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呐喊〉自序》教案(推荐10篇)

2023-04-20 14:51:01教案设计

《〈呐喊〉自序》教案(推荐10篇)

《〈呐喊〉自序》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班级:民族中学高一(4)班(注:借班上课)

指导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心中有梦吗?(回答是肯定的)

人不同,梦想不同,时代不同梦想也不同。鲁迅先生一生也做了很多梦,他把自己“不能全忘记”的梦,写成了小说集《呐喊》。在初中同学们也解读过鲁迅“梦”——小说。说说看我们学过鲁迅的小说有哪些?明确:《故乡》,《社戏》,《孔乙己》。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明确:《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投影:《<呐喊>自序》课件。

并展示《呐喊》篇目表,让学生有大概了解。

《呐喊》篇目表

(1)《呐喊》自序(1922.12)(9)故乡(1921.1)

(2)狂人日记(1918.4)(10)阿Q正传(1921.12)

(3)孔乙己(1919.3)(11)端午节(1922.6)

(4)药(1919.4)(12)白光(1922.6)

(5)明天(1920.6)(13)兔和猫(1922.10)

(6)一件小事(1920.7)(14)鸭的戏剧(1922.10)

(7)头发的故事(1920.10)(15)社戏(1922.10)

(8)风波(1920.10)

二:介绍“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投影显示课件中的“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三:分析课文

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写作特色。(展示课件中的“经历思想”,表格在这里无法显示,可见课件。)

地 点

生 活 经 历

思 想 发 展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课件中的这一内容每按前进一次,填出相应部分,并且不同地点是一个隐藏按纽,单击它可以显示相关图片。)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至此,完成表格。(见课件)

(投影:课件:“三个好梦”)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命名含义”)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投影:课件“作业布置”)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五.课外探究(投影“课外探究”)

显示两个有助于研究鲁迅的相关网址(见课件)

六.结束语

同学们,鲁迅的梦我们今天就分析到这,上课前大家不是说心中都有“梦”吗?为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的支持及与我的配合,我祝同学们好梦成真。

下课!

《〈呐喊〉自序》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3、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1、抓住作者介绍《呐喊》这条线索,理清脉胳。

2、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3、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

二、介绍课文出处并释题:

(参看注释1)初中时学习过《故乡》、《一件小事》、《社戏》、《孔乙己》等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呐喊》一共收集鲁迅小说14篇。《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经历、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呐喊》的主题,也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介绍序言知识(结合课本P66页),强调“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写《呐喊》的宗旨是什么呢?“呐喊”是大声呼喊助威的意思,由此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他是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

(简单介绍时代背景:突出三点。A、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崩溃,屡受列强的侵略而无力抵抗。但是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惯性,使中国社会各阶层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优势地位,不愿从思想、文化等精神方面反省中国。B、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C、中国近代的改革,一直都是不彻底的,这使许多先驱者感到失望甚至绝望,于是沉沦下去,有些人逃避现实,在辉煌的古代盛世寻求安慰,有些人沉湎于声色犬马中麻醉自己,甚至走向了反动。虽然变革总是受到挫折,但是还有许多人在奋斗。越来越多的人像鲁迅一样,认识到思想救国才是根治中国现状的良药。他们纷纷从西方现代思想中寻找药方。于是出现了“新文化运动”。写作《呐喊》这一时期,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峰,经历了对中国长期深刻观察和思考的鲁迅,“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10§:鲁迅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历程)。

1、齐读第一节思考: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2、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未能全忘的一部分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3、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提示: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阅读1——10节,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在绍兴的四年,服侍久病的父亲,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这段生活经历,让鲁迅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于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我们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来看。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这些新知识使作者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把握全文主旨。

2、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字词积累。

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3、引入课文学习: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

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11─24§: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经过和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点、创作态度。)

1、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2、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

朗读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3、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找出来。

(1)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3)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

(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朗读课文最后四节,理解把握关键性长句。

1、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提示:A、关键词的所指——“我的确信”是指“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希望”在原文中表达为“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我之必无的证明”是指“一间铁屋子,万难破毁,大喊大叫,不过是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但是无济于事”;“他之所谓可有”是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B、逻辑关系——这是一个复句,有个转折词语“然而”,它是对上文的转折,是对自己从前想法、观点的否定,也是对下文的强调,说明自己抛弃了从前的认识,而接受了对方的观点。至此,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完全清楚了。

C、把握修辞意义——我抛弃了从前的认识,而接受了对方的观点(唤醒熟睡的人们,打破铁屋子)。“熟睡的人们”比喻“麻木的民众”,“铁屋子”比喻“黑暗顽固的旧社会”。

这样我们就分析提取出了《呐喊》写作的第一个目的:唤醒麻木的民众,摧毁旧社会。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提示:A、关键词——“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一句,“不能已于言”的“已”是停止的意思,“本以为”一词结合下文解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原来是并不急于要呐喊,现在要呐喊战斗。此句中的三重否定,说到底还是否定,因此这个句子目的不在于强调鲁迅当时急于呐喊。

B、逻辑关系——第一层次中的“但”,否定了原先的认识,强调现在要呐喊的事实。依据第二层次的关联词语“所以”,了解这里主要是强调结果。

这样,我们把握了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即:呐喊几声,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是他不惮于前驱。这就是《呐喊》写作的第二个目的。

3、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提示:逻辑关系——第一层次,抓住“但”这个关联词语,把“但”前面的次要内容舍弃,保留其后的句意重点。接着依据句意的主次提取信息,“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是举例材料,可以去掉,这样这句话的要点是什么,就十分清楚了。

从上面三个句子的分析中,我们知道1、2两点是说明为什么要呐喊,而3是说怎样呐喊,因此前两条才是我们要了解的呐喊的真正目的。

四、总结归纳本文的特点:

(一)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

作者抓住《呐喊》缘由这条线索,叙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过程,这条线索即是:好梦──寂寞──呐喊(叙事线索)

以“梦”的产生、破灭为线索,这样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夹叙夹议:

本文是按作者经历的几个阶段进行叙述,所以以记叙为主,但作为序言,要说明小说创作的动机、意图,自然离不开议论。本文议论主要有三种形式:

1、在叙事的关键地方作画龙点睛的议论

写父亲的病,说“在侮蔑里接了钱”;写上南京求学“仿佛是走异路,逃异地”;学洋务是“将灵魂卖给洋鬼子”。这些叙事已透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而作者在记叙之中又特意在两段叙事的联结处,加入几句承上启下的议论:“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真面目”寥寥数语,使叙述中所含意思更加显豁。

2、记录作者的思想变化的感受的议论

它往往交织在叙事中,但由于它更多的是作者历史上思想认识的结论,所以应该说主要是议论。如:记叙看时事画片刺激后写的一段话,把弃医从文的原因和启蒙主义文学观揭示得很透辟,论述了医治身体的病和医治精神的病的关系。又如毁坏铁屋子争论后的一段话,更是鲜明的议论,结论是:希望是不能抹杀的。

3、总结性的议论

结尾处对《呐喊》和文学革命的关系论说。这段议论旗帜鲜明,阐述精辟,落在文章的结束处,是全文叙事的理论归结。议论的末句,又与文章第一句自然呼应。

(三)比喻贴切,寓意深远

铁屋子: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示众的材料看客: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

听将令: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明确鲁迅“呐喊”什么?他为什么“呐喊”?他在怎样的环境中“呐喊”的?同时背诵附录《自嘲》。

2、完成《课课练》上本课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由鲁迅回忆自己梦的产生、对梦的执着,你能不能谈谈自己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你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800字的作

《〈呐喊〉自序》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取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以及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了解鲁迅从事写作的原因、目的和将他的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缘由,学习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教学设想:

在学生课外自读,对课文内容熟悉的机车上,就重点、难点做指导、点拨。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联系旧课,导入新课。

一起回忆进入中学后已读过的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社戏》《孔乙己》《故乡》等。指出它们都出自《呐喊》,它收集了鲁迅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小说。板书:“《呐喊》”,提问该词的本意。明确它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板书:“自序”,提问鲁迅取书名为呐喊的原因,导入课文。明确我们读完这篇鲁迅自己写的说明写书目的和经过的自序,就可以知其用意何在了。

二、理清全文的叙事线索。

投影:

“好梦”(青年时代的三个梦)——“寂寞”(梦境破灭后的沉默)——“呐喊”(沉默后的爆发)

三、分析课文要点。

本文叙事线索清晰,划分两大部分的界限很分明。以“S会馆”为界一分为二。下面我们看第一部分。

1、有重点地分析第一部分(1-10)节。回顾自己青年时代到“五四”前夕所走过的一段曲折的历程,着重说明写作《呐喊》的思想根源。

教师范读第1节。读后抓住词语“梦”“欢欣”“寂寞”“而”“偏”等。着重讲析第1节。指出其为全文总纲,是理解这篇序言的关键。

板书:“梦”,不能全忘的一部分,便成了《呐喊》的由来。(第1节)

粗笔勾勒第(2-6)节框架。

板:书:第一个“梦”,到南京去学洋务,寻求别样的人们。(第2-3节)

第二个“梦”,到日本学医,走科学救国的道路。(第4节)

第三个“梦”,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精神。(第5-6节)

第7-10节主要写作者梦后的寂寞及在寂寞中继续探索、追求。对此点到即可。后面讲写作手法时可适当展开。

2、有重点地分析第二部分(第11-篇末)。记叙《呐喊》的诞生和有关问题,着重说明创作《呐喊》的直接目的。

对11节,讲明S会馆里钞古碑,让生命“暗暗的消去”,反映了作者在“冰冷”的环境中求索,为日后的呐喊作准备。景物描写待讲写作方法时展开。

齐读与金心异谈话的段落。读后指出老朋友金心异的来访,关于打破铁屋子的谈话,是鲁迅生活、思维的一个新的起点。

抓住“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等词语的比喻意义重点讲析此部分内容。指出“铁屋子”比喻黑暗顽固的旧中国、旧社会;“熟睡的人们”比喻当时“愚弱的国民”;“大嚷……”“受无可挽救的……”比喻宣传的力量使一些较为清醒的人提高觉悟,使他们认识到黑暗的浓重,处境的险恶,如果这样做的话,无异于使他们身受的苦痛比许多“从昏睡入死灭”的愚弱者厉害得多。

上面的比喻,表明鲁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我的确信”,是指着眼于眼前铁屋子的“无窗户而万难破毁”而言。旧的统治势力和观念力量还很强大,而人民又正“熟睡”(愚昧落后)。这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旧“好梦”破灭的教训。对金心异所言“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鲁迅是同意的。可见,鲁迅当时对于推翻黑暗的统治势力,既怀疑其可能,又存在着希望。“希望在于将来”。正因为如此,他终于答应金替《新青年》写稿,写出了第一篇《狂人日记》,写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呐喊》。

教师范读“在我自己……”到篇末,重点讲析:

《呐喊》的动机和目的:(1)唤醒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们。

(2)“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呐喊》的方法和原则:(1)“听将令”。

(2)“不主张消极”。

(3)不使青年“寂寞”。

四、课文总结

提问:1、鲁迅的这篇《自序》主要叙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鲁迅在这篇《自序》中叙述了他的生活经历,思想变迁和文艺观点

说明了他写作的起因、目的和将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来由。

2、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哪两大两大特点?

(1)、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附表如下)

时间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1898-1897 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1898-1902 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1904-1906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1907-1909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1912-1917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思,思索追寻

1918- 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2)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阅读《呐喊》中未读过的篇目,写一篇读书笔记。

《〈呐喊〉自序》教案 篇4

作者何翔

学习目标: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一、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投影题目、作者)

初中时学习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参看注释1)

二、新授

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先生写《呐喊》的宗旨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问题:“呐喊”是什么意思?(大声呼喊助威)由此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找出并读)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投影这段文字)

引导他是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点拨]《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关于猛士和中国的脊梁的文字

(为祖国献身,为未来奋斗的人)

引导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讨论)

点拨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寂寞里)

问题“寂寞”的意思是孤独冷清。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

点拨“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找出并依次投影)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问题]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思考讨论)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提示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提示因为他曾经叫喊过,可最终失败了,是什么事呢?

(办《新生》)

[引导]那么,他办《新生》的目的是什么?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改变国民的精神)

[引导]当时国民的精神是怎样的?

(愚昧落后麻木)

[引导]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医的时候看的幻灯片)

[问题]那么,鲁迅先生又为什么去学医呢?从文中找出。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助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点拨]总结起来,他学医的目的就是救民报国。可见,无论是最初的学医,还是后来的治文学、办《新生》他都为了,实现自己的强国救民的理想,可这理想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在作者看来,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除了自己主观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国民的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不赞同也不反对。所以在他看来,国民已经没有了希望,自己也只剩下深深的悲哀和寂寞。而猛士们的奋斗也正如我那里一样,有热情而国民没有反应,所以前驱的猛士是奔驰在寂寞里的。因此他们需要有人呐喊助威。

引导可是作者既然知道猛士也如我那时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

(思想变化了。投影与钱玄同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引导如此看来作者能再次从事文学,全是因为钱玄同的鼓励了,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点拨: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找出来。

(投影)

(1)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3)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点拨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的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问题]那么他都有哪些梦呢?

(学生总结)

学洋务改变命运

攻医学救国救已

治文艺改变精神

点拨而这三个梦反应了作者的不断追求,但这些人生的追求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唤醒国民,改变祖国的命运,现在终于通过这个小说集来完成了。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

(学生总结 投影)

(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小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和作者写作这些小说的缘由,在分析中我们又清楚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着从关键的词句入手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呐喊〉自序》教案 篇5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分析鉴赏现代中国的民族魂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呐喊〉自序》。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67页(板书课题)。

学生翻开课文。

教师:我们初中的时候学过鲁迅先生的许多文章,如《藤野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都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小说吗?

学生:《故乡》、《孔乙己》、《社戏》 (板书)

教师:这些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哪一部小说集呢?

学生:《呐喊》

教师:我们看一下注释(1)对《呐喊》这部小说的简单介绍。同学们注意创作呐喊的时间1918年——1922年,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呢?(提示:1919年爆发了什么运动?)

学生: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峰。

教师:好,那在这之前又发生了什么呢?1840年爆发了什么战争?

学生:鸦片战争

教师:从那时开始中国就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方面屡受到列强的侵略而无力抵抗,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发动了一系列改革或革新运动,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等,但都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的贫弱局面一直没有改变。症结到底在哪里呢?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一些有识之士反对旧文化,反对旧道德,想从改变国民的精神上去拯救整个中华民族。《呐喊》这部小说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下题目,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序言,而且是自序,那么什么叫自序呢?

学生:作者自己写的序叫自序,一般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教师:那么鲁迅创作《呐喊》里的这一系列小说是本着什么样的宗旨呢?这些小说又是经历怎样一番曲折而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课文,先翻到课本第69页看鲁迅先生与他的老朋友金心异的一次对话,这是一次非常精彩的对话,可以说是两位文化巨人的思想碰撞所激发出来的火花。我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先分角色把12段到21段朗读一遍。其它同学仔细听并思考:

金心异来访时,鲁迅在干什么?处于怎样一种精神状态?金心异来访的目的是什么?金心异来访是不是鲁迅创作《呐喊》的主要原因?

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他人听并思考。

教师:金心异来访时,鲁迅在干什么?处于怎样一种精神状态?

学生:抄古碑 消极 寂寞 沉默等

教师:鲁迅为什么会陷入这种状态呢?这个疑问我们先放着。

教师:金心异来访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索稿

教师:索稿成功了吗?

学生:成功了。“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教师:金心异来访是不是鲁迅创作《呐喊》的主要原因?

学生:不是 (陷入思考)

教师:那鲁迅创作《呐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教师:好,我们翻到课文的前面,一起来寻找这个原因?我们先把文章的第一段齐读一遍,看一下从这一段我们能读出什么信息来?

学生:鲁迅创作《呐喊》的来由是为了年青时候的梦?(板书:梦)

教师:那这里的梦指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平常做的梦呢?

学生:不是。是理想、梦想

教师:是作者年青时候的理想和追求(板书理想和追求)那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称为梦呢?为什么不直接说理想和追求呢?

学生:(疑惑、思考)因为理想都破灭了,像梦一样。

教师:那么作者年青时都做了哪些梦?为什么破灭了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的2到6段,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去追寻作者年青时候做过的梦。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2到6段。

教师:同学们看得差不多了吧,好,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变化。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学生: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教师:就是服侍他那久病的父亲,但是他父亲的病还是……

学生: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教师: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学生: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投影以上的话,记录作者的心路历程。)

教师:如何理解这几句话?学生思考,提示: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

学生: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

教师:离开绍兴,鲁迅到了哪里呢?

学生:南京 学洋务

教师:在南京他学了哪些课程?

学生: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

教师: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

学生:新知识

教师:这些课程使鲁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同时有很起了对于被骗的人个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医学的事实。

教师:概括一下也就是:渐悟中医是骗子,并由此产生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投影,记录作者思想变化历程)

教师:这些思想变化使作者产生了第一个梦,也就是……我们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学生齐读: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教师: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作者第一个梦想……

学生:学医救国梦(板书)

教师:于是鲁迅离开了南京,来到日本的仙台进了一所医学专门学校开始学医。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什么事情刺激了他?

学生:看时事画片。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且神情麻木。

学生齐读画片内容: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

教师:如果是你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你们的心情会如何呢?

学生:愤怒、悲哀

教师: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特别是其中的看客给作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于是这样的场景便时时出现在鲁迅的小说里,像我们初中学过的《孔乙己》中的茶客,面对孔乙己的不幸,他们是……

学生:嘲笑、冷笑

教师:毫无同情、怜悯之心,这是怎样的悲哀呀!为此作者悟出了什么?

学生: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教师:也就是他悟到改变国民的精神的最有力的武器“首推文艺”。

(投影,记录作者思想变化历程)

教师:于是他产生了他的第二梦想,也就是……

学生:文艺救国梦 (板书)

教师:他来到东京,进行了最初的文学活动。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

学生:没有出版

教师:也就是流产了。《新生》的失败,标志着作者文艺救国梦的破灭,这给作者以沉重的打击,那么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7到第10段,并找出表示他当时心情的词语。

学生齐读。

学生1:寂寞

学生2:无聊 悲哀

学生3:痛苦

教师:主要是寂寞。(板书)那么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寂寞呢?

学生:国民的麻木

教师:除此还有其他原因吗?失败后,作者是怎样反省的?

学生: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教师:我们总结一下,也就是造成作者寂寞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投影,加强学生印象)

作者的这种寂寞,让我们想起几千年前爱国诗人屈原的寂寞: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真是空有报国志,无处可施展!(板书)

教师:两大美好梦想破灭之后,鲁迅先生陷入了无边的寂寞和痛苦之中,那么他是如何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呢?

学生: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教师:那么这种麻醉法奏效了吗?

学生:没有。似乎又有。(学生思考。)

学生:似乎奏效了,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了。

教师:那沉默是对自己理想的绝望吗?

学生:不是,是在思索、探寻。

教师:结合他的梦想,他在探寻什么呢?

学生: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教师:这种沉默终会爆发,只需要一个契机。那么这个契机有没有到来?

学生:来了,那就是金心异的来访。

教师:我们再来看他们两人的对话,同学们归纳一下在对话中两人所持的不同观点。

学生:读19段,鲁迅关于铁屋子的论断。

教师:你们如何理解这段话中的“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

学生:“铁屋子”用来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用来比喻愚昧、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用来比喻为唤醒广大民众而发出的“呐喊”。

教师:所以鲁迅的观点就是: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是如此的深刻,他把斗争的矛头直指造成病态国民的这个病态社会,要拯救国家,首先要革新这个异常顽固的社会。但要作到这一点是非常苦难的。而金心异的观点呢?

学生: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

教师:所以金心异的来访使作者看到了希望。我们可以结合《故乡》里最后几句话来理解这种“希望”。

学生: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教师: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好,现在作者要开始振笔呐喊了,那么作者呐喊的对象是谁呢?

学生:麻木的国民

教师:仅仅是麻木的国民吗?呐喊的本义是什么?

学生:大声叫喊助威。

教师:那么他要为谁助威呢?学生齐读第22段。

学生: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教师:猛士指哪些人?

学生:有识之士

教师:也就是革命的先驱者。为什么要为他们助威呢?

学生:因为作者年轻时候曾经历过寂寞的痛苦,他不想把这种寂寞再传染给这些做着好梦的青年。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呐喊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板书)

教师:好,文章学到这里也差不多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作者创作《呐喊》的缘由。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呐喊〉自序》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指导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加点的字板书)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多一篇〈〈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二:介绍“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投影显示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三:分析课文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写作特色。(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至此,完成表格。(见后附录)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一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呐喊〉自序》教案 篇7

胡慧琼南昌二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序言的文体知识

2、汲取信息,明确《呐喊》创作的缘由及《呐喊》的创作经过。

3、学习鲁迅反抗绝望,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对鲁迅《呐喊》中的作品做大致观照。

二、重难点及学法引导:

重点: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个别句子的理解。

难点:作者的社会观和创作态度的理解

学法引导:

1、课前预习。(作业:序言两大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呐喊”;我眼中的鲁迅)

2、理解文意时,结合鲁迅小说、散文、杂文,鲁迅研究的相关评论等加以说明

3、课后阅读鲁迅作品及读本中的相关内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简要谈序

自序: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他序: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

代序: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

特点: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感情色彩浓厚

2、 鲁迅作品简介

作品集简况: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集》《华盖集》等

《呐喊》所收作品:

《狂人日记》《孔已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3、 导入课文

五四小诗: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我们习惯于将鲁迅称之为“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试着把鲁迅当作一个朋友,不关注他辉煌的结果,只来看看过程,关注他在探索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复杂万端的心态、情绪,他的焦躁、感伤、痛苦、孤独以及更重要地鲁迅怎样从这内心的炼狱中挣扎出来,找到正确的道路,成为“反抗绝望的战士”。

鲁迅一生很少谈论自己的创作,而《〈呐喊〉自序》正是提供了一个窥视鲁迅内在世界的难得机会,一条鲁迅精神发展的明晰线索。

4、 分析课文

正如同学们所说第一段讲了《呐喊》的来由:梦中不能忘却的一部分,我们看看鲁迅年轻时代做了什么样的梦?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首先是父亲的病故以及“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家庭变故,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与“侮辱”,敏感的鲁迅由此而“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惨伤的记忆。这一段童年体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性格及日后创作。或许我们能从《祝福》中祥林嫂的描写片段看到鲁迅的心。“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色,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在街头听到她的话,还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它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澡、淘米。”鲁迅不也正是默默地从一倍高的柜台上典当,从一倍高的柜台上拿药,默默地忍受着人们的评论与侮辱。

鲁迅于“绝望”中只能“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寻一个怎样的梦?

直到接触了与传统文化异质的西方文化,才形成一个“美满的梦”,燃起了新的“希望”:用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科学救国”梦几乎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起点。

梦想实现了吗?

在异国所感受到的落后民族的屈辱,特别是“幻灯”案件,再一次将他推入“绝望”的深渊,麻木地鉴赏他人(同胞)痛苦的场面给鲁迅的心灵如此巨大的不可弥合的伤害,使他无以摆脱,以至于“示众”(“看”与“被看”)成为以后鲁迅小说的基本模式。《药》:“没有多久,只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鲁迅对“救治病人的疾苦“绝望后,下一步做了什么?

为了从这痛苦的记忆中挣扎出来,鲁迅又做起以“文艺改变精神”的“文学启蒙梦”。

结果怎样?

也许,《新生》的夭折,特别是社会对启蒙者的呐喊“既非赞同,也无反对”的“无反应”对鲁迅心灵的打击才是真正致命的。如鲁迅在其他作品中写到:“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是火;是弹琴么,别人的心上也须有琴,才会是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然而,在中国,却是什么也没有,“一切新思想,新的文字,新的语言,在中国人这里,都不会了解,不会同情,不会感应”。所说的、所写的如“一箭之入大海,溅不起一丝水花”。由此而产生的“绝望感”是极其深刻的:既是对启蒙对象——国民的绝望,更是对启蒙者自身的反省,“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英雄”。这双重绝望必然导致对“启蒙”本身的彻底绝望。鲁迅由此而感受到无端的悲哀,与毒蛇般纠缠灵魂的寂寞,成为一种潜在的痛苦记忆深藏在鲁迅心灵深处。他用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回到国民中去,回到历史中去,如《野草》中写到“从我的后院可以看见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以至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

鲁迅从此就永远寂寞下去了吗?他作为“反抗绝望的战士”之路从此结束了吗?

学生课后讨论。

第二课时

当陈独秀等创办《新青年》,鼓吹新文化运动,鲁迅最初态度并不积极,是可以理解的。毫无疑问,这“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绝望是属于鲁迅自己的。鲁迅称之为“确信”。“确信”这个词儿可不是随便用的。意思是说,鲁迅对“铁屋子万难破毁”这一认识是从不怀疑,一以贯之的。1925年,他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还谈到:“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但鲁迅又确实提起笔来,投入了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成为主将之一,这是怎么一回事?——促成鲁迅做出与前述“绝望”思想不同的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动因是什么?

“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人所谓可有。”是什么意思?

这里存在一个双重的否定(与怀疑):首先,是由经验而产生的“确信”既对“启蒙者”的绝望,对“希望”(以及“启蒙本身”)的否定(与怀疑),然而,又由于对自我经验的有限性的怀疑(如鲁迅在《自选集自序》里所说“我所见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进而对自己的“绝望”(对“希望”的怀疑与否定)产生怀疑(与否定),进而产生(对“启蒙”)的“希望”。这就是鲁迅一再引述的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鲁迅在与许广平的信中也说过“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所以我想,在青年,该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不自卫。”

《野草•过客》:有一天,遇见一位老人、一个女骇。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过客问:“前方是什么?”小女骇回答说:“前面是花园”。老人回答说:“前面不过是坟”。过客则表示,尽管明知道前面是坟,奋斗没有好结果,但仍然要往前走,他觉得前面有一种“声音”一直在呼唤着自己。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历史使命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反抗绝望的战士。

作者最终呐喊了,作者又究竟在为谁在呐喊?

为别人:麻木的众人、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正在作着好梦的青年

“还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这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这类青年,迟疑不敢下笔。”“我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至今有时还在寻求,在寻求中,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鲁迅无论在用笔战斗还是在剖析自己时,眼前都浮动着革命下一代的形象,耳边都响彻着被压迫人民的呼声。他从不把思想的改造和写作看作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把它们与人民解放斗争事业紧紧连在一起。

这样我们或许能帮助我们理解鲁迅为什么要“听将令”,又为什么说“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

鲁迅认为“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时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厉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这就是说,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听命(忠实)于自己的生活(生命)体验与艺术感受,写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出来的东西,如前所分析。鲁迅真实的生命体验正是他心灵深出那些“太黑暗、太冷酷”的感受,但鲁迅一则出于“替别人”着想,一则出于对自己的感受的怀疑。总是在作品里有意“删削些黑暗,装点些光明”。一面要让真正属于自己的黑暗感受在作品中真实流露,一面又要加以限制、保留,甚至“不恤用了曲笔”。前者是“心”的自然非理性的流露,后者是“智”的理性的有意为之。

课外阅读《呐喊》,以本篇自序为钥匙解读鲁迅作品,形成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绝望世态炎凉

梦洋务、西医救国

绝望“幻灯”事件

梦文艺救国

绝望《新生》流产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删削些黑暗,装点些光明

《〈呐喊〉自序》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一、 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思想发展过程,学习鲁迅追求真理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材料说明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并了解序这种文体的特点。

三、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如下能力:

1、 主动、全面的探究知识的能力。

2、 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 在网上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

4、 通过网上的有效信息,写一篇有深度的分析鲁迅及其作品的文章的能力。

5、 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和收集的有效信息,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6、 有创意地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并进行充分的诠释的能力。

学习指导:

一、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本文是鲁迅先生为自己1918-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集(共14篇)写的序言,记叙了作者思想发展的历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社会观、文艺观和创作态度。学习本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通读全文,概括出鲁迅先生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概括段意可借助复句分析和句间关系及语法分析等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认识第一段及倒数第二、三、四段各句关系或复句关系;然后借助表示地点的词语以及承递性的语句,列出全文提纲。)

2、 了解“序”的文体特点,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前提下,结合本文的文体,结合重点语段,概括出鲁迅先生创作小说并命名为《呐喊》的由来。

3、 理解文意时,可结合初中学过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等,对重点语段要细加揣摩,并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质疑解难。

4、 课外阅读《呐喊》中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等,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二、 抓住特点,突出重点

《〈呐喊〉自序》是一篇很不寻常的序文,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指它的内容十分重要,还指它在写法上很有特色,抓住特色,就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

1、 统一笔调下的组合式结构:从全文结构看,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按年代先后叙述他先有志于医学而后又弃医从文的一段经历,是他自传的一个片断;后一部分,写的是《呐喊》集中小说创作的经过,用了散文的形式。但是,作者在全文的写作中,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运用了文艺性的散文笔调,从而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觉。

2、 组合结构下波澜起伏的内容:作者写梦与梦的破灭,写希望与失望,变化迭出,在波澜起伏间,把他生活的那一段中国历史的动荡影象融化在自己身上。

3、 序文与文集表现手法的统一:鲁迅写序文,很注意文集中的内容,在序文中把具体的描写与生动的叙述结合在一起,在记叙性的散文中包含着小说和杂文的手法。同样,他为《野草》写《题辞》,用的是散文诗的情调;为《中国小说史略》作《序言》,用的是文言。

4、 精炼含蓄的语言:作者写他和金心异的对话,说自己的梦和寂寞,都很让人玩味。

学习方法:

一、 自主学习,解难质疑

1、 浏览课文,寻找关键词: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快速阅读本文,从中提取几个你认为能涵盖全文内容的关键词(点:“梦”——“寂寞”——“呐喊”等)。

2、 深化或细化阅读,扩充关键词:能结合文章,解说特定的关键词,补充事实依据,使之丰富充实。

3、 领悟课文,领略比喻之美:如“寂寞如大毒蛇”、“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铁屋子”、“呐喊”等,使文章含蓄深刻、妙趣横生。

4、 精读第22段,正确理解鲁迅的“听将令”?(此时的呐喊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是遵从革命先驱者的意愿的“呐喊”。)

5、 结合提纲,试分析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由于本文既要叙述自己过去的某些经历状况又要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演变,所以采取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二、 合作探讨,研究拓展

1、 小组合作研究

① 关键词的微妙变化说明了什么?(点:叫喊、大嚷和呐喊三个词的有序运用,巧妙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由主张文艺救国到运用文艺做革命武器的心路历程。)

② 详写“消沉”生活为了什么?(点:一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文艺救国失败后的无限痛苦与寂寞;另一方面,也恰恰证实了鲁迅先生并不是真正的消沉,他是在沉默中反思,在反思中积蓄战斗的力量。)

③ “呐喊”有什么丰富的内涵?(点:呐喊是鲁迅先生所从事的革命文艺,更是鲁迅先生的革命宣言、革命态度与革命行动,也是对前驱者的鼓励和慰籍,一种唤醒和号角,一种希望和期待——革命队伍的壮大和事业的兴盛。)

④ 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你有什么看法?(点:关键是要有理有据)

2、 小组组合落实

① 确定人员:全班同学自由组合,4个人为一组。

② 确定选题:在下列选题中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中确定一个:

a、 研究鲁迅传记为他的思想发展划分阶段,尤其要侧重研究和课文有关的前期思想发展。

b、 研究鲁迅小说,为他的人物形象归类,尤其要侧重研究《呐喊》在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地位。

c、 研究课文本身,诠释“呐喊”一词的丰富内涵,重点研究“鲁迅为什么创作《呐喊》”,以及“为什么而‘呐喊’”这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

d、 自由研究,对由课文中引发的有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鲁迅写小说为什么要用曲笔等。

③ 明确分工:组长,负责组织落实、协调关系;另外分笔记输入员、上网查询员、资料整理员、研究报告汇报员等。

④ 上报情况:小组人员、选题、研究分工、研究安排、所须帮助等。

3、 收集资料

各组在互联网上查找并收集资料。参考网址:

① 鲁迅传记:鲁迅传记写作的历史回顾(一)、(二):

② 鲁迅小说:

a、《鲁迅小说的“复仇”主题》

b、《我看鲁迅小说》

c、《鲁迅小说的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d、《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③《〈呐喊〉自序》:

a、《〈呐喊〉自序》课文分析:

b、说鲁迅的“曲笔”:

4、 整理资料

① 全组讨论,综合整理。

② 在“卫星话语——专题语文学习”网或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的相关论坛发帖组织更大范围的专题讨论,综合整理讨论情况。

③ 各组将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

三、 交流成果,进行评价

1、 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形式可以是演讲、课件演示、图片展示等。

2、 其他小组针对汇报小组的汇报进行提问,形成答辩。

3、 每人写一篇800字以上的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文章发至我的电子邮箱和“卫星话语——专题语文学习”网或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4、 由师生联合对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估重点是按时完成任务情况、搜索信息能力、信息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小组协作意识和研究报告书面表达情况。

《〈呐喊〉自序》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一、 了解鲁迅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思想发展过程,学习鲁迅追求真理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二、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选择典型材料说明思想发展过程的写法,并了解序这种文体的特点。

三、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如下能力:

1、 主动、全面的探究知识的能力。

2、 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 在网上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

4、 通过网上的有效信息,写一篇有深度的分析鲁迅及其作品的文章的能力。

5、 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和收集的有效信息,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6、 有创意地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并进行充分的诠释的能力。

学习指导:

一、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本文是鲁迅先生为自己1918-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集(共14篇)写的序言,记叙了作者思想发展的历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社会观、文艺观和创作态度。学习本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通读全文,概括出鲁迅先生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概括段意可借助复句分析和句间关系及语法分析等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认识第一段及倒数第二、三、四段各句关系或复句关系;然后借助表示地点的词语以及承递性的语句,列出全文提纲。)

2、 了解“序”的文体特点,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前提下,结合本文的文体,结合重点语段,概括出鲁迅先生创作小说并命名为《呐喊》的由来。

3、 理解文意时,可结合初中学过的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一件小事》、《故乡》等,对重点语段要细加揣摩,并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质疑解难。

4、 课外阅读《呐喊》中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等,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二、 抓住特点,突出重点

《〈呐喊〉自序》是一篇很不寻常的序文,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指它的内容十分重要,还指它在写法上很有特色,抓住特色,就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

1、 统一笔调下的组合式结构:从全文结构看,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按年代先后叙述他先有志于医学而后又弃医从文的一段经历,是他自传的一个片断;后一部分,写的是《呐喊》集中小说创作的经过,用了散文的形式。但是,作者在全文的写作中,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运用了文艺性的散文笔调,从而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觉。

2、 组合结构下波澜起伏的内容:作者写梦与梦的破灭,写希望与失望,变化迭出,在波澜起伏间,把他生活的那一段中国历史的动荡影象融化在自己身上。

3、 序文与文集表现手法的统一:鲁迅写序文,很注意文集中的内容,在序文中把具体的描写与生动的叙述结合在一起,在记叙性的散文中包含着小说和杂文的手法。同样,他为《野草》写《题辞》,用的是散文诗的情调;为《中国小说史略》作《序言》,用的是文言。

4、 精炼含蓄的语言:作者写他和金心异的对话,说自己的梦和寂寞,都很让人玩味。

学习方法:

一、 自主学习,解难质疑

1、 浏览课文,寻找关键词: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快速阅读本文,从中提取几个你认为能涵盖全文内容的关键词(点:“梦”——“寂寞”——“呐喊”等)。

2、 深化或细化阅读,扩充关键词:能结合文章,解说特定的关键词,补充事实依据,使之丰富充实。

3、 领悟课文,领略比喻之美:如“寂寞如大毒蛇”、“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铁屋子”、“呐喊”等,使文章含蓄深刻、妙趣横生。

4、 精读第22段,正确理解鲁迅的“听将令”?(此时的呐喊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是遵从革命先驱者的意愿的“呐喊”。)

5、 结合提纲,试分析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由于本文既要叙述自己过去的某些经历状况又要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演变,所以采取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二、 合作探讨,研究拓展

1、 小组合作研究

① 关键词的微妙变化说明了什么?(点:叫喊、大嚷和呐喊三个词的有序运用,巧妙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由主张文艺救国到运用文艺做革命武器的心路历程。)

② 详写“消沉”生活为了什么?(点:一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文艺救国失败后的无限痛苦与寂寞;另一方面,也恰恰证实了鲁迅先生并不是真正的消沉,他是在沉默中反思,在反思中积蓄战斗的力量。)

③ “呐喊”有什么丰富的内涵?(点:呐喊是鲁迅先生所从事的革命文艺,更是鲁迅先生的革命宣言、革命态度与革命行动,也是对前驱者的鼓励和慰籍,一种唤醒和号角,一种希望和期待——革命队伍的壮大和事业的兴盛。)

④ 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你有什么看法?(点:关键是要有理有据)

2、 小组组合落实

① 确定人员:全班同学自由组合,4个人为一组。

② 确定选题:在下列选题中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中确定一个:

a、 研究鲁迅传记为他的思想发展划分阶段,尤其要侧重研究和课文有关的前期思想发展。

b、 研究鲁迅小说,为他的人物形象归类,尤其要侧重研究《呐喊》在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地位。

c、 研究课文本身,诠释“呐喊”一词的丰富内涵,重点研究“鲁迅为什么创作《呐喊》”,以及“为什么而‘呐喊’”这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

d、 自由研究,对由课文中引发的有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鲁迅写小说为什么要用曲笔等。

③ 明确分工:组长,负责组织落实、协调关系;另外分笔记输入员、上网查询员、资料整理员、研究报告汇报员等。

④ 上报情况:小组人员、选题、研究分工、研究安排、所须帮助等。

3、 收集资料

各组在互联网上查找并收集资料。参考网址:

① 鲁迅传记:鲁迅传记写作的历史回顾(一)、(二):

② 鲁迅小说:

a、《鲁迅小说的“复仇”主题》

b、《我看鲁迅小说》

c、《鲁迅小说的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d、《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③《〈呐喊〉自序》:

a、《〈呐喊〉自序》课文分析:

b、说鲁迅的“曲笔”:

4、 整理资料

① 全组讨论,综合整理。

② 在“卫星话语——专题语文学习”网或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的相关论坛发帖组织更大范围的专题讨论,综合整理讨论情况。

③ 各组将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

三、 交流成果,进行评价

1、 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形式可以是演讲、课件演示、图片展示等。

2、 其他小组针对汇报小组的汇报进行提问,形成答辩。

3、 每人写一篇800字以上的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文章发至我的电子邮箱和“卫星话语——专题语文学习”网或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4、 由师生联合对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估重点是按时完成任务情况、搜索信息能力、信息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小组协作意识和研究报告书面表达情况。

《〈呐喊〉自序》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命名为“呐喊”的原因

3、学会从关键的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1、抓住作者介绍《呐喊》这条线索,理清脉胳。

2、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3、学会从关键词句入手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现代社会信息量特别巨大,知识浩如烟海,我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必须有所选择,不可能把每一本书都看一遍,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要看书前面的序言,序言有的是作者请别人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书的内容,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自己为他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自序》。

二、介绍课文出处并释题:

(参看注释1)初中时学习过《故乡》、《一件小事》、《社戏》、《孔乙己》等小说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同一个小说集《呐喊》。《呐喊》一共收集鲁迅小说14篇。《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经历、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呐喊》的主题,也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介绍序言知识(结合课本P66页),强调“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既然“自序”一般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那么鲁迅写《呐喊》的宗旨是什么呢?“呐喊”是大声呼喊助威的意思,由此看来,鲁迅先生也是在给人助威的,那么他是在给谁助威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他是在给这些猛士呐喊助威,那么,这些猛士又是什么人呢?鲁迅先生又说,他的呐喊只是“聊以慰藉”、“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为什么猛士“前驱”还会害怕?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前驱的?

(简单介绍时代背景:突出三点。A、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崩溃,屡受列强的侵略而无力抵抗。但是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惯性,使中国社会各阶层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优势地位,不愿从思想、文化等精神方面反省中国。B、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C、中国近代的改革,一直都是不彻底的,这使许多先驱者感到失望甚至绝望,于是沉沦下去,有些人逃避现实,在辉煌的古代盛世寻求安慰,有些人沉湎于声色犬马中麻醉自己,甚至走向了反动。虽然变革总是受到挫折,但是还有许多人在奋斗。越来越多的人像鲁迅一样,认识到思想救国才是根治中国现状的良药。他们纷纷从西方现代思想中寻找药方。于是出现了“新文化运动”。写作《呐喊》这一时期,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峰,经历了对中国长期深刻观察和思考的鲁迅,“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猛士们为什么会是“寂寞”的呢?“寂寞”这个词在文中出现好多次,把它们找出来。

(1)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2)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3)这寂寞又一天一天长大的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4)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与我太痛苦。

(5)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

(6)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先生的“寂寞”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他所感到的(“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由此可见,先生的寂寞正是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悲哀。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四、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10§:鲁迅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历程)。

1、齐读第一节思考: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2、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未能全忘的一部分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3、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提示: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阅读1——10节,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在绍兴的四年,服侍久病的父亲,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这段生活经历,让鲁迅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于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我们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来看。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这些新知识使作者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把握全文主旨。

2、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字词积累。

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3、引入课文学习: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他为什么还要呐喊呢?

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11─24§: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经过和为革命而创作的文艺观点、创作态度。)

1、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2、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

朗读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3、作者是否认为国民全无希望?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思想了。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找出来。

(1)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在于将来。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3)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

从这此词语可以看出,作者重新开始治文学,并非仅因钱玄同的请求,更多的倒是在圆他年轻时的救民报国的梦想。这正回应了他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年轻时候做过许多梦,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由来。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所以,作者写这些小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的。那么总结一下,作者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是:

(1)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2)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的呼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而围绕着《呐喊》的由来作者也讲述了他的思想发展过程,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然后是奋起的呐喊。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思想一直都没有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三、朗读课文最后四节,理解把握关键性长句。

1、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提示:A、关键词的所指——“我的确信”是指“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希望”在原文中表达为“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我之必无的证明”是指“一间铁屋子,万难破毁,大喊大叫,不过是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但是无济于事”;“他之所谓可有”是说“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B、逻辑关系——这是一个复句,有个转折词语“然而”,它是对上文的转折,是对自己从前想法、观点的否定,也是对下文的强调,说明自己抛弃了从前的认识,而接受了对方的观点。至此,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完全清楚了。

C、把握修辞意义——我抛弃了从前的认识,而接受了对方的观点(唤醒熟睡的人们,打破铁屋子)。“熟睡的人们”比喻“麻木的民众”,“铁屋子”比喻“黑暗顽固的旧社会”。

这样我们就分析提取出了《呐喊》写作的第一个目的:唤醒麻木的民众,摧毁旧社会。

2、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提示:A、关键词——“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一句,“不能已于言”的“已”是停止的意思,“本以为”一词结合下文解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原来是并不急于要呐喊,现在要呐喊战斗。此句中的三重否定,说到底还是否定,因此这个句子目的不在于强调鲁迅当时急于呐喊。

B、逻辑关系——第一层次中的“但”,否定了原先的认识,强调现在要呐喊的事实。依据第二层次的关联词语“所以”,了解这里主要是强调结果。

这样,我们把握了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即:呐喊几声,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是他不惮于前驱。这就是《呐喊》写作的第二个目的。

3、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提示:逻辑关系——第一层次,抓住“但”这个关联词语,把“但”前面的次要内容舍弃,保留其后的句意重点。接着依据句意的主次提取信息,“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是举例材料,可以去掉,这样这句话的要点是什么,就十分清楚了。

从上面三个句子的分析中,我们知道1、2两点是说明为什么要呐喊,而3是说怎样呐喊,因此前两条才是我们要了解的呐喊的真正目的。

四、总结归纳本文的特点:

(一)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

作者抓住《呐喊》缘由这条线索,叙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过程,这条线索即是:好梦──寂寞──呐喊(叙事线索)

以“梦”的产生、破灭为线索,这样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夹叙夹议:

本文是按作者经历的几个阶段进行叙述,所以以记叙为主,但作为序言,要说明小说创作的动机、意图,自然离不开议论。本文议论主要有三种形式:

1、在叙事的关键地方作画龙点睛的议论

写父亲的病,说“在侮蔑里接了钱”;写上南京求学“仿佛是走异路,逃异地”;学洋务是“将灵魂卖给洋鬼子”。这些叙事已透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而作者在记叙之中又特意在两段叙事的联结处,加入几句承上启下的议论:“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真面目”寥寥数语,使叙述中所含意思更加显豁。

2、记录作者的思想变化的感受的议论

它往往交织在叙事中,但由于它更多的是作者历史上思想认识的结论,所以应该说主要是议论。如:记叙看时事画片刺激后写的一段话,把弃医从文的原因和启蒙主义文学观揭示得很透辟,论述了医治身体的病和医治精神的病的关系。又如毁坏铁屋子争论后的一段话,更是鲜明的议论,结论是:希望是不能抹杀的。

3、总结性的议论

结尾处对《呐喊》和文学革命的关系论说。这段议论旗帜鲜明,阐述精辟,落在文章的结束处,是全文叙事的理论归结。议论的末句,又与文章第一句自然呼应。

(三)比喻贴切,寓意深远

铁屋子: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示众的材料看客: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

听将令: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明确鲁迅“呐喊”什么?他为什么“呐喊”?他在怎样的环境中“呐喊”的?同时背诵附录《自嘲》。

2、完成《课课练》上本课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由鲁迅回忆自己梦的产生、对梦的执着,你能不能谈谈自己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你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800字的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