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莫高窟》练习测评(推荐13篇)

2023-03-22 14:25:01教案设计

《莫高窟》练习测评(推荐13篇)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1

智慧小木屋

◎南山一望晓烟收,石洞岭岈景色幽。

古佛庄严千变相,残碑剥蚀几经秋。

摩挲铜狄空追忆,阅历沧桑任去留。

玉塞原通天竺国,不须帆海觅瀛州。

开心一练

一、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神态各( ) 精妙绝( ) 惟( )惟( ) 举世( )名

引人( )目 ( )眉善目 断( )绝( ) 宏伟( )丽

( )风凛凛 漫天( )游 ( )( )无能 ( )( )赞叹

二、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壁画 一( )明珠 一( )沙丘 一( )洞窟

一( )力士 一( )神佛 一( )彩塑 一( )小溪

三、按要求改句子我能行。

1.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改为反问句)

反问句:

2.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无人不晓的艺术宝库。(修改病句)

3.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缩句)

4.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用加点的词造句)

四、我能按课文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文,生动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 、

和曾藏有万件珍贵文物的 ,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

和 。

2.敦煌莫高窟,也叫“ ”,坐落在甘肃省 和 的

怀抱中。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共有492个洞窟,它与

、 被誉为中国三大石窟。

开心阅读

五、课文片断我会读。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

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纪 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应 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引人注目的,

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臂挎花篮 采摘鲜花 有的

怀抱琵琶 轻拨银弦 有的倒悬身子 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漂 飘)拂 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双臂 翩翩起舞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世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汉字。

2.第一句话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

二是 。这一段写的是第 方面的内容。

3.给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请你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具体地写一写其他的飞天。

5.欣赏了莫高窟壁画上那些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飞天,你想说些什么?

六、课外的短文,我也很有兴趣。

九龙壁

在北京的北海公园,有一座全国闻名的九龙壁,它建于明朝,距今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了。

九龙壁,高5米,长27米,厚1.2米,在影壁的正反两面,用七色琉璃砖瓦镶嵌成九条巨龙。它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好似腾云驾雾,要伸出影壁,飞向天空。

你看( )一条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 )它们瞪圆双眼,怒目而视。黄龙叉开四爪,伸出了锋利的尖钩;那条紫龙也不示弱,傲慢地摆动着尾巴,轻蔑地瞟着对方,仿佛说:“你有什么了不起( )敢和我较量吗( )”

这对巨龙正在挑战,那对巨龙已经开战了。只见蓝、白两条龙,翻滚在汹涌澎湃的碧涛之上,穿梭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这一场恶斗,真是惊心动魄啊!再看其他几条龙,也是形态各异。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 ;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面对这精致的九龙壁,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祖先心灵手巧,是多么聪明啊!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用横线画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3.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短文通过 ,赞扬了 。

日积月累

连一连

a.克孜尔千佛洞 a.位于四川广元县5千米处,现存佛像7000余尊。

b.千佛岩石窟 b.位于南京城东北20千米。有佛像500尊。

c.栖霞山石窟 c.位于洛阳市南部。现有石窟1352个,佛像10万多尊。

d.龙门石窟 d.位于新疆境内。现有石窟236个,壁画计1万多平方米。

e.敦煌莫高窟 e.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至今保存492个石窟。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2

我的收获

1.通过预习,你掌握了课文中的那些词语?

2.读课文,试着给这篇文章编写提纲。

3.学习第一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你觉得彩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4.猜一猜“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意思,

请用上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我的疑问

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和大家讨论什么问题?请你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我的资料

课前请您查找一些关于《莫高窟》的资料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3

敦煌学已是显学,莫高窟早已名扬天下。这里无疑处处皆是文章。如何使一个轮廓完整、形神兼备的莫高窟在读者心中油然而生,而又不减损它的审美情趣和独特魅力,实在是一个难题。因为这不仅需要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洞见力,还要具备“天机之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万尺”的艺术造诣。一般的风物记游往往会陷入徒得其表、失其神韵的窠臼。秋雨先生以深厚的学养和文学造诣带领我们移步换形,时而留恋徘徊,时而凝思默想,不由自主便进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艺术空间里。

作者首先交代的是莫高窟所在——三危山。在这里,作者不是泛泛地介绍山如何,方位如何,而是一落笔就将三危山的历史引向遥远的几乎与神话分不清界限的一场战争,引向那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引向那哒哒的马蹄声,人们感受到的是那无可比拟的气势,用这样的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莫高窟的气概之大也可想而知了。

莫高窟的缘起更是令人着迷。你看那一刻:“他(乐樽和尚)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于是,他有所憬悟,发愿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这就给莫高窟的由来涂上了一层浓浓的神秘色彩。但我们却不会觉得它荒诞。因为一个伟大的奇迹就要在这沙漠深处诞生。作者写道:“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

接下来该介绍莫高窟的真面目了。目不暇接的景观如果完全按照初创者的线路记叙,无疑会造成审美逻辑的零乱,流于浮泛琐碎,缺少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落入前人的套路之中。

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牢牢把握住了莫高窟内在的生命力。以自己探询莫高窟底蕴的思路为线索,一步步地深入,展现出莫高窟的非凡神韵。这种神韵是什么呢?就是它艺术生命力的传承和累聚。这是美的世界。秋雨先生比较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得出“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是具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的结论。而“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因此作者没有介绍具体的景观,而是以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的艺术想像力,带我们去领略一代代艺术家们赋予莫高窟的不朽。作者将历史、文学、美术以及一个民族的成长糅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作者的笔下是亦真亦幻、洋洋洒洒,我们的感受是驰骋千古、心潮澎湃。这里的文字是感性的却又是充满智慧的。

作者写了北魏、隋朝、五代、大宋、元代等时期的遗存,而用大段文字对唐代壁画艺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如此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作者带领我们走过了一段“美的历程”,也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中华民族生命之美的探询。秋雨先生没有纠结于具体的壁画和雕塑,而是撷取几段印象来作为代表,展现莫高窟的神韵。虽然是印象,但经过作者心与灵的浸润,已经赋予其美学、史学和哲学的意味,将我们带到了一个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场景中,与作者一起为之喝彩,为之激奋,为之感叹,为之低徊。这是一种宏大的美,是作者对鲜活生命力的深情呼唤。

莫高窟的底蕴显然不止这些。作者用一个摄影术语——“景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莫高窟的立体存在。故事、艺术、历史、文化这里都能找到,但又不是其中任何单纯的一种,它是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去观照的。在这里,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互相观照,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和谐交融。接下来则以排比句式把握莫高窟的复杂和神奇:“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这些比喻奇妙新颖,神采斐然,饱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内心的独特感悟和体验。秋雨先生为我们写出了他自己心目中的莫高窟。它的精魂是美——自然的美、精神的美、人性的美、艺术的美。当作者将其亲历的其他几个佛教艺术圣地讲解员的“古怪道德课程”作为铺垫和对照,笔锋一转,忧虑地告知读者:“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行文的跌宕起伏,终于显示出作者的精神走向,他深情地呼唤:“人类的将来,就 是要在这颗星球上建立一种有关美的宗教”,“我们,是飞天的后人!”这是一种期盼,也是一种警醒。

本文在语言文字上也富有特色。作者深谙疏密有致的艺术辩证法。仔细地领会一下《莫高窟》,我们会真切地发现其语言细密而不拖沓,朴素而不滞板,是异常洁净洗练的。随着作者的感情波澜,文字也摇曳生姿,单就那段追怀盛唐气魄的文字而言,就让人惊叹。行乎所当行,止乎所不可止,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徘徊在莫高窟这样的艺术天地里,作者无意于语言上的雕饰,而是致力于语言的朴素和文义的明哲,浑厚中透出灵动,文字与描写对象——莫高窟的博大精深相生相谐,浑然一体,从而营造了一种大散文的气魄。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4

教学过程:

一、总体把握,调动兴趣。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课件播放莫高窟视频,师范读第1自然段。

2、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4、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莫高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莫高窟充满了神秘感,它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课堂伊始,通过导语以及莫高窟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了莫高窟的宏伟、神奇,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为学生走进文本,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作好铺垫。】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一)、品味“彩塑”

1、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

2、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菩萨、天王、力士、卧佛)

(1)菩萨的神态是怎样的?你读。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天王呢?你读。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力士是什么样儿的?你读。评价,相机指导美读。

师引读: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2)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谁来读课文中卧佛的描写?

相机评价,指导朗读。

3、莫高窟只有这几尊彩塑吗?指名说。

师小结:作者只是以点带面去写这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点击课件,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4、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

你们觉得在人们仅仅是称赞这些彩塑吗?(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5、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升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感情读读这一段话。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

(二)、回味“壁画”

过渡: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壁画的“宏伟瑰丽”呢?请大家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板书:壁画)

2、交流。

(1)(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①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②课件出示,学生欣赏壁画。

③指导朗读。

同学们,敦煌的壁画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如果把这些壁画连起来办一个1米宽的画展,这个画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长。面积之大,实属罕见。你能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读出来吗?请你读。

同学们,看到这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读。

同学们,看着这么精美的壁画,你感受到了什么?大家一起意味深长地读。

(2)丰富多彩的壁画内容中飞天是最有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飞天吗?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这神奇瑰丽的飞天吧。课件播放飞天视频。

欣赏完了飞天壁画,你觉得这些飞天怎么样?

①让我们走进文字再次领略他的风采。出示描写飞天的文字,引导学生朗读。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读着读着,你仿佛闻到了什么?

把你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读出来。

②师范读: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图片音乐情境)。

③课件出示,引导美读课文: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花香。请你读——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音乐。请你读——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动人的舞蹈。请你读——

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化作了我们眼前这段美妙的文字。一起读——

④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飞天姿态写一写,你可以写一句,也可以两句,三句。(课件出示图片音乐情境)。

⑤指多名生汇报交流。

师:壁画上的飞天,飞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时空,来到我们的课堂——(生排成行逐一描述)。(配音乐和画面)

3、小结:这就是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生)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三)、体味“藏经洞”

1、刚才我们欣赏了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仿佛是接受了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洗礼,莫高窟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宝库。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深的词句。(板书:藏经洞)

2、交流。

3、课件出示藏经洞被掠夺的资料。

了解到这些情况,你有话想说吗?你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4、同学们,那就用朗读来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吧!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学中教者采用变序手法,直接切入重点段的学习,分别介绍洞穴里的“彩塑”、“壁画”、“藏经洞”,借助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莫高窟》一文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者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同时体会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5

在2007年11月23日下午第一节课,我校举行了五年级语文试验课,由庞爱民教师任教。听课后使我深有感触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学习,下面从两方面来谈。

一、教师注重学法的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第二自然段,先让学生总体感知彩塑的特点,再引导学生研读每句话,了解句子的内容,特点及在段中的作用,特别是认识排比句。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该段的构段方式,即总体描写、局部描写的方式。在学生领会了这种方式后,由于第三自然段跟第二自然的构段相同,庞老师就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掌握内容,到课结束时,还安排了一道课处题,即用“总——局”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这样做就体验了课标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念。

二、善于挖掘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说话能力。

语文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善于挖掘课文内容,学生就会容易掌握内容,甚至透彻理解,使自己融入文本之中。在庞老师执教的《18、莫高窟》一课可以看到这一作用,如学习第二自然段抓住“啧啧叹之”教师引导学生“假设自己也是一名游客,看到这些彩塑,你会发出什么样的感叹?”请学生起来说,说出了不同感叹的话语,这就让学生融入文本中,从而产生对彩塑的喜爱之情。又如:在教第三自然段,针对“飞天”的神态,再引导学生想像“你还能说出飞天的其他神态吗?”让学生再说出飞天的神态,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想像能力,表达能力等。

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苦下功夫,就能教好每一节课,并且让学生喜欢语文。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6

一、说教材

《莫高窟》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先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接着写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特点,最后写莫高窟是艺术宝库。

二、说目标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感受这些风景名胜的美丽,体会到作者蕴于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根据大纲要求,课文类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文字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极好例子,可以通过朗读的训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借助图片和音乐,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莫高窟的艺术特点。

根据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从本课描述的内容极具鉴赏性,在教学中运用展示图片和音乐相结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多读、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特点,这课学习的重点从内容上讲欣赏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彩塑、壁画),难点就是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四、说教法

《莫高窟》是继讲读课文《江南水乡——周庄》、《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夜色》之后的第四篇课文,学生对品读课文佳句,欣赏风景名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课立定于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

下面,重点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谈话导入,走进生活。

教师出示泥塑、谈绘画,通过问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学生已有的认识,接着引出课题,借助图片理解“窟”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样,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寻找答案,激发学生走进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目的是为了后面学生找描写彩塑、壁画的内容打下铺垫。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围绕研究性的问题,学会筛选性阅读,探讨,我们的课堂充满了问题,才会学趣盎然。(如果学生不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养成能提问的好习惯。)

四、精读品味,点拨提高。

1、你最想读哪一段内容?(根据学生情况,教师随机进入,这样,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尊重学生。)

2、品读“彩塑”一段。

(1)朗读感受:莫高窟的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

(2)欣赏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感受莫高窟的彩塑。(学生欣赏图片,形象具体地感知了彩塑的神态。)

(3)品味体验:欣赏了彩塑,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彩塑的神态。)

(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字里行间蕴于情感。)

(4)对话追问:同学们,我们学会品味语言还不够,还要学会和课文对话,请你们追问一下古人,他们当时塑造神态各异的彩塑,心里是怎么想的?(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真正与课文对话,与课文交流,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5)美读感悟:把你自己对莫高窟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放音乐)学生配上动作。(此目的是通过美读、模仿,让学生体验、感悟、熏陶,在语言的海洋里领会情感。)

(6)想像说话:如果你站在莫高窟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赞叹?(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和情感的共鸣。)

3、总结言语感悟的策略。(放幻灯片)

(渗透学法指导)

4、自主品读彩塑一段,读后汇报交流。

5、欣赏了莫高窟的壁画,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画面前,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用横线画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位的词,你怎样理解?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结晶”是什么意思?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领会莫高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并理解“结晶”的意思,激发学生对我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五、欣赏影片。

(进一步了解莫高窟的艺术,激发学生内心对莫高窟的欣赏,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说:板书

14莫高窟

彩塑 壁画

(栩栩如生) (宏伟瑰丽)

结晶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7

之一

设计者:淮阴师范附属小学 顾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对象及学习需要分析: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方面他们想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绍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莫高窟的多媒体课件及录象片段。

开课时,看课文录象,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随着教学的深入,在网上(网址:)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最后再次听录音,看课文录象,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设计理念: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3、架设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想!)(学生看课文录象,配有解说)

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莫高窟充满了神秘感,它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以及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以看录象为切入口,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明确读书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3、指导分段。

[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分段,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提高阅读能力。]

三、主动探究,朗读感悟

1、交流:同学们,刚才在录象上你们看到了洞窟内有哪些景物呢?(彩塑、壁画、藏经洞),看了这些景物,叫人赞叹不已。有一位作家参观了莫高窟以后,就把他所看到的用笔写了下来,那么,这位作家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分读第2、3、4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彩塑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点击彩塑)引导学生浏览各种神态的彩塑,想像彩塑不同的样子,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等词。

②(点击“彩塑”中的“卧佛”)课文是如何描述卧佛的呢?

[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会主动学习。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通过上网欣赏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③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游人在观光时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4)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彩塑的样子?(结合评价,指导朗读)

(5)(点击第2自然段填空题)按原文口头填空,指导背诵。

(6)小结学法。

①找中心句②读文质疑③品读背诵

[归纳出学法,为学生自学下面的段落作一个范例。]

3、学习第3自然段

(1)根据学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讨论交流自学效果。(先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交流讨论的结果。)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3)朗读体会,想象画面。

①(点击“壁画”)欣赏各种姿态的飞天图,朗读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学习“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写法。)

②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点击句子“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引导学生改为“壁画上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的句式。)

③欣赏课文插图,你能用这样的句子来介绍图上的内容吗?(发挥想象,从游人说开去。)

[将造句训练渗透在“读’的训练中,既没有离开课文,破坏“读”的整体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4)引读背诵。

4、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用以上方法自读、质疑、讨论。

(2)介绍“藏经洞”的发现及遭帝国主义掠夺的情况。

(3)指导朗读、背诵。

[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5、学习课文第三段

(1)介绍敦煌文化,理解“举世闻名”。

(2)由“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引导学生去联想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高超的智慧,理解“结晶”的意思。

(3)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恰当意思。]

6、学习课文第一段。

(1)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在哪儿呢?齐读第一段。

(2)(点击“莫高窟”)图文对照,想象莫高窟的全貌。

四、听课文录音,看有关录象资料,再次感受莫高窟的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这是对全文的“反刍”,使学生对莫高窟有一个完整、深刻而又清晰的印象,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欣赏了闻名世界、光辉灿烂的敦煌莫高窟,看到了洞窟中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它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是莫高窟的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游客介绍?

2、练习、展示、评议。

六、课外延伸,构建联系

(点击背景音乐,出示作业,两题可以任选一题。)

1、将课文改写成导游词,说给家人、同学听。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上网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图文资料。

[让学生从事感兴趣的自主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效果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与作者一起走进文本,了解莫高窟,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环节的设计精当、巧妙,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者在课的开始,语言渲染了莫高窟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并让学生观看课文录象,整节课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会到了莫高窟的宏伟、神奇,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二、激发想象,感悟品味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学中教者采用变序手法,直接切入重点段的学习,分别介绍洞穴里的“彩塑”、“壁画”、“藏经洞”,借助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过程也体现了由“扶”到“放”的层次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莫高窟》一文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者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同时体会表达的精妙以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美的熏陶。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8

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威风凛凛 精妙绝伦 瑰丽 记录 银弦 艺术殿堂 腐败 敦煌 佛像 惟妙惟肖 描摹 遨游 帛画

(2)释词。

惟妙惟肖 精妙绝伦 瑰丽 描摹 引人注目 举世闻名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三)给课文分段。

1.提问:

(1)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3)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导写字。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9

一、说教材

《莫高窟》选自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分别从锦绣山川和文化艺术的角度进行文字描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本课是最后一篇。《莫高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又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文章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第一自然段总写莫高窟所处位置和环境;第二、三段着力描写了彩塑和壁画,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文中运用了生动准确的四字词和排比等描写神态,将栩栩如生的彩塑和壁画展现在读者眼前。无论是用词造句,还神态描写,表达方法,结构等方面,都有本年段的侧重训练点,教师有必要深挖;第四段介绍了藏经洞,这部分主要要让学生理解以前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莫高窟历次遭劫,主要要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五段总结全文,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说目标

根据本课的要求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威风凛凛”“惟妙惟肖”“举世闻名”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搜集资料图片,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莫高窟彩塑和飞天壁画精美。

2、通过师生互动,了解文章结构,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让学生感受语句的优美与准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欣赏图片,大胆想像,感受莫高窟的美,激发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莫高窟彩塑和飞天壁画精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欣赏图片,大胆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激发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当代信息技术导致我们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我通过采集、编辑制作了“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图片,运用情景教学法,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

2、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针对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

3、是在学生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揣摸、感悟、学习作者用词造句、表达方法等,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基本功的提高。通过图片与文本进行对比学习,读文本、看图片、再读文本,从而了解作者的写法。感受莫高窟这一古代艺术宝库的魅力。

学法:主要以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大胆想像为主。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读、赏、读、悟”的过程了解彩塑和壁画,学习写作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文字、录像导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便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播放莫高窟的图片、画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伟瑰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我先让学生自渎课文,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读一读。这样一来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体感知,并顺便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疏通。

2、指名学生读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莫高窟的哪些艺术宝藏?这是让学生在先读课文的情况下,对课文内容、层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并相机板书。

3、导学第二自然段

在学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画出这段的中心句,找出彩塑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彩塑写具体的?在讲解时抓住关键词语如“惟妙惟肖”、“有···有···还有···”等让学生在感知彩塑特点的同时,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随后及时创设情景:面对这一尊尊惟妙惟肖、色彩绚丽、气魄宏伟的彩塑,游人们无不赞叹,同学们想象一下,游人们都会赞叹些什么呢?随后,我马上小结:欣赏了彩塑,感觉着前人高超的雕塑艺术,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让我们带着自豪感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4、自学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在学习这一段时,我先叫学生归纳出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按照学习方法小组讨论自学,然后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出示画面,让学生看着图说出描写壁画和飞天的句子。然后抓住描写壁画的词语“有···有···有···还有···”,让学生改写说说飞天还有哪些形态。在这里,我大胆联系奥运会开幕式中真人飞天的美丽形象,让学生感受我国日益强盛的国力。随后,我动情地说: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那飘飘翻卷的彩带,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妩媚动人啊!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第三自然段。

5、品读第四自然段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莫高窟文物众多?”抛出问题,让学生动手勾画。适时出示莫高窟历次被破坏的资料,再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看了这些资料有什么感受?”学生此时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顺势激励学生带着惋惜和憎恨之情读第四自然段。

4、学第一自然段

通过对课文重难点的讲解,现在回过头来学第一自然段。着重让学生感受作者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一颗明珠,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赞美莫高窟。

5、带着无比自豪的感情齐读地五自然段

(三)给课文分段,学习段落提纲的写法

学生学完了课文,给课文分段,说段意不是什么难事了。这里可放手让学生发挥,教师在课件上相机出示就行了。

(四)课后作业

运用本课学习的 “总—分”关系的构段方法,写一段话。

这个课后作业是让学生模仿本文的写法,写话。语文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学到了一些用词造句的方法,表达方法、写作方法等,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在学完之后及时运用,对学生加深课文的理解及提高其写作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五)总结全文

再次齐读课文,肯定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品尝到自己努力后的成功喜悦。并留下课后延伸:如果你还想了解有关莫高窟的什么知识,请下去自己查阅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六、说教学反思

本此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在练习说话时,学生可能预习时对莫高窟壁画内容了解不深,出现了内容单调,语言贫乏的现象。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的内容,力求体现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以下板书:

18、莫高窟

明 彩塑神态各异

艺术宝库

壁画宏伟瑰丽

智慧结晶

珠 藏经洞 六万多件

总 分 总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10

一、说教材

《莫高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课文共5个自然段,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第二段(第2—4自然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二、说学生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希望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如:理解词语的方法,找中心句的方法。但是该班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差。该班学生思维活跃,部分学生特别喜欢表现自己,能积极举手发言。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结合课标对第三学段的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结合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莫高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1、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法。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劳动人民智慧的崇敬,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课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绝伦、博大精深。由于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差,因此教学难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当代信息技术导致我们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我通过采集、编辑制作了“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图片,运用情景教学法,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某种心理气氛。因此在整堂的教学中,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读、引导,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读出感情。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针对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一段新课导入也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课一开始,我便用饱含语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莫高窟》这篇课文,知道了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茫茫的沙漠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她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称颂,各国旅游爱好者竟相前往的圣地。紧接着提问: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到莫高窟走一走,看一看呢?我在学生还被导语的气势所吸引的时候,赶紧播放莫高窟画面,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受莫高窟的宏伟瑰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导学第二自然段

在学第二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方法写的?学生明白了这两个问题,我再出示彩塑画面后,进行追问:面对这一尊尊惟妙惟肖、色彩绚丽、气魄宏伟的彩塑,游人们无不赞叹,同学们想象一下,游人们都会赞叹些什么呢?听了这些赞叹,你心中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随后,我马上充满地小结,欣赏了彩塑,感觉着前人高超的雕塑艺术,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自豪感,让我们带着自豪感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教育心理学认为: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的程序。实际上,儿童掌握了学习的程序,也就一定程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因此,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我马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默读第一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小声读第二遍归纳段意,了解方法。诵读第三遍,读出感情,读中品味。

2、自学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在学习这一段时,我先叫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然后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因此,我出示画面,让学生读出描写飞天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句子?然后仿照这个句子,说说飞天还有哪些形态。随后,我动情地说: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那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妩媚动人啊!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第三自然段。

3、品读第四自然段

不动笔墨不读书,勾勾画画好方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莫高窟文物众多?”抛出话题,让学生动手勾画。适时播放珍贵文物和莫高窟被破坏的画面,再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看了画面有什么感受?”学生此时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顺势激励学生带着惋惜和憎恨之情读第四自然段。

4、默读全文,总结回味

课标要求高段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因此,对刚进入高段的五年级学生就要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两分钟之内读完这篇共有503个字的课文,勾出全篇文章的中心句,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抓住中心句提问:为什么称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引导学生探讨,总结全文。

(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成就需要与自我理想实现的需要。肯定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品尝到自己努力后的成功喜悦,这就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奖赏。在本节课接近尾声时,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诵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的诗句来总结全文:她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她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她让人们走进神话,走进寓言。我们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此时此刻,学生的胸臆间,被一股强烈的情感充斥着,我又因势利导,留下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还想了解有关莫高窟的什么知识,在信息技术课上用老师提供给你们的相关网址上去浏览一番。引导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构建开放的课堂结构,为学生开拓思维留下空间,也很自然的,把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的内容,力求体现简洁明了的原则,设计以下板书:

明珠莫高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11

一、 导入

1.读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2.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读句子

3.引入课文:为什么说莫高窟是一颗明珠,是一座艺术宝库?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

二、 (出示)齐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地理位置

2.环境

3.概貌。“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从这句话中感受洞窟多,感受劳动人民创造莫高窟的艰辛。

三、(2~4)彩塑、壁画、藏经洞

1.过渡: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更要去领略洞窟内的神奇了。打开课本,轻声读读课文第二部分。

2.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彩塑、壁画、藏经洞)板书

3.其中你最喜欢什么,请你把相关内容再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它会如此吸引你。

(一)彩塑

(1)指名喜欢彩塑的同学,用朗读的方式带领大家前往参观。(出示,指名读)

(2)在这里看到了什么?(菩萨、天王、力士、卧佛)

(3)指导理解并读好短语: ①怎么样的菩萨?

②“慈眉善目”的菩萨看上去给人什么感觉?

③找准感觉,读好“慈眉善目的菩萨”(看图)

用相同方法学习天王、力士

(4)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谁能读好这句话?

(5)还看到了一尊卧佛(看图),谁来介绍一下。(指名读句)

(6)我们看到了 、 、 、 ,你觉得这些彩塑怎么样?(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精妙绝伦)

(7)从回答中抓住“精妙绝伦”。“精妙绝伦”是说这些彩塑怎么样?板书

(8)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我们去看一看。(看图)

(9)我听到有同学也在发出啧啧赞叹,我要请他来说一说。(把你的赞叹大声说出来)(出示,读句)

(10)出示主线,引读: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二)壁画

(1)过渡: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彩塑和壁画相互点缀。彩塑是精妙绝伦,壁画是 。(出示,读过渡句)

(2)师解释“宏伟”“瑰丽”

(3)自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从哪可以体会到壁画的“宏伟瑰丽”?

交流: ①“宏伟”: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内容丰富多彩(读词、读句,读出宏伟)

②“瑰丽”:飞天

(4)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你一边听,一边能感受到什么?(范读飞天的句子,谈观赏飞天壁画后的感受)

(5)我们来看一看(看图),看着画面,自己再来读一读。(自读、齐读)你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6)还有其它不同的动作,不同的姿态吗?从哪看出来的?(……)

试补充(可讨论)

(7)出示,引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所以说:(出示主线)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8)让我们拿起课本,再来读一读“宏伟瑰丽的壁画”。(齐读)

(三)藏经洞

(1)过渡:还有一处你不能不去——藏经洞。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请你用笔圈出最能吸引你,最能让你心灵为之震动的词语。

(2)老师很想知道你圈了什么,更想知道你的感受。(交流)(出示本段内容)

“面积不大”,“曾”,“六万多件”,“大量珍贵的文物”,“掠走”,“仅存”

(3)齐读。

四、结合板书总结: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绝伦,壁画宏伟瑰丽,藏经洞里又珍藏着珍贵的文物。参观了神奇瑰丽的莫高窟,我们怎能不赞叹:(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齐读。所以,(出示主线)齐读。

五、拓展练习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12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进入课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同学已经解决了“莫高窟是什么的问题”,说能说说答案?

(学生回答后,出示电脑投影,通过网络上介绍的图片与音乐,让学生浏览,总结莫高窟是“艺术宝库”)

2、大家说说看,这个艺术宝库里有什么呢?

(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3、请大家自由练读课文2、3、4段,感受一下这个艺术宝库。

二、个体感知,潜入课文: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2、指名2——3位学生读课文。

3、每读完一次,引导学生评论一次。(阐述喜欢的理由)过渡:课文读得很流畅,老师觉得大家离敦煌越来越近了,下面让我们走得再近些来欣赏这个艺术宝库。首先是彩塑——

三、分层感悟,精读课文:

1、读课文,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找出课文的重点句,教师随机出示投影片“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

3、指导朗读:

①谁先来读读?视情况引导尝试读。

②教师在投影上圈划重点词,结合图片让学生对比读。相机观察课文插图,体会“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考古学上所谓“佛像有三相”,出示一些佛像雕塑图片,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哪些佛像?)

③谁能把不同彩塑的神态读出来?

④谁能语气优美地再超过他?

⑤齐读后,引导游人看到这样的彩塑是?(啧啧赞叹),我们同学现在就在莫高窟,谁来赞一下?

过渡:中国的石窟很多,敦煌最有名是因为莫高窟不光有彩塑,里面还有大量的壁画。

4、同学们练习读课文,读完由大家提出问题

a、飞天是什么?(看课件进行描述,注意神态、动作等)壁画上都画了些什么?(看挂图说)

b、有哪些佛教故事?为什么要画这些壁画?

5、师生讨论,出示投影。

6、找出印象特别深、感觉特别美的句子,教师相机出示投影片:

(用一段音乐衬托出现飞天排比句,重点字词加上加号,)

7、指导朗读好排比句。

8、伴随课件教师再泛读,让学生聆听品味。

过渡:1900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的一天,王道士打扫洞窟,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中国历代最灿烂文化的大门,这就是敦煌莫高窟中的藏经洞。

四、感情升华,总束课文:

1、自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

2、学生自由质疑,集体讨论。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认识敦煌的近况与敦煌恢弘的艺术成就,激发情绪,结合文中语句指导读悟)师:读了投影片上的话,你作何感想?

3、师总结提高: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建设强大的祖国。无愧先人,无悔后人。

五、总结本课,重点巩固:

1、用“有……有……还有……”造句

2、写一写学了《莫高窟》后的读后感。

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第九册语文的课文,我曾自己制作了ppt,尝试用多媒体技术来执教,当然课堂上也使用了挂图、小黑板等传统教具,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借助投影演示对“飞天”一段(课文重点)的描写感悟很透,容易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逐步的指导,让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的感悟,让学生养成读书疑思的和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逐步的指导,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敦煌的ppt演示文稿,一段背景音乐(mp3)

《莫高窟》练习测评 篇13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49

《莫高窟》教学设计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威风凛凛精妙绝伦瑰丽记录银弦艺术殿堂腐败敦煌佛像惟妙惟肖描摹遨游帛画

(2)释词。

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瑰丽描摹引人注目举世闻名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三)给课文分段。

1.提问:

(1)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3)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文秘帮 www.wenmibang.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莫高窟)本文转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