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推荐16篇)

2023-04-20 09:10:02教案设计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推荐16篇)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

江西贵溪一中程小先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胡同文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文。今天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二、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巷;小街道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

三、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那种清秀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四、研读课文

1、探索思路与结构

明确: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先谈北京的胡同,再谈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的衰落。因此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三大块,第1~5自然段为一层,第6~12自然段为一层,第13~15段为一层。

2、讲析课文第1、2、3、4、5自然段

(1)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2)提问:2、3、4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明确:介绍胡同——取名

——宽窄、数量

——环境(位置、声响)

(3)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4)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5)提问: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来概括呢?为什么?那么,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更为准确呢?

明确:第5自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胡同”过渡到“胡同文化”。因此,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顾两个方面,显得全面、准确。

(6)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3、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蕴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现在,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随着著名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京味朗读,进一步探寻胡同文化的精义

(1)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满足——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请同学来读这里最具京味的语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B.“这二位同声说……真有你的!”

(2)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3)提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你见仁见智吧!

4、分析第13~15自然段

(1)提问:胡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胡同文化又将何去何从呢?

明确: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因而毫无生气。胡同文化也必将随着胡同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渲染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3)提问: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徊……

5、小结: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亮点探究

1.文章首段末句: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请问:这种方正对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学习:

(1)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①居住方式:胡同、四合院,“独门独院”,“安土重迁”。

②饮食条件:窝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大白菜。

③处世方式: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更多时候,则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

(2)对思想意识的影响。

①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有棒子面,就知足了,就行了。

②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③方位意识极强,等级观念极强。

2.大白菜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探究学习:

(1)惟我独尊。“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独尊”的思想意识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为国都就与别处不同,国都就比别处尊贵,就连京城的狗也与众不同,无比尊贵。过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称之为“乡下人”,便是明证。遗撼的是,至今,我们还把全国的大小城市分为各种各样的等级。

(2)保守。这是与“惟我独尊”相关联的。以为什么都比别处优越,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将人家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拒之门外,思想上趋于保守。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说:“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道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大白菜主义也即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在于他的保守和惟我独尊。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3.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探究学习: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

4.对“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此句写尽了北京市民的心态。之所以穷能忍着,是因为靠忍,才可以虽穷而仍能面对皇权的威严,才可以虽穷而仍可以鄙视皇权的盛衰。之所以富要耐着,是因为看惯了巨富豪商的朝盛夕衰,所以身处富中,才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不惊不乍。之所以睡不着眯着,是因为睡不着乃是心为外界所动,而眯着,才能养成看惯风云变幻的大气,靠着这种大气,天子脚下的小民、草民才维持了自尊。

5.对“北京人,真有你的”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北京人,真有你的”真有你的什么呢?是真有你的应付各种情况、各种局面的办法。对此,汪曾棋先生在《跑警报》中说:“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这种“不在乎”,便是凡事不必太认真,不必太放在心上。别急,别烦,别躁,悠着点。“车到山前必有路”,没什么事过不去。也就是说,心胸放宽些,用郑板桥的话来说,就是“难得糊涂”。为什么要“不在乎”?根本的原因在于世事难料,风云难测。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人们不可太在意于眼前的利益得失,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了这种“不在乎”的精神,什么事都能从容应对,从中透露出一种“忍”劲儿。

“北京人,真有你的!”言有尽,意无穷。赞许、褒奖之情溢于言表。

二、品味语言

读完这篇文化式散文,我们仿佛喝下了一碗风味独特的北京大碗茶,让人神清气爽,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提问:课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明确:“虾米熬白菜,嘿!”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语言特点:朴实、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

三、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语言形式,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达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院落毗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悠,窗明几净,老树参天。

四、课外延伸:

请任选一种文化形式(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周记上写一篇文章。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2

胡 同 文 化

汪 曾 祺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媒体设计]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要点]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

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

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之一是“概括要点,提取信息”,但本课的中心和段意相对而言是较为显豁的,且“概括要点、提取信息”的训练在前几个单元已多次进行,故这一教学任务主要采用学生自学讨论、老师点拔的方式完成;《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的小品文,语言上独具特色,所以品味语言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这一教学重点打算以学生诵读、听朗读录音、换词对比等方式落实;《胡同文化》又是一篇有着丰富的生活文化内涵的文章,是引导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了解生活文化,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好教材,所以,本课的教学也在这方面有所涉及,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文化的内涵,为课后开展研究性学习引路。另外,由于胡同属于地方性的建筑,不少学生对之知之甚少,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老师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品味其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品评现实生活,透过生活现象看到其隐含的文化内涵的能力。

教学重点: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拔法、诵读对比法。

教具准备:电教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营造气氛:上课前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二、课堂导入:同学们,首都北京,我们人人心向往之,那里吸引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就说建筑景观吧,宏伟壮丽的天安门,昂然挺拔的世纪坛,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残破凄凉的圆明园遗址,宏阔瑰丽的天坛,灵秀静谧的地坛等等(结合图片)。以上这些大家都很熟悉,但还有一个也很著名的建筑景观大家可能就较为陌生,那就是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出示胡同图片)北京胡同不但有独特的建筑特点,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今天我们就随着汪曾祺先生独到的眼光,去审视北京的胡同,领略其文化内涵吧。

三、明确自学的目标和形式,交待有关事项,分组学习。

(一)课文学习阶段:

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①学生自读思考,小组研讨,书面回答下列问题。

A、课文中哪些段落写胡同?各段落中哪些句子点出了胡同的特点?根据这些段落和句子概括北京胡同特点。

B、哪些段落重点写胡同居民的生活?哪些话写出了他们的生活特点?根据这些段落和语句概括出胡同的文化内涵。

②小组学生代表到黑板写答案,学生讨论补充。

③老师放影幻灯片,对以上问题作简单小结。

方正安士重迁封

胡同取名有来历胡同自扫门前雪闭

的数量多,宽窄不一文化易满足

特点方便安静内涵不管闲事,冷漠精义:

安分守已,逆来顺受忍

2、学生朗读后三段,体会作者怀旧、伤感而又豁达的感情,老师简单点拔。

3、通过学生朗读、听朗读录音、老师换词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几段精彩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生动形象、淡雅自然、闲适风趣的语言风格。

(二)感悟文化阶段:

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文中“文化”的概念和我们通常讲的“学文化、有文化”概念有何不同?

胡同文化里的文化指的是什么?

老师明确:

文中的“文化”更多的是指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里的群体所具有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思想观念。是一个大文化概念。

2、 引导学生迁移知识,举出生活中其它文化的例子。比如岭南文化,湘楚文化、快餐文化、棋文化、生肖文化、年文化等。

(三)延伸训练:

1、给出“民居”“服饰”“足球”等几种学生较为熟悉的话题,让各小组任选其中一个进行讨论,课外搜查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写一篇表现其文化内涵的短文。

3、课堂小结,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汪曾祺其它作品。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大文化的概念,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文化,希望大家以后多多留心生活,炼就一双文化慧眼,时时处处都能发现文化、感悟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做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

附:课前发给学生的相关资料: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汪曾祺语录:1、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人是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民族最重要的东西是它的文化。一个中国人,即使没读过什么书,也是在文化传统里生活着的。

2、做菜要有想象力,爱捉摸,如苏东坡所说:忽出新意。要多实践,学做一样菜意要失败几次,方能得其要领。也要翻翻食谱。在我所看的闲书中,食谱占一个重要地位。……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到市场要走一段路,这也是散步,是运动,我什么功都不练,就练“买菜功”。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做菜最大的乐趣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高兴,盘盘见底。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文化。

二、 参考阅读冯骥才先生的《文化眼光》(节选)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足球文化、咖啡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4

北宁市高级中学张宏强

本课用2课时教学

一、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 让学生通过本篇作品认识到事物的存在有其传统的、发展的一面,但也会有改革的、变化的一面。

二、 教学基本内容

1、 通过对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的理解梳理文章的中心。

2、 体会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特点,在恰当的表达方式即说明的表达方式中也能融合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作品语言特色,让学生认识语言恰切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特殊效果。

4、 培养学生透过表象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四、 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五、 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步骤

重点一: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支撑文章主旨的重要作用,它们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文章中筛选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编织成理解文章中心的信息网络。

本文在文体上属于说明文,但在说明中仍然能体现出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而承载这种感情的则是那些关键语句和词语。

关键语句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或抒情为主。

关键语句的位置一般处于一段的开发或结尾;个别处在文段中间,但它往往是以因果论证为主的文章或文段。

信息筛选也是高考在阅读能力上对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每年在高考阅读试题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日常的课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筛选关键语句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理解文段、理解文句很重要。

从本文看,文章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文化。对前者,我们要能够从胡同的特征角度把握,以便能顺势把握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筛选能够体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词语和句子:

北京胡同的特点:

前五个自然段分别从方方正正的形状、命名的方式、胡同的大小、胡同的寂静、胡同与四合院(规规矩矩)的相关性等方面介绍,这些是形成胡同文化的基础,如果说胡同文化是上层建筑,那么胡同就是物质基础。

文章本身在结构上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引导学生体味对胡同和胡同文化认识的辩证关系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这方面,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很好的的统一。

胡同文化的特点:

总体上,作者认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然后作者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揭示(要求学生摘录现成语句):

居民安土重迁;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胡同与胡同文化的联结点在第五自然段,这是由表象到本质认识升华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两者的联结点,联结点也是一个关键语句: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筛选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对中心的支撑作用。

对关键词语的说明,可放在语言层面上把握、理解。

重点二: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总体是平白、朴素、口语色彩浓烈,富于表现力。

体味本文的语言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文体特点决定的语言特点:准确

文章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说明以准确取胜,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如“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在对胡同命名方式说明的时候,有的充满肯定语气,如“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猜测,如“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因为这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2、 口语化、京化的语言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如“你往南边去一点。”“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3、 语言平白朴素。如“北京城像块大豆腐。”多生活化的语言!

4、 短句给人以干净利落的感觉,韵味实足。如“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5、 在平白朴素中融有古典韵味。如“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在体味上面富有特色的语言时,可以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方式,也可以筛选出上面词语,让学生结合语境去把握,但绝不能背离语境,让学生就句论句。

难点: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这是一篇在行文和内容上都具有辩证色彩的文章,结构上的前后衔接,逻辑严密,三个部分自然天成。从内容上说,辩证性更多地表现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胡同的衰退。

认识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退需要学生从语言层面入手,通过体味语言中所寄予的作者感情来明确。

作者的感情在本文中可以说是复杂的。

1、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是满含感情,充满留恋的流露。

2、“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对胡同温馨一面的推崇。

3、“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这是对北京人“事不关己”的批判。

有的句子本身就很复杂,让人一时体味不出感情味儿,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你说是一种什么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这点也会给学生以更多思考。

总之,我们看到,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它们的喜爱、留恋,又有对它们将逝去的豁达,胡同文化的没落,让作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令人心动的一面,也让作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带给旧有事物的冲击。在现代文明突飞猛进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传统要受到冲击。

在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没落的认识上,作者表现出了鲜明的辩证思考,同样,在对北京人固有的文化形态的认识上,作者也含有辩证的认识。比如“安分守己”,这是一种源自于更古老传统的思想意识,它对许多中国人,对作者本人都产生过和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的达观、安贫乐道与之不无关系。相反,我们也可以看到,“安分守己”也会带来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羁滞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六、 小结:熟悉北京生活的作者,熟悉北京的胡同,他更从胡同的特点中揣摩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他推崇胡同和胡同文化,但他更知道,胡同与其它传统事物一样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淡出舞台,这是作者理智、冷静的思考。

七、 知识卡片

积累下面词语: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八、 板书设计

板书一

胡同文化

方方正正安土重迁

命名来源是居住方式各自封闭

北京胡同胡同大小是文化形态封闭的文化易于满足“忍”

胡同静僻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板书二

胡同文化

语言特色

不显喧闹更加安静静的文化

口语色彩嘿——易于满足

北京人,真有你的!——善于忍耐

古典色彩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无可奈何

短句大腌萝卜,就不错——干脆利落

说明方式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准确

《胡同文化》细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味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体味说明性的语言训蕴含的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

2、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能力。

3、理解课文中“胡同文化”丰富内涵。

4、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

2、 “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

教学步骤:

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1到5自然段,归纳概括“胡同”的特点。

本过程注意培养学生透过表层深入挖掘深层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意识。

读后引导学生筛选能够概括胡同特点的形容词,明确概括特点的语法限制。

明确:

方方正正、命名来源丰富、胡同的静(以动衬静的方式突出)

2、 思考:“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联系起“胡同”和“胡同文化”两者,自然过渡到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揭示。

3、 学生泛读课文6至12段,采取信息筛选的方式,捕捉作者在行文中所透露出来的“胡同文化”的内涵。

重点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即相信远亲不如近邻,又“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上面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归纳,从中概括出“胡同文化”本质。

明确: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 学生阅读课文剩余的部分。

思考一:课文的标题是“胡同文化”,到第12自然段,胡同文化的内涵已经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文字?

明确:尽管前文已经揭示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但是,在“内涵”中,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知道作者含有的复杂心境,这种复杂并非模棱两可,而是有一定倾向性的,他的好恶还是能够区分得开的。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表露出这种思想,就是因为要表达出传统文化比如“胡同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所面临的选择,这是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一个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认识的。

教师挑出下面三段文字,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消逝的态度: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声气”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写照;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这也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心境的流露;

“再见吧,胡同”万语千言凝成最普通的一句话,有无可奈何,有豁达率直,有怅惘迷茫,也许还有其它的什么在里边……

思考二:结合自己的认识,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安分守己”?

明确:任何事物可能都会有它的两面性,再积极的事物也会成为人们常说的“双刃剑”。“安分守己”既造就了人们的遵纪守法,又培养了人的生活、工作进取的惰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历、识闻,见仁见智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5、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课文的语言特色。

这是篇在语言上很有特色的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参见总案的“重点难点解决步骤”中的重点二。

小结:文章多处引用北京俗语方言,朴实、直白、富于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富有感情色彩,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6、 作业: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頫\,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沉淀。因写《艺舟双楫》而出名的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过一幅赵孟頫\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頫\,但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赵孟頫\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頫\就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頫\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会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会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中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术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统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于群众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1、 第二段开头说:“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其中“这个论断”指什么?

2、 第二段末尾说:“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请简单说明这种“重要特征”的内容。

3、 最后一段说:“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请用原文词语回答这“两种力量”的具体含义(不超过计划5个字)

4、 最后一段开头说:“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这里指什么?“可敬”是因为书法遗产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为什么又说是“可叹”的?请摘录原文加以简要说明。

“中国文化”指的是:

“可叹”指的是:

参考答案:

1、“这个论断”指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

2、书法遗产极其丰富,即使力图创新也摆脱不了传统影响。

3、社会性认同和承传性定势。

4、“中国文化”指书法。“可叹”是因为:文化个性在传统的统摄下层层损减,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与耗散。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概括内容要点

2、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授课思路]

1、词语积累

安土重(zhòng)迁 熬(āo)白菜 没(mò)落(há)虾蟆陵 低佪(huái)

2、要点概括

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关键句要点概括备注

建筑特点(1)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正

(2)“生活化”是通过总结下文中列举的胡同名字来源的共同性得来的,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

(3)正是因为“小而多”,才形成一种文化

(4)“距闹市很近”是从空间距离上说,“但又似很远”是从生活方式上说。

(2)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取名生活化

(3)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小胡同。小而多

(4)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安静

文化特点

(6)-(7)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封闭(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北京人易于满足易满足

(9)北京人“不爱管闲事”冷漠

(10)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13)-(15)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3、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闲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4、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

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5、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能力目标:

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训练学生抓关键词概括要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教学重点:

1、 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 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设想:1课时

一导入讲课

设计1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都去过很多地方旅游,有没有去过北京的同学?(若有可以请他讲一下在北京都参观了哪些景点,然后引出胡同)

设计2:如果准备去北京旅游,大家会打算去看什么呢?

(可能出现的说法:万里长城!天安门!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

这些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景物,故宫!圆明园!颐和园这些地方,以前都是那些皇宫贵族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普通的老百姓大都住在什么地方?(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面)

放音乐及画面或电影(或投影歌词)

那我们就来看看北京的胡同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胡同里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投影《胡同文化》)

二、理解课文

(一)作者及相关知识介绍:

一提到“文化”,也许有的同学就觉得深奥很难把握。其实文化可以体现的很具体,可以在很小很细微的方面表现出来。比如,喝茶是种文化,饮酒是种文化,穿着是种文化,同样,老北京的胡同里也存在着文化。

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汪曾祺(多媒体出现作者的照片和文字介绍)同学们请看,汪曾祺,现代著名小说家,师从沈从文。大家知不知道沈从文是谁啊?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边城》)沈从文的创造风格恬淡自然,而作为沈从文学生的汪曾祺也是这样,他的文字质朴、自然,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本文即体现了他的这一语言特点,这篇文章又比较口语化,也就是京味很浓重。同学们,你们所知道的作家中,还有谁是“京味”的代表呢?(老舍——老舍一生都在用北京话创作,他的作品也大都以北京为背景,比如戏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还有戏剧大师曹禺,他的京味代表作品《北京人》,当代作家刘心武,他的作品《钟鼓楼》,还有女作家霍达;尤其是霍达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全书都以北京的语言风格创作的,是本很好读的书,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读一下)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北京这方土地也滋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在南方也存在另一个创作派别,那就是海派作家,也就是以上海为创作背景的作家群体,比如我们熟知的张爱玲、王安忆等等。

(二)阅读课文

1介绍过了作者,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篇文章。请同学们看书下注释一,说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这篇小文,即使单独拿出来,也是很有韵味的,所以我们还可以称它为小品文或艺术散文。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课文内容,在大家快速阅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训练一下快速阅读能力。(投影课文第一段)

给学生一分钟时间阅读。然后问:你能记起什么内容来?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把它们写下来,能写多少写多少。或是问:这一段里说北京城像什么?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影响了北京人的什么方面?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变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在外地是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1——5段,然后提问几个问题考考学生的阅读质量。

A什么是胡同文化?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回答。(训练筛选信息)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B那作者为什么说是胡同文化,而不说是沙漠文化、草原文化、或是京剧文化?请再引用书上的话回答。

(因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的生活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C那么北京的胡同又是怎样的呢?

(1——4段内容:四方四正、取名和日常生活有关、胡同数量多、接近闹市却也安静)

3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建筑。反过来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建筑,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文化。那北京胡同这样的建筑又反映出北京胡同怎样的文化特点呢?

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可以是自愿读),——配上音乐。

读的时候注意语速不要过快,要尽量读出韵味来。别的同学读的时候,其他的同学要注意听,整体感知课文。看看老北京胡同文化有哪些特点?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作者以怎样的感情来描绘胡同文化的。

4者从他那深邃的洞察力,从北京的胡同看出了北京的市民文化。找找文中的关键句,提取文章要点,说说胡同文化的内涵有哪些。

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北京人易于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评味文章语言

北京文化有那么多内涵,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自由发言)

提示:如封闭性,封建社会传了几千年,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作为几朝古都的北京成了其中的代表。而美国,一辈子起码要搬三四次家,而我们却仍在“安土重迁”,不太愿意搬家。这种封闭的思想必将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我们现在虽然已经“入世”了,国门打开了,不再闭关封国了,但我们的思想观念基本上还是封闭的,所以要跟上世界步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如:“处街坊”为一节。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

如:“他们的爱睢热闹不爱管闲事。北京是民主运动的发源地,但因为他们生活在皇城根下(就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否则随时会有杀头的的危险。所以他们只能忍。(让大家发表一下对“忍”的看法。)

如北京人也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你们发现了吗?)北京人易满足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请学生读读这几句话,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比分析的效果好很多。)(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然后比较阅读:(大家齐读或指名读)

“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比较阅读完之后,为加深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全体再朗读有关胡同文化特点的段落。可以是自己品味,也可以是同桌对同桌读。

(四)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最后三段)

(学生齐读第十三段,注意要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

(齐读完后再让学生齐读最后几个短语:“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细细品味这几句语言。)

1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

不同:前面几句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而这几句是书面语。前者较轻快,后者较深沉。

2如果把它换成和前面一样的语言,该如何换?效果如何?试试看。

如:“那种衰落的样子,还有什么说的。”“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那种衰败,确实很惨。”

效果完全不同。口头语没有书面语的回味无穷,意韵悠长,而用了书面语之后,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

3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从下一段找。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4作者是不是只有伤感、忧伤而没有其他的想法了?

也有他理智、超脱的一面。如。。。。。。

5请大家用快、中、慢三种语速齐读结尾句,体味一下三种语速表现出的三种不同感情。可以读得夸张一点,快速的更快,慢速的更慢,这样容易体会、比较。

(朗读:略)

快速的表示什么感情?(欢快、轻松)

中速呢?(认真、郑重其事,有悲和喜,复杂多样)

慢速呢?(深沉、悲凉)

本文该用哪一种语速读才得体呢?(中速)

学生再齐读一遍。

三、小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的醇厚魅力,也体会到了北京市民的散淡平和自足及作者的怀旧伤感与超脱理智。作者的眼光非常敏锐,从北京的胡同就可看出北京市民文化的特点。我们能不能也做点事情呢?看大家能不能从自己当地的建筑中发现出什么东西来。(见“单元知识”)(介绍一处的民俗和建筑,如:客家围龙屋)

如果你想了解的话,你会哪些方面去着手研究呢?(思考、讨论后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当作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阅读或去调查研究。)

四、拓展阅读,认识居住环境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

1阅读补充材料《夹缝中的上海人》,质疑讨论:材料中上海的市民文化有什么特点?在作者看来上海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市民文化?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与北京市民文化的形成有何共通之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上海市民文化的特征:“精明、实惠、小家子气、自私自利”。因为他们居住生活在狭小、拥挤的“羊肠小弄”和狭窄阴暗的“鸽子笼”里。两地共通之处:市民文化的形成都深受人们的居住环境与居住方式的影响。这说明一个城市中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方式会对其市民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2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语言形式,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达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院落毗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悠,窗明几净,老树参天。

五、研究性作业

对佛山旧城区(或你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进行考察,分析它们的居住环境、居住方式对当地市民文化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当地市民文化中的优点与缺陷。仿照《胡同文化》的写法,介绍这类建筑表及其表现的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心理特点。

补充:

一、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但作者对这种封闭的小市民文化,并没有沉醉其中,是怀有一份清醒的。正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是无力与现代文明抗争的文化,作者在理智上知道在商品经济地大潮下,这种文化一定会衰落下去,遭到淘汰。但在感情上作者是怀有一种伤感的情绪的,对胡同及胡同文化还是有一种留恋的。

二、提供下面材料,再次印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六》116页)

思考:以上材料中哪些词最能反映作者的态度?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7

北宁市高级中学张宏强

本课用2课时教学

一、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 让学生通过本篇作品认识到事物的存在有其传统的、发展的一面,但也会有改革的、变化的一面。

二、 教学基本内容

1、 通过对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的理解梳理文章的中心。

2、 体会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特点,在恰当的表达方式即说明的表达方式中也能融合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作品语言特色,让学生认识语言恰切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特殊效果。

4、 培养学生透过表象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四、 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五、 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步骤

重点一: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支撑文章主旨的重要作用,它们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文章中筛选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编织成理解文章中心的信息网络。

本文在文体上属于说明文,但在说明中仍然能体现出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而承载这种感情的则是那些关键语句和词语。

关键语句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或抒情为主。

关键语句的位置一般处于一段的开发或结尾;个别处在文段中间,但它往往是以因果论证为主的文章或文段。

信息筛选也是高考在阅读能力上对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每年在高考阅读试题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日常的课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筛选关键语句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理解文段、理解文句很重要。

从本文看,文章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文化。对前者,我们要能够从胡同的特征角度把握,以便能顺势把握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筛选能够体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词语和句子:

北京胡同的特点:

前五个自然段分别从方方正正的形状、命名的方式、胡同的大小、胡同的寂静、胡同与四合院(规规矩矩)的相关性等方面介绍,这些是形成胡同文化的基础,如果说胡同文化是上层建筑,那么胡同就是物质基础。

文章本身在结构上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引导学生体味对胡同和胡同文化认识的辩证关系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这方面,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很好的的统一。

胡同文化的特点:

总体上,作者认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然后作者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揭示(要求学生摘录现成语句):

居民安土重迁;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胡同与胡同文化的联结点在第五自然段,这是由表象到本质认识升华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两者的联结点,联结点也是一个关键语句: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筛选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对中心的支撑作用。

对关键词语的说明,可放在语言层面上把握、理解。

重点二: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总体是平白、朴素、口语色彩浓烈,富于表现力。

体味本文的语言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文体特点决定的语言特点:准确

文章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说明以准确取胜,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如“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在对胡同命名方式说明的时候,有的充满肯定语气,如“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猜测,如“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因为这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2、 口语化、京化的语言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如“你往南边去一点。”“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3、 语言平白朴素。如“北京城像块大豆腐。”多生活化的语言!

4、 短句给人以干净利落的感觉,韵味实足。如“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5、 在平白朴素中融有古典韵味。如“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在体味上面富有特色的语言时,可以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方式,也可以筛选出上面词语,让学生结合语境去把握,但绝不能背离语境,让学生就句论句。

难点: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这是一篇在行文和内容上都具有辩证色彩的文章,结构上的前后衔接,逻辑严密,三个部分自然天成。从内容上说,辩证性更多地表现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胡同的衰退。

认识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退需要学生从语言层面入手,通过体味语言中所寄予的作者感情来明确。

作者的感情在本文中可以说是复杂的。

1、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是满含感情,充满留恋的流露。

2、“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对胡同温馨一面的推崇。

3、“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这是对北京人“事不关己”的批判。

有的句子本身就很复杂,让人一时体味不出感情味儿,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你说是一种什么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这点也会给学生以更多思考。

总之,我们看到,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它们的喜爱、留恋,又有对它们将逝去的豁达,胡同文化的没落,让作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令人心动的一面,也让作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带给旧有事物的冲击。在现代文明突飞猛进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传统要受到冲击。

在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没落的认识上,作者表现出了鲜明的辩证思考,同样,在对北京人固有的文化形态的认识上,作者也含有辩证的认识。比如“安分守己”,这是一种源自于更古老传统的思想意识,它对许多中国人,对作者本人都产生过和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的达观、安贫乐道与之不无关系。相反,我们也可以看到,“安分守己”也会带来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羁滞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六、 小结:熟悉北京生活的作者,熟悉北京的胡同,他更从胡同的特点中揣摩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他推崇胡同和胡同文化,但他更知道,胡同与其它传统事物一样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淡出舞台,这是作者理智、冷静的思考。

七、 知识卡片

积累下面词语: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八、 板书设计

板书一

胡同文化

方方正正安土重迁

命名来源是居住方式各自封闭

北京胡同胡同大小是文化形态封闭的文化易于满足“忍”

胡同静僻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板书二

胡同文化

语言特色

不显喧闹更加安静静的文化

口语色彩嘿——易于满足

北京人,真有你的!——善于忍耐

古典色彩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无可奈何

短句大腌萝卜,就不错——干脆利落

说明方式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准确

《胡同文化》细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味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体味说明性的语言训蕴含的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

2、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能力。

3、理解课文中“胡同文化”丰富内涵。

4、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

2、 “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

教学步骤:

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1到5自然段,归纳概括“胡同”的特点。

本过程注意培养学生透过表层深入挖掘深层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意识。

读后引导学生筛选能够概括胡同特点的形容词,明确概括特点的语法限制。

明确:

方方正正、命名来源丰富、胡同的静(以动衬静的方式突出)

2、 思考:“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联系起“胡同”和“胡同文化”两者,自然过渡到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揭示。

3、 学生泛读课文6至12段,采取信息筛选的方式,捕捉作者在行文中所透露出来的“胡同文化”的内涵。

重点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即相信远亲不如近邻,又“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上面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归纳,从中概括出“胡同文化”本质。

明确: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 学生阅读课文剩余的部分。

思考一:课文的标题是“胡同文化”,到第12自然段,胡同文化的内涵已经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文字?

明确:尽管前文已经揭示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但是,在“内涵”中,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知道作者含有的复杂心境,这种复杂并非模棱两可,而是有一定倾向性的,他的好恶还是能够区分得开的。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表露出这种思想,就是因为要表达出传统文化比如“胡同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所面临的选择,这是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一个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认识的。

教师挑出下面三段文字,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消逝的态度: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声气”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写照;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这也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心境的流露;

“再见吧,胡同”万语千言凝成最普通的一句话,有无可奈何,有豁达率直,有怅惘迷茫,也许还有其它的什么在里边……

思考二:结合自己的认识,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安分守己”?

明确:任何事物可能都会有它的两面性,再积极的事物也会成为人们常说的“双刃剑”。“安分守己”既造就了人们的遵纪守法,又培养了人的生活、工作进取的惰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历、识闻,见仁见智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5、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课文的语言特色。

这是篇在语言上很有特色的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参见总案的“重点难点解决步骤”中的重点二。

小结:文章多处引用北京俗语方言,朴实、直白、富于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富有感情色彩,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6、 作业: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頫\,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沉淀。因写《艺舟双楫》而出名的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过一幅赵孟頫\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頫\,但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赵孟頫\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頫\就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頫\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会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会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中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术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统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于群众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1、 第二段开头说:“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其中“这个论断”指什么?

2、 第二段末尾说:“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请简单说明这种“重要特征”的内容。

3、 最后一段说:“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请用原文词语回答这“两种力量”的具体含义(不超过计划5个字)

4、 最后一段开头说:“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这里指什么?“可敬”是因为书法遗产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为什么又说是“可叹”的?请摘录原文加以简要说明。

“中国文化”指的是:

“可叹”指的是:

参考答案:

1、“这个论断”指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

2、书法遗产极其丰富,即使力图创新也摆脱不了传统影响。

3、社会性认同和承传性定势。

4、“中国文化”指书法。“可叹”是因为:文化个性在传统的统摄下层层损减,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与耗散。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具准备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

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

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话中“看”的意思是:()

A使视线接触人或物B观察并加以判断

C访问D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2.B3.A4.B5.D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 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3、品位文化的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1、 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 概括要点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论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仁智的人喜欢山水。其实,不仅仅是仁智的人喜欢山水,在旅游逐渐风靡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把山水圣地作为他们旅游的首选。我们旅游看的是什么?

请学生回答后,明确旅游看的是当地的文化,出示幻灯片:

1、 江南水乡图片

2、 张家界山的图片

明确:不同的风景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代表的文化不是同一内型)再出示两张同样是亭子的照片(一张是苏州园林的照片,一张是颐和园里的照片)

明确:两座亭子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皇家园林中亭子给人的感觉是“雄”,而苏州园林给人的感觉是“秀”。将内容引进课文:

北京,大家并不陌生,请说说北京有代表性的建筑(学生大多都会说天坛、地坛、故宫、天安门、长城),今天我们就随着文化老人汪曾祺一同走进北京,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打出课件主页,显示课文标题,作者等。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介绍有关序的知识。(这部分请学生朗读)

序是一种文体,是附加于著作或书画等并与它们有一定关联的评述性的文字。序,在古代分为书序和赠序(写出来送人的文章),多放在书后,后来一般放在书前,所以也叫前言,在专业著作里还叫导言;而把放在书后的叫做“跋”,或叫“后序”或“后记”。序和跋的体例大致相同,因而合成序跋文。

序跋文既可以由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这种文体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介绍式、评价式、阐发式和随感式等几种。

本文的标题为《胡同文化》,我们刚才也说了那么长时间的文化,那什么是文化呢?(接着介绍有关文化的概念、分类)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他可以分为:

(1)精神型的。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精神文化产品就是。(2)物质型的。主要指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3)心理型的。比如,吃文化、酒文化就较为复杂,主要指人们通过某物某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定式。

我们首先来看看胡同文化它属于哪一种文化:齐读课文第五段,思考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学生回答。

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因此,他就应该是一种心理型的文化。

那么它的内涵是什么,指导学生找出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的词语——封闭。

这种封闭性的表现是什么(老师示范朗读第6段,指导学生概括其内容,其余部分由学生自己默读概括)板书如下: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北京的市民文化有如此深刻地理解了,我们还是来看看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在他笔下,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

正因如此,在作者笔下的散文都具有一种浓浓的“京味”,在本文当中,在描摹北京人易于满足时有一段对话(“有窝头……嘿”),以及《八月骄阳》中的对话,就极其富有京味,首先让学生酝酿,再由他们推荐代表朗读,最后听有关音频朗读。

导入到对胡同特点的学习当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者笔下的胡同文化之所以称之为胡同文化,而没有叫做草原文化,湖泊文化,是因为这种文化与北京的胡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下来我们看看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阅读课文1~5自然段,概括胡同的特点):正、多、名称俗、静

多媒体展示胡同的图片,引导学生从直观视觉去印证胡同的特点,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图片看出北京胡同的另一特点,那就是破旧,作为长期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面对着胡同的衰败,作者心中有何感想?听课文最后部分的朗读,说说作者所流露出的感情。

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徊……但是总的来说,作者显得还是比较洒脱的,正如他在《日子就这么过来了》中所说的“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中,便有新的希望在增长”

我们也要说,再见吧,胡同文化!

课后作业(研究性学习内容)

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你概括苏州吴文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吴文化的看法。

苏州缺少金陵王气。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余秋雨《文化苦旅·白发苏州》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具准备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

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

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话中“看”的意思是:()

A使视线接触人或物B观察并加以判断

C访问D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2.B3.A4.B5.D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3体味本文朴素、雅致的语言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来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诠释着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单元“要点概括”之下,我们正好通过它来作概括要点的练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关键句要点概括备注

胡同

(1)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源于生活

(3)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方便而安静)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形成文化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冷漠)

(10)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怀旧”、“伤感”“无可奈何”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3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影响取名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焦急娱乐饮食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4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6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7 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几个同学范读,体味“嘿”的表情)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8 仿(3)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现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院落比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然,窗明几净,老输参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10积累词语储存安土重(zhòng)迁 喧闹 挪窝摞置身事外安分守纪逆来顺受烦躁熬(o)白菜 凭吊衰草离披无可奈何席卷 没(mò)落虾(há)蟆陵 低佪(huái)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2

王敬

【教学目的】

1.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2.品味语言。

3.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理由】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文可利用各段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段落的要点。

本文主题思想的比较含蓄,只有通过认真品味语言,才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把握作品写作意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胡同之没》摄影集中只有一个没有表情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那张照片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胡同旧房子、后面是高楼的照片。(用投影仪放映)

二、 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思考题:(1)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序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胡同还是胡同文化?根据是什么?(明确:是写胡同文化。因为第1——4段写北京及胡同特点,而第5段引出胡同文化的定义后,第6——12段全是写胡同文化的特点。)

(2)“胡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胡同文化”是指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心态、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

(3)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发展趋势作判断的句子。(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三、 细读课文。分析、讨论段落大意,概括要点:

概括方法: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首先要对一段的思想要旨进行提炼,然后在段落中找出关键句子,或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进行概括。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这段从说北京城的特点引出“胡同”。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的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这两段的目的是说明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写胡同的环境特点——安安静静。这三段是写胡同的特点。

(思考题:为什么先写北京城和胡同的特点?明确:写北京城特点引出胡同,而胡同的特点和环境又是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以上四段说明了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呼应第一段“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这两句,既点明了本文将要叙说的主要内容是胡同文化,即“北京的市民文化”,也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又点明了胡同文化的含义,还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这段是文章的过渡段。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所以,这段是写胡同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安土重迁。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在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似的的四合院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随”一点“分子”也只是为了“合礼数”,是那么的封闭而自私,这是胡同文化的第二个特点。

第八段从物质生活方面写胡同文化的特点——易于满足、知足常乐。

第九段写胡同文化在政治方面置身事外的态度,他们身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作“与己无关”。置身事外、不管闲事是胡同文化的第四个特点。

第十到第十二段写“胡同文化”第五个特点——处世态度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这三段中,作者选取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第一二个材料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着重写安分守己。第三个材料是写作者亲身的经历,着重写逆来顺受。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

第十三段描写胡同的衰败、没落。

第十四段指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即将消失,体现北京市民心态的胡同文化也应该抛弃。胡同的衰落,带给了人们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以智慧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胡同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胡同文化告别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

第十五段含蓄地总结全文。

板书:

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胡同之多及环境特点

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胡同文化的含义--北京人的思想

安土重迁

封闭自私

胡同文化的特点知足常乐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胡同已经衰败没落

胡同文化应该告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大家知道,句子的意义有时很含蓄,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一般称为句内意义。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句内意义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

“别烦躁,别起急,睡不着,眯着”这句话就要结合上文的贬义词“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和下文“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两句反语,体味其讽刺意味,表面上作者对这种逆来顺受现象是局外人的调侃,其实作者对这种“安分守己”达到丧失正义感程度还有强烈的不满、气愤和批评。

“虾米皮熬白菜,嘿”表层意义是描写了北京人吃虾米皮熬白菜时那种极易满足的表情,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但深层含义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我们知道,作者写本文是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太落后了,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对北京人这种现象的讽刺意味。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知足常乐的思想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已经不适合时代了,应该丢掉了。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的凄惨景象呢?联系上文“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残破,有的地基柱基已经下沉”的客观叙述,联想《胡同之末》中那几张只有没有流露丝毫的喜悦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旧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和前面是破旧的胡同房子后面是崭新的高楼的照片,再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毫无生气”这样一个贬义词,就可以明白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在向人们暗示,目前,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旧胡同已经失去它存在的基础。满目凄凉、毫无生气的胡同,还留恋什么呢?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一个“他们”,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下面又为什么特地引用老北京的日常口语“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如果联想《胡同之末》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破房子,后面是高楼那些照片,就很容易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是引用他们自己讲的口头语来调侃,含蓄地讽刺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

再看“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这段中用了十三个引号,前十二个引号都是为了标明这些全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让人们从这些口语中看到,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是除了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外,就仅仅只“随”一点“份子”而已,而且这里,又特意把“随分子”一词拆开?为的是说明连这也不是心甘情愿,是出于“礼数”不得已而为之。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可见,胡同里的老北京,交往也不是主动的而是被“礼数”所迫,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是多么的自顾自。所以,在这段的最末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显然是公开讽刺老北京们了。

二提供下面材料,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六》116页)

读“看看这写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1.作者对胡同的感情:与普通北京人一样——有怀旧、伤感,对它的消失——无可奈何。

读“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是文章的主旨句,因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认识和判断。

2.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调侃、嘲讽、不满、气愤、批评,主张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抛弃。

3.思考:作者在文中对“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和“置身事外、逆来顺受”的叙述和描写过程中在语言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前者是调侃嘲讽,因为作者虽是江苏高邮人,但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算得上是半个老北京了,对长期相处的老北京们的心情是理解的。而且,诸如随遇而安、安土重迁、知足常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思想心态和观念,在过去,向来是提倡的传统,至于封闭自私也是人之常情,逆来顺受大加挞伐,如果用严厉的语言批判,还可能会令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而产生反感呢。所以多引用北京人的日常口语和使用引号来调侃。那为什么又含嘲讽意味呢?因为,现在,北京高楼起来了,有些人还留恋着“残破”的旧房子舍不得走,商品经济大潮下,有些人还不愿意下海挣大钱,不敢或不愿讲究享受。这岂不太跟不上时代了?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了。人与人相处,也应该多一点互相关心,社会发展了,信息时代了,也应该多关心一点国家、世界的大事了。后者是气愤、批评。用贬义词和反语来讽刺。

三、归纳中心思想:

北京胡同、四合院居住方式形成的以“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置身事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现在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胡同的消失而告别。

四、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展开争论后再明确)

联系本文是作者为《胡同之没》写的序言,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作者是委婉的劝告老北京们在留恋怀念即将消失的胡同中告别放弃那些过时的旧思想旧观念。

板书

品味语言结合上下文

注意感情色彩

联系写作背景

通过语用联想

注意标点符号

流露感情:对胡同的消失——怀旧、伤感

对胡同文化——调侃、嘲讽、

不满气愤、

写作意图:劝告老北京告别胡同文化

温岭二中王敬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3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 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 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

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

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

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

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

化气息吧!

2、 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

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

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

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

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

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

更发生了质变。"

--冯骥才《文化眼光》

3、 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1>圈点每段要点 (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师生总结概况要点方法(见板书)

<2>根据要点理总体思路 (运用已学过的第二单元阅读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过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点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前后两部分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胡同文化在胡同这种

特定环境中形成的。

<3>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方正--封闭)

对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词进行揣摩: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六句话,尤其一个"嘿"字

*"睡不着眯着"

师生概括语言特点(见板书)

4、 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

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

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

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

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5、 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

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屏示:

《中国居住文化》 (丁俊清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 散文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 (江彬等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悠闲的生活艺术》 (汪曾祺等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6、 布置作业: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时间,写下了内涵丰富的《胡同文化》。

从你居住的环境入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但要写出你对环境的思

考,如《农居文化》、《高楼文化》等。

附板书:

胡 胡同特点:方正 概括要点:

胡同文化特点:封闭 1、化繁为简,抓总起句、

同 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

语言特点:朴素、口语化、 2、对若干事物从高一层次

文 有味儿…… 说明其共同点

感情:无奈中有怀念,

化 汪 批判中有失落。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3体味本文朴素、雅致的语言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来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诠释着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单元“要点概括”之下,我们正好通过它来作概括要点的练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关键句要点概括备注

胡同

(1)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源于生活

(3)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方便而安静)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形成文化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冷漠)

(10)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怀旧”、“伤感”“无可奈何”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3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影响取名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焦急娱乐饮食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4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6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7 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几个同学范读,体味“嘿”的表情)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8 仿(3)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现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院落比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然,窗明几净,老输参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10积累词语储存安土重(zhòng)迁 喧闹 挪窝摞置身事外安分守纪逆来顺受烦躁熬(o)白菜 凭吊衰草离披无可奈何席卷 没(mò)落虾(há)蟆陵 低佪(huái)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5

授课人:西宁十四中 马继福 2004年10月13日

教学设想

以《胡同文化》为教学内容,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陶醉其中,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感性上认识文化,获得一些有关文化的初步印象。

2、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十四中这一文化实体,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1、大家知道我们学校所处的街道“文化街”的来由吗?

(提示:由于这里有一座承载和记录了中国文化深厚底蕴的文庙而得名。文庙又称孔庙。1644年建。)

2、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文化现象,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自己的周围,一定会有很多收获,想一想,你所知道的文化有哪些?这些文化有什么特征?

(提示:大致有三类:①精神型。如小说、诗歌、戏剧;②物质型。如服装、风筝;③心理型。吃文化、酒文化;)

3、“胡同”能不能成为一种文化?它属于哪种文化?

让我们来看看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

二、讲读课文

1、读1、5段,讨论问题。

①“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用书中原话回答。

(提示: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胡同文化。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胡同就是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就是北京人的思想。)

② 作者写到哪些胡同?观察到了哪些文化现象?有何特征?读2---4段中有,大家边读边找。

(提示:

多:北京的胡同真多啊!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奇:北京的胡同真奇啊!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静:北京的胡同真静啊!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2、胡同如此,胡同内的生活怎样?让我们走进“胡同”感受一下。请一位同学朗读6---7段。

讨论问题:

①阅读课文应从语言入手,要抓中心句关键词。这两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提示:北京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②想一想,北京市民的的哪些生活可以反映他们过着一种封闭生活。

(提示:舍不得挪窝;住家是独门独院;)

3、用以上方法自读第8段。

① 本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对应的生活现象

(中心句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关键词 “满足”)

②文中有一段相关生活的精彩描摹,请一位同学表演。

⒋ 用相同的阅读方法自读9——12段,看看北京胡同有什么文化内涵。

(提示:不爱管闲事、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⒌ 角色表演人物对话:

6、文章写得很精彩,但我们不难看出北京胡同也有它的落后的一面,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北京的胡同必然解体。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文中作者为什么有一种“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怀旧,伤感情绪?

三、小结:

主旨: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产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

四、作业

学习了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我们能不能像汪先生那样实地考察一下我们十四中,写一写“十四中文化”。大家在十四中学习有一段时间了,对十四中的老师、十四中的学习生活、十四中的学校管理、十四中的风格有了独特的感受,就在这个基础上作文。

附: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汪曾祺

文化:

三类:①精神型。如小说、诗歌、戏剧;

②物质型。如服装、风筝;

③心理型。吃文化、酒文化;

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

多:多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奇:奇 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静:静 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北京人的生活: 封闭 自足 忍耐

十四中文化 学习 生活 老师 管理 风格

[1]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篇16

江西贵溪一中程小先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想】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胡同文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文。今天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二、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巷;小街道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

三、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那种清秀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四、研读课文

1、探索思路与结构

明确: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先谈北京的胡同,再谈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的衰落。因此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三大块,第1~5自然段为一层,第6~12自然段为一层,第13~15段为一层。

2、讲析课文第1、2、3、4、5自然段

(1)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2)提问:2、3、4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明确:介绍胡同——取名

——宽窄、数量

——环境(位置、声响)

(3)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4)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5)提问: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来概括呢?为什么?那么,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更为准确呢?

明确:第5自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胡同”过渡到“胡同文化”。因此,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顾两个方面,显得全面、准确。

(6)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3、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蕴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现在,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随着著名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京味朗读,进一步探寻胡同文化的精义

(1)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满足——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请同学来读这里最具京味的语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B.“这二位同声说……真有你的!”

(2)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3)提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你见仁见智吧!

4、分析第13~15自然段

(1)提问:胡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胡同文化又将何去何从呢?

明确: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因而毫无生气。胡同文化也必将随着胡同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渲染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3)提问: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徊……

5、小结: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的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亮点探究

1.文章首段末句: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请问:这种方正对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学习:

(1)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①居住方式:胡同、四合院,“独门独院”,“安土重迁”。

②饮食条件:窝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大白菜。

③处世方式: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更多时候,则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

(2)对思想意识的影响。

①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有棒子面,就知足了,就行了。

②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③方位意识极强,等级观念极强。

2.大白菜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探究学习:

(1)惟我独尊。“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独尊”的思想意识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为国都就与别处不同,国都就比别处尊贵,就连京城的狗也与众不同,无比尊贵。过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称之为“乡下人”,便是明证。遗撼的是,至今,我们还把全国的大小城市分为各种各样的等级。

(2)保守。这是与“惟我独尊”相关联的。以为什么都比别处优越,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将人家真正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拒之门外,思想上趋于保守。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说:“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道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大白菜主义也即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在于他的保守和惟我独尊。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3.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探究学习: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

4.对“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此句写尽了北京市民的心态。之所以穷能忍着,是因为靠忍,才可以虽穷而仍能面对皇权的威严,才可以虽穷而仍可以鄙视皇权的盛衰。之所以富要耐着,是因为看惯了巨富豪商的朝盛夕衰,所以身处富中,才能够不显山不露水地不惊不乍。之所以睡不着眯着,是因为睡不着乃是心为外界所动,而眯着,才能养成看惯风云变幻的大气,靠着这种大气,天子脚下的小民、草民才维持了自尊。

5.对“北京人,真有你的”该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北京人,真有你的”真有你的什么呢?是真有你的应付各种情况、各种局面的办法。对此,汪曾棋先生在《跑警报》中说:“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这种“不在乎”,便是凡事不必太认真,不必太放在心上。别急,别烦,别躁,悠着点。“车到山前必有路”,没什么事过不去。也就是说,心胸放宽些,用郑板桥的话来说,就是“难得糊涂”。为什么要“不在乎”?根本的原因在于世事难料,风云难测。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人们不可太在意于眼前的利益得失,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了这种“不在乎”的精神,什么事都能从容应对,从中透露出一种“忍”劲儿。

“北京人,真有你的!”言有尽,意无穷。赞许、褒奖之情溢于言表。

二、品味语言

读完这篇文化式散文,我们仿佛喝下了一碗风味独特的北京大碗茶,让人神清气爽,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提问:课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明确:“虾米熬白菜,嘿!”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语言特点:朴实、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

三、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语言形式,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达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院落毗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悠,窗明几净,老树参天。

四、课外延伸:

请任选一种文化形式(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周记上写一篇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