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推荐6篇)

2023-03-08 06:06:01教案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推荐6篇)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篇1

一、导入新课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著名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这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2、相机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

(“画家”写的大些,“牧童”写的小些)

(齐读课题)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⑴自已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⑵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⑶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⑴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⑵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⑶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⑷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⑸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用对话的速度,天真质朴的语气读牧童说的话。

(教师可适时范读,引导评读、仿读、赛读、表演读等)

⑹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⑺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

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⑴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

⑵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

(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⑶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快来告诉老师和同学吧!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篇2

一、教学策略选择

1.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著名画家戴嵩在画牛的时候,把尾巴画错了,一个牧童指出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课文主要写了“画家技术高超”“牧童指出错误”“画家虚心接受”三个方面的内容,来体现人物的品质。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朗读品味的是“画家技术高超”,在感受技术高超的同时进行自主探究识字教学。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会认“戴、购、墨、抹”等13个生字,会写“挤、拱、批、抹”四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2)经历自主识字,合作探究,朗读感悟的学习过程,掌握“按偏旁归类”等识字方法和“抓重点词句读中感悟、积累”的阅读方法。

(3)使学生体会到戴嵩这位大画家高超的画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自主识字的热情。

[点评:三维目标确立准确,训练点明确,落实新课改精神,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读准“惭、愧、拱、墨、抹”等字的字音,规范书写“挤、拱、批、抹”四个字,重点指导“批”字的书写。

(2)通过朗读体会大画家的高超画技。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戴嵩的画技高超,并积累、运用有关夸赞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教学策略选择及理论依据

崔峦教授说:“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对崔老师的这三个“教语文”,我仔细地揣摹,认真地思考,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时,在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基本识字方法基础上,我主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感悟,积累词句;通过模仿、引导想象进行语言训练,努力将语文课堂还给“语文”。

二、教学过程实录

1.激疑导入,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顺势提问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看课题想问题,说说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生1:画家是谁?

生2:牧童是做什么的?

生3:他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师:你能解答哪个问题?

生1:画家是戴嵩

生2:牧童是放牧的。

师: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画家”?

生1:画画的非常好的人可以叫他画家。

生2:画出的画像真的一样。

生3:画出的画很有名的人叫作画家。

[点评:开门见山,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2)引入资料,加深了解

师:你对这个画家有什么了解?

生1:我知道戴嵩是个有名的画家,几分钟就能画一幅画。

生2:我知道他的主要作品有《三牛图》《斗牛图》《归牧图》《乳牛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些图片,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

生:观看课件。(配乐播放图片)

师:“说说你看到了哪几幅名画?”

生:我看到了《三牛图》《斗牛图》《归牧图》《乳牛图》。

师:这么有名的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学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2.学习课文,合作探究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出13个生字,会写出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干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朗读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较发现,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瞧,他们来了。

(多媒体出示戴嵩和牧童的画像)谁认识他们呢?

生:画家、牧童。

(教师边板书:“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

师:你发现了什么?能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吗?

生:老师把“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我猜是因为牧童年龄小,画家年龄大。

生:我觉得是画家本领大,会画画,牧童只是会放牛,所以就写的小。

师:一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师板书:“和”)和一个小小年纪的牧童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2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小朋友知道怎么默读课文吗?

生:不用手指着读,不出声音在心里读。

师:老师再给你一条建议,请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想:大画家戴嵩是怎么画这幅斗牛图的?

三、以读代讲,体验情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可结合学生读的有关大画家戴嵩画这幅斗牛图的语句,出示句子。教师边有意识的范读边点击鼠标,使“一会儿”、“很快”变红)

师:小朋友,这句话中“一会儿”说明什么?

生:“一会儿”说明画家动作很快。

生:“一会儿”还说明画家技艺高超。

师:“一会儿”在这句话中可以读得怎样?

生:读得稍快一些。

(学生自由练读这句话。)

(指名读,以评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画家的高超技艺。)

(全班齐读)

师:“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小朋友,你们接着往下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朗读三、四自然段。)

2、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师:谁来读读商人说的话?

(指名读。)

师:商人称赞戴嵩画得太像了!是绝妙之作!该怎么读?你再读一读。

师:听你一读,大家好像看见了这幅画,画得太像了!这样读才是称赞别人!

(引导学生标画“称赞”)

师:谁来读读教书先生的话?

(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出了赞扬的语气。

师:听你读后,大家感觉到这幅画真的画活了一样,画得太棒了!这样读才是赞扬别人!

(引导学生标画“赞扬”)

师:你从画下来的这两个词中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的意思很相近,都有赞扬的意思。

师:读读课文,你们还能找出和它们意思相近的词吗?

生:夸赞。

师:这三人词都是夸赞戴嵩画得好!全班齐读课文中这些夸赞戴嵩的话。

师:课文上说“纷纷夸赞”,都有哪些人在夸赞呢?

生:有戴嵩的朋友。

生:有戴嵩的家人。

生:还有很多过路的人。

……

师:想想你可能是其中的谁?当你看到戴嵩的绝世之作时,会怎么夸赞呢?

生:我是过路的人,我会说:好,好,真是好画呀!

生:我是戴嵩的家人,我会说:瞧我们家老爷的画,真是绝世之作呀!

生:我是戴嵩的朋友,我会说:这么好的画,我要花大价钱把它买下来。

……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做商人,一个同学做教书先生来夸夸戴嵩。其他的同学都是围观的人,等他们夸完,我们接上去,想怎么夸就怎么夸,可以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展示纷纷夸赞的画面吧。

师:原来这么多人都在夸赞戴嵩,才叫“纷纷夸赞”啊。看来这个画家还真了不起,这斗牛图画的还真像!

(教师板书:了不起)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师:可是就在这时,(出示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个小牧童挤进来了,大声喊:“画错啦!画错啦!”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想象力真丰富!

师:是呀,就在人们纷纷夸赞的时候,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画错啦!”,这声音就好象炸雷一样,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声音很大。

生:还说明大家听到这样的声音感到很吃惊。

师:谁愿意学着牧童的样子喊一喊?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人们都在那儿夸赞他,你这样一喊,我们都惊呆了,真像炸雷一样!

师:再看看图,人们有什么表现?你看到了什么?

生:人们都呆住了。

师: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这个孩子真大胆,竟然敢向大画家提意见。

生:这个小牧童,小小年纪你懂得什么。

师:这时,戴嵩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同桌分角色练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可边读边配上动作)

(指名分角色读对话。)

师:你想对大画家戴嵩说什么?

生:您真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

生:您以后可要仔细观察,不要再画错了。

师:这时,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生:你可真细心,连两牛相斗的情形都观察得这么清楚。

生:你可真大胆,敢向大画家提意见。

师:一个著名的大画家,却这么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多么令人敬佩啊!(教师板书:虚心)他真是个了不起的大画家。别看牧童年龄小,却敢在大画家面前提出自己的意见,又那么善于观察,多值得我们学习啊!(教师板书:敢提意见)从这儿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牧童!

师:我们快来看看戴嵩的《斗牛图》,看看是不是像牧童说的那样,画错了。

(学生边看边发表意见。)

师:戴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哪怕是一个小牧童的意见也是如此,再加上他刻苦练习,终于成为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画家。

4、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来夸夸他?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那么多人欣赏呀,谁再来读读?

(指名读)

师:我们一起夸夸他吧。

(齐读)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师:现在你觉得课题这样写还合适吗?为什么?

生:应该把“牧童”写得大,“画家”写得小。因为牧童虽然是个孩子,也没读过多少书,却很善于观察,还敢当着那么多的人指出大画家的错误,非常了不起。

生:我觉得应该把“牧童”和“画家”写得一样大。因为他们都很了不起,一个很勇敢,一个很虚心。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我该听谁的呢?

生:老师,还是应该写一样大,因为他们真的很了不起,都值得我们学习。

师:谢谢你的建议,你们同意吗?

生:(齐说)同意。

(教师改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认识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画家和牧童,他们的勇敢、虚心都值得我们学习。戴嵩特别喜欢画牛,我国现代还有很多画家像他一样以画动物而闻名,我们一块来看看吧。

(配乐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

师:同学们下课后,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像他们这样了不起的人,在他们身上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是一个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课堂。当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时,没有老师的硬性评判,只有同学们认真品读后的真实感受,真实想法:他们都很了不起,应该写一样大。)

【板书设计】

21、画家 和 牧童

虚心 敢提意见

了不起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篇4

一、引导质疑,导入新课

古人说:“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至此方可长进。”可见先有疑问,才能产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内驱力。

向学生出示课题后,学生纷纷发问:

生:老师,我知道什么叫做牧童,就是专门给人放牛放羊放马的孩子。

生:老师,我也知道什么叫做画家。就是画画的非常好、很有名气的人。

师:是啊,你们都说的很对。那么课文中的画家是谁呢?他是唐朝著名的大画家戴嵩,最擅长画的是牛。

生:真奇怪!

生:我也奇怪!这么有名的大画家怎么会和一个小小的牧童联系在一起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是啊!

师:既然感到奇怪,为什么不赶紧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呢?

(生兴趣盎然,纷纷翻开书本,津津有味的朗读起课文。 )

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知识的生动表现。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能积极主动探究自己未知的知识,从而掌握终生受益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环境,培养质疑兴趣,并做好主导、调控工作,多角度指导质疑方法,培养质疑问难能力,以促使学生增强信心,敢于质疑,勇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紧扣文眼,议论纷纷

课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师:戴嵩的斗牛图画的怎样?

生:非常逼真。

生:栩栩如生。

生:……

师:从课文中找出人们觉得戴嵩画的很好的词。

生:纷纷夸赞。

师:你现在是围观的商人和教师,请你来夸赞夸赞戴嵩和他的画。

(生有感情朗读有关句子。)

师:围观的人还会有谁,他们会怎么夸赞?

生:还有旅店的老板。他说:这样的画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啊!

生:有卖菜的大娘,她说:这哪是画啊,分明就是真的牛。

生:老农说:我家的牛咋跑这纸上来了?

……

师:在这纷纷的夸赞声中,竟然传来了一声“画错啦、画错啦”。

生:这声音太不和谐了。

生:就像炸雷一样。

生:胆子太大了!敢说大画家画错了!

生:真是胡说八道!

生:不是胡说。画家是真的画错了。你们听听牧童说的这话……

生:我觉得在大家的纷纷夸赞声中,敢对大画家提出批评,牧童真勇敢!

生:牧童真勇敢!

“文眼”是文章的灵魂,如果我们能抓“文眼”组织教学,往往事半功倍、高潮迭起。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有利于训练学生敏锐的语感,强化语言文字训练。本片段围绕“纷纷夸赞”、“炸雷”等词,紧扣语言文字,从一点切入,引导学生研读,然后逐层展开,层层递进,展开激烈讨论,直至最后揭示文间主旨,达到训练目的。促使学生较的体会到了大画家戴嵩作画的认真态度和向小牧童求教的虚心精神、小牧童敢于提出反面意见的精神。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篇5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朗读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比较发现,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瞧,他们来了。(多媒体出示戴嵩和牧童的画像)谁认识他们呢?

生:画家、牧童。

(教师边板书:“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

师:你发现了什么?能猜猜这是怎么回事吗?

生:老师把“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我猜是因为牧童年龄小,画家年龄大。

生:我觉得是画家本领大,会画画,牧童只是会放牛,所以就写的小。

师:一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师板书:“和”)和一个小小年纪的牧童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2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时,“画家”、“牧童”的字体一大一小,鼓励学生观察发现,并进行猜测,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发阅读的兴趣。]

二、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师:老师想了解一下,小朋友知道怎么默读课文吗?

生:不用手指着读,不出声音在心里读。

师:老师再给你一条建议,请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想:大画家戴嵩是怎么画这幅斗牛图的?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默读方法的教学,为中高年级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以读代讲,体验情感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教师可结合学生读的有关大画家戴嵩画这幅斗牛图的语句,出示句子。教师边有意识的范读边点击鼠标,使“一会儿”、“很快”变红)

师:小朋友,这句话中“一会儿”说明什么?

生:“一会儿”说明画家动作很快。

生:“一会儿”还说明画家技艺高超。

师:“一会儿”在这句话中可以读得怎样?

生:读得稍快一些。

(学生自由练读这句话。)

(指名读,以评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画家的高超技艺。)

全班齐读。

师:“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小朋友,你们接着往下读一读吧。(学生自由朗读三、四自然段。)

[通过对关键词语“一会儿”的品读、感悟,了解大画家戴嵩画画的技艺高超,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2.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师:谁来读读商人说的话?

(指名读。)

师:商人称赞戴嵩画得太像了!是绝妙之作!该怎么读?你再读一读。

师:听你一读,大家好像看见了这幅画,画得太像了!这样读才是称赞别人!(引导学生标画“称赞”)

师:谁来读读教书先生的话?

(指名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出了赞扬的语气。

师:听你读后,大家感觉到这幅画真的画活了一样,画得太棒了!这样读才是赞扬别人!(引导学生标画“赞扬”)

师:你从画下来的这两个词中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的意思很相近,都有赞扬的意思。

师:读读课文,你们还能找出和它们意思相近的词吗?

生:夸赞。

师:这三人词都是夸赞戴嵩画得好!全班齐读课文中这些夸赞戴嵩的话。

[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不但进行了近义词的练习,还通过感情朗读理解了三个近义词:称赞、赞扬、夸赞,进行了词语的积累。]

师:课文上说“纷纷夸赞”,都有哪些人在夸赞呢?

生:有戴嵩的朋友。

生:有戴嵩的家人。

生:还有很多过路的人。

……

师:想想你可能是其中的谁?当你看到戴嵩的绝世之作时,会怎么夸赞呢?

生:我是过路的人,我会说:好,好,真是好画呀!

生:我是戴嵩的家人,我会说:瞧我们家老爷的画,真是绝世之作呀!

生:我是戴嵩的朋友,我会说:这么好的画,我要花大价钱把它买下来。

……

师:现在请一个同学做商人,一个同学做教书先生来夸夸戴嵩。其他的同学都是围观的人,等他们夸完,我们接上去,想怎么夸就怎么夸,可以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展示纷纷夸赞的画面吧。

师:原来这么多人都在夸赞戴嵩,才叫“纷纷夸赞”啊。看来这个画家还真了不起,这斗牛图画的还真像!(教师板书:了不起)

[对关键词语“纷纷夸赞”的理解不是进行简单的口头传授,而是设置一定的情境:想想你可能是其中的谁?当你看到戴嵩的绝世之作时,会怎么夸赞呢?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亲身体验,感知词语的意思。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师:可是就在这时,(出示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个小牧童挤进来了,大声喊:“画错啦!画错啦!”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想象力真丰富!

师:是呀,就在人们纷纷夸赞的时候,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画错啦!”,这声音就好象炸雷一样,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声音很大。

生:还说明大家听到这样的声音感到很吃惊。

师:谁愿意学着牧童的样子喊一喊?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人们都在那儿夸赞他,你这样一喊,我们都惊呆了,真像炸雷一样!

师:再看看图,人们有什么表现?你看到了什么?

生:人们都呆住了。

师: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这个孩子真大胆,竟然敢向大画家提意见。

生:这个小牧童,小小年纪你懂得什么。

师:这时,戴嵩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同桌分角色练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可边读边配上动作)

(指名分角色读对话。)

师:你想对大画家戴嵩说什么?

生:您真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

生:您以后可要仔细观察,不要再画错了。

师:这时,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生:你可真细心,连两牛相斗的情形都观察得这么清楚。

生:你可真大胆,敢向大画家提意见。

师:一个著名的大画家,却这么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多么令人敬佩啊!(教师板书:虚心)他真是个了不起的大画家。别看牧童年龄小,却敢在大画家面前提出自己的意见,又那么善于观察,多值得我们学习啊!(教师板书:敢提意见)从这儿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牧童!

[通过对画家和牧童语言的品读,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突出本课的重点。课堂问题设计精巧:你想对戴嵩说什么?你想对牧童说什么?代替了旧课堂中的直接发问: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

师:我们快来看看戴嵩的《斗牛图》,看看是不是像牧童说的那样,画错了。

(学生边看边发表意见。)

师:戴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哪怕是一个小牧童的意见也是如此,再加上他刻苦练习,终于成为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画家。

4、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来夸夸他?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那么多人欣赏呀,谁再来读读?

(指名读。)

师:我们一起夸夸他吧。

(齐读。)

[教师大胆打破按段教学的传统模式,在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充分认识了古代著名的大画家戴嵩之后,再来读读文中第一自然段对戴嵩的简介,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师:现在你觉得课题这样写还合适吗?为什么?

生:应该把“牧童”写得大,“画家”写得小。因为牧童虽然是个孩子,也没读过多少书,却很善于观察,还敢当着那么多的人指出大画家的错误,非常了不起。

生:我觉得应该把“牧童”和“画家”写得一样大。因为他们都很了不起,一个很勇敢,一个很虚心。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我该听谁的呢?

生:老师,还是应该写一样大,因为他们真的很了不起,都值得我们学习。

师:谢谢你的建议,你们同意吗?

生:(齐说)同意。

(教师改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认识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画家和牧童,他们的勇敢、虚心都值得我们学习。戴嵩特别喜欢画牛,我国现代还有很多画家像他一样以画动物而闻名,我们一块来看看吧。

(配乐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

师:同学们下课后,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像他们这样了不起的人,在他们身上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是一个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课堂。当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时,没有老师的硬性评判,只有同学们认真品读后的真实感受,真实想法:他们都很了不起,应该写一样大。]

板书设计:

21、画家 和 牧童

虚心 敢提意见

了不起

教学点评:

1、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逐渐喜欢阅读。与众不同的课题的板书,一开始就制造了悬念,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结尾处的改写真正听取学生的意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还能根据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趣味盎然地进行阅读。

2、本堂课能较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教师能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整堂课的语文味很浓。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两处:通过入情入境的感情朗读理解近义词“称赞”、“赞扬”、“夸赞”;通过再现情境理解“纷纷夸赞”。

3、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特色,符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朗读形式多样,教师没有特意强调朗读的技巧,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去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同时还注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默读。

4、充分关注了学生的阅读个性,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篇6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理解、积累、转化、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学习课文,朗读语句,加深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的内容,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在优美词句的赏析中,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和牧童不同的优秀品质,从而受到生活的启迪,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新板书,设问导思。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教师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得大一些,“牧童”写得小一些。)【生齐读课题】

2、看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生:我发现老师写课题和平时不一样,老师你为什么要把“画家”两字写得特别大,“牧童”两字写得特别小呢?

师:谁知道呢?

生:我知道,因为画家是大人,牧童是小孩,所以老师把“画家”两字写得特别大,“牧童”两字写得特别小。

师:你真聪明,知道他们的年龄不一样。

生:因为画家是很有名的大画家,牧童是普通放牛的小孩。

师:你真会思考,知道他们的身份不一样。

可是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初读,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生:我知道了戴嵩是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

生:我知道了牧童是放牛的孩子,所以他知道戴嵩画的斗牛图画错了。

生:我知道戴嵩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还是个虚心的画家。

三.以读促悟,体验品质。

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很著名,画画得好呢?请你再默读课文,用笔划出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找出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

知道什么叫默读吗?就是不出声,用心读,边读边想。(学生默读课文)

a、感悟戴嵩的画艺高超。

师: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指名回答)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生:我从“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这句话知道,他的画画得很好,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观赏。

(课件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能把你的感受读进句子里吗?(指名读、齐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句子的“一”和“就”去掉,听老师读。

(课件出示: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师:对比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生:如果没有“一”和“就”的话,就说明戴嵩画画不是特别好,可能挂出来很久才有人观赏,但是如果加上“一”和“就”才能说明戴嵩画画画得特别好,刚挂出来就有许多人欣赏。

师:说得真好,这就是关联词语的作用,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

生:我一回到家,就写作业。

生:我一进公园,就闻到花的香味。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来,同学们抢着回答,多快呀!

师:戴嵩的画得多好啊,咱们再来用喜欢的语气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师:瞧;这就是画家戴嵩笔下的代表作《斗牛图》,他的画是那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引读第一自然段)

怪不得

怪不得

怪不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