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推荐14篇)

2023-03-13 14:44:01教案设计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推荐14篇)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不仅要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规范的语言,而且要以教材为例子,充分挖掘、发挥教材内容的育人功能,让教材中善的、美的、真的内容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滋养学生善的、美的心灵。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德育功能的体现,绝不是脱离语言形式理解的架空分析和直接灌输,而是语言形式和人文内涵水乳交融的体味和感悟。

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流程预设:

一、揭题导入

1、谈话

2、板书课题。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简介白求恩。从国籍这个角度看,他是我们的客人吗?

3、打开书,快速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白求恩说的哪些话跟题目有关系?

出示句子:(齐读)

手术台是医生是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师:读了刚才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反问句)你是眼睛真亮,谁能把藏在这个问号里的意思读出来。

师:你读得真棒!知道白求恩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生转换句式。

4、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阵地应该是个怎样的地方?(炮火纷飞,硝烟弥漫,要流血和牺牲的地方)

师:你说的真好,那你们觉得白求恩的手术台旁有没有危险呢?(有)

二、潜心会文,感受“危险”,感动“坚守”

感受“危险”

1、过渡:是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有这样的体会?请你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并读一读。

交流: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师: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是呀,白求恩所在的小庙是多么的危险呀,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选择其中之一进进行行重点朗读。

师:再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新发现?(情况越来越危险)

感动“坚守”

2、过渡:是呀,小庙已经摇摇愈坠,小庙已经岌岌可危,在这里多呆一刻,都有生命的危险,在这里多呆一刻,都有被落下来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的危险。撤离迫在眉睫,撤离刻不容缓。可是,身处险境的白求恩撤离了吗?(没有),那他在做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地再读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从画出的白求恩的言行中,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在旁边写下你的体会。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从白求恩的动作当中,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毫不慌张)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你能读出这份镇定自若吗?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是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想:白求恩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这几句话?(毫不犹豫,坚定,对工作极端负责)那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读着,读着,白求恩那鲜活的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随机指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师长让你离开,你为什么还不离开呢?

火快烧到手术台了,小庙也快要倒塌了,请您离开吧?

白求恩同志,这里有生命危险,难道你不怕吗?

白求恩同志,您是外国人,我们要为你的安全负责,让您离开是师长对您的关心呀!

师:听着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真是感动,觉得你们真正走进了白求恩的心里。同时,我们也不禁对他肃然起敬。让我们再次读读这句话,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呢?(不知疲倦,不顾个人安危)

读出你的感受来。

3、过渡: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而,出示: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师:同学们,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想象一下,还有三小时白求恩在干什么?

师:是呀,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同学们,这该是怎样的六十九个小时?

三、延伸拓展,感叹“精神”

1、白求恩在是国只待了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却留下了无数让人感动的故事。出示资料: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1938年10月的一天,白求恩率领的医疗小分队冒着漫天飞雪,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傍晚.他们来到雁北(山西北部)灵丘县河浙村九旅后方卫生部。进了屋,白求恩一边脱雨衣,一边对古部长说:“走,我们到病房看一看。”“休息一下再去吧!”古部长回答道。

白求恩十分严肃地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伤员在等着我们呢。”医护人员见他很坚决,只好和他一起走进了病房。白求恩不顾白天行军的劳累,一口气检查了三十多个伤员,其中有五名需要立即动手术。白求恩饭也顾不上吃,就开始做手术。

有一个叫许庆成的战士,他在战斗中右手受伤,流血不止,处于昏迷状态。他躺在担架上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叫着:“白……大夫……”他失去了知觉。大家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医生走到他跟前,掀开被子一看,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担架上流了一大摊血,右胳臂断了,只有筋肉还连结着,上面全是泥土。凭着他的经验,这伤员已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白求恩从几十里之外匆匆赶来了,嘴里说着:“孩子,我来了!”说完迅速检查伤情,立即进行手术。这时,伤员体温很高,生命已经很危险了,马上输血,伤员的生命还能救活!在场的医护人员纷纷要求献血,白求恩坚定地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快点准备吧!”大家坚决不同意。“别耽误时间了,救伤员要紧。’油求恩微笑着说。

鲜血,白求恩大夫的300毫升鲜血,缓缓地流进中国战士的血管里。伤员得救了,白求恩高兴地说:“能救活一个战士,就等于消灭许多敌人。”

同学们,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抢救伤员时,不慎刺破手指,感染上病毒,高烧、呕吐不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白求恩忍受着巨大的病痛;安排好了如何组织手术队支援前线,并给上级写下了最后的遗嘱,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白求恩因治疗无效,牺牲在一户农家的土炕上。

你们读了以后,觉得,他是我们的客人吗?(讨论)

白求恩牺牲了,他倒在了自己工作的岗位上,他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但他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他用自己的生命铿锵有力说:

“手术台是医生是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赞扬道,白求恩同志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就是国际主义精神!同学们,让我们学习白求恩的这种精神,让他的话永远响在我们耳畔:

“手术台是医生是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最后,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读余年峰这首纪念白求恩的诗歌,一起来缅怀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白求恩(解读<纪念白求恩>)

余年峰

是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是谁?不畏强暴,帮助抗战

是谁?不顾年迈,毫不利己

是谁?不图安逸(yì),专门利人

是谁?不分昼夜,救死扶伤

是谁?不喜自吹,满腔热忱(chén)

是谁?不忘沟壑(hè),迎风斗雪

是谁?不幸殉(xùn)职,精神传诵

是谁?是谁?是谁?

他就是白求恩!

四、坚守自己的“阵地”

同学们,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那么

( )是教师的阵地。

( )是学生的阵地。

( )是工人的阵地。

( )是农民的阵地。

……

师结:人生是一个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块阵地。我们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阵地?我相信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会有所感悟……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 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1938年10月的一天,白求恩率领的医疗小分队冒着漫天飞雪,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傍晚.他们来到雁北(山西北部)灵丘县河浙村九旅后方卫生部。进了屋,白求恩一边脱雨衣,一边对古部长说:“走,我们到病房看一看。”

“休息一下再去吧!”古部长回答道。

白求恩十分严肃地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伤员在等着我们呢。”

医护人员见他很坚决,只好和他一起走进了病房。白求恩不顾白天行军的劳累,一口气检查了三十多个伤员,其中有五名需要立即动手术。白求恩饭也顾不上吃,就开始做手术。

战地手术室,条件很简陋,当中挂着一盏汽灯,室内正中放着一张石头制成的手术台。一个叫萧天平的战士已躺在手术台上,他脸色惨白,左大腿满是脓血的绷带,伤口里散发着一股腥臭味,绷带处还露出一根长骨头。白求恩知道,这是由于没有及时上夹板造成的。他把手里的止血钳扔在桌上,满脸怒色地说:“为什么不上夹板?因为伤口恶化,左腿要锯掉呀!”

古部长小声地说:“这实在是因为条件太差了,夹板不够用……”

直到深夜12点,白求恩做完最后一例手术后才草草地吃了饭。

还有一个叫许庆成的战士,他在战斗中右手受伤,流血不止,处于昏迷状态。他躺在担架上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叫着:“白……大夫……”他失去了知觉。大家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医生走到他跟前,掀开被子一看,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担架上流了一大摊血,右胳臂断了,只有筋肉还连结着,上面全是泥土。凭着他的经验,这伤员已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白求恩从几十里之外匆匆赶来了,嘴里说着:“孩子,我来了!”说完迅速检查伤情,立即进行手术。这时,伤员体温很高,生命已经很危险了,马上输血,伤员的生命还能救活!在场的医护人员纷纷要求献血,白求恩坚定地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快点准备吧!”大家坚决不同意。“别耽误时间了,救伤员要紧。’油求恩微笑着说。

鲜血,白求恩大夫的300CC鲜血,缓缓地流进中国战士的血管里。

伤员得救了,白求恩高兴地说:“能救活一个战士,就等于消灭许多敌人。”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3

之一

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 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默读朗读课文,完成并借助填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等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了解反问句加强语气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了解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

2、能借助填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后,你想从课文中了解哪些内容?(“手术台”指什么?“阵地”指什么?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为什么他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他是怎样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

3、过渡: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

二、初悟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字词。(重点理解:连续、陆续、继续,完成词句活动室1)

2、默读课文,口头完成填空,了解课文大意。

出示填空:

年春,著名的 战斗打响了。在 , 正在 。他已经 没有休息了,眼睛里 。战斗越来越激烈,师卫生部长恳求他撤离,可他认为 不肯离开,继续 。就这样,他 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一连工作了 ,直到战斗结束。

3、交流学习字词情况。交流填空。教师简介资料:“齐会战斗”、“白求恩”。

4、读了课文,白求恩大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单说说理由。

三、再悟课文。

1、过渡: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十分感人,课文2—4节详细记叙了他不愿撤离前线,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情景。下面我们就着重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2、请同学们边默读课文2—4节,边思考“白求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坚持做手术的?他是怎么表现的?”分别用“ ”和“ ”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3、交流讨论,教师适时归纳点拨,并进行朗读指导。

(1)“当时情况”主要抓住三方面,着重进行朗读指导。

①白求恩身体十分劳累,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睛里布满了红丝。朗读时注意重读“两天两夜”、“布满红丝”。

②三次环境描写。比较前后3次环境描写,抓住“弹片纷飞”、“淹没”、“不断……不断……”、“一连几发”、“向手术台扑过来”等词语,真切体会当时战斗形势紧张,一次比一次危急—— 炮弹数量在增加,持续时间在延长,爆炸范围在扩大,方位距离在缩短……。指导有感情朗读,要读出当时的形势紧张、危急,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小组读,齐读。

③师卫生部长恳求白求恩撤离。注意读出部长恳切的语气。

(2)白求恩的表现充分体现他崇高的品质,教师引导学生用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品味字词。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白求恩品质的一些关键词要重读。个别读。齐读。

②第3节: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白求恩大夫对师卫生部长的2次对话。

a、第1次对话:个别读。齐读。

b、第2次对话:体会有三层意思:感谢师长的关心;“我”不能离开手术台;“我”是战士,不是客人。说明白求恩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坚守阵地,坚守自己的岗位。

理解白求恩不肯离开手术台的原因。指导朗读。齐读。

理解白求恩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客人。(引导学生体会“是……不是……”这句选择句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白求恩大夫不愿撤离的原因。)指名读。小组读。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白求恩和师卫生部长的2次对话,注意读出白求恩坚决不肯离开的语气。

c、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抓住“继续”理解句子含义,这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说明白求恩用行动坚持不离开手术台,态度坚决。)个别读。齐读。 ③第4节:抓住关键词“仍然”、“争分夺秒”、“做了一个又一个”。

这句话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说明白求恩大夫连续不断地为伤员做了手术,坚持不离开手术台,对工作的极端负责的精神。

4、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第2—4节课文,发现课文除了直接描写人物言行外,还分别对几次的战斗环境进行了细致描写,这样把战斗越来越激烈的环境描写和白求恩大夫坚持做手术的描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更能突出表现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5、小结:我们通过“划句子、找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理解了句子的含义。下面我们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组成通顺的句子,用概括的语言完成课后填表的练习。

6、交流练习情况。

四、积累拓展。

1、学了课文,我们深切感受到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来读读课文。

2、再读读课文第2—4节,挑选自己最感动或最喜欢的一节多读几遍,试着把它背出来。

1、 齐会战斗结束了,如果你是曾经受过白求恩大夫医治的伤员,当你再次见到他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白求恩大夫,我想对您说 。

4、课后延伸:

学习了课文后,我们对这位白求恩大夫有了一些了解,其实要写好一个人,我们可以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具体的表现入手,把他的特点、思想品质等反映给读者。如果你还想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查找人物生平资料、读读有关他写的文章或写他的其他文章、也可以查阅有关他的电影、书籍、图片等)

教学后记:

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的第二教时时,抓住白求恩说的三句话,学生直接进入文章的2、3、4自然段进行分析,不仅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以往惯例我会把课后的表格作为重点进行逐句分析。但仔细阅读课文后不难发现这些内容学生在书上轻而易举地找得到。只要教师让学生通过朗读就能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险,但白求恩仍然坚持做手术,看出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白求恩三句话的理解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直接围绕这三句话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学着提问如:白求恩沉思什么?为什么不肯离开手术台?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客人?通过这些问题联系上下文,进入角色,体验蕴含在话中的思想境界。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指导,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还要的反复尝试这种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白求恩说的话(第三自然段中)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新词。读熟课文。提炼出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

一、解题并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手术台就是阵地》。同学们看了课题后想说点什么?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生字表里的生字。

2、老师出示生字,学生读。

3、记字形。说说哪些字最难记,你有什么好方法。

4、在记字形的同时,说一说字词义

5、读词。

三、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

2、听老师的范读,查自己是否有错。

3、再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流利。

4、同桌互读互查。

四、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默读,自己画。

2、小组讨论,帮助解疑。

3、全班讨论,筛选重点问题。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

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什么叫阵地?手术台是什么样的地方?再理解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就要理解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回顾重点问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不少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在这节课来解决。问题是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二、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

1、什么叫阵地?(阵地就是军队为了战斗而占据的地方,通常设有工事)(手术台就是外科医生做手术用的台子。)了解了词语后再理解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①默读课文的有关段落,画出描写白求恩在小庙里做手术时,都发生了什么情况?

②读出自己所找的段落,谈一谈自己对这些句子体会。

第二自然段: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说明:敌人的火力已经接近小庙,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已经很不安全。

第三自然段: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说明:形式更加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被炸毁。

第四自然段: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挂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说明:情况更加危险了情况越来越危急险些烧到白求恩大夫。

③体会后有语气地朗读。

2、再看看白求恩在这种情况下是怎样做的?

①默读课文有关段落,画出描写白求恩是怎样做的。

②读一读自己画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二自然段: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睛布满了血丝。说明白求恩处处为伤员着想,具有忘我的精神。白求恩十分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敏捷地取出一块弹片……白求恩做手术的地方很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说明白求恩既没有把形势的危险放在心上,也没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敏捷”一词既表现了白求恩的医术高明,也说明他十分镇定。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表明白求恩对伤员的关心和自己坚守岗位的决心。白求恩说的三句话。第一点是感谢师长的关心。第二点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是比喻的说法,说明白求恩把抢救伤员看作是打仗,把手术台看作是打仗的阵地。战士们战没有打完,据不能离开阵地。疏疏石头医生的阵地,医生怎么能不顾自己的伤员而自己离开呢?第三点是说师部应该把我当作一名八路军战士,我和战士们一样,决不能离开阵地,我不是客人,不必优待我,照顾我。这四句话体现了白求恩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对工作极端热忱。

第四自然段: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进一步加快了手术的速度,再次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无私忘我的高尚品质。

③体会后,有语气地朗读。

三、给课文分段。

1、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

3、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第二段:2-4自然段。第三段:5自然段。)

4、小结重点训练项目: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完成课后练习

一、选词填空。

1、出示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这三个词都含有接连不断的意思。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不是同时发生,也不是一下子就结束,它使用时可重叠。

“连续”表示一个接一个,不间断的。

“继续”必须在前面已交代进行什么事以后才能够用,表示事情连下去。

2、选词填空。

二、造句。

1、敏捷

①理解词义。(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②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思维灵敏、动作灵敏、嗅觉灵敏等。

③范句:小狗的嗅觉真灵敏,只要闻一闻坏人的东西的味道,就能跟踪并找到他。

④自己造句。

2、争分夺秒

①理解词义: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②范围:比赛、做作业、手术、救火、试验、抢险等。

③范句:大堤上,解放军叔叔争分夺秒地运送着沙袋,使洪水不再漫过大堤,保住人民的生命财产。

④造句。

三、默读课文照样子填空。

1、学生读例句。

2、自己填写。

作业:语文课堂训练。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手术台就是阵地

当时情况怎样做的

黑烟滚滚弹片纷飞镇定敏捷

敌机盘旋炮弹爆炸阵地继续

烧着布帘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1938年10月的一天,白求恩率领的医疗小分队冒着漫天飞雪,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傍晚.他们来到雁北(山西北部)灵丘县河浙村九旅后方卫生部。进了屋,白求恩一边脱雨衣,一边对古部长说:“走,我们到病房看一看。”

“休息一下再去吧!”古部长回答道。

白求恩十分严肃地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伤员在等着我们呢。”

医护人员见他很坚决,只好和他一起走进了病房。白求恩不顾白天行军的劳累,一口气检查了三十多个伤员,其中有五名需要立即动手术。白求恩饭也顾不上吃,就开始做手术。

战地手术室,条件很简陋,当中挂着一盏汽灯,室内正中放着一张石头制成的手术台。一个叫萧天平的战士已躺在手术台上,他脸色惨白,左大腿满是脓血的绷带,伤口里散发着一股腥臭味,绷带处还露出一根长骨头。白求恩知道,这是由于没有及时上夹板造成的。他把手里的止血钳扔在桌上,满脸怒色地说:“为什么不上夹板?因为伤口恶化,左腿要锯掉呀!”

古部长小声地说:“这实在是因为条件太差了,夹板不够用……”

直到深夜12点,白求恩做完最后一例手术后才草草地吃了饭。

还有一个叫许庆成的战士,他在战斗中右手受伤,流血不止,处于昏迷状态。他躺在担架上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叫着:“白……大夫……”他失去了知觉。大家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医生走到他跟前,掀开被子一看,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担架上流了一大摊血,右胳臂断了,只有筋肉还连结着,上面全是泥土。凭着他的经验,这伤员已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白求恩从几十里之外匆匆赶来了,嘴里说着:“孩子,我来了!”说完迅速检查伤情,立即进行手术。这时,伤员体温很高,生命已经很危险了,马上输血,伤员的生命还能救活!在场的医护人员纷纷要求献血,白求恩坚定地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快点准备吧!”大家坚决不同意。“别耽误时间了,救伤员要紧。’油求恩微笑着说。

鲜血,白求恩大夫的300cc鲜血,缓缓地流进中国战士的血管里。

伤员得救了,白求恩高兴地说:“能救活一个战士,就等于消灭许多敌人。”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2、学习作者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

二、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四、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

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

注意以下多音字:挨大血发弹空没

五、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

六、作业:读熟课文,继续了解背景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回顾课文大意。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

三、引导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一)指导学习第二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

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

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二)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3、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

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

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

4、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自学第四自然段,小组交流。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讨论:“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六、积累和运用。

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七、课外扩展。

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

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陆续——迅速——关心——镇定——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结束——同意——迅速——敏捷——

三、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1、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上,硝烟滚滚,(),小庙被烟雾()了。白求恩仍然()地站在手术台旁。

2、敌机()地在()吼叫,炮弹()地在周围爆炸。

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扑过来。白求恩仍然()的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四、课文中的三次战斗环境和气氛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白求恩的()、()的崇高品质。

五、读下面的一段话,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仍在盘子里。

1、从哪里看出白求恩的“镇定”?

2、白求恩为什么能这样镇定?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影片,课文插图投影片。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 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 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 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22课《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把课文中描写“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句子划下来,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1938年10月的一天,白求恩率领的医疗小分队冒着漫天飞雪,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傍晚.他们来到雁北(山西北部)灵丘县河浙村九旅后方卫生部。进了屋,白求恩一边脱雨衣,一边对古部长说:“走,我们到病房看一看。”

“休息一下再去吧!”古部长回答道。

白求恩十分严肃地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伤员在等着我们呢。”

医护人员见他很坚决,只好和他一起走进了病房。白求恩不顾白天行军的劳累,一口气检查了三十多个伤员,其中有五名需要立即动手术。白求恩饭也顾不上吃,就开始做手术。

战地手术室,条件很简陋,当中挂着一盏汽灯,室内正中放着一张石头制成的手术台。一个叫萧天平的战士已躺在手术台上,他脸色惨白,左大腿满是脓血的绷带,伤口里散发着一股腥臭味,绷带处还露出一根长骨头。白求恩知道,这是由于没有及时上夹板造成的。他把手里的止血钳扔在桌上,满脸怒色地说:“为什么不上夹板?因为伤口恶化,左腿要锯掉呀!”

古部长小声地说:“这实在是因为条件太差了,夹板不够用……”

直到深夜12点,白求恩做完最后一例手术后才草草地吃了饭。

还有一个叫许庆成的战士,他在战斗中右手受伤,流血不止,处于昏迷状态。他躺在担架上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叫着:“白……大夫……”他失去了知觉。大家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医生走到他跟前,掀开被子一看,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担架上流了一大摊血,右胳臂断了,只有筋肉还连结着,上面全是泥土。凭着他的经验,这伤员已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白求恩从几十里之外匆匆赶来了,嘴里说着:“孩子,我来了!”说完迅速检查伤情,立即进行手术。这时,伤员体温很高,生命已经很危险了,马上输血,伤员的生命还能救活!在场的医护人员纷纷要求献血,白求恩坚定地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快点准备吧!”大家坚决不同意。“别耽误时间了,救伤员要紧。’油求恩微笑着说。

鲜血,白求恩大夫的300CC鲜血,缓缓地流进中国战士的血管里。

伤员得救了,白求恩高兴地说:“能救活一个战士,就等于消灭许多敌人。”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9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有经验的老师往往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从疑入手,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谁把手术台当做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学生通过质疑,对课文产生了悬念,激起了学习的兴趣。接着,又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习过程中再次引导学生思考:白求恩大夫在给伤员作手术是面临着怎样危险的环境?“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

这节课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不足之处,设计的问题有些零散,面对三年级的孩子有些颇深,存在着老师牵者学生走的迹象,还应该把阅读放在主体位置,适当进行些分析即可。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0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段的训练做准备。

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二)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解决办法。

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用画出不懂的词句,结合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二)结合课后思考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三)结合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五、教具准备

1.写有生字词的卡片。

2.写有课后练习1、2题字幕投*,课文插图投*。

3.制作配合课文内容爆炸等场面的录音。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个外国医生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

1.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上述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时间不少于10分钟,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文。(检查是否通顺)

(2)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情况,相机提问对部分词语的初步理解。

(3)提问:这篇课文用了几个自然段写了谁的什么事?

3.简介白求恩。

(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1的(1)(2)(3)小题,指读,思考:

这三道小题是根据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提出来的?2—4自然段。(意在培养学生依课后题理解课文的习惯。)

(二)理解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练习1(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为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议答。

(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2)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弹落庙前)

(3)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哪个词可以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教师相机板书“镇定”“敏捷”)

(4)完整地口答练习1(1)题。

(5)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6)提问: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继续出示投影练习1(2):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

2.学生默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炮弹不停地在小庙周围爆炸说明了什么?(联系上文,形势越来越危险。)而对师长的决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对待伤员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板书: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4.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话。

(1)投影出示,指读。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主要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谢师长关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第三句,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就不离开手术台。第四句,我是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读懂每句话是本册阅读训练重点,为读懂自然段训练做准备。)

(3)讨论:由这四句我们从中体会到什么?(白求恩对同志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朗读全段,进一步深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联系第二段试着自己总结。(方法迁移,学生尝试总结。)

(四)理解第四自然段。

1.接着出示课后练习1(3):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主要意思,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感情朗读。

5.结合2-4自然段,谈一谈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全课重点内容的归纳和总结,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馈学习信息。)

第三课时

(一)检查提问。

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并出示上节课板书。

(二)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四)完成课后练习3、4题。

1.第三题。

(1)投影出示文中3个句子,说一说各自的意思。

(2)比较为什么不能调换。

(3)进一步体会白求恩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4)试着用这三个词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2.第四题。

(1)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抄写。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2)用“不断”“迅速”造句。

(五)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抓住三次环境描写及与之相对应的三次人物描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白求恩对卫生部长所讲的话的含义,尤其是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1.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请同学齐读课题。(师板书课题:27、手术台就是阵地)

2.师口述并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事?

2.默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

3.师归纳总结:课文2-4自然段集中讲述了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可以合并成为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内容,也就是课文的重点段。

4.指读课文一和五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板书:第一段:(1)第二段:(2-4)第三段:(5)

6.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即重点段。

(3)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7.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段方法,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板书:先找出重点再分段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事件背景。

指名一人读第一段,其他人思考:通过读这一段,你了解什么?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体会白求恩的伟大精神。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节:用“______”划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用“----”划出描写白求恩表现的句子。思考:你从中懂得了什么?(板书?情况表现)

(2)集体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板书:读句子抓词语谈体会

①抓住“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等词语,体会出战斗形势很紧张。

板书:几发炮弹小庙前弹片烟雾

②抓住“敏捷、十分镇定”等词理解白求恩医术高明、临危不惧、不考虑个人安危的崇高品质。

板书:敏捷十分镇定

(3)教师归纳总结:战斗形势这样紧张,白求恩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但他心中只有伤员,坚守在手术台前是那样镇定从容。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分角色读。

(6)打出投影,总结学法。

一读了解内容

二找重点词语

三议深入理解

四读体会感情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采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形式学习。

①学习这自然段主要抓下语句:

情况:敌机不断吼叫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

表现:低下头继续做手术

板书以上语句。

②重点指导学习理解白求恩说的四句话。

指名学习角色读卫生部长与白求恩的话。理解:上级命令,甚至恳求白求恩撤走,白求恩完全可以服从命令,但他为了给伤员做手术,坚决不走。

默读、指名读、齐读、反复读白求恩说的四句话,思考:白求恩为什么不肯走?

引导学生体会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

③指导学习读这一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自学后讨论交流。

抓以词语并板书:

情况:一连几发、落下瓦片、布帘烧着

表现: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

3.整体感知全段内容。

指读第二大段,思考:二、三、四自然段是怎样连起来的,说明了什么?

板书: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齐读这一段,思考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六、师总结全文,生带着对白求恩的崇敬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对工作极端负责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做得比较好,学习第二段的时候我带着学生有步骤地学习,后来总结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可以按照方法,自学往后的课文。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要求

1.学习白求恩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高尚品质。

2.掌握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气焰嚣张”、“镇定”、“敏捷”、“沉思”及“陆续”“继续”“连续”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了解课文内容;能用“不断”、“迅速”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白求恩说的话。

课前准备

有条件可组织学生观看故事片《白求恩大夫》。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白求恩,揭示课题。

1.提问:你们听说过白求恩大夫吗?

简介白求恩。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外科医生,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1937年率领一支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不幸逝世。

2.今天我们学习关于他的一个故事,题目叫《手术台就是阵地》。

3.解题。“手术台”是什么?(医生用来给病人做手术的台子。)“阵地”是什么?(军队为战斗而占据的地方。)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呢?听老师把这个故事读一遍。

(二)范读课文。

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提醒学生注意“仍”的读音。

气焰嚣张:形容凶狠放肆的样子。

陆续:表示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继续:接着做下去,没有间断。

连续:本课指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敏捷:既灵敏又迅速。

沉思:深深地思索。

迅速:形容非常快。

争分夺秒: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默读,查出表示时间、地点和作战双方的词,理解“气焰嚣张”,思考:这么嚣张的日军刚到齐会,就被我军消灭了500人,这说明了什么?想象敌人会怎样做?

2.交流各自的理解。

3.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作业:

写生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在第二—四自然段中画出表示情况越来越危急的语句。

2.教学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②这一自然段写的是齐会战斗中哪一天的情景?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写的是齐会战斗中哪一天的情景,从“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中可以看出来。)

③这时出现了什么情况?想象“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的情景,说说有什么危险。

④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怎样工作的?找出有关词语(“仍然”“镇定”)。“仍然”换个说法可用什么词?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白求恩大夫很“镇定”?

⑤齐读第二自然段。

3.教学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②与第二自然段相比,情况变得怎样?(更危急了)为什么说更危急了?(比较“几发”与“不断”,“空地上”与“周围”。)

③在这样的情况下,白求恩大夫是怎样对待伤员,对待自己的呢?齐读白求恩大夫的两段话。

④说说白求恩大夫这两段话的意思。

⑤分角色朗读卫生部长与白求恩大夫的对话。

4.教学第四自然段。

①默读第四自然段。

②齐读前三句话,想象并描述当时万分危急的情景。

③在这样的情况下,白求恩大夫又是怎样工作的呢?齐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仍然”“争分夺秒”表现了什么?

④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

5.朗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6.小结:白求恩大夫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连续三天,坚守在手术台旁为伤员动手术。

第三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指名朗读第一~四自然段。

(二)教学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连续工作69个小时,表现出白求恩大夫什么样的精神?

(三)总结课文。

1.课文为什么要以《手术台就是阵地》为题?(战场是战士们的阵地,白求恩把手术台看作是医生作战的阵地。战士们坚守战斗岗位,医生也应坚守自己的岗位。题目表明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他自己的事业,体现了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描写当时情况越来越危急与表现白求恩大夫的精神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练习。

1.比较“陆续”“继续”“连续”的词义。

①找出课文中带有这三个词的句子。

②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三个词都有“不断”的意思。“陆续”,时断时续,中间有间隔,战士受伤不可能没有一点间隔。“继续”,接着做原来的。白求恩表示决不离开后,接着做手术。这里用“继续”最合适。“连续”指不间断地做。白求恩在69个小时里,没有休息,接连不断地工作,所以,这里应该用“连续”。

③填充:

大会结束了,人们()离开会场。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不能满足,应该()努力。

张明()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2.造句。

①不断

②迅速

3.作业:造句。朗读课文。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3

课前谈话:围绕课前唱的歌曲展开

一、读课题目

检查预习的情况

1、这些词语谁会读。

谁来再读一遍。注意了词语的停顿,我们听起来非常清楚,我们现在再来读一读。(齐读)

填空。连续、陆续、继续

试着自己填一填。谁再来读一遍。知道自己错了,及时调整,很好!

黑烟滚滚、弹片纷飞、敌机盘旋、爆炸、烧着

(词语读能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谁来再读一下。)

怎么读才能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这就叫读出情镜

还有点冷静,再来读。好多了,咱们来给他鼓鼓掌。咱们来读。

2、现在王老师把词语放在句子中,你还会读吗?放开声音来读,用心体会那个情境。

指名。更紧急了,再指名;更危险了,再指名。

第三组词语,又还是描写什么的呢

3、镇定、敏捷、沉思、争分夺秒

这些词语是写谁的呢/(白求恩)他是什么人啊?他是一个医生,你能从课题中的哪个词语中可看出白求恩是个怎么样的人?(加拿大人)

看图片——这是白求恩的故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仍然可以看出是一个精致的房子。

再看另一张图片——你有什么问题?白求恩为什么跑到中国来呢?

二、导入背景介绍:

请看录象:

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而来到中国呢?说这段话的是诺尔曼。白求恩,在中国最苦难的时刻,他成为了我们中的一员。

谁来回答?(在中国人民最苦难的时候,1937年)

那个时候我们是什么样子的呢?(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来的,和我们生活战斗在一起。)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他和我们生活工作的事情。

如果说他是个医生,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医生?如果说他是一个战士,他又是一个怎样的战士呢?请你用笔将白求恩的品质在文章的空白处写出来。

(感悟:王老师的课真的是扎实的语文课,短短的几分钟,她用大量的语言训练告诉我们语文就应该是这样的,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为了一个词语的理解,她不惜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的练习,这跟我们平时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另外,她每一个课堂环节都设计得恰到好处,教学无痕,真的很难让我分辨清楚到底该进行到什么环节了,仔细地品味和体会后,才发现她课堂教学的匠心所在。)

三、整体把握

1、把你认为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来写在空白处。

叫几个同学上黑板来写自己的词语,其他同学则大声地读自己写的词语。

刚才同学们写出了这么多的形容白求恩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2、你们都是从哪儿体会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有关的文字?

四、交流并读书

学生读

1、什么叫镇定啊?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张。还有那些词语和镇定的意思相近?

白求恩凭借着什么就能如此镇定呢?

凭借着医术高超。还缘于什么呢?缘于他的一种正义感。

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这是凭借着什么?(职业的坚守,医生信念)

战士们都没有离开,我也不会离开,这句话又体现了凭借了什么?(凭着勇敢)

读得很流利,但变化不明显,突然,该怎么读?一起来,再来。就这样,才能读出当时环境太恶劣了,情况太紧急了。

别着急,一着急了就不镇定了,扔在盘子里。这样读就读出了文章的情意。

3、你又从哪里体会到的,谁来读给大家听?

最打动人的是这69个小时,感受到“恪尽职守”。

什么叫沉思呢?白求恩到底在想什么呢?

要是我离开了战士们该怎么办呢?战士没有离开阵地,我怎么能离开阵地呢?

老师告诉大家,把医院建到前沿的地方,就是白求恩提的建议。那你们说,白求恩此刻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白求恩仅仅是医生吗?更是一个精神的指挥家,当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他的时候,所以说是恪尽职守这段话该怎样读呢?自己练习,放开声音来读。

不能这样来读,这不能体现敌机来了,想象着当时的情境来读。

白求恩怎么说这段话啊?谁来读?很好,谁还能读?一起来读。

4、另外一段话

你在读文章中的语言的时候,不能认为是你在读,而是你在替文章中的作者来读。

白求恩认为他不是我们客人,你认为他是吗?

他没有把自己当作客人,而是当作了什么?当作了自己人,一家人。

4、看图片并读白求恩的一段日记,学生一起读。(学生和老师一起读)

(感悟:恰当地引入了这个图片和这段文字,不仅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了人物形象,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谁都劝过他呢?白求恩就是这样默默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

争分夺秒,什么意思?和时间争夺一样,想要更快!从这个词语的哪些字可以看出跟时间有关系。

(感悟: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重视对词语的分析,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素养)

他都和谁争?和敌人争、跟死神争。

回过头来看第二段,他也在跟自己争,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他已经两天两夜都没有睡觉了,两眼不满了血丝。)

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忠诚的人,你认为对谁忠诚?对信念,对我们忠诚,对和平忠诚。

再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好这些文字吗?谁能把紧急的情况读出来,谁能把白求恩的忠诚和镇定读出来,自己练。

5、指名读“一连几发炮弹。。。。。。”

72个小时,仅剩下的三个小时,你希望他做些什么呢?休息、喝水

五、拓展延伸

1、信。白求恩在中国只工作八个月,后来因为手术感染,而永远离开了我们,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聂荣臻将军,我们来看一下,上面都写些什么呢?

配乐师朗诵这封信件。

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风风光光地离去,人们想把他葬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那可能也是你们想说的话。

2、照片。有些人有些事情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让我们在看一下白求恩生前给我们留下的照片。

而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他的遗像,你觉得他有多大年龄?这有些不切实际。他看上去格外苍老。

我跟你们想的都不一样:因为他花白的头发,也可能想到他的精神,也可能你以往的经验就教会你们。他在去世的时候才四十九岁。为什么看上去那么苍老呢?

六、小练笔

我们不能忘记——————

不能忘记————————

我们还不能忘记——————

更不能忘记————————

要说真话。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篇14

启发思考:

1、默读第三自然段(重点段),思考:当时的战斗情况怎样?

2、在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讲了几次话?画出来,读一读。

3、引读。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白求恩说——。

4、(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讲的两段话。齐读。思考: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生:这两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讲白求恩不肯撤离阵地。

生: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阵地,他不能离开阵地,他要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

师:“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

生:“手术台”是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的工作台,“阵地”是打仗的地方,不是一回事。

师: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课题也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生:这是比喻句,把手术台比做阵地。

生:这里的阵地就是岗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工人叔叔的岗位在工厂,农民伯伯的岗位在田野,老师的岗位在课堂,医生的岗位在手术台,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生: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解放军叔叔打仗时“人在阵地在”。白求恩决心不离开手术台,冒着生命危险给伤员做手术,所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师:也就是说,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

生:(齐)手术台就是阵地!

展开想象。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三天三夜共有多少小时?

生:三天三夜共有七十二个小时。

师:想象一下,还有三小时白求恩在干什么?

生:白求恩可能利用这短短的时间喝点水,啃一点干粮,又接着做手术。

生:这三个小时里白求恩探望伤病员,看手术后他们的病情怎样。

生:白求恩在给手术刀、镊子、盘子等进行消毒,为新的手术做准备工作。

生:白求恩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组织已经动过手术的伤员安全转移。

师: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一刻也没有休息,坚守住了手术台这个阵地,多么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反思:

我从疑入手,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我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讨论后一个问题,又提出两个疑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他跟谁是一家人?”

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