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推荐16篇)

2023-03-14 15:57:01教案设计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推荐16篇)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劳动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本诗的结构方式,学习诗人是怎样运用反复的手法讴歌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了解两大奇迹的雄伟壮丽和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

3、正确区分设问句和反问句,并能正确运用。

三、文本解析

1、题目解读

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寓情于文,语言形象生动,诗人对长城、运河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祖先的颂扬凝聚在诗文中。

2、文章脉络

本文以作者“航行蓝天,俯瞰大地”为线索,通过对长城和运河的具体描写,极力颂扬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壮丽,热情讴歌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全诗共2个小节,每个小节共有8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一二行交代观察的独特视角,引出奇异的景象,三至六行概述所见之景,突出长城雄伟壮丽的特点;七八行以设问句的形式结束全文,点出奇迹的创造者。第二部一二行与第一部分相同,三至六行概述运河之景,突出运河“柔” “有光泽”的特点;七八行与前面一样,设问句的形式结束全文,点出奇迹的创造者。

每段诗文的结构可以简要图示为:俯瞰 状景 抒情 颂扬。这样的结构,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3、写作精华

(1)形式优美,韵律和谐。本文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全诗两个自然段,每段八行,有长句(如:“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是谁创造了这一人间奇迹”)有短句(“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整首诗既有节奏感又有旋律美,使诗歌富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和强烈的艺术美感。

(2)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诗歌的具体描写长城和运河时运用了优美的语言,凝练形象的进行了刻画,如写长城时运用“巨龙“、“穿行”、“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等词生动的刻画了长城的雄姿,赋予长城生机与活力。一幅栩栩如生的长城画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又如写“运河”时用“绸带”、“飘落”、“银光闪闪”等词语突出运河之美的秀丽与灵动。长城是美的,美在雄伟壮观;运河也是美的,美在清秀柔和。这两幅奇异的景象真令人赏心悦目。

4、主题思想

本文运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在祖国的蓝天中看到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两项伟大的工程,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们的思想感情。

5、资料搜索

万里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全长约6700千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四、重点筛选

1、生字(音、形):驾、折、蜒、谱、朽、篇、创、族、绸

2、形近字:驾(架) 、折(拆)、蜒(蜓)、谱(普)、绸(调)

3、词语: 连绵起伏:指山脉接连不断,一高一低。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天堂: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用不磨灭

4近反义词:(近) 奇异—奇妙 曲折 —弯曲 连绵起伏—绵延不断

(反) 奇异 — 一般 曲折 —笔直

5、多音字:都→( dū)首都;(dōu )都是。

曲→( qū)曲折;(qǔ )歌曲。

6、重点句解析

(1)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句话是“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所见,依照逻辑顺序应该是”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然而诗句却一改常式,将“个奇异的景象”放在主语的位置,突出强调所见内容。另外这一句又是下文的领起,诗歌接下去描写“长城”、“运河”的奇异景象,因而诗歌用了“冒号”,领起下文。

(2)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这两行是一个设问句,是作者俯瞰“长城”、“运河”奇景,惊叹于此而引发的思考。两大奇迹是雄伟壮丽的,然而创造这奇景的中华民族的祖先更伟大,更值得我们敬仰、赞美。问句设置悬念,答句语气强烈,比陈述句来得更有气势,表达效果更好。强调“长城”、“运河”的创造者,突出全文的中心,点明主旨。

五、课堂流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名言诵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激情导入: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4. 生齐读课题.,有感情的读课题,读完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是想知道什么?

(长城和运河是什么样子的? 在什么情况下修建的又有什么作用?)

4、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读完后解决了哪些问题?

二)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出示快乐导航

2、自读课文2—3遍,画出生字,标自然段序号,用“—”画出优美句子,然后查、写、记。

3、小组内合作找出近反义词、多音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帮扶训练。

1、小组内给生字注音,对子之间互读、互考、纠正生字发音

2、小对子之间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找其他小组比赛字词部分的学习情况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分组板演相关内容,剩余同学练读课文

板演要求:速度快,字迹工整,大方美观,用双色粉笔。

练读要求:注意力集中,大声、动作、表情到位。

2、各组带读相关板块,小老师大声,读准字音。

3、开火车读词语-炒豆子游戏(加深对词语的印象,以便熟练掌握)

4、易错字词提示:“蜿蜒”的“蜒”字要和“蜻蜓”的“蜓|”字区分开,

“ 曲折”( qū)不要读成(qǔ )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1、检测后进生学习情况,不过关小老师课下帮扶。

2、独立完成快乐导航字词部分,疑难问题做上记号。并查自词点解决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

一、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看?

3、在作者的眼中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4、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5、文中运用了什么问句形式和修辞手法?

三、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速读,了解课文,圈点疑难。(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2、细读,疏通文意,小组内讨论交流。(读通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3、研读,深入分析,总体把握(分析理解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4、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升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个人朗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一句话,为什么喜欢?

2、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说一段话

3、组之间赛读:声音、动作、表情、各组学生的注意力。

4、比赛背课文

小结: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那些人间奇迹?(布达拉宫、故宫、苏州园林、兵马俑)

2.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点明中心主旨)

(五),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完成快乐导航剩余部分,组长批改,及时矫正。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能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等词语。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学习准备: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学习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学习过程

一、欢乐进课堂

有一道城墙建造了2000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有一条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风雨,历世事沧桑,它们的名字将永远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有谁知道这道城墙的名字?

(出示万里长城的图片):让我们大声地说出这道城墙的名字!万里长城!有谁知道这条河流的名字?

(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让我们骄傲地呼喊这条河流的名字!京杭大运河

(出示填空:万里长城 _________。京杭大运河_________。)那么这位小朋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二、我会学

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1)指名读。

(2)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读“yù”。

嘉:上半部是“士”。

创:左半部为“仓”。

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

谱写:编写歌谱。

(3)齐读出示的生字词。

3.再读课文,读通顺。

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奇迹”讲了哪些内容?

三、我练习。

1.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6. "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1. 指名读, 生评议。齐读。

四、我成功

1、用钢笔描红。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学习过程:

一、我知道!

1.听写词语。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二、我会学!

1.指名读第二部分。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运河”比作“绸带”,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我来说!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这两大奇迹吗?

2.总结:今天,我们乘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其实,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我成功

1、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多音字组词。

行xínɡ( ) 曲 qū( ) 折 shé( )

hánɡ( ) qǔ( ) zhé( )

zhē( )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巨龙)——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

运河(绸带)——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饱含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歌,在教学点拨上需要教师投入极大的激情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浓重的民族自豪感。作为语文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不仅要遵循语文的传统教学,也应该把这看作是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一个极好机会。

全文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赞颂了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分结构相同,均运用反复的写法,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至六行用简练优美的语言勾画了长城与运河的雄姿。所以在背诵指导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在教学设计中,我结合多种创设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文本。浅谈我的设计意图。

一是凸现年龄段识字特点,扎扎实实抓好字词教学。我将识字教学与本册的“习惯篇”对“自主预习复习”的要求结合起来。上课时,检查学生的预习并着重对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进行指导。

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人文情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拨动学生心灵琴弦,使之感受到长城和运河的“奇异景象”,从而明白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

三是美读成诵,深入感悟。因为这篇文章是一首能参杂进不少情感的诗歌,配上美妙的音乐,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产生读课文的兴趣。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做到在读中理解。进而会背诵课文。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3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

《长城和运河》课堂有感

每当我和同学们朗诵起《长城和运河》的时候,作为教师____中华民族的儿女,一种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升.

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迹,绵长秀丽的京杭大运河创造了中华民族交通运输历史的辉煌.听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我怎能不感到自豪.也许我的这种体会触动了在座的学生的心,他们的脸上泛起了欣慰的微笑.

不言而喻,这首诗的朗诵,学生一定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带着激情品味文字,带着激情体会诗意,教学的目的完成的的确较为顺利,即将完成时,一看,离下课还有短短的两分钟.我该怎么办呢?再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全诗,未免太老套.我灵机一动:那就来丰富一下孩子的阅历,了解一下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吧!

于是,我顺势诱导:同学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多么的勤劳,多么的富有智慧啊。他们不但筑起了惊人的万里长城,还开挖了浩大的大运河工程,你们还知道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哪些伟大的历史工程?”刚脱口。我就暗自思忖:问题可能有点难度,学生会不会回答不出来???

谁知道,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出乎我意料,接下来的回答更让我瞠目结舌。什么故宫、圆明园、墩煌莫高窟……有关的典型例子应有尽有,个别同学还把“埃及金字塔”等外国建筑和“东方明珠”等中国的现代艺术建筑也搬进了今天的课堂。你能说这堂课只是完成了原先的教学目标吗?

虽然最终稍微有点拖了课堂,可与原先的设计比起来,我对这个意外的结束设计感觉更满意。

从严密的语文教学角度讲,我或许把学生带得太远,可这何尝不是对学生进行阅读知识扩充的一个更好的契机呢?我们语文老师要注意把握!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图,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洒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5

今天开始了《长城和运河》第一课的教学,上课前后翻看了很多资料,对长城和运河的知识也更多的认识,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我做了些思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地位在读通课文读流利,完成生字新词的教学。

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了我的教学,今天感到欣慰的是课堂上为了上出文本的体裁——诗歌的味道。

1、孩子们在自由读完课文之后,我请孩子们决定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比较好,孩子们说出要两名同学自然也说出了其中的缘由,课文写了长城和运河两个部分。

这个主意很高,让孩子来决定,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把阳刚与阴柔之美的区别化于无形,非常棒!

2、在多人次的朗读之后,我再次让孩子们比较这两部分文字的异同之处。孩子们发现每小节的头尾相同,我告诉孩子这就是现在诗歌的特点,文字往往是一咏三叹。

3、对于不同的部分,我们师生对比读,在读中孩子们明白了异中有同,在长城和运河的介绍中都是先打比方说明特点,然后在说地理位置和赞美之情。这样几番读来,孩子们不仅把课文读通读畅,而且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初步感受了长城的雄伟壮丽和运河的柔美动人,同时也体验到了诗歌的整齐的节奏和韵律。

简单的处理,抓住了诗歌显著的特点!这里,姐姐强调了“初步”。我很想知道,姐姐明天准备怎么来突破难点——两个比喻句的理解、看图写话的处理、资料介绍的处理?一节课两处言语拓展显然有些吃力。不知道姐姐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两大难题?

生字的教学我借鉴了鸿雁版主帖子中的点子,重点指导了“族”、“蜒”和“驾”。对于“族”,这个生字的出现,我是让孩子猜猜我今天隆重推出的是哪个生字,怎么猜呢?我先写了同类的字施肥的“施”,国旗的“旗’,孩子们兴奋得大叫是“族”。顺势讲了“族”这个字,由“旗帜+箭矢”构成,表示同一旗帜之后的用武器保卫自己、猎取猎物的共同体,即氏族、家庭、民族。

对照自己设定的课堂目标,今天的课堂可以说是成功的。呵呵,给自己加油!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老师跟大家玩个猜物游戏,我说出它的几个特征,大家根据特征猜一猜。

(1)它是被宇航员在宇宙中能用肉眼看到的少数地球建筑物之一;

(2)它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完成的,为的是抵御北方匈奴的南侵;

(4)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一万三千多里,俗称“万里长城”。

2.板书“长城”,视频观看《八达岭长城》。

指名学生谈谈看了视频之后的感受。

3.板书“和”,启发:“和”一般表示前后并列,那么,有什么样的建筑工程能和长城相提并论呢?

4.板书“运河”,观看大运河视频。

5、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课件出示:老师补充:我们中国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有6700千米。看,它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就像巨龙一般。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长约1747千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6、这是一首诗歌,共有两个部分。请同学们赶紧捧起书本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各自轻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

驾驶谱写 创造——表示动作的词语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形容词

奇异 奇迹 不朽 ——区分奇异、奇迹

民族 绸带 诗篇 ——注意平翘舌音

山海关 嘉峪关首都北京 天堂杭州——表示地点的词语

(2)指名读这些词语,并关注同组词语的共同之处

(3)词语来自课文,课文你能读通了吗?分部分读课文,正音。 注意指导诗歌的节奏。注意问句的读法,语调上扬。

(4)集体自豪地读课文,培养语感。听视频朗读。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打开书本,放声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在哪儿看长城?他眼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动笔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

(1)作者在哪儿看长城?(飞机上,空中)

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看?(居高临下,视野更加开阔,看得更多)

(2)提示读——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提问:这里有个词——奇异,什么意思?给它找个近义词——奇特

文章中奇异的景象指的是什么?——长城

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这奇异的景象?

(3)交流出示——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对照插图反复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觉得长城奇特在哪?与众不同在哪?

巨龙——长,大

穿行——动感,好像是有生命的

连绵起伏——建在崇山峻岭之间,高高低低,长

曲折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长

难怪我们称长城也称为“万里”长城。课文中还有写到长城的长,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4)——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补充介绍:山海关,又称渝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它北依角山,南临渤海,地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总长约6700千米。6700千米是多长呢?举个例子来说吧!讲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难怪我们把长城又叫作“万里长城”。

谁来读读这奇异的景象?

你能用你自己的词语来说说这奇异的景象吗?——雄伟、壮丽

(5)引读——东起——西到——万里长城——这里的“不朽”是什么意思?

读懂了这个词,你再读这个句子,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导学生思考:长城建在哪儿?用什么建的?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看上去依然怎样?以当时的人力、物力,这一切我们能想象得到吗?人们所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就是——奇迹,读词。

(6)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读到这里,你的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

自豪地读!

3.朗读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长城,我们读这一部分,要注意什么?——读出长城的雄伟壮丽,读出自豪之情。

4.齐读。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还看到了一个奇异的景象,那就是——

2.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运河“奇异”,奇异在哪儿?为什么说它也是个人间奇迹呢?读的时候要像我们学习第一部分一样,抓关键的词语来体会。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引导抓住关键的词语来体会。

4.交流阅读收获:

(1)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绸带——轻柔,秀美

银光闪闪——水清

伸向天边——长。补充:全长1747千米。

(2)动人:有了运河,两岸的景色更加秀美,南方与北方的物产可以更便捷地交流。

(3)人间奇迹——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完全靠人工挖掘,同样结合古代那样贫乏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做出这样的工程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4)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自豪地读。

5.齐读此段

6.比较第一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明白了这些,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帮助背诵)

7.尝试背诵

三、指导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长城和运河。

1、长城和运河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古往今来,有许多的人去拜访,并写下了它们的奇异景象——

2、在波澜壮阔的渤海,在大漠孤烟的塞外,,在拔地而起的山岳,在尘土飞扬的古道,飞舞着一条雄伟神奇的中国龙,这就是不朽的长城。

3、它像奔腾飞跃、气势蓬勃的巨龙卧在崇山峻岭上。城墙随着山峰的走势,蜿蜒起伏。在明媚的阳光下,远远望去,长城就像一条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没有尽头,在绿树群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4、仰望,晴空万里。远视,京杭大运河如飘飘荡荡的碧玉带,机动船牵引着成串的木船在破浪航行。北望,大运河从天边白云深处排空而来;南望,大运河滚滚滔滔向无边的绿色田野奔腾而去。

5、大运河像一面明镜,映着两边的绿树、青山、人家。河水晃动着蓝天、白云、船只的倒影,多么生动的一幅画呀。

读读这些句子,再仔细观察我们课本上的插图。你也能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你眼中的长城或运河吗?

学生交流

四、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

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

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

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五、生字指导。

1.看生字,哪个字比较难记、难写?

2.重点指导“蜒、谱、族”的记法和写法

六、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

2.根据课后练习4的要求写一段话在小练笔本上。

3.完成课后练习课上交流。

板书设计:

1.长城 和 运河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龙 像绸带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奇异的景象 人间奇迹 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7

作者:陆健转贴自:转载点击数:80

今天,将第一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结束了,收获良多。

课前,我和学生分头查找、收集了大量的长城和运河的图片。长期的观察经验告诉大家,角度不同、注意点不同,是会产生不同的观察体会的。比如:从远处观察连绵起伏的长城,学生发现“长城像拉链”。结合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把长城比作“巨龙”要比把长城比作“拉链”更合适。【感谢您浏览文秘帮!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wenmibang.com】

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有效地设计教学环节。比如:(1)文章中“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交待了俯视的观察角度,得以引出下文的全景描写。提示学生背诵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借旧知识的古诗理解,体会新知识的描写妙处。(2)本册课文的第一、二课,都涉及到“长城”。课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提到了“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与课文《长城和运河》中的“万里长城”比较后发现:前者的“长城”是指一种万众一心、奋勇向前的精神,后者的“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奇观。(3)观看网上下载的运河图片时,其中一幅的河面上有整齐的船队,我引导学生根据“人来人往”的词语,创新出“船来船往”。在语文第五册的教材中,学过“鱼贯而入”的成语,改写成“鱼贯而行”,也可以帮助对画面的表述。(4)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歌,分为两个段落,让学生在学习第一个段落的基础上,比较两个段落的异同。学生迅速总结出“段落的首尾是相同的“,即: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和“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如果在朗读技巧上在加以更好的指导,让学生读出该有的感情来,那就更好了。

【感谢您浏览文秘帮!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wenmibang.com】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8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

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 “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

一、导入激趣

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 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3)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3)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及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

2、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看插图或动画体会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0、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1、指名读, 生评议。

12、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4、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5、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6、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板书:

2 长城 和 运河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龙 像绸带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人间奇迹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9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三年设计人:柳彬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长城和运河》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长城和运河》是一篇充满强烈感情色彩的诗歌。作者通过对长城和运河的具体描写,颂扬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壮丽,热情地讴歌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是一篇“形神兼备”的美文。

学习者分析

1.对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两大世界奇迹,学生虽然有所耳闻,但近距离的接触、了解并不多。

2.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对这两大奇迹的了解提升到对祖先的赞叹、对民族的爱,对民族精神的崇敬之情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图片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的展示和诗歌语言文字的学习,感受长城的壮丽与运河的秀美之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以及搜集长城、运河和其他人间奇迹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如何贴近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长城与运河的“形”美?

2、解决措施:在广袤无垠的中国土地上,从东到西绵延万里的长城和从北至南纵贯千里的运河要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的印记,惟有抓住三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影象资料的播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震撼,然后逐步走近这两大人间奇迹,感受长城与运河的“形”美和简洁凝练的诗歌的“形”美。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如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领会长城与运河的“神”美?

2、解决措施:通过课件内容的再现和感染,通过语言文字学习的逐步深入,引领学生去追溯历史,了解历史,抚今追昔,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升腾起与诗歌作者相呼应的爱国热情。这一“神”美的育人价值在课堂上既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它渗透在教师的课件设计中,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个个人人间奇迹。如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金碧辉煌的故宫等等。今天让我们走进壮丽雄伟的万里长城和气势磅礴的京杭大运河,近距离的感受长城与运河的雄奇。

2、随机出示长城与运河画面。

3、交流资料,初步了解。

4、板书课题:长城和运河

观看视频,交流体会。

5

结合多媒体和学生的预习已知引入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初读感知

过渡:通过阅读相关资料,相信大家对长城和运河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再来看看本文的作者是怎样饱含深情、热情讴歌长城与运河的。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一定要给充分的时间)

2 、检查自读效果,随机正音。

3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

4 、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相机指导朗读时的停顿,努力读出诗的韵味。

按要求自读课文。

交流。

15

结合预习交流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是省时高效的。

学习生字

1 、尝试自己分辨、记忆字形,互相交流启发。比一比,看谁的记忆方法好,记得准,记得快。

2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借助图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

3、师在黑板上范写,生书空。

1、交流。

2、书空

3、交流后描红

15

第二课时

学习

第一段

a、体会俯瞰之感。

1.师导入: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奇异的景象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2.指导读出这种惊喜的

心情。

b、欣赏壮观之景。

1.播放影象资料。

2.讲解2、3句:

通过课件来呈现地图,逐步呈现长城的起点、终点,以及途径省份。

3.指导读出“壮观之景“。

c、抒发自豪之情。

1.补充长城资料,

丰富学生的感知。

2.播放背景音乐,指导学生读出第4句的自豪之情。

1.体会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第1句

1.观看影象资料:

俯瞰长城时的壮丽之景。

2.形象地了解长城的起点、终点,以及途径省份,来交流、体会长城如“巨龙”般的气势。

3. 有感情地朗读第2、3句

1.阅读资料,体会

祖先的勤劳、智慧。

2.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一段。

20

借助课件,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深入感悟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

学习

第二段

a.欣赏大运河

播放课件来呈现京杭大运河常州段的一些照片。

b.描绘大运河

1. 布置要求:先朗

读再来看图说美景。

2. 引导学生选择

合适的课外资料来介绍其他照片,组织提升学生的语言。

c.赞美大运河

播放影象资料,指导朗读赞美之情。

观看照片

1.朗读第一节,运

用学到的语言来说美景。

2.运用合适的课外资料来描绘照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二段。

15

借助课件,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深入感悟为什么人们称之为“人间奇迹”。

总结提升

1.引导学生多形式朗读背诵。

2.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背诵整篇诗歌。

2.升华感情,了解作业。

5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奇迹 (像巨龙)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古代劳动人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民的创造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教后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10

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埃及吉札金字塔

世界八大奇迹之二宙斯神像

世界八大奇迹之三阿耳忒弥斯神庙

世界八大奇迹之四摩索拉斯陵墓

世界八大奇迹之五亚历山大灯塔

世界八大奇迹之六巴比伦空中花园

世界八大奇迹之七罗德港巨人雕像

世界八大奇迹之八万里长城

长城与埃及的金 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

世界排名十大奇迹

1.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共发现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壮观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是由人工建成。

2.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

3.法洛斯灯塔

法洛斯灯塔在埃及的亚历山卓港附近的法洛斯岛上,它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是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4.巴比伦空中花园

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事实上,并没有人真的看过它,到底空中花园是否纯粹传说呢?

5.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是希腊的狩猎女神,阿拉伯人称她为lat,埃及人称她为依西斯(isis),而罗马人则称她为戴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腊阿提密斯女神深爱敬仰。因此兴建了阿提密斯神殿。

6.罗得斯岛巨像

罗得斯岛巨像是十大奇观中最神秘的一个,位于希腊罗得斯岛通往地中海的港口。它在短短五六十年间便倒下了,考古学家甚至连它的确实位置及外观都未能确定。

7.毛索洛斯墓庙

毛索洛斯墓庙位于土耳其的西南方,最顶部的雕像是四只马拉着一架古代双轮战车。此墓庙著名之处除了它的建筑外,还有那些雕塑。其雕塑是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制造,每人负责墓庙的其中一边。

8.中国万里长城

长城是有史以来惟一在太空中可见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年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

9.亚历山卓港

亚历山卓位于亚洲、非洲及欧洲三个洲的接合位置,亦能通往尼罗河及地中海的港口。亚历山卓内的法洛斯岛更拥有世界著名的法洛斯灯塔,照耀着港口。

10.秦始皇兵马俑

秦俑坑的发现,不仅在中国,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它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考古发现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见。它既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

有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还有什么,并说说有哪能奇异景象?

有乐山大佛,它位于四川峨嵋县,大佛座高71米,肩宽24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眼长3.3米,鼻长5.33米,耳长7米,手中指长8.3米,脚背长11米,宽8.5米,可做100人。还有兵马俑,说起兵马俑,这秦始皇也真是的,30多岁就开始安排他死后的生活了,因为他为了在地下有的打仗,就修建了兵马俑,马上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真好笑!不过好笑归好笑,当你走进兵马俑博物馆的时候,一个个鲜活动人的士兵,将军和马车呈现在眼前,使你感到震惊。

还有秦岭的古栈道,都是很壮观的。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11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等词语。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道城墙建造了20xx多年,是人类历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有一条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风雨,历世事沧桑,它们的名字将永远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有谁知道这道城墙的名字?

(出示万里长城的图片):让我们大声地说出这道城墙的名字!万里长城!有谁知道这条河流的名字?

(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让我们骄傲地呼喊这条河流的名字!京杭大运河

(出示填空:万里长城 _________ 。京杭大运河_________。)那么这位小朋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1)指名读。

(2)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读“yù”。

嘉:上半部是“士”。

创:左半部为“仓”。

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

谱写:编写歌谱。

(3)齐读出示的生字词。

3.再读课文,读通顺。

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奇迹”讲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6. "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1. 指名读, 生评议。齐读。

四、作业设计

1、用钢笔描红。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二部分。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课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这两搭奇迹吗?

2.总结:今天,我们乘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搭奇迹。其实,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张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多音字组词。

行xínɡ( ) 曲qū( ) 折shé( )

hánɡ( ) qǔ( ) zhé( )

zhē( )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巨龙)——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

运河(绸带)——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12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

《长城和运河》教学案例

师:有一道城墙建造了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有一条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风雨,历世事沧桑,它们的名字将永远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

师:有谁知道这道城墙的名字?

生:这道城墙的名字叫万里长城

师(出示万里长城的图片):让我们大声地说出这道城墙的名字!

生:(个个表情严肃,声音洪亮)万里长城!

师:有谁知道这条河流的名字?

生:这条河流叫京杭大运河

师:(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让我们骄傲地呼喊这条河流的名字!

生:(个个精神饱满)京杭大运河

师:(出示填空:万里长城 _________

。京杭大运河_________。)那么这位小朋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呢?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用直线在文中划出描写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句子。

生读课文并划句子。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生: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师:(出示句子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谁来读?

生读句子

师:在连绵起伏的山峦,在曲折蜿蜒的山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智慧的双手筑起了这样一道像巨龙一样的万里城墙。

师:板书出示“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师:小朋友一起读这两个词

生读词语

师:(长城的挂图)今天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长约一万两千多华里,如果把明代修建的长城所用的砖、石筑成一道1米厚、5米高的墙,可以绕地球一周还多呢!如此浩大的工程是由我们的祖先亲手创造的,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啊!

师:(出示句子)第一、第二小组读

生:(有感情地读)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师: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像一位诗人在崇山峻岭之间

谱写了永不磨灭的诗篇。第2第3小组读一读。

生:(崇敬地读)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师:万里长城长又长,万里长城之伟岸,万里长城之妖娆;万里长城啊!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你就是那东方的巨龙!

师:(出示句子)让我也来读一读吧!

师:(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

师:谁也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让我们充满自信地介绍万里长城吧!万里长城——

生:(动情地背诵课文)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师:请大家仔细地观察书上的插图。

(出示“万里长城_________;京杭大运河_______。” )

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吧!

生:万里长城非常雄伟;京杭大运河非常壮丽。

生: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京杭大运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生:万里长城很长;京杭大运河也很长。(众笑)

生:万里长城上有很多烽火台;京杭大运河上有很多南来北往的船只。

(众频频点头)

师:老师也来介绍一下,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是月球上“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师:此时此刻,面对着我们祖先亲手创造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你想对我们的祖先说些什么呢?

生:(激动地)祖先啊,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佩服地)祖先啊,你们真是太伟大了!

生:(满怀深情地)祖先啊,你们创造的京杭大运河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真是应该感谢你们!

生:(惊讶地)祖先啊,我无法想象你们究竟是怎样创造出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

生:(热泪盈眶地)祖先,我们为你们骄傲!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长城和运河的相关资料。大家再仔细地观察插图,选择长城或者运河,写一段话。

出示资料: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也叫秦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千米。俗称明长城,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并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即大运河,简称运河。我过古代伟大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

说明: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要积累就必须多读熟读。课文中描写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句子非常生动地描绘出了两大人类奇迹的壮丽景象。“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样的词汇都是诵读、积累语言的好材料。想象着万里长城化作一条巨龙在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之间穿行,听着老师饱含激情的语言,进一步激发起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后代的无比自豪。当学生在教师的激情感染下,一遍又一遍、反复诵读课文的时候,感情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升华,他们读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几句句子,一首诗,而是一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观察插图,写一段话,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降低了难度,先说再写,老师出示资料,也照顾到了一些写作上有难度的学生,便于他们完成作业。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13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 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 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 引出主要内容的.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 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 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己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7 诗篇." "不朽"有哪

8 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9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10 "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11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2 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4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5 指名读, 生评议.

16 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 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

5 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6 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7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8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9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10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11 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14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自凤凰语文网点击数:83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资源出处:凤凰语文论坛三年级备课室

;star=1&replyid=354416&id=27670&skin=0&page=1

资源提供者:礼貌者

资源名称及内容:

第二课 时

一、复习导入 【感谢您浏览文秘帮!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wenmibang.com】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 比成 ,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 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2)比较: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动作的时态。运用动画)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不但说明大运河的长,而且赞美了大运河处处美丽动人)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引导学生从奇迹的历史与特点这两个角度考虑)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第一部分应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感谢您浏览文秘帮!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wenmibang.com】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转载自凤凰语文网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15

作者:一叶转贴自:转载点击数:52

我教《长城和运河》

(一叶)

这是我的一堂校内公开课。上完这课,我的感触很深。

1、对教学环节的反思:

在《长城与运河》第二教时的教学环节上,我是这样安排的:1谜语激趣,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设计的本意是增加点学习的兴趣,试上时感觉比较好,但在我班的教学中简直显得多此一举:几个学生都说不出“长龙”“银河”指什么。课后细细一想,我班的学生性格比较内敛,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已经够他们紧张的了,再让他们进行大胆猜测,他们自然不敢举手了。我忽视了学生这一个性各异的主体,“开局”的不利自然难免了。2、朗读感悟,进入诗境。本环节主要通过教师范读、课件展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课件出示了长城、运河的图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语感。3、品味语言,迁移内化。本环节主要让学生欣赏录象,激发其情感,让男女生配音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如果在第一课时多训练一下学生的朗读,我想本环节的效果会好一些;其次是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诗歌的仿写练习。虽然学生说出了一些我国的古今奇迹,但范围不广。如果多为本课做一些铺垫,让学生在课余多搜集些资料,相信他们的诗作会更加异彩纷呈,对祖国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民族自豪感会更加强烈;4、趣味作业,拓展实践:本环节提供了一份自助餐式的作业,旨在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个性化综合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学生的自主性作业我看了一遍,作诗、画画的比较多,搜集、设计的极个别。我想,如果我能做一个综合性的网页,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空间会更大些,学生的收益也会更大吧。

2、对一些教学情况的反思:

虽然新课程标准已学习了很久,新课程理念也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很惭愧地说一句:这堂课我最大的失败就在新课程理念的把握、实践上。这一课学生朗读的效果很不理想,但我当时心中所想的是,我已进行朗读指导了,再个别指导的话,浪费我的时间,下面的教学环节就会受影响,甚至完不成。我忽视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犯了以往公开课的一些通病,成了一个蹩脚的导演。也因为赶时间,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失败:比如教学点评的语言不疼不痒,含糊而过,带来了我的语言枯燥、没有激情。以后我会更多地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方式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转载

《长城和运河》导学案 篇16

一、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

我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学习难点:

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四、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看?

3.在作者的眼中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4.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5.文中运用了什么问句形式和修辞手法?

(三)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速读,了解课文,圈点疑难。(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2.细读,疏通文意,小组内讨论交流。(读通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3.研读,深入分析,总体把握(分析理解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4.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升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个人朗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一句话,为什么喜欢?

2.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说一段话

3.组之间赛读:声音、动作、表情、各组学生的注意力。

4.比赛背课文

(五)小结: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那些人间奇迹?(布达拉宫、故宫、苏州园林、兵马俑)

2.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点明中心主旨)

(六)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完成快乐导航剩余部分,组长批改,及时矫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