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帮教案设计内容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推荐5篇)

2023-03-24 20:52:01教案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导学案(推荐5篇)

《司马迁发愤写》导学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大意。

学习重点: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着书的精神。

学习流程:

一、自读课文,理解字词。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解词义。

讲述:

记载:

搜集:

研读:

飞来横祸:

发愤:

三、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1、默读课文,思考:

(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2)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

(3)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写作的?

(4)结果怎样?

2、对照上述四个问题,分别阅读课文的相关自然段,参照书后练习4中提供的样子,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第四段( ):

3、指名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抓住体现中心的语句。

学习流程:

一、 精读课文:

1、 找出写“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的句子读一读。受了父亲的影响,司马迁是怎么做的?

2、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飞来了一场什么横祸?

(1)这场横祸是怎么引起的?

(2)什么是酷刑?从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

3、司马迁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用“——”画出司马迁怎么想的句子,用“~~~~~”画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表现了司马迁怎样的品质?

4、“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成《史记》的?

二、 自我评价;

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 故事,讲述了 代 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 嘱托,忍辱负重,耗费了 年时间编写辉煌巨着《史记》的事,赞扬了司马迁为了 ,矢志不渝的精神。

2、“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完成这部史书!”

如何理解这句话?

三、自我小结:

《司马迁发愤写》导学案 篇2

课题: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早读课:(20分钟)

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分钟)

检效:小组长检查晨读目标的完成情况,老师抽查目标的达成情况。建议可以进行诵读比拼。(5分钟)

学习目标:(1分钟)

通过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能够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够复述课文。3.感受司马迁“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顽强编史的坚持毅力。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课堂

元素

导学

流程

自学质疑模块

互动探究模块

交流展示·精讲点拨模块

矫正反馈模块

自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形式、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方式、时间

重点摘记、成果记录、

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抓住

重点

赏析

语言

领悟

主题

第一课时(5分钟)

自读自悟:《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全文,完成如下任务: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主要内容。

4.给每个段落写段落总结。

5.简介主人公司马迁及其著作《史记》,了解文中的将军及司马迁入狱原因。

第二课(10分钟)

1.“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司马迁“爱史”的原因。

2.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的?写话:尽力想象司马迁在狱中所受到的酷刑,以及这些酷刑对司马迁所造成的致命打击。(从心理、生理两个方面思考)

3.用横线画出课文中突出表现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词句。

4.形象说明他发愤写作的结果。

请按以下程序进行组内合作交流:

a、两人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批改随堂笔记并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并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4分钟)

b、六人互助小组交流探讨,着力解决前面阶段未解决的问题。(5分钟)

c、十八人共同体大组大组长抽签:

教师给出抽签顺序,明确本组展示任务。(1分钟)

(预时:5分钟)

预演:

大组长带领本组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和板书规划。

(预时:5分钟)

第一课时

展示单元一:

解决第一课时预习的1.2.小题

提示:

理解词语:发愤、飞来横祸、专心致志;词语辨析:

游历---游览、嘱托---嘱咐、

横祸---灾祸、残生---一生

朗读环节要用心设计,可单个读,小组读,男生齐读或是女生齐读,比赛读……主讲者点评要到位。尽量让不常读书的同学多锻炼。

展示单元二:

解决第一课时预习的3.4.小题

展示单元三:

解决第一课时预习的5.小题

要求:板书简洁,清晰。

第二课

展示单元一:

解决第二课时预习的1.小题

展示单元二:

解决第二课时预习的2小题

展示单元三:

解决3.4及课外拓展的思考想象部分。

注意:待学习完本课后,独立完成矫正反馈模块,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如何。

随堂笔记:(10分钟)

一、司马迁“爱史”的原因:

1

2

3

二.尽力想象司马迁在狱中所受到的酷刑,以及这些酷刑对司马迁所造成的致命打击。(从心理、生理两个方面思考)

三、你感受到了司马迁什么可贵精神?

四、此刻,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

(预时:10分钟)

等级评定:★

寄语:

创读

悟情

课外

拓展

迁移

运用

思考想象:

这“13年”司马迁是怎样度过的?划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想象司马迁的生活。

(预时;5分钟)

反馈

说说学完本课后你的收获或体会。(加油,相信你是最棒的!)(预时:2分钟)

“日日清”达标训练检测题

书写等第达成等第

【默写】

【订正】

【反馈训练】

【培辅课】

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

生:我是第大组的第小组的(姓名),我在

问题上存在困惑,需要培辅!

师:(1)请你于日时段来老师办公室,我将提供帮助!或(2)请你于日时段找组长寻求帮助!

2、效果描述:

【反思课】

(1)病题诊所或精题入库

(2)今日所得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司马迁发愤写》导学案 篇3

教材简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主要写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朗读,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学习过程

导课(约2分钟)

一、自主学习(约10分钟)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独立解决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方法步骤 (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加5颗星)

1.快速大声地朗读课文,把生字词读两遍,将你认为难写的生字在田字格里工整地写一写。

2.同伴两个互相检查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检查对方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能读准字音,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完成以上任务,请独立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1)大声读出以下生字,并组词。

酷 ( ) 泰( ) 耻 ( ) 耗( )

(2)有感情地读一读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3)你能正确地填一填吗?

司马迁( )写作,用了整整( )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 )万余字的辉煌巨著——( )。

二、合作探究(约10分钟)

▲学习目标:有感情地熟读课文,对重点的语句进行理解分析。

★方法步骤:(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小组每人加5颗星)。

1.默读课文,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同伴两个互相有感情地朗读画出来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长安排组员按照由d___a的顺序,每人都选择一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4.小组成员共同推选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5.完成以后,小组长立即组织组员坐端正,准备汇报。

三、精讲点拨(约5分钟)

1.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适当地补充、点拨,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巩固检测

发愤是(司马迁)受到酷刑后,忍辱负重写成的(《史记》)。

发愤是( )在盲聋哑的情况下,考上了( )。

发愤是( )在( ),( )。

四、巩固拓展(约13分钟)

▲学习目标:

1.通过让同学们阅读《勇攀高峰》,感受主人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2.通过想象进行写话练习,对学生进行生成性训练。

★内容步骤:

1.补充阅读《勇攀高峰》

★方法步骤:

(1)快速阅读。

(2)思考: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3)指名汇报。

2.拓展提升

(1)写话练习:

我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内心一定有所感悟,你能不能把你的内心所想所感写出来,说给大家听一听?

——————————————————————————

——————————————————————————

——————————————————————————

★方法步骤:

(1)用几句简单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汇报。

五、课后提升

在司马迁编著的《史记》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有大家熟知的《负荆请罪》、《完璧归赵》,还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老师洗完大家能在课后搜集一些《史记》里的故事,下节课在班里开一个“小小故事会”,能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司马迁发愤写》导学案来自文秘帮。

《司马迁发愤写》导学案 篇4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好父亲临终前的话语和描写司马迁的遇难后的心理活动的语言。

3、能体会小司马迁倾听英雄故事时的激动,承诺父亲嘱托时的决心,遭遇飞来横祸时的忍辱负重,进而理解“发愤”的含义。

教学重点: 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及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激趣导入:

它是一部史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四史”;梁启超称赞它是“千古之绝作”,鲁迅则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问这部赫赫有名的史书是 ,他的编写者是 ,关于这个人,你还了解多少?(收集资料)

2、质疑课题:看到题目,你脑海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二、“扫除拦路虎”:

1、写出文中的生字并注音组词

2、找出文中的生词并解释

3、给文中出现的多音字注音

飞来横祸 重于泰山 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

4、文中“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原文是:

三、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史记》是( )代文学家、史学家( )用了( ) 年完成的一部 ( )字的辉煌巨著,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记载了从( )到( )一共( )年的历史。

2、“发愤”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摘抄相关语句)“发愤”可以换成“发奋”吗?为什么?

3、静下心来,让我们轻轻走进司马迁耗尽毕生心血的写作现场:

4、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依据课文第1、2自然段总结概括。

四、精彩片段回放——课文第三自然段

1、写出“专心致志”的近义词(至少3个)

2、“飞来横祸”的意思是 ,文中是指 。面对它,司马迁开始是 ,打消此念头的原因是 ,于是,他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个 的人。这里主要运用了 人物描写手法。

五、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你能用下面的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汉代史官 飞来横祸 入狱受刑 父亲嘱托

克制自己 忍辱负重 发愤写作 辉煌巨著

2、历史上像司马迁一样不顾个人荣辱献身于事业的伟大人物的故事你还知道多少?(收集资料)

3、你还知道《史记》中的哪些故事?(收集资料)

《司马迁发愤写》导学案 篇5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受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以往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对“司马迁”受刑后为什么还能发愤写《史记》这一教学难点,只能从书本上肤浅地了解。如何使学生克服时间的跨度,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司马迁当时的情感呢?我到图书室找来《史记》进行阅读,寻找他的心灵轨迹,经过反复推敲,我对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作了如下设计,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文章哪里让你最受感动!

2、出示:

正当他专心致志编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入狱受了酷刑。

3、提问:⑴“飞来横祸”什么意思?(意外的灾难)课文中指什么?

⑵什么是酷刑?(残酷的刑罚)

4、师介绍:司马迁所受的酷刑叫宫刑,也叫腐刑,是当时宫中太监所受的刑罚,在当时被视为奇耻大辱。他曾在文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去父母的坟前尽孝,再也没有勇气走在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死。”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受刑之后内心怎样?(生:非常痛苦。)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出了他的痛苦,谁来读一读?

5、师:“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说明他都想到了死,可见他的内心何止是悲愤交加,简直是“悲愤欲绝”。

6、面对此奇耻大辱,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他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他当时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用“﹏﹏”画下他怎么想的句子,读一读。

7、出示: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要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记!

8、“重于泰山”什么意思?(比泰山还重,生命有意义)

“轻于鸿毛”什么意思?(比鸿毛还轻,生命无意义)

9、如果司马迁就这样血溅墙头,了此残生,那他的死就会轻于鸿毛!能不能就这样

轻于鸿毛呢?此时父亲的临终嘱托又似乎在他的耳边回响--(生齐读父亲临终嘱托)父老乡亲们讲述的一个个遭受磨难却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又浮现在他的眼前。他似乎看见了--

生:季布遭拘捕,做家奴,后来却做了汉室大官;

生: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恨;

生: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成就大业;

生:屈原被流放,但写成了《离骚》;

生:孔子一生遭困,却著作《春秋》;

生:孙膑被剜了膝盖骨而作《兵法》;

生:左丘明双目失明却写出了《国语》;

生:吕不韦被贬蜀地却写出了《吕览》;

……

10、师:孔子、韩非、孙膑、左丘明……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个个不屈的灵魂,似乎都在对司马迁说着同样一句话:人总是要死的,但要重于泰山,不能轻于鸿毛。想到这里司马迁勇气倍增从心底里呐喊:“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记!“(齐读)”

反思:“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唯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出好的教法、学法;唯有吃透教材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这个设计中通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抓住前后的联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司马迁的心理活动,再现他当时的心理历程,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司马迁忍辱负重顽强不屈的形象也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中。

猜你喜欢