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阿Q正传(推荐13篇)

2023-04-20 00:57:01教案设计

阿Q正传(推荐13篇)

阿Q正传 篇1

教案示例1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设想:在课外预习的基础上,安排1课时进行书面概括练习,要求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步骤:①布置学生预习,要求通读全文,标记精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

?②课堂上安排30分钟由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要写成“故事梗概”一类。

?③抽查“概述”文字,适当评点,举一反三,让全体学生基本了解这部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附内容概述参考文字:共分九章。前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中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身世、处境;二、三两章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奴相十足。中间三章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重点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写了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④课外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评点”修改自己的“概述”。

二、研习课文

1?设想:安排4课时研读课文,其中1课时学习前三章,1课时学习中间三章,另外两课时分别学习最后三章。学习时,导读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点,抓住关键,着力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步骤:①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章,拟引导学生归纳阿Q的“四无”(即无名目、无姓、无名、无籍贯),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即讽刺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论”,讽刺抱住“国粹”不放的遗老遗少们,讽刺胡适的考据癖),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回答两个“旁批”提问,初步了解赵太爷和阿Q的性格特征。

?学习第二章,拟引导学生剖析有关阿Q的4个生活片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学习第三章,可要求学生仿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概括该章所记生活片断的主要内容(即阿Q败于王胡,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构成的另一层面:畏强凌弱,奴性十足。

?②第二课时:学习第四章,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旁批”的设问,尔后归纳章节大意(即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受的可悲结果,进一步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学习第五章,可要求学生复述“龙虎斗”和“偷萝卜”两个情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而认识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学习第六章,主要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前半部分着重揭示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后半部分重点突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总而言之,中间三章的文意不难理解,由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即可。

?③第三课时:学习第七、八两章。首先可布置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七、八两章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以上为第七章的主要情节)

?未庄没有革命/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以上为第八章的主要情节)

?④第四课时:学习第九章。这一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思想开掘深刻,讽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团圆”,也是编辑们着意设计“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读时应调动多种朗读方式去朗诵,去品读,并认真回答“旁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就练习三的答案作点提示: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解剖中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从,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三、拓展探究

?1?设想:安排一课时,用于鉴赏要点(即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艺术特色),处理练习,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2?步骤:结合练习一,探讨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五,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结合练习四,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关于“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练习六安排在课外完成。

教案点评:

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教案示例2

【重点】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创作思想

2理解典型人物阿Q的典型性格

3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和性格化的细节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4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5理解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难点】

1作品中反映出的社会生活

2作品中涉及的国民性、革命、妇女、传统等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关于鲁迅及其创作

(1)少年时家道衰落;

青年时留学日本,希望以医学拯救祖国;

弃医从文,力求改变国人的精神;

从日本回国,创办《新青年》;

发表了《孔乙己》《药》等短篇小说和大学杂文。

(2)鲁迅的创作

鲁迅的作品大体可分为小说、教文、散文诗和杂文,现归类如下:

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朝花夕拾》

散文诗——《野草》

杂文——《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二 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意

舂来(chōng) 鄙薄(bǐ) 犯忌(jì) 抵触(chù)

出豸(zhì) 擎起手(qíng) 鼾声(hān)

怃然(wǔ) 托庇(bì) 错愕(è)

2.解释加点的字

素不相能(向来)(和睦)

咸与维新(都)(参与)

初隽秀才(考取)

茶坊酒肆(店铺)

秋行夏令(时令)

三 通过预习、划分小说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世。

第二部分(第二章《优胜活动》、第三章《续优胜记略》)描写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部分(第四章《恋爱的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描写阿Q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遭遇。

第四部分(第七章《革命》、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阿Q在未庄风传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

第五部分(第九章《大团圆》)阿Q被杀。

四 分析第一部分

问:《序》部分目的是什么?直接进入主题,舍去序言好不好?

总结:阿Q住在未庄,没有土地,没有名字,甚至姓什么都不清楚,属于雇农阶级。《序》中阿Q的身份和地位为下文作了辅垫,使得阿Q的想要革命水到渠成。

第二课时

问:我们知道阿Q生活在未庄,未庄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呢?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回答。

总结:

这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受封建思想严重封锁的村镇。代表封建势力的赵太爷和曾经留过洋的假洋鬼子等统治着一切。社会下层的农民面对剥削和压迫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甚至相互争斗。未庄人看不起城里人,因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条凳”,煎鱼时放葱丝而不放葱段。未庄人几乎不怎么进城,在革命的风波波及未庄时人们探头探脑地调查,把自由党说成“柿油党”,把证章说成“顶子”以及关于辫子的盘法等细节,都反映出未庄的落后、封闭的特点。

问: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阿Q有什么样的表现?依据原文回答。

总结:

阿Q头上长了癞疮症,别人奚落时,他觉得自己头上仿佛“是一种高尚的光荣”,别人还不配。

阿Q被人揪住辫子打了,他总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当别人打他时要他说“我是畜生”,他就说自己是连畜生都不如的“虫豸”。

他的洋钱被赌徒抢走之后,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打两个嘴巴,“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于是又飘飘然得意地胜了。

请用一些词归纳这种表现。

总结:自轻自贱 自欺欺人 自尊自大 欺弱怕强 自我陶醉 。

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胜利法在革命涉及未庄时也十分清晰地渗透在他的言行中。

问:革命的消息是怎么样传到未庄的?

总结:

“举人老爷的船”趁黑来到了未庄,给未庄带来“大不安”,未庄人风传革命的消息。

问:未庄的传闻有几种?

总结:

序号 传闻来源 船上载物 使命 结果

1 茶坊酒肆 举人老爷 逃难 不详

2 邹 七 嫂 破衣箱 寄存 退回

3 谣 言 箱子长信 排亲寄存 藏起来

问:邹七嫂真的知道内情吗?

总结:

其实邹七嫂也许是依赵太爷的吩咐这么说的,因为不知城里局势如何,赵太爷希望极力摆脱与举人老爷之间的瓜葛。从中可看出恐惧、狡猾的封建头面人物的丑恶嘴脸。

问:革命风潮涉及未庄了,从中可看出举人老爷由于害怕革命而慌恐,赵太爷由于看不准形势而狡猾;那么未庄的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总结:

未庄人“大不安”“人心”“摇动”,可看出未庄百姓的怯懦、多颖、蒙味、闭幕和封建。

问:阿Q生活在未庄这样一个环境,又身处社会的最底层,他对革命的态度是什么呢?

总结:

由“深恶痛绝之”到“神经”“快意”,以至于想“投降革命党”。

阿Q对革命的要求反映了贫苦农民的自发觉醒,但他同时又是带着小生产者的传统的和有观念来认识革命的。

我们一起来看阿Q在谷祠中的四处心理活动。

第一种:阿Q想像中的革命党人。

问: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革命党人使用的武器,这种武器在阿Q的想象中出现,有什么特点?

明确:武器列举不厌其烦,亦中亦西,亦古亦今,有“炸弹”“洋炮”“钩铺枪”“三尖两刃刀”武器的混乱反映出阿Q思想的混乱,混沌。

第二种:阿Q想像的革命对象。

问:阿Q的革命手段是什么?

总结:杀光。

问:阿Q要杀的对头有谁?具体原因是什么?

总结: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小D和五胡,因为他们都曾欺侮过阿Q。

阿Q将小D和赵太爷放在一起作业革命对象,可以看出他对革命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坚定的决心。

第三种:阿Q的革命目的之一。

问:阿Q对“宁式床”和“钱家的桌椅”的向往表现了什么?

总结:反映了阿Q的贪心,想改变现有地位的心态。从中可看出阿Q的革命是为了营利。

问:作者使用了“直走进去”“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可看出阿Q的什么心态?

总结:可看出阿Q不可一世的神气,代替赵太爷成为未庄的头面人物,摆起了架子。

第四种:阿Q的革命目的之二。

问:阿Q想象中对几个女人分别作了什么评价?

总结:赵司晨的妹子丑

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

假洋鬼子的老婆不是好东西

吴妈太大

秀才老婆眼胞上有疤

问:阿Q是用什么标准去评价这几个女人的?

总结:封建意识和封建习俗。

阿Q(处在社会最底层,希望改变现状) 想象

问:阿Q向往的是革命吗?如果阿Q真的“革命成功”,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总结:

阿Q所向往的并非革命,从他的想象中可看出他的革命只是对旧有封建制度的适应,只是要改变在现有社会中的低下地位。这种革命目的,注定他的革命目标不够明确,信心不够坚定,也就不会成功。

了解了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我们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阿Q式的人物,有时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也会看到阿Q的影子。

思考:顺境时有无自我满足?

逆境时有无自欺欺人?

弱者面前有无自高自大?

强者面前有无自轻自贱?

作业:

阿Q死了,小说中虽没说他碰过女人,但阿Q并不像小尼姑所说的“断子绝孙”,据我们一些考据家研究,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你怎么看这个现象:写一篇700字的小文

【板书设计】

一、鲁迅及其创作

1鲁迅生平:

家道中落 →医学救国→弃医从文

2鲁迅创作

二、

1典型环境——未庄

封建、闭幕、落后

2阿Q的“精神胜利法”

自轻自贱 自欺欺人 自我满足 自我陶醉

3阿Q的革命

“深恶痛绝之”→“神经”→“投降革命党”

4现实意义

探究活动

1.鲁迅写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国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种人?

研究方法:

(1)集体讨论法:一种意见认为:“国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就是鲁迅作品中所说的“百姓”“人民”,是与“阔人”“食人者”等相对立的概念。

(2)温故知新法:从《<呐喊>自序》中的“国民”来看,这里的“国民”指那些“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鲁迅对“食人者”的态度,主张的是“扫荡”“痛打”,而绝不是“疗救”。

参读书目:

(1)鲁迅《<>的成因》。

(2)关于的研究论文介绍,《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9期。

2.怎样阅读和欣赏鲁迅小说?

研究方法:

(1)前提必备法:一定要先多读一些背景资料,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小说特点。

(2)情节分析法。

(3)评价人物法。

(4)品味语言法。

(5)技巧欣赏法。

参读书目: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关于文学鉴赏的一段论述)。

(2)桑建中主编《中学文学鉴赏与高效训练》,内蒙古少儿出版社。

3.走近鲁迅:批注和想像。

研究方法:

(1)批注法:文题批注、词句批注、结构批注、写法批注等;熟悉内容,提出看法,掌握精髓。

(2)想像法:①再造形象法,将文字变成图象。②填补创造法,对省略的情节作形象填补。如夏三爷告密、夏瑜在狱中、“红眼睛”对夏母的敲诈。③扩充想像法。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可作动态性的扩充,便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④逆向想像法,如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或文章结局进行逆向思维,合理想像。

参读书目:

(1)鲁迅作品《呐喊》《故事新编》等。

(2)《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B刊“鲁迅作品教学”专题。

阿Q正传 篇2

文/王国彬

【导学新概念】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它思想的深刻,技巧的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去“杂取种种人”,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这样,就使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资料显示屏】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语)。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鲁迅先生在荆天棘地的艰苦环境里运用小说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战斗,为我们留下了《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除外)。《呐喊》收集了从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小说14篇,于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从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11篇,于1926年8月出版。

?《呐喊》和《彷徨》这两本小说集,集中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概而言之,它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迫害,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道路,鞭挞了封建卫道者的丑恶灵魂,提出了启发群众觉悟的问题。就艺术特色而言,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结构严谨,往往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去塑造典型人物,语言极富民族化、个性化。

据周遐寿先生研究,阿Q这个艺术形象里有两个极原始的模型。一个叫谢阿桂,他住在绍兴新台门东面的戴家台门里。还有一个是谢阿桂的弟弟叫阿有。这两个人都是流浪汉,常常住在土谷祠内。又据评论家的分析,鲁迅先生创作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享有世界声誉,已有近40种不同文字的译本。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一、设计思路

?包含的分量重,篇幅长(把一部中篇小说的全文放进中学语文教材,这在语文教材编写史上是第一次),而用于教读的课时又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中抓住重点开展教学。具体说来,拟安排2课时,通过分析阿Q的思想性格,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安排2课时,透过小说表层的风趣幽默,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安排2课时,在品味小说语言的基础上,把握这部小说语言的独特风格。

?二、教法展示

?(一)走近阿Q,了解阿Q

?1?设想:由练习一和练习二切入,讨论三个问题,安排两个课时。其中第一课时用于分组搜集有关资料,编写发言提纲,第二课时用于就所拟问题发表意见。

?2?问题:①阿Q是个怎样的人?②如何看待阿Q的革命?③阿Q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

?3?步骤: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讨论三个问题(见上)中的一个,可以集体探讨,也可以个别完成,提倡搜集课本以外的资料。编写发言提纲,必须做到有观点,有论据,言之成理。

?第二课时,让学生逐个问题发表意见,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做好以下三件事:组织有序讨论,控制时间分配,明确各问答案。

?这三个问题的参考答案依次为:①阿Q是农村的雇农,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经济上一无所有,政治上深受压迫,思想上麻木不仁,特别是在失败、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承认自己失败,而是用虚假的胜利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他是受剥削受压迫、愚昧落后民众的代表,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的劣根性的集大成。(学者林兴宅对阿Q性格的十个方面的概括可供参考)②阿Q是个受压迫者,有革命的潜在的要求,表现在辛亥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他比较快地振奋起来,高喊“造反了,造反了”。但是阿Q的革命脱离不了他的愚昧,他的革命纲领就是拿点东西,“我要什么就是什么”。还有,阿Q敌我不分,成功后,要杀赵太爷,但小D也要杀掉,这一切非常真实地表现了自发的农民斗争的某些特点。③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革命后反而被枪毙,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这个悲惨结局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然是一团漆黑;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人,依然是那样麻木。

(二)寻找幽默,体会严肃

?1?设想:由练习四切入,围绕“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这一艺术特色搜集材料,展开讨论。

2?步骤:第一课时,阅读练习四的文字,板书“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及“旁批”,标记悲喜交织融合的语句,分析归纳,形成观点,找出例证,和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交流之后,形成发言提纲。

?第二课时,由学生根据上堂课的研究成果各抒己见。此时教师注意两点即可:一是同学们的发言只要不是太离谱就应该视为“合格”,二是发言的人尽量多一些,才有代表性。

?讨论题的参考答案要点: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这一切又是通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说的前面大部分章节喜剧性较强,集中表现在“优胜纪略”“续优胜纪略”和“恋爱的悲剧”三章中;后面两章的悲剧色彩越来越浓,喜剧色彩越来越淡,尤其到了“大团圆”这一章,读者几乎笑不出来了。另一种是喜剧情节中包含着悲剧的因素,比如阿Q被赵太爷剥夺了生活来源之后,阿Q去静修庵偷萝卜的情节,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个喜剧,令人忍俊不禁,其实却是阿Q落魄时的真实写照。请记住,笑,只是看懂了文字;悲,才算悟出了内涵。

?(三)品味语言,把握风格

?1?设想:有人说,鲁迅的白描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还有人说,鲁迅的小说常常运用杂文式的笔法,给读者一个非常突出的印象。准此,则可安排两课时有选择地通过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把握风格,揣摩人物性格,从而学习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2?步骤:第一课时,朗读第一章至第六章的部分文字,回答“旁批”中有关语言运用的提问。不朗读的文字由教师概括大意,用串联词连接上下文。

?第二课时,方法同前,任务是第七至第九章。

?以“序”为例作如下示范:

?师:第一章是小说的序言,主要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作者首先交代了小说的名目,批判了“正名论”,讽刺了遗老遗少保存“国粹”的主张。其次交代了阿Q没有姓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部分文字,思考并回答“旁批”中的有关提问。

?生:朗读“第二,立传的通例”至“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朗读之后,由学生回答“会”“配”等词的妙用。(答案要点:姓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本不存在会不会姓什么、配不配姓什么的道理,只因为赵太爷心里认为阿Q如果姓赵,是丢了他们赵家的脸,污辱了赵家的列祖列宗。由此可见,赵太爷是一个地道的蛮横霸道的土霸王。)

?师:接下来,小说还交代了阿Q无名、无籍贯,不乏讽刺,不乏幽默。你想想,这样的一个人还有什么地位可言?他的处境能不悲惨吗?

?设计B

?一、设计思路

?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二、教法展示

?(一)整体感知

?1?设想:在课外预习的基础上,安排1课时进行书面概括练习,要求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步骤:①布置学生预习,要求通读全文,标记精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

?②课堂上安排30分钟由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要写成“故事梗概”一类。

?③抽查“概述”文字,适当评点,举一反三,让全体学生基本了解这部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附内容概述参考文字:共分九章。前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中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身世、处境;二、三两章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奴相十足。中间三章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重点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写了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④课外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评点”修改自己的“概述”。

?(二)部分点击

1?设想:安排4课时研读课文,其中1课时学习前三章,1课时学习中间三章,另外两课时分别学习最后三章。学习时,导读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点,抓住关键,着力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步骤:①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章,拟引导学生归纳阿Q的“四无”(即无名目、无姓、无名、无籍贯),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即讽刺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论”,讽刺抱住“国粹”不放的遗老遗少们,讽刺胡适的考据癖),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回答两个“旁批”提问,初步了解赵太爷和阿Q的性格特征。

?学习第二章,拟引导学生剖析有关阿Q的4个生活片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学习第三章,可要求学生仿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概括该章所记生活片断的主要内容(即阿Q败于王胡,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构成的另一层面:畏强凌弱,奴性十足。

?②第二课时:学习第四章,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旁批”的设问,尔后归纳章节大意(即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受的可悲结果,进一步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学习第五章,可要求学生复述“龙虎斗”和“偷萝卜”两个情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而认识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学习第六章,主要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前半部分着重揭示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后半部分重点突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总而言之,中间三章的文意不难理解,由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即可。

?③第三课时:学习第七、八两章。首先可布置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七、八两章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以上为第七章的主要情节)

?未庄没有革命/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以上为第八章的主要情节)

?④第四课时:学习第九章。这一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思想开掘深刻,讽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团圆”,也是编辑们着意设计“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读时应调动多种朗读方式去朗诵,去品读,并认真回答“旁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就练习三的答案作点提示: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解剖中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从,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三)拉网收鱼

?1?设想:安排一课时,用于鉴赏要点(即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艺术特色),处理练习,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2?步骤:结合练习一,探讨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五,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结合练习四,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关于“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练习六安排在课外完成。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我说鲁迅》说得好:“鲁迅是中国人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读过鲁迅的作品,或大或小地受到鲁迅的影响,有关鲁迅的话题实在太多太多。”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认真地研读它、分析它,无疑有益于对鲁迅先生的全面了解。基于这种想法,教学时可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这种方法,让学生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写作小论文。

?二、步骤

?1?用两节课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归纳各章大意(各章大意参见设计B),简要回答“旁批”中的问题(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延伸至课外去完成。

?2?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制作卡片。为方便学生有的放矢,各取所需,教师可提供若干标题由学生自选,标题尽可能设难、中、易三类:

?《从阿Q的悲剧看辛亥革命》

?《浅淡阿Q的精神胜利法》

?《小议阿Q的美梦》

?《从革命的目的看阿Q其人》

?《“画圆”启示录》

?《浅析〈〉中的幽默和讽刺》

?《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一字一词见功力》

?《我看〈〉中的》

?《我与鲁迅对话》

?《我为鲁迅先生进一言》

?为了便于学生快捷寻找有关资料,教师可做如下“指津”:

?王富仁《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见课本第76页);

鲁迅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见1998版高中语文试验本第123页);

《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有关资料”;

?《语文读本》上的有关篇目。

?如条件许可,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去搜集、摘抄有关研究鲁迅先生的资料。资料搜集之后,要求学生初步筛选,以备写作之用。

?3?用一节课列写作提纲。列提纲前,教师必须作适当指导。总的原则是,观点应鲜明,切入点要小,论据要可靠,条理须清晰。倘若教师能现身说法,以“下水”论文为例作指导,效果肯定会很好。提纲列完之后,教师要逐一批阅,不合要求者必须令其重来。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多找些学生面谈,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

?4?用一节课作文。(略)

?5?用一节课讲评。讲评要学习解剖麻雀的方法,不求全责备,不人人过关。只要学生能动手写,能写出一篇“论文”来,能说出一两点理由来,就都应给予肯定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阿Q正传 篇3

【导学新概念】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它思想的深刻,技巧的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去“杂取种种人”,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这样,就使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资料显示屏】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语)。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鲁迅先生在荆天棘地的艰苦环境里运用小说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战斗,为我们留下了《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除外)。《呐喊》收集了从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小说14篇,于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从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11篇,于1926年8月出版。

?《呐喊》和《彷徨》这两本小说集,集中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概而言之,它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迫害,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道路,鞭挞了封建卫道者的丑恶灵魂,提出了启发群众觉悟的问题。就艺术特色而言,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结构严谨,往往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去塑造典型人物,语言极富民族化、个性化。

据周遐寿先生研究,阿Q这个艺术形象里有两个极原始的模型。一个叫谢阿桂,他住在绍兴新台门东面的戴家台门里。还有一个是谢阿桂的弟弟叫阿有。这两个人都是流浪汉,常常住在土谷祠内。又据评论家的分析,鲁迅先生创作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享有世界声誉,已有近40种不同文字的译本。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一、设计思路

?包含的分量重,篇幅长(把一部中篇小说的全文放进中学语文教材,这在语文教材编写史上是第一次),而用于教读的课时又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中抓住重点开展教学。具体说来,拟安排2课时,通过分析阿Q的思想性格,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安排2课时,透过小说表层的风趣幽默,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安排2课时,在品味小说语言的基础上,把握这部小说语言的独特风格。

?二、教法展示

?(一)走近阿Q,了解阿Q

?1?设想:由练习一和练习二切入,讨论三个问题,安排两个课时。其中第一课时用于分组搜集有关资料,编写发言提纲,第二课时用于就所拟问题发表意见。

?2?问题:①阿Q是个怎样的人?②如何看待阿Q的革命?③阿Q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

?3?步骤: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讨论三个问题(见上)中的一个,可以集体探讨,也可以个别完成,提倡搜集课本以外的资料。编写发言提纲,必须做到有观点,有论据,言之成理。

?第二课时,让学生逐个问题发表意见,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教师在课堂上主要做好以下三件事:组织有序讨论,控制时间分配,明确各问答案。

?这三个问题的参考答案依次为:①阿Q是农村的雇农,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经济上一无所有,政治上深受压迫,思想上麻木不仁,特别是在失败、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承认自己失败,而是用虚假的胜利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他是受剥削受压迫、愚昧落后民众的代表,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的劣根性的集大成。(学者林兴宅对阿Q性格的十个方面的概括可供参考)②阿Q是个受压迫者,有革命的潜在的要求,表现在辛亥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他比较快地振奋起来,高喊“造反了,造反了”。但是阿Q的革命脱离不了他的愚昧,他的革命纲领就是拿点东西,“我要什么就是什么”。还有,阿Q敌我不分,成功后,要杀赵太爷,但小D也要杀掉,这一切非常真实地表现了自发的农民斗争的某些特点。③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革命后反而被枪毙,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这个悲惨结局深刻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然是一团漆黑;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人,依然是那样麻木。

(二)寻找幽默,体会严肃

?1?设想:由练习四切入,围绕“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这一艺术特色搜集材料,展开讨论。

2?步骤:第一课时,阅读练习四的文字,板书“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及“旁批”,标记悲喜交织融合的语句,分析归纳,形成观点,找出例证,和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交流之后,形成发言提纲。

?第二课时,由学生根据上堂课的研究成果各抒己见。此时教师注意两点即可:一是同学们的发言只要不是太离谱就应该视为“合格”,二是发言的人尽量多一些,才有代表性。

?讨论题的参考答案要点: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这一切又是通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说的前面大部分章节喜剧性较强,集中表现在“优胜纪略”“续优胜纪略”和“恋爱的悲剧”三章中;后面两章的悲剧色彩越来越浓,喜剧色彩越来越淡,尤其到了“大团圆”这一章,读者几乎笑不出来了。另一种是喜剧情节中包含着悲剧的因素,比如阿Q被赵太爷剥夺了生活来源之后,阿Q去静修庵偷萝卜的情节,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个喜剧,令人忍俊不禁,其实却是阿Q落魄时的真实写照。请记住,笑,只是看懂了文字;悲,才算悟出了内涵。

?(三)品味语言,把握风格

?1?设想:有人说,鲁迅的白描可以用一个字一个词,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还有人说,鲁迅的小说常常运用杂文式的笔法,给读者一个非常突出的印象。准此,则可安排两课时有选择地通过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把握风格,揣摩人物性格,从而学习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2?步骤:第一课时,朗读第一章至第六章的部分文字,回答“旁批”中有关语言运用的提问。不朗读的文字由教师概括大意,用串联词连接上下文。

?第二课时,方法同前,任务是第七至第九章。

?以“序”为例作如下示范:

?师:第一章是小说的序言,主要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作者首先交代了小说的名目,批判了“正名论”,讽刺了遗老遗少保存“国粹”的主张。其次交代了阿Q没有姓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部分文字,思考并回答“旁批”中的有关提问。

?生:朗读“第二,立传的通例”至“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朗读之后,由学生回答“会”“配”等词的妙用。(答案要点:姓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本不存在会不会姓什么、配不配姓什么的道理,只因为赵太爷心里认为阿Q如果姓赵,是丢了他们赵家的脸,污辱了赵家的列祖列宗。由此可见,赵太爷是一个地道的蛮横霸道的土霸王。)

?师:接下来,小说还交代了阿Q无名、无籍贯,不乏讽刺,不乏幽默。你想想,这样的一个人还有什么地位可言?他的处境能不悲惨吗?

?设计B

?一、设计思路

?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二、教法展示

?(一)整体感知

?1?设想:在课外预习的基础上,安排1课时进行书面概括练习,要求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步骤:①布置学生预习,要求通读全文,标记精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

?②课堂上安排30分钟由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要写成“故事梗概”一类。

?③抽查“概述”文字,适当评点,举一反三,让全体学生基本了解这部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附内容概述参考文字:共分九章。前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中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身世、处境;二、三两章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奴相十足。中间三章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重点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写了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④课外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评点”修改自己的“概述”。

?(二)部分点击

1?设想:安排4课时研读课文,其中1课时学习前三章,1课时学习中间三章,另外两课时分别学习最后三章。学习时,导读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点,抓住关键,着力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步骤:①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章,拟引导学生归纳阿Q的“四无”(即无名目、无姓、无名、无籍贯),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即讽刺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论”,讽刺抱住“国粹”不放的遗老遗少们,讽刺胡适的考据癖),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回答两个“旁批”提问,初步了解赵太爷和阿Q的性格特征。

?学习第二章,拟引导学生剖析有关阿Q的4个生活片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学习第三章,可要求学生仿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概括该章所记生活片断的主要内容(即阿Q败于王胡,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构成的另一层面:畏强凌弱,奴性十足。

?②第二课时:学习第四章,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旁批”的设问,尔后归纳章节大意(即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受的可悲结果,进一步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学习第五章,可要求学生复述“龙虎斗”和“偷萝卜”两个情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而认识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学习第六章,主要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前半部分着重揭示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后半部分重点突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总而言之,中间三章的文意不难理解,由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即可。

?③第三课时:学习第七、八两章。首先可布置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七、八两章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以上为第七章的主要情节)

?未庄没有革命/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以上为第八章的主要情节)

?④第四课时:学习第九章。这一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思想开掘深刻,讽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团圆”,也是编辑们着意设计“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读时应调动多种朗读方式去朗诵,去品读,并认真回答“旁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就练习三的答案作点提示: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解剖中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从,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三)拉网收鱼

?1?设想:安排一课时,用于鉴赏要点(即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艺术特色),处理练习,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2?步骤:结合练习一,探讨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五,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结合练习四,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关于“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练习六安排在课外完成。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我说鲁迅》说得好:“鲁迅是中国人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读过鲁迅的作品,或大或小地受到鲁迅的影响,有关鲁迅的话题实在太多太多。”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认真地研读它、分析它,无疑有益于对鲁迅先生的全面了解。基于这种想法,教学时可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这种方法,让学生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写作小论文。

?二、步骤

?1?用两节课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归纳各章大意(各章大意参见设计B),简要回答“旁批”中的问题(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延伸至课外去完成。

?2?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查找资料,制作卡片。为方便学生有的放矢,各取所需,教师可提供若干标题由学生自选,标题尽可能设难、中、易三类:

?《从阿Q的悲剧看辛亥革命》

?《浅淡阿Q的精神胜利法》

?《小议阿Q的美梦》

?《从革命的目的看阿Q其人》

?《“画圆”启示录》

?《浅析〈〉中的幽默和讽刺》

?《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一字一词见功力》

?《我看〈〉中的》

?《我与鲁迅对话》

?《我为鲁迅先生进一言》

?为了便于学生快捷寻找有关资料,教师可做如下“指津”:

?王富仁《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见课本第76页);

鲁迅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见1998版高中语文试验本第123页);

《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有关资料”;

?《语文读本》上的有关篇目。

?如条件许可,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去搜集、摘抄有关研究鲁迅先生的资料。资料搜集之后,要求学生初步筛选,以备写作之用。

?3?用一节课列写作提纲。列提纲前,教师必须作适当指导。总的原则是,观点应鲜明,切入点要小,论据要可靠,条理须清晰。倘若教师能现身说法,以“下水”论文为例作指导,效果肯定会很好。提纲列完之后,教师要逐一批阅,不合要求者必须令其重来。如果时间允许,最好多找些学生面谈,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

?4?用一节课作文。(略)

?5?用一节课讲评。讲评要学习解剖麻雀的方法,不求全责备,不人人过关。只要学生能动手写,能写出一篇“论文”来,能说出一两点理由来,就都应给予肯定

阿Q正传 篇4

一、课文悟读

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完,沈雁冰就发表文章,称全文虽未写完,但“实是一部杰作”(《小说月报·通信》)。西谛(郑振铎)于1926年发表的《呐喊》一文中曾预言:“《阿Q正传》在中国近来文坛上的地位却是无比的;将来恐也成世界最熟知中国现代的代表作了。”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

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鲁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对这一人物形象,我们认识和分析他的时候应突出两点:一是抓住他革命的全程,二是抓住他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明确了这两点,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显然是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显然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该视而不见这支力量。归纳起来,这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热切的爱国之心。

二、亮点探究

1. 怎样理解《阿Q正传》体裁和结构上的“新形式”。

探究学习:茅盾在《读<呐喊>》一文中曾经说:“《呐喊》中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这里所谓“形式”,主要是指体裁和结构。与《狂人日记》的日记体裁不同,《阿Q正传》可以说是属于“传记体”。也就是说,根据内容需要,小说不是描述阿Q生活的某一片断,而是几乎一生的历史。因此,与这种“传记体”相适应,作品在结构上就采取了点线结合的方式。阿Q的思想性格与未庄和县城各种人的社会冲突,构成了全篇的主线即基本情节。未庄的阶级和社会关系以及辛亥革命的某些时代风貌都紧紧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布局,使情节既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内容而又脉络分明。另一方面,作者没有平均用力地去铺叙阿Q的生活经历,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重笔描绘,如他被打嘴巴、恋爱悲剧、他的“革命”和假洋鬼子的“不准革命”……使一个近代旧中国农村的落后农民的愚昧、不幸的灵魂,鲜明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小说如何刻画阿Q这一人物形象。

探究学习:小说刻画阿Q,真,正做到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从肖像描写来看,作者没有如巴尔扎克描写“高老头”那样细致、集中的描绘,而是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顺便加以简单的勾勒。(如阿Q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描写。)行动描写也是这样,如描写阿Q在“供状”上画圆圈的情景。作者抓住他画押时的几个富有特征的动作,就把一个缺乏文化教养而又愚昧不幸的阿Q的思想性格,简洁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3.心理描写的又一种形式:独自和回忆。

探究学习:《阿Q正传》在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方面做得是比较突出的。其中有些心理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独白、回忆等形式来直接吐露或表现。例如,第八章的最后一段写出了阿Q遭到打击后的心理活动。他回忆的是“刚才”所见赵家遭抢的情景,独白的却是对假洋鬼子的恨怨之情。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他先前“投降革命党”时的神气活现,“造反”时的趾高气扬。当然,他后来得出的“造反是杀头的罪名”,这一公式含有对假洋鬼子的仇恨,但也明确告诉我们,他对革命的认识程度也不过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打掠财物,满足私欲。这段回忆和独白,也再一次体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

4.小说中典型环境描写的特点。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本文环境描写有两大特点:

(1)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例如第七、八章的开头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2)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交待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5.在语言上,《阿Q正传》显示出鲁迅独特的格调。

探究学习:所谓独特的格调,就是采取多种语法、修辞手段和议论性语言的穿插,造成一种诙谐、讽刺的杂文色彩。从语法角度看,鲁迅常常喜欢采用“庄”词谐用、大词小用、戏弄性地创造新词等方法。例如,在《序》中说到给小说作题目时,说:感到“万分的困难”,因为“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孔子的“正名论”,典型地表现了统治阶级的等级观念,是统治阶级的一个“庄词”,用在这里就具有讽刺滑稽味了。在赵太爷眼中,连阿Q姓赵也不配,还够得上正名吗?从修辞手法看,鲁迅主要采用了夸张手法。例如,阿Q向吴妈的求爱,与小D相互抓辫子,反动派围捕阿Q等处的描写语言,都宛若一幅幅漫画,使人如同透过放大镜,看到了描写对象的某个被特别突出的可笑部分,具有深刻的滑稽讽刺的力量。所谓议论性语言的穿插,就是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作者不时插入一些诙谐的议论,例如《序》中关于阿Q姓氏、籍贯的议论,第四章开始作者在描写阿Q调戏小尼姑后关于中国精神文明的议论,以及描写阿Q思念女人后作者关于女人是“祸水”的议论,都写得妙趣横生,辛辣而有力地讽刺了封建思想观念,使《阿Q正传》闪烁着鲁迅卓越的杂文色彩。

6.准确的用词显示了鲁迅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力。

探究学习:鲁迅先生用词一向准确、精当。例如,对阿Q的称呼:在阿Q高喊造反,唱着戏文在街上“飞了一通”的时候,赵太爷这种有权势的人,竟叫阿Q为“老Q”,表现出对阿Q的恭维之意;赵白眼却称“Q哥”以示与阿Q的亲近。这都是对他们没有探到革命虚实时,对革命感到恐慌和畏惧的写照。而阿Q对“老Q”等美称,却全然听不进,只习惯他的正名“阿Q”,这又是何等的可悲!几个寻常的称呼,蕴涵着多么丰富深刻的内容。

再如,写阿Q“神往”而决定“投降革命”,为什么不用“参加”革命呢?其实,这个词真正地反映了阿Q的心理。他本来对革命(造反)“一向是深恶痛绝之”的,是站在革命的对立面的。如今要去革命了,当然称“投降”才对。这个词的运用表现了阿Q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同时,这个词的妙用还为后文打下了伏笔。在最后审判阿Q时,阿Q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本来要……来投……”他本意是想说“投降”革命,结果,审判官却理解为“投案”,因而以“此刻说,也迟了……”为由莫名其妙地判了阿Q死刑。这个“投”字竟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由此可见,鲁迅先生选词精当,照应周密,令人叹绝。

三、选题设计

1.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国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种人?

研究方法:

(1)集体讨论法:一种意见认为:“国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就是鲁迅作品中所说的“百姓”“人民”,是与“阔人”“食人者”等相对立的概念。

(2)温故知新法:从《<呐喊>自序》中的“国民”来看,这里的“国民”指那些“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鲁迅对“食人者”的态度,主张的是“扫荡”“痛打”,而绝不是“疗救”。

参读书目:

(1)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

(2)关于《阿Q正传》的研究论文介绍,《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9期。

2.怎样阅读和欣赏鲁迅小说?

研究方法:

(1)前提必备法:一定要先多读一些背景资料,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小说特点。

(2)情节分析法。

(3)评价人物法。

(4)品味语言法。

(5)技巧欣赏法。

参读书目: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关于文学鉴赏的一段论述)。

(2)桑建中主编《中学文学鉴赏与高效训练》,内蒙古少儿出版社。

3.走近鲁迅:批注和想像。

研究方法:

(1)批注法:文题批注、词句批注、结构批注、写法批注等;熟悉内容,提出看法,掌握精髓。

(2)想像法:①再造形象法,将文字变成图象。②填补创造法,对省略的情节作形象填补。如夏三爷告密、夏瑜在狱中、“红眼睛”对夏母的敲诈。③扩充想像法。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可作动态性的扩充,便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④逆向想像法,如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或文章结局进行逆向思维,合理想像。

参读书目:

(1)鲁迅作品《呐喊》《故事新编》等。

(2)《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B刊“鲁迅作品教学”专题。

阿Q正传 篇5

●学习导航

分析、借鉴塑造人物的方法。

一、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阿q。作者是如何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阿q呢?

二、研习课文,重点解读

先让学生“下水”,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

(一)运用白描手法,直视人物的魂灵,透视人物的心理。

直接描述人物的肖像、行动、心理,就是作者出面直接描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或者剖析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让读者透视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在描写手法上,鲁迅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白描的技巧,特别擅长于“传神的写意画”。这种“传神的写意画”,鲁迅指出它的特点是:“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因而,他对于典型人物的塑造,着重在于内在性格的刻画,而外表的肖像画却很简单,勾画出传神的轮廓,让读者通过人物的性格特点去充分的想像。如本文对于阿q的肖像描写,甚至只有简单的两笔:“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对于阿q的外貌,除此之外,我们能知道的,大概就只有他经常被人揪住碰响头的那条“黄辫子”了。而且,就是这些简单的特点,也不是集中在一个“镜头”里刻画的,它们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出现的。

鲁迅还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最突出的例子是阿q被“验明正身”前的一处精彩之笔:

“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地说。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死到临头了,他在公堂上认真地画着圆圈,至此,一个缺乏文化教养而又愚昧不幸的阿q跃然纸上,他还要竭尽平生最后的一点力气,力图神勇地向人们展示着他的“才华”,这就向人心酸地表明:阿q依然是阿q,辛亥革命没有使他在精神上获得新生。

鲁迅传神地运用了“飞”“躄”“踱”三个动词,揭示了阿q的悲剧心态三部曲,即神往革命——乞求革命——革命幻想破灭。这三个动词就是对三部曲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先看“飞”字的运用。“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这个“飞”字紧紧扣住了文章语境上的要求,因为阿q这个行动发生在“革命党”进城的消息刚传来的时候。一个“飞”字,准确生动地刻画出阿q此时自发要求革命,而又不理解革命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得意忘形、满怀喜悦的神态。

再看“躄”字的运用。“钱府的大门正开着,阿q便怯怯的躄进去”。这个“躄”字本指仆倒或两腿瘸,而阿q是腿脚正常的人,此处用“躄”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q即将同“革命党”(假洋鬼子)接触时的胆怯拘谨,反映出阿q受到冷落后的失意心态。因为静修庵的被“革掉”,未庄的人心日见安静以及小d也盘起辫子,这一切都没有与神往革命的阿q“商量”,他认识到“革命梦”要想实现,就只能与假洋鬼子“结识”。此时,阿q那种带有几分畏惧,几分乞求的要求“结识”的神情,一个“躄”字就恰当地表现出来了。

最后看“踱”字的运用。“有一天,他照例的混到夜深,待酒店要关门,才踱回土谷祠去”。“踱”是指慢步行走,而此处的“踱”,脚步就更加沉重,步子迈得格外缓慢。因为他的乞求革命最后以被假洋鬼子揍了一顿,赶出门外而告终。他“革命”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在土谷祠这惟一的栖身之处,再也不能做出搬宁式床,娶女人的梦了。一个“踱”字准确反映了此时阿q悲观失望、无所依托的心态,是阿q革命幻想彻底破灭的直观再现。

作者为了反映阿q对革命的无知,对革命盲从,有这样一段直接的心理描述: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这段心理描述,写阿q先认为“革命便是造反”而一向“深恶”,后来革命使“举人老爷”怕而“神往”,“鸟男女”慌张而“快意”。这段直接描述心理的文字,直接反映了阿q的落后愚昧和对革命的不理解而盲从得意。

又如阿q在“投降”之前,阿q心里“不平”“感着冷落”,分析原因“第一要着”是“要和革命党去结识”“和假洋鬼子商量”。这不仅写出了阿q对革命的自发性和自觉性,而且也反映了他对革命的无知性和盲从性。在“不准革命”之后,阿q的心里就从“忧愁”“无聊”以至“渐渐的高兴起来”。在大团圆一节里,“阿q虽然有些忐忑,却并不苦闷”,作者对阿q的这一心理揭示地非常细致、深刻,不仅揭示了阿q被抛弃、被打击后的颓唐,也表现了阿q缺乏对革命和革命党最起码的认识,反映了阿q糊涂、落后和健忘的“精神胜利法”。

这些直接描述人物心理的语句,不仅直接揭示了人物的心理,而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二)通过自语自唱和对话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达到刻画人物性格的目的。

自语自唱,就是作品中人物的独自的说话和吟唱。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后,有一段自语自唱: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得得,锵锵!

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

悔不该,呀呀呀……

得得,锵锵,得,锵令锵!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这段《龙虎斗》中的戏文写出了阿q飘飘然的心境。其中前面的一句自语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反映了他对革命的不理解;而带鼓点的《龙虎斗》这段戏文吟唱,表现出了阿q内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和盲目乐观。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阿q的无知、盲目的“精神胜利法”性格是他的精神领域的主导,而且这一性格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他的躯体。

通过文中的对话,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阿q和赵秀才父子的对话,反映了他对革命的认识的幼稚、盲目和自得心理;阿q到静修庵革命和老尼姑的对话,他语言的含胡、情态的诧异和错愕,反映了他内心的糊涂和无知;阿q向假洋鬼子“投降”革命时的对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反映了他内心的自轻和懦弱;阿q和小d的对话,虽然各一句,他的“不平”和心跳,反映了他的欺软而又懦弱的心理以及对革命的糊涂思想。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人的语言最能表现人的性格。写对话和引录人物语言,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最有效的手段。鲁迅很善于写人物语言。他的小说,人物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少。《阿q正传》引用人物的话更是惜墨如金。凡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足以显示人物性格的地方,他就不用对话。写阿q对“中兴史”的讲述和人们的反应,只以“据阿q说……”的方式叙述;写赵太爷对赵秀才的“庭训”也是转述的。有些地方只在叙述中摘引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一言半语。阿q进牢房后同其他两个囚犯的谈话,就只摘引了阿q的“因为我想造反”这句可以突显他当时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的话。有些地方是两个或几个人谈话,但只写出一个人的话便可表现出谈话的情形了。如写阿q“中兴”的时候,妇女们追着他买东西的情形:“阿q,你还有绸裙么?没有?纱衫也要的,有罢?”对阿q的答话便省略了。就是写对话的地方,也都竭力从简,寥寥数语,便显现出事态发展的情形、人物间复杂的关系和性格冲突。阿q作为这个终篇所集中描写的主人公,他的话总共才有三百六十多字;句子也短到了最低限度,平均每句不到五个字。其他人物的话更少。赵太爷只有十来句话,总共一百多字。假洋鬼子的话不到十句,用字不到一百个。小说的人物语言,省简到如此地步是极罕见的。

对话,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而刻画人物性格,简练、深刻而又有侧重,是我们阅读时不可不注意的。

(三)运用幻觉、梦境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达到刻画性格的效果。

梦境、幻想的形式能够比较直接地看出人物所追求的方向,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性格。“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过分追求从梦境和幻想中往往看得格外清晰。

在“革命”一章中,阿q在土谷祠里对革命的设想和愿望,是一绝妙的幻觉描写,也可以说是一段近似梦境的描写。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物的幻觉、梦境,能够比较直接地反映出人物的追求和目标,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阿q在土谷祠的绝妙的幻觉或梦境,就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心思想的形象图解。

阿q的“革命畅想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他对革命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造反”认识上,形式也仅仅只是“结伙”打劫。他设想的革命党的衣饰和兵器等也都反映了他思想意识的落后、对革命理解的荒谬与无知。②他认为革命就是报复欺负过他的人,他设想杀人也就不分青红皂白,而把同样受压迫的小d和王胡也包括在其中,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革命的目的、不明确革命的对象。③他把革命当作占有金钱的手段,心目中只有“东西”——钱和物,抢财物是他的目的,而且是自己“不动手”。④他的另一目的,就是对女人的态度——找女人。他在对女人的选择上:有的嫌丑,有的嫌小,有的嫌作风不正,有的嫌眼上长疤,有的又可惜脚太大,这充分反映了他在得意忘形之后的心理状态,也充分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这些都是通过阿q如梦般的幻觉描绘表达出来的。在这幻觉中,阿q的得意之态,贪婪之心,敌我不分,荒唐愚昧,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使我们对阿q的形象和“精神胜利法”就有了更充分地认识和了解。

(四)描写人物回忆、独白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来刻画性格。

回忆和独白是阿q在遭遇许多“意外”之后心声的直接吐露。它在一定意义上是阿q的价值取向、行动的力量的表现。在阿q“投降”假洋鬼子遭打击和赵家遭抢劫后,阿q回到他的土谷祠里,作者对他有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

“他躺了好一会,这才定了神,而且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反,否则,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这段话,前半部分描写的是阿q的回忆,即刚才赵家遭抢劫的情形,然后是对假洋鬼子的怨恨之情;后半部分是阿q的愤愤的自白,表达了他不满、痛恨、诅咒的心情。在这回忆和独白的表露中,说明阿q行为和思想上虽遭到打击而精神上却又是胜利的。这段回忆和独白,再一次突出地刻画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五)把人物既放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描写,又放在阿q的生存环境——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中描写,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面貌。

阿q的悲剧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这是一个偏僻的乡村,交通很不方便,只有一条能航行大乌篷船的河与城里相通,所以人们很少进城。代表传统封建势力的“土地主”赵太爷和曾经到东洋留过学的“洋地主”假洋鬼子等人统治着这里的一切。生活在未庄的贫苦农民不仅受着他们思想的毒害和人格的侮辱,面对这不平的现实,不少的人都习以为常,安于命运,麻木顺从了,甚至有的还互相欺侮、争斗,在屈辱中求生。这便是未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这就使未庄的变迁和阿q的遭遇同时还具有了另一方面的意义,那就是以一种概括的方式表现出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形。这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价值所在,但由于在当时的文坛上,还没有人能以这样透彻的笔力描绘出辛亥革命的严酷真实,因此,《阿q正传》的这一部分也就还是具有了相当重要的价值。作者再现了未庄的这种阶级关系和社会生活,典型地概括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村社会的特点。

(六)利用夸张、象征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既然鲁迅要借用一个人物来表现许许多多中国人的普遍的精神病态,就势必得运用夸张的手法,不但在他身上植入许多远非他个性所能包容的精神重负,更要最大限度地凸现他身上的那种具有极大概括性的心理特点。这在小说对阿q那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的刻画当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无论是“儿子打老子”,还是自己打自己嘴巴,这样的行为,倘若孤立地看,似乎都不太真实,显然是经过了作者夸张的处理的。倘说它们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的精神病态,那是指在概括和象征的意义上,而不是就这细节本身来说的。再譬如假洋鬼子这个人物,他的言行也明显是用了漫画化的笔法描绘出来的,因为鲁迅也同时是把他当作一个象征,要用他来暴露当时的许多投机的革命党。可以说,象征意味越是浓厚的人物和情节,小说在描写的时候,就越是频繁地使用夸张的手法,阿q和假洋鬼子是这样,小d和阿q的那一场“龙虎斗”也是如此。在以前和此后的许多作品中,鲁迅都是用写实的白描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可在《阿q正传》中,他却大量使用了这种大幅度的夸张的手法,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是把阿q和未庄当作愚昧的中国人和封建农村的象征来描写的。

三、探究质疑

师:“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你如何理解?(学生讨论发言)

这是一个被践踏、被扭曲了的灵魂的自白。“投降革命党”一语刻画了阿q这个“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准确地写出了阿q心理结构的深层。即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深刻揭示了深受封建文化积淀所窒息的国民灵魂和沉重的精神创伤。表现了鲁迅要改造国民精神的伟大思想。阿q是贫苦农民出身,应是革命的主力军中的一员,参加革命对他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他意识不到,反而自认为是革命的敌对势力,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既然一贯就站在革命的对立阵营里,如今要去革命,那就自然是称为“投降”了。阿q的这种想法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毒害。并且把它变“合于圣经贤传”的思想。“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一语是鲁迅含蓄而幽默地道出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

师:朗读最后两段。提问:未庄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议论、发言)

小结:未庄经历了不安、骚动之后又一切恢复了太平,不过更“漆黑”了。

阿q革命彻底失败了,末一段作者以大段的心理描写写出了阿q对失败原因的检讨:“假洋鬼子不准我造反”。怎么办?阿q又记起了他惟一的法宝——精神胜利,“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要告一状”,把假洋鬼子“抓进县里去杀头”,结果自己却被枪毙了,多么令人辛酸的幽默!

师:请一学生朗读从“阿q近来用度窘”至“得得,……”。(整节要读出阿q的“神韵”;唱词部分要把阿q得意忘形的神态体现出来,就像赵本山某些小品的台词那样)

讨论:这一段文字怎样描写阿q投降革命后的得意心情?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首先,写他的自我感觉,“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其次,写别人对自己的感觉,“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两点是写阿q的心理活动。第三,写了他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得意地唱绍兴戏《龙虎斗》的行动。第四,进而写他的狂言乱语:“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些心理、行为和语言描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那两句话还暗示了阿q对革命目的糊涂的认识,为下面的革命狂想曲埋下了伏笔。

师: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在本文的环境塑造的方法上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用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或细节来反映特定的环境。同学们可以试找出其中的有关描述。如:通过那只“大乌篷船”来到未庄之后的“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的盘法”等细节描写,传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等特点,巧妙地勾画了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师:解读“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阿q典型个性展示的典型动作,实际上这个动作的后面是封建思想和现实环境逼迫下的“身不由己”。又如“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他在公堂上画圆圈的细节令人心酸,表明:阿q依然是阿q,辛亥革命没有使他在精神上获得新生。

●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①记得祥林嫂曾执著地问过,人,到底是有没有“魂”的?当时的祥林嫂,已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如此麻木的人儿,竟也询问起“魂”来,可见这东西的确是重要得很!

②人,其实是有魂的。如果一个人失了魂,那么,便只剩下一具空壳,活起来是很没劲、很无聊的。而“魂”这东西,又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有时失了魂,却还(甲)。

③到底什么是人的魂?说白了,就是人的某种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老夫子的魂;“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这是岳大元帅的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共产党人夏明翰的魂;还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则是雷锋的魂……正是这些魂凝聚成了我们的民族的魂,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滚滚的历史长河,走向文明,走向昌盛。他们虽然都死了,可他们的魂依然活着,成为我们的脊梁。

④不仅仅是人死了才能有魂;活着的人,也是有魂的。英雄徐洪刚那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沥血追歹徒的精神,便是他的魂;青年志愿者们热心为社会服务,奉献社会的一片爱心,这,也是他们的魂……

⑤然而,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却失去了这宝贵的魂;孕妇受辱,围观者甚众,却都“木刻”似的;眼见救人的勇士求助,却浑似不见一般;病者横于闹市,过者达百余人,却都袖手旁观……都令人忿忿然。若鲁提辖大官人亲历,不免又要叉开五指,或者挥起大拳头了。

⑥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伟人的话没有错,人本身不能永恒,只有人的精神才能永恒!

⑦丢了魂怎么办?要紧的是努力地寻回来。仔细想来,祥林嫂其实并未“麻木”而至于“不仁”,至少,她已有意无意地意识到自己失却了“魂”,尽管她所谓的“魂”实属子虚乌有。而我们现在的某些人,失却了至关重要的魂却还懵懵懂懂而不自知,这才是不得了的呢。

⑧按迷信的说法,人若丢了“魂”,便(乙),神志不清,必须及时地“叫”一“叫”,将“魂”叫回来,若时间长了,这“魂”便很难回归本身。迷信不可信,但有时却可以从中悟出些道理来。对于我们有些人,也该“及时”地“叫”一“叫”:

⑨“魂兮,归来!”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

a.六神无主b.不以为然c.浑然不觉d.茫然若失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第④段写“徐洪刚”“青年志愿者们”是为了证明( )

a.当代青年也是有魂的。

b.活着的人也是有魂的。

c.活着的人与死了的人的魂的含义不一样。

d.个人有魂,集体也有魂。

3.第④⑤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

4.本文围绕“魂”展开议论,层次分明,段落之间有很强的逻辑性。请在下面括号中各填两个字,以显示本文的思路。

()→()→()→()

5.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作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

a.魂兮,归来b.人是有魂的

c.从祥林嫂的“魂”谈起d.“魂”与精神

简析:

1.ca(此题考查词语填空,实质上是考查同义成语的辨析。根据语境判断,从而得出答案。从甲处看,前文说“而‘魂’这东西,又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有时失了魂”,而下面一个“却”字话题一转,由此推断“失了魂”之后肯定是与之相对相反的内容,所以选c。乙处之后有词语“神志不清”,由此推断,乙处内容肯定是其同义词,“六神无主”十分相近)

2.b(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句的概括筛选能力。此段句首说“不仅仅是人死了才能有魂;活着的人,也是有魂的”,然后举了“活着的人”的例子,因而应选b。而a项“当代青年”范畴太大,第⑤段中“旁观者”也是“当代青年”。c项错在含义不一样上,其实,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d项“个人与集体”单独从表面看似乎可以,但把它放在全文中就顺接不上了)

3.例证和对比论证(此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法、引申法、喻证法等。第④段重点运用了例证法,第④、第⑤段都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

4.问魂有魂失(丢)魂叫(招)魂(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第①段是说问魂,第②至第④段是说有魂,第⑤段是说丢魂,第⑥至第⑧段是说招魂)

5.a(本题考查中心主旨的概括辨析能力。题目应是文章的眼睛,选a。首先它能形象地表达出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呼唤魂”,还有文章结尾用此句作结,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布置作业

1.找出文中阿q的名言,并说说它们分别显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2.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有语言、行动、心理描写(350字左右即可)。

阿Q正传 篇6

●说 课

在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里,阿q可谓大名鼎鼎。在中国,你可以不知道某某部长是谁,也可以不知道gdp是多少,但你不能不认识阿q。早在1923年,著名作家沈雁冰就说过:“现在差不多没有一个爱好文艺的青年口里不曾说过‘阿q’这两个字。我们几乎到处应用这个名字……”(《读〈呐喊〉》)

由于阿q性格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和典型性,概括了我们自己内心和周围世界中很难完全排除掉的一种独特的心理逻辑,这个不卑不亢的角色已经走进世界艺术殿堂的最前列,与堂•吉诃德先生、哈姆雷特王子并肩而立,且毫无愧色。《阿q正传》是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我们民族的命运和民族性格的具有社会史诗性质的文学,它已经成为一部必读的民族典籍。小说以其巨大的思想价值,穿越时空,引发国人的深思。

英国作家卡莱尔(1795~1881)大力宣扬英雄崇拜,认为这是一种最高尚和神圣的情感。像他这样匍匐在地的崇拜是不可取的。郁达夫就坚决地主张“不可盲从,不可崇拜偶像”(《批评与道德》),然而,我们可以一如郁达夫那样,站在平等的地位,通过对伟大人物的学习与研究,使整个民族具有伟人的某些精神品格,这是一种值得倡导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正因如此,我们要认真的学习这篇小说,吸收其精华。要在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分析阿q的思想性格,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透过小说表层的风趣幽默,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在品味小说语言的基础上,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阅读和鉴赏,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具体而言,要根据《考纲》的要求,要做到两个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XX年春季高考试题,要求学生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由于本篇课文较长,要精心设计预习,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本单元教案的设计是以学生有效预习为前提的。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阿q这一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

2.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2.分析阿q这一人物形象,借鉴人物描写的方法。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容的把握。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和诵读相结合。主要通过阅读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的学习并相机点拨。在学习本课之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

●教学用具

投影仪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投影播放]

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他的小说,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筹。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决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文笔之简洁,比喻之巧妙,又因其飘溢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凉的风味。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和未来。

没有伟大人物的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他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有可为,也因他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郁达夫

鲁迅的《阿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已有近40种不同文字的译本。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走近阿q。

二、整体初读

从把握这篇小说的情节和结构入手,在同学们分组讨论后:

1.完整把握全文的情节,明白人因事显,事因人生的道理。

2.根据情节,说说鲁迅笔下的阿q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3.能说出全文的结构特点。

三、归纳提要

情节是人物某种性格的“成长史”。叙事类作品一般都有一定的情节。它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情节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还有利于揭示主题。情节的基础是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小说中的事件,是从属于人物的心灵史,而不是事件史,它没有完整的情节。

而结构属于作品的形式范畴。结构是作者安排材料、组织材料的方法。本文的结构是点线结合式的。所谓的“线”就是阿q短暂的一生;所谓的“点”就是能够反映阿q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

教师在提出要求后,可提示学生,文学作品的情节所包含的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快速完成作品情节的归纳,并交流、讨论。

明确:小说前三章用扫描式的方法,交待了阿q的苦难身世(政治、经济),确立了人物、事件的发展性质,描述了最初的矛盾冲突,并初步显示了阿q的性格特征;第四、五、六三章沿着阿q命运这一中心逐渐展开,它也是人物性格的合理发展的结果。阿q遭遇压迫和剥削,人物之间的矛盾从展开到激化。在这一过程中,清楚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作者的情感倾向也逐步明朗化;后三章(第九章的开头),阿q与赵太爷的矛盾冲突发展到高度紧张阶段,这部分是情节的核心部分,他对主人公的命运具有决定的意义。在革命到来之后,阿q被诬蔑为强盗而被抓,他的悲剧命运已经被决定了。

第九章的后半部分交代了愚昧而不觉悟的阿q在人们的喝彩声中,糊里糊涂地被反动派枪毙了。

四、重点解读(结合课后思考题二)

阿q作为一个人物形象,他的性格最特别之处是什么呢?

法国文豪罗曼•罗兰读了《阿q正传》后,激动不已。“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用鲁迅先生在《寄〈戏〉周刊编辑信》的话,“阿q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昧,但也很有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企图用一些可笑的自欺欺人的想法、做法以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文学评论家称之为“精神胜利法”,一般的人称之为“阿q精神”。(教师可对“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的相关部分做一示范解读后,再让学生思考、讨论,总之,务必要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

师:阿q非常穷,穷得只剩一条裤,甚至连姓名都没有。但是,他的可悲却主要还不在物质的匮乏,而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他被压在未庄生活的最底层,什么人都能欺负他,可他却并不在乎,常常好像还很得意——这里的关键,是他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分明挨了别人的打,他却想:这是儿子打老子;分明是别人抢走了他赌赢的钱,他却在愤怒之中抡起巴掌打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是在打别人一样。就是受了再厉害的欺凌,他都能依靠类似这样的方法转败为胜,最后就莫名其妙地高兴起来。这都是精神胜利法,阿q身上最重要的精神特征。

阿q常常用“忘却”来解脱屈辱,他向吴妈求爱的前后的表现就是最好的注解。向吴妈求爱不成,反被赵秀才“竹打鸳鸯”。阿q便去舂米,很快就把此事给忘得一干二净。可当吴妈哭着要寻死,赵府上闹哄哄的时候,他还赶去看热闹,并感到“有趣”,竟然想打听出了什么事。这种“健忘”真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他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处境,使他本能地倾向革命,有自发的革命要求。阿q本来对革命深恶痛绝,而且对“洪哥”“柿油党”之类,也全不理解,但却认识到赵太爷、赵秀才以及假洋鬼子之流是自己的死对头。因此当阿q发现革命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万分恐惧,未庄一群鸟男女惊慌失措时,便深感“快意”,于是“神往”革命。他要“革这伙妈妈的命”,决定自己“也要投降革命党”,并喊出了“造反了”的口号,但是他没有觉醒,没有真正的革命觉悟。他在仇恨的基础上产生的革命认识是糊涂甚至是错误的。他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成了他的俘虏”“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他革命的对象竟是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小d和赵太爷。他的革命行动是高喊“造反”的口号,高唱着戏文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有意无意地去静庵寺“革命”。想干什么?也是糊糊涂涂。而他最后认敌为友,自找绝路。错找假洋鬼子想结识“革命党”则更是他不觉悟的表现,也注定他悲惨的结局。

阿q的不觉悟,还表现在他的“精神胜利法”上。他盘辫后被冷落觉得失意,看到小d盘辫很气愤,他认为小d不配,想“批他几个嘴巴”,不准小d革命。被假洋鬼子赶出后,感到绝望和痛苦,想把辫子放下来,作为对假洋鬼子的报仇,但很快便“渐渐的高兴起来”。他在土谷祠越想越气,想到告状、杀头、抄斩以泄满心仇恨。

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明明是生活悲惨,却永远得意;明明是受到践踏,却自视清高;明明是受愚弄侮辱,却自以为占了上风;明明是吃了亏,却自鸣得意;明明可悲,却自觉可喜;明明出丑,却自以为光彩。他的精神胜利法融合着他的愚昧、自尊、自负、自大、自卑、虚荣、妒忌以及一切喜怒哀乐。

五、探究质疑

师:有人曾经形象地把阿q比作“三无产品”,阿q的姓名籍贯尚且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提示:阿q落到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地步,可见其地位之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祥林嫂也是如此)

下面这些句子应该怎样理解?

1.“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不幸”是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像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2.如何理解“他睡着了”?

他的健忘导致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麻木,没有思想了,这种“精神胜利法”如同麻醉剂一样,麻醉了阿q的每一个神经,使他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凄惨命运,甚至至死也不觉悟。

3.“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4.“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是什么?

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实质。

5.“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魄到维持动物一般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见,赵太爷之流的可恶残忍之极,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

6.阿q先是对革命党“深恶而痛绝之”,何以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命”?

阿q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便“深恶痛绝”;可是他身上又有着盲目趋时的特点,加上他对现状的不满,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举人老爷这样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这表明他对革命态度的盲目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

六、延伸阅读(用投影仪打出)

甲云:“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这是完全自负。

乙云:“外国的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的精神文明更好。”

丙云:“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这两种都是“古今中外派”的支流;根据张之洞的格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物。

丁云:“外国也有叫华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这是消极的反抗。

戊云:“中国便是野蛮的好。”又云:“你说中国思想昏乱,那正是我们民族所造成的事业的结晶。从祖先昏乱起,直要昏乱到子孙;从过去昏乱起,直要昏乱到未来。……(我们是四万万人)你能把我们灭绝么?”这比“丁”更进一层,不去拖人下水,反以自己的丑恶骄人;至于口气的强硬,却很有《水浒》中的牛二的态度。

——摘自鲁迅的《随感录》(1918年)

(说明:这五种议论虽然程度不同,但都是“阿q精神”的具体表现)

●板书设计

苦难的阿q→扭曲的阿q→风暴前后的阿q→被捕杀的阿q

阿Q正传 篇7

9.

鲁迅教学目的:1.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2.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3.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4.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教学重点:人物、语言、主题。教学难点: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方法:自读研读法。

第一课时 默读理清内容一.教学导入: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时代背景介绍: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第一章, 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第二章, 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第四章, 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第五章, 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第七章, 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第八章, 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第九章, 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第二课时 分析阅读课文一. 概述小说内容。(略)二. 阅读第一章。1.“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怎么理解?提示:是说因为自己所写的阿q并非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就觉得忐忑不安。2.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本义是什么?作者取的是什么意思?提示:原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没有取出来,就难以下笔成文。3.作者写赵太爷的一“抢”一“跳”,有何表现作用?提示:“抢”字表现出他的盛气凌人;“跳”字既显出他的恼怒、霸道的丑态,又突出了他内心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4.“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怎么会姓赵!”两句话的意思有何不同?提示:前者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后者强调对方的地位身份低,两句话中都包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5.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提示:(1。提倡洋字,向“国粹”论挑战;(2。“q”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讽刺性。6.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提示:阿q落到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地步,可见其地位之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三. 序小说难以正名主人公姓氏无从查考主人公名字不详主人公籍贯不清楚戏作“正传”似乎姓赵,称阿权且叫“q”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地位低下

处境悲惨

第一章内容板书小结:四. 阅读第二章: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阿q自然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提示:指他已经彻底麻木,没有思想了。五. 学习了第二章,你对阿q的 “精神胜利法”有何体会?我们周围还有人这样使用吗?(讨论)六. 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

优胜记略

先前阔见识高真能做光荣的癩头疮挨打的荣耀痛苦的转移麻木、愚昧、落后、无赖的万劫不复的奴才相精神胜利法乃立身法宝

七. 布置作业: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第三课时 分析阅读第3、4章一. 复述前两章内容,就其中的一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想。二. 阅读第三章:1. 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2. 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3. “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4. 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提示: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5. “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中“照例”一词说明什么?提示:说明并非第一次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6. 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提示: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实在让人诧异。7. 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8. 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隐,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三. 板书小结第三章内容:

续优胜记略

怕硬篇赵太爷的巴掌假洋鬼子的哭丧棒王胡的碰墙欺人篇调戏小尼姑因荣耀得意意外灭威风轻松高兴更轻松得意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

四. 阅读第四章:1. 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提示: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2. 说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提示: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3. 概括阿q的女性观,并说说你的看法。提示:阿q的女性观有,女人都是水性扬花的;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说明阿q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灵魂之肮脏也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实质。4. 阿q“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说说“蓬”“粗”二字的准确性。提示:“蓬”是听觉效果,“粗”是触觉感受,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让他的肉体也麻木了。5. 本文对地保着墨不多,但跃然纸上。简要说说他是怎样的人?提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实际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6. 赵太爷那样分明地列出五条协议,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嘴脸?提示:这表现了赵太爷敲骨吸髓的凶残本性。我们看到,这五个条件基本没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而是借题发挥,要敲诈阿q,把他逼上绝路。7. 简要评价吴妈这个人。学生自由评价,不做定论。五. 调戏小尼姑宗族的忧虑女人假正经舂米的无聊笨拙的求爱秀才的闷棒屈辱的条约地保的敲诈

板书小结第四章内容:六. 作业布置:自读课文三四章,体会作者对阿q的心理刻画。第三课时 分析阅读第5、6章一. 阅读第五章:1.“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此一“钻”字,妙在何处?提示:一词写出一个形象,“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使阿q是个流氓,也可能不会动她一个手指头。她的“钻”实在是自作多情。2.“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真的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吗?提示:非也。实际是以赵太爷为代表的统治者剥夺了阿q的生活权利。但阿q误以为是小d在与自己作对,抢生意,可见阿q不觉悟之严重。3.“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为什么用“大约”一词?提示:这是在描写看客,因为鲁迅笔下的看客,大都是对别人的打架吵嘴煽风点火,以求得观赏的愉快。所以“大约”表明很可能不是劝解。4.小d与前文的王胡是怎样一类人?提示:其实都是奴隶,受着统治者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却窝里斗,不争气,说到底,亦是阿q一类的麻木愚昧的国民。5.阿q的“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这是什么意思?提示:这是字面上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心理描写,表明阿q此时生计没有着落,穷途末路的感觉。6.“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提示:“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到维持动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见,赵太爷之流的可恶残忍之极,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8. 阿q看见熟识的馒头,真的并不想要吗?提示: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因为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老实人,不会做那种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的事,所以他知道馒头是要不到的,人家也决不会赊给他吃。9.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子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些狡辩的话突出了他性格中哪一方面?提示:表现他性格中的圆滑无赖。二. 简述阿q是如何被迫进城的?提示:阿q由于一时“糊涂”,调戏赵府上的吴妈,被招太爷打骂并勒索,还断了他的生计,看到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在未庄生存下去了,他就决定进城。三. 生计问题古怪的人世断绝生路可恨的小d龙虎斗不争气的肚皮静修庵偷萝卜畏强凌弱无赖霸道国民吃人的本相

板书小结第五章内容:四. 阅读第六章:1.“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与《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相比,阿q的“扔”表现出怎样的心理?提示:孔乙己的“排”表明他的穷困潦倒,九文大钱来之不易,生怕多给,所以排出来看个清楚。阿q则是为了在未庄人面前显阔,所以他故意“扔”来,这个带有声音的意思,表明他的目空一切,忘乎所以。2.分析下面几句中加点词语表现出的“听话人”的心态变化过程。① 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② 这一节,听的人都赧然了。③ 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④ 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提示:未庄人趋炎附势,所以他们听说阿q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当然就肃然起敬了;而当他们听阿q说城里的孩子麻将叉得精熟的时候,他们的“赧然”,又表明未庄人盲目的自卑,会叉麻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可他们不好意思,这又是国民中比丑的劣根性;下面的“凛然”“悚然”“欣然”三个词描写他们听阿q讲杀革命党时候的心理表情变化过程,一方面对于发生在现实中的事如此隔膜,说明革命与农民的天然隔绝,另一方面“欣然”是说他们听完后觉得过隐,有些高兴的样子,又刻画出他们的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这几个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群麻木愚昧的看客,表明作者强烈的批判态度。3.阿q不再帮举人老爷的忙了,因为其太妈妈的了。听的人何以“叹息”又“快意”呢?提示:叹息是因为阿q不在举人家里帮忙,失掉一个攀附阔人的机会,实在可惜;而出于嫉妒心理,他们听说阿q不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了,又感到高兴,心想你阿q不配比我们好,所以心里又快意。这两个词深入地剖析了“听的人”的丑恶灵魂。4.“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这些话说明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提示:一个本已“睡着了”的人,当然不可能觉悟,嘛木愚昧之余,只能充当无聊的看客。5.“阿q,你还有绸裙么?没有?纱衫也要的,有罢?”联系前面妇女对阿q惟恐避之不及的情形,分析“没有”“有罢”,说说此时妇女和阿q的心态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提示:前面的情节里妇女躲避阿q,是因为受了赵太爷之流的宣传蛊惑,加以愚昧,以为阿q真个是猎色的坏蛋。而到这里,她们又并不害怕阿q了,是因为阿q手里有东西,她们并不喜欢阿q而是喜欢阿q的东西。“没有”“有罢”表明阿q以为自己地位提高了,这些女人都不在他的眼中,所以并不想过分搭理她们。这里,作者对妇女持一种讽刺态度。6.“完了?”赵太爷不觉失声的说,“那里会完得这样快呢?”这刻画了其怎样的心态?提示:赵太爷开始摆出架子,本来想贪小便宜却偏要做出个老爷的样子来,所以一开始说话想说得含蓄而有身份。可没想到阿q说“完了”,他心里一急就“不觉失声”,露出了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土地主的尾巴来。7.“秀才听了‘庭训’,非常之以为然,便即刻撤消了驱逐阿q的提议,而且叮嘱邹七嫂,请伊万不要向人提起这一段话”,此句中的“庭训”“撤消”“驱逐”“提议”是大词小用,庄词谐用,一方面刻画人物滑稽可笑,另一方面具有讽刺意味。像这样的词小说中还有不少,阅读时注意找出一些并加以体会。提示:略,学生找寻。8.说说阿q从中兴到末路的过程。略,学生概括。五. 板书小结第六章内容:从中兴到末路中兴的风光末路的失意酒店人的刮目相看王胡的肃然起敬妇女们的照顾生意赵太爷的亲善巴结得意忘形透底细敬而远之失人心斯亦不足畏也矣落花流水春去也人们愚昧无知世态何其炎凉

六. 作业布置:熟读课文中关于阿q的心理描写的精彩段落,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

第五课时 分析赏读第七、八章一. 阅读第七章:1.“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绍兴光复这么庄严的事件,作者却用阿q卖搭连给赵白眼这件事来作补充说明,你认为作者在这里有什么用意?提示:一方面说明普通老百姓并不关心什么绍兴光复,而只注意身边发生的小事,辛亥革命与人们的生活差得太远;表明作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是怀疑的,把绍兴光复与阿q卖搭连这事联系在一起,显得滑稽可笑。2.“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此句怎样理解?提示:这说明清朝已经灭亡了,但未庄人的思想仍停留在明末清初的几百年的过去。民众之愚昧落后不言自见。3.阿q 先是对革命党“深恶而痛绝之”,何以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命”?提示:阿q 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便“深恶痛绝”;可是他身上又有着盲目趋时的特点,加上他对现状的不满,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举人老爷这样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这表明他对革命态度的不稳定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4.将阿q宣布革命后,赵太爷的“老q”和赵白眼的“阿q哥”与先前的“混小子”对比,揣摩一下赵太爷等人的内心世界,说说此时的赵太爷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赵太爷?提示:此时的赵太爷是一个惶恐狡诈卑怯的“弱势”土地主。5.阿q的“白日梦”表明他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提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金钱、权力和女人。6.老尼姑的“革过一革的”这五个字有何含义。提示:表明当时“革命”一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又不理解什么是革命,所以老尼姑演绎说“革过一革的”,这是对革命的绝大讽刺。所谓革命,就是假洋鬼子和秀才的打砸抢罢了。7.说说“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也相约去革命”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提示:揭示两个反动人物“革命”行动的丑恶卑劣,意味深长。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势力与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夺取革命果实的史实。“情投意合”“革命”含有极大的讽刺意味。8.阿q与赵秀才、假洋鬼子虽“素不相能”,但都想到去静修庵“革命”,这说明什么?提示:说明他们的革命动机都是十分低下的,无非就是找一些弱者来欺负一番,找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来革一革罢了。它让读者明白,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这样的人太多了。二. 板书小结三. 阅读第八章:1.“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表明什么?提示:说明“革命”换汤不换药,许多投机分子钻进革命队伍中,窃取了革命果实。2.“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空荡荡”用的妙在哪里?提示:这个词把人们看惯了脑后的辫子,而现在一下子看不辫子时不习惯的微妙感觉写出来了,很有滑稽感。3.未庄人对秀才挂“银桃子”“都惊服”,“惊服”一词有何含义?提示:这个词刻画了未庄人前后相连的两种心态,先是猜想“银桃子”可能是当大官的象征而吃惊,过后很快便佩服,表明未庄人的趋炎附势心理。4.“我是性急的,……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假洋鬼子的这段“演讲”,满口“鬼话”,不提辛亥革命的真正功臣孙中山、黄兴等,却提一个投机分子洪哥。说说这段话刻画了假洋鬼子一副怎样的嘴脸。提示:满口鬼话,大吹牛皮,捏造革命经历个革命资本。半吊子知识分子,外表新式,实际上是一个投机、善变、钻营的封建余孽。他的这番话只能蒙骗没见过世面的未庄乡下人。5.洋先生为什么不准阿q“革命”?提示:减洋鬼子作为一个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式资产阶级人物,注定与广大人民有着天然的隔膜,并没有丝毫共同的利益可言。尤其是,假如假洋鬼子同意了阿q与他一起革命,那么就会认为是对自己身份的极大污辱。所以他决不准阿q革命,决不同阿q共一条战壕。6.阿q认为洋先生不准其革命,“再没有别的路”,你认为呢?提示:凭阿q当时的觉悟程度,他认为自己是无路可走的,实际上他也确实是无路可走。本来可以投奔真正的革命党,但按照他的觉悟,他不可能找到真正的革命党。7.赵家遭抢这两段话中用了六个“抬出了”,对于表现阿q此时的心情有怎样的效果?提示:强调阿q没有被邀请革命而表现的焦虑不安的心情,更体现他革命动机的低下,那就是想分点东西。8.阿q要告假洋鬼子“造反”的状,你对这一情节怎样理解?提示:一方面参加革命不成,就要报复,这表现了他思想的狭隘;另一方面,说明阿q的革命愿望也经不起考验,因为他对于革命的认识根本就不明确。四. 板书小结本章内容:

不准革命盘辫风潮挂银桃子吹牛皮决计投奔洋先生领教“哭丧棒”赵家遭抢革命不成 决计告状

不准别人盘辫

五.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第六课时 分析赏读第九章并评论主旨一. 阅读第九章:1. 赵家遭抢了,未庄人为什么既“快意”又“恐慌”?提示:“快意”是因为未庄人平时虽说敬畏赵太爷,但作为被压迫者,心底里还是恨赵太爷这种压迫者,所以听说赵家遭抢,自然就“快意”;“恐慌”是因为对形势不了解,怕危及自己的财产和生命。2. 捉拿阿q竟然用那么多兵,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提示: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与虚弱的本质。3. “高明”一词通常是什么意思?这里怎么解释?提示:“高明”一般指见解、技能等的高超,这里作者是一种创造性的用法,意思是高大明亮。也就是说土谷祠并没有比大牢更好。4. 阿q在“民国”的公堂上行下跪之礼,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提示:阿q的下跪,表明他身上的奴性根深蒂固。见到官就下跪,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对人民驯服的结果,背后的实质是对国民人格的污辱,但国民长期如此,就像阿q一样,觉得某人有来头,就自然下跪。作者描写这一情节,一方面是揭露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另一方面是批评国民的奴性人格。5. 阿q“画圆圈”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阿q什么性格?提示:表现阿q的死爱面子,死到临头还不觉悟。6. 小说中前后共有几次写阿q“睡着了”?说说其言外之意。提示:大概有五六次,这不仅是写他生理上的睡着了,也暗写他的麻木不仁。作者忧虑国民在铁屋子里沉睡不醒,又希望他们惊醒。7. 死到临头的阿q,精神上还那么“泰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提示:表明阿q精神麻木不仁到了极点。8. “狼”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提示:“狼”象征着那些麻木的看客,不仅充当看客,也充当统治者刽子手的帮凶,一起来吃掉阿q。9. “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示:万变不离其宗,顽固的封建阶级本性不变,得了“银桃子”比作“顶子”“翰林”,失了辫子如丧考妣,终于还是迷恋封建王朝的“遗老”。10.独写一段未庄人对阿q被枪毙的态度来结束本文,它隐含作者的什么用意。提示:给读者揭示一个十分悲观的现象:社会仍是如此黑暗,国民仍是如此愚昧,中国,何时才能得救?二. 板书小结本章内容:大团圆快意与恐慌糊涂被捕仔细画押豪迈丧命至死不悟,愚昧麻木透顶社会黑暗依旧民众麻木依旧

三.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1. 阿q的十大性格特征: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悲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说说这些性格的表现所在)2. 学生概括赵太爷父子、钱洋鬼子的性格特征。四. 本文的三大艺术特色。1. 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2. 采用白描手法。3. 杂文式的笔法。(具体见教师用书)五. 讨论:现代阿q和精神胜利法的发扬光大。让学生去发现我们周围的“阿q们”,检讨我们生活精神胜利法的翻版现象。以“阿q读高中”为题,写一篇阿q新传,批评我们学生身上的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 篇8

《阿Q正传》

鲁迅

教学目的:

1.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2.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4.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

教学重点:人物、语言、主题。

教学难点: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读法。

第一课时 默读理清情节内容

一.教学导入:

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

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三.时代背景介绍:

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

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

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

第一章, 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 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 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 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 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 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 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阿Q正传 篇9

9 阿Q正传①

鲁迅

注:划线部分表示与98年版有变动。

第一章 序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②”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③”。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④,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⑤”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⑥宣付国史馆立“本传”⑦

注释:

①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报副镌》,署名巴人。第一章登《开心话》栏,第二章后移至《新文艺》栏,自1921年12月4日起至1922年2月12日登完,每星期或两星期发表一次。1922年收入小说集《呐喊》。

②〔立言〕在这里是著书立说的意思。

③〔名不正则言不顺〕语见《论语·子路》。这里的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

④〔内传〕人物传记的一种。作者在1931年3月3日给《阿Q正传》日译者山上正义的译本校释中说:“昔日道士写仙人的事多以‘内传’题名。”

⑤〔正史〕封建时代由官方撰修认可的史书。清代乾隆时规定自《史记》至《明史》历代24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一般都是著名人物的传记。

⑥〔上谕〕封建帝王的指示,命令。

⑦〔宣付国史馆立“本传”〕旧时效忠于统治阶级的重要人物或所谓名人,死后由政府明令褒扬,令文末常有“宣付国史馆立传”的话。历代编纂史书的机构,名称不一,清代叫国史馆。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及国民党政府都曾沿用这一名称。

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本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哪知道第二天,地保⑥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⑦,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注释:

①〔迭更司也做过《博徒别传》〕实际上这是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1859—1930)写的一部小说,鲁迅说是狄更斯所写,是他的误记。鲁迅1926年8月8日给韦素园的信中曾做说明。博徒,赌徒。“迭更司”现在一般译做“狄更斯”

②〔引车卖浆者流〕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者流”泛指地位卑贱的人。

③〔僭(jiàn)称〕超越等级身份的冒称。这里是说,阿Q的身份、地位低下,给他作传也不敢超越他的地位而冒用高雅的文体。

④〔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即九家。《汉书·艺文志》分古代诸子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是以君子弗为也。”

⑤〔《书法正传》〕清代冯武所著的一部关于写字方法的书。

⑥〔地保〕即古代里正、亭长之职。

⑦〔满脸溅朱〕发怒时满脸涨得通红。

阿Q正传 篇10

教案示例1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设想:在课外预习的基础上,安排1课时进行书面概括练习,要求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步骤:①布置学生预习,要求通读全文,标记精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

?②课堂上安排30分钟由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要写成“故事梗概”一类。

?③抽查“概述”文字,适当评点,举一反三,让全体学生基本了解这部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附内容概述参考文字:共分九章。前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中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身世、处境;二、三两章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奴相十足。中间三章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重点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写了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④课外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评点”修改自己的“概述”。

二、研习课文

1?设想:安排4课时研读课文,其中1课时学习前三章,1课时学习中间三章,另外两课时分别学习最后三章。学习时,导读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点,抓住关键,着力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步骤:①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章,拟引导学生归纳阿Q的“四无”(即无名目、无姓、无名、无籍贯),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即讽刺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论”,讽刺抱住“国粹”不放的遗老遗少们,讽刺胡适的考据癖),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回答两个“旁批”提问,初步了解赵太爷和阿Q的性格特征。

?学习第二章,拟引导学生剖析有关阿Q的4个生活片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学习第三章,可要求学生仿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概括该章所记生活片断的主要内容(即阿Q败于王胡,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构成的另一层面:畏强凌弱,奴性十足。

?②第二课时:学习第四章,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旁批”的设问,尔后归纳章节大意(即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受的可悲结果,进一步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学习第五章,可要求学生复述“龙虎斗”和“偷萝卜”两个情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而认识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学习第六章,主要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前半部分着重揭示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后半部分重点突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总而言之,中间三章的文意不难理解,由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即可。

?③第三课时:学习第七、八两章。首先可布置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七、八两章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以上为第七章的主要情节)

?未庄没有革命/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以上为第八章的主要情节)

?④第四课时:学习第九章。这一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思想开掘深刻,讽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团圆”,也是编辑们着意设计“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读时应调动多种朗读方式去朗诵,去品读,并认真回答“旁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就练习三的答案作点提示: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解剖中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从,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三、拓展探究

?1?设想:安排一课时,用于鉴赏要点(即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艺术特色),处理练习,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2?步骤:结合练习一,探讨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五,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结合练习四,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关于“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练习六安排在课外完成。

教案点评:

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教案示例2

【重点】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创作思想

2理解典型人物阿Q的典型性格

3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和性格化的细节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4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5理解精神胜利法的实质

【难点】

1作品中反映出的社会生活

2作品中涉及的国民性、革命、妇女、传统等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关于鲁迅及其创作

(1)少年时家道衰落;

青年时留学日本,希望以医学拯救祖国;

弃医从文,力求改变国人的精神;

从日本回国,创办《新青年》;

发表了《孔乙己》《药》等短篇小说和大学杂文。

(2)鲁迅的创作

鲁迅的作品大体可分为小说、教文、散文诗和杂文,现归类如下:

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朝花夕拾》

散文诗——《野草》

杂文——《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二 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意

舂来(chōng) 鄙薄(bǐ) 犯忌(jì) 抵触(chù)

出豸(zhì) 擎起手(qíng) 鼾声(hān)

怃然(wǔ) 托庇(bì) 错愕(è)

2.解释加点的字

素不相能(向来)(和睦)

咸与维新(都)(参与)

初隽秀才(考取)

茶坊酒肆(店铺)

秋行夏令(时令)

三 通过预习、划分小说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世。

第二部分(第二章《优胜活动》、第三章《续优胜记略》)描写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部分(第四章《恋爱的悲剧》、第五章《生计问题》、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描写阿Q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遭遇。

第四部分(第七章《革命》、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阿Q在未庄风传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

第五部分(第九章《大团圆》)阿Q被杀。

四 分析第一部分

问:《序》部分目的是什么?直接进入主题,舍去序言好不好?

总结:阿Q住在未庄,没有土地,没有名字,甚至姓什么都不清楚,属于雇农阶级。《序》中阿Q的身份和地位为下文作了辅垫,使得阿Q的想要革命水到渠成。

第二课时

问:我们知道阿Q生活在未庄,未庄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呢?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回答。

总结:

这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受封建思想严重封锁的村镇。代表封建势力的赵太爷和曾经留过洋的假洋鬼子等统治着一切。社会下层的农民面对剥削和压迫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甚至相互争斗。未庄人看不起城里人,因为城里人把“长凳”叫“条凳”,煎鱼时放葱丝而不放葱段。未庄人几乎不怎么进城,在革命的风波波及未庄时人们探头探脑地调查,把自由党说成“柿油党”,把证章说成“顶子”以及关于辫子的盘法等细节,都反映出未庄的落后、封闭的特点。

问: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阿Q有什么样的表现?依据原文回答。

总结:

阿Q头上长了癞疮症,别人奚落时,他觉得自己头上仿佛“是一种高尚的光荣”,别人还不配。

阿Q被人揪住辫子打了,他总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当别人打他时要他说“我是畜生”,他就说自己是连畜生都不如的“虫豸”。

他的洋钱被赌徒抢走之后,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打两个嘴巴,“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于是又飘飘然得意地胜了。

请用一些词归纳这种表现。

总结:自轻自贱 自欺欺人 自尊自大 欺弱怕强 自我陶醉 。

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胜利法在革命涉及未庄时也十分清晰地渗透在他的言行中。

问:革命的消息是怎么样传到未庄的?

总结:

“举人老爷的船”趁黑来到了未庄,给未庄带来“大不安”,未庄人风传革命的消息。

问:未庄的传闻有几种?

总结:

序号 传闻来源 船上载物 使命 结果

1 茶坊酒肆 举人老爷 逃难 不详

2 邹 七 嫂 破衣箱 寄存 退回

3 谣 言 箱子长信 排亲寄存 藏起来

问:邹七嫂真的知道内情吗?

总结:

其实邹七嫂也许是依赵太爷的吩咐这么说的,因为不知城里局势如何,赵太爷希望极力摆脱与举人老爷之间的瓜葛。从中可看出恐惧、狡猾的封建头面人物的丑恶嘴脸。

问:革命风潮涉及未庄了,从中可看出举人老爷由于害怕革命而慌恐,赵太爷由于看不准形势而狡猾;那么未庄的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总结:

未庄人“大不安”“人心”“摇动”,可看出未庄百姓的怯懦、多颖、蒙味、闭幕和封建。

问:阿Q生活在未庄这样一个环境,又身处社会的最底层,他对革命的态度是什么呢?

总结:

由“深恶痛绝之”到“神经”“快意”,以至于想“投降革命党”。

阿Q对革命的要求反映了贫苦农民的自发觉醒,但他同时又是带着小生产者的传统的和有观念来认识革命的。

我们一起来看阿Q在谷祠中的四处心理活动。

第一种:阿Q想像中的革命党人。

问: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革命党人使用的武器,这种武器在阿Q的想象中出现,有什么特点?

明确:武器列举不厌其烦,亦中亦西,亦古亦今,有“炸弹”“洋炮”“钩铺枪”“三尖两刃刀”武器的混乱反映出阿Q思想的混乱,混沌。

第二种:阿Q想像的革命对象。

问:阿Q的革命手段是什么?

总结:杀光。

问:阿Q要杀的对头有谁?具体原因是什么?

总结: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小D和五胡,因为他们都曾欺侮过阿Q。

阿Q将小D和赵太爷放在一起作业革命对象,可以看出他对革命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坚定的决心。

第三种:阿Q的革命目的之一。

问:阿Q对“宁式床”和“钱家的桌椅”的向往表现了什么?

总结:反映了阿Q的贪心,想改变现有地位的心态。从中可看出阿Q的革命是为了营利。

问:作者使用了“直走进去”“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可看出阿Q的什么心态?

总结:可看出阿Q不可一世的神气,代替赵太爷成为未庄的头面人物,摆起了架子。

第四种:阿Q的革命目的之二。

问:阿Q想象中对几个女人分别作了什么评价?

总结:赵司晨的妹子丑

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

假洋鬼子的老婆不是好东西

吴妈太大

秀才老婆眼胞上有疤

问:阿Q是用什么标准去评价这几个女人的?

总结:封建意识和封建习俗。

阿Q(处在社会最底层,希望改变现状) 想象

问:阿Q向往的是革命吗?如果阿Q真的“革命成功”,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总结:

阿Q所向往的并非革命,从他的想象中可看出他的革命只是对旧有封建制度的适应,只是要改变在现有社会中的低下地位。这种革命目的,注定他的革命目标不够明确,信心不够坚定,也就不会成功。

了解了阿Q和他的精神胜利法,我们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阿Q式的人物,有时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也会看到阿Q的影子。

思考:顺境时有无自我满足?

逆境时有无自欺欺人?

弱者面前有无自高自大?

强者面前有无自轻自贱?

作业:

阿Q死了,小说中虽没说他碰过女人,但阿Q并不像小尼姑所说的“断子绝孙”,据我们一些考据家研究,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

你怎么看这个现象:写一篇700字的小文

【板书设计】

一、鲁迅及其创作

1鲁迅生平:

家道中落 →医学救国→弃医从文

2鲁迅创作

二、

1典型环境——未庄

封建、闭幕、落后

2阿Q的“精神胜利法”

自轻自贱 自欺欺人 自我满足 自我陶醉

3阿Q的革命

“深恶痛绝之”→“神经”→“投降革命党”

4现实意

探究活动

1.鲁迅写的目的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国民”究竟指的是哪一种人?

研究方法:

(1)集体讨论法:一种意见认为:“国民”指的是全民族的人,包括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种意见认为,“国民”就是鲁迅作品中所说的“百姓”“人民”,是与“阔人”“食人者”等相对立的概念。

(2)温故知新法:从《<呐喊>自序》中的“国民”来看,这里的“国民”指那些“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从鲁迅对“食人者”的态度,主张的是“扫荡”“痛打”,而绝不是“疗救”。

参读书目:

(1)鲁迅《<>的成因》。

(2)关于的研究论文介绍,《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9期。

2.怎样阅读和欣赏鲁迅小说?

研究方法:

(1)前提必备法:一定要先多读一些背景资料,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掌握小说特点。

(2)情节分析法。

(3)评价人物法。

(4)品味语言法。

(5)技巧欣赏法。

参读书目: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关于文学鉴赏的一段论述)。

(2)桑建中主编《中学文学鉴赏与高效训练》,内蒙古少儿出版社。

3.走近鲁迅:批注和想像。

研究方法:

(1)批注法:文题批注、词句批注、结构批注、写法批注等;熟悉内容,提出看法,掌握精髓。

(2)想像法:①再造形象法,将文字变成图象。②填补创造法,对省略的情节作形象填补。如夏三爷告密、夏瑜在狱中、“红眼睛”对夏母的敲诈。③扩充想像法。如,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可作动态性的扩充,便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④逆向想像法,如对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或文章结局进行逆向思维,合理想像。

参读书目:

(1)鲁迅作品《呐喊》《故事新编》等。

(2)《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B刊“鲁迅作品教学”专题。义

阿Q正传 篇11

教学目的

一、透过艺术形象领会思想内容,学习鲁迅清醒的识别能力和热切的爱国情怀。

二、分析阿Q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人物性格;

2.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性格;

3.让人物用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示性格。

三、理解本文讽刺手法的运用。

四、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教师阅读全文,掌握情节发展线索及阿Q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和实质。导入新课时,可放课文录音,以加强语言的感染力。

二、教师分析阿Q形象时,要掌握感情分寸。鲁迅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写阿Q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为了强国,“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要体会鲁迅的“痛心”及所塑形象的深刻含义,不要单觉得阿Q可笑、可悲。

三、分析课文的背景气氛、人物神态、行动等可加强对比,从对比中认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四、如有条件,课后组织学生看电影。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由《〈呐喊〉自序》过渡到。

今天学习的,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一篇小说,它收在小说集《呐喊》中。我们读过《呐喊》中的好几篇小说,也曾读过《〈呐喊〉自序》,请结合所学过的课文,谈谈《呐喊》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什么要取这个书名,它贯穿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出版于1923年8月,收集了包括《狂人日记》等共15篇小说。《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农村和村镇的面貌;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己》)、城市贫民(《药》)、人力车夫(《一件小事》)、被压迫农民(《故乡》《风波》)等形象。

取名《呐喊》是要以呐喊声“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破毁“铁屋子”并“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鲁迅提出革命必须唤醒民众和自觉地“听将令”,体现了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势切的爱国之心。今天所讲的,也饱含了鲁迅的这种思想感情。分析课文时请注意,这种感情是如何渗透其中的。

2.教师简介有关材料:写于1921年12月—1922年2月间,以巴人的笔名分章刊载于《晨报副刊》,后收进《呐喊》。全文共九章(见课文注解)。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在鲁迅心目中,这个阿Q“ 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 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鲁迅《寄〈戏〉周刊编者信》)他贫穷而地位低下,“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连姓也没有。“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开玩笑。”他自尊自大,明明穷,和人口角时偏要瞪着眼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或“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当别人嘲笑他的癞头疮时,他就报复“你还不配……”,被别人打了,他心里想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实吃了亏,但他这样一想,精神上得胜了,于是也就心满意足了。当打不过别人,口头上也不能占上风时,他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有这“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于是又得胜了。他还欺软怕硬,“估量对手,口讷的他便学,气力小的他便打”,受了别人的欺,他就欺小尼姑,打比他更瘦弱的小D。当辛亥革命波及未庄时,他也要“投降”革命,结果被糊里湖涂抓去枪毙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指导预习。

1.教师:课文选的第七章“革命”和第八间“不准革命”,讲的是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遭遇。在他回未庄“投降”革命之前,阿Q因为向女佣吴妈求爱闯了大祸,全镇的人把他当作怪物,谁也不再请他做工,他在未庄断了谋生的路,只好游荡到城里去。在城里加入了小偷的队伍,一次偷东西出事了,于是他连夜爬墙出城,逃回未庄。正当走投无路之时,辛亥革命波及到了未庄。

2.结合课文后“思考和练习”题一,提问:作者为什么从乌篷船写起,又在日期上花很多笔墨?未庄的人怎样的不安?带着问题听录音。

3.听录音时教师在黑板上写词语(见第二教时教案)。

三、研习新课。

1.教师与学生共同给第七章(1—48段)分段落:

第1部分:1—3段 乌篷船给未庄带来了大不安。

第2部分:4—27段 “阿Q的耳朵里……女人藏在箱底里。”阿Q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第3部分:28—34段 “阿Q飘飘然飞了一通……却又倒头睡去了。”阿Q的所谓革命。

第4部分:35—48段 静修庵的被“革命”。

2.讨论预习题,明确:①从乌船篷写起,是形象化的开头;载来了辛亥革命的信息;透露了举人老爷转移财物,引起小镇的议论,消息得以传开。②日期的详细点明为了突出时代背景。结合注解:1911年11月4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已25天。中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由“改良”转变到“革命”,引起了社会巨大的震动。当时离未庄最近的县城绍兴也已宣布光复。但未庄仍是静悄悄的。用宣统年历更衬托这里的未开化,死气沉沉。消息传来在未庄如死水中丢进了颗石子,引起了一点波澜。未庄人“大不安”了,人心动摇,谣言旺盛。但他们对辛亥革命全然不了解,只有一点戏里的武 打场面和“反清复明”口号的模糊印象。

四、布置作业:

1.课文后“思考和练习”题二、三。

2.为黑板上的词语注音、查注解。

第二教时

一、检查作业。

1.词语(不一定一次讲完,可分散在讲课中)

第七章:①黑魆魆(xū 黑暗的样子) ②河埠头(bù 河码头) ③茶坊酒肆 (茶馆酒店) ④素不相能 (一向相互不亲密) ⑤切近(这里指接近) ⑥盔(kuī保护头的金属帽子) ⑦深恶痛绝(恶,厌恶;痛,极其。极端厌恶痛恨) ⑧怯怯的(qiè 胆小的样子) ⑨惴惴的(zhuì恐惧的样子) ⑩搭连(装线物用的系在腰上的小布袋) ?鼾声(hān 打呼声) ?庵(ān 尼姑住的佛寺) ⒀仓皇(匆忙而慌张)

第八章:⒁聊且(姑且) ⒂躄(bì 愿意是腿瘸,现指举步迟疑) ⒃赊(shē 买物时延期交款) ⒄络绎 (luò yì 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复习提问:消息传来时,未庄是怎样的气氛?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既反映了农民的无知,也反映了革命党人没有去启发农民的觉悟。)

二、研习新课。

1.讨论第七章。

提问:消息传来,哪些人变化最大?为什么?作者如何写他们的表现?用的是什么手法?

讨论。明确:阿Q和赵太爷他们变化最大。阿Q因长期受封建思想毒害,开始认为革命就是造反,而造反是要杀头的,因此“深恶痛绝”。但他生活的环境异常恶劣,周围的人对于他只是欺侮、取笑,他除了精神胜利法自我麻木外,心底里充满仇恨,消息传来,竟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这样怕,未庄人这样慌张,似乎正在为他对这些可恶可恨之人出气,就本能地感到革命对他有利。再说,他好奇又好动,最好来点势闹的,于是就“神往”、“快意”想投降革命,“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神态、心理描写)

赵太爷他们有财有势,本能的反对变化,害怕革命,革命风暴刚起之时,受到震动,恐慌不安。他们“探革命党的口风”,“晚上商量到点灯”,把藏钱物的搭连从腰间解下来藏在箱底。“怯怯的”迎着阿Q叫“老Q”,“惴惴的”叫“Q哥”,要做阿Q的穷朋友。(言行、神态)

阿Q从精神上似乎已是革命党人,大嚷着“造反了”“昂着头”唱戏,对赵太爷们的发问一反平时的恭顺,而是“歪着头”“说着自查”,敢于顶赵白眼嘴,俨然对这些不革命的人不屑一顾。(写言行、神态,用对比手法)

提问:阿Q的所谓革命是怎么样的?这说明什么?这一部分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明确:这一部分用阿Q式粗卤而直率的语言(顺着阿Q的的思路)揭示了阿Q所谓革命的内容:杀人、占财、女人。他的兴奋和激动,说明他贫穷,太想变动一下现状。但他对革命的含义一无所知,认为革命就是要什么有什么,就是复仇出气。他愚蠢无知,把王胡、小D和赵太爷们列为一类,敌我不分;他封建思想浓厚,思维混乱。作者用个性化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阿Q的幻想,剖析了阿Q的思想局限,也指出了革命党人的缺点,如果革命党人重视这部分人的力量,加以启发、引导,他有可能觉悟起来。(这里着重心理描写)

这一部分作者引发阿Q作革命幻想时,注意气氛的营造,“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着的烛光使“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的阿Q朦胧恍惚之中进入幻想境界。

提问:阿Q找到革命目标了吗?静修庵的“革命”说明了什么?这里用什么手法?

讨论。明确:阿Q并不知道革命的目标,他“有意无意”地到静作庵去是因为①第二天起得很迟,肚子饿了。(以前在那里偷过萝卜)②似乎那儿有什么可以动一动的,东西?人?(他不敢动其他什么人)在这一部分,作者告诉我们农民的不觉悟、迟钝,以及者的狡猾。赵秀才的嗅觉真灵,行动也迅速而有目的,他马上把辫子盘了起来,在“咸与维新”的形势下与钱洋鬼子相互勾结,去革了静修庵的命,他们砸了龙牌,打了尼姑,偷了香炉。阿Q“革命”受挫,顿时失了“锐气”,只得自怨自悔。(用对比手法写言行、神态。赵秀才他们的革命用插叙手法)

2.为第八章划分部分。

教师:第七章的标题是“革命”。阿Q极端贫困的经济地位和极端低下的社会地位,使他“神往”革命,他怎样去革命呢?现实情况又怎样呢?我们看第八章“不准革命”。

师生讨论后划分部分。

第1部分1—7段:县城和未庄的变化。

第2部分8—23段:“这几日里……白盔白甲的碎片。”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

第3部分24—31段:阿Q革命的幻灭。

3.讨论第八章。

提问:革命党进城后,县城和未庄有什么变化?阿Q有什么行动?他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县城“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举人老爷当了民政帮办,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政权军权一无变动,只有“一件可怕的事”就是剪辫子。连这一点,舆论上也没有支持,认为是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这里面捣乱。从反面说明其他一无改动,“革命党”是受到旧势力的承认了。未庄“不能说是无改革”,但比县城更差劲,只是“将辫子盘在顶上”“秋行夏令 ”,什么时候需要,还是可以放下的。未庄仍是赵太爷的未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仍是死水一潭,一切照旧。

阿Q的行动是盲目效法,也将辫子用一支竹筷盘在头顶上。阿Q从羡慕到效法,他为得不到人们的赞语而“不快”、“不平”,“总觉得自己太失意;既然革了命,不应该只是这样的”。他想有所改变,一切照旧的现实使他不满意,容易发脾气,他是不会也不可能去想想原因的,于是把不满的情绪倾泄央小D 身上。

这一切说明辛亥革命党人把革命的主力农民群众拒之于门外而向封建势力妥协投降,封建势力趁机篡夺了革命的果实,革命只是换汤不换药。

三、布置作业:

1.列表比较消息刚传来和革命党进城后未庄、县城的变化及各种人物的表现。(课堂上布置表格格式,如有时间一起做一点)

2.预习未教完部分。

第三教时

一、检查作业。

表格:

二、继续研习新课。

1.讨论第2部分。

提问:为什么只有假洋鬼子敢进城?他进城后未庄一些人起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什么?阿Q又悟出点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假洋鬼子留洋时剪过头发,现在把一尺多长的辫子拆开了披在肩背上。其他人怕剪辫子,对城里形势摸不准。假洋鬼子为赵秀才买回了银桃子,居然一起参加了自由党。恐慌一时的赵太爷因此“骤然大阔”、“目空一切”。这里揭示了辛亥革命对封建势力的彻底妥协和反动阶级钻营“革命”的丑恶嘴脸。通过赵太爷的感觉;儿子戴上银桃子比初进秀才时还神气,说明辛亥革命与封建科举走到一起来了。阿Q悟出要投降革命,第一就是要结识革命党,阿Q可认识的“革命党”只有两个,一个在城里早被杀掉了,一个就是假洋鬼子 。于是,只好去找以往最痛恨的假洋鬼子商量了。这说明封建势力已篡夺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已完全流产,“革命党”的含义早已被封建势力暗中复辟的现实所偷换。阿Q的认识多么糊涂,他黑白颠倒地要去结识的革命党就是原来的党。

提问:假洋鬼子为什么不准阿Q革命?阿Q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讨论。

明确:假洋鬼子之流是不会像未庄人和阿Q那样湖涂的,当他们一钻进革命阵营,一夺到胜利果实马上就露出了原来凶恶的嘴脸,他们不允许农民起来革命,也不会和农民站在一条线上,所以“扬起哭丧棒”喊“滚出去”。阿Q的革命希望终于在棒喝声中完全破灭,“心里便涌起了忧愁”“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剩下的只是“无聊”。他无法弄懂眼前的一切,他无所适从了。

2.讨论第八章第3部分。

提问:阿Q又怎样从无聊中解脱出来?正在这时,发生了什么事?阿Q的感情怎样变化?

讨论。

明确:阿Q善于把现实的失败化为精神的胜利,两碗酒下肚,竟又高兴起来,思想中又出现了“白盔白甲的碎片”。他对革命的幻想不灭,因此当赵家遭抢时,他就认为革命军来了,于是浮现出许多白盔白甲的人,搬他想象中的东西。他“心怦怦的跳”,兴奋而激动,满以为他们会来招呼他“同去”,但是眼看着那些人抢走了赵家的财物而无一人理会他,所以“还想上前”而“两只脚却没有动”,直至站到“发烦”而失望,决计不再上前。幻想终于破灭,最后把愤恨发到不准他革命的假洋鬼子身上而“痛恨起来”。又是用精神胜利法,想象假洋鬼子被满门抄斩而解了痛恨。(边讨论分析边指导学生把2、3部分人物的言行、心理等补充进表格。有括号者为后来补充进去的)

三、总结课文。

1.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阿Q前后有哪些“革命行动”?他的心理变化又是怎样?(课文中找出这些段落),作者如何描写他的精神胜利法?

讨论。

明确:前后的“革命行动”除高喊“造反了!”以外还有三次,心理活动是随着行动而变化的(结合表格找课文中主要心理描写段落):

作者在描写阿Q心理变化时,突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如①大嚷“造反了”时好像已经是革命党,精神上高于未庄的其他一切人,情绪高涨感觉良好,对原来害怕的赵太爷们也不恭顺了,到土谷祠飘飘然地幻想“革命”后的好处了。②去静修庵,赵秀才已先他一步革了命,他自悔之余马上“退一步想”,他 们不来招呼他因为是不知他已经投降革命党。③看到小D竟敢也盘了辫子,本来是要“惩罚他忘了生辰八字”的,后来单是怒目而视吐了一口唾沫,表示我已是革命党,不再与你一般见识。④当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时,他无聊忧愁,喝了两碗酒又升起了“白盔白甲”的幻想,于是又高兴起来。⑤最后为了报复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想象假洋鬼子满门抄斩,他又马上释然了。

提问:造成这种精神胜利法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你能简单概括阿Q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吗?鲁迅对阿Q是怎样的态度?你如何理解鲁迅说写阿Q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的”这些话?

讨论。明确: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他长期受封建阶级的剥削、压迫,被剥夺了人生正常权力的结果,也是封建统治阶级在外族侵略特别是近百年帝国主义入侵中产生的失败主义的思想影响结果。他生活在被侮辱被损害的环境中,心犹未甘又无力反抗,只好以妥协求生存,以自欺欺人的思想方法达到精神上的自我满足。

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他愚昧、贫穷。精神胜利法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征。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来时虽一时反对,但低下的社会地位使他本能地倾向革命。他对革命的理解是错误而可笑的,行动是迟钝而软弱的,最后在假洋鬼子的棒喝下革命美梦彻底破灭。鲁迅先生对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阿Q被誉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形象,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中间,意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造成阿Q性格有其社会原因,那么有阿Q性格的就不只是阿Q了,所以,鲁迅所要疗救的对象也有其广泛的社会意义了。鲁迅热爱祖国的心情我们要好好体会。

2.概括主题思想。

通过阿Q想革命又不觉悟、最后革命美梦彻底破灭过程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深刻揭露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总结写作手法。

提问: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用了哪些手法?

讨论。明确:①心理描写,②对比手法,③言行神态的白描(以上分析见讲课中),④讽刺手法(课后“思考和练习”题五,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如写赵太爷对举人箱子的处理;怯怯的叫“老Q”。赵秀才到静修庵“革命”顺手牵羊拿了宣德炉;盘辫子的描写;买“柿油党的顶子”等。假洋鬼子白着眼吹牛。阿Q表现精神胜利法的地方。⑤词语选择准确生动。(这一点放在布置作业中完成)

四、布置作业:

1.做“思考和练习”题六(依次为飞、躄、走、逃、游、踱、动),体会当时阿Q的心理。

2.说说选用下列加黑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了。(自以为正统)

②老Q……阿Q……Q哥。(惊恐的心理)

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讽刺)

阿Q正传 篇12

刘辉邮箱:

阜阳市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参评课教案

课题: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七章革命)

授课时间地点:10月8日下午多媒体教室

授课班级:高三(一)

教材分析:课文第七章“革命”部分,生动地描绘了阿q在革命波及未庄时的心理及行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教学目的:1、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主题思想。

2、欣赏人物形象,初步了解阿q的性格特点,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喜剧外衣下的悲剧人物及社会内涵。

教学设想:1、加强预习指导,要求通读课文,记下第七章中的可笑之处,并试做练习一第一小题的前半部分。

2、将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走近阿q”、“寻找幽默”、“体会严肃”三个步骤,试图以“幽默”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社会内涵。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整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三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文学作品寓教于乐。鲁迅的小说也往往以喜剧外衣包涵悲剧的内核。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注意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走近阿q①简介的基本情况。

②问题引导:

本章中,阿q主要做了什么?在他出场之前,还写到了什么?

③播放电影片断,引导回忆作品描绘的画面。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情节:

未庄风传革命;

阿q宣布革命;

阿q幻想革命;

地主投机革命。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把握课文的情节,整体感知阿q这一人物。

寻找幽默问题引导:

①围绕着“革命”这件事,作者写了一些很幽默的情节。你觉得本章中哪些地方可笑、幽默?

②这些幽默的地方,有的是“他人”的幽默,有的是我们的主人公阿q的幽默。“他人”又分为民众和地主阶级,阿q的幽默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你所找的幽默属于哪一类?

指出自己找出的幽默之处,并说说它属于哪一类。

(“民众的幽默”如:认为辛亥革命是替崇祯皇帝报仇,并把“崇祯”误说成“崇正”;“地主阶级的幽默”如:假洋鬼子和赵秀才相约去尼姑庵革命,顺手拿走了宣德炉……)

把“幽默”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同时,寻找“幽默”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过程。也为下一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深刻内涵打下基础。

肃简要分析“他人的幽默”的“幽默点”,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幽默背后的深刻意义。体会这些“幽默”背后的严肃:①民众的“幽默”说明了他们的愚昧落后、不理解革命;②地主阶级的“幽默”则说明了他们的狡诈、投机革命。

简略处理这一部分内容,以突出下一步对作品的主人公阿q的分析。

具体分析“阿q的幽默”背后的严肃:

⒈把握阿q性格特点

①在宣布革命的时候,阿q有两句话:“……便是我,也要投靠革命党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两句话表现了阿q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②阿q对革命有哪些幻想?从中可以看出他的革命目的是什么?进而可以看出他又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⒉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

阿q虽然可笑,但历代农民革命者不都和阿q想的一样吗?从中我们不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吗?阿q是可笑的,可是,他又是典型的;作品是幽默的,可是,又隐藏着深层的悲哀。学生思考回答:

①宣布革命时的这两句话,表现了阿q性格中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一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精神胜利法”)。另外,“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也就是阿q对自己革命目的的表述。

②我们可将阿q的革命目的概括为:报私仇、抢东西、挑女人。这些愿望中虽有一些合理的成分,但更多地表现了他的愚昧落后与不觉悟。试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阿q的形象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体会作者在这两个最滑稽的场面中所蕴藏的深刻的社会内涵。

课堂小结嘲讽的笔调,良苦的用心。突出教学的主线,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

巩固拓展①课内练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文学作品形象地反映生活有了什么新认识?

②联系课外阅读的类似的作品,写一篇赏析文章。

①完成课内练习;

②课外完成作文。由一篇文章的学习增进学生对文学创作一般规律的认识;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附:(一)、板书设计

喜剧的外衣,嘲讽的笔调,

悲剧的内核。良苦的用心。

(二)、课件投影选段

阿Q正传 篇13

教案示例1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设想:在课外预习的基础上,安排1课时进行书面概括练习,要求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步骤:①布置学生预习,要求通读全文,标记精彩语句,思考“旁批”提出的问题。

?②课堂上安排30分钟由学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学生不要写成“故事梗概”一类。

?③抽查“概述”文字,适当评点,举一反三,让全体学生基本了解这部中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附内容概述参考文字:共分九章。前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其中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身世、处境;二、三两章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强凌弱,奴相十足。中间三章是小说情节的发展,重点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写了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④课外作业可布置学生根据“评点”修改自己的“概述”。

二、研习课文

1?设想:安排4课时研读课文,其中1课时学习前三章,1课时学习中间三章,另外两课时分别学习最后三章。学习时,导读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点,抓住关键,着力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步骤:①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章,拟引导学生归纳阿Q的“四无”(即无名目、无姓、无名、无籍贯),了解阿Q的政治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探讨行文中三处讽刺手法的运用(即讽刺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论”,讽刺抱住“国粹”不放的遗老遗少们,讽刺胡适的考据癖),体味鲁迅小说的独特笔法;回答两个“旁批”提问,初步了解赵太爷和阿Q的性格特征。

?学习第二章,拟引导学生剖析有关阿Q的4个生活片断——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讥笑未庄人“不见世面”,癞疮疤的故事,押牌宝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学习第三章,可要求学生仿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概括该章所记生活片断的主要内容(即阿Q败于王胡,挨“哭丧棒”,调戏小尼姑),归纳阿Q精神胜利法构成的另一层面:畏强凌弱,奴性十足。

?②第二课时:学习第四章,可引导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旁批”的设问,尔后归纳章节大意(即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受的可悲结果,进一步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学习第五章,可要求学生复述“龙虎斗”和“偷萝卜”两个情节,体会用词的准确性,进而认识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学习第六章,主要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前半部分着重揭示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后半部分重点突出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总而言之,中间三章的文意不难理解,由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即可。

?③第三课时:学习第七、八两章。首先可布置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情节,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旁批”的提问。七、八两章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梦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以上为第七章的主要情节)

?未庄没有革命/洋先生不准革命/革命幻想破灭

?(以上为第八章的主要情节)

?④第四课时:学习第九章。这一章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思想开掘深刻,讽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团圆”,也是编辑们着意设计“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读时应调动多种朗读方式去朗诵,去品读,并认真回答“旁批”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就练习三的答案作点提示: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解剖中国人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唤醒那沉睡的民从,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

三、拓展探究

?1?设想:安排一课时,用于鉴赏要点(即分析人物形象、归纳艺术特色),处理练习,为“单元说明”中提出的“理解”“体会”“把握”等要求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2?步骤:结合练习一,探讨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如有必要,可简要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文后所附王富仁的《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五,概括阿Q的性格特征,认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启发学生就“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简析赵太爷父子和假洋鬼子的形象。

?结合练习四,理解小说的艺术特色。关于“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主要由教师讲授;关于“白描的手法”,尽可能让学生找出例证;关于“杂文式的笔法”,略举一两个例子即可。

?练习六安排在课外完成。

教案点评:

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昆仑,在世界文学中也是一流的精品。这样千古不朽的名著,理应全面、深入研读之,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目的。为此,教学该文时可安排6课时,重点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深层的严肃与悲哀,把握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

第 1 2 3 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