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推荐15篇)

2023-04-03 14:00:01教案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推荐15篇)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1

22.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一、教学目标:

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华歆huà:

俱:一起(与时俱进 与日俱增)

欲:想要(随心所欲)

辄:当即(浅尝辄止)

难:感到为难(同《论语六则》中哪个字的用法是一样的?不耻下问:认为可耻)

舍:shě扔掉 ,抛弃(舍生取义、舍己为人、舍近求远 舍本逐末);shè房屋(客舍青青柳色新)

本:原来,先前

所以:……的原因

疑:犹豫不决(犹疑不定)

耳:罢了

宁:难道 nìng

邪 yé: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遂:于是,就

拯zhěng:救助。

古今异义:

依附:古义: 顺便借光; 今义:附着、依赖、从属。

贼:古:作乱的人,今:有偷窃行为的人

所以:古:……的原因,今:表结果

耳:古:罢了;今:耳朵

宁:古:难道,今:宁可

可以:古义:可以因为;今义:表示同意、许可。

一词多义:

之:歆辄难之:它:指这件事;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相当助词“的”

此: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指代后贼追至;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指代上面所述的事

三、课文朗读:

四、课文导语:

五、常识(分发)

六、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突出这两个人不同的语言和行为的呢?

对比

2、能不能具体给大家分析讲解一下是怎样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呢?

王朗与华歆的对比,王朗前后行为的对比。

第一次 : 歆难之 朗幸尚宽

第二次 : 歆携拯如初 朗欲舍所携人

华歆救人救到底 王朗轻诺寡信

3、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华歆?

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华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华歆“优在”哪里呢?

华歆:为人谨慎,考虑实情、细心周到,重信守义,临危不惧,一诺千金,帮人帮到底的气概。

5、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不能轻诺寡信,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

不能在危难关头舍弃别人。

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是能检验出一个人品质的高低。传说耶稣当年对捐赠给他许多钱的富翁不闻不睬,而对一身赤贫却捐给他一文钱的寡妇大赞其美德。看来,身处困境仍然救助别人的人才是真君子,就像文中的华歆一样。

七、中心思想:

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八、课文引申:——名言等

君子一言 , 驷马难追。

九、扩展资料(分发)——课外阅读

十、习题讲解:

十一、作业设计:

1、抄写解释字词及摘句(造句)

十二、文章总结:(有考内容总结)(知识点)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十三、一个优美段(语言)

十四、激趣内容(上课调整)

十五、教学效果检查:(早读或自修课进行)

字词检查、常识检查、朗读检查、课后问题检查、知识点检查、中心思想检查、

十六、教学反思:

不必面面俱到的讲解。

十七、提供的图片:

十八、音频选择:

十九、鸣谢单位:语文出版社、无忧无虑语文网等。(若没有写古田教育局网站则说明该网站上没有材料)

二十、教案订正:(已订正)

二十一、练习册评讲:

二十二、推荐背诵:——背中心思想、常识等。

背中心思想。

二十三、字音、字词订正。

严历——严厉(正确),期(qī)

二十四、文言文翻译:

《乘 船》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二十五、佳作选登:

二十六、课文附文选读。

二十七、课文存疑。(论文材料)

二十八、推荐讲解。

二十九、教学建议:(教学灵感)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2

世说新语

教学目标:①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设计:

一、导人

大家应该知道司马光的故事吧。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诵读课文:教师教读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四、复述并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教师精讲点拨。

五、问题讨论: (1) 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

⑵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⑶“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和“撒盐空中”哪一个更好?(前者较有韵味)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⑷ 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5)重点分析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又: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也有不同解释: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六、练习: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曰:“ 差可拟”或者 曰:“未若 ”

⑴“撒糖空中差可拟。” ⑵:“未若槐花迎风飘。”⑶“未若鹅毛当空舞。” ⑷“棉絮纷飞差可拟。”

⑸“未若梨花漫天飞。” ⑥“未若天仙散百荷。”⑺“樱花飘落差可拟。” ⑻“未若玉屑静静落。”

⑼“未若白蝶翩跹舞。”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小结: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七、复述《陈太丘与友期》并讨论:

⑴ 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

⑵“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⑶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⑷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⑸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6) 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

(7)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这一则记陈纪七岁时的故事,也表现了他的聪敏,但主要是写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无礼”二语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意图是借陈纪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故事的结尾有争议。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纪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我们不赞同这个说法,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

八、 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

九、作业: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补充资料:

一、背景材料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本文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课文剖析

1.写法精讲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雪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展开的,学习起来会很容易的。

2.重点精讲

(1)《咏雪》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文章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这正是本书叙事的优点。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2)《陈太丘与友期》

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本文记陈纪和来客的对话。“陈太丘与友期行”交代对话的背景,“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既至而不见太丘,这是客人发“怒”的原因;陈纪其时正“门外戏”,故与客相遇,这是对话的由来,也交代了对话的地点。

对话可分两层:前一层作铺垫用;后一层是对话的主要内容,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语言粗野,不堪入耳;陈纪则针锋相对,“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逼得对方无言可答。

结尾是: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但陈纪“入门不顾”。

三、人物介绍

〔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四、《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五、《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关于古代小说的说明,最早见于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

六、《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3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通过本次学习希望大家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学习一些摹景状物、刻画人物的手法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学习古人机智、诚实等美德

一、 疏通句篇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2、 请学生试读课文3、 教师范读4、 学生齐读

二、 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1、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讨论)2、 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地(2) 空中撒盐差可拟拟:比,比拟(3)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4)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期:约定乃:才(5)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会,约定。委:舍弃。(6) 元丘入门不顾顾:回头看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提问:大家对于课文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入下面的问题)(1) 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2) “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为什么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好?(前者较有韵味)(3) 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4) 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5) 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6) 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7) 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来。4、 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

三、 拓展延伸1、 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先看看苏轼的两首词,都与飞雪有关,都表达了思念之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这两首词把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大家能不能想一些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不同的雪景。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为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1)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的内容。(2) 陈季方真的不知道自己父亲有无功德吗?

作者邮箱: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4

知识目标

1.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重点)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难点)

情感目标

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第一课时《咏雪》

学习

目标

1.朗读文言文,了解文言大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讨论分析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学习摹景状物的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重点字词解释:

①内集:家庭聚会②儿女:子侄辈③俄而:不久,一会儿。

④欣然:高兴的样子。⑤未若:不如,比不上。⑥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2)重点句子翻译: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

3.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教学备注】

‖学法指导‖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两个原则”:

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教学提示‖

本文篇幅不长,疏通不难,可以在串讲中明确重点文言字词,加深记忆。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1.文章开头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强,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撒盐空中”比喻了雪的颜色。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教学提示‖

通过质疑,让学生感受谢家的浓厚的雅致氛围,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目标导学三:运用比喻,想象写作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

“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

咏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师生共点评!

‖教学提示‖

让学生积累咏雪名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提示‖

此题意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说的答案有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多加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5

昨天利用两节课的时间上完了《世说新语》中的两篇短文,上完后有了一点感想:

首先是对于学生们的,学生们喜欢游戏,喜欢将知识放在游戏中学习,在课堂上,如果让学生们玩游戏,学生们就会来劲,而一旦游戏没有了,学生们的热情就退下去了,因此如何让学生的热情之火越烧越旺,使学生们的学习激情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这是我要考虑的事情。但是不要只让学生们关注游戏,而没有在游戏中忽视学习,甚至忘了学习。例如在《咏雪》一文中,我选取了三句话,“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未若柳絮因风起”让学生们激情表演,同学们在对课文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这三句诗演绎的淋漓尽致,也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从而在比照中得到了学习与领会,还有就是《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也是在学生们对于课文进行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讨论诚信的问题,并举例说明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拥有诚信就会拥有一切,而失去诚信就会失去一切”在活动中并且组织学生进行抢答,对于文言词语也掌握的很好,当然要想让学生们记忆深刻还得需要平时的练习,否则课堂的效果维持的并不持久。

其次是对于自己的提升,学生们喜欢什么,自己就得准备什么,上什么东西,学生们想听到什么东西,事先还是要多去考虑的,否则学生们不愿意听,上课不来激情,那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不到什么东西,就会浪费一节课,因此在上课的前几天我就开始琢磨这个课该怎么去上,免得乱手乱脚的,并且效果一定不好。例如这个《世说新语》还没讲完,我又在琢磨《皇帝的新装》该怎么上了,是让学生们自己讲,还是自己演,要怎么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第一节课让学生们自己分角色朗诵,在第二节课让学生们进行辩论。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6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1、俄而:片刻。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2、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3、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4去:离开。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5、期:约定。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引:拉。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7、“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8、集:集会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7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 知识与能力: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并能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我们已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世说新语》,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义庆编著。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 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 空中撒盐差可拟: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五、三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颖?为什么?

飞扬之态 形似

柳絮因风起 轻盈之雅 神似

文化内蕴 韵味

六、 拓展延伸

1、 欣赏古人对飞雪的描写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华幼武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作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苏轼

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

-------------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有韵味。

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老人:和善 亲切 家庭氛围:

咏雪 侄子:直率 敏捷 融洽、欢乐

侄女:沉稳 聪明 轻松、温馨

第二课时

一、导人新课:

“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一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二、 初读课文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如有不懂的字、词、句圈出来,通过查词典,或互相讨论来解决,教师巡回释疑,检查,并和同学一起讨论疑难问题)

1、把握重点字词:

a、与友期行 :约定太丘舍去 :放弃;离开 去后乃至 :才;到

相委而去 :丢弃则是无信 :信用 下车引之 :拉

入门不顾 :回头看 尊君在不:通“否”,表疑问

b、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尊君:您的父亲,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我的父亲,谦词,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教师补充:平时遇到的一些尊称有: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谦称有: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姊、舍妹(弟)、犬子。

2、把握重点语句(注意文言中的省略现象)

①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朋友)过了正午还没有到来。

②(家君)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家君)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复述时注意以下问题:1.本文描写了几个人物?重点描写的是谁?(友人、元方)

2.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通过有关语句确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四、三读课文,探究人物性格。

1.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人物,文中人物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通过有关语句确定。(交流讨论。)

a、陈太丘

诚实守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b、友人

言而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言语无礼(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知错能改 (友人惭,下车引之。)

c、元方

懂礼识义(待君久不至,已去)

义正词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童真无邪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还有“元方入门不顾”都是童真无邪的表现)

2、结尾处,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1)不过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2)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说出有关诚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墨子

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 ——顾炎武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 谚语

2.假如你是友人,或者是元方,在本课的特定情境中,你在言谈和举止方面应该怎样做?

a.友人:

1) 先道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

2) 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注意改正。

3) 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骂人,更不应该骂人家的父亲。

4) 找别的机会向陈太丘父子道歉。

5) 今后一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

b.元方:

1)和元方一样有理有据,指出友人的错误。

2)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

3)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4)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陈 元 方: 聪明伶俐、

太 懂礼识仪 启示:

? 丘? 做人要,

与 不守信用、 讲诚信

友 友人 不懂礼貌 讲礼仪

? 期 知错能改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8

22、《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中主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主旨。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学习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期行》

一、导入: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简介《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二、示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一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读课文:

(1)字音:尊君在不fǒu 陈寔 shí 太丘舍shě去

(2)停顿:陈太丘/与友/期行 元方/时年/七岁

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翻译

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要求:

4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注意:学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译,有错即停,其他同学纠正)

(二)学生自读,讨论,译讲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重点词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期:约定,动词。(今为日期,名词)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过了中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舍:舍弃。去:离开(今义为前往)

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歉意。惭:惭愧。引:拉。

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不回。顾:回头看。

四、第三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三

内容:故事的内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点勾画标出文章要点。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

要求:

1、说说《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2、你对元方的言行有什么看法?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二)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难点问题,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指名回答,补充,订正。

1、事件的起因:陈太丘与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

事件的经过:陈太丘的朋友失约,元方以礼责怪父友。

事件的结果: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表示歉意。

2、元方答语彬彬有礼,驳斥据礼力争,入门不以为然。可见他是一个懂礼识仪、落落大方的孩子。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从小要做一个守信的人。

五、当堂训练

讨论: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对吗?(提示: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

【板书设计】 期行

元方: 聪明 机智 明理 诚信

客人: 无信 无礼 改过

第二课时 《乘船》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懂得了守时、守信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再学习《乘船》(板书课题)

二、示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一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注字音,读课文:

(1)字音:华歆xīn 辄zhé 邪yé

(2)王/欲舍/所携人 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四、第二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翻译

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要求:

4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注意:学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译,有错即停,其他同学纠正)

(二)学生自读,讨论难点,译讲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重点词句:

有一人欲依附: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同行。依附:搭船同行(今义为依托)

幸尚宽,何为不可?: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幸:幸而,恰巧。可:肯,同意(今义为可以)

后贼追至: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贼:作乱的人(今义为偷东西的人)

正为此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罢了。耳:语气助词,罢了(今义为耳朵)

四、第三次自学展示

(一)自学指导三

内容:故事的内容,文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点勾画标出文章要点。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

要求:

思考下列问题:

1、〈〈乘船〉〉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你觉得华、王二人孰优孰劣,为什么?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5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二)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难点问题,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

指名回答,补充,订正。

(1)学生自己复述。

(2)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可提示:华的信)

(3)启示:一个人不能轻诺寡信,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

五、当堂训练

讨论交流:〈〈期行〉〉与〈〈乘船〉〉这两则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从写法和主旨两方面来谈)

点拨:

1、写法上短小精悍,但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

2、主旨:〈〈期行〉〉讲守时,〈〈乘船〉〉讲守诺,都是诚信方面的问题。

【板书设计】 乘船

难之在前

华歆 急人之难,始终如一

乘 后则救助

船 纳之在前

王朗 轻诺寡信,只为自己

后则欲舍

中心:通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的故事,说明了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9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10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自主学习

⒈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 ) 撒( )盐 差可拟( )( )

柳絮( ) 尊君在不( )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___________________行:___________________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________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________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___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_________引:_________顾:_________

⒊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⑴与儿女讲论文义。

⑵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

⑷尊君在不?

⑸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5、《咏雪》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6、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找一些和咏雪有关的佳句

7、《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8、《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9.《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怎样评价元方的行为?

课外拓展

讲讲你知道的诚信小故事

检测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傅( )雪骤( )柳絮( )

无奕( )在不( )

2、《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3、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⑴与友期约________

⑵去后乃至________

⑶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⑷俄而雪骤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5、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3、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11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12

师生公用教(学)案 年级:七年级 科目: 语文 执笔人: 参与人: 时 间 /8/28

学习内容 咏雪 学习目标 1、简要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因”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能够准确直译文言文。 4、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因。 2、“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学习难点 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为人之道。 学习方法 诵读教学法

资源利用 网络资源

导学设计 课堂笔记 【知识链接】 一、文言文朗读技巧: 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读好停顿,读清句读(dòu)。 3:读出语气,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气变化。 4:理解感悟与朗读相互依存。 二、题目解读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咏絮之才。咏:歌咏,赞美的意思。咏雪是歌咏白雪的意思,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作家和作品 1、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 2、《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3、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将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课前检测】 1、讲一个关于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是 , (朝代), 家。 3、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 ) 撒( )盐 差可拟( )( ) 柳絮( ) 奕( )女 凝( ) 谢道韫 ( ) 4、放声朗读课文,划出朗读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提出你的问题: 【课堂研讨】 一、朗读课文,理解读 1、学生示范朗读,教师做点评。 2、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句读、语调等,力争当堂成诵。

3、考考你的记忆力:

谢太傅寒雪日( ),与( )。( )雪骤,公曰:“( )”兄子( )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疏通文意,积累读 1、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利用工具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疏通课文,辨析积累。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 )儿女( )讲论文义。俄而( )雪骤( ),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 )何( )所似( )?” 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 )若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文白夹杂读 例:教师读“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学生读“跟他的子侄辈谈论诗文义理。”教师读“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学生读“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1)师生共读一遍,起示范作用。 2)学生两两读,熟悉文意。 三、分组讨论,品味读 1、活动设计 :我为他们来颁奖。 (如果让你为这次家庭聚会中的人物颁奖,你将为谁办发一个什么奖?) 请用圈点评注的方法,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及人物的神态,说说你颁奖的理由。 2、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你能不能也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 点拨:纷纷白雪像__ 四、运用比喻 想像写作 1、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 2、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 快来展示自己的比喻句吧! 巩固案 1、解词及加点字 ①内集: ②儿女: ③讲论文义: ④俄而: ⑤骤: ⑥欣然: ⑦何所似: ⑧差可拟: ⑨未若: 2、译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布置作业 1、课外作业: 2、书面作业:

(学)

记 师生公用教(学)案 年级:七年级 科目: 语文 时 间 /8/29

学习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难点 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学习方法授课法

资源利用

网络资源

导学设计

课堂笔记【课前预习】 1、作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兖(yan)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2.给加点字注音 太丘舍去shě 尊君在不 fǒu 非人哉 zāi 友人惭 cán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与友期行 :约定。 去后乃至:才。 门外戏: 戏耍。 尊君在不:通“否”,不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下车引之: 拉。 入门不顾: 回头看。 【课堂研究】 一、整体感知 1、试翻译全文(口头) 2.比较“君”、“家君”与“尊君”的不同:。 (1)君:“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2)家君: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3)尊君:“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重点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2)、尊君在不? 你爸爸在吗?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他)和我约定同行,却丢下我先走了。 4、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期 古: 约定 今:日期 太丘舍去 去 古:离开 今:前往 下车引之 引 古:拉 今:指引 入门不顾 顾 古:回头看 今:照顾 二、细读课文: 再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同桌或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对话。(学法指导:文中有三个角色:叙述者、友人、元方,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课前进行练习。注意把握说话人的语气。) 三、问题探究, 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元方的形象? 可以认为失礼也可认为不失礼 失礼:客人已经道歉了,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理解客人,而且,客人是长辈,而元方是晚辈,晚辈应该有对长辈的基本礼貌。 不失礼:客人不仅迟到,而且对着孩子骂父亲,当然非常失礼,又考虑到元方年纪小,不能理解 他是个懂理识义、直率、正直不阿的孩子 四、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出自《世说新语》,它是记录名士的言行的书,鲁迅曾评价:“是名士的教科书”,运用这些言行可以教育我们,书中的宝贵遗产至今被我们继承,因此说它是一本教科书,同学们课下读过这本书吗?有谁读过?好书不读此乃人生一大憾事,希望同学们多读书。 【课后练习】 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拟。b、待君久不/至,已去。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 下列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介词,可译为“趁”、“乘”等) b、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c、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3.指出下列加粗字的古今词义变化(答案见前)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⑵太丘舍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⑶下车引之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⑷元方入门不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各句。(答案见前)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陈元方“时年七岁”,就知道“信”、 “礼”的重要性,你是怎样看待“信” 和“礼”的呢?请把你的看法写出来。要求:100字左右。

布置作业 1、课外作业: 2、书面作业:

(学)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1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明确:

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默写课文。

四、拓展思维: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五、课后作业:

1.阅读《世说新语》,选择你读懂的一篇给予鉴赏、评点。

2.片断练笔:自拟题目,景色描写。【板书设计】

咏雪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咏雪: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撒盐空中(笑) 欣赏赞扬 (考题) 兄女:柳絮因风起(乐) 道蕴才气补充 无弈之女 评价 身份之贵(侧面衬托) 凝之之妻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读《陈太丘与友期》。学生朗读课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背诵课文;归纳借鉴本文的写法和语言特色,积累词语。[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板书文题)二.疏通文意1、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2、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评三、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课文1.各小组提问。2.教师归纳所提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依据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明确:(1)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2)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3)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4.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1)投影显示: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请一学生尝试读文,应读出句读、语气来。(3)全班齐读、背诵。五、把握写作特点,体味语言提问:通过研读这两篇短文,《世说新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六、课堂小结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关《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题目。2.课外阅读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一个小片断《雪夜访戴》。雪夜访戴王子猷(yóu)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指来回走过),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shàn),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一夜)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交代 期行——不至——舍去——乃至开端 父友:问 元方:答 针锋相对高潮 父友:怒——非人哉 椐理驳斥 元方:曰——无信无礼 正直不阿尾声 父友:下车引之 聪慧明理 元方:入门不顾 【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完成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14

《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两名同学讲述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一、导入 : 同学们,在古代这样的聪颖机智的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二、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疏通句篇:《咏雪》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4、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四、理解文意,深层探究。

1、结合书下注释,自主学习,理解句意、文意。

2、四人一小组复述课文。

3、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也可由教师提出。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当时的氛围是怎样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

明确: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明确: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五、拓展延伸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飞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六、小结:本文客观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虽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由衷地欣赏谢道韫以“柳絮因风起”喻雪,赞赏谢道韫的聪敏与才气。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咏雪》

2、扩写《咏雪》。

板书设计:

《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咏雪

谢安:提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朗:对句:撒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改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咏雪》。

二、疏通句篇:《陈太丘与友期》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请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

三、理解文意,深层探究。

1、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复述课文,质疑解惑。

2、(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2)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3)元方性格特点如何?

明确: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3、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表演课文。

4、朗读课文,争取当堂成诵。

四、拓展练习:

1、解释加粗词语:(1)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 (2)太丘舍去 去日苦多

(3)入门不顾 瞻前顾后 (4)下车引之 引吭高歌

(5)太丘舍去 舍己为人 (6)则是无信 信口开河

2、翻译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3、拓展阅读: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五、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板书设计:

对话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对话的过程:友人发怒,元方对答

对话的结果:友人惭引,元方不顾

《世说新语》二则——乘船 篇15

教学目的: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

教学重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理解三则短文所讲的内容和表现的主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阅读三则短文,查字典,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作者刘义庆(403—444),祖先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人,后迁居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南朝来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土。《世说新语》当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土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2、导语。

——本课选了三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第一则表现了孔融少年时的聪明机智;第二则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第三则讲的是曹操的故事,用一件小事,表现了曹操的个性。

三、正课

1、朗读例。时了了,大未必佳)。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时李元礼有盛名:时,当时。有盛名,名气很大。

诣门者:诣,前往,到。

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俊才,才智出众的人。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通,通报,传达。

我是李府君亲:府君,汉时称太守为府君。

君与仆何亲:仆,我,古代谦称。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先君,祖先。师资,老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有关“礼”的问题。

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奕世,累世,世世代代。通好,友好往来。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奇,动词的以动用法,对……感到惊奇。莫不奇之,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人以其语语之:第2个语(yu4),告诉。

小时了了:了了,明白,聪明。

韪大踧踖(Cu ji):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2、朗读(陈太丘与友期)。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陈太丘与友期:期,约会,约定时间。

太丘舍去: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

尊君在不:尊君,令尊,你父亲。不同“否”,没有。

非人哉:不是人哪。

下车引之:引,拉,表示好感。

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3、朗读(魏武将见匈奴使}。请学生翻译课文,并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自以形陋:以,认为。形,外表。陋,丑陋。

不足雄远国:雄,称雄,这里指震服别人。

帝自捉刀立床头:捉刀,握着刀,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魏王雅望非常:雅望,高雅的风采。非常,不同一般。

4、提问:课文第1则“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什么意思?孔融为什么要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孔融也按陈韪的话推理,你现在不怎么样,推想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用反过来推理,批驳了陈题对他的评价,讨回了自己的尊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