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推荐14篇)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1
【案例一】
1.来源:《补充习题》
2.题型: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时候也许乌鸦才想到,要是 ,就 。
生读题后,师提问。
生:要是我不开口,肉就——就肉——就肉——不会——掉下来了。(显然,孩子已经发现自己的表达与句式不符,于是回答到后半句的时候出现了几个反复与停顿,显得局促不安。)
(师微笑着示意她坐下,并马上做了指导。)师:乌鸦为什么会开口,是因为——
生:很得意。
师:为什么得意呢?(大家一时无语,师有点性急,临近下课,放学了。)还不是因为它喜欢听狐狸的好话,所以这里我们可以这么说,要是我不——(生未及回答,师很急就脱口而出)不喜欢听——好话,就不会——上当(有一两位学生答)——对,上当受骗。
师:谁能完整地再说一遍?
生答(不少学生举手,指名一生答,比较流利)
师:我们也一起来说一遍。(师生齐述)
最后师在横线上指导填写。
【反思】
在这一段练习指导中,我感觉自己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回应,并能马上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填写。但是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但也不排除自己平时太过赶,习惯使然。没有能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一个悟的过程。孔子曰:不悱不发。但是这里,我却犯了大忌。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主动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的表达能力又何提高?
走在回家的路上,孩子高举的小手一直在我眼前。她是多么积极、主动,她满怀着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虽然我给了她一个鼓励的微笑,然我一句断然的否定还是把它们无情地浇灭了。我仿佛看到了她黯然落座的情景,仿佛听到她在说:以后我再也不举手了,多难为情……老师啊,老师,你还自以为引得多巧妙呀!
再思,难道她的表达就是错的吗?难道没有挽回的余地?其实,只要稍加点拨,一切就会水到渠成,一切也会更加美丽!
改进预设:
生:要是我不开口,肉就——就肉——就肉——不会——掉下来了。
师:是呀,要是我不开口,肉就不会掉下来了,也就是说:就不会掉什么?
生:就不会掉肉了。
师:说得多好,你能完整地说一遍吗?
生:要是我不开口,就不会掉肉了。
师:看,这样说多好!(我想,此时这位小朋友一定会得到极大地满足,思维一定也会更活跃。)小朋友,再想一想,乌鸦知道开口会掉肉吗?
生:知道。
师:从哪知道?
生:狐狸第一、第二次的时候,乌鸦都没有回答。
师:是呀,乌鸦是绝对聪明的。可是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会开口的?想想我们上节课已经讨论过。
生:她太得意了。(按学生原来的回答做引导)
师:为什么会那么得意?
生:狐狸说她羽毛漂亮,嗓子好,所以她非常得意。
师:是呀,这说明乌鸦喜欢听——
生:好话。
师:看来,乌鸦开口是因为喜欢听好话,这才是她掉肉最根本的原因。所以“这时候也许乌鸦才想到,要是我不——
生:要是我不喜欢听好话。
师:就不会——掉肉了!
师:对,也就是不会上狐狸的——
生:当了。
师:看,说得多好,一下子就说到最根本之处了。谁能完整地帮乌鸦说一说,找找这次掉肉的原因?
生:这时候也许乌鸦才会想到,要是我不喜欢听好话,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师:能找到错误,相信你就也能改正错误!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住这个教训。
生齐述。
随感: 我想,这样的改进就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原则。只有在这样,孩子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所得也才会更加牢固。
【案例二】
1.来源:《补充习题》
2.题型:按课文内容填空。
有一天,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就对乌鸦说了许多 。
生读句。
师提问。
生:……就对乌鸦说了许多谎话。
师:是呀,我们都知道,狐狸说的这些话都是谎话,但是乌鸦知道吗?
生:知道!不知道!(学生七嘴八舌,我知道这里面多的是跟风的,根本没有经大脑思考的。)
师:仔细想一想,狐狸说的这些话,乌鸦知道不知道是谎话?
生:不知道是谎话。
师:所以在她听来,觉得都是——
生:好话。
师:对!在乌鸦听来都是好话。所以这里该填——好话。
【反思】
这一片段中,教师的引导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通过课文的学习,孩子都明白,狐狸说的那些话都是谎话,根本不符合事实,是为了骗取乌鸦嘴里的肉才说的。但是,作为被骗者乌鸦来说,她在狐狸一次又一次表现极度亲热的关心和夸赞下丧失了警惕而上了当,也或许明知狐狸是在骗人,但是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夸耀她,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导致它过度兴奋而开了尊口。不管是什么原因,在乌鸦听来,狐狸的那些话都是非常动听的,动人的,是令人喜欢的好话。所以,此处应该填好话。通过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体会到用词的准确性。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2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有趣的课文,插图生动有趣,形象地再现课文,相信我班的孩子一定会很喜欢。
第一自然段要把握好“叼”,可以让孩子用手代替乌鸦的嘴巴“叼起铅笔”。
第二自然段到第6自然段写了狐狸的3次讲话,以及乌鸦3次的变化,我很喜欢这里,“眼珠一转”“赔着笑脸”“摇摇尾巴”“一溜烟跑掉了”都表现了狐狸的心理变化;“没有回答”、“看、没有回答”、“得意、唱”这些神态都充分表现了乌鸦一次又一次失去警惕。
课堂实录:
师:小朋友,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一只饿极的狐狸来到了树林里,在一棵大树下看见了一只乌鸦。这只乌鸦最里叼着一片肉。你们看,他们的眼睛都看着哪里?(肉)对了,狐狸和乌鸦都看着这片肉,于是他们两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不用着急回答,大声朗读课文,不多字,不少字,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师:谁用一、两句话告诉大家,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狐狸骗了乌鸦的肉。
生:乌鸦上了狐狸的当,肉不见了。
生;乌鸦用好听的话骗了乌鸦,乌鸦上当了。
生……
师:他们之间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再来看这图。(课文插图)如果你是这只很饿很饿的狐狸,你会怎么样?你心里怎么想?
生:想把乌鸦的肉骗过来。(提醒:如果你是狐狸,你心里怎么想?)
生:如果乌鸦把肉掉下来就好了,我该怎么办呢?
生:这片肉多好吃啊,好想吃啊!
生:好大块的肉啊!如果给我吃就好了。
生:多么可口的肉,怎么能吃到呢?
师:乌鸦叼着肉,看见了狐狸,心里又是怎么样的?
生:它很得意。
生:它有点害怕。
生:它很高兴。
师:好,我们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知道了乌鸦很得意,狐狸很想吃这块肉了!
师:狐狸想吃肉了,开始动脑筋了,它怎么做了呢?乌鸦又是怎么样呢?我们大声读一读2到6自然段。
师:好了,现在请小朋友动笔,把描写狐狸的句子用“~~~~~”画起来。然后把狐狸的句子读一读。
师:你们都是狐狸,我当乌鸦,我们来对话。
师:哦!有些狐狸读得真好,加上动作了,还想读吗?好,我们再读。
师:好,老师请小朋友再读狐狸的话,如果加上动作就更棒了。等大家都读完了,就请些小朋友表演。
生读。
师:小倩当狐狸,老师当乌鸦,小朋友当“文明的小观众”。
师:哦,小倩读得真好,你们知道好在哪里吗?
生:声音响亮,有动作,还很好听呢!
师:现在我们学着小倩再读。
师:好了,现在你们是乌鸦了,我们又来读一读。
师:老师发现有几只乌鸦很可爱,请他上来和老师合作,你们都当——“文明的小观众”。
师:这只乌鸦怎么样?
生:有很好的动作。
师:老师送你们一个词语:生动,加在句子上。
生:他的动作很生动。
师:能学学吗?好,我们再合作,你们都是乌鸦。
师:现在老师请4人小组合作,一个当乌鸦,一个当狐狸,两个当旁述,读好课文。
(小组读,表演,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是一只这样的狐狸?
生:它会说话。
生: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
生: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生:这只狐狸太假了,乌鸦的羽毛不漂亮,嗓子不好听,它却说它的羽毛漂亮,嗓子好听。
师:对啊,这只狐狸的做法实在是让小朋友不喜欢啊!虚假的行为是不要得的。我们再把课文朗读一次,等会准备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略)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3
一、复习词语。
二、听录音,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乌鸦站在树上的插图,听课文录音。
2、听了故事以后,你觉得图中还缺什么?(缺一片肉)
3、乌鸦得到肉后,心里怎样?(高兴)
4、用高兴的语气读读第二小节。(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狐狸也出来了,同学们读读第三小节,圈出表示狐狸动作的词。
2、根据狐狸的动作给狐狸摆位置。
3、教师在狐狸嘴边画一两滴“口水”,问:这样是直流口水吗?(学生:应把口水画得多一些)
4、把狐狸馋的样子读出来。
四、学习4—7小节。
1、这时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
2、读课文,想想狐狸对乌鸦说了几句话?读狐狸的话。
3、学习第一次对话。
(1)出示狐狸和乌鸦的话。
(2)假如你是狐狸,你是怎样说的?
(3)狐狸说这句话时表情是怎样的?(朗读指导)
(4)这么亲切,乌鸦为什么不作声?
狐狸又想出了一句话,我们来看看狐狸怎么说。乌鸦怎么做?
4、学习第二次对话。
(1)出示狐狸的话和乌鸦表现的句子。
(2)读狐狸的话。(朗读指导,读出亲切)
(3)师:前一次,狐狸是问候乌鸦,这一次是问候乌鸦的孩子,前一次乌鸦不作声,这次为什么是看了一眼?
(4)狐狸两次问候行不通,这时狐狸心里是怎样想?
5、学习第三次对话。
(1)出示狐狸的话。
(2)哪个地方,你觉得乌鸦听了很舒服?
(3)这句话该怎样读呢,同学们先练一练。
(4)指名朗读,指导。
6、学生分别当狐狸和乌鸦分角色朗读。
7、谁来当大法官,说说狐狸的话是不是真的?
五、想象说话。
1、这时乌鸦心里是怎么想的?
2、听录音(乌鸦心里说的话)。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4
(学习了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后,我出示了乌鸦落寞地站在枝头的挂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时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乌鸦心中会想些什么?
(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乌鸦伤心极了,心想:唉!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上了狐狸的当。
生:乌鸦可后悔了: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会儿就有肉吃了!
(我正欲总结,却有一男生跃跃欲试,我便让他发言。)
生: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了,从没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让我听到了。不就丢掉一块肉么,孩子们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
(顿时,教室里一阵哄笑。我先是一楞,随即笑着问这学生。)
师:那么,这只乌鸦要是再找到肉,还会让狐狸给骗走吗?
生:不会了,这下子它有经验了,不会再上当的。
师:大家别笑,这位同学的想象力真丰富,还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好样的!其实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关键是犯了错误该怎样对待。如果你一个劲地埋怨自己,责怪自己是没用的,而应该努力去纠正错误,这才是正确的方法。
[评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出人意料的“奇想”。有的似乎与课文的学习关系不密切,有的表面看来甚至有悖于课文所需要阐明的道理,但它们都是学生积极思维闪现出的灵感。教师若是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并能及时捕捉其思维的闪光点,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上述教例中的那个男生,他站在与众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没有为乌鸦惋惜后悔,所想的内容与这则寓言所要揭示的寓意也不太吻合,但却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总受冷落的人的心声,同时也反映出这个孩子面对挫折时积极乐观的心态。教师敏锐地捕捉住其中的闪光点,适时地点拨诱导,既自然地揭示出本文蕴含的寓意,又升华了主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正确对待挫折的教育,同时也扬起了学生个体再创造的风帆,为全班学生树立了榜样。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5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55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狐狸对乌鸦的三次说话,乌鸦是怎么做的。并理解“谗”,“得意”的意思。
2、通过学习课文,从狐狸的好话,乌鸦的受骗上当,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狐狸的三次说话。
重点:
理解狐狸的三次施计和乌鸦的三次反应。
难点:
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狐狸和乌鸦”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边看黑板的图,一边听第一自然的录音。
1、问:通过听和看你知道了什么?
2、再听录音二,三自然段:
边听边想:[ 出示投影片]
1、乌鸦为什么很高兴?
2、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后怎么样了?它心理会想什么?
1、问:乌鸦为什么很高兴?(让一学生读)
2、乌鸦在高兴,得意洋洋的时候,被狐狸看见了,狐狸看见那片肉后它怎么样了?
3、谁能说说“谗”是什么意思?
(读一读该段,读出“嘴谗”的感情)
二、学习四——八自然段
(一)自由朗读四—八自然段,边读边想:
①、狐狸说了几次话?都说了什么?(用“——”划出)
②、乌鸦又是怎么做的?(用“00”划出)
1、问:狐狸说了几次话?三次说话说了什么?
2、听了狐狸的三次说话,乌鸦每次有什么反应?
3、狐狸第一次说话前,“想了想”,它想什么呢?
4、狐狸说话时的表情是怎样的?而且用了“您,亲爱的“表示对乌鸦怎么样?
(二)四人小组讨论,狐狸的三次说话该怎样读并各自在小组中试读。
1、谁来读一读狐狸的第一次说话?这次狐狸要和乌鸦表示友好,骗乌鸦开口,骗到了吗?
于是它接着又想到了什么?
2、所以,狐狸第二次又怎么说?这次成功了吗?
3、狐狸两次都不能骗得乌鸦开口,这次为了能让乌鸦开口,狡猾的狐狸要进一步骗乌鸦,这时狐狸又在想什么?
4、谁来读一读狐狸的第三次说话,是怎样的好听?
(三)生:演示乌鸦的第一次反应
1 、乌鸦怎么做的?它不做声在想什么?
2 、(生演示第二次反应)
3 、乌鸦这次有什么反应?
乌鸦看了狐狸一眼,又会想什么?
4 、(生演示第三次反应)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怎么样了?
“得意极了”可以换成我们学过的哪个词语?
乌鸦一得意,就忘记了什么?
(四)四人小组各自扮演乌鸦和狐狸进行练习。
(自由读)(表演读)
小结:乌鸦听了狐狸一次一次的好话,终于怎样了?
(投影出示:狐狸得手的一刻)
(五)理解寓意: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1 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
2 乌鸦现在心理有什么感受?
3 请大家教训,教训这只爱听好话的乌鸦,帮它改过吧!
(我们做人也一样:贴寓意)
教学设想: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听录音和挂图引入理解狐狸和乌鸦的关系,用美丽的图案,把学生带入故事情景中。
二、自主学,发展思维
在教学中,我围绕狐狸骗乌鸦的三次说话及乌鸦的三次态度上的变化这一重态点。设计问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做做,找出狐狸的三次说话和乌鸦的反应。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
三、从读中理解课文,培养语感
本课语言夸张、有趣,读来琅琅上口。在指导学生读的方面,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先指导学生想象狐狸的心态、表情。想象狐狸会用怎样的语气去骗乌鸦,小组讨论读、个人读,并且在理解课文基础上表演读。让学生从读中理解狐狸如何三次施计骗乌鸦。从读中感受出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爱听好话的性格特点。从而理解寓意。而且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四、创设说话情境,培养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了狐狸一次又一次施计后的想法。引导学生想象狐狸施计失败后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并且乌鸦对狐狸每次说话后想法,也让学生想象,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
五、步步深入,突破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意,在抓好三次说话上,我还设计了问题:“乌鸦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大家教训、教训这只爱听好话的乌乌鸦,帮它以后改过吧!”使学生在懂得寓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到爱听好话的后果。
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自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6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师讲《狐假虎威》的故事)
2、故事中的狐狸是一个什么样的家伙?(狡猾)
3、导语:狐狸狡猾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过去它骗了老虎,今儿个它又对乌鸦使起了坏心眼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狐狸和乌鸦》。(电脑出示画面,师板书课题:狐狸和乌鸦。)
二、学习课文
㈠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狐狸和乌鸦住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段。
2、(师板书简笔画:一棵大树)请一个同学帮老师把狐狸和乌鸦放在他们的家里。
3、你为什么将它们贴在这儿?你能将书中的句子找出来读读吗?
4、狐狸和乌鸦是以同一棵大树为家,他们是什么关系?(邻居)
㈡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1、过渡:这对邻居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后面的课文。可以放声朗读,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一人读一段。
2、交流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⑴看动画
⑵刚才这段动画内容表现的是书中哪两自然段的内容?谁愿意把这两段读给大家听听?
⑶(电脑出示句子)他抬起头一看,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叼”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馋得直流口水”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吗?
⑷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的肉会想些什么?
电脑出示句子:“这块肉 !只要想办法让乌鸦 ,就能 。”
㈢学习课文四至八自然段
1、狐狸为了使乌鸦开口,对乌鸦说了几次话?(三次)
2、读第一次话。(电脑出示画面)
指导读好“您好,亲爱的乌鸦!”(主动和乌鸦打招呼)教师板书:您好,不做声。
3、读第二次话。(电脑出示画面)
指导读好“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主动和乌鸦套近乎的样子)师板书:孩子好吗,看了一眼
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说明什么?你知道它当时在想什么吗?
4、出示第三次对话。(电脑出示画面)
指导读好“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
小组内比赛读,师生赛读。师板书:羽毛漂亮,嗓子真好。
你知道乌鸦的羽毛是什么样的吗?叫声是什么样的吗?狐狸说的是什么话?目的是什么?
5、狐狸说了这么多奉承话,他的目的达到了吗?
齐读最后两节(电脑演示动画)(板书:得意极了)
6、唉,傻乌鸦还是上当了,我想,如果当时咱们小朋友在场,提醒提醒他,也许他就不会上当了。
如果你在场,您将怎么提醒乌鸦?
电脑出示句式:“乌鸦,你应该了解自己呀!
,千万别 ,不然就要上了狐狸的当。(指导说话)
可惜呀,你当时不在场,乌鸦还是上了狐狸的当。(板书:讨好、上当)
㈣表演
1、学生小组内表演。
2、指派两组学生上台佩戴头饰配乐表演。
三、心理渗透: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不能听别人的好话)
2、同学们,你们能正确认识自己吗?说说自己的优缺点。
师出示句式,故意说奉承学生的话,生按句式回答。
“我知道我 ,你说的是奉承话,我不能相信。”
5、拓展延伸
老乌鸦把自己上当受骗的故事,告诉了小乌鸦,并用这两句话教育小乌鸦,希望小乌鸦能吸取教训。小乌鸦长大了,有一天,小乌鸦也找到了一块肉叼了回来,小狐狸看见了,又想骗下这块肉,他能得逞吗?课后请同学们编一个童话故事。
板书
狐狸和乌鸦
不做声 看了一眼 得意极了
您 好 孩子好吗 羽毛漂亮嗓子真好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7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其中课文第四至第八段讲狐狸骗取肉的经过是重点,理解狡猾的狐狸为得到乌鸦叼着的肉,接连施计是课文的难点。抓住描写狐狸和乌鸦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加深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从而领悟道理是突破本文重点、难点的关键。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复习字词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文中六个带“一”的词分成两类,引导孩子通过比较读、静心思,明确“一”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读音,也就是需要变调。如此,便于孩子们归类识记。两组四字词分别与狐狸和乌鸦有关,在识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既识了字、正了音,又对文字背后隐藏的狐狸与乌鸦的形象有了一个整体回顾。
二、学习三次行骗,感受不同的形象。
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好话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时我采用三比细读的方式,引导孩子体悟狐狸的狡猾以及乌鸦上当受骗的过程。
1.一比三句好话,找寻异同。
二年级儿童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时间内阅读三段文字已属不易,经由细读,找出相似点和不同处,更是需要较好的眼力、缜密的思维以及流利的口语表达。
2.二比三处提示语,探究用意。
单读狐狸的三次好话,我们感受到的是狐狸对乌鸦的关心、赞扬,可加上提示语再读,狐狸的司马昭之心便昭然若揭了。在教学时,我紧紧扣“眼珠一转”、“赔着笑脸”、“摇摇尾巴”三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探究狐狸动听语句背后的真实用意。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对话中,孩子们走进了文本,理解了奉承话原来可以如此颠倒黑白;在三“骗”板书一字比一字大的直观感召下,狐狸的谄媚与狡猾尽现学生眼前。
3.三比乌鸦三次反应,梳理结果。
狐狸一次比一次具有欺骗性的好话最终让乌鸦放松了警惕,上了狐狸的当。那么,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呢?孩子们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捕捉到了乌鸦的心理变化,明白了爱听奉承话、得意忘形,最终导致上当受骗的结果。而这正是本文想要传达给孩子们的道理。
三、 揭示寓意。
在此阶段,我将练习四中出现的莎士比亚的话提前学习,而且,在这两者之间架设桥梁,由课文引出名言,由名言上的词句“动听的语言”再次回归文本、品味词句。如此,走出文本,又走进文本,更能体现小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四、 想象拓展。
《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的结尾含蓄深刻,为学生思维的拓展留有广阔的空间。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出示了语文补充习题上的:《乌鸦被骗之后……》。在学生进行小练笔之前,我先引导孩子们确定故事可能的结尾,要么肉又被骗走了,要么肉没被骗走。如此,学生在起因与结果间理请思绪,创编故事,既降低了难度,又不会被束缚思维。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8
【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讲一只狡猾的狐狸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说明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前三段讲乌鸦和狐狸是近邻,乌鸦给孩子找到一片肉,狐狸想吃乌鸦叼着的肉。第四至第八段具体讲狐狸骗取乌鸦那片肉的经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狐狸的3次施计和乌鸦的3次反应是教学的重点;对寓意的理解是难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一)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狐狸的本性是什么吗?(狡猾)你们见过乌鸦吗?它和黄鹂、孔雀、百灵鸟相比,它的羽毛漂亮吗?(不漂亮)它的叫声好听吗?(不好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了这一课之后大家就知道了。
(二)板书:狐狸和乌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把带生字的词语圈出来读两遍。
2.在自然段的前面标出序号。
3.边读边思考:狐狸是怎样把乌鸦叼的肉骗到手的。
4.看看课文插图画的是哪一自然段的内容。
三、检查学习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卡片,用指名读或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
2.检查“一”字的读音。出示卡片:一天、一眼、一片、一看、一张。
3.提问: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然后请8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小结:大家在这节课学习得很认真,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大家会更积极主动。
作业: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各自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
(一)学习一至三自然段。
让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听第一自然段的录音,提问:你通过听和看知道了什么?(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它们是邻居,互相比较了解。)同时利用插图认识“窝”和“洞”。
导言:这两个邻居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课文。
指名读二、三自然段,要求边听边想: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乌鸦找到一片肉,心情怎样?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狐狸看到乌鸦叼着肉怎样了?它心理会想些什么?
出示小黑板,大家齐读:
很高兴还可以怎样说(特别高兴、十分高兴、很得意。)从哪儿看出乌鸦很得意?(它叼着肉站在树枝上,正在显示自己。)
乌鸦正得意,被谁看见了?(狐狸)。狐狸看见肉后怎样了?(馋得直流口水),直流是什么意思?(不停地流)这说明狐狸馋到了极点,想马上把肉吃到嘴。
(二)学习四至八自然段。
导言:狐狸馋成这样,会怎样做呢?下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四、五、六、七自然段。
提问:开始狐狸是怎样做的?(它想了想)“想了想”是指狐狸在干什么?(在暗暗打主意)你知道它在想什么?(我得想个办法,让乌鸦张嘴把肉掉下来。)接着它又是怎样做的呢?(它向乌鸦说了三次话。)让学生画出狐狸说的话和乌鸦听后有什么反应的句子。
理解重点词句。
提问: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了什么?说话时表情怎样?狐狸为什么要笑着对乌鸦说话,为什么要用“您”“亲爱的”这些词?(表示亲近、友好,想得到乌鸦的好感。)这时乌鸦有什么反映?(不作声)它为什么不作声?(因为嘴里叼着肉,不便回答。)
提问:看见乌鸦不作声,狐狸又说了些什么?它问候乌鸦孩子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关心乌鸦的孩子讨好乌鸦)这回乌鸦又有什么反应?(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看了狐狸一眼”说明什么(说明乌鸦有些动心了。)
提问:狐狸看到乌鸦有些动心了,接着又说了什么?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奉承、吹捧乌鸦,让它更加得意,好张嘴唱歌。)乌鸦听了狐狸的话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张嘴唱歌,肉被狐狸叼走了。)
小结:狐狸不用向乌鸦要,也不用抢,而是通过亲近、讨好和吹捧,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说明狐狸怎么样?(狡猾)爱吸奉承话的乌鸦怎样了?(上当了)
第三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
二、指名读全文
三、指导朗读
1.读狐狸说的三次话。
第一次说的话要用友好、尊敬、问候的语气读。
第二次说的话要用亲近、关切的语气读。
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赞美和请求的语气。
2.读乌鸦发出的声音“哇……”时,声音要适当放低、拉长。
四、讨论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别有用心的人做坏事,总爱采取狡猾的欺骗手段,花言巧语,奉承讨好,如果只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就会上当受骗。)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1.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2.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的书写。
肉:共六画,笔顺是冂、内、肉。
掉:右上是“上”,不是“十”。
窝:不要写成宝盖儿。
羽:两个“习”要写窄些。
3.每个生字写两遍。
4.指导完成课后第二、三题。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
2、积累词语8个,句子2句。
3、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4、懂得只爱听奉承话,就会上当的道理。知道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出示课题,齐读。
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 学习“狐狸”。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知道狐狸的哪些知识?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1、 听课文录音:听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 交流讨论。
3、 出示句子:他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轻声自读,指名读,齐读)
4、 学习生字:叼、馋
5、 自由读课文第3节,小组讨论:
狐狸一共称赞了乌鸦几次?每次是怎么说的?有什么不同?
乌鸦又是怎样对待狐狸的话的?每次有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6、 出示词语:骨碌、瞥一眼、差远了、嗓子、享受
7、 学习生字
8、 分角色朗读第3节。
9、 读4、5小节,学习生字“哇、溜“。
三、复习巩固,游戏激趣。
1、 抽读生字。
2、 区分生字:碌——绿;哇——娃;溜——留(并用这些生字组词)
四、齐读课文,拓展训练。
1、 读全文。
2、 分角色演一演。
3、 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做个小作家: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乌鸦和狐狸后来会有什么发展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作家,把故事继续写下去。(小组讨论,续编故事)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10
以读为本发展个性——《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学设计
作者:安庆市大观区集贤路小学余莉丽转贴自:转载点击数:98
以读为本 发展个性——《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学设计
安庆市大观区集贤路小学余莉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11课《狐狸和乌鸦》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趣味小故事。我在教学此文时,坚持以读为本,通过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了解课文,通过每个学生独特的感悟,从而达到个性化学习。
一、自读课文,阐明个性见解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文开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子:一走上讲台,我就笑着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学生们一听可来劲了,一个个精神抖擞大叫喜欢。一看学生来了兴趣,我忙提出要求,要他们认真地看,并想一想大概说的是什么。栩栩如生的媒体画面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们亲眼目睹了生动的一幕幕。
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可是录像没有配音,不知狐狸说了些什么话骗乌鸦,所以在他们的头脑里有了一个悬念。然后,我要求他们大声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学生兴趣盎然,带着疑问,一个个读得很认真。
读后,我让他们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狐狸真是个坏东西,两次都没骗到乌鸦,还要骗第三次,太坏了。有的学生说乌鸦太笨了,怎么不用脑子。马上有学生反驳说你难道从来没受过骗吗?
二、精读课文,发表个性总结
理清了课文的主要脉络,就要抓住课文重点,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吃透课文。
首先,我紧紧围绕课后问题提问: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细细品读这部分,用波浪号在文中标出三次说话的内容。先让学生体会,练习感情朗读,接着指名读,找学生分别分角色读,让别的学生评议读书情况。通过学生的自我评议,学生终于弄清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现狐狸的假意阿谀,这样,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中不同角色的理解。读完之后,我给学生戴上头饰,让他们来演一演这个故事。通过精彩的表演,在学生们开心的大笑中,彻底认识了狐狸欺诈的真实面目,从而对课文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三、延伸课文,拓展个性想象
学习课文是“入乎其内”的过程,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再现文中事物形象以达到情感共鸣和哲理启迪,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鼓励学生深思多问,发表见解。学完了这一课,我还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最后,我让学生阅读这些创造性的作品,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延伸性地进一步学习了课文。
以读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需要。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11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它在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乌鸦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把狐狸骗到一个池塘边,让狐狸一个人站在那里。乌鸦再飞到树上。狐狸可馋了,嘴里直流口水。突然乌鸦从树上跳下来,它看到池塘里有一条小鱼,就叫狐狸转过身去,再把眼睛闭上。乌鸦把肉放在鱼儿身上,再拿一根细细的线结着肉。这样这又细又长的线,狐狸是不知道的。然后叫狐狸再转过身来。乌鸦假装着急地说:“不好了,不好了,肉掉到池塘里去了。”狐狸看了看池塘说:“别着急,我下去拿。”乌鸦连忙把肉吊上来。狐狸刚准备“一、二”还没数三呢,就被乌鸦推了下去。池塘里的鱼儿们都吓得这里游,那里游。狐狸爬上来身上都是水,冷得直发抖。乌鸦看着狐狸这样忍不住哈哈大笑。乌鸦问狐狸:“肉呢?”狐狸说:“我没拿到。”后来狐狸独自一个人回家了,而乌鸦呢笑得眼睛都红◆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12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和朗读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2.理解课文的寓意。3.学会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思路:首先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课文和教师的范读,初知课文大意,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生字,识记字形,抽读词卡。然后从整体入手,提出问题,以问促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接着部分深究,通过提问,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最后回归整体,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明白课文所含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导”,重在抓住重点词句段,以问促读,以读促说,以说助读,以此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过狐狸的一些故事吗?谁知道狐狸的本性是什么样的?(狡猾)你们见过乌鸦吗?它和别的鸟,如黄鹂、孔雀、百灵鸟相比,它的羽毛漂亮吗?它的叫声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看看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带生字的词语,看拼音多读两遍。)
1.检查自学情况。读下面句子,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wō),狐狸住在大树底下的洞(dòng)里。
(2)狐狸对乌鸦说:“您的羽(yǔ)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就差(chà)多了,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jǔ))吧!”
(3)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唱起歌来。哇(wà)……她刚一张嘴,肉(ròu)就掉(diào)下来了。
2.抽读生字、生词卡片。(先带拼音读,然后再去掉拼音读。)指导学生学会生字词。
窝洞羽毛差多了
肉哇几句掉下来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文讲了一只狐狸骗取了乌鸦嘴里一片肉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导语:狐狸是怎样骗到乌鸦嘴里的这片肉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分段读讲课文,重点理解乌鸦上当受骗的经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有几句话?从这里你知道什么?(两句话。知道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他们是邻居,彼此是了解的。)
2.默读课文2—3自然段。
思考:乌鸦与狐狸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找出最能说明原因的句子。(乌鸦找到一片肉,高兴地站在树枝上,狐狸见了直流口水,想吃这片肉。点拨“直流”的意思。)
3.重点讲读4—7自然段。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思考:
(1)狐狸对乌鸦说了几次话?每次都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2)乌鸦每次听了狐狸的话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反应?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点拨,结合看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狐狸“想了想”,它想什么呢?(狐狸暗暗打主意,想鬼点子,让乌鸦张口把肉掉下来。)
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
第一次:“笑着”是装出一副笑脸,“您”是“你”的尊称,为的是讨好乌鸦。
第二次:称“亲爱的乌鸦”、问孩子好,表示亲近、关心,再次讨好乌鸦。
第三次:“羽毛漂亮”、“嗓子好“,会唱歌,为了奉承,别有用心地吹捧——使乌鸦张口。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
第一次:“不作声”,觉得狐狸的话虽然好听,但嘴里有肉不便回答。
第二次:“看了一眼,还是不作声”,乌鸦有点动心了,但还是怕丢了肉,还有所警惕。
第三次:得意极了,高兴得把一切都忘了,也忘了嘴里的肉,结果乌鸦受骗了,狐狸的骗局得逞。
4.朗读指导:结合教师上述点拨之处,理解课文,体会狐狸和乌鸦各自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狐狸:第一次,尊敬、问候的语气。(讨好)
第二次,亲近、关切的语气。(献媚)
第三次,夸奖、赞美的语气。(巴结)
乌鸦:表现是愿听好话,越听越高兴,读“哇……”时,声音要适当放低、拉长。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同学二人分角色朗读。
2.全班指名分角色朗读。
有条件的班级,可带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
二、理解寓意。思考:
1.课文中写了一只怎样的狐狸和一只怎样的乌鸦?
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什么道理?(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和一只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乌鸦。懂得别有用心的人做坏事,总要采用狡猾的欺骗手段,花言巧语,阿谀奉称,如果你只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就容易失去警惕,受骗上当。)
三、识记字形。
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肉:共6笔,和“内”相比较记忆。
差:半包围结构,和“着”相比较记忆。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2—4题作业,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附:板书
狐狸——和——乌鸦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13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27
评《狐狸和乌鸦》
《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故事浅显而寓意深刻,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悟。俞老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思考,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一、抓对话,谈感悟。在把握狐狸和乌鸦特点的基础时,俞老师着重围绕狐狸和乌鸦的三次对话,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细细品味,让学生从狐狸说话的称谓、语气、内容等方面相互交流,深入探讨,再分角色朗读,在比较中品读,在品读中有所感悟,形成见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情感的参与,使他们的内心感悟更趋多元化。
二、抓“人物”,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围绕故事中狐狸和乌鸦这两个特定的“人物”,引导学生学习:(1)狐狸骗肉的过程、骗肉后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2)乌鸦是怎样上当受骗的?(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有什么启发?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中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中折射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当然,没有真正完美的一堂课,我觉得俞老师的课还有以下两点提出来商榷的:
一|启发想像 主动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制,而想象是无限的。”《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的结尾含蓄深刻,为学生思维的拓展留有广阔的空间。教学中,建议俞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大胆想象,有理有据地延伸课文。可以设计了一道口语训练题:《乌鸦被骗之后……》,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既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时空,学生的想像力会淋漓尽致地发挥了。
二、教师语言要儿童化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应该是非常有趣的。教师如果在整堂课中用儿童化的语言把他们带入文本中,我想孩子的激情会更加高。教师生动的语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把他们带入一个美好的情境中。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入情入境,这样的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粗浅的看法,还请个位批评指正。
by: 金玉珍
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自
《狐狸和乌鸦》练习偶得 篇14
作者:姚华转贴自:转载点击数:57
《狐狸和乌鸦》教学思辩
姚华
《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寓言故事,故事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就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完成对课文的学习,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看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而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恰恰能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要,这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心向。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偷懒”,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空间,多一点表现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
? 有位专家说:“这许多年来,我们一直失败的一件事,就是让学生们安静地坐在桌子边,而不让他们合作做一件事。”这是颇有道理的。首先,合作学习能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及表现自己的机会。我们知道,在全班开展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露脸表现的机会很少,锻炼交流的机会有限。而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化整为零,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能搭起展示才华的舞台,使他们感到有被别人尊重的愉悦的机会。其次,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开发了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就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再次,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因为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是未来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合作学习就能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 二、注意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的根本后劲。文秘帮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充满鲜活生命力,因为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知识底子、自己的生活积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边性和复杂性。加之新课程标准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所以,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也要纳入很多弹性灵活的成分。本教学设计试图在活动化的教学时空里,让学生学习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给师生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提供激发灵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目标的空间。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潜力,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展课文内容。教师在安排学生表演故事内容时,启发学生可以把乌鸦受骗上当后的心情表演出来。通过这样的启发,教学内容开放了,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学会开放的思维方式,思维活化了,才有可能创新。通过想像当时情景,深入理解角色思想,体会不同的情感;通过表演故事,续编故事,放飞学生的思想,任他们在自由创造的广阔天地里振翅翱翔,尽显风采。
三、注意以读为主的训练主线,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以读为主是本教学设计所体现的又一要点。坚持以“读”为主线,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去学习朗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语感,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通过对狐狸的语言分析,可以看出狐狸心里的想法:想方设法骗取乌鸦嘴里的肉;通过对乌鸦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乌鸦心里的想法:愿听好话,虚荣心强。所以,我多次设计了“狐狸、乌鸦是怎么想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寻找想象思维的训练点,并启发学生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大胆地说。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强化了读的训练。而且在训练中注意了训练的层次性和广泛性。另外采用启发学生丰富想象,大胆说话的方法,使学生人人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量的训练,达到发展语言与智力,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教学目标。
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课更多资料!本站(文秘帮)地址: www.wenmibang.com 本文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