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召唤》原文(推荐10篇)
《废墟的召唤》原文 篇1
废墟的召唤
宗璞
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该有着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隐若现,迷离扑朔,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到那拉氏,还不中止。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西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
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罢。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我诧异地回转身去看了。暮色四合,与外观的石块白得分明,几座大石叠在一起,露出一个空隙,像要对我开口讲话。告诉我这里经历的烛天的巨火么?告诉我时间在这里该怎样衡量么?还是告诉我你的向往,你的期待?
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然而我没有为这斗争过么?便在这大龟旁,我们几个人曾怎样热烈地争辩呵。那时的我,是何等慨慷激昂,是何等地满怀热忱!但是走的只管走了。和人类比较起来,个人的一生是小得多的概念了。而我们呢?我们的经历自不必提起了。我却愿无愧于这小得多的概念。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在它们的翅膀底下,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口又透出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摸得着的寒意。
这景象也是我熟悉的,我不由得闭上眼睛。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事隔30余年,我又在和年轻人辩论了。我不怪他们,怎能怪他们呢!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地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
他不答,他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树旁乱草中惠宰有声,原来有人作画。他正在调色板上蘸着颜色,蘸了又擦,擦了又蘸,好像不知怎样才能把那奇异的色彩捕捉在纸上。
“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的遗桥了。远望如一个乱石堆,近看则桥的格局宛在。桥背很高,桥面只剩了一小半,不过桥下水流如线,过水早不必登桥了。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们仍望着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仿佛听得说要修复圆明桥了,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桥,也可以的。
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废墟的召唤》原文 篇2
设计说明
《废墟的召唤》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之后第二篇精读课文。此时,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历史的遗迹面前发出的饱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唤,表现了作者忧天下之忧的爱国情怀,内容较前两篇课文稍深一些。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并且掌握此类散文的表现手法。 学习这篇文章,宜采用朗读、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永远的伤口,屈辱的历史(背景)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指向什么? 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1979年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设计意图: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而“知人论世”,从而更好地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体味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
作品的行文脉络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作品的开篇,作者用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地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说,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
3、“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召唤全社会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人的感叹就只能是浅薄和虚华。 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应是每一个“我”的责任。)
二、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突出 凝固、停滞的现状,表现作者的忧患、惆怅及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表现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渴望投身变革的激情。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感情的直接表达转到面向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1-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散文主要写自己冬日漫游圆明园遗址,先写眼前的所见,表达作者对历史的凭吊;然后借对风声的描绘引出聆听到废墟的召唤,即由实景实写到虚景虚写。最后又由废墟的召唤而引发深沉的思考,阐释改变废墟这一疑固历史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点明主题。即全文的思路引子--凭吊――召唤――思考,思路清晰。
凝重沉郁,蕴藉深远
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新生的废墟。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积极改革,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出怎样的景,就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比较几处景物描写的异同,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1)第一段景物描写:运用了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斜阳无力,田地干皱,断石残碑,枯荷衰草,寂寂寥寥,凄凄切切。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2)第9段写粉红的天空与寒鸦,写晚霞的艳丽、西山的娇红与天空中的寒意所形成的鲜明的对比。“空中一阵鸦噪……摸得着的寒意”这段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3)第14段中枯梗与绮辉,西山的鲜嫩润泽与浅淡的光照下的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的对比之中更显出这天空、红日、西山的美丽可爱,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4)第19段描写了太阳下山之后的景色。“通红的火球消失……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作者笔调由冷暗阴沉转为浓墨重彩。用“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关于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我们能读出其历史的苍凉感,其历史的厚重感,甚至能读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我们也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起伏变化着的,从深秋的暮气想象到来日春天的生命的勃发,当然在这篇文章当中还有很多妙词佳句,我们在理解散文的妙词佳句的时候,往往在修辞上去找。
1、第二自然段,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作用:她把圆明园的遗迹比喻成荒野的海洋,然后建筑遗迹就成了海洋当中的一列船只,丛生的荒草是海藻。杂陈的乱石是泡沫。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第二自然段,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作用: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3、第七自然段“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作用: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号召人们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读来耐人思索。
4、第十九自然段“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
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晚霞映照下的景色,如醇香的美酒一般使人沉醉,又如奇幻的梦境一样朦胧,美妙.
富有寓意的议论
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1如何理解:“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历史变迁,人世沧桑,楚国早已不复存在,但屈原的精神却仍在流传.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留给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至今流传。
2、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就是在告诫人们,在不忘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思想的交锋
——我和年轻人的对话
“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
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
作者:寄希望于青年一代,希望他们在时代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
年轻人:面对时代的变革迷惘和徘徊,渴望变革,但又不知道路在何方,且心有余悸。
“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
“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
他微笑是他懂得人应该尽责任,但环境跟这些青年人开了一个大玩笑。
背景:本文写于1979年,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文革”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那样地震憾过中国乃至世界,无数热血青年卷进了这场本身就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庄严与荒谬,美好与丑恶的运动中 这场浩劫湮没了无数年轻人知识报国的梦想,青年人想尽责任却尽不了 。大家刚刚从文革中经历过来,思想的禁锢和艺术的枷锁仍然捆绑着人们,社会政治环境,时而宽松时而紧张,让我们觉得随时都会倒退到文革的时代。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结果:“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 表现了青年人在时代变革前的思索,也表现了人们对好政策的渴望。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尽每一个我的责任”。请同学们谈谈在当今时代,中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怎么尽责。
培养学生要有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废墟的召唤》原文 篇3
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废墟的召唤》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之后第二篇精读课文。此时,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历史的遗迹面前发出的饱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唤,表现了作者忧天下之忧的爱国情怀,内容较前两篇课文稍深一些。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并且掌握此类散文的表现手法。
学习这篇文章,宜采用朗读、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二、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整体感知,理清作品的行文脉络。
3.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4.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放映圆明园废墟图片资料)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北京西郊的天空被一片熊熊大火映得通红,一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翻开这段沉重的历史,陡然发现,虽然那些残垣断壁已成陈迹,但我们的思绪却依然沸腾。因为,这片废墟在国人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废墟……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散文《废墟的召唤》。
(二)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三)诵读感知
1.学生自读,积累字词。
废墟甲胄停滞凝固充塞嗫嚅迤逦
2.指名朗读,理清文脉。
明确: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表现作者的忧患、惆怅及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表现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渴望投身变革的激情。
第三部分(11—19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感情的直接表达转到面向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四)研读讨论
(教师设计思考题,作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章写作主旨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思考讨论题:课文中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废墟的召唤,说说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五)交流探究
(教师结合学生赏析时涉及的段落设计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讨论题1:让作者感慨万千、文思泉涌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废墟?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废墟的?
讨论题2:面对这样一个废墟,作者并未停留于凭吊历史遗迹、抒发怀古之幽思,而是表达了更为深刻的感受,作者是怎样抒写这种感受的?
(六)质疑讨论
在这一环节学生可自由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究,例如前后景物描写风格变化的原因、与年轻人对话的含义等,教师在学生互相释疑的过程中适时点拨。
(七)课堂小结
1.关于本文的写作主旨。
2.关于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八)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应该重新修建圆明园,恢复它“万园之园”的风采,你的意见是什么?谈谈理由。
《废墟的召唤》原文 篇4
废墟的召唤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赏析】 山野中的云烟,缭绕着隐现的小桥,我伫立在石矶上,询问划来的渔船。桃花随着流水,不分昼夜地漂走,漂流的哪边,是仙境桃花洞?本文的作者张旭,以草书著名,这首七言绝句,以《桃花源记》为素材,抒发自己的感慨。末句提问,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廓(kuò):1.广阔。如:廓落。 2.扩展,扩大。如:廓张。 3.物体的外缘。如:耳廓。本文取此义。
藻(zǎo):1.藻类植物。如:水藻。本文取此义。 2.华丽的文辞。如:辞藻。
瀛(yíng):大海。如:瀛海。
胄(zhòu):1.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子孙。如:贵胄。2.古代打仗时戴的保护头部的帽子。如:甲胄。本文取此义。
观:1.(guān)①观看。如:坐井观天。②景象或样子。如:奇观。③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如:悲观。2.(guàn)道教的庙宇。本文取此义。
嗫嚅(niè rú):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窸窣(xī 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绮(qǐ):1.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如:绮罗。2.美丽,美妙。如:绮丽。本文取此义。
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二、词语识记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三、预习效果反馈
1.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感觉?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标题“废墟的召唤”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你能从文中再找出一处吗?
4.你认为“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ⅲ.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 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 ,那样 。
2.宗璞,现代 作家,原名 。主要作品有 、 、 和
。她的童话 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二)段落层次
1.第1~3段: 。
2.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 。
3.第11~19段: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
4.第20、21段: 。
(三)写作特点
1.描写、议论相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综合使用。
2.语句凝重沉郁,蕴意深远。
3.写作借鉴: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用凝重的笔调,描绘了圆明园废墟。通过这样的描绘,把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与后文对此的议论相得益彰。
三、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重难点句子
1.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本句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也变得明朗,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二)对课文第2自然段的诠释
本段首先用了一个比喻“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接着连用几个“依然”,写出了三十年来废墟的停滞,毫无变化。在描写中,表达了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滞、强烈希望变革的情绪。
ⅳ.当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
(2)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 )
2.给加粗字词注音。
嗫嚅( )( ) 迤逦( )( ) 方外观( ) 绮辉( )
《废墟的召唤》原文 篇5
废墟的召唤
李瑄瑄
一、 教学目标:
1、 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 理解句子的含义。
3、 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4、 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 教学重、难点: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 课时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生字词:
远瀛(yíng)观 甲胄(zhòu) 充塞(sè) 碣(jié)石 嗫(niè)嚅(rú) 迤逦(yǐ lǐ)窸窣(xī sū)
2、解释:
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一、 情境导入:
1、 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2、 (没有条件的可以由废墟的认识引入)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废墟的映像?(9。11世贸大楼的废墟;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等等)可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第二课时
三、 深入探讨;
1、课文对废墟进行了一番描写,请同学们找出来。比较一下这些描写有什么不同?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怎样的景,就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比较几处景物描写的异同,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1) 第一段景物描写:运用了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斜阳无力,田地干皱,断石残碑,枯荷衰草,寂寂寥寥,凄凄切切。
(2) “空中一阵鸦噪……摸得着的寒意”这段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3) “迤逦行来,已到水边……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远处娇红艳丽的晚霞和如酒似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凉和清冷。这里不仅仅是客观逼真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状的迫切情感,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4) “通红的火球消失……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作者笔调由冷暗阴沉转为浓墨重彩。用“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 重点句子理解:
1、 拟人手法的运用:“远瀛观的石柱……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把废墟几十年来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 的痕迹的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历史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2、 “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号召人们投射到改革开放的大潮,读来耐人思索。
3、 最后一段:揭示文章的主旨和意图,抒发内心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凝固的历史。
4、 “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作者希望 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当做,面对时代的变革,不是每个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也不是第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 的,况且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牺牲和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是,为了民族的腾飞,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作者写年轻人的笑介于冷和苦之间。
五、 总结: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六、 拓展延伸: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尽每一个我的责任”。请同学们谈谈在当今时代,中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怎么尽责。
《废墟的召唤》原文 篇6
⊙总体构思:
《废墟的召唤》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之后第二篇精读课文。此时,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历史的遗迹面前发出的饱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唤,表现了作者忧天下之忧的爱国情怀,内容较前两篇课文稍深一些。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课时计划:
⑴.计划课时数: 2 课时
⑵.计划进度: 二 周 1--2 节
⑶.授课方式: 新授 课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⑵.过程与方法: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难点:
⑴.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⑵. 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⑶. 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并且掌握此类散文的表现手法。 学习这篇文章,宜采用朗读、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⑴.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⑵.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⑴.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 设计思考问题: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⑶.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师生共同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学习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⑴.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⑵.“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⑶.“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⑷. 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四). 拓展延伸。
⑴.【领悟】题目中的《废墟的召唤》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提示: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没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你的感叹就只能是一种浅薄和虚华。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⑵.【品味】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问题设计: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
①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②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③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五). 课堂小结。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六). 布置作业: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所学知识并情境导入:
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细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二). 深入探讨课文,领悟主题。
⑴.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明确: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⑵.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明确: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结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⑶.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明确: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已的贡献。
⑷.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这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三). 品味赏析。
⑴.“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的意思,我们已经明了,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简约含蓄。①我与年轻人的对话。②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而逐渐明朗。
⑵.拟人手法的运用:“远瀛观的石柱……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把废墟几十年来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 的痕迹的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历史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⑶.“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作者希望 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当做,面对时代的变革,不是每个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也不是第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 的,况且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牺牲和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是,为了民族的腾飞,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作者写年轻人的笑介于冷和苦之间。
(四). 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⑴.融情于景是本文主要的写作特色。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而蕴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前一部分的景物描写,作者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将内心渴望改革的激情蕴含在其中,这种感情甚至贯穿全篇。
后半部分的景物描写,情调和色彩有了明显变化。如作者描绘西山落日的景象:远景近景互相配合,色彩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画面中远处娇红艳丽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清冷。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心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可谓是有景有情,有物有我。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
⑵.作者在写景中还多次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特别是作者借那位年轻人之口说出的“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忧虑的心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绵长的思索。
(五). 迁移与拓展。
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六). 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七). 布置作业: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已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
《废墟的召唤》原文 篇7
废墟的召唤
时间:2005年12月14日星期三上午第四节
地点:新都四中
执教:初雪霁
班级:初三一班
记录:摩西
师:这篇文章是苏教版的文章,大家觉得很难,昨天是13日,大家知道什么事情
生:南京大屠杀,昨天南京城拉响了警报,当钟声在上空想起的时候,南京人民会想到什么?所以,今天拿到这篇文章,通过预习,大家会有很多想法,上课
(师生问好)
师: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成为废墟,一个美国兵说日本完了,日本说,没有完,你看,废墟上不是还有一个读书的孩子吗?是的,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大家搜索一下,在脑子里还有哪些废墟映象?
生1:我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战争之后,城市是一片废墟
生2:我们家附近经常有拆迁,那时候房子就成为一片废墟。
生3: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整个城市成为废墟
生4:还有去年印度洋海啸过后,冲垮了很多城市,很多地方只剩一片废墟
生5:9·11事件,它把一座座建筑物都变成了废墟,还有那个残肢。
生6:伊拉克现在到处都是废墟
师:好,请坐下,我们搜索到记忆中关于废墟的映象,那么你能不能一下废墟形成的原因
生(自主回答):战争,灾害
生(举手回答):一部分是天灾形成的,一部分是人祸形成的
师:同学们的思考很到位,大家看看,这是老师网上搜索到的各地的废墟(出示课件)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废墟形成的原因,第一,可以说是自然灾害形成的,比如说,地震;还有建筑风化,大家没有提到,我可以补充,比如金字塔,比如敦煌莫高窟,还有作家张贤亮买了一个影视基地,其实那个地方有很多由于建筑风化变成了土城空城,是建筑风化变成的废墟,这与拆迁形成的的废墟不一样,还有历史遗迹,比如说庞贝古城等等,还有人为破坏,比如战争,那么圆明园废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生:战争,人为破坏
师:对,宗璞在听说圆明园要重建的时候,就跑去看了一下,然后她又想写下自己对圆明园的意见,于是,她三次到圆明园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写下了这篇文章——《废墟的召唤》,今天就走进这篇文章,看看宗璞要告诉我们她对废墟的的印象,看看她再废墟面前所激发的思考。初次阅读,大家肯定会有很多疑难问题,通过大家预习、合作、查找工具书,先解决字词障碍,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会有很多收获,现在我们以小组形式,选择魏登科这个小组,每个人听写一个词语,同学们拿出听写本
魏登科:第一个,窈窕,并写出包含它的诗句,窈窕
师:老师插一句,他想到的是窈窕,窈是心灵美,窕是外表美,所以我们的古人的美女标准
标准是
生:窈窕淑女,
师:对,是内外都要美,才堪称窈窕淑女
生:第二个远瀛观,远瀛观
生:请写出一簇簇,并写出形式相同的三个词语
师:请你再重复一遍
生:请写出一簇簇,并写出形式相同的三个词语
师:一簇簇在文章当中是怎样的句子?
生:便是这荒野中……
生:下面一个词语:迷离,迷离,迷离
生:写出迷离扑朔,并解释迷离扑朔
生:第五个迷离,
生:慷慨激昂,慨字的相近字
师:相近的,就是形近字,要求大家写几个?
生:一个
师:大家交换一下,有些同学读的观,应该读什么?guan(四声),第一个在读音上有所要求,第二个在形近字上有所要求,第三个在词语解释上有所要求,这篇文章用到一个,迷离扑朔,我们平时说的是扑朔迷离,在帮助同学们扫清障碍的时候,老师也有一个收获,书上有一个写景的句子,请大家翻到文章倒数第七自然段,就是那段景物描写的重复“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转眼便消逝在已成粉红色的西天”这是黄昏的景,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日薄西山,大家查一查词典。
生:日薄西山就是太阳快要落山,比喻衰老的人或者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师:他使用的是电子词典,所以很快,请你再重复一遍
(生重复)
师:在扫除字词障碍的时候,不要只满足于理解,还要想想前后的联系,获得更多的字词积累,好了,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部分同学们发现,宗璞在写《废墟的召唤》的时候,免不了对废墟周围之景进行一番描写,所以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昨天预习的时候,有的同学读得是如此得苍凉……那么景物描写在课文几个地方都有,大家比较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怎样的景,就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比较几处景物描写的异同,谈谈你初次接触的时候的想法。
生:还是在第一页第三句,“西山……”我看这一段的时候,看到上一段也有这种描写,虽然都是在写景,都写出作者心情的沉重,对圆明园变成废墟感到非常遗憾,
师:有沉重感,色彩有没有变化?
生:有,蓝,娇红
师:坐下,把你们讨论结果告诉老师,几处景物描写,还可以从写景的方法上去找,或者从它不同点上去找,散文中写景是离开不了的。
生:还有就是第二页倒数第四自然段,我觉得这里写景给人比较舒适的感觉,因为开始写的黄昏的时候都是比较沉郁的比较压抑
师:这里呢?
生: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
师:你念一下
生:水已成冰…………岸边几棵枯树……鲜嫩润泽……
师:你感觉比前面如何?
生:比较不同
师:快乐一点了,不受压抑了,请坐
生:在文章两次写到鸦噪,有凄凉的感觉
师:这是她比较景物的相同点找出来的,还有没有?
生:最后一段的,通红的火球消逝了,只有……紫色,因为紫色是冷色,所以可以透出寒意
师:什么寒意?
生:对圆明园被破坏的心痛
师:你再看下面……这里继续在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生:虚写
师:为什么写紫藤罗?
生:原来她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紫藤罗瀑布,里面写紫藤罗是表示对生命的感悟
师:那么这里为什么提到紫藤罗呢?
生:她把圆明园也当作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了,
师:好,谢谢,我觉得大家到这一步很不错了,关于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我认为,同学们能读出其历史的苍凉感,其历史的厚重感,甚至能读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我们也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起伏变化着的,从深秋的暮气想象到来日春天的生命的勃发,当然在这篇文章当中还有很多妙词佳句,我们在理解散文的妙词佳句的时候,往往在修辞上去找,大家找一下文章当中有哪些你觉得很妙的又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生:在第一页的第二自然段,“有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组正在覆没的船只……”
师:这段你觉得是你不懂还是觉得很妙?
生:很妙
师:妙在哪里
生:她把圆明园的遗迹比喻成荒野的海洋
师:然后建筑遗迹就成了海洋当中的什么?
生:一艘船只
师:一列,是一列,然后她继续博喻下去,那么丛生的荒草是什么?
生:海藻
师:杂陈的乱石……那么她写废墟,就用这样比喻的办法表现出来
生:我有一处不懂的,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么样使环境更好地使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他为什么说了这句话以后会微笑,为什么又介于冷和苦之间
师:谢谢,但是我们刚才说的是在你找到的修辞句子中觉得哪些读不懂觉得哪些妙,但是这个句子有修辞吗?
生:没有
师:你这个问题下一个环节处理好不好?
生:第一页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风从废墟上吹过,发出‘留,留’的声音”
师:这个句子是不是只出现一次?
生:不是
师:几次?
生:两次
师:前面一次大家一起读一下
师:再把李晨找的这一段读一遍
(生读两处)
师:你起来说一下,用了什么修辞?
生:拟人
师:你觉得这里是妙还是你不懂?
生:妙
师:妙在哪里?
生:她把风的声音写成是发出“留,留”的声音
师:还有呢?
生:觉得显得很凄凉,还有就是……
师:显得很凄凉,没有了?他能够读到这个句子,很能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主题或者说她所要传递的信息,同学们读到这里很不错了
生:还有那段描写大石龟,“竖立在背上的石碑……”我觉得这用了拟人而且用得妙,因为想尽责任驮石碑不仅是指的是石龟,而且是指中国人民
师:驮着碑,为什么?
生:尽责任,
师:但是碑怎么样?
生:倒了
师:坐下,关于修辞作用,同学们找到的这些,都围绕着这篇文章主题或者作者想要传递的某种观点,其实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实这些句子有同学已经找到了,比如怎么样尽我的责任,怎么样让环境更好,他微笑,而且是介于冷和苦之间,现在请他再说一下自己不懂的理由
生:不懂为什么微笑
师:微笑是他是否懂人应该尽责任
生:懂
师:怎么样才感到冷,你自己的体验?
生:尽不了
师:苦呢?
生:不能
师:一样的是吗?那就没有必要把两个摆在一起了啊!
师:当我们想尽责任的时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那么大的责任,肯定会感到苦,是环境允许他尽责任吗?所以他感到要尽责任非常的苦,好,请坐!还有没有同学感觉到句意很难懂的?
生:第一页第三自然段的这句:“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
师:这里的变化是什么变化?
生:年龄
师:同学们帮你回答了,原来年轻,现在老了,是自然之功的变化,懂了吗?
生:懂了
生:还有第一面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蒙受了奇耻大辱……”这里是指雕漏,应该是废墟的一个部分,然后却在本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中,“废墟不愿永久停留”,我想这里是不是有些矛盾?
师:(重复这段课文)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历史已经停泊在那里了,但是,请你看前面,“我突然醒悟了”,加上刚才说的自然之功的变化,以前年轻,现在年老了,在这个过程中,“我”醒悟了一些事情:它是在干什么?召唤!刚才同学找到的风的声音,我们平常听见的是风在“呼呼”地吹,为什么用“留”?留住废墟是为了什么?
生:不忘国耻
师:凝固的历史需要我们记住,看到废墟,我们没有忘记那蒙受过的奇耻大辱,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请你往前看,他在召唤,召唤什么?
生:召唤留下来,
师:你对这个“留”字的含义,懂了吗?留下来干什么?
生:改造
师:对了,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因为废墟不愿意永久停泊,废墟愿不愿意永久成为废墟,或者说再产生另外的废墟,你愿意吗?
生:不
师:中国人愿意吗?
生:不
师:好,还有不清楚的吗?
生:第二页的第二自然段:“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吗?”我不懂的是这内容是什么?
师:有没有同学讨论这个句子?找到这个不能明白的句子?有没有?
师: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前面他要尽什么?
生:责任
师:责任的内容是什么?
生:不知道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
师:确实在我读的时候,它确实是一个难点,我开始不理直气壮,要求年轻人承担责任,但是我能不能要求别人去承担责任?
生,不能
师:应该要别人自觉承担责任,但是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这个内容是什么?就是要去改造,就是要去建设。
其实,当我们每个人想到责任的时候,往往觉得它很抽象,或者觉得很难做,但是你真正脚踏实地地从一件事情做的时候,又是很简单的。
(出示幻灯)今天通过初次阅读,已经渐渐进入文本了,那么,废墟的归宿到底在哪里,刚才我提到宗璞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因为现在重修还是保留还一直在争吵,废墟的归宿还没有决定,在散文当中,除了景物描写之外,还写了我和青年人的对话,我作为年老的一代,我眼里的废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到具体的文本,年轻的时候,我甚至在废墟照过像,年轻甚至在废墟慷慨过,要改造这段曾经屈辱的历史,但是改造了吗?
生:没有
师:在作者的人生经历当中,在改造的过程当中,在尽责任的过程当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现在废墟还在这里,废墟还是废墟,于是把希望寄托于年轻人身上,但是年轻人马上接过了责任了吗?
生:没有
师:他微笑,感到承认应该尽责任,但是感到冷,感到苦,那么年轻人眼里的废墟到底是该废还是该留?在预习过程当中,有同学提问,他不是说要走吗?他想到哪里去?他会留下来吗?他到哪里去?文章中说到了吗?找到没有?文本中有没有原句?
师:同学们看到这里有一句:“留下来吧,就是因为废墟需要每一个人,”年轻人说的什么?
生:匹夫有责
师:对,个人力量是小的,但是每个人聚集起来就大了,我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梁漱溟在回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当时候8岁,侵略者在搜查他们家的时候,临出门甩下一句话:“以后你们得把大门口打扫干净!”这使我想起了中国人的一句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大门口再脏,跟自己都没关系。还有,鸦片战争,英军在虎门要塞登陆的时候,沿江两岸成群的居民在观看,看什么?看自己的政府军队跟洋鬼子打仗,好像是看两个不相干的人在打仗,跟他们无关;第三个,当龚自珍的儿子带着英法联军到圆明园,放火烧毁圆明园的时候,很多百姓看冲天的火焰,因为他们没有见过,因为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哪里知道里面藏了那么多中华民族的瑰宝,智慧的结晶,所以,烧就烧吧。三个事例联系起来就是说,当我们的国家被侵略的时候,我们很多人还处于麻木的状态,我们没有想到我们的责任,宗璞在与年轻人对话中,她强调的就是,虽然当我们要尽责任的时候,感到冷,感到苦,但是我们必须尽责任,当我们每一个人在尽责任的时候,我们的力量就强大起来了。在对话当中,他们涉及到了一个人,谁?
生:画家。
师:年轻人意识到了责任,所以,他说?
生:他不是画家,他只是在看圆明园的景色。
师:我第一次到圆明园的时候,我很沉痛,但是我的学生一个个忙着拍照留念,他们脸上没有那种沧桑,或者说他们脸上没有那种严肃。我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还小,但是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以后再去的时候,别忘了凝神严肃地站立一下,思考一下。废墟的归宿在哪里?我想废墟也许就存在那里吧,就象宗璞说:也许可以保留那些残迹,比如那一座桥,但是,废墟真正的归宿是我们历史上,不要再存在了,破坏一个东西很容易,但是建设一个东西很难,所以,肩负起责任,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那么,废墟到底是在召唤我们什么?大家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展开讨论。
(小组展开讨论)
师:说这句话很容易,但是做起来难,所以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楚辞的光辉。”楚辞是谁发明的?
生:屈原
师:屈原有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以天下兴亡,每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责任,我们刚才问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或者说年轻人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废墟到底召唤了我们什么?联系这几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有可很多思考,也可以做出正确的回答,这里老师不给一个统一的答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现在留一个作业,记一下,
仿写:
圆明园,你虽然成了废墟,但是,那冲天一火,却惊醒了东方睡狮。
那……,那……
根据大家的感受,思考之后,再仿写,下课。
[1]
《废墟的召唤》原文 篇8
废墟的召唤
时间:2005年12月14日星期三上午第四节
地点:新都四中
执教:初雪霁
班级:初三一班
记录:摩西
师:这篇文章是苏教版的文章,大家觉得很难,昨天是13日,大家知道什么事情
生:南jing大屠杀,昨天南京城拉响了警报,当钟声在上空想起的时候,南京人民会想到什么?所以,今天拿到这篇文章,通过预习,大家会有很多想法,上课
(师生问好)
师:美国在广岛投下yuan子弹,成为废墟,一个美国兵说日本完了,日本说,没有完,你看,废墟上不是还有一个读书的孩子吗?是的,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大家搜索一下,在脑子里还有哪些废墟映象?
生1:我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战争之后,城市是一片废墟
生2:我们家附近经常有拆迁,那时候房子就成为一片废墟。
生3: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整个城市成为废墟
生4:还有去年印度洋海啸过后,冲垮了很多城市,很多地方只剩一片废墟
生5:9·11事件,它把一座座建筑物都变成了废墟,还有那个残肢。
生6:伊拉克现在到处都是废墟
师:好,请坐下,我们搜索到记忆中关于废墟的映象,那么你能不能一下废墟形成的原因
生(自主回答):战争,灾害
生(举手回答):一部分是天灾形成的,一部分是人祸形成的
师:同学们的思考很到位,大家看看,这是老师网上搜索到的各地的废墟(出示课件)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废墟形成的原因,第一,可以说是自然灾害形成的,比如说,地震;还有建筑风化,大家没有提到,我可以补充,比如金字塔,比如敦煌莫高窟,还有作家张贤亮买了一个影视基地,其实那个地方有很多由于建筑风化变成了土城空城,是建筑风化变成的废墟,这与拆迁形成的的废墟不一样,还有历史遗迹,比如说庞贝古城等等,还有人为破坏,比如战争,那么圆明园废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生:战争,人为破坏
师:对,宗璞在听说圆明园要重建的时候,就跑去看了一下,然后她又想写下自己对圆明园的意见,于是,她三次到圆明园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写下了这篇文章——《废墟的召唤》,今天就走进这篇文章,看看宗璞要告诉我们她对废墟的的印象,看看她再废墟面前所激发的思考。初次阅读,大家肯定会有很多疑难问题,通过大家预习、合作、查找工具书,先解决字词障碍,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会有很多收获,现在我们以小组形式,选择魏登科这个小组,每个人听写一个词语,同学们拿出听写本
魏登科:第一个,窈窕,并写出包含它的诗句,窈窕
师:老师插一句,他想到的是窈窕,窈是心灵美,窕是外表美,所以我们的古人的美女标准
标准是
生:窈窕淑女,
师:对,是内外都要美,才堪称窈窕淑女
生:第二个远瀛观,远瀛观
生:请写出一簇簇,并写出形式相同的三个词语
师:请你再重复一遍
生:请写出一簇簇,并写出形式相同的三个词语
师:一簇簇在文章当中是怎样的句子?
生:便是这荒野中……
生:下面一个词语:迷离,迷离,迷离
生:写出迷离扑朔,并解释迷离扑朔
生:第五个迷离,
生:慷慨激昂,慨字的相近字
师:相近的,就是形近字,要求大家写几个?
生:一个
师:大家交换一下,有些同学读的观,应该读什么?guan(四声),第一个在读音上有所要求,第二个在形近字上有所要求,第三个在词语解释上有所要求,这篇文章用到一个,迷离扑朔,我们平时说的是扑朔迷离,在帮助同学们扫清障碍的时候,老师也有一个收获,书上有一个写景的句子,请大家翻到文章倒数第七自然段,就是那段景物描写的重复“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转眼便消逝在已成粉红色的西天”这是黄昏的景,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日薄西山,大家查一查词典。
生:日薄西山就是太阳快要落山,比喻衰老的人或者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师:他使用的是电子词典,所以很快,请你再重复一遍
(生重复)
师:在扫除字词障碍的时候,不要只满足于理解,还要想想前后的联系,获得更多的字词积累,好了,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部分同学们发现,宗璞在写《废墟的召唤》的时候,免不了对废墟周围之景进行一番描写,所以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昨天预习的时候,有的同学读得是如此得苍凉……那么景物描写在课文几个地方都有,大家比较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怎样的景,就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比较几处景物描写的异同,谈谈你初次接触的时候的想法。
生:还是在第一页第三句,“西山……”我看这一段的时候,看到上一段也有这种描写,虽然都是在写景,都写出作者心情的沉重,对圆明园变成废墟感到非常遗憾,
师:有沉重感,色彩有没有变化?
生:有,蓝,娇红
师:坐下,把你们讨论结果告诉老师,几处景物描写,还可以从写景的方法上去找,或者从它不同点上去找,散文中写景是离开不了的。
生:还有就是第二页倒数第四自然段,我觉得这里写景给人比较舒适的感觉,因为开始写的黄昏的时候都是比较沉郁的比较压抑
师:这里呢?
生: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
师:你念一下
生:水已成冰…………岸边几棵枯树……鲜嫩润泽……
师:你感觉比前面如何?
生:比较不同
师:快乐一点了,不受压抑了,请坐
生:在文章两次写到鸦噪,有凄凉的感觉
师:这是她比较景物的相同点找出来的,还有没有?
生:最后一段的,通红的火球消逝了,只有……紫色,因为紫色是冷色,所以可以透出寒意
师:什么寒意?
生:对圆明园被破坏的心痛
师:你再看下面……这里继续在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生:虚写
师:为什么写紫藤罗?
生:原来她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紫藤罗瀑布,里面写紫藤罗是表示对生命的感悟
师:那么这里为什么提到紫藤罗呢?
生:她把圆明园也当作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了,
师:好,谢谢,我觉得大家到这一步很不错了,关于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我认为,同学们能读出其历史的苍凉感,其历史的厚重感,甚至能读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我们也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起伏变化着的,从深秋的暮气想象到来日春天的生命的勃发,当然在这篇文章当中还有很多妙词佳句,我们在理解散文的妙词佳句的时候,往往在修辞上去找,大家找一下文章当中有哪些你觉得很妙的又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生:在第一页的第二自然段,“有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组正在覆没的船只……”
师:这段你觉得是你不懂还是觉得很妙?
生:很妙
师:妙在哪里
生:她把圆明园的遗迹比喻成荒野的海洋
师:然后建筑遗迹就成了海洋当中的什么?
生:一艘船只
师:一列,是一列,然后她继续博喻下去,那么丛生的荒草是什么?
生:海藻
师:杂陈的乱石……那么她写废墟,就用这样比喻的办法表现出来
生:我有一处不懂的,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么样使环境更好地使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他为什么说了这句话以后会微笑,为什么又介于冷和苦之间
师:谢谢,但是我们刚才说的是在你找到的修辞句子中觉得哪些读不懂觉得哪些妙,但是这个句子有修辞吗?
生:没有
师:你这个问题下一个环节处理好不好?
生:第一页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风从废墟上吹过,发出‘留,留’的声音”
师:这个句子是不是只出现一次?
生:不是
师:几次?
生:两次
师:前面一次大家一起读一下
师:再把李晨找的这一段读一遍
(生读两处)
师:你起来说一下,用了什么修辞?
生:拟人
师:你觉得这里是妙还是你不懂?
生:妙
师:妙在哪里?
生:她把风的声音写成是发出“留,留”的声音
师:还有呢?
生:觉得显得很凄凉,还有就是……
师:显得很凄凉,没有了?他能够读到这个句子,很能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主题或者说她所要传递的信息,同学们读到这里很不错了
生:还有那段描写大石龟,“竖立在背上的石碑……”我觉得这用了拟人而且用得妙,因为想尽责任驮石碑不仅是指的是石龟,而且是指中国人民
师:驮着碑,为什么?
生:尽责任,
师:但是碑怎么样?
生:倒了
师:坐下,关于修辞作用,同学们找到的这些,都围绕着这篇文章主题或者作者想要传递的某种观点,其实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实这些句子有同学已经找到了,比如怎么样尽我的责任,怎么样让环境更好,他微笑,而且是介于冷和苦之间,现在请他再说一下自己不懂的理由
生:不懂为什么微笑
师:微笑是他是否懂人应该尽责任
生:懂
师:怎么样才感到冷,你自己的体验?
生:尽不了
师:苦呢?
生:不能
师:一样的是吗?那就没有必要把两个摆在一起了啊!
师:当我们想尽责任的时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那么大的责任,肯定会感到苦,是环境允许他尽责任吗?所以他感到要尽责任非常的苦,好,请坐!还有没有同学感觉到句意很难懂的?
生:第一页第三自然段的这句:“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
师:这里的变化是什么变化?
生:年龄
师:同学们帮你回答了,原来年轻,现在老了,是自然之功的变化,懂了吗?
生:懂了
生:还有第一面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蒙受了奇耻大辱……”这里是指雕漏,应该是废墟的一个部分,然后却在本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中,“废墟不愿永久停留”,我想这里是不是有些矛盾?
师:(重复这段课文)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历史已经停泊在那里了,但是,请你看前面,“我突然醒悟了”,加上刚才说的自然之功的变化,以前年轻,现在年老了,在这个过程中,“我”醒悟了一些事情:它是在干什么?召唤!刚才同学找到的风的声音,我们平常听见的是风在“呼呼”地吹,为什么用“留”?留住废墟是为了什么?
生:不忘国耻
师:凝固的历史需要我们记住,看到废墟,我们没有忘记那蒙受过的奇耻大辱,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请你往前看,他在召唤,召唤什么?
生:召唤留下来,
师:你对这个“留”字的含义,懂了吗?留下来干什么?
生:改造
师:对了,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因为废墟不愿意永久停泊,废墟愿不愿意永久成为废墟,或者说再产生另外的废墟,你愿意吗?
生:不
师:中国人愿意吗?
生:不
师:好,还有不清楚的吗?
生:第二页的第二自然段:“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吗?”我不懂的是这内容是什么?
师:有没有同学讨论这个句子?找到这个不能明白的句子?有没有?
师: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前面他要尽什么?
生:责任
师:责任的内容是什么?
生:不知道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
师:确实在我读的时候,它确实是一个难点,我开始不理直气壮,要求年轻人承担责任,但是我能不能要求别人去承担责任?
生,不能
师:应该要别人自觉承担责任,但是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这个内容是什么?就是要去改造,就是要去建设。
其实,当我们每个人想到责任的时候,往往觉得它很抽象,或者觉得很难做,但是你真正脚踏实地地从一件事情做的时候,又是很简单的。
(出示幻灯)今天通过初次阅读,已经渐渐进入文本了,那么,废墟的归宿到底在哪里,刚才我提到宗璞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因为现在重修还是保留还一直在争吵,废墟的归宿还没有决定,在散文当中,除了景物描写之外,还写了我和青年人的对话,我作为年老的一代,我眼里的废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到具体的文本,年轻的时候,我甚至在废墟照过像,年轻甚至在废墟慷慨过,要改造这段曾经屈辱的历史,但是改造了吗?
生:没有
师:在作者的人生经历当中,在改造的过程当中,在尽责任的过程当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现在废墟还在这里,废墟还是废墟,于是把希望寄托于年轻人身上,但是年轻人马上接过了责任了吗?
生:没有
师:他微笑,感到承认应该尽责任,但是感到冷,感到苦,那么年轻人眼里的废墟到底是该废还是该留?在预习过程当中,有同学提问,他不是说要走吗?他想到哪里去?他会留下来吗?他到哪里去?文章中说到了吗?找到没有?文本中有没有原句?
师:同学们看到这里有一句:“留下来吧,就是因为废墟需要每一个人,”年轻人说的什么?
生:匹夫有责
师:对,个人力量是小的,但是每个人聚集起来就大了,我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梁漱溟在回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当时候8岁,侵略者在搜查他们家的时候,临出门甩下一句话:“以后你们得把大门口打扫干净!”这使我想起了中国人的一句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大门口再脏,跟自己都没关系。还有,鸦片战争,英军在虎门要塞登陆的时候,沿江两岸成群的居民在观看,看什么?看自己的政府军队跟洋鬼子打仗,好像是看两个不相干的人在打仗,跟他们无关;第三个,当龚自珍的儿子带着英法联军到圆明园,放火烧毁圆明园的时候,很多百姓看冲天的火焰,因为他们没有见过,因为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哪里知道里面藏了那么多中华民族的瑰宝,智慧的结晶,所以,烧就烧吧。三个事例联系起来就是说,当我们的国家被侵略的时候,我们很多人还处于麻木的状态,我们没有想到我们的责任,宗璞在与年轻人对话中,她强调的就是,虽然当我们要尽责任的时候,感到冷,感到苦,但是我们必须尽责任,当我们每一个人在尽责任的时候,我们的力量就强大起来了。在对话当中,他们涉及到了一个人,谁?
生:画家。
师:年轻人意识到了责任,所以,他说?
生:他不是画家,他只是在看圆明园的景色。
师:我第一次到圆明园的时候,我很沉痛,但是我的学生一个个忙着拍照留念,他们脸上没有那种沧桑,或者说他们脸上没有那种严肃。我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还小,但是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以后再去的时候,别忘了凝神严肃地站立一下,思考一下。废墟的归宿在哪里?我想废墟也许就存在那里吧,就象宗璞说:也许可以保留那些残迹,比如那一座桥,但是,废墟真正的归宿是我们历史上,不要再存在了,破坏一个东西很容易,但是建设一个东西很难,所以,肩负起责任,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那么,废墟到底是在召唤我们什么?大家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展开讨论。
(小组展开讨论)
师:说这句话很容易,但是做起来难,所以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楚辞的光辉。”楚辞是谁发明的?
生:屈原
师:屈原有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以天下兴亡,每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责任,我们刚才问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或者说年轻人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废墟到底召唤了我们什么?联系这几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有可很多思考,也可以做出正确的回答,这里老师不给一个统一的答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现在留一个作业,记一下,
仿写:
圆明园,你虽然成了废墟,但是,那冲天一火,却惊醒了东方睡狮。
那……,那……
根据大家的感受,思考之后,再仿写,下课。
《废墟的召唤》原文 篇9
废墟的召唤
时间:2005年12月14日星期三上午第四节
地点:新都四中
执教:初雪霁
班级:初三一班
记录:摩西
师:这篇文章是苏教版的文章,大家觉得很难,昨天是13日,大家知道什么事情
生:南京大屠杀,昨天南京城拉响了警报,当钟声在上空想起的时候,南京人民会想到什么?所以,今天拿到这篇文章,通过预习,大家会有很多想法,上课
(师生问好)
师: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成为废墟,一个美国兵说日本完了,日本说,没有完,你看,废墟上不是还有一个读书的孩子吗?是的,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大家搜索一下,在脑子里还有哪些废墟映象?
生1:我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战争之后,城市是一片废墟
生2:我们家附近经常有拆迁,那时候房子就成为一片废墟。
生3: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整个城市成为废墟
生4:还有去年印度洋海啸过后,冲垮了很多城市,很多地方只剩一片废墟
生5:9·11事件,它把一座座建筑物都变成了废墟,还有那个残肢。
生6:伊拉克现在到处都是废墟
师:好,请坐下,我们搜索到记忆中关于废墟的映象,那么你能不能一下废墟形成的原因
生(自主回答):战争,灾害
生(举手回答):一部分是天灾形成的,一部分是人祸形成的
师:同学们的思考很到位,大家看看,这是老师网上搜索到的各地的废墟(出示课件)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废墟形成的原因,第一,可以说是自然灾害形成的,比如说,地震;还有建筑风化,大家没有提到,我可以补充,比如金字塔,比如敦煌莫高窟,还有作家张贤亮买了一个影视基地,其实那个地方有很多由于建筑风化变成了土城空城,是建筑风化变成的废墟,这与拆迁形成的的废墟不一样,还有历史遗迹,比如说庞贝古城等等,还有人为破坏,比如战争,那么圆明园废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生:战争,人为破坏
师:对,宗璞在听说圆明园要重建的时候,就跑去看了一下,然后她又想写下自己对圆明园的意见,于是,她三次到圆明园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写下了这篇文章——《废墟的召唤》,今天就走进这篇文章,看看宗璞要告诉我们她对废墟的的印象,看看她再废墟面前所激发的思考。初次阅读,大家肯定会有很多疑难问题,通过大家预习、合作、查找工具书,先解决字词障碍,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会有很多收获,现在我们以小组形式,选择魏登科这个小组,每个人听写一个词语,同学们拿出听写本
魏登科:第一个,窈窕,并写出包含它的诗句,窈窕
师:老师插一句,他想到的是窈窕,窈是心灵美,窕是外表美,所以我们的古人的美女标准
标准是
生:窈窕淑女,
师:对,是内外都要美,才堪称窈窕淑女
生:第二个远瀛观,远瀛观
生:请写出一簇簇,并写出形式相同的三个词语
师:请你再重复一遍
生:请写出一簇簇,并写出形式相同的三个词语
师:一簇簇在文章当中是怎样的句子?
生:便是这荒野中……
生:下面一个词语:迷离,迷离,迷离
生:写出迷离扑朔,并解释迷离扑朔
生:第五个迷离,
生:慷慨激昂,慨字的相近字
师:相近的,就是形近字,要求大家写几个?
生:一个
师:大家交换一下,有些同学读的观,应该读什么?guan(四声),第一个在读音上有所要求,第二个在形近字上有所要求,第三个在词语解释上有所要求,这篇文章用到一个,迷离扑朔,我们平时说的是扑朔迷离,在帮助同学们扫清障碍的时候,老师也有一个收获,书上有一个写景的句子,请大家翻到文章倒数第七自然段,就是那段景物描写的重复“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转眼便消逝在已成粉红色的西天”这是黄昏的景,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日薄西山,大家查一查词典。
生:日薄西山就是太阳快要落山,比喻衰老的人或者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师:他使用的是电子词典,所以很快,请你再重复一遍
(生重复)
师:在扫除字词障碍的时候,不要只满足于理解,还要想想前后的联系,获得更多的字词积累,好了,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部分同学们发现,宗璞在写《废墟的召唤》的时候,免不了对废墟周围之景进行一番描写,所以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昨天预习的时候,有的同学读得是如此得苍凉……那么景物描写在课文几个地方都有,大家比较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怎样的景,就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比较几处景物描写的异同,谈谈你初次接触的时候的想法。
生:还是在第一页第三句,“西山……”我看这一段的时候,看到上一段也有这种描写,虽然都是在写景,都写出作者心情的沉重,对圆明园变成废墟感到非常遗憾,
师:有沉重感,色彩有没有变化?
生:有,蓝,娇红
师:坐下,把你们讨论结果告诉老师,几处景物描写,还可以从写景的方法上去找,或者从它不同点上去找,散文中写景是离开不了的。
生:还有就是第二页倒数第四自然段,我觉得这里写景给人比较舒适的感觉,因为开始写的黄昏的时候都是比较沉郁的比较压抑
师:这里呢?
生: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
师:你念一下
生:水已成冰…………岸边几棵枯树……鲜嫩润泽……
师:你感觉比前面如何?
生:比较不同
师:快乐一点了,不受压抑了,请坐
生:在文章两次写到鸦噪,有凄凉的感觉
师:这是她比较景物的相同点找出来的,还有没有?
生:最后一段的,通红的火球消逝了,只有……紫色,因为紫色是冷色,所以可以透出寒意
师:什么寒意?
生:对圆明园被破坏的心痛
师:你再看下面……这里继续在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生:虚写
师:为什么写紫藤罗?
生:原来她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紫藤罗瀑布,里面写紫藤罗是表示对生命的感悟
师:那么这里为什么提到紫藤罗呢?
生:她把圆明园也当作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了,
师:好,谢谢,我觉得大家到这一步很不错了,关于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我认为,同学们能读出其历史的苍凉感,其历史的厚重感,甚至能读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我们也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起伏变化着的,从深秋的暮气想象到来日春天的生命的勃发,当然在这篇文章当中还有很多妙词佳句,我们在理解散文的妙词佳句的时候,往往在修辞上去找,大家找一下文章当中有哪些你觉得很妙的又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生:在第一页的第二自然段,“有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组正在覆没的船只……”
师:这段你觉得是你不懂还是觉得很妙?
生:很妙
师:妙在哪里
生:她把圆明园的遗迹比喻成荒野的海洋
师:然后建筑遗迹就成了海洋当中的什么?
生:一艘船只
师:一列,是一列,然后她继续博喻下去,那么丛生的荒草是什么?
生:海藻
师:杂陈的乱石……那么她写废墟,就用这样比喻的办法表现出来
生:我有一处不懂的,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么样使环境更好地使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他为什么说了这句话以后会微笑,为什么又介于冷和苦之间
师:谢谢,但是我们刚才说的是在你找到的修辞句子中觉得哪些读不懂觉得哪些妙,但是这个句子有修辞吗?
生:没有
师:你这个问题下一个环节处理好不好?
生:第一页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风从废墟上吹过,发出‘留,留’的声音”
师:这个句子是不是只出现一次?
生:不是
师:几次?
生:两次
师:前面一次大家一起读一下
师:再把李晨找的这一段读一遍
(生读两处)
师:你起来说一下,用了什么修辞?
生:拟人
师:你觉得这里是妙还是你不懂?
生:妙
师:妙在哪里?
生:她把风的声音写成是发出“留,留”的声音
师:还有呢?
生:觉得显得很凄凉,还有就是……
师:显得很凄凉,没有了?他能够读到这个句子,很能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主题或者说她所要传递的信息,同学们读到这里很不错了
生:还有那段描写大石龟,“竖立在背上的石碑……”我觉得这用了拟人而且用得妙,因为想尽责任驮石碑不仅是指的是石龟,而且是指中国人民
师:驮着碑,为什么?
生:尽责任,
师:但是碑怎么样?
生:倒了
师:坐下,关于修辞作用,同学们找到的这些,都围绕着这篇文章主题或者作者想要传递的某种观点,其实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实这些句子有同学已经找到了,比如怎么样尽我的责任,怎么样让环境更好,他微笑,而且是介于冷和苦之间,现在请他再说一下自己不懂的理由
生:不懂为什么微笑
师:微笑是他是否懂人应该尽责任
生:懂
师:怎么样才感到冷,你自己的体验?
生:尽不了
师:苦呢?
生:不能
师:一样的是吗?那就没有必要把两个摆在一起了啊!
师:当我们想尽责任的时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那么大的责任,肯定会感到苦,是环境允许他尽责任吗?所以他感到要尽责任非常的苦,好,请坐!还有没有同学感觉到句意很难懂的?
生:第一页第三自然段的这句:“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
师:这里的变化是什么变化?
生:年龄
师:同学们帮你回答了,原来年轻,现在老了,是自然之功的变化,懂了吗?
生:懂了
生:还有第一面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蒙受了奇耻大辱……”这里是指雕漏,应该是废墟的一个部分,然后却在本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中,“废墟不愿永久停留”,我想这里是不是有些矛盾?
师:(重复这段课文)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历史已经停泊在那里了,但是,请你看前面,“我突然醒悟了”,加上刚才说的自然之功的变化,以前年轻,现在年老了,在这个过程中,“我”醒悟了一些事情:它是在干什么?召唤!刚才同学找到的风的声音,我们平常听见的是风在“呼呼”地吹,为什么用“留”?留住废墟是为了什么?
生:不忘国耻
师:凝固的历史需要我们记住,看到废墟,我们没有忘记那蒙受过的奇耻大辱,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请你往前看,他在召唤,召唤什么?
生:召唤留下来,
师:你对这个“留”字的含义,懂了吗?留下来干什么?
生:改造
师:对了,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因为废墟不愿意永久停泊,废墟愿不愿意永久成为废墟,或者说再产生另外的废墟,你愿意吗?
生:不
师:中国人愿意吗?
生:不
师:好,还有不清楚的吗?
生:第二页的第二自然段:“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吗?”我不懂的是这内容是什么?
师:有没有同学讨论这个句子?找到这个不能明白的句子?有没有?
师: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前面他要尽什么?
生:责任
师:责任的内容是什么?
生:不知道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
师:确实在我读的时候,它确实是一个难点,我开始不理直气壮,要求年轻人承担责任,但是我能不能要求别人去承担责任?
生,不能
师:应该要别人自觉承担责任,但是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这个内容是什么?就是要去改造,就是要去建设。
其实,当我们每个人想到责任的时候,往往觉得它很抽象,或者觉得很难做,但是你真正脚踏实地地从一件事情做的时候,又是很简单的。
(出示幻灯)今天通过初次阅读,已经渐渐进入文本了,那么,废墟的归宿到底在哪里,刚才我提到宗璞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因为现在重修还是保留还一直在争吵,废墟的归宿还没有决定,在散文当中,除了景物描写之外,还写了我和青年人的对话,我作为年老的一代,我眼里的废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到具体的文本,年轻的时候,我甚至在废墟照过像,年轻甚至在废墟慷慨过,要改造这段曾经屈辱的历史,但是改造了吗?
生:没有
师:在作者的人生经历当中,在改造的过程当中,在尽责任的过程当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现在废墟还在这里,废墟还是废墟,于是把希望寄托于年轻人身上,但是年轻人马上接过了责任了吗?
生:没有
师:他微笑,感到承认应该尽责任,但是感到冷,感到苦,那么年轻人眼里的废墟到底是该废还是该留?在预习过程当中,有同学提问,他不是说要走吗?他想到哪里去?他会留下来吗?他到哪里去?文章中说到了吗?找到没有?文本中有没有原句?
师:同学们看到这里有一句:“留下来吧,就是因为废墟需要每一个人,”年轻人说的什么?
生:匹夫有责
师:对,个人力量是小的,但是每个人聚集起来就大了,我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梁漱溟在回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当时候8岁,侵略者在搜查他们家的时候,临出门甩下一句话:“以后你们得把大门口打扫干净!”这使我想起了中国人的一句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大门口再脏,跟自己都没关系。还有,鸦片战争,英军在虎门要塞登陆的时候,沿江两岸成群的居民在观看,看什么?看自己的政府军队跟洋鬼子打仗,好像是看两个不相干的人在打仗,跟他们无关;第三个,当龚自珍的儿子带着英法联军到圆明园,放火烧毁圆明园的时候,很多百姓看冲天的火焰,因为他们没有见过,因为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哪里知道里面藏了那么多中华民族的瑰宝,智慧的结晶,所以,烧就烧吧。三个事例联系起来就是说,当我们的国家被侵略的时候,我们很多人还处于麻木的状态,我们没有想到我们的责任,宗璞在与年轻人对话中,她强调的就是,虽然当我们要尽责任的时候,感到冷,感到苦,但是我们必须尽责任,当我们每一个人在尽责任的时候,我们的力量就强大起来了。在对话当中,他们涉及到了一个人,谁?
生:画家。
师:年轻人意识到了责任,所以,他说?
生:他不是画家,他只是在看圆明园的景色。
师:我第一次到圆明园的时候,我很沉痛,但是我的学生一个个忙着拍照留念,他们脸上没有那种沧桑,或者说他们脸上没有那种严肃。我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还小,但是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以后再去的时候,别忘了凝神严肃地站立一下,思考一下。废墟的归宿在哪里?我想废墟也许就存在那里吧,就象宗璞说:也许可以保留那些残迹,比如那一座桥,但是,废墟真正的归宿是我们历史上,不要再存在了,破坏一个东西很容易,但是建设一个东西很难,所以,肩负起责任,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那么,废墟到底是在召唤我们什么?大家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展开讨论。
(小组展开讨论)
师:说这句话很容易,但是做起来难,所以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楚辞的光辉。”楚辞是谁发明的?
生:屈原
师:屈原有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以天下兴亡,每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责任,我们刚才问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或者说年轻人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废墟到底召唤了我们什么?联系这几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有可很多思考,也可以做出正确的回答,这里老师不给一个统一的答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现在留一个作业,记一下,
仿写:
圆明园,你虽然成了废墟,但是,那冲天一火,却惊醒了东方睡狮。
那……,那……
根据大家的感受,思考之后,再仿写,下课。
《废墟的召唤》原文 篇10
废墟的召唤
宗璞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知识、情感)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能力)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情感)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能力+情感)
教学重难点把握: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了解】
1、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2)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3)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提示: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4)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指向什么?
提示:我们如果来到圆明园前摄影留念,我们可否像平时照相一样,摆个造型,伸个“V”型。
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设计意图:
A、 设情景,铺设情感场。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B、 设问题情景。质疑问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我们如果来到圆明园前摄影留念,我们可否像平时照相一样,摆个造型,伸个‘V’型”,这是上课的小噱头,深题浅问,化难为易。)
2、有一位作家,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就是女作家宗璞。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
(设计意图: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而“知人论世”,从而更好地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体味文章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思考。)
【理解】
1、 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设计问题:
(1) 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②“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提示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提示2:“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已的责任罢。风在路后另一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③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设计问题,循序渐进,理清文章脉络,首先使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对废墟的态度。)
2、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1、 和年轻人有哪些对话?理解这些对话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明确:①――“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
――“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
②“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突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
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
③“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明确:先以“匹夫有责”作答,又以“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来推诿,继而前后两次露出了“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从语言到神态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中国刚刚经历过浩劫之后,从1978年起步入改革开放阶段时面临着重重困难。
【领悟】题目中的《废墟的召唤》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提示: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没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你的感叹就只能是一种浅薄和虚华。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反证了“诚”、“雅”之特征。
【品味】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问题设计:
1、 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①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②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③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由落照、远山联想到生机勃勃的紫藤萝,浓墨重彩,意境浓重,情感激动。)
2、“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的意思,我们已经明了,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简约含蓄。
①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②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而逐渐明朗。
(由实写到虚写)
归纳:宗璞写东西从不随意,一篇2000字的散文《废墟的召唤》竟写了两个礼拜,去了三趟冬日圆明园,可谓字斟句酌惜墨如金。
【迁移与拓展】
1、 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1: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泒: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提示2: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2、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幻灯片:耻辱的历史、凭吊和思考、矛盾中挣扎、废墟的召唤、字斟又句酌、迁移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