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推荐6篇)

2023-03-22 12:37:01教案设计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推荐6篇)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单元,我们去旅行。

2同学们喜欢旅行吗?老师也非常喜欢,我特别喜欢游览中国的名山大川,看…..(图片配乐 教师背诗句)

黄山 ——“黄山多松林,此峰独神秀。”

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台山 ——“朝来云雨千峰闭,恍惚仙人在上头 ”

4什么感受?我国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徐霞客,他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也游览过这些名山大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板书)

6想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吗?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书吧。

二、初读: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写了谁,和他的什么事情?

2老师发现这几个词语读的不太准:栖身洞穴 锲而不舍

3中心:想一想课文写了谁,和他的什么事情?

徐霞客不畏艰险,阅读大地,最后写成一部《徐霞客游记》的奇书。

这样说,语言既简洁概括的又准确。

4我们读了这篇课文,心中对徐霞客有了一个定义,真是---奇人。(板书)

奇什么意思?(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

为什么被世人称为“奇人”呢?表现在哪几方面呢?

请同学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边读边画边思考,想一想为什么被称为“奇人”?画完之后还可以和同学讨论一下。

三、精读

第二段:

[ 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观念,埋头于经书之中。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1学生汇报,谈感受。

卓尔不群:什么意思?他的卓尔不群,从哪里看出来的?

(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他超出常人之处——不求功名

他优秀卓越之处——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

他与众不同之处——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正因为他卓尔不群,淡泊名利于是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当别人想要博取功名的时候,而22岁的徐霞客却立下了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小结:徐霞客立下的志向是卓尔不群的——奇志。(板书)

2[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1)谈谈你的感受。

2)看图——九万里。徐霞客阅读大地行程九万里,他走遍三江五岳,横跨的中国16个省份,在当时就是大半个中国。徐霞客只身一人为了自己醉心的考察研究,用双脚一步一步走出了九万里!

想说什么?再读。九万里路,再长些!再读!

3)来和老师看看第三段,谁来读读。

徐霞客时代,他没有火车,却行了九万里路,他有——

徐霞客时代,他没有汽车,却历尽千辛万苦,获得考察资料,他有—

徐霞客时代,他没有飞机,却日攀险峰,步危涧,他还有——

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他却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他更有——

小结:徐霞客长途跋涉,靠的是他的雄心壮志,不避艰险。

即使再疲劳他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万难险阻,他一直坚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身心疲惫,他永不放弃——“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好一个卓尔不群的徐霞客,让我们怀着对徐霞客的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这段话。此后三十多年,齐读

3第4、5段

1)学生汇报第四段。

第一次,徐霞客,你的朋友离开你,放弃吧------

第二次,徐霞客,你的亲人在家等你,还是回去吧----

第三次,徐霞客,你身边的人相继离开,你还坚持什么-----

第四次,徐霞客,最亲近的人都背叛了你,立刻回去吧------

太了不起了,看来你们读懂了徐霞客!

一路上,千心万苦,他毫不动摇,他真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奇人啊。

2)第五段

学生汇报。

徐霞客的旅游与一般人的旅游不同 ,尽量不走重复路线,越是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他越是要去看看.有的时候即使有走错的路,他也毫不后悔,因为又可以看到以前没见过的风景.为考察留下第一手材料。

因为他立下雄心壮志——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徐霞客抱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地理研究为己任,即使是遇到了千难万险,也决不放弃!

因为他的雄心壮志是——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真是奇人有奇举啊!(板书)

小结:30年来,徐霞客不仅用脚一步步阅读大地,他是在用心阅读,用生命阅读大地。他的奇举证明,他的确是一位卓尔不群的奇人,让我们一起赞美、歌颂这位奇人!此后三十多年,齐

4最后一段。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徐霞客游庐山瀑布时写下的游记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他写的如何?

科学文献、不朽杰作。真是奇人写——奇书!板书。

同学们,现在你对徐霞客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吗?奇人、奇志、奇举、奇书,

你想称赞徐霞客吗?可以写一段话

你也可以写一首称赞的小诗。或者用一百字简单介绍你心中的徐霞客。选择一个来写。

2)小结: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永远记住这位有奇志、奇举,写出奇书的卓尔不群的奇人徐霞客,再次高声齐读课题。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 篇2

课文分析:《徐霞客游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十组的第一篇主体阅读课文。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全文,总写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写成了一本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第二自然段讲徐霞客卓尔不群,立志考察祖国山川地貌,并在此后的30年间历尽艰辛获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第三至五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第六自然段总结了徐霞客一生游历的价值,高度评价了他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是求真求实、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游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4、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游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请同学们看黑板,(板书:阅读),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这个词语。大家平日都阅读什么?(阅读书籍、报刊等)有一个名叫徐霞客(板书)的人,阅读的却是大地(板书)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徐霞客是谁?他为什么要阅读大地?他是怎样阅读大地的?)

3、师: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此环节从学生熟悉的“阅读”一词入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围绕课题质疑,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谁来就本课容易读错和写错的生字给同学们提个醒?(提醒大家注意“卓、栖”的读音和“锲”的读音和写法。)

3、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通过初读,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写了徐霞客阅读大地的事。)

(设计意图:遵循阅读教学整体性原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读全文,亲近文本,在字词教学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合作精神。)

过渡:奇人徐霞客为什么要阅读大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

三、释疑点拨,精读感悟

(一)解决问题一:徐霞客为什么要阅读大地?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学生回答问题,相机出示:

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观念,埋头于经书之中。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醉心”“发现”来理解,通过对比,感悟徐霞客的“卓尔不群”。)

(二)解决问题二:徐霞客是怎样阅读大地的?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圈画重点词句,在感受最深的地方简单批注。(生默读,师巡视。)

2、把圈画的词句和感受跟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行程九万里”感受路途遥远;抓住“三十多年”感受时间之长;抓住“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栖身洞穴记录见闻”等重点词句想象徐霞客阅读大地的情景。

4、师点拨:徐霞客在阅读大地的长途跋涉中经历了哪些艰险而感人的故事?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讲给同学们听。

5、指名讲故事,再次感受徐霞客不避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6、创设情境,指导有感情朗读:(师导读)

三十多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徐霞客攀登过多少座险峻的山峰?探寻过多少个鲜为人知的岩洞?黄果树瀑布旁留下了他锲而不舍的身影,长江源头见证了他求真求实的足迹,他从黑发走到白发,从青年走到老年,足迹遍及江祖国16个省。他不仅用双脚,更是用心血,甚至生命走出了一条卓尔不群的人生之路,来,带着你的感受读这段话。

7、学到这里,你心目中的徐霞客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此环节,老师以学生质疑的问题为起点,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小组交流、抓住重点词理解感悟、创设情境导读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有感情朗读的能力等,在语言文字训练中一步一步地深切感受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研究精神,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乐趣。)

四、了解“奇”书,延伸拓展

1、奇人徐霞客写出了一本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这本书“奇”在哪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徐霞客游记》封面。

师述:与徐霞客同时代的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钱谦益称游记为“古今游记之最,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说”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外可以找来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回归课题

1、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课题,课题中的“阅读”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答)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来理解“阅读”的意思吗?看谁找的又对又多。(考察,走遍,游历,研究,横跨,实际勘探等)

2、师总结:做为探险旅行家、地理学家的徐霞客,用双脚、心血、甚至生命阅读着大地这部辽阔的无字之书,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千古奇书,他用一生的经历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千古名言,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旷世奇人 ——徐霞客。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题和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随着文本和老师的点拨到课文中“走了一遭”, 此时,再让学生来理解“阅读大地”的意思可谓水到渠成,同时以词解词,注重了语言文字训练。)

六、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在课文中找出四字成语或词语填在括号里。

徐霞客的一生,是(不避艰险)的一生,是(锲而不舍)的一生,是(求真求实)的一生,是(卓尔不群)的一生。

2、课外阅读有关徐霞客的故事和书籍,用一百字的篇幅简单介绍徐霞客。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介绍《徐霞客游记》的基础上,老师相机由读引申到写,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有效地落实了小学五—六年级100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

附板书设计: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历尽艰辛读大地

锲而不舍着奇书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全文,讲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写成了一本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第二自然段讲徐霞客卓尔不群,立志亲自考察祖国山川地貌,并在此后的30年间历尽艰辛获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

第三——五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第六自然段总结了徐霞客一生游历的价值,高度评价了他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是求真求实、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

文章语言简洁、质朴,全文紧扣一个“奇”字,写出了徐霞客这位“奇人”卓尔不群的一生。

之所以称徐霞客为“奇人”原因有四:

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

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科举时代,“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而书生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鄙弃权贵、摒绝仕途。“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处首先在于,淡薄名利、不求功名。当他发现先人留下的“古今史籍、地志、山海图经”少且有差错时,便立志“走遍天下,亲自考察”。于是他毅然走出书斋,把一生献给了旅行考察事业。这在当时来说可谓奇举。

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徐霞客自22岁出游,至55岁病返故里,30多年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行程9万里,横跨16个省份。当时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多数行程徒步完成,加之“明朝末年治安不好”其中艰险可想而知。几十年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长期的旅途中他遭遇了重重困难:“攀险峰,涉危涧”,遇盗匪、断财物、失同伴,疲劳、病痛等等,然而这一切都从未曾使他动摇。30年里,他天天坚持日间跋涉,夜里笔耕,从不间断。多么坚韧而有毅力的人呀!也正是凭借这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毅力,他获得了先人不曾获得的考察资料,成就了被后人称为“千古奇书”的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

3、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在许多读书人奉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徐霞客特立独行,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求真求实,锲而不舍”是徐霞客从事科学研究的品质。课文通过徐霞客克服种种困难,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的事例,及第5自然段中列举的两个简短事例,对此品质做了具体说明。

4、写就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正因为奇人、奇举,才著就就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两句话分别概述了此书“奇”在哪里,即它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徐霞客游记》除遗失部分外,留存至今的还有60多万字,是我国篇幅最为浩繁的游记之一,也是世界游记文字中的鸿篇巨制。其间蕴含着许多真知灼见,某些思想甚至超越了时代。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曾这样评价:“《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学情分析

徐霞客所处年代距今天久远,课前应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简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徐霞客生平,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本课可以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开始,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在寻求答案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徐霞客的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书籍。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出现过许多优秀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来谈谈你心中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

2、明末奇人徐霞客终其一生阅读大地,描述自然,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也是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导入了解学生的理解状况,让学生就课题质疑或初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初涉课题学生也许会感困惑,不必强求学生完全理解,待深入理解课文后,再回归课题领悟它的含义。)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教互学。

2、徐霞客被称为“奇人”的原因是什么?(不求功名、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

3、课文列举了哪来具体事例来说明徐霞客为“奇人”的?

4、按内容不同给课文分段。

(三)再读感悟

1、指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2、什么是“奇人”?

3、为什么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

4、书上用了一个词概括了他的奇?你知道是哪一个词吗?(卓尔不群)你很善于读书,能敏锐地捕捉到文章的重点词,那么你知道它的意思吗?理解了字面意思,下面我们就联系课文进一步来理解与体会。

(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

徐霞客超出常人之处首先在于哪?(板书:不求功名)。

他的淡薄名利、不求功名具体的事例表在哪?(第2自然段前半部分)

当他发现先人留下的“古今史籍、地志、山海图经”少且有差错时,便立志“走遍天下,亲自考察”。于是他毅然走出书斋,把一生献给了旅行考察事业。这在当时来说可谓“奇举”。

徐霞客卓尔不群,立志亲自考察祖国山川地貌,并在此后的30年间历尽了怎样的艰辛才获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出示课件,生读)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段?(指导朗读)

(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3、4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当时的交通条件是如何的呢?(徐霞客的时代,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没有汽车、……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走了多少行程?徐霞客阅读大地行程九万里,他走遍三江五岳,(课件)这就是徐霞客用双脚一步一步走过的旅行路线,这就是徐霞客横跨的中国16个省份,在当时就是大半个中国。九万里究竟有多远,你知道吗?九万里就是绕地球一圈还要长一万里的距离,徐霞客只身一人为了自己醉心的考察研究,用双脚一步一步走出了九万里!

徐霞客一走走了三十年,30年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你算出来了吗?(一万多个日子)请看屏幕,这只是徐霞客阅读大地30多年一万多个日子中一个夜晚的缩影,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书上哪句话直接描写了画面的意思?

加之“明朝末年治安不好”其中艰险可想而知,谁能来读读?(第4自然段)(课件)

一路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辞而别,服侍他的仆人偷走了他仅有的行囊,面对土匪的掳掠他毫不畏惧,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也毫不动摇,他真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奇人啊。

几十年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长期的旅途中他遭遇了重重困难:“攀险峰,涉危涧”,遇盗匪、断财物、失同伴,疲劳、病痛等等,然而这一切都从未曾使他动摇。30年里,他天天坚持日间跋涉,夜里笔耕,从不间断。多么坚韧而有毅力的人呀!也正是凭借这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毅力,他获得了先人不曾获得的考察资料,成就了被后人称为“千古奇书”的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

(3)练习朗读。

徐霞客人还“奇”在哪里?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找到了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课文。(这一环节采用先“扶”后“放”,由“引导”到“探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按照刚才的方法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找出重点句子谈体会。

(2)小组讨论交流。(出示小提示)

(3)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在许多读书人奉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徐霞客特立独行,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谁能来读读?(第4、5段中的相关的句子)

徐霞客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课文通过徐霞客克服种种困难,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的事例,及第5自然段中列举的两个简短事例,有力地证实了徐霞客“求真求实,锲而不舍”科学研究的品质

6、他有这样的奇志,有这样的奇举,他把自己一生阅读大地的经历浓缩成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课件)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千辛万苦,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齐读最后一段(课件),想一想他的“奇”还体现在哪里?

(4)、成就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7、这本书“奇”在哪里?(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也是我国山水文学的不朽杰作)

8、赏读《徐霞客游记》中游天台山日记的小片断:

“……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徐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莲舟不能从。暝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下欲卧。”(课件)

9、小结:《徐霞客游记》除遗失部分外,留存至今的还有60多万字,是我国篇幅最为浩繁的游记之一,也是世界游记文字中的鸿篇巨制。其间蕴含着许多真知灼见,某些思想甚至超越了时代。(1)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曾这样评价:“《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2)与徐霞客同时代的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钱谦益称他的游记为“古今游记之最,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课件)

(引导学生抓住“奇人”这个词反复读文,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朗读,能体现朗读指导的循序渐进。)

(四)总结全文

1、延伸:

(1)这只是徐霞客旅行生活的一个小片断啊!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想象一下,在徐霞客长途旅行的日日夜夜中,他还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可能会被险峰上滚落的石块砸伤,鲜血直流,可能找不到野果子,可能遇到骄阳似火,可能大雨倾盆,可能偶遇风寒,可能险些成了野兽的美餐)让学生进一步由插图到抓住关键的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这样就比单纯的品位语言文字更直观形象,教师在整理总结学生的回答,点拨提升,引导他们体会到,不求功名,立志考察的徐霞客,的确是一位卓尔不群的奇人。

(2)关于徐霞客“奇人”、“奇事”的故事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课件)

徐霞客最后一次出游是在1636年,那时他已五十一岁了。这次他主要游历了我国的西南地区,一直到达中缅交界的腾越(今云南腾冲),至1640年重新返回家乡。他回乡不久就病倒了。他在病中还翻看自己收集的岩石标本。临死前,他手里还紧紧的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

徐霞客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在科学事业上奋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课件)

2、小练笔:

师创设情景:如果今年中国要举办一个大型的“徐霞客研讨会”,要请大家写一篇介绍徐霞客先生的小文章,字数100字左右,该怎么写?谁写得好,我们将请他作为“研讨会”的特邀嘉宾,作第一个现场发言。(学生写作,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写作时要把握徐霞客的生平事迹及其“奇”的表现,并加上自己的简单的评点。写完后争取当堂能够请学生上台作“现场发言”。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时肯定学生“闪光点”。)

3、升华:

读到这里,你对徐霞客“阅读大地”一定有了新的理解?(他不仅仅用脚、用手、用眼在阅读,还用心、用胆、用一生的心血、甚至用生命在阅读大地。)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永远记住这位有奇志、奇举,写出奇书的卓尔不群的奇人徐霞客,再次高声齐读课题。

根据前面的学习,徐霞客这个“奇”人,“奇”在哪?引导学生归纳四点:(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3)求真求实,锲而不舍。(4)写就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设计意图:再次交流对阅读大地的了解,高声齐读总结升华。)

(五)作业自助餐(每人至少选两题)

1、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本文或《徐霞客游记》。

2、背一背: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徐霞客游记》中的优美片断。

3、看一看:有关徐霞客的相关影片。

4、画一画: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徐霞客。

5、听一听:父母对徐霞客的介绍。

6、写一写:学完本文的感受——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有感

7、讲一讲:你还知道哪些奇人奇事。

8、找一找:发生在徐霞客游历中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全文,讲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写成了一本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第二自然段讲徐霞客卓尔不群,立志亲自考察祖国山川地貌,并在此后的30年间历尽艰辛获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

第三——五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第六自然段总结了徐霞客一生游历的价值,高度评价了他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是求真求实、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

文章语言简洁、质朴,全文紧扣一个“奇”字,写出了徐霞客这位“奇人”卓尔不群的一生。

之所以称徐霞客为“奇人”原因有四:

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科举时代,“读书人都忙于追求科举功名”,而书生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鄙弃权贵、摒绝仕途。“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处首先在于,淡薄名利、不求功名。当他发现先人留下的“古今史籍、地志、山海图经”

少且有差错时,便立志“走遍天下,亲自考察”。于是他毅然走出书斋,把一生献给了旅行考察事业。这在当时来说可谓奇举。

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徐霞客自22岁出游,至55岁病返故里,30多年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行程9万里,横跨16个省份。当时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多数行程徒步完成,加之“明朝末年治安不好”其中艰险可想而知。几十年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长期的旅途中他遭遇了重重困难:“攀险峰,涉危涧”,遇盗匪、断财物、失同伴,疲劳、病痛等等,然而这一切都从未曾使他动摇。30年里,他天天坚持日间跋涉,夜里笔耕,从不间断。多么坚韧而有毅力的人呀!也正是凭借这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毅力,他获得了先人不曾获得的考察资料,成就了被后人称为“千古奇书”的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

3、求真求实,锲而不舍。在许多读书人奉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徐霞客特立独行,本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证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求真求实,锲而不舍”是徐霞客从事科学研究的品质。课文通过徐霞客克服种种困难,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的事例,及第5自然段中列举的两个简短事例,对此品质做了具体说明。

4、成就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正因为奇人、奇举,才著就就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两句话分别概述了此书“奇”在哪里,即它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徐霞客游记》除遗失部分外,留存至今的还有60多万字,是我国篇幅最为浩繁的游记之一,也是世界游记文字中的鸿篇巨制。其间蕴含着许多真知灼见,某些思想甚至超越了时代。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曾这样评价:“《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 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

学情分析

徐霞客所处年代距今天久远,课前应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简要了解时代背景,了解徐霞客生平,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本课可以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开始,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在寻求答案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徐霞客的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2、出示徐霞客画像,提问:你们猜猜他是谁?能讲讲他的故事吗?

3、在你的心目中,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点评: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导入了解学生的理解状况,让学生就课题质疑或初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初涉课题学生也许会感困惑,不必强求学生完全理解,待深入理解课文后,再回归课题领悟它的含义。)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教互学。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列举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的具体事例。

3、按内容不同给课文分段。

(三)再读感悟

1、指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2、什么是“奇人”?

3、为什么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他人“奇”在哪里?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谈一谈你的体会。

(重点抓住“卓尔不群”“醉心”“雄心壮志”“亲自”理解徐霞客的超出常人之处。)

4、读到这里,你觉得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

5、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段?

6、小结: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科举时代,“读书人都忙于追求科举功名”,而书生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鄙弃权贵、摒绝仕途。“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处首先在于,淡薄名利、不求功名(板书)。

(点评:引导学生抓住“奇人”这个词反复读文,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朗读,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循序渐进。)

7、徐霞客人还“奇”在哪里?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找到了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课文。

8、按照刚才的方法学习三、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找出重点句子谈体会。

(2)小组讨论交流。

(抓住“当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盗匪横行”,“还是坚持”“设法”“竟然”等词句体会徐霞客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3)练习朗读。

9、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千辛万苦,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他的“奇”还体现在哪里?

10、这本书“奇”在哪里?

11、小结。

(点评:这一环节采用先“扶”后“放”,由“引导”到“探究”,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总结全文

1、现在你知道课题为什么说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了吗?

(点评:待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再回归课题领悟它的含义。)

2、关于徐霞客“奇人”、“奇事”的故事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

(点评: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重点、难点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出示徐霞客资料。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片新课文,齐读课题。

2、阅读大地怎么理解?平时我们阅读什么?徐霞客是把大地作为一本厚重的书来阅读的。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习生字词(出示课件)

3、读完课文,你觉得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再读感悟

1、文中作者称徐霞客是——奇人

2、什么样的人是“奇人”?

3、为什么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他人“奇”在哪里?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谈一谈你的体会。

(重点抓住“卓尔不群”“醉心”“雄心壮志”“亲自”理解徐霞客的超出常人之处。借助图理解“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4、(出示课件)交流,指导朗读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段?

5、小结第二段内容和本段的学习方法。

徐霞客人还“奇”在哪里?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找到了重点句子和重点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课文。 适当的作些批注。

6、按照刚才的方法学习其它自然段。

7、讨论交流。

(1)第三自然段,“当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可是路上有什么呢?还有什么呢?指导朗读本段。

(2)第三段统领下面的四、五两段,这两段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他在长途旅行当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危险。谁来分别简单概括以下两段内容?

(3)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徐霞客是一个奇人?

第一自然段、第六自然段,分别指导朗读。

8、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千辛万苦,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本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看看这本书“奇”在哪里?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的眼前已经清晰地呈现出一位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徐霞客的形象,他倾尽毕生的经历,历时三十多年,行程九万里去有利中华大地写成千古奇书,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的那么此时此刻,你对徐霞客产生了怎样的感情呢?

2、就让我们带这种崇敬之情再次齐读课题。

阅读大地,是徐霞客一生的写照,因此后人才称他为“奇人”,让我们深深的记住这位千古奇人——齐读课题。

3、关于徐霞客“奇人”、“奇事”的故事很多,大家回家可以查找有关资料去了解千古奇人徐霞客和他的奇书。

板书: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奇人 奇书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 通过反复阅读,知道徐霞客“奇”在哪里,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3.品词析句,体会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发展性目标:

1.品词析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质疑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学习生字。

3.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品词析句。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徐霞客“奇”在哪里?边读边做批注。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你对阅读大地是怎样理解的?

此时你对徐霞客这位奇人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五、作业超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