哪些著名人物与这一事件有关?
教学过程:
共用三课时
一、介绍背景。除课本注释外,简要讲述两点:
1.这时期的“政体”,准确地说,应当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国初年,军阀争权夺利,政治混乱不堪,从1912年至1928年,17年间,北洋政府换了47届内阁,长不过两三年,短的只有一天。
2.此时的鲁迅在北平已经居住10多年,其间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他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不管政府如何变,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军阀仰仗外国势力,置人民于水深火热。鲁迅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
[研讨]
问题:鲁迅曾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
这一天后又发生过哪些事?他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言评论这件事?
方式:分组汇报搜集资料情况。
除了课本资料以外,还有:
李大钊是请愿的领导者之一,被土兵用棍棒打伤;中共北方区负贵人陈乔年这一天在执政府前被卫兵用刀刺伤;(《怀旧集》郑超麟)
惨案发生后,鲁迅先后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空谈》《如此“讨赤”》《无花的蔷薇之三》等文章,控诉执政府的血腥暴行。
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写下《为三月十八日国务院残杀事件忠告国民军》《对于大残杀的感想》《可哀与可怕》《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新中国的女子》《闲话四则》《死法》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介绍周作人挽刘和珍联)
因病动手术的梁启超先生也在医院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愤慨;
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
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难学生的血还洒在他身上。作为屠杀的见证人,3月23日,他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
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读“刘和珍为去请愿向老师请假”一小节)
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称赞烈士们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
刘半农也写诗悼念死难学生,并经赵元任作曲后传唱全城;
《现代评论》周刊主编、北大法学教授王世杰也写了《论三月十八日惨剧》,并提出要法律制裁段祺瑞及其帮凶;
著名报人邵飘萍的《京报》,接连发表消息,深入地报道惨案真相。
[思考]有这样多的文化名人投入这一事件或是高度关注,说明了什么问题?
鲁迅在这一时期写下的《无花的蔷薇之三》《空谈》(如此“讨赤”)等文中,一再表现出对枪杀事件的意料不及,越是如此,越说明段政府的无耻和凶残。
据三一八请愿参加者回忆,学生请愿时是很遵守秩序的,当请愿队伍发现段祺瑞不在政府,准备转去段公馆请愿。正在转移时,卫队突然开枪,造成血案。这就更说明执政府是蓄意谋杀学生。
鲁迅把三一八叫作“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可是他没想到这以后,又有许多可爱的青年被虐杀,一年多后的四一二,他的学生又一次被杀,几年以后的龙华,柔石等五位杰出的青年又被杀……
二、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由学生讨论,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提示,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角度考虑,本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1.(1、2节)记念死难者,为使国人不忘;
2.(3、4、5节)写刘和珍事迹,揭露当局凶残无耻;
3.(6、7节)讲述惨案的历史意义。
对重要段落反复读,读出悼亡者的凝重,沉痛,悲愤,读出思想者的慷慨气度。
三、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1.诵读一、二两节。重点读第一节第3小节和第二节第1小节。
写文章缘起。学生“正告”,劝“我”写记念文章。
作为教师出席学生的追悼会,——这是多么悲惨的事!
注意体会这里再三表示出一个意思——“无话可说”。为什么会“无话可说”?
在这两节中,作者已经把“段祺瑞执政府一几个所谓文人学者的阴险论调”和“庸人”全都点出来。可以这样认为: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
2.鲁迅在这里已把自己的主要感受表达了。读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最强烈的感受?说出你的“第一印象”。
请学生找出关键语句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一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几个所谓文入学者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
鲁迅受了强烈的精神刺激,对刘和珍等人的死难表现出极度的悲愤,作者对恶势力毫不留情地发出强烈的诅咒,也可以把这些看作是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抨击。
通过关键词语,了解鲁迅的情感变化:
面对惨象,一开始是“艰于呼吸”,愤怒得“无话可说”,直至“出离愤怒”,而后发出了战斗的宣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先知先觉者总是承担着社会的痛苦,而庸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自以为幸福,其实真正幸福的是为自己的人格,为实现社会理想而活着的人。明显地可以看出鲁迅情感变化的过程。
作为一位斗士,鲁迅在大是大非前从来都是正气凛然,他看不起庸人,也不会做庸人。要做“猛士”,体现着鲁迅的人生态度。
3.研读第三节。这一节主要记写刘和珍。
[研讨]
鲁迅是如何记写这个人物的?你对刘和珍的第一印象如何?
鲁迅是在“驱杨运动”前后才知道她的。刘和珍的事迹不多,却很典型。她热心学生运动,为人正派,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反抗精神,不愧为“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关键词:“态度温和一常常微笑一始终微笑”——一位可爱的青年。
(参读:林语堂有关刘和珍的回忆。)
特别是轰轰烈烈一场之后,众人准备引退,“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几句话很重要。作为先驱者,觉醒者,奋斗者,作为学生运动的中坚,在斗争最艰苦的时候,刘和珍是擎大旗的人物,可是我们分明从这几句话中看出她的寂寞与失落。她关注母校的前途,赶走了一个杨荫榆,但旧势力还在,制度没变,还会有新的艰难,她大概想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可是人们不一定都像她那样有远见,有责任感。
在旧中国,反抗恶势力的群众运动特征往往是“一哄而起”,然后“一哄而散”,鲁迅明白刘和珍的忧虑,但是他又能说什么呢?
鲁迅说过,他最感到悲哀的就是可爱的青年的死。对刘和珍的记念,可以看出鲁迅极度悲伤。在这个人妖颠倒的世界,他已经目睹过许多优秀青年的死,阴暗腐朽的僵死的鬼魅充斥世界,长留人间;而美好的生命却不能留存,如怒发的鲜花骤遭冰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却死了”,——这太不公平了!
4.研读第四、第五两节,注意第三、第四和第五节的关系。
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温和微笑,第四、五两节则写刘和珍的遇害和爱国学生所遭受的诬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连在黑暗中洞若观火的鲁迅也没想到,政府竟然会对徒手请愿的学生队伍开枪,虐杀手无寸铁的学生,甚至包括刘和珍这样温和微笑的学生。
这一天刘和珍正在生病,看到同学们的爱国激情,她带病前去。请愿,是最温和的办法,请想一想,国民有爱国的热情,这有什么错?国民有想法要告诉政府,他不用请愿的办法还能用什么方法?群众要求正当,也没有任何过激行为,他们以为政府会要面子,至少会来点假仁假义,以照顾国民情绪,没想到政府竟然下令开枪,大打出手,造成重大伤亡。
第五节的这段详细叙写,意在表现段政府的凶残,竟对弱女子下如此毒手。段政府卫队开枪,根本不是为驱散群众,就是要大开杀戒。——刘和珍中弹后没死,士兵竟然又猛击两棍。这些士兵扛枪以来就没向侵赂者开过一枪,但是他们愿意为军阀卖命,在人民面前是镇压者,完全丧失了人性。由此延及其他,面对这洋的虐杀,政府还振振有辞,还有文人要为之辩护,还有国人平心静气的麻木,鲁迅当然“无话可说”!这—部分详写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即鲁迅笔下三位女生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从容赴难的场景,表现了革命女性英勇无畏的气概,想一想北洋军阀政府从政客到军人个个畏外敌如虎,而柔弱的女生在死亡陶临时无畏地救助同学,在那令人绝望的黑暗年代,这种伟大的人性不啻—道耀眼的闪电,激动着正直的人心。
第五节对刘和珍等人作出了高度评价。
刘和珍早在南昌女校读书时,曾因带头剪发而差点遭学校开除;后来到女师大读书,成为学生领袖。在女师大学潮中,她冷静坚毅,处变不惊。有一次在天安门集会,发生骚乱,同学们都惊慌地跑开,惟有她手执校旗,屹立不动,使所有目睹的人都为之感奋。鲁迅在这里表现的,还是那种痛惜“可爱的青年的死”的感情。
这一节有一个重要的反衬。在赞颂三位女子在弹雨中从容救助后,一转“赞扬”“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这里的“八国联军”指的是日本纠合的帝国主义国家军队)。这两句是互文。如果不是日本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挑起事端,就不会有三一八惨案。而几十位学生的性命,在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眼中是不足道的。
政府不能维护主权,御敌于国门之外,学生站出来宣传爱国,反而遭政府镇压。——一切反动专制的政府无不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而又以镇压群众为能事。鲁迅特别指出是“中外杀人者”,这是非常深刻的。
5.通过关键词语,了解鲁迅的情感变化:
[研讨]在这一部分中,主要感情是“愤怒”,对段政府,怒!对流言家,怒!对整个社会的状况,也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需要整体把握的几个要点:
①要理解鲁迅对爱国青年的感情。
最令鲁迅感到痛苦的,是“可爱的青年的死”。鲁迅热爱青年,正因为如此,他不愿意他们无谓地死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是认为她的死意义有限,因为没有达到目的,以此启迪青年注意变换斗争方式。
②要了解鲁迅对反动势力的态度。
对反动政府、对反动文人的种种劣行,鲁迅极度憎恶。
③对中间状态的庸人,哀其不觉醒,鲁迅厌恶那种麻木冷漠的精神状态。
6.研读第六、第七两节。
这一部分总结教训,谈意义。有两句话要引起注意。“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三一八死难惨重,四十多位青年的死给鲁迅造成了极大的悲痛,但是他的思考冷静深刻,显示出他作为一位成熟的思想家的特质。他颂扬刘和珍等烈士的英勇壮烈,却并不意味着同意她们的斗争方式。鲁迅看透了反动政权的性质不是靠请愿就能改变甚至推翻的,他深刻认识到反动势力的强大和国民的不觉醒。他以“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一段话告诫民众,要变换斗争方式。至于用什么方式,他没有直说。其时在中国南方,武装铲除军阀的意识已经很强。三一八以后,段政府通缉的50人名单中有鲁迅,这与他的“反政府宣传”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七节讲了三点“意外”,重点却落在“中国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上,鲁迅甚至认为“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而对请愿本身,他的评价很有限。——这里需要说清一个问题,他有很强的辨析形势的能力,对反动派的本质看得一清二楚,他早就不相信这个政府,虽然他还没想到政府会杀学生。鲁迅不赞同请愿的方式,可是当得知学生遭受屠杀后,他立刻不顾个人安危,坚定地站在学生一边,表现出他作为一位思想家的理智与情感。19世纪70年代末,巴黎工人准备起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条件不成熟,不主张行动,可是当公社起义后,他们立刻坚定地站在起义者一边,——因为这是立场问题。鲁迅在三一八问题上的做法与马恩相似。
在这一部分,可以看到作者冷峻的态度和理智的分析,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成熟。
四、通过讨论,自主小结,从整体上把握本文的要点
1.小结:鲁迅的“爱”与“恨”
鲁迅是一位敢爱敢恨,也会爱会恨的人。
①对爱国青年的不幸死难寄托了无限的哀思。
在鲁迅的一生中,他不断地看到青年以各种方式死于非命。鲁迅是智者,思虑周密,也很冷静。他的小说中写过许多人的死,惟独对夏瑜的死表现出极度的崇敬,夏瑜是先知先觉,却死得寂寞清冷。鲁迅热爱青年,正因为如此,他不愿意他们无谓地死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是认为她的死意义有限,因为没有达到目的,以此启迪青年注意变换斗争方式。
②对反动势力无比憎恨。
反动政府的凶残,反动文人的无耻。(略)
2.以研讨方式,提升对文章的总体认识。
本文有很强的战斗性,在斗争矛头直指反动势力和反动文人的同时,鲁迅特别提到了“庸人”,这三者有没有关系?鲁迅为什么很注意“庸人”的存在?鲁迅的笔触为什么涉及“无恶意的闲人”?
“惨象”是段政府制造的,“流言”是反动文人制造的,庸人只不过以这些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其间的关系,就能发现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深刻,他对中国社会状况的洞察程度是无与伦比的。
政府是凶手,反动文人是帮凶,那么庸人呢?表面上看,不过是看看杀头,以烈士的鲜血作为谈资,但是这中间有深层的内涵。
专制制度除了有既得利益者的自觉维护,还有不觉醒的人民的不自觉的维护。保守落后,冷漠麻木的群众是不可能投入急风暴雨的革命运动中去的。他们不一定没有爱国心,但是害怕官府;他们可能同情革命者,但是不敢冒死;他们不满现实,但是苟且偷安;他们从皇民变国民,只不过少了一根辫子,一样的都是奴隶;他们谈论英雄的被杀,却丝毫不明白英雄是为大众而死;他们有时会有五分钟热度,但是短暂的狂热过去,他们很快把一切遗忘……鲁迅对反动派不抱任何希望,他曾寄希望于民众的觉醒,然而他一次次地失望,“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无恶意的闲人”历史悠久,群体庞大,鲁迅对这类人有过深刻体验。47位青年的死,能否唤醒国人?无恶意的闲人不过以此为“饭后的谈资”,而时光流逝,没有希望的人没有“战斗力”,“遗忘力”却特别强。鲁迅极其敏锐地看到这一点。我们只要想一想《药》中茶馆里的茶客,想一想《孔乙己》中鲁镇酒店的酒客,想一想鲁镇上那些特意跑来听祥林嫂说“我真傻”的女人们,就能知道,三一八惨案47个人,将会给酒楼茶馆中无聊的人们增加多少谈资!
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他担心的是“在沉默中灭亡”,而并不怕“在沉默中爆发”。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
②鲁迅的情绪:绝望与希望
鲁迅从知事时起,在这个国度就没听到过什么值得愉快的事:甲午战争的中国战败赔款,庚子义和团之乱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巨额赔款,反清斗争徐锡麟、秋瑾遇害,辛亥的鱼龙混杂,洪宪丑剧,张勋复辟,北洋军阀的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40多岁的鲁迅,经历了无数“从希望到失望”,他的内心是悲凉的。而这一次“政府”竟杀害爱国学生,他受到强烈的刺激。虽然他还在用自己的呐喊去慰藉战士,但是他对这个世界是看透了。几年以后,他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又一次悲愤地发出“这是怎样的世界呢?”有人说,鲁迅的一生,一直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彷徨,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资料
1.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册第七十章
2.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等人文集中的相关文章。(略)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5
一、自主学习
1、本文不为刘和珍立传,为什么全文开头要用史家笔法点明开追悼会的日子呢?在“那一天”前长长的定语又起什么作用呢?
2、为什么作者要反复说“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却只能如此而已”?
二、合作探究
1、“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下面三句在作者的感情表达上有何不同?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
(2)“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样写有何作用?
三、当堂检测
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四、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第二、四节。
2、模仿课文第五节刘和珍等烈士罹难场面描写,写一人二事,表现人物的某一特点,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尽可能选用“毅然”“不为势力所屈”“桀骜”“黯然泣下”“凶残”“下劣”“惊心动魄”“沉勇”“勇毅”等词语,字数约300字。
五、收获和疑惑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一、 背景介绍
(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 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 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 小结:
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6、7、8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9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七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3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3.4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哀痛烈士揭露敌人唤起民众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3.18死难┘
││┌府门喋血┐
│容└揭露反动派┤│惨象、流言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并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理解文中意味蕴藉、深刻有力的语言;认识文中所表现的反动派的凶残和卑劣,体会革命青年英勇无畏的气概,并进而理解作者深沉而强烈的革命情感和彻底不妥协的精神。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一)使学生了解时代背景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注解,然后补充介绍鲁迅先生当时的态度:
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听到惨案的消息,鲁迅先生非常激愤,认为当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立即在上述文章的后一部分写道: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情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
鲁迅先生在这里深刻地指出了烈士死难的意义,预言了革命的发展。同时,鲁迅先生又陆续写了《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痛斥反动统治者和反动文人陈西滢之流的流言,揭露了他们的险恶用心。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阅读:明确难点、重点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提出下列词句,让学生思考、议论。
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1)“生活”,指当时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毅然”,突出了刘和珍追求真理的坚强意志。
(2)说明刘和珍生前爱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他们是师生,又是战友。
2.“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这句的破折号表示什么?“但是”后面的话是什么意思?
(1)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跃进,中间跃过了“不相信”。
(2)“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与上文“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相应,意思相同。这说明,“写点东西”,不是为了死者,而是为了生者。
3.“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这两句话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出离愤怒”,说明愤怒到极点,超过了愤怒的感情阶段,“愤怒”升华为理智的思考,以便更深刻地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更好地进行战斗。
(2)用“浓黑”来形容“悲凉”,把较为抽象的感受形象化,同时,自然使人想到这“悲凉”是由社会的浓重的黑暗产生的。这里表现的感情深沉而强烈。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什么说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
“哀痛者”,是说明真的猛士看到民族的衰亡,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看到爱国志士被杀戮,感到万分哀痛,所以说是“哀痛者”。他们又为自己能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因而感到莫大的幸福,所以又说是“幸福者”。
5.“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1)这句话是在赞扬三个女子在斗争中所表现的令人感到惊心动魄的伟大精神;
(2)这句话把记叙、议论、抒情融化在一起,有极强的表现力。
6.“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作者对请愿的看法是怎样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1)作者委婉地说明请愿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而徒手请愿就更加不能了;
(2)这句话含蓄地指出应该改换战法。
第二课时
(一)同学自己阅读,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列出提纲
1.第一部分:
(1)文章开头,“徘徊”、“正告”,突出地表现了沉痛的哀悼之情;
(2)指明烈士生前与作者的关系;
(3)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但又无话可说,有力地揭露了“非人间”的黑暗。
(4)说明写本文的缘由。
2.第二部分:
(1)热烈地颂扬真的猛士;
(2)催促未觉悟的人们猛醒;
(3)进一步交代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3.第三部分:
回忆往事,写对刘和珍的印象,介绍她的为人。
4.第四部分:
(1)深刻有力地揭露反动派的凶残、下劣;
(2)表达了极为强烈的悲愤情感;
(3)号召人们从沉默中爆发。
5.第五部分:
(1)详细介绍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
(2)热烈地赞扬刘和珍等三个女子在弹雨中从容不迫、互相救助的革命精神;
(3)连用反语,揭露并控诉了反动派空前残暴的罪行。
6.第六部分:
(1)明谈对请愿的看法,暗里号召改换战法;
(2)指出死难者的长远影响。
7.第七部分:
(1)赞颂烈士的精神,说明革命青年死难的意义;
(2)号召真的猛士奋然前行,进行更有效的斗争。
(二)理出文章的思路
作者先说明写本文的缘由、意图,再回忆往事,谈对刘和珍的印象,介绍她的为人,然后激愤满腔地揭露反动派的极端的凶残和下劣,号召人们从沉默中爆发。随后又具体地记叙烈士殉难的经过,控诉反动派的凶残,接着由社会上的反应,说明对请愿的看法,最后进一步说明革命青年死难的意义,号召革命者进行更有效的斗争。
第三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重点)
1.哪些词语突出地表达了赞颂猛士的情感?
叠用“敢于”,强调了猛士的勇敢精神,同时自然地流露了赞颂之情;用“怎样”表明了猛士“哀痛”和“幸福”的程度,这也是对猛士的革命幸福观的赞颂。
2.“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样的说法,有什么好处?
实际含义是希望尽快地结束这样的世界。这是委婉的说法。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说,使思想的锋芒含而不露,更耐读者寻味。
3.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写本文的目的,是要人们永远记住反动派的这笔血债。从上段的“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和“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等处可以看出。
(二)分析第四部分(重点)
1.第一自然段,感情强烈而深沉,揭露深刻而有力,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哪些词语在表现上起了重要作用?
(1)用否定句,寓肯定于否定之中,突出了反动派的凶残与下劣;
(2)用转折、递进关系的句子,加强了对感情的表达,加强了揭露的力量;
(3)在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如:“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况且……便何至于……”
2.第二至四自然段:
写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什么?这部分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几段与上一段的关系是什么?
(1)目的是证明反动派的凶残和下劣;
(2)用转折与递进关系的句子,举事实突出并证明了上一段所说的反动派出人意料的凶残和下劣。
3.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表现了极深的悲痛与极大的愤怒;
(2)“懂得”,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感情沉痛而愤慨;
(3)指出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条道路,两种前途,实际上是号召爆发。
这一部分思想犀利锐敏,感情深沉强烈。
第四课时
(一)分析第七部分(重点)
1.第一自然段:
这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竟会”、“竟至”、“竟能”这三个词组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1)承上启下:总结、照应前文的“凶残”、“下劣”;用“从容”引出下文对烈士的赞扬。
(2)三个词组都突出了出乎意料之感;同时,又分别准确地表达出了爱憎分明之情。
2.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与前文的关系怎样?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1)这一段是承接上文来阐述的,同时,又照应了前面的第三、第五部分;
(2)这一段,有记叙,有议论,有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语言精炼,内容丰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3.第三自然段:
这一段中的“微茫的希望”是什么意思?
说明斗争的道路是漫长的,但胜利是有希望的,从而激励革命者更加奋勇地前进,进行更有效的斗争。
4.最后一段:
“我说不出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含蓄有力地表现了抑制不住的哀痛和激愤,这是对暴行、流言的猛烈抨击。
(二)总结
1.中心意思:
通过对刘和珍的沉痛悼念,深刻地揭露并愤怒地斥责了反动派的凶残和御用文人的下劣;热烈地颂扬了爱国青年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并热情地激励革命者更加有力地战斗,更加奋勇地前进。
2.写作特点:
(1)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紧密结合,甚至融为一体,行文波澜起伏。
文章把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极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2)照应周到,结构谨严:
第二部分的“似人非人的世界”照应第一部分的“非人间”;第二部分的“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照应第一部分的“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第七部分是全文的总结。它的第一段,照应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的各段;它的第二段照应第三部分的第二段,第五部分的第二段,第六部分的各段。第七部分的“淡红”与第六部分的“绯红”,第二部分的“淡红”相应。第七部分的“我说不出话”与第四部分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第一部分的“我实在无话可说”相应。总之,这末一部分回应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最后应题作结,结构非常谨严。
(三)作业:熟读全文,背诵第七部分。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8
宁波镇海龙赛中学时剑波315200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
3.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关键词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深入理解作者的悲愤之情。
2.联系具体语境解读疑难句段。
三、教学难点
1.选择合理的切入点,长文短教,突出重点,领会深意。
2.创设恰当的情境,跨越时空界限,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教学设想
学生起点状态分析
这是学生高中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鉴于高一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强及常有的对于鲁迅文章的畏难情绪,因而要将此文讲深讲透不太现实。因此针对我校历来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路清晰,学有所获,为学习鲁迅的文章开一个好头。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做到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浏览注释,勾划难句。
2.教学思路为点关键——理思路——品感情——析深意,教学中拟采用讨论法、点拨法。
媒体设计
1. 播放有关“八一三”惨案的历史纪录片。
2. 制作有关鲁迅、刘和珍的图片及文字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感受刘和珍的形象和精神品质,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感情线索。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出示关于鲁迅介绍文字及图片的投影卡片)
二、解题
1.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2. 关于“三一八”惨案,教学时可参阅文中注释①。
3. 文题中的“纪”相当于“记”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也有一说,认为鲁迅曾留学日本,他的用语用词受到过日文的影响。“记念”一词来自日文,义同中文的“纪念”(见《语文学习》98年第6期第35页)。
(出示有关刘和珍图片及文字的投影片,播放有关“三一八”的历史纪录片)
三、研习课文
1.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落了,如一技傲放的鲜花凋零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下面我们不妨来探寻一下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可贵的品质。
师生讨论后小结:
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莽原》;
虑及母校前程,黯然至于泣下;
向执政府请愿,欣然前往。
点关键:抓住文中的“毅然”、“黯然”、“欣然”及多次出现“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刘和珍是一个善良、温和、追求真理、富有责任感和爱国热情的青年。
2.下面我们再来探寻一下刘和珍是怎样遇难的?也就是她是如何被毁灭的?
根据四、五部分讨论小结:
欣然前往请愿、中弹、无端喋血、未便死;
同行的张静淑、杨德群想扶起她,均中弹、立仆;
刘和珍还能坐起来,但头胸被猛击两棍,牺牲。
(解说:将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和“被毁灭的过程”一同展示给学生,意在于努力将学生引入当时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心灵的震动,引起强烈的悲愤之情,有了情感的沟通,再去探寻作者的思路,相对容易些。)
3.创设情境:假如为纪念刘和珍,由在座的同学来为烈士塑像,你有什么设想?
(解说:设计这道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走近刘和珍,同时也发挥想象能力,锻炼思维能力。讨论时可引导学生在塑像材料选用、人物姿态、内在神韵等各方面各抒己见。讨论忌不着边际、离题万里,应忠于课本,体现神韵。)
如材料选用上:有主张用大理石,寓意刘和珍坚贞刚强;也有主张用白玉,寓意刘和珍纯洁无瑕的品质;也有主张用青铜,寓意刘和珍精神万古长青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4.以上我们围绕着刘和珍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探讨,涉及到课文第一、三、四部分,下面我们来探寻一下全文的思路:这篇文章共七个部分,看看这七个部分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贯穿的?
点关键: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有两处需注意:
一处: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结合语境引导分析: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罗嗦?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讨论、点拨: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另一处:a、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c、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结合语境引导分析:“无话可说”为何反复出现?这“说的无言”是否与前面“写的必要”及文中另一句“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相矛盾?
讨论、点拨:文章不是无情物,透过这几句看似矛盾又反复出现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中潜藏着作者的感情:即“悲”与“愤”,正是用这样的感情链条,作者才将众多的内容如此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四、布置作业:课外书面完成《我为刘和珍烈士塑像》,择优交流,推荐发表。
附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毅然预定《莽原》有被不幸中弹,未便死
黯然忧虑母校价悲毁同伴救助,也中弹
欣然前往请愿值灭棍棒猛击,终牺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探究作者的悲愤之情及全文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语境理解疑难句段。
教学步骤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文章不是无情物,面对“三一八”惨案,面对被虐杀的爱国青年,鲁迅的感情是非常悲愤的,认为当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并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情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
从中可见,鲁迅当时是何等悲愤,这堂课我们进一步来探究作者的悲愤之情。
二、研习课文
1.探究鲁迅感情悲在何处?愤又在何处?
讨论点拨后形成如下纲要:
悲悼死难烈士愤揭反动当局
悲悲忆交往经过愤愤斥文人嘴脸
悲议意义教训愤批庸人麻木
2.在探究悲愤之情时,还可结合分析作者的笔触涉及了哪几类人,悲与愤的感情所指。
讨论后明确:
作者愤是愤于三类人:一是当局者,其暴行竟是如此之凶残;二是所谓的学者文人,其流言竟是如此之无耻;三是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愤于他们甚至将烈士的行动作饭后的谈资,愤于他们的麻木。
3.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作者悲愤的感情线索,理清全文思路。
分析: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为纪念烈士,二是为警醒庸人;第二部分(3、4、5),追忆刘和珍的生平,共三层:分别是认识过程、遇难经过概况及遇难经过特写;第三部分(6、7),“三一八”惨案的思索,分两层,分别论述情愿方式不当和精神永存人间。
4. 师生互动,各言所疑,各言所悟。
(解说:在梳理完全文思路的情况下,针对这篇文章难句较多的特点,有必要安排一个师生、生生间相互讨论、质疑问难的过程,可以是学生向教师提问,也可以是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事先对可能有的提问有个预测。若学生思维不够深入,教师要质疑问难,将讨论引向深入。师生一起探讨交流,各言所疑,各言所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可以了解彼此启法,弥补自己不足,超越原来的认识,有助于形成较丰富、全面的认识。)
讨论中主要应涉及的难句有:
①.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鲁迅是谦虚吗?
讨论、点拨:结合语境来看,对刘和珍这位杰出女性在请愿中的表现,鲁迅满含赞美,钦佩和尊敬,同时在与她的比较中,作者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和难企及于她的地方,因而此处说谦虚并不是很恰当,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一面。
②“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缘由指什么?末一句有何意?
讨论、点拨:缘由指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凶残地镇压、屠杀人民,而且还进行严酷的思想箝制。末一句指出了当时摆在中国面前的两条道路:一种是默无声息地忍受,走向灭亡;另一种是沉默到极点便会爆发,人民会起来反抗。实际上此处是作者号召爆发,号召反抗。
③“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如何理解“伟大”一词?
讨论、点拨:“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谐调一致。
(解说:此处历来有争论,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争论,廓开思路,培养多向思维和阐述论辩能力,教师不一定要非此即彼,只要能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
④.试阐述文中关于煤的比喻。
讨论、点拨:人类历史和大量的木材只能生成一小块煤一样,也是要付出大量的流血牺牲才能前进一小步,但请愿时的流血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作者虽然不同意徒手请愿的做法,但他认为,烈士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作者引陶潜的诗,说明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案的教训,那么,烈士的鲜血就并不白流。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一、二题。
2.背诵课文二、四节。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9
按进度今天该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课前我们几名年轻教师意见重重,认为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距当今时代较远且文字深奥,很难为当今学生接受,不如不学。但迫于组内的统一安排,加上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勉为其难,上就上吧。
为了方便教学,我换了一种授课思路。第一节课学生自读,思考四个问题:第一,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怎么死的?第二,她死后不同的人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评价?第三,她的死有什么样的影响、价值或意义?第四,找出你最喜欢的文句,说说你的理解,能自圆其说即可。第二节课讨论交流上述四个问题。这样上不是应付吗?
9点45分,我怀着七上八下的心情走出办公室。真是祸不单行,在教室门口又恰逢高一新教师11人前来听课学习,我的心更是坠坠不安起来,真是让我难堪!我的心怦怦直跳。怎么办?人都来了,虚心学习的,不能撵走吧?学生都有预习了,问题也思考了,不能不上吧……
没想到的是,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出色。他们针对问题,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对刘和珍的理解非常周全,对不同人不同的反映与评价,对“庸人”麻木心理的理解虽然有失深度,但经过我的启发诱导,也算比较到位了。特别是同学们在谈到他们自己所喜欢的句子时,前引后联,分析之精彩更是出乎我的意料。
课后,我长出了一口气。几位听课老师却是交口称赞,“郭老师,这节课上得太棒了!”“郭老师,你驾驭课堂的能力真高!”“你真会激发学生”“你的学生太好了。”
现在想想,这节课之所以能够成功,也许得益于以下几点意识或设计思路:
第一:我在课前让同学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做到了充分的预习。他们有时间去充分地接触文本,产生与文本的对话。
第二:问题设置得利。围绕课文设置的几个问题切入口不大,从文中都能一一找到答案,并且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既能让同学们对文章作纵向的结合,又能在面上展开,还能让同学们以同学们自己兴趣进行选择鉴赏。
第三:取舍得当。一篇文章可学内容很多,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文章,结构、选材、语言都可以自成一家,深挖探索。这时我按照教学的实际,依照教学的规律,作好取舍,选出重点,从而更有效地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课堂教学的根本途径是“千方百计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能力”。
因为教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现代教育学认为:并非教师讲了,学生就会了,而是学生学了、悟了。教师要多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满堂灌”的单一式教学方式,走向“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授人以渔”,提高学生能力的正确轨道。
第五: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去选取;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一篇难“教”的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学生解读的几乎淋漓尽致,这是以前的我难以想象的,然而现在在课课标精神指引下的我带领学生却在两节课的时间之内很好地把它消化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似乎在告诉我们大家:教师教学观念的解放是教育解放的前提。要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升,必须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让位于学生,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让我感动,让我的教学观得以升华。
鲁迅先生的文章真难“教”吗?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10
──《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第一中学李国栋 【设计意图】
文本中十次出现“血”字,这激起了教者想从一个全新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想法。基于这一点,我采取专题形式,从文本三个核心元素(血、红字、罪与罚)出发去实施教学,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含量进行了较为深透的挖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了解课文背景
1、鲁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中国历史正是如此,无数的英烈浴血奋战,新中国才迎来了今天的祥和和繁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那一页页洒满了先驱者鲜血的历史。(大屏幕显示一滴滴逐渐放大的鲜血)。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沉痛和敬仰的心去回顾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流血惨案──1926.3.18惨案。
2、了解课文背景(3·18事件的概况):
对于这一事件,许多有良知的作家都曾撰文批露,如朱自清先生写的《执政府大屠杀记》、林语堂写的《悼念刘和珍杨德群女士》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记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请几位同学谈谈初读感受。
2、许广平先生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血,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
3、我也有一段话来表明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一篇以血祭血的文章,先生之悲愤忧虑全在文中十处血语上。”今天,我想通过课文这十处写血的文句来引导大家对全文做一个把握,先请大家用笔勾画出文中十处写血的语句。
4、按课文顺序给十处写血的语句归类,分析内在逻辑关联:
鲜血
第一、二部分----------血
(交代写作缘由:记念流血者)淡红的血色①②
血痕
第三、四、五部分--------喋血
(遇难的实况──“罪”)血污
血痕
第六、七部分----------血战
(总结教训──“罚”)淡红的血色③
三、具体研习课文
1、学生默读第一、二部分,揣摩作者感情:
记念死者──悲痛
痛斥论客──悲哀
⑴写作缘由:控诉当局──愤怒“悲愤”
激励猛士──哀痛
唤醒庸人──悲哀
⑵学生诵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三段、第二部分第一段,提问讨论:
“鲜血”为何变成了“淡红”?(血的颜色为什么减淡?)
2、速读课文三、四、五部分,刘和珍等人的喋血情况怎样?
血痕(罪证)
喋血抨击当局杀人
血污(罪证)
3、学习第六、七部分(罚)
⑴总结历史教训:不赞成徒手请愿,大量的流血牺牲只换来极少的成果。
⑵提问:淡红的血色怎么又“纵使洗成绯红”?苟活者又为何只看见淡红的血色?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节课目标
1、探讨两个疑问:见上⑵,鲜血──淡红──绯红──淡红。
2、研究几个重点文段的语言。
二、讨论
1、“鲜血”为何变成了“淡红的血色”?
2、“淡红的血色”怎么又洗成“绯红”,最后还是“淡红”?
提示:
①联系语境。
②关注行文逻辑。
明确:
烈士鲜血虽为庸人随着时间淡忘,但鲜血不会白流,也应当有其影响和意义,人们会逐渐明白烈士之死的意义。在先生看来,这样的牺牲又是不值得的,它最终还是归于“淡红”。
三、具体探究重点文段的深层含义
1、第一部分第三段。
2、第二部分第一段。
3、第四部分最后一段。
四、小结
1、情感线索、主题思想。
2、先生的“孤愤”和“救世婆心”。
五、课外延伸阅读和作业
1、课外记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
2、写一篇学习心得。
六、让我们在本课结束时,齐声朗诵陶渊明的《挽歌》来寄托我们对烈士的感怀和哀悼之情吧。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历史上这滴殷红的血
【附文】
陶潜《挽歌》(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硗。马为仰天鸣,风为白萧条。幽室一已闭,前年不复朝。前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共山阿。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11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吴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结合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结构,分析第一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洗涤(dí) 惮(dàn) 攒射(cuán) 长歌当哭(dàng) 尸骸(hái) 喋血(dié) 杀戮(lù) 殒身不恤(yǔn)(xù)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1、介绍写作缘由。
2、交待写作目的。
3、回忆认识过程。
4、抒写惊愕、义愤。
5、叙述遇难经过。
6、总结经验教训。
7、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四、作业
背诵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二至五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二部分
那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赞颂猛士的情感?
“敢于”、“怎样”。
二、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
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瀑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六七部分,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1、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
2、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3、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
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
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5、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
明确:“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
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1、下列加粗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b)
桀骜赁屋屠戮浸渍
a、jiànglènchuōzì
b、jiélìnlùzì
c、jièlènlùzé
d、jiélìnchuōzé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d)
a、《二心集》
b、《华盖集》
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3、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⑴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
⑵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二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
⑶“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事实、为、明证。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12
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高级中学吕大伟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
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英勇斗争的精神。
2、理解:
课文深刻的思想内容。
3、鉴赏:
课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讲解、讨论等。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刘和珍,讲读第一、二部分
1、阅读注释①,了解背景与刘和珍。
2、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⑴分段讲析内容;(习题穿插于讲读中)
⑵理清结构;(见板书)
⑶诵读课文。
板书:
┏纪念烈士
┏一、写作缘由:悲哀愤怒┃
纪念的┃┗揭露敌人
目的┃┏要象猛士──直面人生
┗二、写的必要┃(唤起民众)
┗不做庸人──暂时偷生
二、讲读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
1、分段讲析内容(见书);(习题穿插于讲读中)
2、理清结构;(见板书)
3、诵读课文。
板书:
┏三、交往始末:暗自诧异──微笑、温和(不为势利所屈)
┃┏府门前喋血┓
┃┏刘:微笑、和蔼┃┃
纪念的┃四、遇害事实┃┗棍棒的伤痕┃(不爆发
内容┃┃┏惨象不忍视┃就灭亡)
┃┗敌:下劣、凶残┃┃
┃┗流言不忍闻┛
┗五、遇害经过:沉勇友爱──从容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
4、完成“基训”上的习题。
5、检查背诵情况。
三、讲读第六、七部分;完成课后习题
1、分段讲析内容(见书);(习题穿插于讲读中)
2、理清结构;(见板书)
3、诵读课文。
板书:
┏六、经验教训:谈资流言──徒手请愿(应取有效方法)
纪念的┃┏百折不回┓
意义┗七、死难意义┃┃勇毅不亡(奋然前行)
┗殒身不恤┛
4、完成作业。
第一题:
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为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完全出于“我”的意料之外,“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能说出话来?
杀人者依然横行,造谣者诽谤中伤,黑暗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苟活者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惨案才过去两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却快要降临了。因此作者再次感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不要苟且偷生,继续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作者于是痛心地回忆起认识刘和珍君的过程,直至留在记忆上的最后印象。这是第三部分的内容。
第四部分,文章接着叙写得到噩耗的惊愕──出乎意料之外:
1、卫队居然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
2、始终微笑的刘和珍也在被害之列──有尸骸为证;
3、这是虐杀,因为身上还有棍棒的伤痕,反动政府竟如此下劣;
4、杀人者反诬被杀者是暴徒!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刀枪,野蛮凶残;流言,更加阴险恶毒。屠杀,舆论钳制,这是反动派惯用的两手,这是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作者于是再次愤慨地写道:“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但作者并不以为我们的民族就此沉默下去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所以他大声呐喊,“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记叙遇害经过,夹叙夹议,揭露控诉段政府布下罗网,杀害爱国学生的暴行。这是第五部分的内容。
第六部分,作者从历史进程的角度沉痛总结了经验教训。尽管他不同意徒手请愿,但他认为烈士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想到这里,他不觉又慷慨激昂起来,进而化作对烈士死难意义的高度评价,对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的热烈讴歌。这便是文章第七部分的内容。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呼应开头“菲薄的祭品”,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歉意与内疚。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炽,无法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追忆,并且激发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四、作业
背诵一、二部分,默写检查。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13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高级中学汪振学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1、抓住文章特点,加强朗读教学,具体从感情基调、文章结构、语言特色、表达方式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现代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2、教学重点:
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3、教学难点:
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看课文注释①。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至极,同年(1926)四月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放录音。要求学生做到两点
1、解决生字词:
投影:
洗涤(dí) 惮(dàn) 攒射(cuán) 尸骸(hái) 桀骜(ào) 喋(dié) 绯红(fēi) 浸渍(zì)
2、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快慢、语音的轻重,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这是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把握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是为了记念刘和珍等烈士而写的悼念性文章。作者为烈士的壮烈牺牲而悲痛,对酷杀烈士的段祺瑞执政府而愤恨。
3、试让学生回答,作者的悲愤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投影:
作者的愤怒主要表现在:
1、段祺瑞执政府对手无寸铁的爱国请愿的青年学生居然残酷虐杀,“死伤至数百人”,其惨状令人发指;
2、事后那些无耻的文人立即紧密配合,马上放出“流言”,污蔑学生是“受人利用的”,更加令人怒不可遏。
惨象、流言,强烈地刺激了作者的心,使鲁迅愤怒到无话可说的地步!
作者的悲痛主要表现在:
1、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学生为声援外交,抗议帝国主义入侵而举行请愿时,她们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样一个始终微笑、态度温和的青年学生,为了追求真理而惨遭杀害,作者怎么能不悲痛呢?“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2、当时一般市民,对于刘和珍她们的死,有的保持沉默,有的则作为饭后的谈资,随着时间的流逝,“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对此,鲁迅十分痛心,于是写这篇文章教育大家不要忘记这最黑暗的一天,不要忘记这血的教训,以激励人们的斗志。
统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不可抑制。朗读课文时,必须掌握此点。
三、分析课文结构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⑴介绍写作缘由。
⑵交待写作目的。
⑶回忆认识过程。
⑷抒写惊愕、义愤。
⑸叙述遇难经过。
⑹总结经验教训。
⑺热情讴歌赞扬。
2、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对七个部分作进一步的概括:
一~二部分:说明写作本文的起因和目的。
三~五部分:回忆往事,谈对刘和珍的印象,介绍她的为人,随后具体地记叙烈士殉难的经过,深刻揭露杀人者的滔天罪行。
六~七部分:评述革命青年死难的意义,号召革命者用更有效的方法去战斗。
3、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⑴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起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起因一:来自群众的要求。开追悼会的当天,程君问“我”,并“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起因二:因为刘和珍反抗黑暗,追求光明。在进步刊物常遭扼杀的情况下,尽管生活很艰苦,刘和珍毅然预订了全年的《莽原》。就此,“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也”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起因三:听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因此写本文,“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写作目的:悼念烈士,揭露敌人,教育“庸人”,激励人们起来推翻这“非人间”。
⑵读课文第三~第五部分:
(一名学生读第三部分,集体读第四、五部分)
第三部分:追述作者与刘和珍生前的交往,介绍了刘和珍的高尚品德。这一部分写了三件事:
①在反杨斗争中,刘和珍“不为势力所屈”,不畏强暴;
②授课交往中,感受到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性格特征;
③驱杨斗争胜利,女师大复校后,有些教职员准备陆续引退,她却“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写出她宽广的胸怀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
⑶第四、五部分:详细叙述了刘和珍等烈士在惨案中英勇牺牲的经过。这两节夹叙夹议,既是对烈士精神的颂扬,又是对杀人者惨无人道的凶残本性的声讨与鞭挞。抓住文中重要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
⑷读课文第六、七部分:
第六部分:用“煤”作比喻和引用陶渊明诗句,评述革命青年死难的意义。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概括了作者对惨案的看法,论述了烈士殉难的深远影响,鼓舞人们前进。
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与文章开头“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相呼应。这结句,既是作者悲愤感情的真切流露,又点明题目,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4、小结本文结构特点:
全文七个部分,既独立成段,又上下紧密贯通,首尾呼应,脉络清楚,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旨。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部分。
2、思考文中警句、关键句子的含义。
第二教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灵活而多变化的语言特色
鲁迅是伟大的语言大师。本文运用灵活而多变化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特别是遣词造句,精确得当,警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出色运用,使文章波澜起伏,准确地表达了既真挚又复杂的感情。(试让学生先讨论,然后教师投影:警句及使用反复、反语、对偶、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1、警句:
这是一种言简意赅、富有深刻哲理性的语句。
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面看(用严肃认真态度对待),不躲避。“哀痛者”,为……感到哀痛的人。“幸福者”,为……感到幸福的人。叠用“敢于”,强调了猛士的勇敢精神,同时自然流露出赞颂之情;用“怎样”表明了猛士的“哀痛”“幸福”的程度,这也是对猛士的革命幸福观的赞颂。这两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真正的革命斗士,能够面对黑暗现实,不惧怕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他们为民族的衰亡、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而担忧,他们是痛苦的,所以说是“哀痛者”;他们又不怕牺牲,勇敢战斗,他们把能为人民而死当作最大的幸福,所以又说是“幸福者”。这两句话是对包括死难烈士在内的革命志士的热情讴歌。
⑵“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用反复手法和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复句,指出“沉默”的两条出路:“爆发”或“灭亡”。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世人的呼唤、激励和鼓动,只有斗争才有希望。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副词,更加。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暂时还未站起来斗争的人,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的壮烈事件中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志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奋勇前进。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充满感奋之情。
2、反复:
为强调某些内容,或表达强烈、缠绵的思想感情,或突出某一种精神,可以使同一词语、句子或整段文字多次重复出现。
如:本文前后五次写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反复写她“微笑”“温和”,作用有二。一是写出刘和珍对同志对师友和蔼可亲的温柔善良的性格;二是反衬杀人者的凶残下劣本质和反动文人的寡廉鲜耻。
3、反语:
用反语来讽刺揭露敌人的罪行,这是鲁迅先生常用的一种战斗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其中“文明人”“伟绩”“武功”都是明显的反语;“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对三个女子的大无畏精神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是对敌人杀人罪行的极大讽刺。
综观全句,其主要意思是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三·一八”大屠杀的野蛮残暴,使历史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5、对偶和排比:
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字数相等的语句,用严密的结构,精练的文字,和谐的音节,互相映衬,给人以凝炼、缜密之感。
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在概括“三·一八”惨案时(课文第七部分),用的是排比句,“一是”揭露当局者的凶残,“一是”痛斥流言家之下劣,“一是”赞扬烈士精神之高贵。语句简练、整齐,气势贯通,概括力强。
6、引用和含蓄:
课文引用了陶渊明《挽歌》的四句话,见课文注释。就上下文语气看,鲁迅引用陶渊明诗句的意思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为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有的句子委婉曲折,意思含蓄,需要认真咀嚼。
如:第一部分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悲痛万分的心情。“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看似有矛盾,其实十分真切地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复杂心情。
7、比喻: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新鲜。
“忘却的救世主”比喻人们要忘记“三·一八”惨案了;用煤的形成比喻徒手请愿作用不大,等等。
8、用词准确精当: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用“浓黑”形容“悲凉”,把较为抽象的感受形象化,同时,自然使人想到这“悲凉”是由社会的浓重的黑暗产生的。表现的感情深沉而强烈。
9、学生背诵警句及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三、讲解本文熔“叙述、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表达方式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对烈士的生平、死难的情况,用概括的叙述作交代;对烈士精神的赞扬和对杀人者罪行的谴责,用抒情手法;对惨案的意义及请愿的作用,则议论的十分深刻。文章第一~第五部分,以叙述、抒情为主;第六、七部分以议论、抒情为主。
以第五部分为例:
首先叙述了刘和珍请愿而遭到惨杀的经过,痛斥了敌人的滔天罪行,抒发了对烈士的崇敬、赞扬之情;尔后用反语讽刺,抒发了对敌人的无比愤怒的感情;最后又用议论抨击了反动派的凶残。叙述、抒情、议论三者交错进行,熔于一炉,而又以爱憎分明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这样写来,条理清楚,感情真挚,议论有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战斗性。
第七部分,有记叙,有议论,有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语言精练,内容丰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把记叙、议论、抒情融合在一起,有极强的表现力。
学生读课文作进一步体会。
四、学生质疑,教师释疑解答,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二部分。
2、整理笔记,完成练习册上习题。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篇14
按进度今天该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课前我们几名年轻教师意见重重,认为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距当今时代较远且文字深奥,很难为当今学生接受,不如不学。但迫于组内的统一安排,加上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勉为其难,上就上吧。
为了方便教学,我换了一种授课思路。第一节课学生自读,思考四个问题:第一,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怎么死的?第二,她死后不同的人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评价?第三,她的死有什么样的影响、价值或意义?第四,找出你最喜欢的文句,说说你的理解,能自圆其说即可。第二节课讨论交流上述四个问题。这样上不是应付吗?
9点45分,我怀着七上八下的心情走出办公室。真是祸不单行,在教室门口又恰逢高一新教师11人前来听课学习,我的心更是坠坠不安起来,真是让我难堪!我的心怦怦直跳。怎么办?人都来了,虚心学习的,不能撵走吧?学生都有预习了,问题也思考了,不能不上吧……
没想到的是,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异常出色。他们针对问题,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对刘和珍的理解非常周全,对不同人不同的反映与评价,对“庸人”麻木心理的理解虽然有失深度,但经过我的启发诱导,也算比较到位了。特别是同学们在谈到他们自己所喜欢的句子时,前引后联,分析之精彩更是出乎我的意料。
课后,我长出了一口气。几位听课老师却是交口称赞,“郭老师,这节课上得太棒了!”“郭老师,你驾驭课堂的能力真高!”“你真会激发学生”“你的学生太好了。”
现在想想,这节课之所以能够成功,也许得益于以下几点意识或设计思路:
第一:我在课前让同学们用一节课的时间做到了充分的预习。他们有时间去充分地接触文本,产生与文本的对话。
第二:问题设置得利。围绕课文设置的几个问题切入口不大,从文中都能一一找到答案,并且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既能让同学们对文章作纵向的结合,又能在面上展开,还能让同学们以同学们自己兴趣进行选择鉴赏。
第三:取舍得当。一篇文章可学内容很多,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文章,结构、选材、语言都可以自成一家,深挖探索。这时我按照教学的实际,依照教学的规律,作好取舍,选出重点,从而更有效地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课堂教学的根本途径是“千方百计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能力”。
因为教师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现代教育学认为:并非教师讲了,学生就会了,而是学生学了、悟了。教师要多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满堂灌”的单一式教学方式,走向“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授人以渔”,提高学生能力的正确轨道。
第五: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去选取;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一篇难“教”的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学生解读的几乎淋漓尽致,这是以前的我难以想象的,然而现在在课课标精神指引下的我带领学生却在两节课的时间之内很好地把它消化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似乎在告诉我们大家:教师教学观念的解放是教育解放的前提。要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升,必须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让位于学生,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让我感动,让我的教学观得以升华。
鲁迅先生的文章真难“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