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推荐6篇)
《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 篇1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贻误()威慑()比拟()神经中枢()冤家()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无论就身高、体重、射程和威力而言,我们“洲际导弹”这一分支在导弹家族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首屈一指:
⑵任何常规防空武器,对于我也只能作高不可攀、鞭长莫及的“望空兴叹”。
鞭长莫及:
⑶为了保护我免遭对方“先发制人”的打击,六十年代初,人们把我从地面转移到地下,藏在发射井里,整装待命。
先发制人:
⑷在制导系统指引下,“我行我素”,外界干扰对我不起作用。
我行我素:
3.洲际导弹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4.课文采用自述的方式,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试结合下面的句子,具体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⑴我锥形的脑袋里装的是核弹,人称弹头。
⑵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我那高大的身体会在地面上映出一条细长的影子,侦察卫星在天上一眼就能识破我的真面目。
5.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⑴我身高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⑵在总的爆炸当量相等的情况下,多弹头摧毁目标的效果比单弹头大好几倍。()
⑶从此以后,我就成了超级大国军备竞赛场上的第一号种子选手。()
⑷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等,按飞行方式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第二部分:
(一)
①返回式遥感卫星是重18m—2100千克的精密卫星,它由仪器舱和回收舱组成、仪器舱中装有遥感摄影相机和控制跟踪系统,相机的分辨率很高,在数百公里的高空,它拍摄的每一张照片能覆盖3万4千平方千米,是名符其实的千里眼。借助特殊的判读技术,能从照片上看清地面的汽车和大海的波浪:,卫星相机18天就可以把整个地球扫描一遍,完成拍摄任务后,仪器舱的使命结束,在茫茫的宇宙中陨灭。回收舱有制动火箭、回收系统、跟踪遥测设备和暗道片盒卫星相机拍摄的底片都储存在暗道片盒里,所以它是回收舱的核心。其他都是确保卫星安全返回地面的精密装置,返回式的遥感卫星,集中了,传感、通信、信息、材料等高技术,是我国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卫星的发射回收是一项尖端的科学技术、在几百公里的高空轨道,卫星面对太阳的温度高达100℃,走进地球的阴影又降至—200℃,降落时与空气摩擦还会产生几百摄氏度的高温,没有先进的隔热调温设施,仪器就无法正常工作。返回时星体得保持100度转角,头向地球。回收舱与仪器舱分离后,制动火箭自动点火,推动舱体飞向地球,这时,地面摇控系统和卫星上的程控系统必须匹配无误,如果回收角偏差1度,落点就会偏差300公里,要是掉到居民区,会造成星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③卫星带回的照片,为找矿、地图测绘、铁路选线、农村调查、环境监测、地震预报、考古研究等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例如,科技人员已用卫星照片在北京周围1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找到了7个成矿区,在内蒙古发现了大煤田,在新疆找到了三个新油带、用卫星照片编制各种比例的地质图又快又好,一个五万分之一的石油地质构造图,如用人工绘制,必须26个人测量568个点,工作四个月,现在一张卫星照片就可以解决问题,我国的宝成铁路建成后,已发生各种塌方、泥石流灾害100多次,治理费已花去近7亿元。从卫星照片分析发现,一些路段正好筑在地层断裂带,如果用卫星选线,绕开断裂带,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50年代初,为了兴建包兰铁路,地理学家吴传钧带领助手历尽千辛万苦,奋斗几年才选出一条最佳的铺设线路,如果用卫星选线,只要几天功夫就能完成。
④用返回式卫星进行搭载实验,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例如,砷化镓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抖,在卫星微重力条件下结晶生长,质地纯正,性能更为优良;在卫星上生成的蛋白质晶体,比地球上的大数倍。送往空中的植物种子,在电离辐射下会发生异变,玉米、西瓜、西红柿提前开花结果,紫红的鸡冠花变成了淡绿色,微生物外观颜色改变,活力增加,这些有趣的现象为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信息。
6、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文章第③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
7、返回式遥感卫星仪器舱的使命是 。
8、文章第①段加点的词“其他”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
9、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发射回收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尖端科技问题?简要回答。
⑴ ⑵
⑶ ⑷
10、利用返回式遥感卫星带回的照片进行铁路选线具有哪些优势?
11、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独特功用是什么?
(二)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渴望有一双能透视黑夜的眼睛。微光夜视仪的出现,使人类的这一渴望成为现实。充分利用夜晚微弱的光线,使人们能像白天一样地观察,这是微光技术的突出特点。
②在现代战争的新闻报道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幅幅黄绿色的反映夜间战场状况的影像,这些精彩的报道就得益于微光技术。事实上,不仅在新闻领域,而且在军事、海洋勘探、水下救援、天文观察、公安监控、野生动物研究等等领域,微光技术也大显身手。机场、车站的行李检查设备,银行、医院和家庭等地方所有的昼夜保安、监视或监护系统中,也常常使用微光专业产品;大家所熟悉的电视类型的医用x射线透视检查系统,也应用了微光技术。
③在夜暗环境中存在着少量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统统称为夜天光。因为它们和太阳光比起来十分微弱,所以又叫做夜微光。人眼视网膜的感光灵敏度不高,在微光条件下,不能充分“曝光”。这是造成人们在夜暗环境中不能正常观察的一个原因。那么微光夜视技术是如何达到“化夜为昼”的呢?
④夜视技术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技术。微光夜视器材依*夜天的微光照明,首先把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这就是一切夜视器材实现夜间观察的共同途径。
⑤在微光夜视器材中,图像增强器是核心器件,利用图像增强器将夜空中微弱的自然光,如月光、星光、大气辉光增强几百倍甚至数万倍,达到使人眼能够进行远距离观察的程度,黄绿光是人眼最敏感的波长,因此,这种颜色的荧光屏常常被应用到增像嚣上,这也是新闻报道中黄绿色图像的来由。
⑥微光技术大大拓展了我们人类的视觉领域,它能弥补人眼在空间、时间、能量和光谱方面分辨能力的不足,而且能以人眼的自然观察习惯来显示图像,适合部队夜间行动和作战、所以它一出现便引起各国军界的关注,成为夜视技术领域发展的重点。
⑦引领人们冲破黑暗的微光技术,在被预言为“光电世纪”的21世纪里,还将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12、修改选文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3、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1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 。
15、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16、微光夜视器材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7、微光技术出现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洲际导弹自述》答案
1.略2.⑴弯下手指头计数时,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居首位。⑵比喻力量达不到。⑶先动手以制服对方。⑷照着自己一向的做法去做。3.发动机、制导系统、弹体结构4.略5.⑴列数字⑵作比较⑶打比方⑷分类别6.逻辑顺序;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7.完成拍摄任务。(意思对即可)8.制动火箭、回收系统、跟踪遥测设备。9.需要解决以下问题:①有先进的隔热调温设施。②返回时星体得保持100度转角,头向地球。③回收舱与仪器舱分离后,制动火箭能自动点火。④面遥控系统和卫星的程控系统必须匹配无误。(意思对即可)10.选线准确,快捷。(意思对即可)11.带回信息资料,进行搭载实验。(意思对即可)12.黄绿光是人眼最敏感的光(或:黄绿光的波长是人眼最敏感的波长)13.微光技术14.逻辑顺序15.举例子,下定义16.首先把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视的光信号。17.微光技术大大拓宽了我们人类的视觉领域。18.介绍了微光技术的优点、原理及广泛应用。
《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 篇2
洲际导弹自述
自主积累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威慑()贻()误比拟()我行我素()
二、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有()。
①贻误:耽误②首屈一指:表示第一,居首位
③临阵磨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④措手不及:临时来不及应付
⑤高不可攀:高得很难攀登。形容很难达到。⑥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⑦我行我素:按照我平时的做法去做⑧一纸空文:指一张空白的文书
三、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是着的曲线;江河溪流,是着的曲线;大海汪洋,是着的曲线。
a.流动b.屹立c.翻腾
能力训练
四、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抓住它什么特征来说明的?
答:
五、本文是一篇科技小品,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六、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七、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对洲际导弹作了全面、简要而通俗易懂的说明的?请找出三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答:
开放拓展
八、阅读理解,完成下面各题。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做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究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至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选文说明的对象是。
2.选文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这是的说明方法。
(1)(2)
3.选文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
a.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b.对晕的成因做出科学解释的实验。
c.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这种光象。d.折射角不同,它们才显出各自不同的本色。
4.对选文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a.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b.晕是阳光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c.晕是光线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d.晕是光线经过空气的反射形成的。
5.选文第⑤段举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
6.选文第⑥段把晕分成哪两种?简要说说这两种晕对天气各有哪些影响?
答:
7.仿写例句: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8.选文依次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晕”,下面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解说概念追溯历史解释成因说明作用
b解说概念追溯历史记述实验划分种类
c描摹色彩解说概念解释成因说明作用
d描摹色彩记述实验解释成因划分种类
参考答案:
自主积累:一、yíshènǐsǜ二、②⑧三、bac四、能力训练:五、说明对象是洲际导弹,是抓住它威力强、速度快、飞得高、命中率高的特点进行说明。六、文章用拟人化手法把洲际导弹问世、分类、构造、特点及其威力和弱点都解说得十分清楚,文章把它赋予假定的人类行为,读起来生动风趣,易于理解。七、一段、(1)介绍洲际导弹“诞生”的时间、地点和巨大作用。二段、(2-8)介绍洲际导弹的类别、构造、使用的动力燃料等等。三段、(9-15)介绍洲际导弹的外形、速度、威力、发展变化以及发展变化的原因。四、是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分类别:第二段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按飞行方式、按射程介绍导弹的类别作比较:第三段把导弹与炮弹作比较,说明导弹的优越性。列数字:“爆炸的威力有的相当于一百万梯恩梯炸药。”用数字说明它的强大威力。开放拓展:八、1.晕2.作比较鲜亮程度色彩排列顺序3.a4.a5.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6.短晕:会出现风雨等天气变化;长晕:不会有风雨天气变化7.提示:表因果关系,两个原因在后,且为递进关系8.a
《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近年来新式武器的发展的概况,以及我国发展自己的核研究及运载工具的
2.领会课文内容,了解洲际导弹的构造、性能和发展过程。
3.学习课文的自述式写法,体会生动、形象说明的语言风格。
1.了解课文中有关洲际导弹的构造、性能和发展过程,把握新时期航天事业发展的趋向,这是学习的重点。
2.领会课文以自述形式、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写法,来介绍复杂的内容的写作特色,这是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通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
2,给下列加点的宇注音。
贻误(yí)威慑(shè)首屈一指(zhǐ)
比拟(nǐ)尾翼(yì)措手不及(cuò)
赋予(fùyû)锥形(zhuī)鞭长莫及(jí)
3.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1)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2)我行我素:照着自己一向的做法去做。
(3)先发制人:先动手以制服对方。
(4)威慑: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佛家语,告诫修行者警惕外界诱惑,现比喻两种敌对力量,互为条件,交替消长。
二、导入新课
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回顾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充满了曲折。早在20世纪50年代,尖端武器的发展,就令全世界为之轰动。今天,我们来了解洲际导弹,从它的自述中了解航天器的发展。
三、正课
1.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2.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有关洲际导弹的什么内容?
明确:介绍洲际导弹的产生及重要地位。
3。提问:第二自然段洲际导弹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明确:分类别,使导弹分类富有条理性。
4,提问:在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中,作者介绍了洲际导弹的哪些知识?
明确:介绍了洲际导弹的弹头,发动机及制导系统。
5.学生分组朗读第七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
6.提问:在介绍洲际导弹的性能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说明明确:
列数字。例:我身高有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作比较。例:固体导弹的尺寸和重量都比液体导弹小。
7.学生快速阅读第十一自然段到第十五自然段,了解洲际导弹的发展过程,采用复述方式来归纳。
明确:洲际导弹具有飞得快,爬得高,打得准的特点,然而易被侦察卫星发现;采用地下井发射技术受制后又采用“机动发射”的方式;针对预警雷达网和导弹预警卫星及反弹道导弹的制约。洲际导弹采用“分导式多弹头”设计,终于领先一步。
8.本文的语言风格独具特色,请举例子说明。
明确: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把复杂的武器知识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我锥形的脑袋里装的是核弹、人称弹头。”写出洲际导弹的内部结构,采用人体构造来诠释,读来生动有趣。
四、小结
讨论并归纳:课文采用自述的方式,介绍了洲际导弹的构造、性能和它的发展过程。语言风格生动、活泼。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指出下列注音和字形完全对的一组:()
a威摄(shè)措(cuò)手不及竞赛
b中枢(shū)炸毁(huǐ)赋予(yû)
c.迷惑(huò)高不可扳(pān)摧毁(chuī)
d.尾冀(yì)锥(zhuī)形条款(kuǎn)
二、辨析下列各组形似字、多音字。
摄()_________锥()_________
1、慑()_________2、唯()_________
镊()_________惟()_________
()_________
3参{()_________
()_________
三、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1.我的最大飞行速度在每秒七公里以上,一万公里的路程,半小时就能飞完。
2.几个子弹头能分别沿着不同的路线去打击多个目标,在总的爆炸当量相等的情况下,多弹头摧毁目标的效果比单弹头的大好几倍。最多时我可以带上八到十个子弹头,这就叫做“分导式多弹头”。()
3.按起飞位置和攻击对象可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等,按飞行方式可分为弹道式和巡航式,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四、揣摩下列加点的词语,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1.消息传开,曾经使全世界为之轰动,因为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战略武器。
2.虽然我很厉害,但在预警雷达网和导弹预警卫星的监视下,我也不敢轻举妄动。
五、写一段话,请用上以下词语“首屈一指”、“我行我素”、“鞭长莫及”。
《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 篇4
河南省罗山县第二初级中学曾昭国
一、说教材
《洲际导弹自述》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是我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朱毅麟研究员。
这篇科普说明文,采取洲际导弹“自述”的方式,运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说明顺序,运用了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亲切自然地介绍了洲际导弹的构造、性能和发展过程。这种自述方式,拉近了洲际导弹这一陌生事物与读者的距离,使说明对象更容易受少年读者的喜爱。本文虽是一篇略读课,但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很有特色,既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又不乏幽默和趣味性,这对于刚刚接触说明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是学习阅读事物说明文的很好范例。而且本文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与情趣。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也依据新课标对七~九年级语文阅读的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洲际导弹的一般知识,明白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尖端科学的兴趣,增强国防意识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二)理解本文采用拟人化方式来说明事物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让导弹自叙身世,现身说法,既使文章通俗风趣,又有利于把复杂的事物讲得浅显易懂。
三)能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内容,并领会这些说明方法对介绍洲际导弹的作用。
其中目标二、三即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激发兴趣、引导点拨”是我上这节课的主要方法,为此,我设计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课前能有目的的查找自已需要的材料,课中能够自主地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扫除阅读障碍,能和他人合作讨论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是学习这篇说明文的主要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观看“芝麻开门”系列片“飞弹”介绍有关导弹、洲际导弹的资料激趣。引出问题:导弹有如此大的威力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圈划生字词并自已动手解决。
(2)、根据课文的有关内容画出你所理解的洲际导弹并能简单地索图解释。(类型、构造、性能等)。
3、细读课文,合作讨论解疑。
(1)具体说说洲际导弹的分类、构造、性能和发展过程。
(2)、在介绍上述情况时,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整篇文章采用了“自述”的方式,你认为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假如让你来写你会采用什么方式?
(4)、文章的叙述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迁移运用。
5、运用“自述”的方式用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至少一种说明方法,口头介绍一种你所熟悉的文具。
5、结语(内容、说明方法、语言等方面)
6、拓展延伸了解我国导弹的发展情况
7、作业:以_________的自述为题,介绍一种文具。要求:恰当运用本课所学的多种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 篇5
.本周教学内容:
《洲际导弹自述》《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学习要点:
继续了解掌握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学习《洲际导弹自述》了解有关洲际导弹的知识,了解我国核武器的发展现状,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学习《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了解稀有动物的有关知识,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识记理解并积累《洲际导弹自述》《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的字词的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理解说明文中的拟人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理解科普说明文《洲际导弹自述》严谨的科学性和幽默的趣味性。
学习知识点:
(一)常识部分
1.作者及作品:
①朱毅麟:《洲际导弹自述》的作者,1934年生人,53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系,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58年起从事火箭与人造卫星的研究设计工作,早年主持完成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的方案设计,我国“实践2号”一箭三星卫星系统的主要设计者之一,87年以来,主要是从事我国空间技术和人造卫星的发展战略研究,多次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发表了学术论文100多篇,64年起从事业余科普创作,编著出版“太空中的多面手”等7本航天科普书,发表250多篇科普小品。现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洲际导弹自述》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说明文。
②王晓雨:澳大利亚华人作家。代表作是《珍奇动物写真——澳大利亚特有动物》。
2.科学小常识:
①我国核武器与航天技术发展概况:64年10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颗爆炸当量2万吨级的原子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67年6月又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当量为百万吨级;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此20多年间,我国独立研制、成功发射了42颗国产卫星,其中通讯卫星7颗、气象卫星4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7颗、科学实验卫星14颗。
②导弹、火箭与卫星发射成功大事记:1960年地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64年研制成功中近程导弹。66年进行了导弹核弹(两弹)结合武器试验。70年“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75年发射并收回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80年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火箭。82年潜艇水下发射固体燃料火箭。84年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90年首次实施对外商业卫星发射服务,“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截止99年,已研制成功40多颗各类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完成57次发射,成功率为89.5%。2003年成功发射了“神州5号”载人宇宙飞船。
③洲际导弹:是导弹的一种,射程在10000公里以上,可以从一个大洲袭击另一个大洲的目标。
④稀有动物——针鼹:又名刺食蚁兽。背部和体侧覆以硬刺,刺下有毛……其吻细长,鼻孔和口位于吻端;口小,无牙,舌细长;眼小;四肢短;尾短;适应食蚁生活,栖息于多石、多沙和多灌木丛的区域,住在岩石的缝隙和自掘的洞穴中,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爪强有力,适于挖掘,繁殖习性特别,雌兽有育儿袋,是卵生哺乳;寿命长,可达30——50年以上。针鼹有长吻和短吻两大类,长吻的体较大,长约45——77.5厘米,体重5——10千克;短吻的体较小,长约35——53厘米,体重约2.5——6千克。针鼹是地球上很少有的动物,像刺猬,只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新几内亚有。
(二)基础知识:识记积累字词:
1.应掌握的字:
锥zhuī 枢shū 贻yí 慑shè 赋fù 鼹yǎn
蜥xī蜴yì 澄chéng 喙huì 黏nián 蛰zhé
吮shǔn 孵fū
2.形近字:
锥zhuī圆锥 贻yí贻误 粘nián同“黏”,读zhān粘贴
椎zhuī脊椎 怡yí怡然 黏nián黏液
慑shè威慑 蛰zhé蛰伏
摄shè摄影 蜇zhé海蜇
蹑niè蹑手蹑脚 垫diàn坐垫
3.多音字:
澄chéng澄清 爪zhuǎ爪子 降xiáng投降
dèng澄沙zhǎo爪牙jiàng降落
4.应掌握的词语(除课文注解外):
高不可攀:高得无法攀登。形容难以达到。
一物降一物:某一种事物恰能制服另一种事物,或某种事物专门有另一种事物来制伏。
轻举妄动: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狂妄的行动。
赋予:交给(重点任务、使命等)。
措手不及:动手已来不及了,形容速度快。
防不胜防:要防备的太多,已经防不过来了。
(三)课文理解分析:
《洲际导弹自述》
1.解题:这是一篇介绍核武器的知识的科普说明文。“自述”是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方法,让导弹自己讲述自己,类似人的自我介绍,实际还是作者介绍。这种写法使得文章生动活泼,形象具体,易于读者接受。
2.结构:全文有15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导弹的诞生。
第二部分(2—8):导弹的类型。
第三部分(9—15):洲际导弹。
3.内容:先从洲际导弹的诞生说起,介绍了它的诞生时间、地点和巨大作用;接着介绍了它的类型、构造、使用的动力燃料,在这里用了分类别、做比较的说明方法;又详细的说明了它的外形、速度、威力及发展变化,最后又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备竞赛是导致洲际导弹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了解洲际导弹:
构造:它由发动机、制导系统、弹体结构三个部分组成。
性能:爆炸威力大,速度快,飞得高,命中率高(误差小)。
发展过程:1957年在苏联诞生;20世纪60年代从地面发射改为地下发射,后又改为机动发射;70年代发展为“分导式多弹头”。
类型: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弹道式、巡航式,近、中、远程洲际。
5.中心思想:这篇科普说明文,以拟人的手法,亲切自然地介绍了导弹的类型、构造及功能、威力,具体地说明了洲际导弹的外形、速度和威慑力量,并指出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是洲际导弹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6.顺序: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
7.特点: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对洲际导弹作了全面、简要而又通俗的说明。生动,表现在用拟人手法,采取洲际导弹“自述”的方式,拉近了读者与洲际导弹这一陌生事物的距离,这样就使说明更加具体形象,更容易受少年读者喜爱。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1.解题:这是一篇普及动物学知识的说明文,选自《《珍奇动物写真——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原文的篇幅较长,共有10个小标题:奥运会的吉祥物、从一只碾死的针鼹说起、有刺不是刺猬、吃蚁不叫食蚁兽、单孔目的有袋类动物、生蛋的哺乳类、没有乳头的哺乳类、澳洲处处有针鼹、可以降低体温的哺乳动物、满身刺挡不住汽车轮子。
2.结构:全文有10个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奥运会吉祥物——针鼹。
第二部分(2—5):针鼹的外形和特点。
第三部分(6—9):针鼹的生活习性。
第四部分(10):针鼹的繁殖方式。
3.内容: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针鼹,作者抓住珍奇和稀有的特征,进行介绍说明的。
开始先由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说起,引出说明对象——针鼹。“招摇过市”一词是贬义词用做褒义,诙谐有趣,吸引人;“像刺猬一样”、“许多人不知道名字”、“只有澳洲才有”足以说明它的特点——珍奇和稀有。接下来介绍针鼹的外形特征,突出它的作为盾牌的尖刺;介绍针鼹本领特点,突出它的爪子锐利,善于掘土;又介绍了它的绝活本领——掘洞逃生和掘洞的神奇。作者又就针鼹的生活习性来介绍说明它是与人类有益的。
先从它的食物来源说它的习性,它主要吃蚁类和蚯蚓等,特别是澳洲人恨之入骨的白蚁;又从它的嘴部构造特点说明它日吃万蚁的本领;同时作者又介绍了它白天活动、冬天蛰伏、擅长游泳的生活习性和本领;针鼹的胃表皮粗糙善于袭击大型蚁穴也是它的特征。
最后,作者又介绍了针鼹另一奇特之处——繁殖方式特别,寿命长。(雌兽有临时的腹部口袋、生蛋、哺乳——真是奇特)。
4.中心思想:这篇说明文,介绍了针鼹的外形和特长、生活习性及生长繁殖等情况,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针鼹是地球上一种珍奇稀有的动物,使读者提高了保护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的自觉性。
5.特点:①抓住特征,条理清楚,突出“珍稀”。②恰当的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③语言简洁生动。
6.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模拟试题】
(一)基础知识练习:
1.常识填空:《洲际导弹自述》是一篇()文,作者(),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爆炸的时间分别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是()年发射成功的,杨利伟驾驶的()是于()成功发射的。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选自于()作者()是()华人作家。本文是一篇(),这种文体既讲求()又讲求(),题目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本文抓住了()特征来说明的。
2.据字注音或依音填字:
锥()形yí()误粗糙()huì()尖
威慑()蜥yì()吮()吸nián()液
蜷()成zhé()伏中枢()ào()洲
迷惑()脊zhuī()稠()密果fǔ()
黄澄澄()guàn()木脂()肪繁zhí()
3.根据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
(1)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2)找不到开始做某件事的途径或头绪。()
(3)比喻两种敌对力量,互为条件,交替消长。()
(4)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
(5)比喻力量达不到。()
(6)先动手以制服对方。()
(7)照着自己一向的做法去做。()
(8)不经慎重地考虑,轻率的采取狂妄的行动。()
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①洲际导弹身高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②针鼹和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针鼹有锐利的爪子。()
③这当然是它自我保护的工具,或者说是“盾牌”了。()
④一旦遇到敌害,如老鹰啦,蛇啦,蜥蜴啦,它就可以蜷成一团,像刺猬一样,敌人就对它无从下手了。()
⑤按射程可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等。
⑥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
(二)阅读分析:
第一语段:《洲际导弹自述》9——15段,回答问题:
(1)第9段的第一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第10段中的“望‘空’兴叹”是哪个成语的变形?你知道它的意思吗?请用原成语造句。
(3)11段结尾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洲际导弹的什么特点?
(4)第12——14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导致洲际导弹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第11段里“我的最大飞行速度在每秒七公里以上”的“以上”一词和“我大部分时间飞行在几百公里高的外层空间”的“大部分时间”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7)整个语段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第二语段:《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6——9段,回答问题:
(1)这几个段落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针鼹的食物来源有哪些?
(3)澳大利亚人为什么用针鼹做奥运会的吉祥物?
(4)第6段的“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5)整个语段共使用了那几种说明方法?
(6)分析下列句子加括号的字作用:
(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
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
(7)针鼹有哪些生活习性?说明了什么?
(8)针鼹这种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怎样?你认为人类应怎样对待它?
【试题答案】
(一)1.填空:依次写:说明朱毅麟64年10月67年6月东方红一号70年神州5号2003年珍奇动物写真王晓雨澳大利亚科学小品文知识性趣味性解释说明珍奇稀有
2.参看前面和文注略
3.招摇过市无从下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蛰伏鞭长莫及先发制人我行我素轻举妄动
4.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
(二)第一语段
(1)领起句,领起9、10、11段
(2)望洋兴叹比喻力量不足或缺少条件,而对某事感到无可奈何。
造句略
(3)列数字打得准,命中率高
(4)洲际导弹的威力及发展变化。
(5)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搞军备竞赛。
(6)否以上是指多于七公里,概数,大部分从范围上看还没有全包括,不是全部。
(7)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例子参看课文略
第二语段
(1)针鼹寻找食物
(2)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和蚯蚓,包括澳洲人恨之入骨的白蚁
(3)针鼹吃掉了白蚁,保护了居民的住房。
(4)过渡句,承上启下。
(5)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
(6)“估计”表明是推测,不是精确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一般”是指通常的情况,不排除特殊,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7)白天活动、冬天蛰伏、擅长游泳、外表皮粗糙,善于袭击大型蚁穴说明针鼹的珍奇稀有的特点
(8)略
【励志故事】
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的。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温馨提示: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标。
《洲际导弹自述》同步练习 篇6
[课标要求]
1、识记理解并积累字词的基础知识。
2、了解有关洲际导弹的知识,了解我国核武器的发展现状,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3、理解说明文中的拟人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理解科普说明文严谨的科学性和幽默的趣味性。
[学法点悟]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按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科学、小品。科学,就是知识性;小品,就是文艺性。知识性是知识比较丰富,资料比较广泛,数据比较准确,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文艺性是就是运用文艺的手法,如诗歌、谜语等,文笔要轻松活泼,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科学道理通俗形象生动易懂。本文中科技知识比较丰富,讲述的是大多数人知之甚少的尖端武器。学习时可以采用分类列表的方式,对课文进行理解。如可以把文章分成构造、性能、类型和发展过程列表,使课文内容一目了然。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写给青少年的科普小品文,文章用第一人称,采用拟人手法,以自述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尖端武器。亲切自然地介绍了导弹的类型、构造及功能、威力,具体地说明了洲际导弹的外形、速度和威慑力量,并指出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是洲际导弹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疑难解析]
质疑:文章说明对象是什么?抓住它什么特点来说明?
解惑:文章说明对象是洲际导弹,抓住它的射程远、威力大、速度快、威慑力大、类型多、构造复杂和命中率高等特点来说明的。
质疑:本文采用了什么形式、什么手法来说明事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惑:文章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拟人手法来说明事物。这样写显得亲切自然,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拉近了读者与洲际导弹这一陌生事物的距离,这样就使说明更加具体形象,更容易受少年读者喜爱。
质疑:最后一段说明洲际导弹与什么的关系,该如何理解?
解惑:最后一段说明洲际导弹与战争的关系,指出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备竞赛是导致洲际导弹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语言揣摩]
“我的最大飞行速度在每秒七公里以上”的“以上”一词和“我大部分时间飞行在几百公里高的外层空间”的“大部分时间”一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提示:否。“以上”是指多于七公里,概数。“大部分”从范围上看还没有全包括,不是全部。由此要注意说明文的语言对语言的准确性有特殊的要求。)
[研究课题]
这是一篇介绍核武器的知识的科普说明文。“自述”是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方法,让导弹自己讲述自己,类似人的自我介绍,实际还是作者介绍。这种写法使得文章生动活泼,形象具体,易于读者接受。很多语言生动的文章都运用拟人了手法,课下找出几篇文章,认真阅读,体会拟人手法的作用。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成语,学会快速阅读文章,能说出文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重点句子的作用。自主、合作、探究一些重点问题,并针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锥()形yí()误粗糙()sì()机威shè()比nǐ()拍shè()赋()予
2、解词并用它们造句。
○1贻误:
造句:
○2首屈一指:
造句:
○3威慑:
造句:
○4鞭长莫及:
造句:
○5我行我素:
造句:
○6先发制人:
造句:
○7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造句:
○8伺机:
造句:
○9措手不及:
造句:
二、朗读指导
本文是课内自读课。以后我们还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因此我们要学会快速阅读。现代文阅读大致可分为三种:“翻阅”、“跳读”、“精读”。现在着重讲讲“跳读”。“跳读”,不是“跳着读”,而是像“跳”一样的速度阅读,也叫“粗读”。其目的在于只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它主要体现在对文章中的关键性的词语、关键性的语句、段落,关键性的情节、人物,关键事件,能很快捕捉到,并作出准确的一般理解。这种方法在学习中常常使用,它能使人在较少时间内集中精力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习中应循序渐进,由慢到快,由少到多训练,逐步提高阅读速度,最终达到每分钟500字的要求。这样,我们才能赶上时代步伐,了解更多知识,这是作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能力。
三、问题探究
1、课文自述的内容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
(提示:顺序不可以颠倒,因为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一颠倒不但导弹发展的时间顺序混乱了,而且也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2、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举例说明。
(提示:文章运用了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等。例略。)
3、第9段的第一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它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领起句,有总领作用,领起9、10、11段。)
4、学完本文,将之与以前学过的说明文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感觉?
(提示:以前学的说明文大部分比较平实、枯燥,很少运用文艺表现手法,而本文读起来却具趣味性、文艺性,又不乏科学性。这就是本文作为科学小品的特点。)
四、[欣赏评价]
1、本文语言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在今后写作中学习运用的方法?结合写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2、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五枚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此时,导弹便成了侵略的工具,我们该怎样看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这一侵略行径?
五、[拓展阅读]
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电子信息网络。它能把某个区域乃至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使“公路”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享用信息资源。
铺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材料,不是钢筋混凝土和沥青,而是光导纤维。一条典型的光导纤维,直径不足13毫米,其中却包容着32根用塑胶皮包裹的玻璃纤维。
信息高速公路以光导纤维为媒介,激光脉冲束为数据载体来传输信息。光导纤维柔软而坚韧,传导能力特别强。经过处理的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变成强弱不同的光信号,通过光导纤维传输到远方。信息高速公路每秒钟可以传输30亿比特的信息——相当于在一秒钟内传输整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信息的失真。
信息高速公路是以交互方式来传递信息的。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信息高速公路的“入网”十分便捷。用户只要把电脑的专用接口卡接到电话线上,就可进入信息高速公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用户还可将电脑电视电话连成一体,以多种通信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
有了高速传输功能的光导纤维,又有了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再加上卫星通信的配合,信息高速公路的优越性便能充分的显示出来。
信息高速公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不久前,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诊所的医生,根据电视屏幕上显示的病人肝脏图像,指导远在2000公里处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肝脏图像是从那里通过人造卫星传送过来的。这是使用信息高速公路进行的远距离医疗。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使远隔重洋的双方,彼此看得清清楚楚;可以让学生在电视屏幕上请最优秀的教师为自己上课,而且可以互相对答;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随时翻阅各地的图书资料••••••
信息高速公路使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办公会议可在各自的家里进行;天南地北的贸易伙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商谈;复杂的研究可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时进行交流••••••
信息高速公路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提高幅度预计可达20%——40%。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预测,美国12年内每投入1美元的资金将增加6美元的产值。
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全球性的跨世纪宏伟工程自1993年起步至今,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它的发展却是惊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始改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缩短地域之间的距离,形成频繁交往的新型社会。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
1、请根据课文的介绍说明,解释什么是“交互方式”?
答:
2、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传输特点可以在段找到,其特点可以归纳为:,,。
3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和有效使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
4、第七段对人们使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前景举了一些例子,你能展开想象,再举一两个例子吗?
答:
5、第八段“据预测”三个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
6、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