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事事关心》教案(推荐4篇)

2023-04-13 14:14:01教案设计

《事事关心》教案(推荐4篇)

《事事关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从材料中引出论点、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学习语言表达的严密性。

3.领会本课作者论述的“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的道理。

教学重点:同上

教学难点:涉及有关东林党和事迹。

课型:新授课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其结构。

2.掌握文体、论点及作者。

3.学习从材料中引出论点、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导语: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读书人要不要关心国家大事呢?今天我们学习议论文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事事关心》。(板书课题、作者及体裁)。

二.简介作者及《燕山夜话》。

三.具体分析课文。

(一).1.投影出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后齐读并提问:这副对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引用、对偶(双关、排比、顶真)(能答出前两种即可,“双关”在下面的分析中有所提示,在此不必强求;后两种修辞不说也罢,如能说出,更好。)

2.学生自行讲讲这副对联的含义。

3.看看作者的看法。(4--6节)。

(二).听朗读录音并思考如下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出中心论点的?(可结合文后“思考练习”二)

--中心论点: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第6节)

追问:能不能把“一面,一面”改成“不但,而且”,为什么?

--不能,因为前者表并列关系,表示二者并重;后者表递进关系,更强调“要关心政治”。

--作者是这样一步步引出中心论点的(文章的思路):(先)引用对联--介绍出处--交代动机--解释含义--(后)引出中心论点。

(三).简要回顾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提问: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是怎样来论证它的?

--学生回答(可能有多种答案:如10--11节,9--11节等等)。

2.教师带领学生围绕所答,看正确答案。

<1>.第9节:结构上--承上启下;

内容上--紧扣中心,直接论证中心论点。

<2>.第11节:总结全文。

<3>.明确:只有第10节才是用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再追问:这一节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讲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四).再次疏理文章思路,归纳全文结构。

--全文共11节,可分为五大部分:

一.(1--2):引联点题,介绍出处。

二.(3--6):交代动机,解释对联,提出论点。

三.(7--8):一分为二,评述东林。

四.(9--10):论证中心,点明深意。

五.(11节):总结全文,勉励人们。

四.回顾目标,围绕第2个目标做一道训练题:学习从材料中引出论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说明:课堂时间紧迫的话,就留作课后完成。)

五.总结本课。

六.作业:

1.理清本文思路。

2.较好的完成“从材料中引出论点”这一题目。

3.很好的阅读课文,深刻理解东林党人的有关事迹;很好体会本文语言的严密性。

七.板书设计:

出处

动机道理论据

对联含义--论点------论证---总结

结合(一面..,一面..)(正反对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语言表达的严密性。

2.具体评述东林党人关于读书和讲学的观点。

3.领会“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的道理。

教学内容:

一.检查复习旧课。

二.具体评述东林党人关于读书和讲学的观点,帮助我们正确评价这副对联及其作者。

1.第7节,肯定他们为政治斗争而读书、讲学的进步性。(体会文中转折复句的运用)。

2.第8节,指出他们在政治观点及思想根源方面的局限性。这一段评述如分为二层,如何切开?

--第一层:(从开头到......时政。)指出东林党人区别正邪、议论时政的政治标准。

第二层:(从他们的思想到文末)指出宋儒理学是东林党人的思想根源。

3.宋代儒学思想体系师承关系图。

(创立东林书院)(重修东林书院)

正宗嫡传间接师承

二程-----杨龟山-----朱熹---顾宪成、高攀龙

││

┴─────程朱理学─────┴

三.研读第10节,思考如下问题:

1.就第10节而言,中心句为哪句?

2.这一节,议论的结构是怎样的?可分为几层?

3.本部分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同样”前后的句子能调换位置吗?

5.末句中的“这一点”指代的是何内容?

--1.首句为中心句。

2.总--分--总的结构;可分为三层(首句是第一层;2--7是第二层;末句是第三层)

3.论证方法:讲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见书。

5.这一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四.齐读末段,体会三句话从语气上看有什么不同?在文中有何作用?

--第一句是陈述句,重申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第二句是反问句,和古人作比较,目的是激励今人。

第三句是感叹兼祈使,一个“无论如何”,三个“更”,殷切地劝勉人们应该怎么做。

五.总结全文:

1.中心意思:课文从东林党人一副对联谈起,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的道理,劝勉人们要事事关心”。

2.写作特点:<1>.从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

<2>.正反对比,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

六.讨论“思考练习”四,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严密性。

七.讨论“思考练习”一,再次强调正反对比论证的好处。

八.作业:

1.学生谈谈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的看法。

2.复习整理本课内容。

3.预习--《怀疑与学问》。

九.板书设计:

引用对联

介绍出处

从材料中

交代动机引出论点

上联

解释含义

下联

贯穿上下,提出论点

事事

关心进步性

东林党人

局限性

层层深入

承上启下展开评述

正反对比

总结全文,提出劝勉

上一篇:《事事关心》教案第2课时

下一篇:《事事关心》教案、练习

《事事关心》教案 篇2

第2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时间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复习上课时内容,导入本课内容

2、揭示目标:

①从材料中引出论点,正反对比论证;

②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的论述方法

二、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阐明作者的观点的?

先引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进行评析,得出古人“一面致力于读书,一面关心政治”的结论,然后分析东林党人“关心政治”的内涵,再从正面阐述“读书”和“关心政治”不可偏废,最后提出观点并发出号召。

2、文章认为东林党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里?作者这样分析评述东林党人的思维方式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进步性:一面致力读书,一面关心政治,强于那些只知道读死书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局限性:东林党人仍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而且他们只知道用“君子”和“小人”去区别政治上的正邪两派,没有反封建的因素。

启发:作者评述历史人物,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并能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佐证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其间展现出来的学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分析鞭辟入里的做学问的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这篇文章让我们读到了作者怎样的品格?

这篇文章提出的论断至今还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虽然作者邓拓为了写作这一类文章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致死。在那个“突出政治”“政治挂帅”的年代,作者敢于如此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独立思考直抒己见的高风亮节。

4、本文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死读书、闭门读书、不关心社会、不关心时事的现象在青年学生中还是较为普遍的。我们有必要重温本文的观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在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结合刻文谈谈本文在论证上的特点。

对历史人物的评述,文章有其独到之处,既没有一味肯定他们的进步作用,也没有全盘否定。作者先肯定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然后由追溯了东林党人思想和学说的渊源,指出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

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作者也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既指出“不读书而只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又指出“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也是无用的书呆子”,最后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这样评述历史人物和阐明自己的观点,表现了作者辩证的思维特点,克服了片面性,使文章的论述既全面,又严密。

三、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四、自测:

1、请对下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山海关孟姜女庙对联)

2、分析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试着仿写。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

3、请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谈谈你对“努力学习”与“关心政治”的关系的认识。

五、自结:

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自由谈谈自己的收获。

上一篇:《事事关心》练习

下一篇:《事事关心》教案3

《事事关心》教案 篇3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玄xuán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埋头苦干:不理会旁边的事情,集中精力,勤奋工作。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执政者提出要求。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足为据:不可以作为依据。

诓kuāng:骗。

省xǐng悟:醒悟。

脊梁:脊背。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2.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3.背景链接

写作背景:

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寇的铁蹄早已践踏了我东北领土,国民政府却采取不抵抗主义,只是希望国际联盟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国联却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活动。舆论界曾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已荡焉无存”的论调。鲁迅作为民族之魂的思想家,既痛感寄希望于国联的自欺与求神拜佛的荒唐,更清醒地意识到悲观论调的荒谬与危害,于是写下了此文,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

关于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其写作特征是“从实入手,以实论虚”,取材的特点“大中取小,小中见大”。它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用例证、引证、喻证、归谬等多种论证方法。本文就是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的一篇。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驳斥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一国民党反动派政客及其走狗文人诬蔑中国人民的错误论调,表达了作者强烈地要求振奋民族精神,不惜任何代价解救国难的思想感情。

二、文章脉络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摆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个被反驳的论点及其论据。

第1段:作者摆出了对方的论据。

第2段:是从上段论据中得到的论点。

第二部分(3-8),分别针对敌论的论证和论点进行反驳。可分两层。

第一层(3-5),从对方的论据出发,反驳了对方的论证过程,即通过揭示对方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逻辑关系来确定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

第二层(6-8),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有并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根本一驳倒了对方的论点。

第三部分(9),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三、写作方法

1、针对敌论,先驳论证,反驳论点,层层反驳。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驳论证和驳论点两种反驳方法。

在摆出敌论的论据和论点之后,作者分两步进行了反驳,先反驳了对方的论证过程,指出中国人现在失掉的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的论点。通过反驳敌论的论据和论点,把敌论驳得体无完肤,显示了严密的逻辑性。

2.文章语言犀利、生动、洗练而又周密。

如:“他信力”和“自欺力”;第一段中的“总”、“只”、“一味”等。“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词的使用,从修辞上说,这是仿词。你说“自信力”,我来个“他信力”,既十分巧妙地指出对方论证的不严密,又揭示了某些人愚昧麻木的实质,再加上一个“自欺力”来批判,可谓入木三分,语言生动、洗练。第1段中“总”、“只”、“一味”这三个副词的使用,也很见功力。“总”,表示时间之长,频率之高;“只”,表明根本不作别的考虑;“一味”,表明专注于此,表明陷于泥淖之深。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周密。行文语言的洗练还表现在反复阅读之后,也找不出哪个词可有可无甚至意义不大,而越读越有味。例如“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一句包含着好几个层次的意思。最基本的意思是他们的光照耀辉着历史;另外还包括的意思有:①正史也掩不住他们的光耀;②所谓的正史,其实不是真正的历史;③所谓的正史,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这些丰富内容的流露,对于中心的表达也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同时,这样的语言才凝练隽永,耐人寻味。

四、问题探究

1、我们是不是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朴后继地战斗,不过一而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这些人也是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大量的事实论据摆在了面前,说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且这是历史的主流。

结论l: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结论2: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结论3:观察、分析事物,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而不应当被一点表面现象所迷惑。

2、句段理解:

⑴中心句;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是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个被反驳论点的关键句。从逻辑上说,它揭示了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根据双方都肯定的事实,作者承认有些中国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据对方用意,作者指出对方用一个钱称命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荒谬的。从情感上说,这句话是对对方谬论的怒斥。

⑵重点句:(1)两年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神。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这段中列举了三个论据,作者在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作者先摆出敌论的论据,为后文的批驳做好了铺垫。(2)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这句是由上面的论据得出的观点。敌论树立了,等于为批驳树立了箭靶。

⑶总结句: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是作者在批驳敌论之后得出的结论,作为思想家,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热情地赞颂这些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们,而且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看问题的正确方法。

⑷过渡句:(1)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这一句承接上文中的“自夸…‘地大物博”、“希望着国联”、“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现象,引出下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

(2)“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两句是紧承上文对敌论论证的反驳,中国人正发展着“自欺力”,一个“然而”一转,引出在“自欺”的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紧接着作者在下文开始用事实来批驳敌论点。

【练习解答】

一、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分两步反驳了对方的观点。首先是反驳论证,即通过揭示对方论证过程中不合逻辑,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来反驳。文章3、4、5、段指出,根据1段的三个“事实”,只能证明有些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而不能证明全体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然后是反驳论点,6-10段作者通过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针锋相对地驳倒了对方的观点。

二、1、不能根据某些个别的事实对整体中国人作出判断。

2、不是,是指那些“求神拜佛”的国民党官员和“社会名流”。

3、“脂粉”比喻某些人自欺欺人的伪装。“筋骨”比喻广大人民群众。“脊梁”比喻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4、“状元宰相”指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地底下”指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

三、《事事关心》是立论,写作目的是提出并证明“既要读书,又要关心政治”的观点。写法上主要引出并分析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对联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本文是驳论,写作目的是驳倒“有人”提出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写法上主要通过驳论证和反驳论点来驳倒对方。

【类文品析】

“友邦惊诧”论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②,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③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④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

写此文后刚一天,就见二十一日《申报》登载南京专电云:“考试院部员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兹据张自述,当时因车夫误会,为群众引至中大⑤,旋出校回寓,并无受伤之事。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亦当时出来,更无失踪之事。”而“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京请愿学生死伤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⑥死一人,伤五人……”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注释: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十字街头》第二期,署名明瑟。②学生的请愿指一九三一年十二月间全国各地学生为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到南京请愿的事件。对于这次学生爱国行动,国民党政府于十二月五日通令全国,禁止请愿;十七日当各地学生联合向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时,又命令军警逮捕和枪杀请愿学生,当场打死二十余人,打伤百余人;十八日还电令各地军政当局紧急处置请愿事件。③哀求国联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十一月二十二日当日军进攻锦州时,又向国联提议划锦州为中立区,以中国军队退入关内为条件请求日军停止进攻;十二月十五日在日军继续进攻锦州时再度向国联申诉,请求它出面干涉,阻止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④冯庸大学奉系军阀冯庸所创办的一所大学,一九二七年在沈阳成立,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停办。⑤中大,南京中央大学。⑥中公,中国公学;复旦,复旦大学;复旦附中,复旦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东亚,东亚体育专科学校;上中,上海中学;文生氏,文生氏高等英文学校。这些都是当时上海的私立学校。

1、选文中摆出的敌论论点是,论据是。

2、文章用了“友邦人士”的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了”的事实,有力地批驳了“友邦人士,莫名惊诧”的谬论。请回答:

⑴第一、二个“不惊诧”,说明“友邦人士”是()

⑵第三个“不惊诧”说明“友邦人士”是()

⑶一个“惊诧了”,说明“友邦人士”是()

a、日本帝国主义的同伙b、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后台c、中国人民的死敌

3、解释加点的字词。

⑴长此以往,国家不国(国:国:)

⑵永远国下去(国:)

⑶惊诧:

4、本文的语言感情色彩非常鲜明,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⑴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摆:

⑵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

可怜之至:

⑶好个“友邦人士”!

好:

5、本文最后一段是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参考答案:1、论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论据: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2、依次填:abc3、⑴国家;成为国家⑵像个国家⑶惊讶,诧异4、⑴活画出了“友邦人士”故作文明的丑态。⑵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学生的同情。⑶反语,以正说反,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友邦人士的激愤之情。5、写完前文之后过了一天写的。这段内容摘引了《申报》南京电文与《教育消息》栏内官员无恙,学生死伤的事实,与国府通电中的“殴伤中委”等捏造事实对比,有力地驳斥了诬陷学生的无耻之词。由此可见,“后记”的内容是用事实痛斥国民党政府杀戮爱国学生的罪行,是用来批驳反动电文的,是驳论据。)

上一篇:《事事关心》教案3

下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

《事事关心》教案 篇4

三维航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体会文章由言论引出论点,进而层层深入阐述最后归纳总结突出论点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从对联引出文章,反复诵读,揣摩作者表达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努力读书与关心政治必须紧密结合,学习作者事事关心的精神.

课堂追踪

一字词积累

1.错误勘察.圈出错误的注音和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加以改正.

(1)杨龟山是程灏、程颐两兄弟的门徒,是二程之学的正宗嫡(dí)传

(2)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zuàn)写的一副对联.

2.千锤百炼.解释下列词语.

宋儒理学

正宗嫡传

衣钵

遗风

二课堂感悟

3.“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他们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总算”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5文章开头引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它与本文涉及的论题,阐述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三提升演练

当然,以顾宪成和高攀龙等人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当时只知道用“君子”和“小人”去区别政治上的正邪两派。顾宪成说:“当京官不忠心事主,当地方官不留心民生,隐居乡里不讲求正义,不配称君子。”在顾宪成死后,高攀龙接着主持东林讲席,也是继续以“君子”与“小人”去品评当时的人物,议论万历、天启年间的时政。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超出宋儒理学,特别是程、朱学说的范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顾宪成讲学的东林书院,本来是宋儒杨龟山创立的书院。杨龟山是程颢、程颐两兄弟的门徒,是“二程之学”的正宗嫡传。朱熹等人则是杨龟山的弟子。顾宪成重修东林书院的时候清楚的宣布,他是讲程朱学说的。这说明他就是继承杨龟山衣钵的。人们如果想从他的身上找到反封建的因素,那恐怕是不可能的。

我们决不需要恢复所谓东林遗风,就让他永远成为古老的历史遗迹吧。我们只要懂得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的道理就够了。

片面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强调政治,而不关心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就这一点说来,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

6东林党人以“君子”与“小人”去品评当时人物的标准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

7.“人们如果想从他的身上找到反封建的因素,那恐怕是不可能的。”“恐怕”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8.选段有一句话包含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请你把它找出来.

9.就这一点说来,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

选文中“这一点”指代什么?

10评价古人,不能苛求古人,课文公正的评价了东林党人读书和讲学,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结合当前实际说说你对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见解.

思维冲浪

吃瓜子

丰子恺

①从前听人说: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

②但我以为这三种技术中最进步最发达的,要算吃瓜子。近来“瓜子大王”的畅销,便是其老大的证据。常见闲散的少爷们,一只手指间夹着一枝香烟,一只手握着一把瓜子,且吃且咬,且咬且吃,且吃且谈,且谈且笑。从容自由,真是“交关写意”!他们不须拣选瓜子,也不须用手指去剥。一粒瓜子塞进了口里,只消“格”地一咬,“呸”地一吐,早已把所有壳吐出,而在那里嚼食瓜子的肉了。那嘴巴真像一具精巧灵敏的机器,不绝地塞进瓜子去,不绝地“格”、“呸”、“格”、“呸”——全不费力,可以永无罢休。

③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闲”法。要“消磨岁月”,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其所以最有效者,为了它具备三个条件:一、吃不厌;二、吃不饱;三、要剥壳。俗语形容瓜子吃不厌,叫做“勿完勿歇”。为了它有一种非甜非咸的香味,能引逗人不断地要吃。想再吃一粒不吃了,但是嚼完吞下之后,口中余香不绝,不由你不再伸手向盆中或纸包里去摸。我们吃东西,凡一味甜的,或一味咸的,往往易于吃厌,只有非甜非咸的,可以久吃不厌。瓜子的百吃不厌,便是为此。俗语形容瓜子吃不饱,叫做“吃三日三夜,长个屎尖头”。为消闲计,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倘分量大了,一吃就饱,时间就无法消磨。这与赈饥的粮食目的完全相反。赈饥的粮食求其吃得饱,消闲的粮食求其吃不饱。最好只尝滋味而不吞物质。最好越吃越饿,像罗马亡国之前所流行的“吐剂”一样,则开筵大嚼,醉饱之后,咬一下瓜子可以再来开筵大嚼,一直把时间消磨下去。要剥壳也是消闲食品的一个必要条件。倘没有壳,吃起来太便当,容易饱,时间就不能多多消磨了。一定要剥,而且剥的技术要有声有色,使它不像一种苦工,而像一种游戏,方才适合于有闲阶级的生活,可让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

④具足以上三个利于消磨时间的条件的,在世间一切食物之中,想来想去,只有瓜子。所以我说发明吃瓜子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而能尽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国人,在消闲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积极的实行家!试看糖食店、杂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便可想见中国人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去的时间,每年统计起来为数一定可惊。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

【阅读建议】课文论述的是一面要致力于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二者不能偏废.本文从吃瓜子的说起,以小见大,作者把吃瓜子消磨时光精神懈怠,与国家的生死存亡联系起来,表明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寓意深刻耐读.

1、第③段中为什么说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

12、第④段中“具足以上三个利于消磨时间的条件”的“具足”是什么意思?换成“具备”行不行?为什么?

13、本文的语言极具讽刺意味,请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例:

分析:

14、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

15.“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吃瓜子也需要“事事关心”吗?

拓展创新

16给下面一则新闻加标题。(2分)

“我要金喜善的眼睛、我要张娜拉的嘴唇!”合肥一家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李教授告诉记者,他经常能从一些年龄很小的求美者口中听到这样的话。现在的孩子大多对明星有很强的崇拜感,明星的特征就成为他们模仿整形的对象。一项调查表明,现在中学生中对自己外形不满意的占一半以上,他们受明星的影响较大,行为较为盲目。“很多父母带孩子来整容,其实是带着‘投资’的因素在里面。”李教授认为,“虽然现在的医学技术水平已经能让他们的梦想轻易实现,但还是要劝他们认真对待,不要随意改变自己。”他说,特别是还未成年者,他们思想不够成熟,个人审美观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即使是对已达到手术限制底线的未成年人,更多的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据2005年2月2日《法制日报》宫礼文)

事事关心1.颢zhuàn2.略3.东林党人主张不能只关心家事,还要关心国事.现在我们只有将读书和关心政治有机结合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作为的人.4.不能删,去掉后语气变得肯定,绝对化,与历史事实不符.5.可以使论题的引出比较新颖,有力论证古人读书似乎都没有什么政治目的不合事实,为本文观点的提出作铺垫.6.当京官忠心事主,当地方官留心民生,隐居乡里讲求正义,7.不能,去掉恐怕语气变得肯定,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反封建的读书人.8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9.片面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强调政治,而不关心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10提示:从进步性与局限性谈.11、吃瓜子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闲”法,它具备三个条件:吃不厌、吃不饱、要剥壳。12、“具足”是完全具备的意思。不能换成“具备”,因为别的东西也许能满足其中一两个条件,但只有吃瓜子能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作者在这里意在强调吃瓜子的“优越性”。13、例:那嘴巴真像一具精巧灵敏的机器,不绝地塞进瓜子去,不绝地“格”、“呸”、“格”、“呸”——全不费力,可以永无罢休。分析:把“嘴巴”比喻成精巧灵敏的“机器”,用“‘格’、‘呸’、‘格’、‘呸’”模拟吃瓜子的声音,形象地写出了那些吃瓜子的闲散少爷们消磨时间、精神懈怠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14、表面上看吃瓜子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吃瓜子会消磨时间,让人精神懈怠。实际上,一个国家有如此多的闲人,这个国家是有可能被消灭的。作者以小见大,表明了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15略16青少年“变脸”需谨慎

上一篇:《我们的风景》教案及练习

下一篇:《事事关心》教案第2课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